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科技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但我們也應注意科技對我們的影響。合理規(guī)劃時間,對每個任務進行詳細分解是寫一篇完美總結(jié)的重要步驟。希望下面這些范例能夠?qū)Υ蠹业膶懽魈峁┮恍┙梃b。
楊善洲觀后心得篇一
演員李雪健再演好書記。前,李雪健扮演的河南蘭考縣縣委書記焦裕祿感動了無數(shù)人。21年后,他再次出演一位將畢生精力和心血奉獻給群眾的好書記——楊善洲。觀眾從自學洪、蘇家祥身上讀出了老書記身上恪守嚴謹?shù)墓ぷ鲬B(tài)度;從他的大女兒楊慧菊、小女兒楊慧琴身上讀懂父親為民舍小家的大愛無痕;無需加工、無需美化,故事的真實總能將感動最大化。電影《楊善洲》最終用100天的時光創(chuàng)造了中國電影史上的一項奇跡,成功塑造了一個永遠把人民群眾利益置于個人利益之前的領(lǐng)導干部形象。電影《楊善洲》塑造人物的手法有重要突破,是主旋律電影的一大進步。
源于生活、源于善洲老人身上的平淡真實的故事。電影鏡頭語言可圈可點。多次出現(xiàn)的楊善洲步履蹣跚腳踏山地的大特寫、他那根簡陋的“多功能”拐杖(量水深、鉤樹枝、挑種子)以及鄉(xiāng)親們眾手相傳的一瓢瓢水等意味深長的鏡頭均給試片場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另外電影配樂十分精彩到位,牧歌一樣的縹緲女聲吟唱多次響起,營造出大亮山的神秘氣息,為影片增色不少。
100分鐘的《楊善洲》,他的模范事跡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觀看該電影使人的靈魂得到凈化。胡錦濤同志曾作出重要指示,“楊善洲同志是黨員干部的學習楷模,是離退休老同志的優(yōu)秀代表。”中共中央組織部作出決定,追授楊善洲同志“全國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稱號。
楊善洲觀后心得篇二
1999年6月1日,人民日報第10版刊登了《讀一讀這位老人平凡動人的故事你會明白什么才是美麗而高尚的人生――一位老人與一片森林》,講述的就是楊善洲――云南省保山縣原地委書記,退休之后不進城,志在深山辦林場,創(chuàng)造資產(chǎn)幾個億,分文不取獻國家的故事。
有幸在工作之余,分行“兩學一做”專題教育活動安排全體黨員觀看了《楊善洲》,這是一部歌頌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弘揚時代精神、謳歌當代基層干部楷模的主旋律電影,講述的是原云南省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一心為民的感人事跡。但與以往同類影片所不同的是,楊善洲的故事不是重點講述他作為保山地委書記時的優(yōu)秀事跡,而是他60歲退休后,主動放棄進大城市療養(yǎng)的機會,心甘情愿回到家鄉(xiāng),將大亮山由一片貧瘠的荒地變成萬畝山林的故事。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我們從影片中值得學習的地方有很多:
一、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楊善洲開山墾荒的日子是艱苦的,艱苦環(huán)境下的快樂更加珍貴。當他看著漫山遍野的樹苗心生歡喜時,卻遭遇了毒草的侵害,面對貌似令人絕望的困難,他并沒有打退堂鼓,而是不眠不休尋找解決方案,最終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和細致入微的觀察力成功解決了危機,讓樹苗得以茁壯成長。
林場決定種植經(jīng)濟果木,為了解決節(jié)約資金,楊善洲走上街市,在路人異樣的目光下?lián)旃擞纾谒膸酉?,原先怕丟面子的臨場職工們都能坦然的上街撿果核。
山上種樹的日子單調(diào)而艱苦,很多人無法克服各種困難來了又走。但這都無法阻擋楊善洲開山墾荒的決心,原本以為五六年的時間,但他卻用了二十多年時間,將大亮山從荒山變?yōu)槿f畝林場。
……。
類似的事跡數(shù)不勝數(shù),但都折射出老書記楊善洲身上的一種精神,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無論遇到任何困難,都要想方設(shè)法克服。理想信念是共產(chǎn)黨人精神上的“鈣”,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有了堅定的理念信念,站的就高了,眼界寬了,心胸開闊了,就能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在勝利和順境時不驕不躁,在困難和逆境時不消沉不動搖,經(jīng)受住各種風險和困難的考驗,自覺抵制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永葆共產(chǎn)黨員的本色?!?009年4月,楊善洲將價值超過3億元的大亮山林場經(jīng)營管理權(quán)無償移交給國家。從他的事跡中,我們能夠真切的感受到他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所堅守的理念信念,也看到了在這樣的理念信念支持下,他做出的豐功偉績。
二、公私分明還是食古不化?
楊善洲在山上種樹時得知孩子們不能上學的原因是由于民辦教師流失,他親自將相關(guān)部門干部共同邀約上山,解決了70名民辦教師的轉(zhuǎn)正問題。為了讓隨他一起上山種樹,一種就是17年的青年周波能夠早日結(jié)婚,他第一次“走后門”幫助周波找到了林業(yè)局的工作。然而,他卻沒有幫助自己的女兒。他的二女兒是偏遠山寨的老師,從結(jié)婚到生子,一直為兩地分居煩擾,楊善洲解決了70個民辦老師的指標卻不肯為自己的女兒打一個電話,二女兒對他聲淚俱下的控訴也無法動搖他絲毫,在他心里有一條簡單卻明確的底線:公是公、私是私。我們開始也許會不理解,楊善洲狠心拒絕了行將就木的老母親的殷切懇求,是否是不孝?讓女兒傷心欲絕,又是否應當?然而,當時間過去二十年,當二女兒憑借自己的能力實現(xiàn)了曾經(jīng)的渴求,也終于理解了父親對她寄予的期望和愛,我們也才能夠真正理解楊善洲的堅持。這是作為一名合格的共產(chǎn)黨員所必須堅守的,要做到修信、修品、修行、修律,任何時候都要慎獨、慎初、慎微,進而做到自重、自省、自警和自勵。
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楊善洲同志60年如一日,始終堅定共產(chǎn)主義理想信念,牢記黨的宗旨,時時處處以共產(chǎn)黨員的標準來衡量和要求自己。無論在什么時候,在何種環(huán)境中,我們都不能忘記了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黨的宗旨是作為一切行動的出發(fā)點和歸宿。
2010年,云南遭遇百年大旱,青翠的大亮山護佑下的保山人未受大旱影響,青山是楊善洲生命的真實寫照,流水則講述著一個共產(chǎn)黨人心系人民的赤誠。最后,讓我用一首流傳于滇西的民謠再一次帶著無比崇敬的心情贊美楊善洲―這位值得我們好好學習的共產(chǎn)黨員的楷模:“楊善洲、楊善洲,老牛拉車不回頭,當官一場手空空,退休又鉆山溝溝,二十多年綠荒山,拼了老命建林場,創(chuàng)造資產(chǎn)幾個億,分文不取樂悠悠……”
楊善洲觀后心得篇三
電影《楊善洲》,講述的是一個老共產(chǎn)黨員從領(lǐng)導職務退休后,繼續(xù)實踐“只要生命不結(jié)束,服務人民不停止”的諾言,扎根大山義務植樹造林,建成了面積8萬畝、價值1億多元的林場,并將林場無償交給了國家的動人故事。
在近40年的工作中,他一直兩袖清風,勤廉履職,忘我工作,一心為民,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踐行了共產(chǎn)黨員的諾言。在退休后他放棄了安享晚年的機會,22年如一日的守候家鄉(xiāng)植樹造林,用共產(chǎn)黨員的執(zhí)著換來了一方水土的繁茂,大公無私的堅持為人民和社會服務。
反觀自省,我們要學習的是楊善洲堅守黨性,踏踏實實干事業(yè),兢兢業(yè)業(yè)為企業(yè)的精神;我們就要學習他誠以修身、一心為民、求是探索的精神,始終牢記黨的宗旨,永葆公仆本色,全心想著群眾,一切為了群眾,致力于為群眾更好地服務,甘做人民的公仆,把有限的生命融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事業(yè)中去,以對黨和人民的忠心扎扎實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我們更要學習他檢以養(yǎng)德,知行一致的革命精神,自覺地把個人理想與祖國和人民的利益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甘于清貧,樂于奉獻,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堅持以德立身、以公處事、以廉樹威,永葆共產(chǎn)黨人的浩然正氣。
楊善洲觀后心得篇四
周五晚上學院黨支部組織我們?nèi)w預備黨員觀看了電影《楊善洲》。電影《楊善洲》給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比以往所有文字記錄更加鮮活的楊善洲,與其說這是對一位退休老干部先進事跡的深情刻畫,還不如說這是對一名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的最真實寫照,影片中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畫面,不得不讓人一次又一次地重復著潸然淚下的感動。這使我不由得想到了焦裕錄、孔繁森,他們都是黨員干部的楷模,他們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們的精神永存。
楊善洲同志1952年11月入黨,原任保山地委書記,1988年退休,20__年10月10日因病逝世。楊善洲同志從事革命工作近40年,曾擔任保山地委領(lǐng)導,兩袖清風,清廉履職,忘我工作,一心為民,為了兌現(xiàn)自己當初“為當?shù)厝罕娮鲆稽c實事不要任何報酬”的承諾,退休后,主動放棄進省城安享晚年的機會,扎根大亮山,義務植樹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積5.6萬畝,價值3億元的林場,且將林場無償上繳給國家。
他出身貧寒、經(jīng)歷坎坷,做過石匠,飽嘗了作為一個農(nóng)民的所有辛酸苦辣。他憑著一腔熱誠、腳踏實地的奮斗一步一步成長為領(lǐng)導干部后,但他從不以職務之便為家人和身邊人員謀取任何私利。始終保持清正廉潔、艱苦樸素、一心為民的高尚情操,他一生艱苦樸素,時常是頭戴竹葉帽、腳穿草鞋以普通群眾的心態(tài)往來其間,始終如一地踐行執(zhí)政為民的根本宗旨。他“為官”多年,從不以職務之便為家人和身邊人員謀取任何私利。沒有為家人安置工作和撈上一冊“農(nóng)轉(zhuǎn)非”本本,連組織上給予的正常政策照顧也被他婉言拒絕了。他也沒有給家里蓋上一間像樣的房子,卻把個人大量的積蓄投入到大亮山義務植樹造林上,他把價值3億元的林場無償移交給人民政府,縣里要獎勵他10萬元,他堅決不要;市委、市政府獎勵他20萬元,他又把大部分捐獻給教育等社會公益事業(yè)。
腳踏實地,勤勉敬業(yè)。我更應該以楊善洲同志為榜樣,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zhì),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利益觀,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tài)、更加扎實的工作作風,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楊善洲觀后心得篇五
2011年8月11日上午,為了激發(fā)廣大干部職工學習先進典型的熱情,用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跡、光輝形象和崇高精神,鼓勵和鞭策大家以推進工作,機關(guān)黨委組織全體黨員干部職工在紅塔禮堂觀看了影片《楊善洲》。
建黨__周年獻禮影片《楊善洲》是生活中的真實原型:原云南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同志從事革命工作近40年,為了兌現(xiàn)自我當初“為當?shù)厝罕娮鲆稽c實事不要任何報酬”的承諾,退休后,主動放下進省城安享晚年的機會,扎根大亮山,義務植樹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積5。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90%左右,價值3億元的林場,最后將經(jīng)營管理權(quán)無償移交給國家。
演員李雪健再演好書記。21年前,李雪健扮演的河南蘭考縣縣委書記焦裕祿感動了無數(shù)人。21年后,他再次出演一位將畢生精力和心血奉獻給群眾的好書記——楊善洲。觀眾從自學洪、蘇家祥身上讀出了老書記身上恪守嚴謹?shù)墓ぷ鲬B(tài)度;從他的大女兒楊慧菊、小女兒楊慧琴身上讀懂父親為民舍小家的大愛無痕;無需加工、無需美化,故事的真實總能將感動最大化。電影《楊善洲》最終用100天的時光創(chuàng)造了中國電影史上的一項奇跡,成功塑造了一個永遠把人民群眾利益置于個人利益之前的領(lǐng)導干部形象。電影《楊善洲》塑造人物的手法有重要突破,是主旋律電影的一大進步。
源于生活、源于善洲老人身上的平淡真實的故事。電影鏡頭語言可圈可點。多次出現(xiàn)的楊善洲步履蹣跚腳踏山地的大特寫、他那根簡陋的“多功能”拐杖(量水深、鉤樹枝、挑種子)以及鄉(xiāng)親們眾手相傳的一瓢瓢水等意味深長的鏡頭均給試片場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另外電影配樂十分精彩到位,牧歌一樣的縹緲女聲吟唱多次響起,營造出大亮山的神秘氣息,為影片增色不少。
100分鐘的《楊善洲》,他的模范事跡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觀看該電影使人的靈魂得到凈化。胡錦濤總書記曾作出重要指示,“楊善洲同志是黨員干部的學習楷模,是離退休老同志的優(yōu)秀代表。”中共中央組織部作出決定,追授楊善洲同志“全國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稱號。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楊善洲觀后心得篇六
我從楊善洲同志和張曉東同志的先進事跡中感受到了一個年輕黨員在基層綻放的青春,感受到了一個老黨員在大山深處燦爛的夕陽紅。也從他們的事跡中看到了我們黨經(jīng)脈傳承的力量。
黨員的基調(diào)。
一個是20后與黨一起成長的地委書記,用他老當益壯的情懷踐行一個老黨員離崗不離責的堅持,一個是80后的新農(nóng)村指導員,用他心中有夢的理想在大山深處書寫一個青年黨員的青春烈焰。80后青春黨員的綻放和20后老黨員的夕陽紅,用他們的事跡給我們勾勒黨一脈傳承的品質(zhì)——從一而終的奉獻,全心全意的服務,立黨為公的信念。無論是30年兩袖清風22年無私奉獻的楊善洲書記,還是5年堅持在基層灑熱血,干實事的新農(nóng)村指導員張曉東。他們用行動為黨定了基調(diào),告訴我們,奉獻和服務,是黨的起點標桿也是黨的終點歸宿,是黨一脈相傳的靈魂。
大山的記憶。
22年的大亮山,舊貌換新顏,荒涼變綠顏,從無人問津到身價億元的林場,大亮山會記得有一位老人,22年如一日,風吹日曬的守候。花甲之年,在一個終點重新起航,從楊善洲書記到楊善洲老人,卸下官職,不卸黨性,他用佝僂的背影彎曲成一棵一棵生意盎然的樹木,一片一片翠綠生機的樹林,一座感動中國的大山。
他說:“我手中是有權(quán),但它是黨和人民的,它只能老老實實用來辦公事,不能用來辦私事。”他從政30多年,不為名譽,不謀私利,清廉始終的作風,迎來了老百姓“一塵不染香到骨,兩袖清風昭汗青”的護送挽聯(lián)。
他說:“干任何事首先要贏得民心”,22年前他舍棄城市悠閑的晚年,安居大山數(shù)十年的奉獻,換取了人們?nèi)罕娬J可的共產(chǎn)黨員心如真金的評價。
他說:“我只是在盡一名黨員的職責,只要活著,我就有義務和責任幫群眾辦實事,共產(chǎn)黨員的身份永遠不退休?!彼靡簧臅r間踐行一個黨員的職責,人前人后,在任卸任,從一而終恪守黨旗下的誓言,以永不退休的黨性被銘記感懷。
大亮山記錄了一個老人“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精氣神,記錄了一個黨員恪盡職守為人民服務的高尚情操。
江水的見證。
馬吉米村——云南怒江邊上的小村莊,一個新農(nóng)村指導員來到此,把黨旗國旗掛在床頭,把黨性民生記在心頭,開始五年的不離不棄,無私奉獻?!吧酱逍∠魈实那啻骸辈┛?3萬點擊率,記錄了張曉東五年的堅守。這個喜歡蔡琴,心中懷揣夢想的80后青年,通過網(wǎng)絡募捐、扶貧,關(guān)心孤寡老人,籌資金建樓修橋,傳播科學技術(shù),五年來收集愛心衣服10噸,資助了140多名貧困學生。
他說:“心中一直有個夢,無關(guān)富貴,也無關(guān)風月,我只想為村民做點事”,他開博客,籌資金,建項目,蓋樓修路,一件一件瑣碎實在的小事,成就了一個黨員的心中大夢。
他說:“當國家遇到危難,能力挽狂瀾;當群眾身處危險,能挺身而出。心系群眾,忠于職守,勇于奉獻才彰顯黨員本色,具備這些特質(zhì)的黨員干部,方為中流砥柱!”他帶領(lǐng)村民抗旱,抵御泥石流災害,以樸實無華的黨員特征在需要的地方豎成一個黨的中流砥柱。
他說:“當我離開這片土地,我希望有人提起我時會說,小張是個好人,他是個合格的共產(chǎn)黨員,我就很滿足了”,他一年一年的堅持,只希望能夠讓馬吉米村民富裕點,更富裕點,希望村人能老有所養(yǎng),子有所教。他用行動完成了對一個年輕黨員的合格考量,也書寫了一個值得千萬年輕黨員學習的優(yōu)秀范本。
怒江江水見證了一個青年激情燃燒的歲月;見證了一個年輕黨員一千多個日夜的奉獻;見證了那些受資助學生,受關(guān)注老人,受幫助村民的笑顏如花;也見證了一個黨員小溪匯江河的大手筆。
前行的路。
在建黨91周年之際,是他們讓我看到前行的路該如何邁步,看到黨的誓言當如何踐行。讓我明白什么是奉獻,什么是堅守,什么是青春的激情燃燒,什么是暮年的志在千里。作為一個基層黨員,也必將以他們?yōu)榘駱佣靶?,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中恪盡職守,無私奉獻。
楊善洲觀后心得篇七
他那樣,樹立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的理念,始終對黨的事業(yè)無限忠誠,以堅定的信念展示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風采。
他無私奉獻、淡泊名利的高貴品質(zhì)值得我們每一個人認真學習。他在擔任保山地、縣主要領(lǐng)導長達三十余年期間,從未為妻子孩子撈上一冊“農(nóng)轉(zhuǎn)非”的戶口本,沒有給家里蓋上一間像樣的房子。而且還常對家里人說:“過日子,吃處有個鍋,睡處有個“窩”就行”。1988年4月從保山地委書記的崗位上退下來后,主動放棄進省城安享晚年的機會,扎根施甸大亮山艱苦創(chuàng)業(yè),義務植樹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森林面積8萬畝、價值1億多元、完全成材后價值可達3億元的林場,無償移交給國家。施甸縣政府要獎勵他10萬元,他堅決不要;市委、市政府獎勵他20萬元,他又把大部分作為捐資助學等捐獻了出去。這難倒不值得我們每一個黨員干部去學習、有所觸動嗎?特別是在當代加強社會主義經(jīng)濟建設(shè)的熱潮中,給一些貪污腐敗分子以有力的回擊。他不圖名、不求利、不謀私,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一塵不染,堅持以德立身、以公處事、以廉樹威,永葆共產(chǎn)黨人的浩然正氣,為人民謀福利,正是新時期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的杰出代表,也是我們廣大黨員干部職工學習的楷模。
學習楊善洲選進事跡,結(jié)合我們自身的工作實際,要以身作則,克服困難,以堅苦樸素的工作作風,切實做好“三農(nóng)”服務工作,為民謀福利,以楊善洲同志為榜樣,充分發(fā)揮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楊善洲同志的事跡告訴我們,必須要有頑強的意志,從點滴做起,立足崗位,腳踏實地,端正心態(tài),勤勉敬業(yè)為黨和民辦實事。要培養(yǎng)刻苦鉆研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到艱苦崗位鍛煉自己,敢于承擔挑戰(zhàn)性工作增長才干。在工作崗位上大膽探索、大膽創(chuàng)新,成為愛崗敬業(yè)的有用之才。
作為新時期的一名共產(chǎn)黨員,我們更應該以楊善洲同志為榜樣,學習了他的感人事跡,使我們深受啟發(fā),從自己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利益觀,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tài)、更加扎實的工作作風,與民同樂,貢獻自己的力量。一個人能力不大小,工作不分先后,只要我們刻苦學習,不斷創(chuàng)新,為我國農(nóng)業(yè)發(fā)展而不懈努力,為黨的事業(yè)甘于奉獻自己的一切,就會有所作為。只要在平凡的崗位上切實為人民服務,就能使實現(xiàn)糧食增,農(nóng)民增收、發(fā)展農(nóng)村經(jīng)濟做出新的貢獻。
楊善洲觀后心得篇八
20__年8月11日上午,為了激發(fā)廣大干部職工學習先進典型的熱情,用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跡、光輝形象和崇高精神,鼓勵和鞭策大家以推進工作,機關(guān)黨委組織全體黨員干部職工在紅塔禮堂觀看了影片《楊善洲》。
建黨__周年獻禮影片《楊善洲》是生活中的真實原型:原云南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同志從事革命工作近40年,為了兌現(xiàn)自我當初“為當?shù)厝罕娮鲆稽c實事不要任何報酬”的承諾,退休后,主動放下進省城安享晚年的機會,扎根大亮山,義務植樹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積5。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90%左右,價值3億元的林場,最后將經(jīng)營管理權(quán)無償移交給國家。
楊善洲觀后心得篇九
4月11日,我參加了學院黨委組織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觀看了教育片《楊善洲》,該片講述了云南省原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退休不退志,堅持22年如一日守候家鄉(xiāng)植樹造林的感人事跡。我是懷著無比敬仰的心、滿含淚水將其看完的。在這過程中,我感觸很深。
楊善洲老書記一生都在為百姓的利益孜孜不倦地打拼奮斗,他為百姓辛勤付出的勞動不勝枚舉,但電影中有一段使人印象尤為深刻。楊善洲老書記在退休后,毅然婉拒了上級安排他到昆明干休所安度晚年的好意,義無反顧的回到了家鄉(xiāng),到貧瘠荒涼的大亮山上植樹造林,沒有樹苗,就自己掏錢買,資金不足,就到街上撿各種果核自己育苗,甚至將自己心愛的盆景都移植到了山上,他頭頂竹葉帽,身披蓑衣,腳穿草鞋,披星戴月,風餐露宿,用鋤頭挖,用手培植,在大亮山一干就是22年,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帶動著周圍的人。曾經(jīng)光禿禿的荒山如今樹木參天,滿目蔥郁,山變綠了,水長流了,珍稀動物出現(xiàn)了,各種林下經(jīng)濟作物多起來了,周邊老百姓的生活環(huán)境越來越好了,經(jīng)濟收入也越來越高了。曾經(jīng)矮小精致的盆景現(xiàn)如今已經(jīng)長成了挺拔的大樹,一棵棵小樹苗也變成了一片片綠洲,老書記的頭發(fā)也由青灰變成了飄雪,耄耋之年的老書記干不動了,他二話不說,將價值3億多元的大亮山林場無償移交給國家,而又將得到的大部分獎金捐獻給了慈善事業(yè)。
于公,為了百姓,楊善洲老書記不遺余力,嘔心瀝血;于私,二女兒遠在外地教書,想調(diào)回家鄉(xiāng)的學校與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一起生活,上山請他出面請人幫忙解決時,作為父親的楊善洲嚴辭拒絕了,女兒很絕望的離去。最終,女兒依靠自己的努力調(diào)回的家鄉(xiāng)。這一幕讓作為子女的我們看了很是心痛,不理解父親的冷漠,不理解父親的固執(zhí),但是,如果站在老百姓的立場上,這一切的不理解似乎變得不那么重要。在楊善洲老書記看來,女兒的請求合情、合理,但是不合法,看得出來,面對至親的苦苦哀求,楊善洲老書記在破舊的草屋里徘徊、哀嘆,甚至坐立不安,內(nèi)心掙扎片刻之后,在情感與章法之間,他選擇了后者。我們可以這樣說,他是好人,也是壞人,只是楊善洲老書記的“壞”換來的是社會的公平公正,我們需要這樣的壞人??吹贸鰜?,在楊善洲老書記的心里,有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熱愛,唯獨沒有他自己。他時時刻刻在考慮的是國家和人民,卻從來不為個人和家庭謀取任何私利。
楊善洲老書記用他光輝的一生、清貧的一生和廉潔的一生告訴了我們在這個信仰和道德缺失的年代,我們應該相信什么。他用自己的言行書寫了一個大大的“人”,這個“人”字頂天立地,就像巍巍的大亮山,就像老書記親手栽種的那些樹。他也用自己的一生教會了我,作為一個共產(chǎn)黨員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黨的宗旨也是黨員的責任;作為一個共產(chǎn)黨員,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要把自己的私利放在最后;作為一個共產(chǎn)黨員,也要通過一樁樁、一件件的實事和好事兌現(xiàn)自己對黨和人民的承諾。
雖然如今,老書記走了,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但我想他的精神將是永垂不朽的,是我們每一個人永遠學習的對象,他為民、樸素、無私奉獻的形象也將永遠留在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通過他,我看到了一個共產(chǎn)黨員堅持黨的利益高于一切的高大形象,從而使自己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更好的做一名合格的共產(chǎn)黨員而奮斗!
楊善洲觀后心得篇十
“有些干部啊,白吃國家公糧了”影片開幕的一句話,足以讓觀影的人肅容。“是啊,不為百姓辦實事兒,可不就是白吃公糧了”楊善洲書記的對白,也引導人不由自主地在心里自問:“我在自己的崗位上,做過了什么”。電影《楊善洲》以這樣看似隨意但引人深思的對話開始,帶領(lǐng)我們走近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恪盡職守、為民奉獻的一生,讓我在感動中感悟,在學習中自省。
“燕子南遷,地旱天干”楊善洲看著滿天成群南飛的燕子擔憂地念叨。楊書記從一個遷徙現(xiàn)象中,看到的不是自然的風景,而是保山的萬畝旱地和當?shù)剞r(nóng)民的憂患,這讓我看到了一個無時無刻不在思慮工作,無時無刻不在關(guān)注民生的干部楷模。我正式參加工作已近一年,曾經(jīng)只是信奉并不斷實踐著培訓老師所說的“快速熟悉工作環(huán)境、掌握工作技能”的要求,但真正投入工作才發(fā)現(xiàn),僅僅“能工作”是不夠的,還需要一種工作的“敏感性”。這就要求我們要時刻心系工作、心系責任,不等到問題出現(xiàn)才被動地接受工作,而是能一葉知秋把工作坐在前頭。
工作并不能單憑一腔熱血和一股不管不顧的沖勁,更要講究做事的方法。電影中,兩個縣為了開閘放水的問題發(fā)生爭執(zhí),雙方劍拔弩張。楊善洲到場后,只是看似輕巧地建議雙方縣長“換一下位置”,兩位縣長互相考慮了下彼此的處境,最終握手言和,問題迎刃而解。楊善洲退休回到家鄉(xiāng)大亮山,盡管指數(shù)的想法在他腦中早已形成,但并沒有立刻發(fā)動群眾上山植樹,而是以一部當時風靡一時的電影《廬山之戀》,喚起了大家心中要改變山區(qū)面貌的激情。楊善洲正是在工作中秉持著依靠群眾、教育群眾、關(guān)心群眾的理念,不僅在職期間創(chuàng)造了一個“滇西糧倉”,而且在退休后創(chuàng)造了一個“綠色大亮山”。
楊善洲帶頭辦起了大亮山林場,但從不從林場領(lǐng)取報酬,只拿幾十元補貼,不僅如此,楊善洲甚至還經(jīng)常要給林場貼錢。樹苗要錢買,他就帶頭下山揀別人吃剩后吐掉的果核。在大亮山上,楊善洲的全部家當寥寥可數(shù),吃食也只是黑乎乎的窩窩頭和紅薯。他在林場二十多年,無償奉獻了二十多年。而在移交林場時,他不沾一點好處,不帶林場一根草。長詩《公仆本色》的題記里寫道:“善洲,善人;善德,善行;善始,善終。摯愛,無限;大愛,無言;博愛,無疆;”是呀,清貧了一輩子,奉獻了一輩子,堅守了一輩子這位老人就是“善”與“愛”的化身。他用質(zhì)樸的言行詮釋著黨性,用執(zhí)著的追求書寫著對黨的忠誠,用無私忘我的拼搏踐行著為人民服務的錚錚誓言。他的善行、他的作風、他的精神,長成了一棵頂天立地的“雪松”!
草帽連紗帽,平凡鑄偉大。楊善洲同志一生為草如蘭,一塵不染香到骨;為木如松,兩袖清風昭汗青。楊善洲用他的一生,自覺實踐共產(chǎn)黨人的人生價值和道德追求,為每一位黨員干部樹立起光輝的楷模。
楊善洲觀后心得篇十一
從小在鄉(xiāng)下的農(nóng)村長大,歷經(jīng)多少艱難困苦,我沒掉過一滴眼淚;工作中雖然也碰到許多不如意的事,我同樣沒有流淚。而當我觀看電影《楊善洲》的時候,幾次流下了感動的熱淚。
楊善洲是保山市原地委書記,在幾十年的工作歷程中,他嘔心瀝血,堅韌不拔,能屈能伸,不屈不撓。在廣大老百姓的心目中,楊善洲是一位好書記,一位公仆,他就像一棵永遠不老的雪松,在大家的心中永遠挺直與蒼翠著。他的辦公室簡陋樸素,一盆雪松盎然生機。當保山市遇到嚴峻的旱情時,為了確保農(nóng)民的收成,他果斷停止新建的辦公樓,用這筆款打井找水緩解旱情。在其他干部認為如實上報真實災情向上級申請救災糧食會損害保山作為西南大糧倉面子時,楊善洲大聲斥責:“難道老百姓的飯碗比我們的臉面重要嗎?”話不多但字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他用實際行動及人格魅力帶領(lǐng)當?shù)氐母刹颗c群眾抗大旱,保收成,幫助老百姓渡過了一個個難關(guān)。
在女兒的眼中,楊善洲則是一位嚴格而又慈愛的父親。女兒從結(jié)婚到生子一直兩地分居,扎根在邊遠的山寨教書育人,作為父親卻沒有給予一絲的照顧。這樣一位嚴格而講原則的父親,難道就不心疼自己的女兒嗎?不是的,他為女兒的婚禮精心挑選的禮物令人為之動容,雖然最終沒有到場參加女兒的婚禮,但那份慈父之心卻似水一樣綿綿長長;幫女兒背著行李走出那個簡樸而又春色盎然的家園送女兒上拖拉機回學校的那個鏡頭,讓無數(shù)人眼底熱淚涌動。
幾十年過去了,楊善洲的足跡在保山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留下無數(shù)的深深淺淺,他雪松一樣的心與老百姓緊緊的連在一起,踐行的是廉潔奉公、全心為民,勤奮工作,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公仆本色。當他離開保山這片傾灑了多少深情多少汗水的地方時,帶走的是一頂草帽,兩袖清風,以及那棵永遠不老的雪松。沒有鮮花,沒有宴請,沒有車隊相送,唯有那為新入黨同志領(lǐng)誓時那洪亮的聲音久久的回蕩在廣大干部群眾的心中,鼓勵著大家克服困難,奮勇前行。這,就是他工作了幾十年而離開時短暫的告別儀式。
大亮山,是楊善洲一直心系的一座山,兒時的夢想在那里編織,由于種種原因成了荒山禿嶺,離開工作崗位之后,他放棄到省城安度晚年的機會,決定把余生的精力獻給這座大山。他說,是家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養(yǎng)育了他,是大亮山培育了他堅韌的性格與脊梁,他要把那份愛獻給他的家鄉(xiāng),獻給大亮山,要讓大亮山變?yōu)樯鷻C勃勃的綠色家園。于是,他帶領(lǐng)家鄉(xiāng)的有志青年安扎在大亮山上開始了令人難于想象的拓荒種樹,一年四季,披星戴月,風餐露宿,以帳篷為家,克服種種困難,用辛勤的汗水讓大亮山一點點變綠了起來。
如今位于云南施甸縣的大亮山延綿數(shù)百公里,覆蓋著密密的7.2萬畝森林,走進林區(qū),枝頭鳥鳴不絕于耳,溫暖的陽光從郁郁蔥蔥的白梅、銀杏、華山松等林木間灑落下來,山泉在林場的山間輕輕流淌著,濕潤著林區(qū)的肥沃土地及大亮山四周的村莊。一年四季,大亮山都像畫一樣的美。
這般美景,就是楊善洲退休以來,用辛勤的汗水澆灌而成的一個夢。二十二年來,楊善洲和他的團隊在大亮山上歷經(jīng)了多少風霜雨雪,演繹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大亮山和大亮山的人民都深深的銘記著。
楊善洲,大亮山上一棵堅硬挺拔而生機蓬勃的雪松!他的品格和行為,永遠值得我們景仰并追隨。
楊善洲觀后心得篇十二
3月28日,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lǐng)導小組辦公室組織我們觀看了《楊善洲》這部電影,我從耳聞中得到了真切的感受,楊善洲同志退休不退志,堅持22年如一日守候家鄉(xiāng)植樹造林的感人事跡使得我內(nèi)心感動到久久不能語。楊善洲,一個響亮的名字徹底震撼了我得心靈,他貧窮,粗茶淡飯,衣著簡陋,一生沒有任何積蓄;他富有,兩袖清風,表里如一,雪中送炭出手大方;他固執(zhí),執(zhí)著造林,心無旁騖,老牛拉車不回頭;他豁達,淡泊名利,安貧樂道,草帽挨烏紗,平凡鑄偉大;對于家人的不理解,他說“忠孝難兩全,?夜?鴨婀?”;對于人們的不理解,他說“只要生命不結(jié)束,服務人民不停止”,他被人民親切地稱為“草鞋書記”“農(nóng)民書記”“百姓書記”。
楊善洲從事革命工作近40年,曾擔任保山地委近20年的地廳級干部,幾十年如一日,兩袖清風,清廉履職,忘我工作,一心為民,為了兌現(xiàn)自我當初“為當?shù)厝罕娮鲆稽c實事不要任何報酬”的承諾,退休后,主動放下進省城安享晚年的機會,義無反顧扎根大亮山,義務植樹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積5。6萬畝,價值3億元的林場,且將林場無償交給國家。
楊善洲曾先后被評為省、市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全國老干部先進個人、全國老有所為先進個人,被授予“全國十大綠化標兵提名獎”、“環(huán)境保護杰出貢獻獎”、“中華環(huán)境獎提名獎”等榮譽稱號。楊善洲是在深入開展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中在全國推出和集中宣傳的先進典型,被中央組織部追授為“全國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我作為一名基層水利干部,深深感到學習楊善洲一生愛國愛黨,無私奉獻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要學有所思,學有所得務必做到“四個務必學習”。
務必學習他永葆本色、矢志不移地堅定信念。楊善洲入黨六十年來,時刻牢記自我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把“隨時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犧牲一切”作為自我的錚錚誓言,時時處處以共產(chǎn)黨員的標準來衡量和要求自我。他堅信共產(chǎn)主義,牢記黨的宗旨,立場堅定、意志堅強,始終持續(xù)共產(chǎn)黨員的政治本色。我們水利干部就是要像他那樣,樹立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理念,堅定理想信念,牢記黨的宗旨,始終對黨的事業(yè)無限忠誠,以堅定的信念展示共產(chǎn)黨員的風采。
楊善洲觀后心得篇十三
11月18日,婁星區(qū)經(jīng)濟和信息化局組織全體黨員干部觀看了電影《楊善洲》,所有人的心情十分激動。云南省原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退休不退志,堅持22年如一日守候家鄉(xiāng)植樹造林的每一個感人事跡都令人感受至深。一位無私奉獻、清正廉潔退休干部的偉大光輝形象樹立在大家的面前,令人肅然起敬。
造的是樹林,留下的是精神力量。楊善洲1988年退休后,主動放棄進省城安享晚年的機會,甘當一名普普通通的義務植樹者,帶領(lǐng)地方群眾植樹造林。他努力克服無資金、無種苗等困難,一心撲在造林事業(yè)上,從未間斷過,從未放棄過,一干就是22年。一個人退休后植樹造林也許并不鮮見,但一個地委書記退休后22年不間斷植樹造林,備受感動的是他能夠撲下身子,放下架子,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并努力做平凡而又有貢獻的人。在造林過程中,他不是指揮家,而是除了當好策劃人以外,和普通群眾一樣,一起扛樹苗、種樹苗,搭帳篷、住深山,同吃住、同勞動。楊善洲一心為民、不計報酬、終生奉獻的高尚品格和堅定植樹造林綠化荒山的執(zhí)著信念,留下了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卓然風范和浩然正氣,留給后人一種由衷敬佩,更是一種激勇奮進、艱苦奮斗的精神動力和淡泊名利、大公無私的精神榜樣。
靠的是黨性,收獲的是寶貴財富。共產(chǎn)黨人最講黨性、最講認真,楊善洲始終如一地堅守著共產(chǎn)黨員的高尚情操,始終如一地踐行執(zhí)政為民的根本宗旨,始終如一地發(fā)揮老有所為的奉獻精神。正是這樣,他能夠扎根大亮山義務植樹造林22年,這其中不知傾注了多少心血和汗水,他吃住在山上,用著十分簡陋的`生活用品,硬是靠著執(zhí)著、頑強、勤奮實現(xiàn)了自己的理想,成就了一番事業(yè)。據(jù)統(tǒng)計,他在大亮山已建成林地總面積5.6萬畝,林場經(jīng)濟價值達到3億多元,并將自己辛苦創(chuàng)辦的林場無償上交國家。移交林場時,他不沾林場一點好處,不帶走一根草,留下的是可觀的綠色存款,留下了寶貴的經(jīng)濟效益、生態(tài)效益和社會效益。楊善洲正是靠著堅定的黨性和崇高的精神品質(zhì),為國家、為人民、為社會創(chuàng)造出了寶貴物質(zhì)財富和不可多得的精神財富。他用自己的畢生經(jīng)歷告訴我們只要堅定信念,講求黨性,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沒有創(chuàng)造不了的奇跡,沒有實現(xiàn)不了的目標。我們在日常工作中,每一位黨員干部都要深入學習楊善洲精神,要堅定理想信念,發(fā)揚務實執(zhí)著精神,把我們的工作任務完成好。
楊善洲觀后心得篇十四
昨天觀看了電影《楊善洲》,觀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感觸很深。云南省原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從事革命工作近40年,擔任保山地委領(lǐng)導近20年,從地委書記的崗位上退下來后,他繼續(xù)實踐“只要生命不結(jié)束,服務人民不停止”的諾言,主動放棄進省城安享晚年的機會,扎根大山義務植樹造林,無償擔任大亮山林場場長,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積8萬畝、價值1億多元、完全成材后價值可達3億元的林場,并將林場無償交給了國家。
在近40年的工作中,他一直兩袖清風,勤廉履職,忘我工作,一心為民。他的實際行動充分體現(xiàn)了共產(chǎn)黨人的無私奉獻精神。在他該安享晚年之時,毅然選擇無私奉獻國家;他扎根基層始終默默無聞地堅持著自己的信念。如果說將黨的政策路線認真貫徹視為盡職,那么將當前的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一如既往地堅持下去,就是一種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的本質(zhì)體現(xiàn),顯然楊善洲已經(jīng)為我們樹立了榜樣。做實事固然可喜,但能否將實事一做到底,并且甘愿選擇默默無聞地奉獻自己的余熱。每個領(lǐng)導干部都有退休離崗的時候,只有隨時抱有楊善洲同志的那種堅持信念,將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傳承下去,有理由相信社會將會更加和諧富強,因為大家無形中把創(chuàng)先爭優(yōu)這個活動載體,作為自己勤廉履職無私奉獻的人生價值觀。
“只要生命不結(jié)束,服務人民不停止”,這就是一種可貴的堅持信念。為人民服務一直是黨員干部的履職宗旨,其中的含義不僅在于把一件為民的大事做好,更在于將一切涉及人民利益的小事做實。哪怕是退休離崗不在其職,也要將服務人民的信念貫徹到底。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全國上下掀起空前的熱潮。我們應當沉下身子效仿楊善洲同志,將本單位的“樹”種好,并以此形成一種習慣,久而久之全國上下將會涌現(xiàn)出更多的楊善洲,那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也就達到了預期目的。通過學習全國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楊善洲同志的先進事跡,我深受感動。作為一名基層干部,我認為最須要學習的是楊善洲同志的“五種精神”,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帶好頭,起好表率作用。
一是學習楊善洲同志忠以報國、恪守信念的執(zhí)著精神,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錘煉政治品質(zhì)。忠誠于黨和人民,是共產(chǎn)黨員最基本的政治品質(zhì)和要求。楊善洲同志退休后放棄省城的舒適條件,帶領(lǐng)家人和群眾扎根荒山、植樹造林,正是懷著對黨的忠誠、對家鄉(xiāng)和人民群眾的無比熱愛,把全部精力傾注山區(qū)的治理和發(fā)展,把整個身心獻給了山區(qū)人民,用言行詮釋了他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給我們樹立了光輝典范。學習楊善洲,我們就是要學習他忠以報國,恪守信念的執(zhí)著精神,把黨和群眾的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黨和群眾的利益作為第一考慮,把黨和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始終忠誠于黨、忠誠于人民、忠誠于事業(yè),自覺地把推動改革發(fā)展作為自己的人生追求,在推動發(fā)展中向黨和人民交出滿意的答卷。
二是學習楊善洲同志誠以修身、一心為民的探索精神,培育公仆情懷。“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是胡總書記對每個黨員干部的要求。楊善洲同志擔任保山地委領(lǐng)導20多年,退休后植樹造林20多年,始終堅持群眾利益高于一切,殫精竭慮地為群眾辦事,無愧于誠以修身、心系人民的“公仆”稱號。學習楊善洲,就要學習他誠以修身、一心為民、求是探索的精神,始終牢記黨的宗旨,永葆公仆本色,全心想著群眾,一切為了群眾,致力于為群眾更好地服務,甘做人民的公仆,把有限的生命融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事業(yè)中去,以對黨和人民的忠心扎扎實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
三是學習楊善洲同志勤以自強、恪盡職守的敬業(yè)精神。習總書記對黨員干部提出“三嚴三實”的作風要求。楊善洲曾經(jīng)是地委書記,為官30余載,把全部的心血和熱情都投入在了為民群眾辦實事上,是踐行“三嚴三實”作風的楷模。他退休之后又放棄安度舒逸閑適的晚年,用生命的余熱把家鄉(xiāng)的荒山變得山清水秀,多次被授予全國“綠化標兵提名獎”“環(huán)境保護杰出貢獻獎”等,無論為官還是做事,從不謀私求利,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堅持以德立身、以公處事、以廉樹威,永葆共產(chǎn)黨人的浩然正氣。學習楊善洲,就要學習他勤以自強,恪盡職守的奉獻精神,倡導忘我工作、無私奉獻,顧全大局的精神境界和工作作風,自覺抵御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腐朽思想的侵蝕,始終堅持把實現(xiàn)遠大目標和做好本職工作統(tǒng)一起來,兢兢業(yè)業(yè)工作,踏踏實實干事。
四是學習楊善洲同志檢以養(yǎng)德、知行一致的革命精神,樹立高尚情操。楊善洲甘于清貧,一生清正廉潔、生活簡樸,從不以職務之便為家人和身邊人員謀取任何私利。他身居簡陋的住所,工作在寂寞的深山,始終以苦為樂、以苦為榮,為了人民和自己心中崇高的事業(yè)無怨無悔地奉獻,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和人格力量鼓舞和激勵著廣大干部群眾,感召和引領(lǐng)著人們?yōu)榻ㄔO(shè)美好家園而不懈奮斗,充分體現(xiàn)了一個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忠于使命的優(yōu)秀品質(zhì)。學習楊善洲,就要學習他檢以養(yǎng)德,知行一致的革命精神,自覺地把個人理想與祖國和人民的利益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甘于清貧,樂于奉獻,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堅持以德立身、以公處事、以廉樹威,永葆共產(chǎn)黨人的浩然正氣。
五是學習楊善洲同志信以立業(yè)、矢志不渝的無私奉獻精神,在創(chuàng)先爭優(yōu)中堅定政治信念。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共產(chǎn)黨員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動力之源。楊善洲30歲擔任縣級領(lǐng)導,39歲擔任地委副書記,50歲擔任地委書記,在地方黨委部門工作的40多年間,牢記黨的宗旨,保持平民干部本色,帶草帽,穿草鞋,當?shù)厝罕娪H切地稱呼他為“草帽書記”;他60歲退休又毅然奔赴深山植樹造林20余年,克服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到收獲勞動成果的時候,把價值超過3億元的大亮山林場無償移交給當?shù)卣?,自己不要任何報酬,這就是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共產(chǎn)黨員矢志不渝的無私奉獻精神,是廣大黨員干部學習的楷模。學習楊善洲,就是要學習他信以立業(yè),矢志不渝的實踐精神,既要有堅定的政治信仰,又要做一個讓群眾信得過的人,忠誠黨的事業(yè),不斷校正人生目標,不斷清除身心污點,排除干擾和誘惑,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實踐精神推動黨的事業(yè)向前發(fā)展。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4066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