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nèi)容并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于經(jīng)驗總結。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心得感悟嗎?以下是我?guī)痛蠹艺淼淖钚滦牡酶形蚍段拇笕?,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p>
小學數(shù)學書籍閱讀心得感悟篇一
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我們總是想方設法地幫助他們,但收效甚微,我們也在不斷思考,他們?yōu)槭裁磳W不好數(shù)學,存在什么樣的問題,怎樣的幫助才是有效的?在讀了俞正強老師對學困生問題的思考與感悟之后,自己也似找到了新的方向。有的學困生,面對某個知識點,無論你怎樣教,總是掌握不好,但過一段時間后,會突然發(fā)現(xiàn)這個知識點他也掌握了,自己也會感到奇怪,原來這是學生的“成熟”。有些學習困難是暫時的,是由學生暫時的不成熟引起的,等一等,不要著急,給他成熟的時間,自然他就會了,這也是對生命的等候?!妒ソ?jīng)》中有句話:“治一個人的病,先撫摩他的心”,對于學困生,如果自己不能改變他的'學習狀態(tài),使他進步,那我不能傷害他,要給他持之以恒的關懷與守侯,讓他處于一種等待的狀態(tài),等著可以改變他的人出現(xiàn)。
對于技能教學,在自己的教學中,經(jīng)常性的是把總結出來的規(guī)則教給學生,認為這樣學生不易出錯,能夠很好的解決問題。在讀了可否給技能教學來一次革命后,我對文章中提出的"相機誘導"有所感觸,文章中說學生是天生的學習者,學習就象呼吸一樣自然,好為人師的我們往往會做出一些費力不討好的事,弗雷登塔爾說:泄露一個可以由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的秘密,那是"壞"的教學法,甚至是罪惡,而"相機誘導"也并不是一時半刻就會的,需要我們有深厚的功底。對于課的處理,離不開教師個人的見識,而要形成見識,則要靠數(shù)學的功底,更要靠教師的使命感、職業(yè)意識和責任心。我們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讓學生在對概念與原理的深刻理解中學習技能,而不是單純的記憶與模仿。
這本書中需要我學習的地方太多太多,做為老師我一直在努力,通過對名師們課堂的學習,使我解開了許多教學中的困惑,教會了我如何和孩子相處,如何在課堂上調(diào)控,如何為孩子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和自由健康的成長空間。于是在讀書中,我一天天變得充實,一天天領悟了教育的真諦,一天天感受著教育的神圣。
小學數(shù)學書籍閱讀心得感悟篇二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策略》這本書中,吳正憲老師說過:好課不是靠說出來的,好招不是靠模仿出來的,好教師不是靠教出來的,而是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摸爬滾打歷練出來的。所以說看到這本書,我愛不釋手,雖說平時的工作很多,沒大有時間讀書,但是每個星期都拿出一點時間,看看這本書,然后寫寫讀書筆記。
上次介紹了《小學數(shù)學教學策略》中的提問和理答的策略,這次重點介紹一下“在課堂教學中實施有效評價的策略”這個策略。
課堂教學離不開教師與學生的交流評價,教師運用怎樣的評價語言,能夠適時貼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到學生的積極性,保護學生學習的熱情,教師又該通過與學生的交流評價引發(fā)學生的主動思考,促進學生積極地思維,最終促進學生的不斷發(fā)展?帶著這樣的問題,我細讀了“在課堂教學中實施有效評價”這個策略。
美國心理學家佛洛姆說過;‘人性最深刻的稟賦,就是被賞識的渴望”小學生渴望受到表揚,贊賞的欲望更加強烈,作為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欣賞的眼睛,捕捉每個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閃光點,然后用語言將他放大,將他點燃。
1、關注學生的求異思維進行激勵評價:
例:劉德武老師所執(zhí)教的《厘米的認識》中,有一個片段:在尺子上從幾到幾就是1厘米。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是從左到右進行觀察并分別說出,在尺子上從0到1是一厘米,從1到2是一厘米,從2到3是一厘米,……這時候,有個學生從右到左觀察,說出從4到3是一厘米,這時劉老師,豎起了大拇指,贊賞的說道:有新意,有創(chuàng)意,有自己獨特的想法,一般人都習慣從左到右依次往后看,一說到4,就往后想到5,所以從4到5是一厘米,可是這個同學的想法與眾不同啊!他不僅會順著想,還會倒著想,從4到3也是一厘米,棒不棒?”
學生簡簡單單的回答’從4到3也是一厘米,”對于我來說,這就是孩子們應該掌握的知識,不會過多的去表揚孩子,只會一帶而過。而劉老師卻能夠抓住這一個細節(jié),對學生的發(fā)言用贊賞的語氣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與鼓勵“有新意,有創(chuàng)意,有自己獨特的想法,與眾不同啊!”這樣的贊賞是教師發(fā)自內(nèi)心的對學生的喜愛與欣賞,他給學生帶來的是肯定,是愉悅,是自信,給予了他成長中需要的營養(yǎng)與動力,也許未來的小發(fā)明家會由此誕生。想想自己是不是斷送了許許多多小發(fā)明家的前途。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像劉老師一樣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然后用語言將他放大,將他點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抓住學生瞬間的閃光點進行激勵評價。
策略中介紹了劉德武老師在教學中策略,抓住了孩子在口算2.5_4和2.4_5,孩子們紛紛搶答,有一名學生稍微提前了一點,劉老師對這個孩子提出了特別的表揚:“我特別清楚地聽到那個穿紅衣服的男同學最快說出得數(shù),特別的敏捷,盡管也許就快出了零點零幾秒,但是就占得了先機。思維敏捷可以帶動語言敏捷,當然前提是觀察敏捷,2.5_4=10,2.4_5=12,這兩道題也容易混?!?/p>
思維敏捷的教師帶動思維敏捷的學生,語言敏捷的教師教出語言敏捷的學生,觀察敏捷的教師發(fā)現(xiàn)觀察敏捷的學生。雖說在我的課堂中,也捕捉到不少學生的閃光點,但是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大部分是在自己的常規(guī)課堂中,如果是公開課,心里想著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是什么?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會不會完成,。而對學生的發(fā)言,有時候沒有仔細的去聽,就像上次王康的課堂,教師沒有仔細的去傾聽學生的發(fā)言,更沒有對學生的表現(xiàn)給出一個很好的評價。
3、適當?shù)难舆t評價給予學生自悟的空間。
好的課堂教學應當為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每一個問題的提出,都不應該急于得到結論,更應該關注學生獲取結論的過程。
文中介紹了吳正憲老師在上《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一課時,教學二分之一,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表示自己所發(fā)現(xiàn)的二分之一。有的用一半表示,有的畫圖表示,如:畫個圓,平均分成2半。等等各種方法。這是教師在黑板上寫出二分之一,并說明,這就是你們生活中見到的一半,,現(xiàn)在你們對自己表示的方法,愿意擦得可以擦掉,愿意保留的頁可以保留。這時有兩個孩子不愿意擦掉,隨著教學過程的深入,其中一個孩子把自己的圖畫擦去了,只剩下一個孩子還是用畫圖的方法來表示,吳老師耐心的等待他并出示了百分之一,這個孩子畫著畫著,放下筆:說:不畫了鵝,畫圖太麻煩了!此時吳老師握著這個孩子的手微笑著說:感謝你,你終于接受了這個分數(shù)。
這一點是不是值得的我們老師所借鑒,給每個孩子留下思考的空間。
有效地課堂教學評價源自于正確的學生觀,教師只有從內(nèi)心尊重學生,信任學生,理解學生,寬容學生,接納學生,才能夠通過自然,誠懇,真摯的評價語言對學生進行有效地評價。
小學數(shù)學書籍閱讀心得感悟篇三
我是一個普通的農(nóng)村數(shù)學教師,忙忙碌碌中不知不覺已經(jīng)度過30多個春秋。30多年來我不敢說已經(jīng)讀了多少多少書,更不敢說把讀書作為了我的行走方式,但至少有一點可以令我自己比較欣慰,那就是我已經(jīng)越來越離不開讀書了。曾經(jīng)經(jīng)常對語文老師非常羨慕,能和學生一起讀書,能寫出文采飛揚的令人嘆服的教育隨筆,我們數(shù)學老師只能寫一些像干巴巴的教某個教學內(nèi)容的感受,或者是簡單的工作總結等。但是隨著自己讀書的不斷深入,雖然在一些隨筆評選上不能被青睞,但它們同樣是我平時工作的思考、實踐沉淀的精華,人生的精華,勤于實踐和創(chuàng)新,慢慢的積累和沉淀,樹立成果意識,做工作的有心人,我同樣走在專業(yè)成長和發(fā)展的路上。讀書在悄悄改變著我的生活。讀書讓我在教學中知道了反思,知道了分析,知道了一個好的老師應該是一個會有思考有思想的老師。這幾年里,手邊的一本本數(shù)學方面的教育著作豐盈了我的教學思想,教會了我如何順應教育教學規(guī)律做一個合格的數(shù)學老師。
自從學校開展了教師讀書論壇活動,讓每一位老師都讀書、讀好書,《給教師的建議》、《小學數(shù)學教師》、《處人、處己、處事》黃大釗教授的《當眾講話系列訓練》《人際溝通系列訓練》等等,學校和上級推薦了好多的好書,從此,書成了我床邊的精神食糧,書給了我前進的動力。
我樂讀書,可以讓我擺脫生活中的痛苦,消除壓抑,盡情的沉浸在書的世界里,教師是清貧的,但我們可以在讀書中讀到那些靠苦讀
書、好讀書而擁有很多物質(zhì)財富的人生活的更美好,更充實,更自由,更快樂!應該說自己是幸運的,因為現(xiàn)在我們的學校十分重視師生的閱讀,校長更是把讀書當成了頭等大事來抓。特別要感謝學校對教師讀書的檢查,讓我逐漸養(yǎng)成了讀書的習慣,讓我不敢也不能偷懶。如今,想做一個比普通老師更好一點的老師依然是我的愿望,我想我一一定會實現(xiàn)這一愿望的,在讀書中學習,在讀書中成長,讀書會讓我變得充實而有思想。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542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