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雨霖鈴教學設計中公 雨霖鈴教學設計一等獎篇一
1、初步了解婉約派詞人柳永的藝術風格。
2、具體體會這首詞情景交融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
3、認清詞作情調過于傷感低沉的負面影響。
1、重點:感受、體味這首詞是怎樣做到情景交融的。
2、難點:對詞中名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钡蔫b賞。
以學生活動為主,點撥啟發(fā),引導討論,朗讀背誦,檢查落實。
1課時。
(一)導入新課
宋詞作為我國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在文學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提及宋詞,不能不提到婉約詞的代表人物柳永;而提及柳永,又不能不提到他的代表作《雨霖鈴》。多年來,它常誦不衰。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這首膾炙人口的佳作。
(二)簡介作者
1、從名句入手,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提及柳永,大家也許不像對蘇軾那樣熟悉,但他的兩句名句早已廣為傳誦。(提問、啟發(fā))——“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是多么熾熱如火的愛的情愫!直到晚清,曾受到過西學影響的王國維還震驚于這種愛情表白的熾烈,并將其用來比喻對于大事業(yè)、大學問不懈、執(zhí)著的追求。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1)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蝶戀花》艱苦探索
(2)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鳳棲梧》執(zhí)著追求
(3)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
2、明確三點,簡要介紹寫作背景(略)
(1)名字:柳永、柳三變、柳七、柳屯田。
(2)特點:精通音律,擅長詞曲,創(chuàng)制慢詞,貼近市民,“變一代詞風”。
(3)影響:“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
(三)整體點撥
《雨霖鈴》是宋元時期流行的“宋元十大曲”之一,歷來被認為是抒寫離別之情的典范之作。要從整體上把握這首詞,請結合“自讀提示”閱讀全詞并思考:
1、這首詞是按什么順序寫離別之情的?側重點有什么不同?
2、這首詞哪些句子寫景?哪些句子抒情?怎樣情景交融的?
板書:(線索)(重點)
離別前:勾勒環(huán)境
離別時:描寫情態(tài)
離別后:刻畫心理
(四)重點分析(邊朗讀邊進行)
第1句:寫景。通過寒蟬凄切痛楚的叫聲、令人傷感的時間和地點以及驟雨初歇后的蕭條冷落的景物,映襯出離人此時內心深沉的痛楚。景中有情,字字含情。
第2句:寫人。京城門外,情人臨時搭起帳篷,設宴餞行,然而離人心情不好,食之無味。正當二人難分難舍之時,船公卻催促登船。兩個轉折句,足見其留戀之情深。不管是寫景,還是寫人,都是為了勾勒出離別前的環(huán)境:凄清、蕭瑟(板書:凄清、蕭瑟)
第3句:寫景。用白描手法,神情逼真地寫出了二人分手時的情況,刻畫出“別亦難”時的悲痛心情?!皥?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與蘇軾的《江城子》中的“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有異曲同工之妙,(可提問),簡直使人柔腸寸斷,悲痛欲絕,“語雖不奇,而意致綿密”。
第4句:過渡。一個“念”字,說明下面所寫的景物是想象的,是虛寫。雖無語凝噎,但思緒萬千:浩渺的煙波、沉沉的暮靄、遼闊的天空。
提問:此處的景物描寫應如何理解?是否給人以寬廣雄偉的氣勢之感?
解說:不是。結合寫作背景,不難看出此處是借此景襯托離愁的無邊無際、離人前途的渺茫及情人相見之無期;也反襯離人孤舟行駛的飄零渺小、孤苦伶仃。由此可以想象出離人在離別時雖無無語凝噎,但望空凝思、情意綿綿之態(tài),自然引出了下文對別后漂泊孤寂的聯(lián)想,承上啟下。(板書:留戀、難舍)第5句:點題。用“傷別離”點題(板書),并用對比手法,襯托出自己的離愁比古人更深更重。第6句:名句。是作者的想象。(鑒賞見后)第7句:高潮。兩個讓步假設句,把離別之情推向高潮??v有“良晨美景”,誰與共歡?縱有“千種風情”,誰與共話?設想細膩,語出辛酸,痛切地道出相期之愿,重聚之難。多么傷感!多么苦澀!(板書:傷感、苦澀)
小結歸納:寫離愁別緒是我國古代詩歌的傳統(tǒng)題材。顯然,本詞膾炙人口不是以題材取勝,而在于它能夠“狀難狀之景,達難達之情”,把“自古傷別離”和“冷落清秋”的景巧妙地結合,把“千種風情”和“良辰美景”巧妙結合,相互穿插,情景交融。(板書:情景交融)
(五)難點討論(小黑板)“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笔亲髡叩拿洌迷谀睦??
古人:折柳相贈,暗“留”之意楊“柳”—“留”的諧音離人:見柳思人,離愁又生。眼前景曉風—“涼”(特點),襯別后心情之凄涼。別后情(明)(暗)“殘”月—不團圓,透出凄涼冷落之感。景中有情
(六)朗讀、背誦要求:正確流利、感情充沛、熟讀成誦、瑯瑯上口。(盡量當堂完成)方式:檢查學生、教師示范。
(七)課外作業(yè)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把這首詞擴展成一篇情景交融的短文。(300字左右)。
附:板書設計
寒蟬凄切驟雨初歇
別前:勾勒環(huán)境凄清、蕭瑟
雨霖鈴柳永(線索)
帳飲無緒蘭舟催發(fā)相看淚眼無語凝噎情景傷離別
別時:描寫情態(tài)留戀、難舍交融(主題)望空凝思情意綿綿(特點)良辰美景如同虛設
別后:刻畫心理傷感、苦澀千種風情無人訴說
雨霖鈴教學設計中公 雨霖鈴教學設計一等獎篇二
知識與能力目標:理解詞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并分析詞的意境美。
過程與方法目標:掌握詩歌的誦讀技巧,積累詩歌鑒賞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詞的魅力,體會詞人別離時凄涼、哀傷的感情。
重點:感受詞人在詞中所流露出的濃濃別離之愁;領會情景交融的藝術特色。
難點:理解虛實結合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
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法、美讀法、合作探究法。
1.大千世界,悲歡離合仿佛是一個永恒的主題,離愁別緒也似乎是一種永恒的情懷,古往今來,眾多的文人墨客給我們留下了無數(shù)膾炙人口和感人肺腑的文學作品,透過“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我們可以想見朋友分別時的悲楚,通過“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我們仿佛看到荊軻離開時的悲壯,“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那又是怎樣的凄苦之別。我們輕輕叩開古典詩詞的門扉,不經意間就會發(fā)現(xiàn)生命在演繹著悲歡與離合,嗅著淺淺的墨香眼前也仿佛浮現(xiàn)那一個個淚眼婆娑的麗姿和那一個個凄婉纏綿的動人故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雨霖鈴》,去感受一下柳永筆下那纏綿悱惻的離別深情。
2.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時學習詩詞,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離開家鄉(xiāng),流寓杭州、蘇州,沉醉于聽歌買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進京參加科舉,屢試不中,遂一心填詞。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歷任睦州團練推官、余杭縣令、曉峰鹽堿、泗州判官等職,以屯田員外郎致仕,故世稱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也是兩宋詞壇上創(chuàng)用詞調最多的詞人。柳永大力創(chuàng)作慢詞,將敷陳其事的賦法移植于詞,同時充分運用俚詞俗語,以適俗的意象、淋漓盡致的鋪敘、平淡無華的白描等獨特的藝術個性,對宋詞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影響。當時就有“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的說法。
3.《雨霖鈴》詞牌名,也寫作《雨淋鈴》。相傳,唐玄宗入蜀時因在雨中聞鈴聲而思念楊貴妃,故作此曲。曲調自身就具有哀傷的成分。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更多的時日跟歌伎們一起,過著依紅偎翠,淺斟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歌伎們的生活,深切同情她們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同她們在一起的悲歡離合?!队炅剽彙繁闶瞧渲械囊皇祝@首詞寫的是他離開都城汴京時與一位紅顏知已纏綿悱惻、哀婉動人的別離情景。
1、播放《雨霖鈴》的視頻朗誦,學生聽了后談初步感受。
2、這首詞抒發(fā)的是怎樣的情感?離別時依依惜別之情,濃濃的離愁別緒。
本詞的感情基調。明確:哀婉、悲傷、凄清。
1.指名朗讀,讀準字音。
2.結合課下注釋理解詞作大意。補充:
(1)對長亭晚:面對著長亭,正是傍晚的時候。
(2)去去:往前走了又走,意思是“去了去了”。
(3)楚天:楚地的天空,這里泛指南方天空。
3.用通俗的語言翻譯這首詞。
秋后的知了叫得是那樣地凄涼悲切,面對著長亭,正是傍晚時候,一陣急雨剛剛停歇。在汴京城門外餞行的帳蓬里喝著酒,沒有好心緒,正在依依不舍的時候,船夫已催著出發(fā)。握著手互相凝望,滿眼淚花,直到最后也無言相對,千言萬語都噎在喉間說不出來。想到這回去南方,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煙波,那夜霧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無邊。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冷落凄涼的秋天,這離愁哪能經受得了!誰知我今夜酒醒時身在何處?怕是只有在楊柳岸邊,對著凄冷的晨風和黎明的殘月了。這一去長年相別,(相愛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氣、好風景,也如同虛設??v然我有滿腹的情意,又再同誰去訴說呢?
4.學生展示朗讀,師生點評。(語調、節(jié)奏、情感表達)
5.討論:總結上下片各寫了什么內容?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
明確:上片:離別情景,以實寫為主;
下片:想象別后情景,以虛寫為主。
離別前:勾勒環(huán)境;
離別時:描寫情態(tài);
離別后:刻畫心理。
(一)體悟直接抒情
1.自由朗讀,找出詞中表現(xiàn)作者離別心情、神態(tài)、動作的句子并細細體味。
上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
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下片: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以上詞句都屬于直接抒情。
2、示范鑒賞“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
無緒:飽含別離的苦澀;催發(fā):浸透留戀的深情。
關鍵詞:寫實筆法、矛盾之處、情感。
詞人以寫實筆法刻畫了典型環(huán)境與典型心理:一邊是留戀情濃,一邊是蘭舟催發(fā),這樣的矛盾沖突何其尖銳!無緒:飽含別離的苦澀;催發(fā):浸透留戀的深情。“都門帳飲”,是指在京都的城門外設帳置酒送別。從這句看,這首詞很可能是作者離開汴京南去,跟戀人話別時所寫。依戀不舍卻又不得不分離,因而也沒有了心緒;可這時候,蘭舟無情,正在催人出發(fā)。
3、小組合作探究,鑒賞其他幾句。
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執(zhí)手相看,無語凝噎——白描,柔情蜜意。
關鍵詞:表現(xiàn)手法、表現(xiàn)情感(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既然欲飲無緒,欲留不能,這時,縱有千言萬語也說不出口,只有淚眼相對,執(zhí)手告別罷了,滿腹哀傷情,盡在不言中。這是柔情蜜意的流露,是情感集中的表現(xiàn)。
這兩句通過白描的手法,讓我們看到了哀婉纏綿、無比依戀、難舍難分的離別場景。臨別之際,一對戀人該有千言萬語要傾訴、叮囑,可是手拉著手,淚眼朦朧,你看著我,我看著你,卻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無言勝過有言,正因為氣結聲阻,就更能見出內心的悲傷。
此時無聲勝有聲,說是“無語”,其實有千言萬語。柳永和戀人“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悲痛得說不出話來。你能試著代他說兩句嗎?請展開想象替永哥說出心里話,和大家分享。
參考:“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娘子,我這一去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得還再見到娘子,望你我各自保重!”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
主題:傷離別、詞眼。
關鍵詞:主題、感情。
這三句,由個人的離別之苦而推及于一般離人的思想感情,俯仰古今,在難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人們普遍的感情體驗。可是跟蘇軾在的中秋詞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的超曠態(tài)度不同,詞人越是把個人悲苦的離情放到歷史發(fā)展的廣闊時空中來咀嚼,就越加陷入深沉的感傷之中,并讓讀者越發(fā)感受到那沉重感情的分量?!袄渎淝迩锕?jié)”,照應到上頭三句,使得情景交融,增強了藝術感染力。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關鍵詞:表現(xiàn)手法、虛寫。
這兩句更推開去,愈想愈遠,愈遠愈悲。和心愛的人長期分離,再好的時光,再美的景色,也沒有心思去欣賞領受了。失去你,再美的風景也是暗淡無光!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關鍵詞:收束全詞、情感。
這兩句照應到上片“執(zhí)手相看”兩句,離別時是千言萬語說不出,離別后是千種風無處說,這就在眼前與將來、現(xiàn)實與推想的對比中,把真摯深沉的情愛和凄苦難言的相思,表現(xiàn)得更加充分,在感情發(fā)展的高潮中收束全詞。
(二)體會“一切景語皆情語”
1、找出詞中寫景的句子,分析這些景物有何特定含義。
2、分析“寒蟬、長亭、晚、驟雨、煙波、暮靄、楚天、楊柳、曉風、殘月”等意象傳達出的作者情感。
3、小結:一切景語皆情語,作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1、概括本詞藝術特色。
借景抒情:寒蟬、長亭、驟雨、蘭舟、楊柳、曉風、殘月、煙波、暮靄、楚天。
虛實結合:“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泵鑼懥穗x別時凄清的環(huán)境和兩人難舍難分的情景,寫的是現(xiàn)實之景,是實寫。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是想象中的別后所見景象和凄清孤寂的生活情景,是想象之景,是虛寫。
本詩虛實結合,豐富了詩歌離別的內容,拓展了詩歌凄清的意境,渲染和強化了詩歌詞人與戀人離別時的傷感,孤獨,無奈的感情。
2.延伸拓展:人生無常,聚散不定,我們的生活總是充滿了別離的苦痛。長亭送別,執(zhí)手相看,柴門扶杖,生命總在演繹著悲歡離合的故事,而當我們輕輕敲開古典詩詞的門扉,不經意間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個凄婉纏綿的動人故事,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了柳永的詞《雨霖鈴》,感受作者筆下哀婉動人的感情。
雨霖鈴教學設計中公 雨霖鈴教學設計一等獎篇三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宋詞的特點。
2、具體領會宋代幾位著名詞人作品的風格。
3、豪放派和婉約派的特點。
[教學重點]
體會李白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的基本特點;
[教學難點]
鑒賞不同風格的詞作品。
[教學方法]
朗讀法,問答法,討論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入
作者簡介:
柳永 (約987——約1053年),北宋詞人。原名三變,字耆卿,福建崇安人。
柳永在北宋詞壇上是一個很重要的作家。他少年時代到汴京應試,流連于秦樓楚館,常為歌伎填詞作曲。由于流傳的軼事和詞中所表現(xiàn)的內容,人們都把他看作是一個風流浪子,以致不為時人所重,潦倒一生,功名不揚。
最后,他在飽受世態(tài)炎涼,“怪膽狂情”逐漸消退時,才改名柳永,考取進士,官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柳郎中。晚年死于潤州(今江蘇鎮(zhèn)江),有《樂章集》問世。
由于他遭遇坎坷,較多地同中下層市民接觸,因此他的詞語言比較樸素,接近口語。他精通音律,又吸取了民間新聲的優(yōu)點,寫的詞不僅音律和諧,美妙動聽,而且創(chuàng)制了大量樂調繁復的慢詞,大大擴充了詞的體制容量,對詞的發(fā)展有一定的貢獻。(在詞的發(fā)展史上,他是第一個大量創(chuàng)作慢詞的人)在表現(xiàn)手法上他善于鋪敘,盡情描繪,把寫景、敘事、抒情融為一體;在內容上,柳詞大都是反映大都市中的繁華風光,體現(xiàn)市民階層的思想意識,抒發(fā)離愁別恨的痛苦,表現(xiàn)婦女不幸的遭遇和自身沉淪的哀怨,但也曲折地流露出對社會現(xiàn)實的不滿。因而他的詞曾傳唱一時,甚至“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足見柳詞深受當時市民的歡迎。
這首詞寫他要離開汴京(今開封)去各地飄泊時和他的心愛的人難舍難分的離愁別恨。是柳永的代表作之一。
本詞分上下兩闕。
寒蟬凄切, 對 長亭晚,(2) 驟雨初 歇。
凄涼急促地叫著 面對著 正是傍晚的時候 急雨剛剛停歇 凄切: 形作動。
分析: 起筆用融情入景,以景襯情的手法不僅捕捉了晚秋景物特色,寫出所見所聞所感,而且釀造出足以觸動離愁別恨的氣氛和情調。
試想: 在樹上寒蟬凄切的叫聲里,在暮色蒼茫而又冷清的景象中,送別時面對長亭,該是多么動人愁思的境界??! 就在這個時候,陣陣驟雨,剛剛收住了雨腳,好朋友啊,就要走了! 這時節(jié),動人的愁思將怎樣地抒發(fā)出來呢?
都門 帳飲(3) 無緒(4), 留戀處 蘭舟(5)催發(fā)。
在京城門外設帳餞別沒有心思 時候(船家卻)催著船兒出發(fā)
分析: 接著寫“帳飲無緒”,寫“蘭舟催發(fā)”,就在汴京城外,送別筵上,依依惜別,心緒不寧的場合里,作品用“留戀處”結合上下文,表明“驟雨”是“留戀”的短暫時機;而“初歇”是“催發(fā)”的緣由;同時,“留戀”表明不得不別,一個“處”字既點明關節(jié),又揭示出比較微妙的心理活動。于是這主觀現(xiàn)實和客觀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使“無緒”鋪寫到一定的深度。下面作者又是怎樣進一步地抒發(fā)情懷呢?
執(zhí)手 相 看 淚眼, 竟無語凝噎(6)。
拉著手互相看著飽含淚水的雙眼 竟喉嚨哽噎(連半句話也)沒有說
噎: 阻塞。話: 動詞,說。
分析: 既然欲飲無緒,欲留不能,這時,縱有千言萬語也因喉嚨噎住而說不出口,只有淚眼相對,執(zhí)手告別罷了,滿腹哀傷情,盡在不言中。這是柔情蜜意的流露,是情感集中的表現(xiàn)。
以上是實寫離別時難分難舍的心情。
念去去(7)、千里煙波, 暮靄(8) 沈沈(9)楚天(10)闊。
想(我)走了又走(一路上)千里煙波 傍晚的云氣沉沉空闊千里: 極言路途之遠。煙波: 水波渺茫,看遠處有如煙霧籠罩。
分析: 結句望空凝思,情意綿綿。這里,一個“急”字,一方面緊扣上文的“無緒”,接榫自然,同時領起結句,把近景和遠景連成一片;另一方面,這個“念”字貫注到下闕的描述,在手法上以情帶景,在結構上有結有領。
上闕: 寫離別時難分難舍的心情。
分析: 從抒情的重點和層次上看,上闕扣住“別”字,由出行到“帳飲”,到“催發(fā)”,到“執(zhí)手”,到“遙念”,突出了惜別的深情,離別的痛苦。( 寫景抒情顯得黯淡凄清)
多情自古 傷 離別,更那堪 冷落清秋節(jié)!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 怎能(叫人)忍受,竟值這冷落的清秋節(jié)
傷:動詞,憂愁、憂思,這里作意動,以……為傷。更: 復,又。那:何、怎。
堪: 承當、忍受。清秋: 凄涼清苦的秋天。
分析:
起筆緊承上闕的“念”字推展開去,泛論離愁別恨,自古如此。再用“更那堪”翻進一層,突出當秋而悲,甚于常情。這樣,作者把自己的感受作為具有普遍意義提了出來,豐富了主題,同時也呼應上文,點明“冷落清秋”,再次以情景交融來渲染,情意更濃。作者馳騁想象,并運用以情帶景的寫法,唱出了傳誦一時的名句。
今宵酒醒 何處? 楊柳岸 曉風 殘月。
夜 時(身在)哪里,(也許在) 邊(面對那)晨風和
曉: 早晨。殘月與滿月相對,指陰歷初的新月。
分析:
從呼應上闕來看,“酒醒”遙接“帳飲”,盡管“帳飲無緒”然而借酒澆愁,依然酒醉,于是借“酒醒”而設問,倍增惆悵。從以情帶景來看,頂承“念去去千里煙波”,盡管景色已甚暗淡,然而悲涼的心情隨著星斗的推移而加深,倍覺孤寂;從意境上看,推想與好朋友分手后,在今夜酒醒的時候,扁舟空空,情景凄清,只看見岸邊的楊柳隨著曉風在飄拂,一彎殘月,孤零零地掛在梢頭。此情此景,妙在寓情于景,意在言外?!皸盍薄ⅰ帮L”“月”這些本是自然界的景物,不少文人曾予以特殊意義,李白有“此夜曲中聞折柳”,溫庭筠有“綠楊陌上多別離”,“楊柳”就成了送別的象征;古代行人的于黎明時分踏上征程,送別也在這個時刻,韋莊就有“惆悵曉鶯殘月”,因而“曉風殘月”更見依依惜別之情。作者組合了最能觸動離愁的景物入詞,釀造意境,增添了抒情色彩,渲染了濃烈的氣氛,更能展現(xiàn)微妙的心理活動,挑動讀者的心弦。 作品鋪寫到這里,似乎已經詞絕意盡,然而作者卻宕開一筆,思緒又轉入新的境地。
此去 經年(11), 應是 良辰好景 虛設。
這一去,一年又一年 (即使是) 美 (也該是)形同
應: 該。良辰: 美好的時辰。此句意為: 良辰好景應是虛設。
便縱 有千種風情(12),更 與何 人說!
就算是 多少 又(能)跟什么人訴說
千種: 極言其多。風情: 深情密意,舊指男女之間的情戀。
分析:
作者進一步推想到離別之后慘不成歡的情景,深沉地感到“相見時難別亦難”,如此離別,即使有良辰好景值得欣賞流連,可也等于“虛設”,而千種情,萬種意又能向誰傾訴呢? 然后以“此去經年”的孤寂冷寞來收束整首詞,既突出了前景渺茫,又表露出余恨無窮的哀怨。
下闕: 寫想象中的別后情景。
小結:
一、對本詞的評價:
這首詞以冷落的秋景作襯托,精心刻畫難分難舍的惜別場景,進而想象別后的離愁別恨,層層鋪寫,情景相生,反映作者對社會現(xiàn)實的抑郁不滿的心情。作為封建時代的文人,自傷身世,慨嘆自己不能作生活的主人,抒情盡管真實,而情調未免凄愴;對現(xiàn)實盡管憂憤,而意志未免消沉,這是受時代局限的反映。
二、結構嚴密,重點分明:
上闕重點在記別,下闕重點在懷人,前后呼應,渾然一體。作者善于運用鋪敘手法在前后呼應對照中逐步深入。下闕想象部分與上闕的寫實部分有一定內在聯(lián)系。由“寒蟬凄切”想到“酒醒何處”,由“千里煙波”想到“千種風情”,由“暮靄沉沉”想到“曉風殘月”,由“無語凝噎”想到“更與何人說”。
三、關于本文的表現(xiàn)手法:
作者在本詞中寫了自己的真情實感,通篇層層鋪敘,寫景、抒情都用白描,形容細致。
柳永在這首詞里放筆直書,讓雙方的內心感情都盡情表露,不同于含蓄取勝的手法。這是適合多數(shù)市民欣賞趣味的,他們一聽就“入耳酸心”,以獲得感情上的充分滿足。
昔人所謂“柳郎中(柳永)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zhí)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吹劍錄》),說明本詞所含的樂曲適宜于少女的歌喉,美妙婉轉而且凄楚,動人心弦,這是與內容的纏綿多感起著配合作用的。
全詞以“離情”為線索來貫穿全篇。以時間而論,先點出“秋天”,后點出“傍晚”,再想到“今宵”,又遙想到“經年”,不管時間怎樣變化,處處都是只寫“離情”。以空間而論,從送別都門的“長亭”,到暮靄沉沉的“江上”,到“曉風殘月”的遠方,空間轉換,仍然不離寫“別情”,從而使全篇如行云流水,自然流暢,主題突出。
雨霖鈴教學設計中公 雨霖鈴教學設計一等獎篇四
【教學目標】
1、把握婉約派的風格特點:情景交融、低沉傷感、講究格律、音調和諧。
2、讓學生學會運用情感體驗法去鑒賞詩歌,并通過情感體驗法去感知美,感受美,提高鑒賞詩歌的審美能力。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學步驟】
1、課前準備:
⑴ 預習課文,過字詞關。
⑵ 由學生推選的兩隊代表(每隊三人)根據這首詞排練小品,其中兩人表演、一人旁白。
2、導入:
今天的課我將和大家一起穿越那漫漫的時空隧道,回到千百年前的一個憂傷的午后,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場哀婉凄涼的離別,去領略一下我們福建的婉約派詩人柳永,他那低沉傷感,纏綿悱惻的詩詞作品。
(請學生打開課本。)
柳永是一位多才多藝而且多情的`詩人,在他漂泊了一生的日子里,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膾炙人口的、適用于唱歌的新樂府,在當時的社會里可謂是:“凡有井水飲處便能歌柳詞”。
(詢問預習作業(yè)的完成程度。)
3、通過聽朗讀、學生表演來總體把握作品的總體意境。
⑴ 學生聽名家朗讀《雨霖鈴》。
⑵ 設計《情感劇場》,播放配樂《梁?!?,兩隊學生分別表演小品。
讓學生來比較兩隊的優(yōu)劣,學生可以各抒己見,有道理的都給予肯定。最后老師分別從表演內容,表演藝術以及旁白上對這兩隊同學表演進行簡單的點評。
4、根據詞的故事情節(jié)歸納作品脈絡。
學生按順序回答故事脈絡
明確:帳飲無緒→蘭舟摧發(fā)→執(zhí)手相看→無語凝噎→今宵酒醒→與何人說
5、根據故事脈絡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學生根據以上脈絡體會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師側面引導。提醒學生注意抓住關鍵字詞來體會感受。(重點:無緒、相看淚眼,無語凝噎、酒醒之后的故事情節(jié)---凄苦悲涼-)
讓學生比較看文字的感受和看表演時的感受的區(qū)別。
明確:演員是根據詞的情節(jié)來表演的,觀眾是通過觀看表演所以感受是一致的,但是表演更加直觀,所以感受更深一些,這種設身處地的沿著作者的思路去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鑒賞詩詞作品的方法就叫做情感體驗法。
教師補充:要想有更深的體驗,學生還要充分發(fā)揮想象和聯(lián)想。
6、引導學生回答出表演的遺憾之處是因為缺少當時的環(huán)境,并讓學生找出作品中的環(huán)境描寫。導出情感體驗法的另一要素:依情索景。
明確:
寒蟬──長亭──晚──驟雨
千里煙波──暮藹沉沉──楚天闊
楊柳岸──曉風──殘月
每一個景配一幅畫,讓學生來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學生自由表達感受,并給三幅畫各起一個名字,教師側面指導。
明確:這些感受其實就是作者所表達的感情,景語即情語,詩歌作品當中景物與作者所表達的“意”關系密切(總結一下學生的發(fā)言,重點:是:寒、長亭、沉沉、楊柳、曉風、殘月),所以們在利用情感體驗法鑒賞詩歌的時候還要注意:──依景索情,聯(lián)系作品中的環(huán)境描寫,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師給三幅畫起的名字分別為:《長亭別離圖》《扁舟遠行圖》《曉風殘月圖》
7、播放《雨霖鈴》的flash作品。讓學生綜合感受作品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8、教學延伸。讓學生舉例(要求最好是學習過的名言名句),并運用情感體驗法來鑒賞例子,教師點評。
9、布置作業(yè)。
雨霖鈴教學設計中公 雨霖鈴教學設計一等獎篇五
1.《望海潮》是描寫北宋時期杭州繁盛景象的詞。詞的上片描寫杭州的自然風光和都市的繁華。詞的下片描寫杭州人民和平寧靜的生活景象。
詞作以鋪敘見長。首先,以“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總領全篇,概括介紹杭州的自然風光和都市的繁華。然后分別從“形勝”“都會”和“繁華”三個方面鋪開敘述:“煙柳畫橋”之中家家戶戶安居樂業(yè),人煙阜盛;“云樹”“堤沙”之外驚濤拍岸,洶涌壯觀;都市街衢,珠寶遍陳,普通人家,披羅著錦,滿目奢華景象。過片(下片起句)之后,先描寫西湖水碧山青、桂子飄香的景象,后敘羌笛橫吹、菱歌互答的歡愉場景。由民眾忘情山水之樂引出官員宴飲之樂,一路鋪敘下來,但又不是平鋪直敘,很見裁減功力。
這是一篇投贈之作。作者路經杭州,想謁見當時出任兩浙轉運使的孫何,便寫了這首詞。詞作一方面反映了北宋結束五代分裂割據局面后,經過真宗、仁宗兩朝的休養(yǎng)生息,確實呈現(xiàn)了繁榮的景象,但收筆也流露了粉飾太平、獻寵官僚的味道,有唐朝干謁詩的遺風。
2.《雨霖鈴》是描寫作者在長亭與情人話別的詞。詞作主要采用了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
其一,用哀景寫悲情。詞作開篇用“寒蟬”“長亭”“驟雨”等意象,烘托離別時凄冷沉郁的氣氛。其二,以無情襯有情。離人難舍難分,而無情的舟子卻催促起航,有情人只得以淚相向,“無語凝噎”。其三,以想象未來之景訴悲情。作者用一“念”字引出離別后行人消失在煙波浩淼的楚地江天,極目遠眺,一片茫然,不覺悲從中來。“良辰美景”原為歡樂愉快的場景,但是隨后而來的“虛設”二字頃刻間就使歡樂之情頓然消失,而沉入到無邊無際的愁傷之中,所以,這里也是“樂景寫悲情”。
1.知人論世
宋真宗咸豐末年,柳永途經錢塘江(今浙江杭州)想謁見此時正好任兩浙轉運使的孫何,但當時官府之家門禁極嚴,柳永一介平民是很難到孫何家去拜訪的,他就寫下了《望海潮》這首詞,并使其在青樓被廣泛歌唱以使孫何知道,以求得引薦。所以,詞中不乏溢美之詞。
柳永寫《雨霖鈴》,正是他離開汴京(開封)去各地漂泊時。由于封建時代文人政治命運難以自持,加上交通等經濟條件落后,離別就給予青年男女以愛情的深沉打擊,給予漂泊游子以羈旅愁苦的悲嘆。《雨霖鈴》正是這兩個方面感情的真實流露。
2.正確看待《望海潮》引發(fā)的種種傳說。
宋人羅大經的《鶴林玉露》記載:“此詞流播,金主亮聞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揚鞭渡江之志?!碑斎?,這只是傳說而已,誘使金兵入侵,導致北宋滅亡的原因,是由于統(tǒng)治者醉生夢死的腐朽本質;金兵南下,給南宋統(tǒng)治者帶來威脅的,仍然是統(tǒng)治階級“直把杭州當汴州”(林升《題臨安邸》)的腐朽本質所決定的,與柳詞本無直接關系。從傳說中可以看出《望海潮》的影響之大。
3.誦讀指導
《望海潮》詞“音律諧婉,詞意妥貼,承平氣象,形容盡致”(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所以,朗讀時應該注意音律的和諧,語勢的激越。
開篇“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一句有總起奪勢之妙,朗讀要在“繁華”處升調且停頓,為下文的朗讀蓄勢。下文從三方面鋪敘,朗讀由三個層次推進,逐一昂揚,至“競豪奢”到高潮。下片描寫杭州人民和平寧靜的生活,朗讀語氣平緩和樂,“有三秋桂子”中的“有”是領字,朗讀要作較長停頓。最后兩句是祝愿之辭,朗讀時語氣誠懇,節(jié)奏和緩。
《雨霖鈴》是描寫作者在長亭與情人話別的詞。朗讀時當聲情哀婉纏綿。如“寒蟬凄切”“切”字為韻腳,要讀得鮮明;尾音拖長更能讀出詞的凄切情感;“竟無語凝噎”的“竟”要稍重、稍停,并讀出哽咽之聲、冷澀之感;“念去去”的“念”是領字,要稍重、稍停,拖音以帶出下文;“酒醒何處”的“何處”要讀出疑問語氣,“楊柳岸曉風殘月”應一景一頓,聲斷氣不斷?!澳强啊倍忠灾兀S后的“冷落清秋節(jié)”稍緩;“便縱有千種風情”中,“便”字要頓住,“更與何人說”要稍重、稍停,拖音里表達苦痛無奈之意。
1.詞的起源:詞產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廣為流傳,到宋代成了“流行歌曲”。詞即歌詞,指可以和樂歌唱的詩體,是詩的一種。詞有很多別稱,如“長短句”“詩余”“曲子詞”“曲詞”“歌詞”等。
2.關于詞牌和標題: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關于詞牌的來源,大約有下面的三種情況:⑴本來是樂曲的名稱,例如《菩薩蠻》。(2)摘取一首詞中的幾個字作為詞牌。例如《憶秦娥》。⑶本來是詞的題目?!短じ柙~》詠的是舞蹈,《漁歌子》詠的是打魚。《望海潮》就與所寫內容相關。但絕大多數(shù)的詞的內容都不是用詞牌“本意”的,如《雨霖鈴》。因此,有的詞牌之外還有詞題。
3.詞的分類
詞,按字數(shù)多少可分為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90字)、長調(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為單調、雙調、三疊、四疊等(詞的段落叫“闕”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風格可分為豪放派和婉約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蘇軾、辛棄疾等;婉約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觀、李清照、周邦彥、姜夔等)
1.下列詩句的節(jié)拍劃分有誤的一項()
a.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b.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c.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d.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2.下列加點字的注音不正確的一項是()
a.繁華fán簾幕mù參差cī疊巘清嘉xiàn
b.羅綺qǐ釣叟sǒu簫鼓xiāo吟賞煙霞yín
c.寒蟬chán驟雨zhòu暮靄ǎi良辰美景chén
d.凝噎yē經年jīng甘霖lín蘭舟催發(fā)cuī
3.下列詞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今日的錢塘江岸,一派繁榮景象,大廈撥地而起,長橋飛跨而過,只感覺錢塘江畔繁華中更多了一份寧靜。
b.“夕陽蕭鼓”是一首著名的琵琶曲,明清早已流傳。1925年,上海大同樂會的柳堯章等人首次將其改變?yōu)榻z竹合奏。
c.黃庭堅在《東坡先生真贊》里寫道:“東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罵,皆成文章?!笨梢娖鋵μK東坡的贊美和敬仰。
d.在傍晚的最后一線余暉從窗前消隱時,我正趴在桌邊,透過窗臺,庸懶地望著天際的盡頭,儼然沉溺于一幅水墨山水。
4.下列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詞產生于唐,盛行于宋。詞原為歌詞,是可以和樂歌唱的詩體,屬于詩的一種。詞有很多別稱,如“長短句”“詩余”“曲子詞”“曲詞”“歌詞”等。
b.詞按字數(shù)多少可分為小令、中調;按作家的流派風格可分為豪放派和婉約派。柳永、李清照等是婉約派的主要作家。
c.慢詞就是篇幅長的、節(jié)奏緩慢的詞。慢,有延長引伸的意思,歌聲延長,就唱得遲緩了?!锻3薄贰队炅剽彙范紝儆诼~。
d.詞牌一般是與詞的內容相關的。如《踏歌詞》詠的是舞蹈,《欸乃曲》詠的是泛舟,《漁歌子》詠的是打魚,《望海潮》寫的就是杭州勝景等。
(一)閱讀下面的宋詞,回答后面的問題。
望海潮
柳永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
5.清劉熙載《藝概詞曲概》:“詞有點,有染”,說的是詞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點染”,它既有抽象的評點,又有具體的描述。請就本詞的上片舉一例說明“點染”手法的運用。
答:
6.賞析“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在詞中的妙處。
答:
(二)閱讀下面的宋詞,回答后面的問題。
雨霖鈴
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7.對《雨霖鈴》的鑒賞評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
a.“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三句實寫送別之境,但更是借痛楚的聲音、蕭條的景物、傷情的地點,映襯出了詞人內心深沉的.痛苦。從而真正做到了景中有情、情景相生。
b.“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一句將“別”字形象化,把彼此眷戀之情、無窮的離別之恨、無可奈何之心表現(xiàn)得神情逼真,收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
c.“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一句,由“念”字領起,實寫離別之后的情形。浩淼的煙波,沉重的暮云,高遠的天空,這些景物全都籠罩上一層黯淡的色彩,襯托出旅人前途的渺茫,欲與情人再相見的無期。
d.“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幾句把詞人的思念之情刻畫得細致入微?!疤撛O”表示良辰美景已經成為虛空的妄想,正因為這樣,詞人由己推人,設想未來,才更感受這次離別的痛苦。
8.賞析“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情景交融的手法。
答:
(一)閱讀下面的宋詞,回答后面的問題。
少年游
柳永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夕陽鳥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歸云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①?狎興②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
注:①前期:指舊日之志意心期。一說指舊日的歡愛約期。②狎興:失意時狎玩之意興。
9.賞析“高柳亂蟬嘶”與“寒蟬凄切”中“亂”與“寒”的表達效果。
答:
10.聯(lián)系全詞,分析“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所表現(xiàn)的失意之情。
答:
(二)閱讀下面的宋詞,回答后面的問題。
蝶戀花
柳永
佇倚危樓①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②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擬把疏狂③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釋:①危樓:高樓。②黯黯:迷蒙不明。③擬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時宜。
11.歷來評家認為,這首詞的點睛之筆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請結合全詞,簡要分析這兩句的思想感情和表達技巧。
答:
12.曹操的《短歌行》里有“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句。比較其中“對酒當歌”所表達感情的不同。
答:
(三)閱讀下面的宋詞,回答后面的問題。
小重山
陳亮
碧幕霞綃一縷紅。槐枝啼宿鳥,冷煙濃。小樓愁倚畫闌東。黃昏月,一笛碧云風。往事已成空。夢魂飛不到,楚王宮。翠綃和淚暗偷封,江南闊,無處覓征鴻。
[注釋]陳亮曾在宋孝宗與金約和之后,上《中興五論》,沒有結果。以后又向孝宗連上三書論恢復方略,受到朝廷攻擊,斥為“狂怪”。他在長期的鄉(xiāng)居生活中,報國之志未衰,曾在自己的家里葺治小圃,有柏屋三間,名之曰“抱膝”,這是用諸葛亮的典故,可以看出他的志趣所向。
13.詞中“槐枝啼宿鳥,冷煙濃”的“冷”字和“小樓愁倚畫闌東”的“愁”字,好在哪里?請結合詞句進行簡析。
答:
14.“往事已成空。夢魂飛不到,楚王宮”運用了什么典故?其寓意是什么?
答:
(四)閱讀下面的宋詞,回答后面的問題。
采桑子
呂本中
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
15.詞的上闋“恨君不似江樓月”,而下闋“恨君卻似江樓月”。這是否矛盾?為什么?
答:
16.詞作在藝術上的主要特點是什么?試加以分析。
答:
根據《望海潮》的詩意,展開聯(lián)想,擴寫“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的畫面,約200字。
雨霖鈴教學設計中公 雨霖鈴教學設計一等獎篇六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柳永詞的特點,感受評賞詞的意境、詞的情韻,學習寫景、敘事、抒情相結合的手法。
過程與方法:
1.反復吟詠,整體把握詞的內容,感受詞的音律美。
2.品味語言,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感悟詞的情與景渾然交融的意境美。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體會詞中作者流露出的濃濃的離情。
2.領略杭州物阜民豐的盛景,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培養(yǎng)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
《雨霖鈴》是必修四第二單元第一課《柳永詞兩首》的第一首。本單元主要涉及宋詞,而柳永在宋代詞人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他是宋代第一位專力寫詞的文人,他是詞史上第一個大量創(chuàng)制慢詞的詞人,他是婉約詞派的創(chuàng)始人。所以教材把他安排在本單元的第一課,也是高中課本宋詞的第一課,凸顯了其重要性。通過本課的學習,有助于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詩詞鑒賞的能力。《望海潮》和《雨霖鈴》是柳永的代表作品,建議在教授時把《雨霖鈴》放在第一課時,因為學生有先入為主的思維,而這首詞更能體現(xiàn)詞人的婉約風格,還有,《雨霖鈴》這首詞感情細膩,可分析的內容較多,理解了這首詞,對于《望海潮》的分析就變得簡單而且水到渠成了。
學情分析
高一的學生,對宋詞的接觸較少,通過對初中階段詩歌的學習,已經能感受其中的語言美、意境美,但鑒賞只停留在較淺的層面上,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和聯(lián)想,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
教學重點及突出重點的措施
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情景交融與虛實結合的藝術特色。
突出重點的措施:一是在教學時間分配上要適當多一點。二是板書時重點內容要放在顯眼的地方。三是用具體、生動、貼切的事例來說明重點內容,對非重點內容可以少舉例。四是要用富有啟發(fā)性的提問,促使學生對重點內容開動腦筋,進行思考。五是講究教學語言藝術,促使學生對重點內容集中注意、認真聽講和做好課堂筆記。
教學難點及突破難點的.方法
難點:感受、品賞詞的意境、詞的情韻;學習本詞中點染的表現(xiàn)手法。
突破難點的方法:第一,多媒體輔助法。第二,補充背景知識、相關文學常識和中學生能懂的例子作佐證。第三,引導學生分析意象,感受意境,進而了解作者的情感。第四,采用討論式學習法,讓學生立足文本,從不同的視角見仁見智。第五,精講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過程設計
環(huán)節(jié)一:學情診測
要求學生展示學案或作業(yè)。
1.生生互查。
2.教師抽查。
3.學生反映預習中的問題。
環(huán)節(jié)二:修正教學目標,確認教學重點。
環(huán)節(jié)三:激趣導入。
文才飛揚、意氣風發(fā),躊躇滿志的柳永,考場接連的落第,仕途的失意,使他流連于勾欄瓦舍,為歌女填詞作曲,并與她們結下不解的情緣;但同時為了生計不得不到處宦游,以期謀得一官半職,又不得不與佳人分離,浪跡江湖,致使“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爆F(xiàn)在我們來看他中年仕途失意時期的一首詞《雨霖鈴》。
環(huán)節(jié)四:自主學習,自我感知。
學生自讀課文,揣摩,感悟。
學生梳理、積累相關知識,組內交流,互相訂正。
學生反復誦讀。
環(huán)節(jié)五:問題引路,討論、合作、探究。
教師啟發(fā)設疑、展示預設問題:
1.這首詞的感情基調是怎樣的呢?詞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哪句話最能體現(xiàn)這個內容呢?
2.本詞有哪些意象詞?這些意象詞起到怎樣的作用?
3.“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這句話在上闋的結尾表達了怎樣的感情,放在此處有何作用?
4.“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是千古傳誦的名句,你覺得它好在哪里?
5.本詞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
教師巡查時滲透強調教學重點,發(fā)現(xiàn)或提出預設教學難點。
環(huán)節(jié)六:交流展示,體驗成功。
各組推薦代表朗讀比賽。
各組推薦代表發(fā)言。
預設問題答案:
1.明確:濃情厚意從低回婉轉、一唱三嘆的旋律里汩汩而出,離愁別恨也從悱惻動人、纏綿哀怨的詩意里幽幽而瀉。
在蕭瑟的秋天里,詞人和他的紅顏知己傷心地告別。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這首詞就是在冷落清秋的景色中抒發(fā)詞人人離別的傷感之情。
2.明確:①意象:蟬、長亭、雨、蘭舟、煙波、暮靄、楚天晚、楊柳、曉風、殘月;②作用:渲染凄清意境,烘托人物感情。
3.明確:邈遠之景,襯托出情人相見無期,自己前途茫茫的惆悵;承上啟下,既是總結上闋的離別情景,又是為下闕寫別后情景作鋪墊。
4.明確:這兩句之所以成為名句,就在于它沒有一個字寫情,而又沒有一個字不寫情。詞人設想旅途中的情景:待今宵酒醒之后,我將身在何方呢?我的身邊還能有我的知心人陪伴我嗎?不會有了,陪伴我的將只有岸邊楊柳,耳畔清風,天邊殘月!句中“酒醒”二字很值得玩味。在上闋,詞人已經寫到“都門帳飲無緒”,既然是沒有情緒,為什么還要喝呢?無非是借酒澆愁而已。第二句中的“楊柳”也是很有意味的事物。古人寫離別之情,往往要寫楊柳,并經常用折柳表示送別之情,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柳”與“留”讀音相近,所以折柳可以表示“留戀”之意。
5.明確:(1)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這首詞以冷落的秋景作襯托,精心刻畫難分難舍的惜別場景,進而想象別后的離愁別恨,情景相生。作為封建時代的文人,自傷身世,慨嘆自己不能作生活的主人,抒情盡管真實,而情調未免凄愴;對現(xiàn)實盡管憂憤,而意志未免消沉,這是受時代局限的反映。(2)虛實結合的藝術手法:上闋重點在記別,下闋重點在述懷,前后呼應,渾然一體。作者善于運用鋪敘手法在前后呼應對照中逐步深入。下闋想象部分與上闋的寫實部分有一定內在聯(lián)系。(3)白描的藝術手法:詞作在表現(xiàn)離人分別時,通過離別場面的描寫、鋪敘,讓讀者深切感悟離情。
三、四環(huán)節(jié)落實解決重點、難點,學生講不到、講不透的地方教師補充深化。
環(huán)節(jié)七:練習鞏固、遷移拓展。
“楊柳岸,曉風殘月”是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代表了柳詞通俗,以白描見長的風格。宋代俞文豹《吹劍錄》載:東坡在玉堂,有幕士善歌,因問:“我詞何如柳七?”對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歲女郎,執(zhí)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指蘇東坡的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這段話說明柳詞婉約纏綿,蘇詞豪放曠達兩種詞風。請你將《雨霖鈴》與《念奴嬌》比較鑒賞,體味豪放、婉約兩派詞風的不同。
環(huán)節(jié)八:自測互評。
1.自我評價。
2.組內評價,課堂表現(xiàn)分出甲、乙、丙。
環(huán)節(jié)九:補充完善學案。完成學案相關作業(yè)。
雨霖鈴教學設計中公 雨霖鈴教學設計一等獎篇七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讀準讀順文本。
2、把握內容,理解情感
教學重點:
1、鑒賞詞融情于景、虛實相濟手法。
教學難點:
1、品味作者在矛盾之處要表達的情感。
2、品悟作者在特定時期內的內心世界。
一、自由誦讀,初步感知,讀準讀順。
要求:讀準讀順
二、指導誦讀,把握節(jié)奏。
思考:怎樣讀才有節(jié)奏感?自己先用斜線標記,交流。
三、理解誦讀,初略情感。(因何傷?)
1、文本的感情基調是怎樣的?
2、文本哪句話的哪個詞語點出了文本的主題?
四、想象誦讀,把握內容。(詞中景?詞中事?詞中人?)
1、圍繞這個詞語,作者用怎樣的手法描寫了哪些景?
(1)、重點探究“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拓展:學生補充出寫酒、柳得詩詞
(2)、實景和虛景的作用
2、圍繞這個詞語,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刻畫抒情主人公做的事情?
重點探究時、空兩個角度
五、品味誦讀,體會情感。(傷在何處:詞中情?)
文本將敘事用于長詞慢調中,先寫離別之景,再設想別后情景,讓人有“余恨無窮,余味不盡”之感。全文籠罩著一層揮之不去的愁緒,不僅源于其高超的手法,更是由于其內容中隱含著的三重矛盾。試從文本中找出句子進行賞析。
第一重矛盾:意愿與現(xiàn)實-----“不想別”卻“不得不別”
不想別表現(xiàn)在四個方面:
(1)時間上
(2)感情上難舍難分
(3)路途遙遠,前途黯淡
(4)離別時間長
不得不別重點探究“摧”字
第二重矛盾:情感與語言-----千言萬語卻“無語凝噎”
重點探究“竟”字
第三重矛盾:意思與無意思:難舍難分卻“更與何人說”
剖析出“誰與同歡”“誰與共話”的寂寞、苦痛
六、品悟誦讀,領悟內涵。(到底傷什么?)
正是因為文本包含的三重矛盾,文本不僅情真意切,同時又有超出情感的因素,結合文本和作者生平,思考:作者還會有什么感慨?
剖析出“悲生活的無常”、“慨生命的不自由”
七、升華誦讀,同悲同慨
最后,讓我們用飽含情緒的聲音,再一次走近作者的內心,去感受他的痛苦、孤獨、無力、悲慨等情緒。
八、作業(yè)設計。
展開豐富的想象,將文本擴展成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
雨霖鈴教學設計中公 雨霖鈴教學設計一等獎篇八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柳永其人及其詞作風格;
2、以讀帶析,在朗讀中體味《雨霖鈴》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
3、深刻體會《雨霖鈴》的情景交融的藝術特色。
能力目標
1、在誦讀品味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2、引導學生初步掌握品賞詞的基本步驟和方法;
3、通過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學生理解和鑒賞詞的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1、在朗讀中品味這首詞的意境;
2、引導學生體味這首詞情景交融的藝術特色、
教學難點
1、引導在了解詞作內容的基礎上把握誦讀技巧;
2、引導學生深刻分析這首詞的藝術特色。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2、討論法;
3、點撥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投影;《雨霖鈴》mtv;朗讀flash。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這學期我們也一直徜徉于詩的園林,在“國風”粗樸而純美的鄉(xiāng)野民聲里結識了散璞玉之輝的“詩經”,在屈原浪漫而深沉的情感激流里邂逅了縱日月之光的“離騷”。我們的心靈之谷還回蕩著李白“安能催眉折腰事權貴”的鏗然之音、杜甫“萬里悲秋常做客”的蒼涼之嘆。今天,我們又將在這瑰麗的園子里摘取另一朵奇葩————宋詞,并把我們關注的目光投向一個“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的杰出詞人———柳永。(板書標題)
柳永,原名三變,字耆卿。仁宗景祐元年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他通曉樂律,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作家,是以描寫城市風貌見長的婉約派代表詞人。
柳永對北宋詞的發(fā)展有重要的貢獻和影響,對后來的說唱文學和戲曲也有很大影響。柳詞在宋元時期流傳最廣,相傳當時“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濟,更多的時日跟歌妓們一起過著依紅偎翠、淺酌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這些歌妓們的生活,深切同情她們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和她們在一起的悲歡離合。《雨霖鈴》便是其中為世人所傳誦的一首,被稱為“宋金十大曲之一”。本詞寫的是他離開都城汴京時與一位紅顏知己纏綿悱惻、哀婉動人的別離情景。
1.播放《雨霖鈴》mtv,讓學生在歌聲中體會這首詞,并談談觀看后的一個整體感受。
(同學們聽了這首歌,你覺得這首詞的感情基調是怎樣的呢?)
2.濃情厚意從低徊婉轉、一唱三嘆的旋律里汩汩而出,離愁別恨也從悱惻動人、纏綿哀怨的詩意里幽幽而瀉。“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黯然消魂者,唯別而已矣”,讓我們在音樂嘆惋的余聲里走進作者用文字所營造的意境。
(a.請學生概括這首詞的內容——在蕭瑟的秋天里,詞人和他的紅顏知己傷心地告別。
b.那么詞中哪句話最能體現(xiàn)這個內容呢?)
那么這首詞就是在冷落清秋的景色中抒發(fā)他離別的傷感之情(板書)
冷清秋之景今宵酒醒何處?
情景交融
傷離別之情楊柳岸曉風殘月。
1、派學生代表朗讀;另外的學生進行評點。
2、教師指導
①寒蟬凄切——要拖音(“切”字為韻腳,韻腳一般要讀得鮮明;尾音讀長更能讀出詞的凄切情感)
②竟無語凝噎——要稍重、稍停,并讀出哽咽之聲、冷澀之感(人物情感的高潮);
③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領起字);
④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何處”要讀出疑問語氣,“楊柳岸曉風殘月”應一景一頓,聲斷氣不斷。
⑤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要稍重、稍停,拖音(領起字)
⑥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要稍重、稍停,拖音(領起字)
(學生讀出的地方要予以肯定,沒有讀出的地方教師加以補充)
3、再請學生試讀
4、教師稍做提點再自己示范朗讀(下面老師也來嘗試一下,力爭把自己的理解通過朗讀體現(xiàn)出來)
5、學生聽錄音朗讀(好,我們在獨立理解、交流想法的基礎上再來聽名家朗讀,讓自己靜心凝神的去意會語之精妙、情之精誠。)
6、跟讀(聽了因為不同理解而呈現(xiàn)不同風格的幾次朗讀后,我相信大家一定發(fā)展或完善了自己原有的想法,那么就請帶著你新的感悟一起輕聲跟讀)
(剛才我們是通過誦讀來意會全詞,那么下面我們可是要以討論的形式來言傳自己獨到的理解和真切的體悟了)
1、提問:大家一起說說,本詞最大的藝術特色是什么?
——情景交融(板書)
2、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深刻體會《雨霖鈴》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
(“一切景語皆情語”,大凡詩詞,一般都具有情景交融這個特點,那么這種藝術手法在柳永的《雨霖鈴》中又是如何體現(xiàn)的呢?下面同學們分小組討論這個問題,準備派代表發(fā)言)
①用哀景和樂景同寫悲情
(作者在詞中選用了哪一類景?這種景怎么表現(xiàn)作者的情感?)
(a、秋雨黃昏送別圖“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處歇”
一陣驟雨過后,景色特別鮮明刺眼,周圍都是凄切的蟬聲,又正是暮色蒼茫時分,對著這送別的長亭,這是多么動人愁思的境界啊。這句詞表面寫景,實際是在寫情,釀造了一種足以觸動離情別緒的氣氛給人一種無可奈何的感受,打下全詞情感的基礎,以增強下面抒寫酒事的真實性和感染力。(“虹收殘雨,蟬嘶敗柳長堤暮”、“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親”、“高柳亂蟬嘶”。“河橋望行旅,長亭送故人”(王褒《送別裴儀同》、“西陵俠少年,送客短長亭”王昌齡《少年行》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長亭,古代大道上每五里設一短亭,十里設一長亭,供行人休息,所以,長亭已經被當作離別地點的通稱。)
b、“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煙波浩淼的江面上的粼粼水波與詞人心頭長時間難以排解的惆悵相似,傍晚云霧濃重的特點與詞人心情的沉重壓抑相似,楚地天空的空闊遼遠與愁緒的無邊無際相似。詞人用比喻的修辭手法選取三種具有代表性的景物充分地表現(xiàn)了離別的愁緒:如千里煙波般的綿長,如沉沉暮靄般的濃重,如楚地天空一樣無邊無際。
c.“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良辰好景”原為歡樂愉快的場景,但是隨后而來的“虛設”二字頃刻間就使這種歡樂消失得無影無蹤,而是沉入了無邊無際的愁傷之中,所以,這個地方是以“樂景寫悲情”。與前面幾處的.景物描寫是有區(qū)別的。(迎娶劉蘭芝的場面)
②景情交融,妙合無痕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a、“柳”的情感內涵。
“年年柳色,灞陵送別”(李白〈憶秦娥〉)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詩經〉)
“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周邦彥〈蘭陵王〉)柳既是送別的象征物,又是送別的見證人,如今獨在旅舟上見柳,怎不惹起滿懷離思?
b最能觸動離愁的事物集中為一幅鮮明的畫面。
(溫庭筠《菩薩蠻》“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曹植“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李清照“扶頭酒醒,別是閑滋味”。)
c、虛中有實,虛景實寫,以景“染”情,融情入景
他寫的是真景物,汴河堤畔,本多垂柳。楊柳岸三字隨手拈出“本地風光”,令人感到親切、自然。一夜行舟,醒來時早已置身于寥廓開闊的山驛水程中,所以唯覺曉風清冷、唯見殘月凄楚,曉風殘月四字便寫出了此種扁舟曉行的真切風光。
d、寫出幽美深約的新境界
常人在離別時,往往能深切的感受到它悲哀的一面,而優(yōu)秀詞人卻在此同時寫出了它的美:夾岸殘柳,參差拂動于秋風之中:孤舟離人,黯然獨對天邊殘月,悲劇性加上美感,凄清加上麗景,詞人在舒緩而哀惻的聲調中傳遞出一種抑郁惝況的凄情和煙水迷離的凄美來,這種“綺怨”的風味,正是最典型的“婉約”詞的風味。
e、情景妙合無痕
明寫眼前景,暗寫別時情,含蓄蘊藉。
③濃情郁結于心、難于化解
(教師簡述:全詞始終籠罩在一股化不開的濃情里面,開篇這份離情就已慢慢醞釀,離別之際,“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情感到達高潮;離別之后,這種愁緒仿若繞梁的余韻始終縈繞在詞人的心頭,此時此刻“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細致深入、動情用心地體悟了字里行間散發(fā)的魅力,我們被和諧的音律打動,被雋永的語言吸引,我們更驚艷于凄美的意境,傷懷于哀婉的離情。大凡好的作品,它所帶給我們的不僅是一點知識的補充,幾次能力的訓練,它所饋贈給我們的更多的是心靈的豐富,情感的升華。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能用自己多情多思的心靈去感知綿綿文化的經緯,悠悠生命的掌紋!
課外將《雨霖鈴》與《念奴嬌、赤壁懷古》進行比較閱讀,體會它們的不同風格。
雨霖鈴教學設計中公 雨霖鈴教學設計一等獎篇九
《雨霖鈴》這首詞抒情色彩非常之濃,如果賞析時用語貧乏瑣碎,那么詩情就會打大折扣,如溫水(也可能是冷水)泡茶,或沒有完全泡開,或完全沒有泡開。因此,用詩一般的語言來賞析此文成了最佳選擇。以“詩”解詞,情味不減,能更好地走進文本,走進作者心靈;同時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詩情,促進學生學以致用,以點帶面,融會貫通。具體操作就是根據文本內容,緊抓教學重點,對教學任務進行合理分工,自主探究。
1、體會作者濃濃的離愁。
2.理解情景交融、虛實相濟的寫法。
自主探究,以“詩”解詞。
1課時
媒體上說周杰倫走到哪里都能刮起一陣龍卷風,足見周杰倫影響之大??墒窃缭诒彼螘r期,有位詞人,他創(chuàng)作的許多作品不僅當時廣為傳唱,而且流傳至今已近千年。他在當時的影響,有言為證:“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大家能根據這句話猜出他是誰嗎?
1.自讀兩遍,初步感知
2.提示:長亭,靠近城市的長亭往往是古人送別的地方。念,想到。
3.再讀一遍,找出主旨句。
明確: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
3.誦讀指導:節(jié)奏緩慢,語調低沉。
4.播放課文錄音。
5.學生模仿誦讀。
6.找出寫“離別”情景的句子和寫“清秋節(jié)”的句子。
明確: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1.“一切景語皆情語”,請體會景中之情。
要求:充分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用詩一般優(yōu)美而深情的語言加以渲染。
2.學生從中任選一句加以鑒賞,寫在草稿紙上。
3.根據所選對象分組進行探究、交流、討論。
4.在討論基礎上,組內合作完成一篇精美的賞析文字,以便全班交流。
5.成果展示,教師點評。
6.教師下水:
①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賞析:一聲聲,一遍遍,秋蟬嘶鳴,纏綿哀怨。面對長亭,天色將晚,天邊的落日像哭紅的淚眼,充滿無限眷戀,一點一點,正依依不舍地挨下山去。驟雨剛過,葉尖上的水珠敲打著干枯的樹葉,其聲如泣如訴,點點滴滴,是離人淚。
②“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p>
賞析:桌上的酒食,嘗著似土和泥。未飲先醉,心內成灰。眼中淚,杯中酒,蓄著的.是憂,咽下的是愁,正當難舍難分之時,艄公催行;離愁越來越濃,感情之弦越繃越緊,終于情不自禁地握住對方的手,流淚眼望流淚眼,斷腸人對斷腸人,千言萬語,涌上心頭,哽在喉間,悲痛欲絕。
③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賞析: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離愁漸遠漸無窮,如千里煙波,浩渺無邊,如楚天清秋,萬里遼闊。無邊的離愁像暮靄一樣,沉沉地壓在心頭,久久揮之不去。
④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賞析:從前是“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而今風景依稀,佳人何在?冷風吹來,心頭一顫,酒醒愁未醒,頓時生出“人面不知何處去,楊柳依舊笑晨風”的悲涼。
7.總結藝術特色
情景交融;虛實相濟(抓住“念”字)
1.播放毛寧的《晚秋》。
2.課后請大家再次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想象一下柳永走后,那位女子的生活情景,并以《與君別離后》為題,借鑒課文情景交融的寫法,寫一篇抒情散文或者抒情詩。
雨霖鈴教學設計中公 雨霖鈴教學設計一等獎篇十
《雨霖鈴》是一篇情真意摯的美文,對這首詞的教學應做到以下三點:
1、讀 通過聽錄音,把詞中的意境和神韻先聲奪人地渲染給學生,然后通過學生的誦讀,逐漸品味詞中獨特的意境美。
2、賞 賞析這首詞畫意美應作為教學切入點,同時也是課堂教學重點,賞析擬分三層。
①意境賞析——柳詞畫意美;
②語言賞析——柳詞語俗;
③風格賞析——柳詞婉約。
3、背 當堂檢查。
1、導入新課:
2、明示學習目標:(投影)
3、簡介作者:(投影)
4、聽錄音:
①這首詞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畫?(用七個字概括)
②分別劃出寫景和寫情的句子。
5、學生誦讀(個別讀、齊讀)。
6、意境賞析:
△長亭 蘭舟 江水 寒蟬 (實景)
△楊柳岸曉風殘月
暮靄沉沉楚天闊 虛景
應是良辰美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7、語言賞析。
①寫景 ②寫人 ③寫情
8、風格賞析。
比較婉約派與豪放派詞的不同,看出婉約派詞的特點。
9、學生誦讀背誦。
10、課堂檢查。
11、課堂小結。
12、布置作業(yè)。
雨霖鈴教學設計中公 雨霖鈴教學設計一等獎篇十一
1、知識與能力目標:理解詞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并分析詞的意境美;
2、過程與方法目標:掌握詩歌的誦讀技巧,積累詩歌鑒賞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詞的魅力,體會詞人別離時凄涼、哀傷的感情。
重點:感受詞人在詞中所流露出的濃濃別離之愁;領會情景交融的藝術特色;
難點:理解虛實結合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
一課時
ppt、投影儀等
(一)導入:大千世界,悲歡離合仿佛是一個永恒的主題,離愁別緒也似乎是一種永恒的.情懷,古往今來,眾多的文人墨客給我們留下了無數(shù)膾炙人口和感人肺腑的文學作品,透過“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我們可以想見朋友分別時的悲楚,通過“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我們仿佛看到荊軻離開時的悲壯,“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那又是怎樣的凄苦之別。我們輕輕叩開古典詩詞的門扉,不經意間就會發(fā)現(xiàn)生命在演繹著悲歡與離合,嗅著淺淺的墨香眼前也仿佛浮現(xiàn)那一個個淚眼婆娑的麗姿和那一個個凄婉纏綿的動人故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雨霖鈴》,去感受一下柳永筆下那纏綿悱惻的離別深情。
(二)作者簡介
柳永,婉約派代表人物。
“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p>
(三)朗讀詞作,初步感知
1、朗讀
(1)學生范讀,讀準字音。
(2)結合課下注釋及工具書理解詞作大意。
補充:對長亭晚:面對著長亭,正是傍晚的時候;
去去:往前走了又走,意思是“去了去了”;
楚天:楚地的天空,這里泛指南方天空。
(3)配樂學生自由朗讀,初步感知情感。感受本詞的感情基調。明確:哀婉、悲傷、凄清
(4)學生展示朗讀,學生點評,并指導學生點評。(語調、節(jié)奏、情感表達)
(5)播放配樂朗讀,學生跟讀。再次體會情感。
2、整體感知
再讀詞作(齊讀),思考:
(1)總結上下片各寫了什么內容?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
明確:上片:離別情景,以實寫為主;
下片:想象別后情景,以虛寫為主。
離別前:勾勒環(huán)境;
離別時:描寫情態(tài);
離別后:刻畫心理。
(2)這首詞抒發(fā)的是怎樣的情感?離別時依依惜別之情,濃濃的離愁別緒。(四)討論鑒賞
1、你是如何體會到詞作表達的離愁別緒的?小組討論,斟酌詞句,派代表回答。
指導:一切景語皆情語(情景交融)
總結: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1)通過抓取、分析意象,透過意象把握思想感情。
(2)尋找詩中關于文章主旨的表達情感的語句。
2、寫離別詩,一般寫到離別之時便會戛然而止,比如[唐]岑參寫《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盵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雨霖鈴》有何不同之處?
想象別后情景,以虛寫為主。
有虛有實,虛實結合。
虛實結合:現(xiàn)實的景事與想象的景事互相襯托,交織一起,以達到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境界。
作用:采用虛實結合的手法,可使作品的結構更加緊湊,形象更加鮮明,并使作品內容豐富。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五)延伸拓展
春行即興
李華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這首詩運用了什么手法繪出怎樣的圖畫?
這首詩寫了作者春行時的所見所聞,有草有水,有樹有山有花有鳥,可謂一句一景,且每個畫面都有特色。但詩又不是純粹寫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詩中“花自落”“鳥空啼”之景都顯出了山中的寧靜,從中更透出一絲傷春、凄涼之情。
人生無常,聚散不定,我們的生活總是充滿了別離的苦痛。長亭送別,執(zhí)手相看,柴門扶杖,生命總在演繹著悲歡離合的故事,而當我們輕輕敲開古典詩詞的門扉,不經意間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個凄婉纏綿的動人故事,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了柳永的詞《雨霖鈴》,感受作者筆下哀婉動人的感情。同時通過學習我們更加鞏固情景交融這種表現(xiàn)手法,學習了虛實結合這種表現(xiàn)手法。
1、背誦《雨霖鈴》全詞;
2、選擇《雨霖鈴》中你所欣賞的句子,用散文化的語言作簡要賞析。
上片:離別情景,以實寫為主;
下片:想象別后情景,以虛寫為主。
雨霖鈴教學設計中公 雨霖鈴教學設計一等獎篇十二
一.教學目標:
1.初步掌握鑒賞詞的基本步驟和方法。
2.理解“景中見情、緣情設景”的藝術特色。
3.理解融情入景,虛實結合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
二.教材內容、重點難點分析及策略
1.教材內容:
《雨霖鈴》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4第二單元第四課的一首詞,這首詞是柳永的代表作,該詞通過描寫詞人與愛人分別時依依不舍的情景及想象離別后羈旅生活的情狀,集中反映詞人的復雜內心世界,為世人所傳誦。這首詞是宋代婉約派的代表作。全詞以“離情”為線索,用白描、鋪敘、點染的手法,細致地描寫了情人話別時留戀難舍的情景,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郁悶心情,景中見情,以情帶景。其中的“楊柳岸曉風殘月”被譽為千古名句。這首寫離情的詞,可謂淋漓盡致,備足無余。全詞圍繞“傷離別”而構思,層次特別清楚,語言簡潔明了。
2.教學重點及教學策略:
(1)“景中見情、緣情設景”的藝術特色
(2)理解虛實結合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
對策:這是一堂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體的朗讀鑒賞課,因此我安排以下四個步驟的學法引導。
多媒體播放《別亦難》歌曲,創(chuàng)設“傷離別”意境
1.指導誦讀:
指導學生注意誦讀,整體感知,體會情感
學生齊讀——教師范讀——聽讀——齊讀
讓學生感受到詞中所蘊含的深深的離愁別緒。
⒉指導想象:體會詞中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通過引導,讓學生根據意象發(fā)揮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出詞中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藝術畫面。
⒊引導學生進行名句的鑒賞:主要通過“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等,分析鑒賞其中運用到的情景交融的表現(xiàn)手法。
⒋課外拓展,通過補充相關意象詩句,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總結古典詩詞中存在的一個規(guī)律性的特點:通過固定意象體會作者思想情感。并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3.教學難點及教學策略:
品味詩詞意象,體會作者情感。
對策:鑒于這節(jié)課的難點,我擬采用以下教學策略:①通過反復誦讀培養(yǎng)學生對詞的意境美的感受。②通過逐句點撥賞析使學生對融情入景,虛實相生的藝術手法產生深切的感悟。
三.教學對象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高一年級的學生,語文基礎較差,但對詞這種體裁并不算陌生。在初中時已有接觸,曾經學習過蘇軾和辛棄疾等人的詞,初步感受了詞的語言美、意境美,雖然對詞的基本概念有了朦朧的了解,但畢竟只是停留在比較膚淺的感性層面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
柳永這位著名的詞作家,早已為同學們所熟知。他的作品很多,但平時學生接觸的不多,不知其風格如何,故而有很強的好奇心理。所以本課教授目標主要定位在“感受”二字上,拋開了一些分析詩詞的術語,以情來帶動學生對古典詩詞的學習,提高學生學習詩詞的興趣便成為本節(jié)課教學的主要教學策略。
四、教學策略圖
五、教學方法:
本課的教學指導思想是以教師為指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誦讀—討論—鑒賞為主線,培養(yǎng)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對此,我主要采用了多媒體演示法、誦讀法、想象意境法、拓展法等方法。在實際教學中主要采取“創(chuàng)設情景——設置問題——反復朗讀——探究討論”的教學策略,給學生搭建一個自主學習、深刻體悟、積極探究的平臺。
六.學習方法
整體把握察內容,再現(xiàn)意境體詩情。易詞造意賞名句,熟讀背誦多識記。
《雨霖鈴》課堂實錄
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播放《別亦難》歌曲,創(chuàng)設“傷離別”意境
師:剛才聽到的歌曲表達的是什么主旨?
生:離愁別緒(板書)
李商隱說“相見時難別亦難”,是呀,在現(xiàn)實生活中,離別是一種常事,也是文學作品中長盛不衰的主題。
師:大家想一想,我們以前都接觸過哪些描寫離別的詩?
生回憶: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高適的《別董大》、孟郊的《游子吟》等,透過這些詩句,我們可以看到母親送別孩子時的`淚眼愁眉,朋友送別時的牽掛、不舍和祝福,正像南北朝時期的文學家江淹所說的那樣——“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那么,北宋婉約派的著名代表詞人柳永又是怎樣表現(xiàn)“傷離別”(板書)這一主題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代表作《雨霖鈴》。(顯示課題)
大屏幕展示學習目標
二、作者簡介
大屏幕顯示 “走近柳永”。
柳永(約987——約1053)北宋詞人,原名三變,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官至屯田員外郎,排行第七,世稱柳七、柳屯田。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他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作家,是婉約派的代表詞人。柳詞在當時流傳很廣,“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有詞集《樂章集》。
三.整體感知
1、師:下面給同學們一分鐘的時間,大家朗讀一下這首詞。(學生自由朗讀)
教師提問:讀完后,你能說說這首詞的感情基調是什么嗎? (學生回答)
叫一生回答
生答:哀婉、悲傷、凄清。 教師(板書)
2、叫一生學生讀,教師點撥。
3、多媒體播放《雨霖鈴》配樂誦讀。
要求:注意作品的節(jié)奏、韻律、讀音,并且注意體會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生跟讀)
4、學生齊讀。
四.鑒賞
【學法指導】 教師作詩詞鑒賞技法指導
(1)由意象品味意境。
(2)語言:理解有感情色彩的詞句。
(3)寫作技巧的探討:
師:請同學們回顧詩詞常見的表達技巧,有哪些?
生: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情(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襯情,融情入景,以樂寫哀,以哀寫樂)。(板書)
師:本詞采用的是什么表達技巧?
生:…
師:這首詞的重點特點是情景交融,虛實相濟,(板書)鑒賞時圍繞以下幾個問題:
(1)作者寫了哪些景物? 有什么特點?
(2)哪些句子抒寫了作者的感情?
(3) 怎樣理解千古傳誦的名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1、 賞析上闋。
教師提問,學生思考回答,教師明確
分析:“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師:開頭一句“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交代了哪些內容?
一生:這三個句子交代了時間、地點以及詞人所處的特定環(huán)境。
師:這三句描寫,除了具有上述作用外,還有別的什么作用嗎?(教師引導:聯(lián)系《琵琶行》開頭景物描寫的作用)
生:這幾句除了交代時間地點和特定環(huán)境外,更主要的作用是渲染氣氛。
師:這句話渲染了怎樣一種氣氛?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意象品意境。
生:意象:寒蟬、長亭、驟雨
師生共同分析意象
寒蟬:
師問:寒蟬有何寓意?
生討論回答:憂愁
師:是啊,古人在文學作品中寫到“蟬”的時候,往往都是和“憂愁悲苦”聯(lián)系在一起的。
寒蟬——憂愁悲苦
(大屏幕顯示)例如:元代的盧摯在《沉醉東風》中說:“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宋代詞人晏幾道在《采桑子》中說:“一寸愁心,日日寒蟬夜夜砧。
師:這些詩句都是借“蟬鳴”來抒發(fā)悲苦憂愁的思想感情的。因為蟬的鳴叫,嘔啞嘲哳難為聽,而秋蟬的鳴叫就更加凄涼,這里再加上一個“寒”字,就愈發(fā)使人感到特別的悲苦,因而“寒蟬凄切”四字在詞作之首就為全篇奠定了一種令人心碎情感基調。
師:長亭有什么寓意?
一生答:早在秦漢時便開始在道旁設亭,供旅客停息休憩或送別餞行之用。當時是十里置亭,也叫“十里長亭”五里一短亭。詞中的長亭(短亭)是古代的人們送別的場所。所以我覺得也是傷感的載體
師:許多文人學士在寫離別時經常要寫到長亭。例如:李叔同《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大屏幕顯示)
結論:環(huán)境悲涼
分析:“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p>
師: “無緒”是什么意思?
學生結合課下注釋回答:沒有心思。
師:為什么“無緒”?
一生:因為要離別,所以即使有山珍海味也無沒有心思。
師:哪個字能體現(xiàn)出二人難分難舍的情感?
生:催
師:請大家通過想象和聯(lián)想,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亭送別時的情景。 (學生思考)
一生:在那樣一種令人銷魂蝕骨的環(huán)境中,城門外,帳篷宴餞行。正在難舍難分之際,縱然有山珍海味,美饌佳肴,也必然是食之無味;而船家又看不出個眉眼高低,竟然在這樣的時刻催促登程!詞人不想走不愿走卻又不得不走
矛盾:留戀←→催發(fā)
情深意長→不想走,我想留
師:想一想這是一種什么心情?
生:痛苦、無奈、戀戀不舍的心情
結論:難分難舍
分析:“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薄~人用細節(jié)描寫推出的特寫鏡頭。
師提示:請你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特寫鏡頭。
(學生思考一分鐘回答) 一生:因為難分難舍,因為不想走,因為我想留,所以在這痛苦萬分時候,即使有萬語千言,千言萬語,也難以一一傾訴,兩雙無力而有意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只好我望著你,你望著我,淚眼相對,無語凝視?!皠e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啊。
師:此生用詩意的語言描寫了詩意的鏡頭
師生鼓掌
分析:“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上闕的結句
師:這三句寫的還是人嗎?
生:是寫景
師:這里的景物描寫是作者想象的還是虛構的?
生:想象。
師:詞人這里描寫想象中的景物,表現(xiàn)了他怎樣的心情?請用幾個形容詞加以概括。 生:詞人此時的心情是惆悵、凄苦、悲涼的。
師:為什么此句又在寫景呢?
一生:我覺得是為了更好的表達情感,主要是以景寫情。
師補充:直接寫人已經講感情表現(xiàn)到盡頭了,再用景烘托,更能突出詞人的愁緒和前途的黯淡無光,同時也暗示出情侶的分別是久遠而漫長
結論:惆悵傷感
上闋重在寫離別前的依依不舍的情景。
2、賞析下闋
分析:“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
師:在這兩句中,有三個字點明了這首詞的主旨,是哪三字?
生:傷離別。
師:詞人在這一句中除點明主旨外,還從兩個角度去抒情,一個是歷史時間,一個是季節(jié),分別在那些字里體現(xiàn)出來?
生思考后回答:“自古”“清秋節(jié)”。 師:你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詞人的情感:
生思考
一生: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有感情的人,都會因為離別而感覺到悲傷。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離別在古代是人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又是在清秋節(jié),可謂愁意濃濃啊
結論:愁意濃濃
分析:“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教師提問,啟發(fā)引導學生體會本句的精妙之處。
師:這兩句中有直接表達感情的字嗎?
生:沒有
師:這里的景是真實的還是想象的?
生:想象
師:寫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點?抒發(fā)作者什么情感?
生:楊柳 曉風 殘月
師:說說這一句為什么能成為千古名句?
學生討論,叫一生回答
一生:它沒有一個字是寫情的,而又沒有一個字不寫情。詞人設想旅途中的情景:待今宵酒醒之后,我將身在何方呢?我的身邊還能有我的知心人陪伴我嗎?不會有了,陪伴我的將只有岸邊楊柳,耳畔清風。
教師補充:(大屏幕顯示)
把楊柳、風、月這三件最能觸動離愁的事物集中成為一幅鮮明的畫面。
惆悵曉鶯殘月—— 韋莊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李白
愿為西南風 長逝入君還—— 曹植
此畫面出現(xiàn)在特定的時刻——“酒醒”之后
醉不成歡慘將別 —— 白居易
舉杯消愁愁更愁 —— 李白
扶頭酒醒,別是閑滋味—— 李清照
作者通過寫景,點染(烘托)出那種說不完訴不盡的離愁別緒。
結論:酒醒傷情
分析:“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問:詞人這里為什么說“虛設”?
生思考后,叫一生答
一生:因為沒有人陪伴,無論怎樣的良辰好景,對詞人來說都是沒有意義的。
師:請大家注意,詞人在這里只寫到良辰好景,而沒有寫到平常時日。為什么呢?
一生:因為連良辰好景都形同虛設,那平常日子中的度日如年就可想而知了。就算有千種深情,萬般愛意,又向誰去說呢?只有獨對清風冷月,望空興嘆,為伊消得人憔悴了。這樣,作者就在令人灑淚傷情的抒寫中,結束了全詞。
五、小結
我們再回頭看整首詞,情語在寫情,景語也并非只寫景,每句中都包含無限情思。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大家在誦讀時要注意體會本詞“融情入景,虛實相濟”的特點。 還要注意把握婉約詞的情感基調:哀婉、無奈、凄清。另外,以后在鑒賞詩詞的時候,要通過品位詩詞的意象,體會作者感情。
六、情景再現(xiàn)
多媒體播放《雨霖鈴》動畫。讓學生體會詩人的情感。
七、全班同學背誦本詞
學生自背四分鐘(注意把握傷離別的思想感情)
叫一生背誦
學生齊背
八、作業(yè):
1、背誦全詞
2、用借景抒情的語言描寫你所經歷的一段愁或喜。
要求:①體裁不限,也可填詞作詩。②要寫真情實感,不得無病呻吟。
雨霖鈴教學設計中公 雨霖鈴教學設計一等獎篇十三
(一)情感目標:借助多媒體和教師對作品的體驗,帶領學生以真摯的感情品讀作品,培養(yǎng)詩歌興趣和文學素養(yǎng)。
(二)知識目標:
(1)通過反復朗讀,感知作品內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寫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虛實結合的寫法;
(3)鑒賞意象,掌握婉約派的特點。
(三)能力目標
通過課堂教學與網絡技術的整合,引導學生學會合理、充分使用網絡資源,進行自主式、探究式學習,開拓知識面,豐富教學內容。
理解古典詩歌傳統(tǒng)意象在作品中傳情達意的效果。
(1)網絡環(huán)境與課堂教學整合
(2)美讀法
(3)討論法
一課時
多媒體電腦平臺(配備寬帶上網)、frontpage網頁制作軟件
一、深情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教師:我們昨天學習了豪放派詞人蘇軾的代表作《念奴嬌赤壁懷古》,感受了豪放派豪邁的詞風,今天我們來學習另一種截然相反的詞風——婉約派。而其中的代表詞人是柳永。大家在課文注釋上看到,這是一首離別詞。生離死別都是人間最傷心的事情,人們最不愿遇到的事情。下面,請大家欣賞配樂朗讀,感悟詞人的纏綿悱惻的離愁別緒。(點擊網頁“配樂朗誦”)
二、整體把握,感知作品的內容和思想感情。
1、點擊網頁“配樂朗讀”,讓學生沉浸在離愁別緒的傷感氛圍里。
2、學生概括作品的思想感情,教師板書:
感情:無奈、傷痛、眷戀
三、了解背景,學會“知人論世”。
1、教師設問:
有同學曾經問我:《琵琶行》里琵琶女的悲慘遭遇告訴我們,在封建時代,歌伎是很沒有地位的,是受歧視、受迫害的社會底層市民。那么作為封建文人學士的柳永,一個上層的文化人,與歌伎混在一起——甚至談起戀愛來,豈不是自降身份,自我作賤?這好像有點不可思議。大家怎么看這個問題呢?
說明:針對該生的問題引起學生興趣,點擊網頁介紹有關柳永的經歷。引導學生通過了解柳永的背景及與歌伎情深意切的關系,懂得借助背景,“知人論世”,鑒賞詩歌。
2、點擊網頁“關于柳永”,教師同時簡要點撥:
教師:柳永雖然才情卓著,但早年屢試不第,一生仕途坎坷,生活窮困。經常出入娼館酒樓,深深了解歌伎們的生活,深切同情她們的不幸遭遇。他同歌伎的交往并不像浪蕩公子,紈绔子弟之流的`風花雪月,雖然身份不同,但在歌樓酒館,他找到了感情的寄托,找到了發(fā)揮才華的地方。正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痹谒暮芏嗉炎鳎芏嗳〔挠谕杓總冊谝黄鸬谋瘹g離合,。
這首詞就是描寫了作者要離開汴京(開封)去各地漂泊時和他心愛的歌伎難舍難分的痛苦心情。
四、點擊網頁“配樂朗讀”,學生朗讀一遍,加深對作品的整體認識。教師對學生的閱讀作簡要評價,并指導學生注意停頓和節(jié)奏。
五、分析上闋的情與景的關系,重點鑒賞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的表現(xiàn)手法。
1、教師:寫景抒情詩的最大特點是“情景交融”,俗話說“相見時難別亦難”,在作者筆下,一景一物,一舉手一投足,無不飽含著離別的無奈和傷感。大家討論幾分鐘,試以上片為例,說說作者是如何通過寫景(選擇什么意象)來準確傳情的。同時,作者在人物形象上也進行了細膩的刻畫,試舉例說說。
2、學生分小組討論。
3、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板書:
上闋:
意象:蟬、長亭、雨、蘭舟、煙波、云氣
作用:渲染凄清意境,
烘托人物感情。
4、教師點撥名句,深化學生理解,重點從朗讀的角度分析:(視學生掌握情況決定詳略分析)
例一:“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p>
開首三句,簡單看,只是交代送別的時間、地點,然而細心留意,景物特點:“蟬”是“寒”的,特指是秋后的蟬,秋有蕭索感愛,而蟬在凄涼急促地鳴叫,傍晚時分讓人有落寞之感,更兼雨后帶涼意。再看詞人,一個“對”讓我們聯(lián)想到他的動作可能是“呆”對著長亭。這樣,這里的景已不是單純的景物。一陣驟雨過后,景色特別鮮明刺眼,周圍都是凄切的蟬聲,又正是暮色蒼茫時分,對著這送別的長亭,這是多么動人愁思的境界呵!可見這里著重的是在釀造一種足以觸動離情別緒的氣氛,先給人一種無可奈何的感受,打下情感的基礎,以增強下面抒寫情事的真實性和感染力。這句要讀得凄涼、落寞。
例二:“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
兩句是實寫不忍別離又不能不別的情況?!岸奸T”是指汴京門外?!皫わ嫛笔钦f搭起帳篷請行人吃酒,古人離別餞行離不開酒?!盁o緒”是當時心緒非常不安,不知所措的表現(xiàn)。這六個字明顯地寫出地點、動作和情緒,是高度壓縮的精練的寫法?!傲魬偬?,蘭舟催發(fā)”,是說正在留戀不舍的當兒,舟子已經催促他出發(fā)了。從“催發(fā)”中可以看出他們多么依依不舍。從這種依依不舍的情況中也可以更清楚的看出上句的“無緒”是已經達到了“黯然魂銷”的程度。這里要讀得淚眼朦朧,難以割舍,不忍放手。
例三:“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p>
進一步刻畫兩人難舍難分的形象。在這時候,真是縱有千言萬語也給喉嚨噎住說不出口了。只有緊握著手,淚眼相對而已。這一形象的刻畫,看來似很簡單,實則是情感的集中表現(xiàn),是很真摯動人的。這句要讀得“哽咽”欲哭,欲言又止。
例四:“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p>
想到從此天各一方,心情更加暗淡,移情入景,水色天光便披上了陰影。這句要讀出蒼茫、孤獨味來。
5、教師示范朗讀一遍,將所儲備的感情傳染給學生。
6、學生深情背誦上片。
六、學習下闋,重點鑒賞典型詩歌意象。
1、教師引入:下闋字字珠磯,句句含情,很多句子很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同樣是寫景但下闋詞人寫到了一些中國古典詩歌中常見的典型意象,如酒、柳、風、月,這些意象給你什么樣的聯(lián)想呢?請同學們給合之前所學,討論3分鐘,談談看法。
2、學生代表發(fā)言,其他同學補充。教師邊板書:
下片:
典型意象:酒、柳、風、月
3、教師點擊網頁有關詩歌意象部分,并點評學生發(fā)言,深化學生認識。
關于酒:
常言借酒消愁,酩酊大醉后,把一切苦惱拋諸腦后,依依惜別時,“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就痛快地一醉而別。自欺欺人也好,逃避現(xiàn)實也罷,“醉翁之意”已不在酒了。
喜時——杜甫說:“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保ā堵劰俦蘸幽虾颖薄罚?/p>
哀時——曹操為功業(yè)人才而愁,發(fā)出“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钡母锌??!抖谈栊小罚?/p>
愁時——李白失意官場,說:“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保ā缎葜x眺樓餞別校書叔云》)蘇軾也說:“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保ā端{歌頭明月幾時有》)。李清照思念丈夫時,說:“三杯兩盞淡酒,怎敵它晚來風急?”(《聲聲慢》)
王維送別元二,說:“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保ā端驮拱参鳌罚?/p>
關于月: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月是離合的象征,何況是殘缺不全的月,最易引起詞人的愁思。
《琵琶行》幾個地方寫到月: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關于風:
古語有云: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特別讓人傷感的季節(jié)。曉風輕拂,帶來的并不是快意,而是涼意,凄涼的感覺。杜甫《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p>
總結:柳有“留”意,殘月西掛,伊人不再,曉風侵人,徒添冷意,借酒消愁愁更愁?!敖裣菩押翁??楊柳岸曉風殘月?!弊髡呓M合了最能觸動離愁的景物入詞,釀造意境,增添了抒情色彩,渲染了濃烈的氣氛,更能展現(xiàn)出微妙的心理活動,挑動讀者的心弦。
4、學生自主朗讀作品,鼓勵毛遂自薦,作示范朗讀。
5、學生作示范朗讀。
七、師生共同歸納本詩的寫作技巧:
教師: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鑒賞詩歌,如果準確把握了意象的特點和情景交融的寫法,就不難理解作者的感情了。如果我們再細細分析,作者在上下闋的寫景角度上有點不同,那就是——上片實寫,下片虛寫。而其中的轉折句是“念去去”句。因此,我們可以歸納本詞的主要的寫作技巧是:
寫作技巧:
1)寫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2)虛實結合
八、點擊網頁“配樂朗讀”,學生背誦全詞。
九、課內外遷移:初步掌握婉約派的風格特點。
我們之前學了豪放派,現(xiàn)在又接觸了婉約派,如果各用一個比喻句來形容兩者,應該怎樣形容呢?
1、學生馬上思考,自由發(fā)言。
2、教師準備以下范例,必要時作引導:
例:如果說豪放派是一位東北大漢的話,那么,婉約派就是江南女子;
如果說豪放派是長江黃河,那么婉約派就是小橋流水。
如果說豪放派是高山大海,那么婉約派就是山澗小溪。
如果說豪放派是《黃河大合唱》,那么婉約派就是《夜半小夜曲》。
十一、演示網頁,鏈接寬帶網,引導學生積極利用校園網和互聯(lián)網進行自主學習:
本網站將掛上校園網,請同學們根據本網站提供的內容,課后自行上網查找相關學習資料,進行學習,并將有價值的內容上傳到本網頁或發(fā)郵件到:e-mail:daiqingzhong@,老師將把同學們發(fā)來的資料鏈接到本網頁,以供課后進一步學習交流。
十二、下課。
十三、板書設計:
雨霖鈴(柳永)
感情:無奈、傷痛、眷戀
上片:話別之時
意象:蟬、長亭、雨、蘭舟、煙波、云氣
作用:渲染凄清意境,
烘托人物感情。
人物形象:無緒、淚眼、凝噎
下片:別后之境
典型意象:酒、柳、風、月
寫作技巧:
1)寫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2)虛實結合
作者郵箱:daiqingzhong@
雨霖鈴教學設計中公 雨霖鈴教學設計一等獎篇十四
1、初步了解婉約派詞人柳永的藝術風格。
2、具體體會這首詞情景交融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
3、認清詞作情調過于傷感低沉的負面影響。
1、重點:感受、體味這首詞是怎樣做到情景交融的。
2、難點:對詞中名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钡蔫b賞。
以學生活動為主,點撥啟發(fā),引導討論,朗讀背誦,檢查落實。
1課時。
(一)導入新課
宋詞作為我國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在文學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提及宋詞,不能不提到婉約詞的代表人物柳永;而提及柳永,又不能不提到他的代表作《雨霖鈴》。多年來,它常誦不衰。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這首膾炙人口的佳作。
(二)簡介作者
1、從名句入手,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提及柳永,大家也許不像對蘇軾那樣熟悉,但他的兩句名句早已廣為傳誦。(提問、啟發(fā))——“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是多么熾熱如火的愛的情愫!直到晚清,曾受到過西學影響的`王國維還震驚于這種愛情表白的熾烈,并將其用來比喻對于大事業(yè)、大學問不懈、執(zhí)著的追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1)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蝶戀花》艱苦探索
(2)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鳳棲梧》執(zhí)著追求
(3)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
2、明確三點,簡要介紹寫作背景(略)
(1)名字:柳永、柳三變、柳七、柳屯田。
(2)特點:精通音律,擅長詞曲,創(chuàng)制慢詞,貼近市民,“變一代詞風”。
(3)影響:“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
(三)整體點撥
《雨霖鈴》是宋元時期流行的“宋元十大曲”之一,歷來被認為是抒寫離別之情的典范之作。要從整體上把握這首詞,請結合“自讀提示”閱讀全詞并思考:
1、這首詞是按什么順序寫離別之情的?側重點有什么不同?
2、這首詞哪些句子寫景?哪些句子抒情?怎樣情景交融的?板書:(線索)(重點),離別前:勾勒環(huán)境,離別時:描寫情態(tài),離別后:刻畫心理
(四)重點分析(邊朗讀邊進行)
第1句:寫景。通過寒蟬凄切痛楚的叫聲、令人傷感的時間和地點以及驟雨初歇后的蕭條冷落的景物,映襯出離人此時內心深沉的痛楚。景中有情,字字含情。
第2句:寫人。京城門外,情人臨時搭起帳篷,設宴餞行,然而離人心情不好,食之無味。正當二人難分難舍之時,船公卻催促登船。兩個轉折句,足見其留戀之情深。不管是寫景,還是寫人,都是為了勾勒出離別前的環(huán)境:凄清、蕭瑟(板書:凄清、蕭瑟)
第3句:寫景。用白描手法,神情逼真地寫出了二人分手時的情況,刻畫出“別亦難”時的悲痛心情?!皥?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與蘇軾的《江城子》中的“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有異曲同工之妙,(可提問),簡直使人柔腸寸斷,悲痛欲絕,“語雖不奇,而意致綿密”。
第4句:過渡。一個“念”字,說明下面所寫的景物是想象的,是虛寫。雖無語凝噎,但思緒萬千:浩渺的煙波、沉沉的暮靄、遼闊的天空。
【提問】
此處的景物描寫應如何理解?是否給人以寬廣雄偉的氣勢之感?
【解說】
不是。結合寫作背景,不難看出此處是借此景襯托離愁的無邊無際、離人前途的渺茫及情人相見之無期;也反襯離人孤舟行駛的飄零渺小、孤苦伶仃。由此可以想象出離人在離別時雖無無語凝噎,但望空凝思、情意綿綿之態(tài),自然引出了下文對別后漂泊孤寂的聯(lián)想,承上啟下。(板書:留戀、難舍)
第5句:點題。用“傷別離”點題(板書),并用對比手法,襯托出自己的離愁比古人更深更重。
第6句:名句。是作者的想象。(鑒賞見后)
第7句:高潮。兩個讓步假設句,把離別之情推向高潮??v有“良晨美景”,誰與共歡?縱有“千種風情”,誰與共話?設想細膩,語出辛酸,痛切地道出相期之愿,重聚之難。多么傷感!多么苦澀!(板書:傷感、苦澀)
【小結歸納】
寫離愁別緒是我國古代詩歌的傳統(tǒng)題材。顯然,本詞膾炙人口不是以題材取勝,而在于它能夠“狀難狀之景,達難達之情”,把“自古傷別離”和“冷落清秋”的景巧妙地結合,把“千種風情”和“良辰美景”巧妙結合,相互穿插,情景交融。(板書:情景交融)
(五)難點討論(小黑板)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笔亲髡叩拿?,它好在哪里?古人:折柳相贈,暗“留”之意,楊“柳”—“留”的諧音,離人:見柳思人,離愁又生。眼前景曉風—“涼”(特點),襯別后心情之凄涼。別后情(明)(暗)“殘”月—不團圓,透出凄涼冷落之感。景中有情
(六)朗讀、背誦
要求:正確流利、感情充沛、熟讀成誦、瑯瑯上口。(盡量當堂完成)方式:檢查學生、教師示范。
(七)課外作業(yè)
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把這首詞擴展成一篇情景交融的短文。(300字左右)。
附板書設計
寒蟬凄切、驟雨初歇,別前:勾勒環(huán)境、凄清、蕭瑟
雨霖鈴,柳永,
(線索):帳飲無緒、蘭舟催發(fā)、相看淚眼、無語凝噎
情景:傷離別、別時
描寫情態(tài):留戀、難舍、交融、
(主題):望空凝思、情意綿綿、
(特點):良辰美景如同虛設別后:刻畫心理傷感、苦澀千種風情無人訴說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163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