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有助于教師對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等進行系統(tǒng)的規(guī)劃和組織。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心理健康,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支持。希望這些教案范例能夠激發(fā)你對教學的熱情和創(chuàng)新的思考。
金色花教案教學設計篇一
副標題:
作者:謝老師文章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點擊數(shù):866更新時間:2005-3-24。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會:“堆、等、鉆、剩、特、瘦、除、欺、員、咬、越、幸”這12個生字及由這些生字所組成的詞語。
2.會用“潔白、特別”造句。
3.理解:“疼愛、孤單、譏笑、羨慕、僵、幸虧”這些字詞的意思。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背誦課文最后一段。
(二)能力訓練點:
通過學習課文,培養(yǎng)學生品詞析句的能力,通過觀察圖畫培養(yǎng)學生觀察、想象的能力,在學習生字詞時培養(yǎng)自學能力,注重學生朗讀水平的提高。
(三)德育滲透點:
使學生通過學習懂得從小要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同時要正確認識自己,對丑小鴨的命運遭遇產生同情心。
(四)注意體現(xiàn)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
啟發(fā)式談話導入,引起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去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好事物,在語言文字訓練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二、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方法。
1.重點:理解課文內容,學會生字詞,理解重點詞語和句子。
2.難點:了解丑小鴨命運的戲劇性變化。
3.疑點:從丑小鴨成長過程中,領悟道理,世界上的事物是發(fā)展變化的,要在逆境中不屈不撓,追求美好理想。
4.解決方法:在課上學習時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并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發(fā)展思維。
三、課時安排:3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1.學生自學生字。
2.課上采用小組討論解決疑難。
五、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1.第一課時借助插圖理解課文內容,糾正字音、學習理解前兩段。
2.第二課時理解三至七段的內容,練習背誦最后一段。
3.分析生字,認清字形,完成課后習題。
(二)整體感知:
這是一篇講讀課文,講的是一只丑小鴨,自從出世以后就被人看不起,誰都欺負它,被迫離家出走,仍擺脫不了惡運。最后它意外地發(fā)現(xiàn)自己不是丑小鴨,而是一只漂亮的天鵝。
課文共有7段,是按照事情發(fā)展順序敘述的。第一段講鴨媽媽在稻草堆里孵蛋,等它的孩子出世。第二段講丑小鴨是怎樣出世的以及它的名字的由來。第三至六段主要講丑小鴨來到世界上以后的種種不幸遭遇。第七段講春暖花開時,丑小鴨向湖邊飛去,在湖水映出的倒影中意外地發(fā)現(xiàn)自己原來是一只漂亮的天鵝。
(三)重、難點的學習及目標完成的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題:
同學們,你們喜歡聽童話故事嗎?在故事里有兇惡的老虎、狡猾的狐貍、可愛的小兔,……今天,老師給大家請來了一位童話中的朋友(出示丑小鴨的投影),大家看看它是誰?你們認識它嗎?今天丑小鴨還給大家?guī)砹艘粋€非常動聽的故事,下邊就讓我們一起去聽聽故事吧。(聽錄音機讀課文),這個故事就是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板書4.丑小鴨(齊讀)。
(二)初讀課文,借助插圖,理解內容:
1.借助漢語拼音,讀準生字詞,初讀課文,讀通每句話。并標出自然段,劃出生字新詞,多讀幾遍。
2.借助插圖,再讀課文,了解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逐段讀課文,檢查自讀效果,并予以評價:重點指導下列字的讀音:
“等、剩”的韻母都是后鼻音?!般@”的聲母是平舌音,讀“zu1n”,不要讀成“zhu1n”,“瘦”“除”是翹舌音,讀“sh^u和ch*”。
4.教師范讀課文,小組討論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5.自讀全文,請學生說說你能讀懂什么?沒讀懂的用“?”標出,先小組解決,如果小組解決不了再說給大家聽,一起解決問題。
過渡語:通過剛才大家所讀的,所說的,看樣子你們都能夠掌握很多知識、大致地理解了課文內容,還有一些問題,大家沒讀懂,提出來了,說明大家都有這種勤學好問的精神,下面老師就帶領大家細致的學習這篇課文。
(三)講讀一、二段:
1.指名讀一、二段:
(1)思考:丑小鴨的名字是怎么來的?你從哪段讀懂的?
(2)出示第一幅圖,找出丑小鴨,讓學生看看丑小鴨和其它鴨子的不同之處。
(3)結合掛圖,從課文中畫出描述丑小鴨樣子的句子,了解大家叫它“丑小鴨”的原因。
(4)輕聲讀一、二段,說說你還能讀懂什么?這兩段主要講了什么?注意體會“暖烘烘”“特別”“出世”。
第二課時。
(一)有感情地朗讀一、二段。
過渡語:丑小鴨的命運怎樣?
(二)學習第三段:
3.品析詞句:你讀懂了哪些詞語和句子?
重點理解:“孤單”“……除了……誰都”體會到丑小鴨當時單身無靠,沒有朋友,大家都不喜歡他,這是它出走的原因。
4.丑小鴨被迫離開了家,你們有什么感想?
小結:丑小鴨很可憐,大家都很同情它,也想幫助它,說明你們都很富有愛心。
5.指導朗讀,用同情、關心、無可奈何的語氣讀第三段。
過渡語:丑小鴨離開家以后,它又遇到了哪些事情。
(三)學習第四段:
1.自由讀一讀第四段問:丑小鴨離開家以后遇到了什么困難?
2.體會“譏笑”:譏諷和嘲笑。抓住“只好”“才敢”讓學生體會丑小鴨離家出走以后,環(huán)境不僅沒有改善,情況反而更糟。學會用“潔白”造句。
3.用悲涼、同情的語氣有感情地朗讀第四段。
過渡語:丑小鴨在外面怎樣過日子呢?
(四)學習五、六段:
著重體會“驚奇”、“羨慕”。丑小鴨驚奇的是發(fā)現(xiàn)世界上竟有這么美麗的鳥;它羨慕的是希望自己也能像天鵝那么漂亮,也能自由自在地在天空飛翔。
體會“凍僵”“幸虧”說明丑小鴨冬天無處藏身,處境悲慘,險些凍死。
3.有感情地讀五、六段,要讀出丑小鴨命運的悲慘。
(五)學習第七段:(熟讀)。
1.天氣暖了,丑小鴨出來散步,它突然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丑小鴨怎么發(fā)現(xiàn)自己是一只天鵝的?
3.通過多讀來理解內容,理清課文先講什么,再講什么?弄懂句意。
4.訓練朗讀:從“忽然”開始,要用驚奇、欣喜的語氣朗讀,表達出丑小鴨為自己命運的改變,愿望能夠實現(xiàn)而十分高興的心情。
(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有關天氣、環(huán)境描寫的句子畫下來,并說說隨著天氣、環(huán)境的變化,它的命運如何變化。
(七)總結、擴展:學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小結:世界上的事物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我們要勇敢的面對挫折和困難,在逆境中不屈不撓,為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拼搏。
(八)作業(yè):背誦課文最后一段。
第三課時。
(一)借助拼音,分析字形,培養(yǎng)自學能力。
重點指導以下幾個字:
堆:與誰比較,進行識記。
特:左邊是“?!弊峙裕皇恰稗小迸?。
瘦:病字框,里邊的筆順是。注意“”的一豎上下出頭。越:里面的'筆順是。
負:和“頁”比較字形。
欺:右邊不是“父”旁。
幸:與“辛”比較字形。
鉆:與“沾”比較識記。
(二)出示練習:
把下面的字換一部分組成本課的字,再組詞語。
例:員(團員)站()準()。
負(欺負)____()____()。
起()狡()疼()。
____()____()____()。
正確答案:鉆(鉆出來)堆(草堆)越(越過)咬(咬人)瘦(瘦?。?/p>
7.齊讀最后一段。
8.(1)我太快樂了,我真的是一只美麗的天鵝了!我不是丑小鴨,我是天鵝媽媽生的?。?)我要做一只善良的天鵝,幫助那些弱小的生命!
10.(1)我想,丑小鴨受了那么多的罪,可它沒有失去信心,勇敢地生活下來,它很堅強。(2)我想,我們不應該像公雞、小鳥、獵狗一樣,看到別人那樣可憐不幫助,反而欺負別人。
12.美!
13.畫詞語。
14.我畫了出世、又大又丑、欺負、漂亮、天鵝這幾個詞語。我連成了一個句子:一只又大又丑的小鴨子出世了,大家都欺負它,其實,它不是丑小鴨,是漂亮的大天鵝。
15.老師,我畫了這幾個詞語:討厭、譏笑、潔白美麗、羨慕。我能用這些詞語說兩句話:(1)我們不能討厭長得比較丑的同學,更不能譏笑他們。
16.丑小鴨羨慕那些潔白美麗的天鵝,自己也變成了白天鵝。我羨慕安徒生爺爺,我將來也能成為大作家!
寫字。
1.大家都非常了解安徒生。中國也有一位大名人,他叫王羲之,知道他是什么人嗎?
2.你的知識真豐富。王羲之曾經寫過一個非常大的字,就在我們今天要寫的字中,大家猜猜看是哪個字?(引導學生把要寫的字促成詞語讀一遍)。
3.別猜了。我告訴大家,他寫的那個字就是天鵝的“鵝”字?,F(xiàn)在請大家也把這個鵝字寫一寫,咱們和王羲之比一比。
4.大家寫的真不錯。誰能說說寫好這個字的關鍵是什么?
5.嗬,多么生動的語言啊。對,是要互相讓著點。請看老師寫(范寫“鵝”)左邊的我字,斜鉤要寫的短一點,右邊的鳥字,下面的橫也要短一點,不然就打架了。請大家再寫一遍。小朋友,請你們也寫寫這個鵝字吧。
6.王羲之只寫了一個鵝字,咱們今天要超過他,請大家把鴨、灰、冰也寫寫吧。
1.古代的一位大書法家。
2.(1)灰色的灰?(2)結冰的冰……。
3.寫“鵝”字。
4.左邊的我和右邊的鳥都要寫的窄一點,互相讓著點。
5.再寫“鵝”字。
金色花教案教學設計篇二
1、會本課生字,理解所學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意象美和韻律美。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新詩的美。
投影。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導入新課。
1、激趣:同學們,一年四季,季節(jié)更替,轉眼,又到了秋天。秋天是碩果累累、流光溢彩的季節(jié),讓我們跟著詩人王宜振的腳步,一起到田野里去感受明麗的秋天吧!
2、(幻燈片展示秋景)教師范讀全詩。
二、初讀詩歌,理清詩歌的脈絡。
2、指名讀全詩,相機正音。
3、出示生詞卡片,認讀:
三、作業(yè):
1、描紅課后生字。
2、熟讀詩歌。
集中注意,激發(fā)興趣。
3、學生自由談:看了秋景,聽了寫秋的詩,你對秋天有了怎樣的印象呢?
1、學生自讀全詩,邊讀邊標出詩歌的小節(jié)來。
明麗??釀造??煩惱??羊腸小道。
照耀??珍藏??柔韌??井井有條。
4、再讀全詩,將自己喜歡的地方多讀幾遍,試著背一背。
第一單元第四課第二課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2、感受詩中描寫的景象,理解詩中擬人手法的運用。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通過誦讀感受新詩的美。
投影。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復習:
上一節(jié)課我們初步感受了秋天的美,把你們的感受讀出來,好嗎?
二、進入新課。
1、精讀感悟,體會秋天各樣的美。
過渡:走進了秋天,你喜歡秋天的什么風景呢?
教師相機板書:秋風、秋陽、秋色、秋實、秋香(可以打亂順序)。
重點品讀:
a、秋風:
(1)你為什么喜歡秋風?
(2)?“把夏天的腳印兒輕輕涂掉……”是什么意思?你覺得這個省略號有什么作用?
(3)能把你的喜歡用讀表達出來嗎?
b、秋實:
(1)秋天有哪些果實成熟了?都是什么樣子?
(2)自讀第三到五小節(jié),感受豐收的喜悅。
(5)在看到累累秋實的時候,我們還看到了迷人的秋色,都有些什么顏色呢?
2、回歸整體,感受詩的韻律美。
(1)你喜歡這首詩嗎?為什么呢?
(2)你覺得這首詩還有什么特點呢?
(3)教師小結:這首小詩運用擬人的手法,用流暢明快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秋天的美。
三、拓展延伸,描繪自己心中的秋天。
1、同學們,金秋是美麗的,在每一個人心中,它又美得各不相同,下面讓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禮贊自己心中的秋吧!
3、全班匯報交流,教師總結。
四、作業(yè):
1、背誦全詩。
2、課后收集寫秋天的詩。
小組輪讀課文。
讀完課文后學生自由談。
指名學生答。(秋風像個淘氣的娃娃,又像一把柔韌的梳子……)。
(好像是風在一點一點擦拭腳印,掩蓋夏的痕跡。)。
感情朗讀這一小節(jié),師生共同評價。
(稻穗、向日葵、蘋果、葡萄……)。
(3)匯報朗讀,教師指導。
(4)全班賽讀,看誰先背下來。
(紅、黃、紫。。。。學生可以想象補充課文中沒有的顏色。)。
(寫得美,讀起來上口……)。
學生自由談,只要有道理就給予肯定。(重點指導體會擬人手法的運用)。
3、再讀全詩,試著背誦全詩。
2、自由組合,分組活動:
(1)、彩筆繪秋色,畫出心中的秋。
(2)、深情頌秋天,讀出心中的秋。(小組合作編排詩朗誦《秋天》)。
(3)、妙筆描秋景,寫出心中的秋。(即課后練習4,將詩句改成一段話。)。
秋????天。
金色花教案教學設計篇三
那位畫家回到家,又拿出那些貝殼,眼前又浮現(xiàn)出那時的情景,畫家很想去找那位小姑娘,可是畫家不知道那位小姑娘叫什么,又不知道電話和住址,所以一直沒法找。
但是偶爾的一次機會,畫家又在金色的沙灘上看家了那位小姑娘。她穿著粉紅色的褲子,天藍色的上衣,美及了,看起來像個四年級的小學生。
于是畫家跑過去,小姑娘一眼就看出來了,說:“你就是那天幫我撿貝殼的叔叔?”“是的”畫家說,“那太好了。眼前的還很美,可我就是畫不好,你能幫我畫嗎?”“那好辦!”畫家坐下來幾筆就畫完了:一個個教師像一個個士兵,海水機器的泡沫像一堆堆白雪,太陽就像一個紅色的齒輪。
小姑娘說:“謝謝你叔叔,我要給你一個東西!”原來,小姑娘把那天的貝殼畫了下來,小姑娘說:“雖然不好看,但我也要請你收下,做個紀念。”
畫家又一次驚訝,那位小姑娘竟然也要回報別人,真是個難得的好孩子!
指導教師:儲凡芹。
金色花教案教學設計篇四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知道秋天的特征,感受秋天的美,并能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自己觀察到的秋天。
3?、通過聽讀訓練,想象畫面,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美的熱愛。初步培養(yǎng)透過語言文字感受秋天及大自然的美的能力。
教學重點:知道秋天的特征,感受秋天的美。
教學難點:能透過語言文字感受秋天及大自然的美。能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自己觀察到的秋天。
一、激發(fā)興趣,樂學新知。
1、你知道一年有幾個季節(jié)?有哪些季節(jié)呢?
2、劉老師從大自然中拍了幾幅圖,請你來猜猜是什么季節(jié)的。課件展示春、夏、冬的圖片。
3、少了哪個季節(jié)?(秋天)請你來設計一幅秋天的圖畫。
4、有位小作者用文字描繪了一幅秋天的圖畫,我們趕快去看看,他的圖畫里都有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請小朋友們自己去讀一讀課文,把課文讀準確,不漏字,不加字,不讀錯字。讀的過程中遇上難讀的詞或句子可作記號或隨時舉手請教老師。
3、生說景物,師貼相應的圖片。(埋下伏筆)。
三、情趣交融,誦中品悟。
1、在這些美麗的景物當中,你最喜歡什么呢?
景物美,文字更美。到課文中找出描寫這個景物的句子,用波浪線劃出來,美美地讀上幾遍。
2、誰愿意把句子讀給大家聽,和大家共同分享你的發(fā)現(xiàn)?(以學定教)。
(一)品悟寫“藍天白云”的段落。
(1)你喜歡它的什么?它能讓你想到什么?讓我們來聽一聽你有多喜歡。
(2)欣賞藍天白云圖片,說一說:看著圖片,你想到了什么?
(2)當你用許多語言都無法表達心中感受的時候,其實只要用兩個字就夠了:“那么”
(3)練習朗讀句子。
(二)品悟落葉的段落。
1、課件出示第二段,“小魚”的句子。
(1)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一句?(學生說)。
(2)看板畫,動手擺一擺,品悟“藏”。讓“小魚”們說說自己藏起來時的心情。
(3)?請你把這種心情讀出來。?(“藏”的讀法:悄悄地,不想讓別人知道的感覺。調皮的、可愛的。)。
2、品悟“黃葉落到岸邊”的句子。
(1)課件出示,喜歡這句話的小朋友有哪些?原來你們是一群小螞蟻呀!
(2)把開心與興奮放進句子讀一讀。
3、品悟“一片一片的黃葉從樹上落下來”
(1)、一陣風吹來,一片一片的黃葉從樹上落下來。它是怎么落下來的呢?朗讀這句話,體會“落”。(板書:落)。
(2)、讀整段文字。導語:好美的落葉,好美的文字。劉老師想讓它們變變臉。出示詩文,指讀--齊讀,讀出詩的韻味。
(3)、黃葉從樹上落下來,有的落到水里,有的落在岸邊,還有的會落到哪里呢?請你當當小詩人,接著往下填。
還有的落到(?????),(??????),把它當做(????)。
4、內化積累。
現(xiàn)在,我們把目光投放在這幅美麗的圖畫上,你能看著它把剛才這段話背下來嗎?(自己試背-齊背)。
(四)品悟寫“燕子”的段落。
燕子燕子,你要到哪里去?,是誰告訴你的?它跟你說什么了?快把這個消息告訴伙伴們吧?。ㄟh處、近處、跟前)讓我們一起大聲地告訴所有的伙伴們。
(五)品悟寫“稻田”的段落。(略過)。
用我們的朗讀讓藍天下的稻田變得更美吧!
四、引導拓展,情趣升華。
1、這位小作者筆下的秋天確實很美,(板書:美)其實秋天的美景還有很多很多。還可以給這幅圖畫增添上什么呢?(菊花、桂花、果園里的蘋果和梨、山上的楓葉等等)。
建議:四人一組,每人一句,四句話組合在一起,就是一篇描寫秋天的文章。也可寫成詩歌。
2、從古到今,秋天都是人們爭相贊美的季節(jié)。這里,劉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皇變和姡海ㄐ蕾p)。
3、現(xiàn)在秋天已經悄悄來到我們身邊,秋姑娘等著和我們交朋友呢!下課后,請你走進大自然去尋找她,走進書本去感受她,誰對她了解的多,誰就是她最好的朋友!
金色花教案教學設計篇五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秋天的特點,感受秋天的美。
2、積累好詞好句,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激發(fā)學生觀察身邊事物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二、教學重點:
了解秋天的特點,感受秋天的美。
三、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導入:
2、學生背誦。
3、師:同學們背得可真好。我好像看到了一幅美麗的秋景圖,看到了農民伯伯高興的樣子。我也想贊美它,你們想聽嗎?不過,老師有個要求:邊聽邊想,在你眼前展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老師背誦〈秋天〉這篇課文)。
4、學生自由講。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同學們想不想再去看看這美麗的秋天呢?(翻開課本,讀一讀。)。
2、找出不認識的字。
黃澄澄梧桐樹當做催飄著藏運動場。
3、我們將生字寶寶送回到課文里,一起將課文讀一讀。
(三)細細體會,美讀欣賞。
1、秋天的景色太美了!請同學們看看圖,再讀讀課文,找出你認為最喜歡的句子,讀一讀,一邊讀,一邊和同桌說一說,你為什么喜歡這一句。
2、學生同桌邊讀邊討論。
3、討論交流:你最喜歡哪些句子,為什么?
4、指導朗讀。(并通過表演的形式理解“一片一片”“小魚、螞蟻、燕子的心情”`從而訓練學生的朗讀)。
(四)啟發(fā)想像,練習表達。
小朋友,黃葉還會落在哪里呢?
(五)課后作業(yè)。
把剛才說的話寫下來,可以寫一句,也可以寫幾句,愛畫畫的朋友可以為自己寫的句子配上美麗的插圖。
(人教版第三冊)。
金色花教案教學設計篇六
1、上課開始,老師把課文中的插圖制作的圖畫貼在黑板上,學生頓時被美麗的畫面吸引了。老師趁機問:“孩子們,這幅畫美嗎?”孩子們興趣盎然,師進一步引導學生觀察圖畫,“你在圖上看到了什么?”孩子們會七嘴八舌地說自己看到的景物。藍天、白云、金色的稻子、飄飛的黃葉……只要學生觀察到圖畫上一個景物,教師就應給他充分的肯定。
(用美麗的圖畫引起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2、你平時看到的秋天是什么樣子的?在你的小組內給大伙兒說說。
(教師要充分肯定學生在生活中觀察到的秋天的特征,鼓勵他們多觀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就會有驚喜的發(fā)現(xiàn)。)。
多媒體出示句子:春天是五彩的,夏天是綠色的,秋天是(),冬天是白色的。
師啟發(fā);你準備用什么詞來形容秋天的顏色?
根據學生的回答,師補充板書:金色的。
(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鼓勵學生動腦思考,把學生思考的結果寫上黑板,讓學生認為自己的思考得到了老師的肯定,這樣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齊讀課題。
二、朗讀欣賞,讀中感悟。
1、指導學生翻開書,聽老師范讀課文。
(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的范讀非常重要,不可忽視。)。
2、生自由朗讀課文。把你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可以加上你的想象,用表演把你的感情讀出來。
3、匯報讀書情況。
(1)課件出示“秋風陣陣吹,白云朵朵飄,天氣一天天涼了”的句子。誰會讀這句話?指名讀。
如果學生讀得很正確,要多多鼓勵,并讓他向全班同學介紹怎樣認識“秋風”“吹”“朵朵”“涼”這幾個生字的,并讓學生教讀,識記;如果學生朗讀時遇到生字障礙,就適時調出生字,認讀,并引導學生說說如何記住這些生字。
(隨文識字是《語文課程標準》提倡的識字方法,效果比單獨識字更好。)。
(2)你還想讀哪些句子?讓學生盡情地展示自己。
(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進行朗讀,讓學生用有更多的自主學習的空間。)。
(3)屏幕顯示畫面:一片片樹葉在風中飛舞。師啟發(fā)學生觀察想像:你看到了什么?你覺得這些落葉像什么?對學生合理的想像要多加贊揚。
(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力,保護他們的好奇心,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
(4)指導學生讀好“一片片樹葉在風中飛舞,好像一只只美麗的蝴蝶。”
(5)認讀“片”“樹葉”三字。
(6)教師再“撿”幾片落葉給孩子們細細看看。鼠標一點,幾片樹葉真的落下來,教師好像真的彎腰撿起來,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幾片樹葉,分發(fā)給學生,讓學生觀察手中樹葉的顏色。觀察后匯報完樹葉顏色。
(實物總能給學生的課堂增添許多樂趣。)。
(7)指導朗讀“有紅的,有黃的,還有半黃半綠的。”
(8)認讀生字“半”“向”’“告別”,并說如何記住這些字。教師提醒大家,這些漂亮的樹葉背后都有字,翻過來看看,你認識這些字嗎?把它大聲地響亮地讀出來。
(9)創(chuàng)設情境,理解“告別”一詞。
誰向樹媽媽告別?假如你就是樹媽媽,你會怎樣跟樹葉告別?啟發(fā)學生發(fā)揮想像,盡量多說。
假如老師就是樹媽媽,你們是飄落的樹葉,你們該怎樣向我告別?創(chuàng)設情境,鼓勵學生上臺表演。
(創(chuàng)設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來理解詞句的意思,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習興趣,還能引導學生進行語言實踐,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10)指導朗讀“它們飛呀,飄哇,紛紛向樹媽媽告別。”
4、配樂朗讀全文。指名讀,齊讀。
(讓學生在音樂中感受秋天的美,接受美的熏陶。)。
三、激情總結,延伸拓展。
(擴大語文教學的空間,進行學科間融合,校內外溝通是擴大空間的有效辦法。)。
四、布置作業(yè):放學回家時拾幾片落下的樹葉,明天向大家說說它們的樣子和顏色,并請同學猜猜是什么樹葉。
作者郵箱:mzylb@。
金色花教案教學設計篇七
《金色的腳印》(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七組)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人與動物的傳奇故事: 小男孩正太郎的傭人從山里捉回一只小狐貍,兩只老狐貍想盡辦法要救小狐貍出去,冒著生命危險住在正太郎家里的地板下面照顧小狐貍,并和十分同情小狐貍,偷偷給老狐貍喂食的正太郎建立了親密信任的關系。后來小狐貍被送給鄰居,正太郎為要回小狐貍,不慎掉下懸崖,兩只老狐貍救護了嚴寒中昏迷的正太郎。最后,正太郎要回了小狐貍,和爸爸一起把它放回了山里,狐貍一家終于團聚并回到樹林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老狐貍和小狐貍之間的親情。
了解故事的內容及意義,
如何引導學生通過這個故事認識人與動物的關系,知道人應與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和諧相處的道理。
1課時。
一、直接導入
上節(jié)課,同學們通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探究了本文的詞語、主要內容以及故事情節(jié)。今天我們繼續(xù)走入《金色的腳印》,深入探究、體會文章情感。
二、自主閱讀
1、用心默讀課文,找出文中給你感受最深的部分,批下你的體會,小組交流學習。
2、文章為什么以“金色的腳印”為題?
3、帶著你的體會,有感情朗讀課文。
三、感悟展示
(一)、各組學生代表交流小組的學習情況教師順勢引導交流體會、朗讀
1、“它用牙齒拼命地咬,好長時間才明白過來這樣做是徒勞的,就臥在地上給小狐貍喂奶?!?/p>
“拼命地咬” “臥”“喂奶”,一連串動詞表明了母狐貍對小狐貍的愛,在它發(fā)現(xiàn)咬不斷鐵鏈時,竟冒著被發(fā)現(xiàn)的危險去“臥下喂奶”,偉大的母愛全然包含在這些簡單的動作中。
(教師引導學生朗讀,如果讓你來朗讀,你想讀出什么樣的韻味、情感?)(引導學生讀出母狐貍救孩子的急切心理,母狐貍對小狐貍真摯的愛)
2、“他費力地睜開眼睛,朦朧中看見一只大狐貍正在不停地舔著他的臉頰。另一只狐貍蹲在他的胸脯上,溫暖著他的身體。”
(教師引導學生1;延伸感悟:看見此情此景,正太郎在想什么呢?)
(引導學生2:是啊,被大家公認的*詐、狡猾的狐貍尚能救人,如果我們也都能像它們一樣,想想我們的世界將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
3、“它脖子挺得直直的,為他們放哨。過了一會兒,狐貍爸爸發(fā)出了警惕的叫聲。狐貍媽媽只好從孩子身旁走開。兩只老狐貍又回頭看了看,就消失在黑暗的樹林里?!?/p>
(“脖子挺得直直的”“ 警惕的叫聲”寫出了狐貍爸爸放哨的專注。“只好”寫出了老狐貍對小狐貍得戀戀不舍。整句話體現(xiàn)了老狐貍對小狐貍的愛。)
(教師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體會老狐貍對小狐貍愛的情感。)
4、文章為什么以“金色的腳印”為題
(教師引導學生“金色”告訴我們什么?)(讓學生由此體會到珍貴。)
(教師再次引導:文中什么東西像金子一樣珍貴?)(體會人類對動物的關愛,狐貍之間濃濃的親情。)
5、完善板書
通過剛才的交流感悟,隨著作者的筆端走入作者的文章,深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同學們是否能將板書繼續(xù)完善,體現(xiàn)本文的中心所在嗎?(學生上講臺完善板書。)
(教師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全文,體會整篇文章的情感。)
四、拓展探究
五、訓練提升
同學們得廣告語無形中給人們又敲響另了一次警鐘。那么文中老狐貍對小狐貍深深的愛,讓你又想到了什么?(引出動物間表達偉大母愛得故事。)
請同學們搜集類似的故事,并把它寫成一篇文章。
六、板書設計
金色花教案教學設計篇八
印度是佛教圣地,有一種圣樹開美麗的小黃花,叫金色花,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印度詩人泰戈爾的散文詩《金色花》。
1、什么是散文詩呢?學生一起回答,并檢查一下學生的預習情況。
2、了解了體裁,再讓我們走進作者。出示課件,提問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
1、學習了體裁與作者,讓我們閉上眼睛一起來聆聽課文的朗誦,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學生靜靜地聆聽課文朗誦)
2、請同學來回答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學生回答:(孩子、調皮的孩子、美麗的媽媽、綻放的金色花……)
3、我們同學的想象力真豐富啊!這個調皮的孩子把自己想象變成了什么,(學生回答:金色花)變成金色花之后他又干了哪些事呢?自由朗讀課文,并思考這個問題。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4、請同學來回答一下。
學生回答:(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悄悄地開放花瓣兒,看著媽媽工作;我便要將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書頁上;突然地再落到地上來,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講故事給我聽……)
1、孩子想象自己變成金色花之后,為什么要做了這些事,我們通過這些事可以看出這是怎樣一個孩子呢?讓我們一起到課文中尋找答案吧?。ǔ鍪菊n件)
2、出示前三段內容。請同學來朗讀這一部分課文。
3、聽后,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學生回答:調皮、可愛
讓我們一起讀出它的調皮、可愛。
4、這個調皮的孩子變成金色花僅僅是為了好玩嗎?我們自由組成小組學習后面的內容,找出答案。
(小組交流合作)
5、請同學來回答。
學生答:“當你吃過午飯,坐在窗前讀《羅摩衍那》,那棵樹的陰影落在你的頭發(fā)與膝上時,我便要將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書頁上,正投在你所讀的地方。
但是你會猜得出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嗎?”這一部分表現(xiàn)了孩子懂事,他做這些是為了表達對媽媽的愛。
學生回答:書中的主人公是一個善良重情義的人。
媽媽在讀體現(xiàn)了媽媽是一個怎樣的人?
學生答:媽媽是一個善良的人。
6、哪個地方還體現(xiàn)了媽媽的善良?
學生回答:禱告。做禱告的人,一般都是心靈純潔而善良的人。
學生回答:“濕發(fā)披在兩肩,穿過金色花的林陰”可以看出媽媽的美麗,在孩子的眼里,媽媽永遠是最美麗的。
老師問:那這部分體現(xiàn)了孩子的什么特點呢?
學生回答:從給媽媽送花香可以看出孩子的懂事和對媽媽的愛。
讓學生讀出媽媽的美,善良以及孩子對媽媽的愛。
7、天快要黑了,自己的孩子卻還沒有回來,媽媽的心情會怎樣呢?(出示課件)
當你黃昏時拿了燈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來,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講故事給我聽。
“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
“我不告訴你,媽媽?!边@就是你同我那時所要說的話。
學生一起來讀。
老師問:這部分內容同樣體現(xiàn)了孩子的什么特點?
學生回答:調皮和懂事。
老師問:怎么體現(xiàn)的?
學生回答:“突然出現(xiàn)嚇媽媽一跳”體現(xiàn)了他的調皮;“怕媽媽擔心,變回原形”體現(xiàn)了他的懂事。
老師問:此時媽媽的心情會是怎樣呢?從哪句話可以看出?
學生回答:又驚又喜。又是責怪又是高興?!澳愕侥睦锶チ耍氵@壞孩子?”
我們一起讀出媽媽這種復雜的心情。
老師問:孩子又是怎樣回答的呢?他又是一種什么樣的語氣?
學生回答:“我不告訴你,媽媽。”一種撒嬌的語氣。
讓男同學試著讀出這種撒嬌的語氣。
8、我們來總結一下,孩子為媽媽做了哪三件事,為什么這樣做?
(出示課件,學生回答)
媽媽 孩子
做禱告時————— 為媽媽送去花香
讀書時—————— 為媽媽遮陰
拿燈去牛棚時——— 怕媽媽擔心變回原形
都是為了表達對媽媽的愛
9、讓我們找?guī)淄瑢W到講臺給大家演讀一下,要注意讀的感情和語調。
學生自主上臺演讀,學生給予掌聲。
老師提示,學生回答:因為金色花是印度圣樹上開的花,圣潔而美麗,只有金色花才能代表對媽媽的這種圣潔而美麗的愛。
3、請用“假如我變成了……”來寫一句話來表達對媽媽的愛。
學生伴隨著音樂回想,思考,寫一寫。
4、請學生回答。
1、把我們自己寫的話做成一張精致的卡片,作為禮物送給媽媽,媽媽一定會很感動的。
2、我們已經長大,可能很久都沒有去擁抱自己的媽媽了,今天讓我們回去送給媽媽一個擁抱,感謝這些年她對我們無私的付出,也再次讓我們感受一下媽媽溫暖的懷抱。
你想說他什么盡管說罷,但是我知道我孩子的短處。
我愛他并不因為他好,只是因為他是我的小小的孩子。
你如果把他的好處與壞處兩兩相權,你怎會知道他是如何地可愛呢?
當我必須責罰他的時候,他更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了。
當我使他的眼淚流出時,我的心也和他同哭了。
只有我才有權去罵他,去責備他;因為只有熱愛人的人才可以懲戒人。
如果說課文《金色花》是側重于表現(xiàn)孩子對母親的傾訴,那么《審判官》就從另一方面展現(xiàn)出母親對孩子的摯愛,母與子的情感本來就是交流的、互動的,《審判官》剛巧可以補充《金色花》中母愛的隱蔽。更妙的是,這首詩直白明了,讓學生聽一遍朗誦,不必老師指點,他們就能加深對母愛的理解,同時也能加深對文中孩子的情感的由來的理解,效果自然會更好。此刻安排老師配樂朗讀,掀動學生的心潮。
(由于課講得比較匆忙,最后這個環(huán)節(jié)未能展現(xiàn)。)
金色花教案教學設計篇九
1、用比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狐貍一家及它們與正太郎之間的感情,懂得與動物要和諧相處。
1、了解故事的內容及意義,明白動物也有親情,也有偉大的愛。
2、引導學生通過這個故事認識人與動物的關系,知道人應與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諧相處的道理。
自讀自悟、交流、寫作
一、開門見山,直奔主題
今天我們學習24課《金色的腳印》。我知道大家有個好習慣,那就是提前預習課文,課文都讀了吧?那我們現(xiàn)在帶著問題再來讀一讀課文,想一想“老狐貍為了救小狐貍都做了什么?它們和正太郎之間的關系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學生活動:邊讀書邊思考,在書上做標注。
二、進入交流環(huán)節(jié)
小組交流。
班級交流。
陳柳說:老狐貍夫妻倆為了營救小狐貍,居然能想出“調虎離山”之計,我們可以感受到老狐貍夫妻對小狐貍那深深的愛!
張溫馨說:正太郎很善良,他發(fā)現(xiàn)了老狐貍的秘密,但他沒有告訴爸爸媽媽,還非常希望老狐貍能用自己的力量把小狐貍救出去,課文中寫道“老狐貍用自己的力量,把小狐貍救出來的時候,該是多么歡喜呀!正太郎一想到這些,淚水就不由得涌上眼眶?!弊x著這樣的句子,我都非常感動。
豐火雷說:狐貍真善良?。∪祟惒东@了它的孩子,可它還救了掉下懸崖的正太郎!這是真的嗎?寓言故事中的狐貍是狡猾的代名詞,可這篇課文中的狐貍卻是充滿了人性,多可愛的動物?。∶恳粋€動物都是一條生命,我們應該愛護它們,珍愛生命,不要傷害動物,我對那些以捕獵野物賣錢為生的人深惡痛絕!
……
三:老師談感受,引導學生拓展課文
聽大家說得這么精彩,我實在不忍心打斷大家。從發(fā)言中我感受到了大家讀進課文中去了,和課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運,小狐貍被鐵鏈鎖著,不光老狐貍夫妻在揪心,正太郎在著急,大家也擔憂著小狐貍。同樣,我想說大家也是非常善良的孩子們!可喜的是課文結局是正太郎和爸爸一起把小狐貍放了,小狐貍一家又開始過上了甜蜜快樂的生活!
小狐貍一家在森林深處又會發(fā)生怎樣的故事呢?大家可以盡情地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續(xù)寫課文。
金色花教案教學設計篇十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精美的語言,在朗讀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
2、通過多種朗讀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感受作品內容。
3、在整體感知全文內容的基礎上,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通過反復朗讀,品味課文清新優(yōu)美的語言風格。
2、聯(lián)系自身生活體驗,感受母愛。
教學難點。
通過想象,在朗讀中感受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方法:朗讀法、自主探究法、講授法、小組討論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小時候玩過捉迷藏嗎?為什么喜歡玩捉迷藏呀?
(玩過,捉迷藏可以躲起來,讓別人想法設法的去找你,而你可以躲在暗處,偷偷觀察別人,很有趣。)。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散文詩《金色花》,讓我們現(xiàn)在來集體朗讀課文,讀完課文后,然后給課文標上段落序號,給生字詞注音并結合注釋理解課文內容,最后告訴我這篇課文講述了什么內容。
《金色花》共有9段,講述了一個孩子想象自己變成了“金色花”,然后和母親捉迷藏的故事。
生字詞梳理:匿笑膝嗅禱告羅摩衍那。
作者簡介:泰戈爾,印度作家、詩人、社會活動家。19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同學們,讓我們再次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象課文中描繪的場景,說說你的感受。
課文中描述了一個孩子編成了金色花和他的媽媽在捉迷藏,孩子悄悄地開放花瓣兒,看著母親工作。
這樣的場景給人以溫馨和幸福的感覺,表現(xiàn)出孩童對母親的熱愛和親昵,展現(xiàn)了動人的母愛和童真。
2、再次朗讀,品味語言。
這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他的有什么特點?
“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為了好玩,長在那棵樹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風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卻一聲兒不響?!?/p>
“我要悄悄地開放花瓣兒,看著你工作?!?/p>
“我不告訴你,媽媽?!?/p>
這些語言表現(xiàn)出孩子的調皮天真,活潑可愛。
課文中母親是怎樣的形象?
清晨,沐浴后,濕發(fā)披在兩肩,穿過金色花的林蔭,到小庭院做禱告。
禱告時主動和超自然的力量溝通來贊美、祈求、懺悔或者僅僅是表達自己的思想或愿望。禱告對象是神靈、亡靈等。表達方式是靜默、言語或歌唱,儀式場合是禮拜。
陽光下的母親,在金色花林蔭叢中穿行,做禱告的樣子仿佛如圣母一樣,圣潔而美麗,全身閃耀著母性的光輝。在母親穿過金色花時,“我”要讓媽媽嗅到我的花香。
吃過中飯,坐在窗前讀《羅摩衍那》。
《羅摩衍那》是印度古代梵文敘事詩,母親讀書的樣子是安靜、溫柔的。此時,“我”要把自己小小的影子投在母親的書頁上,雖然母親不知道那金色花就是我,但是我要時時刻刻在母親身邊。
黃昏時,拿了燈到牛棚里去。
黃昏到了,在樹上躲了一天的我,和母親玩了一天的捉迷藏的我,要突然出現(xiàn)在母親的面前,落到地上,變成母親的孩子,“求你講個故事給我聽?!?/p>
在朗讀中體味文章中表現(xiàn)出的母子情。
“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表現(xiàn)出母親的焦急、驚喜、嗔怪。
“我不告訴你,媽媽?!北憩F(xiàn)出“我”的撒嬌、調皮和得意。
教師小結。
《金色花》是印度作家、詩人、社會活動家泰戈爾的作品。刻畫了一個天真可愛而又頑皮淘氣的孩子形象,含蓄而巧妙地表達了孩子熱愛媽媽的深厚感情?!督鹕ā肥翘└隊柹⑽募缎略录返拇碜?,是他的早期作品。一個兒童變成金色花與他的母親“捉迷藏”,表現(xiàn)家庭之愛和人類天性的美好與圣潔。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泰戈爾的散文詩《金色花》,這節(jié)課我們來繼續(xù)品讀這篇課文。首先我們來朗讀一下課文,朗讀時要注意把握節(jié)奏、重音、節(jié)奏,結合自己對母愛的理解,讀出情感。
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保ń處煱鍟诤诎迳?,并讓同學抄在筆記本上,全班齊讀一遍。)。
二、分組朗讀,小組競賽。
課文中的“我”是天真活潑,機靈調皮而又天性善良純潔的。母親是沉靜虔誠,善良慈愛的?!拔摇闭{皮地要和母親捉迷藏,而母親也因為擔憂而說:“你這個壞孩子”,反語中也蘊含著濃濃的母愛。作者用天真淘氣之筆墨,營造了一幅充滿趣味的生活畫面。這首散文詩描繪的畫面仿佛圣子與圣母,充滿了母愛神圣的光輝。
現(xiàn)在讓我們分小組進行朗讀,看看哪一組讀的最好,最有感情。每組舉手超過四個人,就集體站起來,捧著書本朗讀。
身體站直,手捧書本,開始朗讀。《金色花》泰戈爾(學生朗讀的時候,教師在旁邊進行朗讀指導)一邊讀一邊要讀出母子之間的真摯情感!
三、問題探究,理解課文。
1、“金色花”的寓意是什么?
金色花是印度最美麗的圣誕樹上開的一種金黃色碎花,詩人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是在贊美孩子的可愛,那金黃的色彩,就如母愛的光輝籠罩在孩子身上。美寓于花,花寓于美。用美好的花朵來襯托世間最美好的母子情?!拔摇毕胱兂山鹕ǎ彩菫榱私o媽媽帶來一些幸福。
世人總喜歡用花朵比喻兒童,泰戈爾把兒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麗的圣誕樹上的花朵,贊美了孩子的純潔、可愛。孩子為什么那么活潑可愛、快樂天真?因為沐浴在母愛中。詩中得孩子跟媽媽三次捉迷藏,主要出于孩子活潑調皮、機靈可愛的天性;同時,他對母親無時無刻的關注,也見出對母親的熱愛和親昵。
四、教師小結。
孩子活潑可愛、調皮天真。母親溫和慈愛,善良寬容。當“我”變成金色花,我要將花的芬芳和美好獻給母親。當“我”消失不見時,母親焦急、擔心?!督鹕ā繁憩F(xiàn)了母子之間純潔、動人的愛。最后讓我們集體背誦唐代詩人孟郊的《游子吟》,再次感受偉大的母愛?!按饶甘种芯€,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作業(yè)布置。
1、復習課文,回家后將《金色花》有感情地讀給媽媽聽,并記錄你和媽媽的感受。
2、寫一段送給媽媽的話,100字左右。
板書設計。
金色花教案教學設計篇十一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2、學習和借鑒詩中借鑒一種具體的形象抒發(fā)感情的寫法。
3、感悟母愛,領悟母子深情,嘗試抒寫自己對母親的愛。
1、反復誦讀,感悟詩歌的感情。
2、抒寫自己對母親的愛。
1、視頻導課——誦讀悟詩——創(chuàng)造形象
2、讀詩——悟詩——寫詩——獻詩
一課時
一、深情歌唱引“金花”
教師使用多媒體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學生觀看。(醞釀感情,趁學生沉浸其中,教師導課)有一種愛,一生一世不求回報,那便是母愛!有一個人,一生一世值得你去愛,那便是母親!母親,是一個偉大的名字!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首關于母愛的散文詩—泰戈爾的《金色花》,讓我們期待一次美的洗禮!
二、原汁原味讀“金花”
(一).泰戈爾簡介:(以學生介紹為主)
印度的“詩圣”,詩人、作家、藝術家、社會活動家。1913年《吉檀迦利》獲諾貝爾文學獎。詩集《新月集》、《飛鳥集》,小說《還債》,散文《中國的談話》。
(二)美讀﹝學會朗讀,感知內容﹞
1、學生裸讀課文,要求學生讀準確,讀流利。
2、多媒體展示生字詞。(要求學生做到會讀、會寫、知意、會用。)
3多媒體出示一組句子,學生照樣子說話,感知課文內容。
句式:我讀出了一個____________的孩子和一個____________的媽媽。
示例:我讀出了一個淘氣的貪玩的孩子,一位慈祥的愛讀書的媽媽。
過渡:孩子,貪玩、淘氣又可愛;母親,焦急、生氣又嗔怒。讓我們在精彩生動的朗讀中感悟這種至情真愛。
三、精彩紛呈說“金花”
(一)多媒體播放《金色花》視頻朗讀。
1.學生聽讀,感悟、體會,學會有感情地讀。
2.多媒體出示一組句子,教師指明學生有感情地讀。(師指導讀的不好的學生;讓讀的好的學生做示范領讀。)
句子:
(2)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
(3)“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
(4)“我不告訴你,媽媽?!?/p>
3、學生選擇喜歡的方式,有感情朗讀課文。教師巡回指導。
4.多媒體展示問題,學生合作,探究問題。
問題:(1)散文詩中的孩子是以什么方式來表達出對母親的愛的?
請用“當媽媽的時候,我就”說一說。
示例:母親做禱告時,我就開放花瓣散發(fā)香氣沁入媽媽的心脾。
過渡:
四掩卷沉思悟“金花”
1.多媒體播放背景音樂,營造氛圍,渲染感情。學生置身環(huán)境,大聲朗讀課文。
教師多媒體出示問題2、3,學生思考。
2.“我”通過什么方式來表達對媽媽的愛?怎樣表現(xiàn)的?
3.“我”變成金色花為什么不愿讓媽媽知道?
指明程度各異的學生回答,教師點評,指導。
過度:如果把父愛比作高山,那母愛則是一條小河,一片大海,她溫柔、清澈、博大、源遠而流長。孟郊在《游子吟》中寫道“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依依小草怎回報得了春日陽光的恩澤呢?汪國真說“我們也愛母親,卻和母親愛我們不一樣,我們的愛是溪流,母親的愛是海洋?!睙o論如何,請用小草的芳馨,請用溪流的歡歌來回報我們的母親。
五、至情表白寫“金花”
1.多媒體出示一下內容:
如果有一天你忽然有了小男孩的神力,你準備變作什么來表達你對母親的滿懷愛意?來!孩子,照樣子,拿起筆述說對媽媽的愛意。
示例1:我要變成一股清風撫摸著你;我要變成水中的漣
漪,當你沐浴時,把你吻了又吻。(泰戈爾《告別》
示例2:假如我是一片云
當媽媽在田間勞作時
我會飄到他的頭頂
為她遮擋如火的驕陽
當媽媽流下汗珠時
我會灑下蒙蒙細雨
為媽媽送上一陣清爽
2.學生思考,寫詩句,表達對媽媽的深情。
學生佳句欣賞:
我要變作一串珍珠項鏈,掛在媽媽脖子上,讓媽媽更美麗。
我要變作小鳥,時刻飛在媽媽身邊,唱出美妙的歌給媽媽聽。
假如我變成了一個美麗的發(fā)卡,我要別在媽媽的秀發(fā)上,讓媽媽更加年輕漂亮。
假如我變成了一把傘,我要為媽媽遮風擋雨……
假如我變成了一條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媽媽工作累時,讓媽媽來到我身邊,聽我唱一支歡快的歌曲,抖落滿身的疲憊;我要在媽媽口渴時,讓媽媽品嘗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變得容光煥發(fā)!
小結:
無論對誰來說,母親都是靈魂的故鄉(xiāng),生命的綠洲,不管我們能走多遠,劃不出的永遠是母親的海洋。為了她的兒女,母親的操勞是毫無代價而言的,讓我們也擁有一顆孝心,來回報那份無私的母愛。
1.教師出示詩歌,學生齊讀。
六、感恩母親獻“金花”()作業(yè)
將收集到的表達母愛的詩歌、名言,也可是剛才的即興創(chuàng)作,制作成卡片,回家送給媽媽。
金色花教案教學設計篇十二
1.認識本課6個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狐貍一家及它們與正太郎之間的感情,懂得與其他生命互愛互助,和睦相處。
3.知道本課故事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各是什么。
引導學生了解故事的內容及意義,并通過這個故事認識人與動物之間的關系,知道人應與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諧相處的道理。
1課時。
一、激趣導入,引出課題。
看來狐貍在大家的心目上不是好東西,今天我們再來學一篇關于狐貍的故事的文章,學了以后,也許你會給狐貍“平反”了。
3.檢查預習情況。指名讀生字詞,糾正錯音。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流利,并思考:
(1)課文重點寫了哪幾個角色?
(2)老狐貍為救小狐貍都做了哪些事,正太郎做了哪些事?
(3)當正太郎失足受傷時,狐貍們是怎么做的?
2.讀后討論交流上述問題,教師板書:
小狐貍。
喂奶要回。
咬木樁放歸樹林。
喂食。
老狐貍搭救正太郎。
3.根據板書,讓學生簡要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主探究,討論交流。
2.根據學生的討論,教師小結:
(1)老狐貍為什么要冒著生命危險去救小狐貍?
(2)正太郎為什么能和狐貍建立親密關系,并能得到狐貍的救助?
(3)課文為什么以“金色的腳印”為題目?
3.討論后交流。
4.教師小結:看來,同學們真的給狐貍“平反”了。老狐貍冒著生命危險去救小狐貍,使我們明白,動物之間也像人類一樣有著不可割舍的親情,尤其是作為父母的老狐貍對自己的孩子小狐貍非常關心和愛護。我們還明白,大自然是人和動物的共同家園,人們要和動物和睦相處,這個世界才更加美麗!
四、讀寫結合,升華主題。
1.啟發(fā)談話:是的,能夠回到屬于自己的家是多么幸福的事。請看看這幸福的一家。(出示課文的插圖)。
2.看到如此幸福的一家,你會想到什么?請寫下來。
(1)我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把該掌握的生字新詞進行教學。學完后,結合讓學生運用,完成《每課一練》的1、3題。
(2)本篇是略讀課文,我讓學生以讀為主,自主探究導讀中的三個問題,弄懂這些問題后。為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我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與同學討論交流。但讀得還不夠充分。
(3)進行人文教育。如“老狐貍用自己的嘴咬木樁時,你看父母是多么疼愛自己的子女呀!”我進行思想教育,我們父母也是疼愛我們的,該如何報答呢?但課文結束時,沒有對本課的難點:“認識人與動物之間的關系,知道人應與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諧相處的道理?!钡乃枷虢逃龅轿唬纾何覀円Wo動物等。
金色花教案教學設計篇十三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感受大自然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樂趣。
3。體會課文中一些句子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
2。學生齊讀課題,教師指導讀好題目。
(一)讀中悟美。
1。在上節(jié)課開始的時候,有小朋友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草為什么是金色的?金色的草地在哪里?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看看能在哪個自然段能夠找到答案。(第一自然段)好,就請大家仔細地讀第一自然段吧!
2。誰來給大伙說說,你找到的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嗎?(指名回答。)。
3。誰能用朗讀向我們展示你所看到的金色的草地。(教師隨機評價指導朗讀,引導語如下:a。我聽出來了,是一大片草地;b。噢,蒲公英已經長滿了;c。草地真的變成金色的了?。W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二)演讀尋趣。
過渡語:聽了你們的朗讀,金黃色的蒲公英甜甜地笑了,草地變成金色的了。(課件演示:一大片金色的草地)看到這片金燦燦的草地,我真想在上面痛痛快快地打幾個滾,玩一玩。
1。(面對學生)小朋友,你們想怎么玩呢?(學生自由回答)。
“2。我”和弟弟是怎樣玩的呢?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真地讀第二自然段,然后和同桌商量試著演一演。要想演得好,就要把課文讀懂、讀好。老師要仔細地看你們的表情,聽你們的聲音,誰演得好,我就請誰上到講臺前面來表演。(學生和同桌合作,讀課文,表演。教師巡視)。
3。請一組同桌上臺來。
表演吧!請大家當評委,給他們打分,要說出打分的理由。(在觀看同學表演的過程中,提醒學生做文明觀眾,要正確、客觀地評價別人??梢远嗾垉山M來表演。引導學生評價別人的導語如下:a你很會發(fā)現(xiàn)同學的閃光點,評得好!b。為什么是!"分呢?分扣在哪里?說說看。c。你認為他的表情不是“一本正經”的,那你能做出這種表情嗎?你真了不起。)。
4。小朋友們,在金色的草地上玩的時候,你心里是怎樣想的或者你想說什么呢?(此時需要尊重、珍視學生內心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同他們一起享受快樂)。
5。(課件出示句子,引讀:教師“讀是啊,就這樣”,學生接著往下讀)就這樣,這些公英,給我們帶來了并?不少不?快引?樂人??注?目的蒲(此引讀可以在每一個學生說出內心的快樂后就讀一次,讓學生用朗讀這個句子來表達他們的快樂。)。
6。小朋友們,你讀懂了這個句子嗎?(引導學生聯(lián)系前文讀懂“并”和“引人注目”)是呀,原來快樂這么容易找到,它就在這可愛的蒲公英身上,就在這可愛的草地上!
(三)研讀釋疑、朗讀表達。
1。這金色的草地除了給我們帶來了快樂,還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呢?請大家默讀第三自然段,遇到讀不懂的地方,就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勾畫出來。(學生默讀第三自然段,質疑)。
2。有問題的同學請舉手。來,把你的問題說說看。
(隨機評價學生提問的角度,指導學生提問的表述要準確,引導學生用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讀懂詞、句)預計提問及部分引導如下:a。為什么這里要“說我起得很早去釣魚”?引導:如果不去很早會怎么樣呢?我們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
b。為什么說“發(fā)現(xiàn)草地并不是金色的'”?這里為什么要“用并”?引導:我們不用“并”來試試,讀讀看。誰弄明白了?“c。蒲公英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币龑В浩压⒒ㄔ趺磸堥_、合上的?誰來做給大家看?我們再來讀讀這個句子。d。草地為什么會變顏色?也許學生還提有自然方面的問題,教師可這樣引導:看到你們對大自然的一切都很感興趣,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因為那時的我也像你們這樣對大自然充滿了好奇,這些問題怎么解決呢?你們肯定能在下課后找到好方法。
3。(如果學生沒有提出,則由教師提出)這個自然段中有一個詞連續(xù)出現(xiàn)了兩次,引起了我的注意,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發(fā)現(xiàn))這兩“次發(fā)現(xiàn)”有什么不一樣?你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示呢?(學生思考,回答)。
4。請你再讀讀這段文字,把這句話補充完整,再說說你的理由。
就這樣,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這金色的草地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帶來了(!")。
5。這就是你們的內心感悟,簡直精彩極了!你們的朗讀一定也很精彩。請你把在蒲公英、草地上所感受到的快樂、通過朗讀與大家一起分享吧!(括號中空白的字眼為學生剛才所補充的內容。學生自己練讀,教師指名朗讀。指導朗讀的預設導語如下:“a。你讀的是句號吧?再試試,你能讀成問號的。b。你發(fā)現(xiàn)什么啦?讀吧!c。你這朵蒲公英沒張開,來,再讀一次,你肯定行!d。來,把草地變色的秘密告訴我們吧!e。老師也想讀,愿意給我這個機會嗎?請你們給老師的朗讀評評分吧?。?。
你聽出來了,可以在旁邊做上批注,就寫一句話。(學生默讀、批注,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寫的話)。
2。小朋友們,今天通過學習,我們和蒲公英、草地以及大自然交上了朋友,只要你們留心觀察,還能發(fā)現(xiàn)大自然更多的秘密。在這里,老師請大家課后閱讀《十萬個為什么》一定能找到更多的快樂。
金色花教案教學設計篇十四
《金色的草地》人教版新教材三年級語文第五冊第一單元第2課(需二個課時)。
課文講的是生活在俄羅斯鄉(xiāng)下兩個小朋友的故事。他們所做的游戲就是趁對方不備,將蒲公英的絨毛吹到對方的臉上。這種帶有調皮和玩笑的游戲雖然簡單,卻充滿童真童趣,使兄弟兩個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帶給他們的快樂。并在這種快樂中無意發(fā)現(xiàn)了草地顏色變化的原因。通過對內容的理解,學生能夠增強對大自然熱愛的感情,體驗大自然給人們帶來的快樂,增強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
通過讀懂課文內容,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樂趣。使學生能夠增強對大自然熱愛的感情,體驗大自然給人們帶來的快樂,增強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
1、認識2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能正確書寫“盛開、玩耍、一本正經、使勁、絨毛、假裝、這些、引人注目、釣魚、觀察、花瓣、合攏、手掌、有趣”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進一步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樂趣。
4、初步體會課文中一些句子表情達意的作用。
在本課教學設計中,以學生“個性化閱讀”為核心。讓學生在充分誦讀、熟讀精思、切己體察、潛心品評、多元解讀,甚至在修改文本等“讀書”活動中,與文本對話,與他人交流。通過引導學生“讀自己的書”——讀出自己的感受,讀出自己的疑惑,讀出自己的體會,讀出自己的理解,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生生交流、師生交流,共通有無、互相啟迪。力求使閱讀成為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讓學生在對話中、合作中、交流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
蒲公英開花與合攏,造成草地顏色不同的原因。
(第一課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遇到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解決,解決不了的提出來。
3、檢查自讀情況。
4、解決不理解的字詞。
5、你見過蒲公英嗎?
1、再讀課文。
作者為什么說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這篇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交流匯報。
交流重點:
1)、哥倆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的絨毛;
2)、“我”發(fā)現(xiàn)了草地會變顏色及其變色的原因。
(a)“我”先發(fā)現(xiàn)了什么?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了新發(fā)現(xiàn)后我們有哪些變化?
(b)這一部分當中有些詞語和句子表達的效果很好,令人回味,可引導學生理解和體會。比如:“我起得很早去釣魚”這里為什么要強調“起得很早”呢?可讓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因為過去沒有起這樣早,所以一直誤認為蒲公英的花是金色的?!鞍l(fā)現(xiàn)草地并不是金色的”,“并”在這里有哪些含義呢?用上這個“并”字,給人的感覺是“我”過去一直認為草地是金色的,不是現(xiàn)在才這樣認為,并強調了對過去錯誤認識的否定?!捌压⒌幕ň拖裎覀兊氖终?,可以張開、合上”,用手掌最簡單的動作打比方,就把一種不太容易說清楚的現(xiàn)象講清楚了。
3)、蒲公英和我們一起睡覺,一起起床。
3、作者為什么會發(fā)現(xiàn)草地會變顏色及其變色的原因呢?
通過對內容的理解,要引導學生體會課文表達的情感。激發(fā)起學生熱愛大自然、觀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感情和興趣。懂得只有細心觀察,才能發(fā)現(xiàn)事物的本質,才能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
4、你平時喜歡花草嗎?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嗎?
(第二課時)。
1、“摘蒲公英”游戲:把蒲公英狀的生字卡片認讀后,貼在黑板上,師讀詞語,指名學生上臺取卡片,并領讀2遍。這朵“蒲公英”就作為學生的獎勵。
2、有感情地朗誦課文的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3、指名演一演:兄弟倆玩耍的情景。
4、指名述說草地變色的原因。
1、讀第四自然段。
2、說說我們?yōu)槭裁磿凵稀捌压ⅰ??蒲公英為什么能成為我們最喜歡的花?
3、為什么說蒲公英跟我們一起睡覺一起起床?你怎么理解?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你心中的草地是什么顏色的?快畫一畫,與同學交流一下吧!
2、學生畫畫。
3、成果匯報。
1、默讀田字格中的生字,想象用什么辦法記住。
2、全班交流。
3、教師著重指導“耍、絨、瓣、察、假”。
4、學生練習寫字。
金色花教案教學設計篇十五
小小花兒爬籬笆,張開嘴巴不說話,紅紫白藍樣樣有,個個都像小喇叭。(牽牛花)
胖娃娃,滑手腳,紅尖嘴兒一身毛,齊天大圣最愛它。(桃子)
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紅襖,陣陣放清香(荷花)
身體長又長,開花黃又黃,臉蛋兒像太陽,籽兒香又香。(向日葵)
你坐得最認真,這個謎語獎給你答。你的小手舉得最直,請你答。
恭喜你,你答對了,201班的小朋友可真聰明,真不愧是猜謎大王。
(過渡)剛才大家猜謎語功夫很高,那就再獎一個謎語給大家,噓!聽好了,看看誰的小耳朵最靈!小小傘兵隨風飛,飛到東來飛到西,降落路邊田野里,安家落戶扎根基。(蒲公英)
1.介紹蒲公英
這是什么???大家一起說。(蒲公英)是的,小朋友,你們看到過蒲公英嗎?你來說一說?
瞧,這就是蒲公英,這上面白白的,一根一根的就是蒲公英的絨毛,(出示詞卡片,讀),這個絨字可不簡單,在寫的時候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認真看老師寫這個字。請小朋友們拿起筆,在生字本中寫一個。(寫的時候要提醒,你的寫字姿勢最棒!)
請小朋友們輕輕地放下筆。讓我們再和它打聲招呼——讀絨毛。
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其實呀,這絨毛里帶著的白白的,是蒲公英的種子,每當春天來臨,蒲公英就會開出一朵一朵黃色的小花。你瞧,這朵蒲公英花就已經展開了自己金色的——花瓣(讀詞語)!
花開過后,蒲公英才結出一個個毛茸茸的絨球。
2.質疑解疑
a.今天,我們要去看一片有趣的蒲公英,走進那金色的草地。(板書:金色的草地),一起讀課題。
這金色的草地在哪里呢?為什么這草地是金色的?
請你自己讀一讀這段話吧,相信你一定會找到答案的。出示第一自然段,
回答問題,要求說完整。
金色的草地在我們鄉(xiāng)下的窗前。
請你用因為,所以這片草地是金色的。
(你引用了這段話中的一句話,這方法挺不錯。你把草地為什么是金色的說得更清楚了。)
請小朋友們輕輕地捧起課文紙,大聲地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讀完后給每個自然段標上號。
1.小朋友們讀得真投入,詞語寶寶在招呼我們了——
釣(diao)魚使勁合攏(long)
觀察有趣手掌玩耍
一本正經引人注目
a.請學生個別讀。合攏,我們來做個動作,還可以把什么東西合攏呢?——書可以合攏、眼睛可以合攏(閉上的意思)點到即可。
b.第二行,誰來?你的小手最直,請你。
這個耍是我們本課的生字,你能幫助大家來記記這個字嗎?(而+女)你用了加一加的方法。還有其他辦法嗎?(要的上面部分換成而),你用了換一換的方法。小朋友們要特別注意區(qū)分這個要和耍字。
c.兩個字的詞語寶寶讀的很順溜,加大難度,四個字的,能讀嗎?誰來?
讀準一本正經(經的讀音第一聲)你知道什么是引人注目嗎?(很吸引我們的)那你瞧瞧,我們教室里的什么東西很引人注目呀?把話說完整。
d.讓我們一起來跟這些詞語打一下招呼。釣魚——起
2.句子:有些詞語特別調皮,都藏在了句子中,誰來讀?
弟弟也假裝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絨毛朝我臉上吹。(假朝讀音欠輕聲)
3.請小朋友們捧起課文紙,再輕輕地讀一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我”在金色的草地上的哪兩件事呢?(把大概內容說到就好)
“我”在草地上和弟弟玩耍,相互吹蒲公英的絨毛。
“我”發(fā)現(xiàn)草地會變顏色,還知道了變化的原因。
1、指著板書說——兄弟倆在這金色的草地上盡情地玩耍著。有一天,“我”發(fā)現(xiàn)金色的草地還會變顏色呢。草地的顏色是怎樣變化的呀?請你讀第3自然段,用橫線劃出來,再讀一讀這些句子。
a.草地的顏色是怎樣變化的呀?誰來把你找到的句子讀一讀?
c.指名請小朋友說。(板書:早晨綠色……)
d.你能用下面的填空連起來說說草地的顏色是怎樣變化的嗎?
我發(fā)現(xiàn)早晨草地是__________,中午是___________,到了傍晚的時候,又變成了_____________。
2.草地的顏色變化真多,當時的“我”會有怎樣的心情呢?(驚奇、驚訝、不解)
真是多變的草地,你能把這令人多變使人驚奇的草地通過朗讀帶到大家面前嗎?
3.現(xiàn)在我把這段話,抽亂你還能排一排嗎?
你為什么這么排,而且一下子就排好了,有什么小竅門嗎?
這段話是按時間順序來寫的,所以啊,我們寫話的時候,也要注意句子之間的順序。
分三組早、中、晚再讀。
4.讀到這里,你有什么問題嗎?
是啊,課文中“我”也和小朋友們有這樣的疑問,你找到了嗎?
你來問?
你再來問?
我們一起來問?
5.是啊,這是為什么呢?請小朋友們趕緊讀課文,找出答案。找到了用波浪線劃出來。你知道了嗎?自己自讀自劃。
出示這段話。
誰來說,草地這么多變跟誰有關系呀?(蒲公英的花瓣)
蒲公英的花是什么樣子的?(出示句子:原來,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
(出示兩張圖片)
拿出你的小手,讓我們來做做蒲公英花變化的樣子。合上、張開,合上、張開。
花朵張開時,——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
一朵蒲公英張開,能讓草地成為金色的嗎?
那第二朵誰來開?你讀
第三朵,誰來
第四朵,
讓我們所有的花朵都開起來吧,一起讀——
6.此時此刻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花朵一朵,一朵合上的時候,你又看到了什么呢?
是啊,花朵合攏時,一起讀,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變成綠色的了。
7.是啊,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多么可愛的草地啊!大自然真是奇妙。老師也想和小朋友們合作著來讀一讀這段話。師生合作讀。
現(xiàn)在,你知道了草地變顏色的原因了吧?請你選擇其中的一句來說一說。
早晨,( ),所以草地是綠色的。
中午,( ),所以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 )。所以草地又是綠色的。
交流。
8、連起來讀第三自然段(配點音樂)
9、引到最后一段最后一句,引出金色的草地,金色的童年,快樂成長……
1、小結語:
小朋友們,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看到一大片金色的草地,也弄清楚了草地變化的原因。大自然是多么奇妙呀!你仔細觀察也會有所發(fā)現(xiàn)。這片金色的草地還帶給兄弟倆很多快樂呢,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學習。
2、(機動)請小朋友們把今天學過的喜歡的句子收藏在積累屋里。
金色的草地
絨 瓣
早晨 合攏 綠色
中午 張開 金色
傍晚 合攏 綠色
金色花教案教學設計篇十六
1、知識與技能:積累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培養(yǎng)語感;體會詩歌中濃濃的母子情。
2、過程與方法:有感情的朗讀,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驗人間至愛親情,教導學生學會關愛母親、回報母親。
教學重點。
投入真情,反復誦讀,準確領悟課文所抒發(fā)的情感。
教學難點。
利用想象,鑒賞詩歌,并嘗試具體的形象或事物抒寫感情。
課前預習。
1、字詞:笑嘻嘻匿笑衍沐浴禱告(祈禱)。
2、收集相關資料、視頻。
3、熟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悟母愛。
由課件故事片段導入新課。
災難中的親情。
《中國青年報》10月27日刊登過《古老而永恒的豐碑》,文中寫到在貴州發(fā)生的纜車事故中,纜車以瘋狂的速度墜落,在撞擊地面的一瞬間,潘天淇、賀艷文夫婦同時舉起兩歲半的'兒子潘子浩,結果夫妻雙雙遇難,而兒子卻安然無恙。當年唐山大地震,人們在清理廢墟時,發(fā)現(xiàn)一位母親割破自己的血管用熱血哺育懷抱中的嬰兒。
母親對我們的關懷是平凡的,也是偉大的。讓我想起了一首古詩《游子吟》。
好的,看來同學們現(xiàn)在有很多話對媽媽說……。
印度詩人泰戈爾卻用一首散文詩《金色花》將一個孩子對母愛的回報娓娓道來。
二、出示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節(jié)奏、有感情朗讀詩歌。
2、品味詩歌的精美語言,體會詩歌中濃濃的母子情。
3、準確把握詩歌感情基調,提高鑒賞詩歌“美”的能力。
三、學生展示預習內容。
金色花,原名champa,亦作champak,學名michcliachampaca,印度圣樹,木蘭花屬植物,開金黃色碎花。譯名亦作“瞻波伽”或“占博伽”。
2、作者簡介。
泰戈爾(1861~1941)印度著名詩人、作家、藝術家和社會活動家。19獲諾貝爾文學獎。生于加爾各答市的一個富有哲學和文學藝術修養(yǎng)家庭,13歲即能創(chuàng)作長詩和頌歌體詩集。1878年赴英國留學,1880年回國專門從事文學活動。他共寫了50多部詩集,被稱為“詩圣”。寫了12部中長篇小說,100多篇短篇小說,20多部劇本及大量文學、哲學、政治論著,并創(chuàng)作了1500多幅畫,諸寫了難以統(tǒng)計的眾多歌曲。
其代表作有:詩集:《故事詩集》(1900)、《吉檀迦利》(1910)、《新月集》(1913)、《飛鳥集》(1916)、《邊緣集》(1938)、《生辰集》(1941)。
散文:有《死亡的貿易》(1881)、《中國的談話》(1924)、《俄羅斯書簡》(1931)等。
3、字詞,我會讀:笑嘻嘻??匿笑??衍?沐浴禱告(祈禱)。
四、感知課文。
2、配樂朗讀,要求:讀清字音,讀準節(jié)奏,讀出感情。
有感情地朗讀,體會關鍵語句中的思想感情。
我聽到了一個的孩子。
我聽到了一個的媽媽。
文中“我”與媽媽進行了哪幾次嬉戲?
五、悟詩。
問題討論。
你在這首詩中感受到了什么?
假如你是“金色花”,你愿意幫媽媽什么事呢?
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6、賞詩。
你知道媽媽的生日是哪一天嗎?
母親節(jié)的時候,你給媽媽送過禮物嗎?
你知道媽媽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嗎?
7、想一想?寫一寫。
媽媽,假如我變成了。
六、作業(yè)布置。
1、讀書打卡,了解泰戈爾,閱讀《新月集》。
2、實踐活動:為親人洗一次腳,后進行片斷描寫(心理描寫或外貌描寫)。
金色花教案教學設計篇十七
1、訓練運用圈劃的'讀書方法,理解在人物刻劃中關鍵詞語的作用,體會從多種角度刻劃人物的寫作方法。
2、學習老班長舍己為人的品質,培養(yǎng)學生團結友愛的精神。
正確圈劃、理解中心是重點。理解小病號的描寫與中心的關系是難點。
一教時[第二教時]。
[二]分段閱讀,分析人物:
1、默讀課文第一大段,完成下列步驟。
(1)這段文字從哪些內容作了圈劃?
在對學生個別提問的基礎上,老師歸納:
課文對老班長的外貌、心情、動作、神態(tài)作了圈劃。
(2)就圈劃內容提問,并體會其作用。
朗讀描寫老班長外貌的句子,提問:人物外貌的描寫對表達課文中心有什么作用?
體會描寫老班長心情的句子,提問:人物心情的描寫與課文中心有什么聯(lián)系?
圈劃出描寫老班長動作的詞語,提問:圈劃詞語從哪些角度揭示了老班長的品質?
在個別回答或小組討論的基礎上,老師小結:
對老班長的外貌、心情、動作等描寫,突出了老班長的有極強的責任心、舍己為人的精神。圈劃詞語也從不同角度揭示了老班長的這一品質。
2.默讀課文第二大段,注意從多種角度刻劃人物的寫法,對表達文章中心的作用。
(1)圈劃出表現(xiàn)小病號“我”的心情的詞語。
(2)就這些詞語從不同角度提問。
(3)分析其表達的作用。
(4)小結:課文對小病號的描寫,特別是寫出了“我”在知道事情真相前后的心情變化,突出了“我”的感激之情。
圈劃詞語突出了老班長品質的感人,寫小病號是為了從側面烘托出老班長的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和對革命事業(yè)無比忠誠的高尚品質。
3.默讀課文第三段,找出描寫老班長竭盡全力全力不讓病號挨餓的神情、語言的句子,體會其作用。
(1)圈劃描寫老班長神情、語言的句子。
(2)提問:這些詞語對塑造人物形象有何意義?與課文中心有什么關系?
(3)小結:這些對老班長神情、語言的描寫,將老班長的形象刻劃得淋漓盡致,充分表達出他忠于革命忠于黨舍己為人的崇高的品質。
4.朗讀課文最后一段,思考:
“這枚長滿了紅銹的魚鉤”與“閃爍著燦爛的金色光芒”是否矛盾?為什么?與課題有什么關系?(可分組進行討論)。
5.總結:不矛盾。因為“長滿了紅銹的魚鉤”記錄了老班長舍己為人最終獻出生命的光輝事跡,這枚魚鉤雖普通卻閃爍出老班長崇高品質的燦爛光芒,因此它“閃爍著燦爛的金色光芒”。課文以“金色的魚鉤”為題,揭示了文章中心,有其深刻的含義。
6.討論學習《金色的魚鉤》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發(fā)揚同學間團結友愛的精神。
老班長的外貌、神態(tài)、語言、動作。
老班長的思想品德。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2159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