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把握教學重點和難點,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和資源。教案的編寫中,要綜合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教案范文的分享可以促進教師之間的共同進步和成長。
漁舟唱晚大班教案篇一
《漁舟唱晚》是人教版小學音樂六年級下冊,第3單元的一首欣賞課,此曲由婁樹華根據古曲《歸去來兮》的基礎上進行改編。樂曲的結構分為三部曲式。樂曲以典型的民族調式,經過主題的展現、對比,描繪出了一幅生動的夕陽映照萬頃碧波,漁民悠然自得,漁船隨波漸遠的優(yōu)美景象。是一首頗具古典風格的河南箏曲。
二、說學情。
六年級的學生隨著生活范圍和認知領域不斷的擴展,感受體驗與探索創(chuàng)新的活動能力也在不斷得增強,在通過之前的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音樂基礎知識,具備初步的識譜能力,但是對于我國古曲知之甚少,因此本節(jié)課通過聆聽、觀看、延伸的方式讓學生對中國古曲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三、說教學目標。
1、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學生能夠了解《漁舟唱晚》作品的創(chuàng)作過程,體會民族文化各類藝術的寶庫,激發(fā)學生學習并發(fā)揚優(yōu)秀民族傳統文化的愿望。
2、過程與方法目標:以聆聽、欣賞、感受、模仿等方式,學生《漁舟唱晚》所表達的畫面,提升綜合音樂欣賞能力。
3、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能夠熟記《漁舟唱晚》的三個主題,并能說出演奏順序和描述音樂表達的畫面。
四、說教學重難點。
1、重點:熟記《漁舟唱晚個》三個主題,說出主題的演奏順序。
2、難點:展開聯想和想象,描繪出音樂表達的唯美畫面。
五、說教學方法:欣賞法、講授法等。
六、說教學用具:多媒體,視頻、古箏。
七、說教學過程。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導入的環(huán)節(jié)我會運用音樂與提問相結合的方式,播放《功夫》片段,同時提問電影當中的兩位高人演奏的是哪首曲子?他們使用的是什么樂器?當同學們認真的聆聽的時候也在積極的思考,影片中夸張的演奏方式和精美絕倫的武打動作結合在一起,學生們可能會了解演奏的樂器是古箏,但是誰也聯想不到這竟然是一首描寫晚霞中漁夫悠然自得垂釣的畫面的樂曲,當我出示課題的時候同時會解釋,影片用一首古箏曲來表達自身的音影片思想,可謂是將音樂本身主題與情節(jié)做出了夸張的對比,但是這首樂曲本事描寫了一幅十分唯美的畫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和欣賞一下這首曠世名曲――《漁舟唱晚》。
設計意圖:導入是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喜歡探索一些未知事物,對陌生內容充滿了好奇心,用電影片段和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學生也盡快會轉移到課堂當中來,既達到了我的導入目的,也讓他們能夠通過和想象,表達對音樂的初步感受,同時也與其他藝術門類想結合,符合新課程標準中的音樂與其它藝術結合的理念。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完成之后,我會迅速進入到新課教學中,播放唯美的古箏曲《漁舟唱晚》,同時提問學生:現在聽到這首古箏曲,你會想到什么畫面?作者為什么要用《漁舟唱晚》來做這首箏曲的標題?學生聽完后自由回答,我會結合多媒體邊播放邊總結的方式講解樂曲創(chuàng)作的背景:《漁舟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繪了夕陽西下,晚霞斑斕,漁歌四起,漁夫滿載豐收的喜悅歡樂情景,表現了作者對祖國美麗河山的贊美和熱愛。樂曲的前半部分(第一段),樂句與樂句基本上是上下對答的“對仗式”結構,給人結構規(guī)整之感;樂曲的后半部分(第二、三段),則運用遞升、遞降的旋律和漸次發(fā)展的速度、力度變化,表現了百舟競歸的熱烈情景。
設計意圖:
在引導該學段的孩子欣賞音樂作品的時候,應該以具象的語言描述作品的背景,讓孩子們準確了解到相關內容,對他們追求真實的音樂內容,以客觀的方式去了解音樂創(chuàng)作背景打下扎實的基礎。
接下來我會進入分段聆聽的環(huán)節(jié):在聆聽第一段音樂的時候我會拋出一個問題:“同學們仔細聆聽,展開你們的想象,說一說這段音樂在你大腦中形成了什么樣的畫面?”聆聽結束后我提問讓學生一一回答,學生的答案可能是稚嫩的,單一的.,但在即將揭曉答案之前我會播放一組圖片,讓同學們在觀看圖片的同時再聆聽主題,這時他們可定會恍然大悟,原來曲作者將畫面融入到了音樂當中!之后我會解釋:樂曲的第一段為,慢板。音樂抒情、悠揚,如歌一般,左右手相互配合,以高超的演奏技巧展示了優(yōu)美的湖光山色――遠處漸漸西沉的夕陽,緩緩移動的帆影,輕輕歌唱的漁民……給人以“唱晚”之意,抒發(fā)了作者內心的感受和對景色的贊賞。
接下來我會以同樣的方式去進行第二段,第三段的欣賞,以此讓學生能對音樂內容充分的理解:樂曲的第二段音樂速度加快。這段音樂史對第一段音樂的變奏,給人一種節(jié)奏變化,這段旋律從前一段音樂發(fā)展而來,造成對比和變化。這段音樂形象地表現了漁夫蕩槳歸舟、乘**浪前進的歡樂情緒。樂曲的第三段為快板。在旋律的進行中,運用了一連串的音型模進和變奏手法。形象地刻畫了蕩槳聲、搖櫓聲和浪花飛濺聲。隨著音樂的發(fā)展,速度漸次加快,力度不斷增強,加之突出運用了古箏特有的各種按滑疊用的催板奏法,展現出漁舟近岸、漁歌飛揚的熱烈景象。
在拓展提高部分,我會用事先準備好的古箏為同學們演奏一曲現場版的《漁舟唱晚》,同時讓同學們再閉上眼睛,想象音樂當中畫面,之后再談談自己的感受,演奏完成之后我會發(fā)起一個小組合作活動:找一篇適合的詩或者文章,和著音樂讀一讀,哪一組找的準,讀的好!在每一組都表演結束之后我會對他們勇敢的表現和精準的理解能力給以正面的評價!
設計意圖:新課標中指出,音樂課程應該以音樂為主線,提倡與其他學科的綜合,而我這里的設計,意在讓同學們自主的發(fā)現音樂可以和文學,尤其是中國的古代現代文學作品相結合,充滿的畫面感和美感,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民族音樂和民族文化的愿望。
在小結作業(yè)環(huán)節(jié),我會以提問的方式詢問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從音樂中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領悟到了什么?并且嘗試哼唱出三個樂段中給你印象最深的音樂段落。以此來讓學生說出民族音樂的美感和美麗,并引導學生有將民族文化發(fā)揚光大的意愿。達到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作業(yè)是讓學生在網絡上搜集一些關于描寫景物的優(yōu)美音樂,下節(jié)課與同學們一起欣賞。
本節(jié)課的板書以多媒體的形式呈現。
漁舟唱晚大班教案篇二
一、教學內容:
二、教學目標:
1、介紹民族樂器————古箏,欣賞《漁舟唱晚》,讓學生了解并熱愛祖國的民族音樂文化,激發(fā)學生愛國主義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2、通過欣賞《漁舟唱晚》,了解古箏的音色和表現力,體現樂曲表達的情緒和意境,從而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審美能力。
3、引導學生聽辨、討論、聯想,綜合感受樂曲的音樂形象,培養(yǎng)良好的欣賞習慣,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
三、教學重點:
了解古箏的音色和表現力,體驗樂曲表達的情緒和意境。
四、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發(fā)現并體驗音樂中細小之處的美。
五、教學過程:
1、聽了外國的“晨景”,現在看看中國古代的漁村晚景?!蕾p《漁舟唱晚》第一部分。
2、設問:從音樂聲中你能想像這是怎樣的景色。
3、哼唱一下這一段音樂的主題曲調,畫出圖形譜。
設問,從這段音樂中你聽到了什么聲音。
5、哼唱這段音樂中的主題曲調,并把每小節(jié)的第一個音連接起來唱一唱。
6、聆聽全曲。
要求:聽完后能根據音樂的發(fā)展順序編講一個故事。
7、小結:這是古代中國豐衣足食的農村晚上一景、
聽辨活動:4/4拍還是6/8拍。
1、先聽教師彈奏一遍,想一想。
2、聽一聽,劃劃拍,試一試。
3、邊唱邊劃拍檢驗一下。
4、在括號內填上拍號,再唱一唱。
小結:箏是我國古老的民族彈撥樂器之一,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zhàn)國時代就流行于當時秦國(今陜西一帶),因此人們稱它為古箏,箏的形狀狹長而扁平,琴體面板的音柱上架有很多條弦,均按五聲音階排列。箏的傳統奏法是用右手彈奏琴弦,掌握音高和節(jié)奏,左手則在音柱左側用按、滑、揉、吟等手法來調節(jié)弦音變化,美化音色,裝飾旋律,雙手密切配合就能奏出音色美妙、韻味濃郁的音樂來。
表演《晚風》:
1、本課主題是朝夕,唱好了“晨”,現在唱“晚”?!锻盹L》是一首俄羅斯歌曲。聽聽晚上的景色美不美————聆聽范唱。
4、全體劃拍(以八分名符為一拍),注意強弱節(jié)奏,跟著教師的教棒點譜視唱第一樂句(4小節(jié))。
5、在第一句能準確視唱的基礎上,學生自學第二、三樂句的曲調(注意每句的弱起拍,節(jié)奏要唱準)。
6、請一位學生指揮大家流暢地唱好全曲。
7、本歌的難點是二聲部合唱,其基礎是二聲部曲調要唱得和諧、均衡。平行三度的二聲部合唱不容易唱好,要做些聽覺上的輔助練習。
(1)學生唱第一聲部,教師唱第二聲部,要求相互都能傾聽。
(2)聽伴奏帶或教師伴奏(教師的伴奏必需是不帶旋律的伴奏)學生學唱第二聲部。
(3)教師唱第一聲部,學生唱第二聲部。
(4)學生二聲部曲調合唱。
(5)口風琴基礎較好的班級,二聲部各用一、二支口風琴輔之。
(6)班級基礎較差的,可以降低難度。第一樂句單聲部,第二、三樂句二聲部。
8、在二聲部曲調較穩(wěn)固的基礎上,再唱歌詞,注意力度記號,以輕柔的聲音唱出其晚景。
教學后記:
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基礎比較薄弱,安排3課時進行教學。對自己的課堂反思如下:
1、課堂常規(guī):
學生上音樂課坐的姿勢、拿書本的方法以及聆聽的習慣都沒有養(yǎng)成。
2、學生的聆聽:
初聽歌曲,學生不知道去聽歌曲中體現的基本要素,要像一年級小朋友一樣告訴他們要怎樣去聽音樂。在欣賞的時候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只能停留在最表層,旋律的變化,音高的變化等學生都不知道去聽,去分析。
3、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
最基本的技能學生也是沒有基礎的,不能識譜;不知道什么是節(jié)奏,更不會念、拍節(jié)奏;不知道音樂的表現的情緒是怎樣的。在學生的腦海中,沒有這樣的概念。
漁舟唱晚大班教案篇三
1、介紹民族樂器——古琴與古箏,通過對比欣賞,體會兩種樂器的不同聽覺享受。
2、通過欣賞《漁舟唱晚》,了解古箏的音色和表現力,體現樂曲表達的情緒和意境,從而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審美能力。
3、從學生的興趣入手,教育學生熱愛古典音樂,了解世界不同的音樂文化,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音樂,來美化生活。
了解古箏的音色和表現力,體驗樂曲表達的情緒和意境。
引導學生發(fā)現并體驗音樂中細小之處的美。
聽辨、討論、聯想、綜合感受。
教學課件。
一、課前準備:
導入欣賞歌曲《太湖美》,營造氣氛。
問:樂曲主要采用了哪種樂器?你對它了解多少呢?
二、知識學習:認識古箏。
1、了解古箏的歷史起源。(課件展示古箏圖片及發(fā)展起源)。
2、時事新聞:“嫦娥一號”升空時帶去的樂曲中有一首古琴曲《高山流水》,讓學生欣賞此段錄像,聽辨古琴的音色特點。
3、學生欣賞后,談談古箏和古琴音色的不同效果。
4、教師補充介紹:用歷史傳說中俞伯牙和鐘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以及《三國演義》中孔明巧施空城計,操琴退十萬大軍的故事來讓學生理解古琴的`音色特點,與古箏形成對比。
1、純聽音樂,初步感受,充分想象。
1)閉上眼睛欣賞,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2)聽到樂曲有明顯變化時舉手示意。
2、反饋、討論。
3、介紹作品:
1)分析、介紹題目來源、作者。
2)了解電子合成版的《漁舟唱晚》被中央tv天氣預報中的使用。
3)簡單了解古箏演奏的手法。(課件展示古箏的彈奏指法)。
4、分部欣賞,細節(jié)分析。
(一)第一部分。
1)欣賞,體會第一部分的演奏效果,從節(jié)奏、速度、情緒、意境四個要素來討論。
2)教師總結,出示投影片,體會第一部分音樂特點。
3)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會用一幅畫來表現此部分。
(二)第二部分。
1)將此部分再詳細的分成小部分來欣賞,交流,討論,體會。
2)教師總結,投影出示表格。
(三)第三部分。
1)欣賞,讓學生自己談這段與前兩段的區(qū)別:畫面多還是心情多?
2)教師總結音樂意境。
3)尾聲:余音繚繞,意猶未盡。
5、完整欣賞,加深理解,深化效應。
教師配以生動的語言輔助說明。
四、提高欣賞,開闊視野。
1、聽了《漁舟唱晚》,你覺得古箏善于表現哪種類型的樂曲?
2、從學生喜歡流行音樂的興趣入手,播放【奧】莫扎特的第四十交響曲中的主題音樂,讓學生聽此段音樂在哪里聽過?(she《不想長大》),那么古箏這種傳統的民族代表樂器是否也被流行音樂人所利用呢?欣賞周杰倫創(chuàng)作的歌曲《黃金甲》、《青花瓷》,體會流行音樂融入的古典因素帶給我們的聽覺享受。
五、情感升華。
流行音樂的發(fā)展離不開古典音樂的基礎?!傲餍幸魳啡缌餍且话汨矈Z目;古典音樂,歷經了多少個世紀,依舊被人們緬懷與沉浸?!毕M瑢W們能在喜歡流行音樂的同時,也要重視古典音樂,多去了解世界上不同的音樂文化,汲取它們的精髓,去創(chuàng)造更多更美好的音樂,來美好我們的生活。
漁舟唱晚大班教案篇四
一、設計思路:
新《綱要》明確指出,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的開展工作,那么怎樣創(chuàng)造性的開展音樂教學,怎樣讓我們的孩子們喜歡音樂呢?這個問題一直引導著我不斷的嘗試和總結,尋找更多孩子們喜歡的音樂,尋找更多適合孩子們發(fā)展的音樂。下面我想就《漁舟唱晚》這次活動跟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漁舟唱晚》是一首經典的古箏曲目,是幼兒園大班的音樂欣賞補充教材。幼兒通過音樂欣賞這種藝術表現行式,可以初步了解“藝術”和“生活”之間的關系,增強幼兒對社會的親和能力,提高幼兒對美好事物的感受能力。而本班幼兒在中班時就已經進行過民樂的欣賞和節(jié)奏、律動的訓練,到了大班幼兒已經具備創(chuàng)編律動的能力,同時他們也已經具有了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愿望。經過認真分析本班幼兒的實際發(fā)展水平,我認為:音樂欣賞活動《漁舟唱晚》滿足了幼兒在成長過程中,情感的釋放和能力不斷提高的需要,很適合大班幼兒學習。
二、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音樂欣賞活動的興趣,能大膽的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3、認識古箏的音色特點,感受民族樂器帶輕松和愜意。
以上的活動目標是根據幼兒園藝術教育領域目標的原則制定的,那就是:“使幼兒初步感受并喜歡環(huán)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p>
三、活動準備:
2、實物古箏一臺。
選擇這些形象直觀教具的目的是為了營造一種真實,親切的活動氛圍,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的積極性。
四、活動過程:
(一)、利用多媒體教學導入課題、
2、在傾聽結束并進行簡單的討論;
3、邀請孩子們觀看《漁舟唱晚》課件,讓孩子們感受真實的音樂情景(播放課件);
(二)、音樂游戲“快樂的小漁民”。
2、接著我會請幼兒兩兩配合,跟隨a段音樂盡情的展示與眾不同的劃船動作;
3、我會以同樣的方式鼓勵幼兒跟隨b段音樂設計捕魚的動作;
4、將幼兒分成兩組,即劃船組和捕魚組,開展“快樂的小漁民”的游戲。玩法是:播放a段音樂,劃船組幼兒自由劃船,捕魚組的幼兒則扮演小魚,在水中自由的游動;播放b段音樂由捕魚組活動,而劃船組則又扮演小魚開展游戲,讓幼兒充分感受a、b段音樂的不同情緒。
在傾聽中感受在感受中表現在表現中創(chuàng)造―――――大班綜合音樂活動《漁舟唱晚》。
設計以上環(huán)節(jié)的依據是我知道幼兒藝術活動是在他們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fā)展起來的,教師的作用主要在于激發(fā)幼兒感受美、表現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讓他們快樂的創(chuàng)造和表達。在此基礎上,我會根據幼兒發(fā)展的狀況和需要,對表達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時、適當的指導。
(三)、出示古箏圖片(放課件)和實物古箏,讓幼兒認識古箏的音色特點,知道《漁舟唱晚》就是用古箏演奏出來的,激發(fā)幼兒興趣,然后利用古箏現場演奏開展音樂游戲“快樂的小漁民”,將活動推向高潮。
五、延伸活動:
此次活動結束后,我會將古箏和《漁舟唱晚》的音樂投放到音樂區(qū)角,讓孩子們深入的認識我們的民族樂器,愛上我們的民族音樂。
漁舟唱晚大班教案篇五
傾瀉下來,紅紅的,我知道那是天邊的一抹殘陽。
靜靜的水面上泛起了粼粼的波光,那是誰的巧手把你們揉在了一起,幻化成了一幅神秘的圖畫,讓這傍晚的暮色溢彩流光。
樹的倒影映在了碧波之上,清晰而又朦朧。遠遠望去,遠山如黛,翠柳寒煙,茫茫的原野披上了一層金黃。
一個人走在這淡淡的暮色里,靜靜地沒有一點的聲響。不知不覺地,一種凄然襲上心頭,在那悵然若失中,心便感到了點點寒涼。
忽然間,遠處傳來了一曲歌聲悠揚,溫柔而又婉轉,清麗而又纏綿,那又是誰在縱情歌唱?循著歌聲望去,一葉輕舟漂浮在遠處的水面上,隱隱約約,仿佛是丹青點綴的畫舫。
凄然不見了,寒涼也遁得無影無蹤。那葉小舟由遠及近越發(fā)地清晰了,歌聲也越發(fā)顯得嘹亮。
于是,我似乎進入了夢里水鄉(xiāng)。
天邊的云徹底地消散了。月華如水,又灑滿了一地的清輝,舒緩、安詳、恬淡,還略帶了幾分張揚。
小舟仍在飄蕩,漁歌還在不停地吟唱。在這寂靜的暮色里,心中那淡淡的思緒又如長了一雙翅膀,開始漫天飛翔。
我看到了大山下的古戰(zhàn)場,我看到了火燒赤壁的滿天紅光,我看到了唐風宋韻正吹向我的面龐......
一聲聲蛙鳴傳來,已經和那漁夫的歌聲編織成了一曲絕妙的交響。
山醉了,水醉了,夜醉了,心也醉了。滿地的芬芳,開始在我的心田恣意地流淌......
漁舟唱晚大班教案篇六
古箏漁舟唱是古代中國豐衣足食的農村晚上一景,古箏漁舟唱晚教學教案怎么設計,一起來看看吧。
備課人:
高燕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漁舟唱晚》,體現“音樂與自然”的人文性,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2、復習歌曲《晚風》,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難點: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學準備:鋼琴多媒體。
教學過程。
1.聽了外國的“晨景”,現在看看中國古代的漁村晚景?!蕾p《漁舟唱晚》第一部分。
2.設問:從音樂聲中你能想像這是怎樣的景色?
3.哼唱一下這一段音樂的主題曲調,畫出圖形譜。
設問,從這段音樂中你聽到了什么聲音?
5.哼唱這段音樂中的主題曲調,并把每小節(jié)的第一個音連接起來唱一唱。
6.聆聽全曲。
要求:聽完后能根據音樂的發(fā)展順序編講一個故事。
7.小結:這是古代中國豐衣足食的農村晚上一景。
二、復習歌曲《晚風》。
1、聆聽歌曲《晚風》。
2、跟琴演唱歌曲,老師矯正不準確的地方。
3、分組唱、男女唱、個人唱。
4、用打擊樂器給歌曲伴奏。
5、根據歌曲表演。
三、聽辨活動:4/4拍還是6/8拍。
1.先聽教師彈奏一遍,想一想?
2.聽一聽,劃劃拍,試一試。
3.邊唱邊劃拍檢驗一下。
4.在括號內填上拍號,再唱一唱。
四、教師小結:通過此課學習,體現“音樂與自然”的人文性,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反思:。
同學們能夠安靜地欣賞歌曲《漁舟唱晚》,聽得特別認真。聽辨活動時,聽得也不錯,但劃拍時有的同學劃得不標準,練習后同學們做得不錯了。
漁舟唱晚大班教案篇七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一)指導思想建構主義理論內容很豐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fā)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音樂教師設計的學習活動要從學情出發(fā),挖掘音樂作品最突出的特征,結合原有知識基礎,生成新知識新技能的學習,體現音樂教學的系統性與發(fā)展性。
(二)理論依據。
本課教學設計以《音樂課標》中相關課程理念作為理論依據,重點凸顯以下兩項基本理念:
1.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
該理念對什么是“音樂審美”進行了解讀,音樂審美指的是對藝術美感的體驗、感悟、溝通、交流以及對不同文化語境和人文內涵的認知。本課教學活動在兼顧學生興趣的同時根據中國古典音樂藝術的表現特征,引導學生對樂曲的整體把握、領會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增進音樂素養(yǎng)。
2.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fā)展。
該項課程理念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音樂課,應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fā)并從中收益。音樂課的教學活動既要面向全體又要尊重個性。教學中,應把全體學生的普遍參與和發(fā)展不同個性有機結合起來,創(chuàng)造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為學生發(fā)展音樂才能提供空間。
二、教學背景。
(一)教學內容分析。
1.對整首作品的分析。
本課賞析的音樂作品《漁舟唱晚》是一首古箏演奏的器樂曲,采用五聲調式,是古箏演奏家婁樹華以古曲《歸去來辭》為素材發(fā)展改編而成的。樂曲標題取自唐代詩人王勃《滕王閣序》中:“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彭蠡”即現在的鄱陽湖。樂曲以優(yōu)美典雅的曲調、舒緩的節(jié)奏,描繪在夕陽西下、湖光山色無比優(yōu)美的時刻,漁人滿載著勞動豐收的喜悅,蕩槳歸舟的歡快情景,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美麗山河的熱愛和贊美之情。全曲為三段體,具體呈現為a+b+c+尾聲。
2.對樂段的分析。
a.第一樂段。
譜例。
1
第一樂段是全曲的“起始”部分(見譜例1)。全段節(jié)拍較為自由,共運用了三種節(jié)拍(4/4、5/4、2/4),為交替節(jié)拍。它們所占的比例為4/4拍13小節(jié),5/4拍2小節(jié),2/4拍1小節(jié),呈現出4/4+5/4+4/4+5/4+2/4的交替順序。富于變化的節(jié)拍使得旋律行進更加自由流暢。
韻深遠的聽覺感受。生動地描繪出一幅夕陽映照、碧波萬頃、帆影點點的“唱晚”景象。
b.第二樂段。
譜例。
2
c樂句采用的節(jié)奏形態(tài)。
的節(jié)奏形態(tài)、
兩個樂句在進行中打破了原有節(jié)拍的強弱規(guī)律。運用弱起,以樂匯為動機不斷下行模進,生動形象地表現了漁夫蕩槳歸舟、乘風破浪、滿載而歸的喜悅情景。
c.第三樂段的分析。
譜例3。
第三樂段(見譜例3)是樂曲的“轉折”段落,2/4拍,運用了一連串的動機模進。旋律采用復式遞升遞降的發(fā)展手法,速度漸次加快,力度不斷增強。本樂段突出運用了古箏特有的按、滑、疊,揉的催板奏法,形象刻畫了蕩槳聲、搖櫓聲和浪花飛濺聲,展現出漁舟近岸、漁歌飛揚的熱烈景象。
d.尾聲。
尾聲為樂曲的“合”部分。音樂在達到高潮后突然切住,速度徐緩,下行的旋律出人意料地落在宮音上(全曲是徵調式),具有耐人尋味的效果,樂曲也在寧靜的氣氛中結束。
(二)學生情況分析。
表一。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對本首音樂作品的情感態(tài)度分析:經過調查了解到在本班43個孩子中,喜歡通俗歌曲的43人,占調查人數的100%;喜歡民族歌曲的有13人,喜歡民族器樂曲的只有8人僅占調查總數的18.6%。當前,由于受多種媒介的充斥,加之小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音樂審美能力,對音樂主動接受范圍大多局限于結構短小,內容通俗、生活氣息濃郁且音域不寬、曲調順口,易于傳唱的“流行音樂”,對于器樂曲的主動接觸十分有限。因此,本課對器樂曲《漁舟唱晚》的賞析要充分激發(fā)學生聽覺興趣,調動多種感官,進一步幫助他們了解我國民族音樂,體會古曲音樂的雅致韻味,激發(fā)學生對我國民族音樂的主動接受意愿,提升音樂審美能力。
2.對本首作品表達主題內容的分析:該首作品從標題上理解,表現的是長江中下游江西鄱陽湖一帶漁民蕩槳歸舟的情景,對于江南水鄉(xiāng)、漁民生活等內容學生在品德與社會《美麗富饒的南國》一單元中已有所學習,因此對于音樂標題所表現的內容有所了解,由此也會幫助他們更準確的體驗與理解音樂作品。過程與方法:
在以往音樂欣賞學習中學生形成了良好的自主聆聽習慣,且喜歡以親身體驗和自主思考的方式學習新知。孩子思維較為活躍,常常能夠就某一知識點延伸暢談和討論,因此本節(jié)課教師會結合音樂作品特點及具體學情設計音樂探究話題,同時會有意識的捕捉課堂生成資源,加以提煉、展開、體驗。
知識技能:
在作品分析與學情分析基礎上以表格形式呈現本課知識技能相關信息。
漁舟唱晚大班教案篇八
秋紅蔚接天,海月臥云川。雁景煙霞挽,星沙槳葉船。
遐緒——遐想——!
虞川的黃昏,漫山野的楓紅,煙霞伴著雁云共行,謐靜的江面帆影點點,魚兒躍灘,鶩鳥低飛,清波臥月時貓著的一顆星星,螺絲灣還有兩個慕侶,或隱或明——!
櫓聲,埃吱----埃吱----埃吱,微微的風,水面上一路歡快的船歌,層層的漪漣涌動。已鏡天皓月,青山松柏的倒影,一個著粉衣或娉婷婉約的女子、拉長的湖面上倒影,咯咯咯的笑聲。一顆顆淘氣的小星星,跳,跳出了幽藍的.夜空,悄然的劃落,一道道銀白色的的弧光,像織女拋出的絲絲的錦線。此景;誰不會在心湖里涌起層層的漪瀾!
誰點燃了;湖面上,忽隱忽明的漁火,閃爍。誰;一聲吆喝,蘆葦里撲撲的野鴨在飛。船艙小酌,聽;魚兒上鉤時一卷卷的水聲,又琴川派的箏曲如怨如慕的綿長。眸如秋水,玉顏傾人,雙目對視,珠簾里的竹席陣陣的清香。漾著的小船,隨風——!
一陣冷風,一水面霧氣,只一縷煙縈?捋銀須;佇江堤,老朽一個!哈哈,哈!
漁舟唱晚大班教案篇九
《漁舟唱晚》是一首經典的古箏曲目,是幼兒園大班的音樂欣賞補充教材。幼兒通過音樂欣賞這種藝術表現行式,可以初步了解“藝術”和“生活”之間的關系,增強幼兒對社會的親和能力,提高幼兒對美好事物的感受能力。而本班幼兒在中班時就已經進行過民樂的欣賞和節(jié)奏、律動的訓練,到了大班幼兒已經具備創(chuàng)編律動的能力,同時他們也已經具有了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愿望。經過認真分析本班幼兒的實際發(fā)展水平,我認為:音樂欣賞活動《漁舟唱晚》滿足了幼兒在成長過程中,情感的釋放和能力不斷提高的需要,很適合大班幼兒學習。經過認真分析本班幼兒的實際發(fā)展水平,我班幼兒在中班時就已經進行過民樂的欣賞和節(jié)奏、律動的訓練,到了大班幼兒已經具備創(chuàng)編律動的能力,同時他們也已經具有了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愿望。
1.激發(fā)幼兒對音樂欣賞活動的興趣,能大膽的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3.認識古箏的音色特點,感受民族樂器帶輕松和愜意。
認識古箏的音色特點,感受民族樂器帶輕松和愜意。
《漁舟唱晚》音樂cd、課件ppt、小魚和漁夫頭飾等。
(一)讓孩子們傾聽《漁舟唱晚》的音樂。
1.聽前先提出要求:“聽到音樂你想到了一些什么?”
2.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和旋律。
3.聽音樂,在傾聽結束并進行簡單的討論。
(一是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二是讓幼兒學會有目的的傾聽音樂)。
(二)邀請孩子們觀看《漁舟唱晚》課件。
1.讓孩子們感受真實的音樂情景。
3.學劃船動作,調動幼兒的情緒。
(三)幼兒相互配合學做動作。
1.請幼兒兩兩配合,跟隨a段音樂盡情的展示與眾不同的劃船動作;
2.以同樣的方式鼓勵幼兒跟隨b段音樂設計捕魚的動作。
(四)分組進行“快樂小漁民”游戲。
1.將幼兒分成兩組,即劃船組和捕魚組,開展“快樂的小漁民”的游戲。(玩法是:播放a段音樂,劃船組幼兒自由劃船,捕魚組的幼兒則扮演小魚,在水中自由的游動;播放b段音樂由捕魚組活動,而劃船組則又扮演小魚開展游戲,讓幼兒充分感受a、b段音樂的不同情緒)。
2.幼兒學劃船動作;
3.幼兒開展劃船捕魚游戲;
4.教師激勵評價幼兒,調動幼兒積極參與的情緒。
(五)總結評價,活動結束。
這是一堂音樂欣賞活動課,總體來說我班的孩子對于這個音樂故事還是非常感興趣的,在請他(她)們根據故事情節(jié)和樂曲創(chuàng)編動作、表情時,他們惟妙惟肖,當然有些孩子在到前臺表演時還是有些拘謹的。后來的“劃船”音樂表演游戲還是滿精彩的。隨后我讓學生分角色來表演劃船的和捕魚的,我覺得這個環(huán)節(jié)完成的還是比較成功的,學生一直處于興奮狀態(tài)。今后,我要多多設計學生喜歡的音樂環(huán)節(jié),以提高音樂課的課堂效率。
漁舟唱晚大班教案篇十
1.學唱歌曲《晚風》,體驗、表現歌曲安逸、寧靜的意境。
2.學會6/8拍的揮拍;并能用豎笛演奏歌曲。
3.用豎笛演奏、合唱等不同的形式表現歌曲《晚風》。
二聲部的合唱。
培養(yǎng)學生在欣賞中能夠認真、安靜傾聽的好習慣。
聽了外國的“晨景”,現在看看中國古代的漁村晚景。
設問:從音樂聲中你能想像這是怎樣的景色?
第一部分樂曲的旋律、節(jié)奏、速度、力度是什么?
哼唱一下這一段音樂的.主題曲調,畫出圖形譜。
設問:從這段音樂中你聽到了什么聲音?
哼唱這段音樂中的主題曲調,并把每小節(jié)的第一個音連接起來唱一唱。
3.聆聽全曲。
要求:聽完后能根據音樂的發(fā)展順序編講一個故事。(把編的故事寫在書上,有空的時候相互交流)。
(作品形象地表現了古代江南水鄉(xiāng),在夕陽西下,漁民劃著船紛紛歸航,一天辛苦魚滿倉,江面上歌聲四起,在月色、江水中飄蕩……)。
二、聽辨活動:4/4拍還是6/8拍。
1.先聽教師彈奏一遍,想一想?
2.聽一聽,劃劃拍,試一試。
3.邊唱邊劃拍檢驗一下。
4.在括號內填上拍號,再唱一唱。
三、學習歌曲《晚風》。
1.教師談話導入:
提問:這首歌曲的情緒,速度,力度……猜猜拍號。
2.復習已學過的三種拍號:2/4、3/4、4/4。
引出6/8拍,知道它的含義;注意強弱節(jié)奏;區(qū)分以四分音符為一拍和以八分音符為一拍的不同。
3.用“提綱”學習法學習旋律。
檢查節(jié)奏,節(jié)奏要唱準;逐句檢驗自學成果:在第一句能準確視唱的基礎上,在練習第二、三樂句的曲調。(注意每句的弱起拍)。
4.學生齊唱全曲。
5.學生齊奏樂曲。
6.本歌的難點是二聲部合唱,其基礎是二聲部曲調要唱得和諧、均衡。平行三度的二聲部合唱不容易唱好,要做些聽覺上的輔助練習。
(1)學生唱第一聲部,教師唱第二聲部,要求相互都能傾聽。
(2)聽伴奏學生學唱第二聲部。
(3)教師唱第一聲部,學生唱第二聲部。
(4)學生二聲部曲調合唱。
7.在二聲部曲調較穩(wěn)固的基礎上,再唱歌詞,注意力度記號,以輕柔的聲音唱出其晚景。
8.要求:學生能熟練地掌握二聲部曲調的合唱;二聲部歌曲要根據各班情況臨時調整。
四、課堂小結。
漁舟唱晚大班教案篇十一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晚風》,體驗、表現歌曲安逸、寧靜的意境。
2.學會6/8拍的揮拍;并能用豎笛演奏歌曲。
3.用豎笛演奏、合唱等不同的形式表現歌曲《晚風》。
教學重點:感受、體驗6/8拍的特點;采用自主學習的方法學習歌曲的旋律。
教學難點:二聲部的合唱。
教學方法:啟發(fā)、引導學生進行獨立自主或協作交流式的學習。
養(yǎng)成教育訓練點:培養(yǎng)學生在欣賞中能夠認真、安靜傾聽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聽了外國的“晨景”,現在看看中國古代的漁村晚景。
設問:從音樂聲中你能想像這是怎樣的景色?
第一部分樂曲的旋律、節(jié)奏、速度、力度是什么?
哼唱一下這一段音樂的主題曲調,畫出圖形譜。
設問:從這段音樂中你聽到了什么聲音?
哼唱這段音樂中的主題曲調,并把每小節(jié)的第一個音連接起來唱一唱。
3.聆聽全曲。
要求:聽完后能根據音樂的發(fā)展順序編講一個故事。(把編的故事寫在書上,有空的時候相互交流)。
(作品形象地表現了古代江南水鄉(xiāng),在夕陽西下,漁民劃著船紛紛歸航,一天辛苦魚滿倉,江面上歌聲四起,在月色、江水中飄蕩……)。
二、聽辨活動:4/4拍還是6/8拍。
1.先聽教師彈奏一遍,想一想?
2.聽一聽,劃劃拍,試一試。
3.邊唱邊劃拍檢驗一下。
4.在括號內填上拍號,再唱一唱。
三、學習歌曲《晚風》。
1.教師談話導入:
提問:這首歌曲的情緒,速度,力度……猜猜拍號。
2.復習已學過的三種拍號:2/4、3/4、4/4。
引出6/8拍,知道它的含義;注意強弱節(jié)奏;區(qū)分以四分音符為一拍和以八分音符為一拍的不同。
3.用“提綱”學習法學習旋律。
檢查節(jié)奏,節(jié)奏要唱準;逐句檢驗自學成果:在第一句能準確視唱的基礎上,在練習第二、三樂句的曲調。(注意每句的弱起拍)。
4.學生齊唱全曲。
5.學生齊奏樂曲。
6.本歌的難點是二聲部合唱,其基礎是二聲部曲調要唱得和諧、均衡。平行三度的二聲部合唱不容易唱好,要做些聽覺上的輔助練習。
(1)學生唱第一聲部,教師唱第二聲部,要求相互都能傾聽。
(2)聽伴奏學生學唱第二聲部。
(3)教師唱第一聲部,學生唱第二聲部。
(4)學生二聲部曲調合唱。
7.在二聲部曲調較穩(wěn)固的基礎上,再唱歌詞,注意力度記號,以輕柔的聲音唱出其晚景。
8.要求:學生能熟練地掌握二聲部曲調的合唱;二聲部歌曲要根據各班情況臨時調整。
四、課堂小結。
漁舟唱晚大班教案篇十二
我仿佛可以看到那樣的景象,半夜,一個彎月高高地掛在柳梢頭,一條寬闊的大河在月光下銀光閃閃,河中間有一條隨風行駛地小船,船前行后,留下一點一點的小漣漪。夜,是沉睡的寂靜。河水,是輕柔地搖擺,舟上有幾個彈著古琴的雅士。還有靜心聽音樂的客人,悠揚的音樂在夜晚慢慢地彌漫開來,融進微涼的空氣里,發(fā)出動人的聲響。
這就是我想象中的漁舟唱晚所描繪的畫面,到處都是一片靜寂,夜晚有點霧氣,但是小舟仍在水上蕩漾起一首歌。第一次聽到這首古箏曲《漁舟唱晚》的時候,我就被它唯美的意境所打動了,那是千年以前才具備的寂靜祥和,最爛漫的事情莫過于夜晚游水,最優(yōu)雅的事情莫過于在一葉扁舟上彈奏起最唯美的樂曲。我愛這曲子中的歲月靜好,我愛這曲子中表現的人與自然完美融合,對大自然充滿敬畏的情感。
樂曲剛開始是比較舒緩的慢板。聲音輕柔卻余音繞梁,像是船在比較平靜不起波瀾的河水里游行,船上的人可以盡情享受這夜晚的美景,可以享受真正的治愈的寂靜。到了后來,樂曲的節(jié)奏越來越快,樂曲的聲調也越來越高,像是在經過一個水流加速的瀑布,每一秒的聲音里都透露著緊張的情緒,我仿佛看見了舟上的人緊張地滑動著船槳,極力將小船調轉方向,躲開威力巨大的瀑布,一陣掙扎后,樂曲的節(jié)奏又慢慢地恢復了舒緩的模樣,好像小船已經脫離了湍急的水流。
又是一陣琴聲悠揚,然后聲音逐漸的弱了下去,像是舟已經越行越遠了,我仿佛看見了小船的身影慢慢地隱藏在暗夜里,時隱時現,隱隱約約,最后化成了一個小黑點。我很驚奇,竟然有這般表現里極強的樂曲,讓我的內心突然的寧靜下來。我想,我是愛上這首《漁舟唱晚》了。
漁舟唱晚大班教案篇十三
名:馮。
蕊
單
位:寧河縣蘆臺一中授課年級:初中八年級。
教學目標:
1、欣賞古箏演奏的《漁舟唱晚》,能認識箏和箏的音色特點。
2、感受、體驗我國古典音樂的魅力,讓學生融入到樂曲的情境中。
3、欣賞樂曲,表達情感(文字或繪畫),從而了解音樂與文學以及其他相關學科的的聯系,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教學重點、難點:
1、感受樂曲《漁舟唱晚》每一部分在速度上、力度上以及表現情景上的不同之處。
2、讓學生簡要了解中國的民族五聲音階調式,以及第二部分中“fa”的作用。教具:
古箏、多媒體教學模式:
啟發(fā)、互動、體驗式教學教材分析:
古箏獨奏曲《漁舟唱晚》是一首著名的北派箏曲?!稘O舟唱晚》的曲名取自唐代詩人王勃在《騰王閣序》里:“漁舟唱晚,響穹彭蠡之濱”中的“漁舟唱晚”四個字,詩句形象地表現了古代的江南水鄉(xiāng)在夕陽西下的晚景中,漁船紛紛歸航,江面歌聲四起的動人畫面。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利用多媒體展示和《漁舟唱晚》意境相符的圖片,啟發(fā)學生。
在畫面上看到了什么,并引導學生發(fā)揮內心聽覺從靜止的畫面上能聽到什么。
對于我們用眼睛看到的事物,我們大多數人習慣用語言去描繪,音樂也是一種語言,他同樣能夠抒發(fā)我們的內心情感。我們的先人看到這樣的畫面之后創(chuàng)作了一首古箏曲,叫做《漁舟唱晚》。
2、引出古箏曲《漁舟唱晚》。
a介紹箏的外形:琴弦、雁柱、前岳山、后岳山等等。(使學生了解各部位的作用)。
b簡要介紹古箏的歷史、流派以及音色。c讓學生嘗試彈一彈古箏,感受樂器的音色。
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這些同學沒練過古箏卻能演奏出來的聲音這么好聽呢?
教師解答:簡介中華民族五聲音階。
帶問題欣賞:樂曲分為幾個部分?并說出劃分依據。(引導學生將自己想象的畫面用語言或畫面展示在紙上)全曲大致可分為三段:第一段,慢板。
這是一段悠揚如歌、平穩(wěn)流暢的抒情性樂段。配合左手的揉、吟等演奏技巧,音樂展示了優(yōu)美的湖光山色,給人以“唱晚”之意,抒發(fā)了作者內心的感受和對景色的贊賞。
(引導學生唱主旋律并模仿教師的演奏動作,感受樂段的優(yōu)美)。
第二段,音樂速度加快。
這段旋律從前一樂段音樂發(fā)展而來,從全曲來看,“徵”音是旋律的中心音,第二段出現了清角音“4”,使旋律短暫離調,造成對比和變化。這段音樂形象地表現了漁夫蕩槳歸舟、乘風破浪前進的歡樂情緒。
(引導學生感受速度的變化,以及清角音“fa”的作用)第三段,快板。
在旋律的進行中,運用了一連串的隱形模進和變奏手法。形象地刻畫了蕩槳聲、搖櫓聲和浪花飛濺聲。隨著音樂的發(fā)展,速度漸次加快,力度不斷增強,加之突出運用了古箏特有的各種按滑疊用的催板走法,展現出漁舟近岸、漁歌飛揚的熱烈景象。
(引導學生隨節(jié)奏或拍子做輕聲拍擊感受速度和力度的變化)。
在高潮突然切住后,尾聲緩緩流出,其音調是第二段一個樂句的緊湊,最后結束在宮音上,出人意外又耐人尋味。
教師再次完整欣賞樂曲,讓學生完成自己的藝術作品,并展示。(展示有圖畫和文字作品)。
三、由《漁舟唱晚》曲名的由來引出音樂與文學的聯系。
音樂和文學雖然是藝術的兩種表現形式,但是他們可以表現著共同的主題、情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用一句話說,音樂是流動的文字,文學是凝固的音樂。
在教師的古箏演奏和學生的散文詩朗誦中結束本課。
《漁舟唱晚》是由古曲改編而成,意境悠遠,對于中學生而言,欣賞這種古典的樂曲是比較枯燥的,所以我在這節(jié)課的課堂設計中,精心組織和設計了多種方法解決這個問題。本節(jié)課,一開始我利用多媒體展示與課程有關的圖片,用語言導入課堂,創(chuàng)設教學意境,吸引學生,增強教學的形象性,引出本課主題——古箏曲《漁舟唱晚》。隨后讓學生嘗試彈撥古箏,聆聽古箏的音色,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這些同學沒練過古箏卻能演奏出來的聲音這么好聽呢?就這一問題,我為學生介紹古箏的歷史知識,并且介紹五聲音階。
我親自演奏《漁舟唱晚》,讓學生帶著問題欣賞,如:樂曲由幾個部分組成?每個部分的特點是什么?在分段欣賞時,每一段我都采取不同的體驗方式,第一段我讓學生隨著音樂聲模仿我的演奏動作,感受這一部分的詩情畫意,第二部分引導學生感受速度的變化,以及清角音“fa”的作用,第三部分引導學生隨節(jié)奏或拍子做輕聲拍擊感受速度和力度的變化。學生在欣賞的同時分析樂曲,讓學生聽了想、想了說、說了動、動了畫。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一直處于積極的參與中,課堂自始至終有很濃的音樂氣氛。通過關注旋律、節(jié)奏、速度、力度等音樂要素,明白了不同的音樂語言表示不同的情景,提高了學生的音樂鑒別能力和分析能力。最后完整欣賞時,我請同學配上詩朗誦,幫助學生想象樂曲所塑造的音樂形象。
了意境,特別是模仿古箏的演奏動作時,孩子們透露出對民族古典音樂的熱愛。但是由于這首樂曲比較優(yōu)美抒情,所以課堂還是顯得比較平靜、缺少激情,在學生嘗試彈撥古箏的環(huán)節(jié),太過隨意了,課后我覺得應該設計一種意境,或抒情的、或激動的,讓學生在情景中嘗試彈奏,體驗古箏不同的音色特點,效果會好一些。并且作為教師的我,重復性的語言多了些。對于這種類型樂曲的欣賞教學如何更好地調動和激發(fā)學生的熱情,我想只能用新課改理念作為指導,深挖教材、合理設計、反復實踐、總結方法,欣賞教學一定會有更大的飛躍,這既是我的努力方向,也是我追求的最終目標。
漁舟唱晚大班教案篇十四
漁舟唱晚,驚起清寒。霞簾蔽日,水天共色,搖曳了遠方的眼,斑斕了江邊的碎碎念。不知你是否在彼岸,也讀懂了這畫篇。
漁舟晚歸后,白鷗點點過。送去了這盛事繁華,卻迎來寂寞木筏。蕭蕭風聲寒,更哪堪寒霧迷了孤舟,模糊了容顏。黑色潑灑了畫面,我成了這花花世界的一員。一槳劃不破鏡中緣,柳如煙。深山寺院深,是誰,敲響了晚鐘,江水便打了個寒顫。鐘聲如雪,泣怨孤舟客,何處摘了這身紅塵果。蓬萊散花地,鴛鴦駐足處。
年年人面桃花時,畫屏處,為你輕畫眉。青眉如黛,臥蠶新月,綠了枯葉蝶,更看不見凋謝。濃妝淡抹,暗淡了花的阡陌,驚鴻起舞,羞澀了多少蜂擁蝶舞,指尖輕撫琴弦,融化了愛的纏綿。江南小橋屋檐下,櫻花飛滿天。拈一葉櫻花瓣,和著江南李主帳中香,洞房花燭月夜前,為你編織今生誓言。
塞北狼煙起,兵臨城下。夢回戰(zhàn)營,提劍跨馬爭天下;精忠報國,多少白發(fā)送走黑發(fā);滿城黃沙,荒蕪了斷橋邊,一縷牽掛。醉酒沙場,平添一場江南煙雨殤。蒲葦韌如絲,不知你是否已在望夫石前種下了那棵薔薇。
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v使秋水,長天,落霞,孤鶩仍在網織那段黃昏戀,卻不及夕顏多情。只為承諾的情緣,無悔于夕開朝謝!
漁舟唱晚大班教案篇十五
《漁舟唱晚》是一首頗具古典風格的河南箏曲。樂曲描繪了夕陽映照萬頃碧波,漁民悠然自得,漁船隨波漸遠的優(yōu)美景象。這首樂曲是20世紀30年代以來,在中國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一首箏獨奏曲。
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古琴演奏家婁樹華于20世紀30年代中期,根據山東古曲《歸去來》的素材改編而成。另一種說法是,山東古琴家金灼南根據流傳于山東聊城地區(qū)的民間傳統箏曲《雙板》及其演變的兩首樂曲《三環(huán)套日》和《流水激石》改編而成,20世紀30年代,金灼南將此曲傳給婁樹華,婁樹華在進一步改編時,在樂曲的后半部分充分運用了箏的“花指”技巧,使音樂意境更為鮮明、生動,從而使這首箏曲得以廣泛流傳。
一般以為,此曲是婁樹華在本世紀三十年代中期,根據古曲《歸去來辭》的素材改編而成。標題取自唐代王勃《藤王閣序》中的名句——“漁舟唱晚,響穹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近來又有研究表明,此曲非婁樹華首創(chuàng),而是金灼南根據流傳于山東聊城地區(qū)臨清一帶的民間箏曲《雙板》及其演變樂曲《三環(huán)套日》、《流水激石》改編而成。本世紀三十年代金灼南將此曲傳授給婁樹華,婁樹華又以金譜為藍本,作了較大發(fā)展并增加了樂曲的后半部分,此版本于是迅速流傳全國。
《漁舟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繪了夕陽西下,晚霞斑斕,漁歌四起,漁夫滿載豐收的喜悅歡樂情景,表現了作者對祖國美麗河山的贊美和熱愛。樂曲的前半部分(第一段),樂句與樂句基本上是上下對答的.“對仗式”結構,給人結構規(guī)整之感;樂曲的后半部分(第二、三段),則運用遞升、遞降的旋律和漸次發(fā)展的速度、力度變化,表現了百舟競歸的熱烈情景。
全曲大致可分為三段。
第一段,慢板。這是一段悠揚如歌、平穩(wěn)流暢的抒情性樂段。配合左手的揉、吟等演奏技巧,音樂展示了優(yōu)美的湖光山色——漸漸西沉的夕陽,緩緩移動的帆影,輕輕歌唱的漁民……給人以“唱晚”之意,抒發(fā)了作者內心的感受和對景色的贊賞。
第二段,音樂速度加快。這段旋律從前一段音樂發(fā)展而來,從全曲來看,“徵”音是旋律的中心音,進入第二段出現了清角音“4”,使旋律短暫離調,轉入下屬調,造成對比和變化。這段音樂形象地表現了漁夫蕩槳歸舟、乘風波浪前進的歡樂情緒。
第三段,快板。在旋律的進行中,運用了一連串的音型模進和變奏手法。形象地刻畫了蕩槳聲、搖櫓聲和浪花飛濺聲。隨著音樂的發(fā)展,速度漸次加快,力度不斷增強,加之突出運用了古箏特有的各種按滑疊用的催板奏法,展現出漁舟近岸、漁歌飛揚的熱烈景象。
在高潮突然切住后,尾聲緩緩流出,其音調是第二段一個樂句的緊縮,最后結束在宮音上,出人意外又耐人尋味。
由于《漁舟唱晚》旋律優(yōu)美動聽,情調樂觀向上。因此,被許多樂壇名家改編成高胡、二胡、小提琴等各種不同形式的獨奏、重奏、合奏,收到國內外廣大聽眾的喜愛。一位外國豎琴演奏家聽了《漁舟唱完》大家贊賞,稱這首樂曲是“富有東方風味的世界名曲”,并把它改編成豎琴曲。
漁舟唱晚大班教案篇十六
槳在輕輕地劃,劃動一根根心弦;歌在輕輕地唱,唱出一片片浪花。
依山傍水的日子,讓他山似的皺紋上有了山似的智慧;依山傍水的日子,讓他水似的血液里流動水似的平靜。撐起漁舟,載一兩位客人,在碧波中蕩漾,在白浪中起伏。大自然的日月精華,賦予了他深沉的思想;大自然的.靈動之氣,洗滌著他的頭腦與心靈。
劃動著槳,又送走一批客人,或許這就是生活吧,在自己所熱愛的山水處過活,來回運送著張張笑臉。遠離世俗,淡泊名利。他也曾茫然,為何自己的生活要這樣過著?他也曾疑惑,為何自己無法干成更大的事業(yè)?但他也坦然地接受了這一切,畢竟這里有他熱愛的山水。他早已習慣與漁舟、蓑衣、船槳為伴。他用欣賞的眼光看這一切,發(fā)現這里的美,也需細細體味。
日,西沉。夜,將至。潺潺流水,推送著他的漁舟;悠悠流水,觸動著他的情感;滔滔流水,沖擊著他的思想。名,淡泊了;利,淡泊了;財,淡泊了;怨,淡泊了。但心中有一些東西不會淡泊。淡泊的生活也不會造就一顆空洞的心靈。他望著在夜幕下寧靜的山、水,心中有一股激情在澎湃。好像有一首唱不完的歌在他的心中回蕩,這動情的歌,融入了這山水中點點滴滴的美,融入了他數十載以來對這山水的情。漁歌唱響,唱出了在山水中細微之處的秀麗,唱出了在他心中那種叫做幸福的感覺。
流水清清,蕩起聲與色的韻律;流水柔柔,點染情與感的溫和;流水蓬蓬,激揚了力與美的交響。在他心中,這水,水邊環(huán)繞的群山,教給了他太多太多。他無以言表,只能高歌一曲,訴說自己的心情。
“仁者喜山,智者愛水。”依山傍水的他,熱愛山水的他,又明白了許多,許多……。
漁舟唱晚大班教案篇十七
上課日期:2014、9、49、5備課人:高燕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漁舟唱晚》,體現“音樂與自然”的人文性,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多媒體。
教學過程。
1.聽了外國的“晨景”,現在看看中國古代的漁村晚景?!蕾p《漁舟唱晚》第一部分。2.設問:從音樂聲中你能想像這是怎樣的景色?3.哼唱一下這一段音樂的主題曲調,畫出圖形譜。4.欣賞《漁舟唱晚》第二部分。
設問,從這段音樂中你聽到了什么聲音?5.哼唱這段音樂中的主題曲調,并把每小節(jié)的第一個音連接起來唱一唱。6.聆聽全曲。
要求:聽完后能根據音樂的發(fā)展順序編講一個故事。7.小結:這是古代中國豐衣足食的農村晚上一景。
二、復習歌曲《晚風》。
1、聆聽歌曲《晚風》。
2、跟琴演唱歌曲,老師矯正不準確的地方。
3、分組唱、男女唱、個人唱。
4、用打擊樂器給歌曲伴奏。
5、根據歌曲表演。
三、聽辨活動:4/4拍還是6/8拍1.先聽教師彈奏一遍,想一想?2.聽一聽,劃劃拍,試一試。3.邊唱邊劃拍檢驗一下。
4.在括號內填上拍號,再唱一唱。
四、教師小結:通過此課學習,體現“音樂與自然”的人文性,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反思:同學們能夠安靜地欣賞歌曲《漁舟唱晚》,聽得特別認真。聽辨活動時,聽得也不錯,但劃拍時有的同學劃得不標準,練習后同學們做得不錯了。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7526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