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舊事隨筆【精選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2-05-18 11:24:44
城南舊事隨筆【精選4篇】
時間:2022-05-18 11:24:44     小編:劉同學(xué)

大家都寫過,根據(jù)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yōu)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得城南舊事隨筆【精選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城南舊事隨筆【精選4篇】

城南舊事隨筆【精選4篇】一

暑假中,我又讀了一遍《城南舊事》,讓我對它有了更深的了解。

我認(rèn)認(rèn)真真的品味里面的好詞佳句,生怕漏了什么重要東西,總結(jié)出了這些內(nèi)容:

描繪了20世紀(jì)20年代六歲的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經(jīng)歷的城南往事,但因各種不便和親人的接連失去使小英子帶著疑惑告別了童年,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上個世紀(jì)初北京人的生活。

讀完這本書,我獲得了許許多多的感受:小英子這么小就能打理家事,還能夠幫助別人,有一顆善良的心我們要向她學(xué)習(xí)那種不怕困難,機(jī)智勇敢,樂于助人的精神。她是多么令人敬佩呀!

小英子雖然年紀(jì)小,但是她能體會到大人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思念的感情是一個心靈手巧的小女孩。不愧是我們的好榜樣!

城南舊事隨筆【精選4篇】二

初讀《城南舊事》這本書,我就覺得這本書很好看,很有意思。作者講述了她小時候的事,也就是文中的小英子。我讀完文中前面的那部分,覺得文中別人都叫她“瘋子”的秀貞,和不是父母親生的而是從齊華門撿到的妞兒,最引起我的注意。

剛讀的時候,我怎么也沒想到秀貞和妞兒是母女,到后來我才想明白了過來。我覺得她們能認(rèn)識作者小英子真得很幸運,非常的幸運,因為是小英子讓她們母女倆相遇的。

城南舊事隨筆【精選4篇】三

偶然間在一本書上看到著名詩人余光中先生的這樣一句話:上海是張愛玲的,北京是林海音的。張愛玲與上海的關(guān)系不難理解,十里洋場,一城故事;然而提到北京,我更多的想到的卻是老舍。《駱駝祥子》《茶館》《龍須溝》……那些膾炙人口的名篇,都反映了老北京的風(fēng)貌與那個年代普通北京老百姓的生活。于是,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后,我翻開書架上塵封已久《城南舊事》,去探尋林海音心中的那個老北京,走進(jìn)那一片斜陽古道,城南落花。

走進(jìn)《城南舊事》,便深深地感受到這一個“舊”字的含義。古城的殘片,大樹的幾根垂落枝條,瓦隆中存留的枯葉,臨街老店被涂蓋的字號,半扇院門的的插閂,還有屋頂上的花盆以及飄落在皇城墻上的冬雪……簡簡單單的意象,一個一個的片段,像是一扇古舊的銅門,輕叩,推開,便走進(jìn)了歷史,走進(jìn)了另一種生活。

《城南舊事》由《惠安館傳奇》、《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五個小故事組成,在這些故事中,作者以孩童純真的視角記錄著她自己的童年,記錄著兒時自己眼中的“瘋女”秀貞、小伙伴妞兒、小偷、蘭姨娘、宋媽、爸爸、媽媽以及她與他們之間的故事。

《惠安館傳奇》是其中最長的一個故事,篇幅幾乎占到全書的一半。英子隨宋媽打水時在井邊遇到了梳一根細(xì)細(xì)辮子的妞兒,與她成為了親密無間的小伙伴,兩個人常常一起看小雞,踢銅錢。她偶爾給英子講逼著自己學(xué)唱戲的父親,虐待自己的母親,并許下要離開家去找親生父母的愿望。英子對她十分同情?;莅拆^門前總站著的蓬劉海紅裙子的姑娘也令英子很好奇,她就是人們口中的“瘋女”秀貞。一個午后英子悄悄溜到惠安館,秀貞的可愛與親切讓英子忍不住想要與她親近,和她一起玩兒。漸漸地英子知道了秀貞的故事,她與大學(xué)生思康相戀又不得不分開,他們的孩子被她的父母抱走扔掉……英子覺得她可憐,要幫答應(yīng)她找到女兒小桂子,并把自己鐘愛的鉆石表送給小桂子。故事繼續(xù)展開,英子知道了妞兒就是秀貞日思夜想的小桂子,于是一個下雨的傍晚,英子帶著妞兒去找秀貞,并把一個金鐲子送給她們,幫助她們?nèi)フ疫h(yuǎn)在南方的思康。

《我們看海去》是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英子用她平實而安靜的文字,為我們講述了她與一個小偷之間的真摯情誼。英子送走妞兒和秀貞后大病一場,病好后父母帶著英子搬到了一個新的胡同。新家附近有一座空房子,空房子對面有一片空地,長滿了一人高的荒草。英子草地里幫同學(xué)找球時與一個小偷偶遇,他有著厚厚的嘴唇。英子起初有些害怕,但想起會看相的李伯伯曾經(jīng)告訴她“嘴唇厚墩墩的人為人忠厚老實”時,便覺得他很善良。那個人??溆⒆勇斆鳌⒘胬?、厚道,并鼓勵她好好讀書,一來二去,他們成為了朋友。那個人喜歡給英子講自己的故事,講自己的不肖,講自己成績優(yōu)異的弟弟,語氣里有著些許的無奈。他的弟弟與英子在同一個學(xué)校讀書,每次提到弟弟時,他都十分自豪,他要盡哥哥的責(zé)任,要供弟弟飄洋過海去念書。

英子有個愿望是去看海,那個人也有這個愿望,于是他們立下了“我們看海去”的約定。那個人常常對英子說“我也是好人”、“記住,我可不是壞人啊”,后來還將自己珍藏的一串佛珠送給了英子。年幼的英子不懂什么是賊,也不懂那個人為什么這樣說。直到他因偷盜被抓,英子依然相信他不是壞人,不愿按媽媽說的那樣把他當(dāng)做壞人。“我們看海去!我們看海去!藍(lán)色的大海上,揚(yáng)著白色的帆。金紅的太陽,從海上升起來,照到海面照到船頭。我們看海去!我們看海去!”《我們?nèi)タ春!愤@首小詩常常被英子和小偷吟誦,貫穿于故事始末,簡單的文字,卻為我們勾勒出一副純美的畫面。藍(lán)色的大海上,白色的帆,金紅的太陽,照著海面,照著他們的約定,照著英子的童年。

也許,童年,是記憶的開始,也是一個夢的符號,它代表經(jīng)歷滄桑后的人對純真年代的懷念。童年,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干凈的文字,純真的感情,讀《城南舊事》,內(nèi)心總有滿滿的溫暖。然而這種溫暖背后,又有著一分淡淡的無奈與憂傷。會館門前的“瘋女”秀貞、遍體鞭痕的小伙伴妞兒、出沒在荒草叢中的小偷、斜著嘴笑的蘭姨娘、不理“我們”的德先叔、朝夕相伴的乳母宋媽、沉疴染身而終眠地下的慈父……他們都曾和英子玩過、談笑過、一同生活過,他們的音容笑貌猶在,卻又都一一悄然離去……

喜歡《城南舊事》,實在不是沒有道理的。最初吸引我的,便是它那童稚、細(xì)膩、溫馨的文字。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復(fù)雜的修辭,簡簡單單的語言,卻將人深深地吸引?!痘莅拆^傳奇》中有這樣的話:“太陽從大玻璃窗透進(jìn)來,照到大白紙糊的墻上,照到三屜桌上,照到我的小床上來了。我醒了,還躺在床上,看那道太陽光里飛舞著的許多小小的,小小的塵埃。宋媽過來撣窗臺,撣桌子,隨著雞毛撣子的舞動,那道陽光里的塵埃加多了,飛舞得更熱鬧了?!巴夂苊髁?,干禿的樹枝上落著幾只不怕冷的小鳥,我在想,什么時候那樹上才能長滿葉子呢?這是我們在北京過的第一個冬天?!焙⑼愕恼Z言,不華麗,卻會為我們營造出很強(qiáng)的畫面感,質(zhì)樸純真。讀著這樣的文字,就仿佛看到了英子的小床,看到了曬到小床上的陽光,看到了陽光中飛舞的小小的灰塵,看到了坐在窗前發(fā)呆的英子。這文字就如同冬日的陽光,平凡卻溫暖,讓人留戀。讀《城南舊事》,就如同與一位多年未見得老友對談,那樣自然,那樣舒服。

除了那童稚、細(xì)膩、溫馨的文字,更令我動容的是英子那一顆善良,純潔的心?!痘莅拆^傳奇》的文末講述英子在搬家途中的所見所聞時有這樣一段文字:“我重新坐正,只好看趕馬車的人狠心地抽打他的馬。皮鞭子下去,那馬身上會起一條條的青色的傷痕嗎?像我在西廂房里,撩起一個人的袖子,看見她胳膊上的那樣的傷痕嗎?早晨的太陽,照到西廂房里,照到她那不太干凈的臉上,那又濕又長的睫毛一閃動,眼淚就流過淚坑淌到嘴邊了!我不要看那趕車人的皮鞭子!我閉上眼,用手蒙住了臉,只聽那得得的馬蹄聲?!避嚪蜈s馬,在常人眼中普普通通的一個細(xì)節(jié),卻讓英子如此難過,仿佛皮鞭子不是打在馬的身上,而是打在英子身上,她不由得閉上眼睛,蒙住臉,不忍相視。其實又何止是對馬兒呢?無論是“瘋女”秀貞,她的伙伴妞兒,小偷,還是與她朝夕相伴的乳母宋媽,她們都是不完美的,然而英子總可以帶著一顆充滿愛的與他們相處,并與他們成為朋友。

從《城南舊事》中,亦可以看到老北京的風(fēng)貌。“這是條死胡同,做買賣的從湯匙的把兒進(jìn)來,繞著湯匙底兒走一圈,就還得從原路出去。這時剃頭挑子過來了,那兩片鐵夾子“喚頭”彈得嗡嗡地響,也沒人出來剃頭。打糖鑼的也來了,他的挑子上有酸棗面兒,有印花人兒,有山楂片,還有珠串子,是我最喜歡的”英子是這樣描述新家的胡同的?!昂?,“剃頭挑子”“糖鑼”“印花人兒”……從這些獨具京味兒的物件中,可以看到一個漸漸遠(yuǎn)去的老北京和老北京人的生活,也明白余光中先生為什么說“北京是林海音的”了。

如果說散文是一杯茶,小說是一杯咖啡,那么《城南舊事》就是一杯溫潤的牛奶,在那些陽光燦爛的午后細(xì)細(xì)品讀,心頭會漾起一絲絲的溫暖。她是那樣的精致,并不刻意表達(dá)什么,只一幅場景一幅場景地從容描繪一個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說它自己。那樣地不疾不徐,溫厚淳和,那樣地純凈淡泊,彌久恒馨,那樣地滿是人間煙火味,卻無半點追名逐利心。

一滴水可以折射一個紛繁的世界,一扇窗可以通向一顆溫暖的心。而《城南舊事》就是一扇門,走進(jìn)它,便可以走進(jìn)一片落花與斜陽,走進(jìn)英子的童年,并在她的童年中回憶我們自己的童年。

城南舊事隨筆【精選4篇】四

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但是童年卻一去不還。冬陽底下學(xué)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這是在小學(xué)課本上那篇《冬陽·童年·駱駝隊》里的話,長大后的英子想象著冬陽下的駱駝隊走過來,然后聽見緩慢悅耳的鈴聲,童年重臨于心頭,于是默默地想,慢慢地寫,就這樣,有了一本《城南舊事》。

第一次讀《城南舊事》時,就真切地感覺到,林海音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才會動起筆,讓真正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冻悄吓f事》,全書透過英子童稚的雙眼,觀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悲觀離合,淡淡的哀愁與沉沉的相思,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靜靜地讀著那一行行文字,入了迷,分辨不清那是英子的童年還是我的童年。不禁想問,是不是每個小孩都有過相似的經(jīng)歷,要不,怎會讓人看得那么投入,跟著英子傷心哭泣,獨自思念?

惠安館里,癡癡等待心上人的秀貞,她是那樣的執(zhí)著,深信著她的幸福就在不遠(yuǎn)處。一年又一年,為她不知身在何處的小桂子做新衣裳,春去秋又來,都呆呆地看著老槐樹,靜靜地等那心中的愛人。所有的人都管她叫瘋子,英子卻愿意跟她做朋友,愿意聽她講著思康三叔,講小桂子……聽得糊涂,聽著聽著,英子就分不清現(xiàn)實與夢境了。醒來時,一切卻也成為了過去。

后來英子就搬新家了。在新的地方,英子又和誰定下了約定說“我們看海去”。那篇英子很喜歡的課文,我也很喜歡,于是會輕輕念著“藍(lán)色的大海上,揚(yáng)著白色的帆。金紅的太陽,從海上升起來,照到海面,照到船頭。我們看海去”。英子把課文念給草地里的那個人聽,那人也喜歡。英子說她分不清好人壞人,但她真的很怕離別,那人是好是壞,英子不在乎,她喜歡聽他講家里的老母親,出色的弟弟,還有一些美好的想法……當(dāng)知道那人要走時,英子的眼淚就控制不住地掉下來了。

英子還有惦記著誰呢?是來了又走的蘭姨娘?她和德先叔叔坐上了馬車,馬車跑得很快,揚(yáng)起一陣滾滾灰塵,他們是駛向了幸福嗎?宋大媽也走了,她還好嗎?有沒有找到她的小丫頭呢?這些,英子都不知道答案,她唯一知道的就是——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當(dāng)英子作為畢業(yè)生代表到臺前代領(lǐng)小學(xué)畢業(yè)證書時,她親愛的爸爸卻不能來了。院子的夾竹桃已垂落,爸爸走了,英子是小小的大人了。童年,是否就這樣過去了呢?

《城南舊事》,彌漫著的是離別的傷,英子的淚落下來,打中我心中的那根弦,使它久久顫動,不能平靜。遙遠(yuǎn)的童年,不管時光如何飛逝,往日一幕幕,還是能清晰浮現(xiàn)。

我的童年里,沒有惠安館,沒有秀貞,但是有瘋子。善良的英子很勇敢,她敢靠近被稱為“瘋子”的秀貞,而那時的我可能也很善良,但是不勇敢,沒敢接觸鄰家的瘋子,每次她經(jīng)過我家時,會沖著我笑,就像秀貞對著英子笑那樣,然后我就害怕地躲開。童年的勇敢也許更多地來自好奇,我沒有英子那么勇敢,可能也就因為我沒有她那么大的好奇心罷了,我們或多或少地也有著相同之處吧,那就是對人對事會有自己的判斷,即使那時的我們依然稚嫩。和陌生人許下約定,忘了自己有沒有做過這類的事,可是我相信小小的人兒也會懂得離別,懂得承諾。慢慢地長大,似乎開始懂了很多事,有時會想起那些別離后就沒再見的人,想起他們曾送自己一顆糖或為自己折了千紙鶴,思緒胡亂飛著,沒來由地猜測遠(yuǎn)方的他們現(xiàn)在是什么樣子,在做著什么事。童年很美好,因為我們很單純;童年很快樂,因為我們很善良;童年很自由,因為我們很無知……老是在不斷地盼望著,于是我們長大了,突然就懷念起童年了。

也許,《城南舊事》只是想告訴我們:讓真正的童年過去吧,心靈的童年會永存。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30204.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