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是經(jīng)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記敘文開頭【精選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記敘文開頭【精選7篇】一
一個對我來說很熟悉的老爺爺,總是臉上帶著和藹的微笑。每次放學路過他家店,我都會習慣的和他打招呼,我們都喜歡和他聊天,因為他那和藹的笑容總會為我們消除煩惱。
他是一位賣火勺的老爺爺(“火勺”我們這里的小吃;和燒餅、驢肉火燒不同,延慶的火勺是用天然的火爐烘烤而成,里面有瓤,有一股椒鹽的香味。)他的店鋪處于繁華的地段,鄰近是小區(qū)、幼兒園、小學、初中,所以不管什么時候都是排著長長的隊伍,店里人滿為患。所以我也算是吃著他做的火勺長大的。
我上幼兒園的時候每天早上路過那家店鋪,總會央求著奶奶給我買一個火勺,里面加一根腸。奶奶總會無奈的說:“火勺腦袋,吃了這么多還不膩呀!”不過奶奶還是給我買了。每當吃到火勺我總覺的很開心。當我上小學的時候,幾乎每天上學早晨都要去買一個火勺加腸,因為順路。隨著物價上漲,火勺不僅漲價了,從原來的五毛漲到七毛;加的種類也多了:有玉米腸、泥腸、魷魚卷、雞排……。
有一次,因為要早點到學校值周,所以我起的很早,因為平常早上我都是順路買個火勺當早飯吃的,所以怕今天去學校早火勺店沒開,我就在家煮了塊方便面,墊下肚子。當我從家出來路過火勺店的時候,燈火通明,買火勺的人已經(jīng)排起了隊,程爺爺正準備開張,老伴幫他和著面團,一邊迎接著顧客,我居然沒想到這么早就開始營業(yè),程爺爺微笑的像我打招呼:“上學去呀?今天怎么這么早就去啊?”我答到:“今天要去學校值周。程爺爺,我先走了?!?/p>
上了初中,我還拉著我閨蜜去吃,在沒有認識到我的閨蜜的時候,我一直以為我是這家店的老粉絲,結(jié)果,我閨蜜說她也是吃這個長大的。我倆還真是有緣。(話說,我之前怎么沒見過她呢?)每當我們下午放學,便加餐一頓,我們互相請著對方吃,一邊吃一邊和程爺爺聊天。記得,他有段時間去參加了全鎮(zhèn)的火勺大賽,獲得了第一名,回來就向我們瑟,真是個老頑童;不久之后,對面的一條街也開了家火勺店,我們還跟程爺爺開玩笑:“你有個競爭對手,怕了嗎?”程爺爺笑著說:“我一個老頭子怕什么!我可是咱們鎮(zhèn)的第一,我們這叫相互學習,沒聽過人無完人嗎?”自從新開了一家店,程爺爺?shù)纳庖惶觳蝗缫惶?,走了好多老顧客,但是新開的那家店種類沒有程爺爺多,所以,學生們還是愿意來程爺爺家買。我和我的閨蜜一直都在程爺爺這里吃,我們喜歡這個熟悉的味道。
自從我上了高中就再也沒見過他了;聽人家說,程爺爺生病了,患了腦梗行動不便,就把店面盤給了別人。我也就再也沒見過程爺爺了,小區(qū)里的人都說他是上半輩子掙小孩子錢掙多了,做了虧心的買賣,所以到老了得了腦梗。我不這么認為,雖然到后來程爺爺?shù)幕鹕讖钠呙L到一塊,但我認為那是他應(yīng)該得到的,畢竟這么多年起早貪黑,一個小小的面團經(jīng)過他的手反復(fù)揉搓,直到烘烤完成,這簡單的步驟中,融入的都是時間和心血。能得到“第一”的人,背后是付出了多么大的努力。畢竟上了歲數(shù),再加上常年累月的職業(yè)病,不過得了這個病,確實挺讓人出乎意料的。老兩口,能從小店面一步步做大做強,遇到的困難有誰會懂呢?
現(xiàn)在很少見到他,但是如果再見到他,他應(yīng)該還是那個臉帶笑容,跟你瑟的光輝事跡的和藹老頭。
記敘文開頭【精選7篇】二
作文在高考語文中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作文一直以來是很多同學比較頭疼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記敘文開頭寫作技巧,歡迎大家參考!
?
【記敘文開頭寫作技巧】
一、什么是記敘文
對中學生而言,記敘文是一種比較熟練也比較容易掌握的文體。然而,我在閱卷中也常??吹轿捏w感不強的記敘文。例如1994年的高考作文,要求以“嘗試”為題,寫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記敘文。可是,有不少文章或敘議并重,平分秋色;或議論過多,喧賓奪主;或敘少議多,本末倒置。據(jù)江蘇省高考語文閱卷點的粗略統(tǒng)計,該省20萬考生中,不符合文體要求的有3%之多。有的考生,其選材的眼光就決定了他不可能寫出像樣的記敘文。例如,有一位考生,寫同學到“我”家來玩,因為父母不在家,“我們”就自己“嘗試”著包餃子,一篇700多字的文章,用了23個“再”字:先弄一點面粉,再加水,再揉,再搓,再搟成餃皮……先把菜剁碎,再加一點鹽,再加一點醬油……盡管文章也是有頭有尾,清楚完整,但卻很難說是一篇記敘文,而是比較典型的“怎樣包餃子”的程序說明文。當年,許多寫“嘗試”著做一個物理實驗、化學實驗,“嘗試”著解剖一只青蛙、一條鯽魚的作文,嚴格地說來都不是記敘文,而是說明文或應(yīng)用文。
記敘文以敘述、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運用形象思維的手段,通過敘事、記人、寫景、狀物等來反映豐富多彩的現(xiàn)實生活。
二、記敘文的特點
1. 創(chuàng)造性
這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首先,記敘文雖然不像文學作品那樣,對生活現(xiàn)象進行集中概括,通過典型形象來反映生活;而是常常選擇日常生活中的那些親眼所見、親身經(jīng)歷、親自體驗過的生活內(nèi)容作為寫作的材料;但是,這決不意味著作者可以把現(xiàn)成的生活材料照抄到文章中去,決不意味著作者不需要對生活材料進行加工改造、提煉生發(fā);相反,這是把生活材料轉(zhuǎn)化成文章的必不可少的“工序”。這種加工改造、提煉生發(fā)的過程,包含著作者大量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以寫作成品形式出現(xiàn)的記敘文,不可能是客觀生活的翻版,也不僅是作者心靈的視像,它是飽和著作者心血的精神產(chǎn)品,是作者心靈和客觀事物遇合所孕育出來的創(chuàng)造物。其次,記敘文是用語言文字作為傳達的媒介的,從本質(zhì)上看,記敘文就是某種經(jīng)驗(外在世界的人、事,內(nèi)在世界的思想、情感等)的陳述,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敘述,本身就是一種創(chuàng)造。語言文字無法代替真實存在,語言化了的世界就不再是真實存在的世界本身。將真實存在轉(zhuǎn)化成語言文字的工作,就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第三,把真實存在轉(zhuǎn)化成語言文字可以有千萬種不同的方式,選用哪一種方式,即最后完成的文章是何種模樣,其中必然包含著作者個人心靈的運作。因此,任何記敘文總是不可避免地帶有作者個人心靈的色彩,正如蘇聯(lián)作家秋切夫所說:“我在一切之中,一切之中都有我。”所以,我認為,盡管記敘文是客觀世界的反映,但這種反映,又總是和作者個人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結(jié)合在一起的,是通過作者個人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來反映的。
用語言文字把生活材料轉(zhuǎn)化成記敘文,本身就包含創(chuàng)造性因素在內(nèi),如果在轉(zhuǎn)化的方式上能夠別出心裁,與眾不同,其創(chuàng)造的程度就愈高。所以,寫好記敘文的關(guān)鍵,一是要選擇新穎的材料,二是要采用新穎的寫法。
2. 形象性
議論文是以抽象的概念、判斷、推理來揭示事物的本質(zhì),表達對生活的認識,它在許多具體的個別的事物中概括、抽取共同的特點,而把產(chǎn)生這些認識所依賴的一個個具體的個別的表象留置在作品之外。記敘文則恰恰相反,它往往抓住具體的個別的事物“做文章”。所以,它以敘述、描寫為主要的表達方式,即使偶用議論,其目的也是為了“畫龍點睛”,并且也往往是在畫好全龍以后,才去輕輕一“點”。在這里,“龍身”是主體,是基礎(chǔ)。記敘文要靠具體的形象去感染讀者。敘述,必須清楚地交代事情的來龍去脈、前因后果以及具體的發(fā)展過程;描寫,必須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觸其物,如食其味,歷歷可感,如在目前。在記敘文寫作中,創(chuàng)造場面是最基本的手段。因為說到底記敘文總是要在縱橫兩個方面來組織結(jié)構(gòu),縱就是時間的延續(xù),橫就是空間的展開,而場面就是對人或物在特定的時空中存在或活動狀況的描述。只有組織起一連串的場面,記敘文才能獲得生動具體的形象感。
所以,那種連貫、整一、富有動態(tài)感的材料,是記敘文最需要的材料。對短小的記敘文來說,就更是如此。那種千里來龍,百年紛爭式的材料,不是記敘文的好材料,記敘文需要的是縮時間于一瞬,寓空間于一隅的短小精悍的材料。
3. 情趣性
從格調(diào)上來說,記敘文不像議論文那樣莊重嚴肅,也不像說明文那樣冷靜客觀,它追求的是以情動人,以趣逗人。從選材方面來看,記敘文并不要求一定要選擇重大題材,而往往是從日常生活中選擇富有情趣的凡人小事,作者往往通過對凡人小事的記述,來寄寓自己的感情,來表現(xiàn)豐富多彩的現(xiàn)實生活的某一側(cè)面。從表現(xiàn)手法方面來看,記敘文追求的是引人入勝的表達效果,它要求把寫作內(nèi)容表現(xiàn)得曲折生動,意趣盎然。有時,記敘文也傳達作者對某種事理的認識,但是,它一般不展開直接的議論,而是把這種認識潛藏在具體的生活畫面之中。它通過具體形象的描繪,潛移默化地影響讀者,從情感、情趣方面去暈染讀者,讓讀者用審美的眼光去領(lǐng)悟作品的意蘊。
在寫作記敘文的時候,寫人,最好要選擇那些內(nèi)心情感豐富復(fù)雜的人物作為描寫對象;寫事,固然要注意事件本身的脈絡(luò),但更要注意流蕩在事件中的情感線索,特別要注意選擇富有情感內(nèi)涵的細節(jié)來充實、豐滿事件的血肉;寫景、狀物,固然要注意準確地描摹景物的外在狀態(tài),但更重要的是,要寫出客觀景物與主觀感受的“化合”。
三、寫好記敘文的關(guān)鍵:選材
寫好記敘文的關(guān)鍵是選材,選到了一個好的材料,文章就成功了一半。那么,什么樣的材料才是記敘文最需要的材料呢?
1.要選擇有較強的情感內(nèi)涵的材料
老舍先生說過:“小說是情感的記錄,而不是事實的重述?!庇洈⑽膶懽饕彩侨绱?。事件,線索等等僅僅是記敘文的表層結(jié)構(gòu),其深層結(jié)構(gòu)是充溢其中的情感內(nèi)涵。事件、線索等等僅僅是承載情感內(nèi)涵的框架,真正感動人的是蘊含在框架中的情感。為什么有的文章看起來也是有頭有尾,清楚完整,但就是清淡無味,不生動,不感人呢?最關(guān)鍵的一點就是其中缺乏深厚的情感。在“記敘經(jīng)歷”的文章中,最好要選擇富有情感內(nèi)涵的經(jīng)歷。那些沒有情感內(nèi)涵的“經(jīng)歷”不是記敘文的好材料。把一次一般性的大掃除的經(jīng)過記敘得再詳細,把一次實驗課的過程描寫得再具體,把一次郊游的經(jīng)歷寫得再熱鬧,如果其中不流淌在真摯的情感,也是不可能動人的。因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語)。
1988年的高考作文題是《習慣》,文體不限。這與近兩年的話題作文有點相似。當年不少寫記敘文的考生都選擇了寫老師。應(yīng)該說,這是一種比較聰明的選擇。因為閱卷的是老師,寫老師容易博得好感。然而,寫老師的什么呢?不少考生都是這樣寫的:到了晚上,某老師又習慣性地坐到了窗前的書桌旁,照例開始備課、改作業(yè)。這樣的材料其實沒有什么寫頭,因為它只是在表揚老師的敬業(yè)精神,在情感上沒有什么特別的動人之處。試想,一位老師晚上不去備課、改作業(yè),而是去跳舞、搓麻將,會是一位好老師嗎?可是,有一位考生的選材卻不同凡響,他寫道:新學期開學了,王老師又像往常一樣來到了學校,當他快到教室門口時,突然想起自己已經(jīng)退休了。于是,只好悻悻地回了家。第二天一早,他又準備到學校去了,但這一回他記起自己已經(jīng)退休了,他應(yīng)該在家“挎垮籃子,生生爐子、抱抱孫子”了??墒牵诩依铼q如芒刺在背,坐立不安,什么事也干不了。他老是惦記著他的學生。于是,他又來到了他任教的教室旁。他要看一看他的學生。然而,他又怕影響正在聽課的學生。于是,他躡手躡腳地來到了教室的窗下,躲在那里聽學生上課的情況……這樣的選材就要高明得多了。因為這個材料中飽含著王老師對學生的夢縈魂牽的一腔深情,這是一個老教育工作者揮之不去、無法排解的對教育事業(yè)的真情。這樣的選材與晚上備課、改作業(yè),不是一個精神等級,不可同日而語。由此可見,只有那些飽含情感內(nèi)涵的材料,才是記敘文真正需要的材料。
那么,在“記敘經(jīng)歷”時,可以寫哪些情感呢?
從程度方面來說,可以寫溫情、熱情、激情等等;從類屬方面來說,可以寫親情、友情、愛情等等。要把文章寫得激動人心,要使文章具有較強的情感沖擊力,在選材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寫那些人人都能感知、體會的人之常情。情感雖然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內(nèi)在感覺,但是“人同此心,情同此理”,這就是情感具有可體驗性的生理、心理基礎(chǔ)。有許多情感內(nèi)容是人們共有的,共通的,傳達這樣的情感,就會激起別人的共鳴,就會使人感動。例如,1999年江蘇的高考優(yōu)秀作文《傷心兒女》一文,寫三個不孝兒女,在母親的彌留之際,不是給母親留下最后一點安慰,而是通過移植母親的記憶,尋找母親的遺產(chǎn),然而,他們在母親的記憶中,卻看到了母親的艱辛,母愛的偉大,母親的忍辱負重,看到了自己的丑陋。母親的記憶,蕩滌了不孝兒女靈魂深處的污垢,于是,他們的靈魂也得到了升華。對父母的孝順,是埋藏在中華民族心靈深處最深厚的感情,寫這樣的內(nèi)容,最能激起人的共鳴。這篇作文,在閱卷現(xiàn)場就使許多閱卷教師感動得熱淚盈眶,在媒體發(fā)表以后,又廣為傳誦,被視為當年全國高考的最佳作文。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它所傳達的情感打動了千千萬萬人的心。
(2)要寫那種超出常規(guī)的強烈的反常合道的情感。有時候,人物的所作所為與一般的人不一樣,似乎不大正常,但這種反常的行為中往往包含著強烈的情感。這種情感具有很強的沖擊力,往往給人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例如,上面說的那位退休的王老師,在一般人看來是有點不大正常,這么大年齡了,居然躡手躡腳躲在窗戶下聽課。但是,正是從這反常的舉動中,我們看到了他對學生執(zhí)著的愛,看到了他對教育事業(yè)的癡迷,并對他產(chǎn)生了崇高的敬意。相反,那種一到晚上就坐到窗前備課,改作業(yè)的老師,正因為他們的合常、平常、正常,反而激不起我們情感的漣漪。當情理沖突,必須舍理取情的時候;當正確與正確之戰(zhàn),必然要舍棄一方,形成悲劇沖突的時候;當人物對某種事物癡迷、執(zhí)著到難舍難分而與常規(guī)的做法不一樣的時候;情感就開始動人了?!豆鄨@叟晚逢仙女》中愛花如命的“花癡”,《聊齋志異》中的書癡、石癡、鳥癡、情癡,都是這方面的典范,我們應(yīng)該從中得到啟發(fā)。
(3)情感要能產(chǎn)生振蕩和分化。文似看山不喜平,那種一覽無余的、直線發(fā)展的情感,缺少回環(huán)蘊藉的美感,很難使人產(chǎn)生情感的激蕩。因此,在描述情感的時候,要盡量展示情感的曲折和波瀾,一步一步把讀者引入情感的旋渦。
2.要選擇有較深的主題潛能的材料
所謂主題,是指文章使用的材料所蘊含的基本意義以及作者通過對材料的思考、體驗所傳達的基本思想和評價。前者是主題的客觀性,也就是說,這種基本意義是材料本身所固有的;后者是主題的主觀性,是指作者對材料內(nèi)涵的洞見開掘。主題是客觀性和主觀性的結(jié)合。所以魯迅先生要求“選材要嚴,開掘要深”。選材和立意是記敘文寫作中兩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他們處于互相影響的聯(lián)動狀態(tài)。材料選得好,為開掘主題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主題的開掘和深化,又反過來制約、促進材料的選擇和加工。就選材這一環(huán)節(jié)而言,和選擇礦點的道理是一樣的,礦藏的深厚度如何,質(zhì)量如何,有無開采價值,這都是打井前需要認真考慮的。有些考生在選材時往往只考慮是否切題,卻很少考慮材料的主題潛能,正如魯迅先生批評的那樣:“將一些瑣屑的沒有意思的事故,便填成一篇?!边@樣的文章當然不可能獲得高分。有時候,同一材料,在不同的作者手里,可以寫出主題深淺不一的作品。但是,也有不少材料,本身并不具有什么內(nèi)涵,無論你怎樣妙筆生花,也很難開掘出多深的主題來。這就提示我們,在選材的時候,一定要事先估測一下材料的主題潛能,看看它們有沒有可開發(fā)性。
舉一個例子來說吧。1994年的高考作文《嘗試》,不少考生寫的都是嘗試著學騎車,學游泳,學燒飯做菜,學干農(nóng)活等等。這樣的材料固然也切題,卻沒有什么可以深層開發(fā)的主題潛能,充其量也就是告訴人們“只要去嘗試,就可能成功”的道理。而這樣的道理是人們共知的常理,是相當膚淺的,它并沒有為人們提供新的認識和新的啟示。這是材料本身的局限。
那么,怎樣才能選擇到具有豐富的主題潛能的材料呢?
(1)要摒棄老套的選材思路,開拓選材的視野。比如,寫《燈下》,就不要只是想到自己或別人在臺燈下刻苦讀書;寫“假如記憶可以移植”,就不要只想到不勞而獲地去移植名人的記憶。這一類老套的材料本身的主題容量就很小,當然更談不上新意了。其實,每一個題目,每一個話題,可寫的材料很多。就拿《燈下》來說吧;燈,可以有電燈、油燈、路燈、探照燈、聚光燈等等多種多樣的燈;人們在燈下也可以做各種各樣的事?!凹偃缬洃浛梢砸浦病保緛砭褪且粋€開放性極強的話題,可寫的東西太多太多了。為什么非要去一窩蜂地移植別人的記憶呢,可不可以把自己的記憶移植給別人呢?為什么非要去移植名人、偉人的記憶呢,可不可以移植普通人的記憶呢?移植了別人的記憶,人物雙方會發(fā)生些什么事呢?……一旦把思路打開,選材的天地是非常廣闊的。當年,有的考生要把自己游歷祖國名山大川的美好記憶移植給自己從來沒有出過門的奶奶,讓她也體會一下祖國美好河山的大好風光;有的考生要把自己看到的萬紫千紅、五彩繽紛的大千世界的記憶移植給從小失明的“小弟弟”;有的考生要把自己聆聽美妙音樂的記憶移植給從小失聰?shù)摹靶∶妹谩?。角度一變,境界全出?/p>
(2)要善于從日常的生活小事中發(fā)現(xiàn)具有豐富內(nèi)涵的材料。中學生的生活閱歷當然不可能太豐富,但是,“對于我們來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羅丹語)。其實,具有豐富內(nèi)涵的寫作材料無處不在,關(guān)鍵是作者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也正因為中學生的生活閱歷不夠豐富,就更需要從日常的生活小事中去發(fā)現(xiàn)有意義的材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愈是能從細小的生活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深邃的內(nèi)涵,其作品的質(zhì)量就愈高?!耙涣I忱锟词澜?,半瓣花上說人情”,這是藝術(shù)的高致。2001年江蘇的高考優(yōu)秀作文《一毛錢與誠信》,從微不足道的一毛錢中看到了誠信的彌足珍貴,看到了道德的巨大力量,這樣的選材是獨具慧、頗有新意的。
(3)要處理好虛和實的關(guān)系。中學生寫記敘文,大多數(shù)選材都比較實,都是實實在在地敘述、描寫。其實,最具有主題潛能的材料,往往是那些具有象征意蘊的事物。如《白楊禮贊》《荔枝蜜》等都是運用事物的象征意蘊來拓展作品的主題的。因此,我們在選材時,不僅要注意那些寫實性的材料,也要注意那些具有象征意蘊的材料。象征的事物往往能使作品的主題具有多義性、多層性、多向性,從而使讀者產(chǎn)生豐富的聯(lián)想,使作品產(chǎn)生特有的藝術(shù)魅力。像《門》《坡》《風》這樣的題目,就既可以是寫實的,也可以是象征的,當然也可以是二者結(jié)合的。有時候,在總體寫實的情況下,選擇一些具有象征意蘊的事物穿插其間,也能使作品蕩出虛神,收到言已盡而意無窮的藝術(shù)效果。
3.要選擇有有初步形式意味的材料
在考慮記敘文選材時,許多考生往往只注意材料內(nèi)部方面的某些因素,強調(diào)選材要積極健康、典型生動等等。這固然不錯。但是,如果忽略了記敘文的形式規(guī)范對選材的特殊要求,就會造成文體感不強,記敘文的文體特征就會因為選材不當而顯示不出來。從某種意義上來看,記敘文區(qū)別于其他文體的特點主要就表現(xiàn)在選材上。
那么,記敘文本身特有的形式規(guī)范,對選材有哪些要求呢?概括起來就是三點:連貫、整一、動態(tài)。
(1)整一。整一,就是記敘文的材料必須相對集中。這種集中,不是要求作者像寫議論文那樣圍繞中心(主題)選材,而是要求圍繞記敘文自身的內(nèi)部要素選材,或集中于人物,或集中于事件,或集中于環(huán)境,這也是記敘文內(nèi)部又可以分為寫人、敘事、繪景等類型的原因所在。議論文是旁征博引,運用零散的、片斷的材料來證明中心論點,它是在觀點與材料統(tǒng)一的原則之下,靠理性的輻射來集中材料;而記敘文則要靠自身的時空關(guān)系來凝結(jié)材料。在寫作訓練中,我們經(jīng)常可以看到《記XXX》 之類的作文,但是,這類作文往往不像記敘文而更像議論文,其原因就在于作者在選擇材料時運用的是議論文選材的方法:為了證明xxx具有某種思想品質(zhì),于是就從XXX 的生活經(jīng)歷中選擇出與這種思想品質(zhì)有關(guān)的“二三事”。其實這正是議論文中的例證法。用這種方法來選擇材料、記敘經(jīng)歷、刻畫人物,其事件往往是凌亂的,人物的思想性格往往是浮淺的,主題也往往是直露的。在1999年的高考作文中,運用一連串的“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的排比段來展開記敘的文章,之所以文體感不強,顯得松垮,散亂,其原因也就在這里。
(2)連貫。連貫,就是要求記敘文的材料,最好是截取現(xiàn)實生活中連續(xù)發(fā)生的片斷。當然,在具體描寫的時候,可以有詳略,疏密等。這里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記敘文的一個重要因素:時間。在記敘文中,要始終潛藏著時間的暗流,也正因為如此,人們把敘事作品稱之為時間的藝術(shù)。在議論文中,也往往要敘事,但是,它所敘之事,往往是擰去了時間的抽象的說明性格或主題的例證。無論是整篇的議論文還是作為例證的敘事片斷,時間往往消解在議論的邏輯展開之中,它所使用的材料,也沒有時間序列的具體要求。
在充分認識到時間在記敘文中的重要作用以后,又必然引出記敘文的另外兩個要素:原因和結(jié)果。我們強調(diào)時間序列在選材時的重要作用,并不意味著一切具有時間序列的“流水賬”都可以作為記敘文的材料,相反,只有在時間序列中包含著“價值”的材料,才是記敘文需要的材料。這里的所謂“價值”,就是伴隨著時間演進的因果裂變。福斯特曾經(jīng)打過一個很有意思的比喻:國王死了,王后也死了,這叫做“時間生活”,沒有入文的價值;國王死了王后也傷心而死,這叫做“價值生活”,就可以入文了。由此可見只有伴隨著時間的演進中,產(chǎn)生一系列因果裂變的材料,才是真正適合寫記敘文的材料。至此,我們可以說,所謂連貫,不僅僅包含著時間的連續(xù),而且也包含著因果關(guān)系的連綴。
(3)動態(tài)。動態(tài),就是要求在事物的發(fā)展過程中,在動態(tài)流程中表現(xiàn)某種主題。因此,只有那種具有動態(tài)感、過程感的材料才是記敘文真正需要的材料。從本質(zhì)上看,敘事都是對已經(jīng)過去了的事情的追述。但是,這種追述,在不同的文體中有不同的方式,在說明文中,運用的常常是“一般現(xiàn)在時”;在議論文中,運用的常常是“一般過去時”;而在記敘文中則常常要把它轉(zhuǎn)化成“現(xiàn)在進行時”。
我們說,記敘文的真正中心是人,但是,決不是用二三事的例證法就可以把人寫活的只有把人放到動態(tài)發(fā)展的人生中去,放到人的歷史性展開的過程中,才能展示人的豐富生動的性格。即使是在寫景狀物,主要表現(xiàn)空間關(guān)系的游記之中,也只有寫出諸如曲徑通幽、移步換景、豁然開朗等動態(tài)景觀,寫出人與自然景物的溝通、交流、融合等等,才能帶來藝術(shù)的美感。這也正是靜止的介紹景物的導游圖、說明書與散文、游記的區(qū)別所在。在議論文中作為例證的敘事片斷,只要交代人物做過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而在記敘文中,則不但要寫出人物做什么,更主要的是,要表現(xiàn)人物怎樣去做(動態(tài))。在導游的說明中,主要是交代那里有什么(靜態(tài));而在記敘文中則主要描寫“我”在那里看到了什么(動態(tài)),它在“我”心里引起了什么反應(yīng)(動態(tài)),“我”的行為引起了別人什么反應(yīng)(動態(tài))。
選擇具有動態(tài)感的材料,還要注意,動態(tài)發(fā)展的流程最好是波浪式的,而不是直線式的,因為那種直線式的事件、直線式的情感缺乏回環(huán)蘊藉的美。“文似看山不喜平”,在那些優(yōu)秀的作品中,我們總會感到,人物的性格、人物的內(nèi)在情感、事件的發(fā)展過程,總是曲曲折折地向前發(fā)展的中國古代小說中的那些三迭式情節(jié),如三打祝家莊、三顧茅廬三打白骨精等等,為我們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我們應(yīng)該從中得到啟發(fā)。
[佳作示范]
好 奇 心
2008年 江蘇考生
在那個不尋常的中午,在她堅定地邁出每一步時,陽光碎了。
很喜歡這樣一句話,每個女孩都是天使。但當我第一次看到她時,我覺得她不是。
她是那個坐在教室角落里的女生,不美,而且她只有一條腿。也許正是因為這,我的好奇心才會像雨后的小草一樣“嗖嗖”地長了出來。
那天的陽光好像格外刺眼,中午放學后我走得遲了點,剛好看見她拄著拐杖緩緩地走向樓梯。這時,我的好奇心告訴我:為什么不跟過去看看她怎么下樓梯呢?于是,我悄悄地跟了上去。
只見她拄著拐杖艱難地走下樓。樓梯并不高。但對于她來說每一步都是一次挑戰(zhàn)吧!她先將拐杖拄在下一級臺階上,再用腋下頂住拐杖,用力地將那條獨腿挪到下一級臺階。我看到她的雙手緊緊抓住拐杖,手上的青筋清楚可見。
這時,我的好奇心不但沒有減退,反而更加強烈了。不知是誰將吃剩的香蕉皮隨手扔在了樓梯上,大概是想惡作劇吧!不知道她會不會注意到,我屏住呼吸看著她艱難地一步一步地走下去。近了,近了……
她要做什么?只見她一手抱住欄桿,一手將拐杖放下來,接著,她蹲下身……她,竟將香蕉皮撿了起來。我的好奇心仿佛一下子被擊碎了。我覺得自己好像是一個惡魔,站在這個角落,陰險地看著這樣一個天使走進危險。
陽光透過窗射進來,我仿佛一下子被照亮了。我不再好奇她會怎樣走下樓梯,趕緊思考怎樣去彌補我的好奇犯下的錯誤。
于是,我飛快地朝她走去。她正努力著站起來。也許是因為太累了,她怎樣努力都沒有用。這時,我伸出手想把她拉起來。她抬起頭,用疑惑的眼神望著我。我輕輕地對她微笑,她便也微笑著將手遞給我。于是,我就這樣扶著她走下了樓梯。雖然,我們沒有說一句話,但我卻從她手心的溫度中感受到了來自她內(nèi)心深處的溫暖。這溫暖慢慢地將我融化,將我的好奇心融成了一顆有愛、有溫暖的心。
走出教學樓,她微笑著對我說:“謝謝。再見?!苯又阆蚵愤叺睦沧呷?,她小心翼翼地將香蕉皮扔進垃圾筒,然后又邁著堅定的步伐走出校門。耀眼的陽光灑在她瘦小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她變成了一個天使。只不過她是一個單翼的天使。她頭頂上的隱形的光環(huán)溫暖了我的心。
我站在金急雨的花樹下,將那顆好奇心小心翼翼地放進心中的角落,用她給我的充滿愛的心溫暖自己。
評析
我已經(jīng)好久沒有看到寫得這么精彩的記敘文了!見多了粗糙的敘述,俗套的描寫,讀到這樣的開頭:“在那個不尋常的中午,在她堅定地邁出每一步時,陽光碎了?!蔽医蛔《溉灰惑@,我預(yù)感到:好文章要來了!
果然,每一處描寫,都是那樣的細膩、真切,每一處心理的變化都是那樣的自然、動人,每一句話都是那樣的耐得起咀嚼、品味。請?zhí)貏e注意文中關(guān)于“陽光”的描寫,在陽光的映襯下,文中的許多描寫,都成了詩,成了畫,成了美的精靈!
寫人,固然要寫人物“做什么”,但動人處往往在“怎樣做”。
請仔細體會以下的細節(jié)描寫:
只見她一手抱住欄桿,一手將拐杖放下來,接著,她蹲下身……她,竟將香蕉皮撿了起來。我的好奇心仿佛一下子被擊碎了。我覺得自己好像是一個惡魔,站在這個角落,陰險地看著這樣一個天使走進危險。
想一想,作者為什么要著力描寫這個細節(jié)?“她蹲下身……她,竟將香蕉皮撿了起來?!边@一句中的“……”和“,”隱藏著“我”怎樣的心理過程?
好 奇 心
2008年 江蘇考生
坐在我前桌的那個人竟然沒來參加考試?!看著前面空蕩蕩的座位和那空白的答案紙,我的好奇心蠢蠢欲動。
她(他)是因為害怕嗎?
如果是這樣,我只能表示理解但并不贊成。我們這一屆是江蘇高中課改的第一屆,放在科學實驗中也就和“小白鼠”差不多,從教材內(nèi)容到考試形式都是全新的,從老師到學生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真正信心百倍的能有幾個呢?但是,我們不能因為這些不確定的因素就臨陣脫逃。高考固然可怕,但仔細想想,高考也是可愛的。它意味著我們終于能和數(shù)不清的作業(yè)、上不完的晚自習和考不完的試卷說再見了!我們終于能以最公平的方式和同齡人展開較量,證明自己的實力了!毛主席說得好,“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所以對于高考,今朝的咱們不用怕!
她(他)是因為復(fù)習太認真而病倒了嗎?
如果是這樣,那真的太不值得了。高考對于我們這群人來說是很重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直接決定了我們未來五六十年的生活質(zhì)量,很多家長都把高中生活說成是“辛苦三年,幸福六十年”,但高考的成敗并不代表一切,上大學是一條出路,不上大學也照樣有很多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選擇,“條條大路通羅馬”的古訓永遠都不會過時。所以,何必為了一次高考把自身給搞垮呢?高考誠可貴,健康價更高啊!還是咱毛主席說得好:“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她(他)已經(jīng)被某所著名院校提前錄取了嗎?
如果真是這樣,我只能說:“太羨慕了!”上學期,我們班也有一位同學被南大錄取了,當時那個轟動啊,真是無法形容。班上同學都羨慕得有點兒嫉妒,拼命吵著讓那人請客,后來還是“老班大人”結(jié)束了這場騷亂,以每人一塊德芙巧克力收場。要是我前桌的這個人真的被提前錄取了,我倒挺幸運的,興許還能沾沾她(他)的仙氣,最后也能上一所重點大學,不知道這算不算是唯心主義思想啊?
去年有部特火的電影,叫《好奇害死貓》,說的是好奇心毀了一個家庭。不過今天,在這個考場上,好奇心幫了我一個大忙!順利完成了這篇命題作文。要是有幸能拿到不錯的分數(shù),我一定會對身邊所有的人說:“好奇心真是個好東西!”
評析
在緊張的考場上,作者居然注意到前面有一位缺考的考生,于是激發(fā)了自己的好奇心,展開了豐富的聯(lián)想,成就了這樣一篇奇文。
文中關(guān)于為什么缺考的三種揣測,來自活生生的高中生活,個中滋味,甜酸苦辣,既自然真切,充滿了生活的質(zhì)感,又寫得輕松活潑,幽默詼諧。能做到這一點,靠的是平時對生活的體察,靠的是從容和自信的心態(tài)。
仔細體會,本文絕不是簡單的“靈機一動”,而是長期積累和妙手偶得相結(jié)合的成果。
從本文中我們應(yīng)當?shù)玫竭@樣的啟示:寫作的素材其實是無處不在的,關(guān)鍵是要善于體察。文中富有現(xiàn)場感的“前面空蕩蕩的座位和那空白的答案紙”,以及關(guān)于缺考原因的三種揣測,無不來自于作者對生活的體察。而我們的許多考生,被沉重的書山題海壓得連喘氣的工夫都沒有了,感覺器官也遲鈍、麻木了,對書山題海以外的事物,甚至對與自己緊密相關(guān)的生活現(xiàn)象也變得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觸而不覺了,哪里還有什么“好奇心”呢?閉目塞聽,麻木不仁,哪來寫作的素材呢?身在寶山不識寶,也只能空手而歸啊。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開發(fā)五官,永遠保持一顆敏感而活躍的“好奇心”,擁抱生活,體察生活,才能接納寫作的源頭活水。
讓我走遠看看你
2008年 湖南考生
我是你生命的延續(xù)。命運的精靈在我出生之日起便用血緣的長繩將我和你綁在一起,掙不脫,扯不斷。我們緊緊相伴十八年,卻因置身太近,使我在這十八年的晨光與黑夜感受不到我們之間真實存在的溫暖厚重的那個字。
以后啊,讓我走遠看看你。
很小的時候,別的孩子還被全家捧在手心的時候,別的父母還小心翼翼地牽著孩子過馬路的時候,你把我?guī)У接斡境剡叄妹畹目谖钦f:“下水。”幾歲的孩子,即便在淺水區(qū)也不及水深的高度,怎么敢走向那未知的恐懼?你沒法向我說明求生技能的重要,狠心扔入水中,且攔住急欲下水救援的哥哥半分鐘,任那么小的小孩子在水中掙扎、叫喊、哭泣。那是如死亡般恐怖的記憶。讓我在那么近的距離里深深怨恨著你。然而,當十歲的我被教練一眼相中,加入縣游泳隊的時候,當獨自去海南潛水卻中途弄掉氧氣嘴的時候,我突然發(fā)現(xiàn)這一技之長竟如此有用,而此時,我已經(jīng)遠離了你。
小學的時候,別的孩子還舉著棉花糖坐在單車后座的時候,別的父母還做好可口的飯菜為孩子端上桌子的時候,你配了一把亮閃閃的鑰匙掛在我胸前,隨口叮嚀:“靠著右邊走?!庇谑牵L長的20分鐘的路程,一個剛上一年級的`丫頭片子,便這樣一點一點學著自己走了。因為步行,每天要早起10多分鐘;因為步行,每天要晚回家10多分鐘?;丶液?,沒有炊煙,沒有人聲,先做作業(yè),等父母回來。你永遠不會覺得一個人呆在家里是多么恐怖的事,自強如你,只會覺得那是天經(jīng)地義。那是如粗布般灰暗無光的記憶,讓我在那么近的距離里深深怨恨著你,然而,當四年級的我便能獨自騎車去上學的時候,當12歲的我便一個人走南闖北的時候,我突然發(fā)現(xiàn)我的自立竟如此超人,而此時,我已經(jīng)遠離了你。
初中的時候,你調(diào)去外地,留我一人在家讀書。媽媽尚且每周回來一次,而你,即使我過去,也未必能找到時間陪我。好強如你,只是在偶爾見面時責備我的功課,那是如羽毛般蒼白無力的忘記,讓我在那么近的距離里深深怨恨著你。然而,當我順利考入重點中學的時候,當我在高中亦能平平穩(wěn)穩(wěn)的時候,我突然發(fā)現(xiàn)嚴厲竟能如此激勵一個人的成長,而此時,我已經(jīng)遠離了你。
今天早上,你又罵罵咧咧地責怪我不會買圓規(guī),硬是自己上街重新買回一個最好用的,親自送到教室,然后轉(zhuǎn)身離開。我站在遠處看著你,和近距離的相處不同,我突然覺得你已蒼老一個世紀。
父親,我親愛的父親,過去的十八年,我們相離得太近,因而感受不到愛的存在,那么以后,讓我走遠看看你??纯茨闶侨绾斡米约簣詫嵉谋郯驗樽约旱呐畠簱纹鹨黄瑦鄣奶炜?。
評析
2008年,湖南的高考作文題是這樣的:
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是唐代詩人韓愈的詩句。意思是說,在滋潤如酥的初春細雨中,春草發(fā)芽,遠遠望去,一片淡淡的綠色,可是走近后,卻只見到極為稀疏的草芽,綠色反而感覺不到了。詩句的意境是美的,隱含的哲理也很豐富。它使我們領(lǐng)悟到:置身太近,有時反而感覺不到實際存在的東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時需要跳出這一事物;人對事物的看法與美的感受同距離是有關(guān)系的……其實,生活中的許多事物和現(xiàn)象都含有這兩句詩的意境與哲理,關(guān)鍵在于你的觀察和體會。
請根據(jù)自己閱讀詩句所體會到的意境與哲理,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
本文作者準確地理解了命題的意圖,緊緊扣住材料中有關(guān)“距離”的提示,寫出了在“近處”看父親和在“遠處”看父親的不同的體會和感悟,文章的內(nèi)容切合題意;文章記敘了“很小的時候”、“小學的時候”、“初中的時候”與父親在一起的時候感受到的父親的嚴厲和自己的怨恨,以及“遠離”父親時才體會到這些特殊的教育方法所帶來的好處。全文線索清楚,內(nèi)容充實,語言流暢。
文章最后,父親為自己“買圓規(guī)”這個細節(jié)以及自己站在遠處看父親的感受,不僅與全文的內(nèi)容相扣相合,而且使文章的主題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
仔細想想,本文的幾個主要片段,也就是《我的父親》之類的文章中常見的內(nèi)容,但是卻被作者用到規(guī)定性很強的試題中來了,而且非常切合題意,其中的奧妙在哪里呢?這就是我多次講過的“語言周旋”“拉一拉,靠一靠,扭一扭”的技巧。你看,從文章的題目“讓我走遠看看你”到文中每寫一事都反復(fù)強調(diào)“讓我在那么近的距離里深深怨恨著你?!薄岸藭r,我已經(jīng)遠離了你。”作者在“拉、靠、扭”上用了多大的力氣!
把本文和2006年湖北的高考優(yōu)秀作文《三生有幸遇上你》結(jié)合起來閱讀,想一想,同樣的材料,怎樣轉(zhuǎn)化運用到不同的題目中去。你學到一手了嗎?
三生有幸遇上你
2006年 湖北考生
前生,今生,后世,這三生我所有的幸運都只是能夠遇上你。——題記
佛說,因果有緣,千百年的輪回皆由緣而起。我想,上輩子也就是前生,我一定是千萬次的回眸,億萬次的尋覓,才能在滾滾人流中遇到了你,惟一的你!
我是一個受命運詛咒的孩子。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上天就帶走了我的媽媽……一個熟悉的身影,眨眼間消失了,那種感覺,那種心痛貫穿了我的整個生命。從此,我變得敏感多疑,寡言少語,心靈封閉,沒有安全感,缺少人情味兒。
我以為我會一直這樣生活下去,與空虛相伴,與孤獨同眠。然而,三生有幸,我遇見了你……
我還記得第一次見到你,是在那個微涼的晚秋,枯黃的葉子漫天飛舞的時候。你作為小學三年級的班主任出現(xiàn)在我的視線里:微胖,短發(fā),一身黑色衣服,笑時給人溫暖,不笑時給人一種嚴肅。那時,我已習慣于獨守自己的心靈世界,不容外人涉足,那是偽裝到最后的堅強,也是不容任何人去打破的寧靜,對你也沒有任何多余的感情。
奇怪的是,你并未因我的冷漠而忽視我,還讓我當了學習委員,掌管班上大小事務(wù)。一有機會,便表揚我,一有時間,便找我談心,鼓勵我多與人交往,不斷地教我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你心疼我,我知道,可是,我心里的冰塊是那么牢固,那么寒冷……
時光在你的關(guān)心和我的冷漠中如白駒過隙,一晃三年過去了,我離開了你,升上了重點初中,與你的聯(lián)系少了許多,但是,你始終沒放棄過對我的感化與疼愛。
幾年如一日,你對我關(guān)愛有加,問寒問暖,情濃如水。
中考前的那個下午,我記憶猶新。你托人送給我一封信,看到信封上的熟悉筆跡,我感受到世界上最美的親情:加油,好好考,我始終相信,你是最棒的!我的眼淚潸然而下,心里有股暖流在涌動,我仿佛聽見了自己心里的冰層開始破碎的聲音,我不禁笑了,這是媽媽“走”后,我第一次幸福而快樂的微笑。
考入縣城重點高中后,我們學校與你家的距離更遠了,但我們的心更近了。你時常拎著水果來看我,給了我全部的母愛。
你的信箋和電話成了我溫暖的源泉,你的看望和談心成了我愉悅的家園,你的匯款和米菜成了我幸福的糧倉,在我渴望的時候,你是春天般的及時雨。
高考臨近,你發(fā)短信來說:“孩子,親愛的:你要認真復(fù)習啊,好好考試,我一直認為你是最優(yōu)秀的孩子!”老師,你不知道啊,我又一次落淚了,你老是惹我哭,惹得我激動地哭,惹得我高興地哭……
今天是六月七日,高考的第一天第一科。此時,我想,你肯定捧著保溫盒站在考場外,因為你說過,離這兒再遠也一定來送考。今天不知為什么你來晚了,是拎的東西多了,還是堵車了?是節(jié)約車費步行艱難,還是走錯了路?……如果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從百里之外趕到了這兒,我真的很想跑到考場外,擁抱你,親吻你,對你說一聲:“我想叫你一聲媽,老師!”
媽,我三生有幸遇見了你,雖然你并不是我的親生媽媽,但你滿足了我對母愛所有的希望,媽,我愛你!是你教我懂得愛,懂得生活,懂得追求。上帝是公平的,它帶走了一個親媽,卻還給我一個偉大的母愛!
三生有幸遇見你,希望我還有下一個“三生”,再下一個,生生世世,永遠有幸與你相見!
媽媽,你聽見了嗎?但愿生我之身的媽媽升入天堂,愛我之身的媽媽永駐人間!
我愛你,媽媽!
評 析
本文從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中選材,寫出了對一直關(guān)心“我”的老師的真摯、深沉的感情,文中對老師的肖像描寫、對老師在場外送考的想象,都寫得真切動人。文章從“題記”人手,扣上命題的要求,結(jié)尾時,又進一步照應(yīng)“三生有幸”,首尾圓合。特別是“但愿生我之身的媽媽升入天堂,愛我之身的媽媽永駐人間”一句,更把文章的感情推向高潮,讀來令人動容。
2006年湖北的高考作文題要求寫出對帶“三”字的詞語(一個或幾個,如“三思而行”“舉一反三”“三省吾身”,等等)的聯(lián)想與感悟,題目出得相當靈活,考生自由選擇、自由發(fā)揮的余地是很大的。這位考生非常聰明,她(他)所寫的其實也就是《我的老師》《記一個人》等題目中常見的內(nèi)容,但她(他)巧妙地把這些內(nèi)容融會到《三生有幸遇上你》這個題目中去了。我曾經(jīng)在許多場合講過,同樣的材料,是可以轉(zhuǎn)化運用到不同的題目中去的。北京有一位對高考作文頗有研究的特級教師甚至說,任何命題都是“不命題”。你對這篇文章的構(gòu)思,你對這樣的觀點,有什么看法呢?
記敘文開頭【精選7篇】三
一、 按游覽的順序描寫景物。
寫作時,要在認真觀察和記憶游覽的景物的基礎(chǔ)上,按照見到景物的次序,來寫所看到的景物。這樣才能做到條理清楚、自然、明白,不致于雜亂。觀察景物,通常有兩種方法。一種就是定點觀察。如站在公園某一角,對公園進行由遠及近的觀察。又如我們登上塔頂,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qū)λ戮拔镞M行觀察。二就是移動觀察,它又叫移步換位法。就是隨著腳步的移動變換位置,一處一處地進行觀察。選好了觀察點,就是確定好了寫作的順序。
二、 抓住游覽重點,詳寫過程。
一次參觀游覽活動,看到的景物很多,我們不能記流水帳。要把看到的景物中印象較深的寫下來,其余地可以寫得簡略些。我們要一邊參觀游覽,一邊要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仔細觀察。比方說,我們要寫游覽看到的景物為主的記敘文,寫作的重點就是把看到的景物重點寫下來。對于我們看到的特別好的景物,我們要進行具體地描寫,突出重點。對于重點的景物,要注意詳細描寫出它們的位置、大小、動態(tài)、靜態(tài)、顏色等。如我們寫菊花,顏色就有紅的如楓葉、白的如冰霜、黃的如麥穗等等,菊花的形狀就有像小姑娘的卷發(fā),毛茸茸的小雞,繡球等等。我們要把過程寫詳細、具體,做到主次分明,詳略得當,寫出來的文章才能突出重點,清楚明白,才能寫出游覽的意義,才有教育意義。
三、略寫前后,情、理、景相結(jié)合。
我們在寫游記時,應(yīng)把開頭和結(jié)尾寫得簡略些,作文指導《小學生游記作文范文寫作技巧》。開頭要交待清楚時間、地點和人物。如《游善卷洞》的開頭我的故鄉(xiāng)江蘇宜興有一處著名的游覽勝地——善卷洞。結(jié)尾應(yīng)用議論或抒情的方式寫下自己的感受。如《天然動物園漫游記》的結(jié)尾寫道‘哈哈……’我們在歡笑聲中結(jié)束了這次愉快的野游。朱庫米天然動物園行的樂趣是無窮的,無怪乎世界各地前去游覽的人絡(luò)繹不絕。這樣,寫的文章有頭有尾,讀起來給人一個完整的印象。我們要把感情融化于景物中,寫出真意。寫作時,我們要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還有,我們在寫景的同時,或探索人生真諦,或談?wù)撍枷雴栴},治學精神,使讀者在領(lǐng)略自然風景的同時,受到啟迪和教育。
切忌:
一、游記作文不要寫成旅游路線圖;
二、針對你游覽的某一地留下深刻印象的景點來作文;
三、必須考慮游記的順序,空間,時間,角度(遠到近);
四、描寫不必面面俱到,要懂得刪減枝葉;
五、選著留有深刻印象的點來做發(fā)揮,其中一定要有詳略,那幾個略寫哪幾個詳寫要想清楚;
六、注意歷史事物和歷史事件,傳說的巧妙結(jié)合,更能凸顯出游覽的意義和文章的深度;
七、借景抒情的手法應(yīng)該運用;
八、人文景觀的描寫中,環(huán)境烘托是必要的,選著恰當?shù)木吧M行烘托;
九、自然景觀的描寫中,修辭手法應(yīng)該運用,但是不要落俗套,好好自己去用心感受,最好有些貼切的修辭創(chuàng)新。
記敘文開頭【精選7篇】四
記敘文素材:作文思路(1)
1.爬山,爬到山頂了 插敘一段小時候 父母牽著我的手爬山。在回頭去牽父母的手。表現(xiàn)了父母和我互相愛。
2.看到小區(qū)周邊擺地攤得賣蔬菜的老人,一早遇到城管,抱著菜逃跑的一個場景。然后夾敘夾議的寫。主旨可以挖的比較深的。
記敘文開頭【精選7篇】五
時間的流逝是那樣的悄然無息,我們不知不覺已經(jīng)步入了中考的門檻。小編整理了2017中考記敘文開頭寫作五大技巧,歡迎閱讀。
?
1懸念式開頭
也稱倒裝式開頭或直接切入式開頭。即開篇以特寫鏡頭寫出事件的某個最富有吸引力的片段或事情的結(jié)果,以設(shè)置懸念,吸引讀者。
例:以“空間”為話題寫的一篇作文(開頭)
“李軼凡自殺了!”“不會吧,他平時那么聽話,學習成績又是這么好,怎么可能呢?”“是呀。他的爸爸媽媽是那么地關(guān)心他……”
接著作者追敘了李軼凡自殺的原因及經(jīng)過,從而表現(xiàn)像李軼凡那樣的學生們對擁有自己的心靈空間的渴望。
例:“人生之橋”為題的作文開頭:
楚子涵狠狠地踢了一下橋欄。
已經(jīng)是離家出走的第三天了,三天中他就一直露宿在這座橋上,口袋里的幾塊零錢早已花光了,饑腸轆轆的他無力地坐在橋上。
(接著作者交待了楚子涵離家出走的.原因,敘述了在橋上與一位老人的交談,寫出從中悟出一些深刻的道理)
2開門見山法
開門見山,就是直截了當?shù)穆涔P扣題,總領(lǐng)全篇,綱舉目張。
如:朱自清《背影》一文開頭:“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又如:學生習作《生活需要笑聲》開頭:“笑一笑,十年少”,生活需要歡樂,生活需要笑聲……
兩篇文章直截了當?shù)拈_頭,直接進入主題,就更容易使中心突出,讀者讀起來也容易抓住要領(lǐng),掌握內(nèi)容,深刻了解主題。
3景物描寫開頭法
用景物描寫可渲染氣氛,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可以鋪墊情節(jié),導出下文。
如:“山,好大的山!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遠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這里渲染了哀牢山中深遠迷茫的氣氛,對后文邊疆助人為樂的感人事跡起了很好的襯托作用。
又如:《金黃的大斗笠》中開頭:“干干凈凈的藍天上,偷偷溜來一團烏云,風推著它爬上山頭”,此處寫景暗示有雨將至,為下文送傘作了很好的鋪墊。
4詩詞、歌詞、格言等引用開頭法
巧妙的引用與文章相關(guān)的詩詞、歌詞、格言等作為自己文章的開頭,能使文章生動活潑,讀來令人親切,吸引讀者。
如:《人生需要挫折》開頭:“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不是一帆風順的,磨難挫折必不可少。
這里小作者巧妙引用歌詞,詩詞開頭既增添了文章的生動性,也起到了文眼的作用。
5抒情式開頭法
這種開頭的語言常常抒發(fā)某種感情、或贊美、或悲痛、或激動、或歡樂……在抒情過程中,也常常運用許多修辭手法。
如:《春》一文開頭中“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遍_頭就運用反復(fù)擬人手法表達了作者盼望春天的強烈感情。
又如:《我愛秋天》開頭:“一年四季,春的姹紫嫣紅,夏的綠滿枝頭,秋的豐盈充實,冬的銀裝素裹,都宛如一幅幅畫卷,但我更鐘情于秋天”,這樣開頭既寫出四季特點,又巧妙抒發(fā)了作者對秋天的獨特情懷。
記敘文開頭【精選7篇】六
一、開門見山法
(1)交代事件基本要素的敘述法
《揮手之間》的開頭,交代了事件的時間、地點:“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清早,從青涼山望下去,見有不少人順著山上大路朝東門外飛機場走去?!?/p>
《記一次乒乓球賽》的開頭,交代了時間的人物、起因和時間。
(2)開門見山、揭示主題的點題法
《背影》一文的開頭寫到:“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多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白楊禮贊》一文開頭就說:“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贊美白楊樹?!?/p>
(3)把事情的開頭作為文章開頭的自然起筆法
一篇題目是《記一堂生物課》的作文開頭是這樣的:“上課鈴聲響了,大家都走進了生物實驗室。”
二、非開門見山法
這里所說的“非開門見山法”,并非無“門”,而是使用寫作技法(如議論、描寫、抒情、引用等)、修辭方法(如設(shè)問、比喻等)或其它的方法(如設(shè)置懸念等)把“門”裝飾的更美一些,使文章更添文采,進而更深刻、更生動地表現(xiàn)主題,更引人入勝。如:
(1)環(huán)境描寫、渲染氣氛的描寫法
《驛路梨花》的開頭描寫了自然環(huán)境:“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色群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遠方,消失在迷茫的春色中?!变秩玖税Ю紊街猩钸h迷茫的氣氛,對后文寫邊疆軍民助人為樂的感人事跡起了襯托的作用。
(2)深化主題的議論抒情法
課文《誰是最可愛的人》用了這種開頭方法。
(3)名言、警句、詩歌的引用法
《人民的勤務(wù)員》的開頭:“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wù)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wù)之中去。”這是雷鋒日記中一段著名的話,以這段話開頭,對后文記述雷鋒的事跡,無疑是起到了“文眼”的作用。
(4)引人入勝的提示法
《第二次考試》的開頭提出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引起讀者的注意,自然會使人想到:“這是為什么?”急于從后文中尋找答案,因而增強了文章的吸引力。
(5)吸引讀者的設(shè)問法
有一篇作文的題目是《我的家鄉(xiāng)》,它的開頭是這樣的:“朋友,你到過我的家鄉(xiāng)嗎?你登過我家鄉(xiāng)的山、游過我家鄉(xiāng)的水、吃過我家鄉(xiāng)的肥鯉魚嗎?”
文章開頭的寫法是多種多樣的,這里不過提示了其中常見的幾種。在寫作當中,有時并不能單一地使用某一種方法,而是幾種方法兼而有之。究竟使用什么方法開頭,要從文章的整體構(gòu)思出發(fā)考慮,要從表現(xiàn)中心思想的需要出發(fā),通篇安排整體設(shè)計,選擇最恰當?shù)拈_頭方法。
記敘文開頭【精選7篇】七
小編導語:記敘文怎么寫?生活中會發(fā)生很多的事情,所以將這些事情用記敘文的手法記錄下來是不錯的選擇。
平凡的小草——你是我的最愛
你知道我最喜歡的植物是什么嗎?告訴你吧,它就是小草。
春天,小草悄悄地從泥土里鉆出來。一陣春雨過后,它隱隱地發(fā)出泥土的芳香。它點綴著各種各樣的花、樹。沒有小草,花兒就變得不是那么美麗,沒有小草,怎能體現(xiàn)出大樹的挺拔?
炎熱的夏天里,花兒都蔫了,秧苗都垂下了頭。只有小草還頂著酷熱的烈日,在泥土上精神抖擻地挺立著。
秋天,落葉蓋住了嫩嫩的小草,樹上結(jié)滿了果實。但是,那些桃子、石榴都只是體面的,只有小草才是真正樸實無華的。
冬天,樹葉兒落盡了,花兒落盡了,但只有小草還堅強地站立在已經(jīng)冰凍的大地上。難怪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詩中這樣贊美道,“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我愛松柏的堅貞,梅竹的節(jié)操,蓮花的傲視污泥,籬菊的勇斗西風,可我更愛看上去只是普普通通的小草。
洗碗
吃過晚飯,我?guī)蛬寢屜赐搿N襾淼綇N房,一堆碗無精打彩地躺在水池里,正等著我?guī)退鼈兿丛枘兀?/p>
我卷起袖子,把洗潔精擠出一點點放在盆里,再倒上小半盆溫水,水里冒出了許多小泡泡。我右手拿著抹布,左手拿著碗,用抹布使勁的轉(zhuǎn)著擦,一會兒,碗變得干干凈凈的,能照出個人影兒來了。洗過所有的碗后,我開始洗筷子,我拿起筷子,放在手心里使勁地搓我的手太小了,搓著搓著筷子就從我的手里滑了下來,我從水里澇起來再搓,筷子就干凈了。
接下來的工作是把碗筷上的洗潔精都沖洗一遍,水“嘩嘩”地響著,碗筷在水龍頭下歡樂地唱著歌,好像在感謝我呢!最后被我整整齊齊地擺放在碗櫥里,一個個精神抖擻的,像是等待著為我們?nèi)蚁麓蔚姆?wù)。
以后,我還要幫媽媽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情。
大手和小手
爸爸有一雙大大的手,很有力,也很溫暖;我有一雙小小的手,很柔弱,但又很敏感。小時候,爸爸的大手總是牽著我的小手一起行走,大手指向哪兒,小手就跟向哪兒。
超市的收銀臺前,大手撥開長長的排隊的人群,插到了隊伍的前面,小手也跟著撥呀撥;十字路口,斑馬線對面的人行綠燈還沒有亮起來,大手拽著小手直沖過去,小手不得不緊緊跟隨;公園里的湖邊,大手把吃完了的冰淇林的木棍“嗖”的一聲扔進了湖中,小手也跟著一揚,木棍在空中劃出一道丑陋的弧線……
可是,有一天,小手勇敢地松開了大手。小手從老師那里知道:手是要用來創(chuàng)造文明和美的,而不是用來破壞!小手把這個道理也告訴了大手,大手慚愧地垂下來。
這一次,小手主動拉起了大手。收銀臺前,他們十指相扣,靜靜排隊等候;地上的果皮,他們搶著拾起扔進了垃圾箱;遇上跌倒的老人,大手和小手攙扶左右……
從此,大手拉著小手,在羅源的街頭,文明和愛齊步走!
學會等待
世事在變,我也在變。
我以前是個不會等待的人,想干什么就馬上行動,片刻也等不了。不是因為我想爭取時間,而是因為我的心靜不下來。
就說等車吧。放學后,我等車回家,但公交車很慢,要等很長時間,可把我急壞了。我是個急性子,“慢”這個字是我的克星。我等得焦頭爛額,不停地喃喃自語:“車子怎么還沒來,怎么還沒來呀?時間過得太慢了,太慢了!”我皺起眉頭直跺腳,還時不時地唉聲嘆氣。好容易來了車子,我便一個勁地竄了進去。
但現(xiàn)在不同了,我學會了等待。等車的時候,我可以站在樹蔭底下,看看蔚藍的天空,聽聽悅耳的鳥鳴,逗逗可愛的甲蟲,一切焦躁不安早就煙消云散;或者呆呆地在站臺上,一動不動,眼睛凝然注視著一個地方,什么都不想,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傻傻地站著,這樣可以放松自己。
有了等待,愿望的滿足才更令人喜悅;耐心地等待,才能欣賞到身邊美好的風景。學會等待,等待讓人心平氣和,等待讓人快樂。
文明——只差一步
早上,陽光明媚,空氣清新,大路兩旁綠枝成蔭,鳥兒在枝頭歡快地歌唱,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遠處,兩個低年級的小同學一蹦一跳地哼著歌兒,他們一個叫小明,一個叫小麗。突然,他們不約而同地捂住了鼻子,這是什么味?噢,原來前面有一堆臭烘烘的垃圾。小明說:“這是誰扔的,真缺德。我們快去上學吧。”小麗說:“不,我們應(yīng)該把垃圾放到垃圾桶里,否則會影響其他人的。我們一起來打掃一下吧。”小明說:“你沒聽說過嘛,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他嘴上雖然這樣說,但看到小麗那么堅決,還是身不由己地跑過來幫忙了。不一會兒,垃圾被他們倆打掃得干干凈凈,可小明卻覺得少了些什么,他正要轉(zhuǎn)身去學校,忽然,他靈機一動,從書包中拿出了紙和筆,在上面工工整整地寫上了“文明——只差一步”這幾個字,然后貼到了垃圾桶上。兩個好朋友相視一笑,又踏上了前進的路。剎那間,他們覺得天更藍了,草更綠了,云更白了。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36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