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數學九年級教案及反思(大全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0-07 11:01:11
人教版數學九年級教案及反思(大全8篇)
時間:2023-10-07 11:01:11     小編:溫柔雨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教案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人教版數學九年級教案及反思篇一

1、七年級(上)數學教材是全套教科書的基礎內容,要注意教學目標的把握,注意好與小學知識的銜接,初中數學教學計劃。教材雖然淡化了有關概念的教學,但教師要注意分寸的把握,了解教科書的變化及用意。要抓住方程這條主線,帶動有關知識的學習。相關整式知識要根據需要把握。對“圖形認識初步”的教學要求也應突出基礎性,要注意豐富學習資源,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要注意“閱讀與思考”“觀察與猜想”“實驗與探究”“信息技術應用”等內容的利用,適時安排,加深認識,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提高運用能力。練習要適當、適度、適時,如有理數的運算,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列式子表示數量關系,一些基本幾何圖形的表示方法,不同幾何語言的相關轉化等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對后續(xù)學習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注意掌握,打好學生基礎。對課本中練習題,“復習鞏固”“綜合應用”“拓廣探索”要把握練習的時機,對一些情境性強,建立模型要求高的習題,要注意培養(yǎng)興趣,不搞一刀切。計算器運算使用要求學生學會,但不能代替筆算能力??傊?,要打好基礎,防止分化,落實目標。

2、八年級(上)人教版教材,要求教師尊重教材的編寫體系,對一些七年級學習過而掌握起來有難度的內容[如不等式(組)的應用問題],在八年級教師要作必要的補充,加強必要的練習,要加強數學與生產實踐的聯系,加強“全等三角形”“軸對稱”等圖形的認識與了解。注意發(fā)展統(tǒng)計觀念,培養(yǎng)統(tǒng)計意識。課堂教學中,要注意從身邊的實際問題出發(fā),和學生一起去探索,去發(fā)現數學問題。要妥善處理好落實基礎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反對把大部分練習留在課外,加重學生過重學習負擔的做法,對單元練習與檢測,要處理好分散與集中的關系,及時地查漏補缺。教師要研究各種課型的上法,限度地大面積鞏固學生基礎,且使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邁上一個新臺階。

3、九年級(上)數學教學,要努力處理好落實雙基與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關系,處理好學科知識內的邏輯聯系,處理好學科知識與科技、社會生活、學生實際以及其他學科之間的關系。本學期要上完上冊的六章內容,這六章內容要注意基礎性和應用性,在課時安排上充分保證新授課的時間。防止偏、怪、難的重復訓練,部分九(下)內容,如“直角三角形的邊角關系”、“二次函數”部分內容適當提前,讓出時間給下學期的全面復習。要注意不同學生的不同要求,對學有余力的學生,要加強指導,讓其更好的發(fā)展。對大面積而言要注意降低起點,加強基礎,加強主干知識的練習與鞏固。

二、教學進度

七年級:期中考試前可授完第二章第三節(jié)。一般不落后于第二章第二節(jié)(考慮假期),期中考試后授完本冊全部內容。

八年級:期中考試前可授完第十三章第二節(jié)或第三節(jié),期中考試后授完本冊全部內容。

九年級:期中考試前根據各校進度授完九(上)三分之二左右內容,期中考試后授至九(下)第二章部分內容(具體以市調考進度為準)。

三、教研專題

1、數學教學目標分解與活動單元的設計與研究。

2、課型研究。

3、教學模式與復習效益研究。

4、中考數學命題研究。

人教版數學九年級教案及反思篇二

1.在圖形旋轉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圖形上的每一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

b.圖形上的每一點轉動的角度相同

c.圖形上可能存在不動點

d.圖形上任意兩點的連線與其對應兩點的連線相等

b、圖形上的每一點轉動的角度都等于旋轉角,正確;

c、以圖形上一點為旋轉中心,則這個點不動,正確;

d、旋轉前后兩個圖形全等,則圖形上任意兩點的連線與其對應兩點的連線相等,正確.

故選a.

人教版數學九年級教案及反思篇三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9小題,共36.0分)

1. 下列四組圖形中,一定相似的圖形是

a. 各有一個角是 的兩個等腰三角形

b. 有兩邊之比都等于2:3的兩個三角形

c. 各有一個角是 的兩個等腰三角形

d. 各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兩個三角形

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矩形都是相似圖形

b. 各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五邊形相似

c. 等邊三角形都是相似三角形

d. 各邊對應成比例的兩個六邊形相似

人教版數學九年級教案及反思篇四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函數的概念,能從簡單的實際事例中,抽象出函數關系,列出函數解析式;

2、使學生分清常量與變量,并能確定自變量的取值范圍。

3、會求函數值,并體會自變量與函數值間的對應關系。

4、使學生掌握解析式為只含有一個自變量的簡單的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函數的自變量的取值范圍的求法。

5、通過函數的教學使學生體會到事物是相互聯系的。是有規(guī)律地運動變化著的。

教學重點:了解函數的意義,會求自變量的取值范圍及求函數值。

教學難點:函數概念的抽象性。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上一節(jié)課我們講了函數的概念:一般地,設在一個變化過程中有兩個變量x、y,如果對于x的每一個值,y都有的值與它對應,那么就說x是自變量,y是x的函數。

生活中有很多實例反映了函數關系,你能舉出一個,并指出式中的自變量與函數嗎?

1、學校計劃組織一次春游,學生每人交30元,求總金額y(元)與學生數n(個)的關系。

2、為迎接新年,班委會計劃購買100元的小禮物送給同學,求所能購買的總數n(個)與單價(a)元的關系。

解:1、y=30n

y是函數,n是自變量

2、,n是函數,a是自變量。

(二)講授新課

剛才所舉例子中的函數,都是利用數學式子即解析式表示的。這種用數學式子表示函數時,要考慮自變量的取值必須使解析式有意義。如第一題中的學生數n必須是正整數。

例1、求下列函數中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

(1)(2)

(3)(4)

(5)(6)

分析:在(1)、(2)中,x取任意實數,與都有意義。

(3)小題的是一個分式,分式成立的條件是分母不為0.這道題的分母是,因此要求.

同理(4)小題的也是分式,分式成立的條件是分母不為0,這道題的分母是,因此要求且.

第(5)小題,是二次根式,二次根式成立的條件是被開方數大于、等于零。的被開方數是.

同理,第(6)小題也是二次根式,是被開方數,

.

解:(1)全體實數

(2)全體實數

(3)

(4)且

(5)

(6)

小結:從上面的例題中可以看出函數的解析式是整數時,自變量可取全體實數;函數的解析式是分式時,自變量的取值應使分母不為零;函數的解析式是二次根式時,自變量的取值應使被開方數大于、等于零。

注意:有些同學沒有真正理解解析式是分式時,自變量的取值應使分母不為零,片面地認為,凡是分母,只要即可。教師可將解題步驟設計得細致一些。先提問本題的分母是什么?然后再要求分式的分母不為零。求出使函數成立的自變量的取值范圍。二次根式的問題也與次類似。

但象第(4)小題,有些同學會犯這樣的錯誤,將答案寫成或.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時,方程的兩根用“或者”聯接,在這里就直接拿過來用。限于初中學生的接受能力,教師可聯系日常生活講清“且”與“或”。說明這里與是并且的關系。即2與-1這兩個值x都不能取。

例2、自行車保管站在某個星期日保管的自行車共有3500輛次,其中變速車保管費是每輛一次0.5元,一般車保管費是每次一輛0.3元。

(2)若估計前來停放的3500輛次自行車中,變速車的輛次不小于25%,但不大于40%,試求該保管站這個星期日收入保管費總數的范圍。

解:(1)

(x是正整數,

(2)若變速車的輛次不小于25%,但不大于40%,

收入在1225元至1330元之間

總結:對于反映實際問題的函數關系,應使得實際問題有意義。這樣,就要求聯系實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對于函數,當自變量時,相應的函數y的值是.60叫做這個函數當時的函數值。

例3、求下列函數當時的函數值:

(1)(2)

(3)(4)

解:1)當時,

(2)當時,

(3)當時,

(4)當時,

注:本例既鍛煉了學生的計算能力,又創(chuàng)設了情境,讓學生體會對于x的每一個值,y都有確定的值與之對應。以此加深對函數的理解。

(二)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進一步地研究了有關函數的概念。在研究函數關系時首先要考慮自變量的取值范圍。因此,要求大家能掌握解析式含有一個自變量的簡單的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函數的自變量取值范圍的求法,并能求出其相應的函數值。另外,對于反映實際問題的函數關系,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作業(yè):習題13.2a組2、3、5

人教版數學九年級教案及反思篇五

1、金屬+酸=鹽+氫氣置換反應條件:金屬與酸氫以前,常用鹽酸稀硫酸。

例如:鋅加稀硫酸,氫氣往上竄

2、金屬+鹽=新金屬+新鹽置換反應條件:金屬與鹽鹽可溶,一定范圍前換后。

例如:鐵語硫酸銅溶液的置換反應。

3、酸+金屬氧化物=鹽+水復分解反應條件:金屬與酸氫以前,常用鹽酸稀硫酸。

例如:鹽酸除鐵銹4酸+堿=鹽+水復分解反應條件:酸堿反應必中和,成鹽生水反應先。

例如:硝酸和氫氧化銅5酸+鹽=新酸+新鹽復分解反應條件:酸鹽反應先看鹽。碳酸鹽遇酸就出氣,否則鹽溶生沉淀。

例如:硝酸和碳酸銀6堿+非金屬氧化物=鹽+水復分解反應條件:金氧與堿遇到酸,成鹽生水無條件。

例如:二氧化硫和硝酸鋇7堿+鹽=新堿+新鹽復分解反應條件:堿鹽反應鹽可溶,生成物中有沉淀。

人教版數學九年級教案及反思篇六

學習目標:

1.知道相似多邊形的主要特征,即:相似多邊形的對應角相等,對應邊的比相等.

2.會根據相似多邊形的特征識別兩個多邊形是否相似,并會運用其性質進行相關的計算.

學習重、難點:

1.重點:相似多邊形的主要特征與識別.

2.難點:運用相似多邊形的特征進行相關的計算.

學法指導或使用說明:利用導學案,采用學生自學和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合作探究式學習。

課前預設

一、探索新知

人教版數學九年級教案及反思篇七

2)班數學上冊

2010

教 學 計 劃

一、指導思想

以黨和國家的教育教學方針為指導,按照九年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來實施的,其目的是教書育人,使每個學都能夠在此數學學習過程中獲得最適合自已發(fā)展的廣泛空間。通過本期的教學,提供進一步學習所必需的數學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思維級力和空間想象能力,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手數學創(chuàng)新意識、良好個性品質以及初步的唯物主義觀。

二、教學內容

本學期所教九年級數學包括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二十三章《旋轉》,第二十四章《圓》。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代數三章,幾何兩章。而且本學期要授完下冊第二十七章內容。

三、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質及計算;會解一元二次方程;理解旋轉的基本性質;掌握圓及與圓有關的概念、性質;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應用。過程方法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探究、推理、歸納的能力,發(fā)展學生合情推理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推理認證表達能力,提高知識綜合應用能力。態(tài)度情感目標:進一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聯系,同時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教育。

四、教學措拖

1、教學過程中盡量采取多鼓勵、多引導、少批秤的教育方法。

2、教學速度以適應大多學生為主,盡量兼顧后進生,注重整體推進。

3、新課教學中涉及到舊知識時,對其作相應的復習回顧。

4、復習階段多讓學生動腦、動手、通過各種習題、綜合試題和模擬試題的訓練,使學生逐步熟悉各知識點,并能熟練運用。

五、課時安排

全學期約為22周,安排如下:

08.28 ~ 09.10:二次根式

09.11 ~ 09.30:一元二次方程

10.01 ~ 10.26:旋轉

10.27 ~ 11.27:圓

11.28 ~ 12.01:概率初步

12.02 ~ 12.30:第二十六章

12.03 ~ 01.25:第二十七章

人教版數學九年級教案及反思篇八

25.2 用列舉法求概率(1).

教學目標

1.用列舉法(列表法)求簡單隨機事件的概率,進一步培養(yǎng)隨機概念.

2.經歷實驗、列表、統(tǒng)計、運算、設計等活動,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分析事件,計算其發(fā)生的概率,滲透數形結合,分類討論,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豐富的數學活動,交流成功的經驗,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和創(chuàng)造,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培養(yǎng)積極思維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運用列表法求事件的概率.

教學難點

如何使用列表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為活躍聯歡晚會的氣氛,組織者設計了以下轉盤游戲:a、b兩個帶指針的轉盤分別被分成三個面積相等的扇形,轉盤a上的數字分別是1,6,8,轉盤b上的數字分別是4,5,7(兩個轉盤除表面數字不同外,其他完全相同).每次選擇2名同學分別撥動a、b兩個轉盤上的指針,使之產生旋轉,指針停止后所指數字較大的一方為獲勝者,負者則表演一個節(jié)目(若箭頭恰好停留在分界線上,則重轉一次).作為游戲者,你會選擇哪個裝置呢?并請說明理由.

以貼近學生生活的聯歡晚會為背景,創(chuàng)設轉盤游戲引入,能在最短時間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起學生高度的注意力,進入情境,導入新課的教學.

二、新課教學

1.學生分組討論,探索交流.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3654661.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