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前預測試題及答案解析 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試題篇一
導讀:每一個人的生命之海里,都蘊藏著一顆顆成功的珠貝。而勤奮,正是打撈這些珠貝的網。下面是應屆畢業(yè)生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出來的有關于2017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前預測試題及答案,想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繼續(xù)關注考試網!
答題說明
每一道考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
1. 辛味藥的作用是
a.利水滲濕
b.活血行氣
c.收斂固澀
d.瀉下通便
e.燥濕健脾
2. 一種藥物能夠減輕或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性反應和副作用的配伍關系是
a.相使
b.相畏
c.相須
d.相殺
e.相惡
3. 半夏反
a.甘草
b.瓜蔞
c.烏頭
d.白及
e.大戟
4. 在下列藥物中,治療風寒、風熱感冒均可選用的藥物是
a.麻黃、桂枝
b.桂枝、防風
c.防風、荊芥
d.荊芥、羌活
e.羌活、麻黃
5. 白芷多于治療
a.厥陰頭痛
b.少陰頭痛
c.肝火頭痛
d.血虛頭痛
e.陽明頭痛
6. 在下列藥物中,既可發(fā)汗解表,又可治療血瘀經閉、痛經的藥物是
a.桂枝
b.防風
c.荊芥
d.羌活
e.麻黃
7. 治療濕熱瀉痢,腹痛,里急后重應首選
a.連翹
b.白頭翁
c.黃柏
d.鴉膽子
e.馬齒莧
8. 治療溫熱病邪在氣分,壯熱、煩渴、脈洪大者,應首選
a.蘆根
b.夏枯草
c.石膏
d.梔子
e.天花粉
9. 在下列藥物中,治療梅毒或因治療梅毒服用汞劑所致汞中毒之肢體拘攣者應首選
a.半邊蓮
b.金銀花
c.防己
d.百部
e.土茯苓
10. 夏枯草、玄參、川貝母、海藻都可治療的病證是
a.肝火頭痛
b.癰瘡腫毒
c.癭瘤瘰疬
d.濕熱黃疸
e.陰虛燥咳
11. 在下列藥物中,既可瀉下攻積,又可利濕退黃的藥物是
a.梔子
b.大黃
c.金錢草
d.茵陳蒿
e.芒硝
12. 在下列藥物中,既可祛風濕,止痹痛,又可清虛熱的藥物是
a.防己
b.威靈仙
c.桑寄生
d.秦艽
e.獨活
13. 藿香與佩蘭均具有的功效是
a.燥濕健脾
b.化濕解暑
c.化濕行氣
d.溫中止嘔
e.補氣健脾
14. 在下列藥物中,治療黃疸應首選
a.大黃
b.郁金
c.茵陳蒿
d.虎杖
e.梔子
15. 車前子入湯劑時應
a.另煎
b.烊化
c.先煎
d.后下
e.包煎
16. 具有回陽救逆之功效,既可治療胃寒腹痛,又可治療風寒濕痹痛的藥物是
a.獨活
b.附子
c.羌活
d.干姜
e.肉桂
17. 吳茱萸具有散寒止痛作用,主要用于治療的病證是
a.寒凝肝脈之寒疝腹痛
b.胸陽痹阻之胸痹痛
c.脾胃虛寒之脘腹冷痛
d.肝郁氣滯之脅肋脹痛
e.寒濕阻絡之肢體冷痛
18. 香附、柴胡、青皮、佛手、香櫞均具有的`功效是
a.行氣健脾
b.疏肝解郁
c.調經止痛
d.和中化痰
e.燥濕化痰
19. 既可行氣止痛,又可溫腎納氣,可治療腎不納氣之虛喘的藥物是
a.木香
b.檀香
c.沉香
d.川楝子
e.烏藥
20. 具有涼血止血之功效,用于下焦血熱所致的便血、痔血、血痢及崩漏的藥物是
a.大薊
b.槐花
c.白茅根
d.地榆
e.小薊
21. 具有收斂止血之功效,主要用于肺胃出血的藥物是
a.白及
b.紫珠
c.仙鶴草
d.棕櫚炭
e.白茅根
22. 既能補血,又能活血的藥物是
a.阿膠、白芍
b.雞血藤、桃仁
c.熟地黃、當歸
d.丹參、川芎
e.雞血藤、當歸
23. 功善引血下行的藥物是
a.莪術
b.牛膝
c.延胡索
d.川芎
e.當歸
24. 治療寒痰、濕痰應首選
a.川貝母
b.天南星
c.半夏
d.桔梗
e.杏仁
25. 既有清肺化痰作用,又可治療胸痹的藥物是
a.薤白
b.竹茹
c.浙貝母
d.瓜蔞
e.天竺黃
26. 治療心火亢盛之神志不安,驚悸失眠應首選
a.遠志
b.朱砂
c.柏子仁
d.石決明
e.酸棗仁
27. 治療肝陽上亢之頭暈目眩應首選
a.龍骨
b.牡蠣
c.代赭石
d.石決明
e.珍珠
28. 治療自汗、盜汗應選用的藥組是
a.牡蠣與遠志
b.遠志與黃芪
c.黃芪與牡蠣
d.牡蠣與酸棗仁
e.酸棗仁與遠志
29. 白術與蒼術的共同功效是
a.燥濕健脾
b.行氣健脾
c.補氣健脾
d.止汗安胎
e.健脾和胃
30. 既能開竅醒神,又能活血止痛,催產的藥物是
a.冰片
b.蘇合香
c.牛黃
d.羚羊角
e.麝香
31. 除哪項外,均具有升陽作用
a.黃芪
b.柴胡
c.黨參
d.升麻
e.葛根
32. 治療肝血虛之眩暈,心悸,月經不調,崩漏應首選
a.當歸
b.熟地黃
c.白芍
d.阿膠
e.何首烏
33. 酸味藥的作用是
a.燥濕健脾
b.瀉下通便
c.收斂固澀
d.活血行氣
e.活血化瘀
34. 一種藥物的毒性反應能被另一種藥物減輕或消除的配伍關系是
a.相殺
b.相惡
c.相須
d.相使
e.相畏
35. 人參畏
a.官桂
b.五靈脂
c.芒硝
d.丁香
e.牽牛子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716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