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報告應該能夠回答問題、解決問題,并給出對應的建議或措施。報告的語言應該簡潔明了、準確規(guī)范,避免使用冗長的句子和過于專業(yè)化的詞匯。通過參考范文,我們可以提高寫作報告的效率和準確性。
校級課題結題報告篇一
我校《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與研究》課題是從20xx年9月開始進行實驗的。三年來,在區(qū)教育局和學校領導及有關專家的指導下,我們扎實開展研究,在實踐中積極探索更好的,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取得了成效。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過這樣的口號:健康的一半是心理。這表明在物質文明高度發(fā)達的信息社會,心理健康已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對教育工作來說更為重要。特別是現(xiàn)在,學校的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由于家長和教師往往對學生心理教育存在著片面認識,導致兒童心理的不良發(fā)展。如有的學生雖然學習成績好,繪畫、唱歌能力都較強,但存在著自私、任性、缺乏同情心和毅力,自信心及團隊合作精神差等問題,更有甚者表現(xiàn)為厭學,情緒暴躁,懼怕挫折、自閉等心理疾病。這些現(xiàn)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他們和諧健康成長。目前全國上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實現(xiàn)素質教育關注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標,構建和諧校園,促進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我校十分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學校課題組嘗試著在這方面做些探索,特確定申報了省級《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與研究》課題。
在實驗過程中,我們根據課題組研究的內容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和存在的問題,依據教育心理學,遵循小學生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遵循知情意行相統(tǒng)一的規(guī)律,堅持實踐育人。
小學生心理健康立足于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性與針對性相結合;面向全體學生與關注個別學生相結合;尊重、理解與真誠相結合;預防、矯治和發(fā)展相結合;教師的科學輔導與學生的主動參與相結合。使受心理困擾或存在心理障礙的學生得到科學、有意義的心理輔導,增強他們的自我調控能力,承受挫折、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fā)展。
重點:人際交流,學習適應及個性輔導。
根據小學生年齡特點,我校選擇年級組為切入點,依據學生實際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在遵循小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同時,各年級段側重點有所不同。
1、低年級:減少對成年人的依賴,幫助學生適應新環(huán)境,新集體,新的學生生活與感受學習知識的樂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fā)學生興趣,嘗試建立適宜的人際關系,樂于與老師、同學交流;在謙讓、友善的交往中體驗友情。
2、中年級:幫助學生認識社會,初步懂得社會法規(guī),形成初步的學習方法,學會調整學習心態(tài);在班級活動中善于與更多學生交往,學會調節(jié)處理人際關系,培養(yǎng)集體意識。
3、高年級:幫助學生學會情緒調節(jié)的方法,初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學會健康生活,有一定自我監(jiān)督能力,學會確定學習目標,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興趣與自信心,正確對待學習成績,克服厭學心理,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參與社會實踐,初步建立健康和諧的人際關系,培養(yǎng)開朗、合群、樂學、自立的健康人格。
校級課題結題報告篇二
【內容摘要】車禍猛于虎,這決不是危言聳聽。有人說,動蕩年代最可怕的是戰(zhàn)爭,而和平年代最可怕的是車禍。確實,交通事故已成為我國少年兒童的第一殺手。剛剛在甘肅省慶陽市某幼兒園發(fā)生的特大交通事故,造成了21人死亡、43人受傷的慘劇,再一次向我們敲響了警鐘。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幼兒園和家長安全意識淡薄,各項管理措施的不到位,正是他們的疏忽才造成了那些可愛的小生命離我們而去。一次次慘痛的教訓使我們再一次認識到對幼兒及其家長進行交通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近幾年來,我國中小城市各種機動車輛陡增,交通事故頻發(fā)。據公安部統(tǒng)計,2010年4月至7月間我國已有2455名兒童死于交通事故,7905名兒童因交通事故受傷,交通事故已成為我國少年兒童重要安全隱患。每每在電視或報紙上看到哪邊又出了車禍,都讓我們感到心情沉重。畢竟那都是些活潑可愛的小生命??!那怎樣的交通安全教育才會更有效果,才能挽救更多的小生命,這是一個值得全社會思考的問題。
幼兒教育是人生教育的開始,是人生教育的關鍵時期,因此教育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幼兒一生的發(fā)展。而幼兒從小就形成交通安全意識,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的責任心以及自我處理問題的能力,對幼兒今后以及他的一生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為了使幼兒能成為明天祖國建設的棟梁,從小培養(yǎng)他們的安全意識,這是相當迫切和必要的。
目前,國外在這方面的研究成果甚多,例如:澳大利亞、新加坡、法國、日本早在50年前就在小學、幼兒園的教材中添加了安全教育的內容,而且在整個文化中比例占10%,所以這些國家的人們安全意識非常高,一位在澳大利亞居住的朋友講述那里的交通環(huán)境時贊不絕口,沒有一個人闖紅燈、橫越欄桿。在小巷內遇到行人也不鳴笛催趕,只是尾隨著走出小巷,這樣的文明程度是和從小的教育密不可分的。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的孩子也會向他們一樣,我們的社會也會進入高度文明的時代。而目前我國擁有全世界1.9%的汽車,引發(fā)的交通死亡事故卻占了全球的15%!成為交通事故多發(fā)國家。我國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數(shù)超過10萬人,傷殘50萬人。其中因交通事故造成中學生死亡1767人,受傷10098人;造成小學生死亡2656人,受傷10819人。其中中小學生占死亡人數(shù)的3成左右,80%是因缺少交通安全知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所致。
近幾年我國對交通安全的教育也逐步的高度重視起來,特別是出臺了新的交通安全法規(guī),更加人性化的強調了對弱勢群體的保護,就全國而言我們的交通環(huán)境越來越好,今后我國的交通發(fā)展趨勢將是道路越來越寬、車況越來越好,因而人的交通安全意識也亟待提高。所以交通安全教育從娃娃抓起也就顯得刻不容緩。
《幼兒園教育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這就要求幼兒園教育目標必須以幼兒為本,從幼兒生命健康成長的需求出發(fā)實施教育,為幼兒奠定終身發(fā)展的基礎。時代在發(fā)展,文明在召喚,使我們幼教工作者感到肩上責任的重大。為了家庭的幸福和國家的安定,對廣大公民尤其是少年兒童進行交通安全教育已成為當代教育不容忽視的重要課題,而“交通安全教育從娃娃抓起”更是一項具有深遠意義的活動。對幼兒進行交通安全教育,讓他們從小建立健康的人生觀、道德觀、遵守交通規(guī)則,愛護交通設施,維護交通法規(guī),最主要的是通過對幼兒交通安全教育還可以起到帶動一個家庭,影響一個社區(qū),輻射整個社會的目的,從而達到全民動員共創(chuàng)和諧社會的目的。
具體到每個年齡段的研究對象其發(fā)展目標如下:
通過課題的實施要能夠使三至四歲的幼兒開始具有最初步的對社會規(guī)則、行為規(guī)范的認識,能做最直接、簡單的道德判斷。
要使四至五歲的幼兒社會認知能力明顯提高,懂得更多的社會規(guī)則和行為規(guī)范。五至六歲的幼兒則讓他們形成初步的品德行為,并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實踐、練習著各種被社會和他人許可的社會行為,并開始建立“自律”意識。
我們調查的數(shù)字表明,在交通事故中,由于路的原因造成的車禍占5%,而由于人的原因造成車禍的占95%,其中屬駕駛員的原因的占60%,屬行人原因的占30%。這些數(shù)字警告我們要減少交通事故就必須先解決人的交通安全意識,一念之差將造成終身遺憾。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所以我們解決的問題就是人自身的思想觀念的問題,行為習慣的問題,從小使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解決交通事故的突破點,也是關乎社會發(fā)展進步的大事。
因此我們研究的主要內容在這幾個方面:
1、調查了解幼兒父母交通安全意識和交通法規(guī)知識的掌握情況;
2、我園在實施交通安全教育方面的策略和方法;
3、幼兒園、家庭、市交警支隊和社會聯(lián)合對幼兒進行交通安全教育的途徑;
4、幼兒交通安全教育對家庭、社區(qū)、社會的帶動和影響。
課題研究主要采用行動研究法,輔以調查法、個案分析法等,并通過各種新穎有趣的活動使幼兒形成交通安全的意識,養(yǎng)成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良好習慣,同時也能學習和掌握一些交通安全常識,知道一些簡單的道路交通標識的含義等等。
本課題的研究我們共分了三個階段來進行實施。
第一階段:
準備階段(2011年2月—20011年5月)。
在這一階段中,我們組織課題組的所有成員學習了國家制定的新《交通法》,了解新《交通法》的有關內容,了解近年來交通事故頻發(fā)對家庭和社會帶來的危害。同時剖析了我園在交通安全方面存在的一些隱患和家長及幼兒自身交通安全方面的實際情況。綜合以上各方面的情況,我們更加明確了開展這一課題研究的重要意義。
其次,根據幼兒的年齡、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我們制定了具體的實施計劃和活動內容,并且在全園的小、中、大班中各明確了一個班作為課題研究班級。
第二階段:組織實施階段(2011年6月—2011年9月)。
這是課題研究的關鍵階段,在這一階段中,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
首先,我們對課題組成員進行了明確的分工,并且制定了各項具體操作的內容、措施,確定了階段性的任務、重點。
其次,完成了對幼兒家長交通安全意識和交通法規(guī)知識的掌握情況的調查,并進行特點分析,從而掌握了第一手資料。
再次,我們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幼兒采用了不同的教育模式,開展了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各種主題教育活動。
根據小班幼兒的特點,我們進行了一些比較簡單的游戲,如小二班的吳慧芹老師讓幼兒進行十字路口紅綠燈模擬表演,讓幼兒認識了“紅燈停、綠燈行”、“要走人行橫道”的規(guī)則,讓幼兒在游戲中建立了初步的交通規(guī)則意識。針對中班這一年齡段的孩子,我們同樣采用游戲的形式來對他們實施交通安全教育。在游戲的過程中引導幼兒學會簡單的評價自己和他人的行為,判斷這些行為的對與錯。這樣,幼兒不僅有了規(guī)則意識,同時幼兒的人格取向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中四班周燕老師組織的親子交通安全模擬表演,非常有特色,讓家長和孩子們在游戲中形成了交通安全意識。而大班幼兒由于已形成了初步的品德行為,并開始建立了一種“自律”意識。因此,在開展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我引導他們開展討論,并和和他們一起制定與交通安全有關的一些規(guī)則。這樣,幼兒既能建立規(guī)則意識,又了解了相應的交通法規(guī),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想像力、創(chuàng)造力、語言表達及辨別是非等多方面的能力也都得到了發(fā)展。
在園長室的關心和支持下,我們還在全園開展了各種各樣形式新穎的交通安全教育主題活動:
活動一、聽交通警察介紹交通安全知識。我園請來了大豐市交警大隊的干警到園進行交通安全教育講座。交警叔叔結合圖片向幼兒介紹交通法則和認識交通標志;結合實際事故發(fā)生的案例分析,告訴幼兒哪些行為是安全的,哪些危險的;還讓幼兒和交警叔叔一起指揮交通,通過學習指揮交通的手勢,培養(yǎng)孩子尊敬交警、熱愛交警的情感;一起學習交通安全兒歌:《交通安全拍手歌》。
活動二、在園結構區(qū)中設置交通安全教育的活動設施,包括模擬紅綠燈、斑馬線以及其他交通標志等;又如在班上張貼形象有趣、易理解的交通標志等圖片;在語言區(qū)設立“娃娃從小懂交通”園地等。這些和交通相關的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
活動三、提供實踐場地進行模擬演練,在游戲中加強安全知識教育。通過角色游戲將“知”轉化為“行”。如開展“十字路口”、“汽車站”等游戲,讓幼兒來把學習的交通規(guī)則運用到游戲中;又如讓幼兒或教師作為交通警察來模擬實踐,把所學的交通規(guī)則和自我保護的意識在游戲中得到運用。
活動四、構建“三位一體”的交通安全教育體系。幼兒園出面協(xié)調,與家庭、社區(qū)的有機結合,形成以幼兒園為主、家庭為基礎、社區(qū)為依托的“三位一體”的安全教育模式,把幼兒交通安全落到實處。
活動五、教學延伸活動。教師帶孩子上街進行實踐活動,觀察交警指揮交通和為交警叔叔獻花、認識馬路上的標線和紅綠燈、當義務交通員看看有誰的行為違法了等等。讓孩子進一步認識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同時,也可以聘請孩子當義務交通宣傳員,把交通安全知識告訴爸爸媽媽,監(jiān)督爸爸媽媽的交通行為是否合法…….
在開展以上活動的同時,我園還注重加強幼兒園周邊交通的治理。在交警部門的配合下重點解決我園上下學時段的交通擁堵的狀況,進一步優(yōu)化幼兒園周邊的道路交通環(huán)境。經過整治,校園周邊交通環(huán)境大為改善,每個小朋友在家長的帶領下都能做到“高高興興上學、平平安安回家”。此外,在幼兒園的環(huán)境建設方面,我們還能突出交通安全教育的文化氛圍。
第三階段:研究總結階段(2011年10月—2011年12月)。
從十月份起我們就開始著手課題研究的完善總結階段。我們要求課題組的成員在自我總結的前提下向課題組負責人匯報課題研究的工作情況。在此基礎上,課題負責人進行課題結題自測、總結,完成課題研究的結題報告和相關課題材料的收集完善工作。最后在報請上級檢測、評估、鑒定。
經過課題組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課題的預期成果已全部達到:
1、完成了幼兒交通安全教育的相關基地建設,其中展室、十字路口紅綠燈模擬崗亭等已初步建成,普及了我是小小交警的韻律操,創(chuàng)編了幼兒交通安全兒歌。
2、幼兒園環(huán)境建設體現(xiàn)交通安全教育的文化氛圍。不管是課題的實驗班級還是非實驗班級的室內環(huán)境都能體現(xiàn)這樣的一個氛圍,其次園內的樓道、走廊及園內外墻飾等也無不體現(xiàn)出其育人的功能。
3、完善了課題實驗方案、結題報告以及相關的家長調查報告等,各種活動照片以及其他相關材料無不反映出我們的工作扎實和具體措施的到位。
課題研究中的存在問題:
1、依靠幼兒園的宣傳力量還很薄弱。
2、少數(shù)家長思想改變還有過程,只要管好自己和家人就行了。
今后的設想:
在今后的關于交通安全的活動中,我們會加強宣傳力度,讓幼兒帶動家長,讓家長帶動全社會,讓大家自覺形成維護交通規(guī)則的良好習慣,為爭創(chuàng)交通文明城市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校級課題結題報告篇三
引言:酸奶是以鮮牛奶為原料,加入乳酸桿菌發(fā)酵而成,牛奶經發(fā)酵后原有的乳糖變?yōu)槿樗幔子谙?,所以具有甜酸風味,其營養(yǎng)成份與鮮奶大致相同,是一種高營養(yǎng)食品,尤其對胃腸功能紊亂的中老年人以及乳糖不耐受者,更是適宜的營養(yǎng)品。
酸奶不僅保留了鮮奶中的蛋白質、脂肪和糖類等營養(yǎng)成分,而且還能刺激胃酸分泌,增加食欲,促進人體新陳代謝,使營養(yǎng)易被吸收。酸奶還有降低血膽固醇,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治療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等作用。特別是治腹瀉很有效。因為酸奶中的乳酸桿菌能產生許多乳酸,它可以降低腸道內的ph值,抑制菌的生長,減輕毒性物質對人體的侵害。
酸奶是使用有益人體健康的微生物在牛奶中發(fā)酵制成的。酸奶發(fā)酵過程產生的乳酸能促進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活性乳酸菌可抑止菌的生長,排除體內殘留的毒素。
酸奶不但具備了牛奶中的全部營養(yǎng)成分,還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酸奶中的乳酸菌在人體消化道內能抑制腸道內菌的生長繁殖,抵御各種病源菌的侵害;此外由于乳酸菌的生長所產生的有機酸具有刺激作用,還可促進腸道蠕動,利于通便。
乳糖在乳糖酶的作用下,首先將乳糖分解為2分子單糖,進一步在乳酸菌的作用下生成乳酸;乳酸使奶中酪蛋白膠粒中的膠體磷酸鈣轉變成可溶性磷酸鈣,從而使酪蛋白膠粒的穩(wěn)定性下降,并在ph4、6-4、7時,酪蛋白發(fā)生凝集沉淀,形成酸奶。在發(fā)酵過程中,鮮牛奶中的酪蛋白遇酸凝固,成為有彈性的凝塊,顏色乳白、氣味清香、酸甜可口,別具一番風味。
研究的意義和目的:通過本次研究性學習大致了解制作酸奶所需的材料,用具,所用的方法。實踐及體驗如何制作酸奶。通過本次的課題研究,我們不僅要勤動腦,還要勤動手。在研究的過程中,各個組員還要相互合作,表達與交流。這樣既激發(fā)了我們對科學探究的興趣,又鍛煉了我們的學習,動手實踐和交往的能力,在豐富我們知識,素質的同時,我們還需學會如何制作酸奶這一門技能。
研究方法:實驗法,查閱文獻資料法,上網搜索法,訪問調查法,實地參觀考察法,討論,交流以及總結和歸納法。
第一階段:
1、成立課題小組,并進行組內分工;。
2、討論和制定課題研究計劃,撰寫小組及個人開題報告。
第二階段:
1、查找,收集關于酸奶的制作資料,整理資料并進行小組內交流和共享。
2、進行相關調查,訪問制作員工和有關專家。
3、實地參觀和考察。
4、制作酸奶。
5、小組內進行討論,交流與共享。
第三階段:)。
1、小組內組織討論,分析,總結和歸納,交流研究成果。
2、撰寫個人結題報告和小組報告。
實驗方案:
原料:
純牛奶500ml。
原味酸奶125ml。
工具:
電飯鍋、帶蓋瓷杯、勺子、微波爐(也可以用其他方法加熱牛奶,但用微波爐不僅速度快,而且加熱溫度好掌握)。
做法:
1、將瓷杯(連同蓋子)、勺子放在電飯鍋中加水煮開10分鐘消毒。
2、將杯子取出倒入牛奶(7分滿,牛奶如果是新開封的,本身已消毒得很好,可以不用煮開消毒),將牛奶放入微波爐加熱,以手摸杯壁不燙手為度。
3、在溫牛奶中加入酸奶,用勺子攪拌均勻,蓋蓋。
4、將電飯鍋斷電,鍋中的熱水倒掉,將瓷杯放入電飯鍋,蓋好電飯鍋蓋,上面用干凈的毛巾或其他保溫物品覆蓋,利用鍋中余熱進行發(fā)酵。
5、8~10小時后,低糖酸奶就做好了。如果是晚上做的,第二天早晨就能喝到美味的酸奶了。
1、所用菌種酸奶不可以用加入果料的,更不可用果味酸奶。
2、牛奶加熱的溫度如過高,會殺死酸奶中的乳酸菌造成發(fā)酵失敗,如溫度過低又會造成發(fā)酵緩慢,以摸著不燙手為度。
3、不可用電飯鍋的保溫檔進行發(fā)酵,因為保溫的溫度過高,保溫發(fā)酵時,電飯鍋必須斷電。如果在冬天制酸奶,可以把瓷杯放在暖氣上發(fā)酵。
4、發(fā)酵容器用帶蓋瓷杯最好,硬塑料杯子也可,但如杯子質量不過關的話,加熱消毒時容易變形。蓋子很重要,乳酸菌是厭氧菌,無氧環(huán)境更有利于發(fā)酵。
5、容器消毒最好不用消毒液,因為如果沖洗不干凈,會殺死乳酸菌,使發(fā)酵失敗。加熱消毒是最安全的方法。
6、有抗奶(含有抗生素)或還原奶(用奶粉還原成的牛奶)都不適合作制作酸奶的原料。
7、成功的酸奶呈半凝固狀,表面潔白光滑,沒有乳清(淡黃色透明液體)析出,聞之有奶香味,如不怕胖又喜歡甜食,可在吃前加砂糖。不可在發(fā)酵前放糖。
8、自制酸奶保質期為2~3天。
指導老師兼負責人:唐利英。
第三小組組長兼最后整理:陳光鑫。
收集資料人員:黃娟。金玲。陳敏。黃詩穎。李秋月。林曾嘉欣。符穎。
整理資料人員:黃舒婷。柯學文。李艾倩。符芳妮。
校級課題結題報告篇四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玩是孩子的天性,要發(fā)現(xiàn)、保護和引導幼兒固有的天性。”“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但在實際的幼兒園教育中,還存在重智育、輕游戲的傾向。家長也更關心孩子的智力發(fā)展,往往認為游戲就是“玩”,對孩子的成長沒有多少用處。兒童游戲越來越少,孩子越來越孤獨。而另一方面,民間游戲面臨失傳。那些以前給我們帶來無限快樂的民間游戲踢毽子、跳房、投沙包------已不再為孩子們所熟悉。其實,民間游戲簡單易學、趣味性強、材料方便、不受場地人數(shù)限制,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和潛在發(fā)展空間,正適合我們縣城的幼兒園,我們何不把民間游戲介紹給孩子們,讓他們也體驗傳統(tǒng)游戲的快樂呢?為此,我們幼兒園選取了董旭花教授的“學前兒童游戲的多元價值開發(fā)”子課題——“民間游戲的現(xiàn)代好處挖掘”,期望在課題引領下認真了解、解讀民間游戲,讓它在幼兒幼兒園教育中發(fā)揮巨大作用,讓孩子們體會民間游戲的樂趣,促進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同時也期望,在課題引領下,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
二、研究目標。
2、研究民間游戲所蘊含的教育價值,了解游戲對幼兒社會性交往潛力、情感、智力發(fā)展的作用。
三、研究資料。
1、各年齡班如何選取適宜的民間游戲,如何對傳統(tǒng)民間游戲進行改變和創(chuàng)新。
2、民間游戲與幼兒多元智能(個性是社會交往潛力)發(fā)展的關系。
四、研究對象。
主要選取夏津華夏幼教中心3---6歲(小、中、大班)約300名幼兒作為研究對象。
五、研究方法。
文獻研究法、行動研究法、經驗總結法、評優(yōu)展示法、觀察法、談話法。
持和方法指導。如:我們透過研究資料搜集了很多少數(shù)民族的游戲,如“叼羊大賽”、跳花竿等,孩子們很喜歡。
2、行動研究法:我們經過思考決定實施以幼兒為主體,以活動案例為載體的教研活動模式,注重行動研究------反思------提出問題------解決方案-----再次活動(行為跟進),緊密結合實踐中的難點盡心研究。如剛開始做課題時,小班幼兒不適合搜集來的民間游戲,因為一些比賽性質的游戲對體力和智力的要求比較高。我們經過反復研究,改造民間游戲,重點發(fā)展適合小朋友的非競賽性質的游戲,老師們提出來能夠試試語言類游戲(比如《拍手歌》)和表演游戲(比如《挑小狗》),結果孩子們很快就愛上了這些活動。
3、評優(yōu)展示法:從全園評選出幾個秀的民間游戲活動案例,請老師們一齊觀看活動,并當場進行評析,合理吸收和借鑒,然后應用于實踐。這樣進步十分快。如,我們在xx年x月觀看了楊杰的《百變神圈》,老師們都從中學到不少東西,大家發(fā)現(xiàn),民間游戲配上民族樂曲,感覺很美!xx年x月我們又觀看了蔣巖巖的《齊天大圣》,我們又發(fā)現(xiàn),用傳統(tǒng)故事中的人物激發(fā)幼兒游戲的興趣,體育游戲、表演游戲交融滲透,游戲的趣味性大大增強。就這樣,大家經常交流,互提推薦,一點點提高。
4、經驗總結法:將同做“學前兒童游戲的多元價值開發(fā)”課題的其他幼兒園的成功經驗合理吸收,取得對課題開發(fā)有啟發(fā)好處的經驗,概括出支持課題研究的先進方法并加以利用,對我們研究水平的提高很有益處。上級課題組給了我們很多交流學習的機會,利津一幼的“資料收集”和煙臺藍天幼兒園的論文寫作都給了我們極其寶貴的啟發(fā)。
5、觀察法: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xiàn),進行分析和比較,會發(fā)現(xiàn)很多有價值的東西。這也是我們最常用的方法,游戲的觀察評析都以此為依據。我們會在主角游戲中發(fā)現(xiàn)孩子的社會性發(fā)展水平究竟怎樣,還會在體育游戲中發(fā)現(xiàn)孩子的運動潛力如何------記錄下來,便于又針對的實施教育。
6、談話法:主要用于游戲之后,和小朋友交談,了解他們在游戲中的感受,以及他們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以便及時對游戲規(guī)則做出調整。
七、研究實施步驟。
1、學習準備階段。
a、基本理論的學習:學習丁海東《學前游戲論》、周兢《中國民間游戲》、皮亞杰《兒童心理學》,重點學習學前兒童游戲的專業(yè)論著,進一步了解幼兒游戲的特點,并了解民間游戲由來和各種玩法,結合幼兒園的實際狀況,思考如何讓民間游戲深入孩子的生活,讓他們真正喜歡上民間游戲。
b、確定人員分工和各時段任務:
我們這個課題由園長常紅喜親自督導,教研組長宿軍全面負責,精選我園秀的骨干教師:、
具體安排如下:
起止時間要解決的問題負責人。
20xx.1------3月活動發(fā)起,搜集素材,分析歸類。
20xx.5------9月結題階段,提升經驗,鞏固成果。
2、課題實施階段。
第一步:召開課題組會議,制訂各階段目標,明確各自的任務。第二步:利用圖書文獻、學前教育網搜集民間游戲的相關資料;召開班級家長會,請小朋友和家長都參與收集相關材料的活動中來。
第三步:資料匯總,研究、分類,確定哪些游戲適合在幼兒園開展。
第四步:各班每月選取一個適宜的民間游戲,介紹給小朋友,大家一齊做游戲,教師觀察并記錄。課題組根據幼兒的狀況和老師的意見召開教研會,分析解決實際操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推廣先進的經驗。同時注意收集文字資料、影像資料。
第五步:對活動中積累的資料進行分析和篩選,并分門別類存入檔案。
第六步:提升經驗,重點引導參與課題的教師撰寫論文、制作課件。并進行評比,相互學習。
第七步:結題,向上級課題組呈交研究成果。
八、研究成果。
我園于20xx年x月被董旭花教授主持的《學前兒童游戲的多元價值開發(fā)的實踐研究》課題組定為課題研究實驗園,結合幼兒園實際狀況,我們選取的子課題是《兒童傳統(tǒng)游戲的現(xiàn)代好處挖掘》。在從事課題研究的兩年多里,在總課題組的引領下,課題組成員深入研究,用心實踐,大膽創(chuàng)新,在民間游戲的創(chuàng)新改編、游戲和幼兒多元智能關系的研究、教師的教研潛力提升等方面都大有收獲。
同時,還積累了超多的游戲活動資料,編制了自己的園本教材。華夏幼教中心的孩子愛游戲、玩游戲已蔚然成風?,F(xiàn)將我們取得的成果列舉如下,請總課題組檢查驗收:
1、民間游戲的創(chuàng)新、改編。
我們在整個課題研究中共收集四十多個民間游戲,分為體育類、益智類、語言類、藝術類并對這些游戲作了相應的創(chuàng)新改編,并已經匯編成冊(見《夏津華夏民間游戲集錦》)。其中三篇被收入20xx年x月淄博總課題交流會《階段性成果集》。
2、游戲和幼兒多元智能關系的研究。
我們對開展的每一個游戲都進行了多元價值分析,發(fā)現(xiàn)透過豐富的游戲,幼兒的社會交往潛力、智力、體能都有較大提高,個性是社會交往潛力提高很快。
我們已經制作游戲觀察幻燈片5個,整理出論文十余篇并編印成冊,其中論文《親子游戲在家園聯(lián)系中的作用》已在《幼教園地》20xx年第一期發(fā)表;課件《捉不住的小魚》、《我和報紙做游戲》獲“解讀兒童游戲,走進童心世界”課件大賽一等獎。透過教師的分析總結,我們已經能夠熟練的運用游戲發(fā)展幼兒的多元智能。很多外地參觀交流的老師都說:“這些孩子的智力水平遠遠高于他們的年齡!”
我們的孩子進入小學很受歡迎,在校園里,不論是體育運動、文藝表演、學習知識還是與人交往,他們都出類拔萃,應對自如。
3、做游戲、愛游戲構成幼兒園的特色。
我們根據游戲活動的經驗,編制了分年齡段的案例設計集(《夏津華夏民間游戲集錦》),并保留了幻燈片資料;根據孩子們愛游戲的天性,我們把每年的四月為“游戲月”,每年x月舉辦“親子運動會”。每一天下午4點后,全體小朋友都參加戶外游戲,游戲已真正成為華夏幼教中心的傳統(tǒng)和特色。
4、教師專業(yè)素質的提高。
課題研究是一條線,我們不斷針對實踐中的難題開展教研,從一開始的游戲篩選、游戲組織到之后的游戲觀察、游戲評析、整理論文,老師們的專業(yè)潛力一步步提升,每位參加課題的老師都深有體會,她們說:“此刻,讀專業(yè)書籍的多了,游戲時拍照的多了,向幼教刊物投稿的多了,會制作課件的多了?!弊鳛檎n題的負責人,我更有體會,老師們從“不會提問題,到會提問題,到會研究討論解決問題”,她們已經在專業(yè)成長的道路上邁出了成功的一步。這些都得益于總課題組的引領,我們確實在課題活動中學到很多。
九、反思。
我們是新成立的幼兒園,這是第一次做課題,所以在剛開始時覺得困難重重:
課題活動開始后,怎樣寫反思?怎樣從紛繁的材料中提煉出有價值的、規(guī)律性的東西?怎樣提升經驗,匯總成優(yōu)秀論文?幸好,有總課題組的幫忙,我們從其他幼兒園也學到了很多,最后從實踐中摸索出一點點經驗,感謝董教授在課題研究中給與我們的指導,真誠的期盼下次與您合作!
校級課題結題報告篇五
《語文課程標準》對七至九年級學段學生作文訓練提出了明確要求,個性強調要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自改作文的潛力——“養(yǎng)成修改自已作文的習慣,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笨梢姡攀肿寣W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養(yǎng)學生的自改作文潛力,是當前作文教學中一項刻不容緩的工作。葉圣陶老先生也曾說過:“學生作文教師改,跟教師命題學生作一樣,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假如著重培養(yǎng)學生自己改的潛力,教師只給些引導和指點,該怎樣改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決定,學生不就處于主導地位了嗎”他還說:“改的優(yōu)先權應屬于作者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學要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自改潛力?!?/p>
而現(xiàn)實教學中,老師們“一批到底”,批作文成了教師最煩惱的事。耗費了超多心血,收效卻不大。學生怕寫作文,總是對作文不感興趣,更寫不好作文。批改也就成了貫徹教師寫作意圖的過程,學生則轉成了被動理解的容器。這樣做的確充分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卻嚴重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诖?,我確立了《培養(yǎng)學生互批互評作文潛力的研究》這個課題。
二、概念界定。
本課題的研究有三個概念:
學生,他是作文的主人,也應是批改和評講的主體,學生成了主體地位,他就會有興趣,就會樂學。
互批互評:作文寫好后,是學生間的互相批改,互相評講,不是老師包辦。
作文:是學生自己寫的文章,不是其他地方選來的文章。
三、研究目標。
1.透過互批互評來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用心性,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賞析潛力。
2.培養(yǎng)學生批改作文、評講作文的潛力,使批改成為習慣,以提高寫作的潛力。
3.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教師從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來。
四、研究資料。
培養(yǎng)學生互批互評作文的潛力。
五、研究方法。
文獻研究法:透過查閱、收集有關學生作文自改潛力培養(yǎng)方面的科研文獻,獲取相關信息,并進行分析綜合,從中提煉出與本課題研究有價值的資料。
調查研究法:透過訪談、問卷等方法,對學生作文批改現(xiàn)狀以及學生自改作文潛力進行調查研究,并加以分析綜合,為課題的研究帶給第一手資料。
實驗研究法:以課題研究計劃為目標,對各個階段的研究不斷地進行計劃、研究、總結、修正,使課題研究科學、規(guī)范、合理。
經驗總結法:透過對課題的研究,不斷地加以總結,把獲得的經驗加以提煉總結,以期從中探索出一些教學規(guī)律,來指引今后的教學工作。
六、研究步驟。
本課題研究擬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20xx年10月:1.學習理論,我們學習了黃大龍、朱治國合編的《生態(tài)課堂理論》,學習了《蔡明講語文》和蔡明老師的一系列有關生態(tài)課堂的文章。2.醞釀制訂了方案,我們的方案獲得市方案評比二等獎。
第二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1月)按計劃實施,根據實際狀況,搜集整理第一手資料,認真分析研究并小結;及時上傳到網頁。
第三階段:(20xx年2月——20xx年3月)我們用心做好研究活動,成員們每人圍繞課題開公開課。有幾人多次上了課題公開課,及時資料整理、總結,及時上傳。最后完成課題研究報告。
七、研究過程。
首先,我們學習理論,以提高理性認識。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生態(tài)理論,基于蔡明的生態(tài)課堂的原則和黃大龍朱志國的生態(tài)課堂理論,我們認識到讓學生互批互評作文就是以關注學生生命為主的生態(tài)教學活動。他是培育學生發(fā)展的有效途徑。
日?;顒?。
09年9月朱建榮對市骨干教師開作文評講課。
20xx年3月11朱建榮老師開校級公開課:關注差生的作文評講——我來幫你寫作文。
10年3月24鄭永梅老師校級作文評講課——《捕捉特征細致描繪》。
10年10年4月7方芳開校級公開課作文評講《你在我心中》。
10年4月14號施路平老師開作文評講課——怎樣圍繞中心選材。
10年4月27蔡秀蘭校級公開課——怎樣批改作文。
20xx年5月13市督導室來調研,市學科帶頭人朱志國聽了朱建榮的作文評講課,說值得推廣。
20xx年9月29朱建榮老師參加袁建忠書記的生態(tài)作文結題會。
20xx年10月19朱建榮老師給蘇北宿遷市曹集中學老師交流學生互批互評作文的做法。
20xx年11月22號,市教研室書記中聽了朱建榮老師的課后說值得推廣。
20xx年11月24日,在市教學活動展示月中,施路平、鄭詠梅老師上作文指導展示課,朱建榮老師上作文評講推薦課。這次基教科顧松鶴科長在聽了朱建榮老師的課后有三點評價,1.港區(qū)初中的語文老師凸顯了一個理念——用教材教,學后注重應用,培養(yǎng)學生素養(yǎng)和潛力。2.實施了一種策略,讓學生充分參與到學習中來。3.養(yǎng)成了一種市進修校園盧金霞老師評價朱建榮的課:“將批改與指導相融合,將批改與作文升格訓練成一體,將這次批改的目標與本次作文訓練的目標達成相一致”。
推薦課后與進修校園張老師交流,受到張老師邀請。
20xx年11月30號朱建榮老師應常青藤校園邀請去交流學生互批互評作文方法.
八、研究成效。
本課題研究貼合《語文課程標準》對七至九年級學段學生作文訓練的要求?!墩n標》個性強調要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自改作文的潛力——“養(yǎng)成修改自已作文的習慣,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币操N合葉圣陶老先生說的:“學生作文教師改,跟教師命題學生作一樣,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假如著重培養(yǎng)學生自己改的潛力,教師只給些引導和指點,該怎樣改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決定,學生不就處于主導地位了嗎”
本課題基于課堂,恰好貼合張家港市生態(tài)課堂教學的理念,讓學生互批互改互評作文,就是以關注學生生命為主,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生本性原則、生命性原則、生成性原則、生動性原則、生活性原則、生長性原則得到充分體現(xiàn)。
1.透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了學生的閱讀鑒賞潛力。學生互批作文,是對同學作文的鑒賞,又是對課文鑒賞的復習應用,能督促他們在閱讀課上作批注,他們的評語越來越準確,證明鑒賞潛力越來越高。
2.透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了學生寫得體批語的潛力,同時也提高了運用規(guī)范符號的潛力以及語言表達潛力。學生經過訓練,批語越寫越得體,各種修改符號都能準確運用。在評講同學作文中,能夠用心中肯的發(fā)表意見。語言表達潛力明顯得到提高。
3.透過本課題的研究,激發(fā)了學生樂學,提高了寫作潛力?!皩W生的樂學心理主要來源于自己的創(chuàng)造個性和創(chuàng)造思維所產生的結果能被認可和理解,其價值能被實現(xiàn)?!碧K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這種需要在中學生精神世界中尤為重要。”讓學生評講作文,就是肯定學生的潛力,相信他們有鑒賞潛力,是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的表現(xiàn),證明老師重視學生的觀點、意見、推薦。學生得到了老師的信任,課堂的民主和諧度就高,學生心里就簡單了,沒有壓抑了,學生就能用心思考,大膽發(fā)現(xiàn),大膽發(fā)表意見。學生的日記能夠證實他們對作文的興趣和快樂。學生的興趣起來了,他們的作文就越寫越好了。
4.透過本課題的研究,能促進師生成長。
學生評講作文是在學生互批的基礎上的評講,既要評講作者所寫文章優(yōu)劣,又要評講批者的批語是否準確。這是一個鑒賞過程,要檢查作者的寫作水平,又要檢查批改者的賞析潛力,無論是批改還是評講,都要檢查對以前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具體到評講,又要聽力、決定潛力,語言表達潛力等。所以,每一次的互批互評對師生都是一次挑戰(zhàn),一次提高。它激發(fā)了學生自我提高,自我發(fā)展,自我完善的個體意識。這種成長過程包括強化自省、強化自評、強化自控。學生在自省、自評、自控中成長起來。這種課堂也激發(fā)了教師的知困意識、探究意識和問題意識。有了知困意識就促使你去多讀多看。所以也促使了教師成長。
的再認知以及培養(yǎng)孩子的理解批評的潛力。這種無形中的人格培養(yǎng),則是教育的永恒追求?!?/p>
6.透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了對新課改的認識。
老師們明白了學生互批互評作文就是關注學生生命的生態(tài)作文教學?;ヅジ淖魑淖钅芊从成拘栽瓌t,學生評講作文最能顯示生命性原則,在以學生為主體的作文評講課上,生態(tài)課堂的生動性原則、生成性原則都得到充分體現(xiàn)。
7.透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了教師的指導作文潛力。
校級課題結題報告篇六
“美育教育應從娃娃抓起”。當前,將美育教育提升到改善全民素質,培養(yǎng)跨世紀人才的高度,是教育觀念上的一個新的發(fā)展和追求。美育作為陶冶情操、提高境界、開啟心智、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一種潛在力量,對于全面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質,個性是對幼兒的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
傳統(tǒng)音樂一般是指世代相傳,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樂。民族音樂,它源于生活,與幼兒的生活經驗密切相關,并且有著豐富多彩、令人喜聞樂見的形式,有著適合幼兒年齡特點,易于理解的資料。開發(fā)并利用鄉(xiāng)土音樂資源中有鮮明民族特色,資料健康向上的精品對幼兒進行熏陶教育,能夠激發(fā)幼兒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永春地處閩南中部,有著濃郁的民族文化氛圍,各種傳統(tǒng)民間音樂豐富,如:鼓隊舞、高甲戲、南音、木偶戲、布袋戲、山歌等。然而,當前幼兒園對具有鄉(xiāng)土特色音樂資源的利用較為貧乏,缺乏對周圍生活與地方本土音樂文化的挖掘、傳承與創(chuàng)造,以至許多富有鄉(xiāng)土特色的音樂漸漸失去流傳因此,我們試圖透過以開發(fā)利用鄉(xiāng)土音樂資源為主線,對弘揚民族文化,萌發(fā)幼兒愛國意識,完成《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踐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yōu)秀,感受家鄉(xiāng)的變化和發(fā)展,激發(fā)幼兒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的教育目標有不可忽視的重要好處。選取貼近幼兒生活的藝術教育資料,開展有家鄉(xiāng)、民間特色的藝術活動,即是有可能的又是現(xiàn)實的。而且透過本課題的研究,我們還注重構成園本化音樂課程。
二、理論依據。
建構理論、多元智能理論、布魯納提倡使用發(fā)現(xiàn)學習法、陳鶴琴的生活即教育理論、《幼兒園指導綱要》中有關藝術領域的精神。
三、研究目標、資料:
1、挖掘、整理和研究適合學前教育的音樂教育資料。
2、探索民間音樂在幼兒園教育中的實踐途徑和方法。
3、在實踐研究的基礎上構成有效、操作性強的園本化音樂教材。
四、研究方法。
文獻法、調查法、行動研究法。
五、研究步驟:
(一)準備階段(20xx.1-20xx.3)。
1、課題組成員認真學習曹冰潔、李晉媛音樂教育理論,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幼兒觀。
2、制定課題計劃,確定研究小組成員并進行分工。
3、研究小組成員搜集材料并進行研討。
4、課題組成員共同制定前測的測量指標。
(二)具體實施階段(20xx.4—20xx.5)。
1、對實驗班進行前測。
2、進一步收集有關本地區(qū)民間音樂的教育資料,學習許卓婭的音樂教育理論。
3、制定教育目標,根據目標選取活動資料,讓幼兒在活動中初步了解并感受本地區(qū)的民間音樂。
4、探索如何在音樂活動中對幼兒進行有效教育的手段與方法。
5、針對幼兒水平設計記錄表并進行跟蹤記錄。
6、能大膽運用各種表現(xiàn)形式來表達出自己的情感體驗。
7、請高甲戲團、木偶劇團的演員來園表演。8、建立學園小戲團、木偶團。
(三)總結階段(20xx.5-6)。
1、整理成果資料,分析相關數(shù)據。
2、參加撰寫課題報告,課題組研究成果交流。
3、匯編成果集(反思記錄、活動設計、民間音樂教材、主題活動方案、自編兒歌等)。
校級課題結題報告篇七
引言:酸奶是以鮮牛奶為原料,加入乳酸桿菌發(fā)酵而成,牛奶經發(fā)酵后原有的乳糖變?yōu)槿樗幔子谙?,所以具有甜酸風味,其營養(yǎng)成份與鮮奶大致相同,是一種高營養(yǎng)食品,尤其對胃腸功能紊亂的中老年人以及乳糖不耐受者,更是適宜的營養(yǎng)品。
酸奶不僅保留了鮮奶中的蛋白質、脂肪和糖類等營養(yǎng)成分,而且還能刺激胃酸分泌,增加食欲,促進人體新陳代謝,使營養(yǎng)易被吸收。酸奶還有降低血膽固醇,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治療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等作用。特別是治腹瀉很有效。因為酸奶中的乳酸桿菌能產生許多乳酸,它可以降低腸道內的ph值,抑制菌的生長,減輕毒性物質對人體的侵害。
酸奶是使用有益人體健康的微生物在牛奶中發(fā)酵制成的。酸奶發(fā)酵過程產生的乳酸能促進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活性乳酸菌可抑止菌的生長,排除體內殘留的毒素。
酸奶不但具備了牛奶中的全部營養(yǎng)成分,還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酸奶中的乳酸菌在人體消化道內能抑制腸道內菌的生長繁殖,抵御各種病源菌的侵害;此外由于乳酸菌的生長所產生的有機酸具有刺激作用,還可促進腸道蠕動,利于通便。
乳糖在乳糖酶的作用下,首先將乳糖分解為2分子單糖,進一步在乳酸菌的作用下生成乳酸;乳酸使奶中酪蛋白膠粒中的膠體磷酸鈣轉變成可溶性磷酸鈣,從而使酪蛋白膠粒的穩(wěn)定性下降,并在ph4.6—4.7時,酪蛋白發(fā)生凝集沉淀,形成酸奶。在發(fā)酵過程中,鮮牛奶中的酪蛋白遇酸凝固,成為有彈性的凝塊,顏色乳白、氣味清香、酸甜可口,別具一番風味。
研究的意義和目的:通過本次研究性學習大致了解制作酸奶所需的材料,用具,所用的方法。實踐及體驗如何制作酸奶。通過本次的課題研究,我們不僅要勤動腦,還要勤動手。在研究的過程中,各個組員還要相互合作,表達與交流。這樣既激發(fā)了我們對科學探究的興趣,又鍛煉了我們的學習,動手實踐和交往的能力,在豐富我們知識,素質的同時,我們還需學會如何制作酸奶這一門技能。
研究方法:實驗法,查閱文獻資料法,上網搜索法,訪問調查法,實地參觀考察法,討論,交流以及總結和歸納法。
第一階段:
1、成立課題小組,并進行組內分工;
2、討論和制定課題研究計劃,撰寫小組及個人開題報告。
第二階段:
1、查找,收集關于酸奶的制作資料,整理資料并進行小組內交流和共享。
2、進行相關調查,訪問制作員工和有關專家。
3、實地參觀和考察。
4、制作酸奶。
5、小組內進行討論,交流與共享。
第三階段:
1、小組內組織討論,分析,總結和歸納,交流研究成果。
2、撰寫個人結題報告和小組報告。
實驗方案:
原料:
純牛奶500ml。
原味酸奶125ml。
工具:
電飯鍋、帶蓋瓷杯、勺子、微波爐(也可以用其他方法加熱牛奶,但用微波爐不僅速度快,而且加熱溫度好掌握)。
做法:
1、將瓷杯(連同蓋子)、勺子放在電飯鍋中加水煮開10分鐘消毒。
2、將杯子取出倒入牛奶(7分滿,牛奶如果是新開封的,本身已消毒得很好,可以不用煮開消毒),將牛奶放入微波爐加熱,以手摸杯壁不燙手為度。
3、在溫牛奶中加入酸奶,用勺子攪拌均勻,蓋蓋。
4、將電飯鍋斷電,鍋中的熱水倒掉,將瓷杯放入電飯鍋,蓋好電飯鍋蓋,上面用干凈的毛巾或其他保溫物品覆蓋,利用鍋中余熱進行發(fā)酵。
5、8~10小時后,低糖酸奶就做好了。如果是晚上做的,第二天早晨就能喝到美味的酸奶了。
1、所用菌種酸奶不可以用加入果料的,更不可用果味酸奶。
2、牛奶加熱的溫度如過高,會殺死酸奶中的乳酸菌造成發(fā)酵失敗,如溫度過低又會造成發(fā)酵緩慢,以摸著不燙手為度。
3、不可用電飯鍋的保溫檔進行發(fā)酵,因為保溫的溫度過高,保溫發(fā)酵時,電飯鍋必須斷電。如果在冬天制酸奶,可以把瓷杯放在暖氣上發(fā)酵。
4、發(fā)酵容器用帶蓋瓷杯最好,硬塑料杯子也可,但如杯子質量不過關的話,加熱消毒時容易變形。蓋子很重要,乳酸菌是厭氧菌,無氧環(huán)境更有利于發(fā)酵。
5、容器消毒最好不用消毒液,因為如果沖洗不干凈,會殺死乳酸菌,使發(fā)酵失敗。加熱消毒是最安全的方法。
6、有抗奶(含有抗生素)或還原奶(用奶粉還原成的牛奶)都不適合作制作酸奶的原料。
7、成功的酸奶呈半凝固狀,表面潔白光滑,沒有乳清(淡黃色透明液體)析出,聞之有奶香味,如不怕胖又喜歡甜食,可在吃前加砂糖。不可在發(fā)酵前放糖。
8、自制酸奶保質期為2~3天。
指導老師兼負責人:
第三小組組長兼最后整理:
收集資料人員:
整理資料人員:
制作人員:
校級課題結題報告篇八
寫作時注意參考相關內容。
(這一部分可以略寫,也可。
以省略)。
(二)課題的研究過程。
這部分是課題研究工作報告的主體部分。主要寫明課題研究方案在執(zhí)行過程中,各個研究階段的具體情況。
1.準備階段。主要寫本階段做了哪些基礎性準備工作,包括課題的選題與論證、研究方案的制訂、責任分工、開題會等情況。
2.進入研究階段。主要根據課題研究方案的規(guī)定,在各個實施階段都做了哪些工作,包括各個階段研究的主要內容、基本做法、采取的措施、開展的觀摩教學、進行的研討活動等。這部分在寫作時,要注意參照“課題研究階段性計劃”和“課題研究階段性總結”。
況,進行結題的組織準備等。
這三個階段在課題研究方案中都作了規(guī)定,在寫課題研究工作報告時要同研究實施過程的具體情況和做法結合起來,真實地反映課題研究工作過程的客觀情況。
(三)課題的組織與管理。
主要寫整個課題研究過程中,課題組的組建、管理制度及落實情況、領導的重視和專家的指導情況及經費的投入情況等。
(四)結尾。
概括地介紹課題研究取得的基本經驗和尚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署名和日期
把報告單位(或個人)名稱(或姓名)寫在標題的正下方;在文章的末尾右下方注明報告的`日期。
校級課題結題報告篇九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課題是在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給教育帶來巨大沖擊和素質教育不斷向縱深發(fā)展的形勢下產生的一個教育前沿課題,開展這一課題研究活動是為了探索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在先進的教育思想、理論的指導下,把以計算機及網絡為核心的信息技術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與情感激勵工具、豐富的教學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工具,并將這些工具全面地應用到各學科教學過程中,使各種教學資源,各個教學要素和教學環(huán)節(jié),相互融合,在整體優(yōu)化的基礎上產生聚集效應,從而促進傳統(tǒng)教育方式的根本變革,達到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目標。
根據瑤海區(qū)教育局有關文件精神,我校于20xx年9月申報了瑤海區(qū)教育局與東北師范大學理想信息學院合作研究的課題“信息技術與課程有效整合的模式及應用方法的研究”的子課題,經過瑤海區(qū)教育局與東北師范大學理想信息學院的審批,成為瑤海區(qū)首批18所“東北師范大學信息化教育實驗?!敝弧T诂幒^(qū)教育體育局和東北師范大學專家組的領導和指導下,學校領導和老師經過近五年來的摸索和實踐,結合各學科教學內容和特點,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之路,收獲了成功的喜悅,也醞釀了有益的反思?,F(xiàn)向各位領導和專家作課題結題工作報告。其具體內容如下:
1、成立課題研究領導小組,領導課題研究工作。
主要參與人員中有校長、副校長,教務主任及一批專業(yè)扎實的中青年學科教師與教育技術、信息技術水平精湛的教師,他們大部分在本學科教學領域多次參加各級教學業(yè)務大賽并獲獎,同時在信息技術應用方面都已熟練掌握網絡教學技能和多媒體軟件制作技巧,有理論和技術能力參加本課題實驗研究。
2、根據學校實際情況確定研究內容。
(1)整合模式的研究:具體研究如何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優(yōu)化教學過程,改革學習方式,為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和交流合作等提供技術支持。研究各學科各種課程類型可能的教與學模式。發(fā)掘、總結并評價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的優(yōu)秀教學案例和經驗,幫助教師在理解、遷移的基礎上提高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的教學設計水平,積累相關教學經驗。總結并評價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的優(yōu)秀教學案例和經驗,探索常規(guī)教學手段存在的困難,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困難的模式,研究各學科教學軟件資源的應用方法。
(2)學習資源及案例的研究:具體研究基于學校教育教學資源庫的教學應用,加強學習資源網站的建設,突出教學案例、教學設計及形成整合課的教與學模式分析研究。
(3)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有效性評價方法研究:研究學科教學效果定位、評價基本方法、具體項目;研究評價教師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能力有效方法。
(4)信息技術應用于新課程教學的教師培訓研究:根據我校的校情和具體教學需求,開展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的教師培訓,研究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的教師培訓方法。
1.組織管理。
設立課題領導小組,負責課題的整體設計和對各類專題、子課題進行指導和管理。
(1)課題核心組每月一次例會制度,交流課題研究的進展情況,總結前期研究的經驗,并對下一階段的研究作出決策。
(2)課題組全體成員每季集中活動一次,匯報、交流課題研究及實驗情況,解決研究中碰到的各種困難,確保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
(3)課題組每學年組織2--3次大型探討課活動,推廣階段性研究成果。
(4)各學科課題組負責人根據研究需要,進行正常的課題研究活動,可不定期交流研究情況,總結研究成果。重點、難點問題可集中力量攻關,課題領導小組做好協(xié)調工作。
3.課題資料管理。
(1)資料管理采取集中與分散結合的方式,課題組定期進行收集、整理。
(2)各學科課題組應做好課題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并及時將研究資料和成果提供給課題組。
(3)實行資料信息網上共享,使參與課題研究的全體人員都能夠使用對方的資料。
4.課題經費的管理。
本課題作為學校的中心課題,從學??蒲薪涃M中支付課題研究的正常開支。課題研究過程中必然對校園網的建設提出新的要求,學校將根據需要確保校園網硬件和軟件建設的到位,保證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
對教師的培訓費用應作為教師的繼續(xù)教育經費由學校財務部門按規(guī)定報銷。對課題研究經費的使用,應本著厲行節(jié)約、嚴格管理的原則使用,執(zhí)行財務規(guī)定,接受審計監(jiān)督。
(一)研究準備階段。
1、組織教育理論培訓,加強教師理論儲備,提高課題研究能力。
題組下發(fā)到課題組成員手中。校長還集中組織課題組成員進行三次理論培訓,從研究性學習到課程整合,從新課程理論到“3+x”改革。再到校本課程的開發(fā)。
定期組織課題組成員統(tǒng)一學習課程整合的教學理論和教學設計,觀摩優(yōu)秀教學案例。進行實驗小結,交流實驗心得體會,撰寫實驗論文和實驗總結及經驗。其中重點學習了《信息素養(yǎng)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實踐與案例》、《多媒體設計與制作》、《信息技術與教學創(chuàng)新》、《課程整合培訓教程》、《校校通工程---應用篇》等著作和相關教學理論。使實驗教師在信息素養(yǎng)和課程整合理論與教學設計等方面有了明確的思維方向和教學實驗目標。為推進實驗進行打下堅實的基礎。
另外派出信息技術教師和學科教師參加區(qū)教育局、東北師大聯(lián)合組織的課題開題會議、在長春組織召開的課題輔導培訓會議、在北京舉辦的全國課程整合學術研討會,同時積極與兄弟學校合肥38中、合肥55中、行知學校、東北師大附中等探討、交流、研究課程整合的實驗工作,同時還邀請東北師大專家解月光教授、東北師大理想信息技術研究院劉曉中教授、劉茂森教授進行理論輔導和具體指導課題工作的開展。
2、以課題研究為中心,大力開展信息技術培訓,提升教師學生信息技術應用水平。
首先提高教師信息技術素養(yǎng)和技術水平,以適應課程整合教學的開展:提出教師信息技術培訓的具體目標:教師要掌握常用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如文字處理、數(shù)據統(tǒng)計、課件制作、網絡應用,在培訓的同時要求教師積極開展教學研究,強化現(xiàn)代教育技術意識轉變觀念。
優(yōu)化教師信息技術培訓的內容:整合理論學習、教育教學資源獲取、教學軟件應用、教學素材的處理和開發(fā)、網絡應用。
活化教師信息技術培訓的方式:針對教師的培養(yǎng)目標要求的不同和技術素質的不同,教師的培訓劃分四個層面,制定四項制度、堅持六個結合。四個層面:專業(yè)層、提高層、普及層、管理層;四項制度:課題組長負責制、學科課題組研究制度、結對研究制度、獎勵制度等;六個結合:專家講學與外出學習相結合、重點培訓與全體培訓相結合、集體培訓與個人自學相結合、學校培訓與學科組培訓相結合、典型引入與榜樣示范相結合、培訓、考核、評比、獎勵相結合。
通過培訓,使教師加深了對教育信息化的理解,形成了新的教育教學理念,促進了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提高了教師應用信息技術進行課程整合的水平;促進了學校管理觀念的轉變,逐步進行網絡化管理,并努力向數(shù)字化校園邁進。通過培訓,培養(yǎng)鍛煉了一批骨干教師隊伍,為全面推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創(chuàng)造了條件。
其次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合理設置教學方案和教學內容,注重學生信息技術知識技能基礎,利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yǎng):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堅持開足、開好信息技術教育必修課,為開展課程整合,實現(xiàn)信息化教育打下技術基礎。
3、開展信息技術環(huán)境建設,為課程整合實驗搭建研究平臺。
學校領導高瞻遠矚,提出積極搶占現(xiàn)代教育技術制高點,強化網絡環(huán)境建設,探索網絡環(huán)境下新型教學模式,提高教師信息技術素質,全面推進教育信息化,爭創(chuàng)全國百強示范校的學校信息化建設規(guī)劃。
為適應當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研究和信息化教學的發(fā)展,學校積極開展信息化建設工作,加快信息化建設的步伐,組建了校園網絡,加強了硬件環(huán)境建設,為全面推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促進學??缭绞桨l(fā)展,搭建了高水平的硬件平臺。
(首先建設千兆校園網;通過光纖連接教學樓、綜合樓、藝體館、實驗樓,共計900余個節(jié)點,全校每個教師配備1臺聯(lián)想p4電腦,形成了覆蓋整個學校的校園網拓撲結構,保證了教學信息100m高速傳輸?shù)阶烂娴男枨?;網絡出口通過10兆寬帶連接因特網,通過2兆數(shù)字電路連接教育科研網,保證教師高速、準確、快捷獲取教學信息。
其次組建四個學生微機室和一個電子資料室,全部配備聯(lián)想p4電腦,可容納240名學生同時上課;其中包括專門學習微機技術、網絡技術的個體學習式機房;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為主要功能的機房;開展研究型課程學習的機房等三種形式。
再次為適應網絡教學需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效果,學校50個教室全部進行多媒體化改造,安裝電腦、視頻展臺、液晶投影儀、電視機、電動屏幕和音響設備等,全部實現(xiàn)網絡化多媒體教學。使信息技術真正走進了每一個教室,使之成為開放的課堂、廣闊的教育空間。先進的信息技術硬件環(huán)境的建設為學校開展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研究搭建了堅實的基礎平臺。)。
以上僅供參考,請根據學校實際情況補充。
4、多種渠道建設教育教學資源平臺,為課題研究提供豐富的網絡資源儲備。資源庫建設原則:采購+網絡下載+教師自建三結合的原則。
為確保有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開展網絡教學,我們首先采購了成套教學資源安裝在服務器上供全校老師使用;同時各組教師通過網絡下載大量多媒體教學資源,并且進行分類保存,形成大量教研組教學資源;另外,最主要的是學校教師通過培訓,利用掌握的信息技術根據教研組需要,分工合作,分單元劃類型,自制教學課件和教學網站,組內教師共享使用,共同完善提高。通過以上三中途徑組建了教學資源平臺系統(tǒng),保證校園網為教師學生開展課程整合研究提供海量教學資源。
校級課題結題報告篇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口語交際”已成為小學語文教學一個重要而嶄新的課型。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主要包括聽說能力、交際能力、聽說態(tài)度和語言習慣的培養(yǎng)等等。聽人說話能領會主要內容,能用普通話清楚明白的表達自己的意思,其中重在規(guī)范學生的口頭語言。口語交際要講究文明禮貌,養(yǎng)成良好的聽話態(tài)度和語言習慣,聽人說話要認真,傾聽要認真耐心,要邊聽邊想,理解主要意思。要堅持說普通話,愿意與別人進行口語交際,態(tài)度大方而有禮貌,不理解的地方要向別人請教,有不同的意見與別人商量,能主動積極的進行口語交際。然而在實際口語交際的課堂上,有許多學生嘴巴很“緊”,不是他們不會說、不能說,而是害怕說話不當、舉止失措而被老師批評,害怕一旦說錯被同學笑話。這些問題已成為不少學生口語交際中的心理陰影,嚴重影響了課堂互動氛圍的形成?!翱谡Z交際”這一教學內容的安排,主要在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促進學生口語語言和內部語言的發(fā)展,從而提高學生整體綜合素質。
學習新課標后,使我領悟到口語交際教學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語文教學義不容辭的職責。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既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也是學生終身發(fā)展的需要。我認為,在當前的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研究具有深遠的意義:
1、口語交際有利于促進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口語交際有利于增強學生之間的交往,消除學生交際時的羞怯心理。使學生無論在社會的大環(huán)境中或者班級的小環(huán)境中,都能達到敢說,大大方方地說。
3、口語交際使學生在相互的說、練、演的過程中,感受到別人的關愛,同時也學會了去關愛別人。這樣的交流,孩子們收獲的不但是知識,是表達能力,更是具有了良好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
1、在語文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在一定的情境中,學生雙向互動進行交流,把話表達清楚,讓對方聽明白。
2、培養(yǎng)學生態(tài)度大方,有禮貌,注意使用禮貌用語。別人講話時要認真傾聽,不要隨便插話,提建議要委婉,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言習慣。
3、在一定的教學情境下,通過情感交流,促使課堂充滿生機,體現(xiàn)人本主義思想和平等、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始終處于積極思維狀態(tài),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個性潛能。
4、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探索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途徑和方法,全面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深入挖掘教材,找出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多種切入點,創(chuàng)造各種機會,生動活潑、扎實有效地進行口語交際訓練。開放教學思想,樹立大語文觀,開拓口語交際訓練渠道,讓學生時時處處樂于交際;開放教學活動,讓學生在互動交流中學會交際;促使教學主體的開放,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善于交際,樂于交際。
根據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和學生已有交際能力的差異,以及《課程標準》對各學段學生口語交際能力達成的不同要求。把自己所帶班級作為研究對象,并確立相應的對照班,展開課題研究。本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有:
1、文獻研究法:不斷充實自己的理論知識,根據課題的需要,查閱、分析、整理小學“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方面的相關文獻資料,全面、正確地了解和掌握所研究的問題,進而總結出適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模式。
2、調查問卷法:結合小課題和教學實際,發(fā)放調查問卷,了解學生口語交際的實際水平。
3、行動研究法:在實施課題計劃的行動中,注重收集每一步行動的反饋信息,對計劃及時作出調整和修改,對研究中獲得的數(shù)據、資料進行科學的處理,得出研究所需要的結論。
4、經驗總結法:在研究過程中,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經常性地進行反思、交流、討論、總結,不斷提升理性認識,形成自己的教學模式。
課題研究時間:2011年5月—2011年12月。
(一)準備階段:(2011年5月-2011年8月)。
查閱相關文獻,前人關于口語交際能力的研究。針對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如家庭背景、學生口語能力、用語習慣等)作問卷調查分析,制定實驗方案。
(二)實施階段(2011.9~2011.12)。
根據制定的實驗方案舉行口語交際教學活動。
準備教學素材,制定相應的課堂教學方案組織課堂教學。根據課堂教學方案的內容設定口語交際實踐活動的內容,定期組織口語交際實踐活動以檢驗教學效果。根據教學效果調整教學方案。
(三)總結階段(2011.11~2011.12)認真總結實施階段的教學情況,初步形成小學口語交際課堂教學模式。撰寫實驗報告,組織結題。
今年5月份我將小課題研究實施方案上傳于博客后,專家對課題研究方案進行了指導,通過研究和分析,針對專家的建議,我認真的對課題研究方案進行了重新修改和調整。
6月份,在前段做好充分理論準備的基礎上,結合小課題和教學實際,給一年級學生和家長發(fā)放了調查問卷,主要從學生對口語交際課堂教學方面進行調查,為了得到可信數(shù)據,所有問卷均記真實姓名。我對本班57名學生的口語交際現(xiàn)狀進行了調查,情況如下:
1、在調查“你喜歡上口語交際課嗎?”這一問題時,有76%的被調查學生選擇了“很喜歡”,有23%的被調查學生選擇了“碰到感興趣的我就喜歡”,還有1%的學生選擇了“不喜歡”。
2、在調查“你認為口語交際就是看圖說話嗎?”這一問題時,34%的被調查學生認為是的,66%的學生認為不是的。
3、在調查“上口語交際課時你能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說話嗎?”這一問題時,63%的的被調查學生選擇了“能”,36%的的被調查學生選擇了“偶爾能”,1%的學生選擇了“不能”。
4、在調查“你覺得看書和看電視,哪個你更有興趣?”這一問題時,63%的被調查學生選擇了“看書”,25%的學生選擇了“看電視”,12%的學生選擇了“兩個都沒興趣”。
5、在調查“在家里,你是用普通話與家人交談嗎?”這一問題時,54%的被調查學生選擇了“是”,45%的被調查學生選擇了“有時用普通話,有時用方言”,1%的學生選擇了“用方言”。
6、在調查“你希望老師多開展些口語交際活動嗎?”這一問題時,68%的被調查學生選擇了“非常希望”,18%的被調查學生選擇了“隨便”,14%的學生選擇了“不希望”。
7、在調查“上課時,你踴躍舉手發(fā)言嗎?”這一問題時,37%的被調查學生選擇了“是的”,54%的學生選擇了“有時”,9%的學生選擇了“不怎么舉手回答問題”。
8、在調查“你喜歡和別人交談嗎”這一問題時,13%“很喜歡,和陌生人交談一點也不害怕”,68%的被調查學生選擇了“如果對方是我熟悉的人,我就喜歡和他交談”,19%的學生選擇了“不太喜歡說話”。
9、在調查“在和別人交談時,能做到態(tài)度自然大方并且注意文明禮貌嗎?”這一問題時,74%的被調查學生選擇“能”,14%的被調查學生選擇“有時能”,12%的學生選擇了“沒太注意”。
10、在調查“別人講話時你能認真聽嗎?能明白別人講的是什么嗎?”這一問題時,77%的被調查學生選擇“能”,19%的被調查學生選擇“有時能”,4%的學生選擇了“不能”。
通過這次調查,讓我對低年級口語交際課的現(xiàn)狀有了一個更為全面和客觀的了解。
1、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口語交際課以其豐富多彩的內容、活潑生動的形式受到絕大部分學生的喜愛,他們大多數(shù)都希望老師多開展些口語交際活動。
2、從調查中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對待口語交際課較為重視和認真,注意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不斷改變學習方式,從而使口語交際課更為生動有趣。
3、在調查學生上“口語交際”課時你能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說話嗎?這一問題時,發(fā)現(xiàn)一小半被調查學生選擇了“偶爾能”,分析原因,可能自己在課堂上的引導和對聯(lián)系學生生活上存在一些問題。
4、在調查學生“上課時,你踴躍舉手發(fā)言嗎”一半的學生選擇了“有時能”,說明自己在引導學生說話還存在一定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便削弱了學生的積極性,在以后需做進一步的調整。
5、《大綱》開設口語交際課最主要的目的便是更好地為學生在日常生活學習人際交往提供服務,不過從調查的結果來看,效果不是特別好,首先自己在這方面重視還不夠,日常中指導聯(lián)系的較少;其次由于自己在聯(lián)系實際這方面對學生滲透不多,從而使學生自身也不太會把口語交際課所學的內容靈活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來。建議自己今后在這方面要進行一定的修整,要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
7-8月份,利用暑假時間學習了相關書籍和資料,及時整理,將好的思路和方法運用到我的課題之中。
9月份至今我積極準備上好每一節(jié)口語交際課,激發(fā)學生喜歡口語交際課,使“口語交際”教學聯(lián)系兒童生活實際。
1、激發(fā)學生的口語表達興趣?!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1)多賞識兒童,增加學生的自信心。(2)多讓兒童體驗生活,留心生活,觀察大自然,鼓勵他們大膽地說生活。(3)多和兒童聊聊他們喜歡的生活話題。
2、營造口語交際的和諧氛圍,保護好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是小學生大膽進行口語交際的前提。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要走向民主,寬容,對學生的發(fā)言要給予肯定,對學生的觀點要給予尊重,要允許他們出現(xiàn)錯誤,理解他們的不足,盡量采取表揚或獎勵的方式,鼓勵他們進行口語交際。教師可以作為一個聽眾、朋友,與學生一起聊天、討論,進行沒有心靈距離的交流。營造相互合作、相互尊重的生生關系。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顯然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如果有學生在說或表演時,其它學生不屑一顧、竊竊私語甚至進行人身攻擊,試問有幾個學生能順利、輕松地完成口語交際呢?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學會尊重,學會合作。既要學會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也要學會傾聽、補充和幫助。
3、利用生活實踐活動,增加口語交際的機會。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的交際活動,我們可以利用這些活動將“口語交際”引入學生的生活實踐。如參加學校組織的重大節(jié)日慶?;顒樱瑓⒓诱n本劇表演、講故事比賽;參加校干部、班委競選;每周一的國旗下演講……這些活動將使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以鍛煉和展示,他們將用自己的智慧、口才學習與別人打交道、請求幫助、解決問題。生活是大課堂,教室是主陣地,我們做教師的要處處留心,做“口語交際課”的有心人。如教《教你學一招》一課時,通過觀察,我發(fā)現(xiàn)班里近來男生喜歡玩溜溜球,女生喜歡編繩子等。于是抓住機會讓孩子互學本領。課堂上首先讓學生展示自己學的本領,其次讓學生說說學本領的過程,然后讓其他學生進行評價,看誰的本領最高,看誰把學的過程講得最清楚,最后鼓勵本領高的學生當老師教大家。這樣一來學生在快樂地玩中不知不覺進行了口語交際。
1、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有了提高。特別是一些不愛說,不敢說的孩子有了表達的信心。
2、課堂氣氛活躍了很多,為練習寫話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初步形成小學口語交際教學模式。
在進行課題研究的這段時間里,雖然經歷了很多困難、迷惑,但我還是堅持下來了。同時在教研的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了許多問題,第一次嘗試小課題研究,對課題的理論構建能力顯得力不從心,還需要加強學習。本學期我?guī)б粋€班語文兼班主任,還帶兩個班的思品課,繁雜的工作讓自己不能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好好做教學研究工作。而且所帶班級學生人數(shù)偏多在進行研究時很難照顧到每一個學生。所以本學期小課題的研究時間非常緊張。針對這一情況,解決的辦法就是要求自己克服困難多辛苦一些。合理規(guī)劃時間,及時收集課題研究資料,積累教育資源,總結研究成果。根據學生實際水平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對遇到的問題做好記錄,斟酌對策,不斷完善。對于小學生口語交際教學的研究僅僅通過結題報告進行了一些經驗總結與探索,還遠遠不夠,這個工作還要繼續(xù)進行下去。
參考文獻:
1、《口語交際教學的幾種有效方法》徐穎小學語文教育。
2、《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3、《論口語交際教學的策略》韓艷梅教育評論。
4、《小學語文新課程案例與評析》高等教育出版社。
5、《構建小學生口語交際的互動環(huán)境》姜亞杰上城教育研究。
6、《做最好的老師》李鎮(zhèn)西漓江出版社。
7、《小學口語交際教學理論與示例》費蔚浙江教育出版社。
8、《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孟慶茂主編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校級課題結題報告篇十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口語交際”已成為小學語文教學一個重要而嶄新的課型。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主要包括聽說能力、交際能力、聽說態(tài)度和語言習慣的培養(yǎng)等等。聽人說話能領會主要內容,能用普通話清楚明白的表達自己的意思,其中重在規(guī)范學生的口頭語言??谡Z交際要講究文明禮貌,養(yǎng)成良好的聽話態(tài)度和語言習慣,聽人說話要認真,傾聽要認真耐心,要邊聽邊想,理解主要意思。要堅持說普通話,愿意與別人進行口語交際,態(tài)度大方而有禮貌,不理解的地方要向別人請教,有不同的意見與別人商量,能主動積極的進行口語交際。然而在實際口語交際的課堂上,有許多學生嘴巴很“緊”,不是他們不會說、不能說,而是害怕說話不當、舉止失措而被老師批評,害怕一旦說錯被同學笑話。這些問題已成為不少學生口語交際中的心理陰影,嚴重影響了課堂互動氛圍的形成。“口語交際”這一教學內容的安排,主要在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促進學生口語語言和內部語言的發(fā)展,從而提高學生整體綜合素質。
學習新課標后,使我領悟到口語交際教學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語文教學義不容辭的職責。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既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也是學生終身發(fā)展的需要。我認為,在當前的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研究具有深遠的意義:
1、口語交際有利于促進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口語交際有利于增強學生之間的交往,消除學生交際時的羞怯心理。使學生無論在社會的大環(huán)境中或者班級的小環(huán)境中,都能達到敢說,大大方方地說。
3、口語交際使學生在相互的說、練、演的過程中,感受到別人的關愛,同時也學會了去關愛別人。這樣的交流,孩子們收獲的不但是知識,是表達能力,更是具有了良好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
1、在語文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在一定的情境中,學生雙向互動進行交流,把話表達清楚,讓對方聽明白。
2、培養(yǎng)學生態(tài)度大方,有禮貌,注意使用禮貌用語。別人講話時要認真傾聽,不要隨便插話,提建議要委婉,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言習慣。
3、在一定的教學情境下,通過情感交流,促使課堂充滿生機,體現(xiàn)人本主義思想和平等、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始終處于積極思維狀態(tài),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個性潛能。
4、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探索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途徑和方法,全面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深入挖掘教材,找出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多種切入點,創(chuàng)造各種機會,生動活潑、扎實有效地進行口語交際訓練。開放教學思想,樹立大語文觀,開拓口語交際訓練渠道,讓學生時時處處樂于交際;開放教學活動,讓學生在互動交流中學會交際;促使教學主體的開放,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善于交際,樂于交際。
根據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和學生已有交際能力的差異,以及《課程標準》對各學段學生口語交際能力達成的不同要求。把自己所帶班級作為研究對象,并確立相應的對照班,展開課題研究。本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有:
1、文獻研究法:不斷充實自己的理論知識,根據課題的需要,查閱、分析、整理小學“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方面的相關文獻資料,全面、正確地了解和掌握所研究的問題,進而總結出適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模式。
2、調查問卷法:結合小課題和教學實際,發(fā)放調查問卷,了解學生口語交際的實際水平。
3、行動研究法:在實施課題計劃的行動中,注重收集每一步行動的反饋信息,對計劃及時作出調整和修改,對研究中獲得的數(shù)據、資料進行科學的處理,得出研究所需要的結論。
4、經驗總結法:在研究過程中,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經常性地進行反思、交流、討論、總結,不斷提升理性認識,形成自己的教學模式。
課題研究時間:20xx年5月—20xx年12月。
(一)準備階段:(20xx年5月-20xx年8月)。
查閱相關文獻,前人關于口語交際能力的研究。針對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如家庭背景、學生口語能力、用語習慣等)作問卷調查分析,制定實驗方案。
(二)實施階段(20xx.9~20xx.12)。
根據制定的實驗方案舉行口語交際教學活動。
準備教學素材,制定相應的課堂教學方案組織課堂教學。根據課堂教學方案的內容設定口語交際實踐活動的內容,定期組織口語交際實踐活動以檢驗教學效果。根據教學效果調整教學方案。
(三)總結階段(20xx.11~20xx.12)認真總結實施階段的教學情況,初步形成小學口語交際課堂教學模式。撰寫實驗報告,組織結題。
今年5月份我將小課題研究實施方案上傳于博客后,專家對課題研究方案進行了指導,通過研究和分析,針對專家的建議,我認真的對課題研究方案進行了重新修改和調整。
6月份,在前段做好充分理論準備的基礎上,結合小課題和教學實際,給一年級學生和家長發(fā)放了調查問卷,主要從學生對口語交際課堂教學方面進行調查,為了得到可信數(shù)據,所有問卷均記真實姓名。我對本班57名學生的口語交際現(xiàn)狀進行了調查,情況如下:
1、在調查“你喜歡上口語交際課嗎?”這一問題時,有76%的被調查學生選擇了“很喜歡”,有23%的被調查學生選擇了“碰到感興趣的我就喜歡”,還有1%的學生選擇了“不喜歡”。
2、在調查“你認為口語交際就是看圖說話嗎?”這一問題時,34%的被調查學生認為是的,66%的學生認為不是的。
3、在調查“上口語交際課時你能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說話嗎?”這一問題時,63%的的被調查學生選擇了“能”,36%的的被調查學生選擇了“偶爾能”,1%的學生選擇了“不能”。
4、在調查“你覺得看書和看電視,哪個你更有興趣?”這一問題時,63%的被調查學生選擇了“看書”,25%的學生選擇了“看電視”,12%的學生選擇了“兩個都沒興趣”。
5、在調查“在家里,你是用普通話與家人交談嗎?”這一問題時,54%的被調查學生選擇了“是”,45%的被調查學生選擇了“有時用普通話,有時用方言”,1%的學生選擇了“用方言”。
6、在調查“你希望老師多開展些口語交際活動嗎?”這一問題時,68%的被調查學生選擇了“非常希望”,18%的被調查學生選擇了“隨便”,14%的學生選擇了“不希望”。
7、在調查“上課時,你踴躍舉手發(fā)言嗎?”這一問題時,37%的被調查學生選擇了“是的”,54%的學生選擇了“有時”,9%的學生選擇了“不怎么舉手回答問題”。
8、在調查“你喜歡和別人交談嗎”這一問題時,13%“很喜歡,和陌生人交談一點也不害怕”,68%的被調查學生選擇了“如果對方是我熟悉的人,我就喜歡和他交談”,19%的學生選擇了“不太喜歡說話”。
9、在調查“在和別人交談時,能做到態(tài)度自然大方并且注意文明禮貌嗎?”這一問題時,74%的被調查學生選擇“能”,14%的被調查學生選擇“有時能”,12%的學生選擇了“沒太注意”。
10、在調查“別人講話時你能認真聽嗎?能明白別人講的是什么嗎?”這一問題時,77%的被調查學生選擇“能”,19%的被調查學生選擇“有時能”,4%的學生選擇了“不能”。
通過這次調查,讓我對低年級口語交際課的現(xiàn)狀有了一個更為全面和客觀的了解。
1、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口語交際課以其豐富多彩的內容、活潑生動的形式受到絕大部分學生的喜愛,他們大多數(shù)都希望老師多開展些口語交際活動。
2、從調查中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對待口語交際課較為重視和認真,注意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不斷改變學習方式,從而使口語交際課更為生動有趣。
3、在調查學生上“口語交際”課時你能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說話嗎?這一問題時,發(fā)現(xiàn)一小半被調查學生選擇了“偶爾能”,分析原因,可能自己在課堂上的引導和對聯(lián)系學生生活上存在一些問題。
4、在調查學生“上課時,你踴躍舉手發(fā)言嗎”一半的學生選擇了“有時能”,說明自己在引導學生說話還存在一定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便削弱了學生的積極性,在以后需做進一步的調整。
5、《大綱》開設口語交際課最主要的目的便是更好地為學生在日常生活學習人際交往提供服務,不過從調查的結果來看,效果不是特別好,首先自己在這方面重視還不夠,日常中指導聯(lián)系的較少;其次由于自己在聯(lián)系實際這方面對學生滲透不多,從而使學生自身也不太會把口語交際課所學的內容靈活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來。建議自己今后在這方面要進行一定的修整,要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
7-8月份,利用暑假時間學習了相關書籍和資料,及時整理,將好的思路和方法運用到我的課題之中。
9月份至今我積極準備上好每一節(jié)口語交際課,激發(fā)學生喜歡口語交際課,使“口語交際”教學聯(lián)系兒童生活實際。
1、激發(fā)學生的口語表達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1)多賞識兒童,增加學生的自信心。(2)多讓兒童體驗生活,留心生活,觀察大自然,鼓勵他們大膽地說生活。(3)多和兒童聊聊他們喜歡的生活話題。
2、營造口語交際的和諧氛圍,保護好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是小學生大膽進行口語交際的前提。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要走向民主,寬容,對學生的發(fā)言要給予肯定,對學生的觀點要給予尊重,要允許他們出現(xiàn)錯誤,理解他們的不足,盡量采取表揚或獎勵的方式,鼓勵他們進行口語交際。教師可以作為一個聽眾、朋友,與學生一起聊天、討論,進行沒有心靈距離的交流。營造相互合作、相互尊重的生生關系。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顯然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如果有學生在說或表演時,其它學生不屑一顧、竊竊私語甚至進行人身攻擊,試問有幾個學生能順利、輕松地完成口語交際呢?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學會尊重,學會合作。既要學會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也要學會傾聽、補充和幫助。
3、利用生活實踐活動,增加口語交際的機會。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的交際活動,我們可以利用這些活動將“口語交際”引入學生的生活實踐。如參加學校組織的重大節(jié)日慶?;顒樱瑓⒓诱n本劇表演、講故事比賽;參加校干部、班委競選;每周一的國旗下演講……這些活動將使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以鍛煉和展示,他們將用自己的智慧、口才學習與別人打交道、請求幫助、解決問題。生活是大課堂,教室是主陣地,我們做教師的要處處留心,做“口語交際課”的有心人。如教《教你學一招》一課時,通過觀察,我發(fā)現(xiàn)班里近來男生喜歡玩溜溜球,女生喜歡編繩子等。于是抓住機會讓孩子互學本領。課堂上首先讓學生展示自己學的本領,其次讓學生說說學本領的過程,然后讓其他學生進行評價,看誰的本領最高,看誰把學的過程講得最清楚,最后鼓勵本領高的學生當老師教大家。這樣一來學生在快樂地玩中不知不覺進行了口語交際。
1、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有了提高。特別是一些不愛說,不敢說的孩子有了表達的信心。
2、課堂氣氛活躍了很多,為練習寫話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初步形成小學口語交際教學模式。
在進行課題研究的這段時間里,雖然經歷了很多困難、迷惑,但我還是堅持下來了。同時在教研的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了許多問題,第一次嘗試小課題研究,對課題的理論構建能力顯得力不從心,還需要加強學習。本學期我?guī)б粋€班語文兼班主任,還帶兩個班的思品課,繁雜的工作讓自己不能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好好做教學研究工作。而且所帶班級學生人數(shù)偏多在進行研究時很難照顧到每一個學生。所以本學期小課題的研究時間非常緊張。針對這一情況,解決的辦法就是要求自己克服困難多辛苦一些。合理規(guī)劃時間,及時收集課題研究資料,積累教育資源,總結研究成果。根據學生實際水平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對遇到的問題做好記錄,斟酌對策,不斷完善。對于小學生口語交際教學的研究僅僅通過結題報告進行了一些經驗總結與探索,還遠遠不夠,這個工作還要繼續(xù)進行下去。
參考文獻:
1、《口語交際教學的幾種有效方法》徐穎小學語文教育。
2、《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3、《論口語交際教學的策略》韓艷梅教育評論。
4、《小學語文新課程案例與評析》高等教育出版社。
5、《構建小學生口語交際的互動環(huán)境》姜亞杰上城教育研究。
6、《做最好的老師》李鎮(zhèn)西漓江出版社。
7、《小學口語交際教學理論與示例》費蔚浙江教育出版社。
8、《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孟慶茂主編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xxx。
日期:20xx年x月xx日
校級課題結題報告篇十二
《語文課程標準》對七至九年級學段學生作文訓練提出了明確要求,特別強調要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養(yǎng)成修改自已作文的習慣,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笨梢?,放手讓學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養(yǎng)學生的自改作文能力,是當前作文教學中一項刻不容緩的工作。葉圣陶老先生也曾說過:“學生作文教師改,跟教師命題學生作一樣,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假如著重培養(yǎng)學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師只給些引導和指點,該怎樣改讓學生自己去考慮去決定,學生不就處于主導地位了嗎?”他還說:“改的優(yōu)先權應屬于作者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學要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自改能力?!?/p>
而現(xiàn)實教學中,老師們“一批到底”,批作文成了教師最煩惱的事。耗費了大量心血,收效卻不大。學生怕寫作文,總是對作文不感興趣,更寫不好作文。批改也就成了貫徹教師寫作意圖的過程,學生則變成了被動接受的容器。這樣做的確充分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卻嚴重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诖耍掖_立了《培養(yǎng)學生互批互評作文能力的研究》這個課題。
本課題的研究有三個概念:
學生,他是作文的主人,也應是批改和評講的主體,學生成了主體地位,他就會有興趣,就會樂學。
互批互評:作文寫好后,是學生間的互相批改,互相評講,不是老師包辦。
作文:是學生自己寫的文章,不是其他地方選來的文章。
1、通過互批互評來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賞析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批改作文、評講作文的能力,使批改成為習慣,以提高寫作的能力。
3、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教師從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來。
培養(yǎng)學生互批互評作文的能力。
文獻研究法:通過查閱、收集有關學生作文自改能力培養(yǎng)方面的科研文獻,獲取相關信息,并進行分析綜合,從中提煉出與本課題研究有價值的資料。
調查研究法:通過訪談、問卷等方法,對學生作文批改現(xiàn)狀以及學生自改作文能力進行調查研究,并加以分析綜合,為課題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
實驗研究法:以課題研究計劃為目標,對各個階段的研究不斷地進行計劃、研究、總結、修正,使課題研究科學、規(guī)范、合理。
經驗總結法:通過對課題的研究,不斷地加以總結,把獲得的經驗加以提煉總結,以期從中探索出一些教學規(guī)律,來指引今后的教學工作。
本課題研究擬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20xx年10月:1.學習理論,我們學習了黃大龍、朱治國合編的《生態(tài)課堂理論》,學習了《蔡明講語文》和蔡明老師的一系列有關生態(tài)課堂的文章。2.醞釀制訂了方案,我們的方案獲得市方案評比二等獎。
第二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1月)按計劃實施,根據實際情況,搜集整理第一手資料,認真分析研究并小結;及時上傳到網頁。
第三階段:(20xx年2月——20xx年3月)我們積極做好研究活動,成員們每人圍繞課題開公開課。有幾人多次上了課題公開課,及時資料整理、總結,及時上傳。最后完成課題研究報告。
首先,我們學習理論,以提高理性認識。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生態(tài)理論,基于蔡明的生態(tài)課堂的原則和黃大龍朱志國的生態(tài)課堂理論,我們認識到讓學生互批互評作文就是以關注學生生命為主的生態(tài)教學活動。他是培育學生發(fā)展的有效途徑。
日?;顒?。
09年9月朱建榮對市骨干教師開作文評講課。
20xx年3月11朱建榮老師開校級公開課:關注差生的作文評講——我來幫你寫作文。
10年3月24鄭永梅老師校級作文評講課——《捕捉特征細致描繪》。
10年10年4月7方芳開校級公開課作文評講《你在我心中》。
10年4月14號施路平老師開作文評講課——怎樣圍繞中心選材。
10年4月27蔡秀蘭校級公開課——怎樣批改作文。
20xx年5月13市督導室來調研,市學科帶頭人朱志國聽了朱建榮的作文評講課,說值得推廣。
20xx年9月29朱建榮老師參加袁建忠書記的生態(tài)作文結題會。
20xx年10月19朱建榮老師給蘇北宿遷市曹集中學老師交流學生互批互評作文的做法。
20xx年11月22號,市教研室書記中聽了朱建榮老師的課后說值得推廣。
20xx年11月24日,在市教學活動展示月中,施路平、鄭詠梅老師上作文指導展示課,朱建榮老師上作文評講推薦課。這次基教科顧松鶴科長在聽了朱建榮老師的課后有三點評價,1.港區(qū)初中的語文老師凸顯了一個理念——用教材教,學后注重應用,培養(yǎng)學生素養(yǎng)和能力。2.實施了一種策略,讓學生充分參與到學習中來。3.養(yǎng)成了一種市進修學校盧金霞老師評價朱建榮的課:“將批改與指導相融合,將批改與作文升格訓練成一體,將這次批改的目標與本次作文訓練的目標達成相一致”。
推薦課后與進修學校張老師交流,受到張老師邀請。
20xx年11月30號朱建榮老師應常青藤學校邀請去交流學生互批互評作文方法。
本課題研究符合《語文課程標準》對七至九年級學段學生作文訓練的要求。《課標》特別強調要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養(yǎng)成修改自已作文的習慣,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币卜先~圣陶老先生說的:“學生作文教師改,跟教師命題學生作一樣,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假如著重培養(yǎng)學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師只給些引導和指點,該怎樣改讓學生自己去考慮去決定,學生不就處于主導地位了嗎?”
本課題基于課堂,恰好符合張家港市生態(tài)課堂教學的理念,讓學生互批互改互評作文,就是以關注學生生命為主,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生本性原則、生命性原則、生成性原則、生動性原則、生活性原則、生長性原則得到充分體現(xiàn)。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了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學生互批作文,是對同學作文的鑒賞,又是對課文鑒賞的復習應用,能督促他們在閱讀課上作批注,他們的評語越來越準確,表明鑒賞能力越來越高。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了學生寫得體批語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運用規(guī)范符號的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學生經過訓練,批語越寫越得體,各種修改符號都能準確運用。在評講同學作文中,能夠積極中肯的發(fā)表意見。語言表達能力明顯得到提高。
3.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激發(fā)了學生樂學,提高了寫作能力?!皩W生的樂學心理主要來源于自己的創(chuàng)造個性和創(chuàng)造思維所產生的結果能被認可和接受,其價值能被實現(xiàn)?!碧K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這種需要在中學生精神世界中尤為重要?!弊寣W生評講作文,就是肯定學生的能力,相信他們有鑒賞能力,是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的表現(xiàn),表明老師重視學生的觀點、意見、建議。學生得到了老師的信任,課堂的民主和諧度就高,學生心里就輕松了,沒有壓抑了,學生就能積極思考,大膽發(fā)現(xiàn),大膽發(fā)表意見。學生的日記可以證實他們對作文的興趣和快樂。學生的興趣起來了,他們的作文就越寫越好了。
4、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能促進師生成長。
學生評講作文是在學生互批的基礎上的評講,既要評講作者所寫文章優(yōu)劣,又要評講批者的批語是否準確。這是一個鑒賞過程,要檢查作者的寫作水平,又要檢查批改者的賞析能力,無論是批改還是評講,都要檢查對以前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具體到評講,又要聽力、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所以,每一次的互批互評對師生都是一次挑戰(zhàn),一次提高。它激發(fā)了學生自我提高,自我發(fā)展,自我完善的個體意識。這種成長過程包括強化自省、強化自評、強化自控。學生在自省、自評、自控中成長起來。這種課堂也激發(fā)了教師的知困意識、探究意識和問題意識。有了知困意識就促使你去多讀多看。所以也促使了教師成長。
5、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我們形成了作文教學的特色。20xx年3月11日我們邀請生態(tài)語文群老師來我校聽朱建榮老師的作文評講課,并進行評課交流。新生代教師,青年名師梅洪建聽課后的評價“a.一直以來,在功利的教學環(huán)境中,教師為了分數(shù)早就忽略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朱建榮的課讓學生不是站在寫的角度來審視文章,而是站在“理想的作者”和“高明的`評者”相結合的角度來培養(yǎng)學生的理想創(chuàng)作能力和批評鑒賞能力。這個過程不是對別人作品評論好與壞的問題,而是在自己有了相對理想的思路之后再對別人的作品的品評中進行自然的升華和再創(chuàng)造。這是對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最佳途徑。b.一直以來,在很多人在闡釋性的語文中,早就剝離了閱讀和寫作的關系。將課文的美點消解在對知識性記憶和內容性的再現(xiàn)之中,在“意”的強化中,忽略了“文”的魅力。在朱建榮的課堂中,不但達到了“文”“意”的自然統(tǒng)一,而且是反向的在作文評改的過程中達成了對課文中“文”的反哺。在更高的層次上鍛煉了孩子的審美能力。c.一直以來,孩子們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看到別人的美,只看到別人的不足。但在朱建榮的作文評改過程中不僅僅讓孩子發(fā)現(xiàn)了別人的不足,更讓孩子們發(fā)現(xiàn)了別人的美。同時在對評語的評價環(huán)節(jié),更能體現(xiàn)一個人的再認知以及培養(yǎng)孩子的接受批評的能力。這種無形中的人格培養(yǎng),則是教育的永恒追求?!?/p>
6、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了對新課改的認識。
老師們明白了學生互批互評作文就是關注學生生命的生態(tài)作文教學?;ヅジ淖魑淖钅芊从成拘栽瓌t,學生評講作文最能顯示生命性原則,在以學生為主體的作文評講課上,生態(tài)課堂的生動性原則、生成性原則都得到充分體現(xiàn)。
7.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了教師的指導作文能力。
20xx年10月朱建榮老師對全市骨干教師上了一節(jié)以學生為主體的的作文評講課。受到老師和專家們的好評,也為小組內教師作了示范,20xx年上半學期研究小組內的每個成員都在學校開了一節(jié)課題研討課。通過開課、研討,大家的指導作文能力大幅提高。
8.我們總結了很多文章,朱建榮《學生評講作文——一舉多得》和《生態(tài)課堂——給學生的天空》發(fā)表在《中學生學習報》她還總結有論文《樂學樂教——生態(tài)作文師生的精神風貌》、《高素養(yǎng)——生態(tài)課堂的基本要求》、《學生互批互評作文顯示了生長性原則》(已發(fā)表)、《學生互批互改作文體現(xiàn)了生本性原則》、《學生互批互改作文——豐富了讀寫結合的含義》、《關注差生的作文評講課》、《我是怎樣教學生互批互評的》等(待發(fā))。施路平《對作文評改的幾點建議》發(fā)表在《中學生學習報》。另外朱建榮開了兩次市級作文評講公開課(20xx年9月和20xx年11月),在20xx年11月施路平和鄭詠梅各開了一節(jié)作文指導市級公開課。
9、積累了很多資料。我們積累了大量的優(yōu)秀作文和學生優(yōu)秀的批改作文。也積累了互批互改的一些經驗。尤其是對于學生評講,由粗糙到細致了。有了“訓練寫作——互批互改——互評”完全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也有由簡到繁,由片段到整篇的訓練思路,評講也有了系統(tǒng)性。老師們的反思也積累了起來。
10、我們的課題研究得到市教研室高度重視。著名特級教師蔡明和我市教研室書記袁建忠、市學科帶頭人朱治國、還有市基教科副科長顧松鶴聽了朱建榮的作文課后都認為值得推廣。10年11月份教研室又推薦朱建榮面相全市開了一節(jié)展示課。我們的做法已得到很多老師的認同,也在逐步推廣中。
我們的課題研究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還有很多東西有待進一步鉆研。比如說作文訓練要有計劃性、系統(tǒng)性。課堂上對課文的批注能力要進一步訓練。批改作文也要由淺入深,步步為營,一次一個點來互批。學生評講要堅持,評講也要有針對性,也要有計劃的進行。
xxx。
日期:20xx年x月xx日
校級課題結題報告篇十三
摘要: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要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一個根本措施。
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關注學生的進步或發(fā)展,提高實效性更多地關注可測性或量化。教學的主要過程在課堂,課堂上用什么模式去學習、決定著教學的效果和發(fā)展。幾年來我們圍繞提高初中物理實效性的這一中心,進行了備課、上課策略的研究,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在探究性學習、合作學習、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和“30---15”課堂精講精練模式的研究等方面進行了理論和實踐的探索。提出了有效教學的觀點,促進了師生的共同發(fā)展。
我們?yōu)槭裁匆岢觥短岣叱踔形锢碚n堂教學實效性的研究》這一課題呢?
第一、目前,在一些中小學校的課堂教學中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苦干有余、巧干不足、有效性不高的現(xiàn)象,這已經制約和影響了中小學教學質量整體水平的提高,客觀上也加重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因此,在實施素質教育的形勢下,深入探討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和方法,很有必要。
第二、我校地處城鄉(xiāng)結合處,學生及家長的文化素質差別越來越大.隨著中學生就近入學等一系列政策的實施,生源中的“不同智”現(xiàn)象越來越突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最大難題就是如何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或策略使這些學生能得以提高,我們認為,學校的現(xiàn)實要求我們做這方面的實踐和研究。
第三,新的教材、新的課程越來越注重了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注重了人文主義的教育。它的最大特點就是不是僅注重知識研究的結果,而是更重視研究知識的過程;不是僅注重知識的傳授,而是更重視學生自主學習知識的能力;不是課堂上教師為中心,而是重視師生的互動性學習。新的課程越來越重視人的發(fā)展和培養(yǎng)。與時俱進的形勢要求我們冷靜思考,如何進行《提高初中物理課堂實效性的研究》這一課題的研究。
第四,任何教科研都應該為教學實踐服務。我們的實踐陣地是教學的。
第一線,也就是說,要通過我們教師的教學,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能力水平,提升我們整體水平,在鄭州市素質教育中,取得實質性的好成績,不辜負開發(fā)區(qū)父老鄉(xiāng)親對我們的厚望。從這一點上說,我們更應該實事求是,認真地去進行新課程教學中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實效性的研究。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人對外界的認識之最初的中介就是活動。”“教育的目的是造就能創(chuàng)造的而不是簡單重復前人所做的事的人,這種人能有創(chuàng)造、發(fā)明和發(fā)現(xiàn)?!?/p>
2、蘇霍姆林斯基的“成功教育”理論。
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成功的歡樂就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足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而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的主要動力?!薄麖娬{讓每一個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從而對學習充滿興趣。
3、馬斯洛和羅杰斯的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個人潛能的充分發(fā)展,是人格的發(fā)展,是自我的發(fā)展。它是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誘發(fā)學生自主合作、主動求知。
4、布魯克斯的“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必須主動“投入學習”。死記硬背的知識是“無用知識”。學生必須在情境脈絡下與問題互動才能真正理解。學生必須積極建構意義,通過內在對話與思考過程,與他人互動,來理解脈絡與解決問題。
5、現(xiàn)代教育家、全國特級教師魏書生也說過,教師的工作就是有效地教育學生掌握知識,提高能力,成為社會有用的人。許多教育家的著作為我們的實踐與研究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在課題研究中,我們以人的全面發(fā)展、可持續(xù)發(fā)展理論為指導,以現(xiàn)代教學價值論,運用現(xiàn)代教學結構理論和建構主義理論為依據,進行研究,取得了有益的成效。
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fā)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這就向教師提出了三個問題:一是引起學生學習的意向,即教師首先需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學是在學生“想學”的心理基礎上展開的;二是指明學生們要達到的目標和所學的內容,即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學到什么程度以及學什么,學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學什么或學到什么程度,才會有意識地主動參與;三是采用易于學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學語言有自己的獨特性——讓學生聽清楚、聽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復,深入淺出,抑揚頓挫等。如果教師在講課時不具備這些條件,那么即使教師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稱之為真正的教學。
因此,“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實效性”是為了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益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強化過程評價和目標管理的一種現(xiàn)代教學理念。
1、備課研究。這是上課的第一步。老師的備課,再也不能象過去單純的為傳授知識而上課,而要把學生放在第一位,調動學生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地去學習。而備課中,就應當重視上課過程的設計。例如,標明所教課文的題目;從知識能力、情感等諸方面提出教學本課的要達到的目標;突出重點難點;教學中所運用的主要教學方法;以及可能會出現(xiàn)的問題討論、解決以及課時安排等。
2、上課研究?!敖虒W”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要有充分的合作,教法與學法要有很好的融合,師生心心相印,情感交流的統(tǒng)一,凡良師必深諳其理。
“教育要心理學化”,如果學生的心理(大腦的功能)沒有參與教學、就不能接受任何教育、教學的信息,就有可能把教師的講授當做“耳邊風”,或者“心猿意馬”“身在曹營心在漢”,或者以為“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或者不買老師的“帳”,導致“厭學、棄學、輟學”。要消除學生的知識障礙。由于過去的知識沒有學好、沒有弄懂、或者產生遺忘,學生在學習后面知識時,產生這種障礙。教師要進行知識補救、知識溝通,或者引起學生對舊知的回憶與聯(lián)想,或者簡介過去的舊知,或者提示有關的舊知,或者有針對性的進行補救等等,對新知學習進行鋪墊,都是很好的方法。
要消除學生的方法障礙。學生自主學習指導不好,往往使學生一籌莫展,常不知從哪里入手。對此“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要從方法上給予指導、點撥開竅,既增強他們學習的主動性,也讓學生嘗到解決問題的甜頭。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他們也有“點金的指頭”,隨時學習,隨時都能“點石成金”。
出智慧的火花,領悟到“思考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要消除學生的意志障礙?!赌印ば奚怼吩疲骸爸静唤◤姡┱咧遣贿_”。任務重、作業(yè)多,學生容易產生畏難情緒,有時學生對疑難問題缺乏鉆研精神;有些學生上課坐不住等都屬于學習中的意志障礙。
意志與情感、認識有密切關系。認識是意志活動的前提,情感對克服困難、達到預期目的的立志活動起著積極或消極的作用。因此,教師在給學生講課時,要鞏固他們學習的信心,多鼓勵他們微小進步,這樣才能排除學生立志障礙。
消除學生行為習慣障礙也是像我們這類學校必不可少的一種工作。行為習慣比較固定、機械、有特殊傾向。如寫字潦草,答題不推敲等,對這些,教師要隨時矯正。
一句話,教師上課一定要研究學生?!敖處煵涣私鈱W生的內心世界,就沒有教育?!惫旁娫疲骸肮Τ衫矶ê紊袼?,速在推心置人腹”。教師在課堂上也要推心置腹。
3、自主學習的.研究。
在教學活動這個特殊的認識過程中,學生自始至終處于主動地位。學習,是學生的學習,教師是不能包辦代替的。
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要認識者。教師組織任何教學活動,是為了讓學生認識,是為了使他們掌握知識。離開了學生就不可能有教學活動。學生學習具有能動性。唯物辯證法認為,外因是事物發(fā)展變化的條件,內因是事物發(fā)展變化的根據。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就是學習過程發(fā)展的內因。只有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出來,才能掌握教材,思考,融會貫通,才能達到教學目標,落實教學要求,保證教學質量。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是教育思想的更新。陳腐的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顯著特征是“惟書惟上”,扼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所謂更新教育思想,集中到一點,就是必須認識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發(fā)揮他們的主體作用。
4、“30--15”課堂精講精練教學模式的研究。
“30--15”是針對我校學生進行有效教學的一種切合實際的、也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應當在全校進行廣泛的研究和推廣。這種教學模式,最大的特點是讓學生在課堂上做學習的主體,改變教師的一言堂的局面,擴大學生的訓練和研究性學習機會。學生既是學習的主體,又是教的客體。教師既是教的主體,又是學生學習的客體。主客體對立統(tǒng)一,構成了新型的教師與學生關系。把“30--15”教學模式定為我校進行研究探討的一項課題,是十分正確的。
(一)課堂“有效教學”模式的探索。
1、備課策略的研究。
2、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
3、自主學習策略的研究。
4、反饋策略的研究。
5、“30·15”精講精練有效教學模式的探究。
(二)教師指導下的合作學習策略的研究。
1、怎樣實現(xiàn)學生之間的互動?
2、培養(yǎng)合作學習品質和能力的研究。
3、如何從合作學習中提高效率?
(三)如何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1、新型的師生關系心理因素的分析。
2、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在創(chuàng)新教育中的作用。
(四)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中如何實現(xiàn)知識的建構和運用?
1、怎樣以知識為載體實現(xiàn)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三維”目標。
2、綜合實踐課程教學策略的研究。
3、如何進行科學、技術、社會(sts)結合的教育?
4、如何進行各學科知識的有機滲透?
(五)“提高初中物理實效性”中過程評價的研究。
1、過程評價的目標研究。
2、課堂教學評估的研究。
3、過程評價的研究與實踐。
1、深入學習有關新課標文件,學習有關理論,認識這一課題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以學校為單位,各領取一個小課題進行研究,并結合學校特點,制定出相關的研究方案或計劃。
3、以一個學期為一個階段,進行階段性小結。小結分三部分:(1)研究的過程和實施方法;(2)研究的成果或經驗;(3)理論的上升或論文。
1.運用群體優(yōu)化法,課題組成員分工負責研究內容,有分有合。
2.調查法:通過聽課、座談、問卷調查等手段搞清目前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現(xiàn)狀,并經過綜合分析,找出影響物理實效性的癥結所在。
3.資料法:利用圖書館和教育網,查閱有關資料,借助前人的理論和經驗,指導我們的實驗研究,為課題研究提供豐富詳盡的背景資料,并更新了課題組成員的教育觀念。
4.培訓學習:首先由部分課題組成員外出參觀學習,參加新教材培訓與觀摩課學習;然后組織全體課題組成員共同學習他們帶回的學習內容及體會,進一步提高認識,轉變教育思想。
校級課題結題報告篇十四
5、造就了一支能進行高素質的德育工作師資隊伍。通過課題研究,培養(yǎng)和鍛煉了一支德育工作隊伍和教育科研骨干,帶動了全校教改科研工作的全面開展,有20多篇德育論文在省市報刊雜志上發(fā)表和獲省市德育論文獎。
共
3
頁,當前第。
3
頁
1
2
3
校級課題結題報告篇十五
1、課程標準提出義務教育階段就應完成400萬字的閱讀任務,其中小學階段就應完成145萬字。根據課程標準的精神,豐富語文積累,培養(yǎng)課外閱讀潛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綜合素養(yǎng)。
2、透過課內拓展閱讀,擴大課外閱讀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提高聽說讀寫的潛力,陶冶情操,培植人文精神,積淀民族文化。
二、課題提出的依據。
1、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課堂教學中,老師往往局限于教材的繁瑣分析,有些家長更愿意讓孩子做各種各樣的試卷,不愿讓他們讀課外書。
2、課程標準規(guī)定小學階段完成145萬字的閱讀任務。實驗的基本目標是透過教材建設,制定課外閱讀規(guī)劃,加強課外閱讀指導,使課標中關于課外閱讀的要求落到實處。
三、課題研究的好處。
1、進一步研究并掌握當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體系,擬訂各年級各年級課外閱讀的培養(yǎng)目標。
2、探索課外閱讀的基本原理,基本途徑和基本經驗。
3、探索課外閱讀與語文教學活動的關系,研究課外閱讀的模式。
4、研究課外閱讀對學生成長,認知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的潛力。課題結題報告。
5、透過本課題的實驗,推進我校小學語文教育素質化,促進兒童全面素質的提高。
四、課題研究的資料。
1、課外閱讀的基本原理,基本途徑。
2、課外閱讀的基本特征以及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
3、課內外閱讀的相輔相承。
4、課外閱讀的方法探索。
5、創(chuàng)造性課外閱讀教學。
五、課題研究的方法。
1、文獻法。
2、調查法。
3、問卷法。
4、檢測法。
5、比較法。
6、綜合法。
六、課題研究的步驟。
1、加強學習培訓,提高理論認識。
課題研究工作能夠順利進行,關鍵靠教師,因此,加強語文教師的培訓與學習是重點。從課題申報立項開始,我們就組織教師認真學習開題報告,查閱相關資料,根據課題整體狀況,用心撰寫學習筆記,透過不斷的學習培訓,使實驗教師的現(xiàn)代化教育理論知識,逐漸豐富,科研水平逐步提高。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經常組織教師進行一些知識和科研閱讀知識競賽。以便讓教師的課外閱讀儲量不斷注入活水源頭。
2、重視課題管理,規(guī)范課題行為。
根據揚州市課題組管理的規(guī)定,我們十分重視課題的管理工作。在流程上按照“開提論證――中期評估――結題鑒定”來實施。在研究過程中,我們做了如下要求:。
我們課題組定期召開課題會議,進行有關課題實驗的學習,交流工作中的做法以及自己的收獲。
在每個月底,課題主持人將對本月所所做的額工作以及收獲體會,填寫月報表。
(3)填寫《課題實驗手冊》。
根據校園教科研管理的額規(guī)定,課題組要求每一位實驗教師認真填寫《課題實驗手冊》,一般在學期初填好計劃(本學期個人研究打算),中途填好專題研討課例或活動方案,學期末做好小結,撰寫實驗論文。
七、課題研究的大體框架。
1、制定課外閱讀規(guī)劃。
根據本校的具體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課外閱讀規(guī)劃,從課外閱讀的目標、閱讀資料、閱讀總量、閱讀活動、閱讀文體等幾方面拿出明確而具體的計劃和措施。
2、創(chuàng)造條件促進“讀”。
(1)課內閱讀延伸。
(2)允許在“早讀”或“自習”時翻課外書報,每周抽出一小時,集中進行課外閱讀的指導。
(3)布置作業(yè)以啟發(fā)學生理解書報中的有關資料情節(jié),學習其中的方法為主,從而增加課外閱讀的興趣。
(4)推薦讀物與傳觀讀書筆記并重。教師必須要做好書刊導讀工作,利用圖書資源,廣泛開展閱讀。
3、介紹方法,引導“讀”。
結合閱讀教學,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如:選讀法、瀏覽法、精讀法、摘讀法。
4、開展活動強化“讀”。
(1)談天說地三分鐘,每節(jié)語文課開始,以名人名言,新人新事物等為資料進行口語交際。
(2)開展課外閱讀競賽。展評優(yōu)秀讀書筆記,讀書與征文有機結合。
(3)舉辦各種語文活動,如“成語擂臺賽”,“古詩文朗誦會”等。
八、課題研究的實驗步驟及日程安排。
(一)實驗步驟。
1、成立課題研究組,議定課題,制訂方案,明確分工。
2、完成課題前期的調查、論證工作,向市教委立項申報。
3、課題組成員集中討論教學方案,開展一人一課活動,落實方案。
4、開展階段性的測試工作,撰寫實驗報告和論文。
5、匯總材料,完成實驗總結,迎接結題驗收。
(二)日程安排。
1、2001、8――2001、10成立課題組。
2、2001、11――2002、1開題、評審、修改。
3、2002、2――2003、2實驗、明確要求。
4、2003、2――2003、4初步總結。
5、2003、5――2004、12歸納模式。
6、2004、1――2004、6匯編成冊,成果展示。
九、課題研究的初步成效。
(一)成果歸類:。
課題研究三年來,我們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現(xiàn)歸類如下:。
1、超額完成了小學階段的課外閱讀任務。
課程標準提出了小學階段就應完成課外閱讀145萬字,實施這一課題以來,我校學生超額完成了課外閱讀量。
2、基本確定了各年級的課外閱讀資料。
經過課題組成員的反復研究和從實踐中的反饋調整,我們按年級規(guī)定了課外閱讀的資料,有步驟,有計劃,有系列地指導學生的課外閱讀,豐富學生的積累。
3、教會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
透過課題實驗,我們教會學生許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選讀法、瀏覽法、精讀法、摘讀法,并教會學生摘錄、剪貼、查找等許多種積累的方法。
4、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語文。
我們在實驗中,開展了許多閱讀活動,如“談天說地5分鐘”,“征文競賽”,“成語擂臺賽”等,寓教學于活動之中。
5、構成了一套課外閱讀教學模式。
對于課外閱讀,我們保證課時,要求教師認真?zhèn)湔n上課,并研究教學模式。很多教師不斷探索,從而不斷更新教學模式,提高課外閱讀實效。
6、提升了語文教師的理論素養(yǎng)。
課題研究主在研,重在思。許多教師勤于總結,勤于反思,勤于探索,提高了自身素養(yǎng),撰寫了許多優(yōu)秀論文。
7、注重學生的心理意志品質的熏陶。
我們透過多種活動,主要是演講比賽等形式,加強學生對所讀文章中重點人物的印象,從而以之精神導行,透過閱讀提高學生自身修養(yǎng)。
(二)學生閱讀量分析:。
年級。
二
三
四
五
六
(三)閱讀面分析。
透過查閱“讀書摘錄卡”,“教師備課筆記”等,目前我校學生參與課外閱讀面達1000%,各年級既定的課外閱讀資料的額閱讀面達100%。
十、課題研究的反思推薦。
1、課題的研究最終要構成本校的校本教材《中閘小學課外閱讀材料》。
2、要進一步改革現(xiàn)有的課時數(shù)量,保證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和效果。
3、在課內外閱讀的結合方面加大研究,要真正做到以課外閱讀促進學生語文潛力提高的目的。
4、要進一步整合教育資源,個性是語文課內外教材資料和資源,提高學生的興趣。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2180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