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編寫要嚴謹、系統(tǒng)、科學,符合學科教學規(guī)律。如何編寫一份符合教學要求的教案呢?這是一份經(jīng)過精心編寫的教案,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鑒。
小班數(shù)學數(shù)小雞教案篇一
設計思路:
小班孩子對周圍世界本來就充滿濃厚的興趣,特別對可愛的小動物那更是如此。目前我班開展的主題是《小動物學本領》,要求是幼兒親近,喜歡各種常見的動物,體會每一個動物都有其各自的本領。幼兒對一些常見的動物已有所認識、了解,喜歡做小動物模仿操。在主題進行中,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喜歡模仿動物的叫聲,對動物愛吃的食物也很感興趣。同時《課程指南》中也指出,學習活動的內容應該要以幼兒的現(xiàn)實生活為軸心,即要符合幼兒的興趣以及現(xiàn)有水平,同時對幼兒來說,又要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但是,我們也知道小班幼兒的年齡比較小,思維通常以具體形象為主,對邏輯抽象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難。以上述原因為依據(jù),根據(jù)我們班幼兒的發(fā)展水平,我設計了這節(jié)專門性的集體活動《小雞捉蟲》。
活動目標:
1、嘗試手口一致點數(shù),用一一對應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并且能按數(shù)取物。
2、體驗幫小雞捉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情景圖片(在草地背景圖上插入紅、黃、藍、綠四只小雞)。
2、點子卡2、3、4、5各一張,蟲子若干(條數(shù)多于幼兒人數(shù))。
3、草地、花叢、蘑菇、大樹各一,上面分別貼置數(shù)量是2、3、4、5蟲子的圖片卡(卡的數(shù)量多于幼兒人數(shù))。
活動過程:
一、觀察情景圖:
1、數(shù)一數(shù):草地上來了幾只小雞?
2、給雞媽媽的寶貝取名。
價值分析:幼兒手口一致點數(shù),正確說出總數(shù),并且能夠根據(jù)小雞的顏色進行取名。
二、喂小雞吃蟲。
1、小雞們肚子餓了,小雞們喜歡吃什么呀?(蟲子)。
2、我們幫小雞一起去捉蟲。
3、幼兒可分別幫喜歡的小雞捉蟲,每次只能捉一條,然后分別將它們放在喜歡的小雞面前,在送蟲子時,要說“小雞,我喂你吃一條蟲子。
價值分析:通過學說“小雞,送你一條蟲子吃”,促進幼兒語言的發(fā)展。
3、把給每只小雞的蟲展現(xiàn)出來,數(shù)數(shù)每只小雞分別捉了多少蟲。
4、比一比:哪只小雞捉的蟲最多?哪只最少?誰跟誰捉的蟲一樣多?
價值分析:引導幼兒進行一一對應、比較多少。
三、捉蟲送給小雞。
1、小雞吃飽了,我們一起到草地上去和小雞做游戲吧,看,小雞們都躲在哪里了呢?(草地上、花叢里、蘑菇旁、大樹下)。
2、小雞身上有什么呢?(點子)。
4、驗證幼兒送的蟲子數(shù)與點子是否符合,鞏固手口一致地數(shù)數(shù)。價值分析:通過游戲“給小雞捉蟲”,感知5以內的數(shù)量,按數(shù)取物并且繼續(xù)鞏固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
小班數(shù)學數(shù)小雞教案篇二
1.喜歡參加計數(shù)的數(shù)學游戲,會根據(jù)要求進行操作。
2.嘗試用多種感官感知4以內物體的數(shù)量,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3.感知4以內的數(shù)量并初步理解4的形成,理解3添上1是4,4里面有4個1。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幼兒基本掌握手口一致地進行3以內物體的點數(shù)。
數(shù)字卡片1一4,4張數(shù)字1的卡片,紅、黃、藍、綠色的小蟲圖片各一張,籃子、小雞頭飾、綠色小蟲圖片若干,寫有1一4數(shù)字的房子底板各一塊,畫有1一4的數(shù)量、顏色或大小不同的小蟲圖片若干張。
1.小雞練本領:多種感官感知3以內的數(shù)。
教師當雞媽媽,幼兒扮作小雞玩游戲。
小雞聽雞媽媽的指令做相應動作:發(fā)出1聲叫聲,拍2次手,扇3次翅膀等。
2.小雞捉蟲:初步感知4的形成。
雞媽媽數(shù)字卡,請幼兒捉相應數(shù)量的蟲子,再互相檢查操作結果。
3.雞媽媽捉蟲:講解演示4的形成。
雞媽媽出示一張黃色小蟲的圖片:"我先捉了1條黃色的小蟲。"再出示一張綠色小蟲的圖片:"我又捉了1條綠色的小蟲,1條小蟲添上1條小蟲,是幾條小蟲?用數(shù)字幾表示?"出示數(shù)卡2。
又出示一張紅色小蟲的圖片:"我又捉了1條紅色的小蟲,2條小蟲添上1條小蟲,是幾條小蟲?用數(shù)字幾表示?"出示數(shù)卡3。又出示一張藍色小蟲的圖片:"我又捉了1條藍色的小蟲,3條小蟲添上1條小蟲,是幾條小蟲?用數(shù)字幾表示?"出示數(shù)卡4,并小結:3添上1就是4 。"雞媽媽和小雞們一起觀察每種顏色小蟲的數(shù)量,在每種顏色小蟲下面擺上數(shù)卡,表示其數(shù)量,理解4里面有4個1,4個1合起來是4 。
4.小雞運食物回家,感知4以內數(shù)的等量集合。
每只小雞自愿取一張食物卡,與同伴交流:自己的卡片上有什么食物,有幾條蟲子,可以用數(shù)字幾表示。雞媽媽在活動室里布置四座房子,小雞說一說每座房子上的數(shù)字是幾,再對照自己卡片上蟲子的數(shù)量,分別將食物送回相應數(shù)字的房子里,要求圖片上小蟲的數(shù)量與房子上的數(shù)字相等。
本次活動把對點數(shù)的要求融入到游戲的規(guī)則之中,以“蟲”這個簡單的材料將情景性教學游戲貫穿始終,促使幼兒在與材料的互動中思考、體驗,達成教學目標。脈絡清晰,層層遞進,突破重難點。本次活動的重點是手口一致有序地點數(shù)5的數(shù)量,難點是說出總數(shù)。
小班數(shù)學數(shù)小雞教案篇三
1、樂意用感觀觀察、探索周圍的事物,感知游戲中4以內的數(shù)量,對數(shù)學活動產(chǎn)生興趣。
2、樂意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了解簡單的作客禮儀,樂意與朋友友善交往。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1、布置好小貓和小兔的家。
2、小雞頭飾人手一個,小鈴鐺手鐲人手一串(鈴鐺數(shù)量在4以內),小蟲子碗人手一個。
1、“小雞做操”,復習4以內的數(shù)。
2、“作客”,掌握4以內的數(shù)量。
(1)幼兒討論作客的禮儀。
雞寶寶們,今天媽媽帶你們去作客,高興嗎?那我們一定得做個有禮帽的小客人,怎樣才能做一個有禮帽的小客人?(交流)那咱們出發(fā)吧!
(2)去小兔家作客,在游戲中掌握4的數(shù)量。
a、游戲一“種蘿卜”。玩法:幼兒每人種三棵蘿卜。
指導:幼兒分散操作,教師簡要點數(shù)評價。
指導幼兒“拔蘿卜”,繼續(xù)練習點數(shù)4的數(shù)量。
(3)去小貓家作客,感知4以內的數(shù)。
a、游戲二“吃小蟲”。
玩法:指導幼兒根據(jù)自己的小鈴鐺數(shù)量找小蟲,并放在“碗”里點數(shù)。
指導:引導幼兒先交流各自的小鈴鐺數(shù)量,然后再“吃小蟲”。
3、“小小雞蛋把門開”,表演結束活動。
“小貓這樣熱情地招待我們,我們一起來表演幾個節(jié)目給小貓看吧?!?/p>
活動中,教師和幼兒分別扮演雞媽媽和小雞的角色。在這種氛圍中,幼兒很快進入角色,一起玩起來了,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孩子們通過交流和操作,幼兒的數(shù)量和操作材料相對應,并懂得到別人家里去作客要說一些簡單的禮貌用語,如:請、謝謝、對不起、沒關系,在戲中學習,孩子十分開心。
小班數(shù)學數(shù)小雞教案篇四
1、樂意用感觀觀察、探索周圍的事物,感知游戲中4以內的數(shù)量,對數(shù)學活動產(chǎn)生興趣。
2、樂意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快樂,并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1、布置好小貓和小兔的家。
2、小雞頭飾人手一個,小鈴鐺手鐲人手一串(鈴鐺數(shù)量在4以內),小蟲子碗人手一個。
1、“小雞做操”,復習4以內的數(shù)。
2、“作客”,掌握4以內的數(shù)量。
(1)幼兒討論作客的禮儀。
雞寶寶們,今天媽媽帶你們去作客,高興嗎?那我們一定得做個有禮帽的小客人,怎樣才能做一個有禮帽的小客人?(交流)那咱們出發(fā)吧!
(2)去小兔家作客,在游戲中掌握4的數(shù)量。
a、游戲一“種蘿卜”。玩法:幼兒每人種三棵蘿卜。
指導:幼兒分散操作,教師簡要點數(shù)評價。
指導幼兒“拔蘿卜”,繼續(xù)練習點數(shù)4的數(shù)量。
(3)去小貓家作客,感知4以內的數(shù)。
a、游戲二“吃小蟲”。
玩法:指導幼兒根據(jù)自己的小鈴鐺數(shù)量找小蟲,并放在“碗”里點數(shù)。
指導:引導幼兒先交流各自的小鈴鐺數(shù)量,然后再“吃小蟲”。
3、“小小雞蛋把門開”,表演結束活動。
“小貓這樣熱情地招待我們,我們一起來表演幾個節(jié)目給小貓看吧?!?/p>
活動中,教師和幼兒分別扮演雞媽媽和小雞的角色。在這種氛圍中,幼兒很快進入角色,一起玩起來了,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孩子們通過交流和操作,幼兒的數(shù)量和操作材料相對應,并懂得到別人家里去作客要說一些簡單的禮貌用語,如:請、謝謝、對不起、沒關系,在戲中學習,孩子十分開心。
小班數(shù)學數(shù)小雞教案篇五
1、發(fā)展幼兒快速跑的能力,且不與他人碰撞。
2、能在游戲中感受到快樂。
1、雞媽媽帶幼兒在“老母雞”音樂的伴隨下進入活動場地,音樂停止,雞媽媽說:“雞媽媽我真能干,看看我今天生下了哪個蛋寶寶!”幼兒隨即蹲下做蛋寶寶,老師巡視。
2、雞媽媽邊巡視邊問:“寶寶、寶寶長多大了?”
幼兒答“我們伸出小腦袋!”(帶幼兒活動頭部)。
3、雞媽媽問:“寶寶、寶寶長多大了?”
幼兒答:“我們伸出小翅膀!”(帶幼兒活動肩、臂部)。
4、雞媽媽又問:“寶寶、寶寶長多大了?”
幼兒答:“我們跳出蛋殼了!”(帶幼兒活動腰、腿部)。
5、雞媽媽問:“誰知道我們出去玩時應該怎樣走?”(引導幼兒說出要一個跟著一個走并進行隊列練習)。
1、雞媽媽:“寶寶們越來越棒,現(xiàn)在媽媽要教你們一個新的本領:小雞捉蟲(模仿捉蟲的動作),如果在找蟲時遇見了大狐貍我們可要趕快跑回家里?!?/p>
2、練習快速跑的動作,提示幼兒要快速前后擺臂。
3、帶雞寶寶到樹林里找蟲吃,遇到狐貍后快速跑回家里。
4、在家里巡查有沒有丟失的小雞,并同寶寶一同商量救同伴的方法。
5、帶寶寶一起去救同伴,要求:輕輕跑出去躲到大樹后面,等媽媽把同伴救出后一起快速跑回家,同事注意不要撞到同伴。
6、雞媽媽再次帶寶寶捉小蟲,捉到后把它快速帶回家,可別讓狐貍給抓走。
7、回到家中分享食物。
帶雞寶寶做整理活動,帶回活動室休息。
孩子們可以自由自在的和同伴分享交流快樂了,這時的孩子們已經(jīng)完全沉浸在興奮之中了,毫無憂慮、擔心??鞓返暮屯橐黄鸾涣?。游戲中,孩子們不僅敢于表達,還可以說是樂于表達了。把表達教育提升到了新的層面。
小班數(shù)學數(shù)小雞教案篇六
1、嘗試手口一致點數(shù),用一一對應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2、體驗幫小雞捉蟲的快樂。
ppt課件、花園背景操作板2塊、數(shù)量不同的蟲子若干盤活動過程:
1、觀察畫面今天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去草地上玩吧。
紅(黃、藍、綠)母雞在哪里?(學說x母雞在xx的后面/旁邊)小結:草地上有紅母雞、黃母雞、藍母雞和綠母雞,一共有4只母雞。
2、引發(fā)興趣母雞媽媽在做什么呢?(幼兒猜測)讓我們走近一點去看看。
小結:原來母雞媽媽在孵蛋寶寶。
1、手口點數(shù)紅(黃、藍、綠)母雞有幾個蛋寶寶?
小結:x母雞有x個蛋寶寶,我們用x個點子來表示。
2、比多少誰的蛋寶寶最多?最少?有幾個?
誰和誰的蛋寶寶一樣多?
小結:黃母雞的蛋寶寶最多,有4個;藍母雞的蛋寶寶最少,只有2個。紅母雞和綠母雞的蛋寶寶一樣多,都是三個。
過渡:聽,蛋寶寶里有好像有聲音!
1、小雞出殼兒歌:小小蛋兒把門開,鉆出一只小雞來,毛茸茸胖呼呼,嘰嘰嘰嘰唱著歌。
一個蛋寶寶里鉆出一只小雞,許多蛋寶寶鉆出許多小雞。
2、喂小雞小雞說,我們的肚子好餓呀,你們知道小雞喜歡吃什么嗎?
我們一起去幫小雞找蟲子。(出示花園背景操作板)找到蟲子后,數(shù)一數(shù)有幾條,如果是兩條的,就送給有2個點子的小雞、如果是三條的就送給3個點子的小雞…3、驗證幼兒送的蟲子數(shù)與點子是否符合,鞏固手口一致地數(shù)數(shù)。
小班數(shù)學數(shù)小雞教案篇七
1、學習5以內的手口一致點數(shù),并能按數(shù)取物。
2、了解小雞會捉蟲的'本領,體驗模仿小雞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ppt、小蟲若干、盤子人手一個(寫有2—5數(shù)字)、小鈴、
學習5以內的數(shù)量。
嘗試按數(shù)取物。
1、看看,草地上誰來了呀?(雞媽媽和小雞寶寶)。
2、數(shù)數(shù)雞媽媽有幾只,小雞有幾只。(引導幼兒一起來數(shù))。
3、和雞媽媽及它的寶貝打招呼(有:小黑、小黃、小白、小花)。
4、雞媽媽請小雞去捉蟲,看看小雞們在哪里捉蟲?
5、數(shù)一數(shù)每只小雞捉了幾條蟲?(幼兒數(shù)一數(shù),點擊圖片出示數(shù)字)。
1、現(xiàn)在雞媽媽請我們這里的小雞寶寶再去捉更多的小蟲子來送給雞媽媽。(出示小鈴,聽小鈴聲音數(shù)一數(shù))。
2、雞媽媽敲小鈴雞寶寶去捉蟲子。
3、雞媽媽帶領捉好蟲的小雞一起來到桌子邊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
1、觀察盤子,請小雞幫雞媽媽裝盤。(根據(jù)盤中數(shù)字取小蟲)。
2、小雞按數(shù)取物。媽媽給每個小雞準備了一個盤子,請你看看盤子里是數(shù)字幾,就裝幾條小蟲。
拿著盤子,雞媽媽和小雞寶寶高高興興的回家。
毛毛蟲在草叢中的情境可以更豐富一些,環(huán)節(jié)與環(huán)節(jié)的銜接需要更自然,如第一環(huán)節(jié)雞媽媽帶著小雞們出去散步,來到草地上,做做游戲,看到草叢中有許多毛毛蟲,從而引導幼兒觀察毛毛蟲的不同特征。環(huán)節(jié)的銜接應更自然一些。環(huán)節(jié)與環(huán)節(jié)之間應呈現(xiàn)遞進關系,對內容的設計應具有挑戰(zhàn)性和層次性。小雞應先根據(jù)點數(shù)進行捉蟲,再根據(jù)要求和點數(shù)進行捉蟲,這樣活動的層次性就能有所體現(xiàn)了。
小班數(shù)學數(shù)小雞教案篇八
小班孩子對周圍世界本來就充滿濃厚的興趣,特別對可愛的小動物那更是如此。幼兒對一些常見的動物已有所認識、了解,喜歡做小動物模仿操。在平時,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喜歡模仿動物的叫聲,對動物愛吃的食物也很感興趣。同時《綱要》中也指出,學習活動的內容應該要以幼兒的現(xiàn)實生活為軸心,即要符合幼兒的興趣以及現(xiàn)有水平,同時對幼兒來說,又要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但是,我們也知道小班幼兒的年齡比較小,思維通常以具體形象為主,對邏輯抽象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難。以上述原因為依據(jù),根據(jù)我們班幼兒的發(fā)展水平,我設計了這節(jié)數(shù)學活動《小雞捉蟲》。
1.能手口一致點數(shù),用一一對應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2.初步嘗試5以內數(shù)量的點卡與實物卡匹配。
3.喜歡參與活動,體驗幫小雞捉蟲的快樂。
1.情景圖片兩幅。
2.蟲子若干,上面分別貼置數(shù)量是2、3、4、5蟲子的圖片卡。
3.錄音機、磁帶。
1.數(shù)數(shù)有幾個。
師:草地上有幾只小雞?
2.給小雞取名。
師:這些小雞沒有名字,請小朋友幫它們取個好聽的名字。
師:小雞們肚子餓了,它們喜歡吃什么呀?(蟲子)那我們幫小雞一起去捉蟲,愿意嗎。每個小朋友幫小雞捉一條,然后把蟲子放在喜歡的小雞面前,在送蟲子時,要說:“小雞,我喂你吃一條蟲子?!?/p>
把給每只小雞的蟲展現(xiàn)出來,數(shù)數(shù)每只小雞分別吃了多少條蟲。
師:小黃雞和小紅雞誰吃的蟲多呢?到底誰吃的多呢,我們幫蟲子排好隊,上下對齊,這樣一看就知道了。(老師演示上下1條對1條,幫助幼兒理解一一對應)
師:這4只小雞在美美地吃蟲子了,看,這邊草地上還有一群小雞在玩捉迷藏呢,快找找,小雞們都躲到哪里去了?(草地上、花叢里、大樹下等)。
師:小朋友再仔細看,小雞身上有什么?小雞說請你們幫它去找找小蟲子,小雞身上有幾個小圓點就找?guī)讞l小蟲子。小朋友,你們能幫助小雞找到蟲子嗎,先數(shù)數(shù)小雞身上有幾個點,再去找?guī)讞l蟲。(個別幼兒示范)
師:今天你們和小雞玩的開心嗎?那我們一起送小雞回家吧!
小班數(shù)學數(shù)小雞教案篇九
1.引導幼兒自主探索歌曲《找小雞》的旋律,愿意和同伴一起唱歌曲。
2.通過對唱的形式,體驗師生、同伴合作的樂趣。
1.鋼琴。
2.mi、sol、la音塊和敲棒。
(一)聽賞旋律。
1.分句探索旋律。
t:音塊朋友在開音樂會,要請我們去欣賞,聽聽他們唱了什么,我們把它唱出來。(用音塊依次敲奏出歌曲《找小雞》旋律,讓幼兒學唱)。
2.完整欣賞,理解歌詞。
t:把剛才的音樂連起來是一首好聽的歌,你們聽聽唱了什么?(完整示范歌曲,引導幼兒理解歌詞。)。
t:誰藏在歌曲里,唱了什么?(幼兒說,老師用節(jié)奏語言總結。)。
t:小雞怎么叫?(引導幼兒了解小雞唱歌部分的'節(jié)奏)。
(二)唱歌曲。
1.聽辨歌曲中的旋律節(jié)奏。
引導幼兒有一個音拍一下手,用情景語言讓幼兒找找歌曲里有幾只小雞。
2.老師做母雞,幼兒做小雞對唱歌曲。
t:雞媽媽帶著小雞在捉蟲,母雞在前面叫,小雞在后面回答!交換角色唱(引導幼兒唱清歌詞),分組分角色對唱。
操作提示。
操作時老師可有意識地將歌曲旋律結合音塊敲奏出讓幼兒唱,這即是一個探索的過程。老師并未用傳統(tǒng)的聽賞歌曲——唱歌曲的形式讓幼兒學習,而是通過讓幼兒自己摸索尋找歌曲旋律的方式自然引出歌曲。為了進一步加強對歌曲節(jié)奏的感受,老師可通過情景化的語言“請你們找找雞媽媽帶出來幾只小雞?”讓幼兒拍手找出旋律節(jié)奏,使孩子們對歌曲有更透徹的整體性感受。同時由于歌曲短小,可作為練聲曲,通過不斷上移轉調,幫助幼兒練聲。
附:歌曲《找小雞》曹冰潔詞曲。
小雞小雞在哪里?嘰嘰嘰嘰在這里。小雞小雞在哪里?嘰嘰嘰嘰在這里。
小班數(shù)學數(shù)小雞教案篇十
1、學習用貼貼、畫畫的方法制作不同動態(tài)的小雞。
2、在孵小雞游戲中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
1、舞臺(前面)布置有春天花、草、柵欄等的場景。
2、教具:柵欄一個,示范用的小雞制作圖幾幅,記號
筆、固體膠、音樂磁帶《孵小雞》《小小蛋兒把門開》及背景音樂。
3、學具:幼兒每人一個雞窩(籮筐),內放稻草圈,黃色圓形片幾個,固體膠和記號筆1支。上面鋪兩三個“雞蛋”(白紙剪)。
4、把籮筐在場地中間擺成半圓形。
1、我們戴上母雞的頭飾,都變成了什么呀?
2、雞媽媽們,我們一起到田野里去玩玩吧,走。
3、春天景色真美,都有些什么呀?
4、春天小雞也喜歡出來玩,老母雞會抓緊時間孵小雞。那老母雞在哪里孵小雞?
5、雞媽媽們,我們也來孵小雞!請你們輕輕地走過去,每人找一個雞窩孵小雞。
1、音樂《孵小雞》雞媽媽們做動作孵小雞。
2、教師邊示范邊講解:圓圓的頭孵出來了,胖乎乎的身體孵出來了(粘貼),(用完了要放好)(記號筆拿起來,拔出來套好畫)睜開圓溜溜的眼睛瞧瞧,怎么黑乎乎的,篤篤篤,對,快告訴小雞用尖尖的嘴巴啄破蛋殼,扇扇小翅膀,伸出兩條腿,一二三,站起來,一二三,開步走,嘿,我的小雞出殼啦!還有幾只小雞也出殼了(出示不同動態(tài)的小雞),這些雞寶寶一樣嗎?有的在……,有的在……,雞寶寶想到草地上去玩玩吃點小草、小蟲呢。(教師拿一只范例邊說邊送)。
1、唉,雞媽媽們,你們的小雞要出殼了嗎?好,快幫小雞出殼吧,你雞窩里的東西不能弄丟,用好要放回去。
2、幼兒粘貼,添畫,說說我的小雞在干什么?教師指導。畫好送小雞到草地上去。
1、雞媽媽們,我們都很專心認真,才會孵出這么許多不同的雞寶寶來,我們真高興,跳個舞吧!
2、聽音樂《小小蛋兒把門開》跳舞。
3、雞寶寶還想到太陽下玩呢,快把它放進雞窩抱著走吧。
小班數(shù)學數(shù)小雞教案篇十一
1、能在一定高度(12—20厘米)的橋上行走,發(fā)展平衡協(xié)調能力。
2、積極愉快地參與活動,在小雞出生的情景中體驗共同游戲的快樂。
1、寬敞的活動場地。
2、四條黃色的窄獨木橋,四條綠色的寬獨木橋。
3、小蟲若干(花片積木)。
一、小雞出生。
1、小雞蛋滾出來。
師:蛋寶寶們!
幼:哎!
師:我們一起滾起來吧!轱轆轆,轱轆轆,向前滾……。
幼跟著師雙手在胸前繞并向前走表示蛋寶寶滾起來。
2、小雞想出殼。
(1)師:寶寶們,雞蛋里真難受呀,你們想出殼嗎?
幼:想。
師:怎么出殼呢?
幼1:嘴巴啄開來。
師:怎么啄?你來做一做。
幼1嘗試表現(xiàn)。
師帶領幼兒一起動起來:“我們一起試一試,小嘴巴準備,向前啄呀,嗨呦嗨呦!用力啄呀,嗨呦嗨呦……”
3、小雞出生了。
師:啪!怎么了?
幼:雞蛋破了。
師:原來蛋殼裂開了,小雞出生嘍!看,我們的朋友真多呀,來和朋友們抱一抱,問聲好。
師幼互相抱抱并說:“你好!你好!”
(評析:在抱抱問好中,既感受了小雞出殼的快樂,又體驗到了朋友在一起的`快樂)。
二、小雞練本領。
1、走寬窄不同的橋。
師:看,前面有許多橋,有什么顏色的橋?
幼1:綠色的。
幼2:黃色的。
師:那我們到綠的、黃的橋上都去走一走,走的時候按橋上箭頭指的方向從橋的這邊走過去。
幼兒試著走綠、黃顏色的橋,提醒幼兒兩種顏色的橋都走一走,并注意安全。
集中交流過橋感受。
師:你們兩種顏色的橋都走過了嗎?黃的橋和綠的橋哪個好走?哪個不好走?
幼:綠的橋好走。
師:黃的橋呢?
幼:不好走。
師:為什么?
幼:綠的橋大,黃的橋小。
師小結:綠色的橋好走,因為寬寬的;黃色的橋不好走,因為窄窄的。
2、練習走窄橋。
師:我們再去窄窄的黃橋上走一走,試試怎樣才能走得穩(wěn)。
觀察幼兒走窄橋并提醒注意安全。
集中交流走窄橋方法。
師:剛才我發(fā)現(xiàn)依依走窄橋走得可穩(wěn)呢!我們來看看她是怎么走的?
依依邊走師邊引導觀察。
師:她走得時候小翅膀放哪里?
幼:伸開。
師邊說邊做翅膀張開伸平:原來翅膀伸平能幫你走穩(wěn),她的腳又是怎么走得?
幼:一步一步走。
師邊說邊用手的動作提示:她的兩只腳交替著一步一步走在橋中間,眼睛要看哪里?
幼:看前面。
幼兒原地走著練習。
師:許多寶寶都學會了這個方法,現(xiàn)在用我們學到的本領到窄橋上走一走吧!走的時候不要擠,一個跟著一個走。
幼兒走窄橋,教師注意個別幫助與指導。
3、過窄橋吃蟲子。
師:寶寶們本領練得真好,媽媽要獎勵你們呢!看,那兒有我們小雞喜歡吃得的蟲子,誰能又穩(wěn)又快地走過小橋就能吃到蟲子,走過一次吃一條蟲子。
幼兒過小橋吃蟲子,教師鼓勵幼兒多走幾次窄橋,多吃蟲子,把肚子吃得飽飽的。
小班數(shù)學數(shù)小雞教案篇十二
1、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2、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首先選出一個老鷹,然后開始做游戲,老鷹拼命地去追其他的人,其他人四散逃跑。凡是被老鷹摸到的`人立刻和老鷹手拉手去追其他人。追人的老鷹達到了4個后,可以分成兩組繼續(xù)做游戲。而在"梯子游戲(又稱圍攻游戲)"中老鷹就不能分組,老鷹們要手拉手地包圍逃的小雞,并抓住他。
對活動效果的評價。整個活動幼兒的參與度較高,但是對一些發(fā)展較快的幼兒來說,活動相對簡單,因此出現(xiàn)個別幼兒的參與度不高的現(xiàn)象,在今后的活動中應充分考慮到這一點,促使幼兒全體全面諧調發(fā)展。
小班數(shù)學數(shù)小雞教案篇十三
1、鍛煉幼兒對身體各部分的控制能力,以及幼兒的反應能力。
3、豐富對小雞的知識,增強愛護小雞的情感。
1、小雞、老鷹頭飾和音樂。
2、沙包(當做糧食)、小蟲(用卡紙剪成)等。
1、雞媽媽(老師)帶領小雞(小朋友)們來到草地上,說:“雞寶寶們,今天雞媽媽帶你們做游戲好不好?”“請你跟我這樣做”……教師帶幼兒做歪頭、平伸雙臂、上舉雙臂、彎腰、高抬腿、轉腳踝、踮腳尖等動作,還有向前走、后退走、橫著走等。
2、談話。教師可以問:“雞寶寶是怎么出生的呢?”幼兒回答“是從雞蛋里出來的”?!皩Α?,教師繼續(xù)引導:雞媽媽把雞蛋生在雞窩里,然后就開始孵小雞了,用自己的身體和翅膀蓋住雞蛋,用自己的體溫溫暖著雞蛋,小雞寶寶就長啊長,長出腦袋和嘴巴,翅膀出來了,爪子會動了,要用21天呢,然后就用嘴巴啄開蛋殼出來了,就會跑來跑去了。我們一起來玩孵小雞的游戲吧!
3、教小朋友玩游戲兩遍,充分做動作,還要提示幼兒邊說兒歌邊做動作。
4、談話。教師可以問:孩子們玩得高興嗎?我們可不能總是玩,還要工作呢,我們要到草地上找吃的,小雞喜歡吃什么?引導幼兒說出蟲子、糧食等。進行安全教育,小雞不光要工作,還要注意安全,特別是冬天來了,老鷹沒處找吃的,它要來吃小雞了,它會從空中轉來轉去,發(fā)現(xiàn)小雞馬上沖下來,叼起就走,很快的,所以,如果老鷹來了怎么辦呢?要快跑,趕緊找地方藏起來。
5、找藏身的地方,并先藏一藏試試,指導幼兒用各種動作方式藏,能擋住自己為準。進一步鍛煉對身體的控制能力。
6、到草地上找東西吃,看到糧食(沙包),想一想怎樣運回家(放入大籃子里)?指導幼兒把沙包放在后背上彎腰背回家。
7、老師驚呼:“老鷹來了”,同時用音樂渲染,老鷹出場,并招呼小雞們藏到自己選好的地方,雞媽媽趕走老鷹。
8、老鷹跑了,招呼小朋友們繼續(xù)找好吃的,引導小朋友找到小蟲子,并用“爪子”(把蟲子放在腳背上)運回家。
9、老鷹又來抓小雞了,小雞們趕緊藏好,等老鷹飛走,雞媽媽清點小雞數(shù),并表揚大家能干、勇敢,挨個抱抱小雞作為獎勵,然后帶著糧食回家。
回家想辦法,打敗大老鷹。
幼兒蹲在場地上,“雞媽媽”(教師)繞雞寶寶邊走邊問:“孵孵,孵小雞,小雞有多大?”小雞回答:“長出腦袋和嘴巴?!蓖瑫r動腦袋;雞媽媽連續(xù)問“孵孵,孵小雞,小雞有多大?”,小雞依次回答,“翅膀出來子!”“爪子會動了!”“小雞出殼了”,邊說邊做動作,最后一句說完,要聽媽媽的指令,比如“圍著媽媽跑”、“圍著媽媽跳”等。
小班數(shù)學數(shù)小雞教案篇十四
1、通過對唱游戲活動,感受歌曲的對答情趣與親情。
2、激發(fā)幼兒想象力,體驗游戲樂趣。
3、熟悉樂曲旋律,并用相應的動作進行表演。
4、借助圖譜記憶歌詞、學習歌曲《小雞小雞在哪里》。
創(chuàng)編歌詞,把創(chuàng)編的象聲詞按旋律演唱。
1、歌曲錄音磁帶及老狼的音樂磁帶。
2、小雞胸飾,母雞頭飾。
3、與幼兒一起創(chuàng)設游戲情景“花園”
一、對唱游戲。
1、教師和幼兒邊唱邊跳進活動室,師:“今天天氣真好,雞媽媽帶雞寶寶到花園里去玩,好嗎”
2、(1)學對歌詞。
師:“我們來做個游戲,好嗎”
師:“小雞小雞在哪里”
幼:“嘰嘰嘰嘰,在這里。”
師:“小雞小雞在哪里”
幼:“嘰嘰嘰嘰,在這里?!?/p>
(2)學唱新歌。
師:“雞媽媽用好聽的聲音來問,你們會用好聽的聲音來回答嗎”
彈琴一起學唱。
二、游戲《小雞與大灰狼》。
1、講故事:有一只大灰狼,躲在草叢里,每次小雞出來玩的.時候,它來抓小雞,小雞可聰明了,它們變成了一朵朵小花,大灰狼就找不到了。大灰狼可真傻呀!等大灰狼走了,雞媽媽來找它的寶寶,它輕輕的唱:“小雞小雞在哪里?!毙‰u就又回到媽媽身邊唱歌了。
2、幼兒游戲2—3遍。
三、結束活動。
1、師:“天黑了,小雞要回家了?!?/p>
2、聽音樂《晚安曲》回家。
在活動組織過程中,幼兒對動物的叫聲都非常感興趣,并且幼兒愛模仿的天性,也在這里得到了盡情的發(fā)揮。使得整個活動非?;钴S,幼兒的參與性也極高。但是在創(chuàng)編活動時,沒能突出難點、重點,只是浮于表面。
小班數(shù)學數(shù)小雞教案篇十五
1、培養(yǎng)幼兒追逐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的游戲興趣。
3、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游戲玩法】。
參加者站成一個圓圈,兩手握拳伸向前方,一個幼兒自左往右挨著每一個幼兒一邊指點,一邊說:“蹲蹲孵小雞,捉不牢就要飛”?!帮w”字落在哪個幼兒身上,哪個幼兒就做抓小雞的人,其余幼兒做小雞,在規(guī)定場地內自由的飛、跑。這時抓雞的人就可以去抓。
【游戲規(guī)則】。
當小雞蹲下時,就不能抓了。抓到二、三只后,計算一下被抓的人數(shù)(小雞數(shù)),游戲可重新開始。
教學反思:
游戲是最適宜于促進幼兒主體性和個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師應積極地將理念轉化為行為,注重在活動中觀察、捕捉幼兒的興趣,把握時機及時引導,促使孩子們更深入進行游戲,讓孩子在健康游戲中得到更多的發(fā)展。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0545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