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對作者思想和情感的評價和吸收。寫讀后感時,可以參考他人的讀后感,但要注意保持自己的獨立思考和表達。以下是一些讀者寫的有關(guān)一本經(jīng)典作品的讀后感,每篇讀后感都是獨特的。
傳習錄讀后感賞析篇一
十年前就有機會讀《傳習錄》翻了幾頁,實在讀不下去。本周(20xx年3月底)終于看(聽)完了。感謝當當引入的訊飛語音,沒這個估計不可能完成本書閱讀——可讀性好差。
說下我對王陰明的認識,此公提倡“心學”意思是修心哈;對儒學和佛教都有研究,好像還練過瑜伽之類閉氣的功夫,有次叫門人把自己埋起來幾天,后來挖出來還是活的。他格物致知整竹子這事兒,您抽空可以百度自己查下。
說下本書給我的'幾個印象:
所謂心學四要就是出于本書的——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是王陽明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王所說的”性“,所謂性本周全,人人都有啥的。怎么看怎么像佛教第八識,就是阿賴耶識——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后來先做主翁,這個人空可以自己百度一下。
讓我最沒想明白的是——王認為佛教不究竟,呃……到于書里提到他對朱熹觀點的不同意見,簡直就不算什么了。
《傳習錄》里幾個因才施教的案例,我看著還是很有收獲的。
傳習錄讀后感賞析篇二
愛問:“昨聞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覺功夫有用力處,但與朱子‘格物’之訓,思之終不能合?!边@一段說的是徐愛聽完王陽明的教導,覺得好像是那么回事,但回家再仔細琢磨,發(fā)現(xiàn)與他以前學的這些朱熹的言論總是不能契合,所以他來問王陽明。
這一段對我有幫助的是“子夏篤信圣人,曾子反求諸己。篤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弊酉暮驮佣际强鬃臃浅S忻牡茏印M蹶柮鲗@兩個人首先做出了肯定。子夏是堅信孔子的觀點,并篤定地去奉行實踐。曾子是聽完之后先反思,然后再去實踐。我現(xiàn)在的狀態(tài)偏向于子夏的做法居多。師父說什么我都堅信不疑,然后努力在生活當中去踐行師父說的這些修行方法。也反思,但不是件件都反思。
然后王陽明對徐愛引的“《書》之精一,《論語》之博約,《孟子》之盡心知性”進行了講解,并對《中庸》說的“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學而知之,利而行之;困而知之,勉強而行之”三種人分別說明。“盡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養(yǎng)性、事天是學知、利行事,夭壽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我自己對照了一下,我勉強算第三種人。勉強是因為我覺得“夭壽不二”這點上我沒做到。
王陽明又通過徐愛的繼續(xù)提問,帶出了陽明心學的一套核心概念。“天、性、心、身、意、知、物”要想把陽明心學整明白,那王陽明對這些概念的`理解就很重要。我們可以把宇宙本源理解為天,天是性的源泉,性是心的本體,明德是性的體現(xiàn),肉身是由心主宰的,從心發(fā)出去的叫做意,真知才是意的本體,意放在哪,那就是物。這些概念到現(xiàn)在我都不是十分熟練,需要慢慢想才能捋清楚。
最后一段王陽明說出他對物的理解。物不是客觀事物,意從心發(fā)出去之后放在哪就是物。物可以是東西,可以是人,可以是事情,也可以是思想,也可以是概念。從這個角度來講,物是和你的心有關(guān)系的,所以才說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
傳習錄讀后感賞析篇三
問孟子言執(zhí)中無權(quán)猶執(zhí)一。
先生曰:中只是天理,只是易。隨時變易,如何執(zhí)得?須是因時制宜,難預先定一個規(guī)矩在。如后世儒者要將道理一一說得無罅漏,立定個格式,此正是執(zhí)一。
我記得有一段時間,自己不管做什么的時候,都需要找一個模板。這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那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都想向成功人士學習,復制粘貼。大到企業(yè)管理,小到與人對話,都想讓自己找一個最好的模板套進去,就可以萬無一失。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不是。如果什么都可以設(shè)定好,什么都可以套用、引用,那這個世界就是一個方程式的世界,我的人生就是一個定向的人生。
從儒家的十六字真言開始,中庸之道一直都是儒家修行的準則。《中庸》里講君子而時中,孟子用易來形容中庸之道。易就是變化,不斷的變化就是中。我覺得孟子用權(quán)衡來形容中更有畫面感。權(quán)衡就是秤和秤砣,我在秤的一邊,另外一邊的事物可能是我們接觸的人,也可能是我們需要辦的事。王陽明說事變只在人情當中,那歸根結(jié)底還是人。我和父母的相處的時候,我會根據(jù)父母的重量,把秤砣調(diào)到一個平衡的位置。我和愛人相處的時候,愛人和父母是不一樣的,所以我的'秤砣還要繼續(xù)的調(diào)整,以達到我們倆之間的平衡。我和朋友之間的相處又不一樣,每一個朋友都是不同的,所以要不停的去調(diào)整我秤砣的位置。同一個人因為環(huán)境、時間的不同,秤砣也需要做出適當?shù)恼{(diào)整。比方說我和愛人的相處,沒有事情的時候、愛人高興的時候、愛人生氣的時候、愛人有工作忙的時候更簡單的說,就是愛人每一種情緒變化的時候,我的秤砣都要調(diào)整位置。
千萬不能執(zhí)著于去追求中,君子不言利,利在其中。把每一件事情做得妥當,與每個人相處得當,就是做到了中。怎么能做到妥當?就是讓天理去替我們做決定。天理從哪來?天理就是老天賦予給我們先天美好的本性,所以也可以說天理就是中。只要我們能尋找到先天的明德,使之煥發(fā)光明,我們就能做到中。
傳習錄讀后感賞析篇四
“陸澄問:‘主一之功,如讀書則一心在讀書上,接客則一心在接客上,可以為主一乎’”
先生曰:‘好色則一心在好色上,好貨則一心在好貨上,可以為主一乎?是所謂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專主一個天理。’”
從這一段來看,路程對于陽明心學理解的并不是很透徹。如果沒學國學,我也認為一心一意就是專一,一心一意干一件事情,不被外界左右影響,這就是專一。王陽明從一個反向的例子告訴我們并不是一心一意干一件事情就是專一。
幾天前的修身訓練,師父反復強調(diào)的就是專一專注。想專注必須持敬,對人有恭敬心,對事有敬畏心。做壞事的時候你會有敬畏心嗎?不會。只要你把心放在外在的事物上,就都叫逐物。
現(xiàn)在的社會發(fā)展的太快,新鮮的事物、我們沒有接觸過的事物數(shù)不勝數(shù),如果我們被每一件事物牽著鼻子走,我們就沒有了自我。每一天都需要接觸不同的人,遇到不同的事。如果你的心跟著每個人走,跟著每個事走,你就會心為物役。這些都是王陽明說的“枝枝葉葉外頭尋”。向外界去找一個答案,想獲得外在的肯定。外在的事物對心的影響都屬于后天的習染,這都是人欲。我們的修行就是要存天理,去人欲。讓天理浮現(xiàn),我們才能致良知。尋找天理的這個過程,堅持不懈的修行,不斷的自我完善,才叫“主一”。
這一點我沒有完全做到,雖然道理明白,可放在自己身上有很多時候在自我安慰,這都是自欺。還是我們對于內(nèi)心真正的認知缺乏動力,空有一個向好的決心,實際行動跟不上。換個角度來說明這個問題,入師門就是讓我們?nèi)ふ颐鞯拢瑢ふ姨炖恚瑤煾赴堰@條路已經(jīng)明明確確的指給我們,但依然有很多人入師門之后,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甚至有很多人中途退出。是他們沒想明白,還是他們做不到?其實做不到就是沒想明白,沒想明白也就做不到,人生也就不會如意。
傳習錄讀后感賞析篇五
我們常說,心靈,如同一間房;而眼睛,如同一扇窗。
試問自己,多久沒有“充電”了,即使“充電”,也是偶爾的一瞬間。夜晚,說好的,靜下心來,好好的看一本書;可電視劇一響,忍不住在客廳里看電視。說好的不玩手機,又一次拿上自己的手機刷上了朋友圈。
這個社會,誘惑太多。常常在想,科技導致了我們精神文明的墮落,還是是一種屬于文明進步的標識。回想起孔子那個年代,一無所有的顏回,活的是那樣的灑脫。五柳先生,一碗酒,就可以呼朋喚友。做事論道。有些上班的前輩們常常在說五十年代的事情,那個時候物質(zhì)生活還不如現(xiàn)在富裕,然而他們卻說,那時候的人,真好。
是社會改變了我們,還是我們改變了社會。現(xiàn)在的'我,坐在書桌前。關(guān)閉于外界的一切渠道,安安靜靜的看著書。想起古人常說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讓心靈,進行一趟遠游。
有時候,書是最好的遠游方式。翻看一本書,像似云游九州,上可摘天攬月,下可五洋捉鱉。所以,我選擇在晚上,安安靜靜地泡上一杯茶,開啟一盞昏暗的燈,我要去泛黃的歷史中去遨游。在這里,我的心,得到了歸宿,找到了寧靜的港灣。
若您看到我在看書,麻煩您,別打擾我,因為那是我心靈停留的地方。
傳習錄讀后感賞析篇六
問:“‘顏子沒而圣學亡’,此語不能無疑?!?/p>
先生曰:“見圣道之全者惟顏子,觀‘喟然一嘆’可見。其謂‘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是見破后如此說?!┪摹s禮’,如何是善誘人,學者須思之。道之全體,圣人亦難以語人,須是學者自修自悟。顏子‘雖欲從之,末由也已’,即文王‘望道未見’意。望道未見,乃是真見。顏子沒而圣學之正派遂不盡傳矣?!?/p>
從顏回之后,圣人的學問就慢慢消亡了。我覺得還是師父領(lǐng)進門,修行在個人。孔子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能領(lǐng)悟到孔子精髓的恐怕也沒幾人。這就不能說孔子的教學有問題,如果教學有問題那就是一個都達不到。既然有能達到這個高度的,就說明大家對孔子的學問的理解的深度是不一樣的。
從我拜入師門起,我對同門每個人的努力和領(lǐng)悟,至少看的算是比較清明。有帶藝拜入師門的,就是俗話說的有底子。有零基礎(chǔ)拜入師門的,就是俗話說的小白。不管是有底子的,還是小白的,拜入師門那一刻我們的起點其實都是一樣的。我們能領(lǐng)悟到師父傳授給我們的多少東西,我們能自身吸收到多少,我們能傳播到多少,這都取決于每個人的努力。師父雖然教授的是一套體系,但是他對每個人的講解還是不盡相同的,師父會因人而異的去講授他要傳給弟子的東西。
傳習錄讀后感賞析篇七
捧著《論語》,我感慨萬千。此時的我,學習論語已有七年之久。還記得我剛剛學習的時候,只是一個二年級的小孩子。那時,老師讀一句,我們讀一句。那些天書一樣的文字,令我第一次感到了頭疼。看著孩子們稚氣的臉上越來越明顯的不解,老師笑了。于是耐心地給我們講解著,慢慢的,我也能讀懂了它其中的意思,心中不禁暗暗驚奇,著書中竟蘊含著那么多,那么深的道理。
我還記得我學的第一篇論語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是有關(guān)學習之樂,友誼之樂以及為人君子品格的一種探討。更是被宋代著名學者朱熹評價為“入道之門,積德之基”。作為《論語》的第一篇文章,它對我的影響很大。它告訴我學習之關(guān)鍵,君子之品德。而這些膾炙人口的語句更是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
接著我又學習了“學而篇”,“為政篇”,“八佾篇,“里仁篇”等等。我們班因為學習論語,總是會有匯報演出的。大家穿的整整齊齊,表情嚴肅地站在臺上,心中都很是緊張。我說的總是那一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非令不從?!蔽抑v解它的時候,臺下幾百雙眼睛注視著我。我可以明顯感覺到我的腿在發(fā)抖,聲音發(fā)顫,手心也直冒汗,可我的臉上還是會努力保持著笑容。說完以后,總會做一個深呼吸,然后在心中暗暗慶幸沒有出錯,心中便很是得意和高興了。每次我們演出后,老師們總會對我們贊不絕口。這樣,經(jīng)過我們很多次的匯報演出,學校里的其他班竟也被影響了,紛紛開始學習論語。樓道里處處張貼著論語的小報。那時,每次一想到這些都是我們的努力換來的時候,心中滿是驕傲與滿足。前些日子回小學母校,在樓道中漫步的我習慣性地看向墻上,竟還粘貼著論語,和兩年前的一模一樣。腦海中又浮現(xiàn)起我們一起背論語,一起演出的樣子,歷歷在目。眼中卻已然有些濕潤。論語還在,而我們卻已各奔東西,不知何時何地才能相見。
當然,還有一篇“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這便是我們小學班中的班訓了??匆姾玫木拖蛩麑W習,看見不好的,就要好好反省自己是否也會犯同樣的過錯。我想,這在人生歷程中,是最重要的了。孔子一生都在學習。他拜兒童為師,拜老人為師,拜農(nóng)民為師。他堅信“學無止境”,堅信“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可見,向他人學習,不斷學習,在人的一生中有多么的重要了。
傳習錄讀后感賞析篇八
這一段給我的啟示,人必須要修身,修身之后要有自知之明。長江有色就是你要清楚自己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跟自己的能力有關(guān),跟社會環(huán)境也有關(guān)。修身首先長江有色要知道自己的半斤八兩。不是別人說我們能干什么,是我們自己清楚自長江有色己能不能干。能干,怎么干?不能干,需要補什么?一定要清楚自己的長處和短板。不能別人一捧自己就飄飄然。冒然到一個崗位上,對自己、對企業(yè)、對別人都是不負責任的。最重要的一點是,干不好會長江有色讓自己的名聲變臭,到時候想挽救可就難了。儒家講明哲保身,如果自己有能力,但是環(huán)境并不是自己喜歡的,或者說環(huán)境不適合去干這個職位,那你就要選擇另外的一種生活方式。
這也就關(guān)系到我們怎么對待生活,曾點對待生活的方式,孔子是認同的。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也能反映出修身的程度。脫離于生活的修行不是儒家修身方式,不管你是官場得意,還是職場失意,生活每天都在繼續(xù)。要保有像曾點那樣的心態(tài),樂觀的面對生活。我覺得曾點就應(yīng)該是達到了喜樂平和的狀態(tài)。拿得起需要本事,放得下需要心胸。
傳習錄讀后感賞析篇九
看了王陽明老師的《傳習錄》,覺得老師的話很有意義。我絕不敢說我看完《傳習錄》后完全理解了王陽明老師的思想,但看完《傳習錄》后,我確實有了自己的感悟。王陽明老師的智慧跨越了時間的長河,真的值得細細品味。
第一,修身養(yǎng)性。王陽明老師認為,修心就是奉獻良心。一切都在心里,只要心在省里,就是良心。不欺騙良心,相信良心,自覺良心。良心在于人,永遠不會消失。拒絕給予良心的人是被物欲蒙蔽了雙眼,并不是說他沒有良心?;筛隇橛癫峭庠诠Ψ颍筛隇橛癫欠e極的`,就是糾正那些不正確的,讓它們回到正道上來。在你自私的欲望萌芽的時候就將其扼殺,為了培養(yǎng)你的真誠而阻止其發(fā)生。
第二點是學東西。知道就是認識事物,再認識事物,理解事物的本質(zhì),掌握知識的本源。如果需要破案,就要從中吸取教訓。這才是真事。比如在判案的時候,你不能因為對方的無禮而懊惱,不能因為話語的圓滑而高興,不能因為對方的懇求而屈從于包容。因為怕自己心里有一丁點偏差,就知道對錯。把事情放在一邊去學習是不相干的。
第三,知行合一。知有行,知有行。知為行,知定行。讀書的目的在于知,知的目的在于行。所以一定要用讀書來指導做,這樣知行合一才叫做“經(jīng)世致用”。只有讀書沒有思考,只會越來越迷茫,只有思考沒有讀書才會成為自我。每個人都可以從身邊的事情中體驗良心。在這個時代,當人們漫無目的地四處奔波時,不妨讀讀0103010,去探索一些人生的真正意義。
傳習錄讀后感賞析篇十
“侃多悔,先生曰:‘悔悟是去病之藥,然以改之為貴。若留滯于中,則因藥發(fā)病?!?/p>
這段話之所以拿來分享,因為發(fā)現(xiàn)包括我自己在內(nèi)的很多人,都做不到那么“瀟灑”,往往越是“懂事”的人,越會對自己曾經(jīng)犯下的某個錯誤耿耿于懷。我有一位女同學,曾經(jīng)是標準的賢妻良母,但有一次同學聚會,被大家拉著打了一個通宵的麻將,結(jié)果糊里糊涂第二天送兒子參加演出比賽的事給耽誤了,孩子因為遲到,比賽結(jié)果有失水準。事后她后悔不已,總覺得在孩子最需要她的'時刻虧欠了孩子,于是就對兒子提出的各種要求盡量滿足,直到后來她發(fā)現(xiàn)孩子因此養(yǎng)成了偷錢的毛病才后悔不迭。真的是一個錯誤套著另一個錯誤。
傳習錄讀后感賞析篇十一
星期五,我們和李老師一起看了一本非常有趣的繪本故事:《石頭湯》。
在這個故事中,有三個士兵剛打完仗,三天三夜沒吃東西,肚子餓極了。他們走到了一個亮著燈的小村莊,希望能找到吃的東西和住的地方??墒牵@個村莊里的人們并不歡迎陌生人,他們各自把自己家里好吃的食物分別藏了起來,有胡蘿卜、土豆、卷心菜、肉和牛奶等等。
士兵們猜到了村民們的想法,商量出一個稀奇古怪的好辦法——煮石頭湯。村民們好奇極了,為了嘗到從沒吃過的.石頭湯,村民們?yōu)槭勘鴤儼醽砹舜箦?,還拿出了藏起來的美食做調(diào)料。這樣,一鍋美味無比的石頭湯就做好了,村民們美美地吃了一頓。他們熱情地接待了這三位士兵住下,感謝他們讓自己嘗到這輩子從沒品嘗過的美味——石頭湯。
這真是太有意思啦!從這個故事中,我體會到了做人不能太自私,()如果好東西不和別人分享,就品嘗不到快樂的滋味。我以后一定要做一個愛分享的快樂的孩子!
傳習錄讀后感賞析篇十二
《論語》是孔子的弟子根據(jù)他的言行記錄下來的一本書。其中的內(nèi)容十分廣泛,論述了四種主要的思想,即仁,禮,義,孝。這對中華民族的心理素質(zhì)及道德行為起到重大作用。我將整本書讀完,感受最深的就是孔子先生的仁的思想。
仁,厚道,仁慈;如大地,澤養(yǎng)萬物,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其中主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意為要求人人能推己及人,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能多為別人著想,尊重別人的想法和行為。
將主題為仁的句子重溫了幾遍,我聯(lián)想到當今社會各種關(guān)于網(wǎng)絡(luò)暴力的丑聞層出不窮的現(xiàn)象。現(xiàn)在是一個互聯(lián)網(wǎng)的時代,微信、微博都是熱門的交友,交流平臺,在上面出現(xiàn)的東西褒貶不一致。網(wǎng)絡(luò)給我們帶來好處的同時,背后也隱藏著巨大的隱患——網(wǎng)絡(luò)暴力。許多網(wǎng)民在沒有看到真實的情況下,根據(jù)自己的想法,以及從眾的意識,常常會跟風去指責不明真相事件中的主人公,各種惡毒語言的疊加,造成對當事人的精神傷害,或者更加嚴重,由此形成了網(wǎng)絡(luò)暴力。人肉搜索的興起,私人信息被曝,網(wǎng)民跟風炒作,擴大事情影響,引發(fā)網(wǎng)絡(luò)暴力,言論的惡毒讓人感嘆世風日下,這都給當事人造成嚴重的身心傷害。
孔子先生說“為仁者能好人,能惡人”一個理智而高尚的人,能喜歡值得喜歡的人,能厭惡讓人厭惡的人,真正具有仁德心態(tài)的人可以以純凈平和的心態(tài),客觀分析沒見事情,看待每個人。網(wǎng)絡(luò),是一個真假難以辨識的地方,再加上人云亦云的力量,會給和諧的社會帶來無法想象的影響。所以當一件事情發(fā)生的時候,不要用絕對的觀點,披著道德的外衣,做著違反道德的事,而是以一種“仁”的思想去對待,仔細的考究事情帶給我們的反思,這樣做可以為廣大網(wǎng)民提供一個純凈的網(wǎng)絡(luò)世界,真正的實現(xiàn)網(wǎng)絡(luò)的價值,減少來自網(wǎng)絡(luò)的危害。這也正反應(yīng)了我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
毛主席對孔子是持反對意見的,對于孔子先生提出的言論不能茍同。比如:毛澤東主張“教育與勞動生產(chǎn)結(jié)合”,而孔子主張“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彪m說是反對孔子,但毛主席也只是談?wù)勛约旱挠^點,沒有做出過激的行為。他以辯證的思想對待孔子留給世人的東西,這個就是仁的體現(xiàn):嚴肅認真的去批判一個人,他的觀點是客觀而一針見血。
以仁待人,用理智的心態(tài),客觀的事實來面對生活中的風風雨雨;用仁的思想,共同營造美麗和諧社會。
傳習錄讀后感賞析篇十三
《神秘島》講述的是美國南北戰(zhàn)爭的時候,有五個被圍困在南軍城中的北方人,趁著偶然的機會用氣球逃脫了。他們中途被大風暴吹落在太平洋中的一個荒島上,但是他們并沒有灰心失望,他們團結(jié)互助,以集體的智慧和勞動,克服了重重困難,建立起幸福的生活。
他們從赤手空拳一直到制造出陶器、玻璃、風磨、電報機……在荒島上他們馴服了一只猩猩,使猩猩成為了他們的仆人和他們一起生活。他們還挽救了在附近另一孤島“達抱島”上獨居了十二年而失去理智的罪犯(即《格蘭特船長的兒女》中被流放的罪犯--艾爾通),使他恢復了人性,成為他們忠實的伙伴??墒呛镁安婚L,沒過多久他們的麻煩就來了——島上來了一群海盜,就在他們危急的時候,似乎有個神秘的人一直在幫助他們,那些海盜莫名其妙的死亡了,最后海盜船也爆炸了。初春剛到,島上的火山就爆發(fā)了,整個島被毀滅了,他們又一次被神秘人給救走了,神秘人把他們帶上了“鄧肯號”,使他們重新回到了祖國的環(huán)抱。
讀了儒勒.凡爾納的《神秘島》,不但讓我知道了很多科學知識,還讓我懂得了做人要堅強勇敢、無論面對任何困難都不要氣餒,要用智慧和勇氣克服它們。
《神秘島》里的神秘人我將在下次的《海底兩萬里》有感中揭曉。
傳習錄讀后感賞析篇十四
這個寒假,我閱讀了《紅巖》這本書。這本書主要描寫共產(chǎn)黨人和國民黨之間的殘酷斗爭。
在《紅巖》一書里,我最欽佩江雪琴江姐。《紅巖》開頭不久,江姐的鋼鐵形象就已經(jīng)在我心中樹立起來。當她知道丈夫犧牲了,她不像普通女性一樣面對殘酷的現(xiàn)實變得不堪一擊,而是擦干了淚水,重新站起來了,因為她知道共產(chǎn)黨托付給她的命令還沒完成,要舍小家為大家。而在渣滓洞監(jiān)獄的生活過程中,她還是穿著那藍色的旗袍,始終以干凈的面貌迎接大家。當敵人拷問她時,她不透露黨的任何秘密,當敵人用竹簽釘她的手指,她堅強地說:“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驗,竹簽子是竹做的,共產(chǎn)黨員的意志是鋼鐵做的。”最后江姐將要犧牲,她也讓大家不要哭。展現(xiàn)出一名共產(chǎn)黨人堅守信仰、堅貞不屈、視死如歸的革命本質(zhì)。
小說《紅巖》是我們中華民族精神文化寶庫中一塊壯麗的瑰寶,讀完《紅巖》,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明白了是由于烈士們前仆后繼,血染紅巖,才有我們今天幸福與美好的生活。我要以《紅巖》中的烈士們?yōu)榘駱?,勇敢面對困難,珍惜幸福生活,努力學習本領(lǐng),成為祖國有用之才,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傳習錄讀后感賞析篇十五
我覺得,這話可能有這么兩種理解:1、缺少上下文,這句話孔子可能僅是就某一件事的感嘆。2、講“由”釋做“行”,將“知”釋作“識”。這樣該句就成了:可使民眾行君子之道而不可以讓他們僅僅是背得那些大道理。(參見《孔子淵源》,韓永賢,國際文化出版社p128)。
再看一看曾經(jīng)作為批判孔子的理由的一段話: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狈t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于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耶?”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p>
如果不看前后文,孤立地看“無違”二字,很容易將孔子對孝的解釋誤解為盲從。其實,略微注意一下后文很容易發(fā)現(xiàn),這里的“無違”講的是“無違禮”。即“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p>
說到這里,應(yīng)該把“聯(lián)系整體,聯(lián)系生活地把握”這個原則說得比較清楚了。下面該回到前面沒說完的話題上去。前面講到《論語》有注意把握矛盾平衡點的特點。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應(yīng)該再舉幾個例子說明一下。
孔子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居敬興簡,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對各行各業(yè)的人們都有所啟發(fā)。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币馑际侵缚鬃诱f:“弟子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后,還有余力的話,就再去學習知識,?!奔丛诩乙⒕锤改?,在外在團結(jié)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為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這些做人的立身原則做好了以后,再學習文獻知識,以開闊視野,豐富思想?!暗?,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p>
仁義禮智信,國人都按這一標準去做,社會會更加和諧,我們的國家會成為文明、昌盛、禮儀之邦。
為政方面,孔子講得最多??晌沂菍W工科的,對這一方面也不太感興趣,,就草草地看了一點。自然,虎頭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雖然這本經(jīng)書我沒讀完,但已從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時間和精力的話,我一定會仔細的重讀幾遍,細品其中滋味。
有句話說得好:”半部論語治天下?!眲e說半部論語了,就單單幾則論語就告訴了我做人與學習的道理。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p>
這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這里面還有一個歷史典故呢!話說某一天,子路來孔子家學習,穿著非常華麗的衣服,慢慢的走了進來,孔子讓他換一件衣服,子路聽到后連忙回家,換了一件非常樸素的衣服回來了。卻還是原來的樣子??鬃泳蛯λf:“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是智也?!?/p>
我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有一天,班里數(shù)學測試,成績出來后,我有一道題不懂,就去問老師。老師講過后,問我明白沒有,雖然我沒有弄懂,可是我不敢說,怕老師說我笨,結(jié)果下一次考試又沒有答對,去掉了8分。
《論語》使我們懂得了很多: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你只要悟出其中的道理,人生就會無往而不勝!
傳習錄讀后感賞析篇十六
引言:最近讀了一本叫做弟子規(guī)的書,使我漸漸感悟了《弟子規(guī)》的意思。我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做人也有許多規(guī)則,因此,想做一個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規(guī)有矩,有禮貌,尊老愛幼,守信用。我就說一說我讀后的感受吧!
《弟子規(guī)》這本書的內(nèi)容,是圣人對學生的訓示,為人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長,還要對自已行為約束,誠實可信,博愛眾生并親近有德行的人。
百善孝為先,而“孝”和“弟”這兩個字則是弟子規(guī)貫穿中心的“一條線”?!靶⒌堋崩锩孢€包含一個很重要的態(tài)度,就是恭敬之心,對長者的恭敬。而一個人的道德、學問都是從“孝”跟“敬”當中不斷地提升。其實一個人只要做到“孝”跟“弟”,相信他就可成為國家棟梁。
學習《弟子規(guī)》,可以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常常讀《弟子規(guī)》,并細細思量,我真是受益匪淺,感慨良多啊!
羊跪乳,鴉反哺,為人子女理當“孝”字為先?!靶ⅰ本褪切膽迅屑?,用愛作出回報。我們的父母大都承擔著家庭的負擔,每日里,有的或在工廠車間、野地農(nóng)田辛勤勞作,有的或在書山文海之中與科學技術(shù)領(lǐng)域艱辛探索,他們用汗水和心血努力回報社會,同時還對我們呵護有加,似明燈引領(lǐng)我們一步一步前行。作為兒女,每天惦記著父母,為父母辛勞,這應(yīng)該是做人的起碼良知,是作為后人應(yīng)盡的最基本的責任。我們現(xiàn)在年紀還小,有些事情還無能力做到,但按照父母的意愿與希望,抓緊時間好好學習,將來回報社會。每天讓父母開心,這無疑是我們今天必須努力去做的。我認為這才是一個學生所盡孝道的最好體現(xiàn)。
“入則孝”,一個在家能敬重、孝順和關(guān)愛父母長輩的人,其品格與德性的延展必然會有一顆感恩于博愛之心,就一定會在社會生活中始終善行善為,對社會做出有益的貢獻。古有大孝之女花木蘭,大孝之男岳飛;今有著名孝子許世友無不為國家民族創(chuàng)下驚天偉業(yè)便是有力例證!
我深信:“心中有愛,就有‘孝’?!备改感枰氖恰罢鎼邸?,而不是敷衍了事的“奉養(yǎng)”。我們要誠心孝順父母,并化成行動,這樣父母一定會非常感動,那也就能報答父母恩情的萬分之一了。
《弟子規(guī)》那本金色的小書,短小而精悍。傳承著中華五千多年的傳統(tǒng)文化,凝聚著一輩輩人。
那一個笑聲與淚水交織的夏天,別了母校,剛摘下紅領(lǐng)巾,滿帶稚氣的我考上了華泰。剛開學,學校就發(fā)了一本小小的書——《弟子規(guī)》,還要全文背誦。剛開始,我只是應(yīng)付著讀著。一天早上,家中停了電,出于無聊,我隨手拿起那本小書看了起來。漸漸才發(fā)現(xiàn)它——《弟子規(guī)》的內(nèi)容如此精彩。
我讀它、品它,學會了許多為人處事的道理,也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兜茏右?guī)》中的《入則孝》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讀了弟子規(guī)中的的《入則孝》后,讓我感到十分慚愧。原以為為父母做幾件家務(wù)事就是“孝”了,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其實什么是“孝”我一點都不懂。反而,父母對我百依百順,照顧到家,我想要的東西想方設(shè)法的滿足我,還反倒覺得父母為自己做的是理所當然,甚至有時候他們對自己過于擔心還覺得他們很煩,討厭他們。我實在是太不應(yīng)該了。
感恩父母,他們只需要你以后過得好就好,他們只需要你在他們工作勞累時在他們耳邊輕輕說的那一聲:我愛你們。
品讀《弟子規(guī)》,品讀《入則孝》,實踐《弟子規(guī)》實踐《入則孝》。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做人基本準則——《弟子規(guī)》吧!
傳習錄讀后感賞析篇十七
孔子,中國文明史上最重要的教育家,對教育的目標有著明確的方向指引。他的教育思想是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思想寶庫中的璀璨明珠。當我們吟詠他的話語之時,也許我們永遠無法領(lǐng)會萬世師表的學習的內(nèi)涵,但每一個人也許都可以從中找到一個新的自我。
子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做人要不斷學習,不感到厭煩;教育學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
教師要做到“誨人不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許多老師會在課堂上生氣發(fā)火,缺乏耐心。如果孩子犯了錯誤,應(yīng)該得到的是老師的幫助。老師耐心一點,調(diào)查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找出孩子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的去跟孩子談,幫他認識自己的錯誤,這才是我們的目的。比如,當孩子上課走神的時候,提醒他;當課堂秩序亂的時候,不要對孩子大呼小叫,而應(yīng)該反思是不是我們的課堂對孩子沒有吸引力?當孩子沒有完成作業(yè),幫他找出沒有完成作業(yè)的原因,使孩子體驗及時完成作業(yè)的成功感。如果,當教師在課堂上失去理智,感情沖動,除了傷害了孩子的感情以外,別無他用,這些不是我們想要的?!罢d人不倦”四個字簡簡單單,但蘊含的是教師的愛心。
“學而不厭”。作為教師尤其要做到這一點。教師是學生的示范,我們希望學生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首先教師要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身教重于言傳”,“親其師,信其道”,教師應(yīng)該是學生很好的榜樣。教師需要廣博的文化基礎(chǔ)知識、精深的專業(yè)知識和扎實的教育科學知識。正像陶知行先生所說:“要想學生學好,必須先生好學?!睘榱颂岣咦约旱木C合素質(zhì),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教師就需要有一種不斷學習的精神,讓自己成為學生心目中一本活的教科書。
孔子的學習“三月不知肉味”,“學而不厭”,“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足以見孔子的勤奮??扇绻麅H僅是勤奮,恐怕孔子就不會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鬃又R的獲得是“溫、良、恭、儉、讓以得之”。他的好學表現(xiàn)在方方面面:一是謙虛,“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簱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省也”;二是實事求是,我不如老農(nóng),我不如老圃,“過,則勿憚改”;三是樂觀,“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就是圣人的學習!他的學習精神是我們所不及的。
作教師的,應(yīng)該將“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句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孔子采用的教育方法,主要就是“因材施教”。論語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子路與冉有向孔子請教同一個問題,聽說了一件事,要不要馬上去做?孔子對子路說:“有父兄在,不可以如此?!睂θ接袇s說:“可以去做?!笨鬃拥牧硪粋€學生公西華對此發(fā)生疑問,孔子解釋說:“冉有退縮,故鼓勵其進?。蛔勇穭t勇于進取,故使之知有所退”這個故事就是比較典型的因材施教的例子。如上面所說,孔子的學生之所以各有所長,也正是他因材施教的結(jié)果。
再則是要有一個老老實實的學習態(tài)度??鬃咏逃勇氛f:“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p>
孔子要求自己和弟子們都服從于“仁”,他說:“當仁,不讓于師”。他還教育弟子要言行一致,為人要“言必信,行必果”,對人要“聽其言而觀其行”,全面地教育弟子。
人人都希望過上幸??鞓返纳?,而幸??鞓分皇且环N感覺。在《論語》中,孔夫子告訴他的學生應(yīng)該如何去尋找生活中的快樂。子曰:“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教師的工作是一件繁瑣、勞心的工作,如何在一種清貧的生活世界中尋找快樂,在清貧中保持著做人的尊嚴和內(nèi)心的快樂呢?這就需要我們在自己的心里開出一片樂土,追求自我的完美。
在從事這項極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的同時,認識到生命的每一時刻都是教育的起點,教育藝術(shù)的生命在于創(chuàng)新。這將為你帶來極大的快樂。
教學時把自己當作自由的研究主體,把激活課堂作為優(yōu)化教學的切入口,不囿于既定的教學模式,把課堂教學建立在教與學雙向主體積極性基礎(chǔ)上的一種充滿樂趣的活動。
師生通過合作和創(chuàng)造性勞動,就會獲得良好教學效果和產(chǎn)生的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使師生從研究中國共產(chǎn)黨同獲得一種認識提高的快樂、道德向上的快樂、創(chuàng)造的快樂、發(fā)展的快樂。
《論語》作為一部涉及人類生活諸多方面的儒家經(jīng)典著作,許多篇章談到做人的問題,這對當代人具有借鑒意義。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
孔子認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痹诳鬃涌磥?,一個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們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僥幸而避免了災禍。按事物發(fā)展的邏輯推理,這種靠僥幸避免災禍的人遲早要跌跟斗。
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即廣泛地學習文化典籍,用禮約束自己的行為,這樣就可以不背離正道了。同時也要重視向仁德的人學習,用仁德的人來幫助培養(yǎng)仁德。而仁德的人應(yīng)該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別人站得住,自己希望達到也幫助別人達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p>
三,做人要重視修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幫助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與朋友交往是否講信用了?老師傳授的學業(yè)是否溫習了呢?強調(diào)從自身出發(fā)修養(yǎng)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礎(chǔ)上,孔子強調(diào)做人還要重視全面發(fā)展。子曰:“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保┘矗褐鞠蛟谟诘溃鶕?jù)在于德,憑籍在于仁,活動在于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做人。那么孔子為什么強調(diào)做人要全面發(fā)展呢?這里體現(xiàn)了孔子對人的社會性的認識,以及個人修養(yǎng)的相互制約作用,他說:“舉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即:詩歌可以振奮人的精神,禮節(jié)可以堅定人的情操,音樂可以促進人們事業(yè)的成功。所以,對于個人修養(yǎng)來說,全面發(fā)展顯得極為重要。
傳習錄讀后感賞析篇十八
《鼠疫》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北非一個叫奧蘭的濱海城市突發(fā)了鼠疫,政客伺機斂財露出了丑惡的嘴臉;原本的小人物通過黑市禁品交易,反倒成了城市的風云人物,而更多的普通人則只能凄惶無助地過日子。
小說以主角里厄醫(yī)生的視角記錄了人類與鼠疫奮力抗爭的全過程。在閱讀的過程中,我總是會不自覺地帶入我曾看過的一部電影《流感》。幾乎與《鼠疫》是同一個故事模板,災難都在不經(jīng)意間悄然降臨。不過一個起源是在無人在意的臺階上被發(fā)現(xiàn)并被用腳踢開的一只死老鼠,一個起源是從集裝箱里偷逃出的、攜帶致命豬流感病毒的東南亞偷渡客。
故事的開展也都如多米諾骨牌一樣,一推即眾——人群開始大范圍傳染、患病最終走向死亡,陰影始終籠罩著人群。人人自危,染病的和沒染病的人都想要逃出城外,終于,城門封禁了。
無論是《鼠疫》里的里厄醫(yī)生還是《流感》里的為救女兒勇闖“紅燈區(qū)”的單身媽媽金仁海,他們都構(gòu)成了在荒誕中奮起反抗的逆行者群像。一個更重大愛,一個更重小愛,但都同樣令人動容,或許將他們拼湊起來就構(gòu)成了2020年我們曾親眼見證過的抗疫圖鑒。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是謂孤勇”,從瘟疫之初里厄就比任何人都清楚這場疫情的嚴重性和不可抗性,但他從未放棄,他冒著染病的風險挨家挨戶地給患者檢查、消毒、治療。
但即使沒有能夠消除恐懼的答案,他們也始終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做著最本分卻也最偉大的事,只是因為“責任”使然。每每看到書中人們慌亂無措想要逃離而堵得水泄不通時,我腦海里浮現(xiàn)的滿滿都是疫情期間對向道路上支援武漢的車輛疾馳而過的動人畫面。
透過他們,我明白了真正的偉大不是輕舉妄動,而是在“榮譽”遭遇危險的時候,即使為了一根稻桿之微,也要慷慨力爭。就好像福丁布拉斯為了區(qū)區(qū)彈丸大小的一塊不毛之地,拼著血肉之軀去向命運和死亡挑戰(zhàn)。
勇者無畏,仁者無敵,明知前方槍林彈雨,明知前方命在須臾,只因職責所在,所以義不容辭。這份“山河若傾,我敢補天”的責任與擔當或許就是最勇敢的那群人挺身而出的底氣。
而作為普通人,我們也像小說里一樣,努力生活并且熱切期待著。生老病死、天災人禍,只不過是生活罷了;這人間熱鬧的喧囂,只不過是人們在說著“我想好好活”罷了。
我非常認可的一個觀點是:“《鼠疫》的好在于寫出了真善美,這就是萬物的邏輯,你如果能理解,你就可以做出你自己的選擇?!?/p>
疫情期間,我見過剛脫貧的農(nóng)民毫不吝嗇地貢獻出地里的糧食,傻呵呵地笑著說:“沒錢可以出力是吧?”;我見過從過年就不休息保證著城市運轉(zhuǎn)的環(huán)衛(wèi)工;我見過踩著齊腰大雪去修線路的電路工、站在超市和小區(qū)門口給人測體溫站到腿腫的志愿者、半夜因為太冷在路口打拳取暖的警察……還有自覺不聚集甚至積極捐款的普通人。
他們中的許多人,往往沒有什么“崇高信仰”,只是內(nèi)心深處覺得“理所當然”、“本該如此”?;蛟S這是大難當前,人們骨血里潛藏的那一分浪漫、半口俠氣本能地抬了頭。
仗義每多屠狗輩,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這多數(shù)人潛藏著、平時不露于形色的至高浪漫,便是“狂風”肆虐后留下的珍貴“彗星”。致敬那些坐困愁城卻在絕望中堅持“生活”的人!
但正如小王子告訴我們的那樣——為了玫瑰,也要給刺澆水。如果把那些令人感到溫暖的新聞報道稱為“暖聞”,那“暖聞”對社會來說更像是一束煙火,綻放時讓整個天空璀璨。
小說還有一段話令我記憶深刻:“編寫的初衷是不做遇事諱莫如深的……是實事求是地告訴大家,在災難中能學到什么,人的內(nèi)心里值得贊賞的東西總歸比應(yīng)該唾棄的東西多。”人性的善與惡在這一次戰(zhàn)役中顯現(xiàn)無疑,制度的好與壞也得到了體現(xiàn)。
通過這次疫情,我們學會了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學會了頑強拼搏、勇于奉獻,學會了國家安危高于一切,災難是我們都不想復刻的,但“多難興邦”,我們始終葆有面對危機與災難的勇氣和底氣,中國也正在一次次的挑戰(zhàn)中不斷堅強起來,不斷向世界彰顯中國力量、中國擔當。
記錄時代,道阻且長,好在前面有光。愛就在這片天地中!
傳習錄讀后感賞析篇十九
這個寒假,我看了《柳林風聲》這本書,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會讓我受益終生。
《柳林風聲》講的是蛤蟆靠祖?zhèn)髫敭a(chǎn)生活,浪費錢財,追求新奇,被騙的故事。最后,在朋友的幫助下,我回到了家。
癩蛤蟆的荒唐行為在我們的生活中屢見不鮮。有很多人因為家里有錢而浪費、花錢,但你想過這樣的后果嗎?畢竟錢不能養(yǎng)我們一輩子。錢多有什么用?如果你看不到你愛的東西,你就得去買。雖然我們年輕無知,但我們應(yīng)該明白這個道理。
蛤蟆的行為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警告我們以后還是要靠自己。我們不能亂花錢,因為我們有很多錢。我們應(yīng)該制定一個合理的規(guī)則,該花的時候就花,花在合適的地方而不是想花就花。只有這樣才能不到無法生存的地步。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6047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