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閱讀指導課教案大全(1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5 08:14:05
四年級語文閱讀指導課教案大全(17篇)
時間:2023-11-15 08:14:05     小編:紫薇兒

教案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制定的一種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編寫教案要深入研究教材,了解學生的學情和學習特點,根據(jù)實際情況合理調整教學設計。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例,供大家參考。

四年級語文閱讀指導課教案篇一

1、認識本課生字“昌、駁、宗、庭、槐、狂”6個。積累詞語8個。

2、能正確朗讀課文。

3、了解徐童如法炮制,用他人的方法,幫助他人改正錯誤的做法。學習運用別人能接受的方法勸阻人、幫助人。

一、直接談話,揭示課題。

1、請喜歡樹的小朋友站起來,你們能說一說,為什么喜歡樹?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32課《徐童保樹》。

齊讀課題。

二、了解課文大意,學習新字生詞。

1、聽老師講故事,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小組學習:讀準生字新詞,讀通課文。

3、交流。

(1)(出示)“槐、庭”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出示)讀詞語:聰明伶俐辯駁邀請庭院槐樹吉祥一本正經(jīng)囚禁。

(4)理解詞語:一本正經(jīng)。

(5)分小節(jié)讀課文,正音。

三、再讀課文,感悟內容。

1、老先生為什么要砍掉院中的一棵大槐樹?自由讀課文,找出相關句子交流。

(出示)書中說“庭院天井四方方,方方正正口字狀,院子當中有木,木在口中不吉祥?!崩舷壬嘈胚@句話。所以要砍掉院中的一棵大槐樹。

齊讀第三節(jié)。

2、聽了老先生的話,徐童是怎么回答的?

用直線劃出文中有關句子。

(出示)徐童用囚字的謎語反駁了老先生的話。

齊讀第四節(jié)。

師:如果你遇到這樣一位老先生,你會怎么勸他?

(出示)如果我遇到這樣一位老先生,我會對他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結:用他人的、別人能接受的方法勸阻人、幫助他人改正錯誤。

四、復習鞏固,拓展訓練。

1、分角色,讀課文。

2、找自己的小伙伴演一演。

3、(出示)比一比,再組詞。

鬼()宗()庭()據(jù)()。

槐()鬃()挺()鋸()。

4、(出示)從文中找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吉利()拘禁()辯論()。

5、(出示)照樣子連線。

邀請狂風踏進犯人。

擋住大樹走出庭院。

砍掉客人囚禁困境。

四年級語文閱讀指導課教案篇二

教學目的:

1、通過圖文對照,讀懂課文,知道動物表演的節(jié)目精彩在什么地方。

2、培養(yǎng)學生細表演致觀察圖畫的能力,看圖說話的能力。

3、有感情的讀課文,背誦第四段。

教學過程:

一.過度。

小朋友我們昨天學習了第十五課《精彩的馬戲》。知道了昨天媽媽和我去看了一場精彩的馬戲。那么小朋友想不想也去看一看這場馬戲究竟什么地方精彩呢?讓我們先去看一看猴子的表演。

二.新授。

(一)教學第二小節(jié)。

1、多媒體出示圖一。

(1)說說誰在干什么?

(2)再看看猴子的動作,表情,按順序用自己的話說說,同桌互議。

2、翻開書,我們來看看書上是怎么寫猴子爬竿的。

(1)自瀆課文,我們來看看你讀后知到了什么。

(2)一生范讀,劃下猴子是怎么表演爬竿的。

(3)觀眾看了猴子的表演,有什么反映?為什么哈哈大笑。

3、你認為在讀猴子爬竿這一小節(jié)時,應讀出什么樣的語氣來?

4、學生齊讀這一小節(jié)。

5、你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猴子的表演得很精彩?有~~~~線劃出。

6、讀這寫句子和詞語。

7、總結學法。

(二)教學第三小節(jié)。

1.看圖。(1)圖上畫了什么動物,他在干什么?

(2)黑熊怎么表演,觀眾反應如何?

2.學生按照方法自學。

3.老師檢查作業(yè)。

(1)誰表演的什么節(jié)目?

(2)怎么表演?請一學生朗讀,其余學生看圖理解。

(3)看了黑熊的表演,觀眾又有什么反應?什么是哄笑?這兒為什么用哄笑?

4.這一小節(jié)應讀出什么語氣來,請學生說說看。然后請一個學生示范朗讀,全體學生齊讀。

5.從哪兒可以看出這個節(jié)目很精彩?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直立,小心移動。

(三)教學第四小節(jié)。

1、按自學要求學生自己自學。

2、教師檢查學習效果。

(1)看圖說說贍養(yǎng)表演了幾個節(jié)目?怎么表演的?你最喜歡哪一個?

(2)這個節(jié)目的`名字叫什么?

(3)第一個節(jié)目是怎樣表演的?什么市穩(wěn)穩(wěn)當當?請一個學生上臺來表演一下動作。

(4)山羊還表演了什么節(jié)目?請一個學生來朗讀。

(5)比較:句子1、身子很彎。

句子2、身子彎得像一座拱橋。請學生說說看那一句句子好,哪兒好?(第二句比第一句好,好在它告訴我們山羊身子彎的程度。

(6)這個動作表演是獨一無二的?告訴我們山羊身子彎得程度。

(7)觀眾看了這樣的絕技,有什么反應?什么是喝彩?為什么用喝彩?

(8)你認為這一小節(jié)要用什么語氣來讀?

(9)有感情的讀這一小節(jié)。

(10)找一找精彩的句子。老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穩(wěn)穩(wěn)當當,嬸子像拱橋。

(11)學生背誦這一小節(jié)。

三、復習鞏固。

出示填空練習。

四年級語文閱讀指導課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積累11個詞語和1句句子。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3、讀故事,提出疑問,討論解答。

4、了解山羊憑借勇敢、機智保護了自己。激發(fā)學生臨危不亂,勇敢機智。

教學重點:

讀故事,提出疑問,討論解答。

教學難點:

激發(fā)學生臨危不亂,勇敢機智。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圖片、投影片,

教學時間:1課時。

預習和積累:

1、預習:讀通課文,了解內容。

2、積累:積累10個詞語和兩句句子。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圖片:說說圖上畫了什么?

2、說說我們以前學過哪些和羊有關的課文?《狼和小羊》等等,請學生講故事。

3、填空:()的羊()的獅子。

4、出示課題:35獅子和山羊。

5、讀題,《獅子和山羊》中的獅子和山羊是兇猛和膽小的嗎?

二、讀通讀懂課文。

1、聽教師范讀,要求:圈出生字,讀準字音。

2、出示:這是一只()的老山羊,它()與獅子和豺狗的較量,都能(),使獅子和豺狗成為它的手下敗將。

3、學習生字:詭執(zhí)。

4、指名讀,個別讀,齊讀。

5、理解:詭計:狡詐的計策。

執(zhí)行:實施政策、法律、計劃等。

6、根據(jù)拼音學習生字:

盤算:心里算計或籌劃。

立誓:莊嚴地說出表決心的話或對某事保證。

7、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三、學習課文。分清角色之間的關系。

(一)學習一到六小節(jié)。

1、指名讀課文一至六節(jié),說說這部分寫了什么?

2、齊讀。

3、劃出山羊看到獅子后的心理活動,并讀一讀。

4、指名學生朗讀獅子與山羊的對話。

5、學生質疑,交流解答。

6、有感情地朗讀1-6小節(jié),注意表現(xiàn)出山羊的勇敢、機智,獅子的勇猛、疑惑。

7、集體朗讀。

(二)學習課文7-9節(jié)。

1、自由讀,豺狗聰明嗎?從什么地方看出來?

2、交流。

3、指導朗讀。

4、分角色讀7-9節(jié)。

1、山羊又一次看見獅子,而且還有豺狗陪伴,心里是怎么想的?

2、出示:

你就是這樣執(zhí)行我命令的嗎?我叫你去引10只獅子,你卻只帶1只來。為著你這個罪過,我就該剝了你的皮。

3、這句話是誰說的?他為什么要這樣說?

4、獅子聽了為什么狂怒地朝豺狗撲去?

5、小組討論并交流。

7、師小結:在我們的印象中“羊”總是軟弱、膽小、善良的,但今天我們學的課文中的老山羊卻憑借自己的勇敢、機智保護了自己。

四、復習鞏固。

五、說話練習。

我們讀過不少與羊有關的故事,說說那些羊分別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六、布置作業(yè)。

a:1、抄寫字詞。2、找一篇弱小動物戰(zhàn)勝強大動物的故事說一說。

b:1、抄寫字詞。2、仿照課文,編一個童話故事。

四年級語文閱讀指導課教案篇四

1、認識生字10個,積累詞語2個。

2、正確朗讀課文。

3、學習提出問題,重點:自己提出問題,并和同學討論解決。

4、通過學習,感受童年生活的樂趣,激發(fā)學生留意生活、關心周圍的人的愿望。

1、認識生字10個,積累詞語2個。

2、正確朗讀課文。

3、感受童年生活的樂趣,激發(fā)學生留意生活、關心周圍的人的愿望。

學習提出問題,重點:自己提出問題,并和同學討論解決。

生字卡片、錄音、投影等。

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馬鳴加”嗎?說說有關他的故事。

2、想想你們剛上學的時候,都收到了一些什么禮物啊?

3、揭示課題:6、馬鳴加的新書包(指名讀——齊讀)。

4、他是怎么用他的新書包的呢?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課文的錄音:思考:課文說了一件什么事?

2、自己讀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指名分小節(jié)讀讀課文:(正音)。

4、思考:馬鳴加要上一年級了,誰送他新書包?

5、學習生字:姥、舅、嬸(搞清稱呼的關系)。

三、再讀課文,學習提出問題:

1、學生輕聲讀課文,并提出問題。

2、大組交流,提出問題,在交流時教師作分類反饋。

3、指導提問。

自由讀讀課文,遇到不理解的詞句,先自己聯(lián)系上下文或查字典想想,不明白的可以作上記號。

四、精讀課文。

1、學習“1-6”小節(jié)。

(1)自由讀,想馬鳴加每天換一個書包,結果怎么樣?

(2)以“馬鳴加羞愧難當,真想一頭站進書包里去?!睘槔笇釂?、釋疑。

(3)比如:“羞愧難當”什么意思?

我為什么羞愧難當?什么事讓我羞愧難當?

(4)學生帶著以上問題,自讀課文并討論。

(5)知道課文結合課文解決問題。

2、讀課文,學生字。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習生字:懊、繡。

3、默讀課文,思考:馬鳴加收到了幾個書包?他是怎么用的?

4、讀讀課文:四人小組討論:結果發(fā)生了什么事?最后怎么解決的?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拓展練習。

閱讀一篇課外文章:練習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四年級語文閱讀指導課教案篇五

1、能正確認讀本課8個生字;積累9個詞語:螃蟹、然后、吟誦、頑皮、橡皮、辛辛苦苦、傷心、沙灘、眼淚。會寫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繼續(xù)學習提出問題,試著在閱讀中提出問題。

4、通過學習初步懂得:美好的事物總會有人欣賞,不要為一時的受冷落而放棄。

一、引出課題。

1、師:美麗的大海孕育著無數(shù)條可愛的生命,有頑皮的小丑魚,也有笨重的大海龜。瞧!現(xiàn)在又來了一只——小螃蟹。

2、學習生字:螃蟹(指導用形聲字的方法記)。

3、師:這可不是一只普通的小螃蟹,他可愛寫詩了!今天學的課文就是關于他的。

4、板書課題,指名讀,齊讀。

二、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思考:哪些小伙伴看過小螃蟹的詩?

2、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風、海龜、海浪、白頭翁。

3、學習生字:翁(正音)。

4、自由讀課文,思考:那么多的小伙伴看過他的詩,態(tài)度一樣嗎?然后試著完成填空。

小螃蟹在沙灘上寫了一行又一行的詩,然后輕輕地吟誦???)、()和()不喜歡小螃蟹的詩,他哭了,流下了傷心的淚。()喜歡小螃蟹的詩,他又哭了,不過這次他哭得很開心。

5、交流填空,學習生字:吟(注意右半邊是“今”)淚(積累“三點水”的字)。

三、研讀課文。

(一)研讀課文1——12節(jié)。

1、輕聲讀1——12小節(jié),用直線劃出小伙伴們不喜歡小螃蟹的句子。

2、出示句子:

(1)風一使勁兒,把他的詩全吹跑了。

(2)海龜用肚子當橡皮,把他辛辛苦苦寫的詩全擦掉了。

(3)海浪沒有讀完就說:“算啦,算啦……”把他的詩全沖走了。

3、學習生字:橡。

比較:象、像和橡。

4、師引讀三句話的前半句,并隨機板書:吹跑、擦掉、沖走。

5、用各種形式讀5、8、11小節(jié),師隨機指導。

6、練習說話:此時此刻,如果你是那只小螃蟹,你會想些什么?

7、指導讀句:小螃蟹哭了,流下了傷心的淚。

8、出示小螃蟹第二次哭的句子:小螃蟹又哭了,不過這次他哭得很開心。

學生試著根據(jù)這句話提出問題。(小螃蟹為什么又哭了?為什么這次他哭得很開心……)。

(二)研讀課文13——16節(jié)。

1、輕聲讀13——16小節(jié),用曲線劃出白頭翁是怎么做的句子。

2、出示句子,指導朗讀,并板書:讀、記、告訴。

原來,白頭翁每次飛過海灘時,總是認認真真地讀小螃蟹寫下的詩,她還把它們記在心里,并告訴了很多朋友。

3、指導讀句:小螃蟹又哭了,不過這次他哭得很開心。

5、教師小結,并板書:傷心的眼淚、激動幸福的眼淚。

6、齊讀課文。

四、復習鞏固。

2、指導寫字:“螃蟹”這兩個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四年級語文閱讀指導課教案篇六

1、在語言環(huán)境中認識“嘩、棒、褐、唉、烤、淋、腐、怨、榮、譽”10個生字;在田字格中規(guī)范書寫“棒、烤、淋、怨、榮、譽”;積累本課詞語,并能在老師的提示下初步了解詞語的歸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描寫玉米心情變化的句子。

3、讀文的過程中能嘗試提出問題,并通過釋疑懂得:對自己要有信心,有本領的人一定會被發(fā)現(xiàn),本領越強,用處越大。

一、導入。

1、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2、圍繞課題質疑。

師:讀了這個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生交流師隨機在課題下加上問號。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了解“最后的玉米”究竟是怎樣的玉米。

1、自讀課文,找一找課文是如何描寫玉米的?用直線劃出有關詞語或句子。

2、集體交流,師隨機出示詞組。

胖胖的深褐色的漂亮胡須鮮嫩的、黃燦燦的果實。

胡須干透變白果實像石頭那樣堅硬。

很棒最差(自信心灰意冷不灰心抱怨)。

教學生字:褐你有什么好方法記住它?注意“衣字旁”

3、引導學生初步了解詞語的歸類。

師:請你們輕聲讀一讀這兩組詞組,想一想老師為什么要這樣安排?

生自讀詞組,指名交流。

4、練習說話,感受玉米的內心感受是隨著它的外形變化而變化的。

師:是啊,這一組是描寫玉米外形的,而另一組是描寫玉米的內心感受的。那下面就請你們用上這些詞組,借用老師提供的句式,試著用自己的話來介紹一下玉米的一系列變化。

生自由準備,交流說話:這個玉米真棒啊!你瞧,他,可是后來他,于是他覺得自己是最差的!

師:通過剛才的說話練習,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玉米的感受是隨著它的外形變化而變化的。

三、再讀1~9節(jié),了解玉米的心情變化。

1、出示“自信、心灰意冷、不灰心、抱怨”,引導發(fā)現(xiàn)。

2、快速讀課文1~9小節(jié),找一找哪些小節(jié)描寫了玉米的心情,在相關小節(jié)前做上記號。

師:這些都是描寫玉米心情的詞語,他們就藏在課文的1~9小節(jié)中,下面就請你們快速讀一讀課文1~9小節(jié),找一找哪些小節(jié)描寫了玉米的心情,在相關小節(jié)前做上記號。

3、集體交流。出示相關小節(jié)。

4、同桌互相讀讀這四個小節(ji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5、指名四人讀。教學生字:怨整體認讀音節(jié),讀準字音。

6、齊讀第九小節(jié)。

7、師生配合讀文,了解玉米心情變化的原因。

(1)同桌討論——指名交流。

(2)學生上臺擺放詞語,感受到玉米的心情也是隨著它的外形變化而變化的。

師:那現(xiàn)在老師想把這些心情的詞語也放到黑板上,該怎么放呢?

追問:從這里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玉米心情的變化也是隨著他的外形的變化而發(fā)生變化的。)。

8、師生配合串讀板書。

9、指導朗讀,讀出玉米的心情變化。

師:情況在不斷變化,玉米的心情也在不斷變化著。你們能不能把它讀好呢?那下面就請你們學著剛才老師的樣子,同桌兩人配合著讀讀課文1~9小節(jié),特別讀好玉米心情變化的句子。

(同桌配合讀——指名交流——齊讀)。

10、練習說話,理解“心灰意冷”的原因。

師:是啊,當玉米孤零零地站在田野里時,他越看越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不由連聲嘆氣,不斷抱怨,心里絕望透了。課文就用了這樣一個詞來形容——心灰意冷。讀到這里,請你聯(lián)系課文,用這樣的句式來說說玉米心灰意冷的原因。

生自由準備,交流說話:因為玉米覺得,所以他心灰意冷。

四、學習課文10~13節(jié),通過質疑、釋疑,了解題目的含義。

1、引導質疑。

2、讀文劃句,嘗試釋疑。

師:你們提的問題都很好,那就讓我們讀讀課文的10~13小節(jié),劃劃句子,找找答案,解決了這個問題,對于課題的含義你們就能明白了。

(1)交流、出示§11指名讀,讀出夸獎的語氣。板書:種子。

(2)補充資料,加深認識。

師:為什么留作種子的玉米要最后采摘呢?老師這里有一段資料,請你結合資料,說說原因。

(3)小結。

3、借助板書提示,說說課題的含義。

4、齊讀句子。

師:是啊,留到最后的,不一定是最差的,很有可能是最棒的!

出示道理,師生配合讀,齊讀。

五、復習鞏固,指導書寫。

1、開火車讀詞語,齊讀。

2、指導書寫,重點指導“烤、譽”。

六、第二課時學習內容預告。

師:下一節(jié)課,我們要來嘗試著默寫這節(jié)課積累的一些詞語,還要請你把自己當作玉米,借助板書的提示,把你的經(jīng)歷告訴大家。

四年級語文閱讀指導課教案篇七

這是一篇人物辜事。課文講述了科學家愛迪生的媽媽生病時,利用自己的智慧創(chuàng)造了光明,讓醫(yī)生順利的做完了手術,救了母親。告訴人們遇時要動腦動手。課文共有5個自然段。本文內容生動易懂,敘事層次清楚,有利于學生默讀、復述故事。

課文所展示的情景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有較大的距離,但通過教師抓住文中的多處留白或想象或表演或補白,使學生聯(lián)系生活的已知,進行充分的想象和個性的表達,激發(fā)學生獨特的體驗。

能力目標:學習默讀課文,會復述故事。

認知目標: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情感目標:學習愛迪生從小遇到問題就積極動腦動手,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學習默讀課文。

教學難點:學會復述故事。

教法:引導學生自己去觀察、思考、探究、發(fā)現(xiàn)、獲得。

學法:讀一讀、議一議、做一做、說一說。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初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一、導入新課。

1、小朋友,今天我們學習《晚上的太陽》。齊讀課文。你們覺得奇怪嗎?什么地方奇觀?

2、范讀課文,邊聽邊思考:這篇課文寫的是誰的故事?晚上的“太陽”指什么?

3、簡介愛迪生。

1、各自借助拼音讀課文,圈出生字詞,想想生字詞的`意思。

2、出示生字詞。

請醫(yī)生急性闌尾炎需要無可奈何。

一分一秒擋手簡易。

(1)各自認讀生字詞,同桌相互檢查、正音。

(2)聯(lián)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有那些詞語的意思已經(jīng)懂了,四人小組相互交流。

3、各自輕讀課文,要求讀的正確、流利。

4、指名朗讀課文,相機指導。

5、說說各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相互交流。

6、教師小結。

三、作業(yè)。

1、讀讀寫寫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愛迪生愛動腦筋、善于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精神。

一、復習檢查。

讀詞語。

猶豫、手術、痛苦、發(fā)明、無可奈何。

焦急、呻吟、自豪、智慧、一本正經(jīng)。

二、精讀訓練。

1、讀第一自然段,說說主要內容。

比較:·爸爸請來的醫(yī)生說,媽媽得得是急性闌尾炎,需要馬上做手術。

爸爸請來的醫(yī)生說:“她得的是急性闌尾炎,需要馬上做手術?!?/p>

讀第一自然段。(板書:要做手術)。

2、輕輕讀第二自然段,說說主要內容。

(1)思考:沒有電燈,光線很暗,做手術很危險,當時人們的表現(xiàn)怎樣?

(2)提問:“猶豫”是什么意思?醫(yī)生憂郁的原因是什么?

(3)愛迪生為什么事焦急?課文是怎樣寫他焦急的心情的?

(4)默讀課文,仔細看圖,說說愛迪生是怎樣解決照明問題的。

(5)討論:愛迪生為什么要這么做?

(板書:眼睛一亮利用鏡片反射油燈燈光)。

(6)指導朗讀。

(7)指名讀,比比誰的進步快。

3、體會讀第三自然段的感情(高興地夸獎),指名讀,讀后評,評后在讀。

(1)醫(yī)生為什么說是愛迪生用智慧救了媽媽?

(板書:用智慧救了媽媽)。

(2)用夸獎的語氣讀第三自然段。

什么叫“一本正經(jīng)”?這個詞告訴我們什么?愛迪生的話什么意思?

(板書:要造晚上的“太陽“)。

齊讀第四自然段。

5、師讀最后自然段問:“你們想了解愛迪生發(fā)明電燈的故事嗎?可后找找愛迪生發(fā)明電燈的故事來讀一讀。

6、默讀全文,質疑。

(板書:發(fā)明了電燈)。

三、作業(yè)。

1、《晚上的“太陽“》中的“太陽”是什么意思?

2、找一找愛迪生發(fā)明電燈的故事。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復述故事。

2、寫字指導。

一、復習。

1、愛迪生想的什么辦法來解決手術照明問題的?

2、醫(yī)生為什么說愛迪生用智慧救了母親?

二、默讀課文,復述故事。

1、回憶內容,列出提綱:

媽媽突發(fā)急病,馬上要做手術()想出秒法,手術臺前一片光明()手術成功,醫(yī)生夸獎()鄭重表示,要造“太陽”()發(fā)明電燈,造福人類。

2、互相練習講故事。

3、當眾講故事。

三、寫字指導。

1、出示生字:請急性炎秒擋易需荷筒。

2、學生自主觀察,交流。

(1)“炎熱”的“炎”,由兩個“火”組成。上“火”小,下“火”大。上“火”最后一筆是“點”,下“火”最后一筆是“捺”。下“火”要托住上面的“火”。

(2)“請”和“性”兩個字都有三“橫”。寫三橫的時候,中間一橫最短,上面一橫比較長,下面一橫最長。

(3)“秒”和“擋”,“少”的第一“點”由上向左下點,第二“點”由上向右下點。“當”的第一“點”由上向右下點,第二點是撇點,向左下“撇”。

3、指導寫字。

三、作業(yè)。

1、講講這個故事。

2、找找愛迪生發(fā)明電燈的故事,再讀一讀。

四年級語文閱讀指導課教案篇八

1.認識9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理解昔日、廢墟、疾步、絕望、瓦礫、開辟、破爛不堪等詞語。積累文中關于人物外貌、語言描寫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3.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特點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特點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2課時。

把相關的句子制作成課件。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讀書興趣。

1、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充溢著濃濃的父愛和母愛,父母的愛是慈祥的笑容,是親切的話語,是熱情的鼓勵,是嚴格的要求,請你講一講生活中父母對你的愛。

2、是啊,父母的愛是平凡、樸實、無私的。母愛如太陽,熱烈而溫暖,父愛如海洋,深沉而含蓄?;蛟S,我們并不在意他的存在??墒沁@種平凡的愛在我們生命遇到危險時會創(chuàng)造出驚人的奇跡。今天我們學習《地震中的父與子》,和作者一起去體驗偉大而無私的父愛。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1、輕聲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借助工具書自學生字、新詞。

2、小組合作:學習并互相檢測生字。

3、教師檢測學生生字的掌握情況。

4、指名讀課文,檢測學生是否把課文讀通順、流利。

三、再讀課文,感知文章內容。

1、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事情是怎樣發(fā)生的,經(jīng)過怎樣,結果如何?

2、匯報交流讀書情況,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精讀課文,朗讀感悟,體會情感。

1、自由讀課文,畫出令自己感動的句子讀一讀,并做批注寫出自己的感受。

2、匯報交流讀書體會,隨機指導學生朗讀。

四、布置作業(yè),預留問題。

1、想一想文章哪些地方描寫了這對父子了不起,這些句子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2、為什么文中反復三次出現(xiàn)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知道你總會和我在一起!

板書設計:

了不起。

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知道你總會和我在一起。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回顧課文內容。

2、1994年1月17日凌晨美國洛山磯西北部發(fā)生的這次地震造成62人死亡,9000多人受傷,25000人無家可歸,橋梁坍塌,公路斷裂。繁華的城市瞬間變成一片荒原。是父親的堅定與絕不放棄,在兒子生命遇到突如其來的災難時,創(chuàng)造出了驚人的奇跡。(板書課題)。

二、品讀體驗。

1、讀文章最后一自然段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說一說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2、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包含了幾層意思?從哪里可以看出這對父子了不起,找到相關的句子讀一讀,想一想讀懂了什么?把自己的感受寫在書的旁邊。

3、匯報交流:重點引導學生從下面句子中理解和感悟父親和兒子的了不起,并帶著自己的感受練習朗讀。

父親的了不起:

(1)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說過的一句話:不論發(fā)生了什么事,我總會跟你在一起!(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么?指導學生讀出堅定的語氣。)。

(2)這位父親雙眼直直地看著這些好心人,問道:誰愿意幫助我?(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從這位父親直直的雙眼中,你看出他在想什么?)。

(3)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有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挖到第38小時,他突然聽見瓦礫堆下傳出孩子的聲音:(作者不厭其詳?shù)匕驯硎緯r間的詞羅列起來,從中你讀懂了什么?)。

兒子的了不起:

(1)挖到第38小時,他突然聽見瓦礫堆下傳出孩子的聲音:爸,是你嗎?(兒子憑什么認為來救他們的人是他的爸爸?)。

(2)父親聲音顫抖地說:出來吧!阿曼達。(指導學生讀出興奮的語氣。)。

不!爸爸。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

三.感悟寫法,讀寫結合。

1.引導:這篇課文生動感人。那么,你認為哪里寫得好呢?課文是怎樣通過人物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來歌頌偉大的父愛,贊揚深厚的父子之情的。

讓學生抓住描寫人物外貌、語言和動作的具體句子感悟。

2、今天我們從課文中體會到了偉大無私的父愛,可是生活中不是每個人都能經(jīng)歷這種驚心動魄的事。父母的愛啊就是早起為我們熱好的牛奶,就是上學路上一聲聲的叮嚀,就是風雨中加在我們身上的棉衣每一天我們都感受著父母那種無微不至、體貼入微的深深的愛,濃濃的情。請把這些生活中的小事選一件寫下來,送給你的父母吧!

四、課外延伸,升華情感。

(一)、同學們,在經(jīng)歷了生與死的考驗之后,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團聚了,請大家看大屏幕,這是課文中的插圖,父子倆緊緊地抱在一起,幼小的兒子阿曼達笑得那么開心,這位可敬的父親卻哭了。巨大的喜悅占據(jù)了他的心,這個時候,笑和哭都表達著一種同樣的感情,都表達著這位父與子之間的濃濃的親情??!同學們我想此時此刻,我們每個人都會由衷地對這對父與子發(fā)出祝福的?此時此刻,你會說些什么呢?想一想,同桌之間先互相說一說。

1、對這位父親說:你真了不起,我敬佩你?。?。

2、對這位父親說:你的愛是真心的愛,你的愛給了孩子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這是最寶貴的東西。

3、對阿曼達說:你擁有這樣的父親真幸福呀!

4、對阿曼達說:你真了不起,在那種危險的時刻,你能平靜地等父親來救援,并且先讓同學們出來,這是一般孩子很難做到的事。

5、想對父子說:是你們讓我知道愛的力量有多么神奇。

6、愛和信任是可以創(chuàng)造奇跡的,有了愛沒有做不到的事,像那首歌唱道死神也會忘而卻步!

五、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

父親。

了不起愛。

兒子。

四年級語文閱讀指導課教案篇九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認識6個字。

2、引導學生感受馬戲的精彩,同時了解精彩的馬戲是馬戲團的叔叔阿姨辛勤訓練的結果。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初步培養(yǎng)學生收集資料、處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

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課件。

2、讓學生收集有關動物表演的圖片或文字資料。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你們一定看過動物表演的節(jié)目,結合你們收集的有關動物表演的圖片或文字資料,給大家講講。(學生可展示圖片,看著圖片作介紹)。

動物的表演真精彩啊!今天就讓我們跟隨小作者,再去看一場--精彩的馬戲。(板書課題并齊讀)教師請學生一邊欣賞課件,一邊聽課文錄音。

聽完后,請同學們說一說自己覺得這場馬戲有什么特點?自己感覺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二、自讀課文,學習字詞。

1、借助拼音朗讀課文。

2、認讀生字,讀準字音。

3、多種形式檢查生字詞認讀情況。

(1)學生互相檢查,互相正音。

(2)用卡片,開火車檢查,互相正音。

(3)教師抽查。

4、自由小聲讀課文,畫出自己不懂的詞,同伴討論,聯(lián)系生活實際圖畫初步理解詞義。

重點理解詞語。

精彩、穩(wěn)穩(wěn)當當、不慌不忙、等。

5、朗讀課文,要求讀正確。

6、識記要求掌握的生字字形。學生交流學字情況。

7、指導書寫生字。

8、學生練寫,教師巡回輔導。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

二、觀察圖畫,說說圖意。

1、出示課件。課件中小動物們的形象非常逼真地再現(xiàn)在學生們的面前。學生看得興味盎然。

2、學生一邊看圖,一邊聽教師范讀。

3、要求學生說圖意,可用上課文中的詞句。

三、圖文結合,讀懂課文。

1、《精彩的馬戲》給我們介紹了那幾個節(jié)目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用筆畫出節(jié)目的名稱。

2、提問學生,教師板書。

3、在這幾個節(jié)目中,你喜歡哪一個節(jié)目。

4、根據(jù)學生喜歡的節(jié)目,小組進行重點讀議。

能說說你們喜歡的理由嗎?你們是讀了穩(wěn)重的那些詞語才感到這個節(jié)目精彩的?讓學生先看圖、讀文,再討論:為什么喜歡這個節(jié)目?理解節(jié)目的精彩之處并在小組內朗讀。

5、各小組匯報學習情況。教師出示第二段文字并知道朗讀。

通過讀課文,我們知道了猴子爬竿這個節(jié)目確實精彩:猴子的打扮讓我們覺得猴子好好玩;猴子高難度的動作我們驚異;猴子的表情讓我們感到猴子頑皮的天性。難怪觀眾會被他都的哈哈大笑呢!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體會節(jié)目的精彩。

(1)、自己試讀第二段。

(2)、小組讀。

(3)、抽讀。

(4)、齊讀。

6、處是第三、四自然段,學生集體試讀第三、四段。

7、喜歡黑熊踩木球和山羊做鋼絲這兩個節(jié)目的同學分別朗讀三、四段。通過學生互評,教師指導。理解重點詞句,讀好課文。

8、再仔細讀課文,你一定發(fā)現(xiàn)了觀眾在觀看這個節(jié)目時的不同反應。讓我們在像課文中的觀眾一樣,被笨重的黑熊那精彩的表演所吸引,為山羊的絕技大聲喝彩。

9、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兩段。

10、仔細觀察圖畫,再仔細讀讀課文第五自然段,你有什么疑問嗎?

師生共同質疑。

小結:是啊,動物們表演的節(jié)目個個都很精彩。小觀眾們選了三個他最喜歡的節(jié)目來些,其他的節(jié)目就一句話帶過,留給我們去想象,多好啊!動物們表演這么多的節(jié)目,都是馬戲團的叔叔阿姨的功勞,讓我們再來好浩讀讀課文的最后一句話。

四、讓學生把自己看過的或收集到的其他節(jié)目進行交流。

五、課堂作業(yè)。

學生獨立完成課后3、4題。

四年級語文閱讀指導課教案篇十

1、掌握在寫字時,應使各結構單位的長短寬窄比例適當?shù)膶懽忠?guī)律。

2、培養(yǎng)學生細致敏銳的觀察力,養(yǎng)成他們良好的觀察事物的心理品質。

3、培養(yǎng)學生對書法的熱愛,提高他們對書法的鑒賞能力。

4、訓練行款練習。

字卡片、課件。

一、導入。

1、以小故事導入新課。

問:如果一個人頭大身子小或頭小身子大,他走在大街上,你看到他第一個反應是什么?(想笑)。

為什么想笑呢?(上下不對稱,即比例失調)。

2、小結:我們寫字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一個字的各結構單位的長短寬窄比例不適當,那么寫出來很難看。

如:孟。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學習如何將一個字的比例處理適當。板書:比例適當。

二、指導寫字。

苗孟籃封睡謝。

2、看教材。

3、指名回答并歸納:

〈1〉上下結構的字:

上寬下窄:苗(上、下長短相等)。

上窄下寬:孟(上部長度占三分之一)。

上下相等:籃(上中下長短相等)。

〈2〉左右結構的字:

寬窄相等:封(右部稍長)。

左寬右窄:到(左部占三分之二,右部稍長)。

左窄右寬:睡(左邊占三分之一,右部占三分之二)。

〈3〉左中右結構的字:

如“謝”(左中右寬窄相等,左部較短)。

三、隨輕音樂,生將以上的字各寫兩個。

四、行款練習。

1、生讀帖。

2、生試寫。

3、同桌交流。

五、作業(yè):

將書上的字各寫三個以及第二則名言。

四年級語文閱讀指導課教案篇十一

一、學習目標:

1認識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的意思,領會作者語言的精妙。

4理解作者對生命的感悟,樹立無所畏懼的勇氣和信心。

二、學習重難點:

重點是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

三、學習過程:

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認真讀書吧,相信你一定會有收獲的。

二、初讀知大意:

1小組合作:互相檢查課文情況,互相質疑問難,解決不了的問題先記錄下來,留到全班交流時提出來。

2自學反饋:

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師生共同質疑問難。

3整體感知課文大意:

說一說:作者在維也納經(jīng)歷了意見什么事?

三、細讀理清脈絡:

2請學生上黑板寫出表現(xiàn)作者感情變化的詞語,教師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線索和作者的情感脈絡。

四、品讀感悟美:

1把自己喜歡的部分多讀幾遍,圈畫出精妙之處,反復品味,揣摩作者內心感受。必要時可以和身邊的同學交換意見。

2文學鑒賞會:

教師扮演文學鑒賞會的主持人:各位文學評論家們,大家反復閱讀了著名作家馮驥才的散文片段《花的勇氣》?,F(xiàn)在就請各位就文中的語言是否優(yōu)美,遣詞造句是否準確生動發(fā)表高見吧。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引導他們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

五、美讀入情景:

1循著作者情感的變化,入情入境地朗讀全文。

2舉辦朗讀比賽,評出優(yōu)勝者。

六、回讀抒胸臆:

生命是寶貴的,卻是短暫的。有一位哲人說過:我們無法左右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決定生命的寬度。同學們,學習了本組課文,當你為磚縫里頑強生長的小苗喝彩是,當你被絕境中奮力求生的飛蛾震撼時,當你為花叢中感受春光的盲姑娘感動時,你對生命的意義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和感悟呢?請你把你的所思所感記錄到自己的日記中吧。

七、課后反思:

四年級語文閱讀指導課教案篇十二

作品分析:

小班的孩子年齡小,愛模仿。有一次我在上音樂課“學爺爺奶奶走路”這節(jié)課中,孩子們特別喜歡模仿小朋友和老爺爺、老奶奶走路,整節(jié)課中孩子的興趣都很高漲。由此,我想到了繪本“一步一步走啊走”他的內容很簡單,適合小班的年齡,故事趣味性強,畫面豐富,富有童趣。特別是在模仿每個小動物走路時,孩子們比較感興趣。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們初步學會句式“一步一步x啊x”

2.通過觀察和閱讀繪本,理解故事內容,了解各種小動物走路的樣子,感受繪本的情趣。

活動準備:郊游的音樂(事先已聽過郊游的音樂),ppt、故事中小動物的圖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導入。

師:寶寶們,聽聽這是什么音樂???(郊游)是啊,來聽著音樂我們一起走一走(隨著節(jié)奏一邊走一邊說:一步一步走啊走)。

2.通過觀察ppt讓孩子了解故事內容,知道故事中小動物走路的樣子。

(1)師:“你們喜歡在郊游嗎?(喜歡)還有很多朋友也喜歡郊游呢!

出示ppt師:“孩子們,快看!誰來啦?”(小弟弟)“我們跟他問個好吧!”(小弟弟,你好)“我們帶小弟弟去郊游,好嗎?”(好)師“小弟弟一步一步走啊走,小弟弟還小,我們一起告訴他:‘小弟弟一步一步走啊走’?!?師帶著孩子們說一步一步走啊走)”

(2)師:在去郊游的路上,小弟弟會不會遇上別的小伙伴呢(會、不會)我們一看,誰來了???(小烏龜)我們一起和小烏龜打個招呼(小烏龜你好啊)那我們帶上小烏龜一起去郊游吧,那寶寶們,小烏龜是怎么走的???(爬的.)那我們帶著小烏龜一起去(小烏龜,一步一步爬呀爬)。

(3)師邊說邊打開ppt,小烏龜一步一步爬啊爬,遇到了大白鴨。大白鴨呀也想去郊游呢。寶寶們,你們愿意帶它一起去嗎?(愿意)那我想請寶寶們來學一學大白鴨是怎么走路的(孩子們,自由學)怎么走路的???(請一個走的好的孩子上來表演)搖搖擺擺走路的。是啊,大白鴨一步一步搖啊搖。

(4)寶寶們,我們在去郊游的路上遇到了這么多的小動物,那你猜猜看,我們還會遇到哪些小動物呢?(幼兒自由猜,在孩子們猜出小動物的同時,教師帶領孩子們學說句式:一步一步x啊x)。

(5)那我們的路上究竟還會遇到誰呢,我們一一看(同時出示小兔和鴕鳥)請個別孩子說一說他想帶誰去郊游,請他用上故事中的話,一步一步x啊x)孩子說完后,教師帶領孩子根據(jù)ppt集體說一說。(小白兔一步一步跳啊跳、大鴕鳥一步一步跨啊跨)他們高高興興的郊游去啦,忽然他們遇到了大老虎,能不能帶大老虎一起去郊游?。ㄒ龑Ш⒆涌创罄系谋砬椋ú荒埽┠俏覀兛匆姶罄匣⒁s緊干嗎???(躲起來、跑回家)。

3.教師利用圖標幫助孩子回憶故事中的情節(jié)。

教師:寶寶們,我們在去郊游的路上遇到了誰???他是怎么走路的?(教師依次出示故事中的人物和孩子們一起講述故事中的句式)。

4.幼兒人手一份圖標,自己邊擺放圖標邊復述故事,教師巡回觀察。

5.表演。

教師帶領孩子們編邊講故事邊模仿故事中的小動物走路,然后,和孩子們一起去郊游。

四年級語文閱讀指導課教案篇十三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對各種各樣的動物充滿了興趣,繪本《長長的……》出現(xiàn)的動物可謂是五花八門,像是來到了動物園,滿足了幼兒的興趣。作者在繪畫時采用跨頁設計,對所有“長長的”東西都加以適度的夸張,正好迎合了小朋友喜歡夸張的天性,讓孩子們在快樂的閱讀中了解更多的知識,掌握正確的翻書方法,從而更加喜歡繪本。

活動目標:

1、通過閱讀理解“長”的概念。

2、觀察畫面并大膽想象,說出長的東西的用處。

3、能一頁一頁翻書,初步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活動重點:

讓幼兒觀察動物中的“長長的”。

活動難點:

觀察畫面說出長的東西的用處。

活動準備:

大圖書一本,繪本ppt,人手一本繪本。

活動過程:

一、觀看繪本封面,引導幼兒描述與聯(lián)想。

1、教師出示繪本封面并提問:封面上是誰?我們和小猴子打個招呼吧!

小猴子有長長的什么?(學說:小猴子的尾巴長長的。)小猴子在玩什么游戲?(小猴子在樹上蕩秋千)(評析:和小猴子打招呼,將幼兒的興趣自然地帶入到活動中,通過觀察小猴長長的尾巴,小朋友對“長長的”有了深刻的印象。)。

2、師:你知道還有哪些小動物身上有長長的地方?

3、師:這些小動物就藏在這本大圖書里面,它們都有長長的地方,長長的地方有什么用處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共同閱讀大書至第5頁。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第2至第3頁,完整回答問題。

師:你看到誰啦?(我看到了大象)它有什么地方是長長的?(大象的鼻子長長的,用雙臂甩甩學做大象長長的鼻子)它的長鼻子有什么用處呢?(長鼻子可以曬衣服)(評析:我請小朋友做簡單的肢體動作,直接具體的感知這個“長長的”概念。)。

2、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第4至第5頁,完整回答問題。

師:誰愿意再來幫我翻一頁?(請一個小朋友來翻大書,其余小朋友一起來說說翻書的小兒歌“拇指食指靠靠緊,變成一個小嘴巴,咬住書的右下角,輕輕輕輕翻過來?!保煟耗憧吹绞裁戳??(我看到了鱷魚,還有小蝸牛)師:鱷魚的哪里很長?(它的身體很長,站起來手臂往上伸)學說:“鱷魚的身體長長的”。

師:它的身體變成什么啦?(它的身體變成了一座橋)(評析:為了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看書習慣,我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翻書小兒歌”,讓他們基本掌握正確的看書方法。)。

三、自主閱讀小書。

1、提出要求:這本書寶寶里面還藏著許多小動物,它們都有長長的地方,小朋友們自己去書里找一找吧!翻書的時候可以輕輕地念翻書兒歌。

2、幼兒自主閱讀3分鐘左右,教師個別指導。

四、集中交流。

1、師:你看到了誰?它的哪里很長?(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尋找相應的書頁)。

2、幼兒講述第14至第15頁,提問:

師:小朋友猜一猜這是誰?(老師介紹這種動物叫食蟻獸,它有長長的舌頭,)食蟻獸長長的舌頭能干什么?(能伸進地洞里吃螞蟻)。

3、幼兒講述第16至第17頁,師:這種魚叫飛魚,飛魚有長長的什么?(飛魚有長長的背鰭)長長的背鰭可以干什么?(可以飛躍海面)。

4、幼兒講述第20至第21頁,師:咦!企鵝身上沒有長長的,但是它們也來了,小朋友找一找有沒有新的發(fā)現(xiàn)?(企鵝排成了長長的隊伍)(評析:小朋友能夠非常積極地說出自己看到的,對p14p16頁的動物是什么?小朋友不認識,教師重點作了介紹。)。

五、完整欣賞繪本。

教師播放ppt,引導幼兒根據(jù)畫面進行講述。

活動反思:

1、動物是幼兒喜歡和熟悉的,繪本《長長的……》出現(xiàn)的動物深受小朋友的喜愛,活動過程中小朋友能找出動物身上長長的部位,并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發(fā)揮想象,說出長的東西有什么功能。對繪本中出現(xiàn)的不認識的.動物(食蟻獸、飛魚),教師重點介紹,豐富了幼兒的知識面。

2、小班幼兒的注意力時間不長,教師采用以簡單的肢體動作表現(xiàn)“長長的”,一方面讓幼兒具體直接地感受“長長的”,另外一方面也是讓幼兒動一動,激發(fā)幼兒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更專注,增強了幼兒參與講述的積極性、主動性。

3、活動從羅列各種動物“長長的”個體特征到企鵝群體的出現(xiàn),從觀察畫面的特征到肢體動作的表現(xiàn),從學說簡單的語句到嘗試仿說,讓幼兒從多方面去感知“長長的”概念。

4、活動結尾讓小朋友許下長長的愿望,“你想自己的身體上有長長的什么?有什么用處”?促進了幼兒發(fā)散性思維的發(fā)展,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

5、小朋友在自主閱讀小書過程中,教師借助已經(jīng)學習過的翻書方法,有目的地引導觀察,很好地培養(yǎng)了幼兒的自主閱讀能力。

四年級語文閱讀指導課教案篇十四

“學習語言文字運用”是語文課程的核心任務。引領學生“學習語言文字運用”,需要教師在細化教學目標的基礎上細讀文本,確定具體學習內容。

《桂林山水》排比句“真靜啊,靜得……;真清啊,清得……;真綠啊,綠得……”,通過先贊賞后描述的寫法,具體、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景物的特點,是學生感悟積累、練習表達的佳句。

1、通過品讀,引導學生學習“先贊賞、后描述”的排比句式。

2、學會運用“先贊賞、后描述”的排比句式來寫身邊的景物。

教學重難點:學會運用“先贊賞、后描述”的排比句式來寫身邊的景物。

教學方法。

品讀法、講解法、練習法。

欣賞導入。

1、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裴翠。

請你默讀想象,想一想:這句話寫了什么?出示:靜、清、綠再聽老師讀一遍,想想這句話寫得美嗎?美在哪里?你想學會這種寫法嗎?明確學習主題:學習“先贊賞、后描述”的排比句式。

品讀感悟1、句式對比,感悟用“先贊賞、后描述”的句式表達得更具體形象。

2、感悟排比句式朗讀起來整齊美,節(jié)奏美。

3、感悟從多角度來寫景:感覺、視覺、想象后的比喻句。

1、回顧用“先贊賞后描述”的句式寫排比句的方法,多角度寫出具體形象寫出景物的特點。

2、提供圖片,景物特點進行仿寫練習。

教學總結1、讓學生通過想象讀、聽范讀、對比讀,思考讀等方法,便于感悟積累。

2、選取的內容來源于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優(yōu)美的圖片,多彩的語言,便于調動興趣、指導和實踐。

3、隨文練筆選取學生最常見、最熟悉的美景,更有效果。前有鋪墊后有實踐,水到渠成。讀寫緊密結合,相得益彰。

四年級語文閱讀指導課教案篇十五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通過品讀感悟、想象畫面,了解東北大森林一年四季美麗的景色,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情感。

3.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冒、抽出、封、浸”等詞語的意思,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貼切。

4、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對比《頤和園》一文的寫法,學習按時間順序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1.準確理解課文描寫東北大森林的詞句,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貼切。

2.學習作者按時間順序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游覽了氣象萬千的皇家園林頤和園,今天老師將帶著大家去一個新的自然風景區(qū):東北大森林。(大屏幕出示大森林的配樂圖片)東北大森林不但森林覆蓋面積大,而且在森林中繁衍生息著400余種珍禽異獸,1000余種野生植物,是我國的一個巨大的寶庫。今天,讓我們去走進東北大森林,看看那里的動物和植物們吧!

二、欣賞大森林的美景。

(出示課件中的“課文初讀”,讓學生邊聽邊欣賞畫面。)。

從東北大森林回來,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從整體來談對東北大森林的印象。(預設:東北大森林一年四季都很美麗、奇妙,它是動植物的樂園。學生也許還會談對某個季節(jié)的喜愛……)。

師:東北大森林真是太美、太奇妙了,下面我們就讓我們隨著作者的腳步一同到那里去看一看吧!

三、檢查預習。

1.開火車朗讀課文,每人讀一個自然段。讀后適當評議,重點糾正讀字和讀破句的地方。

2.在檢查讀課文的過程中,針對一些生詞,找生解釋,或共同解決。

3.同桌交流學習識字方法。

4.檢查學習效果。(出示生字課件)。

四、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默讀課文。

思考:在這篇課文中,作者把東北大森林比作什么?

問題引導:

1.這句話在哪一段?(齊讀第一段)。

2.你從這段中讀出了作者對大森林什么樣的感情?

3.你從哪幾個詞看出來?(相機點撥“沉浸”、“奇妙”的意思。)。

五、總結:

東北大森林是奇妙的海洋,它奇妙在哪里呢?為什么會讓人沉浸其中?下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學習這篇課文。

第二課時。

一、(出示課件)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課文內容,知道作者把東北大森林比作奇妙的海洋。這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品讀東北大森林四季的景色。下面我們就隨著作者的腳步首先來到冬天的大森林去看看。

二、品讀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讀,(師生共同切換畫面到冬天這一部分)其他同學注意傾聽,欣賞畫面。

2.全班交流:冬天的大森林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生1:大森林的冬天到處都是雪,就像一個白色的童話世界,真是太美了。尤其是那雪花漫天飛舞,就好像許多仙女在跳舞一樣。

生2:大森林的冬天真是太冷了,熊和松鼠都被凍壞了。不過他們的樣子可真可愛。

3.課件出示:冬天的大森林是()的海洋。

師:這里的動物們又冷又餓,那他們此時會有什么想法?

預設:(他們一定非常急切地盼望春天的到來,心想:春天快點來吧,我都要凍死了,又沒有吃的,春姑娘快來救救我吧!……)。

找生模仿這些小動物表演,說出動物們的的心聲。

4.自己讀第二自然段,感受冬天的大森林的奇妙。

5.找生試讀。

師:既然動物們如此盼望春天的來臨,那我們就趕快來觀賞春天的東北大森林吧!

三、品讀第三自然段。

1.(師生共同切換畫面到春天這一部分)誰把這部分給大家讀讀?找生讀。

2.師:東北大森林的春天是什么樣的?(熱鬧的、活躍的、充滿生機、美麗的)。

(預設:高興、興奮、激動萬分、欣喜若狂……)。

3.那我們該怎樣讀呢?誰來選你喜歡的一句話試一試?

4.師:作者通過對哪些景物的描寫向我們展示了東北大森林的勃勃生機。畫出有關的語句,談談你的理解。(教師幫助學生理解并明確作者抓住了樹木、小溪.野花和小動物,體現(xiàn)春天的生機勃勃的特點的。)。

根據(jù)學生的交流教師隨機出示東北大森林的圖片。

(明確:“抽出”還可以換成“長出”,“抽出”準確,“抽出”雖然也是長出的意思,但用“抽出”就把枝條快速長出來的樣子寫出來了,形象生動,枝條一般是筆直的,長長的,像一把劍,把枝條“長出”說成“抽出”非常貼切。“冒”在這里也有此用意,寫出了春日里萬物生長,生機盎然的情態(tài)。)。

5.草地上,到處開著紅的、黃的、白的野花,有野玫瑰、野百合,還有許多你連名字也叫不出來的花。

(從這句話中感受到春天的色彩斑斕和勃勃的生機。)。

6.師:置身于這樣熱鬧、活躍的森林中,你看到了什么,又聽到了什么?

東北大森林的春天萬物生機勃勃,是那樣的美麗,你能把這種美有感情地朗讀出來嗎?(配樂朗讀)。

7.老師:如果說,走進東北大森林,你會覺得自己好像沉浸在奇妙的海洋里,那么此時,你又沉浸在一個什么樣的海洋里呢?(花的海洋,綠的世界里。)。

課件出示:春天的大森林是()的海洋。

8.找生配樂朗誦春天這一段。其他學生邊看課件邊欣賞。

四、自學四、五自然段。

1.出示自學提綱:

(1)讀一讀,想一想夏秋這兩個季節(jié)的大森林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2)這段中有沒有你喜歡的句子或詞語?讀一讀,勾畫出來,和同桌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3)置身這樣的景色之中你會聽到什么,看到什么?把你的這種感受讀出來。

2.學生自學交流:。

(夏季的東北大森林)。

學生交流:夏季的大森林是茂密的、濃霧繚繞的、郁郁蔥蔥。

明確抓住了樹木的枝葉和濃霧以及陽光來描寫的。學生讀句子,談感受。

(明確:“封”可換成“蓋”。“封”什么意思?換成“蓋”行不行?哪個好?好在哪兒?“封”是蓋的意思,換成蓋可以,但不如封好,封字既形象表現(xiàn)了樹木枝葉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又顯示出了樹木在夏天生長的蔥郁蓬勃。)。

如果此時你進入東北大森林林,你會有何感受?

師:是呀學到這里我們不能不驚嘆作者構思的嚴謹和用詞的貼切了。

有感情的朗讀,配樂朗讀。此時你又沉浸在一個什么樣的海洋里呢?

課件出示:夏天的大森林是()的海洋。

(秋季的東北大森林)。

學生交流:秋天的東北大森林是絢麗多彩的。

明確作者抓住了葉子的顏色、秋風和各種山果來描寫的,學生讀句子談感受。

教師隨機出示秋季東北大森林的圖片。

例:(1)秋天,許多樹的葉子變成了,有的卻變得火一樣紅。這時,松柏顯得更加蒼翠了。

(從這句話中感受到秋天色彩的絢麗。)。

(2)秋風吹拂著樹林,發(fā)出嘩嘩的聲響,就像海邊的浪濤。

(這句話恰當?shù)倪\用了比喻,不僅展現(xiàn)了秋風颯爽的情景,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了一種活潑快樂的情緒。)。

(3)松鼠忙起來了,不停地把山果子搬進樹洞里。

(體現(xiàn)了秋天的豐收與忙碌,和第二自然段遙相呼應,感受文章結構的嚴謹。)。

有感情的朗讀,配樂朗讀。此時的你又沉浸在一個什么樣的海洋里呢?

4.出示課件:秋天的大森林是()的海洋。

5.你對哪個季節(jié)的大森林最有興趣?請你當一個小畫家,把它美麗的容貌畫下來好嗎?

五、再次整體感知、總結。

師:(結合板書以及學生的畫作)這節(jié)課我們共同欣賞了東北大森林一年四季的美。它是白雪的海洋、花的海洋、綠的海洋、霧的海洋和色彩的海洋,所以構成了東北大森林奇妙的海洋!作者運用了時間順序把這樣的天然美景寫得盡善盡美!讓我們向往與回味!真是人間仙境!(最后讓我們在樂曲聲中再來感受一下東北大森林的美吧!(播放一年四季的圖片和配樂)。

設計意圖。

1.讓學生了解東北大森林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2.了解并學習作者圍繞一個中心具體有序地描繪景物的寫作方法。

四年級語文閱讀指導課教案篇十六

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講,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是《課程標準》對本學段的要求?!度鹧﹫D》一文所描繪的美麗雪景是我所教的這些南方孩子不曾見到過的,如何讓他們通過閱讀作品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因此,我將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品讀課文、課外延伸相結合,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使之達到預期的效果。

1、識記本課13個生字,正確書寫12個生字。

2、通過學文,感受雪后的美麗景象,體會瑞雪給人們帶來豐收的希望。

3、嘗試著給課文所描繪的圖景加上小標題。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優(yōu)美片段。

1、理清文章的脈絡,知道本文是按照“下雪前――下雪中――下雪后”的順序來展開描寫的。

2、品讀佳段,在讀中感悟,體會瑞雪給人們帶來的喜悅與希望。

1、嘗試著給課文所描繪的圖景加上小標題。

2、學習作者有序地進行觀察、描寫的寫作特點。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播放雪景圖片,師邊解說)每到冬天,孩子們最盼望的就是能下場大雪,好痛痛快快地玩玩。而農(nóng)民伯伯們更是滿心歡喜,因為瑞雪兆豐年呵!你們瞧,畫面上的孩子們玩得多開心?。〗裉炖蠋熛霂瑢W們一起來欣賞一幅美麗的《瑞雪圖》。(揭示課題并板書)

(二)初讀課文,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脈絡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記敘的?

2、開火車分節(jié)朗讀課文,糾正讀音。

3、師:課文是按什么順序記敘的?(指名回答)

4、請按照時間順序將課文分成四個部分。(指名回答,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

5、師:你能從文中找出關鍵字詞給這四部分內容分別加上一個合適的小標題嗎?

6、學生自主閱讀、學習,嘗試概括。

7、四人小組交流討論,整合意見,確定小標題。

8、小組派代表回答,推選出加得既生動又貼切的小標題作為該部分內容的題目。

(三)檢查、交流預習情況,質疑、解疑

1、師:通過預習,我想同學們一定對這場瑞雪有獨特的感受,誰愿意先來說一說?(學生用一兩句談談自己預習后的感受)

2、師:在預習中你遇到什么問題需要大家?guī)椭獯鸬?,先在四人小組中交流,簡單的問題可以由同組伙伴幫助解答,確實無法解答的再請老師幫忙。

(四)學習課文1、2節(jié)――下雪前

1、默讀課文1、2節(jié),思考:下雪前天氣變化有什么特點?

(出示表格,學生填提示:抓住關鍵字詞填寫)

時間小標題景物天氣特點

第一天白天下雪前寒流襲來,天氣驟變布滿陰云、寒風呼呼天氣變化快、冷

第一天夜里下雪時:

第二天白天下雪后:

2、投影學生填寫的表格,講評。

3、品讀句子

a、連日來,暖和得如同三月陽春的氣候驟然變得冷起來了。

(“驟然”是什么意思?你還可以用哪個詞語替換它?)

b、中午,凜冽的寒風刮起來了。寒風呼呼地刮了整整一個下午。

(從這個句子中的哪些詞語你看出這更來得猛,來得快?)

c、指導朗讀句子。

4、齊讀1、2自然段。

5、小結:我們通過“讀――思――寫――品”的方法學習了課文的1、2自然段。

在學習課文時,我們應該學會抓住關鍵字、詞來品讀課文,理解課文。(課件出示學法小結)

(五)布置作業(yè)

朗讀課文,思考課后習題2。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本節(jié)課的學習

1、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1、2自然段,誰能說說,下雪前天氣有什么樣的變化?

(指名回答)

2、學習“下雪前”這部分內容,我們采用了什么學習方法?

(復習學法,為下文的學習做準備)

(二)學習課文3~6自然段

學習課文第3節(jié)

1、學生根據(jù)“導讀卡”自學“下雪時”這部分內容。

(1)讀:默讀課文第3小節(jié)。

(2)思:這一段話寫了哪些景物?天氣有什么特點?

(3)寫:根據(jù)上述問題填寫表格。

2、指名朗讀第三小節(jié),匯總第二欄表格

時間小標題景物天氣特點

第一天白天下雪前寒流襲來,天氣驟變布滿陰云、寒風呼呼天氣變化快、冷

第一天夜里下雪時大雪紛飛小雨、大雪飄降雪下得大、穩(wěn)

第二天白天下雪后:

3、找出你覺得描寫得特別好的句子讀一讀,說說這些句子中哪些字詞用得特別準確?根據(jù)學生的理解引導品讀以下句子。

a、不久,雨住了,風停了,就只有那大片大片的雪花,從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簌簌落落地飄降下來。(“大片大片”、“簌簌落落”可見雪下得很大)

b、夜里,冬天的山村,萬籟俱寂,只聽到那大雪不斷降落的沙沙聲和樹木的枯枝被積雪壓斷了的咯吱聲。(你從這句話中的哪些詞語可以看出這場雪下得很大、很穩(wěn)?)

4、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句話。(指名讀、小組競賽讀)

學習課文4、5節(jié)

1、默讀第4、5節(jié),完成表格第三欄

時間小標題景物天氣特點

第一天白天下雪前寒流襲來,天氣驟變布滿陰云、寒風呼呼天氣變化快、冷

第一天夜里下雪時大雪紛飛小雨、大雪飄降雪下得大、穩(wěn)

2、與同桌合作流利地朗讀出第四自然段,挑選你覺得描寫得很美的句子讀一讀,談談自己的感受。(你為什么喜歡這一句?你覺得這句話中哪些詞語用得巧妙?)

3、學生匯報學習結果,師播放雪后美景圖片,幫助理解“粉妝玉砌”、“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兒”、“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兒”、“雪末兒隨風飄揚”這些詞句,進一步感受“動”與“靜”相結合的雪后美麗景致。

4、帶著自己的獨特感受美美地朗讀第四節(jié)。

5、播放雪后孩子玩樂的錄像,用喜悅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讀第五節(jié)。

6、配樂朗讀4、5小節(jié),并完成課后填空題。

雪后的景色,先寫(),再寫人;先寫色彩,再寫();先寫靜,再寫();先寫(),再寫()。

(三)總結

?。『靡环眹鹧┴S年的圖畫?。ㄕn件出示“瑞雪豐年圖”)

(四)布置作業(yè)

1、觀察本地一次下雨或日出的景象,學習本文作者按照時間順序觀察描繪景物的方法,為習作做準備。

2、積累abb和aabb的疊詞。

3、背誦精彩片段。

(五)板書設計

瑞雪圖下雪前:烏云密布、寒風呼呼

下雪時:簌簌落落、大、穩(wěn)

下雪后:粉妝玉砌

瑞雪兆豐年

11月17日,氣象臺發(fā)布了強大的冷空氣即將南下的消息,第二下下下遼遠的西伯利亞地帶襲來的寒流,就侵入了膠東半島。

連日來,暖和得如同三月陽春的天氣,驟然變得冷起來了。一清早,天空布滿了鉛色的陰云。中午,凜冽的寒風刮起來了。寒風呼呼地刮了整整一個下午。黃昏時分,風停了,那鵝毛般的大雪,紛紛揚揚地從半空中降落下來了。

這是入冬以來膠東半島上的第一場雪。這雪下得很大,也很穩(wěn)。開始的時候,還伴著一陣小雨。不久,雨住了,風停了,就只有那大片大片的雪花,從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簌簌落落地飄將下來。一會兒,地面上就發(fā)白了。夜里,冬天的山村,萬簌俱寂,只聽到那大雪不斷降落的沙沙聲和樹木的枯枝被積雪壓斷了的咯吱聲。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陽出來了。推開門一看,嗬!好大的雪啊!那山川、河流、樹木、房屋,都籠罩上一層白茫茫的厚雪。極目遠眺,萬里江山變成衛(wèi)個粉妝玉砌的世界??唇帲切┞涔饬巳~子的樹木上,掛滿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兒,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樹和柏樹上,掛滿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兒。一陣風吹來,樹木輕輕地搖晃著,那美麗的銀條兒和雪球兒簌簌落落地抖落下來。下屑似的雪末兒隨風飄揚,在清晨的陽光下,幻映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大街上,積雪足有一尺深。人在雪地上走著,腳下就發(fā)出咯吱咯吱的響聲。一群群孩子,在雪地里堆雪人,擲雪球。那歡樂的叫喊聲、嘻鬧聲,把樹枝上的雪都震落下來了。

啊!好一幅北國寒冬瑞雪豐年的圖畫!

在結構上本文層次清楚,條理明確,重點突出,采用了聯(lián)想,夸張的手法,語言生動優(yōu)美,情景交融。在教學中我采用了如下思路,理清文章脈絡,按照下雪前,下雪時,下雪后的順序學習全文?!耙詫W生為主體”,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特別是朗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在讀中感受,讀中想象,體會本文的語言美、景色美,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朗讀是一種古老的卻極富生命力的學習方法,也是品讀美文的重要方法。本文語言生動優(yōu)美,用朗讀去體會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這堂課總得來說是較好得完成了教學任務的。整堂課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設置合理,上課環(huán)環(huán)相扣,每個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過渡都非常自然。而且我在上課的始終都保持著一種高昂的情緒,這種情緒一直帶領著學生從課堂的開始到結尾。這堂課我自己感覺最值得珍藏的一點便是學生的朗讀,從學生一遍又一遍的讀書聲中,我們似乎已經(jīng)可以體會到學生從誦讀中享受到了快樂。特別是在教學第四自然段的時候,我先讓學生默讀,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然后有感情的把這個句子讀出聲來,之后讀給你的小伙伴聽,接著指名讀他(她)喜歡的句子,一邊讀還一邊做朗讀指導。這個自然段的教學我引導學生運用了多種讀書的方法,從第一次讀到最后的一次讀,學生實際上已經(jīng)在不知不覺中經(jīng)歷一個精讀的過程了。

當然,這堂課也讓我暴露出不少自身的不足,這些不足帶領著我進行更多的思考。首先,在教師基本職業(yè)素質方面,我感覺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夠強,除了課前設計過的一些過渡語和敘述性語言外,其余在課堂臨場發(fā)揮的語言都缺乏感染力,不夠美!這一點也直接牽扯到我對學生的評價語。所以,第二點便是評價語單調,對孩子沒有起到實際性的激勵或糾正的作用。第三,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學生全員參與的深度和廣度沒有體現(xiàn)出來。這些都值得我深深地思考。

這堂課讓我積累了不少寶貴的教學經(jīng)驗,通過這堂課的反思與感悟,我想自己會在教學道路上前進一步的。

四年級語文閱讀指導課教案篇十七

活動目標:

1、感知小蛇的情緒變化,知道獲得朋友的友情是要付出努力的。

2、能仔細觀察圖畫內容,初步理解繪本故事,大膽講述自己看到或猜測到的內容。

3、學習運用“小蛇和xx做yy游戲,xx很快樂!”的句式進行講述。

活動準備:

繪本,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了解小蛇特征。

1、討論:你們見過小蛇嗎?它是什么樣子的?你們喜歡它嗎?為什么?

2、小結:身體長長、軟軟的小蛇有著令人恐懼的外表和習性。很多人都不喜歡它,可是它也想找到好朋友,今天老師就帶來了一個關于小蛇找朋友的故事!

3、出示封面:故事的名字叫什么?(認讀繪本題目)。

二、觀察閱讀,感受小蛇情緒變化。

(一)小蛇和朋友們的初次接觸。

1、提問:小蛇找到了誰?朋友對它的印象怎樣?它們是怎樣做的?

2、提問:小蛇又找到了誰?大家的反應是怎樣的?它們是怎樣做的?

3、師幼互動,角色表演。

4、一只大黃貓和小蛇打招呼,小蛇感覺怎樣?

小結:小蛇終于明白大伙不愿意和他做朋友是因為害怕它。

(二)小蛇帶著溫柔和熱情,和朋友們的再次接觸。

1、小蛇的'反思:為什么大家都害怕我呢?因為我沒有腳,模樣令人討厭嗎?郁悶……。

2、小蛇想到了交朋友的好辦法。

(1)幼兒結伴分組自主閱讀、講述。

(2)小蛇想到了什么辦法?朋友變得怎么樣了?(學習用“小蛇和xx做yy游戲,xx很快樂!”的句式進行講述)。

3、小蛇和朋友們玩了好玩的游戲,朋友們感到很快樂,那小蛇的感覺又是怎樣的呢?

小結:小蛇在與朋友玩游戲的過程中雖然很累、很辛苦,但它有沒有放棄呢?

三、總結提升,分享交友之道。

(一)故事總結。

1、小蛇怎么了?它找到朋友了嗎?從哪可以看出來?

2、小結:小蛇通過自己的努力,遇到困難、辛苦堅持不放棄,最終它獲得了朋友的友情,找到了朋友。

3、小蛇走了,大家會說什么呢?

4、現(xiàn)在你喜歡這樣的小蛇嗎?為什么?

(二)聯(lián)系生活。

1、有些小朋友也沒有自己的好朋友,我們該怎么做呢?

2、小結:要想交更多的朋友,我們就要像小蛇一樣,即使遇到了困難,也不要放棄,努力做一些讓朋友喜歡的有意義的事,這樣你會擁有更多的朋友。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2125826.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