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加深對書中人物、故事情節(jié)以及主題思想的了解和思考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寫一篇有趣且有深度的讀后感呢?首先,要仔細閱讀作品,把握作者的觀點和核心思想;其次,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作品的情節(jié)和人物,可以適當引用片段來支持觀點;最后,結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表達對作品的評價和反思。只有這樣才能寫出一篇較為完美的讀后感。小編為大家精選了一些感人至深的讀后感范文,希望能引發(fā)大家對文學作品的思考和感悟。
刻苦讀書的讀后感篇一
古來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唐·王貞白。
讀書不覺春已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月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清·蕭掄謂。
人心如良苗,得養(yǎng)乃茲長。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yǎng)。
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
一月不讀書,耳目失清爽。
清·法式善。
讀書如樹木,不可求驟長。
植諸空山中,日來而月往。
露葉既暢茂,煙打漸蒼莽。
宋·陶淵明。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
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
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
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
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
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刻苦讀書的讀后感篇二
自古刻苦學習的人不在少數(shù),同時形容刻苦學習的成語也不少,本文就來分享一篇關于刻苦讀書的成語故事,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jīng)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發(fā)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梁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fā),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xù)讀書學習。
戰(zhàn)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于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回家后,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fā)奮讀書。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他也想出了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這就使蘇秦"刺股"的故事。
史書記載,匡衡自小家境貧寒。白天,他靠砍柴割草,換點糧食度日;晚上,他想讀書,可是沒有錢買油燈。他看到鄰居家燈火明亮,就在墻上動手鑿個洞,引一點微弱的亮光。每天晚上,他就靠這點兒亮光如饑似渴、專心致志地讀起來……后來,為了能讀到更多的書,他甚至愿意給一位家中藏書豐富的人做奴仆而不計報酬,目的只有一個——希望讀到更多的書。
南齊有一讀書人叫江泌,他白天要工作,只有晚上有時間讀書,但家貧買不起燈,只好利用有月光的夜晚讀書。他每當讀到月光西斜時,就搬一張?zhí)葑訑R在墻腳下,站在梯上讀,月光逐漸下墜,他也一級一級升高,一直爬到屋頂。有時讀累了,一不小心從梯上掉下來,他連忙爬起來,連身上的泥土也不拂掉,又爬到梯上,繼續(xù)讀下去。
隋朝時的李密非常專心向學,分秒不愿浪費,有一次他要去綏山,怕途中耽擱太多時間,出發(fā)之前他用蒲草編織鞍子放在牛背上,把要閱讀的書掛在牛角上,一邊騎牛一邊讀書,十分專注。連當時大臣楊素經(jīng)過,絲毫不覺。勤學專注之功令人敬佩。
春秋時的書,主要是以竹子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簽,稱為竹“簡”,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寫字。竹簡有一定的長度和寬度,一根竹簡只能寫一行字,多則幾十個,少則八九個。一部書要用許多竹簡,這些竹簡必須用牢固的繩子之類的東西編連起來才能閱讀。像《易》這樣的書,當然是由許許多多竹簡編連起來的,因此有相當?shù)闹亓俊?/p>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讀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內容。不久又讀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點。接著,他又讀第三遍,對其中的精神、實質有了透徹的理解。在這以后,為了深入研究這部書,又為了給弟子講解,他不知翻閱了多少遍。這樣讀夾讀去,把串連竹簡的牛皮帶子也給磨斷了幾次,不得不多次換上新的再使用。
即使讀到了這樣的地步,孔子還謙虛他說:“假如讓我多活幾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與質了?!?/p>
三國時,呂蒙是吳國的大將。
一次,他點兵3萬,用船80余只襲擊荊州。水手一律身著白衣,大批精兵埋伏在船艙里。黑夜,船到當陽江邊,烽火臺的漢兵厲聲盤問。吳軍詐稱是商船,要求靠岸避風,漢兵信以為真。約至二更,船上吳軍突然襲擊,占據(jù)了烽火臺。隨后,呂蒙帶兵長驅直入,輕取荊州。
呂蒙作戰(zhàn)勇猛,平時卻不肯讀書。孫權勸道:“你讀點歷史和兵法,用兵更高明?!睂O權道:“漢先武帝從前行伍出身,卻‘手不釋卷’?!睆拇?,呂蒙勤勉自學,受益匪淺。
晉代文學家左思,小時候是個非常頑皮、不愛讀書的孩子。父親經(jīng)常為這事發(fā)脾氣,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氣得很,不肯好好學習。
有一天,左思的父親與朋友們聊天,朋友們羨慕他有個聰明可愛的兒子。左思的父親嘆口氣說:“快別提他了,小兒左思的學習,還不如我小時候,看來沒有多大的出息了。”說著,臉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聽到了,他非常難過,覺得自己不好好念書確實很沒出息。于是,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刻苦學習。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左思漸漸長大了,由于他堅持不懈地發(fā)奮讀書,終于成為一位學識淵博的`人,文章也寫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時間寫成了《齊都賦》,顯示出他在文學方面的才華,為他成為杰出的文學家奠定了基礎。這以后他又計劃以三國時魏、蜀、吳首都的風土、人情、物產(chǎn)為內容,撰寫《三都賦》。為了在內容、結構、語言諸方面都達到一定水平,他潛心研究,精心撰寫,廢寢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學巨著《三都賦》終于寫成了。
《三都賦》受到諒也評,人們把它和漢代文學杰作《兩都賦》相比。由于當時還沒有發(fā)明印刷術,喜愛《三都賦》的人只能爭相抄閱,因為抄寫的人太多,京城洛陽的紙張供不應求,一時間全城紙價大幅度上升。
故事出自《晉書·文苑·左思傳》。成語“洛陽紙貴”,稱頌杰出的作品風行一進。
“囊螢映雪”這則成語的囊螢是晉代車胤家貧,沒錢買燈油,而又想晚上讀書,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螢火蟲來當燈讀書;映雪是晉代孫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書。
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為了維持溫飽,沒有多余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這個時間背誦詩文。
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只螢火蟲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由于他勤學苦練,后來終于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同朝代的孫康情況也是如此。由于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只能早早睡覺。他覺得讓時間這樣白白跑掉,非??上А?/p>
一天半夜,他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fā)現(xiàn)窗縫里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可以利用它來看書。于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孫康不顧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時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過這個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成為飽學之士。后來,他當了一個大官。
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后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伤r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于是就發(fā)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后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志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臥,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yè),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干脆以后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于是他們每天雞叫后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jīng)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于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zhèn)西將軍,實現(xiàn)了他報效國家的愿望;劉琨做了征北中郎將,兼管并、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fā)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刻苦讀書的讀后感篇三
3.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陸游。
4.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峨x騷》。
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稘h樂府·長歌行》。
6.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懿佟洱旊m壽》。
7.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佌媲?。
8.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谥t。
9.發(fā)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K軾。
10.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羁喽U。
11.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12.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钤?。
13.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14.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懹?。
15.古來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
刻苦讀書的讀后感篇四
家資是何物,積帙列梁梠。
高齋曉開卷,獨共圣人語。
英賢雖異世,自古心相許。
案頭見蠹魚,猶勝凡儔侶。
宋代: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宋代:辛棄疾。
案上數(shù)編書,非莊即老。會說忘言始知道;萬言千句,不自能忘堪笑。今朝梅雨霽,青天好。
一壑一丘,輕衫短帽。白發(fā)多時故人少。子云何在,應有玄經(jīng)遺草。江河流日夜,何時了。
唐代:孟郊。
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宋代:陳師道。
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
世事相違每如此,好懷百歲幾回開?
宋代:王安石。
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齊之強,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唐代:杜甫。
紈绔不餓死,儒冠多誤身。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李邕求識面,王翰愿卜鄰。
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
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
主上頃見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卻垂翅,蹭蹬無縱鱗。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誦佳句新。
竊效貢公喜,難甘原憲貧。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東入海,即將西去秦。尚憐終南山,回首清渭濱。
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白鷗沒浩蕩,萬里誰能馴?
宋代:朱熹。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魏晉:陶淵明。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
歡然酌春酒,摘我園中蔬。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
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宋代:趙恒。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jīng)勤向窗前讀。
唐代:杜牧。
杜詩韓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搔。
天外鳳凰誰得髓?無人解合續(xù)弦膠。
唐代: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宋代:辛棄疾。
人間歲月堂堂去,勸君快上青云路。圣處一燈傳,工夫螢雪邊。
麴生風味惡,辜負西窗約。沙岸片帆開,寄書無雁來。
宋代: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宋代:蘇軾。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夸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
唐代:王貞白。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宋代:朱熹。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近現(xiàn)代:梁啟超。
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
集中什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
唐代:杜甫。
碧山學士焚銀魚,白馬卻走深巖居。
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余。
晴云滿戶團傾蓋,秋水浮階溜決渠。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清代:蕭掄謂。
人心如良苗,得養(yǎng)乃滋長;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yǎng)。
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
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
唐代:李賀。
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
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
明代:于謙。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
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
刻苦讀書的讀后感篇五
《送東陽馬生序》是語文課本中的一篇古文。學習了這篇文言文之后,我深深地為文中的宋濂這種刻苦學習的精神所感動。
《送東陽馬生序》這篇古文講述了作者早年求學和刻苦學習的經(jīng)歷。宋濂小的時候,因為家庭貧困所以讀書都是向別人借書來讀并且抄寫。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宋濂都不會因天寒地凍就放棄抄寫。因此,他總能夠及時把書還給別人,別人也就愿意借書給他。宋濂就是通過這種方法讀了許多書。后來,他去離家較遠的地方向前輩請教求學。在求學的過程中,即使腳凍壞了也不放棄,依舊勤勉學習。
宋濂這種刻苦求學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的心中有獲得知識的渴望,所以即使是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宋濂都會抓住一切機會,努力讀書學習。因為對宋濂來說,知識就是他的精神糧食,所以他能夠克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不因惡劣的生活條件就放棄讀書學習的機會。
學習是否能夠取得好成績并不是在于我們的天賦有多高,而是要看我們自己是否有刻苦努力。宋濂這種刻苦、勤奮學習的精神令人肅然起敬。今天的我們都需要像他一樣樹立起刻苦學習的精神。
作者:zzz。
刻苦讀書的讀后感篇六
1、夙興夜寐:夙,早;興,起來;寐,睡。早起晚睡。形容勤奮。
2、邪書僻傳:淫邪不正的書籍,冷僻怪異的傳記。指內容荒誕不經(jīng)的書籍。
3、晝耕夜誦:白天種地,夜晚讀書,形容抓緊時間學習,讀書勤奮。
4、援經(jīng)據(jù)典:援:援引;據(jù):依據(jù)。引用經(jīng)典書籍作為論證的依據(jù)。
5、手不釋卷:釋:放下;卷:指書籍。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6、折節(jié)讀書:折節(jié),改變過去的志趣和行為。改變舊習,發(fā)憤讀書。
7、充棟折軸:書籍堆滿屋子,用車搬動時壓斷了車軸。形容書籍極為豐富。
8、讀書破萬卷:破:突破;卷:書籍冊數(shù)。形容讀書很多,學識淵博。
9、卷帙浩繁:卷帙:書籍或書籍的篇章。形容書籍很多或一部書的部頭很大。
10、充棟汗牛:指書籍堆得高及棟梁,多至牛馬運得出汗。形容藏書或著述之富。
11、蠹簡遺編:泛指殘存的書籍。
12、勤學苦練:勤奮、認真學習,刻苦訓練。
13、幼學壯行:幼時勤于學習,壯年施展抱負。
14、引經(jīng)據(jù)典:引用經(jīng)典書籍作為論證的依據(jù)。
15、豕亥魚魯:指書籍傳寫或刊印中的文字錯誤。
16、滴露研朱:滴水研磨朱砂。指用朱筆評校書籍。
17、充棟盈車:堆滿屋子,裝滿車。形容書籍很多。
18、勤勤懇懇:形容勤勞踏實。也形容勤懇的樣子。
19、書囊無底:指古今書籍不可勝數(shù)。
20、分秒必爭:一分一秒也一定要爭取。形容抓緊時間。
21、鑿楹納書:指藏守書籍以傳久遠。
22、披古通今:披:翻閱;通:通曉。閱讀通曉古今書籍。
23、殘編裂簡:指殘缺不全的書籍或零散不整的詩文字畫。
24、坑儒焚書:坑:活埋;焚:燒。焚毀書籍,坑殺書生。
25、焚膏繼晷:點上油燈,接續(xù)日光。形容勤奮地工作或學習。
26、枕中鴻寶:泛指珍秘的書籍。
27、發(fā)憤忘食:努力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奮。
28、萬簽插架:形容書籍極多。
29、坐以待旦:待,等待;旦,天亮。坐著等天亮。多形容勤懇。
30、牛角掛書:把書掛在牛角上,邊放牛邊看書。比喻勤奮好學。
41、程門立雪:冒著大雪在程頤的門前站著,形容尊師重道,虔誠求教。
42、馬中關五:猶言魯魚亥豕。指書籍在傳寫或刻印過程中的文字錯誤。
43、博覽古今:博:廣博。廣泛閱讀古今書籍,通曉古今學識。形容學問淵博。
44、懸梁刺股:把頭發(fā)掛在梁上,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形容發(fā)奮刻苦學習。
45、學而不厭:厭,滿足。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到不會厭煩的地步。
刻苦讀書的讀后感篇七
1)沒有艱苦的學習,就沒有最簡單的發(fā)明。
2)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3)書是隨時在你近旁的顧問,隨時都可以供給你所需要的知識,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意,重復這個顧問的次數(shù)。
4)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
5)不去讀書就沒有真正的教養(yǎng),同時也不可能有什么鑒別力。
6)一個家庭中沒有書籍,等于一間房子沒有窗子。
7)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8)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發(fā)方悔讀書遲。
9)書是這一代對下一代精神上的遺訓。
10)讀了懂不了,用處也不大。
11)當我們第一遍讀一本好書的時候,我們仿佛覺得找到了一個朋友;當我們再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熱愛書吧---這是知識的泉源!
12)無論掌握哪一種知識,對智力都是有用的,它會把無用的東西拋開而把好的東西保留。
13)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
14)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15)知識好象砂石下面的泉水,越掘得深泉水越清。
16)無所不能的人實在一無所能,無所不專的專家實在是一無所專。
17)發(fā)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18)我讀書越多,書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對我也變得越加光明和有意義。
19)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20)知識需要反復探索,土地需要辛勤耕耘。
1)性癡,則其志凝:故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乐渫囟鵁o成者,皆自謂不癡者也。
2)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yī)愚。
3)讀書對于智慧,也象體操對于身體一樣。
5)書是階梯——。
高爾基。
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p>
6)或作或輟,一暴十寒,則雖讀書百年,吾未見其可也。
7)愛看書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書,即課外書……譬如學理科的,偏看看文學書,學文學的,偏看看科學書,看看別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這樣子,對于別人,別事,可以更深的了解。
8)書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禪堂。
9)書是良藥——劉向(我國漢代大學者)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p>
10)知識是引導人生到光明與真實境界的燈燭,愚昧是達到光明與真實境界的障礙,也就是人生發(fā)展的障礙。
11)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
12)用心不雜,乃是入神要路。
13)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14)我們自動的讀書,即嗜好的讀書,請教別人是大抵無用,只好先行泛覽,然后抉擇而入于自己所愛的較專門一門或幾門;但專讀書也有弊病,所以必須和現(xiàn)實社會接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
15)好書是偉大心靈的富貴血脈?!獜洜栴D。
16)善讀者日攻,日掃。攻則直透重圍,掃則了無一物。
18)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19)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匆多,往來應接不暇,如看場中美色,一眼即過,與我何益也。
20)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
1)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
2)人不能像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
3)善于想,善于問,善于做的人,其收效則常大而且快。
5)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春所欲求者爾。故愿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6)誰游樂無度,誰沒空學習。
7)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終生的伴侶,最誠摯的朋友。
8)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9)讀書如飯,善吃飯者長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10)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
11)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
12)搓繩不能松勁,前進不能停頓。瞄準還不是射中,起跑還不算到達。
13)熟讀。
唐詩。
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14)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
15)書就是社會,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的世界,好的社會。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氣質,使人高尚。
16)讀書使人心明眼亮。
17)書籍是巨大的力量。
18)學如駕車登山,不進就退。
19)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結。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
20)閱讀使人充實;會談使人敏捷;寫作與筆記使人精確;史鑒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數(shù)學使人精細;博物使人深沉;倫理之學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
刻苦讀書的讀后感篇八
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刻苦讀書的讀后感篇九
山光拂檻水繞廊,舞雩歸詠春風香。
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
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
聞多素心人,樂與數(shù)晨夕。
懷此頗有年,今日從茲役。
弊廬何必廣,取足蔽床席。
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
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細商量。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
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jīng)勤向窗前讀。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
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人心如良苗,得養(yǎng)乃滋長。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yǎng)。
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
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刻苦讀書的讀后感篇十
古代人沒什么娛樂活動,所以讀書是他們喜愛的事之一。古人愛讀書的。
成語。
1.[學而不厭]厭:滿足。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
2.[發(fā)憤忘食]努力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奮。
3.[閉門讀書]關起門來在家里讀書。原意是獨自學習,而不與別人切磋。后也用以形容專心埋頭苦讀。
4.[獨學寡聞]獨學:指自學而無以指導切磋。獨自學習,無人切磋,則孤陋寡聞。形容孤偏鄙陋,見聞不多。
5.[學如登山]學習象登山一樣。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6.[擇善而從]從:追隨,引伸為學習。指選擇好的學,按照好的做。
7.[邯鄲學步]邯鄲:戰(zhàn)國時趙國的都城;學步:學習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來自己會的東西忘了。
8.[學步邯鄲]學步:學習走路。比喻機械地模仿,不但學不互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丟掉。
9.[切瑳琢磨]比喻學習或研究問題時彼此商討,互相吸取長處,改正缺點。同“切磋琢磨”。
10.[冷暖自知]水的冷暖,飲者自知。佛教禪宗用以比喻自己證悟的境界。也比喻學習心得深淺,只有自己知道。
1.[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點;教學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
2.[半部論語治天下]舊時用來強調學習儒家經(jīng)典的重要。
3.[不恥下問]樂于向學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習,而不覺得不好意思。
4.[困而不學]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卻不肯學習。
5.[為人師表]師表:榜樣,表率。在人品學問方面作別人學習的榜樣。
6.[灑掃應對]灑水掃地,酬答賓客。封建時代儒家教育、學習的基本內容之一。
7.[鈍學累功]鈍:遲鈍,笨拙;累:積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學習,也能取得成就。
8.[萬世師表]萬世:很多世代,非常久遠;師表:表率。值得永遠學習的榜樣。
9.[抗顏為師]抗顏:不看別人臉色,態(tài)度嚴正不屈。為師:為人師表。不為他人所制約,不為潮流所左右,這種意志堅定的人可以作為學習的榜樣。
10.[春花秋實]春天開花,秋天結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F(xiàn)也比喻學習有成果。
11.[春華秋實]華:花。春天開花,秋天結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F(xiàn)也比喻學習有成果。
12.[多歧亡羊]因岔路太多無法追尋而丟失了羊。比喻事物復雜多變,沒有正確的方向就會誤入歧途。也比喻學習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13.[鶻侖吞棗]把棗子整個兒吞下,不細嚼辨味。常比喻在學習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14.[學如穿井]穿:鑿通。求學如同鑿井。比喻在學習當中,學到的知識越深也就越難,因此為了獲得更深的學問,必須要有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
15.[斷織勸學]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后比喻勸勉學習。
16.[居安資深]形容安心學習,造詣很深。
17.[不知肉味]原指被美妙的音樂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專心學習,吃東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難,無肉可吃。
18.[貪多嚼不爛]貪圖多吃,消化不了。比喻工作或學習,圖多而做不好或吸收不了。
19.[開華結果]比喻修養(yǎng)、學習、工作等有了成績,取得效果。
20.[開花結實]比喻修養(yǎng)、學習、工作等有了成績,取得效果。同“開華結果”。
1.[枕典席文]指以典籍為伴,勤于讀書學習。
2.[魯斤燕削]魯之削(小刀),宋之斤(斧頭),質量都很好;如易地生產(chǎn),在魯造斤而在燕制削,質量不會優(yōu)良。比喻由于地域等條件限制,學習模仿達不到原來水平。
3.[胡服騎射]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數(shù)民族。指學習胡人的短打服飾,同時也學習他們的騎馬、射箭等武藝。
4.[忘餐廢寢]忘記了睡覺,顧不得吃飯。形容對某事專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學習。
5.[廢寢忘餐]忘記了睡覺,顧不得吃飯。形容對某事專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學習。
6.[漢人煮簀]漢:漢中地區(qū),在今陜西省。簀:席子,此指竹席子。漢中有個人把家里床上的竹席子當作竹筍來煮著吃。比喻僅靠膚淺的知識去生搬硬套而不認真學習真知的荒唐行為。
7.[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點;教學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
8.[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過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觀察不細致,學習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9.[浮光略影]比喻觀察不細致,學習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同“浮光掠影”。
10.[繼晷焚膏]繼:繼續(xù),接替;晷:日光;膏:油脂,指燈燭。點燃蠟燭或油燈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繼日地勤奮學習或工作。
11.[寢食俱廢]覺也不睡,飯也顧不上吃。比喻極其焦慮不安,或學習、工作極其緊張。
12.[學書不成,學劍不成]學習書法沒學好,學習劍術也沒學到手。指學習一無所成。
13.[學而優(yōu)則仕]優(yōu):有余力,學習了還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學習成績優(yōu)秀然后提拔當官。
14.[不求甚解]只求知道個大概,不求徹底了解。常指學習或研究不認真、不深入。
15.[引錐刺股]錐:錐子;股:大腿。晚間讀書時想睡覺,就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學習勤奮刻苦。
16.[學非所用]所學的不是將來用得著的東西。比喻學習與實踐相脫節(jié)。
17.[奪胎換骨]本為道家語,指奪人之胎以轉生,易去凡骨為仙骨。后比喻學習前人不露痕跡,并能創(chuàng)新。
18.[跬步千里]走一千里路,是半步半步積累起來的。比喻學習應該有恒,不要半途而廢。
19.[盈科后進]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滿之后才繼續(xù)向前流。比喻學習應步步落實,不能只圖虛名。
20.[車在馬前]大馬拖車在前,馬駒系在車后,這樣,可使小馬慢慢地學拉車。比喻學習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導,就容易學會。
21.[一曝十寒]曝:曬。原意是說,雖然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一天,凍十天,也不可能生長。比喻學習或工作一時勤奮,一時又懶散,沒有恒心。
22.[一暴十寒]雖然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一天,凍十天,也不可能生長。比喻學習或工作一時勤奮,一時又懶散,沒有恒心。
23.[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學習好像追趕什么,總怕趕不上,趕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學習勤奮,進取心強。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24.[循序漸進]指學習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驟逐漸深入或提高。
25.[貪多務得]貪:求多;務:務必。原指學習上務求盡多地獲得知識。后泛指對其他事物貪多并務求取得。
26.[因材施教]因:根據(jù);材:資質;施:施加;教:教育。指針對學習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
27.[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學習勤奮不知疲倦。
28.[篤學好古]篤學:專心好學。指專心致至地學習古代曲籍。
29.[循循善誘]循循:有次序的樣子;善:善于;誘:引導。指善于引導別人進行學習。
30.[駑馬十駕]原意是駿馬一天的路程,駑馬雖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達。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學習,也能追上資質高的人。
刻苦讀書的讀后感篇十一
孔子為讀《易》而翻斷了多次牛皮帶子的簡。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比喻讀書勤奮。
西漢時有一位著名的經(jīng)學家名叫匡衡,關于他鑿壁偷光讀書的故事,至今仍被人們傳為佳話。
史書記載,匡衡自小家境貧寒。白天,他靠砍柴割草,換點糧食度日;晚上,他想讀書,可是沒有錢買油燈。他看到鄰居家燈火明亮,就在墻上動手鑿個洞,引一點微弱的亮光。每天晚上,他就靠這點兒亮光如饑似渴、專心致志地讀起來……后來,為了能讀到更多的書,他甚至愿意給一位家中藏書豐富的人做奴仆而不計報酬,目的只有一個--希望讀到更多的書。
《晉書·車胤傳》:“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shù)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p>
釋譯:晉朝車胤恭謹勤苦,學習不知疲倦。學問淵博,通曉許多門知識。由于家里窮,不能經(jīng)常弄到油點燈,夏天他就用白絹袋裝幾十只螢火蟲來照亮讀書,一直讀到天亮。
清張英《淵鑒類涵》卷二0二:“孫康家貧,無油,嘗映雪讀書”?!渡杏唁洝肪硭模骸皩O康,晉京兆人,性敏好學,家貧無油,于冬月嘗映雪讀書?!笔钦f:晉朝人孫康家里窮,無油點燈,曾經(jīng)在下雪天的夜晚用雪光照著讀書。
后用以比喻刻苦勤學?!冻鯇W記》卷二引《宋齊語》也載此事。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jīng)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發(fā)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梁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fā),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xù)讀書學習。
戰(zhàn)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于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丶液?,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fā)奮讀書。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他也想出了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這就使蘇秦"刺股"的故事。
三國時代,東吳有一員大將名叫呂蒙字子明。年青時,家境貧困,無法讀書。從軍后,雖作戰(zhàn)驍勇,常立戰(zhàn)功,卻苦于缺少文化,不能把戰(zhàn)例經(jīng)驗總結寫下來。
有一天,吳主孫權對呂蒙說:“你現(xiàn)在是一員大將,掌權管事,更應該好好地讀一些書,增加自己的才干。”
呂蒙一聽主公要他學習,便為難地推托說:”軍隊里的事情又多又雜,都要我親自過問,恐怕擠不出時間來讀書啊!”孫權說:“你的事情總沒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學問,而只是要你翻閱一些古書,從中得到一些啟發(fā)罷了。”
呂蒙問:“可我不知道應該去讀哪些書?”
孫權聽了,微笑著說:“你可以先讀些《孫子》、《六韜》等兵法書,再讀些《左傳)、《史記》等歷史書,這些書對于以后帶兵打仗很有好處?!蓖A送?,孫權又說:“時間嘛,要自己去擠出來。從前漢光武帝在行軍作戰(zhàn)的緊張關頭,手里還總是拿著一本書不肯放下來呢!你們年輕人更應該勉勵自己多讀點書?!?/p>
南齊有一讀書人叫江泌,他白天要工作,只有晚上有時間讀書,但家貧買不起燈,只好利用有月光的夜晚讀書。他每當讀到月光西斜時,就搬一張?zhí)葑訑R在墻腳下,站在梯上讀,月光逐漸下墜,他也一級一級升高,一直爬到屋頂。有時讀累了,一不小心從梯上掉下來,他連忙爬起來,連身上的泥土也不拂掉,又爬到梯上,繼續(xù)讀下去。
隋朝時的李密非常專心向學,分秒不愿浪費,有一次他要去綏山,怕途中耽擱太多時間,出發(fā)之前他用蒲草編織鞍子放在牛背上,把要閱讀的書掛在牛角上,一邊騎牛一邊讀書,十分專注。連當時大臣楊素經(jīng)過,絲毫不覺。勤學專注之功令人敬佩。
刻苦讀書的讀后感篇十二
1)讀書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虛。---雪萊(英國詩人)。
3)書讀的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會覺得你知道得很多;但當你讀書而思考越多的時候,你就會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伏爾泰(法國哲學家、文學家)。
4)誰都不會死讀一本書。每個人都從書中研究自已,要不是發(fā)現(xiàn)自己就是控制自己。---羅曼?羅蘭(法國作家)。
6)讀書而不思考,等于吃飯而不消化。---波爾克(英國作家)。
7)一本新書象一艘船,帶領著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無限廣闊的生活海洋。---凱勒(美國物理學家)。
8)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獎⒁汀?/p>
9)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佌媲洹?/p>
10)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谥t。
11)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劉向。
12)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稘h樂府·長歌行》。
13)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14)發(fā)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15)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羁喽U。
16)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钤?。
17)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18)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悏邸度龂尽贰?/p>
19)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獙O洙《唐詩三百首序》。
20)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懹巍?/p>
刻苦讀書的讀后感篇十三
二、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四、謙虛是學習的朋友,自滿是學習的敵人。
五、強中更有強中手,莫向人前自夸口。滿足現(xiàn)在的成就,就窒息了未來。
六、求學的三個條件是:多觀察、多吃苦、多研究。作者:加菲勞。
七、人唯虛,始能知人。滿招損,謙受益。滿必溢,驕必敗。
八、人永遠是要學習的'。死的時候,才是畢業(yè)的時候。作者:蕭楚女。
九、善讀者日攻、日掃。攻則直透重圍,掃則了無一物。作者:(清)鄭燮。
十、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十一、書籍使我變成了一個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變成輕松而舒適的詩。[蘇]高爾基。
十二、書籍是寂寞時的朋友。讀書可以使人心曠神怡。[法]杜阿美。
十五、為學大病在好名。作者:(明)王守仁。
十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十七、喜歡吹噓的人猶如一面大鼓,響聲大腹中空。
十八、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虛心的人學十算一,驕傲的人學一當十。
十九、學問多深也別滿足,過失多小也別忽略。(蒙古諺語)。
二十、學問學問,不懂就問。
刻苦讀書的讀后感篇十四
白巖松出生在內蒙古一個邊遠小城,8歲那年,父親不幸辭世,母親用堅強和隱忍挑起了這個風雨飄搖的家。平時給人印象總是不茍言笑的白巖松,小時候卻是個淘氣包,常常惹媽媽生氣,被媽媽打。白巖松每天至少要挨兩次打,要不然,連他自己都會感到奇怪。
由于太貪玩,白巖松小時候的學習成績很差。一次,白巖松的考試成績在全班倒數(shù)第二,他一生氣,竟偷偷把張貼的成績榜撕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貧寒的家庭環(huán)境磨礪了白巖松吃苦耐勞、敢于迎接挑戰(zhàn)的堅強性格。漸漸地,白巖松的成績跟了上來。高三那年,為了讓成績提高得更快,他把所有學過的課本都找出來裝訂起來,歷史書一共有600多頁,地理書一共有700多頁,語文書一共有1000多頁等等。然后,白巖松一天看每科30頁書,另外還要做數(shù)學題。持之以恒,白巖松終于考上了大學。
現(xiàn)在回想這些,白巖松感慨地說:“青春最可愛的地方就在于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去揮霍,你可以犯無數(shù)的錯誤,因為你有改正錯誤的時間,但是當中年這杯下午茶端在你手里的時候,你就知道要趕緊做正確事,因為錯了就沒有改正的時間了?!?/p>
科學家霍金小時候的學習能力似乎并不強,他很晚才學會閱讀,上學后在班級里的成績從來沒有進過前10名,而且因為作業(yè)總是“很不整潔”,老師們覺得他已經(jīng)“無可救藥”了,同學們也把他當成了嘲弄的對象。
原來,隨著年齡漸長,小霍金對萬事萬物如何運行開始感興趣起來,他經(jīng)常把東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們恢復組裝回去時,他卻束手無策,不過,他的父母并沒有因此而責罰他,他的父親甚至給他擔任起數(shù)學和物理學“教練”.
在十三四歲時,霍金發(fā)現(xiàn)自己對物理學方面的研究非常有興趣,雖然中學物理學太容易太淺顯,顯得特別枯燥,但他認為這是最基礎的科學,有望解決人們從何處來和為何在這里的問題。從此,霍金開始了真正的科學探索。
宋濂小時侯,喜歡讀書,但是家里很窮。也沒錢買書,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書,他都講好期限,按時還書,從不違約,人們都樂意把書借給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書,越讀越愛不釋手,便決定把它抄下來??墒沁€書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連夜抄書。時值隆冬臘月,滴水成冰。他母親說:“孩子,都半夜了,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人家又不是等這書看?!?/p>
宋濂說:“不管人家等不等這本看,到期限就要還,這是個信用問題,也是尊重別人的表現(xiàn)。如果說話做事不講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p>
又一次,宋濂要去遠方向一位著名者請教,并約好見面日期,誰知出發(fā)那天下起鵝毛雪。當宋濂挑起行李準備上路時,母親驚訝地說:“這樣的天氣怎能出遠門呀?再說,老師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
你這一件舊棉襖,也抵御不住深山的嚴寒啊!”宋濂說:“娘,今不出發(fā)就會誤會了拜師的日子,這就失約了;失約,就是對老師不尊重啊。風雪再大,我都得上路?!?/p>
當宋濂到達老師家里時,老師感動地稱贊說道:“年輕人,守信好學,將來必有出息!”
諸葛亮小的時候,跟著隱居在襄陽城南的水鏡先生學習兵法。水鏡先生養(yǎng)了一只公雞,公雞一到晌午啼叫三聲,水鏡先生就下課了。諸葛亮聽課聽得很不過癮。
后來,他想了一個辦法,在褲子上縫了一個口袋,每天上學的時候就抓幾把小米放在口袋里。當晌午快到時,他悄悄地朝窗外撒一把小米。公雞見有黃燦燦的小米,顧不上啼叫,就啄食起來。剛剛啄完,諸葛亮又撒一把,直到把口袋里面的小米撒完。
等公雞吃完口袋里的小米再叫時,水鏡先生多講了一個時辰的課,可把師娘餓壞了,時間長了不免抱怨幾句:“怎么搞到這么晚,晌午過了,也不知道餓!”
“你沒聽見雞才叫嗎?”水鏡先生說。
師娘是個聰明人,知道其中必有奧妙。
第二天快到晌午的時候,她悄悄地來到了院子里,只見那只花頸公雞剛要伸長脖子叫喚,就有人從書房窗口撒出一把小米。她走上前,把事情看了個仔細,又悄悄地回家了。
這天水鏡先生回來,師娘笑著說:“你這個當先生的,還不如小諸葛?!庇谑撬褎偛趴吹降那闆r,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水鏡先生。
水鏡先生聽后一愣,又哈哈大笑起來,心想諸葛亮喂雞求學,真是聰明過人,將來必定是蓋世奇才。
諸葛亮經(jīng)過刻苦學習,終于成為杰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幫助劉備建立了蜀漢政權。
刻苦讀書的讀后感篇十五
2、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3、無目的讀書是散步而不是學習。――胡適。
4、書籍是我們的精神糧食。――普希金。
5、重復是學習之母。――狄慈根。
6、忘掉今天的人將被明天忘掉。――歌德。
7、水滴集多成大海,讀書集多成學問。――佚名。
8、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9、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雨果。
10、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韓愈。
11、做事情拖泥帶水是時間被偷。――英國。
12、節(jié)飲食以養(yǎng)胃,多讀書以養(yǎng)膽。――(戰(zhàn)國)莊周。
13、時間乃是最大的革新家。――培根。
14、過于求速是做事的最大危險之一。――培根。
15、為學大病在好名。――(明)王守仁。
16、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朱熹。
17、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恨讀書遲。――顏真卿。
18、浪費時間叫虛度,剝用時間叫生活。――揚格。
19、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佚名。
20、讀書是我唯一的娛樂。――(美國)富蘭克林。
21、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22、走你的路,讓人們說去吧!――但丁。
23、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力量。――郭沫若。
24、讀書何所求?將以通事理。――張維屏。
25、書是真正的大學。――卡萊爾。
26、時間像彈簧,可以縮短也可以拉長。――柬埔寨。
27、讀一切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笛卡兒。
28、自家慢詡便便腹,開卷方知未讀書。――(清)張月樓。
29、善于掌握自己時間的人,是真正偉大的人。――海西阿德。
30、讀書當將破萬卷;求知不叫一疑存。――《對聯(lián)集錦》。
31、合理安排時間,就等于節(jié)約時間。――弗蘭西斯?培根。
32、夫所以讀書學問,本欲開心明目,利于行耳。――顏之推。
33、立身以力學為先,力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34、利用寸陰是任何種類的戰(zhàn)斗中博得勝利的秘訣。――美國。
35、把時間用在思考上是最能節(jié)省時間的事情。――卡曾斯。
36、時間象彈簧,可以縮短,也可以拉長。――柬埔寨諺語。
37、游手好閑的學習并不比學習游手好閑好。――約?貝勒斯。
38、學到很多東西的訣竅,就是一下子不要學很多。――洛克。
39、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莊子。
40、沒有方法能使時釧為我敲已過往了的鐘點。――拜倫。
41、我撲在書籍上,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一樣。――高爾基。
42、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普希金。
43、你能在浪費時間中獲得樂趣,就不是浪費時間。――羅素。
44、勤勉的人,每周七個全天;懶惰的`人,每周七個早晨。――英國。
45、如果我閱讀得和別人一樣多,我就知道得和別人一樣少。――霍伯斯。
46、與其用華麗的外衣裝飾自己,不如用知識武裝自己。――馬克思。
47、不要為已消盡之年華嘆息,必須正視匆匆溜走的時光。――布萊希特。
48、與時間抗爭者面對的是一個刀槍不進的敵手。――塞?約翰。
49、我的努力求學沒有得到別的好處,只不過是愈來愈發(fā)覺自己的無知。――笛卡兒。
50、書籍是任何一種知識的基礎,是任何一門學科的基礎的基椽。――茨威格。
51、三人行,必有我?guī)熞病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52、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宜自勉,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53、多讀書、多學習、多求經(jīng)驗,就是前途的保障。――羅曼?羅蘭。
54、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55、時間對于我來說是很寶貴的,用經(jīng)濟學的眼光看是一種財富。――魯迅。
56、讀書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獲報,自然夢穩(wěn)心安。――《對聯(lián)集錦》。
57、時間就是金錢,而且對用它來計算利益的人來說,是一筆巨大的金額。――狄更斯。
58、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59、讀書不要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這樣的讀書使我獲益不少。――盧梭。
60、使一個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長了人的生命。――魯迅。
61、我們可以由讀書搜集知識,但必須利用思考把糠和麥子分開。――富斯德。
刻苦讀書的讀后感篇十六
嘗膽臥薪: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fā)奮圖強。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人要有成就,必須刻苦努力,不可安逸自在。
穿壁引光:穿:鑿通;引:引進。鑿通墻壁,引進燭光。形容家貧讀書刻苦。
刺股懸梁:形容刻苦學習。
冬寒抱冰,夏熱握火:形容刻苦自勉。
頓學累功: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學習,也能取得成就。
分甘絕少:絕:拒絕,引伸為不享受;甘:好吃的。好吃的東西讓給人家,不多的東西與人共享。形容自己刻苦,待人優(yōu)厚。
攻苦食淡:攻:做;若:艱苦;淡:清淡。做艱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勵。
堅苦卓絕:堅忍刻苦的精神超過尋常。
絕少分甘:好吃的東西讓給人家,不多的東西與人共享。形容自己刻苦,待人優(yōu)厚。
臨池學書:臨:靠近,挨著。指刻苦練習書法。
刻苦耐勞:刻苦:很能吃苦;耐:禁得起、受得住。工作勤奮,經(jīng)得住繁重的勞累。
埋頭苦干:專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駑馬十駕:原意是駿馬一天的路程,駑馬雖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達。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學習,也能追上資質高的人。
勤學苦練:認真學習,刻苦訓練。
十年寒窗:形容長年刻苦讀書。
十年磨劍:比喻多年刻苦磨練。
孫康映雪:比喻讀書非常刻苦。
臥薪嘗膽: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fā)奮圖強。
懸梁刺骨:形容刻苦學習。
映雪讀書:利用雪的反光讀書。形容讀書刻苦。
引錐刺股:錐:錐子;股:大腿。晚間讀書時想睡覺,就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學習勤奮刻苦。
志堅行苦:行:行為。指意志堅定,行為刻苦。
圓木警枕:用圓木做枕頭,睡著時容易驚醒。形容刻苦自勉。
鑿壁偷光:原指西漢匡衡鑿穿墻壁引鄰舍之燭光讀書。后用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
坐薪懸膽:坐臥在柴草上,懸膽嘗其味。比喻刻苦自勵,奮發(fā)圖強。
囊螢映雪:原是車胤用口袋裝螢火蟲來照書本,孫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奮苦學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讀。
照螢映雪:利用螢火蟲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讀書,形容刻苦地讀書精神。
嘗膽眠薪: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
積雪囊螢:積雪:南朝孫康映雪讀書。囊螢:晉代車胤把螢火蟲裝在口袋里,借熒光讀書。形容刻苦攻讀。
匡衡鑿壁:《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焙笠浴翱锖忤彵凇睘榭炭嘧x書的典實。
磨砥刻厲:磨練砥礪。形容刻苦鉆研。
鐵面槍牙:比喻堅忍不拔,刻苦自勵。
懸梁刺股:形容刻苦學習。
雪天螢席: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讀書。
飲膽嘗血:謂刻苦自勵。
枕戈嘗膽:頭枕兵器,口嘗苦膽。形容刻苦自勵,發(fā)憤圖強,或報仇雪恥心切。
鏃礪括羽:比喻人刻苦磨練,力求精進。括羽,用羽毛裝束箭尾。語本《孔子家語·子路初見》:“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斬而用之,達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學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鏃而礪之,其入之不亦深乎?’”
坐薪嘗膽:指刻苦自勵,奮發(fā)圖強。
鈍學累功:〖解釋〗鈍:遲鈍,笨拙;累:積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學習,也能取得成就。
鐵面槍牙:〖解釋〗比喻堅忍不拔,刻苦自勵。
銜膽棲冰:〖解釋〗銜:嘴含;膽:苦膽;棲:棲息。嘴里含著苦膽,居住在冰上。形容刻苦自勵。
鑿壁借光:鑿:挖。在墻上鑿一小孔,借鄰居的燈光讀書。形容家貧刻苦讀書。
囊螢積雪:囊螢:晉代人車胤收集螢火蟲讀書;積雪:晉代人孫康映雪讀書。形容刻苦攻讀,勤學上進。
刻苦讀書的讀后感篇十七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發(fā)方悔讀書遲。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發(fā)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
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愿你首先學會吃得起苦。
天才就是無止境刻苦勤奮的能力。
好學而不勤問非真好學者。
勤奮的人是時間的主人,懶惰的人是時間的奴隸。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勤勞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長眠。
謹慎和勤奮帶來好運,勤勉是好運之母。
勤勉是幸運的右手,世儉是幸運的左手。
懶惰出乞丐。
人生在勤,不索何獲。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0228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