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綜地理知識點總結(三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01 14:31:01
文綜地理知識點總結(三篇)
時間:2023-04-01 14:31:01     小編:admin

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xiàn)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那關于總結格式是怎樣的呢?而個人總結又該怎么寫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總結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文綜地理知識點總結篇一

(1)鄉(xiāng)村起源的歷史條件:

人類社會的第一次社會大分工(農業(yè)與畜牧業(yè)分離)

(2)城市起源的歷史條件:

農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出現(xiàn)剩余產品——城市起源的物質基礎

第二次社會勞動大分工(手工業(yè)和農業(yè)相分離)——促進了城市出現(xiàn)

(3)世界上最早出現(xiàn)城市的地區(qū)

共性:大河沖積平原;農業(yè)文明發(fā)達;但古代城市發(fā)展不穩(wěn)定,自然經濟始終占統(tǒng)治地位

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印度河谷地、尼羅河谷地。

文綜地理知識點總結篇二

一:地球運動的基本形式:公轉和自轉

繞轉中心太陽地軸

方向自西向東(北天極上空看逆時針)自西向東(北極上空看逆時針,南極上空相反)

周期恒星年(365天6時9分10秒)恒星日(23時56分4秒)

角速度平均1o/日近日點(1月初)快遠日點(7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時15o(兩極除外)

線速度平均30千米/小時從赤道向兩極遞減,赤道1670km小時,兩極為0.

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關系:

(1)黃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黃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o26’

(2)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移動

二: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更替(2)地方時(3)沿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發(fā)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①晝夜長短的變化

北半球:夏半年,晝長夜短,越向北晝越長①太陽直射點在那個半球,

北極圈以北出現(xiàn)極晝現(xiàn)象那個半球晝長,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晝短夜長,越向北晝越短晝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極圈以北出現(xiàn)極夜現(xiàn)象晝夜平分

南半球:與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

隨緯度的變化夏至日:由23o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o26’s向南北降低

23o26’n以北在夏至日達到值離直射點越近高度

隨季節(jié)的變化23o26’s以南在冬至日達到值越大

南北回歸線之間每年有兩次直射

四:光照圖的判讀

(1)判斷南北極,通常用于俯視圖,判斷依據(jù)為:從地球北極點看地球的自轉為逆時針,從南極看為順時針;或看經度,東經度遞增的方向即為地球自轉的方向.

(2)判斷節(jié)氣,日期及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晨昏圈過極點(或與一條經線重合),太陽直射點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線與極圈相切,若北極圈有極晝現(xiàn)象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陽直射點為北緯23o26’,若北極圈有極夜現(xiàn)象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陽直射點為南緯23o26’

(3)確定地方時在光照圖中,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經線為正午12點,晨昏線所包圍的白晝部分的中間經線為12點,晨線與赤道交點經線的地方時為6點,昏線與赤道交點經線為18點,依據(jù)每隔15o,時間相差1小時,每1o相差4分鐘,先計算兩地的經度差(同側相減,異側相加),再轉換成時間,依據(jù)東加西減的原則,計算出地方時

(4)判斷晝夜長短求某地的晝(夜)長,也就是求該地在緯線圈上晝(夜)弧的長度,這個長度也可由晝(夜)弧所跨的經度數(shù)來推算

(5)判斷正午太陽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區(qū)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陽直射點在同一半球,取兩地緯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陽直射點不在同一半球,取兩地緯度之和,再用90o-兩地緯度差即為所求地的正午太陽高度

五:晨昏線與經線和緯線

(1)根據(jù)晨昏線與緯線相交判斷問題

①晨昏線通過南北極可判斷這一天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線與南北極相切,北極圈內為晝,可判斷這一天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為夏至日,北半球為夏季,南半球為冬季

③晨昏線與南北極相切,北極圈內為夜,可判斷這一天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為冬至日,北半球為冬季,南半球為夏季

(2)根據(jù)晨昏線與經線相交關系判斷晝長和夜長

推算某地晝長或者夜長,求晝長時,在晝半球范圍內算出該地所在地的緯線圈從晨線與緯線圈交點到昏線與緯線圈交點,所跨的經度除以15即該地晝長,如果圖上只畫了晝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圖中白晝所跨經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該地的晝長

六:區(qū)時,地方時的計算

第一步:先求兩地的經度差.

第二步:再求時間差,以每一度經度相差4分鐘來算.

第三步:然后判斷兩地的東西方向,求東用加,求西用減.若求出的時間大于24小時,則減24,日期加1天,若時間為負值,則加24小時,日期減去1天。

文綜地理知識點總結篇三

等太陽高度線圖的判讀

等太陽高度線圖可以看做是以太陽直射點為中心的俯視圖,判讀時需掌握以下方法,有助于正確解答問題:

1.中心為太陽直射點,太陽高度以該點為中心向四周逐漸降低;通過該點的經線即太陽直射的經線,地方時是12點;通過該點的緯線即為太陽直射的緯線,其正午太陽高度為90度。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規(guī)律從太陽直射的緯線向南北逐漸降低。根據(jù)太陽直射緯線推斷直射點所在的半球及季節(jié),并判斷與之相關的地理現(xiàn)象。注意區(qū)別太陽高度和正午太陽高度分布規(guī)律的不同。

2.在太陽直射的經線上,太陽高度相差多少度,緯度就相差多少度,據(jù)此可計算該經線上某一點的緯度數(shù)值;如果太陽直射赤道,則赤道上太陽高度相差多少度,經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陽直射點不在赤道,則太陽高度相差多少度,經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陽高度的差值,以此推算該緯線上某一點的經度和地方時。

3.如果標注了太陽高度的數(shù)值,則視具體數(shù)值而判斷:一是最外側的大圓圈為0°等太陽高度線,即為晨昏線,一般是太陽直射經線以東的半圓為昏線,以西的半圓為晨線;二是圖中的圓圈不是0°等太陽高度線,因此,也就不是晨昏線。如果沒有標注太陽高度的數(shù)值,在圖中最外側的大圓圈上太陽高度為0°,即晨昏線。

4.由于太陽直射經線上太陽高度南北跨度為180度,當太陽直射赤道時,此經線最北點為北極,最南點為南極;太陽直射北半球時,北極點在最北點以南,圖上沒有南極點;太陽直射南半球時,相反。

日影的朝向和長短變化

1、正午日影朝向和長短變化

正午日影的朝向取決于太陽直射點的位置。由于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周年往返移動,正午日影朝向不僅隨空間,而且隨時間變化而變化。

在北回歸線以北地區(qū),正午日影始終朝北。北半球夏至日,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qū)正午太陽高度,正午日影最短。北半球冬至日,太陽直射在南回歸線上,北半球正午太陽高度最小,日影最長。

在南回歸線以南地區(qū),正午的日影始終朝南。北半球冬至日,南回歸線以南地區(qū)正午太陽高度,正午日影最短。北半球夏至日,南半球正午太陽高度最小,日影最長。

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一年有兩次太陽直射(回歸線上只有一次),日影最短(日影與物體本身重合)。

2、日出、日落時日影朝向

在北半球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陽從正東面升起,正西面落下。因此日出時日影朝西,日落時日影朝東。

北半球夏半年,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晝長于夜,全球各地(極晝區(qū)域除外)太陽從東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日出時日影朝向西南,日落時日影朝向東南。從春分日至夏至日,隨著太陽直射點北移,太陽升起和落下方向也逐漸北移;從夏至日至秋分日,太陽直射點南移,太陽的升落方向也逐漸向南移。

北半球冬半年,太陽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晝短于夜,南半球反之。全球各地(極晝區(qū)域除外)太陽從東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因而日出時日影朝向西北,日落時日影朝向東北。從秋分日至冬至日,隨著太陽直射點南移、太陽的升落方向也逐漸南移;從冬至日至第二年的春分日,太陽直射點北移,太陽的升落方向也逐漸北移。

由此可見,太陽的升落方向(日影的朝向與升落方向相反)不僅隨空間,而且隨時問的變化而變化。從赤道開始,隨著緯度的升高,太陽的升落在南北方向上的變化幅度也逐漸增大。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2095859.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