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tài)學實習心得體會(專業(yè)1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6 23:50:04
生態(tài)學實習心得體會(專業(yè)16篇)
時間:2023-11-06 23:50:04     小編:筆舞

通過這次實踐,我明白了某個原則的重要性。寫心得體會時,可以結合具體的例子和實際經歷來進行闡述,增加論述的可信度和說服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心得體會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給大家?guī)硪恍﹩l(fā)。

生態(tài)學實習心得體會篇一

生態(tài)學實習是研究生活在地球上的各種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互動關系的學科。通過實習,我有幸親身體驗了野外調查、數(shù)據(jù)收集和科學研究等實際操作過程。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在生態(tài)學實習中的體會與經驗,包括對于生態(tài)學的重新認識、對于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的思考、實習對于個人能力和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等。

在生態(tài)學實習的第一個階段,我的任務是進行野外調查。在這個過程中,我重新認識到了生態(tài)學的本質和研究方法。生態(tài)學不僅僅是對生物種群和群落的描述與分類,更重要的是對它們在特定環(huán)境中的相互作用及其影響的研究。在野外調查中,我通過觀察和記錄種群數(shù)量、分布和行為等數(shù)據(jù),以及對環(huán)境因素如氣候、土壤等的記錄,掌握了真實的研究數(shù)據(jù)。這使我更深入地了解了生態(tài)學的實際應用和研究方法。

在實習的過程中,我也深刻地認識到了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生物群落與環(huán)境密不可分,而人類活動對環(huán)境的破壞有可能導致生物種群和群落的滅絕甚至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崩潰。在野外調查中,我親眼目睹了某些物種數(shù)量的顯著減少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結構的扭曲,這使我深深地意識到環(huán)境保護的緊迫性。我意識到每一個人都應該為保護環(huán)境負起責任,并積極推動環(huán)境友好型的生活方式。

此外,生態(tài)學實習也對我的個人能力和專業(yè)素養(yǎng)有了很大的提升。在野外調查中,我不僅僅是憑借書本知識,更需要有實際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通過親自操作儀器、收集和處理數(shù)據(jù),我學會了如何進行科學實驗和研究,并掌握了實際解決問題的方法。此外,在實習中,我也培養(yǎng)了耐心和毅力,因為野外調查往往需要長時間的觀察和等待。

生態(tài)學實習還幫助我提高了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在實習中,我需要與同學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的任務,需要分工和協(xié)作。而在數(shù)據(jù)匯總和研究結果分享的過程中,我也學會了與他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和合作。這種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在我未來的職業(yè)生涯中也非常重要。

通過生態(tài)學實習,我深刻認識到生態(tài)學的重要性,并對于環(huán)境保護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實習也使我個人能力和專業(yè)素養(yǎng)得到了提升,提高了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生態(tài)學實習是我大學生涯中最有意義的一段經歷,我相信它將對我未來的研究和職業(yè)生涯產生長遠的影響。

生態(tài)學實習心得體會篇二

基礎生態(tài)學是許多生態(tài)學學生必須學習的一門課程,這門課程主要涵蓋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種群、生態(tài)位等知識。為了更好地學習這門課程,我們需要進行實習,實踐中探索學科,并學習如何應用所學的知識。在本文中,我將分享自己在基礎生態(tài)學實習中的體會和心得。

第二段:實習經歷

我的實習期間是在一個生態(tài)保護組織中度過的,這讓我有機會了解環(huán)境生態(tài),以及如何保護野生動植物。我主要負責了采集樣本,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和分類,很快就知道了如何用生態(tài)學術語來描述它們。自由采集樣本的過程中也是充滿了趣味,例如不停尋找蝸牛和蚯蚓,或聽豬鼻子呼嚕聲,蝴蝶展翅,這些都讓我感到非常興奮和有趣。我開始明白了怎樣通過實踐創(chuàng)造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以及如何維護一個平衡點。

第三段:理解生態(tài)學概念

在實習中,我加深了對生態(tài)學基本概念,如能量流、營養(yǎng)鏈、生態(tài)位等等的理解。在此基礎上,我能夠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生態(tài)平衡以及不同物種之間的競爭關系。我學會了如何進行監(jiān)測和評價野生動植物物種開展野外研究,以及如何進行合適的疫苗注射和食品鏈規(guī)劃。在實習中,我認識到生態(tài)保護的重要性,以及保護生態(tài)系統(tǒng)對人及其后代的好處。

第四段:團隊合作

在實習期間,我發(fā)現(xiàn)一個好的團隊合作至關重要。不僅需要分工合作,還需要互相支持,以達成共同目標。我和團隊成員分享了我的知識和經驗,我們一起協(xié)作開展野外調查和數(shù)據(jù)分析。我能夠更好地理解如何相互合作,以使實習項目順利完成。

第五段:總結

總體來說,基礎生態(tài)學實習是我一次非常有價值的經歷。它通過實踐,強化了我對生態(tài)學的理解和應用。我感受到了生態(tài)保護的重要性,并發(fā)現(xiàn)了自己在一個團隊中能夠做的很多事情。這次實習讓我更好地準備來面對未來,在我的生態(tài)專業(yè)中走得更遠。

生態(tài)學實習心得體會篇三

實習是校園的重要補充部分,是區(qū)別于普通校園教育的一個顯著特征,是教育體系中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不替代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是與今后的職業(yè)生活最直接聯(lián)系的,大學生是在生產實習過程中將將完成學習到就業(yè)的過度,因此生產實習是培養(yǎng)技術性人才,實現(xiàn)培養(yǎng)目標的重要途徑。它不僅是校內教學的延續(xù),而且是校內教學的總結??梢哉f沒有生產實習就沒有完整的教育。校園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最注重理論知識學習的前提下,首先要提高生產實習管理的質量。生產實習教育教學的成功與否,關系到校園的興衰及學生的就業(yè)前途,也間接的影響到現(xiàn)代化建設。

生產實習是與課堂教學完全不同的教學方法,在教學計劃中,生產實習是課堂教學的補充,生產實習區(qū)別與課堂教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講授,學生領會,而生產實習則是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自己向生產實習學習。通過參觀、討論、分析、作業(yè)、考核等多種形式,一方面來鞏固在書本上學到的理論知識,另一方面,可獲得在書本上不容了解和不易學到的生產現(xiàn)場的實際知識,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提高和鍛煉。

公司簡介

我公司是一家專業(yè)生產蝴蝶蘭種苗及成品花的外資企業(yè),公司擁有品種七百余個,公司產品主要出口歐洲,日本,美國,韓國等,歡迎各界前來洽談!

企業(yè)類型:經營模式:生產型

注冊資金:125萬美元年營業(yè)額:10000000

法人代表:員工人數(shù):50

公司注冊地址:江蘇鎮(zhèn)江潤州區(qū)嶂山村

是否提供oem代加工:否

主營行業(yè):園藝

主營市場:全球

三;生產實習內容

實習時間:20__年11月14至20__年02月14

實習部門:包裝部生產部

實習職務:包裝員

實的具體工作:蝴蝶蘭的種植與養(yǎng)護

蝴蝶蘭的栽培種植,蝴蝶蘭的養(yǎng)護

一、換盆

1.選盆:一般選用素燒陶盆或塑料盆,以多孔盆為好,為便于透氣宜用淺盆,盆高最好小于盆直徑。

2.培養(yǎng)基質選用:蝴蝶蘭為典型的附生蘭,它的根系發(fā)達,栽培基質必須具備疏松、通風、透氣性好、耐腐爛的特點,根據(jù)筆者的栽培經驗,北方養(yǎng)蝴蝶蘭宜就地選用松針葉、花生殼、樹皮絲等作為基質。每年必須換盆,如果不及時換盆,盆栽基質腐爛造成緊縮、透氣性差,蘭株長勢嚴重衰退,甚至死亡。

3.換盆時間及方法:蝴蝶蘭換盆的最佳時期是春末夏初,溫度最好在20℃以上,此時花期剛過,新根開始生長。換盆時,先剪去花莖,將原用的營養(yǎng)缽輕輕去掉,用手指將下部的舊基質挖出,將干枯的老根,有銹斑的根,斷根剪去,盆底用碎瓦片墊起,用消毒過的濕松針葉給盆底先放入一層,把蝴蝶蘭的根均勻散開放入盆內,再繼續(xù)將松針葉放在蘭株根系處,輕輕壓實,使蘭株站穩(wěn)。栽植時應注意蘭株的根莖部要與盆沿高一致,然后噴水放置室內通風處,這期間不宜施肥,在管理上只需噴水和適當澆水,一個月后就能長出葉芽,再進行正常管理。

二、溫度

蝴蝶蘭主要分布在熱帶低海拔沿海地區(qū),最適生長栽培溫度為白天25℃至28℃,夜間18℃至20℃。蝴蝶蘭對低溫十分敏感,長時間處于15℃時則停止生長,溫度在15℃以下時根部停止吸收水分,葉片出現(xiàn)壞死黑斑,時間過長葉片開始變黃而脫落。每年在冬前和翌年初春(即采暖期前后)是北方氣候多變時期,室內溫度均達不到15℃,這是全年當中最難養(yǎng)護時期,應將蘭株放在室內朝陽處,少澆水,必要時給地面灑水,晚上給蘭株套袋進行保溫。

三、澆水

蝴蝶蘭喜濕,但忌積水。在生長期不能缺水,如長時期缺水會使葉片發(fā)黃,無法補救。用松針葉栽培的蝴蝶蘭不會積水,在澆水時用噴壺噴水,到盆底流出水為止。經常給蘭盆周圍灑水保持空氣濕潤,但注意不要使蘭葉心部積水,尤其冬季夜間禁止將水噴灑到葉片上。

四、施肥

蝴蝶蘭因生長快、生育期長,應采取薄肥勤施。5月份蘭株剛換盆,正處于恢復期不施肥,6月至9月為蘭株生長期,應每周施一次,做到葉面肥和磷酸二氫鉀交替使用,也可用農家肥加水發(fā)酵后澆灌肥水,有條件可買蘭花專用肥和“花寶”液體肥稀釋__倍噴灑葉面和栽培基質上,夏季高溫時停止施肥。秋末蘭株生長漸緩,應減少施肥,施肥過多往往造成蘭株過于旺盛,影響花芽形成,致使不能開花。

五、通風和遮陰

蝴蝶蘭喜通風,忌悶熱,通風不良易引起爛根、生長不良。冬季氣溫低,可在晴天中午短時間通風,風口不要直接吹向蘭株。蝴蝶蘭在自然狀態(tài)下附生在密林樹蔭處,形成了喜半陰的習性。家庭栽培時,冬季少遮光,春秋季多遮光,夏季陽光強、氣溫高,應特別注意遮陰,加強通風。

六、花期管理

家庭養(yǎng)蝴蝶蘭因溫度和濕度的限制,全年只能長出2片至3片葉,葉單生于頂部,花芽長在兩片葉子中間,花芽形成后,溫度在18℃至20℃,經3個至4個月養(yǎng)護就可以開花。當花莖抽出后,在花盆中先設臨時支撐,防止花莖倒伏,花莖固定好要分多次進行,以免花莖折斷。當?shù)谝粋€花蕾長大時,花盆的擺放方向就不能轉動,否則會造成蝴蝶蘭上各花的方向不一致。在盛花期溫度應控制在15℃至18℃之間,加強通風和濕度,花期可長達4月之久。

七、病蟲害防治

1.葉斑病:主要發(fā)生在葉片上,發(fā)病初期葉片上出現(xiàn)小斑點,以后發(fā)展成近圓形的病斑,病斑邊緣有水漬狀黃色圈,界限明顯。防治方法:加強通風,降低空氣濕度,剪除病葉。發(fā)病期用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灑,每10天噴1次,連噴3次。

2.灰霉?。喊l(fā)生在春季低溫高濕時,一般在白花花瓣上出現(xiàn)褐色的小斑點,嚴重時發(fā)生軟腐現(xiàn)象。防治方法:加強通風,降低濕度,立即剪除發(fā)病花朵。發(fā)病初期用75%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每10天噴1次,連噴2次。

3.褐斑?。喊l(fā)生在夏秋高溫多濕天氣,主要發(fā)生在葉片上,發(fā)病初期葉片出現(xiàn)圓形小斑點,以后逐漸擴大成大斑,病斑黑褐色,嚴重時葉片變黑枯萎。防治方法:注意通風、透光。發(fā)病初期用10%寶麗安(多抗霉素)80倍液每半月噴灑1次。

4.介殼蟲:蝴蝶蘭最常見的蟲害,多發(fā)生在秋冬季,室內通風不暢,干燥導致介殼蟲危害。防治方法:注意通風,蘭株擺放不宜過密,發(fā)現(xiàn)少量時可用軟布擦洗介殼蟲,反復幾次可根除蟲害。

生態(tài)學實習心得體會精選篇5

生態(tài)學實習心得體會篇四

在本學期,我們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生態(tài)學綜合實習,地點主要位于嶗山北九水以及學校校園。通過本次實習,我們基本掌握了野外實習考察、實驗數(shù)據(jù)的采集、室內分析和數(shù)據(jù)處理分析等技能和知識。

此次生態(tài)學綜合實習的野外實習地點位于嶗山北九水景區(qū),風景秀麗,氣候宜人。5月11日,我們在柳新偉老師和楊洪曉老師的帶領下來到嶗山實習地點,并于當天下午對周圍環(huán)境做了大致的了解。接下來的一兩天首先由楊老師指導我們認識了嶗山地區(qū)的代表性植物,并向我們詳細講解了一些植物的藥用價值等植物資源利用價值。在此后的幾天里,我們又在柳老師的帶領下,在三個典型的山坡上,對植物群落結構進行了系統(tǒng)的調查,并做了調查記錄和數(shù)據(jù)采集,進行了生物多樣性分析、種-面積分析、分布格局分析。在野外實習期間,我們還在張艷老師的帶領下到青島第一海水浴場做了一次潮間帶小型底棲生物樣品的采集?;氐綄W校后,我們相繼做了幾次環(huán)境監(jiān)測實驗,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環(huán)境監(jiān)測方法,學會利用網(wǎng)絡查找相關的資料。

此次實習雖然辛苦,但是經過大家的努力,所有同學全部圓滿完成了實習任務,達到了預定的目標,也有了很大的收獲,同學們不但鞏固了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也為以后的實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真正做到了理論聯(lián)系實際。野外調查實習使我們的專業(yè)知識得到鞏固和開拓,使我們更容易將所學與實踐聯(lián)系起來;實習使我們認識到自身知識的缺漏,必須重拾書本,虛心請教老師,彌補自身的不足。通過本次實習,我們學會了生物多樣性指數(shù)計算、種-面積關系分析和植物群落格局分析,對于嶗山植被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認識了具有代表性植物;在對潮間帶小型底棲生物的分析過程中,掌握了生物豐度、生物量、生產量的計算方法。同時在實習過程中通過合作克服了許多困難,進一步體會到了團結就是力量的真諦,增進了師生關系和同學之間的友誼。

在生活方面,就個體而言,這是一次艱辛的實習,是一次生活的考驗。這幾天我們深刻體會到了實習的辛苦。老師也是很不容易的,專業(yè)老師是實習隊伍的領頭人,他們不僅要控制速度、方向保證同學們的安全,而且要給我們不斷地講解。在學校里與老師接觸得少,實習時才發(fā)現(xiàn)原來老師也是最可愛的人。

就整體而言,這是一次增長知識的實習,是一次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在實習過程中老師以實地實物為例,又進一步向我們講授了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并給我們充分的時間去觀察,讓我們有一個自己動手的機會。希望學校以后會安排更多的實習機會,增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掌握更多的知識。

隨著時間與路程的不斷推移,隨著山路的不斷崎嶇,隨著體力的不斷透支,隨著美景不斷地推陳出新,思想在不段的做著激烈的斗爭“是繼續(xù)領略名山大山的雄偉壯闊,還是停下休息片刻繼續(xù)完成未完成的任務?!弊罱K體力戰(zhàn)勝了繼續(xù)登山的欲望,大家圍在一起討論此時的良辰美景以及后來繼續(xù)趕路的計劃。

稍微休息片刻我們又一次向著九水的方向進軍,看到飛流直下的九水瀑布讓自己心曠神怡如置身于仙境之中。耳畔旁回響起老師的講解,北方的瀑布及海邊的瀑布也許中國只有這一處吧。讓自己不免發(fā)出“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見”的感觸。清涼的水汽也難以抹去我內心的不斷的悸動,驕陽似火的天氣也難以比擬我內心的躁動。登上山頂,放眼望去,滿山的翠綠盡收眼底,望著錯落有致的植被讓自己癡迷,置身最高處讓自己小有成就感。我們置身于風景如畫的北九水,親身領略大自然的奇特風光,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同時也更加的激發(fā)了我對生態(tài)學學習熱情。伴隨著落日的余輝,從山頂漫步走來,觀看著植被那扭曲的生長,體現(xiàn)了頑強的生命力,領悟著大自然的奧妙。由于自己腿部有傷,特別感謝李長志的細心呵護,陪伴著自己返程。登山不在乎山的高度,在乎的是心靈的旅行,以及看風景的心情,還有的就是同學之間的友誼,現(xiàn)在回想起當時的點點滴滴,讓我的心潮澎湃,久久不能釋懷。

第二天上午在楊老師的帶領下,認識嶗山地區(qū)的代表植物并了解了這些植物的藥用經濟價值。同時也學會了使用植物檢索表和植物志來查詢不認識的植物,不僅能夠把課堂上所學的植物分類知識應用于現(xiàn)實的實踐中也握了在植物生態(tài)方面的一些研究方法與技巧。我們行走在田家小院和羊腸小道觀看植被。陰霾的天空飄起了零星的小雨,隨著雨勢的加大,我們只有終端了前進的步伐。

下午我們主要是在嶗山腳下做植被調查,選了兩塊不同類型的樣地來進行實地調查,一是用樣方法來對樣地分別進行了喬木調查、灌木調查、草本調查了解了樣地的植被物種構成,并利用實驗數(shù)據(jù)對調查地進行了物種多樣性分析,得出了物種多樣性指數(shù);二是采用了相鄰樣方法對樣地進行了物種調查并繪制出來物種——面積曲線,以此來確定最小樣方面積。在這次野外實習中不僅學習到了生態(tài)學的一些基本調查方法同時也增強了我們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另外在野外較為艱苦的環(huán)境中也培養(yǎng)了我們艱苦樸素、吃苦耐勞、獨立自主、勇于探索的優(yōu)良作風。我們擴大知識范圍,拓寬知識領域,正學到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為將來勝任本專業(yè)或其它相關專業(yè)的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實習在不知不覺中隨風而逝,而我們實習所獲得的情感久久不能揮去,實習所獲得的知識是終身的財富。對于我們這些還沒有走出大學校門,只停留在書本知識,還沒有體會到社會的實踐,短暫的實習可以磨練我們的心志,讓我們更好的將書本知識與實際所結合,三天的實習培養(yǎng)了我們吃苦耐勞的精神,發(fā)散了我們的思維,提高了我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我們今后更好的適應社會起到不可磨滅的作用,讓我們的人生更充實。

隨著時間與路程的不斷推移,隨著山路的不斷崎嶇,隨著體力的不斷透支,隨著美景不斷地推陳出新,思想在不段的做著激烈的斗爭“是繼續(xù)領略名山大山的雄偉壯闊,還是停下休息片刻繼續(xù)完成未完成的任務?!弊罱K體力戰(zhàn)勝了繼續(xù)登山的欲望,大家圍在一起討論此時的良辰美景以及后來繼續(xù)趕路的計劃。

稍微休息片刻我們又一次向著九水的方向進軍,看到飛流直下的九水瀑布讓自己心曠神怡如置身于仙境之中。耳畔旁回響起老師的講解,北方的瀑布及海邊的瀑布也許中國只有這一處吧。讓自己不免發(fā)出“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見”的感觸。清涼的水汽也難以抹去我內心的不斷的悸動,驕陽似火的天氣也難以比擬我內心的躁動。登上山頂,放眼望去,滿山的翠綠盡收眼底,望著錯落有致的植被讓自己癡迷,置身最高處讓自己小有成就感。我們置身于風景如畫的北九水,親身領略大自然的奇特風光,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同時也更加的激發(fā)了我對生態(tài)學學習熱情。伴隨著落日的余輝,從山頂漫步走來,觀看著植被那扭曲的生長,體現(xiàn)了頑強的生命力,領悟著大自然的奧妙。由于自己腿部有傷,特別感謝李長志的細心呵護,陪伴著自己返程。登山不在乎山的高度,在乎的是心靈的旅行,以及看風景的心情,還有的就是同學之間的友誼,現(xiàn)在回想起當時的點點滴滴,讓我的心潮澎湃,久久不能釋懷。

第二天上午在楊老師的帶領下,認識嶗山地區(qū)的代表植物并了解了這些植物的藥用經濟價值。同時也學會了使用植物檢索表和植物志來查詢不認識的植物,不僅能夠把課堂上所學的植物分類知識應用于現(xiàn)實的實踐中也握了在植物生態(tài)方面的一些研究方法與技巧。我們行走在田家小院和羊腸小道觀看植被。陰霾的天空飄起了零星的小雨,隨著雨勢的加大,我們只有終端了前進的步伐。

下午我們主要是在嶗山腳下做植被調查,選了兩塊不同類型的樣地來進行實地調查,一是用樣方法來對樣地分別進行了喬木調查、灌木調查、草本調查了解了樣地的植被物種構成,并利用實驗數(shù)據(jù)對調查地進行了物種多樣性分析,得出了物種多樣性指數(shù);二是采用了相鄰樣方法對樣地進行了物種調查并繪制出來物種——面積曲線,以此來確定最小樣方面積。在這次野外實習中不僅學習到了生態(tài)學的一些基本調查方法同時也增強了我們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另外在野外較為艱苦的環(huán)境中也培養(yǎng)了我們艱苦樸素、吃苦耐勞、獨立自主、勇于探索的優(yōu)良作風。我們擴大知識范圍,拓寬知識領域,正學到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為將來勝任本專業(yè)或其它相關專業(yè)的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實習在不知不覺中隨風而逝,而我們實習所獲得的情感久久不能揮去,實習所獲得的知識是終身的財富。對于我們這些還沒有走出大學校門,只停留在書本知識,還沒有體會到社會的實踐,短暫的實習可以磨練我們的心志,讓我們更好的將書本知識與實際所結合,三天的實習培養(yǎng)了我們吃苦耐勞的精神,發(fā)散了我們的思維,提高了我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我們今后更好的適應社會起到不可磨滅的作用,讓我們的人生更充實。

生態(tài)學實習心得體會篇五

我們實習活動是按組進行的,我們組的生態(tài)學實習安排在實習的第一天。一大早,我們準備了采集工具、測量工具、干糧、水等準備上山。經過近幾小時的步行,我們終于到達實習基地樂土雨林。大家顧不上吃午餐,就滿腔熱情地跟隨張老師踏進這片神奇的土地。一進入雨林仿佛走進了一個陰涼、綠色的世界里,抬眼林木遮天蔽日,蒼藤攀附其上。在林間行走,有一種物我兩忘,返璞歸真的感覺。張老師選定一塊典型的樣地,讓我們對植物群落結構進行了系統(tǒng)的調查。首先是劃定區(qū)域大小,我們用繩圈起10m10m的樣方,并將10m10m的樣方劃分為5m5m的四個網(wǎng)格的小樣方。然后我們小組安排任務分工合作,有兩名記錄員,一名信息員,其余為工作人員。各個成員各司其職。期間,遇到不懂的樹種,由信息員采取植物樣本,請教老師,記錄員則仔細記錄工作人員的植物群落結構特征等相關信息。

首先,我們做喬木層數(shù)據(jù)調查,在每個5m5m的小樣方內識別喬木層樹種的數(shù)目,目測出樣方的總郁閉度。然后統(tǒng)計每個樹種的株數(shù),測量胸徑、樹高以及目測每個樹種的郁閉度。接著做灌草層數(shù)據(jù)的調查,在同樣的5m5m的小樣方內識別灌木層中的物種數(shù),目測每個灌木種類的蓋度、平均高度以及多度。在10m10m的樣方中隨機選取5個1m1m的草本植物樣方,然后進行草本層每個植物物種的蓋度、平均高度以及多度有調查。最后做地理數(shù)據(jù)的測定,運用gp測定每個樣方的經度與緯度。gps給出的.海拔高度誤差較大,所以再用海拔表校正海拔高度。用坡度儀測出樣地山體的坡度,并測出坡向。判斷土壤類型、土層厚度、地形以及群落內人類活動等情況。

測定完植物群落物種多樣性,我們大家都已經饑腸轆轆。于是,我們停下來,找塊空地享用我們的午餐。吃完午餐后,我們繼續(xù)上山測定植物群落最小面積。最小面積是能包括一切恒有種的面積。在某一地段對某一群落調查時,記錄到的種的數(shù)量會隨樣方面積擴大而增加,但增加到某一面積時,種的數(shù)量不再變化,這一面積即最小面積。我們采用成倍增長法。即從面積為1m1m,擴大到1m2m,依次類推,最后到10m10m。記錄種數(shù)量的變化。經過幾個小時的步行與測量,我們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招待所。吃完飯后,我們小組成員聚在一起整理資料,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處理。每個人都筋疲力盡,但沒有誰不是高興的,雖然累在身上,卻樂在心里。因為大家都覺得自己的實踐操作能力明顯的提高了。實習的最后一天,在張老師的帶領下,我們找到了第二個典型的樣地。在有經驗的基礎上,我們很嫻熟地對群落結構進行了調查,并做了調查記錄和數(shù)據(jù)采集。

這是一次增長知識的實習,是一次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通過本次實習,我們基本掌握了野外實習考察、實驗數(shù)據(jù)的采集、室內分析和數(shù)據(jù)處理分析等技能和知識,使我們的專業(yè)知識得到鞏固和開拓。此外,在這次生態(tài)學實習中我們不僅學到了一些基本調查方法,還學會了如何在一個隊伍中團結合作,默契配合,收獲了友誼。其間老師的諄諄教誨,以及同大家的細心交流,更是增強了師生之間的情誼。相信這次實習一定會成為我們大家在大學生活中難以忘懷的美好記憶。

生態(tài)學實習心得體會篇六

基礎生態(tài)學是生態(tài)學的入門課程,它為我們提供了探索生態(tài)學原理和概念的學習框架。在我校的課程設置中,該課程是由授課、實驗和實習三個部分組成的。經過近一個月的基礎生態(tài)學實習,我深刻地了解了許多生態(tài)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且在實踐中掌握了很多細節(jié),今天我來分享一下我的實習體會。

第二段: 實習經歷

我參加的基礎生態(tài)學實習場地是位于城市市區(qū)附近的濕地公園。在實習開始之前,我們需要研究濕地的生物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和環(huán)境問題。在研究期間,我學會了使用實況記錄和相機記錄野生動物和植物,學習了使用GPS設備定位和標記生源標本的方法,以及濕地生態(tài)的現(xiàn)場調查和測量技術。在實習期間,我和我的同學們參加了包括景觀平衡、植被調查、生物多樣性和環(huán)境質量評估在內的實踐訓練。

第三段: 學習體會

在濕地公園實習期間,我明白了實踐中學習和理論學習并不矛盾, 實習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具體和實用的知識和技能。在和實習組的其他成員合作中,我充分體驗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和作用,進一步發(fā)現(xiàn)了我的優(yōu)缺點和個性特點。在實習期間,我學會了如何應對突發(fā)事件和困難,例如當我們進行測量時發(fā)現(xiàn)最難以傳感的地點,我們需要想出解決方法。在實習過程中,我和組員們充分地發(fā)揮了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和想象力,創(chuàng)新并設計出實用的解決方案。

第四段: 感悟收獲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習讓我切實地感受到這一點。在基礎生態(tài)學實習中,我不僅了解了生態(tài)學的基礎概念和知識,還培養(yǎng)了自己的查找資料、分析數(shù)據(jù)、溝通和交流、思考邏輯和問題解決能力。幾個月的實踐讓我意識到,實踐是學習的最佳方法,我們應該積極地去探尋真理并從實踐中體驗知識。

第五段: 展望未來

在未來幾年的學習過程中,我希望能把基礎生態(tài)學實習中獲得的知識和技能發(fā)揮出來,更認真地學習生態(tài)學理論知識,深入地研究和探究生態(tài)學問題。我相信,在不斷地學習和實踐中,我一定能發(fā)掘生態(tài)學的深刻內涵,成為邁向專業(yè)成功的生態(tài)學者。

總之,基礎生態(tài)學實習是我的一個非常寶貴的實踐經驗,為我?guī)砹素S富的知識和技能,我堅信這個實踐經歷將貫穿我的學習生涯,不斷地激勵我為了更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而努力奮斗。

生態(tài)學實習心得體會篇七

我們于早晨8:00從北大逸夫二樓前出發(fā),經過光華樓、圖書館、燕南園、李大釗銅像、蔡元培銅像,到達未名湖南岸,看到翻尾石魚,出北大西門,穿過蔚秀園、承澤園、海淀公園、柳浪莊、北京城市綠化隔離帶,到達頤和園南如意門,觀看門外的京密引水渠,之后從頤和園南如意門進入頤和園,到達昆明湖南岸,沿西堤到達萬壽山和東宮門,結束實習。沿途就綠化、建筑等自然和人文景觀做了必須的調查,獲得了必須的資料,也得出了一些自我的思考和結論。

二、實習資料及分析。

1、關于一條有爭議的路。

走進北大東門,能夠看到的是一條寬闊筆直的大路。作為北大少有的幾條寬闊筆直的大路之一,它是一條爭議頗多的路,路邊整齊的人工保養(yǎng)得很好的草坪宣告著現(xiàn)代化和國際化的全新的北大。這條路周圍集聚著北京大學比較現(xiàn)代化的建筑群——理科一號樓、二號樓、逸夫一樓、逸夫二樓、逸夫苑、理科教學樓等等。而在這條路的盡頭又是富有傳統(tǒng)韻味的仿古式樓群。

很多人認為,路面的寬闊與筆直與周圍建筑的仿古式屋頂不大協(xié)調。除了整齊的人工草坪,路的兩面是栽種得整齊得近乎過分的小樹,而路的盡頭則是生長多年的高大而遮蔭的大樹,不協(xié)調的感受更加強烈。

這大概就涉及到了所謂的“視覺適應性”。在很多時候,我們很少研究特定的環(huán)境,只是單純地去套用一種種看上去很好很先進的模式,而忽略了特定環(huán)境對建筑等人為設施的特殊要求。

也許這也是規(guī)劃中的一個問題。就如同北大學校中隨處可見的新式建筑與老式建筑的交相輝映,也許不能算是完美的選擇。

2、學校里的世外桃源——燕南園。

燕南園是北京大學燕園眾多園林中較小的一個,園中只錯落著十幾幢精致雅潔的二層小樓和平房小院,那里是北大教授一個住宅區(qū)。人們常說,“北大的名教授不必須都住在燕南園,但燕南園住的都是名教授”。單說50年代,燕南園里就住著馬寅初、湯用彤、周培源、馮友蘭、朱光潛、陳岱孫、侯仁之、林庚諸先生,之后又搬進來王力、魏建功等先生。冰心女士執(zhí)教燕京大學的時候也以往在此生活過。這足以反映其內涵的深厚與文化積淀了。

那么,除了書香,對于久在那里居住的人們來說,它又意味著什么呢?

在實習過程中理解采訪的主要是60歲以上的老人,在那里居住時間都超過了35年。他們普遍認為,燕南園有著良好的居住環(huán)境,首先它位于一個臺地上,地勢比周圍都高,這是一個良好的地理環(huán)境。而其間各色的植物,又為園子供給了一個協(xié)調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作為極具特色的住宅園林,燕南園吸引著各方來客,清華大學建筑學院的師生還以往在此寫生,研究其建筑特色。

然而燕南園也有其不足之處。被采訪者普遍指出的有以下幾點:

其一是來游覽觀光的人群打破了原有的寧靜和潔凈,過路的汽車揚塵和制造噪音,給園內的環(huán)境帶來了很大程度的破壞。

其二是公廁的問題。公廁占用的土地是過去孩子們的游戲場,而由于疏于管理,公廁的建設不僅僅消滅了孩子的游樂,也對環(huán)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其實在燕南園中,每戶獨立的住宅中都有獨立的衛(wèi)生設施,公廁的設立只是為園外小商小販供給了便利。作為北大學校中少見的幾個室外公廁之一,它的設立自然有其道理,然而選址在富有文化底蘊和深厚內涵的燕南園,選址在老教授們讀書治學的燕南園,或許并不是很合理。

其三是辦公與住宅的矛盾。正如一位被采訪者指出,燕南園中有的住宅已經被學校劃歸某些行政機構,行政機構的辦公進一步打破了園子的寧靜,不能不引起深思。

生態(tài)學實習心得體會篇八

生態(tài)學是研究生物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及其相互關系的科學,是現(xiàn)代環(huán)境保護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學科。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生態(tài)學的理論知識,提高實踐應用能力,學校安排了一次生態(tài)學實習。本次實習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實踐,讓學生深入了解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培養(yǎng)對環(huán)境的保護意識和責任感,同時鍛煉實際操作能力。

第二段:介紹實習地點和實施過程。

實習地點選在了一片未開發(fā)的自然濕地,這個地方有豐富的生物資源,是數(shù)十種植物和動物的棲息地。實習過程中,我們先是參觀了這個濕地,了解了其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了當?shù)匚锓N的類型和分布情況。之后,我們進行了一系列的生態(tài)調查和研究,了解了濕地的功能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運行機制。我們還進行了許多實踐操作,如植物取樣、動物標本制作等,通過親身實踐,加深了對生態(tài)學理論的理解。

通過這次實習,我深刻認識到生態(tài)學的重要性和生態(tài)保護的緊迫性。濕地作為一種特殊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豐富的生態(tài)功能,它不僅可以提供生物多樣性保護,還能夠調節(jié)氣候,凈化水源等。然而,由于人為活動和環(huán)境污染的影響,濕地正面臨著嚴重的威脅。學習生態(tài)學,就是為了更好地認識和保護自然,保護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運行。

第四段:對個人成長的影響。

這次實習讓我在生態(tài)學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不僅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還提高了實際操作能力。在調查和研究的過程中,我學會了如何使用科學儀器和技術手段來進行準確的數(shù)據(jù)采集和分析。同時,我也鍛煉了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與同伴們相互幫助,共同完成了各項任務。這些經歷對我的個人成長有著積極的影響,讓我更加成熟和自信。

第五段:總結與展望。

通過這次生態(tài)學實習,我不僅學到了很多知識和技能,而且對環(huán)境保護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我將繼續(xù)努力學習,更加關注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積極參與到環(huán)保工作中。未來,我希望能夠將所學所用,為保護地球家園貢獻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只有通過我們每個人的努力,才能讓生態(tài)環(huán)境更加美好和可持續(xù)。

生態(tài)學實習心得體會篇九

在本學期,我們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生態(tài)學綜合實習,地點主要位于嶗山北九水以及學校校園。通過本次實習,我們基本掌握了野外實習考察、實驗數(shù)據(jù)的采集、室內分析和數(shù)據(jù)處理分析等技能和知識。

此次生態(tài)學綜合實習的野外實習地點位于嶗山北九水景區(qū),風景秀麗,氣候宜人。2014年5月11日,我們在柳新偉老師和楊洪曉老師的帶領下來到嶗山實習地點,并于當天下午對周圍環(huán)境做了大致的了解。接下來的一兩天首先由楊老師指導我們認識了嶗山地區(qū)的代表性植物,并向我們詳細講解了一些植物的藥用價值等植物資源利用價值。在此后的幾天里,我們又在柳老師的帶領下,在三個典型的山坡上,對植物群落結構進行了系統(tǒng)的調查,并做了調查記錄和數(shù)據(jù)采集,進行了生物多樣性分析、種-面積分析、分布格局分析。在野外實習期間,我們還在張艷老師的帶領下到青島第一海水浴場做了一次潮間帶小型底棲生物樣品的采集。

回到學校后,我們相繼做了幾次環(huán)境監(jiān)測實驗,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環(huán)境監(jiān)測方法,學會利用網(wǎng)絡查找相關的資料。

此次實習雖然辛苦,但是經過大家的努力,所有同學全部圓滿完成了實習任務,達到了預定的目標,也有了很大的收獲,同學們不但鞏固了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也為以后的實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真正做到了理論聯(lián)系實際。野外調查實習使我們的專業(yè)知識得到鞏固和開拓,使我們更容易將所學與實踐聯(lián)系起來;實習使我們認識到自身知識的缺漏,必須重拾書本,虛心請教老師,彌補自身的不足。

通過本次實習,我們學會了生物多樣性指數(shù)計算、種-面積關系分析和植物群落格局分析,對于嶗山植被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認識了具有代表性植物;在對潮間帶小型底棲生物的分析過程中,掌握了生物豐度、生物量、生產量的計算方法。同時在實習過程中通過合作克服了許多困難,進一步體會到了團結就是力量的真諦,增進了師生關系和同學之間的友誼。

在生活方面,就個體而言,這是一次艱辛的實習,是一次生活的考驗。這幾天我們深刻體會到了實習的辛苦。老師也是很不容易的,專業(yè)老師是實習隊伍的領頭人,他們不僅要控制速度、方向保證同學們的安全,而且要給我們不斷地講解。在學校里與老師接觸得少,實習時才發(fā)現(xiàn)原來老師也是最可愛的人。

就整體而言,這是一次增長知識的實習,是一次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在實習過程中老師以實地實物為例,又進一步向我們講授了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并給我們充分的時間去觀察,讓我們有一個自己動手的機會。希望學校以后會安排更多的實習機會,增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掌握更多的知識。

生態(tài)學實習心得體會篇十

畢竟在生態(tài)學方面,這次是北師大首次對外校開放的實習,北師大實習也是國內高校中,然后郭冬生老師幫我們拍了對照實驗大蚊的飛行狀態(tài)的視頻,這些都成為我們報告。

準備階段似乎止于口頭說說,直到5月29日和老師協(xié)商了啟程的時間和需要攜帶的物品,但到達實習地之后才發(fā)現(xiàn)該準備的都沒有準備。

5月30日去找陳運動老師借了院旗,5月31日早上到圖書館下載了幾本電子書,并借了幾本可能需要的書籍,但是最最需要的《中國昆蟲生態(tài)大圖鑒》唯一兩本藏書都被借走了,在盧老師的推薦下又借了《浙江天目山野外實習手冊》,而我自己也借了《中國常見昆蟲圖鑒》和《百花山植物(一)》,除了《百花山植物》我隨身攜帶著,其他的書到達北師大勵耘學院之后也由老師保管。

可怕的事情來了,定了5點半的鬧鈴,一天的機車勞頓很累了卻睡不著,3點多餓了。最近一段時間老是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癌癥,每天早上都被餓醒。吃早餐倒成了我早起的巨大動力,自小在家接受傳統(tǒng)教育就覺得不吃早餐是不乖的孩子,所以,我是很乖的孩子,即使起得在晚我也會去吃早餐,然后吃午餐。回到餓醒,起來吃了一個小面包迷迷糊糊半醒半睡鬧鐘響了,畢竟那個是帶著院旗來的,不能遲到。

早上起來終于看到了隔壁屋來自東北林業(yè)大學的王秀華老師,退了餐卡,和來自臺灣師范大學的研究生師兄師姐,云南大學,東北林業(yè)大學的老師同學打了照面,托著行李走到北師大生科樓,哇哇,原來行道樹是銀杏,還有楊樹。好了,裝包,上車,然后,然后就看到了中國植物第一人劉全儒老師。經歷近三個小時的車程,從三環(huán)來到了郊外,及與河北逐鹿交界的小龍門。(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網(wǎng))然后隨便逛逛小龍門森林公園風景區(qū)。入住宿舍,曬被子床單等等,然后玩著uno直到12點學生食堂鈴聲一響開飯。有種軍訓的趕腳,排著隊。漂亮姐姐們給菜都是用筷子夾著分的。興許是南北口味的差異,對食物不做過多的描述了。初來乍到和北師大的同學也不熟,都是和馬騰還有東北林業(yè)大學的三個同學,崔爽,文柯,恒樹三人坐一桌。飯后聊了聊就回宿舍,收拾床鋪,稍微休息下就上課了。

14::30郭東生老師先介紹了小龍門林場的自然戲院和地理位置,谷歌地圖的強大力量把我們坐在宿舍都顯示的異常清晰。又介紹了讓我倍感親切的東靈山。小龍門的地貌包括北京之前是淺海經燕山運動至寒武紀發(fā)展成石灰?guī)r地貌。而我們所處的位置處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同時我們也了解了該地植物動物各種資源的科屬種的數(shù)目。在g109國道附近,我們實習地包括東松林峪,西松林峪,牛郎峪,煤窯峪,狗食曹峪,南溝。這些將在后面詳盡介紹我們的實習過程。畢竟在生態(tài)學方面,這次是北師大首次對外校開放的實習,北師大實習也是國內高校中最強大的陣容,14名老師都是經驗豐富,學術有成,聞名遐邇的老師及生態(tài)方面的專家。在野外,安全是最最重要的,野外生存與自救是必須掌握的。先從方向來說,可以借助太陽,北斗星,樹木,巖石,風向(帝都刮的幾乎都是東北風啦),積雪。當然,gps,手表,羅盤,包括一些建筑物,寺廟都可以作為判斷方向的標準。三點一線做迷路標記。具體的方法還有很多也不詳盡介紹了。小龍門的蝮蛇劇毒,每次外出不許綁好褲腿,以防毒蛇咬傷。也要隨身攜帶蛇藥及掌握及時的處理方式。張雁云老師也給我們介紹了小龍門地區(qū)夏季常見鳥類。收獲頗豐,這鳥的叫聲和鳴唱隱含了這么多的知識,真是太神奇了。由于第二天早上4點起來觀鳥,所以晚上就沒有安排活動,18;00吃完,大家就回宿舍休息,21:00左右大家也都入睡了。

6月2日四點不到宿舍就開始活躍了,大家都打起精神來到了,以最快的速度洗簌,克服這里冰涼的冷水,這時候應該責備自己沒有考慮到南北溫差以及北京城內與城郊的氣候差異。好吧,抖抖就不冷了。在張雁云老師(人稱張yy)的帶領下,我們英勇的第三小組出發(fā)了,四點半雖然光線略暗但并不影響我們觀鳥的情緒,耳機耳麥,望遠鏡,筆記本,蛇藥綁褲腿做好了準備,進入南溝。“滋咯滋咯戛戛嘰”“呱呱”“呲呲呵呵”……你開始對鳥的鳴唱變得敏感,對應著昨天的理論課,北師大經典課程分析鳥的鳴唱太絕了,我們也在老師的帶領下,不僅一睹各種斑斕鳥類的影子,同時也在林中欣賞著她美麗的歌喉。

7點回來吃早飯后又開始教學活動,先由張正旺老師介紹了北京位于古北界華北區(qū)生活的主要獸類。并詳細介紹了主要的幾個目(后面括號為舉例,即屬于該目的一種):食蟲目(刺猬),翼手目(蝙蝠),兔形目(草兔),食肉目(金錢豹),偶蹄目(野豬),以及嚙齒目的各個科種。

接下來只有研究動物行為的張立老師,主要研究的是大象,但他從小就對昆蟲感興趣,并在昆蟲這個領域也取得了較好成果,也是因為張立老師在昆蟲上面的成就,沒有中考沒有高考,沒有考研,沒有考博都是一路保送的。私底下我們稱他為“神童老師”。宋杰老師不時還會介紹張立老師小學時候就參加北京市什么什么夏令營取得突出成就的傳奇故事,他給我們介紹了昆蟲的各個目以及我們采集后的標簽制作。昆蟲有哪些目呢,這個我還真不了解,早知道當年也應該修修《動物分類學》。捻翅目,雙翅目,蜚蠊目,螳螂目,直翅目,革翅目,積翅目,蜉蝣目,半翅目,同翅目,脈翅目,毛翅目,鱗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實習完的感受就是知道了大部分昆蟲所屬的目。特別佩服的是昆蟲只是張立老師的愛好缺能將之做到非常出色,實屬不易。

吃完午飯后,下午上課時間鄧洪文老師給我們教授了小專題的研究方法以及小論文寫作,然后是張雁云老師給我們介紹了動物生態(tài)野外研究常用設備。吃完晚飯,到狗食槽峪放了鼠夾,然后晚上也沒有什么事情了,由于第二天依舊要早起,我們也早早休息了。

6月3日早上同樣是四點起床,蹬蹬鏘鏘洗簌完畢后就跟著張正旺老師進入狗食槽峪進行觀鳥,當然昨天聽到的鳥聲今天幾乎也都聽到了,同時也了解了一些需要記錄的東西,包括鳥類聲式,生境,距離。一直到6點,我們就去收昨天晚上部放的書夾并將標志解除。還好,布置的有所收獲,20%捕獲率,都是林姬鼠。帶回林區(qū)休息片刻之后7點鈴響開飯,然后再張正旺老師進行老師標本制作示范之后,我們也動手進行處理,相比于北師大同學豐富的解剖經驗,我們的鼠皮剝離速度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早上將帶回的老鼠噴灑了殺蟲劑之后,以殺死外寄生蟲。我們用毛刷刷去老鼠身上已經死亡的外寄生蟲后用電風機吹干,然后利用解剖器將老鼠的皮剝下注意不能撥到內皮乙方內臟血污染皮毛。對于老鼠四肢,在關節(jié)處剪開,剪開韌帶,死去所有肌肉,使得皮不帶任何的肉和其他組織,以防遭受蟻類等的侵襲。一切順利,中午被老師趕著去吃了午飯,用時大概20分鐘后迅速回到標本室,繼續(xù)標本制作,標本制作需要的是膽大心細,脖子很酸的說,就這樣一直做到14:40分,收拾了一下器具,然后會寢室休息十分鐘。沒有跟上捕捉昆蟲的大部隊,盧老師電話也沒有打通,于是我們就沿著覽翠塔沿著石臺階,一路便邊游覽北京市級風景區(qū),一邊用網(wǎng)抓昆蟲。感覺不錯。

只是這個時候,收到了地大劉晨曦同學推薦面試公司的面試。由于人在山上也處于實習期,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感覺表現(xiàn)的不是很好。不過這份有意思的簡歷盡管填的有些倉促,只有一天的時間,也是好友紹文從武漢來點的推薦,第二天早上六點一直寫到10點,不停的碼字,不停的回想。才完成了這樣的一份帶有一定心理測試感覺的簡歷填寫。好了回到實習。到達瞭望塔頂端,就是北京聯(lián)通的一個信號站,不過山頂收獲的熊蜂著實讓我們興奮了一把。哈哈一路花很漂亮,小花溲疏,竟是后來考試的檢索植物。山很氣派,看著內長城一直延伸,思緒會不自覺的飄飛。怪不得每次聽到那傳說孟姜女哭倒長城后化作成了杜鵑、那聲音凄涼的回蕩在山林中,與那歡快的不停鳴唱的黃腹山雀和白眉姬鹟的鳴唱形成鮮明的對比,心中蕩起不限感慨。

回到宿舍去,剛好五點,與云南大學的老師遇個正著,看著老師拍的各種鳥類的圖像和昆蟲的圖片,真丫那個美。18點開飯,開飯前就是不停的碼字,溫度有點低略冷,電腦搬到外面,坐在石凳上邊曬著太陽邊碼字,晚飯后整理一下,帶上鼠夾,這次還是在張正旺老師的帶領下,只是地點由狗食槽峪變成了牛郎峪。我們組速度一直都很快,所以弄好了之后也幫助其他組,然后就開始弄一些昆蟲,天氣有點晚,我們就回來了,小憩片刻,20:15開始昆蟲標本制作,由于下午采集的昆蟲量略少,所以我們做好之后剛好是21:45.我先回宿舍了,沒想到是所有實習的人最早回來的,自嘆慚愧。北師大的實習不愧是全國一把手,教學質量不得不按個超級贊。明天除了收鼠夾,一些昨天沒有逮著老鼠的同學今天做標本,而我們需要采滿5個目至少20中的昆蟲,然后明天進入探究活動,有可能就進入植物學部分了。滿滿的行程??偨Y一下今天。從早晨4點一直奮戰(zhàn)到晚上10點。是什么概念。因為12點標本室熄燈,所以,那個時候應該很多同學也會回來了。著這就是這次實習的第三天。大學三年了,多久沒有這種打了雞血的感覺。這次實習,每個人都感覺收獲頗豐,特別是盧老師。看到別人的課堂,看到學校的舍得投入。下一屆的南靖實習會不會提高一下教學設備。在這種情況下,你很少聽到有同學抱怨累,也許廈大真的太過于安逸,都把我們寵壞了,當時我和馬騰還有盧老師還說了,下次聽到誰誰在抱怨廈大這里不好那里不好或者是翔安有多差。我們肯定會有要揍他的沖動。以后就叫他們出來交流一下,好了,不說了,舍友還都沒有回來這個時候碼字的聲音呼應著外面宿舍結對去洗簌的同學顯得略安靜。有時候想想,北京難得有這么一塊保護得這么好的森林資源。離京城遠一點未必是壞事。至少好的植物資源都留下來了。老師說我們明天可以睡個小懶覺,我可以說是6點集合嗎!!

6.4。

6.4行程過了三分之一了,今天動物實習的部分也將結束,早上六點去牛郎峪收咯額鼠夾,收獲一只林姬鼠,然后回來吃了早餐到教室將老鼠交給做鼠類專題的同學,和馬騰帶著捕蟲網(wǎng)到西松林峪沿著風景區(qū)一路之上,收獲還行,有些小的昆蟲都不抓了,哈哈總是得需要一點點娛樂唄,一路拍照一路捕蟲,由于標本室有同學還在做鼠標本我們就沒有去做標本了,下午四點,植物實習的課程展開了,先由劉老師介紹了這幾天的形成安排,然后講授了野外觀察植物的要求和注意事項,老師不愧為第一“植物人”?。⒗蠋熤v完,張金屯老師開始了植被調查取樣和數(shù)據(jù)處理的講解,無疑的,涉及統(tǒng)計學的……我就失去了大半的興趣了。晚上繼續(xù)講課——六月份小龍門常見植物介紹(劉全儒老師),小龍門6月份常見被子植物的繁殖(廖萬金老師)(嘿嘿人稱迷人廖)。課上完后我們整理了標本,弄完今天到瞭望塔上收獲的昆蟲就休息去了。

6.5。

6.5早上劉全儒老師狗食曹峪認植物。壓標本。下午張金屯狗食曹峪做樣方,晚上7點半標本換紙。

6.6。

6.6早上7點吃飯,8點南溝認植物,下午迷人廖老師去西松林峪一直到最頂,觀察海拔對植被的影響,變異很大。晚上7點講訴了東靈山這個時候的主要植被,同時也介紹了爬東靈山的注意事項。

6.7。

6.7早上突降雷電大雨,以至于行程發(fā)生改變,王苗給我送來了雨衣,本來還有黃麗也要來送雨衣來著。吃完早飯回宿舍,雨還在不停的下著。東靈山也去不成了,在宿舍呆到近十點,然后就背著書包到標本室準備復習生物學儀器分析,悲催的12號晚最早11點到宿舍,而這門課是13號早上8點考試,到了標本室,教室一直都很活躍,看了兩張ppt哈哈今天是馬刺對陣熱火總決賽,某大款學弟開了無線看著nba。也跟著看了起來,然后回宿舍跟著大伙看《戀愛三部曲》然后吃飯,吃完飯和彭樂把昨晚淋濕的鞋和綁腿用暖箱烘干,然后迷人廖老師發(fā)來了小專題的選題,又驚聞下午考察植物分類考試。然后宿舍各種不淡定了,在談論了各位舍友的民族后,有蒙古族的尹炫植講訴了尹姓的來源和歷史發(fā)展,以及蒙古族同胞的驚天酒量,還有土家族的彭樂樂的竹背簍的用途,當然還有我們可愛的回族姑娘程安舒的異域風情。然后敏芝,王苗,炫植先去了教室,我和樂樂,安舒把這幾天拍的照片都按科,種整理好后一下就到時間去考試了。考完也正是晚飯時間,晚上到教室整理好了標本,在臺灣師范大學探究鞘翅目和鱗翅目的師兄的幫忙鑒定下,當然還有馬騰這本活生生的檢索表(也是一本有血有肉的活字典)都幫了我很多,將標本都整理到昆蟲盒里了還蠻漂亮的。只是不得已有些支腿斷了需要用乳膠將其黏好,乳膠干了之后是透明了所以第昆蟲標本的美觀沒有很大的影響。晚上把電腦弄到教室,向中國植物第一人劉全儒老師詢問了冬訓拍的那張照片的植物名稱。親們知道嗎。很漂亮的一張照片,也是我的空間頭像,10級的我們的電腦桌面。是菊科的烏蘇里防風菊,在高海拔生長的菊科植物,劉老師還介紹了鑒別的細節(jié),比如花的走向什么的這里就不一一嗷訴了。ok。今天之后,植物動物部分的都實習結束了,如果明兒天氣好的話就可以攀登東靈山了,好久沒有登頂?shù)母杏X了,很是期待。如果天氣不好,就直接進入小專題。舍友還在寫著檢索表,我呢坐在床上碼字,聽著歌。也累也歡樂。在帝都看新聞說廈門brt公交車爆炸,在下班高峰期不可避免的死傷嚴重,一直讓廈門引以為傲的公交,就這樣的,默哀!身邊的事情,是人算不了的,難道真的是命。愿逝者安息。生者節(jié)哀!活著的人人兒要好好的。晚安。明天啟程。

6.8。

6.8日老天爺開眼了,雖有些霧氣,但是沒有雨就已經很慶幸了,吃完飯后,分了幾批由面包車拉到了山腳下,然后在劉全儒老師的帶領下,一組尾隨著一組。緊跟著上山,首先遇到的就是第一個下馬威,海拔升高200米,斜坡路段只有400米。但是兩旁卻被土莊繡線菊和三裂繡線菊圍起來了,聚傘花序,傘房花序的白茫茫一片真美丫。但用sin,cos等算一下就知道這破度有多陡了吧。由于昨天植物學考試已經結束,明顯路邊的植物已經提不起大家認植物的欲望,不過隨著海拔越來越高,你就會發(fā)現(xiàn)即使是同一種植物變異也會很大,會從草本長成灌木,寬葉變狹葉,甚至退化成刺。而在山下只有花苞或還未開放的都在山上盡然開放,祁州漏蘆,女婁菜,毛葉丁香,小黃花菜,東北大黃……最最不可錯過的是高海拔特有的銀蓮花,成片的銀蓮花用百花裝點著綠色的高山草甸,開出了氣勢,開成了花海。是想如果金蓮花也開放。金銀花兒相間的滿山該會有多驚喜浪漫啊。當然一路拍照合影留念,有福建幫合影,有潮汕閩南合影,有充滿活力團結11個人中有10.5個漢子隊長女友是臺灣妹子一直讓我教他閩南語我們宿舍都在的第三小組,和臺師大帥哥,和劉全儒老師,和北師大登山隊隊員,七葉一枝花(北重樓)。各種搞笑語錄和橋段交替上演,在林木草甸間不是傳出的小聲驚起了叢中的烏鴉和環(huán)頸雉,熟悉的各種鳥叫聲很容易就讓我們辨別出了是黃腹山雀,白眉姬鹟還是冕柳鶯。到了海拔1900多米,霧氣很大,山頂貌似下雨了,考慮到我們人數(shù)有50多個,即使在外面的央求下出于安全考慮老師還是決定放棄登頂??梢姸葮O低的情況下,50多人的隊伍很容易走散。所以我們還是往回撤,婁老師還帶我們走了“密道”,兩點多就回到山腳,拿出手機才發(fā)現(xiàn)我們現(xiàn)在正處于河北境內。哈哈慰問隊伍來了,回到小龍門景區(qū)。北師大院長和同學了短暫聊完之后,大家就各種合影。然后我們來交流的師生和北師大領導,實習團的團長老師一起聊聊實習的體會,我的最深感受就是北師大老師的敬業(yè)。然后晚上就是小專題了,我和馬騰在張立老師的知道下,燈誘大蚊,探究平衡棒損壞對雙翅目昆蟲飛行的影響。在向鵬程師兄借了各種所以材料:解剖器,卷尺,50ml管子,塑料杯之后進行了預實驗,效果還行。說說今天的晚餐吧有里脊,西瓜,粽子,這些都是慰問品。然后就和馬騰說彩哥肯定不會到南靖去慰問你們的。我說:有本事廈大的生科也弄個全國第一的話,你們的實習連朱校長都會去慰問的。

6.9。

6.9由于我們的小專題課題活動必須在晚上進行,所以白天就屬于閑余時光,盡管7點醒了,由于天下著雨。氣溫又很低躲在被窩里沒有出來,然后起來洗簌寫好了6月8日的的實習日志,打開課件之后最小化了然后繼續(xù)睡覺一直到有預感該吃午飯了剛好11:50.哈哈12點和樂樂吃飯,舍友敏芝高燒了一直休息了,下午看了一章半的課件也看不下去了就看看新聞。晚上食堂有加餐了一桌多了一只燒雞。然后郭東生老師答應給我們拍攝視頻??上囟冗^低,大蚊太少了于是我們關了賓館所在張立老師設的幕布,來到教室前面人多的地方,人多的地方比較不冷嘛,在教室幕布前做了1號和2號,就沒有大蚊在光顧我們的幕布了,中間的時候燈突然就關了,劉全儒老師用何種鑷子和鑰匙就修好了接頭。感動的不是燈又亮了,而是全儒老師作為全國植物第一人,不僅學識淵博而且敬業(yè)熱情,由衷的佩服與敬意。

回到宿舍,舍友們有看小說的,有處理數(shù)據(jù)的,有整理標本的',我們都兩不誤,還一起邊看著《仙女湖》,好吧又被批幼稚了。

6.10。

6.10早上起來吃完早飯,舍友敏芝由于高燒提前結束了實習,張立老師開車送了去了醫(yī)院。按理說今天白天還是可以睡個懶覺的,可是覺得既然來到了這里就應該多去看看別的,于是早上和舍友一起起了吃完早餐和鄧文洪老師帶領的探究鳥類對人工巢箱的利用。跟著安舒和樂樂一起。先是松林峪,然后到狗食槽,前后共看了80個巢箱,這個過程還是蠻有趣的,充滿期待著巢箱里是否有東西,然后借助梯子爬上去看,不管是一窩北紅尾鴝的鳥蛋,還是一窩白眉姬鹟的鳥蛋,或是已經出飛的殘巢或是大山雀誓死不離冰箱我們示威的一窩小雛雀,還有被松鼠借用的巢箱藏滿了核桃,還有馬蜂窩土蜂窩……各式各樣的結果都讓我們略興奮。路上遇到植物組劉老師帶隊的小專題,鄧老師說劉老師是第一“植物人“,劉老師回敬:鳥人確實比植物人強啊,至少還會動。哈哈,這種氛圍我喜歡。近十二點,回來吃午飯,下午說要復習《生物儀器分析》就沒有出動了,可是睡了一覺,打掃了宿舍已是三點,舍友炫植布的老鼠夾貌似補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北京特有物種——褐馬雞,所以老師讓他們重新布置去了。晚上到標本室交了昆蟲標本,蛺蝶被老師批展翅太丑了。還有各種鑒定簽收集簽的不規(guī)范都在耐心改回來了,然后繼續(xù)我們的平衡棒研究。溫度太低,起初蚊子不是很多,在和張立老師的商議之下,我們借用了第一天預實驗的結果作為正式試驗的結果的一部分。然后郭冬生老師幫我們拍了對照實驗大蚊的飛行狀態(tài)的視頻,這些都成為我們報告的材料。晚上將數(shù)據(jù)處理好了之后進行spss分析,然后我和馬騰一起在教室和一大堆的同學再趕ppt。我們做到近一點,確實撐不住了回去睡覺。忽然覺得我們的壓力很大,小專題也許不應該自己選題,也許我們應該選擇北師大已經成熟的可以進行探究訓練,但是這次平衡棒的探索實驗雖然簡單,我們也是花費了很多的心思。就像我在專題心得里寫的,科學實驗就是讓自然在逼問審訊之下說出她的秘密。喜歡這種親近自然的方式,這次實習讓我收獲了很多。

6.11。

6.11早上六點就醒了,討厭很累又醒的早的狀態(tài),好吧,還要將原始數(shù)據(jù)進行excel統(tǒng)計,起來吃了早飯,回到教室繼續(xù)奮戰(zhàn),各種超鏈接入視頻,多次演練,找出各個瑕疵。我還手繪了大蚊平衡棒處理后的簡單飛行路線。確保沒有錯別字,還有重要的最后鳴謝,感謝北師大野外實習團給我們提供了這次寶貴的實習機會,感謝張立老師和盧明科老師的指導還有郭冬生老師的視頻拍攝,感謝廈門大學生科院的大力支持,感謝本期實習的各位老師和同學的指導和幫助。我還要特別感謝一下我的舍友彭樂劉二姐,還有可愛漂亮的安舒,高個女漢子王苗,蒙古族妹子尹炫值和敏芝。還有福建幫的黃大莉和肖宇婕,還有北師大登山隊隊員也是我們第三組的組長秦小銀,還有米糊的相機,飯贈送的手表提供的精確的北京時間,馬騰同學被我坑來的帽子……要謝的人太多了。頭殼暈暈的,中午吃完飯植物組的小專題就開始匯報了,動物組相關的也在下午將會匯報。好喜歡臺灣師兄帶領的蟲癭組還有師姐帶的苔草組,圖片都非常的美,看到了這個神奇世界的另外一面,還有大山雀為什么不能識別自己的蛋卻幫杜鵑育雛,認真了聽了各個組的匯報,我們組平衡棒的研究也達到了的老師的贊揚,終于可以舒口氣,不辜負連日來的苦戰(zhàn)。同時也想為我們平衡棒獻身的大蚊(雙翅目,大蚊科)表示敬意。展示是很鍛煉人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由于還有望遠鏡,蛇藥,種種書籍的回收,我們推遲到18:30吃完飯,哈哈最后的晚餐大聚餐。舍友炫植不愧是蒙古族的女漢子,我們一桌就馬騰和炫植剛起了酒。然后實習團的老師都來敬酒,哇哇,老師杯里都是白酒,我們的也是白的哦,白白的汽水。得知今天是宋杰老師的生日,我們廈大學生和東北林業(yè)大學的同學一起去給宋老師敬酒也感謝了實習團老師這些日子的辛苦付出。然后端午聯(lián)歡會也在教室開幕了,各種精彩表演這里就不一一敘述了,作為交流生不得已也上臺獻丑了一下,一直到22:30實習團的全體人員合唱《朋友》結束了。開始不舍了。從飛機剛到北京降落的期待到走在北師大的林蔭道,從每天早起晚睡的節(jié)奏開始懷念廈門的安逸舒適,從小龍門實習的尾聲來臨到蘋果園的地鐵站出發(fā),從機場快軌到晚點的飛機在高崎機場降落,從翔安隧道穿過到出租車在學生公寓樓下停下,從5月31日中午出發(fā)到6月13日凌晨回到宿舍。滿心的累卻也充滿了美好。

6.12。

6月12日陽光依舊,早上早早起來收拾好了,然后集體合影,各個小專題也分別合影,我們呢,各校實習生,師兄師姐,老師,團長,福建幫,舍友都成了搶手的合影對象,合影結束后又到教室每人兩份植物標本固定在臺紙上,由于時間緊迫。我做了兩份分別為多莖委陵菜和寬葉苔草的。然后大伙各種搬箱裝車。得知今天端午節(jié)假,帝都車堵得厲害,我們就和張正旺老師提前下山,為了趕上晚6:25的飛機。路過首鋼,這應該也會成為文化遺產吧,雖然這就遷到了唐山,但是首鋼也是北京一個曾經輝煌的企業(yè)。北京的缺水在端午假日更顯,永定河也沒有什么水卻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如果他們來了廈門,其實廈門也是缺水的,缺淡水。在建國門和東林大的同學別后我們就去東直門做機場快軌了,地鐵也是擠的不行。達到機場也是近五點,沒想到來了帝都,只能逛逛機場了,買點冰糖葫蘆犒勞親愛的316舍友吧,然后給米糊買個鑰匙圈,時間到了,登機,可是由于首都機場流量控制,飛機暫時不能起飛,足足晚點了兩個小時,可見廈航在帝都也是沒有什么地位的,都要給別人讓道。我們估量的也趕不上751了,夜里飛行和和白天風景全然不同,天藍得是我印象中宮崎駿漫畫中才有的藍,承接著是亮色的橙。彎月牙和一顆星星在約會著,上演了幾千年的天際變換。我激動了喊著旁邊的老師和馬騰同學看。隨著地面燈光亮與夜幕的交替,我想我們已經飛躍了幾個城市的上空。下面的小屁孩是不是也在看著天上的大鳥猜測著這大鳥的傳說。一如當年的我,屁顛屁顛地看到飛機放出常常的痕跡,大呼大鳥竟如此大膽的放屁。如今這些都成為一幀幀的畫面偶爾在不經意的時間回放著訴說著逝去的光陰。吃完晚餐,看了會課件,臨時抱抱佛腳應付明早的期末考試。2個半小時回到鷺島,回宿舍,宿舍樓群的燈很亮,才記起考試周1點熄燈在宿舍熱鬧一下,不用再抓著沒有人的澡堂去洗澡,然后奮戰(zhàn)到一點多,六點起床奮戰(zhàn),然后9點考試到十點,全英的卷子只能說拼人品了。13天不見,學生活動中心建起來了,一期田徑場也快竣工了,呼吸著翔安新鮮空氣。想著讀研的話還是留在廈門吧。

實習期雖短,但是難忘的。會記住你們的。東林大的我會去哈爾濱蹭你們的,下次去帝都,一定去學五食堂吃個好飯再去北郵看看帥哥,來了廈門我也必將盡地主之誼。

生態(tài)學實習心得體會篇十一

xxxx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為了進一步了解xxx地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及垂直土壤分布差異條件對天然植被的影響。以及自然保護區(qū)的設置作用。通過實地考察,熟練運用課本知識,把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提高動手調查的能力,團隊分工及其團隊協(xié)作能力。

實習出行路線:南寧(都南高速公路至府城出口,經府城、雷江二級公路)——xxx旅游區(qū)大門區(qū)——xxx旅游區(qū)。

4.1、地理位置與地形地貌及歷史沿革。

廣西xxx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地處廣西中部偏南的南寧市武鳴、上林、馬山和賓陽四縣交界處。保護區(qū)管理局設在武鳴縣兩江鎮(zhèn)漢安村那江屯南側。地理坐標為東經108°20′~108°24′,北緯23°24′~23°30′。保護區(qū)呈西北至東南不規(guī)則長方形,南北長21km,東西寬19km,一般海拔1200m左右,主峰龍頭山在山體中部之武鳴與上林兩縣交界處,海拔1760.4m,相對海拔1563m,是廣西中部最高的山峰。保護區(qū)總面積16994hm2,林地權屬全部為國有。

1965年7月經自治區(qū)林業(yè)廳批準,成立xxx林場,歸屬自治區(qū)林業(yè)廳管轄,委托南寧地區(qū)林業(yè)局代管。

1975年自治區(qū)林業(yè)廳和南寧地區(qū)行署決定停止采伐天然林,林場工作重點轉移到保護森林資源。

1981年8月自治區(qū)人民政府批準將xxx林場改建為自然保護區(qū),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qū)xxx自然保護區(qū)”(自治區(qū)級),屬事業(yè)單位,隸屬關系不變。

20xx年7月,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20xx年8月隸屬南寧市林業(yè)局主管。保護區(qū)人員編制218人。

4.2、保護區(qū)性質和保護區(qū)類型。

以北回歸線上保存較完整的常綠闊葉林為特色,以保護多樣性山地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以及珍稀頻危特有動植物資源為主要保護對象,以自然保護、科研教學、宣傳教育為主要管理任務,適度開展多種經營和森林生態(tài)旅游。所轄部分區(qū)域是廣西大學的實習科研基地,為此我們得以在此實習參觀。在我國自然保護區(qū)網(wǎng)絡中,具有典型地帶性特征的國家級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類型自然保護區(qū)。境內保存著多樣性山地混合森林和珍貴稀有生物物種資源,是不可多得的地帶性生物物種基因庫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平衡觀測實驗室。是廣西中部重要的水源涵養(yǎng)林區(qū),是科研、教學、森林生態(tài)旅游的理想場所。屬于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類型自然保護區(qū)。其保護的對象有(1)保護北回歸線上豐富多樣的山地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xxx生境多樣性,植物群落也多樣性。共有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常綠闊葉林等多個植被類型。并且保存著近6000公頃的原生植被,以桫欏、黑桫欏為代表的蕨類植物在xxx形成了較大面積的優(yōu)勢群落。(2)保護區(qū)域內豐富的物種資源及其基因。(3)保護桂中地區(qū)重要的水源涵養(yǎng)林區(qū)。

4.2.1、重要保護價值。

xxx季風常綠闊葉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在全國范圍內或生物地理上具有突擊的代表性,森林植被保存之好,植被類型如此之多,實在罕見。其多樣性的山地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然價值在國際國內是較為少有的。xxx保護區(qū)是1996年世界自然基金會認定的中國40處具全球意義的自然保護區(qū)之一。是個非常有意義的研究基地。

xxx目前已知有植物209科764屬2069種,野生脊椎動物有294種。xxx的動植物物種占廣西已知種數(shù)的比例都在30%以上,形成了小面積高密度的生物多樣性區(qū)域。是廣西不同植物區(qū)系的交匯點,動物區(qū)系特征上表現(xiàn)出明顯的過渡性質。是林學專業(yè)學習和實習的基地。

4.3、保護區(qū)工作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

各級政府部門對xxx的保護工作歷來十分重視,并得到了主管部門的肯定。1986、2002年被授予全國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先進集體;1999年被自治區(qū)環(huán)保局、林業(yè)局、海洋局、地礦局授予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先進集體;同年,xxx保護區(qū)被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接納為中國生物圈保護區(qū)網(wǎng)絡成員。2005年得到“香港吳氏野生動物保護”的資助以及納入了世界銀行全球環(huán)境保護基金會資助項目;同時,本著“在保護中開發(fā),在開發(fā)中保護”的原則,南寧市委、市政府決定加快開發(fā)利用xxx的旅游資源,建設環(huán)xxx旅游圈,形成“北有桂林,南有南寧”的旅游戰(zhàn)略決策;同年,xxx保護區(qū)由副處級事業(yè)單位提升到正處級事業(yè)單位。

2.1、100m2記名樣方調查。

在離xxx大門入口2公里處,做一個100平方米的森林記名樣方調查,在不同海拔高度處,觀察記錄各海拔出的植物種類。

該樣方喬木層主要以馬尾松為主,灌木層以桃金娘、崗松為主。有很強的熱帶植物指示性。還有木姜子、漆樹、鴨腳木等混雜在群落中,草本層以鐵芒箕最多棕葉蘆次之??傮w的植被覆蓋率高達95%以上。該記名森林樣方可以命名為馬尾松-桃金娘-鐵芒箕群落。

2.2線路踏查。

在590米的魚躍龍門處主要植物有八角(人工林)、馬尾松、杉木等。灌木有野牡丹、山茶等。草本有許多蕨類植物。土壤為赤紅壤。

在海拔900米的飛翔傘基地我們看到更多的山茶科的植物,馬尾松相對減少。苔蘚類增多。但依然有較明顯的優(yōu)勢群落結構。土壤為紅壤。

上升到1100米左右的橄欖大峽谷,山茶科及槭樹等闊葉樹非常多。有深山含笑、半瘋荷、山虎楠、毛桂、粗皮樺、羅孚栲等。優(yōu)勢種不明顯。土壤為山地黃壤。

在1200米左右的神奇之旅植被更加的多樣化,有大頭茶、甜椎、小葉羅漢松、船柄茶、銀荷木、長葉木姜、基脈楠、吊絲紅、羊角杜鵑、五裂槭、毛楊桐、蛇葡萄等等優(yōu)勢種極不明顯。土壤為山地黃壤。

其間我們還可以看到非常難得一見的灌草帶,在南方的土石山中竟然沒有喬木先鋒樹種的演替現(xiàn)象。

夏日炎炎,細雨霏霏,我們乘車而上,在各個典型區(qū)域下車考察聽老師講解。如仙境般的感受讓人異常興奮。在低海拔的熱帶叢林看到雖有較大的人為干預。

但完整的群落結果依然讓人覺得清新自然。在魚躍龍門觀望點,我們看到武鳴盆地的壯觀和美妙,向脊的山脈形成鯉魚的樣子在眼前跳躍。知道我曾經就讀的廣西民族高中所在的大致方位。

猜想著我們高中年代看日出日落的那幾座大山是否就是此山。一陣風吹來云蒸霧繞,有時夢境般的美妙。在飛翔傘基地和山花爛漫、燈籠花苑我們腳踩才、石灰石在朦朧的大霧中感受飛翔的心情。觀賞著杜鵑花后凋零和生長。

留下了密集的相機的咔嚓聲。兩次路過橄欖大峽谷和云龍佛光景點但都蒙在大自然的婚紗中,看著懸崖峭壁和上面長著的龍須草葉子上、不停地參出的泉水,感覺但絲絲的秋意。清風吹過,兩側的山體顯現(xiàn)出高大魁梧的震撼力。步入神奇之旅,山上古木參天,偶有荒草連天。林中鳥叫蟲鳴,獸走猿攀,幾乎是人間的天堂,動植物的樂園。

在北回歸線紀念杯及科普走廊我們看到很多相關的知識和動植物氣息。進入天書草坪,路上有不少的銀荷、槭樹和竹子。大片的碧草,酸甜的楊梅,矮化的杉木等等可以看到對面山上的微波轉發(fā)站和最高的山峰在層層的煙霧中托著。大有凡人不可及之勢。進入養(yǎng)生之旅,黃杞、檫木、石楠、青岡、樟樹、紅苞木、中平樹等等。數(shù)不盡數(shù)的樹木展現(xiàn)在眼前。

其中有稱化石鐵杉的長苞鐵杉,雄偉高大的xxx松等等,一路風景,一路學問。

在園林設計和生態(tài)保護的雙作用下,給我們學習和游玩的感受。前往金龜瀑布的路上,我們一路觀看一路感嘆。上百級的階梯和不可思議的古木是我們的驚嘆!回來的路上,我們進入知青林,測出了70.5cm的杉木,以及在我腳下留情竹葉青。

經過xxx的實習,深切體味到林業(yè)工作的不容易。通過本次實習,不但得到了森林生態(tài)學上的實踐,同時,經過老師講解,樹木分類學、土壤學也得到了相應的實踐和鞏固,并且能夠把學過的各個學科的知識都融合了進來。

團隊之間的協(xié)調和相互協(xié)助工作的經驗也進一步得到提高。這次是去xxx風景區(qū)實習,讓我有機會去接觸國家自然保護區(qū),還有經過xxx黃伍導游的解說,我們懂得了國家自然保護區(qū)的一些基本情況以及xxx風景區(qū)的亮點之所在。

生態(tài)學實習心得體會篇十二

生態(tài)學實驗報告(1)

井岡山大學校園植物多樣性調查

1.野外生存常識1.1野外如何辨別方向1.1.1指南針

出野外最好帶一只刻度清晰的指南針,具體使用時需確保水平使用。1.1.2手表判斷法

樹木年輪線密集的一方是北方,植物枝葉茂盛的一方是南方。

1.2如何防治毒蛇咬傷

止傷肢活動,迅速結扎傷口近心端,將病人送往醫(yī)院救治。1.3幾種外傷的緊急救護

1.4.1躲避:遇到群蜂襲來,不要亂跑,蜂飛的速度比人跑得快,要立即抱頭蹲下,用書包、衣服或者手臂將身體裸露部分遮擋住,尤其是頭頸和面部,是重點保護部位。1.4.2清洗:一旦被蜂蜇了,要用溫水、肥皂水或者鹽水、糖水清洗傷口,沒有水時,新鮮的尿也可以。如果傷口處有殘留的蜇刺,應立即拔掉。

1.4.3涂藥:萬花油、紅花油、綠藥膏等都可以。將生姜、大蒜、馬齒莧(一種野菜)等搗爛、嚼爛涂在傷口處也行。1.4.4去醫(yī)院:如果出現(xiàn)頭疼、頭昏、惡心、嘔吐、煩躁、發(fā)燒等癥狀時,應立即到醫(yī)院治療。

2樣地選擇

植物群落相比,在物種組成、群落結構、發(fā)展趨勢以及群落內部環(huán)境方面存在差異。

生物多樣性是指生物中的多樣化和變異性以及物種生境的生態(tài)復雜性。

6.1群落的結構特性

植物群落的數(shù)量特征分析方法

植物群落調查中,必須了解各種群在群落中的數(shù)量特征,對物種組成進行數(shù)量分析是近代群落分析方法的基礎。選用的描述植物群落數(shù)量特征的其他數(shù)據(jù)如下:

多度:樣地內各植物種的個體數(shù)。

頻度:某物種出現(xiàn)于樣方的次數(shù)。

顯著度:某一物種的胸高(1.3m)斷面積之和占樣地面積的百分

比。

相對顯著度:某物種的顯著度占樣地內所有物種顯著度之和的百分比。

公式為:相對顯著度=某物種的顯著度/所有物種顯著度之和×100%

蓋度:某物種投影面積占樣地面積的百分比。

密度:單位面積上的植株數(shù)。

物種多樣性不僅反映了一個群落中物種的豐富度或均勻度,也反映了一個群落的動態(tài)特點和穩(wěn)定性,以及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條件與群落的相互關系。

本調查采用的多樣性指數(shù)為物種豐富度指數(shù)s,simpson指數(shù)、shannon-weiner指數(shù)和pielou指數(shù)。

物種豐富度指數(shù)(s),即出現(xiàn)在樣地中的物種數(shù)目,是最簡單、最古

老的物種多樣性測度方法。

樹種優(yōu)勢度即simpson指數(shù)(d),是對多樣性的反面,即集中性的度

量,其集中性高,即多樣性程度低。計算公式為:

樹種多樣性指數(shù)即shannon-weiner指數(shù)(h’):表示多樣性的信息

度量,用來描述種的個體出現(xiàn)的紊亂性和不確定性。如果從,它將屬于哪個種是不定的該指數(shù)的直觀意義是:可預測從群落中隨機地抽取一個個體物種的不定度,物種的數(shù)目越多,個體分布越均勻,此物種的不定度越大。

h???pilnpi

i?1s

均勻度指數(shù)即pielou指數(shù)(jsw、jsi):表示群落中不同物種多度分布

均勻程度。計算公式為:

其中,ni為樣地內地第i種植物的個體數(shù)目,n為樣地內所有植物的個體數(shù)目,s為所有物種數(shù),pi=ni/n是一個個體屬于第i類的概率。

草本植物的重要值i=1/300(相對高度+相對蓋度+相對頻度)6、2生長狀況評價

根據(jù)植物的生長勢、外觀和適應性等把植物的生長狀況劃分為5級,分級標準為:

極好:植株形體完整,姿態(tài)優(yōu)美,生長旺盛,無病蟲害,具有相

當高的觀賞價值;

好:植株形體較完整,姿態(tài)及生長勢良好,有少量病蟲害,具有較大的觀賞

價值;

一般:植株形體存在輕微的缺損,生長勢和姿態(tài)一般,時有病蟲

害,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

在測定大面積范圍內的植物種群數(shù)量時,由于難以對所有生物個體一一計數(shù),必須進行抽樣估測的方法。用一定面積的方框在研究樣地范圍內隨機采樣,然后對每個方框內出現(xiàn)的個體進行計數(shù),再應用統(tǒng)計學方法求樣本平均值,即可估測整個樣地的平均種群密度。

植物生長發(fā)育過程中,需要接受多種生態(tài)因子(如光照強度、溫

度、水分、空氣、和土壤養(yǎng)分等)的生態(tài)作用。這些生態(tài)因子對植物的生長發(fā)育產生重要作用,進而影響到種群的數(shù)量和整個的群落的結構。通過了解環(huán)境因子對植物生長于分布的作用,認識植物群落組成和結構與環(huán)境之間的相互關系。

表1.草木層野外樣方調查表

10結語

11參考文獻

[1]孫儒泳,李慶芬,牛翠娟,婁安如.基礎生態(tài)學.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

[2]婁安如,牛翠娟.基礎生態(tài)學實驗指導[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

[3]李煒煒,陸啟玉.酶工程在食品領域的應用研究進展[j].糧油

食品科技,,16(3):34~36.

[4]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合編.動物生態(tài)學實驗指導.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

[5]陽含熙,盧澤宇.植物生態(tài)學的數(shù)量分類方法.北京:科學出版社,

1983

版社,1994

教育出版社,

[10]楊持主編.生態(tài)學實驗與實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生態(tài)學實習心得體會篇十三

農業(yè)生態(tài)學是生態(tài)學在農業(yè)領域的分支,可見,是農業(yè)資源與環(huán)境專業(yè)的課程基礎之一。通過農業(yè)生態(tài)學的課程實習,讓我們了解分析研究農業(yè)領域中的生態(tài)問題,探討協(xié)調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組分結構及其功能,促進農業(yè)生產的持續(xù)高效發(fā)展,以及農業(yè)生態(tài)學在實踐中的應用。此外,實習過程中要求遵守實習紀律,不得無故缺席、遲到,有事必須經教師同意方能離隊。注意安全,防止任何意外事故的發(fā)生。全面認真地完成所交給的實習任務,做好實習筆記,認真完成實驗分析,為撰寫實習報告做準備。按時完成實習報告,并保證報告的質量。

時間:20xx年1月5日星期四。

地點:昆明菌苑食品有限公司。

在昆明菌苑食品有限公司參觀了培養(yǎng)基質高溫滅菌區(qū)、接種室、培養(yǎng)室。聽在昆明菌苑食品有限公司工作的楊老師講解人工食用菌的接種,栽培過程。

首先在培養(yǎng)基質高溫滅菌區(qū)參觀,看到了攪拌機,培養(yǎng)原料,從昆明菌苑食品有限公司的楊老師那里學習到了食用人工菌的接種基質及培養(yǎng)原料的配制。初步了解了食用人工菌的栽培方法。

培養(yǎng)基質的原料由80%的木屑、15%的棉子殼和腐料組成。腐料一般加適量的玉米粉或米糠。不能用含油脂的植物作為原料,如桉樹、松樹等。其中棉子殼要用3%的石灰水浸泡。人工食用菌的接種、栽培流程中應注意:

1.原料準備:原料要注意粗細搭配,80%的秸稈、高粱、15%營養(yǎng)料、2.5%的石灰、2%的石膏粉和0.5%的普鈣、磷肥。其中石灰和石膏粉的作用主要是調節(jié)酸堿度。

2.水分的控制:保證原料不干不濕,用手捏時不出水放開時會散開。

的高溫消毒3-4小時是最關鍵的,可以防止生霉。

接著參觀了食用人工菌培養(yǎng)室,在這里,學習了解食用人工菌菌種。食用人工菌菌種分為一級種、二級種、三級種。

一級種又稱為母種,由試管培養(yǎng),要求也最為嚴格。原料有:麥糊、水、馬鈴薯、瓊脂、葡萄糖、蛋白胨、硫酸鎂、磷酸二氫鉀。原料準備好以后放入試管中,5支裝包,在0.14壓力不超過0.15壓力的穩(wěn)壓下放置40min高溫消毒滅菌防霉。拿出降溫,將試管擺成斜面,2-3天試管內的水汽晾干,接菌種。

二級種又稱為原種,原料有:木屑、腐料、石灰、石膏粉、普鈣。將原料放入玻璃瓶內,然后進行沖瓶,把瓶壁上的渣子沖干凈。用干凈的筷子在土中打孔,打到底,蓋上牛皮紙,高溫消毒,接菌。

三級種又稱為栽培種,等瓶中菌絲長滿,就開始裝袋,一瓶二級種可裝20包左右三級種,同樣也要進行高溫消毒。在20℃左右的培養(yǎng)室中培養(yǎng),1個星期到20天以后菌絲長滿。期間袋上如有菌長出,要及時將菌拔出。

最后,通過昆明菌苑食品有限公司的楊老師學習到如要保證天天有菌收獲,有幾點必須注意:

1、要保持接種室清潔、規(guī)范,不能把接種包放在接種室,必要時要對接種室進行定期消毒。

2、培養(yǎng)室要單獨有一間,培養(yǎng)室溫度在20℃左右。溫度較高時,菌生長較快,大概40多天即可出菌。

3、出菇房保持在2-3間,出菇房輪流采菌,以保證每天出菌的數(shù)量。出菇房要保持清潔,定期消毒,防止病蟲害。出菇房里的出菇包每天加2-3次水,注意通風。

出菇房的出菇生產包一個星期到十多天會出菌,采菌后繼續(xù)澆水,十多天后出第二次菌,大概2-3個月腐料全變黑時菌全部出完,一個出菇生產包總產量在1公斤左右,多時可達1公斤半。

這次在昆明菌苑食品有限公司一上午的農業(yè)生態(tài)學實習讓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除了了解學習到了食用人工菌的接種與栽培過程。還讓我學到了循環(huán)利用資源的重要性,不僅能保護環(huán)境,還能降低成本,提高利潤。就拿對用完的腐料處理來說就是農業(yè)生態(tài)劃的體現(xiàn)。由于培養(yǎng)食用人工菌的腐料變黑后已失去了養(yǎng)分,還含有很多的霉菌,如果隨意丟棄在環(huán)境中,會污染土壤,對環(huán)境有一定的污染,所以要對用過的腐料進行處理,一般把用過的腐料集中在一起進行腐熟。腐熟后的腐料可以作為肥料供給植物使用?;蚴前迅霞袦缇笤賮G棄,可以疏松土壤,不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

其次,我還了解到栽培食用人工菌有很大的經濟利潤和商機。1支試管里的一級種可接種5-8瓶二級種,1瓶二級種可裝20包三級種,一包三級種又可分為25包出菇生產包進行出菇。這樣算下來1支一級種可接種出2500-4000包出菇生產包。一包出菇生產包可產1公斤左右的菌,那么1支一級種最后培養(yǎng)下來的產量可達2000公斤以上。1支一級種的成本為10元,一瓶二級種為5元,一包三級種為3元,昆明菌苑食品有限公司的楊老師告訴我們,1-2萬袋出菇生產包一年可獲4-5萬元的收入。可見,食用人工菌中還有很大的商機。這次野外實習讓我們學到了不少東西,在實習過程中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鞏固和提高了我們在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本次實習令我們加深了對所學課程的了解,更深刻認識到了學習該課程的意義,鞏固了學習成果,體會到“學以致用”的道理。知識從感性認訓升華到了理性認識,從抽象變得具體起來,我學習到了很多書上沒有的東西,了解農業(yè)生態(tài)學對實際生產的重要性。這次是去xxx風景區(qū)實習,讓我有機會去接觸國家自然保護區(qū),還有經過xxx黃伍導游的解說,我們懂得了國家自然保護區(qū)的一些基本情況以及xxx風景區(qū)的亮點之所在。

生態(tài)學實習心得體會篇十四

在我的高中生涯中,我選修了動物生態(tài)學這門課程。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和實踐,我在這門課上獲得了很多寶貴的心得體會。

首先,動物的適應性是非常強的。我曾經對于一些環(huán)境條件較惡劣的生物的適應能力感到十分驚訝。比如,令人驚訝的是,沙漠生物的適應能力就很強。他們的身體外層能夠承受給身體常年暴曬的烈日,而且可以有效地保存水分。這些適應能力讓我對生物的生存方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其次,生態(tài)保護十分重要。我通過學習生物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和食物鏈,深刻認識到生態(tài)平衡非常重要。每個物種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維持生態(tài)平衡。一旦有一個物種消失或變得稀少,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都將面臨崩潰。我們應該采取措施,盡可能保護生物的生存環(huán)境,為生物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

最后,我們需要深入了解生物運動特征。動物生態(tài)學也涉及了關于各種生物的運動的信息,這讓我有了對于動物運動能力的更深刻的了解。例如,海洋生物在淺水區(qū)躲避天敵采取的一些避免措施,以及陸地上一些中型動物的動態(tài)平衡性。

總的來說,這門課程給了我一個全新的角度去看待動物,以及自然生態(tài)。我們應該學會尊重生態(tài)平衡,采取措施保護環(huán)境,為生物提供更好的環(huán)境。同時,我們需要更加了解生物,包括他們的運動特征和適應能力,去更好的幫助他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中。

生態(tài)學實習心得體會篇十五

轉眼間,我們土木專業(yè)進行的鉗工實習就要結束了,因為是順應性強,能完成某些加工所未便或難于進行的工作,是以,今朝某些機械加工和修理工作中,鉗工仍是不成貧窶的主要工種。

鉗工的實習說實話是很枯燥的,可能干一個上午卻都是在反反復復著一個動作,還要有力氣,還要做到位,那就是手握銼刀在工件上來來回回的銼,銼到中午時,整個人的手都酸疼酸疼的,腿也站的有一些僵直了,然而每每累時,卻能看見老師在一旁指導,并且親自示范,他也是滿頭的汗水,氣喘呼呼的,看到這每每給我以動力。幾天之后,看著自己的加工成果,我們最想說的就是感謝指導我們的老師了。

不停的轉動橫向和縱向的控制手柄,小心翼翼的加工,搞了整整一個下午,自以為差不多的時候,準備在加以最后一刀,卻操之過急,把圓弧的直徑車小了!我痛心不已,慘啊!最難受的是站了一整天,小腿都疼起來.但當把車好的零件交給老師時那種成功的喜悅使我忘記了站得發(fā)疼得小腿.這種成功的喜悅只有通過親身參加實訓才能感受得到.

身為大學生的我們經歷了十幾年的理論學習,不止一次的被告知理論知識與實踐是有差距的,但我們一直沒有把這句話當真,也沒有機會來驗證這句話的實際差距到底有多少。

會需要的是有能力的人才。我們新世紀的大學只有多參加實踐,才能保證在未來的社會競爭中有自己的位置。雖然只有大約六個小時的實習,但它讓我感受到了工作的氛圍,工作環(huán)境是以前從未有過的感受。不管我們學的是不是很精,有沒有真的全部掌握,至少讓我們了解了什么是工人做的事情,對以后工作也會有很大幫助的。

生態(tài)學實習心得體會篇十六

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長和人類活動干擾對環(huán)境與資源造成極大的壓力,人類迫切需要掌握生態(tài)學理論來調整人自然、資源以及環(huán)境的關系,協(xié)調社會經濟發(fā)展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關系,促進可持續(xù)發(fā)展。環(huán)境生態(tài)學正是隨著全球行環(huán)境問題日益嚴重和人類對環(huán)境問題的關注及尋求調節(jié)人類與環(huán)境之間協(xié)調發(fā)展的途徑而產生的。

通過一學期的《環(huán)境生態(tài)學》學習,我們已初步掌握了環(huán)境生態(tài)學的一些理論知識,對環(huán)境生態(tài)學的研究內容、發(fā)展趨勢和方法也有了一定的認識。為加我們的實踐認識,老師精心組織安排了這次教學實習,我們也最終在實習老師的指導下順利完成了此次教學實習的安排與目的。

20xx—11—3,晴。我們在實習指導老師的帶領下早上八點乘坐學校班車,從學校出發(fā)經過兩個小時到達目的地——青島**國家森林公園,在實習指導老師的指導下順利完成了此次教學實習的安排與目的,于下午四點多返回學校。這次實習中我們學到了很多的東西,受益匪淺。

**脈系巍然而深秀,融奇、險、清、幽于一身,有望夫山,石老山,大庵山,釜臺筒,大黑澗,扎營山等四十座大小山峰環(huán)列周圍,小**群峰迭翠,怪石嶙峋,常年云霧繚繞,瞬息萬變,忽隱忽現(xiàn),或濃或淡,勝似夢境之迷離,素有“東嶗西珠,雙珠嵌云”之說。小**地處海濱,景物獨特,層巒疊嶂,奇峰陡峭,曾被前人列為膠州八景中的第一勝景。

森林在人類的生存,生活和生產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具有強大的生態(tài)功能,主要表現(xiàn)在:

(1)森林具有維持生物多樣性的作用: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是地球上最復雜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是自然界最完善的物種基因庫。多種多樣的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為動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huán)境,森林中蘊藏的豐富動植物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使人類寶貴的財富。

(2)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涵養(yǎng)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森林能承接雨水,減少落地降水量,使地表徑流變?yōu)榈叵聫搅鳎B(yǎng)水源,保持水土。

(3)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調節(jié)氣候的作用:森林的蒸騰作用對調節(jié)自然界的水分循環(huán)和改善氣候有重要作用。通過植物的蒸騰作用,是森林上空的水蒸氣含量大,并且蒸騰還可以吸收熱量,使空氣濕潤,氣溫較低,容易形成降雨,增加地域性的降水量。

澇災還可以得到防止或減輕。

(6)除此之外,森林還可利用其固定的太陽能源源不斷地提供給人類木材產品和林副產品。木材產品主要包括原木、鋸材、紙漿材、人造板材等;林副產品主要包括森林植物的葉、花、果、莖、樹皮、樹脂、樹膠、樹液等和經濟林、以及森林動物與微生物提供的各種產品。

森林是自然界多種環(huán)境中的一種類型,而森林不是單獨的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它同樣與周圍的環(huán)境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兩者會構成相互平衡的統(tǒng)一整體。它們之間的作用規(guī)律有:

(1)林通過自身的生態(tài)功能和作用可以起到凈化和維持環(huán)境質量的作用,比如防止污染、凈化空氣等的作用。

(2)森林通過涵養(yǎng)水源的作用可以影響局部的氣候條件,從而影響周圍境的氣候狀況,使干燥的氣候變得濕潤,更有利于自身植被的生長。

(3)森林有時還影響環(huán)境的水文狀況,降雨量等。

(4)森林對環(huán)境的影響無處不在,反過來,環(huán)境對森林的影響也不能忽視。環(huán)境的氣候狀況會影響森林植被的生長,決定植被覆蓋率,植被的狀況決定著森林的很多作用和功能,對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發(fā)展起重要作用。

(5)環(huán)境中的生物可能進入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對森林中原有的物種的生存構成威脅,從而影響原有物種的生存,改變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種結構。

(6)人類的作用對環(huán)境的破壞,使環(huán)境惡化,進而限制了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發(fā)展。

主要的調查方法有:

(1)收集現(xiàn)有資料。從農、林、牧、副、漁業(yè)資源管理部門、專業(yè)研。

究機構收集生態(tài)和資源方面的資料,包括生物物種清單和動物群落,植物區(qū)系及土壤類型地圖等形式的資料。

(2)收集各級政府主管部門有關自然資源、自然保護區(qū)、保護規(guī)劃及。

國內國際確認的有特殊意義的棲息地和珍稀物種等資料。珍稀和瀕臨物種保護的規(guī)定、環(huán)境瀕臨物種等資料,并收集國際有關規(guī)定等資料。

(3)現(xiàn)場調查。生態(tài)環(huán)境影響評價需要對環(huán)境評價區(qū)進行現(xiàn)場調查,

取得實際的資料和數(shù)據(jù)。評價區(qū)生態(tài)資源、生態(tài)系統(tǒng)結構的條查可采用現(xiàn)場勘察和網(wǎng)絡定位采樣分析的傳統(tǒng)自然資源調查方法。

通過實習老師的指導,在我們進行完野外調查后,對小**所了解的概況如下:

平均日照率57%。

(2)地質:小**所處大地構造位置為新華夏第二隆起次級構造單元。膠南隆起區(qū)東北緣和膠萊凹陷區(qū)中南部。巖石以青山組火山類層十分發(fā)育,在小**地區(qū)出巖極為廣泛,巖漿巖以元古代膠南期月季山式片麻狀花崗巖及中生代燕山晚期的火山式花崗閃長巖和嶗山式花崗為主。

(3)土壤:花崗巖和片麻巖風化物為主的成土母質上發(fā)育或形成的棕壤占的比重量大,所處的地形部位較高,水土流失嚴重,土壤肥力不高,較為貧瘠。

(4)植物:由于此次實習時間在十月底已是秋季加上連續(xù)幾個月的干旱使許多山上多數(shù)植物特別是低等植物已干旱枯死不能分辨其類型。小**山腳至半山有少量土覆蓋,植物多分布在有土覆蓋的地方。主要植物為:美國黑皮松(系飛機播種所形成的,占小**植物面積的絕大部分主要分布在小**山腳至半山)、刺槐、榆樹、蘆葦、茅草、野梨樹、野山楂樹等零星分布其中。山頂巖石上生長著少量低等的植物如苔蘚、卷柏。由于小**海拔僅724。9米,山腳到山頂氣溫相差不超過6攝氏度因此植被隨海拔的增高變化不明顯。小**森林植物中多為人工種植。其樹木均處在幼年期,森林結構簡單而清晰,分為喬木層(美國黑皮松和落葉喬木)、灌木層(藤本植物、鐵線蕨)、草本植物。

此次教學實習我們在實習指導老師的指導下,順利完成了教學實習的安排,達到了實習的目地和要求。為我們日后從事相關工作提供了一個難得的鍛煉機會。

通過著此次教學實習,我們不僅鞏固了自己的理論知識,而且極大的鍛煉了我們的實踐操作能力。走出校園,走進大自然的懷抱,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這次野外實習我們不但欣賞了小**秀美的自然景色,調查了解**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類型和垂直變化,而且學習并掌握了環(huán)境生態(tài)的一些調查研究方法,提高了我們的知識應用與實踐能力。在野外實習的過程中,雖然非常的勞累,但看到如此的美麗的自然景色,實習后的成果心里還是非常愉悅。這次教學實習讓我們受益匪淺。

但同時在調查過程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旅游開發(fā)一些不合理現(xiàn)象,存在著不少問題。例如北部的大澤山,南部的小**、大**、鐵橛山,由于長期墾殖,過度放牧及人類經濟活動綜合影響,水土流失嚴重,土壤干旱貧瘠,巖石裸露,原生植被破壞殆盡,只有赤松、櫟類稀疏分布,河流及山溝兩側有零星楓楊、毛白楊等等。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天然的資源優(yōu)勢,實現(xiàn)經濟、社會、生態(tài)的大豐收是開發(fā)者應慎重考慮的。

目前**的旅游開發(fā)剛剛拉開了序幕,我們相信開發(fā)者會充分合理利用**的天然自然資源和人類的智慧,讓**國家森林公園煥發(fā)出新的樂章,實現(xiàn)經濟、社會、生態(tài)三方面和諧發(fā)展,造福人類。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8568840.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