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教學溝通的重要工具。教案的評價要注重學生的參與度和實際表現(xiàn)。緊密結合素質(zhì)教育的教案范文,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
咬文嚼字教案篇一
二、深人體會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著密切的關系”的主張。
教學設想。
四、知識應用能力訓練。
教學時數(shù):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對文意深入理解分析并做簡要評價。
教學步驟?。
一、導人新課。
二、作者介紹。
三、感知課文內(nèi)容,積累重點詞語。
學生瀏覽課文,畫出下列詞語:
1.援例2.錙銖必較3.斟酌4.鏃詞藻。
7.蘊藉8.付梓9.尺牘10.陳言務去。
請同學們借助工具書準確掌握上述詞語的音、形、義。
四、閱讀全文,理清整體思路。
學生為各自然段標號,分組討論。
教師明確:全文一共8段,大致可分為三部分。
五、研習作品。
1.學生朗讀課文第一部分。
思考:課文第一部分各自然段之間什么關系?
學生討淪。
教師明確:
第一部分:用三個例子.分別從不同角度舉例說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關系。
為下一部分引出作者觀點作必要鋪墊。
步推。
以上三個層次之間是層層遞進的關系。
2.學生朗讀課文第二部分。
思考:課文笛二部分與第——部分之間什么關系?
學生討論。
教師明確;
第二:部分是在課文第一部分的基礎之上具體談作法。
第六段,指出“煉字”的難處在于字義的把握,尤其是它的聯(lián)想意。
第七段,從反面論證聯(lián)想的誤區(qū)。即所謂“套板反應”。
2.學生朗讀課文第三部分。
思考:課文第三部分(第八段)強調(diào)的是什么?
學生討論。
4.學生討論:
(可用計算機制作演示文檔,在屏幕上放映。)。
本文的中心淪點是什么?
a.必須“惟陳言之務去”
b.推敲文字是為—廠語句通曉漂亮。
c文學是艱苦的事。
d.無淪閱讀或寫作,都必須有——字不肯放松的謹嚴。
六、分析評價課文觀點。
學生討論。
思考練習:(多媒體文稿演示)。
對下面文字進行對比,體會其思想感情的不同。
a.“敢于這樣做的人,肯定是個英雄。”
學生討論。
學生討論。
思考練習:(多媒體文稿演示)。
對下面文字進行對比,體會科學文字與文學語言在表達上的不同。
——《現(xiàn)代漢語詞典》。
——郭沫若《銀杏》。
學生討論。
七、布置作業(yè)?。
1.讀課文.仔細體會作;旨的創(chuàng)作主張。
2.積累重點詞浯。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在對文意深入理解的基礎上借鑒吸收。
教學步驟?。
一、復習上一節(jié)課學過的知識內(nèi)容。
二、檢查作業(yè)?完成情況;
試舉兩例說明“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的觀點。
(多媒體文稿演示)。
例一: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伙w荷塘月色》。
二、探討本文可以吸收借鑒的觀點,并聯(lián)系實際做些練習。
學生討論。
教師明確:
學生討論:從上面兩篇文章你受到哪些啟發(fā)?作為一名中學生應如何學好浯言?
2.運用語言要力求創(chuàng)新。
從新的角度探討——些舊的或有——定思維定式的話題,看能不能想出新意來。
3.學習作者為寫好文章勤于積累的精神。
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以勤補拙,堅持積累。
學生討論:文學語言積累的方法可以有哪些?
教師總結:文學語言積累的方法可以有記卡片、摘抄等方式。
四、布置作業(yè)?。
學習制作材料卡片,圍繞某一主題準備素材。
咬文嚼字教案篇二
小老鼠學習的精神應該推廣:把書吃掉,消化掉,成為一個很有品位的小老鼠,《咬文嚼字》教案。
這里,我想搞個小調(diào)查:我們班里大家公認的讀書最多的是誰?
學生推舉xx。
那么,我想問你,你讀書有什么秘訣沒有?是不是讀書讀到“咬文嚼字”的程度?
生:不是。
生:也有,
生:裝修。
師:對,裝修。裝修的目的是什么?
生:美觀,實用。
師:如果原先的設計不太合理,還應該怎么辦?
生:改造一下。
師:對,改造一下,讓房屋符合自己的審美要求,有居住者的個性要求。
師:明白我這個比方的意思了嗎?
生:明白了,寫文章要咬文嚼字。
生:重要。
師:以后在學習語文中,是不是應該大大提倡這種咬文嚼字的精神呢?
生:應該,高中三年級語文教案《《咬文嚼字》教案》。
師:好,孺子可教也!
師:我們這一冊教材中正好有一大學問家朱光潛先生寫的小文章,就是關于這咬文嚼字內(nèi)容的。我們先熟悉一下作者。
看投影:朱光潛情況介紹。
朱光潛(1897-1986),現(xiàn)代美學家、文藝理論學,筆名孟實、孟石,安徽桐城人。主要從事美學研究工作,致力于翻譯西方美學名著,在批判繼承美學遺產(chǎn)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學史》是中國第一部系統(tǒng)論述西方美學歷史的著作。他的美學理論在中國當代美學流派中自成一派,影響甚大。主要代表作有:《文藝心理學》《談美書簡》《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等。
師:好,我們說,這是一大學問家寫的一小文章,但是仍然有必要讓我們咬一咬,嚼一嚼,看看我們能從中獲得什么教益,給我們學習語文有什么啟發(fā)。這就是我們這一課的學習目標。
打投影:學習目標:
現(xiàn)在大家在預習的基礎上再粗讀一遍文章,這一遍,先求得粗知大概。注意這樣幾個問題:
1、文章有幾段?標出標號。
2、文章觀點性的語段是第幾段?作者主要的觀點什么?用一句話概括出來。
師:好,粗讀一遍,回答剛才我提出的兩個問題。
生:文章共分8自然段。觀點性語段在最后一段,作者主要的觀點是:1、應該有運用文字所應有的謹嚴精神;2、文學是艱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勵,推陳翻新,時時求思想情感和語言的精練與吻合,你才會逐漸達到藝術的完美。
概括一下就是:1、應該有謹嚴精神;2、只有咬文嚼字,不斷推陳翻新,追求思想感情和語言的精練與吻合,才可能達到藝術的完美。
這個理大家是不是很同意?
同意。接受這個道理比較簡單,好了,這節(jié)課目的達到了,怎么?下課吧?
生:下課?
師:接受這個觀點容易,知道是什么比較容易,比較難的是怎么辦。
師:對。咱們不能像一句北京俗語所說的那樣“天橋的把式,光說不練”哪。對,咱們還要從大學問家那里學來咬文嚼字的本領。
1、演員替郭沫若改臺詞。
2、王若虛改《史記》“李廣射虎”
3、“推敲”的推敲。
4、《惠山烹小龍團》中兩句的剖析。
5、“套板反應”
看作者在第8段有一句話:以上是隨便舉幾個實例,說明咬文嚼字的道理。
我問:作者是不是很“隨便”地舉出這幾個實例?
生:不是。
師:那么,大家給這5個實例歸一下類,看有沒有層次上的分別?
生:1、2、3是文字修改方面的;4、5是有關詞語的聯(lián)想意義的。
師:好。我再問一下,3個修改的例子中,有沒有越改越好,有沒有越改越不好的,有沒有怎么改怎么好的。
生:有。1是修改后增色不少的,表達效果增強了;2是改壞了的。3是怎么改怎么有理的。
師:你把第1個實例中有關修改后增色的分析給大家找。
咬文嚼字教案篇三
《咬文嚼字》以平淡的文字揭示了較為深刻的內(nèi)涵。大學問家用筆下的文字告誡讀者,無論是讀書還是寫文章,應該認真地咬一咬,嚼一嚼,咬出思想,咬出內(nèi)涵。實際上這是在教育讀者讀書和寫作活動中,應具備一絲不茍的謹嚴精神。并以這種精神來知道我們的學習。作為教師,上好一堂課,無論是于自身,還是對學生都是至關重要的,在深入鉆研教材的基礎上,以新課標精神作為指導思想,我對《咬文嚼字》一課作如下設計。
1、 通過對文中有關幾個實例的嘗試品味,體會斟酌文字與精微準確地傳情達意之間的重要關系,從而自覺養(yǎng)成“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確謹嚴的語文學習習慣。
2、 引導學生注意對本文語言的質(zhì)疑分析,培養(yǎng)求實創(chuàng)新精神。
一、導入 :
打一謎語讓同學們猜:小老鼠看書--咬文嚼字
小老鼠學習的精神應該推廣:把書吃掉,消化掉,成為一個很有品位的小老鼠。
二、解題
“咬文嚼字”一般解釋為:過分地斟酌字詞(死摳字眼,不領會精神實質(zhì))。作者賦予這個成語一種新的意義,就是在文字運用上“必須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謹嚴”。
作者提倡“咬文嚼字”,認為語言文字與思想感情有密切關系,文字的優(yōu)劣要從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和表現(xiàn)的意境上去辨別,文字的運用,要從思想感情的透徹、凝練、創(chuàng)新入手。
三、作者介紹
朱光潛(1897-1986),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翻譯家。筆名孟實,安徽省桐城縣人。我國現(xiàn)代美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學貫中西,博古通今?!段鞣矫缹W史》是朱光潛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國學者撰寫的第一部美學史著作,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學術價值,代表了中國研究西方美學思想的水平。朱光潛信奉“三此主義”,即此身,此時,此地。“此身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擔當起,不推諉給旁人?!薄按藭r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在此時做,不拖延到未來?!薄按说?我的地位、我的環(huán)境)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諉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边@是朱光潛不尚空談、著眼現(xiàn)在、腳踏實地的治學精神的體現(xiàn)。他的座右銘:“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yè)”。
主要代表作有:《文藝心理學》《談美書簡》《給青年的十二封信》
四、課文分析
《咬文嚼字》全文8段,1—7段是文章的主體,為第一部分。8段表明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可以分兩層。第一層1—5段,說明文字與思想感情有十分密切的關系。
這一層又可以分為三個層次,舉三組典型例子,從三個方面說明三層意思。第l、2段為第一層次。文章開頭先舉郭沫若聽從一位演員的建議,把“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改為“你這沒有骨氣的文人!”通過這個例子研究煉字的道理。說明“你是什么”句式,“不帶情感判斷”,而“你這什么”句式則“表現(xiàn)著強烈的情感”。朱光潛先生為了證明不同句式可以有不同意味的'道理,不是只作理論上的分析,而是又列舉了《水滸傳》中石秀罵梁中書、楊雄醉罵潘巧云所用的“你這什么”句式以表達極端憎惡的感情的例子。
第二層次3、4段,列舉了《史記》中李廣射虎的例子?!妒酚洝吩脑竞芫剩峭跞籼撛凇妒酚洷婊蟆防镎f“凡多三石字”,他把三個石字刪了,其中一例是“嘗見草中虎,射之,沒鏃,視之,石也”,朱光潛先生指出“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簡潔些”,但卻失去了原文中“發(fā)現(xiàn)錯誤而驚訝的意味”、“失望而放棄得很斬截的意味”。朱先生告知人們:文字的“增”或“減”需要人們“細心玩索一番”,才會感到它們意味的不同。
第三層次5段,列舉了唐代大詩人韓愈和賈島“推敲”詩句的佳話。獨辟蹊徑,充分利用聯(lián)想和想象,有理有據(jù)地分析“推”和“敲”對全詩意境的不同作用。賈島當時究竟想到了“推”還是“敲”,都是他思想情感的“外化”。因此,朱光潛先生對有些人“以為更改一兩個字不過是要文字順暢些或漂亮些”實在是“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關系”,“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實際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這一層作者從文字、詞語的表層入手,句式的變化、文字的增刪、詞語的選擇,這些可見的語言現(xiàn)象背后帶動的都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語言外表的錘煉反映作者(或者讀者)思想內(nèi)核的錘煉,只有咬文嚼字,別無他法。它強調(diào)了咬文嚼字的必要性。
第二層6—7段,作者旨在回答咬文嚼字的重要意義。
第6段先從文字的意義上分析,它具有“確定”和“控制”的難處。當然“確定”是基礎,“控制”是難點,也是目的。要想控制文字的意義,非得了解文章的“直指意義”和“聯(lián)想意義”不可?!爸敝敢饬x易用,聯(lián)想意義卻難用”。因為聯(lián)想意義浸透了作者的個性。朱光潛先生信手拈來的“煙”的不同意義。蘇東坡《惠山烹小龍團》的三四句闡明了捕捉聯(lián)想意義,抓住這“游離”的,不易控制的“甚至于支離”的“怪物”,的確需要作者的艱苦勞動,同時還必須有相關的背景知識:例如“小龍團”茶觸發(fā)了“天上小團月”的聯(lián)想。可見聯(lián)想起來的難處,但是,“難處就在含混中顯得豐富”。點擊了、激活了這一難點,“這是點鐵成金”。
第7段,承接6段說,蘇軾善于聯(lián)想,能點鐵成金。但現(xiàn)實的情況卻是“習慣老是歡喜走熟路”,可怕的是“一人走過,人人就都跟著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濫”,陷入到聯(lián)想的套語中,出現(xiàn)了“套板反應”的尷尬局面。
作者尖銳地指出:“一個作者在用字用詞上面離不掉‘套板反應’。”那么就可能是“在運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個人生態(tài)度方面也就難免如此?!边@種可怕現(xiàn)實并非聳人聽聞,“如果隨便在報章雜志或尺牘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來分析”,那些“省力”、“惰性”的僵化的思想感情和語言“大半都由‘套板反應’起來的”。
咬文嚼字教案篇四
2.學習作者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學習過程中“咬文嚼字”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難點:理解并正確評價作者的觀點,學會在日常生活中“咬文嚼字”。
教學準備。
ppt。
教學方法。
誦讀法、點撥法、講授法。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
播放宋祖英的歌曲《辣妹子》,體會歌詞的意味。
“辣妹子從小辣不怕;辣妹子長大不怕辣;辣妹子嫁人怕不辣?!?/p>
提問:辣妹子什么時候最能吃辣?
明確:嫁人后,因為嫁人后吃東西“怕不辣”,害怕吃的東西不辣,有點不吃辣就不爽的意思,語氣很強烈。這三組詞,字是一樣的,僅僅因為語序的不同,就有了不同的意味。這就要求我們在說話寫文章時仔細地斟酌地斟酌文字。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文章就是關于斟酌文字的,題目叫:咬文嚼字。
解題。
“咬文嚼字”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是什么意思?
明確:過分地斟酌字句(多用來指死摳字眼兒而不注重實質(zhì)內(nèi)容)。
如:
從詞典中對咬文嚼字的釋義來看,咬文嚼字是一個貶義詞。那么朱光潛先生為什么要用一個貶義詞作為題目大談特談呢?“咬文嚼字”在文中是否有它特別的含義呢?我們一起來分析分析。
課文解讀。
文章的最后一段說到:“以上只是隨便舉幾個例子例說明咬文嚼字的道理”。找一找,作者舉了哪些實例?試找出來后加以分析。
明確:郭老改字、李廣射虎、賈島吟詩、東坡寫詩、套板反應。
說明一個道理,卻舉了五個例子,這是不是簡單的例子的堆砌呢?這是從不同角度來證明的。
郭老改句(找出三組句子,進行對比朗讀,體味不同)。
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你這沒有骨氣的文人。
你有革命家的風度;你這革命家的風度。
你這與奴才做奴才的奴才;你這賤人!你這淫婦!你這你這大蟲里倒涎。
你是個好小子,出來動一動你茗大爺!
(1)學生分組朗讀,體會三種句式的不同意味。
(2)找到文中對這幾種句式的分析,并在書上勾畫起來。
(3)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不同的句式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是不一樣的,即:句式不同,情感不同。用文中的話來說就是:從來沒有一句話換一個說法而意味仍完全不變。(那么僅僅是句式不同,情感就會不同嗎?文字的增減有沒有影響呢?)。
李廣射虎。
李廣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更復射,終不能復入石矣。
以為虎而射之,沒鏃,既知其為石,因更復射,終不能入。
嘗見草中有虎,射之,沒鏃,視之,石也。
教師有感情地朗讀這三段文字,學生分析這三句的不同之處。
咬文嚼字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1、探究斟酌文字與精微準確地傳情達意之間的重要關系,培養(yǎng)“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確謹嚴的語文學習習慣。
2、分析評價文章的觀點。
教學方法:
1、探究學習法。在教師的啟發(fā)引導下,學生通過探究學習,形成自己對問題的看法。
2、討論交流法,具體采用誦讀、改寫、比較多種方法。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通過討論交流,激活學生的思維,從而培養(yǎng)“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確謹嚴的語文學習習慣。
重點難點:
深入發(fā)掘教材文本內(nèi)容,以課文為例子,探究斟酌文字與精微準確地傳情達意之間的重要關系,從內(nèi)容和寫法上獲得一些啟示。
設計背景:
朱光潛先生的《咬文嚼字》進入中學教材已多年,筆者已執(zhí)教多次,各具特色的教研課、公開課也聽過不只一節(jié),筆者和其他老師一樣曾經(jīng)追求課堂活躍,古今中外有關咬文嚼字的事例一個接一個,老師示范性地先引一些學生熟悉的實例,然后要求學生操刀上陣來“咬文嚼字”,例如:
(1)原文:眼看朋輩成新鬼改文:忍看朋輩成新鬼。
(2)原文:春風又到江南岸改文:春風又綠江南岸。
(3)原文:紅杏枝頭春意濃改文:紅杏枝頭春意鬧。
(4)原文:昨夜數(shù)枝開改文:昨夜一枝開。
老師教學設計的目的是在諸多實例分析的基礎上,讓學生明確: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關系,語言跟思想情感走,更換了文字就同時更換了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勵,推陳翻新,時時注意追求思想情感和語言的精練與吻合,才會逐漸達到藝術的完美。
這樣的課堂,拓展延伸確確實實做得非常好,但是這樣浮光掠影,熱熱鬧鬧的課堂教學能否達到教學目的?我們發(fā)現(xiàn),近年來,語文教學出現(xiàn)了摒棄教材文本資源的發(fā)掘,大搞熱鬧的教學活動的現(xiàn)象,致使語文教學內(nèi)容空泛化,造成語文教學內(nèi)容有效性的喪失。
筆者認為,教學內(nèi)容的確立必須立足于教教材,發(fā)掘教材文本內(nèi)容就是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我們不能拋開教材文本而“在碗外找飯吃”,我們應強調(diào)文本的細讀特色,就《咬文嚼字》一文來說,應以課文為例子,從課文內(nèi)容和寫法上獲得一些啟示。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明確了本文除結語之外,大體可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舉了三個例子說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關系。第二部分,講文字聯(lián)想意義的使用,有正負兩面。正面是善用聯(lián)想意義,可使意蘊豐富,有美妙的藝術效果;負面,是“套板反應”,一派套語濫調(diào),全無新奇的意味。本節(jié)課我們重點研究郭老改字、李廣射虎、賈島吟詩三個事例,來一番“咬文嚼字”。
二、合作探究:
(一)“你是”和“你這”,哪句表現(xiàn)力更強?
1、簡介劇本《屈原》嬋娟罵宋玉的相關情節(jié):
屈原被陷害關押,作為其*的宋玉不但不同情,反而感到高興,因為這樣一來,楚國上下之文章就數(shù)他宋玉第一。為此,嬋娟極為氣憤地罵宋玉是沒有骨氣的文人。
2、反復誦讀比較下列兩個句子,看看哪句表現(xiàn)力更強些?為什么?
a.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
b.你這沒有骨氣的文人。
3、想一想:你最憤怒的時候是如何罵人的?
你這淫婦!
你這流氓!
你這魔鬼!
你這畜生!
你這挨千刀的!
4、明確:
不同句式表達不同意味。“你這什么!”“倒不僅是‘堅決的判斷’,而是帶有極端憎惡的驚嘆語,表現(xiàn)著強烈的情感?!闶鞘裁础阒皇遣粠楦械呐袛?,縱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見出?!?/p>
(二)你支持誰,王若虛還是朱光潛?
1、補充《史記》李廣射虎一段的前后文字:
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shù)歲,不敢入右北平。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入石矣。廣所居郡聞有虎,嘗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騰傷廣,廣亦竟射殺之。
3、明確:
文字一增一減意味不同。
(三)“推”和“敲”,到底哪個好?
1、補充:《題李凝幽居》(賈島)。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2、閱讀課文:朱光潛先生認為“推”和“敲”,到底哪個好?其觀點是否成立?
朗讀課文:
“推”固然顯得魯莽一點,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歸寺,門原來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須自掩自推,足見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個和尚。在這冷寂的場合,他有興致出來步月,興盡而返,獨往獨來,自在無礙,他也自有一番胸襟氣度?!扒谩本惋@得他拘禮些,也就顯得寺里有人應門。他仿佛是乘月夜訪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如果不是熱鬧場合,至少也有一些溫暖的人情。比較起來,“敲”的空氣似乎沒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鳥宿池邊樹”看來,“推”似乎比“敲”要調(diào)和些?!巴啤笨梢詿o聲,“敲”就不免剝啄有聲,驚起了宿鳥,打破了岑寂,也似乎頻添了攪擾。
明確:不同字眼表達不同意境。
3、聯(lián)系全詩分析,你認為“推”和“敲”到底哪個好?
這里應作具體的分析,如果“僧”為李凝,則“推”比“敲”好,孤僧步月歸寺,門原來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自掩自推,無須敲門。如若“僧”為賈島或他人,則“敲”比“推”好。因此關鍵是“誰”敲月下門。
比較普遍的看法是這首詩只是抒寫了作者走訪友人未遇的尋常小事,《唐詩鑒賞辭典》也持此說,并沒有找到資料表明詩的題目是后人所加,所以題目和除“僧敲月下門”之外的詩的內(nèi)容都是“僧”拜訪友人的詩意最基本的文本根據(jù),這樣“僧”為賈島之說是說得通的。從詩的尾聯(lián)“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來看,敲門者也應是賈島,而不是李凝。
北大教授吳小如先生對這問題的理解頗有見地,他認為“必須有人在月下敲門,才會驚動宿鳥;只有當樹上的鳥有了動靜時,詩人才會知道樹上有鳥在歇宿。而且在這種幽寂環(huán)境中傳來幾下敲門的剝啄聲,才更使人感到格外幽寂。這同梁人王籍的名句‘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是同一道理,同一意境。如果一個人走來推門徑入,連一點聲音都沒有,不僅宿鳥無法被人發(fā)覺,就連全詩也仿佛有聲電影失去配音一般,顯得毫無機趣了?,F(xiàn)實生活中我們也能感受到這“敲”的剝啄比“推”的沉寂更能顯示幽居環(huán)境的寧靜、優(yōu)美和諧,而且這也與中國文學創(chuàng)作“動靜結合”“以動襯靜”的審美取向不謀而合。
附板書設計:
不同句式表達不同意味。
文字一增一減意味不同。
不同字眼表達不同意境。
(四)趣味改字。
1、巧改一字,切合題意。
唐代有一個叫齊己的和尚,喜歡和詩人鄭谷酬唱吟詠。一次,他寫了一首題為《早梅》的詩,其中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數(shù)枝開”。他拿著這首詩請教鄭谷。鄭谷看后,認為“數(shù)枝”的“數(shù)”用得不太好,因為既然已經(jīng)是數(shù)枝了,就不算是“早”了,不如改為“一枝”,更能切合詩題“早梅”的意思。齊己聽了點頭稱是。
2、巧改一字,切合意境。
北宋文學家蘇東坡與他的妹妹蘇小妹及詩友黃山谷一起論詩。小妹說出:“輕風細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從中各加一字。蘇東坡當即道:前者加“搖”,后句加“映”,即成為“輕風搖細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蘇小妹卻評之為“下品”。蘇東坡認真地思索后說:“有了,‘輕風舞細柳,淡月隱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屬上品。”一旁的黃山谷忍不住了,問道:“依小妹的高見呢?”蘇小妹便念了起來:“輕風扶細柳,淡月失梅花?!碧K黃二人不禁撫掌稱妙。試想,如果是“八月秋高風怒號”,細柳梅花則不堪一擊,只能是敗柳殘花,而“扶”和“失”字,不僅抓住了景物特征,把輕風寫得溫柔多情,把月色寫得輕淡如紗。從根本上說,它創(chuàng)造了一種和諧朦朧的優(yōu)美意境。
(四)作業(yè)設計:
以“‘推’‘敲’再辯”為題寫一篇小議論文。
課后反思:
雖然文本內(nèi)容只是我們教學的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我們要通過文本的教學,使學生掌握一定的方法,但是我們不能架空文本,喧賓奪主。設計這堂課的目的是試圖通過誦讀、改寫、比較多種方法,通過對三個事例的反復推敲,達到以少勝多的效果,明確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做到緊扣文本,適度拓展。
一堂課下來,誦讀、改寫、比較,學生動口、動手、動腦,興致勃勃,積極參與,對文中三個例子有了較深的理解。
咬文嚼字教案篇六
藉其深厚的人文素養(yǎng)、纖細的文字敏感,美學大師朱光潛先生在短文《咬文嚼字》中擇用若干精當?shù)恼Z言實例深入淺出地將運用文字應有謹嚴的精神以及必需在創(chuàng)作和閱讀中養(yǎng)成隨處留心玩索的好習慣等觀點令人折服地表達出來。作者認為郭沫若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風度”改為“你這革命家的風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他還認為韓愈之“敲”是否優(yōu)于賈島之“推”也值得商榷。對此,作者說出了一番令人信服的道理。這種獨立思考、求真求實的創(chuàng)新精神正是我們當今推行的素質(zhì)教育的精義所在,非常值得學生借鑒學習。作者對“套板反應”很反感,認為“一個人的心理習慣如果老是傾向套板反應,他就根本與文藝無緣”,而“套板反應”正是許多學生的通病,因此應該作為教學重點。
據(jù)此,本文教學目標可確立為以下幾個層面:
1、通過對文中有關幾個實例的嘗試品味,體會斟酌文字與精微準確地傳情達意之間的重要關系,從而自覺養(yǎng)成“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確謹嚴的語文學習習慣。
2、不妨引導學生注意對本文語言的質(zhì)疑分析,培養(yǎng)求實創(chuàng)新精神。
【教學方法】。
閱讀是一項極具個性化的活動,因此必須放手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動手動腦活動來完成各項教學目標。本文的教學擬采用學生活動的方式進行,活動分為課前準備和課內(nèi)討論兩大板塊。
【教學過程】。
1、作者筆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新的含義?(第3段)。
2、作者為什么提倡咬文嚼字?并填表。
明確:
例子分析道理。
“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一句的修改不同句式,不同意味文字和思想情感關系密切。
《史記》李廣射虎一段的改寫增減文字,意味不同。
“僧推月下門”一句的推敲不同字眼,不同意味。
《惠山烹小龍團》三、四句的剖析用聯(lián)想義,意蘊豐富。
“柳腰桃面”等套語的評述濫詞舊語,毫無新意。
3、在上述討論基礎上列舉課外尋找的實例并加以評說。
明確:本問題有一定難度,教師可適當先援引一些學生熟悉的實例先行進行解說,如:
原文:眼看朋輩成新鬼。
改文:忍看朋輩成新鬼。
解說:“眼看”沒有。
咬文嚼字教案篇七
“咬文嚼字”一般解釋為:過分地斟酌字詞(死摳字眼,不領會精神實質(zhì))。作者賦予這個成語一種新的意義,就是在文字運用上“必須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謹嚴”。
作者提倡“咬文嚼字”,認為語言文字與思想感情有密切關系,文字的優(yōu)劣要從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和表現(xiàn)的意境上去辨別,文字的運用,要從思想感情的透徹、凝練、創(chuàng)新入手。
朱光潛(1897-1986),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翻譯家。筆名孟實,安徽省桐城縣人。我國現(xiàn)代美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學貫中西,博古通今。美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是在近代。王國維、蔡元培、魯迅、周揚等為我國現(xiàn)代美學的發(fā)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但是直到20世紀三十年代,美學還沒有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這時朱光潛寫的《文藝心理學》、《談美》、《詩論》等專著,具有開拓意義。朱光潛也是我國現(xiàn)代比較美學和比較文學的拓荒者之一。
1933年回國前所作的《詩論》是我國比較美學的典范作品,用西方詩論來解釋中國古典詩歌,用中國詩論來印證西方著名詩論,觸類旁通,瀟灑自如,美不勝收。朱光潛認為:“在我過去的寫作中,如果說還有點什么自己獨立的東西,那還是《詩論》。《詩論》對中國詩的音律,為什么中國詩后來走上律詩的道路,作了一些科學的分析。”此外,他的《文藝心理學》也是融貫中西的經(jīng)典著作。
朱光潛信奉“三此主義”,即此身,此時,此地?!按松響撟龆夷軌蜃龅氖?,就得由此身擔當起,不推諉給旁人。”“此時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在此時做,不拖延到未來?!薄按说兀ㄎ业牡匚?、我的環(huán)境)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諉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边@是朱光潛不尚空談、著眼現(xiàn)在、腳踏實地的治學精神的體現(xiàn)。
他的座右銘:“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yè)”。
其他著作:《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談美書簡》《美學拾穗集》《藝文雜談》。
《咬文嚼字》全文8段,1—7段是文章的主體,為第一部分。8段表明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可以分兩層。第一層1—5段,說明文字與思想感情有十分密切的關系。
這一層又可以分為三個層次,舉三組典型例子,從三個方面說明三層意思。第l、2段為第一層次。文章開頭先舉郭沫若聽從一位演員的建議,把“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改為“你這沒有骨氣的文人!”通過這個例子研究煉字的道理。說明“你是什么”句式,“不帶情感判斷”,而“你這什么”句式則“表現(xiàn)著強烈的情感”。朱光潛先生為了證明不同句式可以有不同意味的道理,不是只作理論上的分析,而是又列舉了《水滸傳》中石秀罵梁中書、楊雄醉罵潘巧云所用的“你這什么”句式以表達極端憎惡的感情的例子。
接著又列舉了《紅樓夢》中茗煙罵金榮用的“你是什么”的句式,進一步闡明“‘你這’式語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語法來得有力”。順勢指出郭沫若把“你有革命家風度”改為“你這革命家風度”并不妥當。這一組三個例子,典型生動。說明各種不同句式,還要適合不同語言環(huán)境要求的道理。在有力的例子證明下,再進行語法句式分析,順理成章。
第二層次3、4段,列舉了《史記》中李廣射虎的例子?!妒酚洝吩脑竞芫?,但是王若虛在《史記辨惑》里說“凡多三石字”,他把三個石字刪了,其中一例是“嘗見草中虎,射之,沒鏃,視之,石也”,朱光潛先生指出“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簡潔些”,但卻失去了原文中“發(fā)現(xiàn)錯誤而驚訝的意味”、“失望而放棄得很斬截的意味”。朱先生告知人們:文字的“增”或“減”需要人們“細心玩索一番”,才會感到它們意味的不同。
第三層次5段,列舉了唐代大詩人韓愈和賈島“推敲”詩句的佳話。獨辟蹊徑,充分利用聯(lián)想和想象,有理有據(jù)地分析“推”和“敲”對全詩意境的不同作用。賈島當時究竟想到了“推”還是“敲”,都是他思想情感的“外化”。因此,朱光潛先生對有些人“以為更改一兩個字不過是要文字順暢些或漂亮些”實在是“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關系”,“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實際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這一層作者從文字、詞語的表層入手,句式的變化、文字的增刪、詞語的選擇,這些可見的語言現(xiàn)象背后帶動的都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語言外表的錘煉反映作者(或者讀者)思想內(nèi)核的錘煉,只有咬文嚼字,別無他法。它強調(diào)了咬文嚼字的必要性。
第二層6—7段,作者旨在回答咬文嚼字的重要意義。
第6段先從文字的意義上分析,它具有“確定”和“控制”的難處。當然“確定”是基礎,“控制”是難點,也是目的。要想控制文字的意義,非得了解文章的“直指意義”和“聯(lián)想意義”不可。“直指意義易用,聯(lián)想意義卻難用”。因為聯(lián)想意義浸透了作者的個性。朱光潛先生信手拈來的“煙”的不同意義。蘇東坡《惠山烹小龍團》的三四句闡明了捕捉聯(lián)想意義,抓住這“游離”的,不易控制的“甚至于支離”的“怪物”,的確需要作者的艱苦勞動,同時還必須有相關的背景知識:例如“小龍團”茶觸發(fā)了“天上小團月”的聯(lián)想。可見聯(lián)想起來的難處,但是,“難處就在含混中顯得豐富”。點擊了、激活了這一難點,“這是點鐵成金”。
第7段,承接6段說,蘇軾善于聯(lián)想,能點鐵成金。但現(xiàn)實的情況卻是“習慣老是歡喜走熟路”,可怕的是“一人走過,人人就都跟著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濫”,陷入到聯(lián)想的套語中,出現(xiàn)了“套板反應”的尷尬局面。
作者尖銳地指出:“一個作者在用字用詞上面離不掉‘套板反應’?!蹦敲淳涂赡苁恰霸谶\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個人生態(tài)度方面也就難免如此?!边@種可怕現(xiàn)實并非聳人聽聞,“如果隨便在報章雜志或尺牘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來分析”,那些“省力”、“惰性”的僵化的思想感情和語言“大半都由‘套板反應’起來的”。
如何去掉這一毛病呢?朱光潛先生告誡只要“你不肯用俗濫的語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濫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會朝深一層去想,你的文章依然就真正是‘作’出來的,不致于落入下乘”。
第二部分,第8段,進一步指出“運用文字所應有的謹嚴精神”,并激勵讀者在閱讀和寫作中“逐漸培養(yǎng)創(chuàng)作和欣賞都必需的好習慣”——做到三個“不能”,“才會逐漸達到藝術的完美”,水到渠成地交代了全文的主旨。
鄭谷在袁州齊己攜詩詣之有早梅詩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數(shù)枝開谷云數(shù)枝非早也未若一枝齊己不覺下拜自是士林以鄭谷為一字師。
(1)給原文加標點。
(2)此文段有幾個人物?人物名為:_________________。
(3)詩題為:_________________。
(4)改后詩為:_________________。
(1)鄭谷在袁州,齊己攜詩詣之。有《早梅》詩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數(shù)枝開?!惫仍疲骸皵?shù)枝非早也,未若一枝。”齊己不覺下拜。自是士林以鄭谷為“一字師”。
(2)兩個人物。鄭谷,齊己。
(3)《早梅》。
(4)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高一(7)楊臨風。
如今的社會是日新月異,科技不斷發(fā)展使得人們的出行更加便利。然而竟會有人被出行搞得焦頭爛額,最后竟不敢出門。不信就來看看這位“不幸的同胞”的日記。
2004年2月3日星期二天氣:晴。
今天天氣不錯。我在人行道上疾走,一想到呆會兒就能回家舒舒服服地玩上電腦,就興奮不已,腳下的步伐也不由得加快了。
突然,我覺得右腳邁起來很吃力,好像被什么東西拖住了?;仡^一看,竟是一塊口香糖拉著長長的膠狀物粘住了我的鞋底,真背!好不容易把它弄了下去,我下意識地環(huán)視了一下四周的路面,怕再有這一類的東西。這一看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滿地都是紙屑和果皮,每隔幾步還有一小堆痰不懷好意地散發(fā)著病菌,不禁有點反胃。
于是我開始低著頭趕路,跳躍著盡量避開這些“雜物”??墒亲呗窌r總是盯著這些東西看我有些受不了,便只好在頭的時抬時低的狀態(tài)下艱難地前進,不幸鞋底還是被一個圖釘鉆到了空子。
正在我不知所措之時,一陣“振聾發(fā)聵”的叫喊聲鉆入耳中:“晚報!北京晚報!”“本店促銷,買一送一!”猛回頭居然那喇叭就湊在我耳邊,我驚慌著逃離。
剛走出不遠,旁邊店中飛身閃出一人沖著外面就是一個揚手,那身法和暗器的出招速度絕對可以讓四川唐門中人自愧不如。沒等我看清此人的真面目,只見一潑污水擦身而過,直沖馬路而去,幸虧我躲閃及時,才逃過一劫。
我心中大呼救命,倉皇逃竄,卻不幸被便道上停放的若干汽車自行車擋住了去路,它們和樹干燈桿配合得天衣無縫,將我的必經(jīng)之路悉數(shù)守住,大有“萬夫當關,一夫莫行”之勢。
無奈之下,只得下了便道去投奔自行車道??墒窃谶@里就沒有那么理直氣壯了。這里說是自行車道,其實也夾雜著若干四個輪子的龐然大物。我一路騰挪躲閃著,即便如此,卻還經(jīng)常被路過的自行車所壓迫,時常挨點罵。雖說便道上也總有騎自行車的,但我也就忍了,可不能忍受的是可惡的汽車,尾氣管噴云吐霧,嗆得我喘不過氣來。
唉,做人難,做個行人更難啊!
2004年2月5日星期四天氣:陰有小雨。
鑒于前天的教訓,今天我決定改騎自行車。不料,回來時,外面下起了雨,滿地都是積水。天上的水我是不怕的,有雨衣護法。但地上的就沒辦法了,一是我沒有雨靴,二是那些地上的水總是從四面八方襲來,無孔不入。
我一路小心地騎著,盡量躲避著水坑,可是那些汽車好像是為了不負水花“無孔不入”的盛名,總是在我身邊疾馳而過,濺起浪花朵朵,令我防不勝防。
更令我郁悶的是,那些在晴天里擅長在馬路上爭路穿梭的行人,居然在雨天里也這么勇猛。我只得把眼睛睜大些、再睜大些,步步為營、小心翼翼地讓車轱轆向前轉著。
那些從我身邊超車的自行車同胞們也不容小覷。每個沖到我前面的車子后車輪幾乎都會旋起一米多高的水線,直逼我面門。躲不起我還惹不起么?我只有一次又一次慌忙的剎閘,與前面的勇士拉開距離??墒牵袝r剎車猛了,前輪打滑,差點令自己暴尸于馬路中央。
好不容易捱到了家,身上已找不出一塊干的地方,襪子早已吸在了腳上。看來這自行車也不是那么好騎的呀。
2004年2月8日星期日天氣:晴。
大前天的經(jīng)歷讓我重新認識了公交車“霸路”的實力。既然步行和騎車都要受壓迫,我還不如去投奔公交車。
好不容易等到了一輛,我隨著人流擠上了前門。此車人頗多,我冒著成為相片的危險在車的最前部找了一處落腳點。我好不容易從一副受苦受難模樣的售票員手里接過了票,剛剛站穩(wěn),正想找一個扶的地方,卻不料一個急剎車,給我來了個下腰,背朝車窗就倒了下去。幸虧有個欄桿救了我一命。正慶幸時,只聽見“閃開點”,話音未落便覺背部被人猛擊一拳,人就被扛了起來?;仡^一看,原來是司機在換檔打把的忙亂中抽空“救了我一命”。
我不禁對他敬畏有加,應該說是敬而遠之。此地不宜久留,我奮力向中部擠去。這個過程也不比長征容易到哪去。悶熱的車中竟然無人開窗。汗臭與香水的味道奇跡般地融合了起來,不時還夾雜著一點有聲的臭氣。我只得不住的問別人是否下車,并艱難地挪動著身體。
看來下次我最好在決定出門之前去弄個直升機了。
當今的社會,科技這些“硬件”雖然進步了,但是人們的素質(zhì)這個“軟件”卻沒有本質(zhì)的提升,甚至還有所下降。于是硬軟件之間的不配套便導致了以上的悲慘經(jīng)歷。人們只有在素質(zhì)真正提高了之后才能實現(xiàn)真正的“發(fā)達”。
構思新穎,語言詼諧有趣。
咬文嚼字教案篇八
教學目標:
1、探究斟酌文字與精微準確地傳情達意之間的重要關系,培養(yǎng)“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確謹嚴的語文學習習慣。
2、分析評價文章的觀點。
教學方法:
1、探究學習法。在教師的啟發(fā)引導下,學生通過探究學習,形成自己對問題的看法。
2、討論交流法,具體采用誦讀、改寫、比較多種方法。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通過討論交流,激活學生的思維,從而培養(yǎng)“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確謹嚴的語文學習習慣。
重點難點:
深入發(fā)掘教材文本內(nèi)容,以課文為例子,探究斟酌文字與精微準確地傳情達意之間的重要關系,從內(nèi)容和寫法上獲得一些啟示。
設計背景:
朱光潛先生的《咬文嚼字》進入中學教材已多年,筆者已執(zhí)教多次,各具特色的教研課、公開課也聽過不只一節(jié),筆者和其他老師一樣曾經(jīng)追求課堂活躍,古今中外有關咬文嚼字的事例一個接一個,老師示范性地先引一些學生熟悉的實例,然后要求學生操刀上陣來“咬文嚼字”,例如:
(1)原文:眼看朋輩成新鬼改文:忍看朋輩成新鬼。
(2)原文:春風又到江南岸改文:春風又綠江南岸。
(3)原文:紅杏枝頭春意濃改文:紅杏枝頭春意鬧。
(4)原文:昨夜數(shù)枝開?改文:昨夜一枝開。
這樣的課堂,拓展延伸確確實實做得非常好,但是這樣浮光掠影,熱熱鬧鬧的課堂教學能否達到教學目的?我們發(fā)現(xiàn),近年來,語文教學出現(xiàn)了摒棄教材文本資源的發(fā)掘,大搞熱鬧的教學活動的現(xiàn)象,致使語文教學內(nèi)容空泛化,造成語文教學內(nèi)容有效性的喪失。
筆者認為,教學內(nèi)容的確立必須立足于教教材,發(fā)掘教材文本內(nèi)容就是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我們不能拋開教材文本而“在碗外找飯吃”,我們應強調(diào)文本的細讀特色,就《咬文嚼字》一文來說,應以課文為例子,從課文內(nèi)容和寫法上獲得一些啟示。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明確了本文除結語之外,大體可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舉了三個例子說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關系。第二部分,講文字聯(lián)想意義的使用,有正負兩面。正面是善用聯(lián)想意義,可使意蘊豐富,有美妙的藝術效果;負面,是“套板反應”,一派套語濫調(diào),全無新奇的意味。本節(jié)課我們重點研究郭老改字、李廣射虎、賈島吟詩三個事例,來一番“咬文嚼字”。
二、合作探究:
(一)“你是”和“你這”,哪句表現(xiàn)力更強?
1、簡介劇本《屈原》嬋娟罵宋玉的相關情節(jié):
屈原被陷害關押,作為其弟子的宋玉不但不同情,反而感到高興,因為這樣一來,楚國上下之文章就數(shù)他宋玉第一。為此,嬋娟極為氣憤地罵宋玉是沒有骨氣的文人。
2、反復誦讀比較下列兩個句子,看看哪句表現(xiàn)力更強些?為什么?
a.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
b.你這沒有骨氣的文人。
3、想一想:你最憤怒的時候是如何罵人的?
你這淫婦!
你這流氓!
你這魔鬼!
你這畜生!
你這挨千刀的!
4、明確:
不同句式表達不同意味?!澳氵@什么!”“倒不僅是‘堅決的判斷’,而是帶有極端憎惡的驚嘆語,表現(xiàn)著強烈的情感?!闶鞘裁础阒皇遣粠楦械呐袛啵v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見出?!?/p>
(二)你支持誰,王若虛還是朱光潛?
1、補充《史記》李廣射虎一段的前后文字:
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shù)歲,不敢入右北平。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入石矣。廣所居郡聞有虎,嘗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騰傷廣,廣亦竟射殺之。
咬文嚼字教案篇九
學習目標:
一、分析評價課文觀點。
二、從課文內(nèi)容、寫法上獲得一些啟示。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打一謎語讓同學們猜:小老鼠看書--咬文嚼字。
小老鼠學習的精神應該推廣:把書吃掉,消化掉,成為一個很有品位的小老鼠,《咬文嚼字》教案。
這里,我想搞個小調(diào)查:我們班里大家公認的讀書最多的是誰?
學生推舉xx。
那么,我想問你,你讀書有什么秘訣沒有?是不是讀書讀到“咬文嚼字”的程度?
生:不是。
生:也有,
生:裝修。
師:對,裝修。裝修的目的是什么?
生:美觀,實用。
師:如果原先的設計不太合理,還應該怎么辦?
生:改造一下。
師:對,改造一下,讓房屋符合自己的審美要求,有居住者的個性要求。
師:明白我這個比方的意思了嗎?
生:重要。
師:以后在學習語文中,是不是應該大大提倡這種咬文嚼字的精神呢?
師:好,孺子可教也!
二、作者介紹。
師:我們這一冊教材中正好有一篇大學問家朱光潛先生寫的小文章,就是關于這咬文嚼字內(nèi)容的。我們先熟悉一下作者。
看投影:朱光潛情況介紹。
朱光潛(1897-1986),現(xiàn)代美學家、文藝理論學,筆名孟實、孟石,安徽桐城人。主要從事美學研究工作,致力于翻譯西方美學名著,在批判繼承美學遺產(chǎn)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學史》是中國第一部系統(tǒng)論述西方美學歷史的著作。他的美學理論在中國當代美學流派中自成一派,影響甚大。主要代表作有:《文藝心理學》《談美書簡》《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等。
三、投影目標。
師:好,我們說,這是一篇大學問家寫的一篇小文章,但是仍然有必要讓我們咬一咬,嚼一嚼,看看我們能從中獲得什么教益,給我們學習語文有什么啟發(fā)。這就是我們這一課的學習目標。
打投影:學習目標:
一、分析評價課文觀點。
二、從課文內(nèi)容、寫法上獲得一些啟示。
四、切層概括。
現(xiàn)在大家在預習的基礎上再粗讀一遍文章,這一遍,先求得粗知大概。注意這樣幾個問題:
1、文章有幾段?標出標號。
2、文章觀點性的語段是第幾段?作者主要的觀點什么?用一句話概括出來。
師:好,粗讀一遍,回答剛才我提出的兩個問題。
生:文章共分8自然段。觀點性語段在最后一段,作者主要的觀點是:1、應該有運用文字所應有的謹嚴精神;2、文學是艱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勵,推陳翻新,時時求思想情感和語言的精練與吻合,你才會逐漸達到藝術的完美。
概括一下就是:1、應該有謹嚴精神;2、只有咬文嚼字,不斷推陳翻新,追求思想感情和語言的精練與吻合,才可能達到藝術的完美。
這個理大家是不是很同意?
同意。接受這個道理比較簡單,好了,這節(jié)課目的達到了,怎么?下課吧?
生:下課?
師:接受這個觀點容易,知道是什么比較容易,比較難的是怎么辦。
師:對。咱們不能像一句北京俗語所說的那樣“天橋的把式,光說不練”哪。對,咱們還要從大學問家那里學來咬文嚼字的本領。
1、演員替郭沫若改臺詞。
2、王若虛改《史記》“李廣射虎”
3、“推敲”的推敲。
4、《惠山烹小龍團》中兩句的剖析。
5、“套板反應”
五、具體分析。
看作者在第8段有一句話:以上是隨便舉幾個實例,說明咬文嚼字的道理。
我問:作者是不是很“隨便”地舉出這幾個實例?
生:不是。
師:那么,大家給這5個實例歸一下類,看有沒有層次上的分別?
生:1、2、3是文字修改方面的;4、5是有關詞語的聯(lián)想意義的。
師:好。我再問一下,3個修改的例子中,有沒有越改越好,有沒有越改越不好的,有沒有怎么改怎么好的。
生:有。1是修改后增色不少的,表達效果增強了;2是改壞了的。3是怎么改怎么有理的。
師:你把第1個實例中有關修改后增色的分析給大家找。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咬文嚼字教案篇十
2.學習作者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學習過程中“咬文嚼字”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難點:理解并正確評價作者的觀點,學會在日常生活中“咬文嚼字”。
教學準備。
ppt。
教學方法。
誦讀法、點撥法、講授法。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
播放宋祖英的歌曲《辣妹子》,體會歌詞的意味。
“辣妹子從小辣不怕;辣妹子長大不怕辣;辣妹子嫁人怕不辣。”
提問:辣妹子什么時候最能吃辣?
明確:嫁人后,因為嫁人后吃東西“怕不辣”,害怕吃的東西不辣,有點不吃辣就不爽的意思,語氣很強烈。這三組詞,字是一樣的,僅僅因為語序的不同,就有了不同的意味。這就要求我們在說話寫文章時仔細地斟酌地斟酌文字。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文章就是關于斟酌文字的,題目叫:咬文嚼字。
解題。
“咬文嚼字”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是什么意思?
明確:過分地斟酌字句(多用來指死摳字眼兒而不注重實質(zhì)內(nèi)容)。
如:
從詞典中對咬文嚼字的釋義來看,咬文嚼字是一個貶義詞。那么朱光潛先生為什么要用一個貶義詞作為題目大談特談呢?“咬文嚼字”在文中是否有它特別的含義呢?我們一起來分析分析。
課文解讀。
文章的最后一段說到:“以上只是隨便舉幾個例子例說明咬文嚼字的道理”。找一找,作者舉了哪些實例?試找出來后加以分析。
明確:郭老改字、李廣射虎、賈島吟詩、東坡寫詩、套板反應。
說明一個道理,卻舉了五個例子,這是不是簡單的例子的堆砌呢?這是從不同角度來證明的。
郭老改句(找出三組句子,進行對比朗讀,體味不同)。
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你這沒有骨氣的文人。
你有革命家的風度;你這革命家的風度。
你這與奴才做奴才的奴才;你這賤人!你這淫婦!你這你這大蟲里倒涎。
你是個好小子,出來動一動你茗大爺!
(1)學生分組朗讀,體會三種句式的不同意味。
(2)找到文中對這幾種句式的分析,并在書上勾畫起來。
(3)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不同的句式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是不一樣的,即:句式不同,情感不同。用文中的話來說就是:從來沒有一句話換一個說法而意味仍完全不變。(那么僅僅是句式不同,情感就會不同嗎?文字的增減有沒有影響呢?)。
李廣射虎。
李廣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更復射,終不能復入石矣。
以為虎而射之,沒鏃,既知其為石,因更復射,終不能入。
嘗見草中有虎,射之,沒鏃,視之,石也。
教師有感情地朗讀這三段文字,學生分析這三句的不同之處。
咬文嚼字教案篇十一
1、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結構,理出作者觀點。
2、結合練習,品味佳句,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
3、通過品味佳句獨立見解的能力。
培養(yǎng)求真求是“咬文嚼字”的精神。
借鑒的分析方法,培養(yǎng)求異創(chuàng)新的思維方式,并運用到寫作中去。
多媒體課件。
二課時。
第一課時:
a、導入。
下面兩個句子中,哪個更符合林黛玉的形象特征?說明理由。
兩彎似蹙非蹙的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的含情目。
兩彎似蹙非蹙的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的含露目。
明確:學生也許會有不同的想法和見解,只要自圓其說即可,教師應該給以相應的鼓勵。
總結:師提出自己的觀點——比較認同第二種描寫。
理由:
1、含露者,是說黛玉的兩眼常似濕潤,就好象仙露明珠,就象文中后面的“淚光點點,嬌喘微微”用意相同。
2、從林黛玉一生的悲劇來看,她的前生是一棵絳株草,來到人世間就是為了償還眼淚的,可以說她就是水做的,而“泣”和“露”正是對她悲劇人生的準確表述。
b、介紹作者。
1、找同學介紹作者。
2、補充總結:朱光潛先生是我國美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他精通英語,法語,德語,在晚年80歲的時候還自學了俄語,并且一生翻譯了很多的著作。在治學方面,朱先生走的是研究和翻譯的路子,信奉“三此”主義,即此身,此時,此地。(解釋三此,給學生以啟發(fā)。)。
研習課文。
總結:
《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有三個解釋:
a、過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摳字眼而不領會精神實質(zhì))。
b、形容賣弄才學。
c、形容強詞奪理或狡辯。
總結:
(1)在文學,無論閱讀或寫作,必須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謹嚴。
(2)咬文嚼字,表面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實際上就是調(diào)整思想和情感。
郭老改字院(1)、郭沫若改字——文字與感情有關。
若虛改“李廣射虎”(2)、王若虛改《史記》——文字與情感有關。
韓愈“推敲”(3)、韓愈改詩——文字與意境有關。
找出郭沫若改臺詞的例子:
“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你這沒有骨氣的文人”
“你有革命家的風度”“你這革命家的風度”
1、“你是個沒有骨氣的文人”改為“你這個沒有骨氣的文人”好在何處?(讓同學們在下面大聲的讀這兩句,體會不同)。
總結:
“你是什么”只是單純的敘述語,沒有任何感情色彩,“你這什么”便是堅決的判斷,增強了語氣。所以是什么發(fā)生了改變?情感才隨之而變。引導:句式。
總結:
(1)“你這”式語法大半表示深惡痛絕,在贊美時并不適宜。
(2)“是”在邏輯上是聯(lián)接詞,相當于等號;“有”的性質(zhì)全不同。
3、朱先生想告訴我怎樣的道理?
明確:語言表達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關系,不同的語言形式表達不同的思想感情。所以無論閱讀或寫作,必須要咬文嚼字,必須有一字不肯放松的精神。
1、翻譯《史記》李廣射虎一段,和改動以后的兩段。
明確:原文——見到草中有大石,誤以為是虎就射它,射中了石頭,箭頭進入石中,走近一看,原來是石頭。就又再射大石,最終也未能再射入石中了。
2、改動前后有什么變化?
明確:原文屬于細節(jié)描寫,比較生動;改動以后,優(yōu)點是變得簡潔,缺點是沒有了細節(jié)描寫,只是簡單的敘述,缺乏生動的感覺。《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三千年的歷史,其中對人物的刻畫和描寫更是開“史家之絕唱”,比如學過的《鴻門宴》對樊噲的描寫,怒發(fā)沖冠,非常形象,仿佛就在我們的面前。古人有“用墨如潑”和“惜墨如金”兩種用筆方法,所以什么時候惜,什么時候潑,大家在寫作的時候一定要自信斟酌。
1、朱先生是怎樣“推敲”的?
自掩自推真自在,人言冷寂我獨閑。
隨緣剝啄驚宿鳥,月下來僧擾夢清。
如果這首詩的作者不是賈島而是你,你覺得哪個字更好?
明確:學生可以說推,敲,也可以說其他的字,只要自圓其說即可。
這段文字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明確: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實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寫作過程中文字的斟酌,只要符合想要表達的情感就可,這種選擇沒有只有更適合。
總結:語言要和思想情感的表達結合起來,在寫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思考題:下面兩種意境,你比較喜歡哪一種?
輕風拂細柳,淡月失梅花。 ————蘇小妹。
輕風舞細柳,淡月隱梅花?! K軾。
第二課時:
總結:在寫作中,聯(lián)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但是聯(lián)想的事物一定要有新意,不能落入俗套,如果和大家想的一樣了,那就沒有意思了,(聯(lián)系高考)。聯(lián)想走入習慣的渠道以后就會產(chǎn)生“套板反應”,就如第七段所寫的,找同學讀課文(從第七段開頭到“就是套板反應”)。
學以致用:
這句話中包含了一種什么樣的情感?
總結:驕傲,自豪,令人嘆服。
大家填寫詞是什么?
明確:“眩暈”
總結:眩暈,簡單的兩個字,你們想到了么?想到的東西要向有創(chuàng)意,前提是要腦子里要有東西,有東西可想,如果腦子里空空如也,連陳詞濫調(diào)都想不起來,還提什么創(chuàng)新呢?所以大家在平時的時候一定要多讀書,多積累,讀書的時候遇到好的句子,又價值的東西,都記在本子里,有空的時候就翻出來看看,背下來,要用的時候也可以信手拈來啊。
假如你的同學現(xiàn)在在日本留學。你打算給他(她)寫一封信,以寄思念之情。你會選擇用怎樣的文字來表達你的情感。請寫在作業(yè)本上。
咬文嚼字教案篇十二
1、通過對文中有關幾個實例的嘗試品味,體會斟酌文字與精微準確地傳情達意之間的重要關系,從而自覺養(yǎng)成“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確謹嚴的語文學習習慣。
2、引導學生注意對本文語言的質(zhì)疑分析,培養(yǎng)求實創(chuàng)新精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打一謎語讓同學們猜:小老鼠看書--咬文嚼字。
小老鼠學習的精神應該推廣:把書吃掉,消化掉,成為一個很有品位的小老鼠。
二、解題。
“咬文嚼字”一般解釋為:過分地斟酌字詞(死摳字眼,不領會精神實質(zhì))。作者賦予這個成語一種新的意義,就是在文字運用上“必須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謹嚴”。
作者提倡“咬文嚼字”,認為語言文字與思想感情有密切關系,文字的優(yōu)劣要從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和表現(xiàn)的意境上去辨別,文字的運用,要從思想感情的透徹、凝練、創(chuàng)新入手。
三、作者介紹。
朱光潛(1897-1986),美學家、文藝理論家、翻譯家。筆名孟實,安徽省桐城縣人。我國現(xiàn)代美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學貫中西,博古通今?!段鞣矫缹W史》是朱光潛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國學者撰寫的第一部美學史著作,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學術價值,代表了中國研究西方美學思想的水平。朱光潛信奉“三此主義”,即此身,此時,此地。“此身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擔當起,不推諉給旁人?!薄按藭r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在此時做,不拖延到未來?!薄按说?我的地位、我的環(huán)境)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諉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边@是朱光潛不尚空談、著眼現(xiàn)在、腳踏實地的治學精神的體現(xiàn)。他的座右銘:“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yè)”。
主要代表作有:《文藝心理學》《談美書簡》《給青年的十二封信》。
四、課文分析。
《咬文嚼字》全文8段,1—7段是文章的主體,為第一部分。8段表明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可以分兩層。第一層1—5段,說明文字與思想感情有十分密切的關系。
這一層又可以分為三個層次,舉三組典型例子,從三個方面說明三層意思。第l、2段為第一層次。文章開頭先舉郭沫若聽從一位演員的建議,把“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改為“你這沒有骨氣的文人!”通過這個例子研究煉字的道理。說明“你是什么”句式,“不帶情感判斷”,而“你這什么”句式則“表現(xiàn)著強烈的情感”。朱光潛先生為了證明不同句式可以有不同意味的道理,不是只作理論上的分析,而是又列舉了《水滸傳》中石秀罵梁中書、楊雄醉罵潘巧云所用的“你這什么”句式以表達極端憎惡的感情的例子。
第二層次3、4段,列舉了《史記》中李廣射虎的例子?!妒酚洝吩脑竞芫剩峭跞籼撛凇妒酚洷婊蟆防镎f“凡多三石字”,他把三個石字刪了,其中一例是“嘗見草中虎,射之,沒鏃,視之,石也”,朱光潛先生指出“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簡潔些”,但卻失去了原文中“發(fā)現(xiàn)錯誤而驚訝的意味”、“失望而放棄得很斬截的意味”。朱先生告知人們:文字的“增”或“減”需要人們“細心玩索一番”,才會感到它們意味的不同。
第三層次5段,列舉了唐代大詩人韓愈和賈島“推敲”詩句的佳話。獨辟蹊徑,充分利用聯(lián)想和想象,有理有據(jù)地分析“推”和“敲”對全詩意境的不同作用。賈島當時究竟想到了“推”還是“敲”,都是他思想情感的“外化”。因此,朱光潛先生對有些人“以為更改一兩個字不過是要文字順暢些或漂亮些”實在是“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關系”,“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實際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這一層作者從文字、詞語的表層入手,句式的變化、文字的增刪、詞語的選擇,這些可見的語言現(xiàn)象背后帶動的都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語言外表的錘煉反映作者(或者讀者)思想內(nèi)核的錘煉,只有咬文嚼字,別無他法。它強調(diào)了咬文嚼字的必要性。
第二層6—7段,作者旨在回答咬文嚼字的重要意義。
第6段先從文字的意義上分析,它具有“確定”和“控制”的難處。當然“確定”是基礎,“控制”是難點,也是目的。要想控制文字的意義,非得了解文章的“直指意義”和“聯(lián)想意義”不可。“直指意義易用,聯(lián)想意義卻難用”。因為聯(lián)想意義浸透了作者的個性。朱光潛先生信手拈來的“煙”的不同意義。蘇東坡《惠山烹小龍團》的三四句闡明了捕捉聯(lián)想意義,抓住這“游離”的,不易控制的“甚至于支離”的“怪物”,的確需要作者的艱苦勞動,同時還必須有相關的背景知識:例如“小龍團”茶觸發(fā)了“天上小團月”的聯(lián)想??梢娐?lián)想起來的難處,但是,“難處就在含混中顯得豐富”。點擊了、激活了這一難點,“這是點鐵成金”。
第7段,承接6段說,蘇軾善于聯(lián)想,能點鐵成金。但現(xiàn)實的情況卻是“習慣老是歡喜走熟路”,可怕的是“一人走過,人人就都跟著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濫”,陷入到聯(lián)想的套語中,出現(xiàn)了“套板反應”的尷尬局面。
作者尖銳地指出:“一個作者在用字用詞上面離不掉‘套板反應’?!蹦敲淳涂赡苁恰霸谶\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個人生態(tài)度方面也就難免如此?!边@種可怕現(xiàn)實并非聳人聽聞,“如果隨便在報章雜志或尺牘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來分析”,那些“省力”、“惰性”的僵化的思想感情和語言“大半都由‘套板反應’起來的”。
如何去掉這一毛病呢?朱光潛先生告誡只要“你不肯用俗濫的語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濫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會朝深一層去想,你的文章依然就真正是‘作’出來的,不致于落入下乘”。
第二部分,第8段,進一步指出“運用文字所應有的謹嚴精神”,并激勵讀者在閱讀和寫作中“逐漸培養(yǎng)創(chuàng)作和欣賞都必需的好習慣”——做到三個“不能”,“才會逐漸達到藝術的完美”,水到渠成地交代了全文的主旨。
例子分析道理。
“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一句的修改不同句式,不同意味文字和思想情感關系密切。
《史記》李廣射虎一段的改寫增減文字,意味不同。
“僧推月下門”一句的推敲不同字眼,不同意味。
《惠山烹小龍團》三、四句的剖析用聯(lián)想義,意蘊豐富。
“柳腰桃面”等套語的評述濫詞舊語,毫無新意3、在上述討論基礎上列舉課外尋找的實例并加以評說。
原文:眼看朋輩成新鬼。
改文:忍看朋輩成新鬼。
解說:“眼看”沒有“忍著”的悲憤意味。
原文:春風又到江南岸。
改文:春風又綠江南岸。
解說:“綠”較之“到”寫活了江南的勃勃生機,又流露出喜悅興奮的心情。
原文:紅杏枝頭春意濃。
改文:紅杏枝頭春意鬧。
解說:非一“鬧”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紅,其紅之濃?!棒[”將無“聲”的景象隨著上有“聲”的意味。日常經(jīng)驗里的視覺、聽覺等感覺被彼此打通,多層次地將審美的精微感受傳達出來。
最后在總結課內(nèi)外諸多實例的基礎上讓學生明確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關系,語言跟思想情感走,更動了文字就同時更動了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勵,推陳翻新,時時求思想情感和語言的精練與吻合,才會逐漸達到藝術的完美。
觀點性語段在最后一段,作者主要的觀點是:
1、應該有謹嚴精神;2、只有咬文嚼字,不斷推陳翻新,追求思想感情和語言的精練與吻合,才可能達到藝術的完美。
補充資料:
題李凝幽居唐?賈島。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注解:幽居:指隱居處.云根:古人認為云生在山石上,石為云根.幽期:歸隱所約的日期.
譯文:幽閑地住在這里,很少有鄰居往來,只有一條雜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蕪的小園.鳥兒歇宿在池邊的樹上,歸來的僧人正在月下敲響山門.走過小橋呈現(xiàn)出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腳正在飄動,好像山石在移動.我暫時要離開這里,但不久還要回來,要按照約定的日期與朋友一起隱居,決不食言.
錦瑟唐?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譯文:錦瑟呀,你為何竟然有五十條弦?每弦每節(jié),都令人懷思黃金華年。我心象莊子,為蝴蝶曉夢而迷惘;又象望帝化杜鵑,寄托春心哀怨滄海明月高照,鮫人泣淚皆成珠藍田紅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煙。
悲歡離合之情,豈待今日來追憶,只是當年卻漫不經(jīng)心,早已惘然。
青玉案宋?賀鑄。
凌波不過橫塘塘路,但目送,芳塵去?!劭创伺呓蛛x去。
錦瑟華年誰與度?——猜想她住什么地方?有夫否?
花榭,瑣窗朱戶”的華屋吧。
碧云冉冉衡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從清晨等到日暮,佳人不再來,寫了斷腸句。
試問閑愁都幾許?——心全亂了,愁緒滿懷。
城飄起柳絮,春天的雨有時確實使人惱啊。
賀鑄一生所識女子頗多,為何只對此女有這種情思,有兩個原因:一是這位女子與作者已亡故的妻有些相像,產(chǎn)生“移情”心理;二是這位女子與作者心目中的女性偶像十分貼近,使用權他一見而鐘情。
宋?蘇軾。
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
小團月是一種名品茶(在當時是貢茶)第二泉指的是二泉亭品二泉水和眺望太湖。
例子:
紅杏枝頭春意“濃”
紅杏枝頭春意“鬧”
宋祁《玉樓春》。
東城漸覺風光好,彀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
縠皺:即皺紗,喻水的波紋。
浮生:指飄浮無定的短暫人生。
劉公勇在詞話里稱“一鬧字卓絕千古”。“鬧”字好就好在準確、鮮明、生動,帶有動態(tài)地刻畫春天的蓬勃生機,并把作者對春天這樣一個萬物萌發(fā),生機盎然的季節(jié)的到來的欣喜用一個“鬧”字表達了出來。作者的感情態(tài)度盡含于一個鬧字之中。
咬文嚼字教案篇十三
師:“套板反應”都有哪些具體表現(xiàn)啊?我想先請大家來填個空。(ppt投影)。
從前做詩文的人都倚靠《文料觸機》《幼學瓊林》之類的書籍,要找詞藻典故,都到那里去乞靈。美人都是“”“王嬙西施”,才子都是“”;談風景必是“____”,敘離情不離柳岸灞橋;做買賣都有“”,到現(xiàn)在用鉛字排印書籍還叫“”“”。
生:美人多是“柳腰桃面”,才子當然“學富五車,才高八斗”,風景常常是“春花秋月”。
生:我知道一般刊印書籍叫“付梓”或“殺青”,我看過一篇文章,講的是我們民族使用的竹簡和雕版刻書。
師:好。誰來挑戰(zhàn)下后面的幾個?想想在歷史上以經(jīng)商聞名的有誰???
生:我知道范蠡,自稱“陶朱公”,好像被人供為“財神”。(有人笑,小聲說“財迷”。)我想填“陶朱風采”。
生:好像老師講過子貢做生意也很擅長,且有“端木遺風”之譽。(掌聲)。
師:如果每個人寫作都陷入“套板反應”的俗套,千人一面,人云亦云,還能有什么美感?所以朱光潛先生說:“一個人的心理習慣如果老是傾向‘套板反應’,就根本與文藝無緣?!?/p>
(這時一生高高舉手)。
師:你說得太精彩了。(其實我當時大腦一片空白,一下子打亂了原有的教學計劃。我的直覺是回到問題的原點。)但是你忽略了朱光潛先生說話的語境和概念的內(nèi)涵。(于是ppt又返回到“套板反應”。)大家再來看看這幾句話。
(ppt投影)一件事物發(fā)生時立即使你聯(lián)想到一些套語濫調(diào),而你也就安于套語濫調(diào),毫不斟酌地使用它們,并且自鳴得意,這就是近代文藝心理學家們所說的“套板反應”。
生:我也覺得朱光潛先生沒有完全反對套語,他是說若是“安于”套語,“毫不斟酌地使用”就不行了。
師:對,這就是朱光潛先生語言嚴謹之處,我們不能斷章取義。你學會了咬文嚼字,學為所用,不錯嘛。
(同學笑)。
師:還有兩個連詞用的非常巧妙。
生:“而”字應該傳遞這樣的信息,看到一件事物時立即使你聯(lián)想到一些套語濫調(diào),如果你再三斟酌,做出比較辨別,甚或有所創(chuàng)新,就是推陳出新了,“而”之后表達了一種誤區(qū)。
師:這是變“套板”為“跳板”啊,在一定程度上“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也驗證了熟悉了詩歌譴詞造句等文字運用技巧的“套板”后,你“也會吟”,但要成為詩中高手,非得要深入生活、體驗情感、揣摩意境,跳出“套板”不可。
生:我覺得朱光潛先生更在于說一種心理,比如“立即使你”、“安于”、“自鳴得意”。這說明你已經(jīng)有了習慣性思維,自己卻不覺得是“濫調(diào)”,“并且”得意,這就顯得荒謬可笑了。
師:那大家再想一想,朱光潛先生寫“套板反應”的用意是什么呢?
生:批評時弊吧。
師:不全是。
生:我覺得應該是這一個段落開頭的`一句話:“聯(lián)想意義也最易誤用而生流弊?!边@是這部分的中心句,“套板反應”就是朱光潛先生用專業(yè)術語下的一個定義,進行的例證。
(生大笑。)。
師:我們常說文無定法,但不是無法,是不拘泥于方法而又不違背于方法。或者說,做詩文是有一定的“套板”的,但需要化“套板”為“跳板”,推陳出新。
師:最后老師和毛主席《七律·長征》,賦詞一首,送與大家。
七律·套板。
學子莫懼文學灘,吟詩作文亦勝閑。鳳頭豹尾加豬肚,章法句式有定論。
東坡笑烹小團月,韓賈推敲一時談。掙脫套板一身輕,從容擲筆展笑顏。
咬文嚼字教案篇十四
本文教學目標可確立為以下幾個層面:
1、通過對文中有關幾個實例的嘗試品味,體會斟酌文字與精微準確地傳情達意之間的重要關系,從而自覺養(yǎng)成“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確謹嚴的語文學--慣。
2、不妨引導學生注意對本文語言的質(zhì)疑分析,培養(yǎng)求實創(chuàng)新精神。
【教學方法】。
閱讀是一項極具個性化的活動,因此必須放手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動手動腦活動來完成各項教學目標。本文的教學擬采用學生活動的方式進行,活動分為課前準備和課內(nèi)討論兩大板塊。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作者簡介(見教師用書)。
三、提名閱讀。
四、分析課文。
1、作者筆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新的含義?(第3段)。
2、作者為什么提倡咬文嚼字?并填表。
明確:
例子。
分析。
道理。
“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不同句式,不同意味。
文字和思想情感關系密切。
《史記》李廣射虎一段的改寫。
增減文字,意味不同。
“僧推月下門”一句的推敲。
不同字眼,不同意味。
《惠山烹小龍團》三、四句的剖析。
用聯(lián)想義,意蘊豐富。
“柳腰桃面”等套語的評述。
濫詞舊語,毫無新意。
3、在上述討論基礎上列舉課外尋找的實例并加以評說。
明確:本問題有一定難度,教師可適當先援引一些學生熟悉的實例先行進行解說,如:
原文:眼看朋輩成新鬼。
改文:忍看朋輩成新鬼。
解說:“眼看”沒有“忍著”的悲憤意味。
原文:春風又到江南岸。
改文:春風又綠江南岸。
解說:“綠”較之“到”寫活了江南的勃勃生機,又流露出喜悅興奮的心情。
原文:紅杏枝頭春意濃。
改文:紅杏枝頭春意鬧。
解說:非一“鬧”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紅,其紅之濃?!棒[”將無“聲”的景象隨著上有“聲”的意味。日常經(jīng)驗里的視覺、聽覺等感覺被彼此打通,多層次地將審美的精微感受傳達出來。
最后在總結課內(nèi)外諸多實例的基礎上讓學生明確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關系,語言跟思想情感走,更動了文字就同時更動了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勵,推陳翻新,時時求思想情感和語言的精練與吻合,才會逐漸達到藝術的完美。
本文在語言上也有若干值得推敲的地方,教師一一指出。(見另文)。
【教后感】。
本課的教學設計試圖將“活動式”教學思想體現(xiàn)在常規(guī)閱讀教學中,但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中常常不自覺地落入常規(guī)教學的窠臼,不過由此獲得的幾點感受當可作為進一步“活動式”教學實驗的經(jīng)驗。
一、閱讀課的“活動式”教學必須充分重視課前的準備活動,否則僅僅依靠課堂的當下閱讀將使討論活動流于膚淺化和形式化。
二、每節(jié)課的活動項目應盡可能單一集中,不宜寬泛分散。應使學生思維興奮點集中于一、二點,精心安排好活動程序,活動討論的成效方能最大限度地體現(xiàn)。
咬文嚼字教案篇十五
2、不妨引導學生注意對本文語言的質(zhì)疑分析,培養(yǎng)求實創(chuàng)新精神。
【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作者簡介(見教師用書)。
三、提名閱讀。
四、分析課文。
1、作者筆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新的含義?(第3段)。
明確:
例子。
分析。
道理。
“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不同句式,不同意味。
文字和思想情感關系密切。
《史記》李廣射虎一段的改寫。
增減文字,意味不同。
“僧推月下門”一句的推敲。
不同字眼,不同意味。
《惠山烹小龍團》三、四句的剖析。
用聯(lián)想義,意蘊豐富。
“柳腰桃面”等套語的評述。
濫詞舊語,毫無新意。
3、在上述討論基礎上列舉課外尋找的實例并加以評說。
原文:眼看朋輩成新鬼???。
改文:忍看朋輩成新鬼???。
解說:“眼看”沒有“忍著”的悲憤意味。??。
原文:春風又到江南岸???。
改文:春風又綠江南岸???。
解說:“綠”較之“到”寫活了江南的勃勃生機,又流露出喜悅興奮的心情。???。
原文:紅杏枝頭春意濃???。
改文:紅杏枝頭春意鬧???。
本文在語言上也有若干值得推敲的地方,教師一一指出。(見另文)。
【教后感】。
二、每節(jié)課的活動項目應盡可能單一集中,不宜寬泛分散。應使學生思維興奮點集中于一、二點,精心安排好活動程序,活動討論的成效方能最大限度地體現(xiàn)。
咬文嚼字教案篇十六
本文教學目標可確立為以下幾個層面:
1、通過對文中有關幾個實例的嘗試品味,體會斟酌文字與精微準確地傳情達意之間的重要關系,從而自覺養(yǎng)成“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確謹嚴的語文學--慣。
2、不妨引導學生注意對本文語言的質(zhì)疑分析,培養(yǎng)求實創(chuàng)新精神。
【教學方法】。
閱讀是一項極具個性化的活動,因此必須放手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動手動腦活動來完成各項教學目標。本文的教學擬采用學生活動的方式進行,活動分為課前準備和課內(nèi)討論兩大板塊。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作者簡介(見教師用書)。
三、提名閱讀。
四、分析課文。
1、作者筆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新的含義?(第3段)。
2、作者為什么提倡咬文嚼字?并填表。
明確:
例子。
分析。
道理。
“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不同句式,不同意味。
文字和思想情感關系密切。
《史記》李廣射虎一段的改寫。
增減文字,意味不同。
“僧推月下門”一句的推敲。
不同字眼,不同意味。
《惠山烹小龍團》三、四句的剖析。
用聯(lián)想義,意蘊豐富。
“柳腰桃面”等套語的評述。
濫詞舊語,毫無新意。
3、在上述討論基礎上列舉課外尋找的實例并加以評說。
明確:本問題有一定難度,教師可適當先援引一些學生熟悉的實例先行進行解說,如:
原文:眼看朋輩成新鬼。
改文:忍看朋輩成新鬼。
解說:“眼看”沒有“忍著”的悲憤意味。
原文:春風又到江南岸。
改文:春風又綠江南岸。
解說:“綠”較之“到”寫活了江南的勃勃生機,又流露出喜悅興奮的心情。
原文:紅杏枝頭春意濃。
改文:紅杏枝頭春意鬧。
解說:非一“鬧”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紅,其紅之濃?!棒[”將無“聲”的景象隨著上有“聲”的意味。日常經(jīng)驗里的視覺、聽覺等感覺被彼此打通,多層次地將審美的精微感受傳達出來。
最后在總結課內(nèi)外諸多實例的基礎上讓學生明確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關系,語言跟思想情感走,更動了文字就同時更動了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勵,推陳翻新,時時求思想情感和語言的精練與吻合,才會逐漸達到藝術的完美。
本文在語言上也有若干值得推敲的地方,教師一一指出。(見另文)。
【教后感】。
本課的教學設計試圖將“活動式”教學思想體現(xiàn)在常規(guī)閱讀教學中,但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中常常不自覺地落入常規(guī)教學的窠臼,不過由此獲得的幾點感受當可作為進一步“活動式”教學實驗的經(jīng)驗。
一、閱讀課的“活動式”教學必須充分重視課前的準備活動,否則僅僅依靠課堂的當下閱讀將使討論活動流于膚淺化和形式化。
二、每節(jié)課的活動項目應盡可能單一集中,不宜寬泛分散。應使學生思維興奮點集中于一、二點,精心安排好活動程序,活動討論的成效方能最大限度地體現(xiàn)。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1949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