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辛亥革命紀念館心得大全(1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5 02:01:10
游辛亥革命紀念館心得大全(18篇)
時間:2023-11-05 02:01:10     小編:ZS文王

總結(jié)是對過去一段時間內(nèi)的行動和決策的一種回顧和總結(jié),讓我們能更好地規(guī)劃未來的發(fā)展。提高寫作表達的技巧。免費提供大量范文。

游辛亥革命紀念館心得篇一

《辛亥革命》是一場充滿荊棘的革命,在這一道路上,革命烈士用自己的鮮血描繪祖國的未來。辛亥革命發(fā)生的歷史背景,注定了辛亥革命是一場空前的革命,孫中山先生用自己的堅強意志,開拓了革命的新道路。電影中有許多細節(jié)描述,比如孫中山先生在國外與外國政府官員協(xié)談時的激烈爭論的一幕,其以一己之力舌戰(zhàn)眾人,在面對種.種刁難與不理解的情緒下,孫中山先生絲毫沒有動搖過自己的意志,這是鐵一般的意志!這是鐵一般的力量!正因為孫中山先生在思想上已經(jīng)有了徹底的覺悟,在整個革命的道路上,才能走到最后。

電影中還有那么一幕,在孫中山先生與革命同志們討論臨時大總統(tǒng)的事宜的時候,有刺客槍擊。一陣慌亂后,刺客被抓,在審問刺客的過程中,刺客對孫中山是滿嘴的辱罵,黃興進來后說了一句:“他和我們沒有生活在一個世界里。”從這一細節(jié)可以看出,在當時清政府的歷史背景下,要完成一場革命并不只是軍閥形式的占領(lǐng),一場完整意義上的革命,應該是深入群眾的內(nèi)心,在每一個人的心中都要播種革命的種子,而且還要讓其健康成長。所以說,辛亥革命是一場偉大的革命,它不僅改變了形式,而且革命的精神深入人心,是一場實質(zhì)改變的革命。

時代的發(fā)展需要結(jié)合實際,一旦其發(fā)展變成盲目的,脫離實際的,就需要勇于改變,將發(fā)展的方向標重新定位。辛亥革命給予了我們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歷史不會再重演,但歷史的規(guī)律是會再現(xiàn)的,我們要觀史而明智,把握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正確指導自我的發(fā)展,不斷提高自我的綜合能力。

游辛亥革命紀念館心得篇二

首先從政治上來看,中華民國在一九一二年元月一日創(chuàng)建之后,全中國政治空氣濃厚民主潮流高漲。以宋教仁為代表的民主革命家在國會里面,爭取著各自黨派的利益和席位。這就是說不僅辛亥革命創(chuàng)造的國家是一個新國家,不同于大清朝那樣的國家。更重要的是,辛亥革命創(chuàng)造的中華民國是一個建立了共和制度的國家,得從來沒有民主共和體制的國家,已經(jīng)開始建立起自己的一整套的政治體制。從政治上來看,中華民國當然是一個新中國,一個不同于幾千年的舊中國的新中國。

游辛亥革命紀念館心得篇三

辛亥革命紀念館位于廣州黃埔區(qū)長洲島中部金洲大道東以南,是為了紀念孫中山領(lǐng)導的辛亥革命活動而建的一座專題紀念館。

歷史背景。

廣州是辛亥革命的策源地和主要戰(zhàn)場,是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開展革命活動的地方。辛亥革命紀念館(以下簡稱“紀念館”)是為紀念孫中山領(lǐng)導的辛亥革命活動而建的一座專題紀念館。

館舍介紹。

紀念館征地面積為7.73萬平方米,項目主體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內(nèi)容包括陳列區(qū)1.32萬平方米,藏品庫區(qū)1000平方米,技術(shù)及業(yè)務用房1800平方米,觀眾服務及配套設施平方米,展廳總面積6350平方米,項目總投資3.19億元。紀念館設有“辛亥革命時期廣東名人”專題展覽,選擇了56位歷史人物,集中展示他們最具代表性的歷史瞬間。

地理位置。

紀念館選址位于廣州黃埔區(qū)長洲島中部,金洲大道東以南。黃埔區(qū)長洲島既是革命傳承之地,也是風云變幻之鄉(xiāng),還留下了眾多革命史跡,島上重要革命遺跡資源成線,景區(qū)規(guī)模初現(xiàn)。長洲島是黃埔軍校的所在地,擁有萬山海戰(zhàn)紀念碑、東征陣亡烈士墓園、北伐紀念碑、長洲炮臺、金花古廟等人文、歷史遺跡和幽靜蔥郁的自然景觀。長洲島一共有26處中國近代革命遺址,這里是辛亥革命紀念館的最佳選址點。紀念館完工后將和長洲島、黃花崗烈士陵園、廣州起義舊址紀念館等形成一個展示中國近代革命歷史歷程的建筑群。

建筑格局。

根據(jù)規(guī)劃方案,紀念館及其周邊地塊從東往西分為三部分。西側(cè)是6萬多平方米的中山公園;中部是紀念館;東部是4萬多平方米保持原生態(tài)的小山丘。紀念館建筑群的布局,由北向南,沿主軸線分布有入口牌坊、烈士浮雕墻、紀念塑像、前景觀廣場、館舍、后景觀廣場,形成隨地勢起伏的景觀線。擬建紀念館的單體建筑建筑風格與中山陵、中山紀念堂和臺北的孫中山紀念館大體一致,成為孫中山紀念建筑的系列之一。辛亥革命紀念館整體建筑風格以灰色、黑色為主要色調(diào),顯得莊嚴和神圣。

紀念館為石料建筑,整體建筑外形如一方石塊,平靜地置于歷史的長河之中。入口處,一條跨越水面、向上斜長延伸的走道直通大門――寓意著“共和之路”。石塊已被鑿開,隱喻辛亥時期英烈們開天劈地的勇氣和艱苦卓絕的歷程。12米寬的道路從缺口穿入,筆直、向上。道路上隨機陳列著辛亥英烈鑄銅雕像,似在沿路而行。作為參觀流線的主軸,當人們穿梭于英烈雕塑叢中,仿佛時空又回到了辛亥革命那激情燃燒的歲月。穿越厚重的石壁,盡端豁然開朗,象征著辛亥革命翻天覆地,揭開推翻了滿清帝制的序幕和石破天驚的曙光。中山先生背影雕像矗立在路的盡頭,又是路的最前方,似在思索中國未來的方向。

游辛亥革命紀念館心得篇四

福州辛亥革命紀念館位于福州市鼓樓區(qū)楊橋東路17號,郵編350001。該館成立于1991年11月,隸屬于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館址為黃花崗烈士林覺民故居。坐西向東,原有二進廳堂、后花廳、北院南花廳(紫藤書屋)及樓房,居住著林覺民父輩七戶族人。

福州辛亥革命紀念館,門口左右分立福建省級和福州市級的兩塊文物保護單位石碑。正門屬木結(jié)構(gòu),門內(nèi)石板鋪地,靠墻處點綴假山,周邊花木扶疏,古樸生香。迎面照壁上是宋慶齡的題詞:“辛亥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19,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發(fā)生了兩場驚天動地的革命事件:一是農(nóng)歷三月二十九日的廣州起義,一是10月10日的武昌起義。廣州起義雖然失敗,但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的鮮血沒有白流,它為武昌起義的勝利奠定了基礎。1991年11月9日(辛亥革命福州光復80周年紀念日),閩籍黃花崗烈士林覺民的故居,被辟為福州辛亥革命紀念館。

林覺民故居位于福州市南后街楊橋路口,占地614平方米,現(xiàn)存僅為原面積的三分之一。90年的滄桑巨變,坐西朝東的故居前半部及北院部分皆已不復存在,林覺民《與妻書》中所描述的“后街之屋”,其入口處已改向朝北,成為“楊橋東路之屋”。而且,“入門穿廊”的“廊”也沒了。故居最為精華的后半部分尚存,列為文物保護單位并辟作辛亥革命紀念館?,F(xiàn)狀正如《與妻書》中所說:“過前后廳,又三四折,有小廳,廳旁一室,為吾與汝雙棲之所……窗外疏梅篩月影?!爆F(xiàn)存建筑主要為一進坐西朝東的“三間排”院落,以及南院、西院兩個花廳。“三間排”正中的廳堂,按福州傳統(tǒng)擺設著橫案、八仙桌、太師椅、茶幾和方凳。南院有“紫藤書屋”與書齋,掛著“知足常樂,能忍自安”、“知足知不足,有為有弗為”兩副富有哲理的佳聯(lián)。西院有假山、魚池,為林覺民、陳意映伉儷生活區(qū)。臥室里陳列著具有福州地方特色的木床和其它家具,窗外的臘梅則是后來重新補栽的。林覺民的胞侄女兼嗣女、福建著名已故畫家林暖蘇曾在此向游客介紹說,林覺民夫妻倆感情深厚,生前常在這個小天井里并肩攜手。如今,這小地方已成為一個供后人憑吊之地。

故居修復作辛亥革命紀念館后,除廳堂和林覺民居室保留原狀陳列外,前后廳兩旁的南北廂房改作展室,主要展出與辛亥革命有關(guān)福州的人、物、事的照片。其中有5幅是孫中山先生在福州活動的留影,十分珍貴。孫中山先生是194月19日到達福州的,他先視察馬尾船政局船廠,接著到倉山梅塢“橋南公益社”――福建同盟會所在地看望同盟會福建支部同志,關(guān)切地詢問黃花崗烈士遺屬的近況,并對會員及群眾發(fā)表講話,受到熱烈歡迎。他還為橋南公益社書寫了“獨立廳”橫幅。作為廣東人,孫中山午間下榻在廣東會館,并與旅閩廣東同鄉(xiāng)合影,共進午餐。下午,孫中山從南門進城,在圣廟路的明倫堂出席福建國民協(xié)會和各界代表的歡迎會,并發(fā)表熱情洋溢、鼓舞人心的演說。他說,黃花崗有19位閩籍烈士,是福建人民的光榮。會后,孫中山先生與福建都督府、政務院、軍界人員合影,留下了這一歷史的瞬間。

游辛亥革命紀念館心得篇五

五·一節(jié)”期間,我要去廣州參加蒲公英·星星火炬青少年大賽的決賽,就順便到廣州玩了一下。

5月2日早晨,我們來到了首義文化公園。公園里矗立著“國父”、民主革命之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銅像。

公園再往里走便是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紅樓,它因建筑色的棕紅而得此名。該舊址原為清政府設立的湖北咨議局局址,清宣統(tǒng)二年(1910年)建成。1911年夏,四川保路運動和廣州黃花崗趙義像一排排巨浪猛擊著清玉朝這條快傾覆的大破船。同年10月10日,湖北的革命黨人在同盟會的影響和推動下,在孫中山先生民族民主民生革命旗幟的指引下,“敢為天下先”,打響了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的“第一槍”,革命首先在廣州三鎮(zhèn)取得了成功和勝利,此后,全國有14個省先后鬧革命,宣布獨立,清政府終于被起義推翻。革命后,在原湖北咨議局局址上,重新組建黎元洪都督的鄂軍都督府,建立中華民國。

紀念館內(nèi)陳設著各類書刊、老照片和歷史遺物,包括陳天華寫的《警世鐘》、《猛回頭》,鄒容寫的《革命軍》,譚嗣同的《仁學》和一些光緒、宣統(tǒng)和民國年間的廣州照片,如:漢陽兵工廠里工人們正在制大炮、武昌起義里的巷戰(zhàn)、漢口老街上人群摩肩接踵的場面等等。除了這些東西,還有黃興和孫中山親手寫的“推翻腐朽滿清,建立民國政權(quán),天下為公”的對聯(lián),孫中山寫的“博愛”等字帖。武昌起義里志士王悼甫用過的手q和血衣,志士紀德倫用過的步槍等。

時間一晃便過,我和爸爸只好戀戀不忘地離開了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

游辛亥革命紀念館心得篇六

為了迎接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的到來,2015年8月28日星期五下午,班主任魯斯老師帶領(lǐng)我們5104班全體同學,參觀辛亥革命紀念館,游覽時間雖然不長,但感觸很深,心中的回味久久不能停歇。

歷史的痛。

一進館內(nèi),便是走進了另一片莊嚴、肅穆的天地。這歷史掀開,頓時一片沉重、肅殺的氣勢撲面而來。入口處,便是左右兩邊共計16根不平等條約的恥辱柱,一條條,都像針一樣刺痛著中華民族的骨梁。接著向里面走去,一次次的山河破碎,一片片的流血犧牲,直讓人痛徹心扉??粗?jīng)的時局如魔刀一般肆意切割凌辱著這片生我養(yǎng)我的土地,摧殘著著我們深深眷念的祖國,那一刻我感覺遍體生寒,心在滴血。我心中暗暗發(fā)誓,我要跟大家一道,跟祖國一起,銘記這段無法言說的痛,銘記這段艱險困苦的歲月,化悲痛為力量,自立自強,自強不息,勇往直前,絕不能讓讓悲劇重演!

先烈的血。

在死亡面前舞步表現(xiàn)出大義凜然!他們?yōu)嵫麄儝侇^顱他們是民族的脊梁他們是民族的希望他們是民族精神的豐碑他們應當永遠活在我們后人的心中!他們永垂不朽!

落后就要挨打。

看著清政府節(jié)節(jié)敗退,簽訂喪權(quán)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不由自主地,我想起了革命領(lǐng)袖——毛主席,想起了毛主席常說的,落后就要挨打!這不是一般的小打小鬧,而是別國想要吞并祖國的疆土,別的民族想要占領(lǐng)這篇神州大地,讓偉大的中華民族永無翻身之地!挺不住的唯一結(jié)局就是華夏歷史斷絕,中華文明不在!

銘記歷史,緬懷先烈。

落后的代價是我們不能承受的痛!歷史的慘劇歷歷在目,先烈的犧牲就在眼前,今天的和平局面來之不易。作為北大青鳥的一員學子,我們實在不該虛度光陰,碌碌無為,珍惜當下最好的方法就是努力學習,打牢職業(yè)素質(zhì)和專業(yè)基礎,爭取早日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將來用自己的全部技能積極投身到祖國的建設中來,為祖國的繁榮富強添磚加瓦!

游辛亥革命紀念館心得篇七

來到辛亥革命紀念館,首先看到的是孫中山的銅像。我們的國父穿著長袍,左手拿著拐杖,右手拿著帽子,盯著遠處,大義凜然的氣概令人欽佩。沿著歷史的軌跡,我們進入辛亥革命博物館,在解說員的指導下,我們開始在這濃縮的歷史河流中穿越、體驗。首先解說員向我們解說的是鄂軍都督府的起源,鄂軍都督府紀念館原為清末湖北省協(xié)議局,建于1910年。武昌起義的第二天,即1911年10月11日,湖北革命黨人在這里成立了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即湖北軍政府。

館內(nèi)收集了1000多件與辛亥革命相關(guān)的歷史文物,10000多件歷史照片。軍政府會堂、孫中山駐鄂會客室、黃興召開軍事會議的會議室和宋教仁起草了《中會民國鄂州臨時約法草案》的軍政府秘書處以歷史場景排列。因為明年是辛亥革命百年紀念日,所以沒有機會參觀紅樓的二樓,也沒有看到黎元洪的客廳和客廳,這是這個行業(yè)的小遺憾。館內(nèi)還有反映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史實和孫中山、黃興生平事跡的展覽……參觀過辛亥革命紀念館,我感到很多。首義第一槍在這里開始,這以前在歷史書上學過。但是,今天真的來到現(xiàn)場,覺得自己在這里可以想象當時的事跡。對辛亥革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歷史書中的辛亥革命史事件可能會忘記,但今天的參觀使我難以忘記這次革命的永生。辛亥革命紀念館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不僅在這里響起起義的第一槍,辛亥革命紀念館在展示中國革命史的同時,也對中國人民進行愛國教育。通過對辛亥革命歷史的理解,我們深刻理解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困難,祖國的和平穩(wěn)定是千萬革命先拋頭,流著熱血。作為現(xiàn)代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繼承人的我們,繼承革命先烈的光榮傳統(tǒng),努力學習,努力奮斗,我們要有烈士們的精神和意志,用我們的知識建設祖國,用我們的智慧和汗水保護祖國。

游辛亥革命紀念館心得篇八

到達武漢的時候是在中午,一下火車,熱浪撲面襲來,雖然炎熱的天氣讓我們多少難以適應,但氣候上的差異也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了武漢這座大都市的激情與動感。當我們驅(qū)車從火車站進入市區(qū)時,映入我們眼簾的是寬闊平坦的馬路,鱗次櫛比的高樓,以及洶涌的人海。眼前的景象,更讓我們被這座城市的現(xiàn)代和發(fā)達所折服,不由自主的懷著一種崇敬的心情去感受、去認識這片熱土,迫不及待的想要揭開屬于她的神秘面紗。

懷著矛盾的心理,我們到達了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走進大門,迎面是一幢精致典雅的兩層小樓,房屋皆由紅磚砌成,故當?shù)厝擞址Q其“紅樓”。該樓設計新穎,做工精湛,秉承了西歐建筑風格的精髓?!凹t樓”的周圍是一片碧綠的草地,綠樹掩映,芳草遍地,它們的“綠”把紀念館的紅墻紅瓦襯托的格外醒目??吹窖矍氨4娴娜绱送旰玫男梁ジ锩z址,我那顆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

通過講解員的解說,我們了解到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是依托起義軍政府舊址建立的以紀念辛亥革命為主題的專題性紀念館。館內(nèi)收集有與辛亥革命有關(guān)的歷史文物1000多件,歷史照片10000余張;有辛亥革命起義史跡陳列、鄂軍都督府復原陳列、孫中山先生和黃興先生生平事跡展覽等基本陳列。1997年,該館被團中央評為“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維護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方面發(fā)揮著積極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懷著對無數(shù)革命志士的崇高敬意,懷著對偉大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深切緬懷,我們對紀念館進行了耐心細致的參觀。我們不僅參觀了孫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跡展覽,還參觀了辛亥革命起義史跡陳列館,從而有幸見到許多鮮為人知的珍貴照片和文物,了解了那些為革命英勇奮戰(zhàn)、流血犧牲的無名英雄可歌可泣的故事。通過參觀,同學們的心靈深受震撼:不僅對辛亥革命這段流芳百世的歷史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同時在精神上受到了洗禮,深刻認識到作為一名新時期大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參觀結(jié)束后,我們顧不上休息,立即在辛亥革命紀念館門外開展了以“緬懷革命英雄銘記光輝歷史”為主題的宣傳活動。我們把提前準備好的介紹辛亥革命相關(guān)歷史的宣傳單發(fā)放給過往游客,并結(jié)合該紀念館是“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這一有利條件,向游客們宣講有關(guān)社會主義榮辱觀中“以熱愛祖國為榮”這一重要內(nèi)容,真誠的行為得到了游客們的積極響應和高度贊揚,收到了較好的宣傳效果。

此次參觀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我主要產(chǎn)生了以下三點感想:

其一,辛亥革命紀念館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它是中國歷史的一座里程碑?!凹t樓”是無數(shù)忠貞志士的集結(jié)地,在這里孫中山先生領(lǐng)導湖北地區(qū)的革命人士成功地發(fā)動了武昌起義,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后來又在這里組建了中華民國鄂軍都督府,并建立了中華民國,從而一舉結(jié)束了中國綿延2000余年的封建帝制。從那以后,“紅樓”便成了人們的向往之地方、奮發(fā)之起點、拓展之源泉。被譽為“民國之門”。

其二,辛亥革命紀念館在展現(xiàn)中國革命史,對社會各界人士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年來,該紀念館被命名為“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和“中國僑聯(lián)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維護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每年都有大量的青少年、機關(guān)單位職員乃至海外華僑來到這里參觀。一張張彌足珍貴的照片,一個個令人動容的故事,總是能使參觀者的心靈受到震撼,認識到辛亥革命的艱辛,今日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其三,辛亥革命紀念館周邊雖高樓林立,仍不失英雄名樓之風貌。它宏偉壯觀,裝飾典雅,讓人們留連忘返:它的宏偉顯示了民國時期建筑工藝之高超;它的壯觀,體現(xiàn)了當時人民的聰明才智。光陰似箭,近百年已經(jīng)過去,“紅樓”卻仍舊英名長存、璀璨至今,可見“紅樓”所代表的英勇無畏、敢于創(chuàng)新、甘于奉獻、愛國愛民的精神不倒?!凹t樓”經(jīng)過時間的歷練,已化身為一種精神、一種品格,深植于廣大人民心中,激勵有志之士發(fā)揚傳統(tǒng)精神,不怕吃苦、奮斗不息,把我們偉大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

參觀結(jié)束了,我思緒萬千。通過對辛亥革命歷史的了解,我深深體會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來之不易,而祖國的和平安定是千千萬萬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身為當代大學生,未來國家建設生力軍的我們,一定要繼承革命先烈的光榮傳統(tǒng),努力學習,艱苦奮斗,對工作精益求精,不計較個人得失,同時應深刻體會胡總書記提出的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nèi)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熱愛祖國,認識到身為炎黃子孫的無上光榮以及肩負的責任。

游辛亥革命紀念館心得篇九

為了迎接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的到來,2015年8月28日星期五下午,班主任魯斯老師帶領(lǐng)我們5104班全體同學,參觀辛亥革命紀念館,游覽時間雖然不長,但感觸很深,心中的回味久久不能停歇。

歷史的痛

一進館內(nèi),便是走進了另一片莊嚴、肅穆的天地。這歷史掀開,頓時一片沉重、肅殺的氣勢撲面而來。入口處,便是左右兩邊共計16根不平等條約的恥辱柱,一條條,都像針一樣刺痛著中華民族的骨梁。接著向里面走去,一次次的山河破碎,一片片的流血犧牲,直讓人痛徹心扉??粗?jīng)的時局如魔刀一般肆意切割凌辱著這片生我養(yǎng)我的`土地,摧殘著著我們深深眷念的祖國,那一刻我感覺遍體生寒,心在滴血。我心中暗暗發(fā)誓,我要跟大家一道,跟祖國一起,銘記這段無法言說的痛,銘記這段艱險困苦的歲月,化悲痛為力量,自立自強,自強不息,勇往直前,絕不能讓讓悲劇重演!

先烈的血

,在死亡面前舞步表現(xiàn)出大義凜然!他們?yōu)嵫?,他們拋頭顱,他們是民族的脊梁,他們是民族的希望,他們是民族精神的豐碑,他們應當永遠活在我們后人的心中!他們永垂不朽!

落后就要挨打

看著清政府節(jié)節(jié)敗退,簽訂喪權(quán)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不由自主地,我想起了革命領(lǐng)袖——毛主席,想起了毛主席常說的,落后就要挨打!這不是一般的小打小鬧,而是別國想要吞并祖國的疆土,別的民族想要占領(lǐng)這篇神州大地,讓偉大的中華民族永無翻身之地!挺不住的唯一結(jié)局就是華夏歷史斷絕,中華文明不在!

銘記歷史,緬懷先烈

落后的代價是我們不能承受的痛!歷史的慘劇歷歷在目,先烈的犧牲就在眼前,今天的和平局面來之不易。作為北大青鳥的一員學子,我們實在不該虛度光陰,碌碌無為,珍惜當下最好的方法就是努力學習,打牢職業(yè)素質(zhì)和專業(yè)基礎,爭取早日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將來用自己的全部技能積極投身到祖國的建設中來,為祖國的繁榮富強添磚加瓦!

武漢宏鵬電大校區(qū)

5104班山偉泰

2015年8月29日

游辛亥革命紀念館心得篇十

我們參觀了位于廣州市著名風景區(qū)長洲島的廣州辛亥革命紀念館,深刻懷念孫中山和辛亥革命先驅(qū)的歷史功績。

到了紀念館的入口,4米以上的孫中山銅像映入我們的眼簾,孫中山眼睛閃閃發(fā)光,為了“天下為公”靜靜地思考,制定計劃的神態(tài)和形象,肅然起敬。站在大街上的黃興、廖仲廖仲愷、蔡教仁、章炳麟、秋瑾等先體的形象,每個人都有驚險的經(jīng)驗,每個人都有艱苦的歷史,描寫了那個建設王朝的風雨搖晃、起義浪潮起伏的革命年代,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們仔細聽解說員的說明,仔細看陳列柜里的文化財產(chǎn),看到革命先體勇敢前留下的催人淚下的遺書和后面留下的世代傳承下來的遺物,就會感動先烈們拋棄頭部,流著熱血死去。中國革命和建設成果來之不易,無數(shù)革命先烈獻出生命,永遠不能忘記革命先烈。展品中黃色的紙片引起了我們的注意。這是聯(lián)盟會員李先生的會員證,上面的“中國聯(lián)盟會”黑色毛筆字很清楚,旁邊有另一個會員秦更年的入會證明書和會費的收據(jù)。百年見證,保存完好,非常珍貴。

游辛亥革命紀念館心得篇十一

作為黨課的最后一節(jié)課,我們今天參觀了辛亥革命紀念館。領(lǐng)完票之后,懷著激動地心情開始了參觀之旅。

從領(lǐng)票處到紀念館的入口之間是一條長長的斜坡,上面陳放著革命先烈的銅像。一路走過,一個個熟悉的面孔,一個個耳熟能詳?shù)拿?,黃興、朱執(zhí)信、廖仲愷、宋教仁、章炳麟、陸?zhàn)〇|、秋瑾等等革命先驅(qū)的塑像,這條坡路的盡頭是孫中山的塑像,以及紀念館的入口。孫中山的目光中透出對革命的堅定信念。

進入紀念館之后,我們順著參觀路線走下去,隨著歷史的腳步去真實的了解這段歷史的進程。在這里一幅幅生動的畫面,一件件真實的歷史事件,向我們展示了革命先驅(qū)們?yōu)榱烁锩鞒龅姆N種貢獻。在這里,不僅僅更加生動的了解到了那些耳熟能詳?shù)膶O中山、朱執(zhí)信、廖仲愷等著名歷史人物的事跡,還認識那些大家并不熟悉的辛亥革命志士的介紹。他們同樣為打擊和動搖清政府的統(tǒng)治基礎奉獻自己全部的青春與生命。

兩次鴉片戰(zhàn)爭、中法戰(zhàn)爭、甲午戰(zhàn)爭的失敗,讓我們了解到了清政府的腐朽和沒落,以及封建制度和帝國主義的黑暗。在館內(nèi)大量的銅像訴說著革命的故事,向我們展示了中國人民不甘心承受備受列強欺凌的侵略現(xiàn)實。在這里一幅幅圖文并茂的清晰地記錄了當時的情景。不禁將自己置身于那個風起云涌的時代。

再從洋務運動到辛亥革命,在辛亥革命之前,許許多多的愛國人士已經(jīng)做出了嘗試。在鴉片戰(zhàn)爭之后,許多人意思到了學習西方的先進生產(chǎn)力的重要性,但是清政府只是片面的追求軍事力量的強大,確實治標不治本的。接踵而至的是戊戌維新運動,卻由于初生的資產(chǎn)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xié)性,最后以失敗告終。

在探索中的種種失敗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需要一種新的革命去推翻清政府的統(tǒng)治。以孫中山為首的一批接受了西方先進思想教育的知識分子意思到,必須以武裝斗爭的革命形式才能解救當前中國的現(xiàn)狀。在辛亥革命之前的幾次的起義,如廣州起義、自立軍起義、黃花崗起義和惠州起義,都以失敗告終,但是革命先烈的犧牲,喚醒了廣大的民眾,極大地鼓舞了士氣,由于清政府的出賣鐵路修筑權(quán),激起了四川的保路運動,是矛盾更大的激發(fā)了。由武昌起義打響了第一槍,各省紛紛響應,辛亥革命全面爆發(fā)。

革命取得初期的勝利,建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辛亥革命雖然最后在帝國主義和袁世凱的聯(lián)合絞殺下以失敗告終,但是我們應該看到辛亥革命給我們帶來的歷史意義。辛亥革命推翻了沒落的清王朝,掃除了兩千年來的封建制度,消滅了皇帝制度,打破了君主世代相襲的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促使社會經(jīng)濟、思想習慣和社會風俗等方面發(fā)生了新的積極變化,給人們帶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雖然歷史的風云早已過去,但是我們不能忘記這段歷史。站在這個時代的我們應該去了解這段歷史,從而認識到今天的美好和平的生活來之不易。為了自己、為了祖國的明天,我們要從現(xiàn)在起,把握時機、創(chuàng)造輝煌,為祖國的創(chuàng)建美好的明天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游辛亥革命紀念館心得篇十二

辛亥十八景,包括新武漢辛亥革命博物館、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孫中山銅像、起義門、楚望臺、首義英雄烈士雕像、抱冰堂、蛇山炮臺等辛亥革命遺跡,以及首義南軸線景觀、楚望臺遺址公園、辛亥百年紀念碑林等旅游景區(qū)(點)。在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際,很多游客前往新武漢辛亥革命博物館、武昌的起義門、楚望臺等辛亥十八景景點旅游參觀,提前感受武漢那段辛亥往事。2011年10月6日,我有幸到新武漢辛亥革命博物參觀,深受教育,感想深刻。

原辛亥革命歷史博物館又稱“紅樓”,是鄂軍都督府辦公地。2002年成立博物館并掛牌。辛亥革命博物館全稱為武漢辛亥革命博物館,也稱武漢辛亥革命紀念館,武漢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館址為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舊址,也稱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辛亥革命軍政府舊址、辛亥革命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等,俗稱紅樓。2011年10月6日,就在紅樓對面,新武漢辛亥革命博物館將正式開展了,新館就如一艘氣勢磅礴的飛船橫空出世,氣勢恢弘。它的平面‘v”型,寓意勝利,向上的尖,寓意勇往直前,銳意進取,敢為人先。其建筑方案融合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和現(xiàn)代手法,除了有“雙坡屋頂”和飛檐翹角的特色,還能看到紅色幾何形拼出的“破土而出”意象,頌揚敢為人先的首義精神。博物館外墻采用“楚國紅”顏料,莊嚴肅穆。館內(nèi)設置了四項主要功能;辛亥革命歷史展覽、辛亥革命文物存儲、武漢近代史研究及學術(shù)交流以及綜合服務。如此雄偉壯觀的新武漢辛亥革命博物館,必將成為中國人民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重要基地和體現(xiàn)武漢精神的新的城市景觀。

一踏入進辛亥革命博物館,我就被震撼住了,浮雕、壁畫、微縮景觀、人物雕塑、圖片、多媒體……一部厚重的辛亥百年史拉開嶄新帷幕。由一樓進入“晚清中國”部分,將看到“南京條約”、“黃埔條約”、“天津條約”等一排碩大的昔日“不平等條約”名稱,以雕刻的形式在整面墻體呈現(xiàn)。展覽由此開始,通過浮雕、壁畫、微縮景觀、人物雕塑、圖片、多媒體等,再現(xiàn)一部厚重的辛亥百年史。在序廳和五個展廳參觀,常常被聲光電結(jié)合的陳列方式、精彩新鮮創(chuàng)意十足的技術(shù)和藝術(shù)亮點所震撼,“身臨其境”地重溫了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穿行在序廳和5個展廳,我的思緒在歷史長河中最亮麗耀眼的這一段停頓逗留。在辛亥革命中,無數(shù)志士仁人拋頭顱、灑熱血,為民主共和事業(yè)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奮不顧身、前赴后繼,視死如歸、大義凜然。誠如孫中山先生所言:這種精神可以“驚天地、泣鬼神”;“草木為之含悲,風云因而變色”。一幕幕辛亥革命的人物、場景、事件,展示了歷史的驚魂時刻和精彩瞬間,再現(xiàn)了那段可歌可泣的歷史,讓人真切緬懷辛亥革命的志士仁人,先驅(qū)們?yōu)檎衽d中華、不怕犧牲、憂國憂民、敢為人先的大無畏革命精神以及武昌首義的偉大壯舉,歷史將永遠銘記,我們這座城市和城市里的居民也將永遠銘記。而《共和之基——辛亥革命歷史陳列》展以重大歷史事件、重要人物為支撐,文物與場景并重,運用陳列展示技術(shù)和藝術(shù)語言,充分吸收上海世博會的技術(shù)與綠色低碳環(huán)保理念,使人耳目一新。陳列中,可見大量的微縮景觀,讓人感覺仿佛進入百年前的武昌街景。尤其驚嘆的是多媒體呈現(xiàn)首義之夜之場景,讓參觀者看到“起義士兵”的走動,聽到他們在“干大事”之前的竊竊私語。還有用沙盤再現(xiàn)的舊武昌城全景,并用多媒體展現(xiàn)首義之戰(zhàn)全過程。讓人感覺一腳踏入沉重的歷史。歸納起來,新武漢辛亥革命博物館共有八大看點,下略為大家表述一二。

一,國內(nèi)最大壁雕《共和之基》,序廳內(nèi),中國室內(nèi)最大壁雕《共和之基》撲面而來,武昌首義志士們前仆后繼,耳邊似乎能聽到他們疾行的腳步聲……整座雕塑呈“v”字型走向,以浮雕結(jié)合圓雕為主要表現(xiàn)形式,分為起義背景、武昌首義、創(chuàng)建共和三部分,涵蓋“同盟會的成立”、“黃花崗起義”、“保路運動”和“武昌起義”等元素。其中表現(xiàn)武昌首義的雕塑部分,起義的士兵隊伍從淺浮雕、高浮雕到圓雕,逐漸推進,首尾呼應,既突出了敢為天下先的首義精神,又體現(xiàn)出首義中的民眾力量。

二.12個不平等條約壓得人喘不過氣,步入第一展廳,兩面條約墻向頭頂壓來,《南京條約》等12個不平等條約壓得人喘不過氣,條約墻盡頭是被列強分割得支離破碎的《晚清時局圖》,滿清帝國大廈將傾,人民在夾縫中求生存。第一展廳后面展示戊戌政變后,1900年,唐才常、秦力山等在漢口組織自立軍,預定8月9日在鄂、徽、贛、湘同時起兵,擁護光緒皇帝重新當政,但因經(jīng)費不濟、未能統(tǒng)一行動而失敗。自立軍起事失敗后,唐才常被捕于漢口,并在1900年8月22日就義于武昌紫陽湖畔?!疤撇懦h口被捕”歷史事件復原場景中,唐被繩索反手捆綁,在紫陽湖畔的草木間不屈地瞻望遠方,慷慨激昂的就義蠟像栩栩如生。而秦力山在日本結(jié)識孫中山,轉(zhuǎn)而投身革命,展廳中有1901年孫中山與秦力山等在日本東京的合影。

三.“孫中山赴檀香山”復原場景,這是根據(jù)孫中山自述“十三歲隨母往夏威夷島,始見輪舟之奇,滄海之闊,自是有慕西學之心,窮天地之想”,而以真人比例還原的場景。1878年,13歲的孫中山隨母從香港前往夏威夷檀香山,開始求學、行醫(yī)、開創(chuàng)革命事業(yè)的歷程。“孫中山赴檀香山”歷史事件復原場景中,站立的少年孫中山和端坐著的母親在輪船上,凝神遠眺大海,船下沿有燈光閃耀,聲光電融合,頗有波光粼粼的效果。1894年11月,孫中山再赴檀香山,創(chuàng)建興中會,第一次提出“振興中華”的口號。

四.同盟會誓詞寫在天幕上,1905年8月20日,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成立。孫中山提出的“驅(qū)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quán)”被確定為同盟會綱領(lǐng)。展覽按比例復原了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成立時的會址,頭頂上的“星空”以世界地圖為底,同盟會各分部的地點群星閃耀。孫中山手書的同盟會誓詞十六字綱領(lǐng),一筆一畫寫在天幕上,直入民心。展廳中有孫中山與布魯塞爾中國留學生石瑛、馬君武等人的合影,以及孫中山與芝加哥同盟會員黃三德等人的合照。在展廳中間最為特別的是有一個大圓臺,盤面上是展示長江把武漢分成三鎮(zhèn)的近代工業(yè)的地圖和面貌,手一觸摸,地圖、圖片、文字介紹就顯現(xiàn)在眼前,如漢陽鐵廠、武昌造幣局等,非常直觀便利。

五.“花園山聚會”鑲嵌在墻內(nèi),進入第三展廳,仿佛進入了武昌城內(nèi)小巷,耳邊傳來一陣陣狗吠聲和蛐蛐叫,暗夜黑影里彌漫著重重殺機,“花園山聚會”微縮場景鑲嵌在墻內(nèi)玻璃里。只見留日回國的吳祿貞等人借武昌花園山李廉方寓所為聚會點,此為1903年5月,吳祿貞邀集曹亞伯、李書城、馮特民等主要成員暢談革命方略,宣傳反清革命思想、派遣知識青年進入新軍。武昌花園山聚會雖沒有正式名稱和確定的組織形式,但實際上是湖北革命團體的源頭,在湖北軍界、學界造成相當大的影響。

六.180度環(huán)幕影院還原“第一槍”,青石板、老屋、古樹、小巷茶館、德和酒莊、街上奮勇當先的革命黨人……一幕幕微縮實景,1911年10月10日那晚驚心動魄的一幕如在目前。當晚7時許,城外塘角輜重隊縱火為號,8時許,城內(nèi)新軍工程營八營革命黨人打響首義“第一槍”,新軍官兵和軍事學堂學生等紛紛響應,迅速占領(lǐng)楚望臺、控制中和門,部署攻打湖廣總督署的戰(zhàn)斗,一系列歷史事件實景得到真切還原。最吸引人眼球的是180度環(huán)幕影院,放映的是專門為辛亥革命博物館拍攝的影片《武昌首義》,還原了10月10日那夜武昌起義全過程的真實影像,而在銀幕下方是碩大的大型電子沙盤模型,展示了武昌舊城風貌,觀眾可以想象當年先烈們在此上演的傳奇故事。

七.巨幅油畫“黎元洪祭天”,第四展廳是展覽“創(chuàng)建共和”主題,進門就是巨幅油畫《黎元洪祭天》。10月11日上午,起義軍攻占武昌城后,在原湖北咨議局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獲絕大多數(shù)人贊同。革命黨人李翊東代黎元洪簽署了第一份安民告示《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黎布告》。1911年10月17日,都督黎元洪在武昌閱馬場登壇祭天,大典振奮了民軍士氣,激勵了革命熱情。畫面上,黎元洪一身戎裝,目光堅毅,顯露了黎元洪軍務嫻熟、為人厚重的一面。此展廳同時展出了有關(guān)黎元洪的一組文物,如黎元洪大總統(tǒng)入殮服飾、中華民國鄂軍政府起義紀念章、中華民國鄂軍政府大都督印等,讓人懷想“創(chuàng)建共和”的艱辛歷程。

八.腳步觸摸全國起義地圖,劉家廟之戰(zhàn)拉開了陽夏戰(zhàn)爭漢口戰(zhàn)役序幕,1911年10月18日凌晨三時,民軍向盤踞在劉家廟一帶的清軍進攻,肉搏至車站附近受阻。下午三時再度輪番沖鋒,清軍乘車逃跑,次日民軍攻占劉家廟車站。展覽用聲光電手段,營造了槍炮齊鳴、慷慨悲壯、氣貫長虹的場景。展廳中,黃興“篤實”押角章、睡衣等,湘軍步隊獨立第九標陽夏血戰(zhàn)紀念章、滬軍都督贈名譽章、康有為為吳兆麟題詞橫幅“為民興利”,黃興騎馬率民軍指揮陽夏保衛(wèi)戰(zhàn)雕塑,無不反映當年的實況。展廳中,走路時不經(jīng)意間腳踩著互動版晚清地圖,響應湖北的省份會亮起藍燈,直隸、山東、河南、甘肅、新疆、東三省等紛紛起義,加速了清王朝的崩潰。此外,還用一面墻展示了宋教仁、林森、馬君武等人起草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而孫中山就職典禮現(xiàn)場復原頗具氣勢。

參觀完新武漢辛亥革命博物館,我和眾多參觀者一樣深受教育,感想深刻。勿忘國恥,“落后就要挨打”,作為一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要以辛亥精神的要求嚴格要求自己,堅定共產(chǎn)主義的信念,堅定對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必勝信心,勇于進取,甘愿奉獻,為把我們國家建設成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貢獻一切力量。辛亥革命,它結(jié)束了中國長達二千余年的封建帝制,開創(chuàng)了民主共和新時代,拉開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騰飛的序幕,使中國歷史步入民主主義革命的新進程。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先烈,為推翻封建統(tǒng)治,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偉大理想,以“世人未為我敢為,天下未發(fā)我首發(fā)”的`革命精神。以鮮血和生命開展這場偉大的革命,其光輝業(yè)績彪炳千秋,值得后人永遠歌仰、懷念。我們要深刻緬懷那段可歌可泣的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的光輝業(yè)績,弘揚辛亥革命精神,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xiàn)祖國的和平統(tǒng)一,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騰飛,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游辛亥革命紀念館心得篇十三

為了迎接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的到來,20xx年xx月xx日星期xx下午,班主任魯老師帶領(lǐng)我們5104班全體同學,參觀辛亥革命紀念館,游覽時間雖然不長,但感觸很深,心中的回味久久不能停歇。

歷史的痛

一進館內(nèi),便是走進了另一片莊嚴、肅穆的天地。這歷史掀開,頓時一片沉重、肅殺的氣勢撲面而來。入口處,便是左右兩邊共計16根不平等條約的恥辱柱,一條條,都像針一樣刺痛著中華民族的骨梁。接著向里面走去,一次次的山河破碎,一片片的流血犧牲,直讓人痛徹心扉??粗?jīng)的時局如魔刀一般肆意切割凌辱著這片生我養(yǎng)我的土地,摧殘著著我們深深眷念的祖國,那一刻我感覺遍體生寒,心在滴血。我心中暗暗發(fā)誓,我要跟大家一道,跟祖國一起,銘記這段無法言說的痛,銘記這段艱險困苦的歲月,化悲痛為力量,自立自強,自強不息,勇往直前,絕不能讓讓悲劇重演!

先烈的血

在整個參觀過程中,先烈們的英勇讓我備受鼓舞。其中一首詩,讓我印象尤為深刻,就是譚嗣同于一八九六年春所寫的《有感》:世間無物抵春愁,合向蒼冥一哭休。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今天讀來,依然被他那濃厚的愛國情懷深深觸動,可以想象當時這首詩對國人的激勵有多么巨大!還有孫中山先生提出的.“驅(qū)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quán)”等號召,在那個災難深重的時代,這是支撐很多人活下去的信念,他們相信美好的一天總會到來!還有很多的仁人志士為國為民義無反顧,在死亡面前舞步表現(xiàn)出大義凜然!他們?yōu)嵫?,他們拋頭顱,他們是民族的脊梁,他們是民族的希望,他們是民族精神的豐碑,他們應當永遠活在我們后人的心中!他們永垂不朽!

落后就要挨打

看著清政府節(jié)節(jié)敗退,簽訂喪權(quán)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不由自主地,我想起了革命領(lǐng)袖——毛主席,想起了毛主席常說的,落后就要挨打!這不是一般的小打小鬧,而是別國想要吞并祖國的疆土,別的民族想要占領(lǐng)這篇神州大地,讓偉大的中華民族永無翻身之地!挺不住的唯一結(jié)局就是華夏歷史斷絕,中華文明不在!

銘記歷史,緬懷先烈

落后的代價是我們不能承受的痛!歷史的慘劇歷歷在目,先烈的犧牲就在眼前,今天的和平局面來之不易。作為北大青鳥的一員學子,我們實在不該虛度光陰,碌碌無為,珍惜當下最好的方法就是努力學習,打牢職業(yè)素質(zhì)和專業(yè)基礎,爭取早日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將來用自己的全部技能積極投身到祖國的建設中來,為祖國的繁榮富強添磚加瓦!

游辛亥革命紀念館心得篇十四

20__年11月19日,我們來到了世界聞名的革命圣地辛亥革命紀念館。我們以非常興奮的心情感受到革命的氣息,一起回顧了前輩們的不朽事跡。從遠處看博物館,可以看到紅磚砌的鄂軍都督府,莊嚴宏偉的勢頭很快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走近辛亥革命紀念館,首先看到的是孫中山銅像。老師穿著長袍夾克,左手拿著拐杖,右手拿著帽子,站在南邊,盯著遠處,有大義凜然的氣概,敬意不由得產(chǎn)生了。插在玄關(guān)兩端的鄂軍都督府的軍旗,它迎風飄揚,由鮮紅色和緊密圍繞的十八只五角星組成,被稱為十八星旗。18顆黃星,代表山海關(guān)內(nèi)18個省份的炎黃子孫,紅底是鮮血,黑色是鐵,莊嚴肅穆。

感嘆這里的革命氣息,我走進辛亥革命博物館,在解說員的帶領(lǐng)下,我們開始在這個歷史圣地中穿行、體驗,耐心細致地參觀。我們先后參觀了傳達員室、外交部、都督會客人和會議室、黎元洪客廳等十幾所古色古香的房子,參觀了辛亥革命的壁畫,在墻壁周圍陳列了辛亥革命的畫,同學們仔細看著,想象著解說員也在旁邊不斷敘述。不僅如此,我們還看到了先烈們的遺物和手跡,還看到了戰(zhàn)斗時的血衣、大炮、刀等戰(zhàn)斗工具。通過實物的展示,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歷史的動蕩、困難和國家命運的茫然,同時也看到了忠實愛國的革命黨人熱烈的愛國之情。他們深深地感染了我。印象最深的是孫中山先生的題詞: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則亡。我認為紅樓經(jīng)過時間的練習,已經(jīng)成為精神、品格,深入廣大人民心中,承載著深厚的革命歷史,記錄著輝煌的革命事跡,弘揚著輝煌的不怕辛苦、奮斗的革命精神,為了使我們偉大的祖國更加繁榮而奮斗。

參觀結(jié)束后,我們每個人都拍了一張照片,留下了紀念。最后,我相信博物館的一切都會留在每個人的心里。通過這次參觀辛亥革命紀念館,我深化了對歷史的認識,特別是對中國現(xiàn)代史的理解。革命先輩們當時的物質(zhì)生活簡陋,武器裝備落后,但他們的精神世界豐富,他們的靈魂偉大,他們依靠他們的愛國熱情,隨時冒著失去生命的危險,在探索祖國未來命運的道路上,勇敢地前進,他們一代又一代熱血的孩子的努力,終于推翻了封建主義社會制度在中國約2000年的統(tǒng)治,大大解放了人民被困近2000年的歷史思想,喚醒了中國人民尋求民主自由的欲望,激發(fā)了中國人民獨立翻身的熱情,為了中國社會制度的進步和中國社會制度這是我們現(xiàn)在的穩(wěn)定、幸福的生活。我們要時刻記住幸福生活的來臨,珍惜幸福的時光,為祖國的繁榮盡力。

歷史屬于過去,但現(xiàn)在我們不能忘記。為了鼓勵我們承擔建設祖國的責任,未來比現(xiàn)在更重要。未來是我們的,未來歷史的樂章是我們寫的。我們現(xiàn)在在學校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素質(zhì),適應社會需求,成為社會需求的合格人才,報效祖國,投身社會。作為入黨的積極分子,我們作為準黨員嚴格要求自己,發(fā)揮模范的領(lǐng)導作用,影響周圍的同學,從小事開始,為同學做更多的事,為班級做更多的事,為學院做更多的事,逐漸融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任的主人公精神。作為現(xiàn)代大學生,我們不僅要永遠記住革命志士傳播的精神,還要更好地發(fā)揚這些精神。在生活和學習中,不斷創(chuàng)新積極進取,記住敢于成為世界第一的精神。作為入黨的積極分子,我們應該從這些前輩那里看到他們是國家的未來,不顧民族命運的積極探索精神。我們必須繼承這種精神,為黨的成長、國家的發(fā)展、自己的貢獻。未來美好,更輝煌。為了自己,祖國的明天,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從此把握機會,創(chuàng)造輝煌,明天一定是我們的!

游辛亥革命紀念館心得篇十五

懷著矛盾的心理,我們到達了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走進大門,迎面是一幢精致典雅的兩層小樓,房屋皆由紅磚砌成,故當?shù)厝擞址Q其“紅樓”。該樓設計新穎,做工精湛,秉承了西歐建筑風格的精髓?!凹t樓”的周圍是一片碧綠的草地,綠樹掩映,芳草遍地,它們的“綠”把紀念館的紅墻紅瓦襯托的格外醒目??吹窖矍氨4娴娜绱送旰玫男梁ジ锩z址,我那顆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

通過講解員的解說,我們了解到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是依托起義軍政府舊址建立的以紀念辛亥革命為主題的專題性紀念館。館內(nèi)收集有與辛亥革命有關(guān)的歷史文物1000多件,歷史照片10000余張;有辛亥革命起義史跡陳列、鄂軍都督府復原陳列、孫中山先生和黃興先生生平事跡展覽等基本陳列。,該館被團中央評為“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維護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方面發(fā)揮著積極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懷著對無數(shù)革命志士的崇高敬意,懷著對偉大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深切緬懷,我們對紀念館進行了耐心細致的參觀。我們不僅參觀了孫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跡展覽,還參觀了辛亥革命起義史跡陳列館,從而有幸見到許多鮮為人知的珍貴照片和文物,了解了那些為革命英勇奮戰(zhàn)、流血犧牲的無名英雄可歌可泣的故事。通過參觀,同學們的心靈深受震撼:不僅對辛亥革命這段流芳百世的歷史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同時在精神上受到了洗禮,深刻認識到作為一名新時期大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參觀結(jié)束后,我們顧不上休息,立即在辛亥革命紀念館門外開展了以“緬懷革命英雄銘記光輝歷史”為主題的宣傳活動。我們把提前準備好的介紹辛亥革命相關(guān)歷史的宣傳單發(fā)放給過往游客,并結(jié)合該紀念館是“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這一有利條件,向游客們宣講有關(guān)社會主義榮辱觀中“以熱愛祖國為榮”這一重要內(nèi)容,真誠的行為得到了游客們的積極響應和高度贊揚,收到了較好的宣傳效果。

游辛亥革命紀念館心得篇十六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由孫中山先生領(lǐng)導的一次資產(chǎn)階級民族民主革命運動,由于1911年是農(nóng)歷辛亥年,所以把這場革命稱為辛亥革命。大家知道嗎?這場革命首先就是在我們湖北武昌爆發(fā)的。各位來到的所在,正是中國一段舊歷史的終點,也是中國一個新紀元的開端。通俗地講,這里推翻了清朝,開創(chuàng)了民國,打倒了皇帝,催生了總統(tǒng)。

我館位于武昌,背靠蛇山,面向首義廣場,占地約28畝。它的主體建筑就是各位眼前看到的這幢房子,因為它紅墻紅瓦,人們稱之為紅樓。

紅樓最初是清政府設立的湖北咨議局局址,咨議局是清朝末年,為了預備君主立憲,而在各省設置的議事咨詢的民意機構(gòu),它的建筑風格摹仿西方議會大廈,1910年建成。1911年10月10日也就是農(nóng)歷辛亥年八月十九,孫中山先生領(lǐng)導下的湖北地區(qū)的革命黨人,成功地發(fā)動了武昌起義。第二天,就在這兒組建了鄂軍都督府,都督府發(fā)布文告,宣布建立中華民國。義聲所播,全國響應,從而一舉結(jié)束了帝制,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紅樓因此被譽為“民國之門”。

在紅樓后面,這組灰色的房子叫議員公所,是當年咨議局議員們生活起居場所。目前在復原維修之中,沒有對外開放。樓前是同心廣場,寓意是“兩岸一心,和平統(tǒng)一”。

1961年,紅樓經(jīng)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經(jīng)過多年的建設,我館已成為紀念辛亥革命的標志性景點和全國有名的教育基地。

我館布置有兩個基本陳列:一個是以鄂軍都督府舊址,也就是紅樓為載體,布置的《鄂軍都督府舊址復原陳列》,各位將會看到鄂軍都督府成立初期的機構(gòu)和格局;另一個是布置于西配樓的《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史跡陳列》,它展現(xiàn)了武昌起義的歷史過程。

游辛亥革命紀念館心得篇十七

本周四下午,單位組織第三黨支部部分成員集體參觀“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這不是我第一次來到這個具有深刻革命意義的地方,但這一次參觀后,我對它的認識有了加深,對革命先烈“拋頭顱曬熱血”的精神再次給予深深的敬意!

據(jù)該館專業(yè)講解員的介紹,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是依托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舊址建立的紀念性博物館。它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閱馬場,靠近黃鶴樓與蛇山,又因為舊址主樓呈現(xiàn)出的是紅墻紅瓦的景致,我們大家都俗稱它為“武昌紅樓”.1910月10日,在孫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幟下,湖北革命黨人蓄勢起義,為天下先,打響推翻清王朝的“第一槍”,并一舉光復武昌。次日,在此組建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推舉湖北新軍協(xié)統(tǒng)黎元洪為都督,宣告廢除清朝宣統(tǒng)年號,建立中華民國。武昌起義后,260余年的清朝統(tǒng)治土崩瓦解,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隨之終結(jié)。1961年,武昌紅樓經(jīng)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經(jīng)過多年的發(fā)展與維護,這里成為了武漢市、周邊城市,甚至全國的重要紅色教育基地,受到無數(shù)人民的敬仰與關(guān)注。

該紀念館內(nèi)主要有兩個基本陳列和兩個專題展覽,兩個基本陳列是:《鄂軍都督府舊址復原陳列》和《為天下先—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史跡陳列》;兩個專題展覽是:《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導覽》和《湖北咨詢局史跡陳列》。

雖然舊時的條件非常艱苦,尤其是在“白色恐怖”時期,物質(zhì)生活非常簡陋,武器裝備也跟不上武裝需要,但是革命前輩們卻時刻不忘歷史使命與革新的緊迫性,憑借自己的一腔熱血與志同道合戰(zhàn)友們的互相配合,硬是掀起了這一偉大的起義。由此可見,物質(zhì)平乏并不可怕,只要意志堅定,富足的精神世界也可以讓我們的思想與靈魂充滿能量,讓我們的行為具有無窮的爆發(fā)力!它指導著我們的步伐,向著前方不斷前進!

站在偉大領(lǐng)導人孫中山的銅像前,回頭看一眼“紅樓”,有種滄海桑田之感,講解員那仿佛身臨其境的介紹讓我似乎看到了革命先輩們前仆后繼,不畏炮火,只希望將革命旗幟插上高臺的雄壯身影。歲月匆匆,光陰流逝,辛亥革命起義早已隨著歷史洪流遠遠流去,但革命者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深深的扎根在每一個黨員的心中,并由我們繼續(xù)傳承下去。生命雖逝,精神不倒,讓我們繼承先輩們的優(yōu)秀作風與光榮傳統(tǒng),為黨員隊伍的發(fā)展與壯大,不斷貢獻自己的光與熱!

游辛亥革命紀念館心得篇十八

著歷史的軌跡,我走進了辛亥革命博物館,在解說員的帶領(lǐng)下,我們開始了在這濃縮了的歷史河流中穿行、體驗。通過一件件實物的展示,讓我更深刻的感受到那一段歷史的動蕩,艱險和國家命運的茫然,同時也讓我看到了忠心愛國的革命黨人的那一份火熱的愛國之情,深深的感染了我。

他們當時的物質(zhì)生活上是簡陋的,他們的武器裝備是落后的,但是他們的精神世界是豐富的,他們的靈魂是偉大的,他們憑借著他們的那份愛國熱情,冒著隨時都有丟掉性命的危險,在探索祖國前途命運的道路上,勇敢的向前沖去,由于他們一代又一代的熱血兒女的努力,終于推翻了封建主義社會制度在中國近兩千年的統(tǒng)治,極大的解放了人民被禁錮了近兩千年歷史的思想,敲醒了中國人民求得民-主自由的欲望,激發(fā)了中國人民獨立翻身的熱情,為中國社會的進步和轉(zhuǎn)型加足馬力,又經(jīng)過幾代人的探索,終于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下,找到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道路——社會主義制度。這才有了我們現(xiàn)在的穩(wěn)定,幸福的生活。我們應該時時刻刻牢記我們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要珍惜我們幸福時光,為祖國的繁榮富強盡我們一份力量。

雖然他們的生命已經(jīng)不存在了,但他們的精神還有著旺盛的生命力。正在也將長久的影響激勵更多的華夏兒女的愛國熱情。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90華誕,來自大江南北的.人們懷著深厚的感情,紛紛來到中國共產(chǎn)黨的誕生地——嘉興南湖。

今天在綜合黨委張青書記帶領(lǐng)下,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南湖革命紀念館,緬懷南湖革命英雄事跡。我們25位要求入黨積極分子與黨員一起,浩浩蕩蕩地來到嘉興南湖革命紀念館。

我們乘游船來到“南湖紅船”嘉興南湖中共“一大”會址誕生地。一條普普通通的小小船展現(xiàn)在我眼前,它的出現(xiàn)讓所有參觀者不約而同地停留下來拍照留影,感受紅船的精神。就是這條小小游船造就8千余萬的大黨,當年十幾位熱血青年宣告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從此中國開始了嶄新的一頁。

然后來到南湖革命紀念館新館,新館展覽的主題包括“開天辟地”和“光輝歷程”兩大篇章。走進圓形的展視廳,頭頂通紅的圓球中擁有我們莊嚴神圣的中國共產(chǎn)黨黨徽、運用三維立體影像等高科技手法展示。在大廳頂上烏云密布,耳邊炮聲陣陣,好似回到了革命先烈戰(zhàn)爭年代,水深火熱之中惟妙惟肖地描述出辛亥革命、五四運動等等重大事件的模擬場景,出現(xiàn)在我們參觀者的眼前。

此次參加南湖革命紀念館讓我們感受頗深,深深地了解到,我們現(xiàn)在擁有的無憂無慮、安居樂業(yè)生活,這一切都是黨的幾代領(lǐng)袖們、無數(shù)革命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今天。我們要把前輩遺留下來的遺愿,牢記心頭,時刻準備著。我們要努力學習,腳踏實地工作,服務群眾,樂于奉獻,安慰先烈。希望早日加入到黨的組織生活中,接受黨的教育,黨的召喚,改掉落后的一面,全心全意投入到為黨的事業(yè)工作之中。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7636930.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