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指讀者閱讀完一本書、一篇文章或觀看完電影、電視劇等作品后,對所讀、所看內容產生的個人感受和思考的一種文字表達形式。讀后感是對作品中人物、情節(jié)、主題等方面進行分析和評論的過程,它可以幫助讀者更深入地理解作品,提升閱讀體驗。讀后感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通過書寫讀后感可以幫助讀者思考和總結自己的閱讀體會,進一步培養(yǎng)自己的閱讀能力和分析能力。在寫讀后感時,可以引用書中的片段、對話或名言警句,增強文章的說服力和可讀性。以下是一些經典散文的讀后感文章,希望能夠引起大家對于文學的思考和熱愛。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聽讀后感篇一
以前上學的時候,我總是不敢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害怕不能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后來,不喜歡跟陌生人聊天,害怕不能引起別人的興趣導致冷場?!罢f話”變成了我的負擔,成了我不自信的來源。我用網(wǎng)上查到的“血型論”、“星座論”來支持自己的想法——我是個天生不善言論的人。
師范畢業(yè),我成了一名教師,成了一名每天都要用嘴巴說來工作的人。經過這么多年的積累,每一節(jié)課上我都能講清楚要教給孩子們的知識重點,我都能講明白孩子們遇到的知識難點。但是,每節(jié)課維持課堂紀律占據(jù)了課堂的不少時間。我認為,低年級的孩子注意力不持久必須時不時地來提醒;我認為,我有責任在看到他們沒有認真聽的時候進行提醒……總之,我認為,我是一個稱不上很優(yōu)秀,但也算得上差不多優(yōu)秀的教師!
可是,看到那本《怎么說孩子才會聽》這本書的時候,我又變回了那個不自信的我。這并不是一本啟發(fā)教師如何在課堂講課的書。它在書中講了很多家長和孩子間發(fā)生的小故事和小例子,確切地說它就是一本幫助媽媽爸爸教育孩子的教科書。
那天中午為了幫助我快速午睡,我才第一次翻開了它。剛開始看,我覺得挺有意思:看著書中畫得小漫畫就想起了小時候看得小人書;看著畫中小孩子的無理取鬧和野蠻行徑就想著自己小時候有沒有這樣折騰自己的爸媽??墒?,每個反面故事之后的解決版故事中,那些父母簡單的幾句話就能讓孩子轉變無力取鬧的行為,成了聽話、理解父母的好孩子。這讓我覺得非常神奇。原來,適時適事的語言策略既能避免孩子與成人之間的隔閡又能輕松有效的解決那些看似繁瑣復雜的問題。
雖然我還沒有孩子,但是我的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和一大群各樣習性的孩子們渡過。靜思我的課堂,我也曾像原始版父母那樣用命令的語氣要求學生認真聽講,也曾用反問的語氣近似諷刺的指責孩子不懂得動腦筋思考。靜思我的課堂,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維持課堂的紀律,提醒學生不良的課堂行為。靜思我的課堂,每當我訓斥學生之后,他們靜默的眼神應對著我滿腔的怒火和略略后悔自責的心。倘若我能學會“如何說”,孩子“才會聽”,那么我的課堂將是多么的民主高效!
雖然我還沒有孩子,但是所有的人就像不同階段的“大孩子”。靜思我的生活,我想和同事開心快樂的相處。靜思我的生活,我想和朋友永遠坦誠相待。靜思我的生活,我想和我的愛人永遠甜蜜無間。倘若我能學會“如何說”,我的生活將是多么的幸福美滿。
雖然我還沒有孩子,但是總有一天我會待上“媽媽”的光環(huán)。在陪伴我的孩子成長的歲月中,我和我的孩子可能也會出現(xiàn)各種矛盾和煩惱。倘若我能學會“如何說”,那么也許我在“媽媽”這條道路上會走得更加輕松通暢。
我承認我不善于“說”,但是,我不懼怕說。我要學會“如何說”,說出課堂上愛戴的我,說出生活中朋友同事喜歡的我,說出家庭里游刃有余的我。說吧!讓我們都學會“如何說”,別人才會聽!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聽讀后感篇二
“老師,我媽媽不知道今天我要留在學校辦板報,能借您的電話用一下嗎?”“老師,我和芳芳把咱們班的圖書弄丟了,我們打算共同買一本賠償給班級,您看可以嗎?”每當我聽到孩子們用這樣的方式和我交流時,我都會在心里為他們的獨立能力暗暗驚嘆,沒有人告訴他們,可他們在面臨問題時總會通過思考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在這些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一個出色的懂得如何去教育他們的父母。
拿自己的童年和他們相比,我只能自慚形穢,因為,我從小就是在父母過度的保護中長大的,聽到了太多“不被允許”的要求。還清楚地記得,每次到鄰居家借東西,媽媽都會一字一句教我到鄰居家該怎么說,并要我在家對她演習一番,直到符合要求了才會讓我去借,回來后還要我將借東西的過程再重復一遍。
現(xiàn)在看來,媽媽當時這么做的目的無非是覺得我年齡太小,不會說話,擔心我辦不成事情,可她不知道,她這樣的“保護”帶給我的最終影響是我極其懼怕人際交往,害怕自己說錯話,有時候根本不知道該怎么去說。在我長到很大的時候也是如此,甚至看到親戚到我家,我也會快速地跑到屋里去,害怕和人家對話。
當然,今天重提往事,絕沒有埋怨媽媽的意思,畢竟在那個年代,在我當時生活的環(huán)境里,家庭教育至多達到讓孩子“吃飽穿暖好上學”的層次。所以,當我讀完由美國成人與兒童交流溝通問題專家阿戴爾費伯和伊萊恩梅茲立希合著的《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一書時,我馬上想到要將此書推薦給我的家長和身邊的朋友們。這本書解決的絕不僅僅是溝通問題,透過書中所羅列的一系列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看到的是作者獨到的教育見解。
就拿本書的“如何鼓勵孩子獨立自主”一個章節(jié)來說吧,作者教育孩子的觀點就旗幟鮮明:“為人父母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要幫助孩子從我們身邊分離出去,幫助他們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而有朝一日,他們能夠完全憑借自己的力量傲立于世?!?/p>
試問一下自己吧,有多少父母在孩子出生之后有這樣的高瞻遠矚?我們常常是恨不得將孩子時刻拴在我們身邊,代替他做所有的事情。我的一個同事,孩子才出生沒多久,就開始計劃為孩子存錢,以備將來上學、結婚之用了。上班路上,經過來來往往送孩子上學的父母身邊,聽到最多的就是“上課要認真聽講”、“下課記得喝水”、“上體育課不要脫了衣服”“放學后趕緊回家,不要在路上玩兒”之類的交代和叮囑。
我們什么時候思考過:如果有一天孩子不在我們身邊,遇到問題他該怎么辦?如果有一天我們不在了,孩子該怎么辦?許多父母可能都會說,能操一天心是一天吧!這是極其不負責任的說法,因為這句話的言外之意就是在自己能操心的時候多為孩子做一些事,等自己看不到了,管他如何呢!說到底,經不起這番磨煉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在這本書中,搜集了許多父母培養(yǎng)孩子自主獨立能力的鮮活例子,并將這些方法加以分類,讓學習者便于操作。比如第一種,給孩子一個選擇的機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許多父母在對孩子提要求時往往會遭到孩子的反抗,因為他們已經不愿意所有的事情都完全按照父母的意志去做,有些時候還會做出一些逆反的行為,所以,父母在對孩子提要求時不妨多給一些選擇。比如,需要孩子在當天晚上練琴,你本來是想讓他現(xiàn)在就練的,但他正在看電視,你可以征求他的意見:“你是打算現(xiàn)在練琴呢?還是在晚飯前練,或者在晚飯后?孩子知道自己要練琴,但又不愿意放下正看著的動畫片,就會給出一個自己的選擇。如果父母強硬地讓孩子當即就去練琴,結果就可想而知了。第二種方法是不要問孩子太多的問題。
父母問題越多,孩子的話就越少。舉個例子來說,很多父母都喜歡在孩子放學后問:“今天在學校表現(xiàn)怎么樣,老師表揚你了嗎?”這話看起來只是很平常的詢問,卻無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壓力,他會感覺自己上學不僅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父母,如果自己表現(xiàn)不好,不僅要面對自己的失望,還要面對父母的失望。
除了不要問孩子太多問題外,父母也不應太急于回答孩子的問題,應該給他一個機會,讓他自己先探索一下答案。此外,要讓孩子懂得,他們并不完全依賴于我們,家庭之外的世界也可以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總之,一定要讓孩子明白,他的人生是屬于他自己的,沒有人可以代替他決定他的人生,一切都要自己對自己負責。如果一個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幫他樹立這樣的觀念,就能讓孩子和自己都從中解放出來。
令我感興趣的還有“把孩子從固定角色中解放出來”一個章節(jié)。我相信有很多父母都需要更正自己的一個教育觀念,那就是不要用語言去暗示自己的孩子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比如“你總是這么軟弱,難怪比人愛欺負你”、“他吃飯總是很挑,我都不知道該做什么給他吃才好”、“你就是不細心,每次作業(yè)都有錯題”、“你這么倔,說什么你才肯聽呢?”等,類似的話我想不少父母一定對孩子說過。一旦你給孩子貼上這樣的標簽,他就開始扮演這樣的角色了。
有的父母會說,自己從來沒有說過這樣的話,可是,哪怕僅僅在心里有這樣的想法,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比如,當孩子看到你在玩兒拼圖時,想要過來和你一起玩兒,你會怎么說。也許你會說:“好,先看看我是怎么拼的,然后我讓你試一塊兒。”也許你會說:“小心點,別把我拼好的弄壞了?!被蛘?,你還會說:“好的,拉個凳子過來,看看這塊兒帶云彩的拼圖該擺在什么地方?!比N不同的.交談方式會帶給孩子怎樣的感受呢?在父母的眼中,他是一個反應遲鈍的人,還是一個破壞力很強的人,或者是一個可愛、有能力的人呢?這寫標簽不僅會影響孩子對自己的感覺,還會影響他們的行為。也許,孩子一輩子都可能扮演這個大家眼中“固定”的角色了。
除此之外,書中還安排了“如何幫助孩子克服消極情緒”、“如何引導孩子與父母合作”、“如何用其他方法取代懲罰”、“如何夸獎孩子”等專題,真正幫助父母解決了親子溝通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每項專題都大量列舉父母教育孩子中存在的問題,以及不同的溝通方式帶來的不同結果,并以圖畫、案例、提綱的形式給出解決方法,可讀性極強,實效性極強。在近一天的盡興閱讀之后,將此書推薦給所有的父母、教師和即將為人父母者。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聽讀后感篇三
“老師,我媽媽不知道今天我要留在學校辦板報,能借您的電話用一下嗎?”“老師,我和芳芳把咱們班的圖書弄丟了,我們打算共同買一本賠償給班級,您看可以嗎?”每當我聽到孩子們用這樣的方式和我交流時,我都會在心里為他們的獨立能力暗暗驚嘆,沒有人告訴他們,可他們在面臨問題時總會通過思考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在這些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一個出色的懂得如何去教育他們的父母。拿自己的童年和他們相比,我只能自慚形穢,因為,我從小就是在父母過度的保護中長大的,聽到了太多“不被允許”的要求。還清楚地記得,每次到鄰居家借東西,媽媽都會一字一句教我到鄰居家該怎么說,并要我在家對她演習一番,直到符合要求了才會讓我去借,回來后還要我將借東西的過程再重復一遍。現(xiàn)在看來,媽媽當時這么做的目的無非是覺得我年齡太小,不會說話,擔心我辦不成事情,可她不知道,她這樣的“保護”帶給我的最終影響是我極其懼怕人際交往,害怕自己說錯話,有時候根本不知道該怎么去說。在我長到很大的時候也是如此,甚至看到親戚到我家,我也會快速地跑到屋里去,害怕和人家對話。當然,今天重提往事,絕沒有埋怨媽媽的意思,畢竟在那個年代,在我當時生活的環(huán)境里,家庭教育至多達到讓孩子“吃飽穿暖好上學”的層次。
所以,當我讀完由美國成人與兒童交流溝通問題專家阿戴爾費伯和伊萊恩梅茲立希合著的《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一書時,我馬上想到要將此書推薦給我的家長和身邊的朋友們。這本書解決的絕不僅僅是溝通問題,透過書中所羅列的一系列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看到的是作者獨到的教育見解。
就拿本書的“如何鼓勵孩子獨立自主”一個章節(jié)來說吧,作者教育孩子的觀點就旗幟鮮明:“為人父母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要幫助孩子從我們身邊分離出去,幫助他們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而有朝一日,他們能夠完全憑借自己的力量傲立于世?!痹噯栆幌伦约喊桑卸嗌俑改冈诤⒆映錾笥羞@樣的高瞻遠矚?我們常常是恨不得將孩子時刻拴在我們身邊,代替他做所有的事情。我的一個同事,孩子才出生沒多久,就開始計劃為孩子存錢,以備將來上學、結婚之用了。上班路上,經過來來往往送孩子上學的父母身邊,聽到最多的就是“上課要認真聽講”、“下課記得喝水”、“上體育課不要脫衣服”“放學后趕緊回家,不要在路上玩兒”之類的交代和叮囑。我們什么時候思考過:如果有一天孩子不在我們身邊,遇到問題他該怎么辦?如果有一天我們不在了,孩子該怎么辦?許多父母可能都會說,能操一天心是一天吧!這是極其不負責任的說法,因為這句話的言外之意就是在自己能操心的時候多為孩子做一些事,等自己看不到了,管他如何呢!說到底,經不起這番磨煉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在這本書中,搜集了許多父母培養(yǎng)孩子自主獨立能力的鮮活例子,并將這些方法加以分類,讓學習者便于操作。比如第一種,給孩子一個選擇的機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許多父母在對孩子提要求時往往會遭到孩子的反抗,因為他們已經不愿意所有的事情都完全按照父母的意志去做,有些時候還會做出一些逆反的行為,所以,父母在對孩子提要求時不妨多給一些選擇。比如,需要孩子在當天晚上練琴,你本來是想讓他現(xiàn)在就練的,但他正在看電視,你可以征求他的意見:“你是打算現(xiàn)在練琴呢?還是在晚飯前練,或者在晚飯后?孩子知道自己要練琴,但又不愿意放下正看著的動畫片,就會給出一個自己的選擇。如果父母強硬地讓孩子當即就去練琴,結果就可想而知了。第二種方法是不要問孩子太多的問題。父母問題越多,孩子的話就越少。舉個例子來說,很多父母都喜歡在孩子放學后問:“今天在學校表現(xiàn)怎么樣,老師表揚你了嗎?”這話看起來只是很平常的詢問,卻無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壓力,他會感覺自己上學不僅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父母,如果自己表現(xiàn)不好,不僅要面對自己的失望,還要面對父母的失望。除了不要問孩子太多問題外,父母也不應太急于回答孩子的問題,應該給他一個機會,讓他自己先探索一下答案。此外,要讓孩子懂得,他們并不完全依賴于我們,家庭之外的世界也可以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傊欢ㄒ尯⒆用靼?,他的人生是屬于他自己的,沒有人可以代替他決定他的人生,一切都要自己對自己負責。如果一個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幫他樹立這樣的.觀念,就能讓孩子和自己都從中解放出來。
令我感興趣的還有“把孩子從固定角色中解放出來”一個章節(jié)。我相信有很多父母都需要更正自己的一個教育觀念,那就是不要用語言去暗示自己的孩子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比如“你總是這么軟弱,難怪比人愛欺負你”、“他吃飯總是很挑,我都不知道該做什么給他吃才好”、“你就是不細心,每次作業(yè)都有錯題”、“你這么倔,說什么你才肯聽呢?”等,類似的話我想不少父母一定對孩子說過。一旦你給孩子貼上這樣的標簽,他就開始扮演這樣的角色了。
有的父母會說,自己從來沒有說過這樣的話,可是,哪怕僅僅在心里有這樣的想法,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比如,當孩子看到你在玩兒拼圖時,想要過來和你一起玩兒,你會怎么說。也許你會說:“好,先看看我是怎么拼的,然后我讓你試一塊兒?!币苍S你會說:“小心點,別把我拼好的弄壞了?!被蛘?,你還會說:“好的,拉個凳子過來,看看這塊兒帶云彩的拼圖該擺在什么地方?!比N不同的交談方式會帶給孩子怎樣的感受呢?在父母的眼中,他是一個反應遲鈍的人,還是一個破壞力很強的人,或者是一個可愛、有能力的人呢?這寫標簽不僅會影響孩子對自己的感覺,還會影響他們的行為。也許,孩子一輩子都可能扮演這個大家眼中“固定”的角色了。
一定要把孩子從那些固定角色中解放出來。書中用提問、評論、故事、圖畫、提綱等形式向我們介紹了許多可行、有效的方法,如找機會向孩子展示他的新形象(你雖然很想在家玩兒電腦,但還是陪著媽媽去姥姥家,你的“讓步”讓媽媽很感動。);創(chuàng)造機會讓孩子改變對自己的看法(媽媽不在家,由你負責喂狗和遛狗好嗎?);讓孩子旁聽到你對他的正面評價(今天多虧兒子把鍋蓋扔到鍋上,把火撲滅了);為孩子樹立榜樣(我很想去看電影,但既然答應陪你打球了,就到下周再看電影吧?。换貞浐⒆拥耐怀鍪吕ㄐr候你是咱們小區(qū)第一個學會騎兩輪自行車的小孩)等。相信自己,不要低估自己這些做法對孩子一生產生的影響。
除此之外,書中還安排了“如何幫助孩子克服消極情緒”、“如何引導孩子與父母合作”、“如何用其他方法取代懲罰”、“如何夸獎孩子”等專題,真正幫助父母解決了親子溝通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每項專題都大量列舉父母教育孩子中存在的問題,以及不同的溝通方式帶來的不同結果,并以圖畫、案例、提綱的形式給出解決方法,可讀性極強,實效性極強。在近一天的盡興閱讀之后,將此書推薦給所有的父母、教師和即將為人父母者。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聽讀后感篇四
1.就事論事,勿亂貼標簽千萬不要給孩子貼標簽。
孩子在跟你交流的時候切勿再提陳年爛事,一件事要用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不要預先給孩子貼標簽,這樣孩子會覺得你再懷疑他,認為你不信任他。而且如果你抓錯了機會,冤枉了孩子,便給了他反駁的機會:“看吧,我就知道你還是不理解我,媽媽?!碧幱谇啻浩诘暮⒆樱约鹤隽隋e事不會好好地承認,但別人錯了他很容易抓住不放,這樣很不利于親子之間的交流。所以,不要考慮以前孩子是什么樣的,重要的是現(xiàn)在的事情應該怎么處理。
2勿提當年勇有。
的家長在跟孩子交流時往往提自己當年是怎樣怎樣的,怪孩子為什么不能像自己一樣的怎樣怎樣。殊不知,即使我們非常承認遺傳的作用,孩子也是個獨特的個體,就像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葉子,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風格,父母要做的是幫助孩子成長,而不是代替孩子成長;況且事物都在改變,現(xiàn)在的時代不一樣了,所面臨的環(huán)境也大不一樣。比如古人倡導“頭懸梁錐刺股”的學習方法現(xiàn)在還倡導嗎?現(xiàn)在倡導的是高效率的素質教育。
3選對溝通的時機想獲得有效的溝通,不能操之過急,欲速則不達。
比如,孩子考試失利,本來心情就很糟糕,你又把孩子昨天打壞碗的事情或其他事情抖摟出來講孩子一頓數(shù)落,可想而知孩子會不會聽你這些嘮叨。又比如,你要趕班車上班,這時電話鈴響,有人想找你嘮嗑,你會不會不顧工作跟這個人嘮上一上午?這都說明選對溝通時機對溝通的重要性。所以說要跟孩子好好溝通,要從孩子的角度和感受去衡量一下是不是該說。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聽讀后感篇五
這段時間,兩周歲半的女兒脾氣暴躁,動不動哭鬧,而這個時候大人的勸慰和安撫也不能絲毫緩和她的情緒,反而越哭越大聲,甚至拉扯我的衣服和頭發(fā)。當時我就特別的無助、憤怒和焦慮,甚至自己也跟著哭了起來。我不知道怎樣才能和這個小不點兒說明白,讓她能接受我的建議并且停止哭鬧。
正是憂心重重又焦躁不安的時刻,無意間看到別人在朋友圈推薦的由阿黛爾?法伯和伊萊恩?瑪茲麗施合著的《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這本書,像遇救星似地到一到手就讀了起來。讀著讀著,自己內心柔軟的一面開始被漸漸地打開,腦子里浮現(xiàn)出自己教育孩子的點點滴滴。與書對照現(xiàn)實,發(fā)現(xiàn)并審視了自己的一些不正確的做法,同時也讓我逐漸看清楚一個不能用成人思維來衡量的小小世界。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是一部親子溝通的寶典。它指導我們在煩心、勞累、焦躁和沮喪的時候,怎樣做到尊重、接納和理解孩子,并且建立起親密的親子關系。
阿黛爾?法伯和伊萊恩?瑪茲麗施從六個方面進行了探討和實踐:
1、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2、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3、代替懲罰的方法;4、鼓勵孩子自立;5、恰當?shù)刭澷p孩子;6、讓孩子從角色中釋放。
除此之外,作者提供了三十個實用的親子溝通技巧,通過翔實的真實案例進行分析并提供給讀者大量的模擬情景練習,做到了理論與實踐指導相結合。
通過閱讀本書的六個原則和三十個技巧,我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總結了親子溝通的三個關鍵點。
01、蹲下身來,平視孩子。
作為父母,都是愛孩子的,只不過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很難做到與孩子“平起平坐”,除了保持父母必須的權威性之外,更多的父母都只把孩子當成了一個不獨立的個體。盡管我們能做到對孩子呵護有加,但以“愛”的名義居高不下的關心則會讓孩子感到厭煩。看到過這么一個故事,大意是:
所以,孩子所有的不開心、委屈和無理取鬧的表現(xiàn),都是他們對在自己視角下看到的,心里所感受到的一種情緒表達。如果父母能蹲下身,從孩子的視角看問題,也許就更能理解孩子的行為,尊重孩子的選擇,進而也能有效地教育孩子。
“蹲下身來,平視孩子”是把孩子當作平等的個體來對待,是以尊重為前提的愛。這是本書中,所有原則和技巧運用的前提。
02、學會傾聽,接納孩子的所有情緒。
為人父母者,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滔滔不絕者多,擅于傾聽者少。在很多場合,我們看到的都是父母苦口婆心地勸慰或者訓斥,而孩子根本沒有聽進去,甚至還會招來更猛烈的反抗。
讓孩子能聽進去,首先要父母去“聽”孩子怎么說。本書作者指出:當孩子不開心的感受遭到否認或忽略時,通常會變得更加難過。有時候,只是傾聽他們就會有效果;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要和孩子做下來,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也是傾聽,接納孩子的情緒。
我的女兒,經常會講一些我們聽不太懂的話。有一次,她正和我講一件事,這個時候來了個電話我就順手接了,她一看媽媽出去接電話了就急得大哭。等我回來就哭成驚天地泣鬼神的模樣,怎么也哄不好了,還引來一群好心的鄰居大嬸過來瞧事。鄰居大嬸見狀也紛紛拿出自己多年來育兒的招數(shù),可就是怎么也降服不了她。于是,女兒“烏拉精”(寧波方言中形容孩子很會哭的意思)的大名從此就傳遍了街坊。
其實,她的確比較委屈。人家才兩周歲半,當她用自己現(xiàn)階段的認知水平和邏輯組織成語言,講給媽媽聽的時候,而媽媽卻漫不經心地跑出屋外接電話。她當時明顯感受不到媽媽的真誠,覺得失落和委屈,只是還未學會用語言來表達這種情緒,所以只能通過哭來發(fā)泄和表達對媽媽的不滿。
對于女兒經常性地哭鬧行為,以前我也覺得是孩子脾氣不好而從未想過父母自身的問題。事實上,我們大人不僅在她的講話的時候接電話,還漫不經心地回應并且誤解的她的意思,甚至有時還會經常打斷她的話。這些所有的行為,都是我們不尊重孩子,不善于傾聽和回應孩子感受的行為。
親子溝通是雙向的。父母不能只是一味地灌輸自己的思想給孩子,而更需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接納孩子的所有情緒。當孩子覺得自己被平等對待,受到尊重,又釋放了自己的情緒的時候,也就會平心靜氣地接受父母的建議和教育。
03、孩子的行為,需要具體描述。
無論是對孩子的贊賞還是批評,我們成人很容易犯幾個錯誤:
1、空泛的評價式語氣。
“孩子你真棒”、“完美”、“你真聰明”……“你好自私”、你好調皮”……。
2、貼標簽。
“拖拉鬼”、“不愛叫人的姑娘”、“膽小鬼”……。
這些話,經常從我們大人口中說出。我們也會發(fā)現(xiàn)即便怎么夸孩子表現(xiàn)得好,他們依舊不領情;再嚴厲地批評,他們也不意識不到問題在哪里。給孩子貼上了某個標簽,原本是警示他們的,結果他們反而往負向的“期望”而走。
班里一個體育生,經常不交作業(yè),上課也會講幾句空話,但成績居然還不錯。各任課老師經常批評他,“wjh,你真懶”。等考試考完后,又會說“要不是你腦袋瓜好使,就你這態(tài)度早就不及格的了”。在班上他還有個大名叫“王懶懶”。所以,王同學在過去一年的確變成了“王懶懶”。
老師在批評他的時候,都在使用是空泛的評價式語氣,同學也給他貼上了一張“懶惰”的標貼。一年來他也從未改變,甚至變本加厲地偷懶。這是我的一個學生在校的案例,類似的情景也會出現(xiàn)在家庭里。
作者在書中就“如何恰當贊賞孩子”這個問題,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你可以描述一下你看到的,或者描述你的感受。“描述性的贊賞”是培養(yǎng)自信而又有愛心的孩子的強有力的法寶。雖然作者是以“贊賞”這個角度來闡述自己的觀點的,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同樣可以應用到孩子犯錯的行為評價。
真正有效地評價,是長者客觀地描述孩子當時的行為,是不帶以往偏見地描述自己當前的感受。我們只有讓孩子明白,父母和其他成人是就事論事的,發(fā)自內心地贊賞他們,真誠地指出他們所犯的錯誤,這樣孩子才會接受我們的善意。
總的來說,《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說孩子才肯聽》是一本參考性和實用性極強的育兒書籍。在這本薄薄的小書中傾注了兩位作者多年的思考和實踐經驗的總結。她們幫助我們學會一些新的方法和孩子進行交流;鼓勵我們在勞累、憤怒、苦惱、沮喪的時候,仍能把所學到的方法和技巧堅持下去。所以,你在育兒中遇到了溝通障礙時,可以嘗試拿起這本書翻一翻,也許可以從中獲得一點啟示。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聽讀后感篇六
俗話說:一句話能把人說跳,一句話能把人說笑。說明說話是一門藝術,非常重要。但同時,你說話的態(tài)度和這些話本身一樣重要。在園中我們要和幼兒交流,和家長交流,和同伴交流良好的溝通可以讓我們之間的合作事半功倍,反之會產生不小的誤會。因此我選擇了一本關于成人與幼兒交流溝通的書,作為暑期學習的內容。讀了《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并結合工作這幾個月以來的實踐,主要有以下幾點想法:
學會傾聽,學會了解、體會幼兒的感受,讓幼兒訴說自己的感受,表達自己的情感。試想當你難受或者有一件想要和好朋友分享的事情時,沒有人愿意聽你說阻止了你的話語權,那該是多么的。郁悶,多么的難受。孩子們亦是如此,肯定孩子的情緒,對他們的情緒予以正確的鼓勵。這樣,孩子們才能集中精神面對后面的事情。
知道了要傾聽幼兒的心聲,我們要如何說呢!這一點書中寫的十分好,他對于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指出了明確的要求:
1、全神貫注的傾聽;
2、用正面的語句回應幼兒“恩”、“哦”“這樣啊”;
3、說出他們的感受;
4、用幻想的方式實現(xiàn)他們的愿望。
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們經常會碰到小朋友扔玩具的情況,都有可能是因為生氣,可能因為習慣了,也可能是在探索玩具。碰到這種這種情況,作為教師我們應及時制止,但不是疾聲厲色??梢韵让枋龊⒆拥臓顟B(tài),你在扔積木,你為什么要扔積木呢,然后再告訴幼兒你這樣做不到,為什么不對。即使是同樣的話,用不同的語氣說,會帶來不同的效果。所以老師要把鼓勵、關心、批評等用在不一樣的地方。
選擇了教師,就意味著要面臨很多挑戰(zhàn),這些方面都需要老師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解決問題。與孩子交流關鍵是要用心,并將掌握的技巧積極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交流無疑是了解孩子陪伴孩子成長最重要的方法,對孩子來講蹲下來傾聽他們的心聲是最重要的。最后,這本書指引我在今后的生活中如何更好地和自己的孩子溝通,在工作中更好地走進學生的內心,成為孩子們的良師益友。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聽讀后感篇七
在翻開這本書之前,我一直以為這只是一本“育兒經”,我對它的期待也只是在看完之后或許會更理解孩子的世界,更容易與孩子溝通,或許對平時與學生們的接觸中有些幫助。但看完這本書后,我發(fā)現(xiàn)了這本書的價值遠不僅于此。這是一本能夠給我們許多與人交往的溝通技巧,因為它在對待孩子時是將孩子們放在一個與我們平等的位置上。
書中給我們提供了很多溝通的技巧,如在面對孩子的感受時,用說出孩子的感受代替否定感受,在我們無法滿足孩子的愿望時,用幻想的方式實現(xiàn)他們的愿望代替邏輯上的解釋,或者是用描述自己看到的和自己的感受來代替評論等,在孩子和我們的成年朋友或同事身上都同樣適用。在平時和同事的相處中,需要我們與對方產生像書中所說的共情,也就是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替對方考慮,但有時生活中我們總是會偶爾忘記那么一兩次,以致產生同事們間的不愉快。這本書提醒了我,不管面對的是誰,我們在交往時都需考慮對方的感受,彼此間態(tài)度真誠,才能收獲真正的情誼。
當然,我們在與成年朋友相處時,自然會將對方放在和我們同等的位置上。但當我們面對孩子時,我們總是會忘了,其實她們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也會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感受,我們總是傾向于認為孩子們還小,還不足以產生一些類似我們大人有的一些感受。于是,我們總是走不進孩子的世界。還好,這本書適時出現(xiàn)了。它糾正了我以前的一些對孩子們的錯誤的看法。它在如何贊賞孩子,如何鼓勵孩子自立,如何讓孩子和我們合作等方面給我提供了許多中肯的建議。比如說,我們可以用描述自己看到的或自己的感受來代替對孩子的行為的評論。例如,我們看到一學生很自覺的把教室的衛(wèi)生打掃干凈了,為了表揚他,我們可以描述一下自己看的或自己的感受:今天教室打掃得非常干凈,讓我一走進來心情就非常好,我非常感謝xx同學。這樣可能比簡單的說:xx同學做得很好的效果來得更好!又如,在我們面對孩子們的負面情緒時,有時坦然的接受比通過否定以讓他們擺脫感受更有效果,因為當我們越想讓孩子擺脫不愉快的感受,孩子們可能會越沉浸其中,相反,你越能坦然的接受他們不好的感受,讓他們知道自己可以有這種感受時,他們越容易擺脫煩惱。
這本書中有很多實用的建議以及一些來自家長們的故事,每個故事都透出一些與孩子甚至是人際交往中的哲理,讓人受益匪淺,是一本值得我們每個人細細品味的一本書。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聽讀后感篇八
這是一本沒有華麗封面的孩子教育類書籍。放在家里已經塵封很久了。以為它就是市面上最普通的那種說教類的書籍,所以也沒很重視。當偶然翻起這本書時,才感到這部書跟別的書大不一樣。這是一本暢銷30年的書。
一個教育孩子的書籍能流行30年,從這一點就足以引人震撼了并對他產生想看看的欲望。再看看里面的內容,除了文字以外,每隔幾頁就會以漫畫的形式描述我們孩子之間經常遇到的場景。以正確的方式和錯誤的方式來對比演示。既形象又直觀,還有通俗易懂。
我剛拿到書時就是先看里邊的漫畫。感覺那里面的孩子就是我自己的孩子,我就是里邊的家長。然后讓我老婆看了,俺老婆看的也是津津有味。們還分別扮演了其中的角色。體會錯誤和正確之間的差別。這本書內容方可以分為四大類:
我們雖然跟孩子日夜相處,但他的感受我們真正重視了沒有?我們往往采取了忽略或給建議的方式,這都是不對的。正確的方式是:
1、要認真傾聽;
2、如果可能,把他的感受用描述出來;
3、認同他的感受。
在我跟孩子相處的時候,這一部分我做的是非常不好的。因為我是一個喜歡用腦而不擅長于用心感受別人情緒變化的人。所以對孩子的感受,往往采取的是忽略。他媽媽恰恰相反,他是一個情感非常豐富的人,對孩子也特別疼愛。對孩子有了什么問題,或者發(fā)現(xiàn)什么苗頭會積極關注,但往往直接給出建議。這兩種方法都是不對的。
1、說話語氣要有堅定,要用短語,不要啰嗦。
2、描述你看到的東西,比方說我看到地下有個香蕉皮。
3、給出提示。
4、給出選擇。
5、描述自己的感受。
6、最后一招,可以把你看到的事實和對他的要求寫張便條放在他能看到的合適的位置。
看到這一節(jié),我就想起了正面教育里的觀點,跟孩子相處要和善而堅定。告訴孩子的邊界在哪里,尋求他的合作。不能用強迫的方式,就挖掘孩子內心的良心和良知。這樣才能真正對孩子產生作用。
懲罰是往往孩子不聽話或者不按大家的家長的意思辦,最后沒辦法時采用的措施。應不應該對孩子進行懲罰呢?我想世界上不會只有陽光,沒有暴風雨的地方。所以適度的懲罰是也是必要的。但要用直接后果來懲罰,不可用間接后果。比方說他不好好吃飯就不讓他看電視,這就是間接后果來懲罰。因為不好好吃飯和看電視之間沒有什么必然聯(lián)系。不當?shù)膽土P會讓孩子自我評價降低,這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當孩子做了錯事,我們應該:
1、要做的要傾聽并回應。傾聽時要接納孩子的感受,不做評論。
2、將孩子的話做個總結。
3、說出自己的感受。
4、和孩子一起尋找解決方案并寫下來。
除了讓孩子為他的行為承擔責任外,還要讓他感受到家里人對他的愛。這里有一段話說得非常好。當孩子做錯事時是建立和孩子情感的機會,當孩子做對事時,是塑造孩子行為的機會。我們雖然有時改變不了他的思維,但是可以改變她的情緒。
我們家長往往有個毛病,眼里的孩子都是缺點,恨鐵不成鋼,而對優(yōu)點視而不見。這個時候怎么辦呢?我們對孩子做不到位的事情,也要看他有沒有進步的部分,對他進步的部分提出表揚。比方說孩子以前經常遲到半個小時,這一次只遲到了十分鐘,可以表揚孩子比以前有進步。表揚贊美要用二級反饋法。先描述事情后贊揚行為,并一個詞來總結。
如果說給這本書列幾個關鍵詞。第一個認同感受。感受是真實的,認同感受不一定意味著認可他的做法。第二個參與感。不要給建議,讓孩子參與一起制定解決方案。把我們的焦慮放進口袋,要充分發(fā)揚孩子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很多問題孩子是自己能夠解決的,我們所做的就是傾聽和引導。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聽讀后感篇九
大家好,我是明明媽媽,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本書《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樣聽孩子才會說》。我是一個喜歡學習育兒知識的媽媽,平時也會看各種育兒書籍,曾經在我剛有寶貝時信心滿滿地認為自己一定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但是隨著孩子長大遇到過各種問題使自己一度感到焦慮,想要教育好孩子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簡單,有時候耐心和孩子溝通了,他也會不聽,任性哭鬧,這時候學習的一些方法偶爾管用,用的久了又回到老路子上了,孩子總記不住你對他的提醒。我是一個人不主張體罰的人,體罰會引起孩子叛逆,而隊友看不到我的教育效果,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都是我的教育方式把孩子慣壞了。在教育孩子上我們出現(xiàn)了很大的分歧,常常因此不開心,這樣讓我覺得很無奈,有時也懷疑自己,孩子為什么不聽話,為什么不能理解自己,自己做的對不對?通過共讀這本書我對與孩子“溝通”有了新的認識,也給了我說服“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由。如果媽媽們也遇到過和我類似的問題,通過這本書你也會有所收獲。這本書的兩位作者阿黛爾·法伯和伊萊恩·瑪茲麗施都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在教育方面頗有經驗,對家庭教育也做出了突出貢獻。還被錄取美國名人錄。他們所寫的《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樣聽孩子才會說》關于與孩子溝通的方法和技巧被20多萬個兒童教育團體使用,而且成為近30年來家長們的“育兒寶典”,全美銷售量超過300萬冊,同時被翻譯成30多種語言,風靡全球。
這本書為什么如此受歡迎呢?今天我們主要從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代替懲罰的方法,鼓勵孩子自立,學會贊賞孩子幾個方面進行分享。
舉個例子,老板早上給你安排了一個額外的工作,你因為太忙,把這件事忘了。下班時,老板把你大罵了一頓,這時你向朋友傾訴,他卻說沒什么,這不值得你這么郁悶,你可能只是累了,或者別這么矯情,本來就是你做錯了,下次不要再忘了就行,聽完這樣的大道理,你可能不想再繼續(xù)說下去。如果這時有個人對你說今天對你來說真糟糕,承受了這么多壓力,又在同事面前挨訓,心里一定不好受。這時有人真正愿意傾聽和認同你,你一定會覺得自己被理解了,心情也有所緩解,這時你可能會冷靜下來對自己說:老板平時還不錯……自己沒完成任務也有錯……下次要認真對待。
每個人都需要傾聽和理解,我們的孩子也一樣渴望傾聽和理解,引導孩子表達自己感受,首先要安靜專心的傾聽孩子。當然傾聽過程中態(tài)度是非常重要的。有一次我家孩子高興的從外面回來向爸爸介紹自己去哪里玩了,看見了什么好玩的。爸爸正在看手機,看一眼孩子說真的啊,然后低頭繼續(xù)玩,孩子很不開心的說:爸爸就知道玩手機。從那以后孩子總是偷偷的把爸爸的手機藏起來。所以敷衍地傾聽,孩子能夠感受到,孩子需要我們共情,只有真正認真傾聽,我們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在傾聽過程中,不要提問和責怪孩子,這樣會打斷孩子,孩子會不想繼續(xù)訴說,從而陷入自責或反抗當中,不再關注問題本身。此時我們可以關心地使用“嗯”“哦”“是這樣啊”這樣的詞來回應孩子,這樣孩子才能在敘述的過程中,整理自己的思路和感受,從而可能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后當孩子不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感情時,我們可以幫助他們說出自己的感受,這樣他們會覺得自己被理解。比如孩子說我真的打邁克爾一巴掌,我們可以說你看起來很生氣。孩子說珍妮搬家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你說好朋友搬家了是挺難過的,這樣的敘述方式,孩子能感受到安慰,能幫助他們從情緒中走出來,真正面對問題。當然所有的感受都應被接納,但某些行為必須要限制,我們不能滿足孩子所有的要求,這時我們可以用幻想的方式實現(xiàn)他們的愿望,比如孩子說我要吃冰激凌,媽媽回答我真希望咱家能有。孩子的心情一旦得到理解,他們就能比較容易接受現(xiàn)實。
以上方法很簡單,但在實踐中我們可能還會遇到一些問題需要注意,比如完全重復孩子的話,會讓孩子不耐煩。父母冷淡的回應,盡管是正確的也會激怒孩子,讓孩子覺得不被重視。還有父母對孩子反應過度,孩子可能會覺得有負擔,從而感到反感。重復孩子對自己的負面評價,當孩子說自己丑時,父母最好不要說:你覺得自己丑啊。我們只需接受他們對自己負面評價時的感受。
了解了怎樣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那么父母如何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呢?我們怎么鼓勵孩子合作?在生活中我們父母扮演著監(jiān)督和教導者得角色,我們希望孩子懂禮貌、講秩序、愛整潔,可是孩子不在意這些,為了讓孩子行為符合規(guī)范,父母平時對孩子會說:洗手去……小聲點……睡覺去……刷牙了……把衣服穿上……別爬上去……別亂扔東西!結果孩子把我們當做敵人一樣去反抗,究其原因是當我們對孩子說這些話的時候,忽視了孩子的感受,書中把成人希望孩子配和的方法歸納出了10種:責備和問罪,謾罵,威脅,命令,說教,警告,控訴,比較,諷刺挖苦,預言。這樣的詞語容易讓孩子感到自己不被認可,最后可能覺得自己就是父母說的那樣,從而反叛。我們通過這些詞語能夠理解到當時孩子的心情。只有讓孩子感受好,才能做的好,我們要讓孩子感受到我們是平等的,可以共同面對問題。在這里書中給出了五個技巧幫助我們和孩子建立互相尊重的平臺。
1.描述你所看到的或者描述問題,床上有一塊濕毛巾,不斷的指責往往讓孩子產生抵觸心里,如果只描述問題,孩子就能關注問題的本身。
2.提示孩子應該怎么做,毛巾把我的毯子弄濕了。孩子就會馬上把毛巾拿走。
3.用簡單的詞語表達。孩子不喜歡父母們長篇大論,有時候用簡單的詞語代替強迫的命令,孩子更愿意主動去做。比如我家孩子上課時,腳總是動來動去,我輕聲提示“腳”,他很快就明白自己上課要做好,把腳放在地上。
4.說出你的感受。有一位媽媽經常因為覺得孩子沒有耐心而沮喪,后來她決定以孩子接受的方式對孩子說:我現(xiàn)在的耐心和西瓜一樣大。過了一會說我現(xiàn)在的耐心和葡萄一樣大,到最后她宣布現(xiàn)在我的耐心只有豌豆那么大了……后來孩子主動問媽媽:你現(xiàn)在耐心有多大了?可不可以給我們講個故事?可見孩子的感受得到尊重后,他們也會尊重大人的感受。
5.寫便條。寫便條會讓孩子覺得自己被重視,更愿意接受建議。
綜上所述,尊重孩子,建立平等的關系是與孩子合作的基礎。孩子出現(xiàn)問題時,首先不可以職責謾罵孩子,更不能體罰孩子。
孩子犯錯不能懲罰,那么怎么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呢?書中給出了七個代替懲罰的技巧:
1.請孩子來幫忙。在幼兒園總會遇到一些好動的小朋友,我會請這樣的小朋友幫忙做事情,小朋友也很愿意去做,這樣避免了孩子犯錯。
2.明確表達強烈不同意的立場。
(但不攻擊孩子的任何)當孩子犯錯時,我們要明確表達自己的立場,但不能進行人格攻擊。比如我現(xiàn)在很生氣,你不可以吃冰激凌,但不能說你怎么這么不聽話啊,在這里有個小竅門,就是在對孩子說話時盡量少說“你”進行評價,要用“我”表達觀點。這會讓人感覺你在針對他本人,而而不是問題。
3.提供選擇。比如孩子在外面玩的太投入不想回家,你可以說:天快黑了,你現(xiàn)在回還是五分鐘后再回家。孩子知道太晚了天會黑,現(xiàn)在走自己還想玩,就會選擇五分鐘后再回家。不會一拖再拖。
4.表明你的期望,如果孩子犯錯誤了,懲罰孩子,會引起孩子反叛和報復心理,我們可以向孩子表明我們的期望,孩子會愿意去改正錯誤。
5.采取行動。如果在多次提醒孩子,孩子還是犯錯誤,我們可以采取行動,比如爸爸多次提醒后,孩子孩子忘了把工具送回來,爸爸把工具箱鎖起來告訴孩子,自己希望工具不用時還在箱子里。
6.告訴孩子怎么彌補自己的失誤。如果錯誤發(fā)生了,不要指責謾罵孩子,懲罰不會起到正面作用,這樣讓孩子產生反叛心理,告訴孩子怎么彌補自己的失誤,要把注意力集中到解決問題上來。
7.讓孩子體驗錯誤行為的自然后果。當錯誤的行為再次出現(xiàn)時,我們需要采取行動,讓孩子知道犯錯后需要自己承擔后果,這不同于懲罰,懲罰是為了教訓孩子,故意剝奪他們的時間或者追加他們的痛苦,承受自然后果是讓孩子承受自己行為所產生的自然后果,這種后果是沒有大人干預的。比如一位小學生比利經常忘記帶午飯,他的媽媽每天都要在繁忙的工作中,開車給他送午飯,后媽媽和他商量,告訴他如果忘記了,她不會再送飯,后來比利不得不想辦法和同學分著吃午飯,體驗了幾次忘記帶午飯的自然后果后,比利就很少忘帶飯了。
當問題一再出現(xiàn),情況就會變得更加復雜,那我們該怎么辦呢?復雜問題需要復雜的技巧。和孩子討論說出自己的感受,找到大家都同意的解決方法,把所有的想法都寫在紙上,討論找出大家都能接受的建議,并付諸行動。
隨著孩子在不斷的獨立自主,孩子會對周圍的事物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孩子喜歡探索和嘗試,在此過程中孩子難免會遇到失敗,這就需要我們多鼓勵孩子,我們都知道經常贊美孩子,會讓孩子擁有面對問題的信心,然而贊美也是需要技巧的,這也是我們贊美孩子,孩子生氣的原因。當你說你真是個好孩子,讓孩子覺得你不關心孩子,有點敷衍。我們脫口而出的好棒,可能是發(fā)自內心的,但可能會讓孩子很生氣,我們還要用贊賞的語氣加上你所看到的或感受,比如你太棒了,我看到屋子被你收拾的真干凈。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將孩子的做法總結成一個贊賞的詞語。例如雖然撿豆子很麻煩,但是你撿了一大碗,這叫做有耐心。這樣的夸獎容易讓孩子覺得自己的努力被看的見,他愿意保持這種品質,并堅持做類似的事情。
關于贊美還有一些需要我們注意的事。
1.夸獎孩子時要注意孩子的年齡,當我們表揚一個小孩“我看到你每天都刷牙,他會很開心”,但對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說,她可能會覺得羞辱。
2.避免觸及過去的弱點和失誤。比如我從來沒想到你考試能及格,你居然及格了。這樣的話我們聽了都會感到難過,盡管你是無心的,對方此時激動的心情也會瞬間煙消云散。
3.過度的贊美可能會擾亂孩子自己完成事情的積極性。有時過度的贊美會讓孩子感到壓力,試想有人對你說“你真是個天才啊,你應該去卡耐基音樂廳去演奏”,你可能會覺得對方對自己的期望太高。
關于如何與孩子高效溝通以及注意事項還有許多內容,由于時間關系,不再一一贅述,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通過書本進行更深的了解。說了這么多,書中的內容通俗易懂,但關鍵是實際操作,要運用于生活,需要我們付出更多愛心和恒心,希望今天的分享大家今天都有所收獲。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聽讀后感篇十
無論我們生活在地球的哪一個角落,都對孩子擁有同一樣的愛。我們都愿意把最好的奉獻給孩子,我們更希望傳承給孩子一種方法,讓他們學會面對現(xiàn)實,創(chuàng)造未來!
閱讀本書的經歷,將是一次學習愛的技巧與接受愛的訓練的過程,它給了你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的鑰匙,指引你切身體會孩子內心的感受。通過一系列實用有效的方法,幫助你和孩子建立起一個能夠快樂交流的平臺,使孩子變得不同尋常地愿意與父母配合。掌握了“如何說?”“怎么聽?”的技巧,就能開啟孩子的心靈世界,與孩子達成美妙的交流溝通,讓孩子在您的引導下身心健康發(fā)展。
1、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
2、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
3、代替懲罰的方法;
4、鼓勵孩子自立;
無論我們生活在地球的哪一個角落,都對孩子擁有同一樣的愛。我們都愿意把最好的奉獻給孩子,我們更希望傳承給孩子一種方法,讓他們學會面對現(xiàn)實,創(chuàng)造未來!
閱讀本書的經歷,將是一次學習愛的技巧與接受愛的訓練的過程,它給了你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的鑰匙,指引你切身體會孩子內心的感受。通過一系列實用有效的方法,幫助你和孩子建立起一個能夠快樂交流的平臺,使孩子變得不同尋常地愿意與父母配合。掌握了“如何說?”“怎么聽?”的技巧,就能開啟孩子的心靈世界,與孩子達成美妙的交流溝通,讓孩子在您的引導下身心健康發(fā)展。
1、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
2、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
3、代替懲罰的方法;
4、鼓勵孩子自立;
5、恰當?shù)刭澷p孩子;
6、讓孩子從角色中釋放。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聽讀后感篇十一
孩子的心田是一塊奇怪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種子,就會獲得行為的收獲;你播下習慣的種子,就會獲得品德的收獲;你播下品德的種子,就會獲得命運的收獲。孩子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教師不斷努力,通過多種途徑采取各種方式,持之以恒,一步一個腳印地,使孩子從小懂得“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的道理,自覺養(yǎng)成守規(guī)范的好習慣。在讀了《如何說孩子才會聽》這本書后,我切實體會到表揚的魅力,表揚作為一種藝術,在教育過程中不可忽略的作用。
在這段時間的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一般老師對于自己班上的孩子有時所持的肯定程度不高,想著孩子品性難移,積習難改,莫可奈何,那只好放棄,隨他去??戳恕度绾握f孩子才會聽》一書,我發(fā)現(xiàn)教師欠缺的只是你沒有花時間或沒有用心思去讀懂你的作品。
每個老師都應當掌握表揚孩子的藝術:
一、抓住表揚的最佳時機。
正如雨水,可以成為甘霖,也可以成為洪魔,在于是否“好雨知時節(jié)”。表揚只在最需要的時候才發(fā)揮最大的作用。當孩子表現(xiàn)好時,表揚能讓他再接再厲;當孩子面臨困境時,表揚如一針強心劑,讓他振作起來;當孩子沉浸在失敗的痛苦之中,表揚如黑暗中的明燈,讓他重燃希望。孩子做了件好事,取得一點小小的進步,紀律有所好轉,老師提問雖沒答對卻能認真思考,今天上課又沒遲到等等,都是表揚的好時機。每個孩子都有得到老師表揚的渴望,老師應不失時機地表揚他們。
二、把握好表揚的分寸。
表揚不僅是對孩子的肯定與鼓勵,同時也是向其他同學樹立榜樣。表揚要做到言如其實、恰如其分。過輕的表揚讓孩子失望、泄氣;過頭的表揚有時讓孩子產生自滿情緒,或者反過來認為你在取笑他。表揚應措辭恰當,有時還要在表揚時與教育相結合,或者表揚中有批評,這樣有褒有貶,是非分明。
三、采取靈活的形式。
表揚通常以口頭表揚為主,但不僅限于此。手勢、表情、紙條等都可以使用。不同形式的表揚可以收到異曲同工的效果。如表揚一同學有進步,可以說“嗯,不錯”;也可以向他豎大拇指;可以向他顯露驚喜之色;可以向他微笑點頭;也可以在批改作業(yè)時,將你要說的話寫在上面。
四、經常贊美每一個孩子。
在學校里,老師表揚孩子,這個行為背后的正面動機是讓孩子看見別的孩子的長處,認識到自己要不斷進步。但恰恰也讓受到表揚的孩子體會到被欣賞、被羨慕的滿足,無形中就會在孩子中產生爭先恐后得到老師表揚的心理需求,一旦得不到老師的贊揚,孩子的情緒就會變得很失落,有時甚至會成為心中的陰影。每個孩子都有或多或少的優(yōu)點,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行為背后積極的正面的動機,贊美孩子已經做到的部分。這樣,孩子就逐漸學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不斷積極繼續(xù)保持。只要孩子對自己有了積極的心理暗示,他的優(yōu)點就會越來越多,被老師表揚的也越來越多,他也越來越自信,形成良性循環(huán),終于成為一個真正的`好孩子。只是老師的表揚要真正成為孩子成長的推動力,而不是成長的依賴癥。這就需要教師適度的把握和嚴謹?shù)牟僮髁恕?/p>
在與孩子的交流中,我認為方法和對策有很多:
一、把握和孩子談話的時機。
與孩子談話并非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應去把握和創(chuàng)造談話的時機。一般說來,當孩子專心致志于自己的學習和娛樂的時候,老師和父母的談話可能不受歡迎。這時談話不會有好的效果。因此,父母應在孩子放學回家的時候,或者全家一起吃飯以前和孩子進行交談。
二、像維護自己的自尊心一樣維護孩子的自尊心。
老師和父母與孩子談話的失敗,往往不是缺乏對孩子的愛,而是缺乏對孩子的耐心與尊重。一方面,大多數(shù)的父母認為,孩子甚至比自己重要。另一方面,在與孩子交談時,老師和父母又習慣于要求孩子完全放棄孩子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這種做法只會導致孩子對與老師和父母交談的害怕。要成功地與孩子交談,老師和父母必須始終有耐心地小心翼翼地去維護孩子幼小脆弱的自尊心。
三、用體貼入微的理解代替“諄諄教誨”
因此,當你覺得孩子在什么地方出了問題、犯了錯誤。不要在還沒有了解事實真像前就大發(fā)雷廷。首先,應該冷靜下來,暫且不要勸告、不要教誨、不要訓斥、設身處地、體貼入微地去理解孩子吧!在交談的過程中,要慎用批評、問話要適當適切、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應、注意孩子的時間表、獎勵誠實、替他們保密、及時彌補、不管我們怎么注意,總有犯錯的時候,及時彌補就顯得格外重要。如果是老師和父母錯怪了孩子,就要放下老師和父母的架子,向孩子承認錯誤,這樣孩子才會再次接納你。而孩子在老師和父母的熏陶之下,如果做錯事也會主動認錯。
看完《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我感觸頗深:贊美是一種胸懷、是一門藝術、是一種能力。我相信,在我的贊美之下,我的孩子一定會從“燦爛”走向“輝煌”!讓我們真誠地贊美孩子吧,因為他明天的成功或許就蘊藏在你的贊美之中。
總之,老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毫不吝嗇自己的表揚,使孩子心情愉悅地去爭取下一次表揚。如果說哪里有進步哪里就有表揚,那么,哪里有表揚,哪里就有進步。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聽讀后感篇十二
作為一名初中生的家長,我時常感到焦慮。
孩子整天不是玩游戲就是看手機,焦慮;孩子不好好做作業(yè),能糊弄就糊弄,焦慮;孩子晚上不肯睡早上不肯起,睡眠時間嚴重不足,焦慮;孩子考前不復習,考試成績一落千丈,焦慮;孩子對你的要求面上答應實則不理,焦慮;孩子不愛閱讀,焦慮;孩子不愛運動,焦慮;孩子太磨蹭,焦慮;孩子減不了肥,焦慮……差不多時時刻刻都在焦慮。
焦慮了怎么辦?
先是耐心地講道理,發(fā)現(xiàn)不管用。一遍遍地提醒,孩子嫌你嘮叨,仍然不管用。于是板起面孔硬性命令,好像也不管用。只能吼、罵、沖突,甚至動手,倒是解氣,但更加不管用。于是技窮,看來管是管不了了,想想“兒孫自有兒孫?!保纱唷办o待花開”吧。
有一天和幾個朋友交流,發(fā)現(xiàn)大家都一樣,“焦慮”簡直就成了青春期孩子家長的標配情緒。
當然,幸福的家長都一樣,焦慮的家長各有各的焦慮。
這真是靈魂的拷問。
是啊。我們真的會教育孩子么?
也許,我們缺的,是一張做父母的資格證。
與有的家長相比,我還算是在教育孩子方面有過一些知識儲備和思考的,孩他媽也是懂兒童心理學的,所以我們會用盡量不打擾的方式,隨時保持對孩子身心、學習狀況的密切關注;我們會就事論事看待孩子的問題,不會給孩子隨便“貼標簽”;我們會努力看到孩子的優(yōu)點,及時對其努力而不是智力給予正面鼓勵;我們會嘗試關心和了解孩子的世界,努力做到高質量的陪伴;我們更會努力做好自己,希望身教重于言傳,用榜樣的力量給孩子帶來正面的影響。
但是,我們還是會經常做錯、會茫然失措、會頻頻受挫。
焦慮,由此而來。
仔細想想父母們的焦慮,既有理念層面的問題,也有方法層面的問題。對我而言,更多的不在理念,而在方法。但不掌握方法,理念就是紙上談兵。方法,同樣是父母資格證的內容。
考任何證都需要付出努力,父母資格證也不例外,不可能不勞而獲、從天而降。于是我暗下決心,要把教育孩子這件事當做一件工作或是一門學問,認真學習、仔細研究、慢慢實踐。
不過說來慚愧,實際上這個決心已經是我差不多第3次下了。每次都信誓旦旦,要讀書,要聽講座,要仔細分析溝通過程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句話語、每一個反應、每一次失誤,要畫思維導圖,要寫文章,要這樣那樣……結果是,讀了些書和文章,聽了些講座,也曾花幾天時間仔細設計一次和兒子的談話,效果當然還是有一些,但往往到了關鍵時刻,實踐總是脫離了理論,理性總是敗給了基因,然后再次受到打擊,再次放松要求,曾經的信誓旦旦再次無疾而終——直到上個月。
上個月,學校開家長會,班主任分享了一段文字,是關于如何正確與孩子溝通的。班主任說,這段文字來自一本書,名叫《如何說孩子才肯學》,而這本書,是他通過王賀亭的爸爸在微信上的分享看到的。
話音剛落,我自覺慚愧萬分、無地自容,家長會一結束就趕緊溜了,本來想和老師打個招呼聊聊天的,也沒好意思。原因無他,只因為這本書雖然是我分享的,但我自己卻只讀了個開頭,就轉去讀別的書了。
就這,還叫當學問研究么?就這,還叫想考一張父母資格證么?
于是趕緊掏出手機,打開微信讀書,花了幾天時間讀完了這本書。
的確頗有收獲。這本書的好處,除了介紹了先進的理念,更在于提出了一系列頗具實踐性和操作性的方法。這不正是我所需要的么?當然,書里提供的方法很多,我覺得有兩點對我特別有用:
(一)認同并接納孩子的情緒。
這是本書提出的主要方法,也是核心的理念。作者說,當孩子產生了某種情緒,千萬不要否定孩子的情緒,不要批評,不要詢問,也不要建議,而是要接納。只有首先接納了孩子的情緒,才談得上后面的有效溝通。
比如,當孩子沒有考好很沮喪,有的家長會說“你考的這是啥呀,平時上課認真聽了么?作業(yè)認真做了么?”,或者“我給你報了那么多班,花了那么多錢,你就給我考這個分數(shù)回來?”這個我肯定不會。但是以前的我會選擇安慰或者激勵,我會這么說:“沒關系,一次沒考好不說明什么。你并不笨,只是沒有努力,或是沒有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只要你決心好好學,下次肯定會考好的?!?/p>
按作者的說法,這同樣不是最好的接納情緒的方法。好的方法應該是:
1.認同孩子的感受。
2.用語氣或語言接納孩子的感情。
3.給予孩子現(xiàn)實中不能實現(xiàn)的幻想。
4.即使想制止孩子的不當行為,也要接納他們的情緒。
說老實話,由于語言、文化等差異,書里的例子看上去并不是那么管用,譬如作者說可以用“嗯”“啊”等詞來表示情緒認同,我卻擔心會有敷衍的感覺。但精神是可以學習的,具體方法則可以靈活掌握。所以如果還是現(xiàn)在跟我說沒考好,我首先會說上一句:“考得不好很難過是吧?”然后再說“沒關系,一次沒考好不說明什么?!敝劣诤竺娴呐病W習方法啦等等,視對話的氛圍再考慮說不說、什么時候說。
(二)吸引孩子合作的語言技巧。
作者說,如果要想讓孩子合作,不要提問,也不要批評,可以考慮以下幾種方法:
1.描述問題,“我看見地板上都是濕油漆”。
2.提示,“油漆沒干之前比較容易擦掉”。
3.提供選擇,“你可以用濕抹布或濕海綿來擦”。
4.用一個詞或一個手勢來表達,“油漆!”
5.描述你的感受,“我不想看見地板上濺滿了油漆”。
6.寫字條。
7.游戲方式(用另一種聲音或腔調)。
從實踐來說,我覺得最好用、最有效的的是第三種“提供選擇”和第四種“用一個詞或者一個手勢來表達”。當孩子一直在玩游戲不去寫作業(yè),我現(xiàn)在不再說“你都玩了多久了,咋還在玩呢”或者“別玩了,趕緊寫作業(yè)去”,而是說“啥時候去寫作業(yè),現(xiàn)在就去寫還是這盤游戲結束就去寫?”當孩子說好八點開始寫作業(yè),但到了八點十分還沒動靜時,我現(xiàn)在不再說“你說了八點,現(xiàn)在都幾點了?你說你老這樣,讓我怎么相信你可以自己安排自己的時間,blabla”;而是說,“嗨,時間!”或者喊他的名字,并指指墻上的鐘。
考證的路是漫長的。讀書、思考、實踐,只是第一步。要想真正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還有相當一段距離要走。但我想,考父母資格證和做任何事都一樣,只要明確目標,認清差距,向著這個方向不停地努力,終有一天,我們會成為合格的父母。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聽讀后感篇十三
雖然我們很愛我們的孩子,但卻不知道為什么孩子不愿和我們交流。讀了這本書,才發(fā)現(xiàn)自己不知不覺地說錯了一些話。這些話我們聽自己的父母說過,聽別的孩子的爸爸媽媽說過,便不自覺地也對自己孩子說了。其實我們沒有顧及孩子的感受和真實的想法。這本書不僅告訴我們正確的理念,還有切實的事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實踐。我試著做了,很有效。這本書對于改善同事關系也很有幫助。如果你只有時間讀一本如何和孩子相處的書,那就選它好了。它的內容實在是太好了,我一天就讀了200多頁。
這本書用一種非常清晰的方式編寫。技巧很容易運用,語言也十分得體。
作者寫到了怎么增進和孩子的親情,怎么和孩子分享感覺,怎么給孩子以有效的表揚和一系列類似的話題。這些不僅僅對孩子是有用的,對任何和孩子接觸的人都十分有用。運用書中的技巧,我在短短的幾天內就看到了我們和孩子關系之間的改進。愛不需要理由,但是愛需要技巧。可能我不能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就做出判斷,但是我已經興奮得不亞于發(fā)現(xiàn)一桶金子。
我兒子快5歲了,當他慢慢長大,我發(fā)現(xiàn)他是越來越難溝通,交流,不管是在幼兒園還是家里。我也曾經不顧一切地去做點什么來扭轉乾坤,但是它依然是個煩。
舉個小例子…,讓我兒子收拾東西一直以來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她很喜歡用尖刀,然后總是把剪完的碎紙屑搞得屋子很亂。昨天我看她在一張紙上剪了一個圓,然后把那個帶著圓洞的紙防在了桌子上,把那個圓拿來給我看。照著平時,我肯定會忍不住先皺一下眉,然后開始叨叨你可千萬別剪得那都是。這回我看完書,我止住了。我先贊美了一遍她剪的圓,然后說"我注意到你把那張紙放在了桌子上了,非常整潔。"(一定要很具體的描述歐!)他笑著跑回桌邊。他看到地上還有一些紙屑(之前她都是隨地亂丟的)。她把它們撿了起來放回到桌子上。這是他從來都沒做的事,即便我一遍又一遍地對著他反復的說!這回他甚至沒有往后看一眼我是否在盯著她。
現(xiàn)在他看上去更輕松,更快樂和更自信了。我甚至發(fā)現(xiàn)每天早上我?guī)ビ變簣@的時候,他主動地跑去找小朋友玩,而不象以前含羞地等著別人來找他。這在過去我總是很痛苦地看著這一切。但現(xiàn)在,一切太美好了,我都有點哽咽了。
但這并不意味著說我原來的教育方法很有問題。舉個例子,過去我也總是想著要理解孩子,類似的例子,我總是看到他做對了事情就表揚他,但是這本書還是教給了我很多更有效的表揚方法,有一些小細節(jié)你要是沒做好的話,表揚的效果其實更糟,還有如何能不批評(現(xiàn)在我意識到我批評的次數(shù)是多么的多)。
覺得這書真的太好了,所以上來寫這么長的一段的評論,希望和大家分享。
這本書相當好,顛覆了許多成人習以為常的行為和觀念,里面的事例很貼近生活,覺得就發(fā)生在自己身上,因此除了幫助人轉變觀念、解決困惑外,具有很強的操作性。
我們買了許多書學習,想著把孩子教育好,卻從來不去做怎樣把孩子教育好的練習,怎么能成為一個好的家長呢?這本書的另外一個優(yōu)點是它的尺度把握的比較好,一方面要求家長和孩子產生共情,接納孩子的感受,不要在孩子跌倒了,痛的哭的時候說"不疼",另一方面告訴父母不是任何時候都要和孩子產生共情——接納孩子的感受,并不代表他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對的,家長應該為孩子設立界限。
讀完這本書,我覺得以前的那些理論都內化了。突然發(fā)現(xiàn),教育孩子,其樂無窮??!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聽讀后感篇十四
對基礎差、習慣不良的學生,我會有種憐惜。他們也想學習好、頭腦聰明、人見人愛,可是學習上卻比別人慢一拍;他們也想及時完成作業(yè),不打架、不惹大人生氣,可是總是管不住自己的身體和頭腦。病癥表現(xiàn)在孩子身上,病根實際在家長身上。想到這些家長,我腦海里浮現(xiàn)最多的就是一張張焦急、無奈、恨鐵不成鋼的面孔。交流時,往往我還沒說幾句,家長們就迫不及待的如祥林嫂般嘮叨孩子的不是,最后以老師,您使勁打結束。遇到這樣的,我就推薦他們讀《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一書。
這本書內容非常具體,基本上是生活中的一個個小場景組成的,通過正反兩種互動方法的對比,讓家長懂得如何做、怎樣說才是有效的。同樣的意思,不同的語言說出來,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家長要了解,孩子說一些話時,內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什么樣的話會傷害激怒孩子,什么樣的話能讓孩子有安全感平靜下來。例如對于一些愛發(fā)脾氣的孩子,對家長提到了幫助孩子面對他們感受的四個技巧:
1、全神貫注地傾聽。
2、用“哦……”“嗯……”“這樣啊……”來回應他們的感受。
3、說出他們的感受。
4、用幻想的方式實現(xiàn)他們的愿望。
用這樣的方法孩子會得到安慰與理解,溝通更容易進行。書中有小練習,可以訓練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方式等?,F(xiàn)實中很多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會忍不住摻雜發(fā)泄的情緒,想到哪,說到哪,自己痛快了再說。與后進生家長交流時,我總是一再強調:回家不要打罵孩子,關心孩子心情,多花些時間幫助孩子克服學習上的困難。輔導孩子時,一定要控制情緒,如果覺的要發(fā)火了,趕緊走出去,緩和情緒。書中多次提到要關注孩子的感受,從孩子的角度去體驗他們的感覺,去體驗家長用不同態(tài)度說的一些話,對孩子心理感受的影響。孩子雖小,但他們是有喜怒哀樂、獨立思想、獨立人格的人。只有真正地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與他們交流,才能真正做到尊重。
我覺得這本書本質上是一本人際交往的書,其中很多的理念和方法不僅適用于家長與孩子之間,適用于與所有人之間的交流。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聽讀后感篇十五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讀后感傅貴儀帶著教師和一個孩子的母親的角色,我閱讀了《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這本書,從中學習與小孩子溝通的技巧。書中圍繞“如何說”、“怎么聽”這兩個中心點,作者從六個方面進行了探討和實踐:
1、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
2、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
3、代替懲罰的方法;
4、鼓勵孩子自立;
5、恰當?shù)刭澷p孩子;
6、讓孩子從角色中釋放。
每天讀一點。越讀越覺得語言是如此的微妙,同樣的意思經過不同的表達卻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效果。書里的很多觀點讓我深刻。例如:孩子并不需要我們認同他們的感受,而是需要我們回應和了解他們的感受?!比缍嘤谩芭丁薄班拧薄笆沁@樣啊……”來回應他們的感受代替提問和建議。對于我們的學生也是一樣,每當有學生來跟你說委屈的時候,你應理解他的感受說:“那你一定很生氣了!”“那太讓人難過了。”如果學生不交作業(yè)時,你也要做到不急不慢:“聽起來你有些討厭這些作業(yè)了,是嗎?”等等。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盡管和我們成年人相比心智還沒成熟,但他們同樣存在著自己的思維,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感受。因此一味的命令式的口吻,對孩子是行不通的,更會挑起孩子的叛逆心態(tài)。如果我們能聆聽孩子,與他們產生共情,那么就可以幫助我們管好孩子,讓孩子聽話。與孩子交談不僅是一門藝術,而且還是一門科學。該書真的值得仔細閱讀,并且實踐到自己孩子與學生身上。我已經在努力的這樣做了,相信會收到很好效果。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聽讀后感篇十六
讀完《如何說孩子才會聽,如何聽孩子才會說》一書后,完全被書中的案例分析、專家支招深深吸引住了。這本書將孩子與父母的錯誤對話和正確對話進行對比展示,時刻提醒讀者反思自己的處理方式,讓我受益匪淺。
當孩子的感受被不斷否定,他會感到困惑和憤怒。我們應該站在孩子的立場,去理解他們。我們可以參考本書作者給出的幾條建議,同時也要記住,孩子所有的感受都是可以被接納的,但是某些行為則必須受到限制。比如,動手打人。孩子處于極度難過的時候,身體上的發(fā)泄可以幫助他們緩解痛苦,比如,大聲吼叫,撕紙,扔枕頭,最和藹有效的方式莫過于,給他紙筆讓他把憤怒畫下來,亂寫亂畫都可以。
教育是一門學問,你千萬不要把孩子當花花草草來養(yǎng),喜歡叫他怎樣就怎樣。尊重也是必須的,跟孩子們說話時,請蹲下,和他平視,不要用命令式的,而是要看著他的眼睛說話,同樣要求他也看著我們的眼睛;孩子表現(xiàn)好,或者受傷了,不要吝嗇我們的擁抱。當老師要愛孩子,作父母要愛子女。常常給孩子一個個親切的擁抱,一個個淺淺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誘的開導,一件件小小的.禮物……這會使孩子很自然地感受到愛,也增強了他的信任感。所以說愛心可以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尊重和得到別人欣賞。作為老師和家長,我們就應該時時、處處、事事在心靈深處堅信孩子能行,孩子最棒!我們還要承認個體差異,允許孩子犯錯,允許孩子失敗,讓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
總之,要讓孩子愿意聽,就必須學會如何愛孩子,如何尊重孩子,如何賞識孩子。如何說孩子才會聽,這是每一個做父母和做老師的都迫切想解決的問題。我們要能說會聽,及時與孩子溝通,消除隔閡,清掃孩子內心的塵埃,幫助孩子營造一片晴朗的天空。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聽讀后感篇十七
一直在飛翔,一直在找尋,一直在思索,一直在前行。我要的一種生命更燦爛,我要的一片天空更蔚藍。因職業(yè)的關系,我接觸到了很多小孩子,這些孩子的個性不相同,家長們的教育方式也是都不一樣。從中看到很多失敗的教育例子,也看到很多很好的教育瞬間。對如何跟孩子溝通心中也有了很深的疑問。
在網(wǎng)上購買了《如何說孩子才會聽,如何聽孩子才會說》的書,讀完一遍,感慨甚多。我想老師們和所有的父母都應該讀一讀這本書吧,而作為尚未成為父母的年輕人,回想自己并不太遙遠的童年,也能發(fā)現(xiàn)書中所列出的或對或錯的場景。
看完后,真的被書的內容深深吸引住了,這本書通篇用豐富、實用的案例,生動的漫畫以及針對性很強的練習題等形式來表現(xiàn),將孩子與父母的錯誤對話和正確對話進行對比展示,當你看到那些錯誤的對話方式時,你會不自覺聯(lián)想到:原來之前我也是如此對待孩子的,那我以后應該如何與他交流呢?旁邊就是告訴你正確的對話方式。本書共分了六個實用章節(jié),我只拿第一章來簡單說說自己歸納的.重點,大家看了就可以知道這本書的魅力所在啦:如何幫助孩子克服消極情緒?答案:承認并接納他們的感受,不要否定孩子的感受。精彩對話舉例:錯誤方式:孩子:我的小烏龜死了,今天早上它還好好的。父親:不要這么傷心,寶貝。孩子傷心的哭。父親:不要哭,不過是一只小烏龜嘛,我明天再去給你買一只來。
孩子哭倒:我不要另外一只!父親:不許不講道理。正確方式:孩子:我的小烏龜死了,今天早上它還好好的。父親:噢,不會吧?太讓人震驚了!孩子:它是我的好朋友。父親:失去朋友是很痛心的。孩子:我還教它怎么玩把戲呢。父親:你們在一起玩得很高興。孩子:我每天喂它。父親:你對那只小烏龜真的是很有感情,它即使離開你,也不想看到你這么傷心,所以你要開心,它也會開心的!總結:很多時候,我們越是叫孩子把不好的感受撇到一邊(不論我們說得多么親切),孩子似乎越傷心。很多時候,家長們通常都不會像第二種方式那樣回答孩子,他們擔心一旦把這種感情點明了,情況會更糟。可是事實恰恰相反,當孩子聽到可以描述他內心感受的詞語時,他會深感安慰,因為有人認可了他的內心感受。
關于這段對話,我有個同事采取了另外一種方式,她將這兩種錯誤和正確的對話方式都念給孩子聽,并且告訴孩子,如果他遇到這種情況,他也有可能會得到這兩種回答,這是每個人的思維差異所決定的,也要孩子諒解爸爸和媽媽教育方式的不同。她的用意是,讓孩子也能從這邊書的案例中去了解對方的感受。
可以說,這本書不單單只是家長看的,聰明的家長,完全可以通過這本書的案例,即時與孩子互動。其實我單單看完第一章,已經從內心認可了這本書的魅力,也完全了解了為什么這本書會被稱作“破譯父母與孩子交流密碼的神奇語言”。相信更多朋友看到了,也會與我有一樣的感受。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聽讀后感篇十八
暑假里學校為我們準備了很多書,我第一本拿起的是《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會說》。看這書,先是被這書名所吸引,而后被文中一些新穎的理論所振奮。此書雖然是寫于父母看的,但是教育孩子和教育學生本是同源,也是有很多異曲同工之妙值得借鑒的。
我讀書大約都是有些囫圇吞棗,本想借著書的《前言》大概了解一番內容,卻不料,《前言》中卻毫不避諱地要我們從圖片看起,可隨意翻看,無需按部就班一頁一頁地細讀。這樣的前言恐怕還是第一次遇到。翻開書本,果然,此書最吸引人眼球的果真是一幅幅生動的漫畫插圖。文章以這樣的方式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個案例。腦中不禁暗忖,作者在著書之時一定在想“如何寫讀者才會被吸引吧”
圖片案例確實夠引人入勝。當一張張圖片翻過眼前,我記住的盡然不是畫面,而是圖片上那一行行的對白。
錯誤做法的案例:父母總是按著自己的意愿和想法來和孩子交流,總是期許孩子按著自己的思路去做。可是往往越是這樣,預期的目的越達不到。而相反的父母如果認真地聽一聽孩子的話,感受一下孩子的心情,哪怕只是用“啊,真的,恩,哦,我知道了”簡單的語言,孩子卻會心的接受了。而且哪怕只是沉默地聽著孩子表達一下自己的情緒,孩子自己就一股腦兒的把要說的事都說,甚至把怎么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提出來了。
記得一年級的時候,有個孩子興奮地跑到我身邊問我:老師,你知道我哥哥是干什么的嗎?我當時覺得這孩子的問題特奇怪,甚至有些莫名其妙。因為我忙著改作業(yè)就應付地回答說:“不知道。”可那孩子還是不依不饒地問著我:“老師你猜猜看?!蔽冶愫懿荒蜔┑氐恼f我要改作業(yè)很忙,叫他回教室玩去。他很失落地回去了?,F(xiàn)在想來。他也許有個很能干的哥哥,想表達一下自己自豪的情緒,并借此和我套套近乎,親近下。而我卻毫無耐心地以老師的威嚴打發(fā)他熱情,想起來真是很愧疚!其實我只要稍微的'做一下傾聽者,哪怕用幾個感嘆詞“哦,恩,啊”來回應孩子。帶給他的感受就很不一樣了吧。后來的一段時間里,我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在我的課堂上總不是那么的投入,好像對我的課不怎么感興趣。舉手發(fā)言也非常的少,除非點名點到他。也許就是這一次的溝通不暢,讓他不再愿意打開心扉了吧。
讓孩子會聽,讓孩子會做,最起碼的就是先做到尊重他們,只有尊重他們的內心,孩子才會發(fā)自內心地的愿意聽,愿意說。
于是我反思,怎樣做才是尊重?
尊重的定義很簡單,可是尊重的行為很廣泛。無論課上,課下,無論在校,在家,與孩子溝通,尊重他們的內心為前提,我想,孩子也會愿意聽你的,也會愿意和你說。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0960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