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物理探究教學工作總結(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09 16:42:26
2023年物理探究教學工作總結(4篇)
時間:2023-01-09 16:42:26     小編:zdfb

工作學習中一定要善始善終,只有總結才標志工作階段性完成或者徹底的終止。通過總結對工作學習進行回顧和分析,從中找出經(jīng)驗和教訓,引出規(guī)律性認識,以指導今后工作和實踐活動。什么樣的總結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工作總結書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物理探究教學工作總結篇一

學年度第二學期

研究性學習教學總結

xxx

探究性學習在新的課程標準中,不僅作為教學方法,而且還作為教學內容提出來,新的課程更關注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關注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關注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提高學生科學探究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在本學期的物理探究性學習實踐教學中,更是深深體會到這一點,為在今后物理綜合實踐教學中取長補短,現(xiàn)將本學期教學總結如下。

一、計劃的完成情況

在本學期的教學中,精心選擇的探究性學習內容都得以順利開展。液體的壓強、動能的影響因素、自制桿稱等探究課題都得以充分的探究,通過學習,學生在探究性學習教學過程中,基本上熟悉探究的一般過程包括:提出問題、進行猜想、設計實驗、進行實驗、收集數(shù)據(jù)、分析論證、得出結論、評估與交流;在進行探理論認識和課堂實踐兩方面,取得一些階段性的突破,基本上完成了之前制訂的課題研究計劃。

二、主要經(jīng)驗和體會

(1)、探究課教學具有創(chuàng)新性:

探究課教學充分體現(xiàn)了物理學科探究課教學的思想和原則的基

1本精神,即在物理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指導下,讓學生通過比較自由的積極活動,主動掌握知識,發(fā)展智力,同時使課堂充滿了活力。這種教學方法具有創(chuàng)新性,具體表現(xiàn)為:

其一、探究課教學改變課堂教學只關注教案的片面觀念,樹立了課堂教學應成為師生共同參與、互相作用,創(chuàng)造性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過程的新觀念。

其二、探究課教學使教師帶著自己的全部身心和已有經(jīng)驗、狀態(tài)進入教育,對學生的態(tài)度、處理問題的方式、寬容度、耐心、機智,以及滿足與否等情感表現(xiàn)無遺。

其三、整個教學過程是以演繹法和歸納法為主的學習過程。所有的問題均由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自然產(chǎn)生,再由學生通過動手實踐、研究討論、獨立思考分析后,由自己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探究課教學真正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案例中,學生敢于從掌握已有知識向探索未知知識的教學進發(fā),說明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思維得以激發(fā)。

(2)、探究課教學突出了主體性。

物理學科探究課教學,突出了人的主體性活動。確立了學生主體地位。學生是學的探究的主體。從探究課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構成來看,“準備”,“感知”、“沖突”、“探究”、“發(fā)散”五個環(huán)節(jié),主體參與貫穿始終,使教學過程成為“我”的探究過程,主體“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始終處于主體的地位,以充分顯示人的本質力量。

物理學科探究課教學確立了教師主體地位。教師是教的主體,教師在學科探究課教學中的作用在于給學生創(chuàng)設探究的情境、內容及方向;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尤其是在學生遇到困難或在探究中出現(xiàn)疑問時,及時適當?shù)亟o予引導,自始至終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梢哉f,教師的組織、主導作用貫穿于物理學科探究課教學的始終。探究課教學方法促使教師從思想上真正顧及到學生多方面的成長,顧及到生命活動的多面性和師生共同探究中多種組合和發(fā)展方式的可能性。通常一般課堂上可能發(fā)生的一切,不是都能在備課時預測到的。教學過程的真實推進及最終結果,更多地由課的具體進行狀態(tài)的方式?jīng)Q定的。一個教師盡管只教一門物理學科,且面對同一批學生,但他(她)在每節(jié)課上所處的具體情況和經(jīng)歷過程卻并不相同,每次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復的、豐富而具體的綜合。探究課教學使教師創(chuàng)造才能、主導作用,在處理這些探究情境中得到發(fā)揮,促使教師不斷成熟。

(3)、探究課教學具有生命力

本教學中的探究材料來源于生活,取材方便深受教師的歡迎;該教學方法的知識的應用又回到生活,極受學生的喜愛。

(4)、探究課教學具有有效性

探究課教學方法的研究目的是為了更有效地促進學生的主動發(fā)展。實踐結果表明學生的學習興趣、觀察、獨立探索、推理歸納、解決問題、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探究課教學是有效的。

(5)、探究課教學的適用性

物理學科探究課教學是在馬克思主義實踐論和認識論的原理指導下,依據(jù)皮來、亞杰的認知結構論和列昂節(jié)夫的探究思想對物理學科中的教與學探究模式進行了高度的概括。結合物理學科本身的以實驗為基礎的這一特點,探究課教學既可適用于高中物理學科的教學,又可適用于初中物理學科的教學。當然,由于各年段各具鮮明的特點,其教學的要求、途徑、手段、方式等當具不同。因此必須作必要的變式,以創(chuàng)造出富有鮮明個性的符合各種類型、各年級的具體的探究課教學方法、認知結構。

三、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措施

每進行一次探究性探究,要及時總結經(jīng)驗,本期探究活動中以下幾點值得注意:

(1)、每次探究活動要注意精心組織,要提前準備好器材

(2)、探究完后要求學生完成好探究實驗報告

(3)、注重引導學生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少數(shù)學生缺乏動手的習慣,要注意引導教育

(4)、注意將學習知識聯(lián)系實際

物理探究性學習還有更多內容有待于在教學中進一步挖掘、總結和研究,在今后的教學中,要進一步學習新的課程標準,把握好標準更好引導我們學生進行科學探究學習。

xxxx年x月

物理探究教學工作總結篇二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探究

——淺談塑料瓶在物理實驗中的應用

霍小慶 輔導教師

張利芳 學

焦作市第十七中學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探究

——淺談塑料瓶在物理實驗中的應用

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許多物理知識是在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認真總結和思考得來的。直觀、生動、有趣的物理實驗不僅能在教育教學中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且通過做實驗,還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創(chuàng)新精神,增強學生的動手動腦的能力。初中階段的學生,大部分都具有強烈的動手欲,都希望自己能親手多做一些實驗,教師要充分挖掘學生的這種積極性,指導和啟發(fā)他們踴躍參加到物理實驗中來。

適時引導學生利用生活中常見的、便宜的器材做實驗,研究、分析物理現(xiàn)象,會使學生倍感親切,不僅鞏固了物理知識,而且在教學上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很多小實驗都可以利用我們身邊的廢舊物品來完成,如我們常見的塑料瓶等,用身邊廢舊物品做物理實驗,不僅拉近了物理與學生的距離,而且還讓學生感受到科學的真實性。下面,筆者介紹幾個在物理教學中利用塑料瓶做實驗的例子,供大家參考:

一、聲學實驗

1、聲音的產(chǎn)生和空氣能傳聲

在一只塑料瓶中放一些小紙屑,敲擊塑料瓶,可以觀察到瓶底的小紙屑跳動起來,而不敲擊時瓶底的小紙屑并不跳動。這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而產(chǎn)生的;同時,我們能聽到聲音,說明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的。

2、探究聲音的音調 在幾個塑料瓶中盛入不同深度的水,將瓶口移至嘴邊吹氣,可以聽到不同音調的聲音產(chǎn)生。觀察發(fā)現(xiàn),瓶中水液面越高、空氣柱越短的,音調越高;反之,水液面越低、空氣柱越長,音調越低。

二、光學試驗

1、演示光的直線傳播

在一個比較粗、透明一些的塑料瓶中充滿香煙的煙霧,擰緊瓶蓋,用激光筆從瓶底照向瓶口,能清晰地顯示出光在同一種物質中沿直線傳播。

2、模擬凸透鏡的作用

透過裝滿清水的瓶子觀察課文,可以看到放大了的文字,商店里的白酒商標反著貼是為了提高可視效果。這里的水和瓶子起到了放大鏡的作用,該實驗說明了凸透鏡的特征及其作用。

三、力學實驗

1、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

將裝有一半水的塑料瓶豎放在一塊軟海綿上,觀察海綿的凹陷情況;再將塑料瓶內裝滿水,重新豎放在這塊軟海綿上,如圖1所示,比較這兩種情況中塑料瓶對海綿的作用效果,從而得出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壓力的大小有關。把一裝滿水的塑料瓶分別正放、倒放在海綿上,觀察并比較海綿的凹陷情況,表明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積有關。

2、探究大氣壓存在實驗

先將溫開水到入塑料瓶內,用手摸摸瓶子,當感覺到熱時,把塑料瓶中的溫開水倒出來,并迅速蓋緊瓶蓋,這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塑料瓶慢慢的變癟了,該實驗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

3、演示“氣體的壓強隨體積的增大而減小”

取一塑料瓶,在靠近瓶底部的側壁上開一個小圓孔,用膠帶封住小孔,接著擰開瓶蓋,往瓶中加入水,然后撕去膠帶,水便從小孔射出,如圖2所示,接著蓋上瓶蓋并擰緊,不久水便停止從小孔中射出,此時瓶內水面上方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這個實驗表明氣體的壓強隨體積的增大而減小。

4、探究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

取一個瓶口內徑略小于乒乓球直徑的塑料瓶,去掉其底部,把一只乒乓球放到瓶口處,然后向瓶里注水,會發(fā)現(xiàn)水從瓶口流出,乒乓球不上浮,原因是“乒乓球只有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壓力,而下表面基本沒有受到水向上的壓力”,因而乒乓球不上浮(如圖3甲所示);接著用手指堵住瓶口,不久就可觀察到乒乓球上浮起來(如圖3乙、丙所示),其原因是此時“乒乓球上、下表面均受到水的壓力,且下表面所受的壓力大于上表面所受的壓力”??梢匝菔尽案×Ξa(chǎn)生的原因”,即“液體對物體上、下表面的壓力差所引起的”。

5、演示物體的浮沉條件

將塑料瓶裝入適量的沙子,擰緊蓋,放入水中,瓶可豎直下沉;通過調節(jié)裝沙量的多少,可使瓶在水中豎直地漂浮或懸浮和下沉。

6、潛水艇實驗

找一個哈藥六廠的藍瓶口服液小瓶子,在瓶中裝入多半瓶水,然后迅速倒扣在裝滿水的塑料瓶中,擰緊瓶蓋,使瓶子漂浮在塑料瓶中,然后用力捏瓶子,口服液瓶下沉,松開手口服液瓶上浮。仔細觀察,捏瓶子時,口服液瓶中水變多,松手時,瓶中水變少。

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是學好物理的關鍵,教師能使學生在做中學、看中學、玩中學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只要我們善于發(fā)現(xiàn),細心觀察,勤于思考,勇于實踐,利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塑料瓶,必能設計出更多的教具和實驗,不僅讓學生輕輕松松的學好物理,又體現(xiàn)了《新課標》倡導的“引導學生從課堂走入生活,從生活走入物理,從物理走入社會”的新理念。

物理探究教學工作總結篇三

物理探究實驗教學初探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科學的研究方法中,實驗不僅僅是一種操作,而是一種思考方式。但在我們的現(xiàn)實教育教學中,常常將實驗看成是對書本知識的驗證,即所謂的驗證實驗。隨著時代的變遷,在我國素質教育這個改革大潮中,新課改蓬勃興起,人們已越來越認識到驗證實驗的弊端(如不利于培養(yǎng)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探究實驗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有人說,“探究是新課改的靈魂。”)。本文就如何開展探究實驗談一下自己的感想。

所謂探究實驗是在學生不知道問題答案的基礎上,通過自己的實驗(含收集資料數(shù)據(jù)、分析思考等)找到答案的一種實驗方法。它采用的一般程序是: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假設→設計實驗→實驗操作→記錄分析結果→

總結

歸納結論。與驗證實驗相比,它具有以下優(yōu)點:1.運用得當,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探究心和好奇心好象是與生俱來的。筆者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感到問題學生也不缺乏探究心理。2.在進行探究實驗的過程中,學生以“科學家”的身份做實驗,將知識的學習和方法的訓練結合起來,所以它更能鍛煉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更能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3.通過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究過程,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性格品質。

在現(xiàn)階段的物理教學中如何開展探究實驗呢?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筆者覺得以下幾種途徑比較可行:

1.在未正式開始新課改之前,利用現(xiàn)有教材中驗證實驗里面的一些可供探討的細節(jié)、問題,也可以達到一定的探究目的。如:在“測平均速度”這個學生分組實驗中,因為整個實驗過程才幾秒鐘,所以需要較精確的測量。此時可讓學生探討一下“如何使用秒表才能最大限度的減少誤差”(拇指中部關節(jié)的肉比較少,在未正式掐表之前,先用這個部位將秒表按到一觸即走的程度,然后在放車的同時掐表,這樣的測量結果比較準確);在初三第一學期的電學分組實驗中(指用j2369初中分組線路實驗板和多功能學生電源),電路連接正確卻不通,而又 1 一時找不出哪根電線、哪個燈泡損壞是比較常見的問題,此時可讓學生探討一下“如何能快速地查出哪根電線、哪個燈泡損壞”(連好的電路不動,用一根好電線并在被測電線的兩端,看電路是否通,若通,說明被測電線損壞;同樣,當燈泡不亮時,用手直接將一個好燈泡并在小燈座的兩個金屬片之間,看好燈泡是否能發(fā)光正常,若好燈泡發(fā)光正常,說明被測燈泡損壞;若經(jīng)過前面兩個步驟后電路仍舊不通,有可能是電線、燈泡同時損壞,此時可用由學生電源中引出的電源線直接搭在被測小燈泡的兩端,看燈泡能否正常發(fā)光,若不發(fā)光證明燈泡損壞,換上好燈泡后,可用上面提到的方法再檢測電線);在驗證阿基米德原理的實驗中,可請學生探討一下“如何改進書上的溢水杯或其它裝置”。

2.在未正式新課改之前,教師可將現(xiàn)行教材中的一些內容(不僅僅包括演示實驗、分組實驗,還包括小實驗、想想議議)改造成探究實驗。有些內容略加改造就可成為探究實驗,有的內容甚至不但不需要改造,而且學生利用自己家里的條件就可完成。如:“研究凸透鏡成像”、“觀察水的沸騰”這兩個學生分組實驗(可用白紙、書等代替光屏,用瓷缸、盆等代替燒杯,用煤氣灶等代替酒精燈)。當然,對于這兩個實驗,為節(jié)省學生的開支和保證更好的實驗效果,學校可把放大鏡、溫度計發(fā)給學生。教師在做實驗時,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地選擇探究方式和探究程序。該用半探究時就用半探究,該用全部探究就用全部探究,該用發(fā)現(xiàn)式探究就用發(fā)現(xiàn)式探究,該用接受式探究就用接受式探究。否則,有可能適得其反。如:“研究凸透鏡成像”這個實驗如果用全部探究,學生一節(jié)課根本完不成,而且還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值得一提的是完成探究實驗有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和一定的實驗設備。這就需要學校在一定程度上利用業(yè)余時間開放實驗室。近年來,各校實驗室都調撥了很多新的教學儀器,而且配備的數(shù)量很大。如:j2523型初中光學實驗盒、j2172型初中力學實驗盒、j2479型初中電學實驗盒、j8112型照明電路。教師利用這些儀器可以做很多探究實驗。

3.教師可自行設計一些探究實驗。教師在設計探究實驗時,要注意可行性,不可將學生估計的過高或過低,否則也許會適得其反。現(xiàn)在的各種書籍、雜志,2 特別是互聯(lián)網(wǎng)有很多新設計的探究實驗,值得老師們借鑒。即使是以前的教育教學資料,也有一定的參考利用價值。筆者曾在圖書館見到過以前一些有關物理活動小組的資料,覺得里面有很多內容對設計探究實驗很有幫助。其實在剛開始做探究實驗時,可讓學生自己選感興趣的題目去做,教師在學生做的過程中,及時給以引導、幫助(有時課下談話式的教學,更能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最后以論文交流的形式總結評價。中學生想象力豐富、思維敏捷,所以教師有時可以留一些自己也不知道結果的題目讓學生去探究。對學生的優(yōu)良表現(xiàn)應積極給以表彰。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探究實驗時,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利用網(wǎng)絡學習的能力,現(xiàn)在網(wǎng)絡非常發(fā)達,在搜集資料時,也許幾乎想搜集到什么就能搜集到什么。筆者曾寫過“探討如何用不同的方法驗證阿基米德原理的案例”一文(由教材的演示實驗改成的探究實驗),當時在百度網(wǎng)站輸入“阿基米德實驗”后,馬上就找到了“杠桿法”、“抽水法”等一些取材容易、簡單可行的驗證阿基米德原理的方法。當然也比較容易地搜索到了不錯的免費課件。

現(xiàn)在,中學新課改還未正式開始,現(xiàn)有的課程評價體系正在改進,有的教師擔心過分做探究實驗會影響學生的中考和高考成績。以上三條開展探究實驗的途徑僅供老師們參考,老師們可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靈活運用(其實學生做探究實驗的能力也許經(jīng)過很短時間的培養(yǎng)就會有大幅度的提高)。筆者認為,只要我們有了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素質提高了,在有意無意之中也許就會逐漸找到適合于自己所處情況的、行之有效的、有利于學生將來發(fā)展的開展探究實驗教學的方法。

物理探究教學工作總結篇四

物理課堂探究教學論文:淺談初中物理課堂探究教學 探究教學是把科學探究引入到教學過程中,以問題為向導,通過親歷探究活動,讓學生既學到科學知識,又培養(yǎng)科學探究能力,同時增加對科學學習的理解。由教師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在課堂上與學生一起設計探究方案,教師要指導學生在課堂內按預先制定的方案進行探究活動?,F(xiàn)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初中物理探究教學的體會。

一、誘發(fā)探究興趣

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能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茖W始于問題,問題源于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源于情境。蘇藿姆林斯基說過“思維是從吃驚開始的”,學生的思維活動和求知欲望經(jīng)常是從“問題”開始的。教師要充分利用課本插圖、社會、學生身邊的生活、文字說明,用幽默的語言藝術,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領略自然現(xiàn)象中的美妙與和諧,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興趣。教師還可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問題情境,如: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生產(chǎn)實際,講述與課題有關的自然、生活中的一些奇、新的現(xiàn)象,通過諺語、小故事、歇后語,出示一張圖片,演示一個實驗,放一段錄音錄像等方法生動地再現(xiàn)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物理現(xiàn)象。組織引導學生從多角度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出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問題,使學生處于一種“心求通而未達,口欲言而未能”的狀態(tài),學生不能單純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習慣方法去解決,形成學生認知沖突,造成憤悱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興趣與學習動機去探究,尋求問題的答案。例如,實驗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的教學,教師用多媒體演示一個氣功表演:氣功師平躺在地面上,身上壓一大石頭。隨即問學生:氣功師身上受到的壓力多大?如果讓他的助手用大鐵錘打擊石板,身上受到的壓力如何變化?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然后讓學生看到石板碎了而氣功師安然無恙。這種物理情景與學生原有知識產(chǎn)生沖突——身上壓一大石頭且被錘打怎么不受傷?學生需要解奇,興趣倍增,再問學生:如果讓大鐵錘直接打在身上會怎樣?與剛才打在石板上比較,身上受到的壓力及壓力的受力面積如何變化的?壓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與什么因素有關?教師繼而讓學生體驗壓力的作用效果——感受手指夾三角尺的感覺,進入探究課題的過程。

二、引導探究學習

課堂探究教學是以問題為導向,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運用科學探究的方法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的實踐活動,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變?yōu)橹鲃尤カ@取知識,學生處于主體地位,教師起引導作用。學生帶著興趣需要直接與周圍事物和現(xiàn)象對

話,直接與教師對話,提問是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的最直接的手段。問題的設置是一項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同一問題有不同的問法,不同問題、不同的問法會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教師引導探究學習的問題應與教學目標、重點緊密相連;問題明確、集中、有層次、有啟發(fā)性,能引起學生有效思考;問題間有密切聯(lián)系;難易適中,讓學生“跳著能摘到果子”。

三、

指導探究方法

科學的方法是行動的指南。教師不能僅僅停留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層次上,更應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引導學生了解物理知識形成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教師要以問題為紐帶,及時地引導和指導學生從直觀現(xiàn)象加問號的問題轉化為要探究的科學問題;適時引導學生回憶與問題有關的現(xiàn)象,把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和要探索的內容聯(lián)系在一起,區(qū)分有關因素和無關因素,對問題提出初步的猜想與假設;通過討論,修改選擇設計出最佳實驗方法(對比、控制變量、實驗等方法);指導學生進行實驗(如:要事先交代實驗的注意事項;還要指導學生根據(jù)實驗方案選取合適的器材,閱讀相關說明書,了解器材的性能和用法;按照實驗方案,正確使用器材進行實驗),并且認真觀察實驗現(xiàn)象,及時準確地收集實驗數(shù)據(jù);學生在探究實驗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各種現(xiàn)象及數(shù)據(jù),再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比較、概括后得出結論,并驗證自己的猜想和假設;指導學生反思自己的探究過程、思路、方法、步驟、結果處理等,檢查是否有錯誤和疏漏,從而對探究活動的可靠性進行評估??茖W探究包括“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分析與論證、評估、合作與交流”七個要素。探究的教與學是通過內容的操作來體現(xiàn)的,探究活動的組織形式是根據(jù)內容來確定,根據(jù)不同的內容,采用不同的探究方式,探究過程可包含幾個或全部要素。例如:陳述性知識或操作技能的學習,可采用教師提供有關知識和背景材料或指導閱讀課文——操作或討論—得出結論—應用反思的探究方式。如學會使用天平這一節(jié),指導學生看書、天平掛圖與天平實物,讓學生分組討論天平使用的順序和天平使用的注意事項,得出使用方法與注意事項,最后進行作業(yè)。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054233.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