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溝橋烽火教案及板書(熱門1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3 06:21:04
盧溝橋烽火教案及板書(熱門19篇)
時間:2023-11-13 06:21:04     小編:XY字客

教案是指教師為備課和講授課程而撰寫的一種教學設(shè)計文件。教案的編寫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能力水平進行個性化的差異化教學設(shè)計。如果你正在為編寫教案而犯愁,不妨看看下面的教案范文,或許能給你一些靈感。

盧溝橋烽火教案及板書篇一

讀了盧溝橋烽火之后,我的感受特別的深,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依然對日本人有著鄙視的心情。

這篇文章主要講日本關(guān)冰箱侵占我們的全中國,可是不得不經(jīng)過盧溝橋一代,他們在一個星光黯淡的夜晚,偷偷的向盧溝橋摸來,守橋的官兵發(fā)現(xiàn)了敵情,大聲喝道:“誰!口令!”日本官兵氣勢洶洶的說:“我們的士兵失蹤了,要來搜查!”中國官兵嚴詞拒絕,日本官兵向盧溝橋開啟火來,中國的官兵立即防守,但由于眾寡懸殊,戰(zhàn)士推到了宛平縣城內(nèi),第二天晚上,中國大刀隊員們手握大刀,腰配手榴彈,沖了進去,把他們啥的片甲不留,最后,日本官兵全被滅??墒牵毡竟俦窒雱e的地方發(fā)起了進攻。中國的官兵多么英勇啊!為了把日本官兵趕出自己的祖國,他們都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的生命?!奥浜缶鸵ご颉边@是老師常常說的一句話。實施其卻如此,日本為什么這么容易的就寢站了我們的東北三省?那是因為中國的科技實在是太落后了,日本官兵打哪里,那里就要淪陷,到了最后,紅軍不得不長征了。中國官兵手里的搶幾乎是從日本人手里搶來的。這些為題都說明了一點,中國的科技實在是太差了。但不過,中國官兵的英勇值得我們學習。

記得上一次我和朋友們上房頂,我眼巴巴的看著朋友們一個一個的都上去了,在上面大喊:“你們快看啊!這都能看見我們的學校!”“是呀,看,還有幾個人在那里打籃球。”“是呀”!我也學朋友的們,可是都失敗了,一次,兩次,三次……漸漸的漸漸的,我是去了耐心,自信,可是想到在盧溝橋烽火的中國官兵都不怕死,而我只是把首層破,我終于鼓起了勇氣,再試了一次,終于上去了。

到了現(xiàn)在日本人還想侵占我們的釣魚島,我們一定要好好的學習,也一定要堅決反對,絕不能讓日本人侵占我們的釣魚島!

盧溝橋烽火教案及板書篇二

1、按時間和事情發(fā)展順序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能按時間先后順序復述“盧溝橋事變”的經(jīng)過。

2、了解盧溝橋的戰(zhàn)略地位,以及盧溝橋事變的重大歷史意義。

通過了解“盧溝橋事變”的史實,激發(fā)學生對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對我國軍民同仇敵愾抗擊侵略者的英勇行為的崇敬之情。

1、(課前播放斑竹清唱的《盧溝橋之歌》,直到上課鈴響后才停止播放)。

(當蒼涼悲壯的歌聲縈繞在教室里時,“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學生已是“不絕轉(zhuǎn)入此中來”。當歌聲戛然而止時,相信同學們心中那蒼涼悲壯的情懷依然在激蕩。課未始,情已生,此時展開教學,學生不管是情感上還是注意上,都已做好了良好的鋪墊與準備。)。

2、指名學生說出盧溝橋事變的原因。

3、出示示意圖,分析盧溝橋的戰(zhàn)略位置,揭示事變原因。(多媒體顯示盧溝橋事變示意圖)。

(多媒體顯示盧溝橋事變示意圖,形象的直觀顯示“激活”了文字,促進了學生的正確感知。使學生對盧溝橋重要的地理位置一目了然。)。

(一)學習第二段。

1、觀看錄象。(關(guān)于盧溝橋事變的一段視頻)。

(多媒體的'運用開放了信息資源,形象的視頻展示重演了屈辱的歷史,也成功地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憤慨的情緒一下子被激發(fā)起來了,同時被激起的,還有與守城官兵同仇敵愾的心理??梢哉f視頻展示為學習新課揚帆導航。)。

過渡:看到大家意猶未盡的表情,我知道大家一定很想知道當時的詳細情形,是嗎?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盧溝橋事變的詳細經(jīng)過。

2、瀏覽2—5自然段,邊讀邊畫出表示時間關(guān)系的詞句。

3、交流并相機板書:

1937年7月7日深夜。

第二天凌晨。

當天晚上。

(語文課堂要努力營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安排學生的自讀、小組討論、集體交流,從而讓學生自己去感悟敵軍的蓄意挑釁、無理取鬧;我軍的義正嚴詞、正義凜然。)。

5、交流(出示學生填寫的表格,并完善)。

要求:找出描寫敵我雙方舉動的關(guān)鍵詞語,完成填空。

時間敵軍我軍。

1937年7月7日深夜全副武裝氣勢洶洶蓄意挑釁惱羞成怒喝問嚴詞拒絕。

第二天凌晨人仰馬翻瘋狂吼叫狼狽哭爹喊娘同仇敵愾舉冒。

當天晚上猝不及防抱頭鼠竄手握腰佩悄悄英勇頑強。

相機板書。

敵軍我軍。

1937年7月7日蓄意挑釁嚴詞拒絕。

第二天凌晨內(nèi)大舉進攻同仇敵愾。

當天晚上猝不及防主動出擊。

6、展示讀。(相機作好朗讀前的指導)。

7、有感情地齊讀2—5自然段,進一步感受敵軍的氣勢洶洶、無理取鬧的可恥下場以及我軍的同仇敵愾、英勇頑強。

8、指導復述。(按時間順序,可以參考剛才填寫的一張表格。)。

(學生通過瀏覽讀、品味讀、展示讀、探究讀,不難體會到作者通過語言文字所要表達的對日本侵略者的憎恨和對我國守軍英勇頑強的敬佩之情。在這里,我不惜花費教學的大部分時間,通過自讀、討論、交流、匯報等多種形式鋪開教學活動,可謂是濃妝艷抹了,學生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產(chǎn)生了強烈的共鳴,教師已無須再多言語,學生已漲溢滿腔激情。)。

(二)、學習第三段。

2、交流。

(平津危急!……三句話不能顛倒;“!”增強語氣;“迅速”“成群結(jié)隊”“夜以繼日”“紛紛”體會我國人民同仇敵愾抗擊外國侵略者的愛國熱情和民族精神)。

3、齊讀6—8小節(jié),再次感受一下民族的危難和全國人民同仇敵愾的愛國熱情。

(三)、學習第四段。

1、范讀第9小節(jié)。

2、最后一小節(jié)告訴了我們什么?

3、齊讀最后一小節(jié)。

1、學習了這篇課文后你有什么感想呢?

(當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感悟內(nèi)化為表達的需要時,學生的感情便在激蕩與碰撞中得到了深化與升華,于是,異彩紛呈的感想讓人感覺到學生心靈深處的確受到了震撼,加深了學生不忘國恥、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奮發(fā)讀書的情懷。中華兒女曾經(jīng)因為國家落后而飽受凌辱,但是炎黃子孫決不允許歷史重演。從孩子們的回答中,不難聽出帶著童稚的話語中是擲地鏗鏘的堅定決心。說者動情,聽者聳容。語文課的情感目標的落實已在不知不覺中了。)。

2、歷史,警醒世人;歷史,催人奮進。中華兒女永遠也不會忘記中國的歷史,不會忘記中華民族的恥辱日——1937年7月7日,不會忘記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的土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

3、同學們,在結(jié)束本課之前,我還想告訴大家一點,多行不義必自斃!發(fā)動盧溝橋事變的日軍頭目沒有一個有好下場——(多媒體展示補充日軍頭目的最后下場的信息)。

(語文課堂的開放性則主要體現(xiàn)在對知識、信息的拓展、延伸上?!吧茞旱筋^自有報”、“多行不義必自斃”,盧溝橋事變的挑釁者頭目到頭來沒有一個有好下場,補充這一點除了讓學生在憤慨之余大快人心之外,也激發(fā)了學生向善除惡的自覺性,對學生正確人生觀、科學世界觀的形成是在潛移默化中的。)。

4、過去的已經(jīng)過去了,我們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今年是中日邦交正?;?3年了。和平與發(fā)展——這是中日兩國人民的心聲,是亞洲各國人民的心聲,這是時代的最強音。希望大家將來能為維護中日和平、維護世界和平而努力!(多媒體放飛和平鴿,播放蔣雨蓮的《和平友愛永在我們心中》)。

(曲終諳情情未了。通過一堂課的熏陶、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已進入了高潮,特別是學生對日寇的憎恨之情已然溢于言表,可是如果就這樣的在學生的心底埋下了仇恨的種子或是讓學生帶著仇恨離開語文課堂,那便與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教學目標背道而弛了。在學生年幼的心里,顯然是無法分清正確對待日軍的侵略行為與對待現(xiàn)在的日本國的態(tài)度應(yīng)該有什么不同的問題的。所以,我查閱了相關(guān)的資料,不失時機的誘導學生關(guān)注另一個具有時代性、世界性的命題——和平與發(fā)展的主題。比較起仇恨戰(zhàn)爭來,維護和平顯得更有意義,因為這是中國人民的心聲,是全世界人民的心聲,是時代的最強音!我想這一點對于學生來說,絕不僅僅只是一個信息的傳遞,更是一種必要的情感態(tài)度世界觀的引領(lǐng)。)。

1、復述“盧溝橋事變”的經(jīng)過。

2、了解盧溝橋事變后的戰(zhàn)事情況;收集抗日戰(zhàn)爭中其他的重要歷史事件。

盧溝橋烽火教案及板書篇三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學會用“逐步”“萬籟俱寂”造句。

2.按時間各事情發(fā)展順序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能按時間先后講述“盧溝橋事變”的.經(jīng)過。

3.通過了解“盧溝橋事變”的史實,激發(fā)對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各對我國軍民同仇敵愾搞擊侵略者的英雄行為的崇敬之情。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目標中的2、3,目標1中的造句。

敵軍我軍。

7月7日深全副武裝喝問。

氣勢洶洶嚴詞拒絕。

首先還擊。

第二天凌晨人仰馬翻同仇敵愾。

狼狽舉、冒。

當天晚上抱頭鼠竄悄悄。

可恥下場英勇頑強。

1、抄寫詞語。

2、填寫成語。

3、造句。

4、組詞、多音字組詞。

[課外]。

1、抄默詞語。

2、把課文復述給父母聽。

3、完成練習冊。

盧溝橋烽火教案及板書篇四

1、學會14個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自然段。

3、把閱讀、觀察、想象結(jié)合起來,了解盧溝橋獅子的特點,體會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

1、了解盧溝橋獅子的形態(tài),想象獅子的形態(tài)。欣賞生動的句子。了解盧溝橋獅子的形態(tài),想象獅子的形態(tài)。

2、運用圖文結(jié)合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教學難點了解盧溝橋獅子的形態(tài),想象獅子的形態(tài)。

教學準備有關(guān)“。

7、7”事變的資料。有關(guān)盧溝橋的資料。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由學生根據(jù)課下查找的資料對"盧溝橋"進行簡要的介紹。(藝術(shù)班由老師查找)在北京城西南十幾公里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北京現(xiàn)存最古老的石橋--"盧溝橋"。它始建于1189年,橋的總長265米,有241根望柱。因為橋上雕有神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的獅子而馳名中外。意大利旅行家馬克·波羅稱贊"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獨一無二的橋。"它更因抗日戰(zhàn)爭由此開始,而成為一處革命紀念地。這座橋就是盧溝橋(板書課題)。

二、觀察第一幅圖畫。

1、仔細看圖,橋上都有哪些景物?

2、把你看到的景物按一定順序說一段話。

3、談一談你對盧溝橋的印象。

三、初讀課文。

1、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然后填空。

(1)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什么?

(2)文章先向我們介紹了__,接著講了,最后講了。其中重點寫的是什么?

2、完成思考題及填空后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后明確:

(1)本文主要介紹了盧溝橋的獅子的形態(tài)。

(2)文章先向我們介紹了盧溝橋的特點--獅子多,接著講盧溝橋上的獅子姿態(tài)萬千,最后講盧溝橋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筑。重點是寫盧溝橋上的石刻獅子。

4、按敘述順序進行分段并說說每段的意思第一段:

(1)介紹了盧溝橋的特點。第二段:(2-3)盧溝橋的獅子大小不。

一、形態(tài)各異。(重點段)第三段:

(4)盧溝橋是我國人民永遠難忘的一處有歷史意義的建筑,

5、認識歇后語出示:"盧溝橋的獅子--數(shù)不清"。

(1)歇后語分為前后兩部分,仔細觀察,看看這兩部分有什么關(guān)系?(前一部分像謎語的謎面,后一部分像是謎語的謎底。后一部分是為了解釋說明前一部,通常只說前一部分,別人補充后一部分。)分)。

(2)你還能說出幾個歇后語嗎?(如: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

四、朗讀課文讀出感情。

一、形態(tài)萬千。那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盧溝橋上的獅子都是什么樣子。仔細觀察文中的插圖。

二、自學第二大段。

(一)出示自學提示:

1、"這些獅子真有意思"作者是從哪幾方面寫的?

3、作者為什么在第二自然段的末尾用省略號?

4、通過看圖和學習你都聯(lián)想到了什么?

(三)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2、小組匯報討論結(jié)果。

(1)"這些獅子真有意思"作者是從大小、形狀、神態(tài)來寫的。

(2)細讀描寫?yīng){子"形狀"的句子,想一想文章都寫了獅子哪幾種形狀?你認為哪種形狀最有意思?為什么?有的:蹲坐長吼有的:低頭聽有的:偎依熟睡有的:藏游戲有的:按淘氣(在討論學習中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偎依"的意思。"有的小獅子偎依在母親的懷里,好像正在熟睡。"偎依的意思是親熱地緊挨著。這里是指小獅子緊緊地挨著媽媽,緊密地依靠在一起。)由學生談一談"你認為哪種形狀最有意思?為什么?"引導學生領(lǐng)會到是由于作者的遣詞造句、合理想象使這些石獅子活靈活現(xiàn),引起讀者興趣。師引讀第二自然段:這些獅子真有意思。它們有大有小。大的……小的……它們的形狀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師小結(jié):作者就是這樣把自己看到的,通過豐富的想象展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盧溝橋的獅子有哪些特點呢?(大小不一、形態(tài)各異)。

(4)通過看圖和學習我們明白盧溝橋的修建是需要大量的物力、財力和人力,所以說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結(jié)晶)。

3、短短的266米中,501只大小不。

一、形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的獅子,讀到這里你想到什么?(盧溝橋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聰明智慧的結(jié)晶)。

四、學習第三大段。

1、過渡:盧溝橋揚名于世不僅僅是因為這些獅子,這其中還有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我們不應(yīng)該忘記的原因。

2、齊讀最后一段,思考為什么"盧溝橋是一座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筑"?

3、由同學根據(jù)課下查找的相關(guān)資料談一談"七七事變"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在學習中引導學生查詞典,聯(lián)系"七七事變"理解"挑釁"的意思。(挑釁:故意制造事端,挑起沖突。通俗點說就是沒事找事。這里是說日軍找借口生事端,企圖引發(fā)沖突或戰(zhàn)爭。)。

4、有感情朗讀最后一段。

盧溝橋烽火教案及板書篇五

本課再現(xiàn)了那段令中國人民永遠不能忘懷的歷史,敘述了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的經(jīng)過,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蠻侵占我國領(lǐng)土的滔天罪行,謳歌了我國軍民同仇敵愾抗擊侵略者的頑強精神。課文思路清晰、層次分明。

師:本文重點寫了什么?在課文的那一段?分別寫了哪些內(nèi)容?

生:(回答)第二至五自然段,也就是課文的第二大段。分別寫了三件事。

師:對了,這樣分三件事來寫就是分層寫法。每一件事我們就把它劃分為一層,這一大段我們就把它分為:(生:那么這段就可以分成三層。)文章的篇幅較長,為了更好的學習課文,我們需要把它分層次來學習。

師: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回到1937年7月7日那個不平靜的夜晚,去親眼目睹日本帝國主義者的侵略本質(zhì),讀一讀課本的第二、三自然段,看看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

(學生自讀課文)。

生:一直全副武裝的日本軍隊,借著暗淡的星光,偷偷地向盧溝橋摸來,企圖趁中國守橋士兵不備侵占盧溝橋,入侵宛平縣城。

生:日本軍隊要入如宛平城搜查失蹤的士兵,遭到中國守橋軍士兵的嚴詞拒絕。

生:日本軍隊的陰謀詭計在守橋士兵面前未得逞,惱羞成怒,首先向中國軍隊開起火來。

師:從敵我雙方的舉動中你又讀懂了什么呢?

(學生默讀課文并思考)。

生:我從“全副武裝”、“氣勢洶洶”、“惱羞成怒”可以看出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是有備而來的,他們仗著人多勢眾,蓄意向中國士兵挑釁,氣焰十分囂張,嘴臉十分丑陋。

生:我從“‘嗒嗒嗒’……密集的機關(guān)槍子彈傾瀉在盧溝橋橋面上”這句話中讀出敵人心狠手辣,一心想置我守橋軍隊于死地,真是狼子野心??!

生:從“大聲喝問”、“當即嚴詞拒絕”、“立即開槍還擊”中,我體會到中國守軍正義凜然、誓死衛(wèi)國的崇高精神。

(學生小聲議論起來,興致很高的樣子)。

生:如果真要尋找丟失的士兵,也該在白天,不應(yīng)該在“星光暗淡,萬籟俱寂”的“深夜”。

生:日軍無權(quán)在中國的領(lǐng)土上搜查,可他們卻是“全副武裝”,還“大聲喝問”、“氣勢洶洶”。

生:部隊的紀律很嚴明,日軍竟然會丟失士兵,這是件丟臉的事,“家丑不可外揚”,可他們卻興師動眾地來搜查。

生:“顯然”一詞充分表現(xiàn)出中國守軍的足智多謀,一眼看穿了日本侵略者的猙獰面目。

師:同學們真是火眼金睛,談得不錯,真正做到了讀有所思,

讀有所想!能把你們的感受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表達出來嗎?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

請同學選擇你喜歡的方式去讀課文的第4-8小節(jié),看看第三層寫了什么?(自由讀)。

(學生自由朗讀、探究著每一層的含義)……。

反思:

本文是一篇課文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還有明顯的表示時間順序的詞語。思路清晰、層次分明的好文章。我在課堂讓學生通過反復的讀書、深入的體會課文內(nèi)容,在熟讀的情況下進行指導分段、分層。教給學生分層的方法。然后給予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必然會興趣盎然地開始自己的朗讀。朗讀首先成為學生的“興趣”時,他們大膽嘗試,敢于思索,通過自己獨特的朗讀表達他們對課文的理解。有的也許讀得不夠流利,但那份認真卻使人欣慰;有的理解也許還不夠深入,但自信卻可見一班……隨著感悟的深入,理解得透徹,學生對于課文讀得更多,對于課文內(nèi)容也“懂”得更多。于是再次“朗讀”便成為了學生表達情感的“需要”。他們通過朗讀演繹著內(nèi)心深處對課文的理解,更加深對侵略者的痛恨、對我軍英勇行為的崇敬之情。

同時,在本課時的教學過程中,我一方面注意引導學生進行分層、有層次的閱讀,既鞏固了課本所學,更能激發(fā)學習興趣,激發(fā)感情。

盧溝橋烽火教案及板書篇六

1,面向?qū)W生:小學2,學科:語文2,課時:23,學生課前準備:

(一)、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二)、自學生字新詞,讀準生字的讀音,想想詞的意思。(三)、自學課文,思考課后的問題。

知識方面:

1、學會本課5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和由熟字組成的新詞。2、按時間順序講述“盧溝橋事變”的經(jīng)過。

3、通過關(guān)鍵詞句感受敵我雙方表現(xiàn),激發(fā)對侵略者憎恨和對我軍民打擊侵略者行為的敬佩。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情感方面:

1、激發(fā)學生的愛國心。

2、激發(fā)學生對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對我軍的崇敬之情。能力方面:

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了解“盧溝橋事變”的經(jīng)過,體會中國守軍不怕犧牲、奮勇抗敵的英雄氣概。激發(fā)對日寇侵略罪行的憎狠和對我國軍民同仇敵愾抗擊侵略者的英勇行為的崇敬之情。教學之前用百度在網(wǎng)上搜索《盧溝橋烽火》的相關(guān)教學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參考,了解到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確定課堂教學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據(jù)課堂教學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中小學教程網(wǎng)找到課文的朗讀錄音和課文插圖參考,課堂上帶領(lǐng)學生朗讀課文和觀看圖片,給學生直覺上感受。

第二課時。

一、前提測評入新課1、聽寫詞語。

咽喉妄圖挑釁狼狽同仇敵愾猝不及防如火如荼。

指名板演反饋講評矯正2、說說課文主要內(nèi)容。

問:盧溝橋事變的原因是什么?你能找到嗎?學生自由朗讀第一段,在不懂處做個記號。

3

引導學生抓住“蠶食”、“魔爪”、“東北三省”、“華北”、“咽喉”等重點詞語朗讀小結(jié)板書:

日寇蠶食,欲占交通要道。

過渡:盧溝橋事變是怎么發(fā)生的?經(jīng)過是怎樣的?(二)品讀第二段。

瀏覽第二段,畫出表示時間的詞語同位交流,指名說師摘要板書:

1937年7月7日深夜第二天凌晨當天晚上。

舉動關(guān)鍵詞語。

體會1937年7月7日深夜敵人我軍。

第二天凌晨敵人我軍。

當天晚上。

敵人我軍。

敵方:全副武裝氣勢洶洶首先我軍:喝問嚴詞拒絕還擊。

4說說從雙方舉動關(guān)鍵詞你能體會到什么?指導朗讀。

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體會日軍的蠻橫無理、不可一世。

學生練習朗讀,指名讀,學生評議。

小結(jié):可見事件的發(fā)生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預(yù)謀精心策劃的。板書:

蓄意挑釁嚴詞拒絕。

第二天凌晨。

日軍:人仰馬翻狼狽我軍:同仇敵愾舉冒。

說說從雙方舉動關(guān)鍵詞你能體會到什么?

引導生通過抓重點詞語、句朗讀并想象體會日軍的殘暴以及我軍民不怕強敵的英勇氣概。

播放錄音片段學生邊聽邊想象。

學生練習朗讀,指名讀,學生評議小結(jié)板書:

同仇敵愾大舉進攻。

當天晚上。

日軍:猝不及防抱頭鼠竄我軍:手握腰佩悄悄。

說說從雙方舉動關(guān)鍵詞你能體會到什么?

盧溝橋烽火教案及板書篇七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學會用“逐步”“萬籟俱寂”造句。

2.按時間各事情發(fā)展順序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能按時間先后講述“盧溝橋事變”的經(jīng)過。

3.通過了解“盧溝橋事變”的史實,激發(fā)對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各對我國軍民同仇敵愾搞擊侵略者的英雄行為的崇敬之情。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

[教學重點]。

目標中的2、3,目標1中的造句。

[教學具準備及輔助活動]。

[主要板書計劃]。

敵軍我軍。

7月7日深全副武裝喝問。

氣勢洶洶嚴詞拒絕。

首先還擊。

第二天凌晨人仰馬翻同仇敵愾。

狼狽舉、冒。

當天晚上抱頭鼠竄悄悄。

可恥下場英勇頑強。

[作業(yè)設(shè)計、安排]。

[課內(nèi)]。

1、抄寫詞語。

2、填寫成語。

3、造句。

4、組詞、多音字組詞。

[課外]。

1、抄默詞語。

2、把課文復述給父母聽。

3、完成練習冊。

盧溝橋烽火教案及板書篇八

1、導入新課,質(zhì)疑問難。

2、檢查預(yù)習情況。

3、初讀課文,理清課文條理。

4、指導學生書寫詞語。

一、導入新課。

1、聽歌曲松花江上。

2、揭題質(zhì)疑。

看了課題,有什么疑問?

學生提問,比如“烽火”是什么?.歷史背景如何?盧溝橋在哪里?……。

事先請同學預(yù)習,搜集有關(guān)歷史材料,這時可請學生自己匯報預(yù)習成果,并及時表揚這些同學,鼓勵其他同學向他們學習。

相機介紹“九一八”事變的經(jīng)過——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熱點了我國東北及華北部分地區(qū),為侵略魔爪伸向全中國,又蓄意制造了盧溝橋事變。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學生字詞,劃分段落。

2.檢查自學情況。

(1)小黑板出示詞語。

(2)開火車讀,指名讀,齊讀,去掉拼音讀。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3.指導分段:

(1)默讀課文,想想每個自然段的內(nèi)容,再想想哪幾個自然段講的是同一個內(nèi)容,可以合并在一起。

(2)指名分段,并說說理由。

第一段(1):寫九一八事變后的局勢和盧溝橋所處的戰(zhàn)略地位。

第二段(2-5):寫“盧溝橋事變”的'經(jīng)過。

第三段(6-8):寫中國共產(chǎn)黨號召全國人民團結(jié)抗戰(zhàn),全國人民對盧溝橋守軍的慰問與聲援。

第四段(9):寫“盧溝橋事變”揭開了中國人民全國抗戰(zhàn)的序幕。

三、指導寫字。

四、作業(yè)。

(1)抄寫詞語。

(2)解釋加點字。

同仇敵愾萬籟俱寂眾寡懸殊如火如荼猝不及防。

盧溝橋烽火教案及板書篇九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準確體會文中詞語的感情色彩。

3、能按時間和事情發(fā)展順序擬清文章結(jié)構(gòu)思路。

4、通過了解“盧溝橋事變”的史實,激發(fā)學生對侵略者的憎恨和對我國軍民同仇敵愾、抗擊侵略者的英勇行為的崇敬之情。

1、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搜索查閱的方法,通過一些圖片和視頻,再現(xiàn)實歷史,幫助加深學生理解。

2、自主探究,抓住關(guān)鍵詞語,進一步領(lǐng)會理解文章內(nèi)容。

3、合作交流,深化學生的情感認識。

第一課時。

一、看圖導入新課。

1、觀看盧溝橋圖。

【網(wǎng)絡(luò)搜索】。

過渡:這就是盧溝橋,它歷盡風雨滄桑,見證了一段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抗戰(zhàn)歷史。

釋題:烽火是什么意思呢?這里比喻什么?

【網(wǎng)絡(luò)搜索】。

【網(wǎng)絡(luò)搜索】“九一八事變”:

配樂:《松花江上》(片段)。

二、初讀指導。

1、學生自學課文。

要求:讀通句子,讀順課文,自學生字詞,圈劃出自學中遇到的疑難點。

2、檢查學生自學效果。

a)指名讀,集體幫助糾正讀音。

b)再讀,讀出韻味,讀出情感。

c)齊讀詞語。

3、質(zhì)疑:說一說在預(yù)習中有沒有遇到的疑難問題?

4、學生讀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歷史事件?

5、學生讀課文后議一議,然后指名概括文章大意。

6、根據(jù)下列小標題,試一試給課文劃分段落。

盧溝橋烽火教案及板書篇十

了解事變意義,講述英雄故事。試圖通過許多的故事,激起孩子們內(nèi)心最柔軟的地方,并讓我們的孩子為之鼓掌,并真正從內(nèi)心深處受到觸動,從而指導自己的行為。

1、自由朗讀最后一段。

2、在八年抗戰(zhàn)中,涌現(xiàn)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組內(nèi)說說課余自己從課外書中讀到或從電影、電視中看到過的抗日英雄的感人故事。

3、小組推薦代表講述英雄故事。

盧溝橋烽火教案及板書篇十一

影片《盧溝橋烽火》表現(xiàn)了我國與日浴血奮戰(zhàn),我國軍隊同仇敵愾、不怕犧牲、英勇殺敵的精神。由于這件的發(fā)生是在盧溝橋,所以盧溝橋成了我國人民永遠難忘的一處具有歷史意義的建創(chuàng)。

影片《盧溝橋烽火》主要講述了日軍在盧溝橋向中國軍隊開火,中國軍隊頑強抗擊、浴血奮戰(zhàn),把日軍全部殲滅,保衛(wèi)了盧溝橋。但是由于日軍的狼子野心不死,日軍又繼續(xù)向我國軍隊發(fā)動攻擊。當中華民族處在生死存亡時,中國共產(chǎn)黨號召全國人民團結(jié)抗戰(zhàn)。全國紛紛慰問和聲援中國軍隊。嚴厲控訴日寇侵犯別國領(lǐng)土、主權(quán),掠奪別國財富,奴役別國人民,干涉別國內(nèi)政,以及對別國進行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行為。革命先烈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他們雖然再也得不到自由,但他們?yōu)槿嗣翊蟊姷男腋:妥杂蓲侇^顱、撒熱血的精神必須存留下來。

看完《盧溝橋烽火》這部電影后我想:我們少年兒童是革命事業(yè)的接班人,黨和國家把振興中華、實現(xiàn)四化的希望寄托在我們的身上。我們一定要繼承革命先烈的遺志,不辜負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的希望,時刻準備著,為實現(xiàn)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貢獻自己的青春,為壯麗的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而奮斗。

盧溝橋烽火教案及板書篇十二

教學要求:

1、導入新課,質(zhì)疑問難。

2、檢查預(yù)習情況。

3、初讀課文,理清課文條理。

4、指導學生書寫詞語。

一、導入新課。

1、揭題質(zhì)疑。

看了課題,有什么疑問?

學生提問,比如“烽火”是什么?.歷史背景如何?盧溝橋在哪里?……。

解決問題:

事先請同學預(yù)習,搜集有關(guān)歷史材料,這時可請學生自己匯報預(yù)習成果,并及時表揚這些同學,鼓勵其他同學向他們學習。

相機介紹“九一八”事變的經(jīng)過——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熱點了我國東北及華北部分地區(qū),為侵略魔爪伸向全中國,又蓄意制造了盧溝橋事變。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學生字詞,劃分段落。

2.檢查自學情況。

(1)小黑板出示詞語。

(2)開火車讀,指名讀,齊讀,去掉拼音讀。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3.指導分段:

(1)默讀課文,想想每個自然段的內(nèi)容,再想想哪幾個自然段講的是同一個內(nèi)容,可以合并在一起。

(2)指名分段,并說說理由。

第一段(1):寫九一八事變后的局勢和盧溝橋所處的戰(zhàn)略地位。

第二段(2-5):寫“盧溝橋事變”的經(jīng)過。

第三段(6-8):寫中國共產(chǎn)黨號召全國人民團結(jié)抗戰(zhàn),全國人民對盧溝橋守軍的慰問與聲援。

第四段(9):寫“盧溝橋事變”揭開了中國人民全國抗戰(zhàn)的序幕。

三、指導寫字。

四、作業(yè)。

(1)抄寫詞語。

(2)解釋加點字。

同仇敵愾萬籟俱寂 眾寡懸殊如火如荼猝不及防。

盧溝橋烽火教案及板書篇十三

了解“盧溝橋事變”之前的背景。

先學后教。

一、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件發(fā)生在抗戰(zhàn)時期非常重要的事件——盧溝橋烽火(板題)。

二、出示目標。

師:請大家看這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為什么“盧溝橋”會成為咽喉要道。

師:有信心達到目標嗎?

生:……。

師:接下來的學習有兩個環(huán)節(jié),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讀準課文,掌握生字。

三、第一次“先學后教”(學習生字把課文讀準確)。

(一)、自學提示:給你們3分鐘,自由地大聲朗讀課文,劃出生字組成的詞和第一次見到的新詞,多讀幾遍。(發(fā)現(xiàn)不會讀的字詞可以問同桌。)。

(二)、先學。

學生自由讀課文,學習生字。

(三)、后教。

1、出示生字新詞:烽、妄、偽、凌、殲。

1)、你能給生字注上拼音并組詞嗎?

2)、你如何理解以下詞語的意思:“咽喉要道”、“蓄謀已久”、“眾寡懸殊”、“同仇敵愾”

2、指名讀課文,其他人注意聽,有錯的及時停下來,及時糾正。

3、還有誰想讀?(多給學生機會)。

四、第二次“先學后教”(了解“盧溝橋事變”之前的背景。)。

(二)、先學。

學生自由讀課文,劃出相關(guān)語句,整理收集的資料。

(三)、后教。

1、師:“盧溝橋”會成為咽喉要道,你覺得應(yīng)該先從哪說起?(“九一八”事變)。

2、師:“九一八”事變是怎么回事?(學生發(fā)言)。

3、師:還有什么原因讓“盧溝橋”成為咽喉要道?(老師可以適時指導)。

盧溝橋烽火教案及板書篇十四

課文的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是教學的重點,主要寫了“盧溝橋事變”的經(jīng)過。導讀時,先讓學生誦讀這部分內(nèi)容,用不同的符號畫出描述敵我雙方舉動的關(guān)鍵詞語,誦讀感悟,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生開始認真地“搜尋”著,“偷偷地”、“蓄謀已久”、“全副武裝”……一個個詞從學生的口中冒了出來,“還有嗎?”我耐心地等待著更多的'精彩,時間在一分一秒地流逝,我一點兒也不著急,孩子們在我溫柔的引導中繼續(xù)“搜尋”著……當孩子們的“成果”一一展現(xiàn)在黑板上的時候,黑板儼然成了一個活生生的“戰(zhàn)場”,廝殺聲、叫喊聲……似乎在教室內(nèi)回蕩,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本質(zhì)、中國守軍的英勇無畏全部展現(xiàn)。

上到這兒,課已然接近尾聲,40分鐘的時間就在學生的誦讀、尋找中悄然而逝,教學設(shè)計中預(yù)設(shè)的任務(wù)還遠遠沒有完成。反思課堂,難道說我的課堂是失敗的嗎?我感覺沒有失敗,因為我的學生在這堂課上是有所獲的,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理解了課文,找到了答案。

其實,課堂是多變的,有時,當學生不能準確或完整地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時,許多教師都不會給學生更多的思考時間而匆匆地“代勞”了。事實上,從學生的長遠發(fā)展來看,教師應(yīng)該拋棄急功近利的應(yīng)試觀念,給學生充分的時間,不讓學生養(yǎng)成依賴的壞習慣。

走出迷惘,走出困境,你的眼前會是一番全新的景象,相信我們的孩子,只要給他們充分的時間和空間,他們會憑借自己的能力采摘到屬于他們自己的勝利果實。到那時,老師給他們的不是知識,而是通往知識的寬闊橋梁。

盧溝橋烽火教案及板書篇十五

1、揭題質(zhì)疑:

看了課題,有什么疑問?

學生提問,比如“烽火”是什么?歷史背景如何?盧溝橋在哪里?……。

2、解決問題:

學生將搜集到的有關(guān)歷史材料進行交流。

相機介紹“九一八”事變的經(jīng)過——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熱點了我國東北及華北部分地區(qū),為侵略魔爪伸向全中國,又蓄意制造了盧溝橋事變。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學生字詞,劃分段落。

2、檢查自學情況。

(1)小黑板出示詞語。相機理解部分詞語。

(2)開火車讀,指名讀,齊讀,去掉拼音讀。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3、指導分段:

(1)默讀課文,想想每個自然段的內(nèi)容,再想想哪幾個自然段講的是同一個內(nèi)容,可以合并在一起。

(2)指名分段,并說說理由。

第一段(1):寫九一八事變后的局勢和盧溝橋所處的戰(zhàn)略地位。

第二段(2-5):寫“盧溝橋事變”的經(jīng)過。

第三段(6-8):寫中國共產(chǎn)黨號召全國人民團結(jié)抗戰(zhàn),全國人民對盧溝橋守軍的慰問與聲援。

第四段(9):寫“盧溝橋事變”揭開了中國人民全國抗戰(zhàn)的序幕。

板書設(shè)計(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書)。

1、生字生詞。

2、第一段(1):寫九一八事變后的局勢和盧溝橋所處的戰(zhàn)略地位。

第二段(2-5):寫“盧溝橋事變”的經(jīng)過。

第三段(6-8):寫中國共產(chǎn)黨號召全國人民團結(jié)抗戰(zhàn),全國人民對盧溝橋守軍的慰問與聲援。

第四段(9):寫“盧溝橋事變”揭開了中國人民全國抗戰(zhàn)的序幕。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shè)計。

(1)習字冊上習字。抄寫詞語。

(2)解釋加點字。

同仇敵愾萬籟俱寂眾寡懸殊如火如荼猝不及防。

盧溝橋烽火教案及板書篇十六

北京西郊有一座橋名叫盧溝橋,它不僅因橋上的獅子多而聞名,還因為它是一段歷史的見證人。它清清楚楚的記載著中國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偉大戰(zhàn)爭。它更是中國人民八年抗日的序幕?!侗R溝橋烽火》一課就再現(xiàn)了那段令中國人民永遠不能忘懷的歷史。

《盧溝橋烽火》一課主要敘述了發(fā)生在1937年7月7日的“盧溝橋事變”的經(jīng)過,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蠻侵占我國領(lǐng)土的滔天罪行,謳歌了我們軍民同仇敵愾抗擊侵略者的頑強精神。

1、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綠線中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按時間和事情發(fā)展順序理清脈絡(luò),寫出段落大意。

3、用上文中詞語按順序講述“盧溝橋事變”的史實。

4、理解課文內(nèi)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fā)對日寇侵略罪行的憎狠和對我國軍民同仇敵愾抗擊侵略者的英勇行為的崇敬之情。

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多媒體課件。

重點:按時間先后順序講述“盧溝橋事變”的經(jīng)過,盡量用上課文中的詞語;

難點:抓住重點詞句,激發(fā)學生對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對我國軍民同仇敵愾抗擊侵略者的英雄行為的崇敬之情。

一、揭題、解題:了解“烽火”,報警的煙火。盧溝橋發(fā)生了什么重大事件:通過同學們查找的資料,我們可以看出,“盧溝橋事件”是日本帝國主義陰謀侵占我國領(lǐng)土,而蓄意挑起的事端,它是日本全面侵略中國的信號烽火事件。但中國人民不是好欺負的,自盧溝橋事變后,全中國人民團結(jié)起來,同仇敵愾,英勇抗戰(zhàn),終于取得了八年抗戰(zhàn)的勝利。它在中國歷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二、檢查預(yù)習,了解學情:初讀課文。

初讀感知,要求:自讀課文,讀通課文。

邊讀邊想,理清事件的來龍去脈,給課文分段。

檢查討論:指名讀課文(分小節(jié)):正音、解詞,讀通課文。理清脈絡(luò),寫出大意。

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地方?(盧溝橋事變的經(jīng)過)說說為什么?

三、精讀課文,升華情感。

圍繞講述“盧溝橋事變”的經(jīng)過,進行教學設(shè)計。

1、先時間,理清順序,記住先后。時間:“1937年7月7日深夜”——“第二天凌晨”——“當天晚上”

2、再內(nèi)容,想象場面,記住要點。

自讀2-5自然段,個人練說。小組互說。展示評價(達成目標3)。

四、與文本對話。

在學生充分說話的基礎(chǔ)上,研讀幾個重點片段,通過重點詞句的揣摩,體會我國軍民同仇敵愾抗擊侵略者的英雄行為及侵略者的罪惡嘴臉;體會遣詞造句的方法及課文表達上的特色。

請根據(jù)教材解讀中“課文精彩片段欣賞”的內(nèi)容自己設(shè)計。

提示案例:(“1937年7月7日深夜,”的片段教學)師:守橋的中國士兵如何能判定,日軍軍官是蓄意挑釁,而非搜查失蹤的士兵呢?(設(shè)計這一問題旨在引導學生體會日軍的`陰謀與企圖,讓學生抓住“偷偷”、“摸”等詞語來揣摩。誰知這一問題竟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立刻帶著“火眼金睛”細心閱讀,尋找“蛛絲馬跡”。)。

生1:如果真要尋找丟失的士兵,也該在白天,不應(yīng)該在“星光暗淡,萬籟俱寂”的“深夜”。

生2:日軍到中國士兵的管轄范圍來搜查,總該講些基本禮節(jié),可他們卻是“全副武裝”,還“大聲喝問”、“氣勢洶洶”,足可以看出日寇是“蓄意挑釁”。

生3:日軍自稱部隊的紀律很嚴明,竟然會丟失士兵,這是件丟臉的事,“家丑不可外揚”,可他們卻興師動眾地來搜查。

生4:失蹤的只是個小士兵,應(yīng)該沒有必要這樣連夜搜查。

一番深究后,文中的日軍官兵在同學們面前原形畢露、無處遁形。指導朗讀也就水到渠成。

五、表達訓練:

以“站在盧溝橋頭,我”為開頭寫一段話。

1、激情。通過課文的理解、朗讀,學生的情感已被激發(fā),教師要抓住時機采用多種手段激情(如運用多媒體、教師描述等)。

2、試說,討論內(nèi)容。讓學生試說,教師歸納提煉要點。

盧溝橋烽火教案及板書篇十七

一、詞語復習:

1、指名兩生朗讀:氣勢洶洶嚴詞拒絕。

人仰馬翻同仇敵愾。

抱頭鼠竄兩面夾擊。

2、分兩組學生各讀一列,思考:你從這兩組詞語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分別寫敵軍和我軍的)。

4、課文中詳細描寫“七七盧溝橋事變”的是(2-5自然段)。

5、“七七盧溝橋事變”是我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F(xiàn)在讓我們重溫這段歷史,講好這個故事。

二、細讀課文。

(一)指導學習課文2—5節(jié)。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2-3自然段,看看故事開頭,敵我雙方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劃出有關(guān)詞句,作好批注。

2、交流:

(1)一支全副武裝的日本軍隊,偷偷地向盧溝橋摸來。(可惡)。

(2)一個日本軍官氣勢洶洶地說,他們有一個士兵失蹤了,要到宛平城內(nèi)去“搜查”。(無理)。

(3)這顯然是蓄謀已久的挑釁行為。(奸詐)。

(4)面對敵人的無理要求,守橋的中國士兵當即嚴詞拒絕。(英勇)。

(5)日軍惱羞成怒,首先向中國軍隊開起火來。(蠻橫)。

(6)密集的機關(guān)槍子彈傾瀉在盧溝橋橋面上。(狠心)。

3、師評:同學們講得非常到位,故事就因日軍“蓄謀已久的挑釁行為”開始,讓我們一起來讀好它,讀出日軍的蠻橫無理,奸詐狡猾。(生齊讀2-3自然段)。

4、聽了大家的朗讀,讓我感覺看到了這幫可惡的日本鬼子!

記住這個事件的開始了嗎?相信我們在座的每一個小朋友都會將它牢牢記在心中的。誰來試試講故事的開頭吧!老師將剛才同學們交流的詞出示在大屏幕上,也許對你有用。(師出示)。

惱羞成怒首先開火……??????????????立即還擊?……。

師評:(1)你能夠?qū)⑦@個故事的開頭講得這么完整,真是了不起!

(2)哎,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他在講的時候,時而高興,時而憂憤??隙ㄊ莻€愛憎分明的好少年!

5、指導學習第四自然段。

(1)同學們,故事的開頭我們在關(guān)鍵詞的幫助下,講得很不錯,大家可以按照剛才的方式,學習下面一個自然段。

(2)請同學們邊讀邊劃出能幫助你講好故事的關(guān)鍵詞句,可適當作些批注。

(3)交流:

第一處:早有防備的中國守軍同仇敵愾,奮起還擊,打得日本鬼子人仰馬翻。

第二處:日本鬼子端著上了刺刀的步槍,“哇哇”吼叫著,瘋狂地向縣城撲來。

第三處:英勇的中國守軍舉起明晃晃的大刀,冒著敵人的炮火,在殺聲中沖出了縣城。

第四處:在硝煙和火光中,日寇被殺得哭爹喊娘,狼狽而逃。

學生交流的時候,可問:你為什么找這些詞呢?讓學生說說理由。(師評)。

6、日寇狼狽而逃的當天晚上,我們的大刀隊員們乘勝追擊,他們(引讀):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彈,又悄悄地向盧溝橋進發(fā)。到了橋頭,大刀隊員們齊聲吶喊:“小鬼子,看刀!”日寇猝不及防,一個個人頭滾落,尸橫橋頭。這時,我們的援軍又從敵人背后殺來,兩面夾擊,打得日寇鬼哭狼嚎,抱頭鼠竄。激戰(zhàn)一直持續(xù)到9日凌晨,侵占橋頭的日軍全部被殲,盧溝橋重又回到了中國軍隊的手中。

(1)對于這一部分,你又會抓住哪些詞語來講?為什么?

(2)同學們談得真好,你能夠抓住剛才交流的詞語,把盧溝橋事件的經(jīng)過講一講嗎?

同樣的,老師將剛才大家交流的詞語放在這里,供你選用。

瘋狂撲來?哭爹喊娘????????奮起還擊。

狼狽而逃?……???????????????舉起?冒著。

沖出?砍去……。

當天晚上。

猝不及防?鬼哭狼嚎???????手握?腰佩。

抱頭鼠竄??……?????????????悄悄進發(fā)齊聲吶喊……。

(3)給學生2-3分鐘時間準備,然后指名交流。

師評:聽了你的故事,我眼前仿佛看到了日軍狼狽不堪的樣子,講得不錯!

我們大刀隊員的英勇頑強在你的語言描述下,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我不禁想用掌聲送給這些奮戰(zhàn)沙場的英雄男兒,更送給你,把故事講得這么生動!

盧溝橋烽火教案及板書篇十八

《盧溝橋烽火》反映的是中國現(xiàn)代史上一起具有深遠意義的歷史事件,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釁、野蠻侵占我國領(lǐng)土的強盜行徑,歌頌了我國軍民同仇敵愾抗擊侵略的頑強精神,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不應(yīng)以分析來代替。尤其是這篇屬于情感護強烈的文本,更應(yīng)學生自讀自悟。課堂上,教師要盡可能讓學生處在積極主動的思維狀態(tài)和情感活動中。

《語文標準》特別強調(diào)加強朗讀。那種只聽教師滔滔不絕,不聞學生書生瑯瑯的語文閱讀課不是好的語文課。教師在讓學生感悟到盧溝橋的重要戰(zhàn)略地位后,讓他們通過讀來表現(xiàn)盧溝橋的重要性,這樣的讀悟交融,加深了學生對內(nèi)容的理解,使學生更明白日本侵略者蓄意挑釁的原因。后面的學習過程中也會出現(xiàn)很多次的朗讀,在學生悟到一定感情的基礎(chǔ)上,教師再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睦首x技巧的指導,有意要學生突出表現(xiàn)日本侵略者蓄意挑釁的詞語,這樣能讓學生更好地把握內(nèi)容,體驗內(nèi)容,從中受到情感的撞擊,獲得思想的啟迪。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按時間順序講述“盧溝橋事變”的經(jīng)過。

2、、學習本課9個生字,理解詞語,并能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體會詞語所包含的情感。

3、通過了解“盧溝橋事變”的史實,通過品味文中的語言體會日軍的勃勃野心、蠻橫無理、可恥下場及我國軍民同仇敵愾,抗擊日本侵略軍的英勇。激發(fā)對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對我國軍民同仇敵愾抗擊侵略者的英勇行為的崇敬之情。

教學重點:課文的二—五自然段,通過作者對敵我雙方表現(xiàn)的描寫,體會日寇的瘋狂與可恥下場,感受我國軍民的團結(jié)、機智與英勇。

教學難點:事件本身對中國抗戰(zhàn)的.意義學生在認知上可能是個難點。

1.揭題質(zhì)疑:

看了課題,有什么疑問?

學生提問,比如“烽火”是什么?歷史背景如何?盧溝橋在哪里?……

2.解決問題:

學生將搜集到的有關(guān)歷史材料進行交流。

相機介紹“九一八”事變的經(jīng)過——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熱點了我國東北及華北部分地區(qū),為侵略魔爪伸向全中國,又蓄意制造了盧溝橋事變。

1. 自學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學生字詞,劃分段落。

2. 檢查自學情況。

(1)小黑板出示詞語。相機理解部分詞語。

(2)開火車讀,指名讀,齊讀,去掉拼音讀。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3. 指導分段:

(1)默讀課文,想想每個自然段的內(nèi)容,再想想哪幾個自然段講的是同一個內(nèi)容,可以合并在一起。

(2)指名分段,并說說理由。

第一段(1):寫九一八事變后的局勢和盧溝橋所處的戰(zhàn)略地位。

第二段(2-5):寫“盧溝橋事變”的經(jīng)過。

第三段(6-8):寫中國共產(chǎn)黨號召全國人民團結(jié)抗戰(zhàn),全國人民對盧溝橋守軍的慰問與聲援。

第四段(9):寫“盧溝橋事變”揭開了中國人民全國抗戰(zhàn)的序幕。

板書設(shè)計(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書)

1、生字 生詞

2、第一段(1):寫九一八事變后的局勢和盧溝橋所處的戰(zhàn)略地位。

第二段(2-5):寫“盧溝橋事變”的經(jīng)過。

第三段(6-8):寫中國共產(chǎn)黨號召全國人民團結(jié)抗戰(zhàn),全國人民對盧溝橋守軍的慰問與聲援。

第四段(9):寫“盧溝橋事變”揭開了中國人民全國抗戰(zhàn)的序幕。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shè)計

(1)習字冊上習字。抄寫詞語

(2)解釋加點字

同仇敵愾 ?萬籟俱寂 眾寡懸殊 ?如火如荼 ?猝不及防

了解事變意義,講述英雄故事。試圖通過許多的故事,激起孩子們內(nèi)心最柔軟的地方,并讓我們的孩子為之鼓掌,并真正從內(nèi)心深處受到觸動,從而指導自己的行為。

1. 自由朗讀最后一段。

2. 在八年抗戰(zhàn)中,涌現(xiàn)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組內(nèi)說說課余自己從課外書中讀到或從電影、電視中看到過的抗日英雄的感人故事。

3. 小組推薦代表講述英雄故事。

盧溝橋烽火教案及板書篇十九

3、師相機介紹“九一八”事變的經(jīng)過——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熱點了我國東北及華北部分地區(qū),為侵略魔爪伸向全中國,又蓄意制造了盧溝橋事變。

4、語言引入:這是一段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應(yīng)該記住的歷史,可惜不幸的是近年來,日本有一部分人卻在歪曲歷史事實,不承認他們的先輩曾經(jīng)在我國犯下的燒、殺、搶、掠的滔天罪行,甚至還美化他們的侵略戰(zhàn)爭,把他們無恥的侵略行為說成是正義的。事實到底是怎樣呢?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盧溝橋烽火。

1、詞語:烽火妄圖偽軍咽喉凌晨吶喊殲滅震耳欲聾哭爹喊娘。

2、理清課文脈絡(luò):出示預(yù)習導航2按時間加事件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

1、日本為什么要發(fā)動盧溝橋事變?出示第一節(jié)。

蠶食。

(1)什么意思?(就是說日本要把我們像蠶吃桑葉一樣一點點吃光。)(這是個比喻的說法。)。

(2)出示圖片,日本侵略軍就是這樣蠶食著我國的領(lǐng)土,從1931年“9.18”事變到1937年盧溝橋事變,從東北三省到華北地區(qū),遭受著日軍鐵蹄的踐踏。

咽喉要道。

(1)什么意思?(本來是人體的器官,關(guān)系到人的性命,從這里可以看出盧溝橋的重要性。)。

(2)請同學們再讀讀這句話,還有哪里,你能看出盧溝橋的重要?

(出示句子:至1937年上半年,……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

(3)(圖)是的,盧溝橋淪陷,北平就是當時的北京、天津都會失守,戰(zhàn)爭的烽火將燃遍神州,生靈涂炭!短短的一句話,包含的是民族存亡的憂思,請同學們讀好這句話。

過渡:在這樣的形勢下,盧溝橋烽火點燃了。請大家默讀2-5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描寫敵我雙方舉動的詞句,并作好批注,一會兒我們來交流。

1、交流:請同學們看看故事開頭2-3自然段,敵我雙方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日軍:

(1)蓄謀已久是什么意思?這代指什么?

(2)從哪些細節(jié)你看出盧溝橋事變的發(fā)生是敵人蓄謀已久的陰謀?交流【預(yù)習導航】題3。

a.“星光暗淡”、“萬籟俱寂”、“深夜”、“偷偷地摸來”引:真要尋找失蹤的士兵,也該在白天,這樣尋找也方便,而日軍偏偏選擇在——“星光黯淡、萬籟俱寂”的“深夜”。由此可見,日軍的舉動十分——可疑,更讓我們感受到日軍——奸詐狡猾,詭計多端。這是明顯的蓄謀已久的挑釁行為。指名朗讀,讀出日軍的奸詐狡猾。

b.“全副武裝”(引:找人需要帶一支全副武裝的軍隊來嗎?全副武裝只能讓我們覺得日軍這是——有備而來,蓄意挑釁。)。

“氣勢洶洶”(引:從中看出了日本侵略者蠻橫霸道。)。

“惱羞成怒”(引:為什么惱羞成怒?因為他們蓄謀已久的挑釁行為沒有得逞,日軍是——惱羞成怒,首先向中國守軍開起火來。)。

總結(jié):

敵人:蠻橫無理,不可一世。

守軍:不畏強敵,開槍還擊。

讓我們再一次認清日本侵略者的的侵略本質(zhì),齊讀2、3自然段。

a.“早有防備……,打得日本鬼子人仰馬翻?!狈路鹂吹搅宋覈剀妸^勇抗擊侵略者的情景。

指導朗讀,突出“同仇敵愾”、“奮起反擊”時守軍的英勇無畏。

b.“英勇的中國守……日寇被殺得哭爹喊娘,狼狽而逃?!?/p>

“舉起、冒著、沖出、砍去”四個動作,感受到大刀隊員們英勇無畏,與敵人殊死搏斗。

引:大刀隊員們所面對的敵人是怎樣的?用炮火瘋狂地進攻宛平城,敵人的武器十分先進,而我軍只有大刀,武器很落后,但是這更顯出了我軍戰(zhàn)士視死如歸,奮勇殺敵的大無畏精神。

指導朗讀。

c.“悄悄地進發(fā)”“齊聲吶喊”“兩面夾擊”守軍將士足智多謀,充滿智慧,成功收復了盧溝橋。指導朗讀。

d.在整個第4、5自然段中,這些大刀隊員們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讓我們將他們的這種英雄氣概,深深記在心中,一起懷著對他們的無比敬意,再讀一讀課文第4、5自然段。

3、同學們談得真好,你能夠抓住剛才交流的詞語,把盧溝橋事件的經(jīng)過講一講嗎?

老師將剛才大家交流的詞語放在這里,供你選用。

時間敵軍我軍。

1937年7月7日深夜全副武裝氣勢洶洶大聲喝問嚴詞拒絕。

惱羞成怒首先開火……立即還擊……。

第二天凌晨人仰馬翻吼叫瘋狂撲來同仇敵愾奮起還擊。

哭爹喊娘狼狽而逃……舉起冒著沖出砍去……。

當天晚上猝不及防鬼哭狼嚎手握腰佩。

抱頭鼠竄……悄悄進發(fā)齊聲吶喊兩面夾擊……。

4、總結(jié)場面描寫。

像這樣對一個特定的時間與地點內(nèi)許多人物活動的總體情況的描寫就是場面描寫。

a.我們抓住哪些詞語就能理清“盧溝橋事變”的發(fā)展脈絡(luò)?

要交代場面發(fā)生的背景:時間、地點、環(huán)境。

d.場面描述的過程中一般采用先總述再分述的方法。

仿照課文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描寫一個場面:勞動、比賽、課件活動、辯論等。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1430604.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