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編寫的過程需要不斷反思和調(diào)整,以適應(yīng)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教學實際情況。教師在編寫教案時應(yīng)該合理安排教學步驟和課時,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掌握知識。以下是一些針對不同學習階段和學科的教案設(shè)計,希望能夠滿足不同教師的需求。
古詩登教案篇一
1、說說自己知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哪些習俗。(春節(jié)、中秋節(jié)、端午節(jié)、重陽節(jié)也可以以連線的方式出現(xiàn)節(jié)日、日期和習俗。)
2、小組比賽背誦《夜書所見》。
3、揭示課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理解“憶”的意思。
二、小組合作,討論自學。
1、根據(jù)學《夜書所見》的方法,小組討論確定本詩怎么學習。
自學基本步驟:
(1)自讀:讀準字音,并借助課后注釋或工具書理解詞義。
(2)自思:想想自己讀懂了什么,并提出自讀中產(chǎn)生的疑惑。
(3)交流:讀讀、說說、問問。
2、學生按自己小組議定的方法自學,教師巡視指導(dǎo)。
三、師生交流,解決疑難。
1、每組讀詩,說說讀懂了什么,并提出小組學習時所產(chǎn)生的問題及解決的結(jié)果。
2、其他組的.同學與老師參與其中,或討論解決或補充己見。
四、感情朗讀,啟發(fā)想象。
1、指名朗讀詩文。問:你們覺得這首詩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
2、引導(dǎo)以情促讀。問:你能用讀來表現(xiàn)出這種思想感情嗎?
3、引導(dǎo)以讀促發(fā)想象。問:同學們在讀時頭腦中產(chǎn)生了一種怎樣的情景,能交。
流一下嗎?(滲透環(huán)境教育)。
4、學生交流想象的景像,并再次有感情朗讀。
五、趣味活動。
1、生字連詞背誦。
方法:請學生把生字按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在本子上或黑板上排列,再連起來,試著背誦。
2、詩句連對。老師說詩句意思,學生背相應(yīng)句子。
3、情境練背。學生當小小詩人,或加動作或加表情,先自己朗讀再上臺表演,達到背誦。
4、賽詩會。
方法:(1)集體賽:每個小組背一、兩首古詩,一首課內(nèi)的,一首課外的,看哪一組背得既響亮又流利。
(2)個人賽:每一小組派一名代表參加比賽,看誰背得最有感情。
六、識字寫字。
1、出示要求寫的生字,組詞朗讀。
2、觀察生字,交流寫字經(jīng)驗:怎樣既正確又漂亮地寫好這些生字?重點指導(dǎo)“異、插”的寫法。
3、書寫生字。
七、拓展活動。
1、你還讀過哪些描寫秋景的詩,背給同學聽聽。
2、有機會到公園或田野里走走,看看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點,想想自己心。
中產(chǎn)生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推薦相關(guān)的古詩:《舟夜書所見》(清查慎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雜詩》(唐王維)三首古詩。
板書設(shè)計:
夜書所見(宋)葉紹翁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景物思鄉(xiāng)之情憶。
人物追憶童年思念親人。
古詩登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
3.能解釋指定的詩句中帶點詞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描繪的情景。
4.理解詩的內(nèi)容,使學生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學重點:
理解詩的內(nèi)容,使學生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實驗?zāi)繕耍?/p>
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聯(lián)系已知,理解這兩首古詩。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古詩《望廬山瀑布》,能背誦。
2.掌握本詩中的生字。
3.能根據(jù)自己的已知,發(fā)揮充分的想象,理解這首詩。
一、導(dǎo)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兩首描繪山光水色的古詩,這兩首詩都是唐代的著名詩人寫的。
二、學習第一首詩《望廬山瀑布》。
1、板書課題,指名拼讀生字:廬、瀑。
2、介紹作者。
這首詩是我國唐朝大詩人李白寫的。他的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具有積極的浪漫主義色彩。
3、解題。
(1)“望”是什么意思?(遠看)。
(2)“廬山”四個山名。同學們有沒有親自去過廬山,或聽別人說過,或從電影、電視里看過,誰能說說廬山的風景怎樣?(老師指出:瀑布是廬山的美景之一)。
三、學生初讀詩句,所說自己理解了哪些詞義及詩句的意思。
1、自由讀詩句,讀準“遙、尺、疑”三個生字的音。
2、通過預(yù)習,你理解了哪些詞義及詩句的意思?
四、精讀詩句,想象畫面。
1、讀第一行詩,說說還有那些詞語不理解。
(討論:“煙”這里指云霧??梢杂^察插圖。山峰上經(jīng)常云霧繚繞,太陽光照射在云霧上,就呈現(xiàn)出一種美麗的紫紅色的光彩,這就是“紫煙”。由于“紫煙”輕輕飄動,所以詩人說“生紫煙”。“生”,在這里就是發(fā)生,產(chǎn)生的意思。“生紫煙”就是發(fā)出一種紫色的煙霧來)。
這一行中你覺得哪個字用的特別好?說理由。
小結(jié):這個“生”之用的特別好!他活生生地畫出了香爐峰上的煙霧慢慢向上升騰的情景。(讓學生看圖想象畫面)也許香爐峰正是由此得名。
誰用自己的話說說這行詩的意思?
2、讀第二行詩,理解“遙看”、“川”。(遠遠看去。水道,河流)。
用自己的話說說這行詩的意思。
大河掛在山前是一幅怎樣的景象?指導(dǎo)看圖幫助學生理解、想象。
(這個“掛”字形象的寫出了瀑布外形的壯觀。說明山勢陡峭,水流得又急又快)。
3、讀三、四行詩句。哪些詞語還需要提出討論?
(“飛流直下”寫水流地飛瀉?!叭С摺?,不是一個確數(shù),是一種夸張的寫法。形容瀑布極長,掛的`高,流得急。)。
瀑布的聲勢這樣大,它的聲響會怎樣?引導(dǎo)想象,進入意境。
教師進一步引導(dǎo)想象:山是綠的掛在綠色總的瀑布是白色的,山頂紫色的雨霧繚繞,顏色多么絢麗奪目;再加上靜止的山峰,飛流的瀑布,正是動靜相配,這畫面多么神奇!詩人看呀,看呀,看入了神,嫌這樣的描寫還不夠盡意,又用一個“疑”字展開想象。
理解“疑是銀河落九天”。(“疑是”是可能是的意思?!熬盘臁笔翘斓淖罡咭粚?。這哪里是瀑布,只怕是銀河從高高的天上直落下來)。
你覺得這句詩中那個字用的最好?
(“落”與“掛”一樣用的精巧。好像天上突然發(fā)生了變化,天裂了,銀河從天上陡然落到了人間。這是多么大膽、新奇的想象阿?。?/p>
4、用自己的話說說全詩的意思。
5、總結(jié)全文,體會感情。
這首詩通過“生”、“掛”、“飛”、“落”等詞的形象描繪,不難看出,作者運用比喻、夸張的寫法和奇特的想象,緊緊抓住山崖的陡峭,瀑布的湍急,云煙的繚繞等特點,先寫背景再寫實景,先寫靜態(tài),再寫動態(tài),最后寫聯(lián)想,寫出了廬山瀑布噴涌而初、傾瀉直下的磅礴氣勢,從而給人以祖國山河壯美的感受。
6、誦讀詩文,進一步體會感情。
(1)讓學生找出每行詩中應(yīng)讀重音或輕音的字。
(2)要求讀出詩人對祖國河山的贊頌、熱愛之情。
7、練習背誦。
五、指導(dǎo)書寫。
“瀑”“疑”要寫的左窄右寬。
“瀑”的右下方不是“水”
練習用鋼筆描紅這首詩的生字。
六、作業(yè)。
1、背誦古詩。
2、用自己的話說說《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描述的情景。
附板書。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古詩《絕句》,能有感情地背誦。
2.掌握本詩中的生字。
3.能根據(jù)自己的已知,發(fā)揮充分的想象,理解這首詩。
一、復(fù)習。
1、背誦《望廬山瀑布》。
2、《望廬山瀑布》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二、學習第二首古詩《絕句》。
1、板書課題,解題:絕句,是我國古詩中的一種,他的特點之一是,每首詩共四句,每句一般為五個字或七個字。每句五個字叫“五絕”,每句七個字叫“七絕”。
2、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這首詩是唐代又一位偉大詩人杜甫寫的。公元759年,杜甫到了四川,在朋友的資助下,他在成都城郊浣花溪邊建起了一座草堂。這個時候,他的心情特別好,面對著草堂附近生氣勃勃的景象,便情不自禁的寫下了這首小詩。
三、初讀詩句,說說理解了那些詞義及詩句的意思。
1、自由讀詩句,讀準“鸝”、“鷺”兩個字的讀音。
2、通過查字典,你理解了哪些詞義及詩句的意思?
四、精讀詩句,想象畫面。
1、學習第一、二兩行詩。
輕聲自由讀詩句,畫出還需要理解的詞,想想詩人這樣寫是為了表達自己什么樣的感情。
(詩人重點抓住“鳴”、“上”兩個動詞讓學生體會兩種鳥兒的不同特點。黃鸝的叫聲悅耳動聽,它們成雙成對地在剛抽嫩芽的柳枝上嘰嘰喳喳地叫,呈現(xiàn)出一片生機,具有喜慶的意味。白鷺從稻田里、水沼邊一個接一個的飛起來,姿態(tài)優(yōu)美,自然成行。“上”字準確地描繪出一行白鷺翩然飛上天空是優(yōu)美從容的姿態(tài)。整個畫面黃、翠、白、青,色彩絢麗,鳴、上,動靜結(jié)合,表達了詩人舒暢愉悅的心情)。
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行詩的意思?
指導(dǎo)學生讀出舒暢愉悅的心情。
2、學習第三、四行詩句。
指名讀詩句,其他同學思考:第三行寫詩人看到了什么?(“西嶺”,教師隨手用藍色粉筆畫出起伏的山峰?!扒镅?,教師講解:千秋,就是千年,不是實指,是極言年代之長。“千秋雪”就是終年不化的積雪,并隨手用白色粉筆在山巒上畫雪)。
詩人是透過什么看到西嶺上的積雪的?(窗戶。教師講解:窗戶好像一個畫框鑲在這幅“千秋雪”的畫的四周,使人用了個“含”,包含的意思,很生動,很形象。并隨手用褐色粉筆畫一個方框把雪山框起來)。
是誰透過窗框在欣賞這幅特殊的畫呢?(是詩人自己)詩人有這么一種閑情逸致去欣賞窗外的景色,說明他此刻的心情怎樣?(心情舒暢愉悅)。
詩人向門外一瞥,可以看到什么?(停泊在岸邊的船只)東吳指什么地方?為什么說是“萬里船”?(“東吳”指長江下游一帶。“萬里船”,是說成都與東吳之間路途遙遠,是虛指)。
誰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行詩的意思?
3、指名說說全詩的意思。
4、總結(jié)全詩,體會感情。
(1)這首詩一行寫一個景,詩人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安排的?
(2)小結(jié):這首詩先寫近景,后寫遠景,有動有靜,色彩明麗,勾畫出草堂附近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色,表達了詩人無比舒暢歡快的心情。
5、指名朗讀,練習背誦。
讀的時候要注意停頓和重音。
反復(fù)練讀。
練習背誦。
6、指導(dǎo)書寫。
“鸝”左右結(jié)構(gòu),“鷺”上下結(jié)構(gòu),寫時在田字格中各占一半。
五、作業(yè)。
1、用鋼筆描紅,臨寫。
2、背誦課文。
3、抄寫詞語。
古詩登教案篇三
這一課共編排了兩首古詩。
《江畔獨步尋花》一詩的作者是唐代大詩人杜甫。這是詩人寫的組詩《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里的第六首,全組詩共七首,記錄了詩人在四川成都錦江邊獨自散步尋花的全過程。詩的題目是“尋花”,全詩圍繞著花景來寫。前兩句寫花,從滿蹊(分布)、干朵萬朵(數(shù)量)、壓枝低(繁茂)這不同角度寫,使人印象深刻,不覺得重復(fù)。后兩句寫花間的景象,由寫靜態(tài)轉(zhuǎn)為寫動態(tài),細致刻畫了蝴蝶和黃鶯。全詩描寫動靜相應(yīng),有聲有色,意境十分優(yōu)美,表達了詩人對和平寧靜生活的熱愛,以及久經(jīng)離亂后得以安居時的喜悅心情。
《菊花》一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元稹。這是一首詠菊詩?!安皇腔ㄖ衅珢劬眨嘶ㄩ_盡更無花。”詩人對菊花歷盡風霜而后凋的品格發(fā)出由衷的贊美。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及新詞。
2.能看注釋,初步了解詩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問題。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dǎo)人新課。
1.請學生給大家背誦學過的古詩。
2.我們偉大的祖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古詩可以說是其中的一顆明珠。好多古詩都描寫了引人人勝的景色,進而抒發(fā)詩人的思想感情。所以,我們在學習古詩的時候,只理解詩的字面意思還不夠,還要把詩中的語言文字變成自己頭腦中的畫面,使自己深入到詩境中去悟情。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首古詩。
3.板書課題:江畔獨步尋花。
二、解題,介紹作者。.
1.請學生根據(jù)注釋解題。(在江邊獨自一人一邊散步,一邊賞花。)
2.師生交流有關(guān)詩人的資料。
杜甫,字子美。他是我國古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和李白并稱李杜,代表著唐代詩歌的兩座高峰。自幼好學,很有政治抱負。漫游各地,與李白相識。安史之亂前住在長安,生活貧困。
安史之亂后,棄官移家成都,在浣花溪邊筑草堂。晚年離開成都,病死在湘江途中。他的詩歌敢于大膽揭露社會矛盾,批判統(tǒng)治者的罪惡,對窮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反映了唐代由盛到衰的歷史,被稱為詩史。
三、抓字眼,明詩意。
1.自讀古詩。學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詞(字眼)。
(“黃四娘”是誰?“自在”什么意思?“嬌鶯”什么意思等?)
2.分組互助學習,可。聯(lián)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來理解字詞的意思。
(“黃四娘”,杜甫的鄰居?!白栽凇笔侵缸杂勺栽??!皨生L”是指黃鶯嬌柔的歌喉。)
3.師生共同討論,理解詩意。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p>
這兩句的意思是:黃四娘家的小路上開滿了鮮花,千朵萬朵,壓得枝條低垂下來。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p>
這兩句的意思是:戲鬧的蝴蝶戀戀不舍地盤旋飛舞,自由自在的黃鶯放開嬌柔的歌喉不斷地啼唱。
四、提問題,悟詩情。
1.“話”的意思弄明白了,那么怎么把詩中的意思變成頭腦中的畫面呢?我們不妨針對詩中詞語來提幾個“什么樣”和“怎么樣”的問題。
2.給前兩句提問題,悟詩情。
(1)鼓勵學生提問題,教師可做示范。
(“什么樣的小路上,開滿了什么樣的花?這些花壓得枝條都怎么樣了?”)
(3)出示一張場景圖畫投影片,啟發(fā)學生思維。
(黃四娘家門前有一條曲折的小路。小路旁開滿了各色各樣的鮮花,成千上萬朵花壓得枝條都低低地彎下了腰。)
3.給后兩句提問題,悟詩情。
(1)學生分組討論提問題。
(什么樣的蝴蝶怎么飛舞?黃鶯的叫聲怎么樣?它好像在說什么?)
(2)針對這些問題來想一想,你頭腦中的畫面是什么樣的?
(留連花朵的蝴蝶不停地在花叢中上下追逐著、戲鬧著。自由自在的小黃鶯叫聲宛轉(zhuǎn)動人,好像在說:這里多美呀!)
五;想畫面,詠詩句。
1.想象當時的畫面,詩人看到、聽到后的反應(yīng)。
(感嘆春光給予視聽的無窮美感,表達了詩人對和平寧靜生活的熱愛,以及久經(jīng)離亂后得以安居時的喜悅心情。)
2.指導(dǎo)朗讀。
(采取學生練讀、評讀的形式,要求讀出對生活的熱愛,作者看到景物后的喜悅心情。)
六、根據(jù)你的想象,把詩中描寫的景物畫下來。
1.學生自畫。
2.集體交流。七、作業(yè)
:背誦《江畔獨步尋花》。
第二課時
一、揭示課題,介紹作者。
1.板書課題:菊花。
2.師生交流有關(guān)詩人的資料。
元稹,字微之,別字威明,河南洛陽人。他是北魏鮮卑族拓跋部后裔。元和十年,與白居易等酬唱頻繁。詩與白居易齊名,稱元白,同為新樂府運動的倡導(dǎo)者。有《元氏長慶集》。
二、抓字眼,明詩意。
1.自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
舍
斜
盡
2.再讀古詩,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詞。
(“繞舍”什么意思?“似”什么意思?“更”什么意思?)
3.分組互助學習,可,聯(lián)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來理解字詞的意思。
(“繞舍”是指環(huán)繞著房屋。“似”是好像的'意思。“更”是再的意思。)
4.師生共同討論,理解詩意。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p>
這兩句的意思是:一簇簇秋菊環(huán)繞著房屋開放,好像是到了隱士陶淵明的家,我一遍又一遍繞著籬笆觀賞菊花,不覺得太陽已漸漸西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p>
這兩句的意思是:在百花中我并不是對菊花情有獨鐘,而是因為菊花開過后再也沒有可觀賞的花。
同桌互相說一說詩意,指名說。
三、提問題,悟情境。
1.學生分組針對詩中詞語提幾個“什么樣”和“怎么樣”的問題。
2.師生共同歸納。
(1)秋天的菊花叢開得怎么樣?
(2)誰一遍又一遍地怎么樣觀賞菊花?
(3)菊花開過后花壇什么樣?
3.針對這些問題想一想,你頭腦中的畫面是怎么樣?
(開得正艷的菊花這一叢、那一簇,在房屋的周圍競相開放。我繞著籬笆看看這叢,又看看那簇,有時還蹲下來認真觀賞。菊花開過后,這房屋的周圍也就再沒有可觀賞的花了。)
四、想畫面,詠詩句。
1.想象當時的畫面,詩人要表達怎樣的情感?
(詩人對菊花歷盡風霜而后凋的品格發(fā)出由衷的贊美。)
2.詠詩句、指導(dǎo)讀出贊美的語氣。
采取分組練讀,評讀的形式。
3.試背這首詩。。
五、選做作業(yè)
:根據(jù)你的想象,把詩中描寫的景物畫下來。
(一)、看拼音寫詞語
(二)、按要求填空。
1.“菊’’共——筆,第四筆是——。
2.“陶”共——筆,第九筆是——。
3.“此’’共——筆,第五筆是——。
(三)、多音字組詞。
卸
別
叫
更
(四)、解釋下面字詞在詩句中的意思。
《江畔獨步尋花》:
江畔:
蹊:
留連:
自在:
恰?。?/p>
獨步尋花:
《菊花》:
秋叢:
繞舍:
籬:
盡:
更:
(五)、無把詩句補充完整,再解釋詩句的意思。
1.——自在嬌鶯恰恰啼。
2.——似陶家,遍繞籬邊。
(六)、知識積累。
1.你所知道的唐代的詩人還有
2.你還知道杜甫寫的什么詩?能寫下來嗎?
古詩登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
1、教學《靜夜思》,學會生字,理解“疑、舉、思”等字的意思。
2、背誦并默寫《梅花》一詩。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
教學難點:
在古詩的學習中體會《靜夜思》一詩中體現(xiàn)出來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簡短談話,引入課題。
1、齊讀課題。
2、釋題。
3、介紹詩人生平。
二、自由讀《靜夜思》。
1、學生字。
2、聽課文錄音,體會古詩朗讀特點。
3、讀通詩句。
三、指導(dǎo)朗讀。
1、學生試讀,評議。
2、聽課文錄音,體會古詩朗讀的特點。
3、跟錄音讀課文。
4、試讀、評議。
四、講解詩句。
1、讀古詩。圈出不懂的字。
2、學生試解。
3、教師補充更正。第一句:明:明亮。床前明亮的`月光。第二句:疑:好象。好象是撒在地上的一片霜。第三句:舉:抬。抬頭望見了明亮的月光。第四句:思:思念。低下頭思念自己的故鄉(xiāng)和親人。
4、連起來說說《靜夜思》的意思。
五、背誦全詩,體會感情。
1、詩人李白看到明亮的月光,為什么感覺像撒在地上的霜?
2、靜夜是深夜,為什么深夜詩人還沒睡?
3、詩人這樣想念、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我們該怎么讀出思鄉(xiāng)之情呢?
4、學生自由練習。指名讀。
5、背誦全詩歌。
六、總結(ji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教學(梅花)學會詩中的5個生字,理解詞義。
2、有感情地讀背全詩3體會梅花的風格。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詩中的重點字詞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
二、聽課文錄音。
三、理解詩義。
1、學習12兩句。
2、正確朗讀兩句。說說帶點字的意思:數(shù)凌。
3、說說兩句的詩意“墻角邊有幾枝梅花,因為正毛著嚴寒獨自開放”
4、學習34句。
5、正確讀。
6、理解帶點字“遙為。
暗”。
7、試說兩句的詩的意思“遠遠就知道那不是雪,因為有淡淡的清香飄來?!?/p>
四、指導(dǎo)有感情的朗讀。
五、指導(dǎo)背誦。
古詩登教案篇五
1、認識“古、詩、首、眠”等13個生字,會寫“古、聲、多、知、忙”。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養(yǎng)學生喜愛春天、喜愛大自然之情。
重點:認識字詞、背誦古詩。
難點:理解意境。
:2課時。
第一課時。
1、小朋友們,學了前面的幾篇課文,你覺得春天是怎么樣的呢?
2、古代的人啊,跟小朋友一樣也非常喜歡春天!所以他們寫了好多好多的詩篇來歌頌春天、贊美春天,今天老師就和小朋友一起去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板書課題,認讀生字“古、詩、首”。)。
1、自由讀題。(區(qū)分“春”“村”的讀音)。
2、自讀古詩,自學生字。
準確認讀詩中的生字。
1、師范讀。(注意讀好韻腳“曉、鳥、少”和“天、煙、鳶”。)。
2、學生跟師讀。
4、師生對讀。
5、學生齊讀。
1、指名拼讀生字。(領(lǐng)讀)。
(注意讀準“詩、首、處”和“村、醉、散”的聲母。)。
2、齊讀生字。
3、引導(dǎo)學生識記生字。
自由記生字。
共同探討識記生字的辦法。
(比如:“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改一改”等。
自—首舍—古讀—詩對—樹—村睡—眠。
閃—問—間—聞屋—居醒—醉親—童外—處)。
1、認讀生字卡片。
2、讀詞語鞏固生字:
兩首古詩一首兒歌冬眠到處見聞。
鄉(xiāng)村居住煙花童話散步。
1、書寫生字“古、聲、多”。
2、觀察生字的結(jié)構(gòu)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書空生字筆順,并逐一指導(dǎo)。
古:橫要長。
聲:上為“士”,上橫長,下橫短。
多:上下兩部分一樣,但位置要注意必須寫成“一上一下,上小下大”。
3、生練習書寫。
1、看課文插圖,聽配樂朗誦。
2、全班齊讀《春曉》、《村居》。
3、學生自由讀,思考:我從中讀懂了什么?體會到了什么?
4、交流匯報自讀情況,并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5、分小組討論疑難問題。
6、反饋釋疑,教師對重點問題進行簡單講解或點撥。
1、指導(dǎo)朗誦。(感悟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師范讀。
自愿讀。
比賽讀(同桌賽、小組賽)。
2、背誦古詩。(指名背、小組背、齊背、師生對背等。)。
1、口頭擴詞:
古聲。
多處。
知忙。
2、書寫生字“處、知、忙”。
3、觀察生字的結(jié)構(gòu)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書空生字的筆順,并逐一指導(dǎo)。
處:半包圍結(jié)構(gòu),捺要拖長、“包住”。
知:左右結(jié)構(gòu),“口”在右邊偏下。
忙;左右結(jié)構(gòu),“豎”要垂直且稍長。
4、學生練習書寫,師巡視、指導(dǎo)。
班里開展一次放風箏活動。
古詩登教案篇六
一、復(fù)習設(shè)計說明:古詩文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古詩文的學習是青少年了解民族傳統(tǒng),接受優(yōu)秀民族文化熏陶的捷徑。《語文課程標準》對古詩文的學習作了明確要求,要求7—9年級學生背誦80篇古今優(yōu)秀詩文。本期在進行古詩詞的教學時,我進行了一些探討,現(xiàn)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wù)劷虒W故詩的復(fù)習設(shè)計。
二、教學目標:
1、體會詩的'意境及作品風格。
2、領(lǐng)略詩歌和音樂完美結(jié)合的神韻,吟唱仿寫古詩詞。
3、學生作品——仿詩。
三、教學過程:
(一)、教師活動:
1、復(fù)習以前所學古詩詞。
2、指生朗讀或背誦所學古詩。
3、分類復(fù)習如寫景、說理等類的古詩。
4、自主、合作、探究、賞析理解古詩的意思。
5、討論、探究古詩詞特點。
7、學生作品展示。
8、互評互改仿寫古詩作品。
9、作業(yè):默寫制定古詩背誦篇目。
(二)學生活動:
1、復(fù)習以前所學古詩詞。
2、指生朗讀或背誦所學古詩。
3、分類復(fù)習如寫景、說理等。
4、自主、合作、探究、賞析。
5、討論、探究古詩詞特點并理解古詩的意思。
7、學生作品展示。
8、互評互改仿寫古詩作品。
9、作業(yè):默寫制定古詩背誦篇目。
四、教學反思。
古詩詞很好的體現(xiàn)了漢語的音樂美,有雙重疊韻,有平仄相對,通過演唱,學生可以深切地感受漢語的那種節(jié)奏感、韻律感,培養(yǎng)高雅的審美情趣。
復(fù)習古詩詞的教學目的:
1、繼續(xù)領(lǐng)略詩歌和音樂完美結(jié)合的神韻,體悟純文學藝術(shù)和流行文化互相融合的精妙,增強對詩歌藝術(shù)的親和力。
2、通過古詩詞的復(fù)習,學生做到:讀一讀,感受美;鑒賞美;看一看,理解美;寫一寫,創(chuàng)造美。
3、提高藝術(shù)鑒賞水平,積累古今詩詞。
教學方法:吟誦——翻唱——仿寫。
注重實踐,注重體驗。
本堂課復(fù)習目標設(shè)計的意圖在于:讓語文課充滿“語文味”,讓學生體會詩情畫意,吮吸文明智慧,激發(fā)自己創(chuàng)作詩歌的熱情。讓學生仿寫古詩詞,鼓勵學生進行實踐創(chuàng)造,從而提高自身文學素養(yǎng)。
古詩登教案篇七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
3.能解釋指定的詩句中帶點詞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描繪的情景。
4.理解詩的內(nèi)容,使學生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理解詩的內(nèi)容,使學生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聯(lián)系已知,理解這兩首古詩。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1.學習古詩《望廬山瀑布》,能背誦。
2.掌握本詩中的生字。
3.能根據(jù)自己的已知,發(fā)揮充分的想象,理解這首詩。
一、導(dǎo)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兩首描繪山光水色的古詩,這兩首詩都是唐代的著名詩人寫的。
二、學習第一首詩《望廬山瀑布》。
1、板書課題,指名拼讀生字:廬、瀑。
2、介紹作者。
這首詩是我國唐朝大詩人李白寫的。他的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具有積極的浪漫主義色彩。
3、解題。
(1)“望”是什么意思?(遠看)。
(2)“廬山”四個山名。同學們有沒有親自去過廬山,或聽別人說過,或從^電.影、電視里看過,誰能說說廬山的風景怎樣?(老師指出:瀑布是廬山的美景之一)。
三、學生初讀詩句,所說自己理解了哪些詞義及詩句的意思。
1、自由讀詩句,讀準“遙、尺、疑”三個生字的音。
2、通過預(yù)習,你理解了哪些詞義及詩句的意思?
四、精讀詩句,想象畫面。
1、讀第一行詩,說說還有那些詞語不理解。
(討論:“煙”這里指云霧??梢杂^察插圖。山峰上經(jīng)常云霧繚繞,太陽光照射在云霧上,就呈現(xiàn)出一種美麗的紫紅色的'光彩,這就是“紫煙”。由于“紫煙”輕輕飄動,所以詩人說“生紫煙”。“生”,在這里就是發(fā)生,產(chǎn)生的意思?!吧蠠煛本褪前l(fā)出一種紫色的煙霧來)。
這一行中你覺得哪個字用的特別好?說理由。
小結(jié):這個“生”之用的特別好!他活生生地畫出了香爐峰上的煙霧慢慢向上升騰的情景。(讓學生看圖想象畫面)也許香爐峰正是由此得名。
誰用自己的話說說這行詩的意思?
2、讀第二行詩,理解“遙看”、“川”。(遠遠看去。水道,河流)。
用自己的話說說這行詩的意思。
大河掛在山前是一幅怎樣的景象?指導(dǎo)看圖幫助學生理解、想象。
(這個“掛”字形象的寫出了瀑布外形的壯觀。說明山勢陡峭,水流得又急又快)。
3、讀三、四行詩句。哪些詞語還需要提出討論?
(“飛流直下”寫水流地飛瀉?!叭С摺?,不是一個確數(shù),是一種夸張的寫法。形容瀑布極長,掛的高,流得急。)。
瀑布的聲勢這樣大,它的聲響會怎樣?引導(dǎo)想象,進入意境。
教師進一步引導(dǎo)想象:山是綠的掛在綠色總的瀑布是白色的,山頂紫色的雨霧繚繞,顏色多么絢麗奪目;再加上靜止的山峰,飛流的瀑布,正是動靜相配,這畫面多么神奇!詩人看呀,看呀,看入了神,嫌這樣的描寫還不夠盡意,又用一個“疑”字展開想象。
理解“疑是銀河落九天”。(“疑是”是可能是的意思。“九天”是天的最高一層。這哪里是瀑布,只怕是銀河從高高的天上直落下來)。
你覺得這句詩中那個字用的最好?
(“落”與“掛”一樣用的精巧。好像天上突然發(fā)生了變化,天裂了,銀河從天上陡然落到了人間。這是多么大膽、新奇的想象阿?。?。
4、用自己的話說說全詩的意思。
5、總結(jié)全文,體會感情。
這首詩通過“生”、“掛”、“飛”、“落”等詞的形象描繪,不難看出,作者運用比喻、夸張的寫法和奇特的想象,緊緊抓住山崖的陡峭,瀑布的湍急,云煙的繚繞等特點,先寫背景再寫實景,先寫靜態(tài),再寫動態(tài),最后寫聯(lián)想,寫出了廬山瀑布噴涌而初、傾瀉直下的磅礴氣勢,從而給人以祖國山河壯美的感受。
6、誦讀詩文,進一步體會感情。
(1)讓學生找出每行詩中應(yīng)讀重音或輕音的字。
(2)要求讀出詩人對祖國河山的贊頌、熱愛之情。
7、練習背誦。
五、指導(dǎo)書寫。
“瀑”“疑”要寫的左窄右寬。
“瀑”的右下方不是“水”
練習用鋼筆描紅這首詩的生字。
六、作業(yè)。
2、用自己的話說說《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描述的情景。
古詩登教案篇八
1.認識“首、蹤、跡”等12個生字;會寫“首、無、采”等7個生字。
2.能用聯(lián)系生活實際、圖文結(jié)合等方法了解“蹤跡、采、藏”等字詞的意思,初知古詩大意。
3.能正確朗讀、背誦古詩。圖文結(jié)合,感受詩中蘊藏的夏天的情趣。
重點:識字、寫字,背誦兩首古詩。
難點:了解古詩的大意。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導(dǎo)入新課。
1.談話導(dǎo)入,板書:古詩二首。
2.教學“首”。
(1)量詞,一首歌,一首詩等。
(2)古詩二首指的是哪兩首?畫出來,讀一讀。
3.(課件出示荷塘圖片)看到那么美的荷塘,誰不想欣賞一番呢?一千多年前,詩人白居易來到池邊,看見發(fā)生在荷花池里的關(guān)于一個小娃的有趣的故事。于是,詩人忍不住就吟誦了一首詩。想知道在這個小娃身上發(fā)生的有趣的故事是什么嗎?今天我們就來學這首古詩。(揭示詩題)。
4.板書課題:池上。
二、循序漸進,掌握字詞句。
1.自讀詩句,認識生字詞。
(1)自由讀《池上》,畫出生字寶寶,要讀準字音,難讀的字做上記號多讀幾遍。
(2)課件出示生字,小老師教讀生字,教師重點指導(dǎo)“首、蹤、萍”等字的讀法。(“首”為翹舌音,“蹤”為平舌音、后鼻音,“萍”為后鼻音)。
(3)課件出示生字詞,采用抽生個別讀、開火車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靈活掌握本課生字。
2.鞏固生字,指導(dǎo)書寫。
(1)出示生字“首”“采”,教師指導(dǎo)學生觀察字形筆畫。學生練習描紅。
(2)教師重點指導(dǎo)兩個字易寫錯的部分。
首:下半部分是“自”,共九畫,第三筆是長橫,第四筆是短撇。
采:上半部分的筆順是“撇、點、點、撇”,爪字頭的撇是橫撇。
3.生字寶寶告訴老師,它們想和你們一塊玩捉迷藏的游戲。它們都躲到詩句里去了,看大家能不能準確地找到并叫出它們的名字。(齊讀古詩)。
三、誦讀古詩,了解詩意。
1.教師范讀,學生領(lǐng)讀,全班齊讀古詩,讀通讀順。
2.出示掛圖,引導(dǎo)學生看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誰在干什么?(圖上畫了一片荷塘,荷塘上開著幾朵粉紅的荷花,有一個小朋友撐著小船,到荷塘中采蓮蓬。)。
3.教師解讀古詩。
(1)課件出示詞語的意思。
撐:撐船,劃船。小艇:輕小的船。蹤跡:指被小艇劃開的浮萍。
解:知道,懂得。浮萍一道開: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條船兒劃過的痕跡。
(2)引導(dǎo)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講了一件什么事。
(3)課件出示每句詩的翻譯,讓學生找出相應(yīng)的詩句。
(4)指定一名學生讀詩句翻譯,另一名學生朗讀詩句。
4.集體討論:這首詩講了一個什么故事?故事中的“小娃”可愛嗎?你從哪里看出他的可愛?(“偷”,結(jié)合自己小時候“偷偷”做的一些小惡作劇和頑皮之事,和詩中的小娃產(chǎn)生共鳴,體會孩子的無邪、可愛、純真與童年的快樂、無憂。)。
5.指導(dǎo)朗讀、背誦古詩,讀出小娃的天真無邪、頑皮可愛。
第二課時。
一、看圖揭題,學習《小池》。
1.出示課文插圖,問:這是什么?
2.小池美嗎?美在哪里?(指導(dǎo)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順詩句。
2.同桌合作讀課文。檢查字音,糾正讀錯了的字音。
3.指名兩人一組朗讀并匯報。
三、學習生字,鞏固詞語。
1.出示帶音節(jié)生字認讀,去掉音節(jié)認讀。
2.認讀課后“讀一讀,記一記”中的詞語。
3.指導(dǎo)書寫生字。
“樹”用“加一加”的方法:木對=樹。
“愛”為上中下結(jié)構(gòu);“角”字中兩橫不能碰兩邊。
“尖”字上方“小”變成部件后豎鉤變成豎。
四、圖文對照,理解感悟。
(一)整體感知。
1.課件出示插圖:仔細觀察畫面,說說你都看見了什么。
2.引導(dǎo)學生邊看畫面邊讀,說說詩中描寫了什么景物,在詩中找出來。(泉眼、樹蔭、小荷和蜻蜓。)。
(二)理解詩意。
1.看課文插圖,說說你覺得池塘怎樣。詩中是怎么寫的?
引出詩句:泉眼無聲惜細流,樹蔭照水愛晴柔。
2.交流自學。理解“泉眼、晴柔”的意思,教師引導(dǎo)理解“惜”“愛”的意思。
(泉眼:涌出泉水的那個口子;晴:晴天;柔:柔和。)。
3.仔細觀察圖畫,你看到了什么?詩中是怎么寫的?
引出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4.學生提問自學不能解決的字詞,教師作簡要解答。
5.簡單講述詩意。(聯(lián)系生活理解)。
6.全班齊讀全詩,說說此詩描寫的是哪一個季節(jié),哪些詞可以體現(xiàn)出來?
7.各種方式誦讀古詩。(齊讀、比賽讀、合作讀)。
五、課堂小結(jié)。
1.教師請學生欣賞荷花池的美景圖片。
2.全體學生朗讀古詩。
學習古詩的時候,我先出示課文插圖,啟發(fā)學生領(lǐng)悟圖畫內(nèi)容,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已有經(jīng)驗。在生字教學中,抓住字詞,扎實訓練,夯實基礎(chǔ)。然后讓學生自由質(zhì)疑,自主學習,師生互動學習交流,促進學生知識的構(gòu)建和生成。
抓住“讀”的根本,結(jié)合古詩意境美的特點,積極創(chuàng)設(shè)情境,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理解感悟。然后讓學生反復(fù)吟誦,感悟詩句的意境,激發(fā)閱讀興趣。
古詩登教案篇九
1.識字寫字。
2.朗讀、背誦古詩。
兩課時。
第一課時。
1.認識本課的十三個認讀字和六個會寫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兩首古詩。
3.學習古詩《春曉》,感悟意境,練習背誦。
生字卡片,詞卡,錄音機,磁帶。
(一)激發(fā)興趣,談話引入。
1.學習了前面的幾篇課文,同學們覺得春天怎么樣?
2.古時候的人們也很喜歡春天,他們寫了很多的詩來歌頌春天、贊美春天,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
3.板書課題,認讀生字“古、詩、首”。
4.兩首古詩的題目是什么?看一看書,誰能讀準確?
板書:春曉.村居(區(qū)分“春、村”的讀音)。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1.借助拼音自讀古詩,畫出本課的生字。同桌之間互相認讀。
2.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引導(dǎo)學生認讀。(開火車讀,指名讀)。
3.交流識字方法,記憶生字。
(1)加筆畫、加偏旁組字。
自一首十一古古一居亡一忙因一煙口一知。
(2)換筆畫,換部分組字。
讀一詩對一樹一村睡一眠閃一問一間一聞屋一居。
醒一醉親一童外一處歲一多放一散。
4.讀詞語鞏固讀音。
兩首古詩冬眠到處見聞鄉(xiāng)村居住煙花童話散步。
(三)正確流利的讀古詩。
1.自由讀。
2.同桌互讀,能背的可以背給同學聽。
3.自愿到前面讀或背,讓大家欣賞。
(四)重點理解《春曉》,感悟意境,:
1.許多同學很小的時候就會背誦《春曉》這首詩了;你們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嗎?(唐代詩人:孟浩然)。
2.再談?wù)勥@首詩,說說你哪兒讀懂了,還有哪兒不懂?根據(jù)學生質(zhì)疑。
可適當引導(dǎo):
(1)曉:是天剛亮的時候?!按簳浴本褪谴禾斓脑绯俊?/p>
(2)眠:就是睡覺的意思。
(3)聞:就是聽的意思。
(4)啼:就是叫的意思。
3.請學生們看著課文中的圖畫,聽老師范讀古詩,聽聽老師哪兒的停頓長一些或者字音拖長了。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1)學生自讀,體會感悟。
(2)教師描述,引領(lǐng)大家讀。
教師:在春天里睡覺真好,不知不覺天就亮了,為什么?
學生:春眠不覺曉。
教師:剛一醒,就聽到四處傳來鳥兒叫聲,聲音真好聽。
學生:處處聞啼鳥。
教師:昨天夜里刮風又下雨,不知道那些美麗的花兒又被風吹落了多少,被雨打落了多少。
學生: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3)自由練習背誦。
(4)學做小詩人,到前面朗誦,教師為學生配上音樂。
(5)集體背誦。
(四)板書設(shè)計。
春曉村居。
(五)課堂作業(yè)設(shè)計。
1.找朋友。
詩chu村san。
首sh6u醉zui。
處shi散cui。
2.讀一讀,說一說。
詩詩人。
聞見聞。
古古往今來。
1.學習古詩《村居》,練習背誦。
2.指導(dǎo)寫字。
3.學習積累有關(guān)描寫春天的古詩。
實物展臺,生字卡片。
(一)復(fù)習舊課、導(dǎo)入新課。
1.抽讀生字卡,復(fù)習生字讀音。
2.背誦《春曉》。
3.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的古詩,誰已經(jīng)背下來了,可以背給大家聽。
(二)理解古詩。感恬·意境。
1.誰告訴大家這首《村居》是誰寫的?(唐代詩人:高鼎)。
2.這首詩寫的是春天里的什么景象呀?(春天里,同學們放學后,一起放風箏的景象)。
3.古人管風箏叫什么?(紙鳶)。
4.頌讀古詩,練習背誦。
(1)自己讀一讀這首詩,看看跟讀《春曉》有什么不一樣?(停頓不一樣,這首詩是在每行的第四個字后面稍作停頓)。
(2)同桌互相聽讀,鼓勵學生邊讀邊表演。
(3)上臺背誦,展示。
(三)指導(dǎo)寫字。
1.教師引導(dǎo)學生說一說要寫好哪幾個字?讀一讀。
古聲多處知忙。
2.學生描字,說一說哪個字最難寫?教師具體指導(dǎo)。
多—上下兩部分一樣,但寫時要一上一下,上小下大。防止寫成一左一右。
處—強調(diào)是半包圍結(jié)構(gòu),第三筆捺要拉長包住上面的筆畫。
3.其余的字學生自己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dǎo),利用實物展臺評說。
古—橫要寫長稍鼓一些。
聲:要注意上面是“士”不是“土”。
知:右邊的口要寫得稍低一些。
忙;強調(diào)“心筆順:
(四)課后延伸。
1.以小組為單位,親手做個風箏放一放。
2.也可以將現(xiàn)成的風箏拿來和大家一起放一放。
3.課外讀背幾首描寫春天的古詩與大家交流。
推薦:徐俯《春游湖》朱熹《春日》。
蘇軾《春宵》韓愈《晚春》。
(五)板書設(shè)計。
春曉村居。
{六)課堂作業(yè)設(shè)計。
1.練習寫好本課生字。
2.填空,再讀一讀。
(1)()()聞啼鳥。(3)花落()()少。
(2)夜來風雨()。(4)()趁東風放紙鳶。
古詩登教案篇十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習生字新詞,理解“相媚好、無賴”,借助畫面與注釋,了解詞的大意。
3、在了解詞的一般特征。
4、多層次的誦讀、想象、拓展中,感受詞中田園生活意境,體悟詞人對這種安寧生活的向往。
一、古詩導(dǎo)入,初識宋詞。
1、知道今天我們學什么嗎?(請一生回答)它是一首——詞(學生接著說)。是的,自古以來,中國就是一個“詩詞”國度,唐詩宋詞是我國文學史上的瑰寶。相信同學們平時一定積累了不少古詩詞,老師想考考大家,老師說前半句,你們一起說出下半句。
2、屏幕出示:教師提供前半句,讓學生接著說。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把這些詩詞連起來讀一遍。
3、這都是描寫農(nóng)村生活的詩詞。古往今來,許許多多的文人墨客駐足于農(nóng)村,寄情于田園,用詩詞表達自己對農(nóng)村那份濃濃的情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描寫農(nóng)村生活的詞。板書:清平樂村居?!皹贰边@個字讀yue,一起讀課題。
4、清平樂,是詞牌名。什么是詞牌名呢?出示小資料:清平樂,詞牌名。中國古代,詩人寫成了一首詞,按一定的旋律來吟唱,這旋律的名稱,就是詞牌名,它表示的是一種曲調(diào),一種節(jié)奏。清平樂是詞牌名,那么“村居”呢?——是這首詞的真正的題目。所以在書寫課題的時候中間空一格或者用間隔號,朗讀的時候要注意詞牌名和題目中間要略有停頓。一起再讀課題。
二、自主初讀,感知詞韻。
1、辛棄疾筆下的“村居”是怎樣的情景呢?請大家拿起課文,放開聲音來讀讀這首詞,爭取在最短的時間里,把它讀正確,讀流利。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4、預(yù)設(shè):
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在這首詞的最后一句中,有一個多音字——剝bao、bo(板書)。
注意:“蓮蓬”的“蓬”。
還有一個生字,誰來讀一讀——媼。連著前面的“翁”一起讀。請你領(lǐng)著大家讀一讀。
5、注意了這些字音,誰來把這首詞連起來讀一讀。這次要求看著屏幕讀。(屏幕出示)。
教師指導(dǎo):讀通、讀正確并不難,但是,同學們,讀詞跟讀詩一樣要慢點,如果能稍加停頓,那就能讀出節(jié)奏來,讀出味道來了,比如說吧,“茅檐/低小”,哪里停頓了,注意“檐”字的聲音——稍微的延長,這就叫綿音,讀詩詞就要這樣讀得停而不斷。來,在位置上自己再練一練。大家一起讀。
7、讀著,讀著,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除了題目外,詩和詞還有什么不同之處?為了便于比較,我把這首詞,變了個樣。(屏幕出示)白發(fā)誰家翁媼和大兒鋤豆溪東之間有一空行,說明它有兩個部分,前一部分,詞中叫上片,后一部分叫下片,朗讀時兩片之間的停頓要長一點。詩的每句話對仗都很工整,字數(shù)一樣,而詞的每句話字數(shù)可以不一樣。因此,詞還有一個小名叫長短句。
8、分男女同學讀,女同學讀上片,男同學讀下片。
三、品讀賞析,感悟詞境。
(一)想象畫面,把握詞意。
2、交流、反饋。
3、隨機朗讀、理解。(理解:吳音,他們是用什么語言聊天的)。
4、連起來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5、同學們,你們都看到了,這首詩的意思就明白了。咱們把自己的感覺、體會放到詩當中去,我們再來讀一讀這首詞。
(二)品讀詞句,進入詞境。
1、我們通過想象,基本讀懂了這首詞的意思。但是,還不夠。有人說,一首好詞就好像一壺好茶,越讀越品就越覺得香氣縈繞,韻味深長。所以,我們讀詞就要讀到詞人的內(nèi)心深處去。那就讓我們一起細細品味吧。來,再讀課題?!迤綐反寰?。
2、村居的“景”是怎樣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讀著這句詞,你看到了哪些景物?首先看到的是——低小的茅檐。你還看到了什么?——青青草。讀著“青草”我們就想到綠色的小草,那么讀著“青青草”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看,多一個字我們的理解就更豐富了。誰來讀讀第一句。評價:你的朗讀讓我們看到了這如茵的綠草。
同學們,你們還看到了一條怎樣的小溪?——聯(lián)系最后一句話,你看到了一條怎樣的小溪?是啊,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一陣清風吹來還讓人聞到一股——清香。
是啊,多美的畫面啊,那藍藍的天,白白的云,淙淙的水,青青的草。我們一起讀。
古詩登教案篇十一
一課共編排了兩首古詩。
《江畔獨步尋花》一詩的作者是唐代大詩人杜甫。這是詩人寫的組詩《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里的第六首,全組詩共七首,記錄了詩人在四川成都錦江邊獨自散步尋花的全過程。詩的題目是“尋花”,全詩圍繞著花景來寫。前兩句寫花,從滿蹊(分布)、干朵萬朵(數(shù)量)、壓枝低(繁茂)這不同角度寫,使人印象深刻,不覺得重復(fù)。后兩句寫花間的景象,由寫靜態(tài)轉(zhuǎn)為寫動態(tài),細致刻畫了蝴蝶和黃鶯。全詩描寫動靜相應(yīng),有聲有色,意境十分優(yōu)美,表達了詩人對和平寧靜生活的熱愛,以及久經(jīng)離亂后得以安居時的喜悅心情。
《菊花》一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元稹。這是一首詠菊詩?!安皇腔ㄖ衅珢劬?,此花開盡更無花?!痹娙藢栈v盡風霜而后凋的品格發(fā)出由衷的贊美。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及新詞。
2.能看注釋,初步了解詩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問題。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1.請學生給大家背誦學過的古詩。
2.我們偉大的祖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古詩可以說是其中的一顆明珠。好多古詩都描寫了引人人勝的景色,進而抒發(fā)詩人的思想感情。所以,我們在學習古詩的時候,只理解詩的字面意思還不夠,還要把詩中的語言文字變成自己頭腦中的畫面,使自己深入到詩境中去悟情。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首古詩。
3.板書課題:江畔獨步尋花。
1.請學生根據(jù)注釋解題。(在江邊獨自一人一邊散步,一邊賞花。)。
2.師生交流有關(guān)詩人的資料。
杜甫,字子美。他是我國古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和李白并稱李杜,代表著唐代詩歌的兩座高峰。自幼好學,很有政治抱負。漫游各地,與李白相識。安史之亂前住在長安,生活貧困。
安史之亂后,棄官移家成都,在浣花溪邊筑草堂。晚年離開成都,病死在湘江途中。他的詩歌敢于大膽揭露社會矛盾,批判統(tǒng)治者的罪惡,對窮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反映了唐代由盛到衰的歷史,被稱為詩史。
1.自讀古詩。學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詞(字眼)。
(“黃四娘”是誰?“自在”什么意思?“嬌鶯”什么意思等?)。
2.分組互助學習,可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來理解字詞的意思。
(“黃四娘”,杜甫的鄰居?!白栽凇笔侵缸杂勺栽?。“嬌鶯”是指黃鶯嬌柔的歌喉。)。
3.師生共同討論,理解詩意。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p>
這兩句的意思是:黃四娘家的小路上開滿了鮮花,千朵萬朵,壓得枝條低垂下來。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p>
這兩句的意思是:戲鬧的蝴蝶戀戀不舍地盤旋飛舞,自由自在的黃鶯放開嬌柔的歌喉不斷地啼唱。
1.“話”的意思弄明白了,那么怎么把詩中的意思變成頭腦中的畫面呢?我們不妨針對詩中詞語來提幾個“什么樣”和“怎么樣”的問題。
2.給前兩句提問題,悟詩情。
(1)鼓勵學生提問題,教師可做示范。
(“什么樣的小路上,開滿了什么樣的花?這些花壓得枝條都怎么樣了?”)。
(3)出示一張場景圖畫投影片,啟發(fā)學生思維。
(黃四娘家門前有一條曲折的小路。小路旁開滿了各色各樣的鮮花,成千上萬朵花壓得枝條都低低地彎下了腰。)。
3.給后兩句提問題,悟詩情。
(1)學生分組討論提問題。
(什么樣的蝴蝶怎么飛舞?黃鶯的叫聲怎么樣?它好像在說什么?)。
(2)針對這些問題來想一想,你頭腦中的畫面是什么樣的?
(留連花朵的蝴蝶不停地在花叢中上下追逐著、戲鬧著。自由自在的小黃鶯叫聲宛轉(zhuǎn)動人,好像在說:這里多美呀!)。
1.想象當時的畫面,詩人看到、聽到后的反應(yīng)。
(感嘆春光給予視聽的無窮美感,表達了詩人對和平寧靜生活的熱愛,以及久經(jīng)離亂后得以安居時的喜悅心情。)。
2.指導(dǎo)朗讀。
(采取學生練讀、評讀的形式,要求讀出對生活的熱愛,作者看到景物后的喜悅心情。)。
1.學生自畫。
2.集體交流。七、作業(yè):背誦《江畔獨步尋花》。
第二課時。
1.板書課題:菊花。
2.師生交流有關(guān)詩人的資料。
元稹,字微之,別字威明,河南洛陽人。他是北魏鮮卑族拓跋部后裔。元和十年,與白居易等酬唱頻繁。詩與白居易齊名,稱元白,同為新樂府運動的倡導(dǎo)者。有《元氏長慶集》。
1.自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
舍斜盡。
2.再讀古詩,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詞。
(“繞舍”什么意思?“似”什么意思?“更”什么意思?)。
3.分組互助學習,可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來理解字詞的意思。
(“繞舍”是指環(huán)繞。
教案《新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古詩兩首》教案》,來自網(wǎng)!http://。
著房屋?!八啤笔呛孟竦囊馑?。“更”是再的意思。)。
4.師生共同討論,理解詩意。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這兩句的意思是:一簇簇秋菊環(huán)繞著房屋開放,好像是到了隱士陶淵明的家,我一遍又一遍繞著籬笆觀賞菊花,不覺得太陽已漸漸西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p>
這兩句的意思是:在百花中我并不是對菊花情有獨鐘,而是因為菊花開過后再也沒有可觀賞的花。
同桌互相說一說詩意,指名說。
1.學生分組針對詩中詞語提幾個“什么樣”和“怎么樣”的問題。
2.師生共同歸納。
(1)秋天的菊花叢開得怎么樣?
(2)誰一遍又一遍地怎么樣觀賞菊花?
(3)菊花開過后花壇什么樣?
3.針對這些問題想一想,你頭腦中的畫面是怎么樣?
(開得正艷的菊花這一叢、那一簇,在房屋的周圍競相開放。我繞著籬笆看看這叢,又看看那簇,有時還蹲下來認真觀賞。菊花開過后,這房屋的周圍也就再沒有可觀賞的花了。)。
1.想象當時的畫面,詩人要表達怎樣的情感?
(詩人對菊花歷盡風霜而后凋的品格發(fā)出由衷的贊美。)。
2.詠詩句、指導(dǎo)讀出贊美的語氣。
采取分組練讀,評讀的形式。
3.試背這首詩。
(一)、看拼音寫詞語。
(二)、按要求填空。
1.“菊’’共——筆,第四筆是——。
2.“陶”共——筆,第九筆是——。
3.“此’’共——筆,第五筆是——。
(三)、多音字組詞。
卸別。
叫更。
(四)、解釋下面字詞在詩句中的意思。
《江畔獨步尋花》:
江畔:
蹊:
留連:
自在:
恰?。?/p>
獨步尋花:
《菊花》:
秋叢:
繞舍:
籬:
盡:
更:
(五)、無把詩句補充完整,再解釋詩句的意思。
1.——自在嬌鶯恰恰啼。
2.——似陶家,遍繞籬邊。
(六)、知識積累。
1.你所知道的唐代的詩人還有。
2.你還知道杜甫寫的什么詩?能寫下來嗎?
古詩登教案篇十二
《登鸛雀樓》是一首自古而今廣為傳誦的名篇,描寫了登高望遠所見,歌頌了祖國河山的壯麗,表達了詩人熱愛祖國大好河山之情,還蘊涵一定的積極人生哲理。第一句寫一輪落日正金光奪目,在連綿起伏蒼蒼莽莽的群山西面緩緩落下,在世界的盡頭漸漸隱沒,這是天空景,也是西望景。第二句寫俯瞰黃河遠去天邊的意中景象。詩人面對流經(jīng)樓前的滾滾黃河的滔滔大浪,視線由上到下,由近及遠、由西向東,跟隨黃河水向遠方伸展。雖不能目擊黃河入海的情景,卻可以充分發(fā)揮想象,好像看見黃河一路洶涌,氣勢磅礴,流入大海,令人心曠神怡,這是陸地景,也是東望景。三四句寫詩人欲登高望遠。從前兩句的眼前所見引出了深沉思索和再上一層樓的行動。若想看到無窮無盡的美麗景色,就應(yīng)該不斷的向上攀登,邁上更高的一層樓。以“樓”收尾,很好的照應(yīng)了題目。詩句看似平鋪直敘,卻既富含詩人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高瞻遠矚的博大胸襟,又暗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看得全的哲理。含義深遠,耐人尋味。
《題西林壁》是游觀廬山后的總結(jié),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yīng)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jié)論。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是寫游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游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tài)的廬山風景。后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游山的體會。為什么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游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nèi)涵,它啟迪我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于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fā)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這是一首哲理詩,但詩人不是抽象地發(fā)議論,而是緊緊扣住游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借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1、會正確書寫“壁、橫、嶺、側(cè)、峰、廬、緣”7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并默寫古詩。
4、理解蘇軾富有哲理的話“不是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并聯(lián)系生活從中獲得啟示。
1、繼續(xù)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通過朗讀詩歌,指導(dǎo)學生邊讀邊想象,增強對詩歌的理解。
3、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自學能力。
4、想象詩的意境,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文學修養(yǎng)能力。
通過學習,激發(fā)學生彼此尊重,平等相處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
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歷史,熱愛中國悠久文化,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讓學生從中體會要想取得進步,就要不斷的攀登。
合作交流,讀中感悟。想象畫面,理解詩句。想象讀、合作讀。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搜集有關(guān)兩位詩人的的資料,預(yù)習課文,自學生字遇到不懂的記下來。
教師準備:多媒體、生字卡片、掛圖。
教學過程:
1、師:同學們,以前我們學習了很多的古詩,你能給大家背誦幾首嗎?(學生背誦古詩)教師對于背誦好的要給與表揚。
2、師:今天我們就再來一起欣賞兩首古詩。
1、學生自由讀詩,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問同學、查字典等。
2、出示文中的生詞,指明讀,開火車讀。
3、教師指名讀古詩。聽者可以習慣性的進行評價。
1、教師引導(dǎo)學生再讀古詩,邊讀邊想,你弄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提出來。
2、引導(dǎo)學生交流讀后的收獲,并隨機提出問題。
3、引導(dǎo)學生重點理解兩首古詩后兩句的意思,并體會其中所蘊含的含義。引導(dǎo)學生先理解詩句的表面意思。
《登鸛雀樓》的后兩句寫要看到更廣闊更遠的自然風景,就要再往高處攀登。重點引導(dǎo)學生理解“欲、窮”的意思?!坝?,“想要”的意思。“窮”,“窮盡”的意思?!额}西林壁》的后兩句寫為什么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重點理解“緣、此山”的意思?!熬墶?,“因為”的意思?!按松健?,指廬山。
4、朗讀古詩,說一說你有什么體會。
讓學生在反復(fù)誦讀的基礎(chǔ)上,抓住重點詩句談體會,談看法。教師不要一味地強調(diào)自己的觀點,要多聽聽學生的見解,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去感受、去領(lǐng)悟,教師只須相機引導(dǎo)。(教師引導(dǎo)學生《題西林壁》與《望廬山瀑布》對比)。
5、讀一讀,想一想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引用古詩中的后兩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1、想象讀——邊讀邊想象詩中景色;
2、合作讀——和伙伴合作對讀、輪讀;
3、“搖頭晃腦讀”“拍手擊節(jié)讀”。
4、指名讀,齊讀。
1、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2、指導(dǎo)重點字的書寫。
“緣”字:要認真觀察結(jié)構(gòu)、筆畫,注意把字寫緊湊。“嶺”和“峰”這兩個字在比較中學習。
3、學生獨立書寫。
回家搜集誦讀古詩,并體會詩中所蘊含的深刻道理。
古詩登教案篇十三
1、能根據(jù)詩句,進行合理想象。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的情趣。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詩句,并說說詩句的意思。
3、背誦兩首古詩。默寫《四時田園雜興》。
:2課時。
1、聽老師讀古詩。
2、看圖,說說圖上畫的是誰?他們在干什么?
1、讓學生自己找出不理解的字或詞。
2、由學生自己解決問題。
3、指名說說詩句的意思。
1、用自己的話說說“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的意思。想象詩句描寫的景象。
2、練習背誦,默寫課文。
3、聽老師讀古詩。
4、看圖,說說圖上畫的是誰?他們在干什么?
4、讓學生自己找出不理解的字或詞。
5、由學生自己解決問題。
6、指名說說詩句的意思。
1、用自己的話說說“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yīng)人?!钡囊馑?。想象詩句描寫的景象。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古詩登教案篇十四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2個多音字;體會詩句中詞語的意思。
3、通過朗讀古詩體會糧食的來之不易和作者對農(nóng)民的同情。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能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指導(dǎo)學生觀素描圖,展開想象,體會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
課件。
兩課時。
教學步驟。
目標達成。
教師活動。
第一課時。
引導(dǎo)學生抓住人物特點仔細看圖,使學生從圖象中認識到這是“一位古代窮苦老農(nóng)”。
通過啟發(fā)談話,喚起學生的回憶,再現(xiàn)其生活經(jīng)驗,激發(fā)學生產(chǎn)生情感共鳴,展開聯(lián)想,深切感受在烈日暴曬下在地里鋤禾的古代窮苦農(nóng)民的艱辛。接著,要求學生表情朗讀前二行詩句,讓學生那激動的情感有以聲傳情,一吐為快的機會。
小朋友,我們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從哪兒來的?
1、出示古詩圖文:看圖讀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解題:唐代詩人李紳寫的。
鋤:鋤頭,這里表示動作。禾:禾苗?!颁z未‘是什么意思呢?
3、講讀詩句第1句。
(l)自讀。看圖:圖上畫了什么?
(2)看圖理解;”日當午“:太陽當頭照的意思?!焙埂?;汗水。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
(3)這幅圖以及第一句詩說明了什么?應(yīng)該怎樣朗讀呢?
(4)小結(jié):古詩1、2兩行寫了農(nóng)民頂著烈日在內(nèi)田間辛勤勞動的情景,這是詩人所看到的。
4、講讀第2句。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邊讀邊想;這句詩告訴我們什么?
(2)指名說一說。
(3)指導(dǎo)朗讀。
(4)小結(jié):這兩行告訴我們糧食來得不容易,這是詩人所想到的。
1、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意。
2.輕聲地和老師一起說。
3、指名說。
4.背誦表演古詩.。
5.這首《鋤禾》告訴我們什么呢?你讀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1.“禾”獨體字,與“木”比較,書寫時筆畫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午”獨體字,與“干”、“?!毕啾容^.。
“?!弊笳覍?。
“辛”、“苦”:這兩個字都有一長橫,要寫得穩(wěn)而長。
2、師范寫’禾、粒、辛、苦“。
3、生描紅、臨寫。
朗讀。
1、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意。
2.輕聲地和老師一起說。
3、指名說。
4.背誦表演古詩.。
5.描紅、臨寫。
古詩登教案篇十五
本課選編了唐(送孟浩然廣陵)李白和(出賽)。王昌齡;宋(泊船瓜洲)各安石和(秋夜交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陸游各兩首古詩。詩人在古詩中表達了朋友之間的離別之情,思鄉(xiāng)之情以及憂民的愛國之情。
1認真看注解,正確理解每首詩的意思。
2觀察插圖,想象詩中的意境。
3體會詩人在古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4能在誦讀中較準確地把表達詩人的思想感情。
5練習背誦課文。
1啟發(fā)學生認真看注解,正確理解詩句的意思。
2根據(jù)詩句意思。結(jié)合觀察插圖,想象詩中的意境。
3誦讀時能較準確地表達詩人的思想感情。
體會詩人在古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一檢查朗讀古詩:
1請四句同學分別讀古詩,大家評議。
2齊讀四首古詩。
二看注解,正確理解詩句的意思。
1學生邊看注解,邊理解詩句的意思。
2投影出示,理解重點字詞的意思。
(1)讀句子,寫出帶點字的意思。
1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2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3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4遺民淚盡胡尖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2)指名讀字義,全班齊計字義。
3分組討論,理解詩句的意思。
每人講一講古詩的意思,互相補充。
4質(zhì)疑。
對著注解,后,仍不理解的字,詞。句提出。
5指名講解每首古詩的意思。
三看插圖,想象詩中的意境。
1提問:
(1)每幅插圖中年描繪的情景,體現(xiàn)了哪些詩句的內(nèi)容。
(2)觀察每幅插圖后,你有什么感受?
明確:
(1)第一幅: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第二幅: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第三幅: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
第四幅: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2)要點:
一感情深厚。難舍難分。
二熱愛故鄉(xiāng),思念故鄉(xiāng)。
三希望過和平的生活,反對戰(zhàn)爭。
四希望收集失地,熱愛祖國。
板書:孤帆。
送孟浩然之廣陵。
惟見。
又綠。
泊船瓜洲。
何時.......還。
飛將在。
出塞不教。
秋夜將曉出籬門淚盡。
迎涼有感南望。
2讀句子,練習能正確地讀出古詩中的意境。
四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1齊讀四首古詩。
2思考;
(1)畫出每首詩中表達詩人思想感情的句子。
(2)每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全班討論。
板書:
(惜別之情)。
(思鄉(xiāng)之情)。
(愛國之情)。
(憂國憂民,愛國之情)。
板書:孤帆。
送孟浩然之廣陵(惜別之情)。
惟見。
又綠。
泊船瓜洲。
何時......還(思鄉(xiāng)之情)。
飛將在。
出塞不教(愛國之情)。
秋夜將曉出籬門淚盡(憂國憂民)。
迎涼有感南望(愛國之情)。
古詩登教案篇十六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三首古詩詞,能默寫前兩首古詩。
3、通過誦讀、解讀、悟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體會課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激發(fā)學生對祖國詩詞的熱愛之情。
:學習詩詞的內(nèi)容,想象詩詞中描寫的情景。
:結(jié)合詩詞句展開想象,并能描述出來。
1.查閱有關(guān)詞的資料以及三位詩人的生平和創(chuàng)作情況。
2.課文插圖。
:兩課時。
1.板書課題。
2.自由讀題,說說題意。
“鄉(xiāng)村四月”是指江南農(nóng)村初夏的時節(jié)。
3.出示插圖,觀察感受。
4.簡介詩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詩人,一生未做官,描寫了許多田園生活的詩篇。
1.教師范讀,學生整體感知誦讀的節(jié)奏和詩的畫面。
2.學生自由練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握節(jié)奏,注意“蠶”“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讀,相互學習,相互欣賞。
4.組內(nèi)輪讀,試著利用工具書或文中注釋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講講詩意。
1.自由誦讀,邊讀邊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
2.逐句品評,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寫了江南水鄉(xiāng)初夏時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寫了勞動人民緊張繁忙的勞作,也同時體現(xiàn)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贊美。“少”“才”“又”突出了勞作的繁忙。
3.想象畫面,有感情地朗讀。
自學《四時田園雜興》。
1.按照學習《鄉(xiāng)村四月》的方法自學,畫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組內(nèi)交流,教師指導(dǎo)點撥。
3.全班交流自學成果。
4.背誦。
2.你知道什么是詞嗎?
教師簡介:詞初名曲、曲子、曲子詞。也就是為曲所填的詞。由于詞的長短不一,還被稱作長短句。這是與詩的不同之處。
3.你了解或背誦過詞嗎?試著背一背。
1.自由讀詞,練習讀正確、讀流利,注意“塞”“蓑”的讀音。
2.誰愿意讀給大家聽?說說你喜歡這首詞嗎?為什么?
3.默讀詞,畫出詞中描寫的各種景物。
4.再讀詞,邊讀邊畫出詞中難理解的詞和句,先按照學習古詩的方法自己理解,解決不了的問題和同桌交流討論。
5.全班交流:交流重點:斜風細雨中垂釣的人兒為什么不想回家?詞中出現(xiàn)了哪些顏色?
1.教師導(dǎo)語: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紅桃,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又充滿活力。
2.教師范讀,體會詩情畫意。
3.學生練讀,想象整體畫面。
4.指名朗讀,教師指導(dǎo)。
5.同桌互讀,相互欣賞。
1.有感情地背誦《漁歌子》。
2.背一背你喜歡的詞。
3.默寫兩首古詩。
白鷺飛斜風細雨。
漁歌子桃花流水熱愛大自然。
鱖魚肥不須歸。
古詩登教案篇十七
(1)了解作者。
2、自瀆課文,要求:
(1)自學生字。
(2)讀通詩句。
3理解詩意。
(1)讀詩。
(2)讀注解2—6。
(3)指名逐條講注解。
(4)指名連起來說說第1、2句詩的意思,集體評議,補充或矯正。
(6)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讀這兩句詩。
(7)指名連起來說說第3、4句的意思,評議,矯正。
(8)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指點。〈這兩句詩寫的是詩人抒發(fā)的感受:在春游中那么容易的就看到了春風的面容,百花吐艷,萬紫千紅,原來就是春天美麗的化身!
(9)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熟讀全詩。
1、看注釋(1)了解作者。
2、自瀆課文,要求:(1)自學3個生字。(2)讀通詩句。
3、釋題。借助注釋(1)理解題目的意思。指名試講題目的意思。(作者去游園,而主人不在,沒有能進到園里去。)。
4、理解詩意。
(1)讀詩。
(2)讀注釋2—4。
(3)提出不懂的字詞,討論它的意思。
(4)指名連起來說說第1、2句意思。評議,矯正。
(5)教師有針對性的指點。(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大概是園主人愛惜園內(nèi)小徑上的蒼苔,怕人家進去時木鞋把它踩壞,盡管詩人輕輕地敲那柴門,敲了好久,也沒有人來開門。)。
(6)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讀這兩句詩。
(7)指名連起來說說第3、4句的意思,評議、矯正。
(8)教師有針對性地指點。(這兩句詩的意思是:滿園的春色是關(guān)不住的,一枝粉紅的杏花正伸出墻來。這兩句從露出墻頭的一枝紅杏,聯(lián)想到滿園的美好春色,形象的反映了春天萬物勃勃的生機,并蘊涵著一個道理:一切富于生機的東西是關(guān)閉不住、禁止不了的,它能沖破束縛,茁壯成長。這一句因而成為千古名句。)。
(9)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熟讀全詩。
4、作業(yè)。
(1)熟讀古詩。
(2)做作業(yè)本上第3、4(1)題。
古詩登教案篇十八
1、認識“客、何”等8個生字。會寫“舟、乘”等6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
3、懂得熱愛家鄉(xiāng),珍惜友情。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
一、談話導(dǎo)入。
1、同學們已經(jīng)學了很多古詩,誰愿意把喜歡的古詩背給大家聽?
二、初讀感知。
1、范讀。
2、學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3、說說自己從詩中讀懂了什么?
三、朗讀感悟。
1、聽老師范讀,說說自己從老師那里聽出了什么?
2、自讀課文,體會詩中的感情,讀出詩的韻味。
3、在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讀詩的體會。
4、展示讀課文。
5、背誦這首古詩,看誰先背下來。
四、認讀生字,指導(dǎo)寫字。
1、出示要求會認的字,學生集體認讀。
2、指導(dǎo)書寫。
五、拓展練習。
“我”回到了故鄉(xiāng),見到了親人,會說些什么?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dǎo)入。
1、出示圖片。他們在干什么?誰送別誰?詩人離開時心情怎么樣?
2、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另一首古詩《贈汪倫》。
二、自由朗讀,初步感悟。
1、借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學習要認的字。
3、同桌互相讀全文。
三、熟讀。
1、自己試著按節(jié)奏讀。
3、有韻味地讀一讀。讀出詩人與朋友依依不舍的離別之情。
4、請同學讀。
6、學生自由背誦。
四、指導(dǎo)書寫。
1、自己邊讀邊畫出要求會寫的字。
2、指名讀。你準備如何記住它?
3、練習書寫。
古詩登教案篇十九
1、指導(dǎo)學生學習8個生字,正確書寫6個生字。
2、指導(dǎo)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引導(dǎo)學生大致了解詩的內(nèi)容,體會詩的意境,感受梅花的頑強品質(zhì)和夜雪的美。
認識8個漢字,會寫6個生字。
感受梅花的頑強品質(zhì),體會夜雪可感不可見的美。
生字卡片,課件。
第一課時。
學習《梅花》。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感受梅花的頑強品質(zhì),體會夜雪可感不可見的美。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見過梅花嗎?它們在什么季節(jié)開放?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古詩《梅花》。
二、自讀古詩,了解大意。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邊讀邊用筆圈出不認識的字,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教師巡視并指導(dǎo)。
2、檢查自讀情況,并糾正讀音。
3、師范讀,學生跟著讀。注意停頓和重音。
4、以組為單位,學生練習朗讀。小組內(nèi)互相討論,提出疑難問題并嘗試解答。
5、師生共同交流,理解重點詞語。
6、學生互相提問,先說說詞語的意思,再連起來說說詩句的意思。
7、反復(fù)練習朗讀,想像梅花在嚴寒中傲然怒放的畫面。
8、在讀、議、背中感受梅花耐寒、清香、潔白的特點。
9、師。
小結(jié):這首詩通過寫梅花不畏嚴寒,冒雪開放,贊揚了梅花堅強的品格。
三、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生字。
1、了解了梅花的品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識字朋友吧!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學生進行認讀。
2、小組合作,進行認讀、識記生字。
3、指導(dǎo)書寫。
(1)指導(dǎo)學生觀察田字格申的生字,說一說怎樣寫才能端正、美觀。
(2)學生試寫,教師重點提示:
獨、梅、暗都是左窄右寬的字,書寫時要注意避讓。
寒:要注意端正。下面兩點要寫在豎中線上,撇和捺要舒展,起出寶蓋頭,三條橫線間距要均勻。
四、作業(yè)。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7198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