喜洋洋教案教學設計(模板1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5 04:59:06
喜洋洋教案教學設計(模板18篇)
時間:2023-11-15 04:59:06     小編:靈魂曲

一個好的教案應該能夠幫助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動力。要編寫一份完美的教案,首先需要充分了解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背景。教案的編寫需要不斷的實踐和探索,希望大家勇于嘗試和創(chuàng)新。

喜洋洋教案教學設計篇一

1、讓幼兒初步感受并用樂器表現(xiàn)民間音樂的風格,激發(fā)幼兒對民間音樂的興趣。

2、嘗試引導幼兒用各種自然物表現(xiàn)不同的節(jié)奏,創(chuàng)造性表現(xiàn)喜悅的節(jié)奏。

3、感受演奏活動的'快樂。

1、兒童經(jīng)驗基礎:幼兒對節(jié)奏感興趣。

2、材料準備:易拉罐、(內(nèi)放豆子或沙子)、筷子、杯子、碗、音樂、課件。

一、導入:

1、律動《開火車》

2、引導幼兒說說生活中有節(jié)奏的聲音,初步感受節(jié)奏。

3、小結(jié):

二、幼兒嘗試用不同方法及材料表現(xiàn)節(jié)奏。

1、幼兒自由挑選材料用不同的方法演示各種節(jié)奏。

2、鼓勵幼兒表現(xiàn)不同的節(jié)奏,同伴之間互相交流。

3、請個別幼兒到前面表現(xiàn)找到的節(jié)奏。

4、小結(jié):

三、欣賞音樂,讓幼兒嘗試集體為音樂伴奏。

1、觀看課件,欣賞音樂《喜洋洋》感受民間音樂的風格。

2、引導幼兒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來用樂器伴奏,提醒幼兒跟上節(jié)奏。

3、引導幼兒看老師的指揮進行齊奏和輪奏。

4、集體面向大家演出打擊樂:《喜洋洋》

喜洋洋教案教學設計篇二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演奏活動,表達樂曲歡快活潑的情緒,體驗同伴之間合作的樂趣。

2、通過引導幼兒嘗試看圖演奏,培養(yǎng)幼兒主動學習的能力。

3、初步掌握正確的演奏方法,提高幼兒的音樂感受力及表現(xiàn)力。

重難點分析:

重點引導幼兒看圖譜演奏,掌握正確的演奏方法,難點是能看指揮準確的進行輪奏、合奏。

活動準備:

教具:圖譜一張錄音機磁帶手絹。

學具:鈴鼓、碰鈴、響板。

活動過程:

一、通過提問引出課題。

樂曲的名字?幾拍子?幾段?

二、引導幼兒聽音樂用拍打身體的方式伴奏。

1、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演奏方法。

“今天老師相請小朋友們一起用身體作樂器給《喜洋洋》伴奏,請大家想一想,我們可以用哪些方法來演奏呢?”

2、鼓勵幼兒雖音樂進行伴奏。

3、引導幼兒學習看圖譜演奏。

通過提問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圖譜的節(jié)奏型及演奏方法,看圖譜進行演奏。

三、學習用打擊樂器給音樂伴奏。

1、給圖譜配器。

出示三種樂器,引導幼兒根據(jù)樂器的演奏方法為圖譜配器。

2、演奏樂器看圖譜分段練習。

3、看圖譜隨音樂練習,教師以錄音的方式請幼兒自己評價,提出更高的要求。

4、幼兒看指揮進行演奏。

四、師生隨音樂共同表演。

喜洋洋教案教學設計篇三

1、學習演奏《喜洋洋》樂曲,進一步熟悉音樂aba的結(jié)構(gòu),感受樂曲喜洋洋的情緒。

2、在掌握身體動作的基礎上,嘗試隨著音樂教學打擊樂器演奏。

3、能跟著指揮的演奏樂器,享受集體合作的快樂。

1、音樂磁帶或cd,錄音機一臺。

2、幼兒座位排成馬蹄形。

3、老師帶領值日生在課前擺放樂器在椅子下面。

4、打擊樂器幼兒人手一個,具體為:鈴鼓、碰鈴、圓舞板、雙響筒。

一、復習歌曲:

殺雞宰鴨教師帶領幼兒隨著音樂表演唱《殺雞宰鴨》

二、分段學習表演身體動作。

1、師:快過節(jié)了,人們又是殺雞宰鴨,又是唱歌跳舞,到處呈現(xiàn)出一派喜洋洋的景象。讓我們伸出雙手跟著老師唱譜的節(jié)奏,一起來拍拍頭拍拍肩,拍拍我們的小手吧!

2、教師唱a段樂曲,引導幼兒跟著音樂一拍一拍地做動作(如:拍腿、拍肩、拍頭、拍手)

3、教師唱b段樂曲,帶領幼兒有節(jié)奏的做拍手合攏手腕顫抖動作。

三、完整練習身體動作。

1、教師帶領幼兒隨著音樂琴聲,完整連貫做身體動作。

2、幼兒獨立聽音樂,表演身體動作。

四、幼兒分聲部練習身體動作。

1、組織幼兒討論分組動作的方案,每組明確做一個身體動作。

2、教師用身體動作指揮相應小組有節(jié)奏做相應動作。

五、學習配器方法

1、教師(出示四種樂器):這是什么?可以怎樣演奏?

2、引導幼兒練習正確的打擊樂器的動作。

六、幼兒空手練習分聲部打擊樂器教師用演奏樂器的動作,引導幼兒看指揮,分聲部進行徒手演奏練習。

七、幼兒看指揮進行打擊樂器演奏。

1、教師先引導幼兒看指揮拿樂器,再用擊拍指揮的動作,引導幼兒看指揮擊拍。

2、引導幼兒看教師預令提示,有節(jié)奏打擊樂器。

喜洋洋教案教學設計篇四

1、在熟悉樂曲旋律的基礎上,學會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樂曲節(jié)奏。

2、引導幼兒嘗試用打擊樂器為樂曲《喜洋洋》伴奏。

3、體驗活動帶來的快樂。

1、《喜洋洋》音樂、ppt、打擊樂器(雙響筒,碰鈴,鈴鼓)。

2、打擊樂譜。

1、傾聽音樂,感受音樂情緒。

(1)師:我們來聽一首曲子,聽完說說這首曲子聽上去感覺怎么樣?

(2)師:這是一首很歡快、熱鬧的的樂曲,曲子的名字就叫喜洋洋。

2、聽辨樂句節(jié)奏,鼓勵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樂曲。

(1)出示樂句節(jié)奏圖譜,感受樂曲aba結(jié)構(gòu)。

(2)師:你覺得這個樂曲,能分成幾段?

(3)師:聽音樂的感受不一樣,所以表達也不一樣,這個音樂是aba式的三段體,第一段感覺很熱鬧,像一群人在敲鑼打鼓,第二段很舒緩像大家在一起跳舞,第三段跳完舞大家又開開心心的在一起迎新年。

(4)看ppt,聽辨樂句的節(jié)奏。

(6)嘗試用身體的各部位表現(xiàn)音樂節(jié)奏型、

(8)看圖譜,配樂演奏身體部位的節(jié)奏。

3、聽音樂嘗試用樂器分聲部演奏。

(1)、出示樂器和節(jié)奏型,自主配樂練習。

(2)師:咱們用打擊樂器來演奏。

(3)看指揮用樂器演奏一遍。

(4)師:樂隊演出是有要求的,你知道哪些要求?

(5)交換樂器演奏樂曲。

嘗試不同的配樂方式演奏樂曲。

喜洋洋教案教學設計篇五

1、在活動中讓幼兒知道一年有十二個月,有大月小月之分,初步學習使用日歷查找日期的方法,大班主題:新年喜洋洋。

2、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幼兒自主學習的能力。

1、大掛歷一本、數(shù)字卡片(12、365、31、30、28)

2、幼兒人手一本日歷

提問: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張什么?(大掛歷)它是哪一年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1、出示數(shù)字12,請小朋友猜一猜這個數(shù)字12與掛歷有什么關系?(一年有12個月)與幼兒一起翻看,并數(shù)數(shù)。

2、出示數(shù)字365,幼兒認讀,并猜猜這個數(shù)字是多少?它與掛歷有什么關系?(一年有365天)

3、出示數(shù)字31,一起讀一讀,31與掛歷有什么關系?(幼兒觀察日歷)(有的月是31天)哪幾個月是31天呢?(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

4、出示數(shù)字30,方法同上,一起發(fā)現(xiàn)哪幾個月只有30號?

5、出示28,一起讀一讀,28與掛歷有什么關系?二月是28天,幼兒教案《大班主題:新年喜洋洋》。

師:我們把有31天的月稱為大月,30天的稱為小月,二月最小叫平。你們有什么好辦法來記住這些大月小月嗎?(拳頭)

師:老師還把這些數(shù)字編到了故事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師:請小朋友找找你們的日歷上還有哪些秘密呢?

幼兒尋找,鼓勵幼兒間能相互提問。(比如:星期,英語,節(jié)日、節(jié)氣等)

老師根據(jù)幼兒的生活請幼兒學習查找日期,如六一節(jié),九月一日等,并請幼兒介紹自己尋找日期的方法,比較哪一種方法又快又好。

在活動區(qū)請幼兒學習制作一本自己的精美掛歷。

喜洋洋教案教學設計篇六

1、在活動中讓幼兒知道一年有十二個月,有大月小月之分,初步學習使用日歷查找日期的方法。

2、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幼兒自主學習的能力。

1、大掛歷一本、數(shù)字卡片(12、365、31、30、28)。

2、幼兒人手一本日歷。

提問: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張什么?(大掛歷)它是哪一年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1、出示數(shù)字12,請小朋友猜一猜這個數(shù)字12與掛歷有什么關系?(一年有12個月)與幼兒一起翻看,并數(shù)數(shù)。

2、出示數(shù)字365,幼兒認讀,并猜猜這個數(shù)字是多少?它與掛歷有什么關系?(一年有365天)。

3、出示數(shù)字31,一起讀一讀,31與掛歷有什么關系?(幼兒觀察日歷)(有的月是31天)哪幾個月是31天呢?(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

4、出示數(shù)字30,方法同上,一起發(fā)現(xiàn)哪幾個月只有30號?

5、出示28,一起讀一讀,28與掛歷有什么關系?二月是28天。

師:我們把有31天的月稱為大月,30天的稱為小月,二月最小叫平。你們有什么好辦法來記住這些大月小月嗎?(拳頭)。

師:老師還把這些數(shù)字編到了故事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師:請小朋友找找你們的日歷上還有哪些秘密呢?

幼兒尋找,鼓勵幼兒間能相互提問。(比如:星期,英語,節(jié)日、節(jié)氣等)。

老師根據(jù)幼兒的生活請幼兒學習查找日期,如六一節(jié),九月一日等,并請幼兒介紹自己尋找日期的方法,比較哪一種方法又快又好。

在活動區(qū)請幼兒學習制作一本自己的精美掛歷。

喜洋洋教案教學設計篇七

1、引導幼兒感受節(jié)日的喜慶氣氛,體驗節(jié)日的快樂。

2、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3、讓幼兒知道"春節(jié)"是農(nóng)歷新年。了解春節(jié)的一些習俗。

1、布置新年的環(huán)境。民間樂曲《喜洋洋》等錄音帶。

2、搜集各種有關"年"的材料豐富活動區(qū)。

3、請家長配合,帶幼兒一起購買年貨,觀察節(jié)日期間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體驗節(jié)日的快樂。

1、播放民間樂曲《喜洋洋》,啟發(fā)幼兒隨意自由舞蹈,感受歡樂的情緒。

2、請幼兒說說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告訴幼兒元旦是公歷新年,我國還有一個農(nóng)歷新年叫春節(jié)。

3、聽故事《年的故事》。

4、與幼兒討論:我國人民過春節(jié)有哪些習俗?(全家團圓、吃水餃、貼春聯(lián)、放鞭炮、守歲、拜年、舞獅玩龍等。)。

5、讓幼兒說說自己和家人是怎樣過春節(jié)的。

6、教師總結(jié):"春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期間人們的主要活動有哪些。

7、提出要求,燃放鞭炮、焰火和游玩時一定要注意安全;鼓勵幼兒春節(jié)時學做"小主人",幫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走親訪友要有禮貌。

喜洋洋教案教學設計篇八

1、教材分析:本節(jié)活動是素質(zhì)教育活動材料大班下學期《音樂》上的一節(jié)活動,《喜洋洋》是我國的一首民族管弦樂曲,段式為aba三段式,取材于山西民歌《賣膏藥》和《碾糕面》,樂曲歡快活潑、熱情洋溢。對于大班孩子,我們重點是引導幼兒通過欣賞活動,感受樂曲的情緒,豐富幼兒的審美經(jīng)驗,提高幼兒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xiàn)力,使幼兒體會到自由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快樂,因此,我確定了本節(jié)活動的目標。

2、目標:(1)通過欣賞,引導幼兒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情緒和優(yōu)美抒情的風格特點。(2)培養(yǎng)幼兒對欣賞音樂和表現(xiàn)音樂的興趣。

3、重點難點:從活動目標可以看出,本節(jié)活動的重點是引導幼兒通過反復感受音樂,感知全曲旋律優(yōu)美、歡快活潑,充滿喜洋洋的氣氛及節(jié)奏特點,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xiàn)力。難點是感知第一、三樂段與第二樂段的不同。

4、教學準備:電視機錄像機及錄像帶彩筆畫紙手絹打擊樂器。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育心理學也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的掌握學習對象。”因此,本節(jié)活動,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兩個教法:1、把生活經(jīng)驗融入活動,激發(fā)幼兒感受與鑒賞的興趣。2、多渠道調(diào)動幼兒多個感知通道參與活動,使幼兒主動參與音樂欣賞,并表達獨特感受與見解。

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而對想象力的啟迪,音樂欣賞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根據(jù)大班幼兒注意力時間短,愛動、愛表現(xiàn)的心理特征,我設計了以下學法:

1、用聽、說、看、動等多種形式,體驗音樂,交流互動。2、融合繪畫、舞蹈等藝術表現(xiàn)形式表達自己對樂曲的感受。

這些方法能使幼兒得到不同的心理滿足,體現(xiàn)了新《綱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更便于實現(xiàn)“因勢利導、因人施教”。

四、活動過程:1、創(chuàng)設情境,興趣引入。

2、完整欣賞,感受樂曲情緒。過渡語:小朋友喜歡看電視嗎?播放一段沒有聲音的鬧元宵錄像。

看后提問:

(3)這段節(jié)目少了什么?我們?yōu)樗渖弦欢我魳仿犚宦牶寐爢幔?/p>

完整欣賞樂曲。欣賞后提問:你覺得這首曲子聽起來怎么樣?你最喜歡哪一部分?

教師小結(jié):這首樂曲節(jié)奏活潑、輕快,旋律優(yōu)美,表現(xiàn)了一種喜洋洋的氣氛,適合在熱鬧的場所播放。

想一想,這么歡快的.音樂,除了鬧元宵,還可以在什么時候播放?

這一提問設計在這兒,是把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遷移到活動中,為下面的想象創(chuàng)作進行鋪墊。

提問:這一段音樂感覺怎么樣?節(jié)奏快還是慢?欣賞第二段:這一段和第一段一樣嗎?哪兒不一樣?你覺得這一段音樂表現(xiàn)人們在干什么?欣賞第三段:最后一段和第幾段一樣?分段欣賞完,請小朋友從三段中任選一段把自己的感受畫出來,畫完后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4、整體欣賞,參與實踐。過度語:過幾天,我們幼兒園要邀請小朋友的爸爸媽媽來幼兒園參加活動,我們用這首樂曲排個節(jié)目歡迎爸爸媽媽好嗎?喜歡跳舞的小朋友請拿起彩綢,喜歡伴奏的小朋友請選擇樂器,我們一起跳起來。

五、感悟與反思:

各位老師: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一堂好的音樂欣賞課應該體現(xiàn)“教學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我想,好的音樂欣賞應該是一種藝術享受,我會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們一起探索,一起成長!不當指出,望各位老師給與批評指正,謝謝!

喜洋洋教案教學設計篇九

1、通過學習新疆美麗的自然風光和特有的風土人情,有進一步了解新疆人文知識的愿望。

2、能用歡快、喜悅、風趣的聲音演唱歌曲《庫爾班大叔喜洋洋》,并能用打擊樂器伴奏。

重點:能用歡快、喜悅、風趣的聲音演唱歌曲《庫爾班大叔喜洋洋》。

難點:創(chuàng)編舞蹈和樂器伴奏。

一課時。

cai課件、電鋼琴、自制打擊樂器。

小眼睛看老師,小手兒放好來,小嘴巴閉起來!

一.創(chuàng)設情境。

生:···。

師:你們的想法都很棒,今天老師要用一種特殊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呢?請看大屏幕!課件出示(馬車)。

生:馬車。

師:就讓我們坐上馬車,隨著音樂快車去看看,同學們準備好了嗎?我們出發(fā)咯。(師帶領生聽音樂,做動作)。

師:終于到達了我們的目的地。師:你們看,我們到達了什么地方呢?

(課件播放新疆美麗的地方)。

生:大草原。

生:新疆。

師:同學們真聰明!老師想請大家說說新疆除了歌舞,還有什么地方特色、民俗風情?

生:···。

師:同學們說的很好,想知道更多的新疆知識嗎?我們來看大屏幕了解一下。(課件:新疆的自然風光特別秀美,土地肥沃牛羊狀,富饒的園林結(jié)瓜果,新疆的特色小吃。)(背景音樂為《庫爾班大叔喜洋洋》音樂旋律)。

二:學習新歌。

師:剛才展現(xiàn)在大家面前的是風景秀麗,牛羊肥壯,瓜果飄香的景色。這些幸福生活都是新疆人民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共同創(chuàng)造的。看!(課件)原來是新疆農(nóng)民企業(yè)家?guī)鞝柊啻笫逭痛謇锏男』镒觽冓s集回來呢!瞧,他們收獲了好多的水果(課件)。

師:他們滿載而歸。庫爾班大叔看見我們更加開心,激動的什么都沒說,只讓我們把下面這段詞編成順口溜。你們行嗎?(課件出示第一部分兩段歌詞:

庫爾班大叔喜洋洋,趕著毛驢鈴鐺響,綠葡萄,紅蘋果,一筐一筐馱上裝。

庫爾班大叔喜洋洋,趕著毛驢回村莊,電視機,花衣裳,一箱一箱馱上裝。)。

生:···。

1、學生自編順口溜讀歌詞。

師:我相信這難不倒我們的同學們,先跟著老師我們來一起念一遍?,F(xiàn)在我們分小組進行討論表演。(找出編得最好的一組,當小老師領念。)。

2.學唱歌曲。

師:這時新疆的小朋友將我們編的順口溜唱出來了。(聽音樂)(課件:播放范唱錄音,出示歌譜和歌詞。

師:這首歌曲描述了什么樣的場景呢?又是怎么樣的情緒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兩個問題再聽一遍。(師表演)。

生:豐收。歡快、熱烈、熱情、奔放等。

師:同學們表現(xiàn)的真好,讓我們來看看庫爾班大叔是如何表達自己對豐收的喜悅。((聽音樂朗讀歌詞,學做動作))。

師:庫爾班大叔希望與大家一同分享快樂也邀我們一起唱,不過這首歌同樣難不倒我們的同學們,同學們說是不是?。S琴學唱歌)。

師:剛才在我們學唱中,同學們有沒有感覺哪里唱起來有困難的呢?(難點解決)師:我們用洪亮的聲音,帶著歡快、風趣的情緒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吧。

師:同學們唱的`真好,聽到我們的歌聲,新疆的小伙子、小姑娘們情不自禁也唱起了歌跳起了舞來。讓我們也一起加入吧。

師:在庫爾班大叔等人的盛情邀請下,我們來到了庫爾班大叔的村莊跟他們一起舉行篝火晚會。請同學們分組選擇舞蹈、打擊樂器伴奏、演唱等自己喜歡的表演形式練習一下,一會我們來表演展示。(學生自由分組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師;老師發(fā)現(xiàn)有幾組的同學跳的特別的好,我們邀請他們來為我們表演,下面的同學為他們伴唱(選兩三組來表演)。

師:他們表演的真好,掌聲在哪里呢?

師:我們現(xiàn)在來分成男女生來表演,老師看看是男生表演的好呢?還是女生表演的好。

師:我們?nèi)嗤瑢W表演的都很好,讓我們又熱烈的掌聲送給自己。

四、總結(jié)。

師:同學們,我們的新疆之旅馬上就要結(jié)束了,真有些舍不得啊,你們都收獲了什么?

生:··。

師:同學們的收獲真不少啊。

喜洋洋教案教學設計篇十

1、能用歡快、喜悅、風趣的聲音演唱歌曲并能用打擊樂器伴奏。

2、積極參與歌曲的表演活動,體驗新疆人民的熱情、樂觀,抒發(fā)對新疆的贊美、之情。

:能用活潑風趣的聲音演唱歌曲。

:引導學生選擇不同的打擊樂器和節(jié)奏型為歌曲的兩個樂段伴奏。

:一課時。

:電子琴、課件、雙響筒、手鈴、鈴鼓、新疆帽等。

1、伴著《新疆好地方》教師跳起歡快的舞蹈。

2、播放課件,“說說你知道的新疆吧?!?/p>

“新疆是個富饒的大花園,是肥沃的大草原,有伊梨和的蘋果,吐魯番的葡萄;果子溝的風景,阿勒泰的金子;天山的雪蓮,和田的玉石。用一句新疆話來說:亞克西!

讓我們一起坐上新疆的大馬車,出發(fā)吧。(播放《庫爾班大叔喜洋洋》),第一樂段時,做平穩(wěn)、悠閑的規(guī)整性動作,表示馬車經(jīng)過平坦的大道;第二樂段時,做大幅度搖擺的動作,表示馬車經(jīng)過高高的.山坡。

2、新疆如此的美麗富饒,用歌聲也可以唱出新疆的美,你也可以做到。首先來熟悉歌詞。請你打拍子。(節(jié)拍器,按節(jié)奏讀歌詞。)。

3、學唱旋律。聽琴聲添歌詞。注意歌唱姿勢。

4、請你張口默唱。師范唱。

5、小聲跟唱。用好聽的聲音演唱。

6、師生對唱。

7、想一想,怎樣唱好這首歌?放聲歌唱。

8、課件出示打擊樂器。用手當樂器伴奏。分組唱,男女對唱。

1、“庫爾班大叔邀請我們來到村里的葡萄園,這里的新疆小朋友給我們準備了葡萄、哈密瓜、烤羊肉、手抓飯。讓我們用歌聲、舞蹈來感謝他們吧。分組討論。(分配角色:歌手、樂手、舞蹈家)。

2、各組展示。生生互評,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夸一夸。

1、孩子們,今天的新疆之旅,你的收獲怎樣?用一句話來贊美一下新疆吧。

2、我們來邀請新疆的小朋友到我們美麗的寧夏川來做客吧,介紹寧夏好在哪里,唱一兩句寧夏的歌。

3、最后,讓我們唱著歌兒走出教室。播放《庫爾班大叔喜洋洋》伴奏。

喜洋洋教案教學設計篇十一

冷假回來,和孩子們一起進行了一次打擊樂的練習。熱熱烈鬧的一節(jié)課下來,有閃光點,固然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一、教師的情緒是影響孩子們進行打擊樂練習的關鍵。

本次活動我選取的是《喜洋洋》這首傳統(tǒng)的樂曲。這首曲子本身是熱烈的、歡快的。孩子們第一遍聽這首曲子的時候,就忍不住想站起來舞蹈。剛開始我一味的尋求課堂紀律,沒有放開,所以固然也是帶著孩子們在拍節(jié)奏,但是總覺的少了點兒甚么。到了第二遍,我也隨著孩子們舞動起來,這個時候再拍節(jié)奏,就有了那種熱烈的氛圍。孩子們也隨著愛好盎然起來。

所以,打擊樂的練習不能只為了打節(jié)奏而打節(jié)奏,要讓孩子們喜歡曲子,然后在曲子情緒的帶動下進行節(jié)奏練習,這樣才能讓曲子不失靈魂,讓孩子們在快樂中不知不覺的學會節(jié)奏。

二、內(nèi)容和節(jié)奏的選擇是打擊樂有效展開的重要基礎。

《喜洋洋》這首曲子有很多節(jié)奏譜的版本,我取它們的精華,又針對自己班里孩子的特點,進行了奇妙循環(huán),剛開始讓能力強的孩子感受節(jié)奏的變化,幾次練習以后,我給能力稍微弱的孩子提示:在心里說著一二三四,試一試。有效循環(huán),讓孩子們有規(guī)律可循,在曲子完成時也給能力弱的孩子成功的感覺。這是節(jié)奏樂練習的目的之一。

所以,面向班里的全體孩子選擇打擊樂的節(jié)奏和內(nèi)容是很重要的。

三、幼兒常規(guī)是打擊樂練習順利進行的有效保證。

這次活動接近尾聲,孩子們整齊劃一的節(jié)奏讓我感動,聽課的李園長也一個勁兒的夸班里的孩子接受能力強。感動之余,我還是覺得得益于對孩子們的常規(guī)工作抓得好。

在平時的課上課下,孩子們都知道要做甚么,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集體生活所不答應的。音樂課應當是孩子們情緒最高漲,最不輕易安靜下來的課。所以在平時的課上,我總是適時的給孩子們宣泄情緒的時間,這樣在我要求他們安靜下來的時候他們都能夠及時的安靜下來。時間長了,孩子們也就自然而然的有了上音樂課的課堂常規(guī)。不論是如何的情緒高漲,總是能在一定的時間和場合里收住自己的情緒和聲音。

這可是我最值得自豪的地方哦!

喜洋洋教案教學設計篇十二

1.在熟悉樂曲旋律和結(jié)構(gòu)的基礎上,學習集體舞《喜羊羊與灰太狼》創(chuàng)編并合作表演挖陷阱、織網(wǎng)的動作。

2.能在腕帶和標記的幫助下,迅速變化往圓心交替走的隊形,并結(jié)伴交替舞伴。

3.積極參與,體驗游戲的快樂。

1.喜洋洋和美羊羊的腕帶、《喜羊羊與灰太狼》音樂。

2.幼兒已學會“找朋友”游戲。

3.場景布置:草地、樹林

(一)隨音樂《喜洋洋和灰太狼》入場:

1.以羊村要開舞會的形式引入活動。

2.師幼共同探討:如何打敗灰太狼?

(二)根據(jù)游戲情節(jié),引導幼兒逐段學習舞蹈動作。

1.幼兒學習“挖陷阱”的動作。

(1)幼兒討論如何用動作表現(xiàn)“挖陷阱”。

(2)教師結(jié)合幼兒的動作總結(jié)示范“挖陷阱”的動作。

(3)引導幼兒學習“挖陷阱”的動作,并分組往圓心交替走的隊形。

(4)配樂練習。

2.幼兒學習“織網(wǎng)、打結(jié)、走草”的動作。

(1)幼兒自由探索“織網(wǎng)、打結(jié)”的動作。

(2)利用腕帶,引導幼兒邊走邊做動作。

(3)教師示范講解能往圓心交替走的隊形。

(4)配樂練習。

3.引導幼兒學習結(jié)伴交替舞伴。

(1)幼兒兩兩相伴合作性地學習“打招呼”的動作。

(2)配樂練習。

(3)完整跟隨音樂,集體舞蹈。

(4)復習找朋友的游戲,鞏固交換位置的動作。

(三)完整跟隨音樂,共同跳集體舞。

(四)以舞蹈《happy牛year》結(jié)束活動。

喜洋洋教案教學設計篇十三

1、學習演奏《喜洋洋》樂曲,進一步熟悉aba的結(jié)構(gòu),感受樂曲喜氣洋洋的情緒。

2、在掌握身體動作的基礎上,隨著音樂教學進行打擊樂器。

3、能跟著指揮演奏樂器,享受集體演奏的快樂。

1、音樂磁帶、錄音機。

2、幼兒坐成馬蹄形。

3、打擊樂器:小鈴、沙球、圓舞板。

4、將樂器放置幼兒椅子下。

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表演唱《殺雞宰鴨》。

教師:快過年了,人們殺雞宰鴨、又唱又跳,到處呈現(xiàn)一派喜洋洋的景象。讓我們跟著老師唱譜的節(jié)奏,拍拍手、拍拍肩、拍拍頭吧!

教師唱a段樂曲,引導幼兒跟節(jié)奏一拍一拍地做動作。

教師唱b段樂曲,幼兒拍手抖手腕。

教師帶領幼兒隨琴聲,完整做身體動作。

幼兒獨立的聽音樂做身體動作。

幼兒分聲部練習身體動作。

組織幼兒討論分組動作的方案,每組做一個動作。

教師指揮幼兒有節(jié)奏地每組做相應的身體動作。

教師出示幾種樂器,問幼兒:這是什么?可以怎樣演奏?

引導幼兒練習正確的打擊樂器的動作。

教師用演奏打擊樂器的動作,引導幼兒看指揮、分聲部徒手練習打節(jié)奏。

教師引導幼兒用擊拍指揮動作打擊節(jié)奏。

教師改變指揮方案,引導幼兒看預令的提示,迅速正確地作出反應,并有節(jié)奏地打擊樂器。

喜洋洋教案教學設計篇十四

節(jié)奏樂是孩子們特別喜歡的一種活動形式。樂器也是孩子們特別喜歡的一種玩具,利用不同的節(jié)奏型,通過對樂器的演奏,培養(yǎng)孩子們的樂感,感受不同音樂的性質(zhì),提高孩子的音樂感受力。

1、在理解樂曲的基礎上,能用響板、鈴鼓演奏兩種不同的節(jié)奏型為樂曲配伴奏。

2、學習用分奏、合奏等演奏方式表現(xiàn)樂曲,發(fā)展協(xié)調(diào)配合能力,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1、知識經(jīng)驗準備:對《喜洋洋》這首樂曲的內(nèi)容和特點已有初步的了解。

2、物質(zhì)準備:響板、鈴鼓、喜洋洋樂曲、響板和鈴鼓的圖片、字卡(強、弱)

節(jié)奏卡(1):2/4 x x ︳x x ︳

節(jié)奏卡(2):2/4 x — ︳x — ︳

活動重點:學習兩種不同的節(jié)奏型,并嘗試用手和樂器正確的打擊節(jié)奏。

活動難點:用響板、鈴鼓采用分奏和合奏相結(jié)合的方法,利用不同節(jié)奏型完整的演奏樂曲。

一、律動:播放《智慧樹—我也跳跳跳》,教師帶領幼兒一起跟著音樂做動作。

二、學習兩種不同的節(jié)奏型,并能正確的打擊節(jié)奏。

1、完整的欣賞一遍樂曲,復習樂曲的主要內(nèi)容和特點。

2、認識節(jié)奏型,并運用節(jié)奏型為樂曲伴奏。

(1)出示節(jié)奏卡(1):2/4 x x ︳x x ︳

講解節(jié)奏型,重點提示幼兒在2/4拍中,第一拍強,第二拍弱。

教師示范打擊方法,幼兒跟學。

播放音樂,幼兒徒手練習節(jié)奏型(1)。

再次播放音樂,請幼兒拿響板用節(jié)奏型(1)為樂曲配伴奏。

(2)出示節(jié)奏卡(2):2/4 x — ︳x — ︳

引導幼兒與節(jié)奏卡(1)做比較,教師講解節(jié)奏型,并示范正確的打擊方法,幼兒跟學。

播放音樂,幼兒徒手練習節(jié)奏型(2)。

認識鈴鼓,并教給幼兒正確的打擊方法。

再次播放音樂,請幼兒拿鈴鼓用節(jié)奏型(2)為樂曲配伴奏。

三、用響板、鈴鼓采用分奏和合奏相結(jié)合的方法完整的演奏樂曲。

1、將幼兒分成兩組,并講解演奏方法:教師在節(jié)奏卡(1)前貼上響板的圖片,讓第一組幼兒拿響板用節(jié)奏型(1)演奏第一段樂曲;教師在節(jié)奏卡(2)前貼上鈴鼓的圖片,讓第二組幼兒拿鈴鼓用節(jié)奏型(2)演奏第二段樂曲;第三段樂曲兩組幼兒一起合奏。

2、教師講解指揮手勢。

3、兩組幼兒各拿響板和鈴鼓運用兩種不同的節(jié)奏型跟音樂分奏、合奏。

4、兩組幼兒互換樂器再為樂曲進行伴奏。

四、活動延伸:教師為幼兒準備更多的樂曲讓幼兒配伴奏。

音樂欣賞對于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能力有著獨特的教育作用是幼兒園藝術教育中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但鑒于此年齡段幼兒的年齡特點,音樂欣賞成了幼兒園藝術教育中的一個難點,本次活動通過多媒體的直觀、生動,視聽結(jié)合的教學形式來突破難點。以多媒體視聽結(jié)合的優(yōu)勢。來幫助幼兒感受、理解樂曲aba的結(jié)構(gòu)形式。從而豐富幼兒的藝術情感,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

喜洋洋教案教學設計篇十五

1、在熟悉樂曲旋律的基礎上,學會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樂曲節(jié)奏。

2、引導幼兒嘗試用打擊樂器為樂曲《喜洋洋》伴奏。

3、體驗活動帶來的快樂。

1、《喜洋洋》音樂、ppt、打擊樂器(雙響筒,碰鈴,鈴鼓)

2、打擊樂譜

1、傾聽音樂,感受音樂情緒。

(1)師:我們來聽一首曲子,聽完說說這首曲子聽上去感覺怎么樣?

(2)師:這是一首很歡快、熱鬧的的樂曲,曲子的名字就叫喜洋洋。

2、聽辨樂句節(jié)奏,鼓勵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樂曲。

(1)出示樂句節(jié)奏圖譜,感受樂曲aba結(jié)構(gòu)。

(2)師:你覺得這個樂曲,能分成幾段?

(3)師:聽音樂的感受不一樣,所以表達也不一樣,這個音樂是aba式的三段體,第一段感覺很熱鬧,像一群人在敲鑼打鼓,第二段很舒緩像大家在一起跳舞,第三段跳完舞大家又開開心心的在一起迎新年。

(4)看ppt,聽辨樂句的節(jié)奏。

(6)嘗試用身體的各部位表現(xiàn)音樂節(jié)奏型、

(8)看圖譜,配樂演奏身體部位的節(jié)奏

3、聽音樂嘗試用樂器分聲部演奏

(1)、出示樂器和節(jié)奏型,自主配樂練習。

(2)師:咱們用打擊樂器來演奏。

(3)看指揮用樂器演奏一遍。

(4)師:樂隊演出是有要求的,你知道哪些要求?

(5)交換樂器演奏樂曲。

嘗試不同的配樂方式演奏樂曲。

附節(jié)奏譜

喜洋洋教案教學設計篇十六

1.學習演奏《喜洋洋》樂曲,進一步熟悉音樂aba的結(jié)構(gòu),感受樂曲喜洋洋的情緒。

2.在掌握身體動作的基礎上,嘗試隨著音樂教學打擊樂器演奏。

3.能跟著指揮的演奏樂器,享受集體合作的快樂。

1.音樂磁帶或cd。

2.打擊樂器幼兒人手一個,具體為:鈴鼓、碰鈴、圓舞板、雙響筒。

1.創(chuàng)設情景,興趣引入。

2.完整欣賞,感受樂曲情緒。

欣賞后提問:你覺得這首曲子聽起來怎么樣?你最喜歡哪一部分?

3.分段學習表演身體動作。

教師唱a段樂曲,引導幼兒跟著音樂一拍一拍地做動作,如:拍腿、拍肩、拍頭、拍手。

教師唱b段樂曲,帶領幼兒有節(jié)奏的做拍手合攏手腕顫抖動作。

4.完整練習身體動作。

(1)教師帶領幼兒隨著音樂,完整連貫做身體動作。

(2)幼兒獨立聽音樂,表演身體動作。

5.幼兒分聲部練習身體動作。

(1)組織幼兒討論分組動作的方案,每組明確做一個身體動作。

(2)教師用身體動作指揮相應小組有節(jié)奏做相應動作。

6.學習配器方法。

(1)教師(出示四種樂器):這是什么?可以怎樣演奏?

(2)引導幼兒練習正確的打擊樂器的動作。

7.幼兒空手練習分聲部打擊樂器教師用演奏樂器的動作,引導幼兒看指揮,分聲部進行徒手演奏練習。

8.幼兒看指揮進行打擊樂器演奏。

(1)教師先引導幼兒看指揮拿樂器,再用擊拍指揮的動作,引導幼兒看指揮擊拍。

(2)引導幼兒看教師預令提示,有節(jié)奏打擊樂器。

喜洋洋教案教學設計篇十七

1、引導幼兒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旋律特點,感受喜氣洋洋的情緒。

2、聽辨三段體的曲式結(jié)構(gòu),能隨音樂做相應動作,表達對三段曲的感受,提高音樂表現(xiàn)力

3、學習用音樂與色彩匹配表現(xiàn)歡樂活潑與抒情情趣。并能準確拍出十六分音符和附點音符。

彩色紙條、圖形節(jié)奏圖、紙制火柴棒、紅黃圖卡

一、由故事《樂器朋友》引出樂曲。

二、請幼兒完整欣賞樂曲《喜洋洋》。

三、幼兒找出適合樂曲情緒的圖片,說出樂曲的音樂性質(zhì),教師介紹作品。

四、幼兒第二遍完整欣賞樂曲,提出問題:

這首樂曲可分幾部分,樂曲的前面、中間和后面一樣嗎?小朋友聽了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啟發(fā)幼兒邊聽邊做動作。

五、分段欣賞樂曲

a段:1、節(jié)奏快還是慢?有什么特點?

2、如果用紅色、黃色兩種色彩來表示,你覺得哪種顏色更適合于a段的音樂特點?

b段:1、節(jié)奏有什么變化?快還是慢?有什么特點?

2、用什么顏色來表示?

重復a段:與哪段相同?用顏色表示。

六、幼兒完整欣賞音樂,并分組做動作。

a段敲鑼打鼓或扮小孩做歡慶活動,b段扭秧歌或扮老人做歡慶活動。

七、游戲“放煙花”幼兒打出十六分音符和附點音符

八、幼兒模仿放煙花的場面

a段放紅“焰火”;b段放黃“焰火”

九、師幼共同卷成一個花“爆炸”結(jié)束活動。

喜洋洋教案教學設計篇十八

活動目標:

1、學習演奏《喜洋洋》樂曲,進一步熟悉音樂aba的結(jié)構(gòu),感受樂曲喜洋洋的情緒。

2、在掌握身體動作的基礎上,嘗試隨著音樂教學打擊樂器演奏。

3、能跟著指揮的演奏樂器,享受集體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 音樂磁帶或cd,錄音機一臺。

2、 幼兒座位排成馬蹄形。

3、 老師帶領值日生在課前擺放樂器在椅子下面。

4、 打擊樂器幼兒人手一個,具體為:鈴鼓、碰鈴、圓舞板、雙響筒。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

殺雞宰鴨教師帶領幼兒隨著音樂表演唱《殺雞宰鴨》

二、分段學習表演身體動作。

1、 師:快過節(jié)了,人們又是殺雞宰鴨,又是唱歌跳舞,到處呈現(xiàn)出一派喜洋洋的景象。讓我們伸出雙手跟著老師唱譜的節(jié)奏,一起來拍拍頭拍拍肩,拍拍我們的小手吧!

2、 教師唱a段樂曲,引導幼兒跟著音樂一拍一拍地做動作(如:拍腿、拍肩、拍頭、拍手)

3、 教師唱b段樂曲,帶領幼兒有節(jié)奏的做拍手合攏手腕顫抖動作。

三、完整練習身體動作。

1、 教師帶領幼兒隨著音樂琴聲,完整連貫做身體動作。

2、 幼兒獨立聽音樂,表演身體動作。

四、幼兒分聲部練習身體動作。

1、 組織幼兒討論分組動作的方案,每組明確做一個身體動作。

2、 教師用身體動作指揮相應小組有節(jié)奏做相應動作。

五、學習配器方法。

1、 教師(出示四種樂器):這是什么?可以怎樣演奏?

2、 引導幼兒練習正確的打擊樂器的動作。

六、幼兒空手練習分聲部。

打擊樂器教師用演奏樂器的動作,引導幼兒看指揮,分聲部進行徒手演奏練習。

七、幼兒看指揮進行打擊樂器演奏。

1、 教師先引導幼兒看指揮拿樂器,再用擊拍指揮的動作,引導幼兒看指揮擊拍。

2、 引導幼兒看教師預令提示,有節(jié)奏打擊樂器。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2066939.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