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生物必備知識點:遺傳、變異和進化

2016/10/14 10:09:29文/網(wǎng)編2

學分網(wǎng)給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生物必備知識點:遺傳、變異和進化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的資訊請持續(xù)關注學分網(wǎng)。(http://www.aiweibaby.com/)

高考生物必備知識點:遺傳、變異和進化

1、減數(shù)分裂是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成熟生殖細胞進行的細胞分裂,在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復制一次,而細胞連續(xù)分裂兩次.減數(shù)分裂的結果是,成熟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比原始生殖細胞減少一半。

2、對于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來說,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對于維持每種生物前后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的恒定性,對于生物的遺傳變異都是十分重要的

3、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離心時進入上清液中的是重量較輕的噬菌體顆粒,如末感染的噬菌體,噬菌體蛋白質外殼,感染后釋放出來的噬菌體;沉淀物中則是被噬菌體感染的細菌。

4、在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中,將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和活的R型細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體內(nèi)小鼠死亡,死亡小鼠體內(nèi)既有活的R型細菌,又有活的S型細菌。原因是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體內(nèi)的轉化因子促使活的R型細菌轉變成活的S型細菌。這種轉化屬于基因重組。

5、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都是DNA,病毒的遺傳物質是DNA或RNA。

6、在DNA分子中,堿基對的排列順序千變?nèi)f化,構成了DNA分子的多樣性;而對某種特定的DNA分子來說,它的堿基對排列順序卻是特定的,又構成了每一個DNA分子的特異性。這從分子水平說明了生物體具有多樣性和特異性的原因。

7、DNA分子獨特的雙螺旋結構為復制提供了精確的模板;通過堿基互補配對,保證了復制能夠準確地進行。子代與親代在性狀上相似,是由于子代獲得了親代復制的一份DNA的緣故。

8、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染色體是基因的主要載體(葉綠體和線粒體中的DNA上也有基因存在)。

9、密碼子是指信使RNA上的決定一個氨基酸的三個相鄰的堿基。信使RNA上密碼子有64種,其中,決定氨基酸的有61種,3種是終止密碼子。

10、生物個體基因型和表現(xiàn)型的關系是:基因型是性狀表現(xiàn)的內(nèi)在因素,而表現(xiàn)型則是基因型的表現(xiàn)形式。生物個體的表現(xiàn)型不僅要受到內(nèi)在基因的控制,也要受到環(huán)境條件的影響,表現(xiàn)型是基因型和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結果。

11、在雜種體內(nèi),等位基因雖然共同存在于一個細胞中,但是它們分別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離而分離,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在進行減數(shù)分裂的時候,等位基因隨著配子遺傳給后代,這就是基因的分離規(guī)律。

12、由顯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的發(fā)病率是很高的,一般表現(xiàn)為代代遺傳。

13、在近親結婚的情況下,他們有可能從共同的祖先那里繼承相同的隱性致病基因,而使其后代出現(xiàn)病癥的機會大大增加,因此,禁止近親結婚。

14、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15、非同源染色體上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交叉互換屬于染色體變異,同源染色體上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交叉互換屬于基因重組。

16、基因重組的來源包括:①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②基因的交叉和互換③基因工程(轉基因技術)。

17、相對性狀、顯性性狀、隱性性狀、性狀分離的概念

相對性狀——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xiàn)類型。

顯性性狀——雜種F1中顯現(xiàn)出來的親本的性狀。

隱性性狀——雜種F1中未顯現(xiàn)出來的親本性狀。

性狀分離——雜種后代顯現(xiàn)不同性狀的現(xiàn)象。

18、等位基因、純合體、雜合體、基因型、表現(xiàn)型的概念

等位基因——在一對同源染色體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

純合體——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結合成的合子發(fā)育而成的個體。

雜合體——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結合成的合子發(fā)育而成的個體。

基因型——與表現(xiàn)型有關的基因組成。

表現(xiàn)型——生物個體所表現(xiàn)出來的性狀。

19、分離規(guī)律的解釋

A、在F1(Dd)的體細胞中,控制相對性狀的一對等位基因D和d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

B、F1進行減數(shù)分裂時,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D和d彼此分離,各進入一個配子。

C、F1形成含有基因D和含有基因d兩種類型比值相等的雌、雄配子。

D、兩種類型的雌配子與兩種類型的雄配子結合的機會相等。

所以F2出現(xiàn)DD、Dd、dd三種基因型,比值為1∶2∶1,出現(xiàn)高莖和矮莖兩種表現(xiàn)型,比值為3∶1。

20、人類遺傳病的類型及特點:

(1)常染色體隱性。如白化病。特點是:①隔代發(fā)病②患者男性、女性相等

(2)常染色體顯性。如多指癥。特點是:①代代發(fā)病 ②患者男性、女性相等

(3)X染色體隱性。如色盲、血友病。特點是:①隔代發(fā)?、诨颊吣行远嘤谂?/p>

(4)X染色體顯性。如佝僂病。特點是:①代代發(fā)?、诨颊吲远嘤谀行?/p>

(5)Y染色體遺傳病。如外耳道多毛癥。特點是:全部男性患病

21、基因突變是指DNA分子中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改變等變化?;蛲蛔兪巧镒儺惛镜膩碓??;蛲ㄟ^突變成為它的等位基因,可能產(chǎn)生出一種新的表現(xiàn)型差異,增加了基因存在方式的多樣性,為生物進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22、基因重組是指生物體在進行有性生殖的過程中,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重新組合的過程。基因重組既是生物進化的源泉,也是形成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23、基因重組的來源包括:①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②基因的交叉和互換③基因工程(轉基因技術)。

24、二倍體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體組成一個染色體組。一倍體變異是指體細胞只有一組染色體的變異。由于一倍體變異的生物不能進行正常的減數(shù)分裂,因此是不育的。經(jīng)減數(shù)分裂生成的配子(生殖細胞)直接發(fā)育形成的個體,叫單倍體。單倍體體細胞中所含有的染色體數(shù)目是本物種體細胞的一半。

25、生物育種是指人們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據(jù)不同的育種原理,把位于不同個體的優(yōu)良性狀集中到一個個體上來,獲得人們所需要的生物新品種。

26、雜交育種最簡便但周期長、難以克服遠源雜交不親和的障礙;單倍體育種能明顯縮短育種年限,加速育種進程。誘變育種提高了突變率,創(chuàng)造人類需要的變異類型,從中選擇培育出優(yōu)良的生物品種,但由于基因突變的不定向性,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而通過基因工程和細胞工程育種能定向改變生物的性狀,創(chuàng)造具有優(yōu)良性狀的生物新品種。

27、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內(nèi)容

(1)過度繁殖----選擇的基礎(2)生存斗爭----進化的動力、外因、條件

(3)遺傳變異----進化的內(nèi)因(4)適者生存----選擇的結果

28、變異不是定向的,但自然選擇是定向的,決定著進化的方向。

如:用自然選擇學說解釋某些細菌對青霉素的抗藥性越來越強:青霉素使用之前,細菌對青霉素的抗藥性存在著差異,患者使用青霉素后,體內(nèi)絕大多數(shù)細菌被殺死,這叫做不適者被淘汰,極少數(shù)抗藥性強的細菌活了下來并繁殖后代,這叫做適者生存。青霉素的使用對細菌起了選擇作用,這種作用是通過細菌與青霉素之間的生存斗爭實現(xiàn)的。由于青霉素的反復使用,就會使得抗藥性逐代積累并加強。從這個過程可以看出,雖然生物變異是不定向的,但自然選擇在很大程度上是定向的,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

29、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的歷史局限性和意義

局限性:對于遺傳和變異的本質,未做出科學解釋;對于生物進化的解釋局限于個體水平;強調(diào)物種形成都是偶漸變的結果,不能很好地解釋物種大爆炸等現(xiàn)象。

意義:使生物學第一次擺脫了神學的束縛,走上科學的軌道;對生物進化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的解釋;為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以上內(nèi)容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17年高考生物必備知識點:遺傳、變異和進化 》,對于高考政治知識點了解是否更加加深了一點呢更多學習相關材料,敬請關注學分網(wǎng),小編隨時為大家更新更多有效的復讀材料及方法!

推薦閱讀:

2017年高考生物必備知識點:生命活動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2017年高考生物必備知識點:DNA(脫氧核糖核酸)
2017年高考生物必備知識點:有機化合物
2017年高考生物必備知識點:豌豆雜交試驗

THE END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

高中生物怎么學才能提高 高三生物不好怎么提高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應用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植物光合作用的意義
生物中有機物和無機物的區(qū)別 有機物和無機物怎么區(qū)分
什么叫行為特征 行為特征包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