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材料作文審題立意及范文【范文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2-05-26 17:20:55
高中材料作文審題立意及范文【范文5篇】
時間:2022-05-26 17:20:55     小編:于同學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得高中材料作文審題立意及范文【范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材料作文審題立意及范文【范文5篇】

高中材料作文審題立意及范文【范文5篇】一

一、直接描寫型 1、秋風颯颯,吹走了炎夏,代之而來的是秋天的涼爽。早晨,陽光透過窗子灑在地板上,帶來陣陣暖意,朝霞也很滋潤,鑲嵌在蒼老的枝葉上,澄碧的藍天上飄著緩緩流云,涼爽的秋風之中,秋意顯得更加優(yōu)美、深沉。 2、四周寧靜,只有大自然的聲音,放眼望去,綿綿的群山,綠綠的田野,青青的河水,蔚藍的天空下漂浮著幾朵白云,身邊芳草吐翠,燕舞鶯歌,澄澈甘甜的溪水貫穿整個樹林,好一幅自然和諧圖??!(江蘇淮安卷《夢中的和諧》) 3、滿目蔥蘢,花木成群,樹影婆娑,花枝搖曳,四周是郁郁蔥蔥的翠竹,清風拂過,叢葉舞動,剛勁之中又顯些柔娟?;▍哺叩湾e落,粉紅的,潔白的,鵝黃的,淡紫的,花兒在寂靜的空氣中悄悄地飄散著微微清香。(湖北宜昌卷《我的夢中小屋》) 4、秋高氣爽的季節(jié)里,遠山是一片淺藍中的一縷悄無聲息的黛青。黃昏時分,一片朦朧的山體上方,鑲嵌的是一道神秘的金紫。冬晨,一夜雪花過后,遠山是一道柔美的銀色曲線,是那樣的清遠高潔。春光明媚中,遠山充滿生機,若有若無的,在溫暖的春風里曬太陽。如火的夏季里,它的影像似乎豐滿了許多,凝神細視,似乎能看到山間濕潤的氣息在蒸騰。(山東臨沂卷《讀遠山》) 5、風徐徐,將泛著金絲的葉兒拂在一處。暮色將啟。粼粼的水波蕩漾開去,揉成一道道金邊,與延伸的青石小道渾然一體。(浙江寧波卷《溝通》) 6、煙波浩淼,水天相接,蔚藍色的海面上,白帆點點,波翻浪涌;幾只覓食的海鷗不時掠過海面,微風中隱約傳來悅耳的鴿哨聲。海,遼闊深邃的大海以它磅礴的氣勢,喧囂著將層層海浪推向岸邊。沙灘,就像裸露著的少女的胴體,承受著海浪次輕柔的愛撫,每海潮退去,都留下一道道白色濕潤的吻痕。(廣西百色卷《迷人的海濱》) 二、情景交融型 1、白云悠悠的日子,天空格外的湛藍,大地異常的空寂。疾風過處,綠草上躍動著一顆充滿活力的心。一顆心,再配一雙腳,便勾勒出了我去遠方放牧青春的風景線。(上海卷《充滿活力的歲月》) 2、面的清風吹走了薄霧,映入眼簾的是一片大大的荷花池。池中荷花千嬌百媚,有的亭亭玉立,有的鶴立雞群,有的則連冒出水面的勇氣也沒有。這一幕,流淌著淡淡的碧光。我猶如進入了蓬萊仙境,一天的開始由大自然的美景拉開了序幕。(山東高青卷《大自然的聲音》) 3、和煦的陽光掠過微微皺起波紋的水面,清冽晶瑩的水兒綻放著迷離動人的光澤。我小心翼翼地掬起它,那么柔軟、脆弱,心中惟恐它會突然墜落,化為云煙。透過它明亮的身軀,我清楚地看到了我自己。于是,我迷茫了:我是水,還是水的我?(湖北武漢卷《水》) 4、窗外,細雨蒙蒙,微風夾雜著細雨撲窗而來,拂過我的臉上。那是怎樣一種享受,怎樣的一種愜意,堅硬之中透著一絲溫柔,微痛之間夾雜絲絲舒坦。(四川南充卷《窗外,那雨》) 5、你能想像,站在街口,望過去是蓊郁的、沒有邊際的梧桐樹,那是怎樣的撩人心魄的美麗!我喜歡摸它盤虬臥龍的樹干,聆聽著樹葉沙沙的耳語,透過葉隙欣賞那灑落在地上斑斑點點的陽光。(湖北宜昌卷《小街真美麗》) 三、巧用修辭型 1、他獨坐窗前,深黑色的天空被窗棱劃成幾塊。顆顆繁星散落在那皎潔的上弦月的周圍,仿佛夕陽愛撫下的湖面上泛起粼粼金輝,夜很美,很靜,簡直棱人不忍呼吸。(河南卷《最美麗的心靈》) 2、西沉的紅日,把縷縷落寂的橘紅涂滿天際。夕陽下,滄桑古老的小道上充滿著迷離的格調(diào),顯得格外的幽靜。天地萬物似乎都酣醉在這片凝固著卻極短暫的美麗之中,止住了一切聲響。(山東高青卷《琴聲感動我心》) 3、黃龍洞的水,或漫不經(jīng)心地凝聚,或絲簾般地垂落,或琴弦般地涌流。點點成趣,絲絲流情。正是這秀色和餐的水,千回百次地澆注、滴落,使得黃龍洞內(nèi)參差錯落的鐘乳石千奇百怪,像玉筍頂埂,像利劍,像猛獸,像飛禽。有的如少女沉思,有的如佛祖落塵。這像與不像之間,便留給我們許多想像的空間。(湖南益陽卷《走進神奇的地下魔宮》) 4、已是深秋了,岸上,金黃的落葉仿佛是枯干的蝴蝶,無力地在風中打著卷兒,悵然地被卷入江水,江水載著滿滿一河的葉,如同載著愁思,滔滔地向著漫漫長夜進軍。夜,靜謐極了,幽幽的江水似乎在向人們訴說著什么……(廣東卷《我看見了長江》) 5、太陽已經(jīng)接近山頂,滿山滿坡白晃晃的陽光漸漸變成微黃的顏色,但空氣還是熱烘烘的,夾雜著稻谷、干草和泥土的氣息,像一條毛茸茸的大毛巾將人裹住,不痛快不舒服。(廣西百色卷《鄉(xiāng)村的黃昏》)

高中材料作文審題立意及范文【范文5篇】二

話題作文寫作范圍寬泛,表達方式多樣,寫作手法靈活是其顯著的特征。這種作文形式被廣泛采用,就因為它能拓展考生思維和想象的空間,便于考生靈活地選擇發(fā)揮寫作特長的內(nèi)容和形式,充分展示寫作才華,有利于選拔人才。這種作文的命題形式一般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寓意深刻的材料。第二部分是導引詞,用一段提綱挈領(lǐng)的話概括材料的主旨或題意,框定作文的話題范圍,制約作者的寫作思路。第三部分是寫作的注意事項。只有對于話題作文的這種內(nèi)在和外在的特征有一個清楚、準確的認識,才能在具體寫作時不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偏差。然有人認為,話題作文“淡化審題”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自由馳騁的疆場,話題作文范圍寬泛,用不著認真審題也能寫出好文章。這是對話題作文寫作的又一種誤解。審好并準確把握話題作文的材料、導引和注意事項,正確理解題意,是寫好話題作文的前提。而,“淡化審題” 不等于“忽視審題”,信馬由韁,必然招致人仰馬翻。有的同學拘泥于所提供材料,從材料中抽取某個側(cè)面或片斷進行敷衍闡釋,將話題作文寫成了一般的材料作文。也有的干脆將話題當標題、主題或論題,或記敘受這個標題、主題制約的某個事件,或論述這個標題規(guī)定的論題,完全拋開材料,將話題作文寫成了常見的命題作文:不少同學因為審題失誤而導致失分過多。話題作文審題常見的失誤有以下幾種:

1、忽視了概念的內(nèi)涵

話題有時是以一個概念的形式出現(xiàn)的,比如“誠信”“欣賞” “選擇”等。概念都具有特定的內(nèi)涵,似是而非地理解概念的內(nèi)涵就有走題之虞。如以“熱”為話題作文,提示語中已經(jīng)列舉了 “網(wǎng)絡熱”、“打工熱”“炒股熱”等例子,顯然,這里的“熱”是指一種社會現(xiàn)象,但有的同學在作文中將“熱”理解成“熱情”“熱心”,甚至寫成了“我為祖國獻熱血”等。錯解內(nèi)涵,作文之始,就誤入歧途。

2、忽視了背景語的指向

背景語往往是命題者著意營造的某一種情境,不同的背景語引發(fā)的思維走向是不同的。只有審清了背景語的思維指向,才能保證寫作中思維模式與文題內(nèi)在文脈的貫通。請看下面一則材料:

哲理之于人生,時時相隨,事事蘊含,處處顯現(xiàn)。“逆境出人才,順境就出不了人才” ?做人堅持“行方”原則,具有潤滑功能的“行圓”策略就可拋棄?人生,需要我們認真思辨的哲理太多太多:德與才、苦與樂、美與丑、愚與智、榮與辱……請以“人生哲理”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審讀背景語,我們就發(fā)現(xiàn),要求我們談論的哲理應是矛盾對立的雙方,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與“己之所欲,濫施于人”;孔子的“入世”與莊子的“出世”;譚嗣同式的“我自橫刀”與文天祥式的“隱忍以行”……有的人忽視了背景語中的提示,抓住“哲理”便作文章,寫成“忘記歷史是一種背叛”、“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等,這一些雖是哲理,但是,缺少矛盾對立雙方的哲理是不符合命題者意圖的。

3、忽略提示語的暗示

話題作文在開放中又有所限制,這些限制多出現(xiàn)在提示語中。

比如這樣一則材料:

人的一生總要與書打交道,在與書的接觸過程中,一定會有某些故事發(fā)生,之后就會有一些屬于自己的思考。

請以你與書的交往過程或以對書的思考為內(nèi)容范圍寫一篇文章。

提示語中包含著豐富的信息,“你與書的交往過程”隱藏的限制至少有:

(1)要寫自己的,不能寫他人的;

(2)要寫出過程,最好是寫 成散文或記敘文。

“對書的思考”透露的信息則有:

(1)要以寫對書的感悟、體驗以及書對“我”的啟示教益為主;

(2)文體上最好寫隨筆、雜感或議論文。

有了上述思考,就可以保證在審題中沒有大的失誤。而有的同學偏偏離開了“我”的讀書經(jīng)歷,“我”的讀書體驗,泛泛而談書的作用和好處,寫出諸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等缺少個性的文章。

4、貼金式點題――用自己之酒杯,裝他人之佳釀

話題作文因為有開放性,文體選擇又比較靈活,一部分學生就有投機取巧的思想,套用現(xiàn)成的文章,只在結(jié)尾象征性地點一下話題。比如以“英雄”為話題作文,一個同學寫成《母親――心中的英雄》,記敘了母親持家的艱辛、對父親的忍耐、對鄰人的關(guān)愛。結(jié)尾生硬點題:“母親是平凡的,但是,她卻是兒子心中的英雄?!薄扒趧?、忍耐”是美好的品性,但是未必能算得上“英雄”,這很可能是套用了一篇現(xiàn)成的寫母親的文章。

再如以“音樂”為話題作文,盡管內(nèi)容形式有較大的自由度,但所寫的文章必須以音樂為軸心,不能離開這個軸心而另起爐灶。有學生寫成《家庭,一首美妙的交響樂》,大談家庭生活,只在結(jié)尾提上一兩句:“音樂,正回響在我的家庭中”。這種貼金式點題,是我們著力反對的,它不僅影響作文得分,還容易養(yǎng)成學生的投機取巧的不良心理。

5、只注意判斷中主項或是謂項――似看神龍,見其尾不見其首

判斷通常由主項和謂項兩部分構(gòu)成。主項是判斷的對象,謂項是表示判斷對象具有或是不具有的性質(zhì)。話題作文是一種“寬題”,寫作中,可以將一個概念細化為一個判斷。比如以“生活”為話題作文,可以細化為“生活是一種選擇”、“生活中要經(jīng)歷失敗”等,可有的同學在行文中,拋開了判斷的主項“生活”,片面地談“選擇”或是“勇氣”,比如寫成選擇需要有眼光,或是寫成了類似與“失敗是成功之母”之類的文章

高中材料作文審題立意及范文【范文5篇】三

[題目]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哲學家維特根斯坦說:“我貼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边@句名言表達形象,寓意深刻,它會引發(fā)我們不同的聯(lián)想或感悟。

結(jié)合這句名言,自選角度,自定立意,自擬題目,文體自選(除詩歌外),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北京海淀區(qū)07年高三第二學期期末考試作文題)

[審題指導]

這是一道名言警句類材料作文。哲學家維特根斯坦的名言“我貼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其中“地面”與“云端”,“步行”與“跳舞”,“貼在”與“不在”,三組詞語對比鮮明,一是一非,態(tài)度很鮮明。

名句的詩意有利于考生情感的引發(fā),包含的哲理催生考生理性的思考,比喻式的表達可產(chǎn)生不同的理解,所以此題的立意呈現(xiàn)多樣化的趨勢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抓住詞語“貼”、“地面”、“步行”,可以談腳踏實地做人做事做學問,或者堅持不懈,日積月累方可成就夢想。

抓住詞語“云端”,發(fā)掘其特點,可以類比與之有相似點的事物,例如“云端”遼遠高卓,可類比崇高的追求和理想;“云端”絢麗多彩,可類比美好的情思和精神;“云端”千變?nèi)f化,可類比態(tài)度變化無常;“云端”虛無飄渺,可類比根基不穩(wěn)等等。

題目要求“自定立意”,則意味著可以贊成哲學家維特根斯坦的觀點,也可以辨證分析,反駁將此觀點推向片面和極致。觀點的確立取決于對哲學家名言比喻義的理解。例如將“云端跳舞”理解為舒展自如,可以贊頌、倡導這種人生狀態(tài);將“云端跳舞”理解為縱橫馳騁,則可以闡述縱橫捭闔的生命姿勢、或無拘無束的精神境界。反過來看,將“云端跳舞”理解為夸夸其談,則可以抨擊空泛、玄妙、無用的言論;將“云端跳舞”理解為得意忘形,則可以批評傲視萬物,目中無人的不良現(xiàn)象;將“云端跳舞”理解為憧憬虛幻,則可以剖析那種不切實際地幻想得到萬人矚目結(jié)果的想法。

比較好的立意:腳踏實地方能走向成功;云端跳舞,失敗也是美麗的;視云端跳舞為異端,是平庸者慵懶的借口;沒有云端跳舞的志向,哪有脫離地面的果敢;腳在大地,心在云端;步行不如跳舞;在云端舞出絢麗的人生等。

[優(yōu)秀習作一]

求踏實戒浮躁

湖北宜昌市三峽高中05級302班傅華明

哲學家維特根斯坦說:“我貼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钡孛娌叫?,常常是風雨不動安如山,此為踏實之風;云端跳舞,往往會摔得臉青鼻腫,此為浮躁之氣。從哲學家的名言可以看出,我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求踏實,戒浮躁。

一個人有了求踏實、戒浮躁的作風,才會學有所成,學有所獲。

三國時管寧和華歆同席讀書,管寧能夠踏踏實實靜心學習,不為外界所擾,而華歆卻十分浮躁。有位達官顯貴坐著豪華的轎子從外面路過,管寧置若罔聞,照舊專心致志,而華歆卻面露羨慕之色,立刻跑出去看。管寧于是割席而坐,與其絕交。最終管寧成為德高望重的大學問家,而華歆在學術(shù)上卻碌碌無為。

一支軍隊有了求踏實、戒浮躁的作風,才會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

早年曹操曾率領(lǐng)軍隊將張繡打得落花流水,勝利之后,曹軍得意洋洋,上至主帥,下到士兵,都顯得十分浮躁。結(jié)果在第二次征討張繡時,損兵折將,一敗涂地。反觀張繡,在失敗之后能踏踏實實地蓄積力量,謀劃方案,所以最終打了勝仗。曹操和張繡,一勝一負,不正是對求踏實、戒浮躁重要性的最好詮釋嗎?

一個國家有了求踏實、戒浮躁的作風,才能穩(wěn)步發(fā)展,繁榮富強。

建國初期,中華大地百廢待興。許多人企望一蹴而就,急功近利,于是有了“三年趕英,五年超美,十二年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這樣不合實際的目標口號;于是有了大伐森林、大煉鋼鐵的激進場面;于是有了“一個蘿卜千斤重,兩頭毛驢拉不動”這樣荒唐的“碩果”。結(jié)果浮躁的“大躍進”運動不僅沒有大躍進,反而讓中國經(jīng)濟走向了“大倒退”。

無論是一個人,還是一個集體,一個國家,只有求踏實、戒浮躁,才能走得更遠。當我們每一次為海市蜃樓的奇景所傾倒感嘆時,我們是否想過這空中樓閣其實也是人類靠自己的雙手在另一個地方一磚一瓦建造起來的呢?

當今社會浮躁之風盛行,能在“云端跳舞”成了眾人趨之若鶩的目標。于是乎花錢發(fā)表論文者,抵押房屋炒股者,破壞環(huán)境換取GDP數(shù)據(jù)者……諸如此類,層出不窮。殊不知越是浮躁,反而離成功越遠——君不見沽取虛名者成為丑聞笑談,博弈求富者傾家蕩產(chǎn),急功近利者受到大自然的嚴厲懲罰。

踏實之風,猶如山巔松柏,風吹不動,雷打不驚;浮躁之氣,如同墻頭野草,風來則枯,雨淋則倒。

朋友,在云端跳舞,雖然曼妙,卻易跌落;貼地面步行,雖然平淡,然而穩(wěn)重。我們何不求踏實,戒浮躁,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呢?

[點評]

作者贊同哲學家的觀點,從個人、集體、國家三個角度論述了求踏實、戒浮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合題意。列舉古今正反事例來論述,材料翔實,內(nèi)容充實。能聯(lián)系時弊來闡述,加強了文章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表達上“總分總+并列式”的結(jié)構(gòu)完整、清晰,正反對比鮮明,比喻貼切,語言有文采、準確、通暢。

如何寫好一篇哲理散文2011-07-28標簽哲理 散文

【寫作點津】

哲理散文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它不是針對作品的形式,而是針對作品的內(nèi)容而言。通俗地說,通過對社會人生的獨特體察,感悟出某些人生哲理的散文即為哲理散文。這類散文的特點是以文學語言抒發(fā)比較含蓄的哲理,一般不使用嚴密的邏輯推理,而大多采用象征和比喻的手段,從具體事物入手借題發(fā)揮,所表達的哲理往往具有很強的個性化色彩。哲理散文因其悟性和靈感的結(jié)合,給我們一種透過現(xiàn)象深入本質(zhì)、揭示事物的底蘊、觀念具有震撼性的審美效果。閱讀好的哲理散文,不僅可以提高文學修養(yǎng),提高寫作技巧,還可以懂得生活的智慧,學習處世的經(jīng)驗,幫助自己走向成功之路。

哲理散文如何寫?前人說:文無定法。但每種文體都應該有自己與其他文體相區(qū)別的要件,有其形式和結(jié)構(gòu)的規(guī)律。根據(jù)前人的總結(jié),哲理散文大致有以下幾種常見的寫法:

(一)即點散射

此類寫法,較常見于學者散文。余光中把這種散文叫做“表意”的散文,因為“它既不要全面的抒情,也不想正式的說理,而是要捕捉情、理之間洋溢的那一份情趣或理趣”。它常常由一點生發(fā)開去,信筆游走,恣意揮灑,其文思與論題的關(guān)系若即若離。錢鍾書的《論快樂》即如此。錢先生學貫中西,下筆則溝通古今,各種掌故、妙喻蜂擁筆端,別人的奇談、自己的妙悟打成一片。在這里,“快樂”這一論題,只是錢先生思維的導火線,它點燃靈犀,讓學識、智慧綻放成火樹銀花。此類散文,須得厚積薄發(fā),方能出入自如。

(二)以淺寫深

在闡述道理時,摘取日常生活情景入文,以身邊場景的鮮活氣息化解道理的冷若冰霜。如季羨林先生寫《時間》,一看題目,多少有點讓人頭皮發(fā)麻。然而季先生開篇就很家常,“一抬頭,就看到書桌上座鐘的秒針在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動。它那里一跳,我的心就一跳?!庇勺姷奶鴦樱氲叫呐K的跳動,再想到時間的流逝。以眼前情景切入,消除了讀者“談理色變”的畏懼心理。在談“生與死也屬于時間范疇”時,季先生并不故弄玄虛,還是把視角轉(zhuǎn)到眼前景,“現(xiàn)在正是初夏,窗外的玉蘭花,垂柳和深埋在清塘里的荷花,也都長了那么一點點兒……”,以窗根底下事物的細微變化來說明“生”與“死”不是對立的概念,萬物都是“方生方死”,在生長“一點點”的過程中,也向死亡靠近了一點點。如此論理,變玄虛隔障為可見、可感、可親。

(三)即物興感

即在對事物的觀照中寄寓人生哲理。蘇軾的《題西林壁》,從廬山“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現(xiàn)象中,認識到身在其中,為一物所制,反而難以認清事物真相的道理?!肚俺啾谫x》前半為感性抒情之作,但是蘇子答客的一段,就地取材,因景立論,“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币运聻橛?,提出變動與永恒的辯證法。因而“知性的哲理乃成為感性美文的脊椎,支撐起全篇的高超灑脫”(余光中語)。

(四)即事成理

即把道理放在具體事件中去展現(xiàn)。此類寫法,避免空洞說教,而是引人入轂中,然后一語道破。如林清玄的《黃昏的沙堡》,寫一群孩子在海灘堆沙堡,因保護自己的城堡而起爭執(zhí),由爭執(zhí)而毀壞別人的沙堡。最后潮來了,“在生命的界線中創(chuàng)建的許多城堡,看來真實,卻是虛幻,只有平靜的海灘才是開闊而永恒的存在”。“堆沙堡”在林先生的筆下,已不是兒童的游戲,而是成人的童話,折射出讓人深味的哲理。徐遲的《枯葉蝴蝶》脫開了借贊美蝴蝶來歌詠愛情的框架,也沒有落入因枯葉蝶瀕于絕種而提醒人們搶救自然資源的窠臼,而是由偽裝作假更導致滅絕這一角度,論及“美,更要真”的重要,從節(jié)肢動物的生物屬性延展至人類社會,最后表明自己的心跡:“我愿這自然界的一切都顯出它們的真相。”

此外,語言有趣有味也是讓哲理性散文“趣”味橫生的妙方。幽默風趣的語言,可以讓人生哲理以春風化雨的方式滲入到讀者的心田。

【名家范文】

走是燈籠

劉金生

總也忘不了小時候的那次經(jīng)歷。

離開姑媽家的時候還是響晴毒日的,走了不到半路突然下起雨來。開始還不覺什么,等雨大了才知道情況的嚴重。

路邊全是莊稼地,沒有人家,連一棵樹都沒有,避雨,是妄想。腳下的土路變成了泥路,每向前邁一步都得做出一個奮力拔腿的姿勢。雖然是夏天,雨水澆在身上還是涼涼的,接著就是從心里往外冷。天變暗了,路上沒有行人——也許有行人但看不見,臉上流著的雨水和眼前的雨幕使我只能看清腳下的一小片地方。還有六七華里的路程。當時我還只是個身小力薄、剛滿13歲的孩子!

我又冷又怕。我想回姑媽家,但想到經(jīng)過努力才換來的行程再用同樣的努力倒回去,我實在不甘心。我想停下來。忽然想起爺爺說過的話:“等是窟窿。”我不知道爺爺說的“窟窿”指的是什么,我甚至記不清爺爺是不是這么說的,我只知道,此時的我如果等,所面臨的就是窟窿——我將墜入困苦的深淵!“等是窟窿”這句即時得到的警語,在我的幾乎空白的大腦里竟成了惟一的意念。它警示我,不論多么艱難,也不能停下向前的腳步。

記不清摔了多少跤,也記不清是怎么回的家,但在雨中跋涉的情景至今仍歷歷在目?!暗仁强吡边@句話,已經(jīng)和這個情景凝為一體,成為一條活生生的哲理融進我的生命。它讓我明白,不論是順利的時候還是不順利的時候,都不能消極地等待,更不能自甘墮落,都要用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人生。

不“等”的經(jīng)歷多了,再回顧當年的情景,在“等是窟窿”之上又多了一層人生的感悟:走是燈籠。是的,當年在雨中的“走”是燈籠,后來所有的決不消沉的“走”也是燈籠。這燈籠就是在朦朧或昏暗中亮在我眼前的希望。

高中材料作文審題立意及范文【范文5篇】四

【高中作文素材:課本教材事例作文素材】

以下是編輯整理歸納的常用的高中作文常見事例類課本作文素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課本教材事例作文素材--------

1、霍金:英國物理學家,身殘志堅,著《時間簡史》,被譽為"當代的愛因斯坦"。

2、曹雪芹:(清)舉家食粥,著《紅樓夢》。"批閱十載,增刪五次"。"字字看來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3、司馬遷(漢):史學家,受宮刑后,發(fā)憤著《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4、廉頗、藺相如:將相和。

5、屈原(戰(zhàn)國?楚):沉江殉國難。"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6、魯迅的生平創(chuàng)作:棄醫(yī)從文。"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毛澤東,"民族之魂")

7、契訶夫(俄):700多至800多篇短、中篇小說,戲劇作家,世界聞名的短篇小說家之一。

8、、孫梨,當代小說家,一生淡泊名利,潛心創(chuàng)作,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9、巴爾扎克,法國作家,寫了九十多篇小說,著有《人間喜劇》。

10、孔明揮淚斬馬謖。(可從多方面多角度構(gòu)思并使用。)

11、老舍:人民藝術(shù)家,"士大夫不可辱的知識分子形象。"

12、關(guān)漢卿,元初作家。"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燥,響當當?shù)囊涣c~豌豆。"

13、莊子:安時而處順,無為而治。

14、蒲松齡:清代作家,著有《聊齋志異》。

15、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民族氣節(jié))

16、海子: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游世界。(他的詩和他的命運令人關(guān)注)

17、普希金:俄國文學之始祖,1837年2月8日與丹特士決斗而死。(為個人尊嚴而站。雖死猶榮。)

18、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中國士大夫精神上的一個歸宿。

19、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一代梟雄)

20、白居易: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21、陸游: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22、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感情甚篤,共同完成30卷的《金石錄》。

23、元稹和白居易友誼深厚:"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

24、巴金:我家鄉(xiāng)的泥土,我祖國的土地,我永遠同你們在一起接受陽光的雨露,與花、樹、禾苗一同生長。我唯一的心愿是化作泥土,留在人們溫暖的腳印里。

25、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她讓一切健康但虛度光陰的俗人感到羞愧。)

26、一個老人在火車上不小心掉了一只新鞋,在眾人的惋惜聲中,老人毫不猶豫的把另一只也從窗口扔掉。(與其抱守殘缺,不如果斷的放棄。)

27、蘇洵的寫作態(tài)度(154頁)"大器晚成"。(如今韓寒們和名人的家屬們學習的榜樣。)

28、錢仲書:淡泊名利。"你吃了雞蛋覺得好就行了,何必要見那只下蛋的雞吶。"

29、史鐵生:大難之后成大器?!段遗c地壇》。

30、唐太宗與魏征:明君與名臣,相得益彰。

31、劉邦和項羽楚漢相爭,前者知人善任,后者自矜功伐。

32、歐陽修:六一居士,"三上"讀書法。(一句"環(huán)滁皆山也"夠人學多年的,簡潔!)

33、朱自清:"寧可餓死,也不領(lǐng)美國的救濟糧。"

34、勾踐:十年生聚,臥薪嘗膽,終于滅吳。

【1】 【2】

高中材料作文審題立意及范文【范文5篇】五

如何在審題中創(chuàng)新立意_中考作文怎么寫 一篇優(yōu)秀的中考作文之所以能從數(shù)百萬份試卷中脫穎而出,其中必有他值得稱贊之處。按照評分標準而言,一般會從選材,立意,語言和結(jié)構(gòu)這樣幾個方面去衡量,這四個標準里,其中最為閱卷老師欣賞也最讓學生頭痛的是作文的立意,一邊羨慕于別人標新立異的思路,一邊又苦于自己落入俗套的構(gòu)思,這成為很多學生作文檔次上升的一個障礙。其實,創(chuàng)新立意并不是天馬行空,而是有所根據(jù)的,它的根據(jù)就來源于卷面已經(jīng)給出的題目,從審題入手去分析出題人的意圖,從審題入手去挖掘更深邃的含義,如何審題審出新意,這是我們接下來幾篇連載要集中解決的問題。 第一講主要解決的是審題方法的問題,創(chuàng)新的前提是審準題,在準確的基礎(chǔ)上才能有所新,如果題目審偏了,立意再好也是妄談,所以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正確審題。 (一)短題要補充 很多題目我們看起來很簡潔,不過三五字,但其實題目越短,審題難度越大,因為它能夠給與我們的信息是極為有限的,很多時候讓人感覺難以下手,這時我們可以用補充題目的方式讓題目變得具體充實有可寫性起來。 如寫《雪》這樣一篇文章 1、在前補充:冬雪,看雪,潔白的雪 2、前后補充:瑞雪兆豐年,冬雪也暖人,風雪中的身影 3、在后補充:雪后,雪的溫度,雪的訴說 再如以《朋友》為題寫一篇文章 1、在前補充:真誠的朋友,執(zhí)著的朋友,誠信的朋友,我最敬佩的朋友 2、前后補充:我的朋友叫自信,這個朋友值得尊敬 3、在后補充:朋友的心愿,朋友的真諦,朋友的故事 需要注意的是,補充題目這件事是在我們腦海中完成的,也就是說如果題目中沒有要求我們?nèi)パa充完整題目,那么我們就不要隨便改動題目,只是在心中把你要寫的內(nèi)容通過給題目補充,進一步縮小即可,如果補充題目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腦海中想出的好幾個題目都還不錯,怎樣取舍呢?這時,可以選擇你最熟悉的那個話題,或者你認為最有話可說感觸最深的那個去寫。 (二)長題抓關(guān)鍵 題目長了有時也會干擾我們審題,原因很簡單,各個獨立出來的詞你不知道到底哪一個是題目的核心,這時就需要抓住題目的關(guān)鍵詞去分析,而關(guān)鍵詞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題眼,我們一般會選擇動詞,形容詞和副詞作為題眼,因為這些一般是起修飾和強調(diào)作用的,當然題目的主要對象一般是名詞,這個是不容忽視的,但是關(guān)鍵是要看修飾它的那個詞是什么,你要圍繞那個詞寫什么。 如《這件事教育了我》中的“教育”,《其實并不是這樣的》中的“并不是”,《**也美麗》中的“也”,《水仙花開》中的“開”。 (三)標志定體裁 有些題目常帶有明顯的體裁標志,可幫助我們迅速確定文章的體裁,內(nèi)容和重點。 1、記敘文的標志:題目中凡帶有“記”“憶”“人”“事”“見聞”等字眼,一般都是記敘文。如《回憶我的母親》《記我的同桌》《值得贊美的人》《假期見聞》《我的初中生活》等。 2、抒情散文的標志:題目中凡有“贊”“頌”“賦”等字眼,一般都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散文。如《白楊禮贊》《綠葉頌》《茶花賦》等。 3、說明文的標志:題目中凡帶有“制作”“介紹”“說明”“自述”“為什么”“原理”“話”,或直接寫某事物的名稱,一般應寫成說明文,如《文具盒的自述》《森林為什么能防風》《手表的使用和原理》《秋天話菊花》等。 4、議論文的標志:題目中凡是帶有“說”“議”“談”“論”“評”“辯”“駁”“從……談起”“從……說開去”“讀……有感”等字眼,一般都是說明文,如《談骨氣》《由‘滴水石穿’想到的》《讀有感》等。 (四)聯(lián)想化深意 聯(lián)想就是由甲想到乙,而甲一般是由實際意義的,乙是有象征意義的。如《圓月》《白楊》《長城頌》《我心中的陽光》就需要用聯(lián)想法來審題,把這些大家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與一些具有象征意義的事物聯(lián)系起來,從而給這個題目賦予更深層的含義。比如:“圓月”聯(lián)想到中華同胞,“白楊”聯(lián)想到扎根邊疆的志愿者,“長城”聯(lián)想到戰(zhàn)無不勝的人民解放軍,“陽光”需要聯(lián)想溫暖,親情,關(guān)愛,希望甚至信仰,這樣通過審題文章的寓意就大大深化了。 完成正確審題后,接下去幾講我們會結(jié)合具體題目來給同學們分析,如何通過審題來創(chuàng)新立意,請同學們繼續(xù)關(guān)注。 作者簡介:蘇文卿,東學堂語文名師。授課內(nèi)容圍繞中考考點展開,講授清晰易懂。所帶學員成績普遍在85分以上(滿分100分),語文單科年級第一的學生能夠多次保持領(lǐng)先成績,30%的學生成績分布在年級前五,其他語文學習薄弱的同學也較上學年有了5至20分不等的提高。 引導式提問,注重答題思維和寫作方法訓練;從考試的角度提煉歸納答題公式與模塊,便于學生掌握,幫助學生解決閱讀答題不夠全面、深刻等問題。提高了孩子學習的效率與效果。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44196.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