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家鄉(xiāng)的風(fēng)俗-春節(jié)作文(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01 23:15:12
2022年家鄉(xiāng)的風(fēng)俗-春節(jié)作文(4篇)
時間:2023-01-01 23:15:12     小編:zdfb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鄉(xiāng)的風(fēng)俗-春節(jié)作文篇一

過了臘八就是年。從這天起,年味就漸漸濃了,人們陸陸續(xù)續(xù)地開始購置年貨,宰豬殺羊,蒸糕燉肉,掃屋擦窗,裁剪新衣,為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新年準備著、置辦著……

除夕夜,家家燈火通明。不絕于耳的鞭炮聲響徹天空,過去的煩惱和悲傷被炸的灰飛煙滅,蕩然無存。辛苦了一年的人們在這一天得以團聚,天南地北趕回家的親人圍坐在一起,吃著香噴噴的年夜飯里,談笑風(fēng)生里,飽含著快樂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

酒足飯飽之后,一家人高高興興的圍繞在電視機前,欣賞著精彩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歡聲笑語不斷,甜蜜的聲浪彌漫著整個夜空。

午夜12點,新年的鐘聲敲響,一朵朵煙花飛上天,像一顆顆流星散落天際,在深藍色的天幕映襯下顯得格外燦爛,格外美麗。勞累了一天的人們熬不住了,接了年之后紛紛睡去,當他們進入夢鄉(xiāng)的時候,仍然有煙花絡(luò)繹不絕的飛著,煙花把家照亮了,也照亮了每一個孩子的心。

初一不出門,據(jù)說是在家中守著“?!?。大年初一,人們都不外出,一家人在家里看著電視,包著餃子,團聚的甜蜜之情溢于言表。大街上冷冷清清,沒有一個人,滿大街都是煙花爆竹的碎紙屑,家家門窗上都貼著紅紅的新對聯(lián),處處都是吉言祥語,對生活的美好期望盡在其中。

到了正月初二,那些嫁出去的姑姑,姐姐們都回來看望家中的父母和其他的親戚朋友,一句句溫暖人心的祝福,整日回響在耳邊。人們在一起吃飯、喝酒,進行著各種娛樂活動,親戚與相鄰們今天聚到這家,明天在那家,和樂相處。大家共敘離情別緒,開心的共話新年打算。這樣一直持續(xù)到正月十五,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最數(shù)熱鬧的日子就是正月十五鬧元宵了。四面八方的人們聚集到體育場上,參加元宵節(jié)民俗活動。燃孔明燈,放焰火、喜猜燈謎、共吃元宵、拉兔子燈等,人們玩的不亦樂乎。這一天也會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日子,因為這一天可以和父母一起把新年所得的紅包拆開,一部分由父母保管或存入銀行,另一部分,將會變成他們的零花錢。

“吃過是午飯,下田把活干?!闭率暹^后,隨著各種各樣的拜年活動陸續(xù)結(jié)束,這個年才算結(jié)束,新的一年又開始了,大家又開始各忙各的,又陸陸續(xù)續(xù)為更美好的生活奔波著、忙碌著。

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井然有序的日子里,充滿了祥和喜慶的氣氛,人們幸福歡樂。

家鄉(xiāng)的風(fēng)俗-春節(jié)作文篇二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與別地方不大一樣,無論貧富,都講究團圓,重視年夜飯,之后串門探親,隆重又隨意,沒有什么條條框框。但在外的人都會回家過年,感受年味。

掛禮燈

臘月二十九就開始掛禮燈了,禮燈其實就是紅燈籠。那些禮燈都是每家每戶自己做的,就是用紅紙,竹條織成籠狀就成了。做禮燈是有規(guī)定的,只得讓輩份最大的來做,我們這些小輩并不得參與。這是一種習(xí)俗,意味著來年紅紅火火。

放小炮

從掛禮燈這天開始,小孩兒們也開始放小炮兒了,這個時候不是放那種開年用的紅鞭炮,是放那種玩具小炮,炸起來“啪啪"響的那種。我們把它叫作蜘蛛炮。晚上呢,就用那種噴出來的小煙花,噴出來有一米來高,但持續(xù)不了多久,那“呲呲……”的聲音,就好像小小的火花在呢喃細語,孩子們都想投入到這美麗的對話中,享受這綻放的快樂。

年夜飯

大年三十一到,早上七點鐘每家每戶都醒了。大人們要做的就是準備晚上的年夜飯了。每個人都是笑著的,忙著的。小孩兒們早就把大紅色新衣披在身上了,他們今天不到別處去玩,在家里守著。大人們一直忙活到晚上,小孩兒們也在一邊守到晚上。團圓飯對于每家來說都很重要,而中國人過年是必吃雞的。叔叔嫂嫂早已把雞烹好了,手撕雞,香菇燜雞,板栗燜鴨這些是必不可少的。

全家人吃著團年飯,道著今年的

總結(jié)

和明年的計劃。這時無需什么華麗的詞藻,就是平樸無奇的話也能嵌進心窩。大人和小孩們開心地吃著桌上的菜,笑語里都是愛,眼睛里都是欣悅。

守歲

團圓年飯從七點吃到九點左右,算結(jié)束了。一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喝茶聊天吃點心,其樂融融。之后的時間就是守歲了。伴著央視春晚的歡歌笑語,十一點后鞭炮聲一陣一陣噼里啪啦地響著,這是送舊迎新的鞭炮。放鞭炮是老規(guī)矩,誰家炮聲響,誰家來年旺。整個縣城充滿了鞭炮的爆響聲,彌漫著火藥的香味。每家每戶老人孩子都走出屋子,來到院落的空地上,燃放起煙花。一朵又一朵五彩繽紛的禮花盛開在天空中,璀璨美麗。孩子們的歡呼聲此起彼伏,傳遞著迎新的快樂氛圍。

零點以后,夜終于安靜下來,歡樂了一天的人們終于靜下來。有些老人們會一直坐守到凌晨兩三點,說這樣守歲,可以守財遠,守福運。

新年第一天,當人們打開房門,迎面撲來的是清新舒爽的新年的氣息。走出去,看見地面上鋪滿了紅彤彤的絨地毯——那是除夕迎新燃放的鞭炮煙花的碎屑。踩著厚厚的“紅地毯”,一種別樣的喜悅在心頭蕩漾。

家鄉(xiāng)的除夕就是熱鬧,我不禁想起幾句話:千門萬戶慶團圓,送舊迎新賀新年。誤把紅燈作紅臉,明年福運又當頭。

家鄉(xiāng)的風(fēng)俗-春節(jié)作文篇三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在噼里啪啦的爆竹聲中,在紅紅火火的喜慶的氣氛中,春節(jié)來到我們身邊??矗壹覒魬舳紡垷艚Y(jié)彩,喜氣洋洋的。春節(jié)真熱鬧啊!

清晨,不管男女老少都早早地起了床,穿上了新衣。小孩子們一大早就約上幾個小伙伴們一起出去玩,臉上洋溢著節(jié)日的喜悅;大人們則上街去買各種各樣的年貨,準備著晚上的盛宴。

我的家鄉(xiāng)在崇明,節(jié)前開車回家,一路彩旗飄飄,大紅燈籠高高掛,欄桿上掛了長長的紅布,寫著節(jié)日的祝語,家家門上都掛著朱紅的對聯(lián)。

回到家后一家人便忙開了。媽媽一邊貼對聯(lián),一邊告訴我對聯(lián)的寓意;奶奶在打掃衛(wèi)生,我呢,則在貼著“福”字。我搬了張椅子正準備貼,爸爸連忙阻止我,說:“福字應(yīng)該要倒貼,就是福到的意思?!卑职钟盅a充道:“春節(jié)貼福字有吉祥,喜慶的意思?!蔽衣犃诵南耄褐袊拇汗?jié)真是有趣啊!

下午,大人們更忙,許多親朋好友如約而至,大家有的招呼客人,有的準備團圓飯,所有大人都想包掉更多的活。我跟在大人們后面,好奇地觀察這一切,我一會問這問那,一會兒碰這碰那。

我指著一塊圓圓的上面鑲嵌著紅棗、蜜餞、核桃仁、桂花、瓜子仁的糕問奶奶:“為什么要吃糕啊?上面還添加了這么豐富的配料?”

“這是崇明糕,每年都要吃的?!蹦棠陶f,“吃崇明糕意味著團團圓圓?!?/p>

一眨眼,就到了除夕夜,除夕夜真是熱鬧。廚房中彌漫著香味,桌上的菜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琳瑯滿目,人們看了便讒涎欲滴。大家歡歡喜喜地坐在桌前,津津有味地品嘗著豐富的年夜飯,我心情十分激動,站了起來,舉起杯,大聲地說:“祝爺爺奶奶健康長壽,吉祥如意,我們?nèi)胰藞F團圓圓,幸福美滿!”說罷,一揮手,一揚頭,杯中的飲料便落入肚中。

餐桌上有說有笑的,充滿了過年的氣氛,屋外煙花在空中絢麗的綻放,紅彤彤的,又大又圓的燈籠紅火而美麗,整個地區(qū)像是辦喜事。小孩子在外面放鞭炮,煙花別提有多美了。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與眾不同,春節(jié)那特有的熱鬧、氣息將永遠印在我的心中,愛那特有的味道。

家鄉(xiāng)的風(fēng)俗-春節(jié)作文篇四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的詩形象地寫出了古代春節(jié)家家戶戶忙里忙外的熱鬧景象。而如今各地的春節(jié)雖然大同小異,但家鄉(xiāng)獨特的民風(fēng)民俗也別有一番趣味。

在小年那天,家家戶戶都開始張貼對聯(lián),有些人家依舊貼著用毛筆潑墨的傳統(tǒng)宣紙對聯(lián),有些人家張貼著有立體藝術(shù)字的對聯(lián),有些人家甚至將一句

祝福語

拼成一個字,如“招財進寶”,“萬事如意”等。不過每家門口都無一例外,貼著一個“福”到了!

到了

臘八節(jié)

,定要喝臘八粥。臘八粥一般是用:紅豆、黑豆、蕓豆、小米、蓮子、蠶豆、紅棗、桂圓等熬制成的。在家鄉(xiāng)有一個關(guān)于臘八粥來歷的傳說:一對夫妻,男人好吃懶做,成天到處閑逛;女人揮金如土,不肯安分持家。如此這般,雄厚的家底也被他們揮霍一空。到了臘八這天,實在沒有糧食可吃了,他們終于醒悟,于墻角、斗縫、甚至老鼠洞里搜出了許多雜七雜八的糧食熬成一鍋粥。這便是臘八粥。

因此,我從這個傳說中想明白了:節(jié)約糧食,不揮金如土,安分學(xué)習(xí),才能不落得與他們相同的下場。所以一些傳說未必?zé)o益,只是需要我們認真揣摩其中的意理罷了!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盼望著,盼望著,大年三十終于款款走來了,這天,城里鄉(xiāng)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都團聚在一起,吃團圓飯。家鄉(xiāng)人對年夜飯的菜色十分講究,既要美味可口,更要有好意頭:招菜代表招財,雜素代表豐收圓滿等等。全家人聚攏暢所欲言,一年來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全都一一道來。飯后,老人對兒孫們講起了他們兒時的習(xí)俗,感嘆如今雖是過年,年味卻淡了……

在他們的兒時,過年可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jié)日。在他們的記憶中,過年才有最豐盛的飯菜,最熱鬧的集會,最眾多的燈籠,最紅火的街道,最厚的壓歲錢。他們的童年資源匱乏,有時甚至連飯都吃不飽。在他們眼中,這些如今習(xí)以為常的事物是多么稀奇珍貴,仿佛置身于夢幻世界。是呀,老一輩的感慨讓我懂得要珍惜身邊的幸福!

笑著、鬧著、談著,轉(zhuǎn)眼就到了大年初一。這一天,是需要吃年糕和芝麻的。年糕意味著“年年高升”,芝麻意味著“節(jié)節(jié)高”。在這天里,有的人家會煎一條半熟的鳊魚,取“年年有余”之意。這天也需要去各個親戚家拜年。拜年也是小孩們的專長。一進門,孩子們就擁過來,嘴里說些祝福語,嘴甜的便迎來陣陣夸獎,還可以得到糖果和一個大大的紅包。

年過得好快,正月十五的元宵節(jié)是熱鬧的巔峰?!盁魳淝Ч庹?,明月逐人來”,在中國古代,只有元宵節(jié)是不宵禁的。在這一天大家都去趕燈會,“千樹萬樹繁花開”,元宵燈會、廟會、皮影、糖人、猜燈謎、舞獅子、看戲都令人流連忘返?;氐郊依?,吃一口甜糯軟香的黑芝麻湯圓,更是“滋滋”渾身暖。

元宵過后,生活開始步入正軌,一切都恢復(fù)正常秩序。

這便是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蘊含著中華民族智慧的結(jié)晶,也是民風(fēng)民俗多樣性的體現(xiàn),更表現(xiàn)了中華

傳統(tǒng)

文化

歷久彌新,不斷發(fā)展壯大。雖然春節(jié)過完,可我還在回味之中……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026480.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