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選修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高品質(zhì)版(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11 13:15:55
最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選修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高品質(zhì)版(4篇)
時間:2023-01-11 13:15:55     小編:zdfb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xué)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xué)質(zhì)量。寫教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質(zhì)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選修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高品質(zhì)版篇一

《論語》

教學(xué)目標:1,體會《論語》中“仁”的思想主張的道德價值觀,并用它來指導(dǎo)我們的生活。2,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義;3,學(xué)會表達自己的寬容;學(xué)會助人、樂于助人;4,在生活中怎樣做到寬容

教學(xué)重,難點:理解“什么是仁”“怎樣才能達到仁”“為什么這樣做就可以達到仁”。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現(xiàn)代價值。(集中探討“仁”與我們的生活)

教學(xué)過程:

導(dǎo)入:我們生活在社會這個大的團體中,每一分每一秒都不能脫離群體,不能脫離別人,不可能離開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可是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都有自己的欲望,那么,人與人之間怎樣和平相處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論語》,去書中尋求答案吧

(一)知識梳理,解讀選段。1. 2. 全班齊讀課文一遍。教師點評:

師:孔老夫子的學(xué)生都喜歡問問題,本課中涉及到了幾個學(xué)生?都是誰?

明確:六個。顏淵,仲弓,樊遲,子夏,子貢,曾子。

師:孔老師有問必答,在這六個學(xué)生當(dāng)中,有一個領(lǐng)悟力不是很高的是誰? 明確: 樊遲

師:你們是怎么看出來的?

明確:樊遲問仁,孔子說了兩次,樊遲未達,他還沒明白老師的話。

師:樊遲真的是反應(yīng)遲鈍嗎?

明確:不是

師:因為他在思考一個難題,是什么呀?

明確:什么是“仁和智”

師:雖然我們不能回到兩千年多前去聽孔老夫子上課,但我門可以自己模仿一下當(dāng)時的課堂,同學(xué)們分角色表演,模仿孔子與弟子的對話。

不要求按原話,允許自由發(fā)揮。①顏淵問仁 ②仲弓問仁 ③樊遲問仁 ④子貢問仁

(二)篩選整合信息,把握“仁”的思想。

1.師:顏淵,仲弓,樊遲都問老師“什么是仁”,但孔子的回答都不相同,那么,究竟什么是“仁”呢?請同學(xué)們從課文中找出來。明確:①克己復(fù)禮為仁

②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④愛人。

⑤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取近譬,可謂仁之方也已。⑦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⑧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生以成仁。⑨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2.結(jié)合1—4語段,請同學(xué)們從自處和處世角度,談?wù)劇叭省钡膬?nèi)涵。明確:從自處角度看,孔子所說的“仁”就是克服一己私欲,而遵循禮的規(guī)定,具體的來談,就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從處世的角度來看,“仁”就是對他人的關(guān)懷,即能夠設(shè)身處地的體貼他人。在孔子的語錄里,“仁”的基本含義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常常被表述為“恕”,或者“忠恕”。這是最核心的一句。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

師:可以理解為:自己不想做的事,自己也不要讓別人去做。

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給別人。

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切勿強加給別人。

3.結(jié)合5,6語段,談?wù)勅绾尾拍軐崿F(xiàn)“仁”呢?

明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實現(xiàn)“仁”的關(guān)鍵是將心比心,推己及人。

4.施“仁”之后會怎樣?

明確:天下歸仁;在邦無怨,在家無怨;我欲仁,斯仁至矣;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三)知識拓展,說說我們身邊的“仁”

師:孔子的“仁”的學(xué)說蘊涵哪些值得弘揚的思想精華?

明確:孔子仁的學(xué)說的第一個精華,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思想,它的基本精神在現(xiàn)代仍然具有巨大意義。它意味著,我們不是在他人對我們好的情況下,才回報的對他人好,我們對他人好,也根本不是為了得到回報,我們無條件的對他人好,只是根據(jù)自己的心,來體貼他人的心,這凸顯了孔子以及中華民族純正而崇高的道德精神。第二個精華,“克己復(fù)禮”的思想對現(xiàn)代也有一定的啟發(fā)意義,不管什么時候,人都是社會性的動物,必須考慮到他人的存在,考慮到社會群體的秩序,所以,必須對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為加以規(guī)范,因此,孔子宣揚的“禮”中那種嚴于律己的基本精神是有值得繼承的方面的。

師:下面我們討論一下身邊的“仁”,大家各抒己見。

師:大家說的非常好,下面我也有個問題,那么當(dāng)?shù)懒x和生命發(fā)生沖突的時候,人應(yīng)該如何選擇呢?

師:對于這個問題,文中已經(jīng)有了答案,大家看第8節(jié),如何理解?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生以成仁?!?/p>

師:就是說志士仁人,不會因為活命而傷害到對仁的追求,傷害到人道,而只有在必要的時候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成全仁道,或者說是來完成自己對仁的追求。

接下來,老師給大家講個小故事16日下午,菏澤48路公交車司機李福振駕駛著魯ra0072公交車載著一車乘客,自西向東沿長江路行駛。據(jù)公交車里的監(jiān)控視頻顯示,18時07分,該車行至長江路與解放街交叉路口處的直行道上等待信號燈。直行信號燈亮起的時候,李福振突然迅速右轉(zhuǎn)方向盤變道,快速通過十字路。18時08分32秒,公交車平穩(wěn)停在牡丹區(qū)財局附近站牌前。公交車停穩(wěn)后,李福振打開后車門、熄火、拉上手剎,隨后用左手在胸口位置拍了三下。就在車上的乘客還在詫異這樣的異常舉動時,李福振已經(jīng)歪倒在一旁?? 師:同學(xué)們,這算不算是“仁”呢? 生:

(四)課堂小結(jié)

生活中我們總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好一點,但很少想到自己對別人好一點,說一點最簡單的,我們總是希望父母,朋友多關(guān)心自己,理解自己一點,可是我們是否想過多給朋友,父母點愛,一點理解?或許,從今天開始,當(dāng)我們想到這個的時候,希望大家都能想起這句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毕M蠹乙院蟮娜兆永铮軌蚋玫呐c人相處,(五)作業(yè)布置

搜集類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意的句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選修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高品質(zhì)版篇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切勿強加給別人。孔子所強調(diào)的是,人應(yīng)該寬恕待人,應(yīng)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現(xiàn)。“恕”道是“仁”的消極表現(xiàn),而其積極表現(xiàn)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鬃铀U釋的仁以“愛人”為中心,而愛人這種行為當(dāng)然就包括著寬恕待人這一方面?!墩撜Z》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這句話所揭曉的是處理人際關(guān)系的重要原則??鬃铀允侵溉藨?yīng)當(dāng)以對待自身的行為為參照物來對待他人。人應(yīng)該有寬廣的胸懷,待人處事之時切勿心胸狹窄,而應(yīng)寬宏大量,寬恕待人。倘若自己所討厭的事物,硬推給他人,不僅會破壞與他人的關(guān)系,也會將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確實應(yīng)該堅持這種原則,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體現(xiàn)。人生在世除了關(guān)注自身的存在以外,還得關(guān)注他人的存在,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切勿將己所不欲施于人。

以上所理解的“人”是廣義的,是指大眾,然而《論語》誕生的那個時代“人”的定義通常是指狹義那方面,也就是指士以上的人,和“民”是相對而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前面寫著的是“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這是在同一句話中敘述的,很明顯這里的“民”是指被剝削階級,勞動人民。用現(xiàn)在的語言來說,狹義的“人”是指奴隸主,即剝削階級,而“民”是指奴隸,即被剝削階級,所以這句話當(dāng)然也就可以理解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種人際關(guān)系原則適用于剝削階級,而剝削階級與被剝削階級的關(guān)系卻未必如此。這種理解并非無稽之談,也并非完全不具可能性,然而,眾所周知,孔子是鼎力推崇“仁”之士,此處的“人”應(yīng)當(dāng)是指廣義的。

孔子所道出這么一句話并非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定理。若凡事都從這個原則出發(fā)的話,很多事情都會卡在中間,難以前進。倘若兩人舉槍對峙,生命危在旦夕,甲為正,乙為邪,這時如果甲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則,豈不慘哉!甲當(dāng)然不會想被殺掉,難道就不殺不想被殺的乙了么?任何道理,任何定律都是在一定條件,一定環(huán)境下才適合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條,然而在現(xiàn)實中許多人都不能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條,一切以個人利益為中心,只顧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無論是在處理人際關(guān)系,還是政治關(guān)系方面都應(yīng)當(dāng)毫不猶豫地認識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條經(jīng)久不衰的人際關(guān)系原則的重要性。

己所不欲,只是不能強加給別人,但是如果對方愿意,則不屬于“施”的范圍。己所欲,別人未必所欲,所以也不能強加給別人。

總的說來,無論是否“己所欲”,都不能“施”即強加給別人,給別人的東西,只有一個標準,即別人自己是否愿意,而不能依據(jù)我們的標準來強加給別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在2500年前,孔子就說了一句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這句話道出了我們做人的真實原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或不想要的東西,不要強加給別人。我們應(yīng)該從自己的內(nèi)心出發(fā)去理解他人。簡單地說就是推己及人,這和我們常說的將心比心,設(shè)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等等指的都是同一個意思。

播種一個善行,你會收到一個善果;播種一個惡行,你會收到一個惡果。

在戰(zhàn)國時期,有個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談起大禹治水的事,他說:「如果讓我來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我只要把河道疏通,讓洪水流到鄰近的國家去就行了,這不是省事得多了嗎?」孟子聽后對他說:「你錯了!你把鄰國作為聚水的地方,結(jié)果將會使洪水倒流回來,從而造成更大的災(zāi)害。有仁德的人,是不會這樣做的?!惯@就是成語「以鄰為壑」的由來。

從這個故事來看,白圭只為自己著想,不為別人著想,這種“己所不欲,要施于人”的錯誤思想,是會害人害己的。大禹治水把洪水引入大海,雖然費工費力,但這樣做既消除了本國人民的災(zāi)害,又消除了鄰國人民的災(zāi)害。這種推己及人的精神,是多么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和欽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選修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高品質(zhì)版篇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

一、教學(xué)目標

1.認知目標:識記本節(jié)選中的基礎(chǔ)知識(詳見《預(yù)習(xí)檢測》)

2.技能目標:通過翻譯文中重點句子分析作者觀點(翻譯見《預(yù)習(xí)檢測》)

3.情感目標:理解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仁”,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現(xiàn)代價值。

二、教學(xué)重點 理解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仁”。(重點理解“什么是仁”“怎樣才能達到仁”“為什么這樣做就可以達到仁”)

三、教學(xué)難點 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現(xiàn)代價值。(集中探討“仁”與我們的生活)

四、課時安排:1.5課時(0.5為預(yù)習(xí)檢測,達到認知、技能目標,本課時為1)

五、課型:多媒體授課

六、教學(xué)方法:啟發(fā)、探究

七、教學(xué)過程

一.導(dǎo)語

翻開《論語》,圣人孔子從神壇上走了下來,我們看到了一位真誠、坦率的師者,看到了一位尊重學(xué)生個性的師者,看到了一位在學(xué)生心目中如日、如月、如天的師者,看到了一位讓學(xué)生感到“仰而彌高,鉆之彌堅”的師者,看到了一位充滿智慧的智者,正所謂“學(xué)高為師,德高為范”,他堪稱“萬世師表”。

走近他,我們會慢慢地感受到他那學(xué)識的廣博,道德的高尚,和藹的身影,親切的笑容,深睿的智慧??

走近他,我們需要了解他的思想的內(nèi)核——仁。

什么是仁,也許誰也無法全部解說清楚。從文字上看,仁就是人旁加二,二有多地意思,很多人能夠聚在一起和平共處,這就是仁。那么怎樣才能夠聚集在一起和平共處呢?那內(nèi)容可就多了。下面,我們將來了解一下仁說的倡導(dǎo)者孔子對此是怎么解說的。

解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請大家聯(lián)系自身生活,談一談生活中哪些事情和這句話是相聯(lián)系的。(盡量使用實例)自己不愿承受的,就不要加在別人身上。

人就像一塊磁鐵,吸引思想相近、志同道合的人,排斥其他不同類的。如果你想結(jié)交仁慈、慷慨的人,自己也必須先成為這樣的人,種什么因,收什么果。你所有的思想,最后都會回到你自己的身上。

孫叔敖埋蛇

孫叔敖為嬰兒之時,出游,見兩頭蛇,殺而埋之;歸而泣,憂而不食。母問其故,叔敖對曰:“聞見兩頭之蛇者必死,向者吾見之,恐去母而死也.”

其母曰:“蛇今安在 ?” 曰:“恐他人又見,殺而埋之矣.”其母曰:“吾聞有陰德者,天報之福,汝不死也.” 及長,為楚令尹,未治而國人信其仁也.一紙書來只為墻(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dāng)年秦始皇。(張英和吳家,六尺巷由此得名)

二、整體感知

從大家的討論中,我們大致可以知道這其實是一種推己及人、寬以待人的生活處世方

式,生活中只要多一點換位思考,多一些寬容,那么每個人的世界都是燦爛多彩的。

(一)誦讀:師范讀+生讀

注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本章節(jié)中孔子究竟要告訴我們哪些關(guān)于“仁”的內(nèi)容呢?

什么是仁?怎樣做才能達到“仁”,施“仁”之后會怎么樣?(重點句)

a.克己復(fù)禮為仁。(什么叫克己復(fù)禮??思簭?fù)禮后會怎么樣:天下歸仁。什么樣的行為是克己復(fù)禮: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怎么樣:在邦無怨,在家無怨)c.愛人,知人(是什么。怎樣做: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d.其“恕”乎?

e.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f.我欲仁,斯仁至矣!

g.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h.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概括)a.什么是仁:克己復(fù)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愛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b.怎樣才能達到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

c.施仁之后會怎樣:天下歸仁;在邦無怨,在家無怨;我欲仁,斯仁至矣;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可謂仁之方也矣。(表述)

下面,請大家結(jié)合我們找出來的句子,用自己的話簡要概括一下什么是仁,怎樣才能達到仁,施行仁后會怎么樣。

什么是仁:仁就是要克制自己,回復(fù)到禮的規(guī)定。就是在平時不要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強加給別人,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就得幫別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達就使別人先通達。從字面意義的理解上看,孔子認為人在生活中不能縱放自己的欲望,而應(yīng)該以禮來要求自己;生活中要推己及人,寬以待人,學(xué)會換位思考,學(xué)會團結(jié)合作。

(二)翻譯文本 第一則:

翻譯:】 顏淵問什么是仁。孔子說:“克制自己(的私欲)回復(fù)到禮,就是仁。有一天你做到了克己復(fù)禮,普天下的人都會稱許你是仁人。要做到仁靠的是自己,難道靠別人嗎?”

顏淵說:“請問克己復(fù)禮的具體條目?!笨鬃诱f:“不合乎禮的不看、不合乎禮的不聽、不合乎禮的不說、不合乎禮的不做?!?/p>

顏淵說:“我顏回雖然資質(zhì)愚鈍,愿意實踐這句話。

第二則:弓問什么是仁??鬃诱f:“出門如同接見貴賓一樣恭敬謹慎,使喚百姓就像承當(dāng)重大祭祀一樣嚴肅莊重。自己不愿承受的,不要加到別人身上。在諸侯國做官,為諸侯做事不怨天尤人;在卿大夫家做官,為卿大夫做事不怨天尤人?!?/p>

仲弓說:“我冉庸雖然資質(zhì)愚鈍,愿意實踐這些話?!?第三則:樊遲問什么是仁??鬃诱f:“對人慈愛?!?/p>

問什么是智??鬃诱f:“了解別人?!?/p>

樊遲沒有明白。孔子說:“選拔正直的人安置到邪惡的人之上,能夠使邪惡的人變?yōu)檎钡娜??!?/p>

樊遲退出來,去見子夏,說:“先前我拜見老師,問他什么是智,老師說:‘選拔正直的人安置到邪惡的人之上,能夠使邪惡的人變?yōu)檎钡娜恕?,這是什么意思呢?”子夏說:“這句話的含義多么深廣??!舜做了天子,從群眾中選拔人才,任用了皋陶,不講仁德的人就疏遠了。湯做了天子,從群眾中選拔人才,任用了伊尹,不講仁德的人就疏遠了。”

第三則:

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xué)而》)正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己及人,這個人的愛心基本上就形成了。反過來,一個中國人,如果連自己的父母兄弟都不愛,我們就認為他失去了自己的仁愛之本,沒有人相信他再會去愛別人。關(guān)于這一點,歷史上是有很多例子的。譬如在《史記.齊太公世家》中,齊桓公就曾經(jīng)問過管仲,易牙、開方、豎刀這三個人誰可以當(dāng)未來的宰相?管仲說,為了討好君主,易牙殺了自己的孩子,開方背叛了自己的父母,豎刀揮刀自宮,這都不是正常的人做得出來的事情,所以他們?nèi)齻€人都不合適。齊桓公不聽,后來果然死于這三人之手。由此可見,我們中國人總是習(xí)慣于從一個人對其家人的態(tài)度來推斷他對別人態(tài)度的,要是他對自己的家人都不好,我們就不相信他這個人會對別人好,更不可能相信他會有好的個人品質(zhì)。第四則: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 《弟子規(guī)》

寬恕一個敵人要比寬恕一個朋友容易。──[英]布菜克

紫羅蘭把它的香氣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腳踝上。這就是寬恕。──馬克吐溫 最高貴的復(fù)仇是寬容。──雨果 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一顆心寬容 ——(黎巴嫩)紀伯倫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此乃謙下之德也;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此乃效法水德也。

道家認為,天下柔者莫過于水,而能攻堅者又莫甚于水。水,終無形狀,裝在盆中是圓的,流到溪流是長的,這樣柔軟的東西卻是可以滴水穿石。心胸寬廣,平靜柔和卻堅強有力的地方,就是生活在天堂。心胸狹隘,快意恩仇和剛強難調(diào)的心,就是生活在地獄。

第五則:

子貢說:“假如有一個人能夠廣泛地施惠于民眾,并給有需要的民眾以幫助,怎么樣?可以說是仁了吧?”

孔子說:“這何止是仁呢,必定是圣了!堯、舜大概還擔(dān)憂達不到這種境界呢!所謂仁,就是自己想要站得住就要別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達就使別人通達。能夠近取自己作比方(即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可以說就是實踐仁的方法了啊?!?/p>

有一個僧人走在漆黑的路上,因為路太黑,僧人被行人撞了好幾下。他繼續(xù)向前走,看見有人提著燈籠向他走來,這時候旁邊有人說:“這個瞎子真奇怪,明明看不見,卻每天晚上打著燈籠!”

僧人被那個人的話吸引了,等那個打燈籠的人走過來的時候,便上前問道:“你真的是盲人嗎?”那個人說:“是的,我從生下來就沒有見過一絲光亮,對我來說白天和黑夜是一樣的,我甚至不知道燈光是什么樣的!”

僧人更迷惑了,問道;“既然這樣你為什么還要打燈籠呢?是為了迷惑別人,不讓別人說你是盲人嗎?”

盲人說:“不是的,我聽別人說。每到晚上,人們都變成了和我一樣的盲人,因為夜晚沒有燈光,所以我就在晚上打著燈籠出來了?!?僧人感嘆道:“你的心地多好啊!原來你是為了別人!”

盲人回答說:“不是我為的是自己!’

僧人更迷惑了,問道:“為什么呢?”

盲人說:“你剛才過來有沒有被人碰撞過?”

僧人說:“有啊,就在剛才,我被兩個人不留心碰到了?!?/p>

盲人說:“我是盲人,什么也看不見,但我從來沒又被人碰到過。因為我的燈籠既為別人照了亮,也讓別人看到了我,這樣他們就不會因為看不見而碰到我了?!?/p>

僧人頓悟,感嘆道:“我幸苦奔波就是為了找佛,其實佛就在我的身邊" 第六則:

翻譯:孔子說:“仁的境界很遠嗎?只要我想達到仁的境界,仁的境界就到了!” 第七則:

翻譯:曾子說:“讀書人不可以不抱負遠大、意志堅強,因為他擔(dān)當(dāng)?shù)臇|西重,而且道路遙遠。把在天下實現(xiàn)仁作為自己必須擔(dān)當(dāng)?shù)呢?zé)任,不是很沉重嗎?到死才停止,不是很遙遠嗎?” 第八則:

翻譯:孔子說:“有高尚志向和節(jié)操的人以及仁義之人,不會貪生而損害仁德,卻會為了成全仁德而犧牲性命?!?第九則:

翻譯:孔子說:“不仁的人不可以長久處于貧困中,也不可以長久處于安樂中。有仁德的人安于實行仁,算計得精明的人利用仁(即如果實行仁能給他帶來好處,他就實行)?!?三:(1)討論什么是仁?

? 克己復(fù)禮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愛人。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從自處的角度來看,孔子所說的“仁”就是克服一己之私而遵循禮法的規(guī)定。從處世的角度來看,“仁”就是對他人的關(guān)懷,即能夠設(shè)身處地地體貼他人。(2)怎樣實施仁? ? ? ? ?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實現(xiàn)“仁”的關(guān)鍵是將心比心、推己及人。

(3)施仁后會如何? ? ? ? ? 天下歸仁

在邦無怨,在家無怨。我欲仁,斯仁至矣。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總結(jié):

了解了仁的思想,我們大可以在生活中加以施行。也許一開始我們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夠堅持,我們能夠嚴格要求自己,那么,以我們?yōu)橹行模艘惨晕覀優(yōu)榘駱?。作業(yè):說說身邊的仁:

國策中的“人本”思想

全民義務(wù)教育、廉租房、最低生活保障、公民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 08年抗擊暴風(fēng)雪、“5·12”抗震救災(zāi)、“人文”奧運精神等事件,中國人用堅韌、勇敢、智慧向世界展示了令人震撼的民族魂——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選修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高品質(zhì)版篇四

教學(xué)目標:

【知識與能力】

理解和體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義和意義?!具^程與方法】

通過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小事,深刻的理解和體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引導(dǎo)學(xué)生理解和體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義和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意義,學(xué)會“將心比心,推己及人”的換位思考方式,養(yǎng)成善解人意的良好品德和習(xí)慣。

2、幫助學(xué)生懂得并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會融洽人際關(guān)系,緩和社會矛盾,構(gòu)建和諧社會。教學(xué)重點:“將心比心,推己及人” 教學(xué)難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學(xué)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視頻導(dǎo)入

1、播放電影《孔子》片段

2、小組交流名言賞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基本意思是說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沒有權(quán)利強加給別人。環(huán)節(jié)二:生活在線

細雨淅瀝,秋風(fēng)瑟瑟。車靠站,上來一位中年婦女,她走進一個座位,打量了一番,皺起眉頭,面露不悅,嘴里喃喃自語。原來座位上不知哪位乘客不注意,滴了幾滴水,弄濕了椅面。

她重選了一個空著的雙人座位。入座時,隨手把她那滴著水的雨傘放在了旁邊的座位上?????? 探究:

1、中年婦女為什么會“皺起眉頭,面露不悅”?

2、你們認為她“喃喃自語”些什么?

3、請你評價一下中年婦女的言行? 生活在線(續(xù))

雨還在下,車繼續(xù)行進。放學(xué)后的我也上了這輛車,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呢? 請同學(xué)們發(fā)揮想象。環(huán)節(jié)三:生活劇場

材料:大人都喜歡逛商場,特別是媽媽。但我們注意到:一個三四歲的小孩子總是不喜歡呆在商場里,尤其是人多熱鬧的商場。這常常讓大人們感到納悶。為什么商場里琳瑯滿目的商品就不能吸引小孩子呢? 探究:

1、為什么小孩子不喜歡待在商場里?(通過學(xué)生親身體驗得出結(jié)論)

2、在生活中,別人有沒有強求我們干自己不喜歡的事情?當(dāng)時你的心情怎么樣? 環(huán)節(jié)四:生活感悟

你不想被人欺騙,就不要欺騙別人; 你不想被人傷害,就不要傷害別人; ??

環(huán)節(jié)五:情感升華

展示兩組圖片,學(xué)生比較得出結(jié)論。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084097.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