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八年級作文題目【精選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八年級作文題目【精選10篇】一
半命題作文:
(1)文題:二三事要求;先將文題補充完整,根據補后文題的題意,選取有關材料,寫成記敘文??勺鬟m當的議論或抒情,也可敘議結合。
提示:文題中補充的部分,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地方。
二者比較,寫人更好選材一些。但不論寫什么,都不能面面俱到,只能選取有代表性的幾件事或幾種情況。因此,行文前一定要明確寫作的中心,選擇恰當的材料。
如寫人,要選自己熟悉的人,選擇日常生活中能反映性格特點、精神品質的有意義的事;如寫地方,也要選自己了解的地方,選擇能表現地方面貌特征、發(fā)展變化的事例。
寫人時,要運用肖像、動作、語言、心理等描寫方式,具體形象地刻畫人物;寫地方時,要運用場景、情境、烘托等描寫方式,生動地反映地方特色。應注意,所選事例一定要圍繞同一個中心,表達共同的主旨。
(2)文題:我渴望
要求:先將題目補充完整,通過完整的一件或幾件事具體寫出渴望的原因。以記敘為主,適當抒情、議論。
提示:文題中的“渴望”表示急切地盼望,所以“渴望”的內容肯定是積極的、尚未實現的愿望。
如渴望父母師長的理解,渴望友誼、平等、成功、得到尊重,甚至渴望父母不再爭吵、有個寧靜的小天地等。
選取熟悉的、寫起來有把握的來寫。
八年級作文題目【精選10篇】二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媽媽去了盼望已久的首都北京。
到了北京,我們去了天安門廣場,參觀了故宮;游覽了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到了八達嶺長城,并且登上了長城……。這里使我最難忘的就是長城的壯麗景觀。
到了長城腳下,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盤旋。開始登長城了,城墻外沿有兩迷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擊用。聽導游介紹修建長城是為了抵擋敵國的攻擊,建造長城時用了很多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在長城瞭望周圍的景色,好像是做了夢一樣,旁邊有一座座山,山上有綠綠的小草,中間是一眼望不到邊的長城,真美啊!我越登越高,越登石階越陡峭,最終我登上了長城。站在長城的最上面往下看,什么物體都是小小的,看長城腳下都沒有一只手大;看那山腳,就像一小把嫩綠的小草。站在最上方看那旁邊的山,是那么寬,那么高,那么大,那么綠。長城蜿蜒起伏,像一條巨大的蛇。仰望天空,霧蒙蒙的天空沒有一朵白云,不過像是離我們很近,一伸手就能摸到天空似的。我漸漸的陶醉了,一會兒欣賞這,一會兒欣賞那,似乎像是一大幅圖畫。
同學們,你們想去欣賞那萬里長城的壯麗景觀嗎?有時間到北京游覽一下吧!
八年級作文題目【精選10篇】三
各位游客,大家好!
我們現在參觀的八達嶺長城是明朝修建的。為防御外敵入侵,秦朝,漢朝和明朝共修建了一萬三千多里長城。長城西起嘉峪關,東到山海關。長城被稱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大家看,長城全部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砌筑而成的。城墻外沿那兩米多高的成排建筑叫垛子,垛子上面的方形口子是了望口和射口,是打仗用的。城墻頂上那一座座方形的城臺,是屯兵的堡壘,每隔三百米就有一座,這樣打仗時城臺之間可以互相呼應。
各位游客,那時可沒火車,汽車,也沒起重機,這一塊塊有兩三千斤重的條石以及建筑材料都是靠人力抬上去的,是現代人想都不敢想的壯舉,難怪世界上都公認它是一大奇跡!
參觀了長城,大家要記住一句話:不到長城非好漢!只有親眼目睹了先輩們的這一偉大創(chuàng)造,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成為一個真正的好漢!
今天就參觀到這里,歡迎下次再來!謝謝大家!
八年級作文題目【精選10篇】四
我的噩夢八年級作文
今天下午,我把作業(yè)寫完準備出去玩,可是媽媽卻沒讓我玩,而是要我跳繩,要知道,跳繩是我最不喜歡的運動,就這樣,我的‘噩夢’開始了。
第一次
我跳的第一次非常失敗,數值大家想也想不到——36個。我在跳的時候,腳下的.磚塊兒被我震得亂晃,我要是在天庭上跳,一定能把天撞出個大洞,可想而知我有多重,多胖了吧!
第二次
第二次我跳得不錯,63個,這是我今天的噩夢數字,因為我今天的跳繩數量最多就是63個,我腳下的磚塊兒還被我給震兩半了。最后,終于來了個‘救星’,我被‘刑滿釋放了’。
這個‘噩夢’我肯定會終生不忘。
八年級作文題目【精選10篇】五
誠信,是人最基本的品德,是人的道德底線,是人必不可失的品質。爸爸從我三歲起就教育我不能撒謊,“華盛頓砍櫻桃樹”的故事我耳熟能詳。如果我犯了一般的錯誤爸爸一定會先教育我,但是如果我不講誠信的話就一定套不過挨打。他曾對我說:“做人一定要誠實,否則一步步失足到坐牢就后悔也來不及了!”然而,生活中由于種種原因,有時候需要隱瞞真情,不說出真相。這是善意的謊言。如這一單元中我們剛學過的課文《唯一的聽眾》以及《別餓壞了那匹馬》中的音樂教授和殘疾青年,顯然,他們都撒了謊。但是,他們撒的都是善意的謊言。音樂教授說自己耳聾是因為她想鼓勵“我”好好拉琴,不想打擊“我”,使“我”失去拉琴的興趣。而殘疾青年說自己家需要馬草,為的是讓“我”能安心讀書。我也曾看過一篇文章,它講述的也是一個善意的謊言:有一支地址勘探隊迷路了,一名隊員為了增加大家的信心,便爬上一條小徑,在上面的石頭上寫:8月15日到此,然后大叫:“這條路剛剛有人走過,還有留言呢!”大家頓時信心百倍,之后的路雖然險象環(huán)生,但最后大家勝利地登上山頂,死里逃生。所以我以為,誠信固然重要,但在幫助別人時遇到的困難,有時還不得不需要“善意的謊言”啊!
八年級作文題目【精選10篇】六
我心目中的春五年級作文
春天來了,百花盛開,絢爛奪目的景致吸引了許多文人雅士前來這美麗觀音山朝圣。
為了要爬到美麗的觀音山山頂,途中我們走過了許許多多奇形怪狀的石頭樓梯,沿途還有許多的攤位,深深的吸引了我和弟弟貪婪的目光,尤其是游戲攤位上的 玩具更是讓我心動不已,迫于媽媽警示的眼神,我和弟弟不得不加快腳步往山頂邁進,我們全家一邊聊天、一邊嘻鬧,不久就已經攻至山頂,卻沒有感到疲累,我想 這是春天給的魔力吧!
從山頂俯視山下,可以看到河流的美景,讓人心曠神怡。山頂上許多野花紛紛露出美麗的笑容,花兒們更是大放異彩的展現自己的曼妙身材,把一片枯燥的'大 地點綴的五彩繽紛,鳥兒們唱著美妙的天籟之音,吸引了許多的昆蟲前來聆聽,水里面的魚兒,也開始在幫鳥兒配奏,它們的默契可說是天衣無縫,欣欣向榮的景象 洋溢著歡樂的氣氛,春天賞花真是有趣!
經過了這次的賞花之旅,讓我知道了大自然是多么的美妙,要我們不要破壞它,要好好的愛護它,才能在每年春天百花齊放的時刻,欣賞到令人感動的美。
八年級作文題目【精選10篇】七
我的家鄉(xiāng)在江南的農村,與所有的地區(qū)一樣,經歷了明麗的春天和火熱的夏季后,家鄉(xiāng)就進入了秋的領域。
家鄉(xiāng)的秋景是十分美麗的,首先美在我家屋前的那個院子。
我家的院子里挺立著幾棵大樹,秋風一吹,幾片樹葉便悠然地飄落,像黃色的蝴蝶在空中來了段舞蹈,美麗極了。院子里的那個池塘,這時早已經沒有了亭亭玉立的荷花,但岸上的菊花卻開得正濃?;▓F錦簇綴滿枝頭,像龍飛像鳳舞,像節(jié)日盛開在低空的焰火,在微風中婀娜多姿。
屋后的樹林,也值得一去。松柏依舊那么蒼翠,竹子脫去了外衣,木木的呆在那里。早晨,乳白色的濃霧籠罩著大地,竹林也浸在濃霧里了,那些露珠粘在葉子上,輕輕一搖,就會嘩啦啦的掉下來,打濕了人的衣衫。陽光出來,霧氣散去,陽關如利劍一樣穿過樹梢,林子里頓時熱鬧起來了。那是,我便會將雞籠里的母雞放出來,得到自由的它們歡叫著往林中跑。在這片喧鬧中,樹林便從睡夢中蘇醒了。
林子后面是稻田,這時的稻子好像換上了節(jié)日的盛裝,黃的耀眼,亮的刺目,稻浪一層挨著一層。放眼望去,那是一片一片的。涼爽的秋風一陣接著一陣,金黃的稻浪就一浪高過一浪。
在家鄉(xiāng),秋雨是不多見得。如果下場雨,就會是一件十分美妙的事情。綿綿的秋雨就是一位姑娘,傾訴著自己的心事,將惆悵灑滿天地之間。雨停了,碧空如洗,天藍的讓人心醉。鄉(xiāng)間小路旁開滿了白色的野花,經過雨的洗禮,更顯精神了。這時大雁一定會來湊熱鬧,不時調整陣型的大雁,忽而“一”字,忽而“人”字,就是空中的芭蕾,在雨后的高空里,光彩奪目。
冬清潔而過于寒冷,春朗艷而過于妖嬈,夏奔放而過于炎熱,只有秋是理智的,充實的,能夠給家鄉(xiāng)的人們以希望和動力。我喜歡家鄉(xiāng)的秋天!
點評:文章寫家鄉(xiāng)的秋景清新明麗,無論是秋日的落葉,還是動人的菊花,還是金黃的稻田,都讓人美不勝收。尤其是秋雨的描寫,那份清純,令人動容。有了這些生動的描寫,最后的抒情就顯得自然合理。
八年級作文題目【精選10篇】八
你是否感受過,當受到燈光照耀的時候,是否溫暖了你的身心?當燈光消失,再度迎來黑暗的時候,心里是不是也熄滅了一盞燈?正是因為光束中帶著一份熱量,所以才會給人帶來溫暖,盡管這份溫暖微小至極,但只要用心體會,就一定能感受得到。懷有一顆善良的心,亦如打開了一盞明燈。你是否曾感受過,當你待人善良,懷著一顆善良之心去幫助別人的時候,你傳遞給他人的是一份溫暖,這份溫暖在雙方的心中環(huán)繞,好比打開了一盞明燈,照亮了兩個人的心。懷有一顆真誠的心待人,亦如打開了一盞明燈。你是否曾感受過,當你懷有一顆真誠的心待人、做人處事亦以真心相待的時候,是否有一絲溫暖循繞在四周,亦如打開了一盞明燈,照亮了自己的內心之余,亦照亮了身邊的人。如此傳遞這份溫情,你會發(fā)現,你的生活中一盞盞明燈都在陸續(xù)開啟。懷有一份誠信做人,亦正如打開了一盞明燈。你是否曾感受過,如果你一直懷有一份誠信做人,是否增添了一份人與人之間的溫情,是否讓你特別受人歡迎?正是因為你的誠信,打開了一盞明燈,傳出了溫暖。善良、真誠、誠信,還有其他美好的品質,都是一盞盞燈光循饒的明燈,它們照亮了人間,為人們帶來了愛與溫暖。請打開自己的明燈,讓人間多一絲溫暖!
八年級作文題目【精選10篇】九
作文課上,我輕輕地翻開語文課本,我看到了一幅十分刺眼的畫,這幅漫畫中有五個十分醒目的大字,“母子上車處”,但順著欄桿看到的卻是一個個身強力壯的男子,他們衣著整齊,但卻沒有一個人肯挪一挪步,讓那位抱著孩子的母親站一下,而那位母親卻只能無奈地站在一旁,看著那四個年輕力壯的青年。
看了這幅漫畫,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看著這一個個神態(tài)平靜的男青年,把手放在兜里,冷漠的平視前方,他們真的是不識字嗎?即使不認識那幾個字,看到那母女兩人也應該坐視不管嗎?看到這一幅漫畫,我想了很多很多,我真的為這幾個男青年感到可恥,我不禁深深的思考:一個人為了得到盡可能多的利益,可能會不擇手段,可能會拋棄一些屬于自己的`東西,但這種人雖然得到了利益,但他的公德會隨著利益的到來而遠去。
看完這幅畫,我便感覺到他們這種“假文盲”的行為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全然不顧那對母子的感受,他們的那種眼神,是讓人過目不忘的,從那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們對公德的無視,對尊嚴的無視,在生活中,這樣的事不在少數,上車時,我們在車廂里可以看到,坐著的大部分是年輕人,而站著的都是一些年長一點的,難道他們也沒有一絲公德心嗎?其實要做到有公德心并不難,只要我們動一下便可以體現,這樣的事為什么不去做呢?在生活中,人不可以為了一時舒服而背叛社會道德主義,違背人活在這世上的尊嚴。想到這兒,我便拿起了筆寫下了這篇感想。
八年級作文題目【精選10篇】一十零
聽,是對世界的感知。聽,是對人生的觀照。聽,是對心靈的撫慰。聽,是對未知的尋找。請以“聽”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襲;③不少于800字。
寫作有兩種。一種是不被限制的,沒有題目,你想寫什么就寫什么,你想怎樣寫就怎樣寫,這種叫做自由寫作;一種是被限制的,有規(guī)定的題目,你必須根據題目的要求來寫,要套著腳鐐跳舞。平時的寫作訓練,考場上的作文,都屬于后一種。寫這種作文,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對題目展開有效的分析。
分析作文題目,不是“寫”,而是“想”。我經常說,文章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想出來的;不是你寫不出,而是你想不到?!跋搿笔亲铌P鍵的,因為只有想到了,才寫得出。你不可能寫出你想不到的東西,是不是?語言是思維的外殼,你的思考到位了,表達也就跟著到位了——如果你的語言能力不是太餿的話。
那么,如何分析作文題目呢?下面我講四個要點,來說明分析題目時的思維活動。為了避免過于抽象,我將主要結合“聽”這個話題作文來談。
第一,分析話題關鍵詞的內涵:“聽”是什么?
任何作文題,無論是怎樣的命題形式,管他是標題作文、話題作文、材料作文,本質上都是“話題”作文。任何作文,都在圍繞著某個核心的話題在談。能標示這個核心話題的詞語,就是我這里所說的“話題關鍵詞”。
審題立意要準確,第一步當然是厘清話題關鍵詞。有的題目中的關鍵詞,詞義明確,沒有歧義,例如“堅強”、“誠信”、“常識”;有的題目中,關鍵詞語的意思比較隱晦,如“提籃春光看媽媽”,“春光”顯然具有隱喻義,你需要把“春光”這個喻體的本體揪出來。
無論關鍵詞的詞義是明確的還是隱晦的,都需要審慎地確定關鍵詞的內涵。作為寫作的基本立足點,這個核心概念,顯然是需要界定的。即使關鍵詞的詞義是明確的,在審題的時候,你仍然需要細心地確定它的內涵。
例如“誠信”,這個詞的詞義看起來是明確的,但一旦粗心,仍有可能犯錯。從詞語的基本內涵分析,誠信包括“誠實”和“守信”兩個方面?!罢\”和“信”,這兩個方面是有區(qū)別的——“誠實”是就一個人的自身品德而言,“守信”是就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言。所以如果含含糊糊談誠實,而不關聯到講信用來寫,就有可能出現偏差?!罢\實”并不完全等于“誠信”。“誠實”的定義是:一個人的形之于外的言行,與他自己內心的思想具有一致性。據此可知,“誠實”與他人無關,但“守信”必須是與別人有關的。如果你的作文,只是大談我們要誠實而不要虛偽,就與題意有所偏離了。我可以告訴你,“真小人”也是誠實的,是言行一致的。真小人的特點就是“真”,他一點也不虛偽,他說要翻臉便翻臉,他說不守信就不守信,誠實倒是誠實了,但這是誠信嗎?
同樣地,如果你只是注意到“信”,也不行。什么是“信”?“信”就是信用,也就是能夠履行跟人約定的事情而取得的信任。“信”是放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中定義的。“信”是不是一定是“誠”的呢?不見得。有些奸猾之徒,不誠實坦白,但也能夠履行跟人約定的事情,從而取得他人的信任。比如一個商人,未必誠實;但他與別人做生意卻能守信,因為他知道,守信是值得的,不守信將會導致自身的商業(yè)利益的損失和商業(yè)機會的流失。
所以,“誠信”這個作文題目中,“誠”“信”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寫這個題目,就得既要寫“誠”,也要寫“信”?!罢\”“信”都要兼顧。
以上是一個粗略的分析。這說明一個道理,那就是:作文的審題立意,務必仔細分析話題關鍵詞。
分析話題關鍵詞,就是對自己提問:它是什么?例如:“誠信”是什么?
講到這里,你應該基本清楚了?,F在,我以“聽”這個作文題為例,繼續(xù)闡釋?!奥牎笔鞘裁?
這個問題似乎很幼稚。詞典上說得非常清楚:用耳朵接受聲音。事實上,不用翻查詞典,你也懂得這層意思,這是這個詞的本義。但是,如果你寫一篇文章,來說明外部世界的物理振動如何通過感覺系統(tǒng)而被人感知,說明人的聽覺神經能夠對聲音產生反應的機理,最后寫成了一篇生物神經學論文,其實是不符合要求的。我知道,寫這樣的文章對我這樣的科學盲人是很難的,但對你們來說也并不見得容易。更重要的是,我必須向你正確地指出:這很難能,但并不可貴。你走入死胡同了。你不懂得作文基本上是要談人生的。
“聽”的本義:用耳朵接受聲音。這個本義中,你須注意到“聽”的對象是聲音。這看似沒什么,其實很重要。你看到這個作文題,很顯然會聯想:究竟有哪些聲音可聽?或許你會想到:一般的聲音、特殊的聲音。一般的聲音,是指物理世界中我們的聽覺能夠感知到的聲音,如風聲雨聲讀書聲,車聲雷聲父母老師的贊揚聲或呵斥聲;特殊的聲音,是指我們的聽覺感知不到的聲音,這樣的“聲音”是抽象的和比喻義的,如正義的呼聲、真理的召喚、良心的譴責、愛心的和弦,如此等等。
如果你注意到上述抽象的“聲音”,你的立意就可能高出一籌。寫一般的聲音,你的作文就是一般水平;寫特殊的聲音,你的作文就是高級水平。讓我們再回頭看看作文題中的這段話:
“聽,是對世界的感知。聽,是對人生的觀照。聽,是對心靈的撫慰。聽,是對未知的尋找。”題目中的這段文字,其實是在要求我們更加注意到“聽”的引申義而不是它的本義。“聽”的引申義有幾項,但根據這段文字可以判斷,“聽”是“接受、聽從”,不是“聽憑、任憑”的意思。
第二,內涵的確認和具體化:“聽”有哪些具體表現?
對關鍵詞進行了界定,但這個界定是抽象的。只有把抽象的界定與具體現象聯系起來,抽象的內涵被具體的現象印證或確認,它的意義才能更清晰地浮現出來。
以本題為例,就是對自己提這樣一個問題:“聽”有哪些具體表現?換句話說,就是問我們自己:存在哪些在具體的場景中的“聽”?
一開始,你可能只是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產生如下聯想:
1.屬于生活經驗的一些生活現象,如:聽別人的言語;聽音樂;聽風聲雨聲;聽雨打芭蕉;聽潮起潮落;聽老師批評;聽同學議論;聽街頭汽車聲……2.屬于知識背景的一些與話題相關的零碎的詞語,或一些慣聽的短語,如:兼聽則明偏聽則暗、閉目塞聽、充耳不聞、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道聽途說、聽從真理的呼喚、夜闌臥聽風吹雨、聽人勸得一半……
3一些我們在各種場合包括語文學習中了解到的事實,如:鄒忌諷齊王納諫、唐太宗從善如流善于納諫、《觸龍說趙太后》中趙太后聽取意見、鄭板橋詩句“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你的聯想,一開始是隨機的、混亂的。上面我所設想的,其實已經做了初步的歸類。這些聯想是必要的,它可以幫助你進一步思考“聽”的內涵,確定自己寫作的立意,甚至也為你完成了初步的材料的準備。通過對聯想到的這些材料的思考,你對“聽”的理解將會變得更加明確。
只有初步聯想,是不夠的。接下來你應該對這些材料進行歸類;在歸類時,還必須思考這類材料可能引發(fā)出怎樣的觀點。就上述材料,我們可以進行如下歸類:
1.聽自然的聲音
聽風聲雨聲;聽潮起潮落;聽雨打芭蕉——可能引發(fā)的觀點:要聆聽自然,感受、領悟自然之美。
2.聽人類的聲音
(1)聽老師批評;聽同學議論;聽別人的言語(包括鄒忌諷齊王納諫、唐太宗從善如流善于納諫、《觸龍說趙太后》中趙太后聽取意見,都屬于此類);兼聽則明偏聽則暗、聽人勸得一半——可能引發(fā)的觀點:要善于聽;聽應有包容心;他人的意見未必都聽得。
(2)聽音樂——可能引發(fā)的觀點:聽,是對心靈的撫慰;聽的美感、領悟,有益于人生。
(3)聽街頭汽車聲——可能引發(fā)的觀點:工業(yè)文明和城市文明可能并不是美的;對人類生存可能存在負面作用。
(4)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充耳不聞;“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可能引發(fā)的觀點:聽,不是憑耳朵,而是要用心。
(5)聽從真理的呼喚——可能引發(fā)的觀點:聽,必須服從真理,要有理性。
(6)夜闌臥聽風吹雨——可能引發(fā)的觀點:要聽內心的聲音。
(7)道聽途說——可能引發(fā)的觀點:要善于聽,有的聲音是不能聽的;聽,不見得是可靠的。
3.不聽閉目塞聽——可能引發(fā)的觀點:不聽是有害的和危險的。
有了這個梳理,你不但更加懂得什么是“聽”了,還發(fā)現了很多的觀點。有的觀點之間存在矛盾,這有可能刺激你進行更深入、更辯證的思考。然后,在這些觀點中,你可以斟酌權衡,擇取你最想闡述、最有把握的觀點,把它作為文章的中心。
第三,分析原因:為什么要“聽”?
為什么要“聽”呢?原因在哪里?議論文都是要討論“為什么”的。
如果你是主張要“聽”,無論是聽自然的天籟還是人類的聲音,無論是聽安靜的音樂還是聽人聲的鼎沸,我們都要問:為什么要“聽”呢?是什么理由迫使我們必須要“聽”?你將怎么來說服我們接受你的觀點?
現在,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哪些理由可能對我們提供支持。我想,至少可以有如下幾條
最宏觀、也最基本的理由。
1.在生存的意義上,聽是必要的。
(1)作為動物的人
人與很多動物,都有聽覺器官,這種器官最基本、最原始的作用,是為了攝取信息,來為生存提供支持。
(2)作為社會的人
作為社會的人,聽是一種信息的接受,也是一種溝通,有利于擴大我們的利益。鄒忌諷齊王納諫、唐太宗從善如流善于納諫、《觸龍說趙太后》中趙太后聽取意見,背后都是為了更大的生存利益。
2.在倫理的意義上,聽是必要的。
(1)向外的“聽”:通過聽來強化人類之間的聯系,交流思想、加深情感、消除隔膜、表達友善、化解恩怨,都能促進人與人之間、不同國家之間、不同文明之間的和諧,這符合人類的基本倫理。
(2)向內的“聽”:傾聽靈魂的聲音,聽從真理與良知的召喚,能促進生命的覺醒,提升生命的意境,具有最根本的倫理意義。
(3)特別地,“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這是聽取社會底層的聲音,表現了人類中居于強勢地位者的社會良知,具有重要的倫理意義。
3.在審美的意義上,聽是必要的。
人類的審美活動,有一部分表現在聽覺方面。對自然之音、音樂之聲、嘉言妙語的聽取與欣賞,使人獲得美的愉悅,提高了人類的生存質量。
我的這個分析很簡單,而且較為宏觀,在你實際寫作時未必會這樣思考,因為你的論點一般不是論述“聽”的必要性——這不是你的任務而是哲學家的任務。但是,你需要有意識地這樣做,使你的思維宏闊一些高遠一些,這能夠提高你思考的深刻度。
這并不是說,你的作文就不用討論“為什么”了。我只是說你的思考未必有上述高度。在議論文中,討論“為什么”永遠是必要的。要圍繞你的中心論點來思考“為什么”。假設一下,你已經確定論點,就是“要聆聽自然”。接下來,你當然有義務闡述“要聆聽自然”的理由,亦即回答“為什么要聆聽自然”這一問題。
這樣,你可能從不同的層面和角度,想到“為什么要聆聽自然”的原因:
1.知識的增進——聆聽自然能夠使我們直接增加對自然的了解。
2.哲理的領悟——聆聽自然可能使我們直接或間接地獲得哲理的領悟。(只是可能獲得;是否真的獲得,還要看聆聽者自身的態(tài)度與領悟力。你可進而提出要有與天地共鳴的敏感,耳中要有一顆善思的心。)
3.美感的獲得——聆聽自然能夠使我們獲得美的享受。
4.生命的怡養(yǎng)——聆聽自然能夠使我們獲得身心的安寧和休息。(遠離塵囂,避開塵俗的喧嚷。)
這就形成了若干的分論點。文章的框架已經基本形成了。當然,上述幾個方面,不必面面俱到,你也可以選擇其中的一個方面來作為中心,用敘述、描寫或闡述等手段表現出來即可。
第四,分析行動的原則或策略:怎么“聽”才是對的?
通常地,這個步驟被描述為“怎么辦”。傳統(tǒng)的說法是:一篇議論文,提出問題,定性對象,這叫做“是什么”;分析問題,找出原因,這叫做“為什么”;解決問題,提出方案,這叫做“怎么辦”。
“為什么”是議論文必須回答的問題。至于“怎么辦”這個問題,在相當數量的議論文中不必回答,至少不必詳盡回答。例如以“誠信”為話題的作文,你必須闡明為什么我們要誠信,但不必就怎樣才能做到誠信,說出個一二三四來。要誠信,就是要誠實守信嘛,老老實實、不負約定就行了嘛,還能怎么著?
不過,這不意味著我們不用思考“怎么辦”或“怎么做才是對的”這個問題了。思考這個問題,很多時候是有價值的。還是讓我們以“聽”這個作文題為例來說明。
現在請你思考:怎么聽才是對的?
“怎么聽才是對的”?這一問題的提出,也就暗示著:并非所有的“聽”都是正確的。這一點你不難明白。例如,唯別人的意見是聽,不動腦子糊里糊涂聽信別人,根據狹隘的自我感覺去聽他人的意見,都是愚蠢的,是錯誤的“聽”。
認識到有的“聽”是錯誤的,反過來就能夠讓我們認識到怎樣的“聽”是正確的。下面我來簡單地分析一下:
1.不能唯別人的意見是聽——可以得出的結論:“聽”必須有主見,有抉擇,以我為主。
2.不能不動腦子聽信別人——可以得出的結論:“聽”必須有思考,有理性,有辨別。
3.不能根據狹隘的自我感覺去聽他人的意見——可以得出的結論:“聽”必須有胸襟,善于聽取不同意見;“聽”必須用客觀事實驗證。
這樣,“怎么聽才是對的”這個問題就被解決了。實際上,這個步驟,同時也起到了擴展論點、拓深文意的作用。到這一步,你的思考差不多已經成熟了。
第五,罵題式的反向思維:能夠不“聽”嗎?
反向思維是一種否定式思維。但并不是把話題一棍子打死。語文的命題多是經驗性命題,這種命題并不是非白即黑,它是有彈性的。這就像白骨精,它是多變的。白骨精一會兒是少女,一會兒是老婦,一會兒是老頭;孫悟空打它之前,它是固體,一棒下去,它又成了氣體,變成一股青煙飛走了。語文的經驗性命題,有時候就像白骨精?!俺晒κ浅晒χ浮?,也是對的啊,有些自卑的人,由于受到某次偶然的成功的刺激,越來越興奮,越來越自信,于是從一個成功走向另一個更大的成功,這說明“成功是成功之母”也是對的嘛。
經驗性命題是訴諸經驗,而不是訴諸嚴格的邏輯。這為罵題式的反向思維提供了空間。但一旦我們準備罵題,就得慎之又慎。孫悟空是反對白骨精的,白骨精是個命題,孫悟空準備罵題。孫悟空那么厲害,他也性急,主觀上是想把白骨精一棍子打死的,但是你知道的,他一共打了三棒。
所以你要仔細研究打死白骨精的棍法,要研究如何去罵題。不要奢望一下子就把話題顛覆。顛覆是要講方法的。現在的問題是:為什么我們非得要“聽”呢?能夠不“聽”嗎?
這個時候,特別要注意,別一棍子打死!你絕不能說:我們就是不要聽,就是要閉目塞聽,最好耳朵里再塞上一個耳塞,萬事不擾心,多爽!如果你這么說,說明你不是過于愚蠢,就是過于偏激。別里科夫先生的耳朵不是塞上了嗎?他因此就萬事不擾心了嗎?別里科夫把自己裝進套子閉目塞聽,但這種不“聽”能夠否定“聽”的意義和價值了嗎?別里科夫作為希臘文教師,他學習希臘文的時候難道不需要“聽”嗎?把自己的耳朵塞起來,只能避免“聽”的發(fā)生,但不能消解“聽”的價值。
讓我們再次回到剛才的問題:為什么我們非得要“聽”呢?能夠不“聽”嗎?
是的,并非我們總是非“聽”不可。例如流言蜚語,例如說三道四,例如機器的噪音,例如政客的叫嚷,例如專家的扯淡,例如走狗的狂吠。但這些只能證明“聽”與“不聽”的選擇性,而不能證明“聽”是無意義的,比方說,我對大家精辟而富于溫情的勸誡,那可是不能不“聽”的啊。
這就迫使你進一步思考。如果你繼續(xù)思考下去,則可能想到下面三點。孫悟空打了三棒,這三點也算是三棒。這三棒能夠較為有力地證明:“聽”是有局限的。請注意——我們不是說“聽”一定就是錯誤的;我們只是說:你們不要以為“聽”多么的了不得,我們不能止步于“聽”,應該超越“聽”。如此而已。
1.就客觀事實而言
任何創(chuàng)造,都不是“聽”來的。人類中所有的先行者、先知先覺者,都有對“聽”的拒絕。
2.就一般事理而言
(1)“聽”到的信息未必可靠和真實,言語具有欺騙性,不代表真確的事實,所以不能過于信賴“聽”。眼見為實,百聞不如一見。
(2)“聽”是被動的接受,更重要的是自我的主動判斷,即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僅僅被動地“聽”,就是被別人牽著鼻子。
3.就“聽”自身的局限性而言
(1)“聽”只是接受信息的眾多方式之一,是不充分的;而且,不正確的“聽”,反而干擾正確的思維和判斷(“走你的路,讓別人說去吧”,即屬此例)。
(2)即使是真確的知識,單有“聽”也是無法充分掌握、消化和內化的。止步于“聽”的學習不是正確的學習,實踐才是知識和真理的標準。
(3)即使是正確的意見,是否真的被“聽”了,不能用“聽”來證明,而要用行動和效果來驗證。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42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