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關愛留守兒童主題班會教案設計(五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30 21:02:53
最新關愛留守兒童主題班會教案設計(五篇)
時間:2023-01-30 21:02:53     小編:zdfb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愛留守兒童主題班會教案設計篇一

1、了解留守兒童的成因、生活、學習等現(xiàn)狀, 2、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培養(yǎng)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感,

3、感悟親情、尊敬親人,養(yǎng)成熱愛家庭、熱愛社會的情感和關注社會、關愛弱勢群體的責任感。

【教學重點】感悟親情,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家是我們成長的搖籃,是溫馨的港灣。在家里我們能感受到與親人相處的溫馨和幸福,能感受到親人之間的關愛與包容。但是對留守兒童而言,對他們的心酸和關愛你能體會多少呢?

1、你了解的“留守兒童”是指哪種類型的?學生同桌討論。

2、師根據(jù)學生回答引出“留守兒童”的真正含義。

留守兒童――就是指父母不在身邊,也即是孩子跟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及其他親戚或一個人生活、學習的。這么說,在我們周圍有哪些留守兒童,有多少留守兒童呢?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做出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二、問卷調查(留守兒童填寫)

①幾次沒交作業(yè)?上課是否能積極回答?

②一天或一星期花多少零花錢?

③一年能和父母見幾次面,通幾次電話?

④作業(yè)是誰輔導的?

⑤興趣愛好有哪些?你喜歡誰?

⑥理想是什么?你現(xiàn)在最需要什么?最想得到什么? ⑦你想對學校說點什么?

⑧在金錢和父母的關愛方面你選擇什么?

3、小結:通過問卷,留守兒童普遍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對親情的渴望。父母外出務工,給我們物質生活的同時也給城市的發(fā)展,給祖國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所作出的偉大貢獻,并弘揚熱愛勞動這一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tǒng),留守兒童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自卑的心理,我們要改變

這種對社會分工、對勞動存在一定的錯誤認識,我們應從更高的境界去重新審視父母的勞動,去重新審視社會分工的必然性,應消除一些曾經(jīng)鄙視務工人員及其子女的觀念,加強對勞動的尊重、對務工人員及其子女的尊重。

三、表演小品《留守兒童的一天》

問:看了上面的表演,你有什么想法?

四、留守兒童朗誦《爸爸媽媽,我想對您說》 問:聽了他們的肺腑之言,你想說什么?(讓學生體會留守兒童的孤獨、寂寞)

五、落實行動幫助留守兒童

同學們,我們共同生活在一片藍天下,同在一個班集體里,團結友愛,不分彼此,遠離父母的留守同學需要更多的友愛,作為大家庭里的一員,關心、幫助留守同學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能為留守兒童做些什么呢?

學生交流討論,教師歸結:

①班級建立一對一幫扶制度。讓其他同學主動地去和留守兒童溝通,在生活學習上予以照顧,讓留守兒童感受到集體的溫暖。融入到集體活動中,感受集體的力量。

②快樂三幫一。三名學生和一名留守兒童結隊,到家中感受溫暖。

③平時生活中,多多關心留守兒童,組成班級大家庭。

六、總結

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在愛的藍天下,共同走進燦爛的明天!從現(xiàn)在開始,我們用心去關愛留守兒童,用情去感動他們,用愛去溫暖他們,使他們擁有和其他孩子一樣明凈的天空,在美好的花季放飛理想和希望。

七、布置作業(yè):寫學習體會。

關愛留守兒童主題班會教案設計篇二

活動目的:

為了更加真實的了解我班留守兒童的現(xiàn)狀和實際情況,培養(yǎng)學生之間互相幫助、團結友愛,提高學生的自理能力和自我管理意識,號召學生關心幫助同學,幫助這些孩子樹立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為人處事的方式和方法,我們組織了這次班會。

活動班級:

興安初中八年七班

活動前準備:

1、掌握班級留守學生的人數(shù)、家庭詳細情況、學生家長打工去向、聯(lián)系方式、現(xiàn)在的監(jiān)管人等。

2、通過電話或微信的方式與留守學生的家長聯(lián)系,反映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和家長溝通了解孩子的情況。

3、指導留守學生準備發(fā)言稿。

4、指導主持人準備素材。

活動過程:

主持人:親愛的同學們

合:大家好——

主持人:同學們,八年級重新分班了,我們又組成了一個新的班級。班主任老師說過:“我們雖來自不同的班級,但我們現(xiàn)在都是兄弟姐妹,我們是一家人。”

主持人:是啊!我們是——“快樂的一家人”

主持人:八年級七班“關愛留守兒童”主題班會現(xiàn)在開始!

主持人:同學們知道,在我們這個班級大家庭里,有些同學的父母長年在外打工,他們一直與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親戚一起生活。

主持人:我們班一共28位同學,現(xiàn)在我們請爸爸媽媽不在家的同學舉個手,我們來統(tǒng)計一下我班到底有多少位同學屬于留守兒童。

主持人:同學們想不想知道父母不在身邊,這些同學是如何生活的,請他們來說一說,好不好?

主持人:請留守學生發(fā)言,說說他們在平時生活中的煩惱:

學生:父母不在身邊,我更自由了。沒有人輔導我學習、督促我寫作業(yè)、因為自我約束能力差,學習退步了。喜歡上了上網(wǎng)玩游戲、上學經(jīng)常遲到、上課不認真聽講、覺得學習越來越?jīng)]有意思。別人一叫我就跟人家走了,學了一些不良的習慣。生病了只能自己去買藥吃等等,有時候看到同學的媽媽來接他們放學,會很羨慕。有時候會很想念爸爸媽媽。

主持人:從同學們的發(fā)言中我感覺到,每位同學其實都是希望父母在身邊陪伴的。我想問問當你很想爸爸媽媽的時候,你會怎么做?

主持人:從同學們的反應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有的同學會打電話,有的同學會發(fā)信息?,F(xiàn)在還可以進行視頻聊天,可以從視頻中看到爸爸媽媽的面容,也可以讓爸爸媽媽看到自己,了解到孩子目前的生活情況和健康狀況。

主持人:我們每天回家媽媽已經(jīng)做好了飯菜,可是這些父母不在家的同學,他們回到家又是什么樣子?我們來聽聽他們怎么說。

學生發(fā)言:我回放學回家有時候是自己做飯、有時候是買著吃;我有時會去親戚家吃。

主持人:好厲害,有同學都會自己做飯了,都會做些什么呢?

學生發(fā)言:米飯、面條都會,土豆絲、西紅柿雞蛋這些簡單的菜都會炒。

主持人:想給爸爸媽媽說些什么嗎?

學生發(fā)言:我想說,媽媽,你們放心,可能我的學習成績不太理想,但我會照顧好自己,不讓自己生病的,你們放心的工作吧!我一定盡力去學習、盡力克制自己。

主持人:同學們,我們每天生活在一起,我們是不是應該多關心這些同學,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我們應該如何來關心和幫助他們?

學生圍繞學習、生活、思想、行為習慣等方面展開討論,有從行為習慣上幫助的,有在學習上幫助的。大家都希望在這個集體中的每個人都能快樂的過好每一天,都能在學習上有所提高,都在行為習慣上有所改善。

主持人:通過這些同學的講述,我們知道了他們平時生活的一些基本情況,我們每天在父母的叮囑和溫暖的目光中,是體會不到他們的失落心情的,所以讓我們伸出友愛的雙手擁抱他們,和他們一起進步、一起快樂的過好每一天。

關愛留守兒童主題班會教案設計篇三

活動背景:

隨著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父母均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數(shù)量日趨增多,關愛“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已成為全社會廣泛關注的一項重要工作。本次活動的設計就是為了關注我校的留守兒童,號召全體師生關心留守同學,幫助留守學生樹立起樂觀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生活態(tài)度,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留守兒童心手相牽,使他們能快樂成長。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留守學生在活動中能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辛勞。

2、培養(yǎng)獨立生活的意識,養(yǎng)成學習、生活自理的好習慣,

3、使大家明白,外出打工者以及他們的子女,需要我們特別的關注和關愛,懂得只要我們從身邊小事做起,捧出一顆愛心,奉獻一點愛,那么世界將到處充滿愛。

活動班級:

六(2)班全體學生

活動準備:

1、關于留守兒童的視頻資料。

2、留守學生給父母的一封信。

3、留守兒童代表發(fā)言稿。

活動過程:

(主持人出場)

ab: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a:有這樣一群孩子,當別的孩子依偎在父母懷中撒嬌的時候,他們的父母卻遠離家鄉(xiāng)到外地打工。

b:有這樣一群孩子,每天在家期盼著父母的歸來,就那么一個人看著照片里父母慈愛的笑容。

a:有這樣一群孩子,生病時沒有擁抱過父母的懷抱,就那么一個人躲在被窩里哭。

b:這些被留在家鄉(xiāng)的孩子有一個共同的名字

ab:留守兒童。

ab:同學們,老師經(jīng)常教育我們:我們雖來自不同的家庭,但我們都是兄弟姐妹。

ab:是啊,我們是——快樂的一家人。

六年二班“心手相牽快樂成長”關愛留守兒童主題班會現(xiàn)在開始!

a:首先請大家觀看一段留守兒童的父母離家時的情景。

b:看了這一段情景,是多么令人心酸啊!在我們這個大家庭里,父母長年在外打工的同學為數(shù)不少,他們一直與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或叔叔嬸嬸一起生活。

a:在我們班現(xiàn)在就有十名留守兒童。

b:這十位同學的爸爸或媽媽都在外面打工。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其中一位留守同學的心聲吧!有請馮天嬌同學,大家歡迎!

a:從剛才這位同學的發(fā)言中,我們能夠聽出他們是多么希望自己的爸爸媽媽能早點回來呀。我想最能代表留守孩子心聲的還是這一首歌。下面請聽歌曲《爸爸媽媽回來吧》

關愛留守兒童主題班會教案設計篇四

【教學目標】

讓留守兒童明白并理解父母的外出務工是為了讓孩子能更好的接受教育和過上好的生活,同時自己應該努力學習健康成長。

【教學重點】

讓留守兒童明白父母親始終是為了自己的孩子。

【教學難點】

讓留守兒童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自己必須努力學習健康成長。

【授課對象】

龍場中學八年級(8)班全部留守兒童。

【授課地點】

龍場中學八年級(8)班教室。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同學們,我很高興能來給你們上這堂課,因為你們都是幸福的孩子,你們有愛你們的父母,雖然他們沒能長期陪伴在你們身邊,但他們卻把父愛母愛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現(xiàn)在我給你們5分鐘時間,考慮一下對于父母外出務工,你有何看法,5分鐘后大家一個一個上講臺說出你們的想法。

二、學生上講臺說出自己的想法

好了,5分鐘到了,現(xiàn)在請同學們上來說說自己的看法,不要怕,我們算是一家人了,怎么想就怎么說。估計大部分學生會認為父母是因為生活中的困難,不得不出門務工;有少部分學生會認為父母不管自己,不愛自己;有少部分學生會難以表達,甚至不開口說話,此時一定要做記錄,以便以后的關愛工作到位。

三、小結學生的發(fā)言

同學們,聽了你們的發(fā)言,我很欣慰,但同時也有些擔心,欣慰之處,是你們能明白自己父母的用心良苦,明白父母外出確實是為了你們,擔心之處是你們還有些不理解父母的做法。同學們,當你們回到家不見爸爸媽媽,你們也許會失落,但你們有沒有想過,當你的爸爸媽媽下班后,拖著疲倦的身體回到住處,不見自己的孩子,又何嘗不思念,何嘗不牽掛。他們是多么的愛你們,多么的想和你們在一起。此時此刻,我代表你們的爸爸媽媽送你們一段話:

孩子,離開你,生活所迫。夜深人靜,甘愿承受思子之痛! 孩子,為了你,含辛茹苦。白晝喧囂,努力讓你健康成才! 同學們,父母之愛,是最偉大,最無私的,為了你,他們不顧一切辛苦,努力工作,努力賺錢,就是希望你們能有一個好的生活環(huán)境,所以我們也要為了他們、為了自己爭一口氣,努力讀書,唯有好好讀書,改變生活,才能報答他們。

四、隨機提問父母與孩子的聯(lián)系溝通情況

估計父母與孩子的溝通還是不少的。同學們,你們聽聽,其實父母是非常關心你們的,否則他們也不會經(jīng)常打電話問這問那,也不會經(jīng)常往家里寄錢寄衣物,所以我們一定要盡快獨立生活,讓他們看出我們的成長,讓他們看到自己發(fā)付出是沒有白費的,同學們說好不好?

五、讓同學們說說自己所面臨的困難

估計有部分困難時學習上的,這點簡單,作為老師,理當?shù)谝粋€為其解決;估計有部分困難是生活上的,要站在父母和親人的角度去幫助他們,鼓勵他們;對于性格孤僻的學生,一定要私下找其交流,慢慢改變他們的性格。

六、讓同學們發(fā)自內心的給自己的父母送上一句話,有條件的可以傳達給父母

七、總結

同學們,通過此次課,我們一定要明白父母外出務工,是生活無奈之舉,他們希望給我們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所以我們必須更加努力學習,改變生活,讓父母早日和我們團聚,加油同學們!

八、同學們下去就此次課的感受,寫一份心得體會

關愛留守兒童主題班會教案設計篇五

培訓目的:

1.為了彌補留守兒童家長長期不再造成的父愛母愛的缺失感,使孩子們能夠在一直感受到父愛母愛的環(huán)境下成長,讓留守兒童與班級甚至學校內不是留守兒童的孩子結成對子,讓他們的家長作為留守兒童的代理家長,照顧留守兒童。

2.為了給孩子們進行持續(xù)不斷的照顧、教育與鼓勵,使孩子們能夠在正確的心理狀態(tài)下成長,并且彌補有的孩子因為內向等其他原因不愿意主動與外人交流而造成的等方面的問題,建立“大手牽小手”的一對一甚至多對一的對子,通過與孩子們交流溝通,在每一天都對他們進行照顧。

3.通過對代理家長的培訓,使代理家長在工作中能系統(tǒng)地加強留守兒童的心理、安全、學習等方面的教育管理工作,使留守兒童學會自我管理、自我保護、自我生活,健康成長。

4.通過上課講解、圖片、視頻等形式,讓受訓人員對留守兒童問題的方方面面了解的更多,更深刻。.

培訓方式:集體培訓

培訓對象:志愿參加“大手拉小手”活動,并與留守兒童結對的老師

培訓地點:會議室

培訓內容: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學生父母外出打工,把自己的子女留在年邁的父母身邊,或托付給親戚或雇傭“保姆”來照管孩子,這些人便成了“留守兒童”的臨時監(jiān)護人,這些人中,老人本身都需要別人來照顧,反過來,還要關照小孩生活,對孩子的學習更無法過問。親戚、“保姆”都是本著不同的目的來看管孩子。能像自己的親身父母嗎?這樣一來“留守兒童”日益成為社會,學校的難題,大部分“留守兒童”生活上缺乏照顧,主動上缺乏約束。然而導至性格孤僻,紀律散漫等問題。那么又有誰能擔負起 “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呢?這就需要我們從社會,家庭方面著手,更需要我們學校的教育,作為教師怎樣來關愛”留守兒童的成長呢?

一、正確的教育孩子。

留守孩子身上所具有的狹隘、偏執(zhí)性格缺陷,使我們的工作就更是復雜了,那么針對孩子的不同情況,我們應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對癥下藥,因材施教,嚴禁簡單粗暴的教育方法,嚴禁體罰或變相體罰孩子,正確引導孩子健康成長。如:當懷疑孩子說謊時,千萬不要當面表現(xiàn)出對孩子的不信任,要通過多方調查,證實孩子確實在說謊,再進行交流溝通指導。當孩子與其他孩子發(fā)生糾紛時,要教育孩子主動承擔責任,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千萬不要支持孩子說謊,推責任。當孩子與我們對著干時,我們要充分冷靜,靜下心來思量后,再像朋友一樣與孩子親切交談溝通,指出孩子的不足,錯誤和缺點,并說:“孩子,跌倒了再爬起來,知錯能改,就是好樣的?!碑敽⒆尤狈ψ孕诺臅r,我們要熱情鼓勵并告訴他(她):“孩子,把頭抬起來,我相信你能行!”當孩子受到委屈的時候,我們可以幫他們擦去眼淚,并安慰他們說:“孩子,沒有關系,任何人都會受到委屈的,我相信你最堅強,以后別人會理解你的。當孩子取得進步的時候,我們要及時表揚,可以說:“孩子,你真棒!”“你真行!”的話語,并為他們鼓掌,如有可能適當給予物質獎勵。

二、關愛孩子的精神成長

心理健康問題是“留守兒童”最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表現(xiàn)為隱性,是不容易發(fā)覺的問題,如:性格孤僻內向、有自卑心理情緒、產(chǎn)生反抗或逆反心理,產(chǎn)生怨恨父母心理等,有少數(shù)孩子認為家里窮,父母無能耐,才會出去打工掙錢。對父母外出打工,把自己留在家里不關心,由此而產(chǎn)生怨恨情緒。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遠父母,產(chǎn)生情感隔膜,甚至埋怨父母的無情。

作為老師既要做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學習進步的引導者,生活的保護者。因此做到“三多”、“二知”、“一溝通”很重要?!叭唷保炊嗯c“留守兒童”談心,彌補“留守兒童”的親情缺失;多鼓勵支持孩子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多進行家訪,了解孩子在家活動和學習情況;“二知”即知道留守兒童的個人基本情況和家庭情況;“一溝通”即定期與留守兒童父母電話交流溝通,并采取針對措施,提供必要的幫助。用關愛、親情為留守兒童營造溫馨的家園氛圍。

三、指導孩子行為習慣

“留守兒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關愛和溝通的環(huán)節(jié),容易產(chǎn)生心理障礙。遇到困難不能獲得感情支持,出現(xiàn)一些差錯得不到及時的引導、糾正,久而久之,便容易形成一些明顯的心理行為問題。學校老師特別是代理家長要及時主動地了解留守兒童的家庭情況、心理狀況,關注他們的成長變化,并做好指導,使留守兒童的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得到及時矯正。以便及時疏導教育,彌補父母不在身邊的家庭教育缺失。

四.具體規(guī)劃:

留守兒童兩周或者一個月到結成對子的家長家中去住兩天。通過留守兒童和代理家長共度周末,共同生活,同吃團圓飯的形式,讓留守兒童感受親情,感受家庭的溫暖。

總之,關愛留守兒童,教育好下一代,需要社會、學校、家庭等多方面的配合與支持,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去關心、愛護、教育、幫助這一弱勢群體。

兒童群體,是我國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過程中所帶來的“附屬產(chǎn)物”。由于現(xiàn)階段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較低、社會保障不健全等客觀因素存在,加上長期缺少父母關愛及有效的教育、引導和管理,留守兒童往往在心理上產(chǎn)生一定時期的不適應感,嚴重的則會導致心理畸形發(fā)展,在行為上表現(xiàn)出程度各異的失范和越軌現(xiàn)象,出現(xiàn)了一系列“留守兒童綜合癥”。留守兒童問題正日趨嚴重,已經(jīng)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近年來,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已經(jīng)得到了市委、政府、社會和學校的高度重視,把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納入重要議程之中。

大家都知道家庭是一個人成長的起點,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學校,父母則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是人類一切教育的基礎,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長。而留守兒童由于第一監(jiān)護人出現(xiàn)了缺位,而孩子對家長依賴性都較強和較易接受家長的教育,可親情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使我們的孩子養(yǎng)成了不少的不良習慣,甚至出現(xiàn)了嚴重的違紀違法事件。例如某地有個學生,由于父母都在外務工,跟著姑媽生活,但是他姑媽只負責他每天三頓飯吃飽,其他一切不管,導致該學生養(yǎng)成許多的不良習慣,長期逃課、打架、玩電子游戲等,甚至發(fā)展到偷搶摸拿的地步。學校多次與其姑媽聯(lián)系,但效果不明顯,為什么呢?以其姑媽的原話來告訴大家:“我只管他不餓到冷到,其他我一切不管!”家長朋友們,你們聽了有什么感想呢?雖然我們在生活上對孩子給予了足夠的關心,但是我們在孩子的學習、心理、生理、行為習慣養(yǎng)成等方面又給予了多少關心和關注呢?比如孩子在學校干了些什么?表現(xiàn)如何?及時回家了嗎?.......這些我們關心了嗎?雖然孩子父母的親情缺位了,但關愛不能缺位,為了讓留守兒童“離開父母不離愛”,為了提高大家的教育方法和管理的有效性,我們特此舉辦了本次培訓活動,希望能與大家共同教育好孩子,幫助他們成材。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215417.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