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怎么教語文(四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11 08:54:45
小學怎么教語文(四篇)
時間:2023-01-11 08:54:45     小編:zdfb

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怎么教語文篇一

關鍵詞:有效性;課堂教學;學法指導

教學有沒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nèi)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qū)W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習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fā)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這是我們所有教師的共識。那么語文課堂教學如何實現(xiàn)有效教學呢?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里,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藥。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火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就是點燃渴望知識火藥的導火索。設置懸念、激發(fā)興趣,這確實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秘方。

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開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種。上課一開始以趣引入,會激發(fā)學生強烈的興趣。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精心設計課題的引入,教師要把課堂教學變成一種向知識奧秘探索的活動,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動,一開課就要把學生的興趣勾起來。如,《威尼斯的小艇》這篇課文,教材通過介紹威尼斯小艇的樣子、船夫駕駛小艇的高超技術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為我們展示了威尼斯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風光。了解威尼斯水城的獨特風情和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描寫的方法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教學本課時如果按一般講讀課文的模式上,學生的情感很難被調(diào)動,因為學生對威尼斯了解甚少。重難點突破也只能是紙上談兵。所以我們用一段多媒體視頻進行讓學生體驗,這樣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參與競爭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措施。棋迷、球迷們?yōu)槭裁磿懊浴蹦??因為這里有競爭。如果直接參與競爭更能入迷,“迷”即是高度“興趣”之意。競爭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因而能調(diào)動積極性。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之中參加競爭。如果你仔細觀察,學生在競爭中是非?;钴S的,連后進生都不甘示弱。在教生字時讓學生比一比,誰認得快、記得牢,誰組的詞多;在朗讀課文時,讓學生比一比,誰讀得有感情,誰領會得深刻;在總結課文時,比一比誰的發(fā)言有創(chuàng)意。比賽的形式可以是以學生個體為競爭對手,也可以是以小組為單位成為競爭對手等等。

聯(lián)系生活實際激趣的效果也是相當明顯的。有一次,一位老師正在講課,外面忽然雷聲大作,大雨夾著冰雹從天而降,學生都往外看。他看到大家無心聽課,靈機一動,就干脆請同學們站起來,趴在窗戶上看雨景,隨即說:“同學們誰能一邊看雨景,一邊說出一些貼切的描寫雨景的詞句?”學生們高興極了,看看說說,邊看邊說,課堂上頓時妙語連珠,什么電閃雷鳴、烏云壓頂、傾盆大雨、雷聲隆隆……幾分鐘上了一堂精彩的口頭作文課。這樣既使學生的好奇心理得到了滿足,又激起了他們的表達欲望,口頭能力的培養(yǎng)水到渠成。

二、設計好問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離不開提問,它是教學過程中信息輸出和反饋的主要途徑之一。好的提問能“一石激起千層浪”,啟發(fā)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使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怎樣才算好的提問呢?多年的教學實踐告訴我們:

1.問題要新穎

所謂“新穎”,就是教師提出的問題要有新意,出乎學生的意料,能激起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如,上五年級《莫高窟》一課時我問:“敦煌莫高窟為什么聞名于世?請你閱讀課文,概括回答。”學生迅速行動起來,認真閱讀起來,積極開動腦筋,到文中去尋找答案。當然問題的深淺度、寬窄度要視學生的年齡段和年級段設計。

2.問題要具有啟發(fā)性

教師啟發(fā)性的提問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引發(fā)思維的出發(fā)點,它能激活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興趣,誘發(fā)學生展開思維的翅膀,引起學生主動探索知識。因此要求教師在設計提問時,要充分考慮文本、利用文本、挖掘文本,創(chuàng)造性設計教學,才能達到效益。教師啟發(fā)性的提問一方面可以調(diào)動學生看書思考問題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讓學生體會到了作者用詞的準確性,整節(jié)課教師只是“蜻蜓點水”地點撥,但學生注意力十分集中,小手林立,“我來!讓我來!”自信而請求老師的聲音不斷響起,由此可見啟發(fā)性的提問不僅讓學生有興趣地學習了知識,感受到了作者用詞的準確性,更重要的是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有了成功的喜悅感,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十分的重要的。

三、優(yōu)化有效講授,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講授是課堂教學中最常見、最基本的教學方法,課堂教學的開展離不開講授。因此在實踐中優(yōu)化課堂講授、提高講授的有效性是實現(xiàn)有效課堂教學的保證。有效講授是任何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即使是在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課堂活動中,教師的講授也是必需的。從教學過程來看,有效講授意味著教師能夠講解,有效指導。如當學生在學習課文時碰到了一些難以理解的字、詞。此時,教師就應停下來,對字、詞的意思進行講解,從而理解句子、文章之意。講授是最經(jīng)驗便捷的教學方法,講授不是純粹“填鴨”“灌輸”。有效地講授必須切合學生的心智,要做到不為講而講,要明白講是為了學生的需要。講授的目的是為了學生更好地學,講多講少,何時講授,何處講授,講授什么,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特點視學生的需要而定。不在過短的時間內(nèi)呈現(xiàn)過多的新知識,不花費太長的時間以至于超出學生有意注意的時限,有效的講授要注重內(nèi)容的邏輯性,不機械盲目地講授。教師的講授是通過語言進行的。教學語言的好壞同講授效果有密切關系。好的教學語言可以使講授如虎添翼,使課堂煥發(fā)生命活力。

總之,小學語文課堂要實現(xiàn)有效教學方法,形式是方方面面的,教師不管采取何種形式與方法,目的只有一個——提高學生上課的積極性與參與性,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發(fā)揮到最大化!只要我們心中有學生,能結合學生實際,講求實效,有效的課堂教學就會實現(xiàn)。

小學怎么教語文篇二

小學語文教學如何進行對話教學

小學語文教學如何進行對話教學

所謂的對話教學,就是以對話為原則的教學方式。《語文課程標準》對閱讀教學作了如下的表述: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對“對話”的理解,我認為閱讀教學中的對話包括老師與學生、老師與文本、學生與文本三種關系之間的對話,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對文本獨特的感受和解讀,“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老師不能把自己或權威的解讀直接灌輸給學生,而要與學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互相交流進行對話。那么如何在課堂中實現(xiàn)有效的閱讀對話,充分彰顯學生的生命靈性,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就此問題,我淺談幾點策略:

一、關注學生,實現(xiàn)學生與老師對話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摒棄傳統(tǒng)語言教學,不應以教師為中心,學生絕對服從教師的“教師中心論”。師生之間的對話應該是平等的,不是簡單的問與答。所以教師必須營造平等和諧的對話氛圍,消除師生雙方的心理距離,將自己當作學習共同體中的普通一員,真正成為學生的同伴,與學生建立平等、親和、友善的合作關系,這就需要做到,師生彼此敞開自己的精神世界,從而獲得精神的交流和價值的分享。它不僅表現(xiàn)為提問與回答,還表現(xiàn)為交流與探討,獨白與傾聽,欣賞與評價。這是對話在“質(zhì)”方面的要求。在互相交流的過程中,師生的對話是平等的,但不能忘記教師的角色是“平等者中的首席”,也就是說,教師時刻要把自己當作是孩子們學習中的大伙伴,對他們起著指導、幫助作用。因為,小學生正處于兒童時期,他們的發(fā)言往往是天真幼稚的,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難免有失偏頗,教師首先是應最大限度地尊重、理解學生,寬容和善待學生,在贊揚、鼓勵中保護學生對話的自信心和創(chuàng)造性。同時又給予“潤物細無聲”的影響,不失時機地進行適當?shù)闹笇Ш蛶椭?/p>

二、對話交流互動

教學是一種溝通現(xiàn)象,“沒有溝通就沒有教學”。只有溝通、合作才有對話,才有學生與學生心靈的交會。由此可見,合作學習是對話教學的組織形式。溝通合作,實現(xiàn)學生與學生的對話,學生之間的合作就是相互學習、相互欣賞,專注而耐心地傾聽他們發(fā)表自己的獨特見解,營造一個自由、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讓他們盡情地探究、體驗、交流或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或補充同學的發(fā)言,或相互啟發(fā),或自由組合的朗讀??教師都要以欣賞的目光看待,帶著鼓勵與贊許的微笑,仔細地傾聽,適當?shù)刈餍c撥,保護學生對話的自信心與創(chuàng)造性。要善于把學生之間的對話逐步引入正題或組織正反兩方面的辯論,讓學生置身于一種合作氛圍中讓學生參與合作學習活動,有利于他們之間情感溝通和信息交流。

三、引導自學,實現(xiàn)學生與文本對話

小學語文教材負載著傳承基礎的文化功能,學生只有善于與文本對話,從“對話”中自主獲取知識,才能適應信息社會對知識學習的要求,才會受用終身。而傳統(tǒng)課堂教學往往只是對教材,教參上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講授,忽略了對師生“自我效能感”以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成敗歸因的分析,為此,教師既要引導學生學好教材,又要超越教材,從而實現(xiàn)教師與教材的平等對話,并引導學生實現(xiàn)自我超越??傊?,課堂里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材、對話教學使課堂充滿生機,使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的關系更真誠。在不斷生成的對話中,實現(xiàn)了語文教學的互動,我們應該呼喚對話,拓展對話,將旺盛的生命力融滲在這濃郁的對話里。

小學怎么教語文篇三

淺談小學語文低年級詞語教學

程橋中心學校 杜韋秀

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的能力。兒童要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必須建立在正確理解和運用詞的基礎上。因此,低段的語文教學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積累和初步正確運用詞語的能力。低年級學生的求知欲強,初步接觸閱讀課文,對優(yōu)美的詞句有著新鮮感,同時對它們的意思又是一知半解,甚至全然不知。教師要在教學時將所教內(nèi)容放入一定語言環(huán)境中去,把字、詞、句教學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動作演示、朗讀感悟、遷移拓展等多種方式達到再現(xiàn)、體驗、內(nèi)化、運用詞語的目的,使低段語文教學既不失“語文味”,又精彩紛呈。一、二年級是學生積累和初步正確運用詞語的關鍵期,在語文的新課程標準中就對1—3學段的詞語教學作出了如下目標定位: “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比缃竦恼Z文課堂教學雖然呈現(xiàn)反璞歸真的態(tài)勢,但是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和能力仍不見較大的改觀。這就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考:小學生從低年級到高年級學過那么多文質(zhì)兼美的課文,積累了那么多詞句,為什么說話、作文還是詞匯貧乏,錯話連篇?究其原因,應該是對學生語言運用指導和訓練的不足。學習語言除了積累,還要在此基礎上進行模仿并有所創(chuàng)造。積累是為運用做準備的,會運用才是語文學習的最終目標,而這恰恰是語文教學的難點、盲點。

小學低年級學生雖然有意注意在發(fā)展,但占優(yōu)勢的還是無意注意。他們注意力不穩(wěn)定,不持久,易被新鮮的刺激吸引,常受興趣和情緒支配??菰锏脑~語教學對小學低年級學生而言既費時又缺乏實效。怎樣才能讓詞在他們的意識里占有一席之地呢?這取決于小學低年級詞語教學的有效性。傳統(tǒng)的詞語教學就是以詞解詞,學生聽了似懂非懂。那么如何在低年級就開始重視詞語教學,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呢?小學低年級詞語教學應形式多樣、豐富多彩,才能對學生產(chǎn)生強大的吸引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詞語的興趣,促使他們思維活躍、情感豐富、識記創(chuàng)新能力增強,詞語教學效率才能達到最優(yōu)化。現(xiàn)結合平時的教學實際,談談我對低年級語文詞語教學膚淺的理解:

一、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學習詞語。

字詞教學要和學生的生活世界、經(jīng)驗世界接通,讓學生在聯(lián)想中調(diào)動起自己的生活體驗,喚起相似記憶,用心領會,使一些字詞打上學生各自鮮明的個性烙印。

在教學《蒲公英》一文時,我是這樣引導學生理解“囑咐”的:

師:太陽公公告訴蒲公英種子應該去什么地方?不應該去什么地方?

生:應該去泥土里,不應該去湖泊和沙漠。

師:太陽公公算不算是小種子們的長輩?

生:算

師:老師告訴你們,囑咐就是長輩告訴你應該做什么事情不應該做什么事情。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位長輩跟你說過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

生:媽媽讓我好好學習。師:用上囑咐怎么說 生:媽媽囑咐我要好好學習。師:誰能再用“囑咐”說一句話 生:爸爸囑咐我過馬路要小心。生:奶奶囑咐我上課要認真聽講。生:媽媽囑咐我上課不要做小動作。

當學生用囑咐說出一句話時,已經(jīng)對“囑咐”有了準確的把握和體會。

二、在老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通過表演理解

有些詞語在隨文學習的過程中,可創(chuàng)設情境,在體驗中內(nèi)化詞語。一方面會增加更多的樂趣,同時也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課文《小稻秧脫險記》需要理解“紛紛倒下”?!凹娂姷瓜隆笔请s草在噴灑了噴霧劑后一個接著一個倒下,為了讓學生準確理解這個詞,我找來幾名同學來演雜草,首先問學生,當噴霧劑灑下來時,這些雜草是一下子倒下去的嗎?(不是,是一個接著一個)現(xiàn)在我來噴灑,你們來表演紛紛倒下這個動作。學生在老師創(chuàng)設的情景中,一個接著一個倒了下去。通過表演輕松地領悟到了詞語的意思。課文《蒲公英》一課中有這么一句:他們在金燦燦的陽光下競相開放。為了讓學生理解“競相開放”,我走到學生中,說到了開花的時期,我開了,指著一名學生問:你呢(我也開了)有指著另一名學生問:你呢(我也開了)這些花兒相互間爭著開放就是(競相開放)

三、巧借多媒體的優(yōu)勢幫助學生理解詞語:

多媒體課件展示可以為學生提供直管可視的圖片。有些詞語描繪的場景學生們沒有見過,難以用語言描述清楚,但借助形象直觀的課件演示,可使詞語和表象有機聯(lián)系起來,可幫助學生迅速理解詞義?!镀压ⅰ分杏秀y花朵朵的湖面和金光閃閃的沙漠。為了讓學生理解“銀花朵朵”“和金光閃閃”,在設計課件時,我制作了銀花朵朵的湖面圖片和金光閃閃的沙漠圖片,當同學們看到這兩幅圖片,一下子就領會了這兩個詞語的意思。在此基礎上,再接著問:什么時候會出現(xiàn)銀花朵朵的 景象?(風吹湖面,有陽光的時候)總結:一陣風吹過,在陽光的照耀下,湖面就是銀花朵朵的。沙漠為什么會金光閃閃呢?(沙子是金色的,在太陽照射下會發(fā)光)所以在白天有太陽的時候,整個沙漠看上去就是(金光閃閃的)。學生通過直觀的圖片,再加上自己的思考,對銀花朵朵和金光閃閃有了深刻的理解。

四、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

對詞語的理解,《課標》在第一學段的要求中明確提出“結合上下文來了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逐步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要提倡:“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币Y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理解詞語。如《狼和小羊》中的“故意找碴兒”,這個詞在本文中既是個難理解的詞,又是個理解全文的關鍵詞。

師:(板書:故意找碴兒)請同學們讀第二、三自然段狼和小羊說的話。生:(讀)

(1)出示“你把我喝的水弄臟了!你安的什么心?”“我怎么會??!”

師: 羊并沒有把狼的水弄臟,可狼偏說羊把他的水弄臟了,這就是故意找茬。

(2)出示“我聽說去年你經(jīng)常在背地里罵我?””去年我還沒出生呢!”)

師:羊去年還沒出生,可狼卻說羊去年在背地里罵他,這也叫(故意找茬)。

(3)出示“罵我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

狼無賴小羊不成,在毫無事實根據(jù)的情況下,硬說罵他的是小羊的爸爸,這又叫(故意找茬兒)

師:現(xiàn)在大家明白什么是“故意找碴兒”了吧!找茬兒就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故意挑別人的毛病,甚至毫無根據(jù)地找借口,跟別人吵。大家懂了

“故意找碴兒”是狼種種表現(xiàn)的根源,也是狼蠻橫無理的集中表現(xiàn),此教學中,結合上下文的方式,不僅僅學生理解了詞語的意思,而且使學生清楚地認識了狼的原形,理解了全文的中心。

五、遷移拓展,運用詞語

詞語教學應該遵循“學以致用”的原則,要致力于引導學生,將學過的詞語進行運用。在學生理解詞義后,教師要有廣闊的語言學習的視野,為學生創(chuàng)設語言學習情境,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把學生思維引向自己的生活中去,在有形又有色的情景當中,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詞語的意思,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廣闊的發(fā)揮想象的空間。

(一)復習積累中運用

語文教學中教師可選好訓練的點,以詞語為突破口,通過扎實有效的訓練讓學生理解文本,深入教材,使學生掌握語文知識,形成語文能力。例如在教學新詞語的時候,可讓學生由新學的一個詞語引出一類,促進積累。如教學《北大荒的秋天》中由“雪白”和“金黃”引出“棗紅”、“墨黑” “蔥綠” “橘黃” “草綠”等。這樣,以后學生在運用詞語的時候就不會單一枯燥,重復無味了。

(二)擴展積累中運用

隨著課文閱讀的開闊,學生接觸的詞語也越來越多,但對于這些詞語,學生的理解往往是很粗淺的,為了將其變?yōu)閷W生的語言可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語有機引導,由一詞帶一串。如《臺灣的蝴蝶谷》中。我讓學生學著我的話來練習。我是一只黃蝴蝶,學生:我是一只紅蝴蝶,我是一只紫蝴蝶,我是一只白蝴蝶??我是一只黃燦燦的蝴蝶,學生: 我是一只紅通通的蝴蝶,我是一只黑乎乎的蝴蝶,我是一只綠油油的蝴蝶??我是一只金黃金黃的蝴蝶,學生: 我是一只粉紅粉紅的蝴蝶,我是一只通紅通紅的蝴蝶,我是一只湛藍湛藍的蝴蝶??

(三)口語交際中運用

加強詞語教學,必須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內(nèi)化,在語言運用中活化。給學生提供運用的機會,如在《狼和小羊》一課中,學習“經(jīng)?!保茸寣W生說說經(jīng)常是一次么?(不是)那就是(很多次)理解“經(jīng)常”一詞的意思后。接著結合實際,小明遲到有很多次了,用經(jīng)常怎么說?(小明經(jīng)常遲到)我們班劉雪考了很多次一百分,用經(jīng)常怎么說?(劉雪經(jīng)??家话俜郑┙?jīng)常就是做一件事很多次。誰能自己用經(jīng)常說句話?學生就很容就將“經(jīng)常”這個詞運用到實際中去。

“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小學低年級詞語教學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因詞而異,因生而異。詞語的教學不能拘于死板的公式,作為一名低年級的語文老師,要善于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精心設計,采用豐富多彩、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把機械呆板的詞語教學變得妙趣橫生,賞心悅目,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主動進行探究式學習,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掌握詞語的意思,恰當?shù)剡\用詞語。給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打下扎實的基礎。美學教育家朱光潛說:“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實際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詞語教學是閱讀教學最活躍的元素,在低段的語文教學中,我們不僅要關注詞語,更要靈活處理詞語。這樣才能植根于語文這塊沃土,推敲文字,細細品味語文的魅力,使課堂教學精彩紛呈。

小學怎么教語文篇四

如何進行小學語文詞語教學

如何進行小學語文詞語教學

詞語教學是語文教學中最基礎、最根本的內(nèi)容,讓學生有效地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語是一項重要的教學任務。有時候抓住課文中的一兩個關鍵的詞語,往往可以起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效果。然而審視當前的詞語教學,我們的語文老師總是竭力回避或者“滑過”,或者教得一絲不茍,從字音到字形到字義進行科學準確地詮釋, 一些教師甚至要求學生照搬、照抄、照背參考書或字典對詞語的解釋,顯得呆板,缺乏生命活力。那么,怎樣讓詞語教學情趣盎然呢?

一、朗讀,讓詞語教學“有情”

常言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朗讀注于目,出于口,聞于耳,記于心,是一種復雜的心智過程。它有助于幫助學生掌握每個漢字的音、形、義,加深對詞語和文意的理解和感悟,并且在情感體驗上得到一個升華,對語言的形成和發(fā)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人教版小學語文《盤古開天地》詞語教學片段: 師:這個詞誰會念? 生:滋潤。

師:字音讀準了,能讀出感覺,讀出意思嗎?

(生茫然,這樣的“詞語教學”對他們來說也許是頭一次。)師:大家看,這兩個字都是什么偏旁? 生:三點水。

師:對啊,水分多了,干燥的秋季變得滋潤起來,萬物滋潤了,人滋

潤了,感覺就舒服了!那該怎么讀?

生:(齊)滋潤。(有進步,但還不到“位”,還不夠“味”。)師:聲音柔軟點,再舒服點。

生:滋潤。(聲音柔柔的,感覺很舒服的樣子。)

盡管學生可以通過工具書知曉“滋潤”的意思,但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朗讀,就使學生不但真正記住這個詞語的意思,而且懂得這個詞語的感情色彩,知道這個詞應該在什么樣的語境中運用。此時,“滋潤”在他們眼里不再是一個平面單調(diào)的詞匯,它有著充沛的水分,它象征著萬物復蘇,它更帶著人們舒服的感覺。這樣,抽象的語言符號化為具體的事物,一下子拉近了學生與語言文字的距離,使學生對語言文字有了感情,有利于學生深刻理解和“學以致用”。

二、表演,讓詞語教學“有趣”

有人說:“兒童是天生的演員。”的確,小學生特別喜歡模仿和表演。因此,借助有效的表演,可以使學生獲得親身體驗,通過形象的動作神態(tài)理解抽象的詞語含義,這較簡單的“說教”或借助工具書會有更深刻、靈動的效果,而且在表演過程中,學生的心靈得到放飛,想象得到展現(xiàn),創(chuàng)造力得到開發(fā)。

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的第二自然段中“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這里的“拎”字表達了小村莊的村民非常隨意砍伐樹木的心態(tài)。如何讓

小學生感受到“拎”字背后的隨意,作者的惋惜與譴責呢?我們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請孩子們分別演一演村民“拎著斧頭上山砍樹”與“拿著斧頭上山砍樹”,通過動作的對比,他們一定會切身感受到當時小村莊人們的那份隨意與無知。

三、演示,讓詞語教學“有味”

詞語理解最直觀最便捷也最讓學生感興趣的方法是演示法。例如教學《烏鴉喝水》時,寫水“漸漸地升高”一句中的“漸漸地”,教師可通過演示使學生理解詞義。教師把事先準備好的小石子往裝有半瓶水的瓶子里一粒一粒地扔下去,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水面的變化。當學生看到瓶子里水面逐漸升高的情景時,教師稍加點撥,學生馬上就會領悟到“漸漸地”的意思。除了教師演示,學生也可以自己“演示”。如教學二年級的《從現(xiàn)在開始》的“輪流”時,教師出示詞語卡片:“現(xiàn)在,請這一列的同學,開炮念這個詞?”學生念完后,教師啟發(fā)說:“剛才,你們一個接一個,怎么讀了這個詞?”教師指著詞語卡片,學生心領神會地答道:“輪流?!?/p>

四、多媒體,讓詞語教學“有景”

使用現(xiàn)代化電教媒體,將詞語所表示的意思、意境直觀地再現(xiàn)在學生眼前,可以起到變靜態(tài)為動態(tài),化抽象為形象,便于他們準確生

動地理解。如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秋天的雨》第二自然段的“五彩繽紛”,這個詞語比較抽象,但是當我們教學這一段時,可以適時出現(xiàn)“黃色的銀杏樹、紅紅的楓葉、金色的田野、美麗的菊花??”,孩子們驚喜的目光、張大的嘴巴、嘖嘖的贊嘆聲,不正告訴我們:他們已經(jīng)知道“五彩繽紛”是什么意思了。這時,你只要叫他們認真想一想:這么美的景色,這么多的顏色,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你會用哪個詞呢?在孩子們不約而同喊出的詞里一定會有“五彩繽紛”。又如象形字的教學,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把其演變過程簡單明了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在教學“日”時,屏幕上首先出現(xiàn)一個火紅的圓圓的太陽,隨著鼠標的控制,那圓圓的紅太陽就演變成了一個色彩鮮艷的“日”字。學生的識字興趣被激發(fā)了,這一由形象到抽象的變化,使原本抽象的漢字變得具體可感。而會意字教學,利用課件提供豐富的圖景,學生只需看看畫面,對字義就能意會,無需教師多講。如教“筆”字,屏幕上先出現(xiàn)一支毛筆,上面是竹竿,下面是筆毫,學生很清楚地看到竹竿變成“竹”,筆毫變成了“毛”字,他們明白了為什么“筆”是竹字頭和毛字組成,并牢牢記住了“筆”的字形。

五、游戲,讓詞語教學“有思”

“游戲是兒童的心理特征,游戲是兒童的工作,游戲是兒童的生命?!痹谠~語教學中,教師如果能恰當運用有效的游戲,一定能激發(fā)孩子們的識字學詞的興趣,不但能增強識字學詞的效果,還能培養(yǎng)學

生多方面的能力與素養(yǎng)。如一位教師在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操場上》的教學中,在教學完六個新詞后,設計了“詞語歸類游戲”。教學準備:“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詞語卡片,同桌兩人一份。教學方法:

1.同桌兩人分別把詞語讀正確。

2.把這些詞語中同類的擺在一起,然后說一說為什么這樣擺。3.歸類方法可以任選一種。

生組1:與“手”動作有關的為一類(打球、拔河、拍皮球),與“腳”動作有關的為一類(跳高、跑步、踢足球)。

生組2:由兩個字組成的詞語為一類(打球、拔河、跳高、跑步),由3個字組成的詞語為一類(拍皮球、踢足球)。

生組3:屬于球類運動的為一類(打球、拍皮球、踢足球),其他的為一類(拔河、跳高、跑步)。

這一“游戲”環(huán)節(jié)不但復習鞏固了六個新詞,還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正確給詞語歸類,發(fā)展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當然,讓詞語教學情趣盎然的方法還很多,不過,我們更要透過表面看到方法背后滲透著的設計理念。

彰顯人文性,是讓詞語教學情趣盎然的關鍵所在。傳統(tǒng)的字詞教學中只突出它的工具性一面,而未能凸顯它的人文性,因而顯得嚴謹有余而溫情不足。字詞教學不但可以教得一絲不茍,還可以教出濃濃的人

文關懷,讓孩子在生字新詞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情感,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和諧發(fā)展。

早在半個世紀前,斯霞老師教學《我們愛老師》(一年級)一課中,是這樣引導兒童讀懂“祖國”一詞的:

師:你們可知道“祖國”是什么意思呢?什么叫“祖國”? 生:祖國就是南京。(好多學生笑了,知道祖國不是南京。)師:不要笑。祖國就是南京嗎?不對!南京是我們祖國的一個城市,像北京、上海一樣。大家再想想,什么叫祖國?

生:祖國就是一個國家的意思。(這個學生對“祖國”理解得比較擴大了一些,但還不對。)

師:噢!祖國就是一個國家的意思。對嗎? 生:不對?。ù鹇曋幸灿姓f對的。)

師:美國是一個國家,日本也是一個國家,我們能說美國、日本是我們的祖國嗎?(因為常有美國、日本朋友到我校來友好訪問,所以學生對這兩個國家比較熟悉。)生:不能!

師:那么什么叫祖國呢?誰能再說一說?

生:祖國就是我們自己的國家。(經(jīng)一再啟發(fā),學生逐漸理解了。)師:施尉寧講得對,祖國就是我們自己的國家。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祖祖輩輩生活的這個國家叫祖國。(強調(diào)一下,使學生加深印象。)

那么,我們的祖國叫什么名稱呢?

生:我們的祖國叫中華人民共和國。

師:對了,我們的祖國叫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們大家都熱愛我們的——

生:(齊)祖國。

美學教育家朱光潛說:“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實際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斯老師在教語文(建立詞的準確概念),在教思維(層層深入,十分嚴密),也是在教做人(滲透愛國的情感),真正做到了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思維訓練、情感熏陶的融合,實現(xiàn)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tǒng)一。這樣,既有助于學生對字詞知識的理解、掌握和強化,還促進了學生其他能力與素養(yǎng)的形成,開拓了思維,培養(yǎng)了語感,激發(fā)了興趣,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化的燦爛,從而讓字詞教學顯得情趣盎然。

激活詞語,激發(fā)學生學習詞語的興趣

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說過:“語文閱讀教學就是引導學生在語言文字中走上幾個來回?!痹~語是文本構建的基本單位,離開詞語探究文本,語文閱讀教學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傳統(tǒng)的查字典釋義式或教師直接告訴詞義的詞語教學,調(diào)動不起學生學習詞語的興趣,如何給乏味的詞語教學注入生命之水,激活詞語,激發(fā)學生學習詞語的興趣呢?

一、創(chuàng)設情境,美中賞詞

利用小學生形象的思維特點,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在優(yōu)美的情境中賞詞、悟詞、學文,給學生以新奇感,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單調(diào)沉悶的學習氛圍變得輕松愉快,枯燥無味的詞語學習變得趣味盎然。教師可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與教學的需要,有的放矢地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如巧借插圖、聽音樂、看錄像、演課本劇等。在教學《荷花》一課時,一位學生對“冒”字產(chǎn)生了疑問:“老師,我只聽說冒煙、冒水泡,會動的東西才會冒,荷花是靜止的,課文中為什么也用‘冒’呢?”對于學生的疑問,教師沒有直接告訴答案,而是播放錄像動畫:荷花從荷葉中往外鉆的情景??赐炅虽浵?,一名學生說:“老師,我明白了。我看到了荷花使勁擠荷葉,哪怕是一點縫隙它也要鉆出來,‘冒’字是形容荷花使勁從荷葉中鉆出來。”另一名男生感悟道:“‘冒’字寫出了荷花的動態(tài)美,同時也寫出了荷花充滿生機與活力,它其實是不斷往外長,并不是靜止的?!币驗榻處熐擅畹貏?chuàng)設情境,及時點撥,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賞荷情境中感悟、探究“冒”字的深刻含義與語言的魅力,從而升華了學生對荷花充滿活力的體會,讓學生走進情境而浮想聯(lián)翩,既關照了“冒”字的本義,更揣摩了語言文字背后所蘊涵的深刻意蘊,完成了生疑——探索——釋疑的自主學習過程。

二、品讀文本,觸文悟詞

品讀是學生獲取文本信息的基本途徑。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

生真正地走進文本,有滋有味地讀,全神貫注地體驗,去感受其中絢爛的語言,讓閱讀觸動心靈,激發(fā)學生探究、感悟詞語的興趣,這種借助文本探究出來的詞語是充滿靈性、血肉豐滿的。如教學《秋天的雨》第二自然段,教師先讓學生自由小聲讀,并圈出描寫顏色的詞語,初步感知秋天的顏色美;接著教師又讓學生放聲朗讀,并相機引導學生讀出秋天絢麗多彩的美;最后教師要求學生閉上眼睛聽錄音朗讀,想象自己仿佛看到什么。聽完錄音朗讀后,學生有的說:“我仿佛看到了菊花爭奇斗艷,在微風中頻頻點頭。它們把秋天打扮得更美了?!苯處熞姇r機已成熟,便讓學生找出文中哪個詞最能體現(xiàn)秋天的美,學生輕而易舉地找到了“五彩繽紛”這個詞,學生在充分地與文本對話中感受到秋天的顏色美,在美的情感熏陶下,“五彩繽紛”這個詞的含義便逐漸豐富成熟,學生對“五彩繽紛”這個詞的理解如同春風化雨,悄無聲息,對詞語意義的認識更加深刻難忘。

三、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教師從學生對文本的感悟出發(fā),精心設計對話切入點,通過引領學生親歷文本,在與文本的對話中,內(nèi)化語言材料,觸動學生心靈,喚醒學生原有的詞匯積累,再利用舊的詞匯過渡理解新的詞語,使新詞在舊詞的再現(xiàn)中融會貫通,從而使新詞的意思逐漸清晰明了。如教學《飛奪瀘定橋》,一位教師是這樣引導學生探究“千鈞一發(fā)”的含義的:教師先引領學生深入文本,感悟紅軍處境的險(1.地勢險要——

瀘定橋離水面十多米,只剩下十三根鐵鏈??2.重兵把守;3.橋頭燃起熊熊大火。)在教師的指引下,在學生充分與文本對話中,頭腦便油然而生“險”字,接著教師又引導學生說出形容險的詞語,此時學生觸“險”生詞,脫口而出:“危在旦夕”、“生死攸關”、“迫在眉睫”??在感觸紅軍驚心動魄的險境中,學生各抒己見,平常積累的關于險的詞便如泉涌而出,接著教師又引導學生回到文本情境中,“在這千鈞一發(fā)的時刻”是指什么樣時刻呢?此時,學生在文本語境徜徉中,在原有詞語的重現(xiàn)中,“千鈞一發(fā)”的含義就了然于胸了。

四、分析比較,品詞悟文

探究詞語必須有一個整體的語言環(huán)境為依托,只有在對文本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探究詞語,才會讓詞語充滿生命的色彩。在文本的語境中替換詞語,比較詞語,探究詞語,從而感悟我們漢語用詞的藝術,從中培養(yǎng)學生對詞語的感受、理解、欣賞、評價能力。如教學《盤古開天地》一文中,教師采取欲擒故縱法,在朗讀時故意讀錯字,把“用腳使勁蹬著地”讀成“用腳使勁踩著地”,學生馬上矯正教師,是“用腳使勁蹬著地”。教師笑著說:“哦,是我讀錯了,盤古是用腳使勁蹬著地,我讀踩著地了。那你們說說用‘踩’或用‘踏’行嗎?”學生說不出所以然來。這時教師要求學生再次走入文本,然后利用插圖引導學生觀察盤古的動作表情,使學生明白此時的盤古的腳要用很大的力氣。教師又問:“現(xiàn)在,你們說它們能替換嗎?”這時學生紛紛舉手,有的說:“不行!因為‘蹬’字寫出盤古要把天地分開,他的腳要用很大的力氣,而‘踩’與‘踏’不能體現(xiàn)盤古的腳要用很大的力?!庇械恼f:“從‘蹬’字我還知道了盤古的偉大,他要把天地分開是多么辛苦,可他沒有放棄,始終頭頂著天,腳使勁地蹬著地,直到累倒?!??在學生獨立閱讀文本中,在師生共同合作探究詞語的運用中,學生不但感悟到‘蹬’字的本義,而且透過‘蹬’字看到了盤古偉大的人格,從而進一步深化了對文本的閱讀。

斯賓塞說過:“應該引導兒童進行探討,自己去推論,給他們講的應該盡量少講?!痹~語教學應是教師智慧的引領與學生自主的探究并舉,課堂上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觀念,自己的心靈去閱讀文本,感悟、探究詞語,學生對詞語的理解才會由膚淺走向深刻,由片面走向全面。這樣,既可激發(fā)學生學習詞語的興趣,又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從多方面提高了學生語文素養(yǎng)。

淺談小學低年級詞語教學

詞語教學是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對詞語的正確理解有利于感受、理解課文內(nèi)容,也有利于積累書面語言?!墩n標》在第一學段教學目標中明確提出,“借助圖畫閱讀”“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由此可見小學低年級詞語教學的重要性。

小學低年級學生雖然有意注意在發(fā)展,但占優(yōu)勢的還是無意注意。他們注意力不穩(wěn)定,不持久,易被新鮮的刺激吸引,常受興趣和情緒支配。枯燥的詞語教學對小學低年級學生而言既費時又缺乏實

效。怎樣才能讓詞在他們的意識里占有一席之地呢?這取決于小學低年級詞語教學的有效性。小學低年級詞語教學應形式多樣、豐富多彩,才能對學生產(chǎn)生強大的吸引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詞語的興趣,促使他們思維活躍、情感豐富、識記創(chuàng)新能力增強,詞語教學效率才能達到最優(yōu)化。

在多年語文教學中,我對低年級語文詞語教學有了膚淺的理解:

一、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學習詞語。

字詞教學要和學生的生活世界、經(jīng)驗世界接通,讓學生在聯(lián)想中調(diào)動起自己的生活體驗,喚起相似記憶,用心領會,使一些字詞打上學生各自鮮明的個性烙印。

在教學《夏天的夜晚》一文時,我是這樣引導學生感受“熱鬧”的:

師:大地這個舞臺上有哪些小演員?

生:青蛙、蛐蛐、螢火蟲。

師:它們怎樣表演的?

生:青蛙唱歌,蛐蛐彈琴,螢火蟲跳舞

師:青蛙怎么唱歌?蛐蛐怎么彈琴?螢火蟲會怎么跳舞?哪些同學愿意表演表演?(學生表演)

師:有了青蛙、蛐蛐、螢火蟲的表演,大地變得怎么樣?

當學生回答出“熱鬧”一詞時,我進一步引導:“生活中,你在哪兒感受到熱鬧?”當學生在交流中說出菜市場、節(jié)日的大街、運動

會等場面熱鬧時,學生已經(jīng)對“熱鬧”有了準確的把握和體會。

二、巧妙運用體態(tài)語言,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學習詞語。

“在語言情境中學習語言?!边@是新課標所倡導的。教師巧妙地運用體態(tài)語言,用機智的即興表演創(chuàng)設出具體的語言情境,能誘發(fā)學生自己要介入語境的主動性,激活學生的思維,在輕松的氛圍中讓學生完成對詞語的理解和學習。

教學《我要的是葫蘆》一文,指導學生理解“盯著”,我是這樣做的:“瞧,老師正盯著教室天花板!大家看看老師是怎么做的!”學生馬上舉手說:“老師在看天花板!”師:“對,‘盯’字里有一個目字旁,說明是用眼睛看的意思。大家再觀察,老師是怎樣看的?”我再一次盯著天花板,學生又舉手了:“老師看得很認真!”“老師看得很專心!”“老師眼睛眨也不眨一下!”這樣通過動作演示,化抽象為具體,生動有趣,學生對詞語的意思可謂心領神會。

三、把直觀形象的圖畫、實物與認識事物和理解詞義相結合。

一些和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相距甚遠的字詞,尤其是表示事物名稱的詞,可以利用直觀形象的圖片、簡筆畫、實物甚至是多媒體給予再現(xiàn),讓學生在可視、可聽的情境之中認識事物,自然而真切地感悟到這些字詞的意思。

仍然是教學《我要的是葫蘆》,為了幫助學生理解“細長的葫蘆藤”是什么樣子,我讓學生打開課本,觀察插圖,并用一兩句話說一說自己看到的葫蘆藤是什么樣兒。學生通過觀察色彩鮮艷的插圖,再自由描述,對葫蘆藤有了深刻的認識,同時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

力也得到了訓練。

四、聯(lián)系上下文感悟詞義。

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對詞語的理解教師要多引導學生在課文具體的語境中去揣摩,能幫助學生攻克以詞解詞的難點。

如在教學《稱象》一文時,指導學生理解“議論”,教師出示文中的句子指名讀,問:“是誰在議論?”

學生回答:“官員們?!?/p>

師:“官員們說明人很多。他們在議論什么?”

生:“議論怎樣稱出大象的重量?”

師:他們會怎么議論呢?請幾個小朋友當官員來議論議論。

(學生紛紛議論)

師:“這么多人發(fā)表意見,你一言,我一語,這就叫議論。”

五、在老師創(chuàng)設情景的情境中理解

有些詞語在隨文學習的過程中,可創(chuàng)設情境,在體驗中內(nèi)化詞語。課文《三個和尚》需要理解“爭先恐后”?!盃幭瓤趾蟆笔侨齻€和尚情急之中采取的補救措施,這個詞與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得相當緊密,學生經(jīng)常表現(xiàn)出爭先恐后地做某件事的情景,但對這個詞他們是不懂的。為了讓學生準確理解這個詞,我創(chuàng)設了特定的情景:現(xiàn)在講臺就是寺廟,寺廟起火了,大火熊熊燃燒,大家快來救火呀!學生在老師創(chuàng)設的情景中,紛紛離開座位涌向講臺爭著來救火,老師不失時機地點撥:“爭先恐后”就是爭著來救火,誰也不愿意落在后邊。學生在老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輕松地領悟到了詞語的意思。

六、通過師生對話,讓詞語的含義深刻起來。

在詞語教學中,見得最多的是教師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解詞,由于學生知識經(jīng)驗的不足,認識水平的欠缺,對詞語的理解往往是淺嘗輒止,停留在膚淺和表面的層次上。作為語文教師,就要和學生一起走近詞語,感受其中蘊涵的深意。在教學《梅蘭芳學藝》時,在學生體驗、感悟梅蘭芳的眼睛會說話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終于”一詞。你能從“終于”一詞里讀出什么嗎?不容易,時間長、堅持不懈等,學生通過老師的引導挖掘出“終于”一詞豐富內(nèi)涵,在詞語中感受人物的品質(zhì)。從“終于”可以看出梅蘭芳能成為京劇大師很不容易,要有勤學苦練的意志,還要持之以恒。從而總結出,無論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決心,就能做好事,升華主題。

七、巧借多媒體的優(yōu)勢幫助學生理解詞語:

電化教育中的課件展示可以為學生提供可視形象。有些詞語難以用語言描述清楚,但借助形象的課件演示,就能讓學生很快理解。

《鳥島》中有一個句子:“??一群一群的鳥兒就陸續(xù)從遠方飛來”。為了讓學生理解“陸續(xù)”一詞,在設計課件時,我有意識的安排鳥兒飛來的場面:先是一兩只飛來,接著又飛來幾只,后來又飛來幾只??就這樣,鳥兒一批一批的飛來,有先有后,學生看到這個畫面,很自然就領會了“陸續(xù)”飛來的意思。

“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小學低年級詞語教學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因詞而異,因生而異。作為一名低年級的語文老師,要善于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精心設計,采用豐富多彩、靈活多樣的

教學方法,把機械呆板的詞語教學變得妙趣橫生,賞心悅目,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主動進行探究式學習,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掌握詞語的意思,恰當?shù)剡\用詞語。

2013年11月29日星期五

9時9分43秒培華整理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081023.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