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獻工作總結范文(1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7 01:33:13
地方文獻工作總結范文(13篇)
時間:2023-11-07 01:33:13     小編:HT書生

總結是對自己經歷的回顧和對過去的收獲與不足的認知,有助于我們更加明確未來的方向和目標??偨Y需要具備邏輯性和條理性,需要按照一定的結構和方法進行分類和組織。這些總結范文中所呈現的成果和經驗,可以啟發(fā)我們思考和總結自己的工作、學習或生活。

地方文獻工作總結篇一

上半年,我始終以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和積極的工作熱情投身于地方志工作,工作中獲取了不少成功的喜悅。在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使我充分認識到,若想成為一名地方志優(yōu)秀工作者,崗位的鍛煉都是很基礎的和必要的。半年來的所學、所感、所悟將指導我一生受用!

思想方面,政治立場堅定,認真學習“三個代表”的`思想及“八榮八恥”的內容。能做到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關心社會熱點時政,尤其關注局、辦的《檔案資政參考》,關于佛山市相關政治動向、政策法規(guī)等較為熟悉,使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對待崗位工作,我嚴格遵守單位規(guī)定,認真履行自身崗位職責;尊敬領導,團結同事;踏實工作,積極主動,盡責盡責?!罢J真、務實、創(chuàng)新、激情”這是我自己定下的崗位關鍵詞。這半年來,我以具體的工作績效來詮釋這些詞匯的真正內涵,突出表現為:配合“創(chuàng)文”工作,協助市檔案局制作《足印——佛山發(fā)展歷程檔案選展》;參與《佛山陶瓷縱覽》與《從國內主媒體看佛山》的編輯出版工作;編寫了《淺談新時勢地方志工作的思路》和《與時俱進,服務大局,以創(chuàng)新思想開拓方志工作——“十二五”時期我市地方志事業(yè)發(fā)展計劃》等文章;協助編寫《佛山歷史人物述評》中鄧培和陳鐵軍兩大著名人物;協助民革佛山市委會,參與佛山辛亥革命人物、事件及其場所的調研工作,并撰寫調研報告;輯錄《佛山市大事記》以及能保質保量高效完成上級領導交待給我的每一項工作任務。

縱觀這半年,抱著不斷進取的求知信念,我并沒有放棄學習理論知識和業(yè)務知識。憑著對知識的渴望和追求,做到勤奮好學,刻苦鉆研,在提高專業(yè)知識的同時也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質修養(yǎng),不斷加強自身能力建設,努力把自己變成一個掌握現代信息和職業(yè)技能的人才。在牢固掌握了本專業(yè)的基礎知識和技能之上,做到廣泛獵取其他學科的知識,參與更多的社會實踐。利用業(yè)余時間創(chuàng)作了不少文章,其中文章《緩解佛山市交通擁堵的思考》獲得了“中國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優(yōu)秀創(chuàng)新成果”一等獎,刊登于《學習天地》2011年第三期。也在工作之余的時間中,報考了全國成人高考,現于廣州大學漢語言文學(秘書)專業(yè)的業(yè)余學習。

當然,我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年輕難免心浮氣躁,但充滿激情的我,在心里暗自鼓勁,我能在競爭中站穩(wěn)腳步,再創(chuàng)佳績。正確認識自身工作價值,正確處理苦與樂、得與失、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關系,用真誠和感恩的心對待崗位工作,不辜負領導對的我期望!

地方文獻工作總結篇二

地方文獻是祖國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較全面地反映了某一地區(qū)自然條件、社會經濟、科學文化等各方面的情況,地方文獻的典型特征表現為文種多樣,文獻內容復雜不同,各民族間文獻交流融合特征顯著等。

內蒙古地方文獻是指有關內蒙古地區(qū)的具有參考價值的各種文獻,文種上主要包括蒙文文獻和漢文文獻兩部分。內蒙古地方文獻具有強烈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蒙文文獻更是獨樹一幟。內蒙古地區(qū)地處北邊,歷來民族活動頻繁,語言文字復雜,這使得其地方文獻發(fā)展與內地漢文化長期單一影響下的地方文獻相比較,顯得更加紛繁復雜,多姿多彩,因而也具有與內地地方文獻迥然不同的特點。

從文化交流角度來看,內蒙古地方文獻并非只具有單純的地域概念,而是更多體現出民族意義。可以說,自從內蒙古地區(qū)有文字記載以來,該地區(qū)民族間的交流也便自始至終地被記述下來。在這種歷史環(huán)境下產生的地方文獻,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民族融合的印記,這從內蒙古地方文獻的文種上能得到充分表明。內蒙古地方文獻的文種從北魏時期起便一直紛紜多樣,有漢文文獻、蒙文文獻、滿蒙合璧、藏蒙合璧,甚至還有梵文文獻。具有明顯多文種并存的文獻現象是少數民族地區(qū)與漢族地區(qū)地方文獻的主要差異,而象內蒙古地方文獻這樣涵括了中國數個主要文種,則表現出該地區(qū)多民族互為影響、融合的激烈程度。單看漢文文獻,它集中反映了漢族與少數民族在內蒙古地區(qū)的交流史。最早在戰(zhàn)國時,漢族人民即在該地墾務戍邊,到清朝統(tǒng)一蒙古部落,大批漢人來到塞外,從事農業(yè)生產活動。解放后,漢族與蒙、達斡爾等少數民族平等相處,共同為內蒙古的經濟文化繁榮而努力,漢族的活動使?jié)h文文獻從古至今都是內蒙古地方文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漢文文獻不僅是歷史過程的反映、記錄,同時也擔負了傳播漢族先進文化科學知識的重任。沒有漢文文獻的介入,蒙文文獻不會有今天的發(fā)展規(guī)模和水平;再從蒙文文獻來看,它不僅僅是為滿足內蒙一地蒙古一族的.自身需要,它也擔負著內蒙古地方文化向外輻射的功能,如保持鄰近八省區(qū)蒙古族聚居的民族文化的整體性,又如國際研究蒙古學的需求。蒙古族文學藝術、醫(yī)藥等方面的文明貢獻也正是通過蒙文文獻的傳播得以在整個中華文明中占據一席之地。內蒙古地方文獻中的語言工具書,也是出于民族文化交流的需要而產生出諸如蒙漢會話、滿蒙會話、蒙文文法等書籍,它們可以說是內蒙古地方民族文化傳播交融的見證。對于內蒙古地區(qū)來說,它的歷史發(fā)展總是伴隨著多民族交融的過程,因為它的文獻也總是超越了地區(qū)意義。從這個角度,筆者在理清該地區(qū)地方文獻發(fā)展脈絡時,盡力更多地從民族交往、文化融合上把握。事實上,這種劃分也正反映了內蒙古地方文獻“更多表現出民族交融的文化意義”這個重要特征。

2內蒙古地方文獻發(fā)展更多是中華文明整體帶動的結果。

從內蒙古地方文獻自身來看,由于經濟文化長期較為落后,內蒙古地方文獻的發(fā)展自動力不足,其發(fā)展更多的是中華文明整體帶動的結果。從脈絡上看,內蒙古地方文獻史有著較清晰的發(fā)端(清以前)、初興(清末、民國)、發(fā)展(建國以來)的階段性特征。由于文化底蘊不足,其發(fā)展并非隨蒙古族武力全盛而帶來文治大興,元朝時蒙古族雖擁有四海,內蒙古地方文獻也有一定數量的增加,但與同時期的內地相比,只不過是涓涓細流。真正的興起集中于近代,尤其是建國之后,在經濟發(fā)展、與內地交流頻繁的基礎上,黨和政府積極發(fā)展內蒙古文化事業(yè),出版了大量文獻,帶來了當地文獻事業(yè)的繁榮。這充分表明,納入國家整體文化發(fā)展、協作的軌道,內蒙古地方文獻得到了巨大的推動力。

3內蒙古地方文化的發(fā)展起始于地方文獻的繁榮。

從地方文化開發(fā)角度來看,一般而言,是整體文化發(fā)展促進了地方文獻發(fā)展。但在內蒙古,習慣以游牧為生產、生活方式,它的文化發(fā)展是緩慢而單純的,不可能在短期內靠自身的力量立即達到多層面的現代文明高度。這樣,濃縮了大量現代信息的圖書、報刊文獻便成為擺脫地區(qū)落后的重要工具。當地區(qū)文化普及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又為地方文獻的產生發(fā)展提供了良好條件。在內蒙古的許多地區(qū),地方文獻的發(fā)展就是經過了這么一個先由文獻帶動文化發(fā)展,然后又由文化促進文獻發(fā)展的階段,這種地方文化起始于地方文獻的繁榮的發(fā)展過程,是我國早期文化發(fā)達地區(qū)的地方文獻所沒有經過的。

〔出處〕內蒙古科技與經濟(3)。

地方文獻工作總結篇三

為認真落實xx市小學教學工作會議精神,全面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根據xx鎮(zhèn)中心小學教研室教學工作安排,結合我校實際教學情況,我校于xx年9月28-29日進行了本學期的第一次常規(guī)工作檢查,根據各教研組的檢查反饋情況,現將檢查情況通報如下:

總體上看,老師們在備課方面都傾注了大量的時間來鉆研教材,課前都考慮到學生的情況,采用了手寫教案和電子教案相結合的方式,電子教案博眾家之所長,手寫教案真實有效,注重因材施教。大部分教案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課前準備充分,教學環(huán)節(jié)清楚,并有自己的反思。其中xx老師的教案實用、細致、針對性強;劉雪瑩老師的教案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科學,教學后記詳細,有一定的經驗借鑒性;xx老師的教學后記就如其人,是一個思考者,后記中融入了大量的思考,并且有一定的深度;xx老師的教案也如其人,嚴謹、踏實,她的教案設計嚴謹,環(huán)環(huán)相扣,課后小記詳盡;數學教師們備課態(tài)度較認真,教案詳盡,課時數量充足;大多數教師能根據所任學科教材及所教班級實際,認真制定好新學期教學計劃,安排好教學進度。語文老師每篇課文按課時備課,每課時根據學生實際定好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難點,有一定的教學準備,教學過程較清晰。全體數學教師能按規(guī)定備課,備課有超前意識;個別的教師的備課書寫字跡清晰端正,設計合理,過程詳細,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把握準確到位,體現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清楚,作業(yè)設計格式統(tǒng)一,練習層次分明,圖文并茂,練習量適當,有詳細的板書設計,課后反思及時、詳細、深入、能根據實際情況有感而發(fā),單元檢測分析表填寫詳細。備課優(yōu)秀的教師有:xx等。

個別教師沒有按要求備詳案,教案欠規(guī)范,計劃、目標、重難點、課時、過程不清,課時數不足;有些教師的教案教學環(huán)節(jié)、結構不清,沒有填好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具準備等;個別教案的重難點全部一樣,有的重難點過于隨便,把握不準;教學過程沒有練習也為數不少,數學課堂沒練習實在有點說不過去;個別教師沒有書寫板書設計和課后反思或時有時沒;教學反思有一定的量,但教學的反思停留在形式化,針對性不強,對以后的教學無多大的幫助。不能很好地起到反思——調整——改進的作用;個別的教案的板書過于簡單,只有課題或只寫“例1”其它什么都沒有;部分教師的教案后面完全沒單元檢測情況分析表;存在教學反思隨便、亂寫、不深入。

開學伊始,我們組織全體任課教師認真學習了費縣教育局教研室關于作業(yè)的要求與規(guī)范,在檢查中發(fā)現大多數老師能按照新要求去布置,批改質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作業(yè)方面表現較好的老師有:王佳、王全英、李召春、徐太珍等。

1、主要成績:

(1)多數教師布置的作業(yè)量適度,批改及時有復批;。

(2)涉及書中練習冊上的習題均有詳盡的批改。

(3)個別數學老師根據學生差異采用分層次布置作業(yè)的做法,調動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部分數學老師課中適當加一些思考題。

(4)希望老師更加注重學生作業(yè)本上激勵性評語的運用。將作業(yè)本開發(fā)為進行班級管理的又一陣地,成為家長、老師、學生情感溝通的橋梁。

2、存在問題:

(1)學生作業(yè)本保潔不好,紙頁不整齊。

(2)個別班中學生本上的作業(yè)量不統(tǒng)一。

(3)個別老師批改作業(yè)不夠認真、嚴謹。

(4)建議老師加強對學困生多采用面批形式。

(5)數學教師的周記月記數量不夠。

(6)部分語文老師的作文批改的不及時。

(7)作業(yè)批改記錄的使用效果不好,存在著應付的現象。

1、教學設計要體現個性,雖然有的修改后稍有不同。修改意見不要為了修改而修改,要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而修改,教后反思要寫得實在而有針對性,要有有理論性的東西,不能只言片語。施教前必須將教案仔細閱讀,認真修改。

1、認真鉆研教材,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觀念,備課時要備教材,也要備班級的學生的學習情況。年青教師應該寫好詳細的教案。按實際上課課時進行備課。

2、借鑒人家的東西要聯系自己的實際情況,認真舍取,而不能照搬照抄。

3、課后反思要有一定的數量,也要有一定的質量,每次上完課要認真總結反思,以改進自己的教學,為今后自己更好的教學積累一筆財富。

4、在批閱學生作業(yè)時發(fā)現學生有錯誤,要少打“×”,圈出來或劃出來,讓學生訂正后再批。

5、把漏寫的東西要及時整改,補充完整。

6、對待資料的工作檢查要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不足的就整改。

7、數學教案要多一點備練習。練習量要足、練習題型要多層次。

8、教學工作是繁重的,工作要做細、做足、要到量、到質。憑良心去做,*時做好,就不會感到有負累。

地方文獻工作總結篇四

時光荏苒,轉眼間一個學期又結束了?;仡櫛緦W期的教學教研工作,特殊而平凡,忙碌而有序,扎實而有效。本學期,我們結合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形式,依托現代信息技術,積極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提升教師專業(yè)化水平為目標,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完善教研為主要途徑,狠抓教學常規(guī),加強質量監(jiān)控,把素質教育理念真正落實到教育教學實踐中,從而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F將一學期的教學教研工作總結如下:

1.規(guī)范教學流程管理。

(1)備課。繼續(xù)實行“個人為主、資源共享、添加刪減、教后反思”的備課制度,開展“個人自備--集體互備--個人再備”的備課模式,主備老師能提前一周備好課(含教案和課件),并分發(fā)給本組老師根據班級實際再作添加與修改,增強了教案的實用性。加強了教后反思研究及檢查力度,老師們基本能做到:每節(jié)課后都能進行自我反思,每周至少在“教后反思欄”中記錄1次教學得失。

(3)作業(yè)布置及批改。作業(yè)布置能體現針對性、實效性和層次性,給學生個性發(fā)展的空間。語、數、英、科四學科能認真落實師生共創(chuàng)優(yōu)秀作業(yè)的要求,提高作業(yè)書寫質量。教師批改作業(yè)及時,批改符號規(guī)范,能采用一定的方式給予表揚或指出努力的方向,批改后并能督促學生訂正錯誤并再次批改。

(4)課后輔導。課后輔導能緊緊圍繞“培優(yōu)輔差”這一總體目標,既要面向全體,又要分層次進行個別輔導,做到因材施教,努力使每位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有所進步,并能認真填寫“后20%學生輔導記錄冊”。

(5)學業(yè)考評。語文、數學采取筆試與日常單項考查相結合,單項考查由年級備課組統(tǒng)一命題,語文科包括寫字、背誦、聽寫等;數學科包括計算(含口算、估算)、概念(含寫算理、操作)、解決問題(含寫解題思路)。英語采取聽力、口試與筆試相結合。其他考查學科采取科任教師平時考查與學期末檢測相結合,主要考查學生的基本技能和實踐能力。對學生學業(yè)評定采用開放化、多元化、多樣化,實行“等級加評語”的評價方式。等級評價分“優(yōu)秀、良、及格、爭取及格”。期末能認真做好素質報告冊和學籍卡的填寫工作。

2.規(guī)范制度抓落實。

(1)抓好三表的制定和管理。學校繼續(xù)實行每天行政巡課制度,狠抓三表的貫徹落實,要求教師必須嚴格按課表上課,不遲到、不早退,不擅自調課,堅決杜絕曠課現象。全體教師能認真上足上好各門課程,實現素質教育與應試能力訓練并舉,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2)加強教師日常課堂教學質量的管理。教導處能認真組織周二隨堂聽課,及時掌控教師課堂教學情況,促使有效課堂的生成。同時檢查相關年級學科的備課、作業(yè)批改、教學反思等情況,填寫視導檢查記錄并及時反饋。

(3)加強寫字教學的常規(guī)管理。各科教師能明確寫字的教學要求,重視學生日常寫字,隨時關注學生的書寫姿勢,并及時給予指導糾正。

(4)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少先隊活動課的教學。在學科教學、各項教育活動、班主任工作中,都能重視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通過組織有關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游戲、娛樂等活動,幫助學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識和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少先隊活動課能認真開展并能在開學第一周和期末放假當周體現“安全教育”的內容。

(5)關注作文教學,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語文教研組繼續(xù)開展作文教學的專項研討,加強了作文教學研究,引導教師重視有系列性、目標性的小作文訓練,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6)推進“藝術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體藝課(體、音、美)教學能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改進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樂趣,保證每一位學生受益。

(7)進一步強化實驗教學、實驗室管理和圖書館管理。學校能依據《實驗教學人員、實驗室管理人員、圖書管理員工作考評方案(試行)》對相關管理人員進行跟蹤管理、考核。

(8)加強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與研究。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能立足校本、創(chuàng)新載體,提升實效,形成可持續(xù)發(fā)展、富有特色的校本課程。

(9)加強教導處內部管理制度,做到分工明確,通力合作,講究工作方法和效率,使管理走向規(guī)范化、科學化。認真完成學校布置的各項任務,與各部門互通信息,互相協調,把常規(guī)管理工作做到位,切實發(fā)揮教導處的服務功能,協助學校順利通過各類評估檢查。

地方文獻工作總結篇五

本學期在學校領導的正確領導下,我不僅圓滿地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學任務,還在業(yè)務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立足現在,放眼未來,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現對本學期教學工作作出總結,希望能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不足,總結經驗教訓,繼往開來,以促進教育工作更上一層樓。這半年的教學歷程,是忙碌的半年;是充滿艱辛的半年;這也是收獲喜悅的一學期?,F將有關方面總結如下:

1、熱愛并忠誠于人民的教學事業(yè),教學態(tài)度認真,教風扎實,嚴格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

2、認真?zhèn)湔n,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采用的教學方法,并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并制作各種利于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后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后記,并認真按搜集每課書的知識要點,歸納成集。

3、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條理化,準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盡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盡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F在學生普遍反映喜歡上課數學課。

4、在課堂教學中,堅持啟發(fā)式教學,堅持向45分鐘要質量。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教學過程重視知識與技能,學習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的精神。

6、做好課后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在課后,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時加大了后進生的輔導力度。對后進生的輔導,并不限于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要提高后進生的成績,首先要解決他們心結,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fā)興趣。要通過各種途徑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和上進心,讓他們意識到學習并不是一項任務,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滿樂趣的。從而自覺的把身心投放到學習中去。這樣,后進生的轉化,就由原來的簡單粗暴、強制學習轉化到自覺的求知上來。使學習成為他們自我意識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礎上,再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提高他們的技能。并認真細致地做好查漏補缺工作。后進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識斷層,這些都是后進生轉化過程中的拌腳石,在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時,要特別注意給他們補課,把他們以前學習的知識斷層補充完整,這樣,他們就會學得輕松,進步也快,興趣和求知欲也會隨之增加。

總之,教育工作,是一份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一份春華,一份秋實,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辛勤的汗水和真摯的淚水,但同時我也收獲了充實與快樂。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將一如既往用心去教誨我的學生,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開絢麗的花朵。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不足,總結經驗教訓,使教學工作更上一層樓。

地方文獻工作總結篇六

交了17年的小學美術,現在的我好像才真切的領悟到美術教育的真諦……。

現在回憶起17年前,初入美術課堂,只會照書傳授,師生間有的也只是一問一答似的交流……隨著教齡的增長,我雖不敢說自己現在到達什么程度,但至少是通過多年的努力、經歷、有了一些或多或少的體會:

1、美術課堂需要傳授的知識點內容雖然很少,但作為教師還要在靈活的、準確的傳授知識的同時想辦法聯系生活實際傳授美術知識,便于學生領悟美術知識。

2、課堂中學生繪畫實踐過程很關鍵。教師在學生實踐過程中要及時反饋學生創(chuàng)作的成果,針對他們的美術作品做出及時調整,明確給學生個正確的指向,便于學生明晰努力方向!

3、教師對學生作業(yè)評價也很關鍵,它是孩子們繼續(xù)努力的'加油站!適時適當的鼓勵會讓不同繪畫程度的孩子有信心,有愿望努力完成下一個繪畫夢想!

我實踐我快樂!一名小學美術教師,三尺講臺,一只粉筆,一塊大*幕完不成什么宏偉大業(yè),但我可以在我的小天地里幫助每一個喜歡繪畫的孩子完成繪畫的夢想,足矣!

我做為美術年組長工作已有9年了,這期間的酸甜苦辣我自知。多一份經歷就多一份鍛煉!我承認做組長工作鍛煉了我的能力!鍛煉了我的胸懷!也鍛煉了我的涵養(yǎng)!而通過組內新近發(fā)生的事情,也讓我感悟到:有些人你對她謙讓,她明事理!而又些人年輕人你越謙讓她,她越視你為軟弱,無能!她會更肆無忌憚!所以,做組長工作十年,讓我更正了一個為人處事原則:人要分類對待,慈悲心不適合分配給每一個人!

其中,為迎接省教育強區(qū)檢查,美術教師先是在學校精選學生書畫作品,后又分赴玉皇商城選畫框、去打印社做精明標簽、給各畫種畫框照圖片、建郵箱、讓家長進郵箱一一對照畫種選畫框、真可謂安排縝密,因此學校走廊展出了那么多上檔次的學生書畫作品,很直觀的反映出二小學子美術、書法的高超藝術水*!作為美術教師的我們,可以驕傲的說藝術教育在二小蓬勃發(fā)展!

往墻上釘畫框對于美術組這些娘子軍來說可真是難題了!雖然有高師傅打孔,但還需要至少2個人的舉畫框,(畫框多數都是實木框,加上玻璃面很沉的)我們還要經常在樓上樓下抬畫框、調配畫種等……這種超強度的勞動真不是女同志干的活!幾天下來,我原有舊傷的右腳踝腫起來了,那幾日走路都有些不敢吃勁、_病低血壓也關顧了我!美術組姐妹都反映一回到家就想呼呼大睡、什么孩子、老公都不想管。我們?yōu)閾屧谑z查團來之前把走廊布置完美,賈雪、孟琪陪我最后一天加班到6點多……這是一幫鐵娘子軍!我們在勞動中同甘苦,在勞動中建立起深厚的姐妹情誼!

既然人生不過是路過,便用心享受路途中的風景吧!一路前行,一路品味享受個中的滋味,在不悅時想想快樂,快樂時憶苦楚,始終保持心情的*和,生命才會充滿溫暖柔和的色彩!

—————送給一路前行的我。

地方文獻工作總結篇七

2.1零散地方文獻資料是編修地方史志,編輯地方工具書的重要資料來源。如:甘肅人民出版社的《西北災荒史》引用文獻達685種;《當代湖南人名辭典》收錄海內外湘籍人士和長期在湘工作的外籍人士2652人,這部工具書是湖南圖書館在創(chuàng)辦湖南名人資料中心的過程中積累的人物資料的基礎上編纂而成的。

蘭州人事制度、法令方面的資料共800余件,經復印整序、裝訂成冊,編輯成《國民政府有關人事方面的部分法規(guī)及辦法(1942-1947)》、《宋、元、明、清蘭州所轄區(qū)職官及有關資料》、《清末甘肅實業(yè)機構章程及公文》等8個專題文獻。豐富了館藏,方便了讀者。

地方文獻工作總結篇八

[摘要]本文從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兩個角度系統(tǒng)論述了地方文獻所蘊藏的經濟價值,分析了地方文獻對地方經濟的作用,并對做好地方文獻服務工作的舉措進行了歸納性的總結。

地方文獻是以區(qū)域為中心的記載物,反映一個特定地區(qū)在經濟、政治、歷史、文教、科技諸方面的全體情況,是地區(qū)發(fā)展的縮影。我國幅原遼闊,地域廣大,由于各自的地理位置、地形氣候、物產資源、風土人情及工農業(yè)發(fā)展和歷史環(huán)境的遞嬗不同,從而形成了在內容上各具特點,涉及不同地區(qū)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眾多的“地方文獻”。在商品經濟社會中,地方文獻能為地方經濟發(fā)展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務,如何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地方文獻資源,以促進地方經濟的發(fā)展,己得到各地政府部門與圖書館文獻工作者的普遍關注與重視。

地方文獻內容廣泛,既可縱觀千年,又可橫陳百科,集古今科學成果之大成。它上及天文,下及地理,旁及社會、人文諸事物的歷史與現狀?!坝浀乩韯t有沿革、疆域、面積、分野;記政治則有建置、職官、兵備、大事記;記經濟則有戶口、田賦、關稅;記社會則有風俗、方言、奇觀、祥異;記文獻則有人物、藝文、金石、古跡?!痹诤迫鐭熀5牡胤轿墨I中蘊藏著豐富的信息資源,可供我們去開發(fā)利用。從經濟角度來說,地方文獻可供開發(fā)的資源主要表現為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兩大類。

1.自然資源。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自然資源是指大自然客觀具備的特定區(qū)域內可供利用的原始資源,在地方文獻中大量記載著前人對生活于其間的“一方水土”的客觀認識,其中有許多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主要表現在下列諸方面:

1、1記載了豐富的礦藏資源。我國礦產資源豐富,其中有許多在地方文獻中都曾有記載,有的還標明可待開采的礦藏品位和儲量以及歷代開采經過,為國家和地方工業(yè)發(fā)展提供了珍貴的資料,例如:我國的煤礦,不僅儲量大、品種齊全,而且分布面廣,地方文獻對煤炭資源都有不同程度的記載,可為地質普查和勘探開采作參考。又如:《玉門縣志》記載當地農民用“石脂水”點燈照明,這是當地關于石油資源的原始記載。四川《榮縣志》、遼寧《撫順縣志》也都有關于石油的歷史記載,為我們對石油開發(fā)開采提供了依據。

1、2記載了眾多的動物資源。我國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據統(tǒng)計,己發(fā)現鳥類1166種,獸類414種,兩棲類200種,爬行類300種。這些野生動物不僅可供人觀賞,更能提供大量毛、羽、皮、肉、脂和貴重的動物藥材,對科學研究和發(fā)展畜牧業(yè)有很大價值。其中絕大多數在地方文獻有所反映。如《嶺表錄異》一書專門記載了南國珍奇的鳥獸蟲魚和奇異花草。目前不少地方根據地方文獻的提示,找到了鰻魚、雙脊鯉魚、六腿蝎子等名貴土特產,成為發(fā)展地方經濟的生財之道。

1、3記載了繁茂的植物資源。我國是世界上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僅高等植物就有3多種。我們還有不少名貴的藥用植物,漢李時珍《本草綱目》就著錄藥物1892種。如長白山的人參、西藏的紅花、寧夏的枸杞、云貴的三七等,都是珍貴的藥物,這些都是當地發(fā)展地方經濟的獨有資源,開發(fā)利用可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1、4記載了秀麗的山水風光。我國山水秀麗,育無數的名山大川。五岳自古名聞遐爾,五岳之外,尚有許多名山,同樣美不勝收。如;安徽的黃山、江西的廬山、四川的峨嵋山、山東的嶗山、湖南的湘西奇峰以及廣東的羅浮山、西樵山等,這些秀麗風光在《天下名山勝概記》、《海內奇觀》、《嶗山名勝記》、《黃山紀勝》、《洞庭湖志》、《羊城古鈔》等地方文獻中都有專門的記載。整理開發(fā)這些文獻資源,為旅游事業(yè)服務,近年來己得到各地方政府部門的重視,并成為一些地方財政收入的一個重要來源。

2.人文資源。

人是構成一地區(qū)最活躍最重要的因素,是建設開發(fā)地區(qū)的主要力量。人類自古以來就一直從事著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動,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留下了大量的勞動成果。這些人類改造自然的心得與成果統(tǒng)稱為人文資源。地方文獻中可供開發(fā)的經濟類人文資源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2.1記載了獨特的地方工藝和生產技術。在長期改造自然的活動中,人類利用特定地區(qū)提供的特有資源,進行了許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這些地方手工藝,有的已經失傳,有的一直延續(xù)到今天,并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和發(fā)展。如:江蘇宜興地區(qū)地方礦產資源中,有一種含鐵粘土質粉砂巖,是制作紫砂陶的主要原料,宜興歷史上出現許多著名紫砂藝人,如:供春、時大彬、陳鳴遠等,《陽羨名陶錄》、《宜興縣志》等地方文獻對此記載詳備。民國期間,鼎蜀山一帶居民,幾乎“家家制坯,戶戶捶泥”,宣興地方政府鑒于當地特有的自然資源和人文優(yōu)勢,把當地紫砂工藝者組織起來,于1956年成立了宜興陶瓷公司,使傳統(tǒng)工藝得到進一步的發(fā)揚光大,涌現出了顧景舟、呂堯臣、蔣蓉等新一代工藝大師。如今宜興紫砂名揚中外,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yè)。

2.2記載了地方名特產和地方名牌。各地區(qū)自然狀況的差異導致物產各異,有些地方特產經過長時間歷史的考驗,逐漸深入人心,成為地方名牌,在市場經濟中產生名牌效應,成為當地獨有的資源優(yōu)勢。如《續(xù)修鹽城縣志》記載“伍佑之醉螺,尤遠近所稱焉”。伍佑鎮(zhèn)以此作為地方特色產品,成立了鹽城市伍佑食品廠,所生產的“雙花牌”醉螺88年獲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銀牌,成為外地游客到鹽城的首選禮品。他如“無錫泥人”、高郵“雙黃蛋”、南通“西亭脆餅”等地方名特產均在地方文獻中有著確切記載。

2.3記載了大量的歷史名人和文物古跡。杰出人物因為對人類社會和地方發(fā)展作出過特殊貢獻而得以青史留名,對于他們的出生地和主要活動地來說,杰出人物的知名度以及與他們相關的文物古跡,是一筆可貴的文化遺產,也是一個可供開發(fā)的經濟資源。有時甚至連名人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和涉及到的事物,因為家喻戶曉,也能產生如名牌效應般的經濟效益。如:魯迅先主的故鄉(xiāng)紹興,兩家企業(yè)為爭奪“咸亨酒店”的注冊商標,不借對簿公堂,一個個體工商者僅僅因為搶先一步注冊了“孔乙己”商標,而成為成功的經營者,每天出售的“孔乙己”牌茴香豆供不應絕。又如,江蘇是個名人輩出的省份,各級政府對歷史人物及其相關的文物古跡相當重視,南通有“張騫紀念館”、金壇有“段玉裁紀念館”、興化有“鄭板橋紀念館”、高郵有“王念孫王引之紀念館”、泰州有“梅蘭芳紀念館”……這些場館,一方面可為當地精神文明建設提供素材,另一方面也己成為當地重要的旅游景點,極大地提高了地方知名度。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吸引外資投資建設,擴大地方經濟開發(fā)與交流。

一個地區(qū)的發(fā)展離不開特定地區(qū)的各種自然、人文、歷史等具體條件的制約和影響,從而使得記錄某一地區(qū)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地方文獻,在地方經濟發(fā)展過程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這種作用主要表現在:

1.為地方經濟發(fā)展規(guī)劃的制定提供歷史借鑒?!爸翁煜抡咭允窞殍b,治郡國者以志為鑒”。地方文獻是區(qū)域性經濟建設系統(tǒng)的史料來源和決策依據,特別是地方文獻中的地方史志,它以全見長,以實獨尊,既著筆于一方經濟社會活動規(guī)律的揭示,又注重一方人事、環(huán)境、民俗風情的勾勒,突出事物變化起伏規(guī)律以及失敗教訓的.記載,因此,在地方性經濟發(fā)展的總體決策和改革中,就可以借鑒歷史的經驗教訓,避免決策的主觀性和盲目性。如:廣東潮州市政府在制定潮州的經濟發(fā)展規(guī)劃時,認真查閱當地的地方文獻,從中了解到潮州這個古城礦藏資源較貧乏,不宜發(fā)展工業(yè),尤其是重工業(yè)。但潮州有很多名特產和傳統(tǒng)的工藝技術,而且又是歷史名城,因而在制定經濟發(fā)展規(guī)劃時充分考慮這一特定情況,把重點放在發(fā)展傳統(tǒng)的手工業(yè)和經濟作物上,并重修開元寺和“湘子橋”等名勝古跡,發(fā)展地方旅游業(yè),收到了較好的經濟效益,走出了一條適合地方發(fā)展的道路。

2.為地方基礎設施的建設提供原始資料和設計依據?!暗亟鼊t易核,時近則跡真”。地方文獻所記錄的文字多為編纂者耳聞目睹,或實地調查采訪的原始材料,所以,一般來說地方文獻的可靠性比較高,特別是其中的礦藏、物產、地質變遷、自然災害、氣候、水利、人口等有關經濟發(fā)展的資料大多為原始記錄。借鑒于這些原始資料,有關部門從事地方基礎設施建設時,可以少走彎路,避免不必要的損失,節(jié)省不必要的開支。如:安徽省馬鞍山市1960年在缺乏水文、地質資料的情況下,興建沿江碼頭,到1983年碼頭塌陷,使第二期建港作業(yè)沉入江底,后來為調查這一事故才查閱了有關文獻,終于在地方文獻中查明這一地段及明清時的沙洲,如果事前能及時查閱一下地方文獻,這一重大經濟損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又如:1983年湖南省政府決定重修岳陽樓,湖南圖書館工作人員向岳陽樓修復辦提供了多種版本的《岳陽縣志》、《岳州府志》,并且從縣志中查到該地區(qū)近三百年來未發(fā)生過強烈地震,從而修改了修復辦最初所作要防七級地震的修復方案,為國家節(jié)約資金200余萬元。

3.為地方政府發(fā)掘經濟資源,拓寬致富途徑提供信息服務。一個地方經濟的發(fā)展有賴于對地方經濟資源的深層次挖掘,由于歷次社會的動蕩和歷史的變遷,有一些適合于地方經濟發(fā)展的傳統(tǒng)作物、傳統(tǒng)產業(yè),今天己鮮為人知。積極從豐富多彩的地方文獻中發(fā)掘經濟信息,是地方經濟拓寬致富門徑的一個可行之道。如:山東棗莊市齊材區(qū)北慶公社過去出產一種能咬人的怪樹,被視為“不祥之物”,砍伐殆盡。1981年當地政府從地方文獻中查出這是當地古來就有的一種優(yōu)質漆樹,經精心培育,現己發(fā)展到20多萬株,成為當地發(fā)展經濟的重要財源。又如:江蘇省常熟市有一座“鰻魚橋”,據地方文獻記載,長江鰻魚每年按季節(jié)到橋下產卵,故名“鰻魚橋”。地方政府據此信息,及時組織打撈培養(yǎng),所產鰻魚遠銷日本等國,為地方上換取了大量的外匯。

總之,地方文獻因為其蘊含的經濟價值對地方經濟發(fā)展起看極大的推動作用,但同時我們也應當看到,這種作用不是單方面的,地方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地方改革風云人物的出現,反過來又為地方文獻的編撰提供最新的數據和新鮮可靠的原始素材。沒有了地方文獻做依托,地方經濟的發(fā)展就失去了參照的標識和文獻基礎,會多走許多彎路,甚至誤入歧途,沒有了地方經濟政治發(fā)展的需要,地方文獻同樣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生命力。二者相輔相成,不可或缺。

在商品經濟社會中,地方文獻與地方經濟的發(fā)展息息相關。但地方文獻種類繁多,內容龐雜,要從中發(fā)掘有價值的經濟信息無異沙中淘金,難免掛一漏萬。各地方圖書館是地方文獻最為集中的地方,做好地方文獻的服務工作便成為圖書館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職責和義務。

1.地方文獻的收藏要有重點,體現地方特色。地方文獻中的經濟資源包括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除要全面收藏外,還要考慮到各地方的資源優(yōu)勢不同,人文情況各異,所以在文獻收藏上又要有各自的重點。如:廣東是我國著名的僑鄉(xiāng),又是祖國的南大門,大部分地區(qū)屬亞熱帶氣候,經濟作物種類繁多,所以華僑、外貿通商和熱帶、亞熱帶作物應作為其收藏重點。其他如上海的工業(yè)、外貿;陜西的名勝古跡;東北的礦藏。重工業(yè)……都可以作為各自的收藏重點。有重點的地方文獻收藏,才能更好地服務于有特色的地方經濟。如果事無巨細,面面俱到,反而會削弱地方文獻應有的作用。

2.編輯地方文獻書目資料。地方文獻書目在研究開發(fā)地區(qū)自然資源,發(fā)揮地區(qū)經濟優(yōu)勢,發(fā)掘有地區(qū)特色產品等方面,有著重要意義。建國以來,各地圖書館都十分注意編制地方文獻書目,如甘肅省圖書館在建國初的十年中就編制西北地方文獻書目53種;六十年代東北三省省館合編《東北地區(qū)農業(yè)歷史文獻聯合目錄》,八十年代又編制了《東北地方文獻聯合目錄》。改革開放以后,各館尤其注意編制地方資源和經濟領域方面的書目資料,如甘肅、遼寧、山東等省館都曾編過農業(yè)書目、礦產書目、土特產書目等。有的館還編了名勝古跡書目資料,目的是為發(fā)展旅游業(yè)和進行愛國愛家鄉(xiāng)的教育,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建立地方文獻數據庫。隨著電子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將收集的地方文獻數據資料輸入電腦,建立地方文獻數據庫,由計算機進行存貯和檢索,這是現代技術應用到地方文獻研究與開發(fā)中的一頂新舉措,也是地方文獻情報化的一種體現。如廣東省中山圖書館在全國率先試驗建立了“廣東地方文獻數據庫子系統(tǒng)”,該數據庫總體設計合理、操作方便、檢查迅速,因此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今后,只要有條件的圖書館都應建立地方文獻數據庫,這是存貯、檢索、利用地方文獻的有效工具,也是我們服務工作準確、快捷、方便的一種手段。

綜上所述,地方文獻作為一鄉(xiāng)一地風土人情最為系統(tǒng)全面的記載,是地方經濟過去發(fā)展軌跡的如實記錄,也是地方經濟今后賴以繼續(xù)發(fā)展的文獻基礎、決策依據和重要的信息來源,每一個熱愛祖國、熱愛地方的文獻工作者都應努力做好地方文獻的整理工作,使其更好地服務于人類,造福于地方。

參考文獻:

2、林小玲開發(fā)古籍文獻資源,為經濟建設服務圖書館學研究1995.(3)。

3、梁小平試論利用古文獻為現代經濟服務圖書館論壇.(3)。

4、駱偉論地方文獻對經濟發(fā)展的作用與意義廣東圖書館學刊1989.(2)。

〔出處〕地方文獻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

地方文獻工作總結篇九

建立系統(tǒng)的地方文獻書目數據庫,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1)有利于地方文獻工作的自動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質量;(2)便于讀者快捷、準確地檢索地方文獻,使地方文獻得到更充分的研究和利用,促進地區(qū)的現代化建設發(fā)展;(3)有利于圖書館比較全面、準確地掌握館藏地方文獻資源的收藏情況,有的放矢地完善地方文獻的藏書體系;(4)為建立地區(qū)性地方文獻聯合書目數據庫,實現地方文獻資源網絡建設和資源共享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無論圖書館的地方文獻是集中入藏,還是分散入藏,都應把地方文獻書目數據庫建設放在首位,在制作新入藏地方文獻書目數據的同時,也開展對所藏地方文獻進行回溯編目,建立系統(tǒng)、規(guī)范的地方文獻書目數據庫。

地方文獻工作總結篇十

完整系統(tǒng)的地方文獻書目數據庫,其內容涵蓋不同學科、不同載體的古今地方文獻,全面反映某一地區(qū)科學文化的歷史、現狀和發(fā)展概貌,它是一個總書目數據庫。在構建地方文獻書目數據庫時,可根據文獻類型、專題內容、讀者需要或時限等標準劃分成多個分支書目數據庫??値炫c分支庫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完備的地方文獻書目數據庫體系。這樣,既可更充分地體現館藏的特色和優(yōu)勢,也可滿足從總庫或分支庫的角度對地方文獻的多方位檢索要求。例如: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正在利用丹誠軟件構建的地方文獻書目數據庫,是由按時限劃分的圖書書目數據庫、期刊書目數據庫、報紙書目數據庫、縮微書目數據庫、地圖書目數據庫、圖片數據庫等多個分支庫組成,并建立了孫中山文獻專藏書目數據庫、廣東作家簽名本書目數據庫、廣東家譜書目數據庫、廣東地方志書目數據庫等一批專題庫。

地方文獻工作總結篇十一

編制地方文獻綜目,既方便自己,也方便讀者。但有鑒于一般中小城市公共圖書館,還沒有把這一項工作擺到自己的日程上來,因此就這個問題談一談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任何一個地方公共圖書館,或多或少收藏一些有關本地方的文獻資料。如何發(fā)揮館藏地方文獻資料的作用就成為圖書館工作的內容之一。編制一套適應自己館藏情況的綜合性目錄:

首先,圖書館可以獲得一種完善的工具。地方公共圖書館要有目的、有計劃的收集地方文獻資料,它必須對館藏心中有數,以便及時補足自己的缺門,力求照顧到各個方面。同時,圖書館也應盡一切可能滿足讀者檢索地方文獻資料的需要,能夠做到有問必答,在極短的時間向讀者提供所需的資料。所有這一切,如果沒有一套完整的館藏地方文獻資料的目錄供應用,是無法做得到的。

其次,由于歷史科學的發(fā)展,區(qū)域史和地方史的研究也已提到工作日程上來。它們的資料來源都離不開圖書館。圖書館也應切實地把這一任務擔當起來,主動地介紹資料。如果圖書館對自己館藏地方文獻處于依稀模糊的狀態(tài),那是不能夠成為修志編史資料的重要來源的。

再次,我們要建設一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地方是國家的一個組成部分,都需要根據自己的特點以及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進行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這里就有一個摸清地方情況(包括現狀和歷史)的任務。圖書館要為地方社會主義建設充分提供資料,以作制訂計劃,落實措施的參考。沒有自己館藏目錄,是難以進行工作的。

何謂地方文獻?顧名思義,凡是用文字記載下來的有關本地區(qū)的自然情況和社會情況(包括歷史和現狀)都屬于地方文獻的范疇。就自然情況說,舉凡地質、土壤、水文、山脈、水系、資源、氣象、災害等等文字記載的資料都在收集之列。就社會情況說,則社會生活的各個部門,如經濟、政治、文化、軍事乃至于知名人物的交往活動等等都是應該注意收集的。這些資料可能當時并不一定引人注意,但它的價值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顯示其重要性。我國在封建時代,歷代皇朝都注意編纂地方志,清朝雍正以后更明定每隔六十年修一次,把六十年中各方面的情況記錄下來。近來,區(qū)域的歷史,地方的歷史,作為歷史科學的一分支正在吸引人的興趣。要開展區(qū)域或地方史的研究,離不開史料。因此,很有可能,當時無心收集并不予以多大注意的一些文字資料,過后往往會成為被人珍重的重要史料。

再就時間范圍來說,地方文獻也是沒有任何限制的。上自神話傳說,下至我們生活的當前時代,都應該引為我們所說的范圍以內。歷史是已經發(fā)生了的社會現象。因此在一定時間范圍和空間范圍內發(fā)生的現象,都屬歷史。當然,作為一定行政區(qū)劃,它的歷史有長有短,在歷史的地位、作用也是各自相異的,圖書館在收集地方文獻的時候,可以自定重點,但這個并不排斥重點范圍以外文獻資料的收集。

由于地方文獻包括的對象是多方面的,范圍是很寬廣的。因此編制這樣的目錄必然是多科性的、綜合性的。我們之所以把地方文獻的目錄定名為綜目,其目的就是為了這個。

地方文獻的種類。

確立了地方文獻的對象和范圍,則目錄所應包括的種類,大別言之,可分析如下:

(一)歷代地方志書:包括縣志、鎮(zhèn)志,里志以及其它志書,都是研究地方歷史的主要參考資料,在目錄中應該放在首要的地位。無錫市圖書館藏有自元至清末歷代縣志,這個極為可貴,當前不僅要保管好,還應系統(tǒng)反映,讓讀者了解圖書館庫藏情況,以便利讀者應用。

(二)政府機關的公報,團體或個人編輯的年鑒以及其它類似性質的手冊等等。公報、年鑒、手冊都載有關于政治、經濟、文化等等具體資料,對于研究地方歷史和地方志具有同等價值。

(三)當地定期或不定期的各類出版物,包括報紙、期刊、叢刊等等。報紙大都各有其政治背景,在重大社會問題上所發(fā)言論,可以使我們了解當時階級、階層的動態(tài)。期刊、叢刊等也是如此。

(四)某些宗族,特別是地方大宗或有實力的家族集團的家乘、譜牒。還包括某些地方人物的年譜、傳記等,也是主要的類型。有歷史研究經驗的人都能理解一個家族的興衰,一個人事業(yè)的成敗,都有其社會背景。我們可以透過這類文獻資料窺測到某些歷史的動向。

(五)私家的文集、筆記、不論是刻本還是手稿,都是收集的對象。如尤袤的《遂初堂書目》、顧憲成的《顧端文公遺集》、高攀龍的《高子遺書》、薛福成的《庸廠文編》等等。除此之外,對于現代或者當代人的結集或未結集的著作,只要有可能,也應列入我們的收集范圍之內。這些著作在當前看起來,似乎與地方史的關系不大,但過了若干年,就有可能成為極其有用的資料。歷史學家為了研究某一歷史人物一時苦于材料缺乏,到其家鄉(xiāng)設法是常有的事情。我們今天做好這項工作,可以說為后世造了無窮之福。

(六)有保存價值的私人日記,書信等等。所謂有保存價值,那并不是完全看日記主人或筆記作者的社會地位,即使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如果所記內容有社會意義,有歷史價值,那同樣要收集。

(七)其它涉及地方歷史的資料。這里特別要提出的是有關各類碑刻的拓片。碑刻的種類很多,有的現在還存在,有的碑刻已遭毀壞,但有拓本。碑刻的保存是博物館的職責范圍,但拓本的收集,應是圖書館的責任。譬如近來發(fā)現的一些碑刻可以使我們看到明清以來各類商人如廣東幫、山西幫、江西幫、安徽幫、浙江幫商人的業(yè)務活動,從中看到封建社會末期商業(yè)資本的動態(tài),對社會經濟史的研究是極為重要的。

以上不過列舉幾個重要的方面,實際上遠不止此。問題在于我們一要有地方的觀念,二要有歷史的`眼光,做一個編制地方文獻綜目的有心人,熱心人,我們收集的種類還可以不斷擴展開去。

地方文獻的收集問題。

明確地方文獻的對象,范圍和種類,我們對于地方文獻來源方面的一些特點,也就不難索解了。地方文獻的來源大體上有這樣三個特點:一,多種渠道。地方文獻不象一般的出版物,可以直接采購,因其內容和種類的多樣性,它收集的渠道也是多樣性的。它有的可以從書店購得,有的可以來自公私方面的饋贈,有的則還要工作人員實地采訪收集。二,多種層次。地方文獻可以是關于地方歷史的專門著作,如上面所介紹的,那就是直接性的。但也有間接的,它夾雜在其它著作中間,甚至不是有關歷史的著作中間,如一個外地人來本地旅游的記述。這就需要我們細心加以抉擇。三,多種學科。我們今天研究地方歷史,著眼在發(fā)現社會的規(guī)律,只要有助于理解社會生活的本質,探討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的資料,都在我們收集的范圍以內。地方人士的文學作品固然要注意,其它學科的著述、論文也應同等注意。今天,科學進展很快,每一門科學都在不斷出現分支,地方文獻的內容也就越來越多樣化了。

因為綜目的質和量,是以收集的質和量為基礎的。一個能夠為地方史研究充分利用的綜合性目錄必需要在大量收集地方文獻的基礎上建立起來。下列幾個方面是收集的主要途徑。

二、從報刊、期刊以及其它出版物上收集。做這方面的工作,不僅要高度的敏感,而且要熟悉寫作者,心里有一份相關的人名錄,最少限度對一些著名人士要心中有數。否則資料到了眼前也很容易從眼皮底下溜過。當然有些不知名的或初露頭角的人物,它們的著作容易忽略過去,但一旦知道了,就應該記入自己的人名錄中。要做到這點,地方公共圖書館非設立專門機構,設置專職人員負責不可。

在掌握并熟悉作者和作品的基礎上,可以和作者建立經常的通信聯系,要求他們出于關心故鄉(xiāng)建設的熱誠,隨時將自己的著述贈送圖書館。除此之外還可以走群眾路線,把讀者廣泛動員起來,讓他們把自己所知道的作者和作品隨時告訴圖書館。這樣由作者和讀者與圖書館三個方面結成了一個廣泛的聯絡網,地方文獻資料定然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步積累,逐步豐富,至少大部分重要的作家作品不會遺漏。

編制地方文獻綜目的要求和方法。

最后,談一談有關地方文獻編制的要求和方法問題。關于編制地方文獻綜目的要求,原則地說來,應該做到這樣四個字:“集中”和“便利”。集中是為了使得這些辛苦收集得來的資料能夠提高利用的效益。便利是為工作人員提取資料考慮,也為讀者便于了解圖書館地方文獻資料庫藏情況提供條件。

著錄地方文獻必然要涉及到資料的分類問題。地方文獻資料是多科性的,必須參照今天通行的幾種圖書分類法。但考慮到地方文獻雖然屬于多科性,然而決不會包羅所有當今的各類學科,因此根據圖書分類加以增刪是完全必要的。同時,地方情況有差異,地方公共圖書館的規(guī)模,人力、物力、財力以及其它等等條件也各有差異,分類的詳略,可以從實際情況出發(fā),視其需要和可能自定分寸??傊斅砸m宜。

大城市和中小城市、新興的和一般的城市都應有分別。即使同是以工商業(yè)發(fā)達的城市來說也應視其各自特點,在詳略和側重方面有差別。

分類的詳略,可視其具體情況而定,但著錄的項目必需齊全,以保證讀者可以通過各種線索了解地方文獻的庫藏情況,保證讀者可以在極短的時間中間找到自己所需的資料,使目錄真正起到導引、提示的作用。為此,如下一些要求都是一定要做到的。

一、地方文獻資料的著錄,除了書名(篇名)、作者或譯者、出版者、出版年月以外,還應加進(1)作者傳略;(2)內容提要;(3)資料來源三個項目。因為這三個方面的內容,可以幫助研究者鑒別資料的可信程度,斷定資料的利用價值。這對于新作者、和單篇作品尤其需要。因為前者可能不為大家所熟悉,后者來自報紙、期刊,如不注明來源,使用者就難以利用。

二、地方文獻綜目,還應附有詳細的作者、書名(篇名)的索引,如果人力有可能,要按筆劃檢索,按音序檢索,按四角號碼檢索,三者俱全,可以讓每一個讀者挑選自己所熟悉的檢索方法。

三、如果是從別的書籍中分析而出的資料,那么不僅要詳細交代來源,而且特別要交代清楚章節(jié)起迄和頁碼。以及資料所在書籍的本圖書館索取號碼,這些項目如果做得不夠格,那么讀者即使清楚了資料來源,索檢原書也會發(fā)生困難。

做地方文獻資料的著錄,是一項十分細致的工作,不妨這樣說,在著錄上多化費一些工夫,檢索時就可以少化些工夫,兩者是成反比例的,但如果沒有嚴肅的態(tài)度和科學的方法是做不到的。

編制地方文獻綜目,在大城市的公共圖書館已做出了很好的成績,但在一般中小城市,還未引起大家足夠的重視,動手做起來,可能還會遇到“開頭難”,但應該堅信,只有大家認真對待這項工作,又善于學習前人經驗,即使最初編制的目錄不夠完善,不夠理想,但在實踐的過程中是會一步一步提高的。

〔出處〕江蘇圖書館工作1983(4)。

地方文獻工作總結篇十二

信息資源這一術語最早是由奧羅爾科在他的論文《加拿大的信息資源》(informationresourcesincanada)中提出的。在此后的幾十年里,國內外有不少的信息專家從不同的角度對信息資源的概念進行研究討論,形成了信息文獻說、信息活動說、內容加技術說、創(chuàng)造財富說等多種說法。同樣,國內對信息資源的含義也有不同的理解。邱均平教授總結了國內有關信息資源的定義,認為學術界對信息資源的含義的理解歸納起來不外乎兩種:一是狹義的理解,認為信息資源就是指文獻資源或數據資源,抑或各種媒介和形式的信息的.集合,包括文字、聲像、印刷品、電子信息、數據庫等。這都是限于信息的本身。二是廣義的理解,認為信息資源是信息活動中各種要素的總稱。這既包含了信息本身,也包括了與信息相關的人員、設備、技術和資金等各種資源。本文采用狹義的理解。筆者在此采用代跟興和周曉燕在《信息資源概念研究》中提出的信息資源的定義,即信息資源是經過人類選取、組織、序化的有用信息的集合。由此可見信息資源的內涵是:(1)信息資源是信息的集體;(2)信息資源是經過人類選擇、獲取的有用信息的集合;(3)信息資源是經過人類組織序化的信息的集合。

資源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生活中一切可以利用來創(chuàng)造物質和精神財富的具有一定量的積累的形式存在。無論是自然資源(包括物質資源和能源資源)還是信息資源都是具有一定積累的客觀存在形式。“孤木難成林”,一條信息或幾條信息構不成信息資源。只有當信息資源達到一定的豐富度和凝聚度時,才能成為信息資源。

(1)內容廣泛。地方文獻的內容涉及一個地區(qū)的歷史、現狀、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社會歷史遺留等各個方面。上自天文、下及地理,旁至社會、人文諸事物的歷史與現狀,地方文獻都無所不包。(2)數據眾多。我國地方文獻的發(fā)展歷史可以推溯到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和東周。作為地方文獻的一個組成部分的地方志的編纂和修訂歷來都受到各個朝代的重視。據有關統(tǒng)計資料表明,我國現有地方志7,413種,其中宋代的有28種,元代的有11種,明代的有860種,清代的有6,514??梢娢覈胤轿墨I的數量之多。在新中國成立之后,各省都積極修訂新的地方文獻,又出版不少的地方文獻。

3.3地方文獻是經過人類選擇、獲取的有用信息的集合。

有用性是信息資源的本質屬性。地方文獻一般是出自當地名人手筆,是經過調查、采訪或統(tǒng)計整理、有分析有選擇的實錄。歷史和現實都證明地方文獻是一種有用的信息資源。地方文獻的有用性主要表現在其經濟價值、文化教育價值、學術價值上。

3.3.1地方文獻的經濟價值。要實現地區(qū)經濟振興,就必須結合本地區(qū)的現實狀況,采取切實可行的區(qū)域發(fā)展戰(zhàn)略和政策措施。這種規(guī)劃和決策依賴于各種各類的信息作保證。地方文獻可以起到這方面的作用。桂林文華大飯店為開設“四美園”,就多次派人到桂林圖書館查閱復印有關瑤妃、綠珠、楊貴妃、洪宣嬌以及古代家具、建筑、服飾、宮廷菜譜等資料。現在“四美園”已開業(yè),園內有仿秦、唐、明、清四館及四美人故居,集建筑文化、飲食文化、名人文化、仿古文化、道教文化及文學藝術、風俗民情、山水風光為一體,吸引了中外游客,獲得了較大的經濟效益,促進了桂林旅游業(yè)的發(fā)展。

3.3.2地方文獻的文化教育價值。地方文獻的文化價值表現在:"地方文獻不僅能滿足群眾文化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地方文獻在繼承和發(fā)揚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藝術方面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新中國成立以來,地方文獻工作者積極搶救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地方文獻,并通過采訪、收集、整理和研究,編撰出不少的地方文化志、文化年鑒等地方文獻6如《中國浙菜》等7,這些資料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藝形式的發(fā)揚、發(fā)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人們能以這些地方文獻作為素材進行再創(chuàng)作,并且已經產生了不少的文學藝術作品。從而豐富各地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推動了當地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例如瀟湘電影制片廠和湖南省話劇團通過查閱《湖南文史》、《三湘英烈》等資料,找到了李立三、郭亮、張子清等英雄人物的肖像,經過藝術的加工,使他們栩栩如生地站在舞臺上,重現了英雄們的偉大形象。#地方文獻反映了一個地區(qū)悠久的歷史和文化,人們能夠通過其了解一個地方的歷史、基本情況、知名人士、自然風光、名勝景點,能夠激起人們對偉大祖國大好山河和悠久歷史文化的熱愛,激起人們尤其是海外僑胞們的一顆真誠的愛國心。我們認為地方文獻是培養(yǎng)青少年愛國愛家鄉(xiāng)的生動教材,是激起人們熱愛祖國的具體教材。同時地方文獻中記載的歷代工農運動和反抗外來侵略斗爭的史實是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優(yōu)秀題材。

3.3.3地方文獻的學術價值。首先,地方文獻的學術價值表現在為科學研究提供情報資料。清代顧炎武就是根據一千多部地方志寫成了著名的歷史地理著作―――《肇域書》。又如,當代著名的氣象學家和地理學家竺可楨通過整理地方志中有關植物分布、花開花落的變化、大河冰凍的記載,找出了物候變化的規(guī)律,寫成了著名的論文《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重視。其次,地方文獻是今天修志編史的重要基礎和依據。修史人員就是利用桂林圖書館的地方文獻編寫了《恭城縣志》、《平樂縣志》、《龍勝縣志》、《都安瑤族自治縣縣志》等等。這些地方志很好地反映了這些地區(qū)的歷史文化等情況。再次,對地方文獻的開發(fā)利用理論的研究,有利于圖書館工作的開展,豐富圖書館學的研究對象,促進圖書館事業(yè)的發(fā)展。

3.4地方文獻是經過人類組織序化的信息的集合。

與其他信息相比,信息資源最顯著的特征是有序性。無序的信息不僅無法利用,還會造成信息通道“栓塞”,阻礙信息的傳播、交流、開發(fā)和利用,甚至會造成不必要的重要損失。地方文獻是有序信息的集合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編著地方文獻的時候,編著者對相關信息的組織、整理。如志書,一般是依據檔案、私人著述、金石文物以及社會調查等資料編撰而成,同時修志者在材料的選擇和編撰的方法上都比較講究科學性和準確性。二是后人對地方的有序化工作。地方文獻形成后,后人對其進行整理、研究,編制書目、索引等二次文獻和專題資料、研究綜述等三次文獻,從而使地方文獻所含的信息進一步有序化,以便人們更好地利用地方文獻和發(fā)揮地方文獻的作用。如甘肅省圖書館自建國以來編有3-個專題的書目索引,其中《甘肅省所藏西藏和藏學檔案史料目錄》、《絲綢之路文獻敘錄》、《黃河書目索引》頗有影響。通過以上分析,我們不難得出如下的結論:地方文獻是信息資源,并且是一種重要的信息資源。

4.1地方文獻開發(fā)利用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國家歷來都比較重視地方文獻的開發(fā)利用。早在1982年12月,文化部頒布了“省(自治區(qū)、市)圖書館工作條例”?!皸l例”第一章的總則的“第二條”就規(guī)定了各省圖書館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四)搜集、整理與保存文化典籍和地方文獻”,并且在“第二章藏書與目錄”中,指出各省館要“通過多種途徑,有計劃、有重點地補充館藏,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適合當地讀者需要的藏書?!?月,在浙江寧波召開的全國地方志頒獎大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組長李鐵映強調:要研究和開拓志書的應用工作,要積極探索志書使用的新經驗,要在圖書館設志書室。由此可見我國對地方文獻以及地方文獻工作的重視。各地區(qū)都比較重視對地方文獻的收集、加工、存儲,對其開發(fā)利用也是碩果累累。以湖南省圖書館為例,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總共收集地方志410種,1,090多部,10,000多冊,家譜1,316種,1,457部,4,215冊,給廣大用戶提供了許多寶貴的資源。

在看到成績的時候,同時應該注意我們存在的問題。經過分析,筆者認為,我們在開發(fā)地方文獻這種信息資源時主要存在下面兩個問題:

(1)對地方文獻的重要性認識不充分,開發(fā)利用地方文獻資源的意識不強。我們不可否認在某些地區(qū)對地方文獻的作用價值的認識充分,對其的開發(fā)利用也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是在整體上來說,我們還未充分認識到地方文獻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在深化改革和經濟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得地方文獻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尚處在初級階段,難以適應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需要。

(2)地方文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首先是地方文獻收集不系統(tǒng)、不全面。地方文獻自身的地域性分布廣,受到自然和人為的破壞大,是難以收集全面的客觀原因。而對收集的不重視,收集渠道的不暢通,收集方法不當等是該問題產生的主觀原因。其次是服務形式的單一。絕大多數的圖書館僅僅提供書目服務,這是遠遠不能滿足讀者的需要的。再次是某些圖書館員素質不高,服務態(tài)度不好。由于上述的原因,用戶很難獲得滿意的服務,需求得不到滿足,沒有使用的積極性。由于沒有顧客,地方文獻的開發(fā)利用就失去了直接動力。

(1)提高對地方文獻信息資源利用的意識。信息意識的提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就圖書館方面而言,主要是加大宣傳力度。古人認為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賣出酒就必須自己吆喝。圖書館可以通過開展講座、舉辦展覽、出版書目等形式加大宣傳,提高自身形象。這樣,當用戶有了需求就會求助于地方文獻,而不會胡亂投醫(yī)。有了顧客,地方文獻的開發(fā)就有了動力,就能不斷向前發(fā)展。

(2)提高地方文獻工作的質量。收集要盡量全面。提供多樣的具有個性特點的服務,提高館員的素質,進行顧客培訓??傊且褂脩裟軌蚣皶r、經濟地獲得所需要的信息。

(3)加大地方文獻電子化、數字化、網絡化的進程。要充分開發(fā)地方文獻資源,電子化網絡化是必經之路。種種跡象表明,網絡正在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地方文獻數據庫的建立以及地方文獻資源上網,將為地方文獻的開發(fā)利用開辟一個全新的天地。

〔出處〕圖書館學刊(4)。

地方文獻工作總結篇十三

山東省圖書館是具有悠久歷史的省級公共圖書館,收集、整理、開發(fā)利用地方文獻歷來被列為重點業(yè)務工作。經過90年的不懈努力,我館的地方文獻已形成了一定規(guī)模,工作取得了顯著進展,但較之其它先進圖書館尚有明顯不足。地方文獻工作內容很多,限于篇幅,本文僅就我館地方文獻工作的采訪、典藏等方面做一探討,以期為進一步加強我館地方文獻工作提供一些參考。

山東為古齊魯“文獻之邦”,輝煌燦爛的齊魯文化源遠流長,歷代名人輩出。百家爭鳴,首倡稷下,六藝流芳,播中魯中。儒、墨、道、兵等中國主要的學術思想最早在山東爭鳴繁榮,詩、文、書、畫諸多大家也都在這里生長創(chuàng)績。歷代先賢著述遍及四部,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遺產。建國后,尤其是8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建設和科學文化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山東人民在繼承、發(fā)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同時,創(chuàng)造了更具鮮明時代特色的現代文明,地方文獻生產的社會化更為顯著,文獻數量激增,文獻類型豐富,分布更加廣泛,通過山東新聞出版方面的有關數據統(tǒng)計(見表1),我們不難看出新中國成立50年來我省文獻工作的巨大成就(1)。在地方文獻數量急跡增長,文獻信息量不斷加大的今天,社會各界對地方文獻的需求也愈加突出,從而對圖書館地方文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表:山東省新聞出版有關數據統(tǒng)計表。

年份。

類別。

195019781998。

圖書出版社數量1116。

年圖書品種數563183812。

報紙種類283293。

年發(fā)行數(萬份)1002068000161600。

期刊種類220175。

總印數(萬冊)625406830。

音像電子出版復制單位數009。

年生產品種00300。

發(fā)行量(萬盒、張)00190。

山東省圖書館自成立之日始,就對搜集地方文獻很重視。清末宣統(tǒng)元年(1909)《山東省圖書館章程》第五章規(guī)定:“山東為古文明地,自兩漢迄今,名儒碩彥,代有傳書。凡山東人著作,搜羅必備,別為一部,以征是邦之文獻?!眱赡旰蟪霭娴摹渡綎|省圖書館辛亥年藏書目錄》地理類古、今地志即著錄山東府、州、縣、鄉(xiāng)土志達105種。代末至濟南解放,王獻唐先生任館長,對鄉(xiāng)邦文獻方面用力尤勤,除搶救聊城海源閣藏書外,經其苦心搜集,益都李氏大云山房、曲阜孔氏微波榭、新城王氏池北書庫、德州田氏古觀堂、歷城馬氏玉函山房、諸城劉氏喜蔭m、日照許氏攀古小廬、濰縣陳氏十鐘山房、海豐吳氏雙虞壺齋藏書遺存,均薈萃于我館(2)。王獻唐、路大荒等先輩無不以搜集鄉(xiāng)邦文獻為己任,為館藏建設傾注了大量的心血。經過幾代人堅持不懈、孜孜##?的搜集整理,使我館在館藏地方歷史文獻方面形成了自己的諸多特色,其中尤以“易經專藏”、“海源閣專藏”、“革命文獻專藏”和“齊魯方志專藏”最為突出”(3)。就方志而言,山東是修志較多的省份之一,幾經滄桑,流傳至今的舊志有640種”(4),我館館藏為528種,比收藏方志最多的北京圖書館(458種)多出70種(5),其中有58種被收入《中國古籍善本書目》,而明于慎行修《(萬歷)兗州府志》則為海內孤本(6),彌足珍貴。至于建國后的新修方志,則一直列為我館收藏重點。據統(tǒng)計,截至上半年,全省已出版省志分志70余部,市(地)、縣(市、區(qū))志150余部,各類年覽60余種(7),這些新修志書,我館已基本收羅齊備。

關于地方文獻的收錄范圍,文化部在其頒布的公共圖書館“工作條例”或“文獻采選方針”等有關內容的文件中強調,應注重地方文獻的采集,使本地區(qū)的地方文獻基本收藏齊備,而這里的地方文獻包括古舊文獻、地方出版物、地方非正式出版物、地方人士論著和有關本地研究的文獻等(8)。因此,無論從哪種意義上說,這和我館的一貫方針是基本一致的。

首先,關于地方人士論著,我館建館之初即將之列入《山東省圖書館章程》,后經不斷積累,漸成規(guī)模。王獻唐先生在其《山左先哲遺書提要》和《雙行精舍書跋輯存》正、續(xù)集中(9),輯錄了山東先賢的大量著作,從《雙行精舍書跋輯存》一書中看,先生收集到的鄉(xiāng)邦文獻就有李文藻、周永年、桂馥、牟庭,王筠、許瀚、陳介祺、劉喜海、宋書升,高鴻裁,以及不少聊城楊氏的手澤和藏品。據統(tǒng)計,至1932年,王獻唐先生即已為圖書館收集到山左先賢著作達700余種(10),建國后,我館一如既往,堅持以收藏山東人著作為藏書補充的重點,目前已在原有文史類藏書的基礎上,通過訂購、訪求、交換、征集等多種方式,廣泛搜集各學科、各行業(yè)作者的出版物,此類文獻已遍及各學科門類,且日趨豐富,漸成特色。

其次,地方出版物務求全面收藏。一是從經費方面有保障,力求本省各出版社出版圖書以及省內出版發(fā)行的報刊全部購入;另外,在地方非正式出版物方面,我館目前主要以接受讀者贈送為主,對于各機關團體印制的各類統(tǒng)計資料、文史資料,則務求購買或索求入藏。

在地方文獻的整理開發(fā)方面,我們也做了大量的工作。《館藏革命文獻書目》揭示了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期間山東解放區(qū)的革命歷史文獻;《山東省圖書館館藏海源閣書目》,著錄了我館收藏的聊城楊氏海源閣的珍本藏書;由我館編輯、齊魯書社出版的歷史上第一部易籍??茣俊兑讓W書目》,合“館藏”和“知見”為一體,基本上反映了易學著作的存世與收藏情況。我館聯合省內外有關文獻收藏單位編制的《山東省地方志聯合目錄》,是開發(fā)我省地方志資源的重要成果;正在運作中的大型叢書《山東省地方志資料叢編》,也定將在史志資料的開發(fā)利用中發(fā)揮巨大的作用。至于館藏豐富的地方史料與山東人著作的整理研究、地方統(tǒng)計資料和年鑒的專題服務、地方報刊資料檢索服務諸方面,成果累累,為我省的`經濟建設和學術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二、存在的問題。

1、沒有一個專門的地方文獻工作機構,沒有專職人員全面負責地方文獻的搜集、整理、保存、開發(fā)、使用等業(yè)務。

長期以來,我館地方文獻的采集、分編工作一般由中文采編部門和報刊部兼任,到館的文獻資料分散在各個業(yè)務部門,如地方志置于特藏部;統(tǒng)計資料、年鑒等類書入書目參考部;普通文史資料、地方人士著述等文獻歸閱覽、流通部門;全省各地出版發(fā)行的報紙、雜志則由報刊部管理;會議錄、學位論文、科技報告、輿圖、譜錄、統(tǒng)計圖表、簿記、票據、證券、照片、樂譜、傳單、商標等未作為入藏對象。這種分散管理的局面,直接導致了地方文獻工作整體的被動和低效。

2.地方文獻采訪方面的問題尤顯突出。一方面,由于中文圖書和報刊采編部門歷來工作量大,人員相對較少,完成正常的工作已感吃力,難以投入更多的人力從事地方文獻的采集。另一方面,呈繳本制度不完善,也是地方文獻工作成效不好的重要因素。80年代省人大曾簽發(fā)過有關出版單位無償向省圖書館繳送新書的通知,但效果很不理想,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我館催繳不力,沒有委派專人負責此項工作。此外,我館目前尚未建成地方文獻的數據庫。凡此種種,可以說都與采取分散管理方式、重視程度不夠有很大的關系。

3.不利于地方文獻的管理和開發(fā)利用。分散管理容易造成各業(yè)務部門各自為營,不利于統(tǒng)一規(guī)劃,同時也會造成大量的重復勞動。由于地方文獻工作沒有長期規(guī)劃,因而館藏文獻資源開發(fā)的目的性不強,目標不明確,至今還沒有建成有關地方文獻的專題數據庫,給利用地方文獻的讀者帶來很大的不便。如果讀者查閱某一地域的綜合資料,他可能要在閱覽室、書目參考部、報刊部、特藏部之間來回奔忙。

省圖書館如何開展地方文獻工作,并以此帶動全省地方文獻工作的開展,是一個牽涉到諸多方面的復雜問題,如地方文獻資源的數量和質量、工作規(guī)劃和組織、人員素質、數據庫建設、整理開發(fā)、服務方式等等。但是有一點是必須明確的:地方文獻工作的出發(fā)點和最終歸宿是發(fā)揮地方文獻的社會服務功能,使之在區(qū)域文化教育和經濟建設中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作用。

1.建立地方文獻工作專門機構,由其承擔館藏地方文獻的工作,包括地方文獻的采集、分編、保存、讀者服務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并把地方文獻各項業(yè)務工作納入正規(guī)化、制度化和標準化的管理軌道,這是地方文獻事業(yè)快速、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的重要保障。

2.建立地方文獻專藏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應從實際出發(fā),確定合理的收藏范圍、重點和藏書布局。

(1)在收藏范圍方面,理論界尚未形成共識。筆者認為,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應根據不同的地域特點,結合本地經濟、人文和科技發(fā)展實際情況,以及本館的藏書傳統(tǒng)來確定科學的收藏范圍和標準。因此,地方出版物和地方人士著述,不論其是否與本地有關,均可視為地方文獻,作為重點收藏。之所以如此,筆者是基于兩方面的考慮,一是省圖書館采訪人員任務相對繁雜,壓力較大,在對地方文獻的界定方面難以仔細把握,疏漏在所難免;而地方文獻采訪人員將其作為重點收藏對象,可集中精力全力以赴開展工作,盡可能按出版者和作者名稱全面地入藏,易于把握。同時,對那些與本地區(qū)或本地人物有關的外地出版物,也更易于鑒別。二是就文獻內容本身,不管其主題思想或所論述內容是否與本地域有關,也理應作為本地域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予以重點收藏。以地方人士著述為例,我們很難想象孔孟荀墨先秦諸子以及歷代齊魯經史大家的著作不歸入地方文獻專藏,同樣,也只有將其列入地方文獻專藏范圍,才有可能保障有關某一人物著述及其研究的相對集中,使之更具收藏意義和使用價值。

(2)在收藏重點方面,一般認為,地方文獻中凡是有代表性的、學術及史料價值高,有效信息量集中、為讀者長期反復使用的資料可作為重點藏書。筆者認為,在地方文獻專藏力求完整、全面和系統(tǒng)的前提下,我館可確立以地方史志資料、山東人著作和齊魯文化幾方面的文獻為重點藏書的體系。具體他說,重點藏書有:地方志、地方譜諜、連續(xù)出版的史書(如文史、黨史資料等)、年鑒、各類統(tǒng)計資料、重要的報紙和期刊、重要人物資料等。

3.加大采訪力度,完善地方文獻采集保障措施,采用多種方式多渠道搜集地方文獻,這是由地方文獻發(fā)行方式的特殊性決定的。

(1)積極爭取呈繳本制度的修改、完善和實施。目前我省各市地圖書館的地方文獻工作,主要是依靠地方黨委、政府的支持和地方出版物呈繳本制度的貫徹落實。我館做好地方文獻工作同樣也要以完善的法律法規(guī)做保障,盡可能使新的呈繳本制度早日出臺。

(2)根據我省行政體制的特點和各級公共圖書館間傳統(tǒng)的良好合作關系,建立省、地(市)、縣(區(qū))三級地方文獻保障體制。即地(市)級圖書館在收集本地區(qū)地方文獻的過程中,同時按照省圖書館的要求代收,同樣,縣(區(qū))圖書館則為地(市)圖書館和省圖書館代收。而省圖書館方面在為各級圖書館支付一定代收費用的同時,通過經常舉辦地方文獻采訪人員的座談交流、業(yè)務培訓和學術研究等活動,甚至將其工作成效列為評估達標的一項重要內容等,增強地方文獻工作者的責任感和榮譽感,激發(fā)各地方圖書館及采訪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3)注意出版動態(tài),加大訪求力度。采訪人員加強與各市、地縣圖書館聯系的同時,盡可能多地了解掌握最新的出版發(fā)行動態(tài),尤其是省級機關、行政事業(yè)單位、學術研究機構的最新文獻出版發(fā)行情況,應多與他們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需求,盡最大努力為他們提供優(yōu)質服務,并在文獻征集過程中,根據需要,適當代收地縣級圖書館所需要的文獻。

(4)經常開展豐富多彩的圖書征集、交換活動,是地方文獻藏書補充的有效措施。而建立地方文獻專藏,盡可能提升“收藏紀念證書”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并依此建立地方文獻作者的專門資料庫,無疑能在發(fā)動地方作者捐贈作品方面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4.加強地方文獻數據庫建設,有計劃地開發(fā)地方文獻資源。

建立多種類型的數據庫,并充分發(fā)揮我館館藏地方文獻資源的優(yōu)勢,建立以省館文獻資源數據為主體的全省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數據網絡,為全省各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的藏書補充、分類編目、文獻檢索等方面的協調協作及現代化管理的實施提供可靠的保證。

注:

[1]據7月22日《新聞出版報》新聞出版輝煌50年山東特刊。

[2]李勇慧.王獻唐與山東省立圖書館建設之成就.東方論壇.1996(4)。

[3]周玉山等.儲石室之秘籍薈鄉(xiāng)獻之瑯函:省圖書館館藏地方歷史文獻之特色.山東圖書館季刊.1989(4)。

[5]吳景熙.國內地方志、北京圖書館藏方志及其他.中國地方史志.1982(6)。

[6]徐明兆.魅力無窮奎虛樓:山東省圖書館古籍圖書的形成及其特色.書品.1994(4)。

[7]張守富.修志隨筆.齊魯書社.1998。

[8]見文化部圖書館局1982年12月頒發(fā)的《省(自治區(qū)、市)圖書館工作條例》及《公共圖書館文獻采選方針》(征求意見稿)。

〔出處〕山東圖書館季刊2000(3)。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8605808.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