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音樂教案(優(yōu)秀1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1 23:16:08
花城版音樂教案(優(yōu)秀19篇)
時間:2023-11-11 23:16:08     小編:雨中梧

教案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藍圖,能夠幫助教師提前規(guī)劃教學內(nèi)容和過程。教案的編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教案名字2]

花城版音樂教案篇一

學習歌曲《愛唱歌的小杜鵑》;音樂知識: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1.學唱歌曲《愛唱歌的小杜鵑》,感受樂曲熱烈歡快的氣氛。

2.引導學生用doremi三個音進行音樂創(chuàng)編活動。

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音樂作品,并和大家一起欣賞。

1.初聽歌曲:你聽了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是幾拍子的?

2.聽歌曲:學生可以跟著小聲唱一唱、動一動。

3.教師分句教唱歌曲。要特別注意歌曲的弱起小節(jié)和后十六分音符的節(jié)奏。

4.在涂顏色處拍手或用打擊樂(鈴鼓)伴奏并演唱。

在學生會演唱的基礎(chǔ)上,按照教科書的要求,在涂顏色處拍手或用打擊樂(鈴鼓)伴奏并演唱。

5.聽歌曲、自由表演。

1.游戲《找朋友》。

2.活動《小小作曲家》。

(1)教師做一個范例:選圖片、節(jié)奏、分析創(chuàng)編樂曲。

(2)以小組為單位選擇圖片進行創(chuàng)編、教師指導。

(3)小組匯報展示,集體評價。

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教學反思:

花城版音樂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1.通過樂曲欣賞,感受圓舞曲的風格,廣泛了解異國文化,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舞曲音樂的鑒賞能力。

2.記憶第一圓舞曲主題旋律,模唱主題旋律,了解圓舞曲的速度、旋律特點,體驗樂曲充滿活力的、抒情優(yōu)美的情緒特點。

教學重、難點:

1.介紹奧地利作曲家約翰?施特勞斯,了解作曲家創(chuàng)作的其他代表作品。

2.感受圓舞曲的節(jié)奏速度特點,能夠區(qū)分樂曲的段落,記憶樂曲中第一圓舞曲的旋律主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教師講解:。

每年在維也納金色大廳舉辦的新年音樂會的返場節(jié)目里都會有一曲藍色多瑙河。這充分說明。

了藍色多瑙河在奧地利人們的心中,乃至全世界人們的心中占有相當高的位置,是世界流傳的經(jīng)典名曲。

2.教師講解樂曲的作者(約翰?施特勞斯簡介),并對樂曲進行全面地分析,使學生對樂曲有一定的了解。

3.播放一段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演奏《藍色多瑙河圓舞曲》視頻。

二、欣賞圓舞曲。

1.初次聆聽樂曲童聲合唱《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教學要求:聽辨五個圓舞曲主題旋律,能夠分辨樂曲的段落。感受每首圓舞曲的情緒特點。(圓舞曲旋律聽辨)。

2.復聽樂曲《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師:歌曲是幾拍子的?

學生聽后自由回答。

3.聽賞第一圓舞曲。教師出示第一圓舞曲主題譜例,并播放第一圓舞曲音頻。

教學要求:記憶第一圓舞曲的旋律,感受圓舞曲節(jié)奏、速度、旋律的特點。

師:請同學們模唱第一圓舞曲的旋律,說說圓舞曲的速度、節(jié)奏和旋律有什么特點?

生:旋律優(yōu)美抒情,節(jié)奏舒展,速度輕快……。

師:樂曲輕盈優(yōu)美,描寫了在多瑙河畔,陶醉在大自然中的人們翩翩起舞時的情景。這么的旋律我們來視唱旋律樂譜。

(1)學生隨老師琴聲輕聲歌唱,反復多次,記憶第一主題旋律。

(2)學生也可以用口風琴演奏,熟悉這一主題旋律。感受圓舞曲速度、節(jié)奏、旋律特點。

4.聽賞第二圓舞曲。

教師出示第二主題譜例,并播放第二圓舞曲音頻。

教學要求:感受圓舞曲三拍子動作輕快、優(yōu)美,情緒熱烈、歡快的特點,感受弱起小節(jié)的特點。

師:聽辨這段旋律在速度、節(jié)奏上有什么特點,表現(xiàn)的是怎樣的一幅場景?

生:情緒熱烈、歡快,速度較快。表現(xiàn)了人們在歡快地跳著舞。師指導學生用拍手的方式找出音樂的強拍,講解弱起小節(jié)的特點。

三、課堂小結(jié)。

花城版音樂教案篇三

唱歌《快樂寶貝》,并進行律動表演;活動:你唱歌我來和。

聽賞歌曲《多來咪》,進一步鞏固對音符doremi的識記,并在歡快的歌聲中進行律動表演。

復習音符doremi。

1.初聽歌曲錄音,教師簡介歌曲,引導學生讀一讀歌詞。

2.聽歌曲(教師演唱或錄音)。

3.師生共同演唱歌曲并自由表演。

教師唱第一樂段,學生分為七組分別演唱doremifasollasi七個音。銜接處全體演唱。

1.教師講解《快樂寶貝》的故事情節(jié)。

2.討論表演《快樂寶貝》片特點,可以分為:歌唱組、表演組、伴奏組、制作頭飾組等,由學生自由選擇小組。

3.進行音樂表演。

你唱歌我來和。

同學們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

花城版音樂教案篇四

1、學唱歌曲《小毛驢》能背唱歌曲,讓學生自然、輕快聲音來演唱曲。

2、通過欣賞圖片、綜合體驗等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

3、從音樂中感受動物可愛得形象并加以想象、創(chuàng)作模仿。

1、培養(yǎng)學生得創(chuàng)作能力。

2、能掌握歌曲中得八分音符得節(jié)奏。

鋼琴、課件等。

一、情景導入:

1.師:復習歌曲《在農(nóng)場里》。

師:今天老師還帶來圖片,玩?zhèn)€游戲,讓學生分辯動物,瞧瞧唐老鴨農(nóng)場有哪些動物。

b、師:說說馬與小毛驢得區(qū)別、

c、傳說中得八仙之一張國老,騎著小毛驢遨游天下得形象流傳至今,影響廣泛,很多人都希望自己騎著毛驢過著快樂得生活。驢得優(yōu)點之一就是勤懇。驢得優(yōu)點之二就是純樸老實。

二、新課教學。

1、師:這節(jié)課學習一首與動物有關(guān)得歌曲《小毛驢》,聆聽一次音樂找出《小毛驢》得叫聲,并且進行模仿叫聲。

扳書:333333︱2232︱1—︱。

咕嚕嚕嚕嚕我摔了一身泥。

學生用自然得聲音輕巧得模仿聲,保持笑臉來發(fā)聲。指導學生正確用咕、嚕、等音來發(fā)聲,并在自然中養(yǎng)成良好得唱歌習慣。

2、歌曲旋律。

用lu來跟鋼琴模唱旋律。

唱譜兩遍來,熟悉旋律。對歌曲得旋律熟悉。

3、節(jié)奏歌詞練習。

老師范唱歌曲,聽后教師用打擊樂器來念詞、

用打擊樂器或用拍手得形式,進行節(jié)奏訓練,為歌詞伴奏。讓學生熟悉歌詞,風趣得特點來感受歌詞,并掌握節(jié)奏。

4、學唱歌曲。

a、學生隨琴演唱歌曲、

b、學生唱熟歌曲并背詞,學會歌曲。教師再放一遍歌曲、

5、填譜,讓學生再次熟悉旋律得走向。讓學生說說上行、下行、與同音反復。

三、綜合體驗。

師:唐老伯農(nóng)場里有哪些動物。

三、綜合體驗。

師:唐老伯農(nóng)場里有哪些動物。

生:小雞、鴨子、小羊、狗、小毛驢。

師:要就是讓您們來開農(nóng)場,您會養(yǎng)什么動物。

師:您們可以為您自己養(yǎng)得開心農(nóng)場起個名字,相互參觀農(nóng)場。

生:分組分角色來表演,學生自由展示她們得才能。讓每個學生都活動起來讓學生走進愉快中得音樂,并學會歌曲。

四、音色聽辨。

欣賞《donkeydonkeyibegyou》讓學生感受一首英文得小毛驢得歌曲,走進音樂世界,并在農(nóng)場里開音樂會。

五、小結(jié):愛護我們動物,保護好環(huán)境。熱愛大自然,懂得欣賞動物得美。讓我們生活越來越有趣,如歌般得美好。

花城版音樂教案篇五

1、感受搖籃曲的舒緩和優(yōu)美。

2、嘗試用動作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重點)。

3、在哄娃娃的過程中,感受父母對孩子的愛。

1、音樂課件《小寶寶睡著了》。

2、與內(nèi)容相關(guān)的圖片。

3、布娃娃和自制搖籃,小床。

一、開始部分:老師說:小寶寶們,你們每天睡覺都是誰哄你們睡覺的啊。引導幼兒回憶自己的爸爸媽媽都是怎樣哄自己的。

寶寶:爸爸媽媽給我講故事。爸爸媽媽給我搖一搖。給我唱歌。

老師:原來爸爸媽媽都是這樣哄你們睡覺的啊。那現(xiàn)在老師帶來一首好聽的歌,你們仔細聽聽啊,里面的娃娃是怎樣被哄睡著的啊。

二、中間部分:

1、聽聽說說。

2、完整地聽完歌曲。

師:這首歌是快快的還是慢慢的啊。(有個別小朋友說慢慢的,請這幾個小朋友上來說說)。

師:聽了這段音樂讓你想干什么?(引導幼兒根據(jù)音樂充分發(fā)揮想象表達自己的想象。)。

3、第二次聽賞音樂師:原來這段音樂可以讓你想到很多事情,其實他告訴了我們一個故事。你想知道嗎?我們再來聽一聽。

天黑了,小寶寶要睡覺了,媽媽輕輕的唱著歌哄寶寶睡著了。

師:這段音樂告訴了我們什么故事?

你想知道媽媽唱了一首什么歌嗎?我們再來聽一聽。

4、聽賞歌曲,進一步感受歌曲。

1)聽賞歌曲。

師:你聽到媽媽唱了什么?

師:睡覺的時候為什么要蓋好小花被?(蓋好小花被會很暖和。)。

師:睡覺的時候為什么兩只小手要放好?(兩只小手放好會睡得很香。)。

師:睡覺得時候還要做什么才能睡得香?(蓋好被子、小手放好、閉上眼睛就會進入甜甜的夢鄉(xiāng)了。)。

2)再一次聽賞歌曲。

5、律動:搖啊搖。

1、嘗試用肢體動作表達表現(xiàn)。

a集體表演唱。

師:寶寶唱的'真好聽,我們來學一學爸媽哄寶寶睡覺。(邊清唱邊律動)。

師:剛才有的寶寶沒有睡著,讓我們再哄一次。王老師等會看看,誰的寶寶睡得最香?(學個別幼兒好看的動作。)。

b個別表演。

師:請一個最像媽媽的寶__表演一下。(讓個別寶寶邊唱邊搖,動作輕輕的,引起其他幼兒的興趣)。

師:哪個寶寶聲音唱得聽,就請哪個寶寶做媽媽。

三、結(jié)束部分:(延伸活動)。

師:(播放公雞叫聲)天亮了!寶寶起床了!伸個懶腰,坐下來。

王老師這里還有一段音樂,請你聽一聽,和剛才的音樂一樣嗎?

聽了這段音樂你想做什么?(播放一段旋律歡快的音樂)它告訴了我們另一個故事,下次我們再來聽聽它說了什么故事。

花城版音樂教案篇六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使學生在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發(fā)展。音樂課是美育教育的一部分,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在歌唱和感受音樂的能力,通過音樂的藝術(shù)形象,培養(yǎng)學生的遠大理想,陶冶情操,啟迪智慧,促進孩子們身心健康的發(fā)展,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選就一代社會主義新人發(fā)揮重要作用。

二、教學任務:

1、學會課本上的八首歌曲,通過歌曲的演唱,使學生更加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學習、愛科學、愛大自然、愛生活。

2、學會如下讀譜知識:弱起小節(jié)、速度記號、跨小節(jié)的切分音。

3、認真完成課后的綜合訓練,通過練習逐漸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作旋律、填寫旋律的能力,并逐漸學會辨別三和弦的和諧與否。

4、上好欣賞課,通過欣賞,擴大學生的視野,以音樂的藝術(shù)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學生。在上好欣賞課的同時,認真介紹民族樂器的“吹管樂器”和“打擊樂器”,提高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還要介紹世界著名音樂家的生平事跡,學習他們頑強拼搏的奮斗精神。

三、學情分析:

1、四年級之前的歌曲都是單聲部歌曲,八冊出現(xiàn)了三首二聲部歌曲,唱二聲部歌曲比較困難,兩個聲部分別唱效果都不錯,而合在一起難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因此,要加強練習。

2、在唱歌、視唱和聽音練習方面,大部分同學都有了一定的基礎(chǔ),但每班還有四五個音樂上的后進生—五音不全者,我們要多給這些同學一些關(guān)心和愛心,使他們盡快地喜歡起音樂來,讓他們高興地唱起來,盡快脫掉“樂盲”的帽子。

3、在欣賞方面,大多數(shù)學生圖個熱鬧,而對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學生不知道音樂美在哪,就很難激發(fā)學生欣賞音樂的情緒,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學生先熟旋律,再作欣賞。

述一些創(chuàng)作方法和發(fā)展旋律的方法,引導學生走上正確的軌道。

四、工作措施:

1、認真?zhèn)湔n,認真學習音樂教學大綱,全面了解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

2、認真上課,課堂是老師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陣地,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是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手段,課堂教學力求思路清晰,結(jié)構(gòu)嚴謹,符合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教學生動形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們聽起來津津有味,學而不厭。

3、積極參加組里的教研活動,多聽同行老師的課,吸取他們的長處,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和教學能力。

4、積極大膽地使用現(xiàn)代化的電教設備,加大教學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5、密切聯(lián)系學生,經(jīng)常征求學生對老師的意見,不斷改進教法,提高教學效果,爭取大面積的豐收。

學生情況分析:四年級學生比較獨立,他們也喜歡上音樂課,可惜的是四年級每周只有一節(jié)音樂課,因此,我想把一些教材內(nèi)容盡量教給學生的話,就要利用一些資料,讓他們提早預習內(nèi)容,使學生在短暫的音樂中學到更多的音樂知識。

花城版音樂教案篇七

教學目標:

1、感受和體驗明快的歌曲節(jié)奏與情緒,張揚孩子的個性,展示他們在音樂方面的能力。

2、讓孩子們初步熟悉和喜愛新的學校,對上音樂課產(chǎn)生興趣,建立我是小學生的自豪感。

3、培養(yǎng)孩子自我認知能力,開始學會認識自我、認識新同學和適應新環(huán)境,從學習心態(tài)上實現(xiàn)從幼兒園到小學的轉(zhuǎn)變。

教學重點、難點:

感受和體驗明快的歌曲節(jié)奏與情緒,張揚孩子的個性,展示他們在音樂方面的能力是重點也是難點。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聆聽歌曲《今天我上學嘍》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聽曲擊掌。

師生問好。

二、組織學生編排座位。

三、音樂活動。

1、聆聽歌曲《今天我上學嘍》。

和大家一樣有一群小朋友今天第一天上學,心情可高興了,來到學校唱起了快樂的歌曲。

隨樂自由律動。

2、學習音樂問候語及常規(guī)音樂語。

接著孩子們來到了專門上音樂課的地方:音樂教室。上音樂課可以用怎樣的方式問好?(啟發(fā)學生用歌唱或律動問好)。

聆聽翻書的音樂、安靜的音樂、表揚的音樂等,并反復練習。

3、師生互相認識,交流感情。(歌曲中的難點節(jié)奏)。

老師很想認識大家,先自我介紹一下:

誰能像老師一樣有節(jié)奏的告示大家你叫什么?

師生互問——生生互問——請幾對小伙伴上臺表演。

四、結(jié)束。聽音樂出室。

第二課時教學內(nèi)容:教學新歌《我今天上學嘍》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聽曲入室,師生問好。

二、音樂活動:想想、玩玩、出新招。

1、課件顯示p3的內(nèi)容。

2、上課鈴敲響了,小朋友們應該怎樣做?

3、討論交流。

4、唱一唱、演一演。

三、教學新歌《我今天上學嘍》。

1、觀看課件、聆聽歌曲。

2、討論:從歌聲中你聽出這些孩子第一天上學的心情如何?(興奮、愉快……)。

同自己的心情比較一下。

上學第一天你都做了哪些準備?(新衣服、新書包……)。

來到學校你都看到了什么?(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美麗的校園)。

3、學習歌詞。

配樂按歌曲的節(jié)奏朗讀歌詞。

4、律動:跳踢踏。

來到了學校,音樂老師請大家跳踢踏舞。沒有音樂怎么辦?

跟隨老師朗讀歌詞《跳踢踏》。

填新歌詞。

邊唱邊跳。(即興隨意跳踢踏)。

鼓勵孩子上臺展示。

評議、鼓勵。

三、結(jié)束。聽曲出室。

第2課去同學家。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聽覺意識,初步建立音有長短的概念。

2、能用三角鐵和木魚參與音樂活動,用體態(tài)動作感受和表現(xiàn)音樂的變化。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人際交往的智能,懂得建立同學友誼;培養(yǎng)熱愛同學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讓學生在輕松活潑的音樂中去體驗、感受和表達“去同學家”的愉快心情是重點:培養(yǎng)學生相互合作的能力,建立自信心是難點。

教學準備:

三角鐵、木魚、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感受音的長短,游戲《考考小耳朵》。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聽曲入室,師生問好!

教學內(nèi)容:小小音樂劇《去同學家》。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聽曲入室,師生問好。

二、小小音樂劇《去同學家》。

1、導入。

故事:放學后,同學小明、小瑛高高興興的去馬璇璇家玩。

聆聽音樂片段1、2、3,辨別哪段音樂表現(xiàn)場景、敲門、問好。

2、請三名同學示范。

3、自由組合,設計動作。

4、聽音樂自由表演。

5、變換形式再游戲。

全班圍成圈,請幾位同學扮小主人。當《場景音樂》起,有節(jié)奏的自由慢跑到圈上,各自請出兩位同學做搭檔。《問候音樂》可自己創(chuàng)作。如:你好、請坐、請進等等。

6、音樂劇反復進行。

7、集體評議,選出表現(xiàn)出色的孩子及配合默契的小組。

三、復習歌曲《我今天上學嘍》。

四、結(jié)束。在歌聲中出教室。

第3課愛我的家。

教學內(nèi)容:

1、歌曲《溫暖的家》。

2、歌曲《爺爺過生日》。

3、歌曲《雁群飛》。

4、感受音樂的抒情及歡快。

教學目標:

7、鼓勵自信上臺獨唱。

8、集體評議。

三、創(chuàng)作活動。

為全曲創(chuàng)編幾個動作。

自由創(chuàng)作——各組比賽(那一組的動作最美、最多)。

邊做自己喜歡的動作邊演唱。

四、討論。

爸爸媽媽最愛你,你又能為他們做些什么呢?

你是否記得父母的生日?曾為親愛的爸爸媽媽過生日嗎?

以后你將怎樣做來報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

五、作業(yè)。

1、把歌曲《溫暖的家》獻給爸爸媽媽,并請父母寫上評語。

2、填一填爸爸他的生日,并記住它。

3、把全家充滿溫情的照片貼在p10。

六、結(jié)束。

聽曲出室。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聽曲入室,師生問好。

二、學習新歌《爺爺過生日》。

1、導入。(課件)。

看這個小姑娘溫暖的家中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為爺爺過生日)。

2、聆聽《爺爺過生日》。

3、討論問題。

1、同歌曲《溫暖的家》進行情緒上的對比。

4、再聽全曲,思考:除了小姑娘還有那些人?

5、再聽全曲,思考:小姑娘在爺爺過生日時送了什么?(蛋糕、生日歌)。

三、小組活動。

在組長的帶領(lǐng)下扮演大雁一家人,創(chuàng)設情景演一演。

各組隨樂表演。

集體評議。

四、結(jié)束。

聽曲出室。

第4課國旗飄飄。

教學內(nèi)容。

一、歌曲國旗飄飄。

二、欣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三、歌曲小列兵。

四、律動小列兵。

教學目標。

一、能聯(lián)系學相升國旗的場景,讓學生懂得國旗、國歌是祖國的象征,能用崇敬的心情聆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二、教育學生從小懂得國旗的意義,能充滿感情的演唱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培養(yǎng)學生愛國旗、愛祖國的感情。

三、學生能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演唱歌曲《小列兵》,初步感受和體驗音樂中的快與慢、強與弱。認識xxx兩種長短不同的節(jié)奏,并主動參與創(chuàng)編的游戲活動。

教學重點、難點。

能充滿感情的演唱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培養(yǎng)愛祖國的感情是重點;主動參與律動表演是難點。

教學準備。

課件、國旗、白云、五星、陽光等圖片。

三、引入新課。欣賞《國歌》。

1、放音樂欣賞,再以提問的方式啟發(fā)學生。

2、組織學生觀看升旗儀式畫面,并說一說這是你會怎么做。

(引導學生懂得升國旗適應肅立,經(jīng)對利或注目禮,神情專注二莊重)。

重大體育比賽中獲金牌時升旗。

4、播放升國旗的情景錄像,感受莊嚴與自豪感。

5、再一次欣賞《國歌》,起立、敬禮!看指揮歌唱。

三、游戲。

聽音樂按強、弱、快、慢梁同學對左拍手和點手。

四、唱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

1、以提問的方式來了解國旗的含義。

2、節(jié)奏游戲。

想學一學神氣的鼓、號手嗎?模仿號手的吹奏姿勢念節(jié)奏:

嘀嘀嘀嘀嘀嘀嘀嘀嗒xxxx|xxxx|x--||。

鼓手的演奏姿勢邊敲邊念節(jié)奏: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xxxx|xxxx|x0||。

3、聆聽新歌《小列兵》。

聽,我們的鼓號聲把鼓號隊吸引來了。

4、討論:從歌曲中你聽出鼓號隊中的成員們精神怎樣?(神氣、精神、自豪......)。

5、聆聽。

我們用鼓聲輕輕的伴奏。

生邊聽邊敲擊節(jié)奏游戲中鼓手的節(jié)奏。

6、唱一唱。

聆聽輕聲唱,主要要求唱準確。

7、合作唱。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組與組合作。

8、再唱一唱。

要求有感情演唱,表現(xiàn)出神氣、自豪的情緒。

三、結(jié)束。

第5課動物世界。

教學內(nèi)容。

1、歌曲《在農(nóng)場里》。

2、歌曲《青蛙合唱》《小白兔乖乖》聲音的高低。

教學目標。

一、從音樂中感受動物可愛的形象,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并懂得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

二、能從動物的叫聲中體驗到“x”“xx”“x—”三種長短不同的節(jié)奏;在聆聽音樂時,嘗試用動作表達自己想象中的動物形象。

三、初步建立音的高低概念,能用自然親切的聲音演唱歌曲;要求選擇其中一首背唱;能學會用手扳和蛙筒為歌曲演唱伴奏。

四、能聽辨出小提琴、大提琴和圓號的音色;用動作表達三種樂器所表現(xiàn)的動。

物形象。教學重點、難點。

從音樂中感受動物可愛的形象,并能積極參與表現(xiàn)音樂是重點;能從動物的。

叫聲中體驗到三種長短不同的節(jié)奏是難點。教學準備。

課件、手板、蛙鳴筒、頭飾。

教學時間:四課時教學過程。

聽曲出室。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聽曲入室,師生問好。精彩三分鐘:律動《我快樂》。

二、導入。

探索手板、蛙鳴筒的聲音。

1、分發(fā)樂器各組一套。

2、組內(nèi)自由探索,說說像什么聲音?可以怎樣敲擊?

三、學習新歌《青蛙合唱》。

1、聆聽歌曲,思考:歌里有幾只青蛙在歌唱?

2、再聆聽,思考:小青蛙唱歌的聲音是怎樣的?老青蛙唱歌的聲音是怎樣的?

3、討論:你怎樣選擇用手扳和蛙鳴筒表現(xiàn)《青蛙合唱》的聲音?

4、聆聽,一、二組孩子學校青蛙的樣子,三、四組孩子學老青蛙的樣子,跟著錄音在青蛙叫聲處模仿。同時配上手扳和蛙鳴筒的效果。

5、聆聽,引導學生隨樂用粗細兩種不同的音色模仿歌曲中小青蛙和老青蛙歌唱的聲音。

6、嘗試著用手臂動作感知歌曲中音的高低走向。

7、說說生活中音的高低現(xiàn)象。

8、合作演唱歌曲。(分組、師生等)。

9、綜合體驗。

歌曲熟悉后,師引導生進行分工合作。

請一部分同學扮演小青蛙和老青蛙,其余同學演唱歌曲。

10、用手扳和蛙鳴筒伴奏。注意三拍子的節(jié)奏韻律。

欣賞完公雞和母雞的表演,在旁觀看的鴨子們十分著急,竟吵起架來,聽聽他們都吵些什么?播放課件。

生按樂曲的節(jié)奏模仿鴨子拌嘴。評議。

5、欣賞和表演音樂中的毛驢形象。

播放那個毛驢的叫聲,讓學生聽辨后學一學。評議。

從毛驢可愛的音樂形象,展開保護象動物的討論。

三、結(jié)束。聽曲出室。

第四課時。

一、組織教學。聽曲入室,師生問好。精彩三分鐘:律動《我快樂》。

二、故事導入。

誰聽過“小白兔乖乖”的故事?請你講給大家聽。師復述故事,并配上音樂。

三、聽唱歌曲《小白兔乖乖》。

1、播放課件。

2、歌曲是怎樣描述《小白兔乖乖》這個故事的?

3、再聆聽,思考:哪段是狼的聲音?哪段是兔媽媽的聲音?那里是小白兔的聲音?

4、和我們以前唱的哪里不一樣了?錄音機是怎么唱的?

探索手板、蛙鳴筒的聲音。

1、分發(fā)樂器各組一套。

2、組內(nèi)自由探索,說說像什么聲音?可以怎樣敲擊?

二、學習新歌《青蛙合唱》。

1、聆聽歌曲,思考:歌里有幾只青蛙在歌唱?

2、再聆聽,思考:小青蛙唱歌的聲音是怎樣的?老青蛙唱歌的聲音是怎樣的?

3、討論:你怎樣選擇用手扳和蛙鳴筒表現(xiàn)《青蛙合唱》的聲音?

4、聆聽,一、二組孩子學校青蛙的樣子,三、四組孩子學老青蛙的樣子,跟著錄音在青蛙叫聲處模仿。同時配上手扳和蛙鳴筒的效果。

5、聆聽,引導學生隨樂用粗細兩種不同的音色模仿歌曲中小青蛙和老青蛙歌唱的聲音。

6、嘗試著用手臂動作感知歌曲中音的高低走向。

7、說說生活中音的高低現(xiàn)象。

8、合作演唱歌曲。(分組、師生等)。

9、綜合體驗。

歌曲熟悉后,師引導生進行分工合作。

請一部分同學扮演小青蛙和老青蛙,其余同學演唱歌曲。

10、用手扳和蛙鳴筒伴奏。注意三拍子的節(jié)奏韻律。

三、作業(yè)。

邊拍手邊把新歌《青蛙合唱》唱給父母聽。做頭飾:小白兔、兔媽媽、大灰狼。

四、結(jié)束。聽曲出室。

第7課感知音的高低教學目標1、2、能聽辨“。

3、5”兩個音。

學習“。

3、5”兩個音的手號,在聽辨“。

3、5”兩個音時能打著。

0教學重點、難點:能在正確的位置用正確的音高唱出歌曲中模仿布谷鳥叫聲。

咕咕的兩個音。

教學準備:課件、頭飾等教學時間: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聽曲入室,師生問好。精彩三分鐘:聽曲即興接龍。

二、聆聽、表演《布谷叫,春天到》。

三、學唱歌曲《頑皮的杜鵑》。

1.鞏固“。

3、5“兩個音。

2.學唱歌曲《頑皮的杜鵑》。

3.完整聆聽歌曲,感知歌曲。

4.聽辨出歌曲中小杜鵑的“咕咕”聲是由“。

5、3”這兩個音組成的,并能借助手勢唱準咕咕。

四、認識頓音句話。

五、即興表演歌曲。

四、結(jié)束。

第9課感知音樂力度。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是誰在敲》、《我們歌唱》。

2、認識力度句話fp,能區(qū)別出它們所表現(xiàn)聲音效果的不同。

3、在做如何敲門更好的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教學重點:認識力度句話fp,能區(qū)別出它們所表現(xiàn)聲音效果的不同。教學難點:認識力度句話fp,能區(qū)別出它們所表現(xiàn)聲音效果的不同。

一、新課導入。

銜接導入:復習上節(jié)課學過的歌曲《是誰在敲》。

二、學唱歌曲《我們歌唱》。

1、聽錄音,打拍子。注意f與p的對比。

2、聽錄音,用敲打樂器來伴奏。

3、跟著老師提供的圖譜唱歌曲,注意音高及強弱的對比。

4、跟著音樂或老師的伴奏,讓學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三、評價,看誰唱的好,注意抓住強弱這個音樂要素。

四、聽音樂走出教室。

第10課感知音的高低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

3、5”兩個音的手號,增加“6”的手號。2.學唱歌曲《左手和右手》。

3.在聽辨“3、5、6”三個音時能打著手號唱出正確的音高。教學重點:在聽辨“3、5、6”三個音時能打著手號唱出正確的音高。教學難點:在聽辨“3、5、6”三個音時能打著手號唱出正確的音高。教學準備:錄音機教學過程:

一、游戲?qū)搿?/p>

聽口令,做動作。

二、學唱歌曲《左手和右手》。

1、聽老師范唱歌曲,老師用表演唱,邊唱邊做動作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按節(jié)奏朗讀歌詞。

2、復聽歌曲,學生默唱,在聆聽中不斷熟悉音樂和歌詞,在輕聲。

一、組織教學。

聽曲入室,師生問好。精彩三分鐘:律動《我快樂》。

二、故事導入。

誰聽過“小白兔乖乖”的故事?請你講給大家聽。師復述故事,并配上音樂。

三、聽唱歌曲《小白兔乖乖》。

1、播放課件。

2、歌曲是怎樣描述《小白兔乖乖》這個故事的?

3、再聆聽,思考:哪段是狼的聲音?哪段是兔媽媽的聲音?那里是小白兔的聲音?

4、和我們以前唱的哪里不一樣了?錄音機是怎么唱的?

5、請同學上臺表演這三種動物。(隨樂)。

6、分組邊唱邊表演(帶自己做得頭飾)。

7、評議,那組表演的最投入、最像。

四、欣賞器樂演奏的《小白兔乖乖》。

1、播放課件。

聽辨小提琴、大提琴、圓號的不同音色。

2、思考:假如你是音樂家你會用什么樂器表現(xiàn)小白兔、兔媽媽、大灰狼?

3、聆聽全曲,用動作告訴老師你聽到誰在唱歌了。

4、分組隨樂表演。

5、集體評議。

五、結(jié)束。聽曲出室。

第12課吟唱古詩詞教學目標:

1、能背唱歌曲《詠鵝》,在演唱中感受音樂如何與詩歌相結(jié)。

(1)古人在吟詩的時候常常會有什么動作和表情?(2)學生模仿并演唱歌曲。

三、綜合、拓展。

學生集體討論。綜合表現(xiàn)舉例:

首先,音響創(chuàng)作組創(chuàng)設情景,模似鵝叫、鳥叫、流水聲、風聲、雨聲。前奏中全體朗誦原詩,然后全體一起唱前段歌詞,歌舞創(chuàng)作組和樂舞蹈,配上飄舞的“柳枝”飄舞。間奏時朗誦創(chuàng)作的兒歌,全體一起唱后段歌詞。最后兩然詩,配上飛灑的花瓣。舞蹈組在臺前做舞蹈造型。學生的圖畫在屏幕上出示,做背景。

學生全體創(chuàng)造表演后(全程錄音),老師給全體學生拍照作紀念。

四、小結(jié)。

放學生的創(chuàng)作錄音。學生排隊出教室。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爺爺今天過生日》。

2、通過歌曲的學習讓學生懂得尊重長輩,培養(yǎng)學生愛家愛親人的感情。

教學重點:學唱歌曲《爺爺今天過生日》。

教學難點:復習和鞏固小打擊樂器三角鐵、木魚、蛙筒、響板敲擊用”x”、“xx”組成的節(jié)奏型為歌曲伴奏。

教學準備:有關(guān)樂器。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入。

1、師生談話:

師:同學都知道自己的生日嗎?生日是什么意思?你的生日是如何過的?

2、通過對話,讓學生知道最愛他的人是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

3、復習上節(jié)課的歌曲《溫暖的家》。

4、教師提出問題:誰知道自己爸爸媽媽的生日?爺爺奶奶的生日?

二、學唱歌曲《爺爺過生日》。

1、學生看《爺爺過生日》的視頻動畫。

2、講講動畫中的孫子是怎樣給爺爺過生日的?爺爺高興嗎?你打算怎樣給爺爺過生日?

3、聽歌曲,拍節(jié)拍。感受歌曲的情緒。

4、學生跟唱歌曲。

5、找出難點:“祝福爺爺生日快樂?!敝小吧铡眱蓚€字要唱得快一些。

6、嘗試用拍手或跺腳的方法為歌曲伴奏。

三、知識拓展。

2、小明是“小金鳥童聲合唱團”的團員,他雖合唱團到美國去訪問演出。在飛機上小明聽到了這樣的音樂。

3、播放《鈴兒響叮當》。

4、生隨樂自由律動。

5、說說這首歌的基本情緒是怎樣的?

6、合唱團到美國的那天是12月24日,正是圣誕節(jié)的前夕。晚上,小明聽到了這樣的音樂。

7、課件播放《平安夜》。

8、生隨樂律動。

9、說說這首歌的基本情緒是怎樣的?并同前一手比較。

三、聽唱歌曲《祝你圣誕快樂》。

1、第二天,美國小朋友們迎來了他們在高興的節(jié)日——圣誕節(jié)。圣誕老人給他們帶來了禮物,帶來了歡樂。小明聽到了許多人都在唱下面這首歌。我們也來學學吧。

2、聆聽,生隨樂律動。

3、朗讀歌詞。

4、隨樂輕聲唱詞。

5、師生合作演唱。

6、生生合作演唱。

7、齊唱。

8、創(chuàng)編動作。

9、自告奮勇上臺表演。

四、作業(yè)。表演唱《祝你圣誕快樂》,祝家人圣誕快樂。

在家長的幫助下,做面具一個。準備下節(jié)課的化妝舞會。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學唱歌曲《新年好》教學過程:

花城版音樂教案篇八

教學內(nèi)容:

歌曲《我今天上學嘍》。

填詞活動《雄雞喔喔》、《跳踢踏》。

教學目標:

1、感受和體驗明快的歌曲節(jié)奏與情緒,張揚孩子的個性,展示他們在音樂方面的能力。

2、讓孩子們初步熟悉和喜愛新的學校,對上音樂課產(chǎn)生興趣,建立我是小學生的自豪感。

3、培養(yǎng)孩子自我認知能力,開始學會認識自我、認識新同學和適應新環(huán)境,從學習心態(tài)上實現(xiàn)從幼兒園到小學的轉(zhuǎn)變。

教學重點、難點:

感受和體驗明快的歌曲節(jié)奏與情緒,張揚孩子的個性,展示他們在音樂方面的能力是重點也是難點。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聽曲擊掌。

師生問好。

二、組織學生編排座位。

三、音樂活動。

1、聆聽歌曲《今天我上學嘍》。

和大家一樣有一群小朋友今天第一天上學,心情可高興了,來到學校唱起了快樂的歌曲。

隨樂自由律動。

2、學習音樂問候語及常規(guī)音樂語。

接著孩子們來到了專門上音樂課的地方:音樂教室。上音樂課可以用怎樣的方式問好?(啟發(fā)學生用歌唱或律動問好)。

聆聽翻書的音樂、安靜的音樂、表揚的音樂等,并反復練習。

3、師生互相認識,交流感情。(歌曲中的難點節(jié)奏)。

老師很想認識大家,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叫李老師,我們握握手。

--——————。

誰能像老師一樣有節(jié)奏的告示大家你叫什么?

師生互問——生生互問——請幾對小伙伴上臺表演。

四、結(jié)束。

聽取出室。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聽曲入室,師生問好。

二、音樂活動:想想、玩玩、出新招。

1、課件顯示p3的內(nèi)容。

2、上課鈴敲響了,小朋友們應該怎樣做?

3、討論交流。

4、唱一唱、演一演。

三、教學新歌《我今天上學嘍》。

1、觀看課件、聆聽歌曲。

2、討論:從歌聲中你聽出這些孩子第一天上學的心情如何?(興奮、愉快……)。

同自己的心情比較一下。

上學第一天你都做了哪些準備?(新衣服、新書包……)。

來到學校你都看到了什么?(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美麗的校園……)。

3、學習歌詞。

配樂按歌曲的節(jié)奏朗讀歌詞。

各組比賽背歌詞。

4、跟隨錄音唱詞兩遍。

5、演唱活動:金話筒(話筒對準誰,誰演唱)。

師生交替合作演唱、生生合作演唱。

四、創(chuàng)作活動。

1、根據(jù)歌詞,創(chuàng)編動作。

2、形式:小組比賽,那組編的動作創(chuàng)作的優(yōu)美即可獎勵。

3、選出最美的動作,由小老師帶領(lǐng)全體學生邊唱邊演。

五、表演。

1、自信獨唱。

2、集體評議。

六、結(jié)束。

聽曲出室。

第三課時。

一、組織教學。

聽曲入室,師聲問好。

二、音樂活動。

1、填詞活動:雄雞喔喔。

早上起床,雄雞唱歌了。

跟隨老師朗讀歌詞。

試一試,用你學會的歌曲《我今天上學嘍》填唱新歌詞。

請?zhí)畹煤玫暮⒆赢斝±蠋煛?/p>

2、復習歌曲《我今天上學嘍》。

雄雞催我們早起,別遲到。我們背著書包唱著歌兒上學吧!復習歌曲《我今天上學嘍》。

4、律動:跳踢踏。

來到了學校,音樂老師請大家跳踢踏舞。沒有音樂怎么辦?跟隨老師朗讀歌詞《跳踢踏》。

填新歌詞。

邊唱邊跳。(即興隨意跳踢踏)。

鼓勵孩子上臺展示。

評議、鼓勵。

三、結(jié)束。

聽曲出室。

教學后記:

第二課去同學家。

教學內(nèi)容:

1、律動:去同學家。

2、了解音的長短。

3、認識打擊樂:三角鐵、木魚。

4、小小音樂?。喝ネ瑢W家。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聽覺意識,初步建立音有長短的概念。

2、能用三角鐵和木魚參與音樂活動,用體態(tài)動作感受和表現(xiàn)音樂的變化。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人際交往的智能,懂得建立同學友誼;培養(yǎng)熱愛同學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讓學生在輕松活潑的音樂中去體驗、感受和表達“去同學家”的愉快心情是重點:培養(yǎng)學生相互合作的能力,建立自信心是難點。

教學準備:

三角鐵、木魚、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聽曲入室,師生問好!

二、感受音的長短。

1、認識三角鐵、木魚。

說一說(外形特點)。

聽一聽(音色特點)。

敲一敲(摸索多種演奏方法)。

2、對比敲擊三角鐵、木魚的聲音的長短。

討論用哪件樂器敲。。合適?

討論用哪件樂器敲(波浪線)合適?

3、生活中哪些動物的叫聲長哪些短?(課件)。

模仿并討論。

4、你能用嘴發(fā)出長和短的音嗎?

自由模仿,同桌討論。

三、游戲《考考小耳朵》。

聆聽樂曲聽到像。。的音響時,做敲門的動作。

當聽到音樂中有像(波浪線)的音響時,與一位同學握手。

四、律動《去同學家》。

1、討論:去同學家的路上會怎么表演?

到同學家時要敲門,見到同學很高興怎么表演?

2、創(chuàng)設情境,全班同學隨音樂的情緒自由律動。

3、師生合作律動。

4、鼓勵自信的孩子上臺表演。

5、評議。

五、結(jié)束。

聽曲出室。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聽曲入室,師生問好。

二、小小音樂劇《去同學家》。

1、導入。

故事:放學后,同學小明、小瑛高高興興的去馬璇璇家玩。

聆聽音樂片段1、2、3,辨別哪段音樂表現(xiàn)場景、敲門、問好。

2、請三名同學示范。

3、自由組合,設計動作。

4、聽音樂自由表演。

5、變換形式再游戲。

全班圍成圈,請幾位同學扮小主人。當《場景音樂》起,有節(jié)奏的自由慢跑到圈上,各自請出兩位同學做搭檔?!秵柡蛞魳贰房勺约簞?chuàng)作。如:你好、請坐、請進等等。

6、音樂劇反復進行。

7、集體評議,選出表現(xiàn)出色的孩子及配合默契的小組。

三、復習歌曲《我今天上學嘍》。

四、結(jié)束。

在歌聲中出教室。

教學后記:

第三課愛我的家。

教學內(nèi)容:

1、歌曲《溫暖的家》。

2、歌曲《爺爺過生日》。

3、歌曲《雁群飛》。

4、感受音樂的抒情及歡快。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充滿情感的《溫暖的家》和《雁群飛》歌曲,體會家的溫情。在欣賞美的歌曲旋律中感受親情的可貴。

2、通過學唱歌曲《爺爺過生日》,懂得尊重長輩,培養(yǎng)學生的認知能力,想象自己可為溫暖的家和家人做些什么。

3、能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演唱歌曲。要求背唱其中一首,并用體態(tài)和聲音去體驗抒情與活潑兩種不同情緒的歌曲。

教學重點、難點:

欣賞美的歌曲旋律感受親情的可貴,引導學生對正確演唱方法的聽辨和模唱是重點也是難點。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聽曲入室,師生問好。

二、教學新歌《溫暖的家》。

1、導入。

談話:最愛你的人是誰?講一些這方面的故事,讓大家分享。(輕聲播放此曲)。

我們都有們暖的家,和愛咱們的父母親,今天學習一首新歌來表達對父母的愛。

2、聆聽范唱,體會歌曲的基本情緒。

3、根據(jù)歌曲的情緒及歌詞含義為歌起名字。(溫暖的家、甜蜜的家、我的家……)。

4、跟錄音輕聲唱曲兩遍。

5、播放伴奏演唱后指出不足并改正。

6、引導用輕柔的聲音表現(xiàn)家的溫暖、親情的可貴。

7、鼓勵自信上臺獨唱。

8、集體評議。

三、創(chuàng)作活動。

為全曲創(chuàng)編幾個動作。

自由創(chuàng)作——各組比賽(那一組的動作最美、最多)。

邊做自己喜歡的動作邊演唱。

四、討論。

爸爸媽媽最愛你,你又能為他們做些什么呢?

你是否記得父母的生日?曾為親愛的爸爸媽媽過生日嗎?

以后你將怎樣做來報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

五、作業(yè)。

1、把歌曲《溫暖的家》獻給爸爸媽媽,并請父母寫上評語。

2、填一填爸爸他*的生日,并記住它。

3、把全家充滿溫情的照片貼在p10。

六、結(jié)束。

聽曲出室。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聽曲入室,師生問好。

二、學習新歌《爺爺過生日》。

1、導入。(課件)。

看這個小姑娘溫暖的家中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為爺爺過生日)。

2、聆聽《爺爺過生日》。

3、討論問題。

1、同歌曲《溫暖的家》進行情緒上的對比。

4、再聽全曲,思考:除了小姑娘還有那些人?

5、再聽全曲,思考:小姑娘在爺爺過生日時送了什么?(蛋糕、生日歌)。

6、為了表示祝賀,我們也參與他們的生日party吧。

聆聽并擊掌,用掌聲伴奏。

創(chuàng)作活動:這樣擊掌不夠熱鬧,誰能嘗試用拍手和跺腳的方法創(chuàng)作更好聽的節(jié)奏為全曲伴奏。

7、咱們也為爺爺獻歌一曲。

8、聽唱學曲至熟練。

9、練唱游戲:金話筒。

三、創(chuàng)作活動——改編歌詞。

你還想為誰過生日?你將送給她什么?放到歌里唱出來。

四、結(jié)束。

聽曲出室。

第三課時。

一、組織教學。

聽曲入室,師生問好。

二、教學新歌《雁群飛》。

1、導入。

(出示大雁的圖片)這是什么?想得到嗎?

他們也有一個溫暖的家,每當天氣變涼的時候大雁們就一家人整齊的排成一字或人字飛到南方過冬,一路上相親相愛、互相幫助不分離。

2、創(chuàng)作活動。(啟發(fā)不同飛的動作,在活動中輕聲播放歌曲)。

大雁怎樣飛?自由創(chuàng)作。

用自己的動作隨樂律動。

3、音樂游戲:聆聽音樂,用手勢劃出旋律線。

4、聽唱歌曲至熟練。

5、練唱游戲:金話筒。

三、小組活動。

在組長的帶領(lǐng)下扮演大雁一家人,創(chuàng)設情景演一演。

各組隨樂表演。

集體評議。

四、結(jié)束。聽曲出室。

教學后記:

第四課國旗飄飄。

教學內(nèi)容:

一、歌曲國旗飄飄。

二、欣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三、歌曲小列兵。

四、律動小列兵。

教學目標。

一、能聯(lián)系學相升國旗的場景,讓學生懂得國旗、國歌是祖國的象征,能用崇敬的心情聆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二、教育學生從小懂得國旗的意義,能充滿感情的演唱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培養(yǎng)學生愛國旗、愛祖國的感情。

三、學生能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演唱歌曲《小列兵》,初步感受和體驗音樂中的快與慢、強與弱。認識xxx兩種長短不同的節(jié)奏,并主動參與創(chuàng)編的游戲活動。

教學重點、難點。

能充滿感情的演唱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培養(yǎng)愛祖國的感情是重點;主動參與律動表演是難點。

教學準備。

課件、國旗、白云、五星、陽光等圖片。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聽曲入室,師生問好。

精彩三分鐘:律動《找朋友》。

二、節(jié)奏練習。

小火車開起來,我們出發(fā)了。

三、引入新課。欣賞《國歌》。

1、放音樂欣賞,再以提問的方式啟發(fā)學生。

2、組織學生觀看升旗儀式畫面,并說一說這是你會怎么做。(引導學生懂得升國旗適應肅立,經(jīng)對利或注目禮,神情專注二莊重)。

3、交流:除了周一升國旗外,你還看到過什么時候、什么場合升國旗?

天安門前每天升旗節(jié)日升旗。

重大體育比賽中獲金牌時升旗。

4、播放升國旗的情景錄像,感受莊嚴與自豪感。

5、再一次欣賞《國歌》,起立、敬禮!看指揮歌唱。

三、游戲。

聽音樂按強、弱、快、慢梁同學對左拍手和點手。

四、唱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

1、以提問的方式來了解國旗的含義。欣賞學生美術(shù)作品。

同學們,當我們的國旗在空中高高飄揚時,我們都覺得他很美,那你們知道他美在哪?

(形狀、顏色、組成、含義)。

2、欣賞歌曲。

3、請已會唱的學生當小教師。

4、處理歌曲,音量適中,音與音之間要唱得連貫,后兩句要更為親切、自然。

五、創(chuàng)編探究活動。

1、老師為每一位孩子準備了一份神秘禮物,想知道在哪兒嗎?

2、尋禮物。

3、引導學生作國旗。

4、引導學生用手中的樂器為歌曲找伴奏型。

5、引導學生親手制作一面國旗。

6、利用手中的道具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進行表演。

7、分組表演。

8、集體表演。

9、評價。

六、作業(yè)。相關(guān)延伸畫一畫。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聽曲入室,師生問好。

精彩三分鐘:律動《找朋友》。

二、唱歌曲《小列兵》。

1、導入。

課件出示:鼓號隊的有關(guān)畫面。

2、節(jié)奏游戲。

鼓手的演奏姿勢邊敲邊念節(jié)奏: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xxxx|xxxx|x0||。

3、聆聽新歌《小列兵》。

聽,我們的鼓號聲把鼓號隊吸引來了。

4、討論:從歌曲中你聽出鼓號隊中的成員們精神怎樣?(神氣、精神、自豪......)。

5、聆聽。

我們用鼓聲輕輕的伴奏。

生邊聽邊敲擊節(jié)奏游戲中鼓手的節(jié)奏。

6、唱一唱。

聆聽輕聲唱,主要要求唱準確。

7、合作唱。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組與組合作。

8、再唱一唱。

要求有感情演唱,表現(xiàn)出神氣、自豪的情緒。

三、結(jié)束。聽曲出室。

第三課時。

一、組織教學。

聽曲入室,師生問好。

精彩三分鐘:律動《找朋友》。

二、音樂活動。

1、齊唱歌曲《小列兵》。

2、創(chuàng)作活動——出新招。

請學生用不同的拍擊方法來演奏同一節(jié)奏型:xx|xxx|xxxx|xxx|用你出的新招為歌曲伴奏。

3、即興填詞活動。

我們把歌詞改一改、唱一唱。

教師示范、啟發(fā):我是小鴨子,我是小鴨子,唱起歌來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

我是小琴手,我是小琴手,拉起琴來拉拉拉……..生自由創(chuàng)作并唱一唱。表演自己的創(chuàng)作。評議。

4、律動活動《小列兵》。隨音樂走步:音樂快——快走;音樂慢——慢走;音樂強——大步走;音樂弱小步走。反復練習。

三、作業(yè)。

把新歌《小列兵》有感情的唱給父母聽。

四、結(jié)束。聽曲出室。

第五課動物世界。

(一)教學內(nèi)容。

歌曲在農(nóng)場里聲勢游戲填詞活動。

教學目標。

一、從音樂中感受動物可愛的形象,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并懂得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

二、能從動物的叫聲中體驗到“x”“xx”“x—”三種長短不同的節(jié)奏;在聆聽音樂時,嘗試用動作表達自己想象中的動物形象。

三、初步建立音的高低概念,能用自然親切的聲音演唱歌曲;要求選擇其中一首背唱;能學會用手扳和蛙筒為歌曲演唱伴奏。

四、能聽辨出小提琴、大提琴和圓號的音色;用動作表達三種樂器所表現(xiàn)的動物形象。

教學重點、難點。

從音樂中感受動物可愛的形象,并能積極參與表現(xiàn)音樂是重點;能從動物的叫聲中體驗到三種長短不同的節(jié)奏是難點。

教學準備。

課件、手板、蛙鳴筒、頭飾。

教學時間: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聽曲入室,師生問好。

精彩三分鐘:律動《我快樂》。

二、導入。

(播放背景音樂《在農(nóng)場里》,師生共同設計農(nóng)場情景。)。

1、這節(jié)課我們要去參觀音樂里的農(nóng)場。

2、啟發(fā)學生的想象,由師生共同先用語言描繪一個農(nóng)場。

3、教師用彩筆把大家共同議論的植物、房子、河流等畫出框架,并請學生把動物卡片貼上黑板。

三、游戲。

1、從大家設計的虛擬農(nóng)場里,觀察有沒有自己喜歡的動物。

2、學學你最喜歡的小動物的叫聲。

3、引導選擇小雞、小狗、小貓的叫聲作比較。

4、進行三種聲音的聲勢練習。分組練習——合練。

注意看老師手勢、聽其他族的聲音。

四、學唱歌曲《在農(nóng)場里》。

1、生模仿動物的叫聲:師唱前半句,生接后半句。

2、在動物形象的啟發(fā)下,讓學生邊模仿動物特征動作邊隨錄音模唱。

3、全班分配角色演唱。

4、隨伴奏齊唱。

5、創(chuàng)作活動:把自己喜歡的動物編入歌里唱一唱。

6、編得好的歌詞集體唱一唱。

五、作業(yè)。

把自己創(chuàng)作的歌唱給家人聽。

六、結(jié)束。聽曲出室。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聽曲入室,師生問好。

精彩三分鐘:律動《我快樂》。

二、導入。

探索手板、蛙鳴筒的聲音。

1、分發(fā)樂器各組一套。

2、組內(nèi)自由探索,說說像什么聲音?可以怎樣敲擊?

三、學習新歌《青蛙合唱》。

1、聆聽歌曲,思考:歌里有幾只青蛙在歌唱?

2、再聆聽,思考:小青蛙唱歌的聲音是怎樣的?老青蛙唱歌的聲音是怎樣的?

3、討論:你怎樣選擇用手扳和蛙鳴筒表現(xiàn)《青蛙合唱》的聲音?

4、聆聽,一、二組孩子學校青蛙的樣子,三、四組孩子學老青蛙的樣子,跟著錄音在青蛙叫聲處模仿。同時配上手扳和蛙鳴筒的效果。

5、聆聽,引導學生隨樂用粗細兩種不同的音色模仿歌曲中小青蛙和老青蛙歌唱的聲音。

6、嘗試著用手臂動作感知歌曲中音的高低走向。

7、說說生活中音的高低現(xiàn)象。

8、合作演唱歌曲。(分組、師生等)。

9、綜合體驗。

歌曲熟悉后,師引導生進行分工合作。

請一部分同學扮演小青蛙和老青蛙,其余同學演唱歌曲。

10、用手扳和蛙鳴筒伴奏。注意三拍子的節(jié)奏韻律。

四、作業(yè)。

邊拍手邊把新歌《青蛙合唱》唱給父母聽。做頭飾:小白兔、兔媽媽、大灰狼。

五、結(jié)束。聽曲出室。

第三課時。

一、組織教學。

聽曲入室,師生問好。

精彩三分鐘:律動《我快樂》。

二、音樂欣賞《動物世界》。

1、故事導入。

森林里正在開一個動物聯(lián)歡會,想知道誰的節(jié)目最精彩嗎?這節(jié)課啊,每一位同學都是評委,首先上場的是誰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

2、欣賞和表演音樂中小鳥的形象。

課件播放,用動作告訴我你聽到的是什么動物?請動作獨特的孩子戴上頭飾上臺隨樂表演。集體評價。

3、欣賞和表演公雞和母雞的形象。

播放課件。

再聆聽,要求:聽到母雞報蛋的叫聲時,女同學模仿;聽到公雞報曉的叫聲時,男同學模仿。隨樂律動。評價、鼓勵。

4、欣賞和表現(xiàn)音樂中鴨子形象。欣賞完公雞和母雞的表演,在旁觀看的鴨子們十分著急,竟吵起架來,聽聽他們都吵些什么?播放課件。

生按樂曲的節(jié)奏模仿鴨子拌嘴。評議。

5、欣賞和表演音樂中的毛驢形象。

播放那個毛驢的叫聲,讓學生聽辨后學一學。評議。

從毛驢可愛的音樂形象,展開保護象動物的討論。

三、結(jié)束。聽曲出室。

第四課時。

一、組織教學。

聽曲入室,師生問好。

精彩三分鐘:律動《我快樂》。

二、故事導入。

誰聽過“小白兔乖乖”的故事?請你講給大家聽。師復述故事,并配上音樂。

三、聽唱歌曲《小白兔乖乖》。

1、播放課件。

2、歌曲是怎樣描述《小白兔乖乖》這個故事的?

3、再聆聽,思考:哪段是狼的聲音?哪段是兔媽媽的聲音?那里是小白兔的聲音?

4、和我們以前唱的哪里不一樣了?錄音機是怎么唱的?

5、請同學上臺表演這三種動物。(隨樂)。

6、分組邊唱邊表演(帶自己做得頭飾)。

7、評議,那組表演的最投入、最像。

四、欣賞器樂演奏的《小白兔乖乖》。

1、播放課件。

聽辨小提琴、大提琴、圓號的不同音色。

2、思考:假如你是音樂家你會用什么樂器表現(xiàn)小白兔、兔媽媽、大灰狼?

3、聆聽全曲,用動作告訴老師你聽到誰在唱歌了。

4、分組隨樂表演。

5、集體評議。

五、結(jié)束。聽曲出室。

第六課我是好孩子。

教學目標。

一、對音的高低進一步感知。

二、通過聽覺感知力度并認識音樂中強和弱的記號;能用強弱不同的音量演唱歌曲。

三、選擇打擊樂器和探索自然音源,參與歌曲《司馬光砸缸》的欣賞和創(chuàng)作過程,表現(xiàn)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

四、培養(yǎng)學生爭做好孩子的自信心,懂得每個人都應爭做聰明、勇敢、誠實、有禮貌的好孩子。

教學內(nèi)容。

一、歌曲《好孩子要誠實》《小鼓響咚咚》。

二、音的強弱。

三、聆聽《是誰在敲》、《司馬光砸缸》。

四、創(chuàng)作活動為故事歌《司馬光砸缸》配音響。

教學重點、難點。

對音的高低進一步感知是重點,選擇打擊樂和探索自然音源表現(xiàn)歌曲《司馬光砸缸》是難點。

教學準備。

課件、打擊樂、小卡片。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聽曲入室,師生問好!

精彩三分鐘:律動《大鼓小鼓》。

二、教學新歌《好孩子要誠實》。

1、導入。

你認為好孩子應該是怎樣的呢?講故事(歌詞內(nèi)容)。

討論:你如果是歌里的小朋友會怎么呢?

2、聆聽。

歌里的小朋友是怎樣表現(xiàn)的?他做得對嗎?

3、聆聽。

邊聽邊隨樂曲的高低做手勢。

4、創(chuàng)作活動。

根據(jù)歌詞的意思創(chuàng)作動作為歌曲伴舞。隨樂表演,并評價。

5、學唱歌曲。

隨樂曲節(jié)奏朗讀歌詞。隨課件演唱歌曲。帶唱沒有唱好的樂句。師生合作演唱。生生合作演唱。隨伴奏齊唱。

指名上臺激情演唱。

6、參與表現(xiàn)。

小組配合表演歌曲。自由練習。各組展示。

三、作業(yè)。

1、做卡片“p”“f”

2、把歌曲《好孩子要誠實》由表情演唱給父母聽。

四、結(jié)束。聽曲出室。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聽曲入室,師生問好。

精彩三分鐘:律動《大鼓小鼓》。

二、欣賞《是誰在敲》。

1、聆聽。

歌曲中是誰在敲門呀?

2、再聆聽。

他們敲門聲有什么不同?怎樣敲門有禮貌?

3、聆聽,找出樂譜種聲音大是怎樣標記的?聲音小是怎樣標記的?

4、游戲:聽強弱舉卡片。

師擊鼓,生根據(jù)強弱舉卡片,看誰的反應最快?請一名同學上臺擊鼓,繼續(xù)游戲。

5、和同桌分角色表演歌曲。

三、教學新歌《小鼓響咚咚》。

1、導入。

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么辦?師講述歌詞內(nèi)容,生討論。

2、聆聽,選擇拍手伴奏的方法。(二拍子和三拍子的強弱規(guī)律擊掌法)。

3、聆聽,隨樂拍出強弱規(guī)律。

4、邊拍手邊念歌詞。

5、跟錄音輕聲演唱。

6、隨琴輕聲唱詞2遍。

7、合作演唱:師生合作,小組合作。

8、隨伴奏齊唱全曲。

9、討論:這首歌哪一段應唱得強一些?哪一段應唱得弱些?

10、按新要求演唱。

11、表現(xiàn)歌曲。

分組:自由選擇舞蹈組、演唱組、打擊樂組。在組長的帶領(lǐng)下自由練習。展示,評議。

四、結(jié)束。聽曲出室。

第三課時。

一、組織教學。

聽曲入室,師生問好。

精彩三分鐘:律動《大鼓小鼓》。

二、欣賞歌曲《司馬光砸缸》。

1、認識樂器雙響筒、鈴鼓、鈸、小鼓??匆豢?、聽一聽、玩一玩。

2、聆聽《司馬光砸缸》。

尋:按歌曲中故事發(fā)展的不同階段,根據(jù)情緒要求,選擇合適的樂器和演奏方法為故事的不同情節(jié)配音響。(還可以讓學生用人聲或其他如紙、筆盒和課桌、椅等音源參與)。

三、復習。

表演唱《好孩子要誠實》、《小鼓響咚咚》。

四、結(jié)束。聽曲出室。

第八課唱唱、算算教學目標。

一、通過音樂與計算、游戲的活動,幫助學生邏輯智能的發(fā)展。在學做腦筋急轉(zhuǎn)彎的智力游戲過程中,進行趣味計算活動。

二、培養(yǎng)同學之間相互合作和協(xié)同表演的能力。

教學內(nèi)容。

聆聽《還有幾只金鳳凰》唱游《十只小豬過河》。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音樂與計算、游戲的活動,幫助學生邏輯智能的發(fā)展。在學做腦筋急轉(zhuǎn)彎的智力游戲過程中,進行趣味計算活動是重點;培養(yǎng)同學之間相互合作和協(xié)同表演的能力是難點。

教學準備課件、頭飾等。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聽曲入室,師生問好。

精彩三分鐘:聽曲即興接龍。

二、聆聽、表演《還有幾只金鳳凰》。

(一)導入。

1、請同學們聽一首歌,這首歌曲的內(nèi)容,是給我們每一位小朋友出了一道計算題,大家邊聽邊思考答案。

2、師生討論答案。

(二)即興表演。

1、這是一道腦筋急轉(zhuǎn)彎的題,所以答案就不是用一般的計算方法來得出。同學們都很聰明、愛動腦筋,還是得出了正確的答案。接下來一起把這道有趣的計算題演一演。

2、集體討論歌曲中有哪些角色?并為角色創(chuàng)作幾個動作。

3、各組隨樂自由練習。

4、分發(fā)頭飾各組展示。

5、評議。

三、作業(yè)。

讓爸爸媽媽算算這道題。

四、結(jié)束。聽曲出室。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聽曲入室,師生問好。

精彩三分鐘:聽曲即興接龍。

二、唱游《十只小豬過河》。

1、導入。

聰明的小朋友一聽就明白粗心的大豬為何數(shù)不清數(shù)的原因了。作曲家為了小朋友別犯同樣的錯誤,就編了一首好聽的歌,我們一起聽聽吧!

2、引導學生用聲勢和律動加入歌曲的聽唱過程。

3、引導學生模仿小豬可愛的表情及動作聽歌曲。

4、以小組為單位,協(xié)商和創(chuàng)編表演動作。

5、派代表匯報自己租的表演方案。

6、師生進行評、論、議,最后確定幾種表演方案。

7、分發(fā)頭飾,自有練習。

8、各組展示。

9、評議、鼓勵。

三、結(jié)束。聽曲出室。

第九課冬天的節(jié)日。

教學目標。

一、了解西方圣誕節(jié)和新年的節(jié)日;體驗節(jié)日音樂的美感;感受節(jié)日氣氛;培養(yǎng)人際智能和相互分工合作的能力。

二、能愉快而抒情的演唱和表現(xiàn)歌曲的意境;能在老師的幫助下開展自編自演的活動,人人參與,開個有趣的班級圣誕化裝舞會。

教學內(nèi)容。

聆聽《平安夜》、《鈴兒響叮當》歌唱《祝你圣誕快樂》、《新年好》活動“化裝舞會”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西方圣誕節(jié)和新年的節(jié)日;體驗節(jié)日音樂的美感;感受節(jié)日氣氛;培養(yǎng)人際智能和相互分工合作的能力是重點。能愉快而抒情的演唱和表現(xiàn)歌曲的意境;能在老師的幫助下開展自編自演的活動,人人參與,開個有趣的班級圣誕化裝舞會是難點。

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自制面具等。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聽曲入室,師生問好。

精彩三分鐘:律動《猜猜我是誰》。

二、聆聽《鈴兒響叮當》、《平安夜》。

1、出示課件。

2、小明是“小金鳥童聲合唱團”的團員,他雖合唱團到美國去訪問演出。在飛機上小明聽到了這樣的音樂。

3、播放《鈴兒響叮當》。

4、生隨樂自由律動。

5、說說這首歌的基本情緒是怎樣的?

6、合唱團到美國的那天是12月24日,正是圣誕節(jié)的前夕。晚上,小明聽到了這樣的音樂。

7、課件播放《平安夜》。

8、生隨樂律動。

9、說說這首歌的基本情緒是怎樣的?并同前一手比較。

三、聽唱歌曲《祝你圣誕快樂》。

1、第二天,美國小朋友們迎來了他們在高興的節(jié)日——圣誕節(jié)。圣誕老人給他們帶來了禮物,帶來了歡樂。小明聽到了許多人都在唱下面這首歌。我們也來學學吧。

2、聆聽,生隨樂律動。

3、朗讀歌詞。

4、隨樂輕聲唱詞。

5、師生合作演唱。

6、生生合作演唱。

7、齊唱。

8、創(chuàng)編動作。

9、自告奮勇上臺表演。

四、作業(yè)。

表演唱《祝你圣誕快樂》,祝家人圣誕快樂。

在家長的幫助下,做面具一個。準備下節(jié)課的化妝舞會。

五、結(jié)束。聽曲出室。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聽曲入室,師生問好。

精彩三分鐘:律動《猜猜我是誰》。

二、歌曲《新年好》。

1、導入。

有過了幾天,元旦到了。合唱團員與美國小朋友聯(lián)歡,共慶新的一年到來。大家唱起了下面這首歌,互問新年好。

2、播放課件《新年好》。

3、隨歌曲節(jié)奏朗讀歌詞。

4、跟琴輕聲唱詞。

5、合作演唱。

6、齊唱。

7、創(chuàng)作動作表演歌曲。

三、化妝舞會。

1、聽!小明在飛機上聽到的音樂又響起來了。噢!原來這是一首美國小朋友在圣誕節(jié)和新年時最喜歡聽或唱的歌曲。

2、播放《鈴兒響響叮當》,生戴上面具自由舞蹈。

3、小組出節(jié)目。(鼓勵同學們以各種形式表演歌曲《祝你圣誕快樂》和《新年好》)。

4、評一評。

四、作業(yè)。

表演唱《新年好》,祝家人新年快樂。

五、結(jié)束。聽曲出室。

第十課教學目標。

一、能用喜悅的心情演唱廣東特色的方言歌曲《行花街》;能在老師的幫助下,主動而自信的參與模擬逛花市的自編自演活動。

二、學會用打擊樂器鑼、大鼓、鈸和小鼓,感受和表現(xiàn)中國特色的春節(jié)氣氛;培養(yǎng)自我表演意識,提高分工合作能力。

教學內(nèi)容。

聆聽《春節(jié)序曲》片段、《東北秧歌舞曲》。歌曲《行花街》活動“迎春聯(lián)歡會”

教學重點、難點。

能用喜悅的心情演唱廣東特色的方言歌曲《行花街》;能在老師的幫助下,主動而自信的參與模擬逛花市的自編自演活動。

學會用打擊樂器鑼、大鼓、鈸和小鼓,感受和表現(xiàn)中國特色的春節(jié)氣氛;培養(yǎng)自我表演意識,提高分工合作能力。是重點也是難點。

教學準備。

課件、民族打擊樂器。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聽曲入室,師生問好。

精彩三分鐘:律動“拍手跺腳”。

二、聆聽《春節(jié)序曲》片段。

1、“小金鳥童聲合唱團”結(jié)束了在美國的訪問演出,回到了祖國。這時,正趕上我國人民迎來了一年一度最喜慶、最熱鬧的佳節(jié)——春節(jié)。在從機場回家的路上,小名就感受到了濃厚的節(jié)日氣氛。有敲鑼打鼓的,舞獅子的,耍龍燈的;還有那鮮艷美麗的花市……小明還聽到了表現(xiàn)春節(jié)火熱氣氛的樂曲。

2、課件播放《春節(jié)序曲》片段。

3、說說樂曲的情緒。

4、隨樂自由律動。

三、歌曲《行花街》。

1、小明回來了,同學們都來看他。大家熱烈地互問新年好。之后,他們一起歡樂的唱起了獨具廣東特色的方言歌曲《行花街》,并邊歌邊舞起來。讓我們也學會這首歌,與他們一同歡樂吧!

2、聆聽《行花街》。(課件)。

3、說說歌曲的情緒及特點。

4、請會粵語的同學帶領(lǐng)大家朗讀歌詞,并解釋其義。

5、隨錄音輕聲唱歌。

6、合作演唱。

7、齊唱。

四、參與表現(xiàn)。

1、討論如何創(chuàng)設花街的情景。

2、分組自由編排、設計。

3、各組展示。

4、評一評。

五、作業(yè)。

把新歌《行花街》獻給家人。

六、結(jié)束。聽曲出室。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聽曲入室,師生問好。

精彩三分鐘:律動“拍手跺腳”。

二、復習歌曲《行花街》。

三、聆聽《東北秧歌舞曲》。

1、寒假期間,爸爸媽媽還帶小明去東北看望了外公和外婆,在那里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元宵節(jié)。那里的元宵節(jié)可真熱鬧??!扭秧歌、踩高蹺、耍龍燈、跑旱船,可真讓小明開了眼界。尤其是聽到那喜慶的秧歌調(diào)。小明情不自禁的也扭起了秧歌。

2、播放課件《東北秧歌舞曲》。

3、說說聽到音樂你想到了什么?

4、出示民族打擊樂器:鑼、大鼓、鈸、小鑼。

這些樂器是我國特有的民族打擊樂器。在過年和其他喜慶的日子里,敲起這些樂器可熱鬧了。

敲一敲,說說各樂器的音色特點。

5、聆聽全曲,聽到打擊樂聲就舉手示意。

6、自由律動:聽取隨屏幕上的孩子扭秧歌。

四、作業(yè)。

向爸爸媽媽介紹今天認識的民族打擊樂器。每人準備“迎新春聯(lián)歡會”的一個節(jié)目。

五、結(jié)束。聽曲出室。

第三課時。

一、組織教學。

聽曲入室,師生問好。

精彩三分鐘:律動“拍手跺腳”。

二、音樂活動“我能行”。

1、看畫憶唱。課件展示。

2、看畫聽音樂:

把你聽到的音樂的編好,寫在適當?shù)漠媰?nèi)。

3、敲敲《小列兵》中的鼓點。

5、你能看出下面的線條是哪一首歌曲的第一句嗎?

6、把“f”“p”兩個記號寫在適當?shù)模ǎ﹥?nèi)。

三、迎春聯(lián)歡會。

1、請出主持人。

2、生自由組織表演,每人要有節(jié)目,可一個人表演也可幾個一起表演。

34、、評一評。頒獎。

四、結(jié)束。聽曲出室。

花城版音樂教案篇九

教學內(nèi)容:花城出版社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歌曲愛我中華第二課時教材分析:

《愛我中華》這首歌曲是由喬羽作詞、徐沛東作曲的帶有濃郁中華民族風格和強烈時代精神的創(chuàng)作歌曲。歌曲為帶主歌和副歌并列的二部曲式結(jié)構(gòu):第一部分主歌唱出了五十六個民族兄弟姐妹一家親的歡快情緒,中間補充部分加上襯詞,使歌曲增加了民族色彩和生活氣息,增強歌曲的藝術(shù)感染力和表現(xiàn)力。第二部分帶附點四分音符節(jié)奏的運用,力度的加強產(chǎn)生了號召性的效果,與第一部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教學目標:

1.用圓潤而有彈性的聲音歌唱。

2.通過學唱歌曲,培養(yǎng)并增強學生對祖國、對人民的熱愛之情。教學設計意圖:

用不同的演唱形式來增強歌曲的藝術(shù)感染力和表現(xiàn)力,讓學生直接參與設計,師生合作完成歌曲演唱活動,旨在激發(fā)同學們學習音樂的興趣,讓他們感受到唱歌不僅是輕松、快樂的,還具有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教學設計亮點:

師生合作完成音樂學習活動。教學重點難點:設計演唱形式,詮釋歌曲教學準備:

多媒體、鋼琴、簡單打擊樂器教學過程:

一、復習歌曲。

1.簡單講述歌唱基本要求。

2.請同學們跟著音樂把歌曲演唱一遍,注意歌曲的基本情緒。3.聆聽宋祖英的演唱,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

二、設計演唱形式。

1.前奏部分加入男女聲齊唱,并合理運用打擊樂器。2.歌曲主要部分:由男女同學領(lǐng)唱,并加入男女聲齊唱。3.副歌(高潮)部分:由男女同學齊唱,并加入其它的演唱形式。

三、詮釋歌曲。

1.按設計好的演唱形式完整跟伴奏演唱一遍,并提醒學生注意看老師的手勢。2.請有能力的同學,擔任領(lǐng)唱,并配合其他同學、老師,演繹歌曲。

四、課堂小結(jié)。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用不同的演唱形式來演繹了這首《愛我中華》,在同學們熱情洋溢的歌聲中,讓我感受到了音樂的魅力,課后希望同學們用更多的演唱形式去設計、演繹自己喜愛的歌曲。

花城版音樂教案篇十

1、運用卡通歌曲的交流與表演性活動,無拘無束地表達所喜所愛,拉近一卡通音樂的距離,建立合作、交流學習的意識。

2、聆聽優(yōu)美的音樂,欣賞卡通樂園的美景、用聽聽、唱唱、奏奏、演演等方式,創(chuàng)造性地參與音樂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音樂體驗。

3、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用靈巧的吐字,保持穩(wěn)定的速度來演唱歌曲《小朋友的家》,能用動作、打擊樂器、編創(chuàng)的歌詞來表達作品的情感。

1、聆聽歌曲,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且能編創(chuàng)動作表演,填創(chuàng)歌詞。

2、引導學生勇于參與各項音樂實踐,在活動中培養(yǎng)活潑、開朗、樂觀的性格和同學們友好合作的能力。

對歌曲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綜合表演。

唱:《小朋友的家》。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聽音樂《米老鼠進行曲》,用律動進教室。

師:米老鼠今天帶我們來到了它的家,你知道是哪里嗎?

2、了解迪斯尼樂園,進行節(jié)奏游戲。

師:你們瞧!進迪斯尼樂園可不容易,哪個聰明的同學能敲開這個大門?

花城版音樂教案篇十一

教學目標:

1、富有感情的演唱《小朋友,愛祖國》這首歌曲。

2、理解歌詞內(nèi)容,從感受歌曲美得意境中,培養(yǎng)學生愛祖國的情感。

3、表現(xiàn)歌曲,為歌曲創(chuàng)編動作,完整的表現(xiàn)歌曲。教學重點: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教學難點:為歌曲創(chuàng)編動作,完整的表現(xiàn)歌曲教學準備:卡片、鋼琴、編排舞蹈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考考你:在同學們一年級的時候,我們學過一首歌,老師現(xiàn)在就要考考你們的記憶力了,等會老師會播放這首歌曲,九月開學季,老師你們準備好了嗎?幼教開學準備小學教師教案小學教師工作計...初中教師教案初中教師工作計...請同學們聽一聽,看看誰能說出它的歌名是什么。播放歌曲《做個好孩子》。這首歌曲告訴我們怎樣做才是個好孩子呢?(要誠實、勇敢、有禮貌)。

2、想一想:小朋友們,做個好孩子除了要誠實、禮貌、勇敢外,還應該具備哪些品質(zhì)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完成著下面三個問題,教師出示卡片“小蜜蜂愛,小魚兒愛,小鳥兒愛,”請你們根據(jù)自己的生活體驗來找出正確的答案。小動物們都非常熱愛他們生活的地方,那小朋友們是不是也要跟小動物們一樣呢?小朋友們也要愛我們的祖國。

二、學習歌曲。

1、初聽歌曲:請聆聽歌曲《小朋友,愛祖國》,邊聽邊想歌曲給人一種什么樣的感受,它的情緒是什么樣的?(熱情、歡快、有力的)。

2、再次聆聽歌曲,并小聲跟唱:讓我們再次去感受歌曲熱情、歡快、有力的情緒,同學們可以跟著音樂小聲的演唱。

-*********26272829。

第二課時。

《共產(chǎn)兒童團歌》。

一、看看。

觀看課件電影片段《紅孩子》,讓學生在情境中了解共產(chǎn)兒童團的精神風貌。

二、聽聽。

教師范唱《共產(chǎn)兒童團歌》。注意要唱出進行曲的風格。

三、動動。

聽賞鋼琴變奏曲《共產(chǎn)兒童團歌》并做律動。先請學生聽著鋼琴曲,然后學習先輩們扛紅纓槍的那種樣子,挺起胸膛,步伐整齊的做行進動作。再聽辨《共產(chǎn)兒童團歌》的主旋律共出現(xiàn)了幾次?跟隨每遍不同的音樂做不同的律動。

四、唱唱。

通過兩遍聽賞活動,學生已熟悉主旋律,為學唱歌曲作好了鋪墊。教師先有節(jié)奏地帶讀歌詞,再請學生輕聲跟唱歌曲。演唱形式可多樣化:有問有答,有領(lǐng)有合。

五、比比。

教師讓學生在前面律動的基礎(chǔ)上再加上一些與歌詞意境一致的動作,邊唱邊表演,分小組競賽,比一比哪組表演最符合歌曲的精神與情緒。

六、憶憶。

教師讓學生演唱《小列兵》,讓學生感受此曲與《共產(chǎn)兒童團歌》的異同。

七、編編。

教師出示固定節(jié)奏,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編班隊紀律歌曲,并填上自編歌詞。

19、賣報歌。

教學目的:

1.通過學唱《賣報歌》使學生了解解放前貧窮兒童的苦難生活,教育學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指導學生用輕快有彈性的聲音演唱這首歌。

2.認識降號及一個降號調(diào)各音的位置,通過視唱,模唱,初步熟悉一個降號調(diào)各音的位置。

1.《賣報歌》旋律色彩是明朗的,但所表現(xiàn)的情緒又與一般歡快,活潑的歌曲不盡相同,教師應啟發(fā)學生正確認識與表現(xiàn)音樂的速度和力度,完整表達歌曲的思想感情。

2.一個降號調(diào)各音位置。重點介紹聶耳創(chuàng)作思想,以及他創(chuàng)作的歌曲所產(chǎn)生的社會作用,讓學生了解什么才是優(yōu)秀歌曲,培養(yǎng)他們健康的審美情趣。課前準備:掛圖,錄音機等。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檢查坐姿。

花城版音樂教案篇十二

1、歌曲《我今天上學嘍》。

2、填詞活動《雄雞喔喔》、《跳踢踏》教學目標:

1、感受和體驗明快的歌曲節(jié)奏與情緒,張揚孩子的個性,展示他們在音樂方面的能力。

2、讓孩子們初步熟悉和喜愛新的學校,對上音樂課產(chǎn)生興趣,建立我是小學生的自豪感。

3、培養(yǎng)孩子自我認知能力,開始學會認識自我、認識新同學和適應新環(huán)境,從學習心態(tài)上實現(xiàn)從幼兒園到小學的轉(zhuǎn)變。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時間:三課時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聽曲擊掌。師生問好。

二、組織學生編排座位。

三、音樂活動。

1、聆聽歌曲《今天我上學嘍》。

和大家一樣有一群小朋友今天第一天上學,心情可高興了,來到學校唱起了快樂的歌曲。隨樂自由律動。

2、學習音樂問候語及常規(guī)音樂語。

接著孩子們來到了專門上音樂課的地方:音樂教室。上音樂課可以用怎樣的方式問好?(啟發(fā)學生用歌唱或律動問好)。

聆聽翻書的音樂、安靜的音樂、表揚的音樂等,并反復練習。

四、結(jié)束。聽音樂出室。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聽曲入室,師生問好。

二、音樂活動:想想、玩玩、出新招。

1、課件顯示p3的內(nèi)容。

2、上課鈴敲響了,小朋友們應該怎樣做?

3、討論交流。

4、唱一唱、演一演。

三、教學新歌《我今天上學嘍》。

1、觀看課件、聆聽歌曲。

2、討論:從歌聲中你聽出這些孩子第一天上學的心情如何?(興奮、愉快??)。

同自己的心情比較一下。

上學第一天你都做了哪些準備?(新衣服、新書包??)。

來到學校你都看到了什么?(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美麗的校園)。

3、學習歌詞。

配樂按歌曲的節(jié)奏朗讀歌詞。各組比賽背歌詞。

4、跟隨錄音唱詞兩遍。

5、演唱活動:金話筒(話筒對準誰,誰演唱)師生交替合作演唱、生生合作演唱。

四、創(chuàng)作活動。

1、根據(jù)歌詞,創(chuàng)編動作。

2、形式:小組比賽,那組編的動作創(chuàng)作的優(yōu)美即可獎勵。

3、選出最美的動作,由小老師帶領(lǐng)全體學生邊唱邊演。

五、表演。

1、自信獨唱。

2、集體評議。

六、結(jié)束。聽曲出室。第三課時。

一、組織教學。

聽曲入室,師聲問好。

二、音樂活動。

1、填詞活動:雄雞喔喔。早上起床,雄雞唱歌了。跟隨老師朗讀歌詞。

試一試,用你學會的歌曲《我今天上學嘍》填唱新歌詞。請?zhí)畹煤玫暮⒆赢斝±蠋煛?/p>

2、復習歌曲《我今天上學嘍》。

雄雞催我們早起,別遲到。我們背著書包唱著歌兒上學吧!復習歌曲《我今天上學嘍》。

4、律動:跳踢踏。

來到了學校,音樂老師請大家跳踢踏舞。沒有音樂怎么辦?跟隨老師朗讀歌詞《跳踢踏》。填新歌詞。邊唱邊跳。(即興隨意跳踢踏)鼓勵孩子上臺展示。評議、鼓勵。

三、結(jié)束。聽曲出室。第二課去同學家教學內(nèi)容:

1、律動:去同學家。

2、了解音的長短。

3、認識打擊樂:三角鐵、木魚。

4、小小音樂?。喝ネ瑢W家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聽覺意識,初步建立音有長短的概念。

2、能用三角鐵和木魚參與音樂活動,用體態(tài)動作感受和表現(xiàn)音樂的變化。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人際交往的智能,懂得建立同學友誼;培養(yǎng)熱愛同學的感情。教學重點、難點:

讓學生在輕松活潑的音樂中去體驗、感受和表達“去同學家”的愉快心情是重點:培養(yǎng)學生相互合作的能力,建立自信心是難點。教學準備:

三角鐵、木魚、課件。教學時間:兩課時。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聽曲入室,師生問好!

二、感受音的長短。

1、認識三角鐵、木魚。說一說(外形特點)聽一聽(音色特點)。

敲一敲(摸索多種演奏方法)。

2、對比敲擊三角鐵、木魚的聲音的長短。討論用哪件樂器敲合適?

討論用哪件樂器敲(波浪線)合適?

3、生活中哪些動物的叫聲長哪些短?(課件)模仿并討論。

4、你能用嘴發(fā)出長和短的音嗎?自由模仿,同桌討論。

三、游戲《考考小耳朵》。聆聽樂曲聽到像。。的音響時,做敲門的動作。

當聽到音樂中有像(波浪線)的音響時,與一位同學握手。

四、律動《去同學家》。

1、討論:去同學家的路上會怎么表演?

到同學家時要敲門,見到同學很高興怎么表演?

2、創(chuàng)設情境,全班同學隨音樂的情緒自由律動。

3、師生合作律動。

4、鼓勵自信的孩子上臺表演。

5、評議。

五、結(jié)束。聽曲出室。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聽曲入室,師生問好。

二、小小音樂劇《去同學家》。

1、導入。

故事:放學后,同學小明、小瑛高高興興的去馬璇璇家玩。聆聽音樂片段1、2、3,辨別哪段音樂表現(xiàn)場景、敲門、問好。

2、請三名同學示范。

3、自由組合,設計動作。

4、聽音樂自由表演。

5、變換形式再游戲。

全班圍成圈,請幾位同學扮小主人。當《場景音樂》起,有節(jié)奏的自由慢跑到圈上,各自請出兩位同學做搭檔?!秵柡蛞魳贰房勺约簞?chuàng)作。如:你好、請坐、請進等等。

6、音樂劇反復進行。

7、集體評議,選出表現(xiàn)出色的孩子及配合默契的小組。

三、復習歌曲《我今天上學嘍》。

四、結(jié)束。

在歌聲中出教室。第三課愛我的家教學內(nèi)容:

1、歌曲《溫暖的家》。

2、歌曲《爺爺過生日》。

3、歌曲《雁群飛》。

4、感受音樂的抒情及歡快。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充滿情感的《溫暖的家》和《雁群飛》歌曲,體會家的溫情。在欣賞美的歌曲旋律中感受親情的可貴。

2、通過學唱歌曲《爺爺過生日》,懂得尊重長輩,培養(yǎng)學生的認知能力,想象自己可為溫暖的家和家人做些什么。

3、能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演唱歌曲。要求背唱其中一首,并用體態(tài)和聲音去體驗抒情與活潑兩種不同情緒的歌曲。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時間:三課時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聽曲入室,師生問好。

二、教學新歌《溫暖的家》。

1、導入。

談話:最愛你的人是誰?講一些這方面的故事,讓大家分享。(輕聲播放此曲)我們都有們暖的家,和愛咱們的父母親,今天學習一首新歌來表達對父母的愛。

2、聆聽范唱,體會歌曲的基本情緒。

3、根據(jù)歌曲的情緒及歌詞含義為歌起名字。(溫暖的家、甜蜜的家、我的家??)。

4、跟錄音輕聲唱曲兩遍。

5、播放伴奏演唱后指出不足并改正。

6、引導用輕柔的聲音表現(xiàn)家的溫暖、親情的可貴。

7、鼓勵自信上臺獨唱。

8、集體評議。

三、創(chuàng)作活動。

為全曲創(chuàng)編幾個動作。

自由創(chuàng)作——各組比賽(那一組的動作最美、最多)邊做自己喜歡的動作邊演唱。

四、討論。

爸爸媽媽最愛你,你又能為他們做些什么呢?

五、作業(yè)。

1、把歌曲《溫暖的家》獻給爸爸媽媽,并請父母寫上評語。

2、填一填爸爸他的生日,并記住它。

3、把全家充滿溫情的照片貼在p10。

六、結(jié)束。聽曲出室。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聽曲入室,師生問好。

二、學習新歌《爺爺過生日》。

1、導入。(課件)。

看這個小姑娘溫暖的家中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為爺爺過生日)。

2、聆聽《爺爺過生日》。

3、討論問題。

1、同歌曲《溫暖的家》進行情緒上的對比。

4、再聽全曲,思考:除了小姑娘還有那些人?

5、再聽全曲,思考:小姑娘在爺爺過生日時送了什么?(蛋糕、生日歌)。

6、為了表示祝賀,我們也參與他們的生日party吧。聆聽并擊掌,用掌聲伴奏。創(chuàng)作活動:這樣擊掌不夠熱鬧,誰能嘗試用拍手和跺腳的方法創(chuàng)作更好聽的節(jié)奏為全曲伴奏。

7、咱們也為爺爺獻歌一曲。

8、聽唱學曲至熟練。

9、練唱游戲:金話筒。

三、創(chuàng)作活動——改編歌詞。

你還想為誰過生日?你將送給她什么?放到歌里唱出來。

四、結(jié)束。聽曲出室。第三課時。

一、組織教學。

聽曲入室,師生問好。

二、教學新歌《雁群飛》。

1、導入。(出示大雁的圖片)這是什么?想得到嗎?他們也有一個溫暖的家,每當天氣變涼的時候大雁們就一家人整齊的排成一字或人字飛到南方過冬,一路上相親相愛、互相幫助不分離。

2、創(chuàng)作活動。(啟發(fā)不同飛的動作,在活動中輕聲播放歌曲)大雁怎樣飛?自由創(chuàng)作。

用自己的動作隨樂律動。

3、音樂游戲:聆聽音樂,用手勢劃出旋律線。

4、聽唱歌曲至熟練。

5、練唱游戲:金話筒。

三、小組活動。

在組長的帶領(lǐng)下扮演大雁一家人,創(chuàng)設情景演一演。各組隨樂表演。集體評議。

四、結(jié)束。聽曲出室。

花城版音樂教案篇十三

第一單元音樂與生活第2節(jié)情感之聲【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感受和體驗音樂所表達的各種情感,感悟音樂是情感的藝術(shù)。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能分辨出音樂的段落、體裁、演奏樂器及表演形式。

1、欣賞三首不同情感的作品運用音樂要素分析特點.2、了解音樂小知識合唱、交響詩套曲。

3、了解三首作品的作者及創(chuàng)作背景.4、學唱陽關(guān)三疊主題?!窘虒W重點、難點】。

重點:感悟音樂與情感的作用和意義.難點:讓學生學會運用音樂語言分析音樂作品,學唱曲譜.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平臺教學課時:一課時一課前預習學案:

1歌曲背景:德沃夏克《母親教我的歌》作于1880年。原作為一首歌曲,是作者所作的包括八首歌曲在內(nèi)的歌曲集《吉普賽之歌》中的第四曲。本曲后來被改編為小提琴、大提琴等樂器的獨奏曲以及管弦樂曲、合唱曲等形式。除了大量的器樂作品之外,德沃夏克還創(chuàng)作了不少歌曲,其中歌曲集《吉普賽之歌》被認為是他歌曲創(chuàng)作的頂峰。所有的歌詞均取自波希米亞抒情詩人阿多爾夫?海杜克(1835-1923)的詩篇,本曲是其中流傳最廣的一首。在行板速度上輕輕流動的旋律,帶有搖籃曲的擺動感,句尾的切分節(jié)奏和大跳音程更增強了波浪式的起伏感,曲調(diào)溫和親切,表現(xiàn)了對往事的懷念。當這一抒情的旋律再現(xiàn)時,前兩句增加了一些裝飾變化,后面的樂句則有新的發(fā)展,形成了全曲的高潮,流露出一種難言的傷感,催人淚下。最后樂曲用哀婉動人的旋律終曲,給人意猶未盡的感覺。

1、知識與能力。

通過對比欣賞,能從標題性、體裁、題材、表現(xiàn)手法和藝術(shù)風格等方面辨別古典主義及浪漫主義音樂的不同之處,并能具備一定的音樂作品分析能力。

簡單了解音樂大師亨德爾、比才及其偉大的成就和影響,了解巴羅克時期,清唱劇、歌劇等相關(guān)的音樂名詞。

熟悉作品的主題旋律,能唱主題的音樂片段。

2、過程與方法。

強調(diào)聆聽、感受、體驗、實踐、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中去,熟悉作品的主題旋律,在鑒賞中融入“唱”的活動,獲得能動的體驗。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以積極的態(tài)度參與感受和體驗古典主義及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樂于了解與這兩個時期有關(guān)的音樂文化,主動進行相關(guān)的學習與探究活動。

4、重點。

了解優(yōu)秀作品的藝術(shù)價值,認識音樂與時代的緊密關(guān)系。

5、難點。

通過各種學習方法,力求對音樂作品與實踐緊密關(guān)系有一個較為清新的了解。

一、導(課前導學)【音樂知識】。

1、清唱?。呵宄獎〉钠鹪纯勺匪莸街惺兰o(500——1450)后期歐洲的“禮拜儀式劇”,曾譯“神劇”,是一種用于舞臺演出的多樂章大型宗教性聲樂套曲。有較具體的戲劇情節(jié),由許多種聲樂曲組成,用管弦樂隊伴奏。歌詞內(nèi)容多取自《圣經(jīng)》,少數(shù)非宗教題材作品稱為“世俗清唱劇”。聲樂部分有詠嘆調(diào)、宣敘調(diào)、各種重唱和合唱組成,管弦樂隊除了主要用作伴奏外,尚有器樂曲段落,如:序曲、間奏曲等。因此無化妝、動作表演和布景而區(qū)別于歌劇。注意:“清唱劇”是中文的翻譯,有時會引起誤解,似乎是沒有任何樂器伴奏之下的演唱。但這里指的是,只有演唱而沒有戲劇表演、無化裝和布景,區(qū)別于唱演結(jié)合的歌劇。

2、關(guān)于巴羅克:16世紀末至18世紀中葉起源于意大利并流傳于歐洲及拉丁美洲各國的一種音樂風格。巴洛克愿意為“怪異的珍珠”或“荒謬的思想”,被18世紀末期的文藝理論家用來稱為:17世紀以來的意大利那種外觀輝煌華麗、內(nèi)飾細致精巧、情調(diào)熱烈生動的建筑風格,此后就成為這一時期藝術(shù)風格的總稱。巴洛克音樂以復調(diào)音樂為主,旋律富有表現(xiàn)力,裝飾性很強,高貴莊嚴,氣勢雄偉,富有動力,常給人以緊迫感。

約翰?賽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德國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生于愛森那赫市音樂世家。十八歲起歷任多處教堂和宮廷的樂長及管風琴師。巴赫生前僅以管風琴演奏家著名,去世近百年后,其創(chuàng)作才得到應有的尊重。他篤信宗教,把路德派新教的眾多贊歌和教會樂器管風琴當作自己的創(chuàng)作素材和音樂構(gòu)思的核心,但又深受資產(chǎn)階級啟蒙思想的影響,這使他的宗教作品明顯地突破了教會音樂的規(guī)范,具有豐富的世俗情感和大膽的革新精神。其創(chuàng)作以復調(diào)手法為主,構(gòu)思嚴密,感情內(nèi)在,富于哲理性和邏輯性,并在德國民族音樂的基礎(chǔ)上,集十六世紀以來尼德蘭、意大利和法國等國音樂之大成,是巴羅克音樂發(fā)展的頂峰。巴赫的作品對歐洲近代音樂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為全人類音樂的進步和發(fā)展指明了寬廣的遠景,為世界古典音樂樹立了豐碑,因此,巴赫被稱為“西方音樂之父”。

巴赫一生作品浩如煙海,主要作品有:二百多部宗教及世俗“康塔塔”、若干部宗教《受難曲》、《b小調(diào)彌撒曲》、《平均律鋼琴曲集》、《創(chuàng)意曲集》、《古鋼琴組曲》、小提琴和大提琴《無伴奏奏鳴曲》、《勃蘭登堡協(xié)奏曲》六首、《樂隊組曲》四首和大量管風琴曲及晚年所著《賦格的藝術(shù)》一書。

【作曲家:亨德爾】喬治?弗里德里希?亨德爾(1685-1759),著名的英籍德國作曲家。生于德國哈勒,師從管風琴家查豪學習作曲,后在教堂內(nèi)任管風琴師及藝術(shù)指導。因愛世俗音樂,乃于1703年遷居漢堡——當時唯一有民族歌劇的德國城市,開始從事歌劇的創(chuàng)作。1706年后,在漢堡威爾及倫敦兩地進行創(chuàng)作,不久成為英國的音樂權(quán)威人士。1717年定居英國,1726年加入英國籍。一生共創(chuàng)作了《阿爾西那》、《奧蘭多》等四十六部歌劇,除五部外,其余均在倫敦創(chuàng)作。后因反對勢力迫害,作品遭禁演,劇院被迫倒閉。從三十年代末開始,從事于沒有舞臺表演的清唱劇創(chuàng)作。共寫了三十二部清唱劇,其中絕大部分是在英國創(chuàng)作的,對英國的音樂發(fā)生深遠的影響。他擅長寫作大型戲劇性作品,是偉大的合唱大師,當之無愧的“清唱劇之父”。

清唱劇《彌賽亞》是亨德爾最杰出的作品,作于1741年,其間,亨德爾正在愛爾蘭舉辦系列音樂會,因此該劇于1742年在愛爾蘭首都柏林首演,1743年在倫敦上演,大受歡迎?!稄涃悂啞窡o疑是亨德爾標志性的作品,全世界愛樂者無人不曉這部偉大的作品?!皬涃悂啞保╩essiah)一詞是希伯來文,意為“受膏者”,古代猶太人在封王時,要舉行一個涂油膏的儀式,被膏者才有資格成為君王,因此“彌賽亞”是君王的別稱。這部清唱劇講述的是猶太人心目中的“彌賽亞”---耶穌的一生。

清唱劇分為三個部分,共54首樂曲,由宣敘調(diào)、詠嘆調(diào)、重唱與合唱組成。

第一部分:《預言與成就》、第二部分:《受難與得勝》、第三部分:《復活與光榮》劇中合唱的應用非常成功,其簡練有力又宏偉壯麗的合唱成為劇中最引人注目的音響,突出表達了一種集體的、群眾的力量,使該劇超越了個人及宗教的性質(zhì)-------個別英雄與宗教題材已演變成人類精神的一種象征性因素。【音樂分析】《彌賽亞》(一個孩子將為我們誕生)。

歌?。阂环N綜合音樂、詩歌、舞蹈、文學、戲劇,并以歌唱為主的藝術(shù)形式。如:《小二黑結(jié)婚》《白毛女》《洪湖水浪打浪》《蝴蝶夫人》《圖蘭朵》等等。

歌劇《卡門》完成于1874年秋,是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劇,也是當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劇。四幕歌劇《卡門》主要塑造了一個相貌美麗而性格倔強的吉卜賽姑娘——煙廠女工卡門。卡門使軍人班長唐?豪塞墮入情網(wǎng),并舍棄了他在農(nóng)村時的情人——溫柔而善良的米卡愛拉。后來唐?豪塞因為放走了與女工們打架的卡門而被捕入獄,出獄后他又加入了卡門所在的走私販的行列??ㄩT后來又愛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奧,在卡門為埃斯卡米里奧斗牛勝利而歡呼時,她卻死在了唐?豪塞的劍下。

一、清唱劇《彌賽亞》《一個孩子將為我們誕生》。

1、欣賞清唱劇《彌賽亞》第二部分中著名的合唱曲《哈利路亞》,交流感受。(風格特點、情感表達、演唱形式等)。

2、了解什么是清唱劇。

3、了解巴羅克音樂及音樂風格。

4、了解巴羅克音樂的頂峰:亨德爾與巴赫。

5、作品分析:

7、總結(jié)本曲最大的特點,完成課本的相關(guān)書寫要求。

二、《哈巴涅拉》(選自歌劇《卡門》第一幕)。

1、什么是歌劇。(欣賞中外歌?。?。

2、作品介紹。

3、作品賞析。

4、介紹哈巴涅拉。

5、練習節(jié)奏(體會)2/4x.xxx|xxxxx|。

6、總結(jié)對比,完成下列表格。

哈巴涅拉。

四、小結(jié)與作業(yè)。

收集一首古典樂派或浪漫樂派音樂作品的音像資料并欣賞,結(jié)合本科所學的內(nèi)容,寫一篇音樂隨筆(感想、分析、見解、體會等皆可)第一單元音樂與生活第1節(jié)生命之歌【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感受和體驗伴隨生命歷程的各類音樂,感悟音樂在人類生命中的作用和意義。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能初步感受音樂的內(nèi)容與風格特點,分辨出每首樂曲的表演形式。

1、欣賞三首以生命的開始-成熟-終結(jié)的音樂作品運用音樂要素分析特點.2、了解音樂小知識舞劇搖籃曲交響曲。

3、了解三首作品的作者及創(chuàng)作背景.【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感悟音樂與人類生命的作用和意義.難點:讓學生學會運用音樂語言分析音樂作品,通過聆聽記錄音樂片段.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平臺教學課時:一課時一課前預習學案:

4、4/。

4、6/8等復拍子,也有3/4拍子的,節(jié)奏、拍節(jié)不強調(diào)重音,但律動整齊,以適應表現(xiàn)搖籃徐緩、搖曳的特點。速度緩慢,大多是行板(andante);力度較弱,一般不超過中強(mf);調(diào)式一般用明朗的大調(diào)式;演出形式一般為女聲獨唱。

2、舞劇《魚美人》首演于1959年,是由我國著名作曲家吳祖強和杜鳴心作曲,由當時在中國任教的前蘇聯(lián)著名舞蹈家彼?安?古謝夫和他的中國學生們集體編導。這部舞劇曾分別榮獲中華民族二十世紀音樂和舞蹈的“經(jīng)典獎”,在美國、英國、俄羅斯和香港地區(qū)進行了成功的演出?!遏~美人》的故事情節(jié)是講述海底美麗善良的魚美人,愛上了人間勤勞勇敢的獵人,但是遭到了兇惡的山妖的阻撓和破壞,在人參老人的幫助下,獵人和魚美人終于戰(zhàn)勝了山妖的魔法,結(jié)成一對幸福的伴侶。

真正的藝術(shù)沒有任何例外,它直接來自內(nèi)心,來自對生活的經(jīng)驗,對生活的思考與實踐.-艾夫斯作業(yè):

花城版音樂教案篇十四

教學目標:

一、通過歌曲學習,了解音樂家舒伯特得藝術(shù)人生、藝術(shù)魅力及情感世界,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得興趣,培養(yǎng)終身熱愛音樂得情感。

二、指導學生用柔與、甜美得音色與連貫得方法深情地演唱歌曲,感受歌曲得柔情真摯得愛,培養(yǎng)熱愛母親,熱愛生活得情感。

三、了解《搖籃曲》得曲式結(jié)構(gòu)及這種歌曲體裁形式,體會它得風格特點,感受不同藝術(shù)形式演繹搖籃曲得不同魅力。

教學重點:

能用歌聲表達歌曲蘊含得情感。

教學難點:

裝飾音、附點音符得掌握。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走進音樂大師得人生。

1、談母愛。

師:“世界上最偉大得愛!―――莫過于母愛”“下面我們來瞧瞧詩人與畫家就是如何表現(xiàn)母愛得。”

2、欣賞有關(guān)搖籃曲得圖片,回憶自己得童年。

3、想象為圖畫選擇音樂應該就是怎樣得?(速度、力度、情趣)。

3、引出《搖籃曲》這種體裁。

――哄孩子入睡演唱得歌曲叫作搖籃曲。

4、故事一盤土豆激發(fā)情感,走進舒伯特。

師:“下面要聽到得歌曲就就是一位偉大音樂家在菜單上寫下得一首搖籃曲,您們想知道就是怎么回事嗎?”

這位偉大得音樂家就就是―――奧地利譽為天才作曲家舒伯特。

二、學習歌曲《搖籃曲》。

1、欣賞大師作品《搖籃曲》感受情緒、速度、力度。

2、采用聽唱法哼唱歌曲,想象入睡得情景。

3、觀察旋律特點,發(fā)現(xiàn)重復句,了解曲式結(jié)構(gòu)。

4、難點突破:(采用得方法:體驗式)。

a、感受搖籃“搖得得感覺”對比不帶附點與帶附點得不同,引導唱好附點節(jié)奏。

b、裝飾音得演唱裝飾音演唱自然、輕聲一帶而過得感覺。啟發(fā)學生邊演邊唱,邊體驗!

三、創(chuàng)設情境,戲劇演繹。

1、即興創(chuàng)作表演母愛得情境(大膽表現(xiàn))。

2、生生,師生評價。

四、釋放情感。

1、學生對媽媽說一句心里話。

3、千言萬語難以表達我們對媽媽得感激之情,就讓我們帶著對媽媽得深深得愛再一次演唱這首《搖籃曲》結(jié)束。

五、課后延伸——進一步走進舒伯特得情感世界了解她得內(nèi)心世界,創(chuàng)作靈感等方面。

花城版音樂教案篇十五

教學內(nèi)容:

學唱歌曲《落水天》。

欣賞《廣東獅子鑼鼓》。

教學目的:

1、通過學唱《落水天》,讓學生熟悉廣東客家山歌的風格特色,感悟鄉(xiāng)音之美,并了解人民的生活帶有濃郁的地方風情。

2、聽賞〈廣東獅子鑼鼓〉,讓學生感受廣東民間鼓樂及歌舞,并能選擇合適的樂器鞏固已學的×××等節(jié)奏型。

3、通過音樂情景的學習,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教學重點:感知“doremi”的音高,,有感情演唱歌曲。教學難點:節(jié)奏型的掌握和表現(xiàn)。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音樂軟件、打擊樂器、電子琴。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通過學唱《落水天》,讓學生熟悉廣東客家山歌的風格特色,感悟鄉(xiāng)音之美,并了解人民的生活帶有濃郁的地方風情。

教學過程。

二、欣賞歌曲〈頭頂長西瓜〉。

1、教師放歌曲,請會唱的學生隨歌曲進行歌唱。提問:

(1)歌曲將的是怎樣的一件事?

(2)歌曲是我國哪一個地方的歌曲?

(3)你還會唱哪些廣東歌曲?

2、教師再放歌曲錄音,請學生歌唱歌曲。

三、學習歌曲〈落水天〉。

1、感受音樂(播放課件)。

(1)這首歌曲是我國哪一個地區(qū)的歌曲?

(2)這首歌曲是用哪個地方的方言進行歌唱的?

(3)誰能說幾句客家話?

2、請學生隨歌曲拍節(jié)奏,教師同時朗誦歌詞。

3、學生聽音樂朗誦歌詞,讓學生通過有節(jié)奏的朗誦歌詞,感受這首廣東名歌風味的特色節(jié)奏“××××·”

4、聽中唱。由學生跟隨錄音范唱進行模唱,并學習用廣東客家方言演唱,讓學生從方言語調(diào)中感受廣東民歌風格。

5、教師教唱,及時指出不當之處。

五、小結(jié)。

教學反思:

教學目的:

復習,進一步鞏固《落水天》。

教學過程:

二、復習歌曲《落水天》。

1、聽中敲。啟發(fā)學生,讓學生聽聽。

(1)用什么樂器表現(xiàn)雨滴比較合適?

(2)還能聽到什么聲音嗎?

(3)用什么樂器表現(xiàn)比較合適?

2、感受音高。唱熟歌曲后,請同學看看歌曲《落水天》是由那幾個音編成的,并跟隨老師聽音樂打出“doremi”的手號。

3、聽中比。引導學生感受“doremi”三個音,比一比哪個最低?哪個最高?

4、聽中做。播放音樂,請學生跟隨歌聲打出第1、2小節(jié)中“doremi”的手號。

5、唱中動。三名學生分別帶上“doremi”的頭飾,聽老師彈琴,當聽到“do”就請帶”do”的同學選擇一種動作,表示聽到的音與自己戴的頭飾的音相符。

三、小結(jié)。

教學反思:

教學目的:

聽賞〈廣東獅子鑼鼓〉,讓學生感受廣東民間鼓樂及歌舞,并能選擇合適的樂器鞏固已學的×××等節(jié)奏型。

教學過程:

一、欣賞〈廣東獅子鑼鼓〉。

1、教師出示多媒體課件,請學生看一看都有哪些樂器是他們認識的?然后播放“鑼、鼓、鈸”打擊樂器發(fā)出的節(jié)奏音響,引導學生看課件。熟悉讀鑼鼓經(jīng)。念鑼鼓經(jīng)的有多種形式:排腿年鑼鼓經(jīng)、拍桌子念鑼鼓經(jīng)、拍腿念鑼鼓經(jīng)等。

2、教師放樂曲《廣東獅子鑼鼓》請學生欣賞。提問:

(1)你能說出樂曲中用了哪些樂器嗎?它們的名稱是什么?

(2)在什么日子里能聽到鑼鼓聲?

(3)在什么日子可以看到舞獅子?

(4)你能見過舞獅子嗎?

(5)你能模仿舞獅子的動作嗎?

3、教師介紹:舞獅子是廣東傳統(tǒng)的民間表演,在慶祝節(jié)日和大型慶?;顒又卸加袩o不獅子表演。

學生適當?shù)膸椭?/p>

二、小結(jié)。

教學反思:

第二課和朋友在一起。

教學內(nèi)容:

1.學唱歌曲《拍皮球》。

2.學唱歌曲《對不起,沒關(guān)系》。

3.學唱歌曲《生日歌》、《我們歌唱》。

教學目的:

1、通過演唱歌曲,感受同學間的友愛和樂趣,體會友情的可貴。

2、讓學生在歌唱中能用自己的聲音唱出f、p不同力度,并感知3/4拍。

3、能用自己好聽的聲音歌唱歌曲。

4、通過音樂藝術(shù)的集體表演和游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在集體中的協(xié)調(diào)能力。

教學重點:體會同學間的友愛、合作精神。

教學難點:讓學生在歌唱中能用自己的聲音唱出f、p不同力度,并能以好聽的聲音進行歌唱。

花城版音樂教案篇十六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小毛驢》能背唱歌曲,讓學生自然、輕快聲音來演唱曲。2、通過欣賞圖片、綜合體驗等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

3、從音樂中感受動物可愛得形象并加以想象、創(chuàng)作模仿。

教學重點難點:。

1、培養(yǎng)學生得創(chuàng)作能力。

2、能掌握歌曲中得八分音符得節(jié)奏。

教學教具:

鋼琴、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師:復習歌曲《在農(nóng)場里》。

師:今天老師還帶來圖片,玩?zhèn)€游戲,讓學生分辯動物,瞧瞧唐老鴨農(nóng)場有哪些動物。

b、師:說說馬與小毛驢得區(qū)別、

c、傳說中得八仙之一張國老,騎著小毛驢遨游天下得形象流傳至今,影響廣泛,很多人都希望自己騎著毛驢過著快樂得生活。驢得優(yōu)點之一就是勤懇。驢得優(yōu)點之二就是純樸老實。

二、新課教學。

1、師:這節(jié)課學習一首與動物有關(guān)得歌曲《小毛驢》,聆聽一次音樂找出《小毛驢》得叫聲,并且進行模仿叫聲。

扳書:333333︱2232︱1—︱。

咕嚕嚕嚕嚕我摔了一身泥。

學生用自然得聲音輕巧得模仿聲,保持笑臉來發(fā)聲。指導學生正確用咕、嚕、等音來發(fā)聲,并在自然中養(yǎng)成良好得唱歌習慣。

2、歌曲旋律。

用lu來跟鋼琴模唱旋律。

唱譜兩遍來,熟悉旋律。對歌曲得旋律熟悉。

3、節(jié)奏歌詞練習。

老師范唱歌曲,聽后教師用打擊樂器來念詞、

用打擊樂器或用拍手得形式,進行節(jié)奏訓練,為歌詞伴奏。讓學生熟悉歌詞,風趣得特點來感受歌詞,并掌握節(jié)奏。

4、學唱歌曲。

a、學生隨琴演唱歌曲、

b、學生唱熟歌曲并背詞,學會歌曲。教師再放一遍歌曲、

5、填譜,讓學生再次熟悉旋律得走向。讓學生說說上行、下行、與同音反復。

三、綜合體驗。

師:唐老伯農(nóng)場里有哪些動物。

三、綜合體驗。

師:唐老伯農(nóng)場里有哪些動物。

生:小雞、鴨子、小羊、狗、小毛驢。

師:要就是讓您們來開農(nóng)場,您會養(yǎng)什么動物。

師:您們可以為您自己養(yǎng)得開心農(nóng)場起個名字,相互參觀農(nóng)場。

生:分組分角色來表演,學生自由展示她們得才能。讓每個學生都活動起來讓學生走進愉快中得音樂,并學會歌曲。

四、音色聽辨。

欣賞《donkeydonkeyibegyou》讓學生感受一首英文得小毛驢得歌曲,走進音樂世界,并在農(nóng)場里開音樂會。

五、小結(jié):愛護我們動物,保護好環(huán)境。熱愛大自然,懂得欣賞動物得美。讓我們生活越來越有趣,如歌般得美好。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花城版音樂教案篇十七

教學內(nèi)容:

1、學唱與欣賞歌曲《落雨大》。

2、學唱《海娃變油娃》。

3、觀看《第十六屆亞運會開幕式音像視頻》。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學唱《落雨天》《海娃變油娃》,讓學生熟悉廣東客家山歌的`風格特色,感悟鄉(xiāng)音之美,并了解人民的生活帶有濃郁的地方風情并啟發(fā)學生愛南海、愛祖國的情懷。

2、觀看《十六屆亞運會開幕式音像視頻》,感受時代賦予《落雨大》的獨特魅力。教學重點:歌曲情緒的掌握,二拍子和三拍子節(jié)拍感的復習,后十六音符節(jié)奏型的演唱。

教學難點:廣東童謠與客家山歌韻味的演唱。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音樂軟件、鋼琴。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總結(jié)上學期學習的情況。

二、提出新學期新要求:

課前準備,課堂上的要求。

三、欣賞《落-1-雨大》。

1、欣賞《落雨大》,談談聽的感受?在哪聽過?說了什么?

2、老師簡介在舊社會,廣東的一些習俗并學說廣東話比如:穿花鞋,水浸街,上街賣??

3、看視頻《十六屆亞運會開幕式音像視頻》,說說感想。

老師介紹這首歌曲是十六屆亞運會開幕式上的一首歌曲,代表了廣東的地方特色。

四、有時間學讀《落雨大》歌詞,各種形式的朗讀。

第二課時。

一、練聲。

二、玩一下手號,唱一唱短旋律:121、131、532、161.。

三、學唱歌曲《落雨大》。

1、聽范唱,拍節(jié)拍,感受情緒。

2、lu哼唱。

3、讀詞。

4、唱詞。

5、加律動,邊做邊唱。

6、分組演唱,各種形式的表演唱。

四、總結(jié)、下課。

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

一、練聲。

二、復習歌曲《落雨大》。

三、學唱歌曲《海娃變油娃》。

1、聽范唱:說說感受。

2、復習2拍子的節(jié)拍感,再聽范唱,這首是2拍子嗎?有何不同?

3、學習三拍子的節(jié)拍感,再聽范唱,邊聽邊拍。

4、用lu哼唱。

5、讀詞,唱詞。

注意后十六分音符的演唱。

6、模仿石油工人的勞動動作來邊唱邊表演。

四、總結(jié)、下課。

教學反思:

第二課感知音的高低(三)。

教學內(nèi)容:

1、學唱歌曲《小鈴鐺》復習音樂手勢doremila。

2、學唱歌曲《瑤家兒童愛唱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不同活動、游戲中感受和體驗“do、mi、sol、la”音高。通過學唱歌曲復習鞏固音高,并參與歌舞表演。

2、能用“do、mi、sol、la”三個音隨意的組合成自己的歌。

教學重難點:能用“do、mi、sol、la”隨意的組合成自己的歌。

教學準備:多媒體音樂軟件、鋼琴。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景。教師穿上瑤族服裝邊唱邊跳。帶同學走進瑤寨。

二、節(jié)奏語言引入。教師請同學用這樣的步伐跟教師去瑤寨。

××××|。

小朋友嘍。

××××|。

去瑤寨嘍(口念歌詞手拍節(jié)奏。)。

三、看。播放多媒體課件《瑤家兒童愛唱歌》,請同學觀看瑤家兒童的歌舞。

四、唱。請同學一起來唱《瑤家兒童愛唱歌》。教師可采用接龍游戲演唱。

五、動。熟唱后,播放多媒體課件請同學模仿瑤族舞步跳起來。腳步動作:左右左跳;右左右跳。

六、憶。啟發(fā)學生在演唱中想想這首歌由哪些音組成。

奏圖。課件3是由三角鐵組成的節(jié)奏圖。

八、匯報表演。請同學演唱自編歌曲。

第二課時。

一、玩玩、動動。

玩游戲:請同學聽到這樣的音樂向上揮手solsolmi|solsolmi|misolsoldo|mimimi|。聽到這樣的音樂向下?lián)]手:domimire|dorela|laredola|dodola|。

二、游戲。

三、學唱。

《小鈴鐺》。播放課件《小鈴鐺》請同學跟教師一起唱《小鈴鐺》并輕輕敲擊自制的簡易鈴鐺。原來”do、mi、sol”三個音可以那么好聽的歌曲。

四、鞏固知識。

請同學熟唱《小鈴鐺》后,教師可以像教唱歌詞一樣教唱唱名,使學生在有一定音樂感受的基礎(chǔ)上唱唱名。最后教師可做如下活動讓一組同學邊敲鈴鐺演唱,一組同學唱唱名,一組同學打手號。

七、小結(jié)。

教學反思:

第三課十個小印第安人。

教學內(nèi)容:

唱游歌曲《十個小印第安人》。

教學目標:

通過唱游活動,融入人文知識的教學,讓學生了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風格、不。

同文化的生活環(huán)境。

教學重難點:感受不同的風格、不同文化的生活環(huán)境。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鋼琴。

教學過程:

一、復習、表演。

二、學唱新歌。

1、游戲引入。

教師提出要求:請同學們聽音樂自報編號進課室。

講故事??凑n件講故事,鼓勵學生用簡單語言描述“十個印第安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戲”。

2、聽唱歌曲。請同學們哼唱旋律、默唱歌詞,然后跟唱歌詞、學會歌曲。

3、背唱歌曲。請同學們邊做跑跳步,邊背唱歌曲。

4、與人文知識結(jié)合。介紹印第安民族風俗、習慣、服飾等。

5、創(chuàng)設情景同學們用老師準備好的色彩小紙條化裝成印第安人。

三、即興表演。戴頭飾的十名學生,隨著歌詞里的數(shù)字一個個出場,跳印第安人風格的跑跳步,然后,再隨音樂一個個退場,或者一個個躲藏起來。

四、接龍游戲。讓十個扮演小印第安人的學生按順序到同學中找其他人互換頭飾和禮物,圍著篝火多跳幾遍,讓全班同學都有機會扮演小印第安人參與跳舞和活動,達到全班體驗音樂律動的效果。

五、小結(jié)。

教學反思:

第四課律動音樂《向前走》。

教學內(nèi)容:

律動《向前走》學唱歌曲《向前走》。

教學目標:

花城版音樂教案篇十八

答題內(nèi)容:

《思鄉(xiāng)曲》。

一、三維目標:

知識目標:(1)了解什么是“自由變奏”?(2)學唱民歌《城墻上跑馬》(3)引導學生對第一部分的三段音樂作分析。(4)引導學生對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音樂的速度情緒變化等作分析。

能力目標:開闊音樂視野,增強感受聽辨鑒賞音樂的能力,提高音樂文化修養(yǎng)。

情感目標:通過對音樂作品的賞析,讓學生感悟到思鄉(xiāng)是中國人中國音樂一個永恒的主題,培養(yǎng)學生用真情實感去表現(xiàn)音樂的能力。

二、教學準備:課前先布置學生去查閱、了解有關(guān)馬思聰這位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的生平及《思鄉(xiāng)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采用的音樂主題。

三、教學重難點:體會音樂作品“自由變奏”的特點、情緒變化及作品分析。

四、教學方法:引導、討論。

五、教具準備:vcd、電腦、課件、鋼琴。

六、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2、新課導入:播放根據(jù)李白的《靜夜思》改變的通俗歌曲。

學生:老師,這不是李白的《靜夜思》嗎?表達的是詩人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很好聽!

老師:是的,說的非常好。古往今來許多文學家、藝術(shù)家都曾以不同的形式表現(xiàn)思鄉(xiāng)這一永恒的主題。感受了文人表達的思鄉(xiāng)作品后,今天我們要著重欣賞由音樂表達的思鄉(xiāng)作品,馬思聰?shù)摹端监l(xiāng)曲》。

3、放《思鄉(xiāng)曲》音樂,請同學來介紹他們所收集的馬思聰?shù)纳郊啊端监l(xiāng)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采用的音樂主題。(老師總結(jié)并加以肯定)。

老師把民歌《城墻上跑馬》的曲譜歌詞呈現(xiàn)在電腦的大屏幕上,老師伴奏,學生學唱.

1)、第一部分三段音樂的'欣賞。

b、學生答:感覺三段音樂都會有相似的音,象都有個共同的根基。音樂有思念故鄉(xiāng)的憂傷情感在里面。

c、老師總結(jié):第二段是第一段的變奏與引伸,相同骨干音有1、2、3、5、6,第一段與第三段音樂有著更為廣泛的聯(lián)系,主要表現(xiàn)在骨干音完全相同上,第三段具有第一段音樂一定的再現(xiàn)功能。第一部分柔和、帶有暗淡色彩的旋律以一種感嘆的訴說語調(diào),把思念故鄉(xiāng)時憂傷的情緒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d、師生哼唱第一部分的三段音樂主題。

(2)、第二部分音樂欣賞。

a、思考問題:第二部分與第一部分的音樂在速度、情緒在有什么不同?它表現(xiàn)了什么情景?b、學生答:第一部分速度輕緩、情緒憂傷;第二部分速度加快,情緒是喜悅的,好象是游子回家了。

老師總結(jié):與第一部分速度輕緩、情緒憂傷感傷的音樂相比,第二部分速度加快,情緒變得明朗,似沉浸在美好的回憶中,又似游子夢回故里,沉醉在親人中間,心中充滿了對生活的美好憧憬。

(3)第三部分音樂欣賞。

a、思考問題:第三部分的音樂特點是什么?它又表現(xiàn)了什么情感?

b、學生答:再現(xiàn)民歌的音樂主題,音域提高了八度,再次感受到游子綿綿不斷的憂傷的思鄉(xiāng)之情。

c、老師總結(jié):第三部分音樂是一個縮減再現(xiàn)的段落,僅僅變化再現(xiàn)了第一部分第一段的音樂旋律,并移高了一個八度顯得更加纏綿悱惻蕩氣回腸,樂曲短小的結(jié)尾充滿茫茫的愁緒,最后結(jié)束在不協(xié)和、不穩(wěn)定的和弦上,曲終意未盡。無窮盡的相思理不清,斬不斷,久久縈繞在心頭。

(4)、復聽全曲。

教師總結(jié):同學們,《思鄉(xiāng)曲》哀婉、纏綿,如泣如訴,帶著濃濃的思鄉(xiāng)愁情,把遠離故鄉(xiāng)的游子那種要回故鄉(xiāng)而不能回的情境,栩栩如生地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也讓我們感受到曲作者馬思聰魂牽夢縈的鄉(xiāng)思和縷縷不斷的憂傷。

七、課堂拓展延伸。

欣賞有關(guān)思鄉(xiāng)的優(yōu)秀歌曲:《念故鄉(xiāng)》、《我的肯塔基故鄉(xiāng)》、《故鄉(xiāng)的親人》。

八、師生同唱《思鄉(xiāng)曲》主題音樂。

九、課后小結(jié):只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音樂課堂的思考與實踐活動中,學生才不會被動的聽、被動的接受,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聽辨能力、感受能力、以及音樂實踐能力。使課堂氣氛活躍,調(diào)動起學生的音樂興趣。

花城版音樂教案篇十九

教學內(nèi)容:

1、《拍手謠》。

2、《唐老伯有個小農(nóng)場》。

教學目標:

1、根據(jù)兒歌得節(jié)奏,利用自己身體各個部位,嘗試創(chuàng)編節(jié)奏游戲。

2、準確合拍地演奏兒歌節(jié)奏,培養(yǎng)節(jié)奏感與對節(jié)奏得興趣。

第一課時。

二、復習、表演。

三、學習歌曲。

1、放音樂《拍手謠》,師生根據(jù)兒歌節(jié)奏,共同邊拍手邊復習兒歌《拍手謠》。

2、鼓勵幼兒嘗試用手進行節(jié)奏與節(jié)拍得練習。

家,有得獨自上臺表演;有得拉著小伙伴一同上臺表演;還有得組長帶領(lǐng)全組上臺一起表演;表演得氣氛空前高漲,教師與同伴得表揚,讓每一位學生都體驗到獲得成功后得喜悅。

3、繼續(xù)鼓勵學生用身體得其她部位進行嘗試。

有得學生兒用手拍腿;有得幼兒雙腳交替踏;還有得學生用手打響聲。

4、教師講評:表揚所有學生得創(chuàng)編行為,激發(fā)她們對節(jié)奏得繼續(xù)探索。

教師:“孩子們今天瞧到您們把一個簡單得兒歌變成這麼好玩得游戲,我覺得您們可真了不起!我們知道了用自己身體得不同部位可以進行節(jié)奏創(chuàng)編游戲,美妙得節(jié)奏就在我們身邊,希望小朋友們能更多得發(fā)現(xiàn)身邊美妙得節(jié)奏。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唐老伯有個小農(nóng)場》;能模仿歌曲歌詞創(chuàng)編歌詞;邊唱邊表演,并請部分同學選擇合適得敲擊樂器嘗試為演唱配伴奏。

2、能在音樂形象中聽辨出雙簧管得音色與圓號得音色。

3、感受音樂“快”與“慢”得對比,能用學過打擊樂器為小歌舞劇創(chuàng)編聲響。

教學重難點:

1、通過音樂中動物得小故事培養(yǎng)學生對不同樂器其音樂色得感受。

2、從直觀上增添了孩子們對音樂得感受與識別。

3、模擬故事內(nèi)容,進行音樂表演活動得。

教學準備:多媒體音樂軟件、鋼琴。

教學過程。

一、瞧瞧。

播放課件《唐老伯有個小農(nóng)場》,帶學生參觀唐老伯得小農(nóng)場,在農(nóng)場里瞧到哪些動物,它們就是怎樣叫得。

二、聽聽。

請學生聽聽教師在農(nóng)場瞧到得。如,教師可模仿迪士尼樂園里得唐老鴨音色演唱《唐老伯有個農(nóng)場》,激發(fā)學生學唱得興趣。

三、模唱。

請同學們模仿教師得演唱音色進行學唱。當唱到“這兒吱吱吱,那兒吱吱吱,處處吱吱吱”時,用“p”得要求唱出各種動物得神態(tài)。

四、玩玩。

熟唱歌曲后,請學生設計最有特征得動物動作,模仿動物得叫聲,邊唱。

五、敲敲。

請學生自選敲擊樂器為《唐老伯有個小農(nóng)場》伴奏。示意學生敲擊得動作應有重有輕,要按書中提示得敲擊,并要明確打擊樂得伴奏地位,學會與歌唱得聲音協(xié)調(diào)起來,不要喧賓奪主。

六、匯報演出。

全班召開農(nóng)場聯(lián)歡會,一部分同學拿敲擊樂器伴奏,一部分同學扮演各種動物。在農(nóng)場里,除了有小雞,小羊,還有小牛,小鴨,小兔,小狗等很多小動物。鼓勵學生即興編詞邊唱邊表演。教師可讓學生在反復多次得音樂表演中學會聆聽音樂,表現(xiàn)音樂。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0933238.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