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家長育兒個人心得體會(模板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13 04:49:04
2023年家長育兒個人心得體會(模板8篇)
時間:2023-12-13 04:49:04     小編:琉璃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記錄心得體會對于我們的成長和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黻P于學習心得體會范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家長育兒個人心得體會篇一

對于孩子的教育,我一向是在摸索中前進的,我始終認為對于孩子的教育不能一刀切,要根據(jù)每個孩子的特點進行教育,美國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博士于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類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單一的,每個人都擁有不一樣的智能優(yōu)勢組合,如:愛因斯坦雖然在數(shù)學和科學方面天賦異常,但在語文、肢體動覺和人際方面并未顯示出同等過人的天分;舟舟雖然是個先天愚型兒,但在音樂方面卻是一個奇才,進一步證明了“天生我材必有用”、“行行出狀元”,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優(yōu)勢智能,,每個人都有自我的特殊的智能優(yōu)勢,我們做家長的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智能優(yōu)勢。對于孩子的教育,我有幾點體會。

一、培養(yǎng)他的學習興趣。

孩子具有好奇、好問、好動的特點,我們應充分利用它來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我兒子經(jīng)常問一些火車和飛機方面的知識,可我對這方面的知識了解的很少,我就鼓勵孩子利用電腦來查相關的資料,透過查找資料,孩子從電腦中學到了許多知識,如今我兒子只要有他不明白的,他就利用電腦查找,電腦成為我兒子學習的工具。

對于學習方面,我經(jīng)常鼓勵我的兒子,考試只要還過得過去,我經(jīng)常是鼓勵表揚他,我不會說人家孩子考的這么好,你怎樣考的這么差,對于孩子的每一次考試,我始終持肯定的態(tài)度,我經(jīng)常對孩子說:你考的不錯,十分棒!我覺得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多表揚表揚你的孩子,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孩子會越來越棒。相反,你如果一味地批評他,如果你的孩子因為沒考到100分,你就批評他,那久而久之,你的孩子會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記得我有一次去接孩子,正好在路上聽見一孩子正對他的媽媽說,他這天體育考試得了98分,班級分,我想這孩子滿懷期望他的媽媽表揚他一句,可我只聽到他的媽媽說了這么一句話:體育考試得第一名有啥用,你語文、數(shù)學、英語考個第一名就好了。我想這孩子猶如被當頭澆了一盆冷水。一味的去追求孩子的分數(shù),而忽視了孩子其他方面的發(fā)展,這樣的教育注定會失敗。

我的孩子正因為我的“鼓勵”教育,我發(fā)覺孩子學習是很簡單的,考試沒有壓力,不象有的孩子對于每一次考試壓力都很大,生怕考不好被父母批評,越是患得患失,越是考不好,這樣的孩子會對學習感興趣嗎?!

二、正確引導孩子

知心姐姐盧勤老師指出,有三種孩子容易網(wǎng)絡成癮。第一種是學習失敗的孩子;第二種是學習個性好的學生;第三種是家庭關系不和諧的。這三種孩子共同的心理特點是“孤獨”,所以,要預防孩子上網(wǎng)成癮,首先要解決的是孩子的學習問題、心理壓力問題和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問題。

一年級的時候就喜歡做幻燈片,之后逐步的他摸索著做電子小報了,老師布置的要求做電子小報的作業(yè),都是他獨立完成的,我從來不代勞。我覺得培養(yǎng)孩子的自立潛力很重要,盡管他的電子小報做的不怎樣樣,但我覺得他已經(jīng)很棒了。這個學期他摸索出如何做證件,還有照片的剪輯,還有他把旅游去的照片做成電影的模式放映,還有他能把圖片做成3d的模式。

在我看來,兒子的電腦技術很高,我們給他帶給了自我去探索的空間。我們鼓勵孩子創(chuàng)新。

我發(fā)現(xiàn)有的家長經(jīng)常以獎勵的方式來給孩子玩游戲,如這次考試成績很好,就獎勵孩子玩一個小時的游戲,我覺得以這種方式來獎勵孩子不可取,這無形中培養(yǎng)了孩子玩游戲的習慣。記?。毫己玫牧晳T會使您的孩子受用終生的,做家長的必須要正確引導孩子,不要讓您的孩子養(yǎng)成玩游戲的習慣,我覺得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關鍵是家長如何在這張白紙上描繪??梢?,家長的正確教育和引導至關重要。

三、培養(yǎng)孩子閱讀的習慣。

高爾基以前說過“讀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的好處,就應是眾人皆知的。

孩子對讀書的興趣,很大程度上是受家長的影響,從小時侯起,我就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孩子閱讀的習慣,我們一家人經(jīng)常一齊看書,我們大人看報,小孩看書,這無形中給孩子營造了一個閱讀的良好氛圍。

我的兒子十分喜歡看課外書,今年我兒子已看了將近50多本的書,他的知識面也很豐富,孩子做好作業(yè)后,他就看課外書,在電腦上查資料。

四、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長處

“父望子成龍、母望女成鳳”,這是為人父母者的天性使然。但如果這種期望超過了孩子所能承受的,就變成孩子的負擔,就妨礙孩子幸福健康地成長。我兒子是學鋼琴的,學了將近四年的鋼琴,我們倆都身心疲憊,兒子在鋼琴上花的時光也很多,每年的暑假花了很多的時光在鋼琴上,可我覺得收效微乎其微,孩子在這方面沒有天賦,不感興趣,如果再投入太多的時光和精力勢必會影響孩子學習和其他方面的發(fā)展,我一向在反思我的教育,我覺得對于孩子的培養(yǎng)要揚長避短,與其花大力氣去補他的短處,還不如在他的長處方面多花點時光,或許有意外的收獲。

最近兒子的另一首詩歌《完美的生活》被刊登在新金山報上,還有一首《慶“六一”》的詩歌將在5月20日被刊登在新金山報上。兒子很棒,他擅長編兒歌,我就應在這方面加以引導,不斷發(fā)揮他的長處。

五、多帶孩子出去旅游

家長對孩子的培養(yǎng)不能只是枯燥的說教與關在室內的“圈養(yǎng)”,“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能為家庭教育打開一扇嶄新的窗戶。因為教育無處不在,關鍵在于用心去做。

我覺得旅游能激發(fā)孩子的求知欲,我在帶兒子子出去旅游時,讓兒子事先做足準備,如查閱資料,了解當?shù)氐牡乩項l件、風俗民情等,把孩子“想去玩”變成“想去了解”。同時,在游玩的過程中,透過親身體驗,讓孩子們更好地了解書本上抽象的知識,化抽象為具體。

我去年暑假帶兒子去了二個地方,一個是北京,一個是云南。去北京,我們是自助游,在去之前,我讓兒子做足準備,日程安排、旅游路線都是兒子規(guī)劃的,我們還帶了個小電腦,及時查找相關知識,去年的北京游我是跟著孩子去的,都是由他來規(guī)劃旅游線路,每一天當我們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酒店,兒子就開始規(guī)劃第二天的旅游路線,查找各旅游景點的相關知識,我只是給他把關,看他安排的合理與否,這次的北京游相信兒子收獲不少,從中兒子的潛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我覺得孩子不能只會讀書,綜合素質更重要。

以上是我育兒的幾點粗淺心得,我深知,兒子的每一步成長都浸透著老師的心血和汗水,真誠感謝幫忙我兒子獲得知識、快樂成長的老師們!

家長育兒個人心得體會篇二

簡短的5條,雖不能說句句精辟,但仔細品味,每一句都有它的道理,內容如下:

2、語言從出生到6歲:嬰兒開始注視大人說話的嘴形,并發(fā)出牙牙學語聲時,就開始了他的語言發(fā)育敏感期。故在此階段,父母要經(jīng)常和孩子說話、講故事、唱兒歌、朗誦詩詞,或多用反問的方式,加強孩子的表達能力,為孩子的語言發(fā)育“添磚加瓦”。思維從出生到2—3歲,為感覺動作思維發(fā)育敏感階段;3—6歲為具體形象思維發(fā)育敏感階段;7—14歲進入抽象邏輯思維發(fā)育敏感階段。各階段之間可以通過正確的教育方法加速,但不能超越。

3、學問5:啰嗦不得有些家長教訓孩子喜歡沒完沒了,孩子懾于家長的.威嚴,為了免受皮肉之苦,只能別無選擇地說“聽見了”,其實他可能什么都沒聽進去或者根本就沒聽。于是,當孩子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時,家長便說孩子“不把我的話當回事”,說孩子“不聽話”。其實這并非孩子不聽話,而是父母的嘮叨太多了;另外經(jīng)常性的嘮叨多了,也會導致孩子耳朵“失聰”,使教訓失去效果。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務必要改掉愛嘮叨的毛病,凡事點到為止。

家長育兒個人心得體會篇三

賀今年4歲了。這幾年也累積了一些育兒經(jīng)驗,以下我就從五方面談談自己幾年來的育兒心得:

孩子會經(jīng)歷這些“危急時刻”,并非我們想象中的這么無憂無慮。不僅要幫女兒走過這段時刻,而且?guī)椭斫夂ε?、生氣、失望、尷尬、傷心這些心情,對于父親來說是很關鍵的。先是需要多傾聽孩子,確定她的體會,然后再充當軍師,這樣孩子會學會在困惑中和對方交談,更有自主性。

我跟好好爸爸承諾好,每天都要跟好好說一次“我愛你”,無論是哪個時候都行,有時侯是她剛起床,有時侯是夜間要吃飯的之后,有時侯是去接她上學的路上。這之后,孩子也會笑瞇瞇的跟我甚至她父親說“我也愛你”。我們總覺得愛是需要用行動來表示的,但是,為了讓兒子明白如何去表達,我們還是需要要經(jīng)常虛實結合一下。

因為好好睡覺有包飯的習慣,而且吃一口飯要特別久的時間,以至于吃頓飯要一兩個小時的時間,我經(jīng)常喂飯都催她要吃早點,不能慢吞吞的,再之后我就唯有夸獎她了,她吃進一口我就表揚一下??墒堑侥壳吧形纯涑闪肆晳T,她也不以為然,無所謂了。所以,家長一定不要濫用表揚,如果把女兒經(jīng)常正常該做的事(像自己收拾玩具、走路之類)都用來表揚,久而久之,孩子很可能還會把它當作賺取利益的交換條件,或是威脅家長的資本。

家長育兒個人心得體會篇四

當威翰拿著學校的寒假作業(yè)“我與福娃同過年”給我看的時候,讓我感覺很有創(chuàng)意。它不同于經(jīng)常看到的呆板的作業(yè)習題,而是以5個福娃伴隨著孩子一起過年,一起歡慶,一起學習,一起運動的形式,讓孩子去體驗寒假,感性的形象讓人感到溫馨、親切,體現(xiàn)了實驗小學獨有的特色與慧心創(chuàng)意。

與書作伴,其樂無窮。學校提倡家長與孩子共建書香園地,讓我頗有感觸。孩子與家長共同讀書這樣親子過程,非常有利于孩子的快樂成長,并且促進了家長與孩子更好地交流。春節(jié)期間,我和威翰在市圖書館新館親子閱覽室共同讀書,一起分享讀書的樂趣。那寬敞的環(huán)境、濃濃的書香深深吸引了我們,我們在那里度過了好幾個快樂的日子。記得去年寒假,威翰根本靜不下心來看書,特別好動,注意力不集中。

可現(xiàn)在他卻喜歡上《百科全書》、《十萬個為什么》、《名人故事》、《西游記》,還能講出很多內容。同時,學校創(chuàng)設的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與讀書氛圍加速了孩子全面的發(fā)展。這讓我想到,在他的班級里擺著很多書籍,課間好多同學都在看書,老師教導他們愛書、愛讀書、多看書,良好的讀書氛圍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很大,會讓孩子慢慢懂得書籍不僅教會他知識,擴大視野,還是他最好的朋友、終身的朋友。

這個寒假真是多姿多彩,孩子們有玩也有學,既有親朋好友的溫情問候與融融暖意的團聚,也收獲許許多多的見識,更練就了結實的身體,陽光的心情。

家長育兒個人心得體會篇五

9月我剛接手一個來自不同家庭、年齡相當、身心發(fā)展水平相近的學生匯聚在一起組成的班級的時候,我深知,它需要我通過大量的工作,把班級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培養(yǎng),建設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集體,這需要我付出雙倍的愛心和耐心,必須從多方面,用多種方法盡早了解學生情況,使每個學生盡快融入班集體,把一(2)班當成自己的家。

學校生活,要求孩子們樹立嚴格的集體和時間觀念,遵守學校紀律。一年級的孩子年齡小,僅懂得了道理,如果不經(jīng)過反復訓練,也不一定做到。因此從開學起,我便對他們進行常規(guī)教育,對怎樣上課、下課、回答問題、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等等,都做了明確的要求,然后,進行反復訓練,對做得好的同學給予表揚,并讓他示范給大家看。有的同學做錯了,就讓他們重做一次,兩次……不厭其煩,多次反復,直到做好為止,不能因為錯了一次而批評,應真誠地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去做好??茖W的愛,是一種律法,是神啟,在這種愛下,孩子們才會蒸蒸日上。

對一年級的小學生進行教育,僅憑單純的講道理是不行的,孩子們都喜歡聽故事,哪怕是最頑皮好動的孩子一聽講故事,馬上就會安靜下來。我就抓住了的這一好奇心理特征,常常通過講故事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教育。

為了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我給他們講“聞雞起舞”的故事,使他們懂得學習應該認真、刻苦。三十多個孩子在一起學習,難免有打鬧、吵架的現(xiàn)象發(fā)生。為了培養(yǎng)孩子們團結友愛的精神,我常根據(jù)班內發(fā)生的具體事例編成小故事,對學生進行教育。聯(lián)系班內學生的思想實際,通過有意義的活動進行思想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我深知只有投入更多情感,更多更細膩的愛才能使學生把學校當成自己的家,盡快地融入集體生活。

我對孩子們的愛,孩子們看在眼里,體會在心里,孩子們在我暖融融的愛下充滿舒心的歡笑,每每下課,孩子們都會把我團團圍住,親昵著依著我談天說地。

家長育兒個人心得體會篇六

培養(yǎng)出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是每一個做父母的心愿,但是要想在實際生活中實現(xiàn)這樣的愿望是何等的容易啊!可能每一位家長都有自己的方法,各有所長吧。我作為一位母親,作為一名六年級學生的家長,對自己的孩子也是抱有一些希望的。下面說說我對育兒的幾點看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最好的榜樣?!边@句話是人人都知道的話。

我們作為父母在家里當然也是要給孩子做好榜樣,做到尊老愛幼,自己也會互相尊重,關于這一點我的孩子做的讓我很滿意,他會做到禮貌待人,尊敬長輩等一些做人的道理。

孩子大了,他會有自己的想法,也許他的想法是對的,也許他的想法是錯的,不管是對或錯,作為父母不能強制性的給孩子一個肯定的判斷。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想法,然后要耐心的和孩子談問題,講道理,說看法,讓孩子也站在對方的立場上看問題,引導孩子往正確的方向發(fā)展,最后尊重孩子的選擇,我相信孩子最終會有正確的選擇。

1、讓孩子能有早睡早起的習慣。

2、早晨起床后要有早讀的習慣。

3、作業(yè)一定要在晚飯前完成的習慣。

4、周日至周四晚上不能有看電視、玩游戲的習慣。

5、周六、周日要完成作業(yè)后才是自由活動的時間。

以上幾種習慣養(yǎng)成了對孩子對家長都會有很大的好處。

比如:經(jīng)常帶孩子去逛逛新華書店,培養(yǎng)孩子讀書的興趣;有時間帶孩子去看一場他喜愛的電影:有機會帶孩子去參加一些聚會,他會從中學到一些與其他人交流的方法等。

總之,對于孩子的教育及引導方面,父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我們要給孩子在健康成長的道路上做一個正確的引導者。

家長育兒個人心得體會篇七

有人說: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有人說:老師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蠟燭;有人說:老師甘為人梯,默默耕耘;有人說:老師是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有人認為,幼兒教師就是孩子王,帶著他們玩好,不磕著碰著就行了。其實根本就不是,幼兒教師其實需要會多方面的技能,還要有愛心、耐心,要想了解更多的幼兒教師經(jīng)驗,請仔細閱讀下文。

一、幼兒園育兒心得

首先老師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做好榜樣。你答應了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如果沒有做到,或者是忘記了,就要在第一時間向孩子們解釋,并給孩子們道歉。只有這樣,孩子們才會理解你,原諒你。老師如果一直都說話不算數(shù),給孩子造成的印象,那肯定就是跟著講話不算數(shù),撒謊成篇了。

再次老師一定要讓孩子們理解,即使你說謊話了,老師依然不會因為你講謊話而不喜歡你,同樣,如果你承認了錯誤,改正了這個毛病,老師依然是愛你的。所以,老師在處理講謊話的孩子后,一定不要改變對這個孩子的態(tài)度,否則其他的孩子一看,都不敢再承認自己講謊話了,因為怕老師不喜歡自己了。

第三,如果你發(fā)現(xiàn)孩子撒謊了,一定要與孩子商量,看找到孩子能接受的承認謊言的一個過程,或者是能讓孩子不受到傷害地講出來撒謊的事情。當然,老師也有責任告訴孩子,如果下次遇到同樣的事情,要如何正確處理,才能避免講謊話。

這里要提醒一下老師,有些老師覺得孩子不是自己的,嚴厲地批評講謊話的孩子是應該的。其實這樣做,并不理智。如果你非常嚴厲地懲罰孩子,則會讓孩子產(chǎn)生逆反心理,反而會講更多的謊話,從而避免被你發(fā)現(xiàn)他講謊話了。

第四,老師在處理講謊話的孩子時,一定要避開其他的小朋友,因為即使是小孩子,他們也要面子,他們也不希望其他的小朋友看到自己被老師說,被老師責備。因此,最好找一個單獨的地方與孩子好好交流一下。

最后提醒一下老師們,孩子有時候講謊話可能是善意的或者是想引起其他人的注意,或者是想避免受到傷害,老師一定要讓孩子們明白,這些他所擔心的事情都不會發(fā)生,反而如果他樂于承認自己講謊話,并努力改正說謊的毛病,則會得到老師更多的夸獎和表揚,這才是避免孩子們繼續(xù)講謊話的根本。

二、大班育兒心得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應該注意平時生活中的細節(jié)問題,做好榜樣,帶好頭。和孩子一起讀書學習,營造讀書學習的氛圍,偶爾也以向孩子“請教”的方式培養(yǎng)孩子多讀書學習、做一個有知識的人的自豪感。別在孩子面前評判老師和他人,多和其他孩子的家長學習交流孩子的教育方式和經(jīng)驗,做一個有愛心、包容心的家長。

當今社會的家庭,獨生子女的教育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我們天下父母們的共同心愿。我們作為父母,要把孩子培養(yǎng)成一個獨立的人,能夠有足夠的能力和信心離開我們,成為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獨立個體。但要怎樣教育孩子,尤其是怎樣做好幼兒教育便成為我們每位父母的難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生存環(huán)境,而父母則是孩子的影響,是多么的巨大與深遠。以下便是我平時在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體會。

第一,尊重孩子的提問,注重智力的培養(yǎng)。

我們一直沒有刻意的去教她學習什么,只是在孩子提問的時候認真回答她提出的問題;在她喜歡看的書上面教她認一些字,給她一些她喜歡的書與碟子,讓她自己學會放,怎樣講故事,平時在我講一次故事,然后讓她自己再講一次給我聽,使她對學習有著深厚的興趣。

第二,尊重并引導孩子的思想的培養(yǎng)。

重視孩子的道德培養(yǎng),不管在什么場合,要求做到不打人,不罵人,不說臟話。我們做父母的是孩子的第一個啟蒙老師,在家里,在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候,要做到不說臟話,不做過激行為。在孩子發(fā)現(xiàn)父母做錯了的時候,我們做父母的要主動承認錯誤,并引導她在犯了錯誤時也要勇于承認。

第三,注重孩子的獨立性培養(yǎng)。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離不開教育,教育離不開尊重,尊重不等于縱容。在平時,要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待,就必須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和孩子多商量問題,要學會換位思考,如果是我們父母自己遇到同樣的問題應該怎樣做,是會像孩子那樣做嗎?我們不能用自己的觀念、模式、自己的思維方式去認定孩子該做什么,不準做什么,更不能利用家長的權威去壓制孩子的想法。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與獨立性,尊重孩子的獨立性,給孩子自己的空間,讓孩子自己學會涮牙、洗臉、穿衣等,讓孩子自己學會獨立思考,讓孩子有自己的能力與知識。

上述這些只是我平時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現(xiàn)在是獨生子女的時代,在幼兒教育上,我們也經(jīng)歷了一個從無知到漸知的過程,在教育子女這方面,家庭環(huán)境的區(qū)別,造就不一樣的教育方法,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健康成長,出類拔萃,值得驕傲,但我相信,只要做父母的能夠注意方法,因材施教,孩子們一定要取得成功,走向輝煌。

家長育兒個人心得體會篇八

欣怡上完小學一個學期,老師讓家長一下育兒心得,我讀著自己的日志,回憶著一些關鍵的時間,不禁想起了小時候的故事:小馬過河,這一個學期也不像有些人說的是最辛苦的,也不像有些人說的很輕松。在這半年里,我們和欣怡摸著石頭過河,一直在尋找適合孩子的最好的學習和生活的方式。

一、千萬別把學習當成任務

我們很幸運,我們也很無奈,因為進入了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這是人類前所未有的年代,一不小心我們就會在這個信息海洋中迷失自己,甚至讓孩子也失去方向。我們經(jīng)常會聽到很多孩子說:我也不知道我以后要干嗎!家長也會說:我也不知道該怎么辦!這樣的迷惑越來越低齡化,因為這個浮躁的年代讓我們家長在所謂的素質教育和知識教育中搖擺,“學習唯一論”和“學習無用論”經(jīng)常會影響著我們的判斷。

在我看來現(xiàn)在的“學習”更多的是一種形式和能力,而不是內容,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學習唯一論和無用論都是片面的,我對小學的看法是:學習是一種生活,一種成長,一種讓他們認識世界的過程,而不是任務!

由于我們家親戚基本上都在國外,因此我受到國外的教育理念的影響比較大,那就是“從小不玩好,長大學不好”,在他們眼中,中國的孩子真的很會學習,但是他們真的不會生活!當然我不能完全照搬這個觀點,畢竟這是在中國,誰也說不好將來會如何,所以作為家長不可能在教育方面做任何的賭注,而是需要多方面的吸收好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并且要針對家庭的環(huán)境和孩子的具體情況實施。因此我在這半年里大約1―2個月會總結一下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現(xiàn)在回頭看看寫的總結日志,我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最多的幾個概念:“學習為先,因材施教,為己讀書;順其自然,慢慢學習,學以致用;換位思考,信任理解,平等交流”。

二、學習為先,因材施教,為己讀書

我們有時候同樣迷茫,迷茫的時候出路就是多學習,多借鑒,現(xiàn)在到新華書店會發(fā)現(xiàn)有太多的關于素質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書,都是很多作者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比如《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我反復的看其中的一些好的方法,比如針對小學時期的“做作業(yè)陪還是不陪”的問題,為什么“不考100分”,什么是“不管是最好的管”等。還有《1―2年級,塑造孩子一生的關鍵》一書,這兩本書我是在孩子上一年級之前就很認真地閱讀過,而且在第一學期真的很派上用場。在這個寒假我還買了《樂在小學》、《陪女兒說說話》、《怎么教孩子才肯主動學》,正準備看,這些書中的學習我想并不僅局限在學習知識上,而更多的.是如何培養(yǎng)學習的能力。

除了書本,我關注相關的微博和博客,也經(jīng)常和其他家長進行交流,因為書本上的畢竟和我們所處的環(huán)境差異很大,而身邊的家長,甚至是我學校的大學生,了解他們的成長過程,更重要的是針對孩子的特點,我的女兒是一個在外不太愛表現(xiàn)自己,而內心是比較有自己想法的孩子,我在很多時候都是要征求她的意見,讓她自己做決定,“但是必須要對自己所做的決定負責”――這是我和她爸爸說的最多的話。

讀懂孩子是家長最需要學習的,讓孩子為自己負責是我們最需要培養(yǎng)孩子的一項能力。因此我也讀一些心理學方面的書,分析孩子的內心活動,采取積極的對策。比如有一次孩子因為數(shù)學口算未能得到星星而埋怨我沒有給她檢查,非常生氣發(fā)脾氣還哭了,我一開始也有點不知所措,是否應該馬上承認自己的失誤以導致孩子心理受到傷害,后來我還是讓速度慢下來,先分析一下孩子的狀況再進行交流。從這個事情上可以看出孩子其實還是很好強,雖然她平時在外面表現(xiàn)并不突出,但是在她的內心深處還是很希望得到別人的贊賞和認可,并不是無所謂的,而有時候不愛表現(xiàn)是不自信在作怪。

于是我和孩子坐下來仔細分析了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哪些地方應該是由誰來負責,而不都是歸咎于一個人,而我也對孩子的上進心作了很好的表揚,同時也指出她對媽媽大吼大叫的不禮貌行為。很多時候家長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學會分析和有耐心,最終達到的目的就是告訴孩子讀書為了自己,任何情況應該先想想自己是否做好了,再去考慮是否需要家長的幫助!

三、順其自然,慢慢學習,學以致用

我一直認為每一個孩子都是熱愛學習的,因為人類的發(fā)展就是學習的過程,所以我覺得我們不能把學習只是看成是學校的知識學習,而更多的是學習如何做人,學習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最終學習找到自己在社會上的位置,為自己和家人,進而為社會做貢獻。胡老師讓孩子們學習的“弟子規(guī)”我非常的贊同,這是孩子必須要學習的第一堂課,因此我自己和孩子一起學習弟子規(guī),一起理解里面的意思,只有學好做人,才能學好知識?,F(xiàn)在每天我們吃晚飯,遲遲都會自己把碗拿到洗碗槽,然后和大家說聲:我吃好了,你們慢慢吃!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909514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