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精選1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4 16:27:13
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精選19篇)
時間:2023-11-14 16:27:13     小編:GZ才子

總結是一種高效的學習工具,它能夠幫助我們節(jié)省時間和精力。不同的角度和思考方式可以幫助我們寫出更具深度的總結。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優(yōu)秀總結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篇一

劉繼紅。

我叫劉繼紅,是山東省東明縣第一初級中學的一名普通教師。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生物教學工作,二十多年的生物教學生涯,甘苦自知。淚水有過,歡笑有過,迷茫困惑,欣喜執(zhí)著,酸甜苦辣,百味俱全。但無論如何,我始終堅持,不曾放棄過。為承前啟后,我將自己生物教學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雖然淺薄,但還是希望與諸位同仁共勉。

1、理念的更新。

多年來,我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也認為生物學教學與其他學科一樣,過分強調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tǒng)性,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都是為了掌握知識,獲取高分,似乎只有這樣才是成功的教學。但隨著新課程理念的學習我深刻的認識到這種教學理念造就的只是精英,它不能面對全體學生,是教育的不公平體現(xiàn)。初中生物的教育對象應該是面對全體學生,其教學目的是提高所有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這就要求老師注重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自覺保護環(huán)境的情操,提高他們對生物科學的興趣。我們的每一個課堂設計、每一個活動安排都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并且以培養(yǎng)學生基本素質為中心思想,以培養(yǎng)他們對生物學科的興趣為主要目的,多注意選擇與學生生活環(huán)境密切聯(lián)系的課外知識。

因此,教師并不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應是學生發(fā)展的引導者和促進者,知識只是培養(yǎng)學生素質的一種載體。新教材對教師角色的定位發(fā)生了質的改變,大大推動了教師教學理念的更新。例如,新教材中補充了大量生物學家探究科學奧秘的艱辛歷程,孟德爾、達爾文、沃森、克里克等不懈探索真理的精神有著巨大的感染力,對學生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另外,大量的“課外讀”和“研究性學習”,對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品質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雖然這些內容都不是考試的重點,但絕不是可有可無的,它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質及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有著重要意義。

經歷了困惑和努力,我漸漸探到生物教學的本質。對生物教學的內涵也做了深刻的思索,不再像以前一樣不加鑒別全盤接受。對于教參和名家案例也漸漸能做出自己的判斷,取舍之間也有了自己的法度,對因人因材有了自己的理解。不再是別人的傳聲筒,講課也有了真正屬于自己的聲音。隨著理念的更新,課堂教學中有一些東西悄無聲息地加入了進來,自己的教學也真正走出課堂,走入生活!

2、方式的轉變。

新課程標準強調,在中學生物學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和創(chuàng)新精神,引導他們質疑、調查和探究,學會在實踐中學,在合作中學,逐步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這是實踐生物新課程理念的要求,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需要。

在這一理論的指導下,我積極探索,努力學習,認真實踐,終于使自己的教學方式發(fā)生了本質的轉變。拋棄了早已習慣的滿堂灌、填鴨式的“結構化”“封閉式”的教學模式,改變了完全監(jiān)督和控制教學活動的行為。積極采用“非結構化”“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努力探索用探究模式組織教學活動,較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這樣一來,我課堂教學設計的空間變大了,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更加頻繁,有時還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教學形式多樣了,教學氣氛活躍了,教學效果也就更滿意了。如在實驗教學中,安排了一系列的科學探究活動。其中很大一部分已經給出了實驗方案,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對實驗結果的分析能力。有點探究活動,如“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須的原料嗎?”只是給學生提出問題,其他部分如制定方案、實施方案、實驗結果分析、得出結論等都要靠學生獨立完成,這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實驗探究能力。3細節(jié)的深入細節(jié)決定成敗,在教學中,我時刻注意細節(jié),力爭在細節(jié)上做到完美。如:我注重調節(jié)情緒,注重讓學生勞逸結合,把握最佳教學時間等,以切實提高課堂效率。

人不可能總是處于良好的情緒之中,教師不能因一時的情緒低落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我時刻注意合理調節(jié)情緒,保持良好教學心態(tài),始終給學生以積極向上的模范影響,搞笑組織學生體驗知識的產生過程。努力避免課堂中提不起精神,低聲慢語,不僅造成學生聽不清,還會導致學生也被感染得萎靡不振,課堂教學效率低下,或雖精神十足,但語速過快,學生根本反應不過來,說了也白說的現(xiàn)象。

注重勞逸結合。課上效率亦可課下抓。古語說得好: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只有保持時間運籌上的彈性,才能更有效率,才能持久。為了不讓學生出現(xiàn)腦力疲勞,我努力調動學生課下充分休息,讓學生理解“磨刀不誤砍柴工”的道理,建議學生在課間到室外去活動,散散步,聊聊天,以便為下一節(jié)課的高效學習打基礎。

把握最佳教學時間。據心里學家研究,一節(jié)課學生思維的最佳時間是上課后的前5分鐘到20分鐘。所以,課堂教學要提高效率就要把握時間分配。我根據不同課型安排教學過程,調整教學方法,保證在最佳時段內完成任務、解決關鍵問題,然后在通過精心設計的練習或討論等,使教學過程一直向著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方向進行,保證學生在不同時間內均有所獲。

有容乃大、無欲則剛,做不了參天大樹,我甘做一棵小草為大地獻上一抹新綠,即使化作塵埃,我也愿意讓大樹更高更大?!耙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長路漫漫,對于未來,我堅信:在追求理想、實現(xiàn)理想的征途中,我度過的將是一個無悔的人生!

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篇二

在實施新課標的`過程中,廣大生物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幾大誤區(qū),這對于在課堂教學中能否真正把新課標的精神貫穿到實際的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作者:郭士望作者單位:濮陽市第一中學,河南,濮陽,4570010刊名:考試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35)分類號:關鍵詞:新課標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四大誤區(qū)

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篇三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梧州市第五中學)。

摘要:有效教學是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獲得發(fā)展。教師以趣搭橋,利于提高初中生物課堂的有效性。教學中教師采用喜聞樂見的形式,創(chuàng)設樂于學習的情境,對誘發(fā)學習的動機,調動學習的積極性,開發(fā)學生的智能以及提高學習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有效教學;教學有效性;以趣搭橋。

有效教學是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獲得發(fā)展,學生在課堂中有無獲得進步是檢驗教學有效性的唯一指標。以趣搭橋,利于提高初中生物課堂的有效性。“喜歡”和“愉快的思考”是支配學生長期努力的動力和精神支柱。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創(chuàng)設學生樂于學習的情境,對誘發(fā)學習動機,調動學習積極性,開發(fā)學生智能以及提高學習效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結合本人的工作實踐,以下是對以趣搭橋,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種策略的簡單闡述。

一、靈活運用教法,多角度、多手段激發(fā)興趣,提高課堂有效性。

若上課之初,學生的積極性調動不起來,對所學內容興趣索然,那么課堂內就不能充分收到效益,長時間單一的練習,學生也容易出現(xiàn)“高原現(xiàn)象”。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靈活運用教法,通過教學手段的新穎性、多樣性和趣味性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如,講反射弧的內容時,“擊鼓傳球”的游戲方式對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效果顯著。我們可以請每組的第一個同學擔當感受器,中間一個同學為神經中樞,最后一個同學為效應器,其余站在同學神經中樞兩側的同學分別為傳入神經和傳出神經,從第一個同學開始向另一個同學傳紙團代表神經沖動的傳導,鼓聲開始,紙團快速傳遞。活動中,有些小組的紙團能順利傳遞,有的小組的紙團掉落地上,傳遞無法繼續(xù)??吹接螒蚪Y果,學生興趣盎然地問到游戲與反射弧之間的關系。在教師的解釋中學生領會到:如果紙團順利到達最后一個同學,則說明反射弧五個環(huán)節(jié)完整,就可以完成反射活動,如果中間某個同學出現(xiàn)失誤接不到紙團的話,那么紙團則無法到達最后的效應器,這就說明了反射弧進行反射的過程中五個環(huán)節(jié)是缺一不可的。通過游戲調動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收效自然也就大了。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課堂中教學手段的變換、角度的切換等不宜過多過濫,要從學生實際和教學內容出發(fā),否則容易弄巧成拙、本末倒置。

二、構建歡樂和諧課堂,參與體驗激發(fā)興趣,提高課堂有效性。

在課堂教學中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氛圍,會增強學生自覺參與的欲望,這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之一。如,教師授課生動形象,機智詼諧,妙語連珠,動人心弦,這種充滿樂趣的課堂教學必然會激發(fā)學生樂學的情感。有時一個生動形象的比喻,以趣搭橋,會給學生以無限的啟迪。如,講授反射這個概念時,適時地批評一些開小差的同學,只要這些同學一端正坐姿,教師馬上可以指出這就是“反射”,教室里一陣會意的笑聲使學生容易變機械模仿為心領神會,課堂效益在樂中容易達到最佳的效果。

三、鼓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發(fā)興趣,提高課堂有效性。

有艱辛的探索、攀登,才會有成功的樂趣。教師應鼓勵學生自主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交流等活動,在自主探索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識與技能、思想和方法,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他們學習的自主能動性。如,在探究《食物的作用》時,可讓學生根據食物成分表和中學生每天應當攝入的各類營養(yǎng)物質的量,查找自己每天所吃的食物的各種成分,然后分析自己的膳食是否合理,是否能保證身體健康等,還能親自為父母設計食譜呢。通過具體實踐讓學生獲得了成功的喜悅,以趣搭橋,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四、積極參與實踐,體驗應用激發(fā)興趣,提高課堂有效性。

只有將生物與現(xiàn)實背景緊密聯(lián)系起來,才能幫助學生真正獲得富有生命力的生物知識,才能喚起學生親近生物的熱情,體會生物與生活同在的`樂趣,獲得發(fā)展。因此,教學中應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在講環(huán)境保護時,教材中介紹了環(huán)境污染的原因、如何保護環(huán)境,教師可帶領學生親自去調查學校附近的環(huán)境保護情況,進行分析和評價,并且向當地政府提出保護環(huán)境的書面建議。這些內容均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樹立環(huán)境保護意識,從而使學生具備適應現(xiàn)代生活的能力。

五、精心設計練習,感受成功激發(fā)興趣,提高課堂有效性。

初中生的注意力的穩(wěn)定性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強的。在教學中我們如果適時、適當地安排一些兼顧趣味性和層次性的練習,穿插于教學之中,能激發(fā)學生的投入熱情,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例如,“為什么施肥過濃植物會出現(xiàn)萎蔫現(xiàn)象?”“園藝上為啥常對側枝加以取舍,就可以造成一定形狀的樹冠?”等。這些問題能使學生在趣味中思考,鞏固所學。此外,在教學中根據學生實際分層次設計,能讓學生感受到“跳一跳就能夠摘到桃子”的樂趣,以調動各層次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好學、樂學。

綜上所述,要提高初中生物課堂的教學有效性,就要以趣搭橋,從兒童生理、心理特點出發(fā),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和平臺,體驗成功的快樂,感覺自身的價值,這種做法具有良好的教學效果?,F(xiàn)代中學生物教師必須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和業(yè)務素質。在實踐中不斷地改進,搭建趣味橋梁,才能真正提高初中生物課堂的教學有效性。

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篇四

一、有效“講授”

有效“講授”的前提是吃透教材,定準目標。首先要熟悉和理解生物學科課程標準的要求;其次,要吃透教材,明晰教材的知識脈絡、邏輯結構及各個知識點、能力點,在此基礎上,結合學情,明確每節(jié)課的三維目標。然后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思維特點及身理心理狀況的分析,再結合教學的重難點,找準切入點來進行有效教學設計,以學定教。

有效“講授”要保持與學生能力相適應的“教學節(jié)奏”,給學生留出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能有效地記住、理解某些知識并形成相應的價值觀。

有效“講授”中,教師要注意要有效地“提問”并“傾聽”學生的聲音,使教學保持“互動”,有效地激發(fā)學生“投入”學習。

二、有效“提問”并“傾聽”

有效教學基本狀態(tài)是對話式的、互動式的。在這種對話式的、互動式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講授,但不能總是只有一個聲音。而教學是否出現(xiàn)和維持某種對話式的、互動式的狀態(tài),取決于教師是否能夠有效地“提問”。

首先提問的時機要合適,要選擇合適的知識點和知識點的適當視角作為提問的切入點。通常,應選在知識的重點、難點和關鍵處,如新舊知識的銜接處、過渡點以及容易產生矛盾和疑難的地方。其次設計課堂提問時應把握分寸,注意難易適當。如果太難,致使大部分學生對問題茫然失措,將會失去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但是如果問題太簡單,連差生都不用動腦筋就能回答,那么成績好的學生聽來肯定是索然無味。因此課堂提問,要面向全體,照顧大多數。而對同一個知識點的提問應注意設置問題的梯度,由易到難?!皢栴}”的有效性還在于音調的變化、重讀、詞的選擇及問題的語境。教師在“提問”之后,給學生留出足夠的“等待”時間;為學生的回答提供及時的反饋;關鍵的策略是,要讓學生感覺教師在等待和傾聽。

三、有效“激勵”

課堂激勵評價,能使學生在心理上獲得自信和成功的體驗,激發(fā)學習動機,誘發(fā)學習興趣,進而主動學習,提高學習成績。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在學生回答完問題后,及時給予評價。對于創(chuàng)造性的回答,予以贊美;對于正確的回答,予以表揚,尤其是那些有進步的學生;對于膽小怕羞的學生,予以鼓勵;對于一時答不上來的學生給予希望,希望下次能回答好,從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對本學科產生興趣。只有通過不斷提問、不斷鼓勵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學好知識。教師要經常鼓勵學生發(fā)表不同的見解,特別是不同于教師和教材的見解,改變學生總是跟著教師和教材轉,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局面,使學生敢于打破思維定勢,發(fā)展求異思維。

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篇五

[摘要]實際教學中很大一部分學生對這門學科不重視。學生的心目中把生物擺在“副科”的位置,教師要求他們課后再花時間去復習是不可能的,因此提高生物課堂的教學效率,讓學生在有限的45分鐘內盡可能的記住重要知識點是最切實可行的方法。

新課程改革理念下,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是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中招考試中生物分值的降低,導致初中生物被大家忽視,但對整個社會和學生來說生物卻是一門十分有用的學科。對此,我們生物老師更要充分的利用課堂,讓課堂充滿活力,讓學生能樹立正確的科學觀點,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也是保證和提高教學質量的最基本的條件。我們必須要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充分發(fā)揮生物學科的教學特色,激發(fā)學生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如果喜歡生物,愿意去學,那么自然就能集中精力,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效率就能提高。眾所周知,生物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學科,各種各樣的生物學實驗為學生提供了認知的學習背景,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借助實驗還可以訓練學生的科學思維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能力(如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因此在生物課堂教學中充分開展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能豐富課堂教學,給學生形象、生動、真實感,提高課堂的效率。

另外,生物教學中為了避免枯燥,教師可以利用實物、標本、模型等直觀教具,也可以利用投影、視頻等,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變復雜為簡單,吸引學生注意力,是他們處于一種快樂的學習情緒中,從而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提高生物教師自己的專業(yè)修養(yǎng)是提高課堂效率的前提。

有效教學理論認為:教學的有效性=教學內容總量×學生接受內容的百分數。由此可知,有效性的教學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教學內容,二是教學對象。實踐證明,有效性教學的決定因素,并非教學內容,而取決于教學對象――學生,即學生對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專注性。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學會提高學生對課堂學習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其認知智慧增值。我認為,要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應該從以下幾點做起。

備課的重要性。教學計劃靠每一節(jié)課去落實,教師沒做好教學的準備工作就可能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下降,從而降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充分完善地備課,可以說是教學過程成功的關鍵因素。要把一堂課備好是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的,要查閱大量的優(yōu)秀教案,吸取別人的可取之處又不能完全照抄照搬,因為課堂上教師面對的是變化著的有差異的學生,而不是死板的被灌輸知識的學習機器。備課的關鍵。是教師要在把握教學重難點的情況下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不僅要備教材、備教法,還要備學生,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選擇教法和突破重難點。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主導。作為教學主體的學生在課堂上是否能夠精力集中、思維活躍、獨立思考并且善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就要看教師能否把教學意圖轉變成學生的行動。教師在備課時應該多收集一些與課堂知識有關又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的'例子,還有一些演示實驗讓學生感覺生物知識能學以致用,每堂生物課都能讓他們耳目一新,豐富自己的見聞,充實自己的生活經驗,從而就可以提高學習興趣。有了興趣才會有動力,才會有學習的積極性,最終在學的方面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2.啟發(fā)探究的課堂是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效率的重中之重。

要上好一堂課,教學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備課只是教師走上講臺的重要鋪路石,而且能走上舞臺不代表就有能力表演,把一堂課上好才是教學過程的重中之重。教學方法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途徑,有效的教學需要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實現(xiàn)?,F(xiàn)代教學論認為,在教與學雙邊活動中,學生是認知活動的主體,學習者在認知活動中發(fā)揮著主體作用。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活動是最好的教學方法?,F(xiàn)代社會是一個終生學習的社會,作為教育者,不僅要讓學生學會知識,注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使他們會學知識。

有效的教學方法應是有學生思維的積極參與,當前的教學改革積極倡導學生的參與,倡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這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學生的參與應以思維的參與為核心標準,并不是以課堂的“熱鬧度”為衡量標準。有些課堂學生看起來沒有太多形式上的參與,但卻是在積極的進行深層思考,有其思維的參與。有的課堂教學看似熱鬧非凡,學生個個參與,但是只是一種形式上的參與,被教師牽著鼻子走,沒有自己的見解,思維活動只停留在淺層次上。從這兩種形式上的“參與”可以看出學生思維的積極參與加上踴躍討論,會大幅度提高課堂的有效性。要讓學生積極多思善辯,學會學習是關鍵,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不能搶本屬于學生在課堂預習、消化、吸收的時間,討論時間更是要充足,讓他們由“學會”到“會學”。

3.講練結合,鞏固課堂教學效果。

反饋練習是檢驗本堂課內容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對于初中的學生,課后布置練習往往不能落實,因此盡管課時有限,教師也要盡量合理安排,講練結合,當堂反饋。反饋當堂化能夠迅速檢測效果,薄弱的地方可以通過布置學生閱讀教材或是通過課后的練習再作鞏固,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初中的生物教材每一節(jié)后都有一份課后練習,但聯(lián)系的設置不一定是講完課后,我常常把它們穿插在課堂中,講完一個知識點就適當利用后面的習題,這樣不僅馬上鞏固,而且能讓學生“學以致用”,解決實際問題,增加學生的成就感。有時我也會在一上課的時候就布置一些練習,用來復習前面的知識,引入新課。習題的設計是提高初。

4.用幽默的語言營造輕松的課堂氣氛。

課改需要好的課堂氣氛。師生在愉悅的情境下學新知,探奧秘,增本領,往往事半功倍。好的課堂令學生如沐春風,如飲甘泉,人人輕松愉快,個個心馳神往。課堂氣氛的調節(jié),教師起到致關重要的作用,而教師的幽默更有著不可缺或的效用。我在講課的時候會適當的運用較通俗生動的語言,批評學生的時候盡量做到既提醒又不失風趣,這樣能有效地打破課堂上的平板氛圍,使課堂氣氛生動活潑,讓學生愛上生物課堂。

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篇六

有效備課要求教學目標明晰、具體、精確傳統(tǒng)備課中常用了解、掌握、理解等動詞描述的教學目標,學生因太抽象而不知所措。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課標已不同于傳統(tǒng)的教學大綱,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等方面的“三維目標”應達到怎樣的“度”,需要準確了解。備課時應盡量用知道、說出這樣的動詞。生物學科注重實驗和實踐,因此課前的準備更應該充分、有效。課前準備好上課要用的標本,給學生布置課前預習的學案。如:在講《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一課時,我準備好了兩個學生共用一臺顯微鏡。由于學生對顯微鏡非常感興趣,因此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對于剛接觸生物的初一學生來說,無形中提高了對生物學科的興趣。

教師要立足于改進課堂教學行為,精心上好每一節(jié)課――實現(xiàn)有效教學。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探索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從學生學習、成長的角度出發(fā),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和環(huán)境,設計并實施教學,促進學生生動活潑的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上好第一節(jié)課是開啟學生學習興趣的大門,成功有效的第一堂課,決定了以后學生對生物這門學科的興趣取向。如何使學生了解生物學及生物與生活、生產、醫(yī)療衛(wèi)生等領域的應用呢?首先要用視頻、動畫的形式展示這方面的內容,然后讓學生暢所欲言,通過角色扮演、演講(我曾養(yǎng)過的……動物)等形式來使學生體會到豐富多彩的生物學知識,了解到更多生物的奧秘。

由于初中學生的知識結構不夠完善,特別是理化知識的匱乏,一些教學的難點學生更是不易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初中進行生物課堂教學有一定的難度。對于這些內容要做必要的講解,由于課堂的時間有限,不可能所有的時間都來探究,因此教師的精心設問、精講點撥不可缺少。實現(xiàn)“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轉變。教材中設置的一些資料分析、實驗探究等,沒有固定的答案,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了也可能不會回答,所以不能照本宣科,要通過實驗探究,從現(xiàn)象探究事物的本質。

重視做好演示實驗;上好學生分組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三是引領、指導學生進行自主設計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和交流合作的意識;四是重視課外實驗,使實驗與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五是教師要善于用小實驗、小制作等方式為學生解惑釋疑,最終引導學生養(yǎng)成用實驗解惑釋疑的習慣;六是教師要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生產實際、以及現(xiàn)代應用技術緊密聯(lián)系,突出知識的應用。

課程資源――不僅來自教材,也來自教師和同學的交往、各種媒體、網絡及日常生活,即凡是能讓學生獲得知識、信息、經驗、感受等的載體與渠道,都是學生學習的有效資源。學校開發(fā)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蘭文化,學生通過親手種蘭、養(yǎng)蘭等活動,既陶冶了情操,培育了蘭之精神,又豐富了生物的知識,更加深了學習生物的興趣。

3.有效設計練習題。

練習題設計要有針對性;利用空余時間,網上尋找習題,經過篩選,自己編輯了一課一練,重在基礎知識的訓練。課前準備好預習的學案,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本,解決一些基礎知識。練習題設計要有層次性,關注測查不同程度學生的學習。作業(yè)布置分層結合,視學生實際及時調整各層次學生的作業(yè)數量及難度,具體包括鞏固性作業(yè)和提高性作業(yè)。例如:在設計《人體內物質的運輸》這課練習時,整體水平較弱的學生,主要完成血液、心臟、血管的結構功能特點,血液循環(huán)的組成等基礎題,這樣有利于提高他們的信心;整體水平較好的學生完成提高題,如:靜脈輸液時,舌尖為什么感覺甜的,葡萄糖是經過怎樣的途徑到達舌尖的?以加強對知識的強化,少做一些重復性機械題,同時要多布置一些拓展性、發(fā)散性題目。練習題設計要有聯(lián)系實際問題突出知識的應用。生物學科本身就和實際問題息息相關,在生物練習中設置一些資料分析題目,對于學生各方面知識拓寬非常有效。例如:在講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時,通過對溫室效應、酸雨等一些當今突出問題進行考查,使學生認識到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和學習生物的重要性。

4.注重對課堂的自我評價和課后的反思。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教師注重學生課堂的動態(tài)表現(xiàn)和分析評價課堂教學活動,能夠促使教學的有效改進,使學生成為有效教學的“主體”;而課后思考與教學后記是有效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能持續(xù)有效教學的保證,也是教師自我學習、自我成長的有效手段。如果教學準備和教學實施是直接影響教學效益的因素,教學反思和評價則是通過對上一階段的教學進行總結,為提高下一階段教學效果打基礎。所以說教師的反思和孜孜不倦的治學態(tài)度能夠給有效教學注入“活性酶”。這就是教學思考和評價行為應該貫穿整個教學活動始終,包括教學活動之前、教學活動過程中以及教學活動之后的原因。

通過幾年來的生物教學實踐,使我認識到實施有效教學是提高生物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教師要努力作好本職的工作,充分利用生物學科的優(yōu)越性,把課堂還給學生。通過實驗探究、課外實踐活動、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充分讓學生了解生物學發(fā)展的前景,感受到生物學科獨特的魅力,以激發(fā)學習生物學知識的學習熱情,從而挖掘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從知識、情感、價值上盡情的享受課堂、享受生活,從而達到有效的課堂教學。

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篇七

(上海師范大學王鐸全)。

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已經50周年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剛剛結束的時候,美國歷史學家內文斯(allannevins,1890―1971)曾經說過:“人類經過了世界大戰(zhàn)的洗劫,現(xiàn)在正好像一條經歷了暴風雨的大船又再度駛向一個未知的大海。水手們需要觀察星座,校正航向,而歷史學與歷史教育正是懸在天上的星座。”50年過去了,當我們回首往事的時候,不禁要問:歷史學和歷史教育是否成了“懸在天上的星座”,起到了校正航向的導航作用?作為一名歷史教育工作者,是否充分注意到并發(fā)揮了歷史教育的功能?本文不可能全面地討論這一問題,僅就中學生歷史意識的培養(yǎng),談談自己的看法與認識。

歷史教育中歷史意識的培養(yǎng)已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在各國的歷史教育目標中,均注意到歷史意識的培養(yǎng)問題。由國家教委頒行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歷史教學大綱》(試用)中明確指出:“歷史教學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進行國情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對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起著積極的作用?,F(xiàn)實是歷史的延續(xù),只有了解歷史,才能更好地了解今天和展望未來?!辈⒁?guī)定要“培養(yǎng)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蓖瑫r在各有關部分將這一總的指導思想列入思想教育或能力培養(yǎng)的要求。如對中國近代、現(xiàn)代歷史的教學提出“要引導學生向前看,使他們認識到堅持社會主義是唯一正確的道路”。以及“能運用所學的中國近代、現(xiàn)代歷史知識,在教師的引導下,去正確觀察和認識當前社會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在世界歷史教學中,提出“要樹立奮發(fā)向上、積極改革、追趕先進的精神”、“要樹立放眼世界、虛心學習、取長補短的精神”以及“聯(lián)系當今世界和社會生活中遇到的某些重大問題,運用所學的世界歷史知識,加深理解”等要求。在美國歷史教育目標的構成中,也提出“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思考方法、提高歷史思維能力。通過學習歷史,使學生認識到歷史就是研究連續(xù)性和變化性的.,對當前和將來的每個問題,也只能以那些在歷史上已發(fā)生過的事件和人們的看法為依據,加以理解和認識。這些看法,決定了人們對現(xiàn)實世界發(fā)生的事件的認識水平和行為方式”?!?〕日本的《學習指導要領》提出使中學生“認識各時代對于今日社會生活產生的影響”,“使之從其所處時代與本地區(qū)的關系上去理解現(xiàn)在所繼承的文化遺產,養(yǎng)成愛護和尊重文化遺產的態(tài)度”。90年代日本公布新的學習指導要領,其高中歷史課的目標為“加深對我國以及世界歷史的形成過程和生活、文化領域中的特色方面的理解和認識,從而培養(yǎng)具有對國際社會能主動適應的民主和平的國家與社會的一員所必需的自覺性和素質”。〔3〕可見,各國歷史教育目標均十分重視學生歷史意識的培養(yǎng)。這是因為,形成和發(fā)展學生的歷史意識,需要以歷史知識為基礎,對過去一無所知,或知之不確,就不可能有歷史意識,或不可能形成科學的歷史意識。另外,意識與感知、記憶、想象、思維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與智力的發(fā)展和能力的培養(yǎng)是分不開的。同時,學生歷史意識的培養(yǎng),也滲透著思想教育的要求,愛國意識、民族意識、憂患意識、參與意識等等,都是歷史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意識與實現(xiàn)歷史教育的目標是完全一致的。

[1][2][3]。

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篇八

學的基本任務當中。這里,筆者提出了幾點教學方法。

一、興趣教學。

在平時的教學中,學生明知學習十分重要,但卻不愿意進入學習狀態(tài),不愿去接受學習任務;強迫其學習,又會讓其產生逆反心理。要使學生能主動學習,必須要求教師打造一個和諧的課堂。教師要保持快樂的精神面貌,促使學生學習,從而能親師、樂學。求知需求永遠是學生學習的動力之源。學生求知欲的激發(fā),離不開教師對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在講到種子植物時,可以引用這樣一則謎語:“麻屋子,紅帳子,里面住著個白胖子?!睂W生聽了這則謎語,再聯(lián)系到種子的結構,很輕易地說出了答案。

在生物學的教學中,最常采用的是探究式教學法。學生對事物有天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愿望,學習的進行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種自然傾向的激發(fā),因此,采用探究的學習方法,可以很大的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學知識的興趣。探究性學習的目的在于將學生從單純地接受式學習方式,轉變?yōu)樽灾鲗W習的學習方式;將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yōu)閷W習活動的組織者、參加者和導航員。

按照這種師生組合,教師的主要責任是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并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應用于實踐的機會,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fā)展的過程,促使他們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良好的學習策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初中生物學教材中有許多探究的實例,如“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人的瞳孔大小的變化”、“測定反應速度”等。當然,除了探究式教學法外,還有其他教學方法,如例證法、類比法、角色扮演法等。

三、比較法教學。

賴、相互制約的關系。

四、在教學中實現(xiàn)理論聯(lián)系實際。

合理利用教材內容,培養(yǎng)學生用生物知識創(chuàng)造經濟價值的意識。比如,用“合理密植”、“混合放養(yǎng)”等教會學生如何用較少的資源創(chuàng)造更多的經濟價值;用“影響植物開花的因素”等教會學生如何利用生物知識種植反季節(jié)的蔬菜、瓜果等,根據需要隨時讓各種植物的花朵開放等。學習效果的好壞,與學習動機是否強烈密切相關,作為一名普通生物教師,為了能使自己所講的知識被學生樂于接受,應從學生的心理和思想著手,如果學生意識不到當前的學習與將來生活和社會實踐的關系時,就不可能產生學習的需要,也不能為學習付出足夠的努力。教學必須讓學生明白現(xiàn)在的學習是為適應和改造未來的世界做準備的。只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情感,讓學生樂而為之,這樣才能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真正動腦筋去思考,去探究新知識。

綜上所述,在初中生物學的教學中,只要堅持新課改的精神,落實好新課標,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根本目標,重視學生興趣和思想觀、價值觀的培養(yǎng),就可以促使他們自覺地進行研究性學習,就能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提供強大的推動力。

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篇九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有了問題,思維才有方向,有了問題,思維才有動力。學生提出問題,這是“問題解決”的教學重要組成部分。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的:“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是數學上的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卻需要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因此,培養(yǎng)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是課堂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樂于提問題。

針對小學生求知欲望強、好奇心強等心理特點,在新課導入時,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一些新穎別致、妙趣橫生的問題情境,能夠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迫使學生想問個“為什么?是什么?怎么樣?”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能夠讓學生想問與樂問。

問題情境的設置目的是要促進思維,而《年月日》這部分知識比較通俗易懂,為了促進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本人用講故事的形式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把學生的學習情緒推向一個高潮,在學生的大腦中就會產生很多問題:為什么大頭兒子12年才有三個生日?是不是這幾年日歷上沒有這一天?這時學生就會形成想學樂學,同時伴隨著的是猜想結果的產生與繼續(xù)探究的強列欲望。

二、創(chuàng)設民主氛圍,讓學生敢于提問題。

學生之所以不敢提問,是因為沒有把教師和同學當成與他共同探討新知的伙伴。而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否得以表露,取決于是否有適宜的學習氛圍,有的學生基礎差,膽子小,要在課堂上提出問題確實不容易。因此,教師首先要充分愛護和尊重學生的問題意識,創(chuàng)設一種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當學生提出問題時,教師要信任的目光注視他,當學生提出的問題有偏差時,教師要先肯定學生敢提出問題的勇氣,而后再啟發(fā)、誘導學生提出問題。課堂中要轉變教師與學生的角色,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多用商量的口吻,多用激勵性的語言,允許學生自由發(fā)言,鼓勵發(fā)表自己的獨立見解。此外,教師要采取措施,強化問題的環(huán)境:(1)讓學生形成你問我答的好習慣。(2)不懂的知識在學習小組中討論。(3)設立“問題卡”與“問題專欄”,及時地記載在大腦中閃現(xiàn)的.問題與靈感,并通過問題的交流,使學生時時處于問題情境的氛圍之中。

三、在新知探究中,提供機會,使學生善于提問題。

不會提問的學生不是學習的好學生,學生不僅要學答,而且要善問。

1、提供小組討論的機會,在教材的“重難點處”提問。

教師要圍繞教材的重難點,創(chuàng)設引起學生認識上產生矛盾沖突的問題情境,引發(fā)學生問,通過討論,啟迪思維,培養(yǎng)學生提問能力。

例如: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讓學生計算下列的算式哪些能被3整除:

45÷3=16÷3=32÷3=21÷3=。

81÷3=111÷3=342÷3=212÷3=。

待學生計算完,并對算式進行分組,再組織討論:這些能被3整除的數有什么特點?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這樣圍繞著教材的重難點,不斷討論,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在實踐中提出問題。

又如:在組織學生參加秋游時,先讓學生根據這次秋游的具體情況,擬定秋游計劃,然后問學生:在這次秋游活動中,你們能想到哪些數學問題?因為學生對活動很感興趣,就會積極尋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3、在學生動手操作之后,讓學生提問。

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動手操作能讓學生的思維處于高度的興奮,而且伴隨著手與腦的并用,學生的問題意識特別強,這時教師只要稍加點撥,學生就會產生很有價值的問題。久而久之,學生也就會形成問題意識的習慣。

例如:教學《圓錐的體積》一課,教師可先讓學生進行裝沙實驗,觀察等底等高圓柱與圓錐間的體積關系,通過操作,學生就會產生圓柱與圓錐之間的存在著什么樣的關系的疑問?從而探究出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

4、教師提供開放題,讓學生在異中“問”

課后設置開放題,可以促使學生更深層地思考所學的知識,有利于擴大學生思維空間,把機械模仿轉化為探索創(chuàng)造,開放學生的思路,開放學生的潛能。

例如;在學生學完三角形面積計算后,安排這樣的練習題:用三角板畫一個2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篇十

落實德育理念,提高職業(yè)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質就是要貫徹落實道德教育這是一個重要的概念衡量。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歡迎品鑒!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作為學校德育的重要基石,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筆者從課堂教學實際出發(fā),探討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道德與法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指學生通過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程所獲得的、具有學科特質的學業(yè)成就,是學科課程發(fā)展學生人格品質的集中體現(xiàn),包括思辨精神、守規(guī)意識、價值認同、生活參與等要素。

培養(yǎng)學生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對于打造高效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推進素質教育等,具有積極意義,它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基礎。只有明確了課堂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的地位,才能更好地開展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的探索和實踐;只有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融入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才能真正讓課堂教學高效化、實效化、精準化,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對教材進行適當的取舍和調整,并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fā),充分挖掘源于生活的素材,進而有針對性地篩選、整合具有說服力和典型性的事例,讓學生加以分析,并感悟個中道理。例如,在學習《珍愛生命》時,教師可以通過生動形象的場景和物體引導學生感悟不同生命的特征,激發(fā)學生對不同生命體存在意義的思考和交流,體會其中的精彩之處。在這種直觀形象的感知中,能夠讓學生主動地生成感悟和理解,從而有效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在講述“走進法治天地——法律就在我們身邊”這節(jié)內容時,教師也可以聯(lián)系生活中的一些實際案例,如:15歲的中學生陳某原本是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自從結識了社會上一群游手好閑的“朋友”后,變得無心向學,經常偷東西、打罵同學,最終還因搶劫而被判刑。通過這一案例,讓學生明白懂法、學法、知法、守法的重要性,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法制觀念??梢哉f,社會時政熱點、學生生活實際,都是道德與法治學科良好的學習素材,它們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他們形成良好的認知體系。

道德與法治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應改變原來單一的評價方式和方法,可通過“中學生思想品德評定”“成長檔案袋”“筆試評價”“社會家庭評價”等多方面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綜合考查和評價,盡可能將評價指標細化為不同的層面,既要重視學生知識的積累,又要關注學生能力的提高。教師在進行評價研究過程中,要理清知識、能力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和行為習慣之間的關系,對學生進行知、情、意、行情況的綜合測評,使評價由重知識考查真正向學生的人格發(fā)展、基礎學習、關鍵能力等方面的考查轉變,為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應注重語言上的激勵,保證學生在教師評價下更具有學習的動力。如教師在實施課堂教學評價時,要做到因材施教,對于學困生,要適當降低對知識評價的要求,而側重于對他們學習熱情的贊賞和鼓勵,有意識地培養(yǎng)他們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增強自信心。

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強調的是跨學科的綜合能力,強調知識、能力和態(tài)度的綜合性和整體性。因而,道德與法治課程應立足于學生身邊教育資源的整合,實行“從點到線,從線到面”的發(fā)展路線,還要從學生的各方面發(fā)展來進行拓展,有計劃地選擇教學內容,深化課程體系,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例如,在學習《誠信為本》這節(jié)課之前,讓學生搜集有關誠信的相關資料,并進行學習和體會。之后,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教師對“我國是一個禮儀之邦,為何要恪守誠信的原則”這一問題進行詳解,讓學生了解誠信的重要性。然后,各小組進行信息匯總,并選出代表分享經驗,交流學習成果。課堂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有關誠信方面的話劇表演。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能夠愉快地掌握所學內容,還可以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了解生活各方面的常識。這樣,比枯燥的講授更有意義,效果更好。在學習《民族大家庭》一課時,可以在課前和學生一起搜集生活信息,了解學情,并通過了解學生所好和所需,收集資料,給學生建立一個內容豐富的資料包,然后通過小組學習、展示分享等方式,讓學生參與其中。課堂上,也可以讓學生展示各自喜歡的民族舞蹈,介紹感興趣的民族節(jié)日和民族特色住宅等,讓學生在親身經歷、體驗中感受少數民族民俗文化的多姿多彩,體會少數民族人民的智慧和勤勞。

課堂不應局限于學科,更不應拘泥于教材。在學習內容上,視頻、實物、圖片,甚至聽課教師,都是可以充分利用和開發(fā)的課堂學習資源。在學習形式方面,小組合作展示、學生實踐匯報、校內外文化活動等,都可成為學生學習課程的良好載體。至于教學本身,它不應局限于課堂之上,而應結合課內外,如此,方能進一步彰顯課程的育人價值。

總之,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利用現(xiàn)有教材和資源,結合時政熱點挖掘相關內容,并堅持在教學中引領學生自覺形成價值認同、守規(guī)意識、思辨精神、生活參與等素養(yǎng),逐步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思想政治課程作為德育課程,對于學生們進行本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使學生們能夠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養(yǎng)成良好道德品質有著關鍵的作用。很多人都認為,21世紀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挑戰(zhàn)不是經濟問題也不是技術問題,而是青少年的道德問題。缺乏道德情感沒有責任感的人是不會適應社會的。下面本文就在課堂當中對學生們進行思維引領、對話引領以及情感素材引領及練習引領3個方面來具體談談基于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課堂研究。

1.政治課堂對學生進行思維引領。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必須要關注學生的情感、心理、責任、適應能力、生存能力、綜合能力等多方面的培養(yǎng),只有關注學生們多方面的培養(yǎng),才能更加利于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但是如果想達到這樣的目標,必須要在課堂當中導入有效的思維引導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們在思維碰撞當中體會人生哲理。比如在學習生活與哲學中第五課“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這一哲理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們講解一下在大躍進時期,很多領導為了表明本省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在種糧產糧的過程中收獲很大,謊報真實情況,最后餓死很多人的歷史。比如“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等等這些話語在當時看起來一切都是再平常不過的了,但是讓學生們如今在讀這段話的時候,學生們就會到這句話的滑稽可笑之處,這樣學生們就會很好地體會到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的哲理。在如,在學習生活與哲學中“做好量變的準備促進事物的質變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對學生們進行這樣的思維引導,一個人吃三個饅頭可以吃飽,所以在一般的情況下,他都是吃完第三個饅頭就不吃了,可是,有一天,這個人想只吃第三個饅頭,請問這個人能吃飽嗎?經過教師的提問和學生們的思考,這樣的情況下,這個人是很明顯不能吃飽的,如此一來,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思維引領,可以讓學生們在課堂中明白只有做好量變的準備才能促進質變的道理。

2.政治課堂對學生進行情感引領。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要為學生們創(chuàng)造有深度、有溫度的課堂。首先說深度,有深度就是對知識而言,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要由淺入深不斷深化知識,使得知識問題能夠更具有挑戰(zhàn)性,挑戰(zhàn)學生們的思維,能夠挑戰(zhàn)學生們的智慧。這樣讓學生們在不斷的思考與挑戰(zhàn)當中能夠活躍思維,不斷提高自己的素養(yǎng)。

有溫度就是對情感而言。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要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一些和生活貼近的教學情境,要是在為學生們引入這些教學情境的時候要觸動學生們的心靈使這些問題能夠貼近學生們的生活。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有意識和學生們進行互動。讓學生們能夠分析問題以及分析情感素材,引發(fā)學生們積極思考和探求。并且在課堂當中能夠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在掌握知識的同時,能夠學會做人道理在情感體驗當中升華自己的思想品質,從而提高自己的政治核心素養(yǎng)。比如在學習生活與哲學當中關于做好量變的準備促進事物的質變的時候,教師在課堂當中可以為學生們設置這樣的問題,在平時的學習過程當中,你有哪些不好的學習習慣或者陋習,學生們就會很容易回答出粗心馬虎不認真聽講等,教師在課堂當中繼續(xù)和學生們互動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這些問題都是學生們當中非常常見的小問題,但是正因為這些小問題的不斷累積,導致學生們平時學習不認真學習成績難以提高。在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候,教師要鼓勵學生們能夠不斷做到量變的積累,這樣才能促成質變。

3.政治課堂對學生進行練習引領。

課堂練習是對教材知識補充與延伸。課外練習指的是一些練習冊,在練習冊當中既有一般的基礎題鞏固知識檢查教學效果,鞏固和深化教學觀點,同時又有一些開放題能夠提高學生們的道德認識,提高學生的覺悟。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從生活實際出發(fā),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同時在設計課堂練習的時候也要精心準備。把思想道德素養(yǎng)融入到學生們感興趣的生活領域。這樣可以很好的提高學生們的解題能力,又可以拓寬學生們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比如在學習經濟與生活當中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們布置參與家庭理財的任務。讓學生們能夠和家長一起記好每天家庭消費的內容情況,在最后的時候能夠進行總結,對于自己家的家庭消費能夠分析,通過這樣的教學訓練,可以讓學生們很好地體會到當家才知柴米油鹽貴的道理。在平時的練習當中教師可以融入一兩道政治核心素養(yǎng)內容的題目,先讓學生們自己分析這樣的題,然后教師進行講評,這樣可以很好提高學生們的思想素質,讓學生們在課堂中能夠在練習中能夠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

總之在高中政治課堂當中,教師和學生在一方面面臨高考的壓力下,要系統(tǒng)總結知識點梳理知識點,還要注重對學生們思想道德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高中政治課堂當中,教師要對學生們進行思維引領、對學生們進行問題對話演練和情感素材引領、課堂當中對學生們進行練習引領,讓學生們在練習的過程當中不斷提高自己的素養(yǎng)。這樣才能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在高中政治課堂當中能夠不斷提高學生道德素養(yǎng),教師也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摘要:本文以教師的真實教學實踐為范例,探究了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新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采取了主題式課堂教學模式實現(xiàn)了《新時代勞動者》一課的核心素養(yǎng)目標的達成。

關鍵詞:政治核心素養(yǎng)主題式課堂教學觀。

新高考改革,把“核心素養(yǎng)”作為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xiàn),要求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讓學生學習變得更有意義。我們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定義為“政治認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因此,政治課教學如何在課堂上融會貫通地體現(xiàn)學科素養(yǎng),使得既完成預定的教學任務,又能使學生以主人翁的熱情積極投身于到政治課教學內容上來,是一個全新的挑戰(zhàn)。錦州一高中迎接了這次調整。學校于2017年12月開展了百花課競賽。百花課的要求就是課堂教學應向核心素養(yǎng)立意轉型。我們政治教研團隊在磨課中堅持了這一宗旨。由劉婉婷老師執(zhí)教了一節(jié)以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立意的政治課《新時代勞動者》。

首先,介紹一下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

本節(jié)課的設計是一個中心,六個環(huán)節(jié)。一個中心是突出素養(yǎng)培養(yǎng)。六個環(huán)節(jié)是預習能力檢測導入,作文助寫,小組采訪,合同檢查,素養(yǎng)提升,課后作業(yè)。

第一環(huán)節(jié)預習能力檢測導入:教師總結預習作業(yè)完成情況,抽取優(yōu)秀預習導圖,讓學生講解預習思路。從大家上交的作業(yè)看,完成的不錯,老師從中抽取了一名同學的思維導圖給大家展示一下。這是張明慧同學的作業(yè),下面就請她給大家闡述一下自己的預習收獲。

(同學講解……)。

第二環(huán)節(jié)作文助寫:布置即興作文,題目《我的職業(yè)夢》。

提供三個助寫服務:一是給寫作提綱,二是給寫作素材,三是給范文。讓小組代表展示朗讀作文第一段??偨Y勞動的意義和勞動光榮。

第三環(huán)節(jié)小組采訪:隨機采訪小組代表。讓學生結合第二自然段分析就業(yè)的意義。

解讀十九大報告中有關就業(yè)措施的部分內容,讓學生理解黨和政府對就業(yè)問題的關心和作為。提問:就業(yè)問題的解決靠國家夠不夠?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構建作文第三自然段:如何實現(xiàn)職業(yè)夢。視頻介紹大學生村官秦玥飛的故事。提問,讓學生總結就業(yè)的措施。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合同檢查:給出勞動合同,讓學生分析,是否合理。并派代表畫出不符合勞動者權益的部分,分析原因。給出不當維權案例,啟發(fā)小組討論探究。讓學生總結維權前提、保證、途徑。

第五個環(huán)節(jié)素養(yǎng)提升:總結本課內容,點出學生收獲不只在課本知識,還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樹立。在今天這節(jié)課里,老師扮演了兩個角色,同學也通過一篇即興作文的寫作完成了對我們本節(jié)課所有政治知識的學習。老師希望大家在這節(jié)課里的收獲不只有知識的記憶,更有素養(yǎng)的提高和能力的鍛煉。今天我們每名同學都有了自己的職業(yè)夢,但我們的夢很小,這些小夢終將匯聚成大夢——中國夢,筑夢的途中,有你有我有大家,老師更希望我們同學中能出現(xiàn)國家最需要的大國工匠,十年后,感動中國的人物——老師,等你!

第六個環(huán)節(jié)課后作業(yè):請大家給你的作文,加上一個精彩的結尾。

其次,談談對這堂課的點評。點評的關鍵詞是立意高,模式特,效果好,活動真,觀念新。

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是政治認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識與公共參與。全課設計點明了在我國無論何種職業(yè)的勞動者,其勞動者的主人翁地位。勞動者的權利都是有保障的。使學生認同勞動是光榮的。同時以學生的職業(yè)選擇面臨簽訂勞動合同這一現(xiàn)實問題為抓手,普及法律常識,培養(yǎng)學生維權意識,明白了維權的合法途徑,這就很好地達成了學科素養(yǎng)的要求,核心素養(yǎng)課堂關注的是育人的價值而不是育分的價值。

本課以作文——《我的職業(yè)夢》為主題,堅持以全體學生為本,選擇學生所要面對的真實情境——就業(yè)維權,開展了系列學生活動:(1)、學生自我認知活動,采用霍蘭德職業(yè)測評。(2)學生體驗活動,自我設計職業(yè)夢。(3)學生合作討論合同的合法性活動。(4)學生合作解決就業(yè)維權的途徑等活動。做到了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要求的課程內容活動化和活動設計內容化的統(tǒng)一。同時本課雖為政治學科,但采用了語文學科的作文教學模式(命題,素材,范例)上了一堂別具風格的作文課,這也落實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既重視本學科內的綜合又關注跨學科的綜合。全面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有意義的課堂是讓學生發(fā)生了變化,核心素養(yǎng)課程關鍵是在于學生能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在本課的學習中,學生學會了維權,有了真實的收獲。

有效率是指高效的課堂師生都在動。本課中學生由身動到心動再到動情。這節(jié)課全體學生在動腦動手書寫作文,一部分學生在動嘴積極與教師互動。所有學生在動情,教師選擇了時代性、針對性強的教學素材,大家看完了大學生村官秦玥飛的選擇時知道了個人的職業(yè)夢是小夢,筑造強國夢才是大夢,就業(yè)更是為了我們的中國夢。

有生成是指一節(jié)好課預設在先,生成是關鍵,生成是差異化,是真實,本課設計了教學主題彰顯老師的教學智慧,而在課堂上每個學生的作文都體現(xiàn)了自己的獨特性,這樣的課堂生成是獨一無二的,落實了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要求的共性發(fā)展與個性發(fā)展的統(tǒng)一。

本課聯(lián)系學生生活的真實場景,調動全體學生參與,學生的主動思維得到了提升,師生間合作交流,親切自然。許多主動發(fā)言的學生有了個體的體驗,獲得了學習的樂趣與成功的愉悅。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共同解決問題,也培養(yǎng)了學生共贏意識,這也符合共享經濟大時代的背景。

本課由為考試而教到為理解而教;從單純的學科知識點教學轉到重視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從學科割裂的各自為政的教學到重視課程整合的教學;從關注問題的解答、考點的接受學習到關注問題的解決,提提高學習策略的探究性教學轉型。

尺有所長寸有所短。一堂好課的評價標準是不同的。我們不追求完美的課堂,但一堂課都要有自己的亮點。這樣每堂課因其不完美才需要創(chuàng)新和提升。相信劉老師的這節(jié)課再加入一些思辨的內容以提高學生的高級認知能力,提升創(chuàng)新思維品質。

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篇十一

a.活的種子是指種子的胚是活的。

b.所有的植物都具有種子。

c.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的種子都具有的結構是種皮和胚。

d.利用種子繁殖屬于有性生殖。

a.新引進的物種品質優(yōu)良,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強,成為一定環(huán)境中的優(yōu)勢植物。

b.引種的植物到新的.環(huán)境,發(fā)生了有利的變異,成為一定環(huán)境中的優(yōu)勢植物。

c.引種的植物在新環(huán)境中是珍貴物種,因為人們的保護而成為優(yōu)勢植物。

d.引種的植物在新環(huán)境如果缺乏天敵的制約,會迅速蔓延擴張成為優(yōu)勢植物。

a.利用植物來維持空氣中碳-氧平衡。

b.利用植物來改善當地的氣候。

c.利用植物來為當地生態(tài)系統(tǒng)提供物質和能量。

d.利用植物根的吸收和固定功能,涵養(yǎng)水分,保持水土。

下列關于蕨類植物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蕨類植物一般具有營養(yǎng)器官和生殖器官器官的分化。

b.蕨類植物生活在陰濕的環(huán)境中。

c.蕨類植物植株比苔蘚植物高大,是因為具有了輸導組織和機械組織。

d.蕨類植物的生殖屬于無性生殖。

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篇十二

1、人體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按順序排列應當是()。

a.鼻咽喉支氣管氣管肺b.鼻喉咽氣管支氣管肺。

c.鼻口腔咽喉氣管支氣管d.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

2、下列各項試圖論述用鼻呼吸的優(yōu)點,但有一項不正確,應該是()。

a.鼻粘膜內的嗅細胞可以感受氣味的刺激。

b.鼻粘膜具有豐富的毛細血管,能溫暖吸入的冷空氣。

c.鼻毛能阻擋吸人的空氣里的塵埃。

d.鼻粘膜分泌粘液可以清潔濕潤吸入的氣體。

3、邊說笑邊吃東西,食物容易誤入氣管,其原因是()。

a.氣流沖擊,聲門裂開大b.氣流沖擊,喉腔擴大。

c.會厭軟骨沒能蓋住喉的人口d.環(huán)狀軟骨擴大。

4、人在感冒時,呼吸不暢的原因是。

a.鼻腔粘膜分泌粘液過多,堵塞了鼻腔b.鼻腔粘膜充血腫脹,堵塞了鼻腔。

c.氣管分泌的`痰過多堵塞了呼吸道d.聲帶發(fā)炎腫脹,氣體不能通暢流動。

5、冬天,教室若長時間不開窗,很多同學會感到頭暈,注意力不集中,這是因為教室里()。

a.二氧化碳濃度太高,缺氧b.溫度太高。

c.氧的濃度太高d.病毒和細菌太多。

6、痰生成的部位是()。

a.鼻腔黏膜b.喉腔側壁c.氣管和支氣管黏膜d.食道黏膜。

7、進入血液的氧,通過血液循環(huán)輸送到全身各處的組織細胞內的什么部位被利用?()。

a.細胞核b.細胞質c.葉綠體d.線粒體。

8、用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里吹氣,將出現(xiàn)的變化()。

a.變藍b.變渾濁c.無變化d.變紅。

9、肺泡外纏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網,這()。

a.有利于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b.有利于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

c.有利于氣體在血液里的運輸d.不利于氣體交換。

10、某人平靜時的胸圍長度是85cm,盡力吸氣時的胸圍長度是95cm,盡力呼氣時的胸圍長度是83cm,這個人的胸圍差是()。

a.2cmb.8cmc.10cmd.12cm。

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篇十三

本堂課仍有很多不足之處。例如語言較為平淡,不夠柔和;學生的討論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的主導意識較強,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等等。

總之,我的這堂實驗課只是對探究性實驗教學的一點嘗試,敬請各位領導、專家不吝賜教,批評指正。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篇十四

2、知道綠色開花植物的兩種傳粉方式,能夠舉例說明風媒花和蟲媒花的結構特點和人工輔助授粉的意義。

能力目標

通過識別風媒花和蟲媒花,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實驗和思維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風媒花和蟲媒花”對傳粉的適應特征,繼續(xù)樹立“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

教學建議

知識體系圖解

教材分析

1、花的傳粉方式和風媒花、蟲媒花的特點,是本節(jié)教學內容的重點。植物生長到一定的時間就要開花,花開才能傳粉,傳粉的結果是產生種子和果實。植物的這一系列的生理過程,“傳粉”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

不同的植物,它們的傳粉方式是不一樣的。對于某一種植物來說,傳粉的方式又是相對穩(wěn)定的。植物具有什么樣的傳粉方式,這與植物本身花的結構有關,是長期對環(huán)境適應的結果。只有了解了不同種植物的傳粉方式,才能更好地促進和提高植物的授粉率,為多結果實和種子奠定良好的基礎。

2、從教學的安排看,講到風媒花和蟲媒花的時候,北方的學校已進入了秋季,而秋季開花的植物相對春季、夏季要少得多,給教學造成一定的困難。教師可根據所在地的環(huán)境特點,有計劃的提早安排采集的種類、時間、地點。也可以在不同的開花季節(jié),照些像片,也可以把像片制成幻燈片以備課上之用。

教法建議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開花現(xiàn)象是有一些感性認識的,所以講述時要結合學生日常的生活知識,并要強調開花時花的各部分都已發(fā)育成熟,花被展開,花蕊顯露出來。

對于風媒花和蟲媒花的特征,可以先通過錄像或實物,讓學生進行分析,得出結論。

有的學生誤以為玉米植株上雄花的花粉落在雌花的柱頭上,也屬于自花傳粉。對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弄清自花傳粉的概念,并指出凡是單性花都不可能進行自花傳粉。

建議教師要求學生在異花傳粉植物生長開花季節(jié)進行人工輔助授粉。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時要設置對照植株(即除未進行人工輔助授粉以外,其他方面的情況盡可能相同的植株),只有通過對比,才能看出人工輔助授粉的效果。

教學設計示例

重點:花的傳粉方式;風媒花和蟲媒花的特征。

難點:對蟲媒花和風媒花的觀察和比較。

手段:教師講解與學生分析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式。

設計思想:

對于開花和傳粉的概念,學生本身具有一定的了解,但并不一定準確,所以本節(jié)課通過學生對錄像的觀察和教師的講解,讓學生對這兩個概念有準確的理解,并進行更深一步的了解。

教學過程:(1課時)

一、導入:

復習提問:1、花的基本結構有哪些?

2、花的結構中哪些結構最重要?

組織學生回答,引出本節(jié)課題。

二、講授新課:

(一)開花:

出示錄像:展示花開的時期。

組織學生觀看錄像。

提問:1、你見過哪些植物的花?

2、植物的一生中能開幾次花?

3、為什么不同的植物開花的時間不一樣?

4、有哪些因素影響植物的開花?

組織學生討論、發(fā)言。

講解:

1、各種植物一生中開花的次數是不一樣的。一、二年生植物,生長幾個月后就開花,一生中只開一次花。

2、多年生植物要到一定的年齡才開花,一旦開花后,每年到時開花,一直到死亡。

通過證明植物進行呼吸作用的實驗,使學生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呼吸作用的過程;了解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了解呼吸作用與人類生產、生活的關系。

能力目標

1、通過證明植物進行呼吸作用的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以及比較分析的科學方法的訓練。

2、結合植物呼吸原理的應用性知識,培養(yǎng)學生能把所學知識系統(tǒng)化,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情感目標

1、結合觀察植物呼吸現(xiàn)象的實驗活動,激發(fā)學生對生命科學研究的濃厚興趣,調動其學習生物學的積極性。

2、通過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初步樹立事物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的基本觀點。

教學建議

知識體系圖解

教材分析

本節(jié)的重點和難點是植物呼吸作用實驗的設計和分析,以及呼吸作用的概念。

呼吸作用是植物體的一種重要的生理活動,主要表現(xiàn)在對有機物的分解,產生能量,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呼吸現(xiàn)象在人體的表現(xiàn)非常明顯,但是對植物體有沒有呼吸作用這個問題,學生沒有直觀的感受,往往忽略了植物的呼吸現(xiàn)象。要想證明植物的呼吸現(xiàn)象的存在,最好的辦法就是用實驗來檢驗。所以本節(jié)中設計了三個演示實驗,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對實驗的設計進行分析,培養(yǎng)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觀察演示實驗的同時,可以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的訓練。做完每一個實驗后,在對實驗現(xiàn)象分析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這樣不僅使學生從直觀實驗現(xiàn)象中總結出知識內容,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最終使學生自己總結出呼吸作用的概念。

教法建議

本節(jié)的教學始于對呼吸作用的三個演示實驗的觀察,因此,課前組織部分學生與教師共同完成演示實驗的裝置是十分必要的,同時讓學生做好實驗的觀察和記錄。

在教學過程中,上好本節(jié)課的關鍵之一在于做好演示實驗,并且引導學生根據觀察到的現(xiàn)象,經過分析得出結論。除讓學生觀察到實驗結果外,尚可向學生介紹一些生活中的實例。

在學生認識到萌發(fā)的種子進行著呼吸作用之后,教師一定要強調指出,植物體的其他器官同樣進行著呼吸作用。

在講授呼吸的作用釋放能量時,一方面可以通過演示實驗讓學生進行觀察,另一方面可以通過一些生活實例,如堆積的鮮菜或水果容易生熱等。在引導學生分析種子呼吸生熱的實驗現(xiàn)象時,一要突出說明熱是能量的一種存在形式,以熱形式釋放的能量儲存于有機物中;二要使學生明確通過呼吸作用過程,有機物分解并釋放能量。

學生往往認為植物在白天只進行光合作用,而沒有呼吸作用,到夜晚才進行呼吸作用。學生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誤解,就事情的本身來說,主要是由于綠色植物在白天(光下)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占顯著的優(yōu)勢,而顯示不出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的呼吸作用的緣故。為了證明植物在白天有光的條件下同樣地進行呼吸作用,教師可以做一個實驗來驗證。實驗的做法是:培養(yǎng)一盆黃化苗,把它放在有光的條件下做呼吸作用的實驗,實驗結果證明了植物在白天也進行呼吸作用(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用黃化苗的原因是讓植物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因為沒有葉綠體),這樣就很容易證明植物在白天(光下)也進行呼吸作用。然后,再用這盆黃化苗放在光下幾天后,它又形成了葉綠體,再做同樣的實驗,呼吸現(xiàn)象在白天(光下)就不明顯了。這是因為光合作用的現(xiàn)象掩蓋呼吸作用的現(xiàn)象,也就是呼吸作用釋放的二氧化碳,還沒有來得及釋放到大氣中就又被植物本身的光合作用利用了,而且還遠遠不夠,還必須從大氣中吸入足夠的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產生的氧,呼吸作用卻遠遠地用不完,于是就從葉內釋放出來。這就是植物在白天之所以只吸入二氧化碳和放出氧的真相。實際上,植物體時時刻刻都在進行呼吸作用,只不過是白天的呼吸作用被強烈的光合作用掩蓋了。

3、環(huán)境中的溫度和光照是影響開花的兩個主要因素。有些植物需長日照和高溫才能開花,如蓮;有的植物需高溫暗光下才能開花,如晚香玉;有些植物需短日照和低溫才能開花,如菊花、梅花等。各種植物開花時間的不同,是植物長期適應環(huán)境的結果。

(二)傳粉:

講解:“花開之后,雌蕊和雄蕊暴露出來,就要完成傳粉的過程。那么傳粉是指什么呢?花的傳粉方式都一樣嗎?”

出示投影,組織學生觀察、比較自花傳粉和異花傳粉的特點。

出示錄像:介紹風媒花、蟲媒花的特點。

組織學生總結二者的區(qū)別。

總結:

1、自花傳粉是指花粉落在同一朵花的柱頭;異花傳粉是指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頭上。

2、異花傳粉中包括昆蟲傳粉和風力傳粉。

提問:請比較自花傳粉和異花傳粉,哪一種更具有優(yōu)勢?

組織學生分析、討論。

講解:

從生物學意義來看,異花傳粉植物后代有較強的生活力和適應性,而且植株強壯,開花多,結實豐富。從農業(yè)生產實踐中知道,農作物實行自花傳粉,后代表現(xiàn)不好。

異花傳粉雖然產生活力強的后代,但當遇到不利的自然條件時,傳粉沒有保證或者其它原因造成授粉不均時,就需要人工輔助授粉。

出示人工授粉的掛圖,講解人工授粉的方法。

板書設計:

第二節(jié)開花和傳粉

一、開花:

1、開花的習性:

(1)一年生植物:生長一段時間就開花。

(2)二年生植物:生長到第二年開花。

(3)多年生植物:生長到一定年齡才開花。

2、影響開花的因素:光照、溫度。

二、傳粉:

1、自花傳粉:花粉落在同一朵花的柱頭上。

2、異花傳粉: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頭上

(1)依靠昆蟲傳粉:蟲媒花

(2)依靠風力傳粉:風媒花

3、人工輔助傳粉

探究活動

人工輔助授粉

實驗目的:

1、認識人工輔助授粉在增產上的重要意義。

2、學會人工輔助授粉的基本操作方法。

材料用品:田間開花的向日葵、剪刀、紗布或絨布、厚馬糞紙、棉花。

實驗準備:

把馬糞紙剪成大小與向日葵花盤相仿的圓形,在馬糞紙上鋪墊4~5厘米厚的棉花,中央鋪得厚些,四周可鋪得薄些,在棉絮上蒙紗布或絨布,縫制成凸形撲子,撲子后面再縫一個頂子,以便手握,也可用毛巾疊起代替撲子。

方法步驟:

1、當向日葵開花時,挑選晴朗的早晨(8-11時)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授粉前必須摘去分出的花枝,只留下主干上的花盤,以免營養(yǎng)分散。

2、左手托住花盤,右手持粉撲。把撲子緊貼在花盤上,象撲粉似的輕輕撲幾下,讓花粉落到柱頭上。也可以兩手將鄰近的兩個花盤拉攏,面對面撲粉似地進行授粉。

3、人工輔助授粉必須進行2-3次,這樣做的理由是什么?

實驗結果:

在同樣的管理條件下,經過人工輔助授粉的植株比沒有授粉的植株果實飽滿、產量高。

不同的向日葵在不同的時間開花。同一株向日葵,花盤周圍的花先開,中央的花遲開。因此人工輔助授粉必須連續(xù)進行2-3次。

2、通過分析植物體的結構,以及維管束在各器官里的分布,使學生了解植物體在結構上的整體性。通過分析植物體內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關系及各器官的主要功能使學生從功能上了解植物體是一個整體。

能力目標

2、通過學習受精和雙受精過程,以及果實和種子的形成,使學生繼續(xù)樹立事物是發(fā)展變化的觀點。

情感目標

3、通過學習植物體是一個整體的基礎知識,樹立整體性的辯證觀點;通過了解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的相互關系,樹立矛盾對立統(tǒng)一的觀點。

教學建議

知識體系圖解

教材分析

1、雙受精的概念和過程及受精后子房的發(fā)育是本節(jié)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半p受精”是果實和種子形成的前提。只有徹底弄清楚“雙受精”的概念及過程,才能更好地理解果實和種子的形成。不論是雙受精過程,還是子房發(fā)育的過程,都是動態(tài)的、變化的,而且內容又都較為抽象,學生不能觀察到。學生接受起來確有難度,教師在講這部分內容時,要盡量配合一些教具(如:投影片、動畫片,或自制移動教具、自畫板書等)輔助講解,使學生把這部分知識理解透徹。

2、學生對“受精”“極核”“胚囊”“胚孔”等這些名詞很陌生,要馬上記住,而且還要知道它們的發(fā)育變化情況,對初一學生來說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所以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要注意反復鞏固才能達到掌握的要求。

3、通過前面七章的教學,學生已經學習了植物六種器官的基礎知識,但是,這六種器官之間有什么內在的聯(lián)系?它們是如何組成一個植物整體的?這就是本節(jié)中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本章教材從結構和功能兩個方面分析和歸納出植物體是一個整體。以細胞、組織、器官和植物體為線索,用胞間連絲和維管束來說明植物體結構上的整體性;以植物體六種器官的主要生理功能的聯(lián)系,以及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的相互依存關系來說明植物體功能上的整體性。

教法建議

在講述果實的形成時,為了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和興趣,可以展示給學生幼小的頂花帶刺的黃瓜,從而形象地說明子房在受精之后繼續(xù)發(fā)育,最終成為果實。這里要說明的是,黃瓜的果實屬于瓠果,它不是單純由子房發(fā)育而成的,而是由子房與花托共同發(fā)育而成的。

在講述種子形成的時候,應該注意呼應前面講過的關于種子結構的知識,前面曾經講過的種皮、胚、胚乳都要在這節(jié)課里找到來源。到這里為止,關于綠色開花植物由種子萌發(fā)到種子形成這一整個生活周期的知識就完備了,植物體各個器官的來源也就都交代清楚了。

在了解了果實和種子的形成過程后,可讓學生嘗試用連接線將子房與果實、胚珠與種子的結構聯(lián)系表示出來。然后,通過思考和討論胚珠與種子的數量關系,回答出果實里種子有多有少的原因。

關于植物體是一個整體的知識,可以參照課本中的圖,繪制一張幻燈片,將根尖、葉片、木本莖的結構圖分別繪在圖中根尖、葉片和莖的附近。利用幻燈片進行講解,使學生認清植物體中的各個器官確實是由維管束聯(lián)系到一起的(根尖中開始出現(xiàn)導管,尚未形成維管束,成熟區(qū)以上的部分才逐漸出現(xiàn)維管束,這一點應該向學生講清楚)。通過復習維管束的運輸功能,還能夠把植物體各個器官的生理功能聯(lián)系起來。

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篇十五

以"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為實驗課題,在生物實驗教學中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課堂教學,在實驗過程中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新知識,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以期使得生物實驗教學更為科學和有效。

光合作用是本章的教學重點之一,光合作用對自然界的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轉化都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梢哉f,沒有光合作用就沒有豐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因此,探究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奧秘就成為最具吸引力的課題。學生在學習了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之后,繼續(xù)學習植物的光合作用這一重要的生理現(xiàn)象。通過一系列的實驗設計、操作、探究和討論,使學生對實驗的設計原理、技巧,有更深層次的感悟。通過實驗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學情分析:

初一學生雖然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但光合作用的原理比較抽象。學生相應的知識鋪墊不夠,動手能力較弱,而且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來源之本,通過光合作用的學習,可以使學生從理論上認識到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性。所以本節(jié)知識要用具體的,形象的實驗進行教學。讓學生體驗到由現(xiàn)象到理論的過程,即通過感性認知上升到理性知識。學法、教法分析: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驗科學家們探索光合作用的歷程,激勵他們努力獲得與科學家結論相似的結果,在這節(jié)課中,我把驗證性實驗改為模擬探究實驗,以培養(yǎng)學生像科學家那樣不斷深入思考問題的思維方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初步學會一些科學研究的方法,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和嘗試做“小科學家”的愿望?!短骄烤G葉在光下合成淀粉》是初一學生剛接觸不多的一種探究實驗,而且操作的準確性強,由學生獨立完成有一定難度。對此,在教學中我有放有收,既有老師的指導,又還給學生自由發(fā)展的空間,讓學生獨立進行探究;而且這個實驗也是初一學生第一次接觸這么多種類的實驗用具,第一次點燃酒精燈并隔水加熱。為確保實驗安全、順利地進行,我在課前幾天開始培訓實驗小組長,并強調注意事項,同時設計并印發(fā)實驗報告單給學生,讓他們邊復習探究實驗的一般步驟邊分組填寫: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實驗方案,然后根據設計方案小組長帶領組員提前做好實驗準備工作;可以將各實驗小組實驗準備的過程拍成錄像,作為上課資料。

1、知識與技能:探究綠色植物的葉片在光下進行光合作用,可以產生淀粉,進一步體驗科學探究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在探究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判斷、推理的能力,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探究綠葉在光照下合成淀粉實驗讓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重點:探究綠色植物在光下形成淀粉,光是形成淀粉的條件。

難點:提出問題,應用適當的手段解決問題;單一變量對照實驗的設計。

1

1、先找同學起來讀一下本節(jié)課的目的要求,并對本節(jié)課的材料用具進行清點,然后播放《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視頻文件,通過播放視頻,讓學生了解這個實驗的大體步驟和某些應該注意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2、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驗科學家們探索光合作用的歷程,激勵他們努力獲得與科學家結論相似的結果,在這節(jié)課中,我把驗證性實驗改為模擬探究實驗,以培養(yǎng)學生像科學家那樣不斷深入思考問題的思維方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初步學會一些科學研究的方法,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和嘗試做“小科學家”的愿望。

1、提前指導興趣小組的學生將一盆天竺葵,放在黑暗處2~3天。(啟發(fā)思考:為什么要將天竺葵放在黑暗處2~3天?)。

2、在經過黑暗處理的天竺葵上選取1~2片葉子,用黑紙片將葉片的一部分正反兩面都夾緊。然后將這盆小白菜移到陽光下照射3—4小時。選取的葉子必須大小合適,顏色比較新鮮。(啟發(fā)思考:為什么用黑紙片將葉片的一部分正反兩面都夾緊的目的?)。

3、學生按照下列步驟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完成探究過程。教師巡視指導。

(1)、剪下遮光處理過的葉片,去掉黑紙片,浸入盛有酒精的燒杯中,隔水加熱,使葉片的綠色退去。

在本步驟的操作中,教師提醒學生注意倒入酒精的量以能浸沒葉片為準,三角架上墊上石棉網,大燒杯里倒入熱水并加蓋。用酒精燈的外焰進行加熱,如果高度不夠,可以在酒精燈下墊上書本,保證用外焰加熱。酒精燈用完不能用嘴吹滅,應用蓋子直接蓋上。(啟發(fā)思考:為什么要放在酒精中而不是水中直接加熱?為什么要隔水加熱?)(2)、取出葉片,用清水漂洗干凈,放在培養(yǎng)皿中,滴加碘液。

由于酒精的溫度比較高,可以用鑷子夾取葉片,避免用手直接拿燙傷手指。然后放入清水中來回晃,期間可以更換大燒杯中的水。直到水變得比較清為止。(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這時葉片顏色有沒有變化?)將葉片取出放入培養(yǎng)皿中,不可直接放在實驗桌上,滴加碘液,以免污染實驗桌。(注意:在學生實驗的過程中強調應注意安全)。

(3)、觀察實驗現(xiàn)象:葉片光照部分便藍。

(4)、分析得出結論:

a.光合作用的產物之一是淀粉。

b.光是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注意事項:

a.從上述實驗可以看出葉片見光部分遇到碘液變成藍色。實際是淀粉遇到碘液變藍,說明葉片的見光部分產生了有機物---淀粉。

b.把天竺葵放在黑暗處2~3天的目的是讓葉片內的淀粉消耗完全而便于實驗。c.用黑紙片將葉片的一部分正反兩面都夾緊的目的是讓該部分不見光,易形成對比,驗證光與制造有機物的關系。

d.酒精要隔水加熱,直接加熱不好控制溫度防止發(fā)生危險。

e.碘液對眼睛和皮膚有刺激,使用時一定要小心。

4、整理實驗儀器。實驗教學反思:

由于學生在前面已經學習了淀粉遇到碘液會變成藍色,所以學生能很容易的根據葉片顏色的變化而得出結論。在這里有的學生的實驗現(xiàn)象不太明顯,教師要幫助學生分析其中的原因。探究性試驗強調學生大膽置疑、主動參與、共同合作,在其中設置一些引導性、啟發(fā)性、開放性的問題,學生可以有選擇地進行學習。

*注:請同學們認真預習并完成填寫實驗報告單,本次實驗將成為你成長和進步的真實記錄,相信通過你自己努力、同學幫助、老師的指導,你的實驗會獲得成功,勝利屬于你!

附實驗報告單(下頁):

附件一。

江油市雙河初級中學校生物實驗報告單。

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篇十六

style="color:#125b86">

自從我踏進大莊中學大門到現(xiàn)在,已經十幾年了。在這十幾年的教學生活中,有很多值得追憶和反思的事。

剛為人師那幾天,我心里充滿了興奮,對一切都感到新奇,就連破舊的宿舍房頂上那條裂痕也讓我研究了半天。發(fā)誓一定要把課教好,不輸給老教師。

這十幾年來,我嚴格遵守學校的工作紀律,無遲到、早退、曠工、曠課現(xiàn)象。與同事間和睦相處,對領導十分尊敬。認真鉆研教材、教法,與同組同事一起研討新課改精神。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聽評課活動,認真學習其他教師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精心備好每一節(jié)課,力求上好每一節(jié)課。但教學過程也并不是一帆風順的。

在教學中我盡力讓學生感受到生物知識的美和探究學習的樂趣。但是其他老師對我說:”你這種教法教重點生還行,教普通生非吃虧不可。不信咱們考一次試,看誰考的好。”一比,我無言以對。雖然教研員說探究性學習短期看因準備工作多,探究時間長,顯得慢。長期開展則因注重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究的能力,更會促進學生學會自我管理自我學習不斷進步??墒菍χ攸c生也許有效,對學生來說,怎么行呢?給他們探究時間,他們如用這時間來玩,豈不浪費?我在上課時最大的困難是不清楚學生在玩還是在學。有的學生看來是在聽課,實際上心不在焉,我卻發(fā)現(xiàn)不了。

在聽其他教師講課的時候,益發(fā)注意學生的反應。發(fā)現(xiàn)學生更多的是機械性記憶知識,是在模仿教師分析問題的流程,很難理解問題的本質,可以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學生是否真正理解,老師是否發(fā)現(xiàn)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這些則相當程度上被按部就班的流程和教師不厭其煩的提示講解所掩蓋。我雖然對這種方法有不滿,卻猛然想到:我高中時上的是重點班,自然無法明白普通生的學習。也許他們只能這樣學習,也早就習慣于這樣學習。

我下定決心向老教師學習,并且按他們的教學方法教學。但又發(fā)現(xiàn):這樣的教學,學生學的知識在大腦中不容易扎根,也不容易遷移。遇到較新的問題,往往下不了手。而長期這樣,學生會逐漸喪失主動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最終,我不得不反復講解,費時又費力。

模仿其他教師的教學過程,學生的學習在短期內快速而有效,長期則因學生被動學習而使知識掌握不牢,這就需要反復講解,效率很低。,用這種方式教,自是不如其他教師。但探究性學習,又起不到探究效果,反而更差。因此雖然在教學過程中盡了力,但期末抽考的成績卻不盡人意,這與我的教學態(tài)度和方式大有關系。

我覺得我沒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來考慮問題是我犯的一個很大的錯誤。我以后在備課時要多角度去考慮,盡量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虛心向老教師請教,以便正確把握每一節(jié)課的重難點的講解與突破。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對重點知識的講與練,并做到檢查到位,且做好個別學生的輔導工作。我還要多聽老教師的課,多請老教師聽自己的課,時時改進自己的不足。

隨著時光的不斷流逝,我一天天在成長,不斷正視自己的不足,改正自己的缺點。從最初的興奮新奇到現(xiàn)在的不斷進步,我相信我會真正掌握做一名優(yōu)秀教師所應掌握的一切知識和能力。

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篇十七

1、揭示教學目標。(2分鐘左右)。

【目的】。

讓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

【步驟】。

(1)板書課題。

(2)講述教學目標。

(3)出示達標思考題。

【注意事項】。

(1)制定目標要準確簡明,要從識記、理解、運用三個方面去把握。

(2)講述目標時,語速要慢,讓學生便于領會教師的意圖。

2、指導學生自學。(1分鐘左右)。

【目的】。

讓學生知道自學的內容,自學的要求,自學的時間,自學的方法,以及屆時檢測自學效果的方法,由此讓學生充分體驗獲取知識過程中的艱辛和快樂。

【步驟】。

(1)布置自學的思考題;

(2)布置自學的范圍;

(3)指導自學的方法;

(4)明確自學的要求;

(5)規(guī)定自學的時間及檢測的手段。

【注意事項】。

(1)要根據自學的內容確定自學的方法;

(2)要讓學生清楚的將思考題的大從書中找出來;

(3)要指導學生在疑難的地方做上適當的記號。

3、先學。(10分鐘左右)。

【目的】。

(1)讓學生通過自學活動培養(yǎng)自學能力。

(2)通過學生的口答、板演等方式,檢查學生自學的成果,

暴露學生自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問題進行歸納整理,為后教做準備。

【步驟】。

(1)學生閱讀理解。

(2)學生完成達標思考題。

【注意事項】。

(1)教師要認真督察學生的自學活動,不要流于形式。

(2)對認真自學的學生及時表揚,對態(tài)度不好的學生進行批評。

(3)特別要注意了解,中差生的自學情況,必要時給予指導。

4、后教。(10分鐘左右)。

【目的】。

通過學生的回答,教師進行點撥、更正、補充,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學習品質。

【步驟】。

(1)提問。

(2)學生回答。

(3)教師點撥、補充、更正。

【注意事項】。

(1)教師的“教”應教學生不會的地方,會的就不教。

(2)教師不能就題講題,要講規(guī)律性的東西,要培養(yǎng)學生獲取。

理解和掌握知識的方法。

5、鞏固復習,當堂訓練。(15分鐘以上)。

【目的】。

(3)通過訓練,鞏固知識,強化記憶。

(4)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步驟】。

(1)學生自讀,互相檢查基礎知識的識記情況。

(2)學生完成老師的檢測。

a.布置檢測內容。

b.明確作業(yè)的要求。

c.教師巡視。

d.同桌互閱。

e.信息反饋。

【注意事項】。

(1)教師要認真督察學生的互相檢查和作業(yè)情況。

(2)要重點了解中、差生的情況,采取必要的補救措施,確保人人達標。

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不同,初中生物可分為新授課、復習課、實驗課三類課型。

1、“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在新授課中的應用。

新授課型是生物教學中的基本課型。教學時,教師采用“先學后教、當堂訓練”課堂教學模式的最基本的形式,即集中自學、集中檢測、集中教授的“一學一教”法。其基本應用程序是:

[1]、揭示教學目標,出示目標達成思考題。

(1)出示教學目標,這是課堂教學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教師、學生。

帶著明確的目標去教、學,這樣,整個教學過程有了明確的方向和內容,否則教學就會帶有隨意性和盲目性。

揭示教學目標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a.目標的確定要有層次性。

課堂教學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教育對象,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這就要求我們指定目標時必須分層次進行,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防止學生中存在“吃不飽、吃不了”的現(xiàn)象。應該注意的是,這里講的目標的層次性,并非一定要在目標中寫明好、中、差生所要掌握的目標,而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反饋信息去確定學生所要掌握的目標層次,必要時,教師要在實施過程中對原目標進行補充和完善。

b.敘述目標的語言要簡明準確。

目標的語言必須簡明扼要,使學生一看便知,心中有數;目標的語言必須準確,對知識點如何掌握,掌握到何種程度,表述一定要精確,防止亂用概念,造成混亂,使教學目標的達成出現(xiàn)困難。

c.目標的制定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教師要按照課本的知識體系和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來設計教學目標。

d.目標的達成要具備可行性。

教師在制定目標時必須依綱扣本,保證不超綱,不超教材,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身心發(fā)展的特點。

e.目標的制定必須體現(xiàn)能力的`培養(yǎng)和覺悟的提高。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觀察能力和動手的能力;注重提高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和健康衛(wèi)生意識。

f.示標方法要多樣化。

示標方法不能單一化,以免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影響家學效果。示標可以用小黑板顯示、放幻燈片、教師出示卡片和教師直接口授等方法,同時為學生提供模型、掛圖、標本、實物,為學生自學創(chuàng)設情境,提供線索,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達標信心。

(2)精心設計目標達成思考題。

思考題是達標的主要手段。教師根據教學目標精心設計的思考題,必須典型具有代表性,便于學生掌握目標。

[2]、指導學生自學。

教師指導學生根據教學目標和目標達成思考題閱讀教材,觀察有關的生物標本模型和掛圖。通過自學實現(xiàn)識記及部分理解層次的基礎目標的達成。

教師的“導”主要表現(xiàn)在:

(1)明確自學的內容,自學的要求,觀察的生物標本、模型和。

掛圖,所使用的時間,屆時檢測的方法。

(2)交代自學的方法。如獨立圍繞思考題看書、尋找解疑途徑;

觀察小實驗;邊看書,邊討論,邊解決疑難等等。

[3]、學生先學。

這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初步達標的過程,是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重要階段。教師的“導”主要表現(xiàn)在:

(1)督促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自學,確保完成自學任務。

(2)教師通過行間巡視、個別詢問、板演、大面積交流、討論。

等方法進行調查,最大限度的暴露學生自學中的疑難問題,個別問題個別輔導,同時認真分析帶有傾向性的問題,進行梳理歸類,為“后教“做準備。

(3)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學生學習品質和習慣的。

培養(yǎng),特別是對差生要傾注更多的關注和指導。

[4]、“后教”階段。

學生自學結束后,進入“后教”階段,教師的主導作用表現(xiàn)在:

(1)叫學生自己講,學生講對了,教師給予肯定,不必重復;

學生講得不對或不完整,教師給予更正、補充。注意保護學生發(fā)表意見和看法的積極性。

(2)教師只教學生不會的地方,學生已會的堅決不教。

(3)在教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因勢利導。教師不能就題講題,

只找出答案,而要引導學生去尋找內在的規(guī)律,真正讓學生知其所以然。

(4)教的過程中,教師提問時要照顧學習困難的學生,對他們。

降低適當要求,又學習困難的學生回答簡單的問題,讓他們“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樹立其信心,使他們逐步進步。

[5]、鞏固復習。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認為,遺忘的速度由快到慢。所以“先學后教”階段結束后,為使學生所學知識得到及時消化,就必須進行當堂鞏固復習。教師布置復習內容和方法,學生自主復習;教師行間巡視,督促學生特別是學習困難的學生的復習;學生復習一般采取自瀆、相互檢查、相互討論的方法。

[6]、當堂訓練階段。

經過學生自學,教師精講點撥后,學生已獲得比較系統(tǒng)的知識,但尚未形成技能,教師及時運用預先設計好的達標練習題,從知識的不同層次、不同側面全面的讓學生練習,實際上就是達標檢測,針對檢測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采取補救措施,求得全面的達標。在達標練習中,對有一定難度的題目,可讓學生分組討論,啟迪思維,加深理解。

設計達標訓練題應注意以下幾點:(1)題型要靈活多樣。(2)訓練體要循序漸進具有層次性,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3)要依綱扣本,不超綱,不超教材。(4)對知識點要全面檢查。(5)注重知識點的遷移運用。

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

(1)保證訓練的時間不少于15分鐘。

(2)保證訓練的方式是學生獨立快速地完成,教師不作輔導,

只注意端正學生不良習慣。

(3)在學生訓練時,教師要行間巡視,調查學生(特別是中。

等生和困難生)掌握的情況。

(4)訓練結束后要求學生互閱,作出評價,教師收集評價信。

息進行總結。

1、構建復習目標。

復習課主要有階段性復習課和總復習課,無論是階段性還是總復習課,教師在復習前要明確每一節(jié)課的復習目標。教師應分階段分課編制全面復習講義。復習講義中必須明確雙基目標從識記、理解、運用上去設計課堂復習內容,復習目標不是原有教學目標的簡單重復,而是“溫故而知新”,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系統(tǒng)化提高。

2、指導復習方法。

(1)理解基礎上記憶。對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觀點要求學生先作理解,然后通過閱讀、嘗試回憶,達到長久的記憶。

(2)歸類比較復習。在總復習過程中,通常將相似知識點。

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篇十八

1.通過資料分析,了解空氣質量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2.嘗試了解身邊的空氣質量及空氣質量的相關知識。

3.通過學習討論,了解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因素及防治知識,進而樹立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1.通過收集資料和分析資料,了解空氣質量對人體健康有哪些影響。

2.了解當地的空氣質量,并明確空氣污染的主要因素及防治。

本課目的在于讓學生明確空氣質量與人體健。

治的學習埋下伏筆;而讓學生完成“倡議書”,主要是加深對所學知識的體會,確立環(huán)保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并通過評比展出來宣傳環(huán)保意識,服務社會,使全社會關注人類的生活環(huán)境,共同參與環(huán)境的保護。最后以詩的形式結束新課,可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便于掌握所學知識,同時也為學生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師:前面學習了人體的呼吸,我們知道了人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呼吸,使外界氣體不斷進入肺部,又使體內氣體不斷排到體外。那么,你知道人每天呼吸多少次?又呼進呼出多少空氣?(生感興趣但又困惑。)。

師:回憶上課內容,我們每分鐘呼吸多少次?

生:16次。

師:很好,如果每次呼吸500毫升,那么一天呼吸多少氣體呢?生:(計算)11520000毫升(即11520升)。

師:人一天呼吸一萬多升氣體,可見空氣跟我們的關系十分密切。下面請同學們閱讀資料并思考。

投影:你知道嗎?

(生閱讀思考并小組討論,代表發(fā)言。)。

生:油漆中的有害物質揮發(fā)到空氣中,人把它吸入體內后而引起的。師:好。

生:小孩與老人的抵抗力較差,所以小明和爺爺生病了。

師:對!生病與抵抗力也有關。

生:裝飾材料中也會揮發(fā)出有害物質,影響身體健康,從而致使他倆生病。

師:很好!有沒有其他的看法呢?

生:是房間里沒有通風透氣,使有害物質不能及時擴散而造成的。如果讓有害物質全部擴散后,再住到新房里就不會得病了。

師:有道理。那么第二題呢?

生:是因為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產生了大量的氧氣。

師:對!

生:樹林的空氣里沒有灰塵等顆粒,也沒有有害氣體。

師:很好。

生:植物能釋放出一些物質,有的可以殺菌,有的可以使空氣新鮮。師:對!同學們都回答得很好,從上面的討論學習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空氣質量的好壞與人的身體健康關系很大。請同學們閱讀課本“資料分析”

(1)(2)(3)并談談從中你知道了什么?獲得了哪些信息?說出你的理由?

(學生閱讀思考、小組討論并回答,代表發(fā)言。)。

生:我知道了城市街道的空氣污染較公園等園林處嚴重,所以交通警察的發(fā)病率比園林工人高。城市工業(yè)區(qū)的污染比非工業(yè)區(qū)嚴重,因而工業(yè)區(qū)的發(fā)病率就高。吸煙對人的身體健康危害十分嚴重,但吸煙的人數在增多。

師:你講得很好。

生:我知道了呼吸系統(tǒng)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那是因為空氣被不斷污染,質量越來越差而造成的。

生:呼吸系統(tǒng)的發(fā)病率升高是因為空氣的污染越來越嚴重。

生:可能他們不知道吸煙的危害,或吸煙已經習慣了。

生:他們已經吸煙上癮了,無法戒掉。

生:可能吸煙時有一種快樂的感覺吧。

生:吸煙是為了一些工作的需要,人際的交往或出于被迫無奈。師:你們分析得都很有道理,但必須明確吸煙是危害健康的。那么,有沒有哪位同學因好奇也吸過煙呢?請舉手。

(有好幾個學生舉起了手,師甚感驚訝但又很沉著。)。

師:噢!我班有好幾位學生也吸過煙呢!那么,請你們談談吸煙的感受與體會。

生:我吸了一口就吐掉了,吸煙很嗆。

生:吸煙喉部難受,不舒服。

生:我吸了半口就咳嗽起來,嗆人。

生:吸煙不僅嗆人,而且熏得我流淚。

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篇十九

生物“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立足課堂,開發(fā)課本中自主創(chuàng)新的成分和潛力,全組生物學科任教師一起,群策群力,積極探索新教材的各種教學模式,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們總結了“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旨在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探究能力。

目的:讓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

步驟:(1)板書課題(2)講述教學目標(3)出示達標思考題注意事項:

(1)制定目標要準確簡明,要從識記、理解、運用三個方面去把握。

(2)講述目標時,語速要慢,讓學生便于領會教師的意圖。

目的:

讓學生知道自學的內容,自學的要求,自學的時間,自學的方法,以及屆時檢測自學效果的方法,由此讓學生充分體驗獲取知識過程中的艱辛和快樂。

步驟:(1)布置自學的思考題;(2)布置自學的范圍;

(3)指導自學的方法;(4)明確自學的要求;

(5)規(guī)定自學的時間及檢測的手段。

(1)要根據自學的內容確定自學的方法;

(2)要讓學生清楚的將思考題的答案從書中找出來;

(3)要指導學生在疑難的地方做上適當的記號。

目的:

(1)讓學生通過自學活動培養(yǎng)自學能力。

(2)通過學生的口答、板演等方式,檢查學生自學的成果,暴露學生自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問題進行歸納整理,為后教做準備。

步驟:

(1)學生閱讀理解。

(2)學生完成達標思考題。

注意事項:

(1)教師要認真督察學生的自學活動,不要流于形式。

(2)對認真自學的學生及時表揚,對態(tài)度不好的學生進行批評。

(3)特別要注意了解,中差生的自學情況,必要時給予指導。

目的:

通過學生的回答,教師進行點撥、更正、補充,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學習品質。

步驟:(1)提問;(2)學生回答;(3)教師點撥、補充、更正.

(1)教師的“教”應教學生不會的地方,會的就不教。

(2)教師不能就題講題,要講規(guī)律性的東西,要培養(yǎng)學生獲取理解和掌握知識的方法。

目的:

(1)通過訓練,鞏固知識,強化記憶。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步驟:

(1)學生自讀,互相檢查基礎知識的識記情況。

(2)學生完成老師的檢測。a.布置檢測內容。

b.明確作業(yè)的要求c.教師巡視。

d.同桌互閱e.信息反饋。

注意事項:

(1)教師要認真督察學生的互相檢查和作業(yè)情況。

(2)要重點了解中、差生的情況,采取必要的補救措施,確保人人達標。

二、“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生物各種課型中的應用。

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不同,初中生物可分為新授課、復習課、實驗課三類課型。

新授課型是生物教學中的基本課型。教學時,教師采用“先學后教、當堂訓練”課堂教學模式的最基本的形式,即集中自學、集中檢測、集中教授的“一學一教”法。其基本應用程序是:

[1]、揭示教學目標,出示目標達成思考題。

(1)出示教學目標,這是課堂教學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教師、學生帶著明確的目標去教、學,這樣,整個教學過程有了明確的方向和內容,否則教學就會帶有隨意性和盲目性。

揭示教學目標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a.目標的確定要有層次性。

課堂教學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教育對象,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這就要求我們指定目標時必須分層次進行,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防止學生中存在“吃不飽、吃不了”的現(xiàn)象。應該注意的是,這里講的目標的層次性,并非一定要在目標中寫明好、中、差生所要掌握的目標,而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反饋信息去確定學生所要掌握的目標層次,必要時,教師要在實施過程中對原目標進行補充和完善。

b.敘述目標的語言要簡明準確。

目標的語言必須簡明扼要,使學生一看便知,心中有數;目標的語言必須準確,對知識點如何掌握,掌握到何種程度,表述一定要精確,防止亂用概念,造成混亂,使教學目標的達成出現(xiàn)困難。

c.目標的制定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教師要按照課本的知識體系和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來設計教學目標。

d.目標的達成要具備可行性。

教師在制定目標時必須依綱扣本,保證不超綱,不超教材,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身心發(fā)展的特點。

e.目標的制定必須體現(xiàn)能力的培養(yǎng)和覺悟的提高。注重。

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觀察能力和動手的能力;注重提高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和健康衛(wèi)生意識。

f.示標方法要多樣化。

示標方法不能單一化,以免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影響家學效果。示標可以用小黑板顯示、放幻燈片、教師出示卡片和教師直接口授等方法,同時為學生提供模型、掛圖、標本、實物,為學生自學創(chuàng)設情境,提供線索,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達標信心。

思考題是達標的主要手段。教師根據教學目標精心設計的思考題,必須典型具有代表性,便于學生掌握目標。

[2]、指導學生自學。

教師指導學生根據教學目標和目標達成思考題閱讀教材,觀察有關的生物標本模型和掛圖。通過自學實現(xiàn)識記及部分理解層次的基礎目標的達成。

教師的“導”主要表現(xiàn)在: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2016704.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