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鷺課教案(精選12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7 06:44:11
白鷺課教案(精選12篇)
時間:2023-11-07 06:44:11     小編:琉璃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合理安排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編寫教案時,教師需要合理選擇適應的教學方法和教具。以下是一些經典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的教學工作有所啟發(fā)。

白鷺課教案篇一

1.了解如何進行課外閱讀,在課外開展讀課外書的活動,體驗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閱讀的愉悅,感受閱讀的樂趣。

2.在交流課上,與同學說說自己讀了哪些有關神話的課外書,分享讀書的快樂

3.在充分的閱讀中,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提高語文素養(yǎng)。

?教學重點】與同學說說自己是怎樣讀有關神話的課外書的。

?教學難點】在充分的閱讀中,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提高語文素養(yǎng)。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讀書故事書嗎?最近讀了什么書?書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有沒有關于神話的書?快來給老師講一講?,F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快樂讀書吧”享受讀書的快樂吧。

二、了解神話

三、你讀過這些書嗎?

1.學生自由讀課本內容,標注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在小組內交流疑難問題,不明白的可以在班上討論。

3.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教師進行引導。

(1)神話產生于人類遠古時代,是人類最早的幻想性口頭文學作品。是原始人類開始思考與探索自然并結合自己的想象力所產生的。當時生產工具簡陋,變幻莫測的自然力對人類形成嚴重的威脅,但原始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也處于極為幼稚的階段。日月的運行、晝夜的變化、水旱災害的產生,生老病死等,都使他們迷惑、驚奇和恐慌。他們迫切地希望認識自然,于是便以自身為依據,想象天地萬物都和人一樣,因此,所有的自然物和自然力都被神化了。神話是原始人在那極為困難的條件下,企圖認識自然、控制自然的一種精神活動,同時也寄托了人類的向往和宗教的實化展現。

(2)神話一般可分為三種類型:創(chuàng)世神話、神佛神話、英雄神話。

(3)神話中充滿神奇的幻想,它把原始勞動者的愿望和世界萬物的生長變化都蒙上一層奇異的色彩。神話中神的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原始人類的認識和愿望的理想化。

(4)西方的神話更加豐富,古希臘神話是成體系的,神與神的關系復雜而且完整,主要見于兩部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奧德賽》,還有《神譜》、《變形記》等,以及古希臘的悲劇和喜劇。

就被史家統稱為"希臘神話",

四、如何讀書

怎樣讀書呢?

1.小組交流討論。

2.教師指導。

教師小結:

(1)品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描寫感受神話人物形象。

(2)品讀傳奇的故事情節(jié),講故事感受人物形象。

(3)拓展課外閱讀資料,感受神話人物形象。

五、選擇閱讀類型

1.除了中國古代神話,我們最熟悉的就是古希臘神話。

2.小組交流:向同學介紹你帶來的神話故事書,告訴他故事主要講什么,哪個地方最有趣。

六、精彩片段我先讀

?山海經·黃帝大戰(zhàn)蚩尤》黃帝帶領兵士乘勝追殺,忽然天昏地黑,濃霧迷漫,狂風大作,雷電交加,天上下起暴雨,黃帝的兵士無法繼續(xù)追趕。原來蚩尤請來了“風伯”和“雨師”來助戰(zhàn)。黃帝也不甘示弱,請來天上的“女魃”幫忙,驅散了風雨。一剎那之間,風止雨停,晴空萬里。蚩尤又用妖術制造了一場大霧,使黃帝的兵士迷失了方向。黃帝利用天上北斗星永遠指向北方的現象,造了一輛“指南車”,指引兵士沖出迷霧。

白鷺課教案篇二

閱讀教學“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遍喿x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p>

白鷺》是郭沫若的散文,文章清新簡約,讀來韻味無窮。學習這篇課文,要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指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抓住關鍵詞句,通過入情入境的朗讀,品味、領悟文章的內涵,從白鷺的形美、意美、情美的角度進行審美欣賞,讓學生受到情的感染和美的陶冶。

白鷺課教案篇三

1、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郭沫若先生的作品《白鷺》。我們已經學習了課文的1-5自然段,告訴大家你知道了什么?(板書:一首精巧的詩)

2、引讀第二節(jié):是啊,顏色的配合--,引讀第五節(jié):那雪白的蓑毛......正因為白鷺的外形那樣和諧、素雅,所以我們說它是一首精巧的詩。(板書:和諧素雅)

二、引入

1、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白鷺這首精巧的詩中有著怎樣的畫面呢?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請大家把課文拿出來,自己讀6-8節(jié),看看能從這幾節(jié)中找到幾幅優(yōu)美的畫?請用簡潔的詞給它們起個名字。(板書:釣魚、t望、低飛)

三、學習課文6-8節(jié)

(一)學習第6節(jié)

1、(出示第六節(jié))

2、教師引導:

(1)”釣魚“,白鷺也成了悠閑自在的釣魚先生了,請你讀第一句好嗎?(指導讀好:清水田里,悠閑的白鷺佇立著,正在靜悄悄地等著小魚游過來呢,再讀)

(2)指導:普通的水田被白鷺一點綴,都成了一幅精妙的畫了。誰還想來讀一讀這個句子?(清水、白鷺、綠田,一幅多么雅致的畫!讓我們一起來品味一下這幅畫。

(3)(第二句話)鳥與自然相處得如此融洽,這就叫--和諧,和諧就是美。相信你讀這一句,一定能把它讀好。指名再讀。

(4)是啊,正如白鷺的身形一樣,是恰倒好處,增一點兒則......(生背)而這里”田的大小好象是有心人專門為白鷺而設計的“,同樣,這也是恰倒好處的。那么你是否也能照這樣的句式來闡述這一”恰倒好處“呢?(出示句子訓練)

(5)我們來看一看這幅和諧的畫吧。(圖片)你能給它起個好聽的名字嗎?

3、總結:這清水田里的釣魚、碧水中的倩影,這一幅”白鷺釣魚圖“,充滿了寧靜而靈動、和諧而素雅的韻味。讓我們一起讀好這一節(jié)。

(二)學習第7節(jié)

1、回到剛才的話題

2、(出示第七節(jié))這幅畫也很美,喜歡嗎?為什么喜歡?(生交流)

2、引導:

(1)白鷺獨自站在小樹的最高處,就是小樹的絕頂。風兒吹來,小樹輕搖,白鷺也隨之輕蕩,就像蕩秋千一樣輕悠自在,課文把這種感覺說出來了,你能把它讀好嗎?指讀,再指讀。

(2)人們說它是在t望,它真的是在了t望嗎?它或許在干什么?(圖片)

感人的想象、豐富的想象!或許還有很多或許,耐人尋味。想著白鷺黑亮的眼睛,讀好這句話。

3、總結:(播放課件)天剛放亮,白鷺就舒展開沉睡了一夜的翅膀,欣欣然飛向藍天、碧野、樹叢,潔白素雅的身影在天地間點綴出迷人的景致,就像這小樹絕頂的t望,令人產生無限的遐想。女同學讀,男同學讀。(配樂)

(三)學習第8節(jié)

白鷺的美遠遠不只這些,(播放課件)斜陽中晚歸的農人,村莊里裊裊上升的炊煙,再加上黃昏空中低飛的白鷺,這分明是一幅舒展、飄逸的白鷺歸巢圖,怎不讓作者看得如癡如醉呢?讓我們一起也來享受一下這鄉(xiāng)村的一大樂事。齊讀。

此情此景,那么迷人,那么富有詩意。你能為這幅畫配上相宜的詩句嗎?

(四)小結

(圖)這清水田里的釣魚,這小樹絕頂的t望,這黃昏空中的低飛,分明是一幅幅絕妙的圖畫,這圖畫因為有了白鷺而成了一首首素雅的詩,在碧水、在樹梢、在藍天緩緩鐫刻,寧靜、靈動、高雅、悠然,所以我們說,白鷺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板書)

這三幅畫面,包蘊著濃郁的詩意,是無聲的畫,是心靈的詩。其實,在白鷺的生活中,美麗的畫面遠不止這些,請展開你豐富的想象,白鷺的生活還會出現那些美麗的畫面,你可以用一個詞或一句詩來簡單描述。(嬉戲翩翩起舞......)

四、學習第9節(jié)

1、或許有人會感到美中不足,因為白鷺不會唱歌。但白鷺的外形這樣和諧素雅,行動這樣高雅舒展,它本身不就是給人帶來快樂的無聲的歌嗎?現在老師想請大家看著這一首無聲的歌,想象著它每一幅動人的畫面??赐炅擞惺裁锤邢?,請你用筆把它寫下來,寫一句兩句就可以了。

2、學生充滿感情地交流自己的作品。

3、老師看了這些畫面,也很有感想,所以也寫了一首詩,讀給大家聽。

像畫一樣悠然

似歌一樣優(yōu)美

如詩一樣精巧

從遙遠的時光里

翩翩而來

在青山綠水的背景上

自由舒展

悠然地

把一方凈土點綴成

難以言喻的仙境

4、小結:白鷺美嗎?妙嗎?我想現在我們一定能把所有的感受濃縮到這句話中。齊讀:白鷺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5、教師結合板書小結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和諧、素雅。

清水田里的釣魚,

小樹絕頂的t望,

黃昏空中的低飛。

白鷺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五、拓展

1、郭沫若先生筆下的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一首美不勝收的詩。其實,從古到今,有許多文人墨客都把白鷺當作吟誦的對象。唐代詩人杜牧就寫過一首《鷺鷥》:

鷺鷥

杜牧

霜衣雪發(fā)青玉嘴,

群捕魚兒溪水中。

驚飛遠映碧山去,

一樹梨花落晚風。

齊讀。

點評:杜牧寫的群鷺,是一種熱烈的美,郭沫若寫的是一只兩只白鷺,是一種高雅脫俗的美。兩文所構成的意境不同,也體現了兩人不同的心境。

2、總結:如果現在,有人問你自然界有什么動物能給你帶來美的享受,我想你一定會想到它--像詩一樣精巧的,韻味無窮的白鷺。

六、作業(yè):

1、背誦文章的優(yōu)美章節(jié)。

2、用詩一般的語言贊一贊其它小動物。

試試看,祝你成功!

板書:16白鷺

和諧素雅

白鷺釣魚圖

精巧的詩白鷺t望圖韻味無窮的詩

白鷺低飛圖

白鷺課教案篇四

1、郭沫若曾經寫過一文章來贊美白鷺,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內容。

(2)學生自讀

2、出示生字詞

(1)自讀生字詞

(2)指名讀(請兩位)

(3)講究幾個重點的字

“蓑”你怎么來記呢?

我國的哪些古詩也可以幫助你背誦這個詞語呢?

(這里的處理是好的,老師希望通過多元的方式來讓學生感知這個比較難以認讀的生字,但是這么大的“信息量”的一節(jié)課,學生是否真正能夠記住這首詩,就要打問號了。)

齊讀生字詞

3、解決了生字詞的問題,我們看看讀書讀得怎么樣?

(1)指名讀

(2)教師點評語言:讀書讀得真好,有了好的開頭我們就成功了一半了。

(3)指名讀

(4)白鷺在郭沫若的心目中是什么?

師生交流:是歌、是詩、是精巧的詩

4、請大家自由讀讀這句話:“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和“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文無窮的詩”

(1)讀了這兩句話,你們有什么問題嗎?

(2)有了問題怎樣解決呢?

(3)課文的哪些地方讓你明白了,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哪些地方說明白鷺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4)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劃,然后同座位之間進行了交流。

5、師生交流

(1)學生說:老師出示相關的語句

那雪白的蓑毛……

為什么?自讀這一段文字――師生點評——指導朗讀,——還有誰愿意來讀一讀嗎?

老師把這段文字進行了小小的修改,成了一首詩歌

這么美的文字,這么漂亮的白鷺,想把它留在自己的頭腦中呢?

自己練習背誦――齊背課文。

(2)還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鷺是首詩呢?

老師覺得對比也是能夠表現白鷺是一首詩的,在文章的第幾自然段呢?

為什么這么說呢?

想看看這只白鷺嗎?想像一下,一陣風吹來,會有一種很什么感覺?

看看這一節(jié)的最后一節(jié),它站在高高的樹上,究竟在干什么呢?

師生交流

指導朗讀

(3)還從哪些地方看出這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呢?

師生交流

出示文字,讀讀,你釣過魚嗎?那是一種什么感覺,再請一位學生讀讀――指導朗讀

(4)學生說:……白鷺本身不就一種歌嗎?

師生交流

為什么它不會唱歌,為什么又說他的歌嗎?

(個人覺得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在一種對比的情境下,讓學生自己想,說為什么白鷺不會鳴叫,但是,作者卻把它說成是一首歌?這個問題有點“哈”的感覺,非常好的問題。)

師生交流

我想到今年春節(jié)晚會上的一個節(jié)目——《千手觀音》

老師相信大家到了這兒,一定能夠把這兩句話讀好。

學生齊讀最后兩句

白鷺課教案篇五

3.你還知道還有哪些詩歌是描寫白鷺的呢?

二、新授。

1.郭沫若曾經寫過一文章來贊美白鷺,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內容。

(2)學生自讀。

2.出示生字詞。

(1)自讀生字詞。

(2)指名讀(請兩位)。

(3)講究幾個重點的字。

“蓑”你怎么來記呢?

我國的哪些古詩也可以幫助你背誦這個詞語呢?

(這里的處理是好的,老師希望通過多元的方式來讓學生感知這個比較難以認讀的生字,但是這么大的“信息量”的一節(jié)課,學生是否真正能夠記住這首詩,就要打問號了。)。

齊讀生字詞。

3.解決了生字詞的問題,我們看看讀書讀得怎么樣?

(1)指名讀。

(2)教師點評語言:讀書讀得真好,有了好的開頭我們就成功了一半了。

(3)指名讀。

(4)白鷺在郭沫若的心目中是什么?

師生交流:是歌、是詩、是精巧的詩。

4.請大家自由讀讀這句話:“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焙汀鞍槍嵲谑且皇自?,一首韻文無窮的詩”

(1)讀了這兩句話,你們有什么問題嗎?

(2)有了問題怎樣解決呢?

(3)課文的哪些地方讓你明白了,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哪些地方說明白鷺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4)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劃,然后同座位之間進行了交流。

5.師生交流。

(1)學生說:老師出示相關的語句。

那雪白的蓑毛……。

為什么?自讀這一段文字――師生點評——指導朗讀,——還有誰愿意來讀一讀嗎?

老師把這段文字進行了小小的修改,成了一首詩歌。

這么美的.文字,這么漂亮的白鷺,想把它留在自己的頭腦中呢?

自己練習背誦――齊背課文。

(2)還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鷺是首詩呢?

老師覺得對比也是能夠表現白鷺是一首詩的,在文章的第幾自然段呢?

為什么這么說呢?

想看看這只白鷺嗎?想像一下,一陣風吹來,會有一種很什么感覺?

看看這一節(jié)的最后一節(jié),它站在高高的樹上,究竟在干什么呢?

師生交流。

指導朗讀。

(3)還從哪些地方看出這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呢?

師生交流。

出示文字,讀讀,你釣過魚嗎?那是一種什么感覺,再請一位學生讀讀――指導朗讀。

(4)學生說:……白鷺本身不就一種歌嗎?

師生交流。

為什么它不會唱歌,為什么又說他的歌嗎?

(個人覺得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在一種對比的情境下,讓學生自己想,說為什么白鷺不會鳴叫,但是,作者卻把它說成是一首歌?這個問題有點“哈”的感覺,非常好的問題。)。

師生交流。

我想到今年春節(jié)晚會上的一個節(jié)目——《千手觀音》。

老師相信大家到了這兒,一定能夠把這兩句話讀好。

學生齊讀最后兩句。

三、課外拓展。

1.是啊,正是因為白鷺是這樣美,美得像一首詩,所以很多古人用了很多詩來贊美白鷺。

出示:

《絕句》、《漁歌子》。

齊讀古詩。

(這兩首詩歌在上課之前,學生已經能夠說出來了,可見課前學生做了的準備,但是老師在上課即將結束的時候又把這兩首拿出來,不知道是沒有想到學生已經查找到了這兩首詩呢?還是在課前已經讓學生查找了,這時在把這詩拿出來又有什么意義了,學生知道的,懂得的,還是不要講了吧,避免浪費課堂上的寶貴的時間了。)。

2.在文學家的眼里是一首詩,在你們的眼里白鷺是什么呢?

(1)師生交流。

(2)教師點評,鼓勵。

白鷺課教案篇六

課前交流:

引導背誦贊美春天的詩詞,感受春天的美好及詩詞的魅力。

導入:

1、揭示課題:板書白鷺。

2、引導學生背誦關于白鷺的詩(要求學生把詩的韻味誦讀出來)。

3、在你的心目中,感覺什么是詩呢?指名說說。

引導學生體會詩是精煉的,是美好的,是我們的國粹。要學會邊讀邊想象(詩中要有畫)。

三、自讀感悟:

1、自由朗讀1----5自然段,想一想白鷺是什么樣子的?

2、指名讀描寫白鷺樣子的句子。

指導:怎樣讀才能讓我看的清清楚楚呢?

再讀,指名讀(教師強調顏色和身段)。

3、出示幻燈:(白鷺)感覺怎么樣?引導學生對照圖畫來讀。讀出白鷺的美。

指名學生朗讀。

4、白鷺給你留下什么印象呢?(引導學生理解“適宜、身段、精巧等)。

整體又給你留下什么感受呢?你會用什么詞語來贊美它呢?

5、引導讀書:是詩就要讀出詩的味道來,指名學生朗讀,引導學生評議。

6、6---8自然段是寫什么的?自由朗讀。

7、在你的腦海中形成畫面了嗎?如果給畫面起名字的話,你想起一個什么樣的名字呢?

讀是思考。

8、合作交流。

9、指名小組匯報:教師相機引導:

(1)悠悠釣魚者:引導學生說,加什么語言才能使圖畫更沒呢?

朗讀思考,交流討論,小組匯報(引導:藍天、碧草、清水等用詩一樣的語言來描述)齊讀再次體會。

(2)悠悠嘹望者:幫助學生理解:你如果站在小樹的絕頂,你有什么感受呢?而白鷺又是怎樣的?(讀讀)你認為它是在嘹望嗎?(引導學生討論,甚至是爭論)。

引導:白鷺的一種嗜好就能引起我們許多幻想,所以作者說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3)悠悠飛行者:齊讀:你看到了什么?

齊讀最后一段體會。

11、讀全文,讀出你的感受來。

四、課堂延伸:

1、有什么感受和發(fā)現想對大文豪說幾句呢?

引導學生暢談:

可以這樣:(1)用文中描寫白鷺的語言來夸夸同學或其衣服什么的。

(3)學會遷移應運:大文豪抄襲別人的文章:模仿楚國辭賦家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賦》中描寫美人的句子:“增一分則太長,減一分則太短;施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

白鷺課教案篇七

(1)品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描寫感受神話人物形象。

(2)品讀傳奇的故事情節(jié),講故事感受人物形象。

(3)拓展課外閱讀資料,感受神話人物形象。

五、選擇閱讀類型。

1.除了中國古代神話,我們最熟悉的就是古希臘神話。

2.小組交流:向同學介紹你帶來的神話故事書,告訴他故事主要講什么,哪個地方最有趣。

白鷺課教案篇八

1.會正確讀寫8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白鷺鷥飛走的原因。

4.品讀重點詞句,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領悟文中表達方式,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增強學生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5.培養(yǎng)學生抓重點詞句體會的習慣和積累的習慣。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白鷺鷥飛走的原因。

品讀重點詞句,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增強學生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知道白鷺鷥這種動物嗎?(課件出示圖片)。

2.白鷺鷥是一種喜歡群居的水鳥,全身雪白,體態(tài)優(yōu)雅,活動于湖沼岸邊或水田中。我們今天學習的這篇課文就與白鷺鷥有關??蠢蠋煱鍟n題。(板書課題)一起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預設:為什么是最后一只白鷺鷥?它的同伴呢)。

二、整體感知。

1.那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走進文本。請同學們把書翻開到125頁,先自己把課文讀一遍,想想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同時要注意讀準生字詞。

2.誰來說說文章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引導學生按事件的六要素把故事概括得簡要而完整。

三、細讀課文,深入研討。

1.(課件出示坪林山美景圖)坪林山上,綠樹成蔭。坪林山腳下,有一個山豬潭,潭面寬闊,潭水清澈明亮,真是天光云影共徘徊,鳥語花香醉人心。潭邊的坪林村(學生接讀第一自然段)。不知什么時候來了一群白色的鷺鷥,他們也被這里的風景所吸引,在這里安了家,常常在潭邊捕魚,或在田間漫步,也過著平靜的日子。這眼前的美景不是我們的想象,而是真真實實的存在著!這樣的美景讓你感受到什么呢?(寧靜、幽美)。

a.議論紛紛,心里很擔心。聯系課文說說你認為它們會擔心什么呢?(有感情的朗讀)。

b.有著美好的愿望。(誰有什么愿望?人與動物和諧相處。(有感情的朗讀))。

(1)工程車來來往往,整天轟轟隆隆的,塵土飛揚。

a.噪音和塵土讓鷺鷥們不習慣。他們習慣的是什么?聯系前文想一想,說一說。

b.(失去了平靜,安靜。)指導讀:一些不習慣的鷺鷥都先搬走了。是啊,聽著機器的轟鳴,原本寧靜的家園被一只只“怪手”給毀了!

(3)水田不見了,潭邊筑起堤防,堤邊正在修建環(huán)潭道路,草地不見了,潭邊的相思林被砍光了。潭面越來越小,越來越小,小到當白鷺鷥去喝水的時候,整個潭邊的工人,售屋中心的小姐們都跑出來,大叫:“你看!白鷺鷥,真的有白鷺鷥呢!”

a.抓住詞語體會環(huán)境的變化。想象一下,山豬潭會小到什么程度?

b.出示句子:白鷺鷥嚇壞了,覺得這里實在太可怕了,再也不能住下去了。他決定立刻就搬家。什么讓它覺得可怕?(沒有了水田,沒有了食物,沒有了相思樹,也就沒有了它們棲息的家?。。┤藗冊隗@訝的叫著:“真的有白鷺鷥!”時,可惜,他們不知道的是,在短短的三個月時間里,成千2上萬只白鷺鷥都飛走了,只剩下這是最后一只白鷺鷥!不久的將來,我們將會連這最后一只白鷺鷥都會失去!是我們自己的所作所為親手毀了我們最初的夢想:在美好的自然環(huán)境中與動物和諧共處。

5.所以,鷺鷥們都飛走了??纯代橔冃袆拥木渥?,比較這三處寫法,你發(fā)現了什么?

a.一些不習慣的鷺鷥都先搬走了。

b.暑假還沒過完,鷺鷥們都急著飛走了。

c.白鷺鷥嚇壞了,覺得這里實在太可怕了,再也不能住下去了。他決定立刻就搬家。

6.白鷺鷥一批比一批走的急切,是因為這里的環(huán)境一天比一天(惡劣)。就連最后一只白鷺鷥也不堪忍受,倉皇離開。你能理解這些鷺鷥們的感受嗎?帶著這樣的感受來分角色讀讀重點句子。(男生讀環(huán)境變化,女生讀白鷺鷥的不同反應。)。

8.學習“遺失啟事”,強化環(huán)境意識。

(1)真是心有靈犀一點通。一群環(huán)保工作者聽到了白鷺鷥的訴說,他們舉起了一塊牌子:(課件出示遺失啟事,以讀代講)。

(3)現在的山豬潭不在祥和。白鷺鷥們無家可歸,你愿意為白鷺鷥在武漢找個家嗎?快快模仿廣告語或遺失啟事,寫下邀請吧!(課件出示邀請函)。

五、課堂總結。

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讓最后一只白鷺鷥的悲劇不再有!

最后一只白鷺鷥。

白鷺課教案篇九

高爾基所說的“讀一本好書是一種巨大的享樂”。所以,我們要多閱讀課本以外的書籍,讓我們看到更廣闊的、神奇的世界。讓課外閱讀帶給我們更多的快樂。在這節(jié)課中,同學們積極思考,認真做筆記,勇于發(fā)言,能力得到提升。

白鷺課教案篇十

:通過互動交流,引導學生初步交流讀書帶來的樂趣,從而樂于閱讀更多課外書。開課伊始,就營造出一種濃濃的語文味,感受書香氛圍?!?。

1.課件出示:

三、你讀過這些書嗎?

1.學生自由讀課本內容,標注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在小組內交流疑難問題,不明白的可以在班上討論。

3.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教師進行引導。

(1)神話產生于人類遠古時代,是人類最早的幻想性口頭文學作品。是原始人類開始思考與探索自然并結合自己的想象力所產生的。當時生產工具簡陋,變幻莫測的自然力對人類形成嚴重的威脅,但原始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也處于極為幼稚的階段。日月的運行、晝夜的變化、水旱災害的產生,生老病死等,都使他們迷惑、驚奇和恐慌。他們迫切地希望認識自然,于是便以自身為依據,想象天地萬物都和人一樣,因此,所有的自然物和自然力都被神化了。神話是原始人在那極為困難的條件下,企圖認識自然、控制自然的一種精神活動,同時也寄托了人類的向往和宗教的實化展現。

(2)神話一般可分為三種類型:創(chuàng)世神話、神佛神話、英雄神話。

(3)神話中充滿神奇的幻想,它把原始勞動者的愿望和世界萬物的生長變化都蒙上一層奇異的色彩。神話中神的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原始人類的認識和愿望的理想化。

(4)西方的神話更加豐富,古希臘神話是成體系的,神與神的關系復雜而且完整,主要見于兩部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奧德賽》,還有《神譜》、《變形記》等,以及古希臘的悲劇和喜劇。

就被史家統稱為"希臘神話",

四、如何讀書。

怎樣讀書呢?

1.小組交流討論。

2.教師指導。

白鷺課教案篇十一

作者:徐月明。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詞語。

3、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4、憑借具體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激發(fā)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憑借具體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作者從哪幾方面寫出了白鷺的美?

(白鷺的顏色、身段的精巧及覓食、棲息、飛行時的韻味)。

2、在作者的眼中,白鷺是什么?(一首精巧的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過渡:作者為何把白鷺比作精巧的詩,韻味無窮的詩?

二、賞讀課文第二段。

1、作者為什么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請朗讀第二段,分別找出與白鷺是“精巧的詩”“韻味無窮的詩”相對應的語句。

2、學生交流。(2、5小節(jié)與白鷺是“精巧的詩”相對應;6、7、8小節(jié)與白鷺是“韻味無窮的詩”相對應。)。

3、再讀第二段,邊讀邊想:這段主要寫了什么?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顏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這段是概括描寫,哪小節(jié)對應這一節(jié)進行了具體描寫?(第五自然段)。

4、出示第五小節(jié)。

(身段精巧,顏色和諧,一切都很適宜,的確精巧如詩。)白鶴、朱鷺、蒼鷺與它相比呢?

5、指導朗讀,體會作者語言優(yōu)美如詩。

三、精讀第三段。

1、自由輕聲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段作者為了表現“白鷺是韻味無窮的詩”,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白鷺?(覓食、棲息、飛行及白鷺不會唱歌)。

2、其實這幾方面在作者的筆下恰如幾幅優(yōu)美的畫,讓我們來品味品味。指名分節(jié)讀6、7、8、9小節(jié)。你能概括這幾幅畫面嗎?(白鷺釣魚圖、白鷺瞭望圖、白鷺晚飛圖)。

3、有感情地朗讀這三小節(jié),你最喜歡哪一幅圖?說說你的體會。四人小組交流。

4、匯報:

白鷺釣魚圖:

作者聯想豐富,用擬人的手法將捕魚的白鷺想象成在釣魚,以比喻的方法把整個清水田想象成嵌在玻璃框里的畫,生動地描繪出白鷺在清水田里覓食時的迷人景象,韻味十足。

指導朗讀。

白鷺了望圖:

畫面富有詩意:孤獨、站在小樹的絕頂、看來不大安穩(wěn)、卻很悠然、一種嗜好。引導學生感受白鷺孤獨站立在小樹絕頂悠然自得的獨特的美。

指導朗讀。

白鷺飛行圖:

指名讀。你是怎么體會“偶爾”這個詞的?(說明白鷺低飛并不常見)。

“悠然地觀看這情景,可說是鄉(xiāng)村生活中的一大樂事”你體會到什么?(白鷺低飛給人以美的享受,帶來無窮樂趣。)。

教師范讀。指導學生體會悠然的心境,讀出享受的情趣。

5、盡管白鷺的無聲會讓人覺得美中不足,但“無聲勝有聲”,白鷺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優(yōu)美的歌嗎?齊讀第九小節(jié)。

你有什么體會?(白鷺的外形那么漂亮,活動那么高雅脫俗,它就是能給人們帶來快樂的一首無聲的歌。)。

自由練讀。

6、這幾幅優(yōu)美的圖畫令人沉醉,讓我們把它們記在腦海中,指導學生背誦第二段。

四、回讀第四段。

現在你知道作者為何把白鷺比作韻味無窮的詩了嗎?(白鷺外形精巧,給人類美的享受;白鷺靜靜地“釣魚”、悠悠地站立、低低地飛行,高雅脫俗,使人產生無限的遐想,帶給人無比的快樂。)指導朗讀。

這段話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與第一段首尾呼應,總結全文)。

五、總結全文。

1、練讀全文,將你讀得最有意境的一節(jié)讀給大家聽聽。

2、生活中有沒有哪些情景也充滿韻味?(竹濤聲聲;白鴿群飛;日升日落……)。

3、白鷺是一首詩,精巧的詩,韻味無窮的詩。作者的語言也精美如詩如畫,大家要反復咀嚼。

白鷺課教案篇十二

作者:佚名????轉貼自:本站原創(chuàng)????點擊數:146

第十二冊《白鷺》

執(zhí)教者:淮安市盱睮縣三河實驗小學 張家璟

一、導入

1.同學們,看,這里有一首詩,自己讀讀

2.知道這首詩是描寫什么動物的嗎?

3.你還知道還有哪些詩歌是描寫白鷺的呢?

二、新授

1.郭沫若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來贊美白鷺,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內容。

(2)學生自讀

2.出示生字詞

(1)自讀生字詞

(2)指名讀(請兩位)

(3)講究幾個重點的字

“蓑”你怎么來記呢?

我國的哪些古詩也可以幫助你背誦這個詞語呢?

齊讀生字詞

3.解決了生字詞的問題,我們看看讀書讀得怎么樣?

(1)指名讀

(2)教師點評語言:讀書讀得真好,有了好的開頭我們就成功了一半了。

(3)指名讀

(4)白鷺在郭沫若的心目中是什么?

師生交流:是歌、是詩、是精巧的詩

(1)讀了這兩句話,你們有什么問題嗎?

(2)有了問題怎樣解決呢?

(4)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劃,然后同座位之間進行了交流。

5.師生交流

(1)學生說:老師出示相關的語句

那雪白的蓑毛……

為什么?自讀這一段文字――師生點評——指導朗讀,——還有誰愿意來讀一讀嗎?

老師把這段文字進行了小小的修改,成了一首詩歌

這么美的文字,這么漂亮的白鷺,想把它留在自己的頭腦中呢?

自己練習背誦――齊背課文。

(2)還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鷺是首詩呢?

老師覺得對比也是能夠表現白鷺是一首詩的,在文章的第幾自然段呢?

為什么這么說呢?

想看看這只白鷺嗎?想像一下,一陣風吹來,會有一種很什么感覺?

看看這一節(jié)的最后一節(jié),它站在高高的樹上,究竟在干什么呢?

師生交流

指導朗讀

(3)還從哪些地方看出這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呢?

師生交流

出示文字,讀讀,你釣過魚嗎?那是一種什么感覺,再請一位學生讀讀――指導朗讀

(4)學生說:……白鷺本身不就一種歌嗎?

師生交流

為什么它不會唱歌,為什么又說他的歌嗎?

師生交流

我想到今年春節(jié)晚會上的一個節(jié)目——《千手觀音》

老師相信大家到了這兒,一定能夠把這兩句話讀好。

學生齊讀最后兩句

三、課外拓展

出示:

《絕句》、《漁歌子》

齊讀古詩

2.在文學家的眼里是一首詩,在你們的眼里白鷺是什么呢?

(1)師生交流

(2)教師點評,鼓勵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8708818.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