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對所讀書籍的評價和思考,可以幫助提高閱讀的深度和廣度。在寫讀后感時要保持客觀和獨立的態(tài)度,不受他人影響,表達真實的感受和看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幾篇優(yōu)秀讀后感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通過閱讀這些范文,我們可以了解不同書籍的讀后感寫作方式和風格,同時也可以從中汲取寫作的靈感和技巧。希望大家能夠通過閱讀的方式不斷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寫出更加精彩的讀后感作品。
葉圣陶作品讀后感篇一
《稻草人》是新中國第一本為兒童創(chuàng)作的童話。《稻草人》的作者是葉圣陶,他是中國現代童話創(chuàng)作的拓荒者?!兜静萑恕吠ㄆ\用了大量的擬人手法,這本書符合我們這一年齡階段的孩子閱讀,道理淺顯易懂,讓我樂在其中。
其中,我印象深刻的是《地球》和《稻草人》?!兜厍颉犯嬖V我們地球上山和海的形成過程,也告訴我們勞動是創(chuàng)作和改變一切的根源。說明了光靠別人是不能長久的在這個世界上立足的。
《稻草人》這個童話描寫的是在一個滿天星斗的夜晚,稻子馬上成熟了。稻草人十分開心,因為它的主人—一位受盡了打擊的老太太,看到稻子成熟后,會十分高興的!可沒想一只灰色的小蛾飛來,把卵產在了稻子上。稻草人慌了,它知道這種蟲子會把整片田地給毀掉,但它卻不能做什么……壞事一個接著一個來了,田地被破壞,漁夫的孩子病了,卻沒人去照顧他;一只在桶中求生,渴望回家的鯽魚;在稻草人面前尋短見的無助婦人……善良熱心的稻草人多想為他們幫忙啊!可是自己和樹木一樣,被深深釘在泥土里,一動不能動。
到最后還遭到了鯽魚的辱罵,在傷心和痛苦中死掉。這個故事讓我深深體會到,
《稻草人》告訴我們稻草人的夢想是提醒主人趕走蛾子、幫助漁婦、阻止別人輕生。然而現實是殘酷的。這使我能充分認識到了勞動人民的.艱辛和苦難。
通觀整本書,我感受到了童話世界如詩如畫般的美好,它讓我知道:現實世界的悲哀,不由得去同情那些受苦受累的人民,深刻的反省了自己以往的懶惰的習慣,更為像稻草人那樣想改變現實卻無能為力,最終希望破滅,無力倒下而難過,從而進一步了解了現實的殘酷。
葉圣陶作品讀后感篇二
葉圣陶,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人?!兜静萑恕?、《古代英雄的石像》??中國兒童文學中的經典童話。它們親切而淺顯,但又讓人深受啟發(fā)。這就是《中國名家經典童話之葉圣陶專集》。
這本書我感覺特別好看,雖然這本是一本童話集,里面都是童話,但是里面的童話如果你能細細品讀就知道里面蘊含了許許多多的哲理。
在這本書里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玫瑰和金魚》這一文,這一文中玫瑰和金魚都以為自家主人對自己好就是愛自己,可從來沒想過自家主人為什么對自己那么好,在這一文其中桑樹勸玫瑰不要以為人類對自己好就是愛自己,人類是想利用自己來滿足他們的要求。桑樹對玫瑰說:“是個小孩子,沒有經過什么事情,難怪你不信我的話。我經歷了許多世事。從我的經歷,老實告訴你,你說的全是癡話。讓我把我的故事講給你聽吧。我和你一樣,受人家栽培,受人家灌溉。我抽出挺長的枝條,發(fā)出又肥又綠的葉子,在園林里也算是極快樂極得意的一個。照你的意思,人家這樣愛護我,單只為了愛我。誰知道完全不對,人家并不曾愛我,只因為我的葉子有用,可以喂他們的蠶,所以他們肯那么費力?,F在我老了,我的葉子又薄又小,他們用不著了,他們就不來理我了。小孩子,我告訴你,世界上沒有不望報酬的賞賜,也沒有單只為了愛的愛護?!?/p>
有可能一個人千般萬般的照顧你真的是愛你,可是這樣的人寥寥無幾,甚至10個人里面有9個人都是利用你,剩下那一個有可能對你是真心的,可是也有可能是愛你可對你不真心,所以你不要吧千般萬般的愛護你誤以為是愛,這樣你有可能犯下很大的錯誤。
文中還有一條魚,也是和上面的玫瑰一樣,把主人無微不至的關心當成是愛,一只綿羊勸他說:“你還是個小東西,事情經得太少了,難怪你不服氣。我經歷了許多世事。從我的經歷,老實告訴你,你說的全是癡話。讓我把我的.故事講給你聽吧。我和你一樣,受人家飼養(yǎng),受人家愛護。我有過綠草平鋪的院子,也有過暖和的清潔的屋子,在牧場上也算是極舒服極滿意的一個。照你的意思,人家這樣愛護我,單只為了愛我。誰知道完全不對!人家并不曾愛我,只因為我的乳汁有用,可以喂他們的孩子,所以他們肯那么費心。現在我老了,我沒有乳汁供給他們的孩子了,他們就不管我了。小東西,我告訴你,世界上沒有不望報酬的賞賜,也沒有單只為了愛的愛護。”
我讀完這篇之后我替玫瑰和金魚感到惋惜,雖然它們最后已經知道自己錯了,可是已經晚了,因為已經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了。
我漸漸喜歡上了他的童話,他的文章曲折而有趣,一顆童心躍然紙上,讓我也體會到了童年的快樂。
葉圣陶作品讀后感篇三
世間萬物,都有自己的本色。一些事物,悄悄地從我記憶中走過,有悄然離去。但無論世態(tài)怎樣,我只是我,一個平凡又不平凡的自我。我扛起了肩上的責任與擔當,吹響屬于我自己的號角,直到勝利的曙光。
葉圣陶先生筆下的稻草人就是如此。她沒有華麗的外表,也沒有活潑的性格,在常人眼中只不過就是一堆枯草罷了。然而,在葉圣陶的眼中,不是毫無生命的,令人厭惡的稻草,而是純潔、盡責、永恒、真情的象征。
一個安靜無語,內心似火,真情有愛的稻草人出現在世人面前。我所感到的不僅是一個人之常心的稻草人,更感到了些許感動。稻草人的盡職盡責即令我敬佩,他那受外界干擾仍不變的恒心更讓我驚訝。身軀受損,風吹雨打,也不知它經歷了多少滄桑變化,多少次世態(tài)炎涼,但他站在那兒,毫無怨言,方顯稻草人之本色。
這個稻草人已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之中。沒有持之以恒,就沒有成功,沒有責任與擔當,也就沒有崛起的希望。人生路上,所要經歷的人和事太多了,但或長或久,他們或將遠去,或將消失。在這樣的`消失中,我們從中也必能得到點什么。
劍鋒在磨礪,梅香從苦寒。外界的干擾在我們的成長中是必不可少的,這也就能培養(yǎng)我們堅持,忘我,永恒不變的心境。也就能疏枝立寒窗,笑在百花前。
稻草人,這平凡又不平凡的事物,一直縈繞我心。它的樣子,它的衣冠簡樸古風存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來日方長,為何感嘆人生百態(tài)?心有明月,身有責任,心有擔當,百態(tài)人生又何妨?
葉圣陶作品讀后感篇四
“愛的奉獻”每當我讀到這篇文章,我的心情就會漸漸淡去,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落下。我被他善良的精神完全感動了!
稻草人是農民自己做的。他的骨架是竹林里的細竹。第二年,他的肌肉和皮膚變成了黃色的稻草。那個破竹籃是他的帽子。他還拿著一把壞掉的扇子,這是他趕走害蟲的武器。盡管他被固定在農田里,但無論晴雨,他都兢兢業(yè)業(yè)地看守稻田。
在一個繁星點點的'夜晚,他看著一顆顆飽滿的稻穗。他對主人的收獲非常高興和高興!但這并沒有持續(xù)太久。一只飛蛾飛進了農田,停在了稻葉上。稻草人看見了蛾子,拼命搖著扇子想把它趕走。然而,蛾不僅沒有離開,而且還在葉子上產卵。幾天之內,葉子上就長滿了肉蟲。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米飯被蟲子無情地吃掉。今年的收獲只帶來了主人的哭喊和嘆息。
在一個漆黑的夜晚,他聽到魚掙扎著求救。他希望能夠行走,打開結實的漁網,讓魚在清澈的河里玩耍。他又聽到了孩子微弱的咳嗽聲。他想移動自己,把蟲子身上的泥土帶走,把自己變成柴火,煮粥給他喝。他聽到一個女人的聲音,她被丈夫逼得走投無路,悲痛而死。他想迅速行動,喚醒沉睡的漁夫,拯救絕望的女人。他想讓自己積極起來,幫助別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記得今年暑假,我父親帶我和妹妹去杭州天堂玩。我和姐姐坐在地鐵里非常興奮,有說有笑。停了幾站后,車廂變得越來越擁擠。這時,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婦人來到我們身邊。我姐姐站起來,把老太太扶到座位上。老婦人稱贊她是一個明智的好孩子。當座位上的人看到她移動時,都豎起了大拇指。這種尊老愛幼、樂于助人的精神值得學習。
我希望世界上有更多像稻草人一樣善良的人,每個人都給一點愛,世界就會變成一個美麗的世界!
葉圣陶作品讀后感篇五
這學期我們讀了《稻草人》這本書,書的作者是是我國著名作家葉圣陶。這本書里有許多篇豐富多彩的故事,每一篇文章讓我深有感觸。其中,我最喜歡的一篇就是《稻草人》。
稻草人的主人是個年邁而又可憐的老太太。她失去了親人,稻草人很心疼它的主人,眼看莊稼會有好收成,它很替老太太高興,可就在這時可惡的.蛾子卻在稻葉上安了家,它想趕走蛾子,可是它不能動,只能使勁搖動手中的扇子,它想告訴老太太,可是它又不能說話,它只能更拼命地搖動扇子。
稻草人還看到了一個漁婦和一個病重的孩子。稻草人恨不得自己去做柴,給孩子煮茶;自己去做被褥,給孩子溫暖;恨不得奪下想小肉蟲,給漁婦煮粥吃。可是它的身體和樹木一樣,長在泥土里,一動也不能動。
它還看見一位婦女想投河自盡。稻草人想去阻止,但卻什么也做不了……最后,稻草人倒下了!它恨身體不該和樹木一樣,長在泥土里,一動也不能動。
我想稻草人這種認真敬業(yè)和對主人忠誠,同時又富有同情心和愛心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但它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從今以后我們要好好學習,做一個有超強能力的人!
葉圣陶作品讀后感篇六
暑假里我讀了一本好書,名字叫《媽媽是個稻草人》,這位“媽媽”是個稻草人,名字叫花旗,在他身邊有只稻草狗,名叫蟈蟈。花旗因救一個女嬰而獲得生命,和真人一樣。她給女兒取名笑容。
當我第一次翻開《媽媽是個稻草人》,就被這本書深深地吸引住了。花旗的善良;笑容的可愛,蟈蟈的淘氣;布薩太太的熱情;水爸爸的英俊,真讓我愛不釋手。
文中花旗(老夫妻的女兒)3歲時不小心掉進水中淹死了。為了紀念她,人們扎了一個稻草人,取名為花旗。老爺爺還扎了個稻草狗,陪伴花旗。后來,花旗偶然成了一個母親,偶然成了一個環(huán)衛(wèi)工人,偶然成了一名妻子。
笑容成了小學一年級的'小學生。但因為花旗不認識字,所以引來了許多笑話,也讓笑容的成績一落千丈。原本非常開心,愛笑的笑容,現如今卻憂愁滿面??吹竭@里,我不禁為她發(fā)愁。后來,因為他們的決心感動了上天,八角城里的每個東西上面都有字。
我看到最后,因為花旗要救一個病人,用自己的魔法,去救那個人,而面對衰老死亡的花旗卻說:“我很幸福。”剎那間,我的淚奪眶而出,稻草人媽媽用自己將會衰老、疾病這樣的條件,來交換一個生命。而且,她沒有后悔,并且很幸福......
非同一般的稻草人媽媽,不正和我的媽媽一樣嗎?早上,當我還在睡夢里的時候,媽媽已經將早餐做好了;冬夜里 ,當我把冰涼冰涼的小腳丫伸到媽媽的手里的時候,媽媽用她不大的手,溫暖著我。為了輔導我功課,拖著疲倦的身體還要強挺著的媽媽;為了能及時接我回家,被大雨淋透的媽媽……,媽媽的愛,總藏在媽媽的心里,是一種超乎尋常的愛,總能溫暖著我。
葉圣陶作品讀后感篇七
《稻草人》的作者是中國著名作家葉圣陶,這本書是由一個個小童話編制而成的。每個故事都蘊含著深刻的內涵:愛與善的理想主義,對黑暗現實的批判和對抗,吹響改變命運的號角,尋找人生的真諦。在這本書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小故事是《蠶和螞蟻》。
“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個故事里完美體現了蠶的特點。
故事講的是一只與眾不同的'蠶,它在想自己來到世上究竟是為了什么?是不是為了專門吃桑葉這件大事。它查閱了資料,明白了,自己來到世上的唯一的大事應該是為人類服務。蠶不想就過著這樣的人生,它結識了螞蟻家族們,螞蟻們帶他了解了它們的歷史,在螞蟻的講述下,他漸漸明白了自己的意義,只要自己的勞動對別人有用處,對社會有貢獻,他的勞動就是有意義的,就不是白做的。
《蠶和螞蟻》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付出并不是只為了自己,也可以為了他人,為了社會,讓我們的勞動充滿意義,讓小愛變成大愛。就像蠶的工作不是白做的,也是充滿意義的。
生活中也有著像蠶一樣的人,就比如說老師,父母,親人...,老師默默無聞的教我們知識和做人道理, 父母為我們遮風擋雨,讓我們成長。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本妥屛覀兿裥Q一樣,像身邊的親人們一樣,為世界服務吧。
葉圣陶作品讀后感篇八
這段時間里,我讀了《稻草人》這本書,它是葉圣陶爺爺的作品。這本小說語言簡潔精煉,故事情節(jié)精彩。稻草人是這篇文章的主角,它的主人是一個老奶奶。老奶奶有一片田,田里種滿了糧食。稻草人就幫助老奶奶嚇走小蟲子,不讓小蟲子吃到糧食。稻草人的責任感很強所以老奶奶的莊稼長得很好。一天,稻草人依然站在那里,突然來了一只小飛蛾,小飛蛾沒有被稻草人嚇走,飛蛾停在了一個莊稼上,一點一點地把莊稼吃完了,稻草人站在那里,很想趕走飛蛾,可是它自己也無能為力,終于在擔憂和焦慮中倒下了。
最近中國新型冠狀病毒大暴發(fā),白衣天使們冒著生命危險一直堅守在一線,與病毒作斗爭。他們每天都要穿著不透氣的防護服,有時一天都不喝水,還要穿成人尿不濕。當他們結束了一天的工作,脫下防護服的.瞬間,是多么讓人心疼!他們要接受心理和身體的雙重考驗。
在我們身邊,也有一群人守護著我們,村委會的人守護進出口,給大家測量體溫,登記等。我覺得我就像稻草人一樣,干著急,幫不上忙,只能待在家里。
如今疫情有好轉,但離正式到校還有一點時間,我們現在各自在家安心在線學習。
正是有他們的負重前行,有白衣天使的逆行,有他們的努力,才有我們的安寧。我還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不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希望早一天疫情結束,期待回到校園的那一天。
稻草人雖有善心卻無力相助,我不想當稻草人,等我長大了我要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葉圣陶作品讀后感篇九
人們常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蔽乙恢眻孕胚@句話,并把它記下來,作為我的座右銘,時刻提醒自己。
剛放暑假,老媽給我買了一本《稻草人》,我漫不經心地隨手翻了一下,可這一翻,我就愛不釋手了,這本書是著名作家葉圣陶先生所寫的童話集。它是由35個小故事組成的,不過最令我記憶猶新的還是《稻草人》這篇文章。
故事的主人公是以一個被固定在田野里的稻草人,他盡職盡責地驅趕那些破壞莊稼的害蟲,他從不貪玩,從不偷懶,一心希望自己的主人——一位老太太今年能夠有一個好收成。
可不幸的事還是來了,一只蛾蟲在稻田上產了卵,盡管稻草人使出渾身的力氣,但還是只能眼睜睜地望著蛾蟲一點一點地把稻田里的莊稼吃光。不僅如此,當稻草人看到辛苦的漁婦無法挽救病重的孩子,而想要投河自盡時,他仍然無法幫助他們。最后,稻草人在不斷的'自責中倒下了。
通過這篇文章,我看到了一個有愛心和責任心的稻草人,他樂于助人,不圖回報的精神打動了我,可惜的是,稻草人的力量太弱小,不能幫到每一個人,于是,他只能在無奈中不斷地自責和內疚。
由此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不僅僅要學會稻草人的樂于助人,不圖回報的精神,還要鍛煉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知識,才能給人們,給社會做出貢獻。雖然稻草人最后失敗了,但他的精神永遠激勵我,做一個不畏困難,知難而進,堅強勇敢的人。
葉圣陶作品讀后感篇十
兒子天生活潑好動,小時候,我給他講故事時,總感覺他心不在焉,好像沒聽到似的。于是,我就經常在他玩耍時朗讀童話故事,果然,童話里的主人公漸漸成了他常常提到的好朋友或壞孩子,但他始終不想自己去讀書。
自從上了一年級至今,我感覺他對讀書的興趣發(fā)生了很大的“轉型”。
開學初,班主任老師建議每天閱讀半小時,真的起了很大作用。起先,作為一年級學生的兒子,識字量很少,拼音也是剛剛起步,閱讀有一定的困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閱讀篇目的增加,兒子也能順利讀完一篇文章,其中有不理解的詞語或問題,也會從爸爸媽媽這里得到解答。我們常常給予他鼓勵,讓他說一些自己的看法和理解。雖然有時候講得和書上并不相同,有時甚至不沾邊,但我從來不打斷他,讓他沉浸在自己的故事中,講完后還要鼓勵他說:“兒子,你講得真棒,我都聽上癮了”。他聽后非常得意。
像力,給我講時,也加了一些自己的見解,雖然有些稚嫩,但有點道理。
親子閱讀是一段美好的時光,會使孩子體會到讀書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從而能培養(yǎng)他良好的閱讀,這種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會使孩子受益終生,會給孩子將來的學習、社會適應、文化修養(yǎng)等打下良好的基礎。當然,兒子畢竟是孩子,他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做事慢、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等等,我希望兒子在我們共同閱讀中學習更多的知識,改掉身上的缺點,身體與身心都能健康的成長。
葉圣陶作品讀后感篇十一
讀一本好書會滋養(yǎng)我們一生,給人帶來心靈的洗禮,精神的洗禮。
閱讀一本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可以給人帶來豐富多彩的信息,給人精神的啟迪。自從我閱讀了《稻草人》這本書就被深深地感觸到了。
這里面說了許許多多的小故事,比如《稻草人》、《一粒種子》、《眼淚》等等。在這些故事中我最喜歡《稻草人》這篇故事。他把主人公稻草人比作人的想法與性格,把他人性化。稻草人很愛自己的主人老太太,老太太的.丈夫與兒子續(xù)死,她這些年都以淚洗面,身體虛弱,稻草人都看在眼中,痛苦在心。今年好不容易風調雨順,稻草人以日續(xù)日的幫助稻谷成長,本以為會大豐收,給老太太一個禮物讓她笑容從此綻放,可是一群蟲子把這一切都毀了,它毀了老太太的辛苦勞動,使老太太又一次傷心欲絕。稻草人立在田里,只能留下一聲聲無力的吶喊。
稻草人作為一個旁觀者,它看見了世間的苦難,它看見魚婦即使兒子得了重病還要捕魚做明天的粥,它看見一個被丈夫賣了的女人含著淚和恨投江自盡…………稻草人感同身受,它想去幫助他們,可它是稻草人無法去幫,只能眼睜睜的看著。
其實生活中有無處不在的愛,這些善良有愛的人們,是他們用愛溫暖著我們。
葉圣陶作品讀后感篇十二
《葉圣陶》這本書,里面有好多好詞好句,里面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一粒種子”、“小白船”等等故事,其中令我最感興趣的是“古代英雄的石像”、和“最有意義的生活”?!肮糯⑿鄣氖瘛笔菍懥艘郧坝幸粋€英雄,由于大家都想紀念他,就讓雕刻家雕了下來,把它搬到了廣場的正中央,而且很高,下面的底座就是零零散散的小石子粘在一起,把它支撐祝每個人只要一經過廣場,就會給石像鞠一個躬。后來石像驕傲了,但是下面的小石頭不高興了,就趁晚上沒人的時候把石像摔了下來,都變成了零散的石頭,石像終于知道了驕傲是不好的。但是這個世界很公平,誰都沒有后悔藥吃?!白钣幸饬x的生活”是講一顆小青石和一顆小黑石有了怎樣的幸福的生活。這個故事還讓小青石了解了一個道理:為大眾服務才是最有意義的生活。要為大家服務。
讀了《葉圣陶》這本書,我發(fā)現里面用了擬人的手法來寫的童話故事。期中在我腦中印象最深的是“稻草人”,他寫出了稻草人的樣子、稻草人是怎樣造的`,還講了稻草人夜間做的事情。讓我明白了稻草人都你呢個不管白天、黑夜、風中雨中為老百姓做事,不怕苦,不怕累,還有同情心,我們也要學習稻草人那種無私奉獻,具有愛心、同情心……的好精神。
今天,我看了葉圣陶童話里的一個故事名叫《快樂的人》。
這里主要寫了一個快樂的人,他是靠著一層無質透明的幕來生活的。因此,他只感到自己的快樂,完全感覺不到別人的痛苦與煩惱。也正因為那層幕,他看不清是與非,總是被騙子欺騙,騙去他的黃金。有一天,突然來了一個惡神,他想把人間所有的快樂都帶走,惡神發(fā)現了這個快樂人,就把他的無質透明的幕刺破,快樂人就死了。
在這個故事中,我覺得,最深刻是就是最后一個自然段,這個惡神把快樂人弄死了。我想不明白這是為什么。我很驚奇。
這個故事令我想起了在這個社會上,有些人奉行“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生存之道。他們看見身邊的壞人做壞事,只要沒有危及到自己,他就不聞不問。這實際上的對壞人壞事的一種縱容。最終他自己也會成為受害者。
因此,我覺得,生活中,我們不能只想著自己的快樂,也要懂得關心他人的。大家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
葉圣陶作品讀后感篇十三
“待人厚,律己嚴”是我讀《葉圣陶先生二三事》之后最大的感悟,從中也能感受到葉圣陶先生偉大的人格和品德的過人之處。
張中行先生在《葉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中,主要從“待人厚,律己嚴”兩個方面表現葉圣陶先生偉大的人格,用一個過渡句“以上說待人厚,是葉圣陶先生為人的寬的一面。他還有嚴的一面,是律己”把文章分為前后兩個方面。
文章先總說介紹葉圣陶先生品德過人之處,“葉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所以確是人之師表?!?/p>
然后講述葉圣陶先生待人厚的方面,選擇生活小事,修潤文章,恭送客人,真誠復信等三件生活小事,表現了葉圣陶先生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性格特點,從而表現了葉老待人厚的美好品德。
接著講述葉圣陶先生律己嚴的方面,從葉圣陶先生寫文章用寫話風格,文風方面重視簡潔,重視語文力求完美等三方面講述,表現了語文教育家葉圣陶先生嚴于律己,身體力行的作風。
葉圣陶先生終身致力于出版及語文的教學,有“優(yōu)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編輯家及出版人。他是五四運動首個文學研究會的創(chuàng)立人之一。他的座右銘“文學為人生”很有名。
葉圣陶先生的.偉大人格感染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而他的“待人厚,律己嚴”又將影響著中國的下一代。
從本文中我深切的感受到“待人厚”的魅力,對別人無所求,尊重別人,平易近人的性格決定著葉圣陶先生為人處世,體現了一代教育家的精神風貌。在葉圣陶先生病重期間,對別人仍然是畢恭畢敬的態(tài)度,深深地感動著激勵著我。而在生活中,往往有很多人很難做到“待人厚”,卻習慣性的是“待己厚”?!按汉瘛睕Q定著一些人的處事方式,從而影響了對人對事的態(tài)度,使人際關系緊張,使自己捉襟見肘,從而形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從而影響了自己的成就。
葉圣陶先生更可貴的品質就是“律己嚴”,在寫作方面,在語文教學方面,在文風方面都對自己嚴格要求,絕不追求朦朧的風格,讓自己的文章讀起來就像寫話,讓人聽得懂,這也是對讀者的尊重?!捌揭鬃匀?,鮮明簡潔,細致懇切,念,順口,聽,悅耳”,這是葉圣陶先生寫話的風格。也是對自己最高的要求。而生活中有很多人,寫文章拖拖沓沓,拖泥帶水,云里霧里的,讓人摸不著頭腦,反而是越讀不懂的文章水平越高。讀不懂則是對讀者的不負責任,讀不懂則是對自己要求不嚴。與葉圣陶先生的性格有點大相徑庭,南轅北轍了。
讀過本文,掩面深思,更讓我悟到了葉圣陶先生偉大的人格和品德的過人之處,就讓我以“躬行君子,又能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所以確是人之師表”來嚴格要求自己,爭取做一個“待人厚,律己嚴”的合格老師,在為師的路上慢慢求索。
葉圣陶作品讀后感篇十四
寫作文一直是小學生頭疼不已的事情,記憶中自己也曾為寫作而大傷腦筋。如今,看著生活越來越豐富的孩子面對寫作依舊一籌莫展,不覺有點奇怪,但是看了《葉圣陶叫你寫作文》一書,茅塞頓開!
一、指導學生廣泛閱讀課外書籍,積累書本上的知識。在指導學生閱讀時,我把博覽與精讀科學地結合起來,博覽就是讓學生廣泛涉獵一些精彩而有意義的故事、趣聞,先進人物的事跡,古今佳話,名言警句等,并要求他們寫摘要或做成剪報,把需要保存的資料分門別類地積累起來,以便作文時隨時查閱,精讀就是要求學生對一些優(yōu)秀的文章或名篇,要細讀,潛心揣摸,體會別人是怎樣圍繞中心合理地安排材料,布局謀篇的,對于其中好的章節(jié)、句段,特別是細節(jié)描寫,心理描寫等要重點讀,甚至熟記于心,我還要求學生在閱讀時要勤動手,多寫讀書筆記,這樣,學生書讀多了,從中涉取了更多的知識,還開闊了眼界,豐富了語言,也學到了他人的一些寫作技巧,寫作時,學生自然覺得思路開闊,得心應手。
二、指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觀察力。我們知道,只有積累了豐富的寫作材料,才能為文章的內容提供取之不竭的源泉,否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要寫好作文,僅僅靠書本上的知識積累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還是生活的積累。新大綱對中年級就提出了這樣的寫作要求:"留心周圍的事物,養(yǎng)成勤于觀察思考和樂于動筆的習慣。"因此,作文教學中,我很注重引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如校園內甘為人梯、嘔心瀝血的教師和那許許多多勤奮好學、勇于攀登、聰明活潑的學生;校園外,那些戰(zhàn)斗在各行各業(yè)不辭辛勞、樂于奉獻的叔叔阿姨,以及各種各樣紛繁復雜的事件,還有日月山川、花草樹木、飛禽走獸等,都可以從一定的角度,以一定的方式攝入我們的腦海,成為編織文章的素材。每次作文前,我都要根據本次作文的需要,要么讓學生先去生活中觀察,要么引導學生到實踐中去體會,要么打開他們記憶的閘門,去回憶,追尋過去的往事。時,先引導他們說,再指導他們寫。這樣,就解決了學生作文空洞無物的問題。
三、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豐富學生的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習的興趣是學生學習活動的重要動力。"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解決學生作文難的問題,結合作文教學,我不僅組織學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班隊活動,還借科技課、勞動課,結合其它科的教學,指導學生做小制作,小實驗或其它實踐活動。每次活動前要求學生留心觀察,活動中,我還給學生作適當的觀察指導,活動后,讓學生把印象最深,自己覺得最精彩,最有趣的寫下來。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還激發(fā)了學生寫作的興趣。
后寫出的'文章不僅有內容,而且真實感人,生動有趣,
葉圣陶作品讀后感篇十五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但他的著作我還是第一次讀,實在是慚愧。但讀了之后收獲很多。的缺確,文章中點點滴滴的教育思想使作為教師的我有了更明確的方向,給了我們極大的幫助,它就象一盞指路明燈一樣。
在《葉圣陶教育文集》中,葉圣陶曾提到“凡為教,最終目的都在于達到不需要教。”當前,“教是為了不教”,已成為我國教育界對教育教學最終目標的共同認識,也就是說,我們的教育要不光要教知識,而且要教方法,教能力,教終身學習的習慣和理念。為了不教而教不僅是我們在教育工作中所追求的一種境界,更是現實社會發(fā)展的迫切需要,為了不教而教是我們必須高質量完成的重要的教育任務。“不教而教”的觀點其實是強化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轉換,簡言之,“不教而教”對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葉老先生講:“要特別注意引導他們知變、求變、善變,有所改革,有所創(chuàng)新:這就是引導他們自學。我以為惟有能這樣做的教師夠得上稱為名副其實的教育家”。
葉老先生還表達出了很多先進的教育理念:知識是不能灌輸傳遞的,必須由學生領悟獲得。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習的組織者、幫助者、促進者。這些觀點,作為教學一線的老師,我感同身受,也很受啟發(fā)。只有在民主的氛圍中,師生的關系才能空前融洽,讓我們像葉圣陶一樣用審美的眼光去看,用寬容的心去引導,對待學生“不要教訓,要勸說;不要灌輸,要啟發(fā);不要以教育者自居”,使沉悶的課堂活起來了,使每朵思維的火花燃起來了,營造一種平等、民主、安全、愉悅的教育氛圍,讓課堂成為民主、寬松的港灣,成為師生煥發(fā)生命活力的地方。
《葉圣陶教育文集》給了我很多新的啟示,我將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努力向上。最后,讓我用徐匡迪先生的一句話來結束此文吧!——教育是事業(yè),事業(yè)的意義在于獻身;教育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于創(chuàng)新。
葉圣陶作品讀后感篇十六
最近,我們全班共讀了《稻草人》這本書,其中我最喜歡的一篇是《快樂的人》這篇文章,這篇文章講述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個快樂的人,他每天都把所有的事認為是快樂的。有一次,有兩個騙子騙他說要盡一點微力,出來到處募捐,把錢分給窮苦人民??鞓返娜烁緵]有思考,只是想多給窮苦人民一點錢,所以馬上拿出大塊的黃金給了這兩位騙子。其實騙子是拿去自己吃喝玩樂用的。后來一群工人騙快樂的人造快樂紀念塔,快樂的人也把黃金分給了他們,其實他們是去大量抽鴉片的??鞓返娜酥钥床磺鍎e人的底細,是因為他身邊圍了一層透明的幕。最后有人說快樂的人死了,其實并沒有,是有一個惡魔在地面上察覺到了快樂的人,把幕給刺破了。
讀完這篇文章之后,我的感受是不要盲目的去看待一件事,現實中,我們也要保持清醒,擦亮眼睛,去面對世界。這樣才能去偽存真,不被蒙蔽。
葉圣陶作品讀后感篇十七
在我的案頭,小學生名家經典讀本是有一系列的,眼下拿起《小學生葉圣陶讀本》,自是因為如雷貫耳的“葉圣陶”三個字。
在閱讀的過程中,特別是閱讀本書前面的作品,情不自禁這樣嘆道:這樣的文字才真正叫做真文字,這樣的觀察才真正叫做觀察,這樣的思考才真正叫做思考,這樣的生命才真正叫做活過。
《花園外》的孩子,我讀著是在寫我,我就是那花園外的可憐的孩子。但,僅僅是在寫我嗎?生活里還有多少這樣的我存在著?我想,每一個讀者,都能在葉老的.故事里讀出自己的影子。所以,真正的好故事都不是只在寫某一個個人的。
我想,兒童若要讀童話,讀葉圣陶的童話是沒錯的。因為無論從文字的味道,還是故事的味道,都能讓讀者有很好的閱讀體驗。
作為一個文字愛好者,讀葉圣陶的文字,當學習他的觀察和思考,更當學習他悲天憫人的人品。
葉圣陶作品讀后感篇十八
秋天,帶來了新學期的腳步——我將重返知識的海洋。
在這個學期,我讀了許多書,都讓我深受啟發(fā),尤其是這本《葉圣陶專集》,因為它讓我走進了葉圣陶爺爺的心。
這本書是由幾個故事“拼”起來的,每個故事都好像有另一層更深的涵義。但從每個故事看,我都十分佩服葉圣陶爺爺。不是因為葉爺爺非凡的寫作能力,而是他透徹的`心靈。
不知為什么,我總是感覺葉圣陶爺爺還留有一顆童心,并且一直向往他童年時代的幼稚與樂趣。沒有原因,只是隱隱約約感覺到。他沒有瞧不起孩子的心理,而是把每個孩子都當成自己的朋友,這是最令我敬佩的地方。書里的每個故事都那么美好、純真,那么令人向往。雖然故事里沒有迷人的公主與王子,也沒有驚天地、泣鬼神的感人故事,但是每個故事我都看到了作者的童心。
盡管我不是每個故事的內涵都清楚,但直覺告訴我,至少,我看到了真正的葉圣陶爺爺!
葉圣陶作品讀后感篇十九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葉圣陶的童話故事《富翁》,它講了有一處地方非常多富翁,在那里連石匠,裁縫,農夫,人人都成了富翁不干活了,到最后所有人都沒有新衣服穿,沒有東西吃。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我們需要有石匠,有裁縫,有農夫和各種各樣的人,我們就是所有人都成為了富翁,也要勞動,工作,學習,要不富翁也會餓死。
葉圣陶作品讀后感篇二十
“待人厚,律己嚴”是我讀《葉圣陶二三事》之后最大的感悟,從中也能感受到葉圣陶偉大的人格和品德的過人之處。
張中行先生在《葉圣陶二三事》一文中,主要從“待人厚,律己嚴”兩個方面表現葉圣陶偉大的人格,用一個過渡句“以上說待人厚,是葉圣陶為人的寬的一面。他還有嚴的一面,是律己”把文章分為前后兩個方面。
文章先總說介紹葉圣陶品德過人之處,“葉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所以確是人之師表?!?/p>
然后講述葉圣陶待人厚的方面,選擇生活小事,修潤文章,恭送客人,真誠復信等三件生活小事,表現了葉圣陶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性格特點,從而表現了葉老待人厚的美好品德。
接著講述葉圣陶律己嚴的方面,從葉圣陶寫文章用寫話風格,文風方面重視簡潔,重視語文力求完美等三方面講述,表現了語文教育家葉圣陶嚴于律己,身體力行的作風。
葉圣陶終身致力于出版及語文的教學,有“優(yōu)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編輯家及出版人。他是五四運動首個文學研究會的創(chuàng)立人之一。他的座右銘“文學為人生”很有名。
葉圣陶的偉大人格感染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而他的“待人厚,律己嚴”又將影響著中國的.下一代。
從本文中我深切的感受到“待人厚”的魅力,對別人無所求,尊重別人,平易近人的性格決定著葉圣陶為人處世,體現了一代教育家的精神風貌。在葉圣陶病重期間,對別人仍然是畢恭畢敬的態(tài)度,深深地感動著激勵著我。而在生活中,往往有很多人很難做到“待人厚”,卻習慣性的是“待己厚”?!按汉瘛睕Q定著一些人的處事方式,從而影響了對人對事的態(tài)度,使人際關系緊張,使自己捉襟見肘,從而形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從而影響了自己的成就。
葉圣陶更可貴的品質就是“律己嚴”,在寫作方面,在語文教學方面,在文風方面都對自己嚴格要求,絕不追求朦朧的風格,讓自己的文章讀起來就像寫話,讓人聽得懂,這也是對讀者的尊重?!捌揭鬃匀唬r明簡潔,細致懇切,念,順口,聽,悅耳”,這是葉圣陶寫話的風格。也是對自己最高的要求。而生活中有很多人,寫文章拖拖沓沓,拖泥帶水,云里霧里的,讓人摸不著頭腦,反而是越讀不懂的文章水平越高。讀不懂則是對讀者的不負責任,讀不懂則是對自己要求不嚴。與葉圣陶的性格有點大相徑庭,南轅北轍了。
讀過本文,掩面深思,更讓我悟到了葉圣陶偉大的人格和品德的過人之處,就讓我以“躬行君子,又能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所以確是人之師表”來嚴格要求自己,爭取做一個“待人厚,律己嚴”的合格老師,在為師的路上慢慢求索。
葉圣陶作品讀后感篇二十一
《葉圣陶童話》這套書是以散文的形式寫童話,語言非常優(yōu)美,還蘊含著許多道理。
有一篇叫《一粒種子》。講的是一粒非常寶貴的種子,先后落到了國王、富翁和士兵那里。他們都把種子看得很嬌貴,精心呵護,想讓它開出美麗的花朵,結果種子怎么也不發(fā)芽。后來,種子被一位農夫撿到了,便把這粒種子和其它種子一起埋到地里,對這粒種子和其它種子一視同仁,一起澆水、一起施肥。不久,這粒種子便開出了美麗的花朵。
從這篇故事中我明白了對任何事物都要尊重它的生長規(guī)律,做事情要掌握合適的方式、方法,才能取得成功。
《葉圣陶童話》這本書,里面有好多好詞好句,里面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一粒種子”、“小白船”等等故事,其中令我最感興趣的是“古代英雄的石像”、和“最有意義的生活”?!肮糯⑿鄣氖瘛笔菍懥艘郧坝幸粋€英雄,由于大家都想紀念他,就讓雕刻家雕了下來,把它搬到了廣場的正中央,而且很高,下面的底座就是零零散散的小石子粘在一起,把它支撐住。每個人只要一經過廣場,就會給石像鞠一個躬。后來石像驕傲了,但是下面的小石頭不高興了,就趁晚上沒人的時候把石像摔了下來,都變成了零散的石頭,石像終于知道了驕傲是不好的。但是這個世界很公平,誰都沒有后悔藥吃?!白钣幸饬x的生活”是講一顆小青石和一顆小黑石有了怎樣的幸福的生活。這個故事還讓小青石了解了一個道理:為大眾服務才是最有意義的生活。要為大家服務。
葉圣陶作品讀后感篇二十二
在永恒的歷史長河中,涌現出了無數追逐知識的身影,他們沉思、佇立,燃燒自己、傳遞真知,葉圣陶先生就是其中一抹高大的身影。
近日我拜讀了葉先生的《葉圣陶教你學語文》,這本書涉及的面很寬,有商討語文教育的理論原則的;有只談論一篇文章或者評議一兩個詞語、某一句話的;有對教師談寫作和修改文章的,也有對學生談改正字風和端正文風的。一詞一句都讓人受益匪淺。
什么叫語文?我相信,每個語文教育工作者都有過這個疑問。我也無數次問過自己,簡簡單單的問題,似乎很難說明白。而葉圣陶先生甘為人梯,用他幾十年的經驗,道出了語文的真諦,“平常說的話叫口頭語言,寫到紙面上叫書面語言,語就是口頭語言,文就是書面語言,把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連在一起說,就叫語文?!焙啙嵜髁说囊痪湓?,包含著多么深刻的涵義呀!我運用葉先生的知識原理激發(fā)孩子們表達欲望,教給孩子們表達方法,真正從語文二字入手,讓孩子們“我手寫我心”,從而創(chuàng)造出更美的文字。
陶行知先生曾說:“教育不能創(chuàng)造什么,但它能啟發(fā)兒童創(chuàng)造力以從事于創(chuàng)造工作?!币虼耍诘湍昙壙磮D寫話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培養(yǎng)、發(fā)掘學生感受生活、發(fā)現生活中的美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表達能力。
如:在執(zhí)教《媽媽睡了》這篇課文時,讓學生先從細節(jié)出發(fā),觀察媽媽的手、睡夢中的媽媽臉龐、呼吸、頭發(fā)等。從這一個個細節(jié)中發(fā)現不尋常之處,再畫一畫,最后看著自己畫的圖用文字表達出對媽媽的愛。學生通過這一系列活動,關注生活中尋常卻又不尋常的細節(jié),運用課文中的美妙的詞語,鍛煉表達,感受語言美妙的同時為寫作創(chuàng)作鋪墊。
在寫話評價環(huán)節(jié),我一直鼓勵贊許學生的表達,幫助學生樹立寫作自信,培養(yǎng)學生對寫話的興趣,讓學生樂于表達,樂于分享自己的作品。我也會讓學生同伴評價,讀一讀,說一說,利用朗讀讀出同學寫話中的精彩之處,同時也能讀出一些寫話中出現的“小笑話”,利用這些“小笑話”幫助學生鍛煉寫話表達能力。
閱讀不限時間與地點,校內時間短暫,我就與家長溝通,設定了家庭親子閱讀時間。通過親子閱讀,讓孩子們從閱讀中獲取知識與快樂,更與父母進行良好的閱讀交流,積累好的語言文字,擴充語言知識。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過一段廣為流傳的話:“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苯逃仿`魂喚醒亦是任重而道遠,我將不斷前行探索,為教育之路鋪滿鮮花。
葉圣陶作品讀后感篇二十三
在這個暑假讀了《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感受很深。下面重點談談讀后“談語法修辭”這部分后的一些心得。
小學語文課堂上不講語法,就連最基本的主謂賓,介詞、代詞、語氣詞也是遇到了才說一說,那么語法涉及如此之少,是不是老師就可以不關心語法了呢?并非如此,老師平時說的話里就包含一種語言發(fā)展的自然規(guī)律,這就是語法。
學語法不一定要去上專門的語法課,人從一出生就在學語法了,小孩說“茶喝”,大人就告訴他,應該說“喝茶”。這就是在學語法了。葉圣陶先生是怎么理解“語法”“修辭”的呢?他這樣說道:“總起來說什么叫語法呢?語法就是教人如何把話說得對。什么叫修辭呢?修辭就是教人如何把話說得好。自覺地研究語法,說話就可以不出錯誤;自覺地研究修辭,就可以把話說得更好?!?/p>
在這節(jié)里,葉圣陶先生說:能夠引導學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語文老師。要把作者的思路摸清楚,先要看一句跟一句怎樣聯(lián)系,再來看段,研究人家的文章,寫自己的文章,每句每段清楚了,意思就暢通了。如此說來,行文講話一定要有一條順暢的路徑,不要帶領別人東拐西拐,走進死胡同再走另一條,豈不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氣息不暢通的文章讓人不知所云,浪費時間!落筆之前一定要清醒,圍繞中心寫,寫完了要修改,多讀幾遍,像我這思路不甚清晰的.人寫文章,那就需要把文章多捂捂,經?;仡^來看,改來改去,文章就有了氣,有了魂,讀罷感覺酣暢淋漓是最好不過。
葉圣陶先生還講了怎樣鍛煉自己的語言,怎樣提高語言方面的修養(yǎng)。有兩點:首先要從思想上重視語言,我們的武器就是語言,用好武器就要用好語言,不得馬虎、隨意、粗制濫造。其次在日常工作中養(yǎng)成多揣摩,多研究,多修改的好習慣??礀|西留心,經常留心,就養(yǎng)成敏感??慈思业奈恼露嘌芯?,好在什么地方,是用詞好還是修辭寫得妙,或者形象生動,栩栩如生?自己寫文章要多修改,把文章視若己出,珍惜每一次行文用筆的機會,珍惜了就認真了,認真了就思考了,思考了就會慢慢進步。
總的來說這一節(jié)我學到了語法和修辭是用好語言的基礎,語法是規(guī)則,就像交通規(guī)則。修辭是路邊的標志和指示,遵循規(guī)則,按照標志,才能在街上暢通無阻。修改文章就是鑄劍,鑄劍就要錘百煉,留下劍身,磨出劍鋒,如此,才能琴心劍膽,氣貫長虹!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0096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