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白楊的說課稿 白楊禮贊說課稿(1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31 08:47:05
最新白楊的說課稿 白楊禮贊說課稿(15篇)
時間:2023-01-31 08:47:05     小編:zdfb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白楊的說課稿 白楊禮贊說課稿篇一

《白楊禮贊》是省編語文教材第四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文章。本單元的要求是了解散文中抒情和議論的特點及其作用,初步學會應用這兩種表達方式,提高寫作能力。這一單元要求是第三冊“散文中的記敘和描寫”的深化。初中語文教學大綱要求,初中階段,學生學習現代文除“能領會詞語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含義和作用,理解思想內容和文章思路”外,還應“具有一定的語言感受能力”和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栋讞疃Y贊》這篇散文以贊美白楊樹的“不平凡”為抒情線索,運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歌頌了整個中華民族奮發(fā)向上的精神,同時嚴厲斥責了一些賤視民眾的頑固分子。愛憎分明,感情熾烈,有著一種特殊的藝術魅力。尤其是它那質樸的語言,新穎巧妙的構思,成功地運用象征、比喻、排比等手法,更是令人贊嘆。

我的教學設想是,把本文的教學分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通過朗讀訓練,品析語言充分感受作者的感情,初步理解文章內容及象征手法。第二課時以討論和對比閱讀為主,充分理解散文中的抒情和議論的特點及作用。本說案只說明第一課時。

據此,我把第一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第一,引導學生進入散文的意境,領會文章所抒發(fā)的強烈感情。第二,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及象征手法。第三,感受中華兒女樸質、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和意志。

這篇文章成功地運用了象征手法,由物及人,托物言志,意蘊深遠。因此我把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定為理解象征手法的運用,并由此入手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但初中生還是第一次遇到運用象征手法的散文,因此它又是本節(jié)課的一個難點。

這是一篇抒情散文,根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我準備采用創(chuàng)設情景、指導朗讀、品析語言等方法進行教學。

列寧曾十分強調情感對人的認識和邏輯思維的調節(jié)作用,他說:“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見,情感與知識的雙向交流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所以在教學中,我力求醞釀出一種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感與情緒。如上課時,采用多媒體課件播放西北高原雄壯的畫面,播放白楊樹傲然挺立的雄姿,配樂朗讀,運用直觀形象的板書等等,以此促進學生的理解,使之進入情境。

當然,“文學的本質是始于感情而終于感情的。文學家把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的——總是要在讀者的心目中引起同樣的感情作用的”。因此教讀這篇文章,除了創(chuàng)設情景外,還要通過指導朗讀,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生動地再現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使文章所描寫的景和物、人和事,所傾吐的情和意,所闡發(fā)的哲理,叩擊學生的心靈,引起共鳴。

《白楊禮贊》一文構思巧妙,感情濃郁,要讓學生體會文中所抒發(fā)的贊美之情,光靠讀還不夠,還要引導學生品析語言,品析文中反復句從“那”到“這”的變化,品析排比句、反問句逐層擴展的象征意蘊(可以用替換的方法,換成陳述句加以體會)。還要品析“撲入”、“主宰”等傳神的詞語。

朗讀教學是一種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它與其他能力的培養(yǎng)相輔相成。對課文內容理解的透徹,朗讀才能傳情達意;對課文思想感情把握得有分寸,朗讀才會有正確的語音、語速、音量;對課文的詞句熟悉,朗讀才會有準確的發(fā)音、停頓、重音。朗讀又是學習語文的傳統(tǒng)方法,也是審美傳情的極好手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 實施朗讀訓練。

1、把握基調

把握基調對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想讀出文章的內蘊情感,必須把握文章的朗讀基調,引導學生以作者之心感受熱情贊美的感情基調。

2、 讀出感受

本文的朗讀基調確定以后,還要仔細揣摩文章的思想、作者的情感,并由此獲得自己的真切感受。有了一定的感受,再去朗讀,通過有聲語言表現出自己的感受來,便會進一步增強對文章的理解。

3、 讀出節(jié)奏

文章的節(jié)奏,包括語句的停頓、語速的快慢和重音的體現等,通過節(jié)奏的訓練讓學生更好地體會文章的語言美。在訓練中,我先把停頓、語速和重音的一般規(guī)律告訴學生,讓他們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本領。對某些特殊句式,如三個反復句,一組排比反問句,則先讓學生討論其讀法,再去揣摩感受,怎樣讀才最能夠體現出文章的感情。

首先,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運用多媒體課件播放西北高原單調而無邊無垠的畫面,再接著播放白楊樹傲然挺立的雄姿。選用富于節(jié)奏變化的、雄健的鋼琴曲作為背景音樂。使學生的情感與作品的情感積極交融,產生強烈而深厚的情感反應。

第二步,配樂朗讀,激發(fā)興趣。通過配樂朗讀,把無聲的文字變?yōu)橛新暤恼Z言,生動地再現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情激情。

第三步,課堂提問,把握文章主要內容。我所設置的問題是:你能從課文中找出相應的語句,用“作者贊美了……的白楊樹”的句式說一句話嗎?例如,“作者贊美了力爭上游的白楊樹。”……學生會很快找出并說出很多句子,以此了解白楊樹的特點。在此基礎上追問:作者是從那些方面來贊美白楊樹的?學生討論后可以知道,是從生長環(huán)境、外部形象,內部氣質等方面。

第四步,指導朗讀。重點指導第二節(jié),學生自己揣摩3~5節(jié)。這樣既突出了重點,又給學生提供了獨立活動、獨立思考的機會。

然后要求朗讀描寫白楊樹外形美的段落。女同學讀第一層,要讀得清脆、柔美;男同學讀第二層,要讀得豪爽、有陽剛之氣。在哪里分層,同學們自己去商量,怎樣才能讀出白楊樹的美,請大家自己體會。因為這里的層次很清晰,學生完成應該沒問題。之后再追問一下劃分的`依據,使學生的邏輯思維再上升一個層次。

第五步,齊讀第7節(jié),揣摩讀法。討論一組排比反問句的讀法。先要求把反問句改為陳述句,然后去朗讀,看效果怎樣。再讓學生思考,四個問句能否調換順序。讓學生明白,這組排比反問句的意思是逐層深入的。之后再追問:文章的題目是《白楊禮贊》,這里卻寫了其他內容,是不是離題了。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這是托物言志的寫法。這里采用了象征手法。教師簡要介紹什么是象征,象征與比喻的區(qū)別。再提問:文章第5節(jié)描寫白楊樹的外形特征與象征意義有無聯系?學生自由朗讀、體會。明確,那是象征的基礎。并進一步追問這外形的具體象征意義,形成板書。

第六步,品析語言,深化理解。引導學生品析“撲入”、“主宰”以及反復句出現的“那”、“這”等詞的傳神之處,以及反復句、排比句、比喻句等修辭手法的運用之妙。采用“刪一刪”、“換一換”等方法加以體會。

第七步,深情朗讀,課堂小結。為了檢驗全體學生對朗讀技巧的掌握情況以及所定目標的完成情況,鼓勵學生對課文作小結,給學生提供一個充分表現自己才華的機會。然后教師提出朗讀要求,全體學生深情朗讀全文。

第八步,布置作業(yè),要求學生完成練習一,以及練習五。

白楊禮贊

茅盾

(雄壯、偉大) 生長環(huán)境 農民(質樸、嚴肅、堅強)

(力爭上游) 外部形象 白楊樹———(象征)———人 哨兵 (傲然挺立 )

(倔強挺立) 內部氣質 (托物) (言志) 精神和意志(團結、上進)

本課板書設計的指導思想是內容和形式統(tǒng)一。設計的原則是:求實、求新、求精。

(我的說課內容可能有許多不妥之處,請各位評委、老師多多指教。謝謝大家!)

附錄: 說課的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說教材:1、首先講清楚說課的課題。2、教材的重點,教材的主要思想內容、在單元和書本中的地位、作用。(包括知識點、能力培養(yǎng)、思想教育);教材的難點:從學情、教材內容或教學進度等方面去確定。3、教材的地位、作用要說明白清楚。

(二)、說學法:如分析學生的年齡特征、教學內容傳遞方式、學生的智力結構、學習的方法等。

(三)、說教法:如范例教學法,是以知識的遷移為依據,一掌握知識為目的;問題探究法;歸納法;討論法等,要說明自己采用某種方法教學來教的原因(如:我選擇這種教法的優(yōu)點是…….有利于…….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能優(yōu)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說教學過程:1、導入(可以復習舊課、錄象、多媒體課件、幻燈片、小黑板等);2、抓住重點,把教學過程條理說清楚,把重點、難點、教學方法說清楚(為什么這樣安排、運用?);問題的設置(為什么這樣設置、安排問題的順序?);針對重點難點鞏固訓練,并說說練習的意圖。3、課堂小結:充分利用板書,突出重點難點。5、布置作業(yè)。并說說作用。

(五)、結束語設計:(如:我的說課內容可能有不妥之處,請各位評委多多指教。謝謝大家?。?/p>

白楊的說課稿 白楊禮贊說課稿篇二

《白楊》是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標實驗教材第十冊第一單元“走進西部”這一主題中的一篇精讀課文。文章由樹及人,從孩子關于白楊的爭論開始,引出了爸爸對白楊特點的介紹,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然后寫爸爸借白楊表明了自己扎根邊疆的志向,以及希望孩子也能夠成為邊疆建設者的心愿。 第一單元的訓練重點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能聯系上下文體會優(yōu)美的語言和含義深刻的句子,并能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結合單元訓練重點、教材特點以及五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 學會6個生字,正確讀寫“戈壁、清晰”等詞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爸爸介紹白楊樹的那段話。

3、 抓住重點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白楊的特點和爸爸的心愿。

4、 體會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體會白楊的特點及爸爸的心愿。

難點:體會借物喻人的寫法。

(1)運用情境教學法,創(chuàng)設情境,幫助學生領會白楊的品格。

(2)運用朗讀法。采用多種形式的讀,如范讀,引讀,品讀,分角色讀,齊讀,指名讀,自由讀等,以讀代講,以讀悟情,以讀達情。

(3)運用討論法,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集體的智慧,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

以學生自學為主,指導學生運用勾畫圈點法,抓住關鍵詞句來理解課文的主旨;運用朗讀法、討論法,體會文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本課我安排兩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第一課時主要學習生字新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學習文章第一部分,了解大戈壁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

第二課時重點研讀課文,了解白楊的特點以及爸爸的心愿,激發(fā)學生對西部工作者無私奉獻精神的崇敬之情。

現在我重點講第二課時的教學程序。

(一) 創(chuàng)設情景,誘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一上課,首先播放閻維文演唱的歌曲《小白楊》,學生會唱的跟著一起唱。教師激情導入:“同學們,你覺得歌曲中的小白楊怎么樣?今天我們就伴隨著這動聽的歌聲,和文中的父子三人一起踏上開往新疆的專列,認識一下戈壁灘上的白楊樹,欣賞歌曲,不僅使學生身心愉悅,而且為接下來的學習打下了情感的基礎。

(二)品詞析句,理解白楊的品質特點。

1、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自由朗讀課文,思考:白楊樹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圈劃出來,用心品讀。在這里要給足學生自學的時間。

2、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全班交流。

第2——11自然段這一部分,學生交流時我打算這樣來處理:要求學生必須通過朗讀來展現自己的感悟,指導學生抓住“多高”“大傘”“多直”“這么直”“這么大”等詞語體會白楊樹的高大挺秀,然后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兄妹倆的話語。

第12自然段爸爸介紹白楊的那段話,我這樣來組織教學:

(1)課件出示爸爸的話語,學生自讀自悟。

(2)要求學生把自己的感悟通過朗讀傳達出來。

(3)說說從爸爸的話語中,你聽明白了什么?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歸納白楊樹的特點,板書:服從需要、扎根邊疆、堅強不屈。

(4)讓學生說一說祖國建設還有哪里需要白楊,然后教師激情引讀:

堤岸需要它護堤時,它就在那兒——

荒山需要它綠化時,它就在那兒——

戈壁需要它擋沙時,它就在那兒——

城市需要它美化時,它就在那兒——

通過反復吟誦,學生完全浸潤在了課文的語言之中,虛心涵詠,以讀見悟,熟讀成誦,白楊樹的品格深深地印在了學生的心靈深處。

(5)在讀悟的基礎上,我讓學生與文本對話,對白楊樹說幾句話,因為有了前面的鋪墊,學生此時定能有感而發(fā),真誠地贊美白楊。

(三)激發(fā)想象,領會建設者的崇高精神。

爸爸只是在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呢?我讓學生輕聲朗讀課文的第14——16自然段,分小組討論,然后匯報交流。

在交流14自然段時,我引導學生聯系課文想想孩子們只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通過猜測、師生對讀了解爸爸的心愿,那就是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無私地將自己的青春與熱血奉獻給邊疆。(板書:無私奉獻。)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引導學生由“知道”推及到“不知道”,由表層體會到深層,加之師生對讀激起的情感共鳴,使學生逐步領悟了文章的深刻內含,使文、道得以統(tǒng)一。

文章的最后一段,我讓學生鉆研文本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學生提出的問題可能會有:

1、爸爸為什么又陷入了沉思?

2、為什么他又露出了微笑?

3、那棵大白楊象征的是誰?小白楊又是誰?

學生在討論釋疑的過程中再次體會了爸爸的內心,同時明白了文章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寫法,從而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我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后一段,然后說:“同學們,新疆有許多像爸爸一樣的‘白楊樹’,祖國各地也有許多像爸爸一樣的‘白楊樹’,他們在各自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工作著,無私地奉獻著,你知道他們都是誰嗎?”學生交流后,出示詩歌《帳篷》,讓學生讀一讀,說說讀懂了什么,發(fā)現了什么。然后寫幾句話夸夸像課文中爸爸那樣的祖國建設者或保衛(wèi)者,可以用上“哪兒……哪兒……”、“不管……不管……總是……”等詞語。

在整個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讓學生由讀到悟到寫,為他們搭建了一個歷練語言、宣泄情感的平臺。

(四)拓展延伸,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同學們,新疆現在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課件出示今日的新疆面貌。告訴學生如今仍有一批批祖國的好兒女,源源不斷地奔赴新建,相信東西部的差距也一定會越來越小,祖國的明天會更加美好!問學生:讀了《白楊》一課,目睹了西部建設的輝煌成就,你想對自己說點什么?安排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想在學生心里種下服從需要、扎根邊疆、堅強不屈、無私奉獻的種苗,使工具性和人文性得以統(tǒng)一。

(五)布置作業(yè)。

學生可以針對個人情況任意選擇

1、讀完課文,你肯定有很多感受,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寫下來。

2、續(xù)寫兄妹二人在新疆的生活和為新疆做出的貢獻。

3、閱讀矛盾的《白楊禮贊》,楊朔的《荔枝蜜》,陶鑄的《松樹的風格》等文章。

這樣的板書突顯了白楊和邊疆建設者共有的崇高品格,讓學生自然而然地領悟到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既突出了教學的重點,又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白楊的說課稿 白楊禮贊說課稿篇三

《白楊》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課文,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文章由樹及人,從孩子關于白楊的爭論開始,引出了爸爸對白楊特點的介紹,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然后寫爸爸借白楊表明了自己扎根邊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夠成為邊疆建設者的心愿。

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讓學生繼續(xù)學習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聯系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二是體會課文是怎借物喻人,贊頌邊疆建設者的;三是進一步加深對西部的了解。

教學目標:

(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爸爸介紹白楊樹的那段話。

(二)、抓住重點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白楊的特點和爸爸的心愿。

(三)、體會借物喻人的寫作特點。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白楊樹的外在特點感悟內在品質。

難點:體會寫法,感悟樹的某些特點與人的某些品質之間的相通、相似之處。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任何學習都是學習者自主構建知識的過程。因此在本節(jié)課中,教法學法體現了以下特點: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讓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和研讀理解課文的內容。

(三)、在教學活動中,通過教師的組織引導,幫助學生們在自主學習基礎上合作、交流,完成本課學習目標。

一、板書課題

1、用三種不同的字體板書課題,讓學生選擇用哪一種字體合適,并說出為什么?

2、挑學生來讀課題,要讀出感情,讀出白楊的'高大挺秀。

[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的導入能調動學生學習《白楊》這一課的積極性,并為深入理解白楊的特點做下鋪墊。]

二、學習12—16自然段。

(一)學習第12自然段。

過渡:我們還記得上節(jié)課哥哥問的最后的一個問題嗎?大家齊讀一下。(學生讀文中哥哥最后的問話。)那我們現在來看一看當哥哥問出這樣一個問題后爸爸是什么樣的表現呢?大家齊讀第十二自然段。

1、學生齊讀第十二自然段。

2、同學們,你們再自己好好地讀一讀這一自然段,讀著讀著在你的眼前浮現出了一棵什么樣的白楊呢?

3、挑學生起來回答,然后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指導朗讀,完成填空說話練習,并在這個反復誦讀的過程中,讓學生背誦這一自然段。

[語文教學要加強學生的朗讀訓練,不但要從朗讀技巧上加以指導而且要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表達出思想感情;要培養(yǎng)學生理解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經過有實效的切實訓練,更能體現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

(二)、過渡:

師:爸爸只是在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這是引讀)

生: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而這,孩子們現在還不能理解。

(三)、學習第14自然段。

1、教師引讀:他們只知道————— 他們只知道————

他們只知道—————

板書:只知道

只知道

只知道

2、但他們不知道———— 不知道——— 不知道————

板書:不知道 為什么?

不知道 為什么?

不知道 怎么樣?

3、師:同學們,那你們能回答這個問題嗎?(挑學生回答。)

[通過教師的引讀和引申,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

(四)、再學第12自然段,明白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1、師:同學們,學到這里,我們再回過頭來細細地讀一讀第十二自然段, 我們讀著讀著,就會發(fā)現這里白楊哪是樹啊!它其實就是———。他們會是什么樣的人呢?

2、學生讀書思考,最后教師總結,板書:借物喻人 托物言志

3、同學們,我們想一想我們的邊疆建設者在那個地方會遇到些什么困難呢?用“哪兒 哪兒”和“不管 還是 不管 還是 總是”夸夸這些邊疆建設者。

4、總結:同學們,在這一自然段中,表面上是在寫白楊,其實是借白楊在表達作者的一種志向、是在寫一種人。那么在最后兩個自然段中也寫到了白楊,那么,那里的白楊又是指什么呢?請大家在最后兩個自然段中找一找寫有白楊的句子,說一說這些白楊指的是誰?

[通過教師的誘導,讓學生明白借物喻人和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并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五)、理解最后兩個自然段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1、學生讀、思,小組交流。

2、教師組織交流,總結。

[新課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學生先通過讀文自主探究,但學生獨自的見解往往比較片面,于是便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共同探討問題的答案。]

三、教師總結

同學們,在茫茫的大戈壁到處留下白楊高大挺秀,堅強不屈的身影,使人為之憾動,而在這惡劣的環(huán)境中那千千萬萬的邊疆建設者,為了改變邊疆的落后面貌,他們扎根邊疆,建設邊疆,奉獻自己的光和熱,更使人敬佩。在那里的兩棵“小白楊”在父輩的言傳身教下,一定會茁壯成長。老師也相信,這兒的幾十棵“小白楊”也會茁壯成長,成為有用之材,到祖國需要他的地方去,建設祖國。

[這樣的結語一方面總結了課文,另一方面也給學生起到很好的鼓動作用。]

白楊的說課稿 白楊禮贊說課稿篇四

1、教材特點:《白楊》這篇課文寫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車上,一位父親和兩個孩子,望著車窗外的白楊展開討論的事。作者借白楊,熱情歌頌了邊疆建設者服從祖國需要,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遠大志向和奉獻精神。

文章在表達上的特點是:①通過對人物神態(tài)變化的細節(jié)描寫,反映人物心理變化;②采用了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引人深省,發(fā)人深思。

2、教材位置:《白楊》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一組的一篇精讀課文。本組的專題是“走進西部”,通過學習本組課文,要讓學生了解西部,熱愛西部,立志建設西部。本組課文的重點訓練項目是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聯系上下文、體會優(yōu)美語言和含義深刻的句子的能力。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比如: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內涵,體會其表達效果。這對于學習本文來說有較好的基礎。關于“借物喻人”的寫作特點,學生也并不陌生,在五年級上冊的15課《落花生》一課中已經接觸過了。對于本課來講,由于學生生活的時代距文章背景時代較遠,學生可能對當時祖國邊疆的環(huán)境、邊疆建設者為什么要到邊疆去工作、建設這對于祖國建設的貢獻等不理解,這也是本課的難點之一。教師在教學中要補充相關資料,幫助學生理解。

根據本課所處位置和教材特點,針對五年級學生認知規(guī)律,依據課程標準三個維度的要求,確定本課學習目標如下:

1、學習本課6個生字,正確讀寫“戈壁、清晰、高大挺秀、介紹、新疆”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爸爸介紹白楊的那段話。

3、抓重點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白楊的特點和爸爸的心愿。

4、體會借物喻人的寫作特點。

1、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通過白楊樹的外在特點感悟其內在品質;深入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感受新疆建設者扎根邊疆、無私奉獻的精神。 2、教學難點:體會寫法,感悟樹的某些特點與人的某些品質之間的相通、相似之處。

根據本課故事性比較強的特點,要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讓學生能自己從閱讀中提出問題和見解,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表達自己見解的欲望,可以采用引導學生運用朗讀,質疑問難、合作探究等方法來讀懂課文,體會西部建設者的博大胸襟。在教學中主要通過結合時代背景、抓重點詞語、讀寫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并適當的結合課文內容設計課件等方法幫助學生從視覺上感知理解。

本課可用2課時完成全篇課文教學,第一課時包括“導入新課,全文初探,重點深究,總結全文”等環(huán)節(jié),第二課時包括“領會表達,拓展延伸”等環(huán)節(jié),重點說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

(一)全文初探,質疑問難,整體感知 在學生預習課文的基礎上,請學生匯報預習收獲,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力圖解決這樣幾個問題,一是全文的主要內容,二是要解決一些重點詞語的讀音掃清閱讀障礙。三、瀏覽全課文,質疑。歸納有價值的問題1、白楊有什么特點?2、爸爸表白什么樣的心?3、爸爸在沉思些什么,為什么最后嘴角會露出微笑?教師總結鼓勵學生質疑問難的勇氣和習慣,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 【意圖: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方法之一。也為下面的學習確定了方向。】

(二)抓重點詞語,感受戈壁生活 教師出示幾張戈壁灘的圖片,請學生談談看后的印象。然后出示課文的第一自然段,重點理解“渾黃一體”、“沒有……沒有……也沒有”,感受戈壁灘的自然條件十分惡劣。 【意圖:目的是讓學生抓重點語句體會戈壁灘的'荒無人煙和惡劣的條件,為后面感悟爸爸的優(yōu)秀品質做鋪墊?!?/p>

(三)重點深究,體會西部建設者的高尚情操。 1、默讀4-16自然段,對于同學們提出的問題你是怎樣理解的?引導學生試著自己解決提出的問題。 抓重點段12自然段,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我分三個層次進行教學:

第一個層次:抓重點語句,體會白楊特點。 “同學們,請你自己讀讀爸爸介紹白楊的這段話,想想爸爸眼中的白楊有什么特點?把重點的詞句畫下來。” 這一層次的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哪兒……哪兒”“不管……不管……總是……不……也不”體會白楊樹高大挺直、適應性強、堅強不屈的特點。 然后,引導學生體會爸爸對白楊的感情:“多么高大的白楊樹!多么堅強的白楊樹!你體會到爸爸對白楊樹的情感了嗎?你能體會著爸爸對白楊樹的欣賞和贊美之情讀一讀嗎?通過指名讀、評讀、男女聲比賽讀、齊讀的形式,讀出爸爸對白楊的贊美之情。

第二個層次:了解當時的情況,揣摩爸爸的心愿。 教師啟發(fā)學生思考第二個問題:“爸爸表白什么樣的心?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15至16自然段,靜心思考。” 學生充分讀書思考、交流。明確大戈壁需要白楊樹,白楊樹就在這里扎根。同樣,邊疆需要爸爸,爸爸就在這里扎根。 交流后,我再讓學生回顧課文,思考:現在,孩子們知道些什么?那么他們不知道什么呢?教師根據學生的理解,相機出示課件,介紹當時的時代背景:(見課件)有了這些了解,你對這位父親又有了怎樣的認識?再次出示第12自然段,回讀,加深理解。看一看,爸爸和白楊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引導學生從對白楊特點的了解,過渡到理解爸爸就是具有白楊品格的人。通過對比理解,總結板書:扎根邊疆、建設邊疆。 是啊,爸爸贊美白楊樹,其實也是在表白著自己的心愿,是在贊美千千萬萬像白楊一樣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工作者!帶著這樣的感受,我們再讀一讀這段話! 這一段看似在描寫白楊樹,其實是在贊美那些像白楊一樣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建設者們。這樣的寫法就叫做——借物喻人。

第三層次:抒發(fā)情感,寄情于筆 當學生回旋于情感浪尖,心潮澎湃的時候,有一種渴望表達的沖動。此刻,適時地開啟他們心靈的閘門,讓學生充分表達自我,就顯得必要而恰如其分。因此,寫一寫“你想對這位父親(或像他一樣的邊疆建設者們)說些什么?”,讓學生把所思所感表達出來,可使他們的閱讀感受得到升華。 【意圖:這是本課的重點環(huán)節(jié),我分三個層次層層遞進地引導學生學習語言、感悟情感、領會表達。以期達到文意兼得的效果?!?/p>

(四)學習最后一段,加深對建設者們的無私奉獻精神的理解 學生領悟到作者借物喻人的寫法,就不難明白最后一自然段中,大白楊是指爸爸,小白楊是指孩子們。然后重點討論,課文中爸爸兩次沉思,在沉思些什么,最后為什么會露出微笑? 學生明白了爸爸是因為相信孩子們在父輩的影響教育下,也能像小白楊一樣在邊疆茁壯成長,成為祖國有用之才而感到欣慰,發(fā)出心底的微笑。這時我深情地轉述在邊疆建設者中流傳的一句話:“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兒孫”提問這是一種什么樣的精神?板書(無私奉獻)。

(五)質疑延伸,領會表達 同學們,在茫茫的大戈壁到處留下白楊高大挺秀,堅強不屈的身影,使人為之感動,而在這惡劣的環(huán)境中那千千萬萬的邊疆建設者,為了改變邊疆的落后面貌,他們扎根邊疆,建設邊疆,奉獻自己的光和熱,更使人敬佩。在那里的兩棵“小白楊”在父輩的言傳身教下,一定會茁壯成長。 同學們,不知你們發(fā)現了沒有,在文章中,爸爸的神態(tài)有多次變化,每一次的神態(tài)變化中,你能讀出怎樣的心理變化呢?請同學們課下思考,下節(jié)課我們再來討論。 【意圖:一堂課的結束應該是新思考的開始,因此,我抓住本文表達上的這一特點,引發(fā)學生的思考,相信學生在課后會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p>

3、白楊

高大直立 白楊 生命力強 堅強不屈 借物喻人 扎根邊疆 爸爸 建設邊疆 無私奉獻

白楊的說課稿 白楊禮贊說課稿篇五

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序、說板書設計這六個方面進行我的說課。

《白楊》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三節(jié)的教學內容。本文寫了在開往新疆的火車上,父親和兩個孩子,望著窗外的白楊展開討論的事。作者運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借白楊,贊頌了邊疆工作者服從祖國需要,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奉獻精神。本篇課文是對學生價值觀教育的極好教材,在本單元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依據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新課改對教學目標的要求,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如下三個維度:

知識與技能目標:學會本課的6個生字,正確讀寫“清晰、新疆、戈壁”等詞語。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學習作者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體會課文要表達的深刻含義。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學習體會無私奉獻的精神,了解西部,感受西部。

根據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通過本篇課文的學習,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作者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依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認知結構,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為,培養(yǎng)學生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師不僅要對教材進行分析,還要對學生的`情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來我將對學情進行分析。

小學五年級學生,他們擁有了一定的字詞知識的積累,也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但在正確把握文章的主旨方面,有待加強,學生對重點語句的理解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小學五年級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好動、愛模仿,學習積極性強,渴望受到老師的肯定。這些都將成為我在教學過程中要考慮的因素。

教師的教是為學服務的,教師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就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我主要采用,朗讀體會法。通過默讀、有感情朗讀、分角色朗讀等不同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和體會。同時,輔以問答法,通過拋出問題讓學生思考與回答,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是只是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啟發(fā)者,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下,要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的地位,因此,在學習方法的制定上,我將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運用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小組合作的形式,在互助交流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一)導入

在課程伊始,我將運用多媒體導入法。運用多媒體展示戈壁灘上白楊樹的圖片,同時播放歌曲《小白楊》,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白楊樹有一個清晰的了解。這樣,通過圖畫與聲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融入本堂課的學習中來。

(二)新授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將讓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課文中出現的生字詞,通過查字典、聯系上下文、同桌相互幫助等方式,解決課文中的字詞障礙。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思考,本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對課文的內容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2、再讀全文,深入探究。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將向學生提出問題:在父親的話中,那些詞是課文的重點詞?這些詞又體現了白楊怎樣的特點?帶著這兩個問題,我將讓學生大聲朗讀課文,并分小組討論。討論結束后,每個小組派出一名代表進行總結發(fā)言。無論學生回答的正確與否,我將一一予以肯定和指導。通過這樣的設計,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團隊合作意識。

根據學生的回答得出,父親話語中重點詞語為"直"、"堅強"、"不軟弱"、" 不動搖",這些詞語表現了白楊高大筆直、不擇環(huán)境、不懼災難的特點。

3、精讀課文,體會情感。我將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并提出如下問題:這篇課文是寫白楊樹的嗎?如果不是,那白楊樹又象征了什么?本篇課文有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在學生自己探究的基礎上,我將引導學生結合文中的相關段落,反復閱讀,小組交流,仔細推敲,得出答案:白楊樹象征了邊疆工作者,作者通過運用借物喻人的手法,表達了對邊疆工作者扎根邊疆、無私奉獻精神的贊美之情。

同時,我將引導學生體會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然后,我將提問學生:在最后,父親為什么笑了?引導學生結合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理解父親的笑,更好地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體會白楊的象征意義。在此環(huán)節(jié),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突破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

(三)鞏固練習

在這一部分,我將讓學生自己思考:文中的兄妹長大之后會扎根新疆嗎?如果你是文中的兄妹,長大以后,你會為新疆做些什么?讓學生自己思考后,談一談自己的見解。通過這樣的形式,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進一步強化了本節(jié)課的難點。

(四)小結在這一部分,我將以學生自主進行小結的方式進行。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強化新知,更好的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可以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五)作業(yè)布置

讓學生搜集邊疆建設者的相關資料,在課下以語文學習小組的形式進行交流,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西部邊疆的了解,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而且也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六)說板書設計

3、白 楊

借物————————→喻人

|直 |扎根邊疆

白楊〈適應力強 建設者〈建設邊疆

|堅強 |無私奉獻

板書是一種無聲的教學語言。我的板書形象直觀的展示了我在本節(jié)課的授課內容,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系統(tǒng)掌握。

白楊的說課稿 白楊禮贊說課稿篇六

(一)說教學內容

《白楊》是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課文,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文章由樹及人,從孩子關于白楊的爭論開始,引出了爸爸對白楊特點的介紹,然后寫爸爸借白楊表明了自己扎根邊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夠成為邊疆建設者的心愿。

結合本單元“走進西部”的主題,本篇課文,一是要激發(fā)學生對獻身于西部的建設者的崇敬之情,學習他們的無私奉獻精神。二是要培養(yǎng)學生聯系上下文體會優(yōu)美語言的表達效果和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進一步提高能力。

(二)說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程的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我采用的是交融式目標的擬定方法。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理解“清晰、茫茫、渾黃一體”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熟讀爸爸介紹白楊樹的那段話。

3、抓住重點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白楊的特點和爸爸的心愿。

(三)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白楊的特點和爸爸的心愿,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熟讀爸爸介紹白楊樹的那句話。

教學難點:抓住重點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白楊的特點和爸爸的心愿。

五年級學生求知的欲望、能力和好奇心都有所增強,對新鮮事物開始思考、追求、探索,學習的興趣也更為廣泛。但是他們在語言的積累方面有點欠缺,課堂上的知識內容能舉一反三,但延伸、擴展、深化方面不夠。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要讓學生在課堂上處于積極主動的思維狀態(tài),還要放手讓學生自己讀書,在難度較大的地方加于點撥,以啟發(fā)、開拓他們的思維。

本課的教學以遵循三個原則為指導思想來設計教法、學法和教學程序。

一是以“三為主”原則。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語言文字為主線;二是直觀性原則。充分利用直觀形象,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三是文道統(tǒng)一原則。在學習課文時,教育學生學習邊疆者的遠大志向和奉獻精神,增強其愛國主義情感。

在這樣的前提下,本課的教法我主要運用誘思探究法和引疑推導法。從整體著眼,以疑為主線,讀思結合,使學生始終處于積極思考的學習狀態(tài)。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探究新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任何學習都是學習者自主構建知識的過程。因此在本節(jié)課中,教法學法體現了以下特點:

(一)、情景教學法。采用各種辦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朗讀品悟法。讓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和研讀理解課文的內容。

(三)、合作交流法。在教學活動中,通過教師的組織引導,幫助學生們在自主學習基礎上合作、交流,完成本課學習目標。

我認為鉆研教材,研究教法與學法是搞好教學的前提和基礎,而合理的安排教學程序卻是教學成功的關鍵一環(huán)。我主要從以下六個環(huán)節(jié)展開教學。《白楊》說課稿相關內容:6冬陽童年駱駝隊(第二課時)古詩詞三首(2篇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教案)談禮貌(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愛如茉莉導學案《裝滿昆蟲的衣袋》教學實錄《埃及的金字塔》教學設計揣摩文字見畫面 彰顯人文識精神——《諾貝爾》(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愛如茉莉》說課稿查看更多>>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一)設置情景,導入課題

課件出示樹木的圖片,認識白楊樹,導入課題

(二)初識白楊,擬定學習目標

1、瀏覽課文,讓學生直接找出課文中介紹白楊的一段話,初步感知大戈壁白楊的特點。

2、朗讀文中爸爸介紹白楊的一段話,引導學生質疑并擬定學習目標。

設計意圖:學要有疑,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在此,老師先設疑:文中是誰在介紹白楊?。孔寣W生能放開思維,大膽質疑。教師根據學生的問題和自己課前對課文的梳理,整理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

(三)細讀課文,感知白楊的生長環(huán)境。

1、自由朗讀課文,批劃重點詞語、句子;

2、交流、感知戈壁灘的環(huán)境的艱苦;教師相機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茫茫、渾黃一體”等詞語感受大戈壁的荒涼和環(huán)境的惡劣。至此,白楊的生長環(huán)境已在學生的心中根植。為加深體驗,引發(fā)探究興趣,緊接著出示課件——荒涼單調的大戈壁。老師用激情的語言“茫茫的大戈壁上,沒有山,沒有水,是什么讓它富有生機和希望?”迅速喚起了學生對白楊的崇敬之情。

3、“在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中生長的白楊是什么樣子的呢?”隨著認識的深入和教師的有機引導,學生很快找出“高大挺秀”一詞,并加以體會和理解,為什么用“高大挺秀”而不用“高大挺拔”呢?讓學生體會“秀”的含義,經過教師的點撥明白之所以說它“秀”是因為在毫無生命的荒漠里,白楊的一抹綠色是戈壁灘上一道亮麗的風景。能不美嗎?并由此進入到下個部分的學習中。

(四)研讀對話,領悟白楊的精神品質

1、在了解了白楊的“高大挺秀”以后,教師相機引導學生學習兄妹倆的.談話,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細細品味,再說說兄妹倆對白楊的認識。

2、研讀相關段落,緊抓關聯詞語,通過填空和師生問答的方式體會白楊高大、適應能力強以及堅強的特點以及由此產生的隊白楊的敬意。

3、指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升華認識。

設計意圖:此時的學生,在認真閱讀,大膽揣摩,積極思考和探究,在自讀的過程中不斷產生新感悟,深刻領悟白楊的品格——(“白楊從來就是這么直,這么高大。哪兒需要它,它很快就在哪兒生根,發(fā)芽,長出茁壯的樹干。不管是風沙還是雨雪,不管是干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在組織交流時,始終引導學生以讀為本,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讓他們利用音調的高低緩急,抑揚頓挫復活作者在文中所要表達的感情,同時抒發(fā)自己心中的激情,綻放個性。

(五)深讀課文,體會爸爸的心愿

1、引導學生思考體會:爸爸僅僅在贊美白楊嗎?爸爸這樣說的目的是什么?

2、聯系上下文,引導學生理解爸爸的心愿;

3、談話小結。

設計意圖:有了上述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鋪墊,再讓他們回味爸爸話中的深意,層次分明地引導他們切近主題,教師在學生述說的基礎上,激情過渡:一代又一代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建設者就是戈壁灘上那一棵棵白楊,而他們的孩子,正是那迎著風沙茁壯成長的小白楊。既讓情感得以升華,又水到渠成地理解了課文最后一句的含義:小白楊迎著風沙成長起來,也成了具有“白楊精神”的人。邊疆建設后繼有人,這是多么令人欣慰??!

(六)拓展延伸,深化主題

出示今日西部地區(qū)的圖片,隨音樂感受邊疆工作者取得的豐碩成果。

板書是體現文章脈落的載體,通過板書人們可以一目了然地弄清文章的內容,領會文章的中心。本課的板書設計我是根據本課時的教學目標而定,將白楊的特點呈現在黑板上,再板書“表白心”,讓學生明白課文是爸爸借白楊表白自己的心。以突破重難點。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中我始終認為,教師應該以引導者的身份出現,引領學生自主質疑定標,通過有效的引導和學生的自主研讀,課堂中,如果注重激發(fā)學生潛在的學習興趣,積極調動學習積極性,就能使學生在興味盎然中樂于學習,主動學習,來完成教學目標。

但上課過后,我更加明白一節(jié)成功的課不僅要有縝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更要求教師能充分地了解學生,因材施教,課堂上針對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調整,對學生給予適時恰當的啟發(fā)和鼓勵,因為好的教學效果只有在師生互動中才能生成,它不僅是源于精彩的設計,更來課堂上生成的精彩。

白楊的說課稿 白楊禮贊說課稿篇七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白楊》。

《白楊》選自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三課。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火車上爸爸為孩子們介紹了白楊這種樹具有堅韌不拔的品質,通過借物喻人的手法介紹了以爸爸為代表的在西部邊疆地區(qū)為祖國發(fā)展做出貢獻的勞動人民具有艱苦奮斗、舍己為人的品質。通過學習這篇文章讓學生學會借物喻人的表現手法,并且對為祖國做出貢獻的人民產生敬佩之心。

了解學生是針對性教學的基礎。五年級的學生他們仍處在抽象思維的年齡,想象力豐富,動手能力較強。相對于純文字的介紹,他們更容易接受更為直觀的教學方法,所以老師在上課的時候會多使用多媒體教學法,幫助學生理解。同時小學生自制能力還有待提高,所以老師在教學設計上要更注重新穎,吸引學生注意力。

根據教材以及學生的特點,我制定了以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能說出白楊的`特點和祖國建設者的優(yōu)秀品質。

【過程與方法】通過本文借白楊的特點贊頌堅韌的健身者,學習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本文學習,學生體會到西部工作者工作環(huán)境的惡劣,默默奉獻、舍己為人的優(yōu)秀品質。

根據教學目標我確定的教學重難點是:

【教學重點】掌握記敘文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教學難點】學生能夠體會文中父親和白楊之間的關系,懂得白楊的品格美,領悟父親等援疆者的人格美。

講授法、多媒體教學法、小組探究法等。

下面我將詳細介紹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導入新課

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我將采用多媒體導入法。為學生展示西部荒漠環(huán)境的照片,引導學生觀察西部環(huán)境特點,并向學生介紹西部風沙大,缺水干裂的氣候,觀察并了解白楊缺水但依然堅挺的特質。

(二)整體感知

首先,我通過“文中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白楊具有什么樣的品質?”這兩個問題來引導學生去通讀全文,并找出答案。這時學生可以得出“本文主要講述了在火車上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白楊的故事”“白楊具有高、直、堅韌不拔的特點”(板書:白楊:堅韌不拔)通過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對于文章內容有初步的認識。

(三)深入研讀

深入研讀,意在通過文中的細節(jié)來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夠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內容。

首先,我會提問學生“爸爸在介紹白楊的時候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學生紛紛得出答案:比喻手法。找到相關的語句,將白楊比作大傘。因為文章中沒有提到具體將白楊比作大傘,它們之間有什么相同點,因此我會向學生展示大傘和白楊的照片做比較,觀察出大傘具有筆直的手桿和較大的傘面,外觀和白楊很像。

其次引導學生品味爸爸關于介紹白楊堅韌不拔特點的語言。請學生進行角色朗讀,請三位同學分別扮演爸爸、哥哥和妹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領學生理解白楊是生長在需要它的地方,不管環(huán)境多么惡劣,它都能很快地生根發(fā)芽,體會白楊的堅強、不軟弱、不動搖。在此,我會向學生展示關于白楊在風吹日曬的環(huán)境中依然屹立的視頻,幫助學生體會白楊生長環(huán)境之差,襯托白楊不動搖、依然筆直的特點。

接著,我會引導學生理解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不僅僅是在介紹植物,而是以托物言志的手法介紹了生活中有很多跟父親一樣支援西部工作,在遙遠的新疆為祖國發(fā)展建設做出貢獻的工作者。他們身上體現著白楊精神,在祖國發(fā)展過程中,哪里需要他們,他們就到哪里去艱苦工作,正是有他們的艱辛付出,我們才得以有現在美麗的生活環(huán)境,國家才得以生機勃勃地蓬勃發(fā)展。(板書:爸爸:默默艱苦奮斗)

最后,引導學生學習文章結尾帶有暗示性的語句。爸爸摟著孩子,看著窗外的白楊陷入沉思,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提問“爸爸在沉思什么?”引導學生得出此處沉思以及微笑是因為爸爸看到了高大的白楊旁邊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的小樹。這暗示著父親對孩子們的期待。

(四)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置主要是為了發(fā)散學生的思維。

這時我提問學生“孩子們聽了爸爸的話之后有什么樣的領悟,他們應該學習白楊什么樣的精神?”讓學生以小組形式討論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以《白楊,我想對你說》寫100字左右的感想,全班交流。

(五)小結作業(yè)

在小結環(huán)節(jié),請學生總結本節(jié)課學習的白楊的特點,以及以爸爸為代表的西部邊疆工作者的品質。

課下會布置這樣一個作業(yè):白楊是生長在西北惡劣環(huán)境中的植物,請學生課后觀察身邊的植物有什么樣的特點,選一種植物運用借物喻人的手法介紹它的生長環(huán)境和它的特點。

這篇文章的重點是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過白楊堅韌不拔的特點,體會以爸爸為代表的西部工作者默默艱苦奮斗的精神。這樣的板書設計直觀、簡潔、明了。

以上是我的說課內容,謝謝大家!

白楊的說課稿 白楊禮贊說課稿篇八

《白楊》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冊第二組課文中的一篇講讀課。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寫了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親回內地接將要上小學的兩個孩子,在返疆的火車上,向孩子們介紹戈壁灘上的白楊,以樹喻人,歌頌了扎根西部的建設者博大的胸懷和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

本篇課文,一、是激發(fā)學生對獻身于西部的建設者的崇敬之情,學習他們的無私奉獻精神。二、是培養(yǎng)學生認真閱讀、思考課文內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形成自己見解的能力,并能把自己的見解說出來。因此,我擬定了以下幾個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4個生字,正確讀寫“戈壁、清晰、高大挺秀、介紹、新疆”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從“爸爸的微笑消失了”到課文結束。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獻身祖國建設的崇高理想。

4、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能在理解的基礎上說出自己的見解。

課文重點、難點,是要了解白楊有哪些特點,體會爸爸借白楊表白了自己什么樣的心,領悟作者借物喻人的表達方法。

本文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寫法,表達含蓄,意義深刻。在課文里作者抓住了人物的神態(tài)變化描寫和人物對話描寫,突出了人物的不同個性特點。在教學中主要通過朗讀幫助理解,并適當地結合課文內容設計幻燈投影、放錄像等方法幫助學生從視覺上感知理解。

在指導朗讀時,可分角色朗讀,讀書時要把人物的心理活動揭示出來,如爸爸的神態(tài)變化;兩個孩子的對話要讀出天真和稚氣來,要注意哥哥和妹妹的不同個性特點;爸爸說的那段話,因為是對孩子說的,嚴肅中又不失親切和循循善誘。本文的教學以讀為主,通過朗讀一理解一朗讀,并結合多媒體等方法教學本課。而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自主學習能力,課堂上我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我做適當的提示或點評,讓學生當學習的主體,老師則起主導作用。

因為教是為學服務的,教的目的是為了不教,為了讓學生學會自己學習。為了讓學生能自己從閱讀中提出問題和見解,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表達自己見解的欲望,我著重引導學生運用朗讀、直觀、自己提問題,大家共同研究等方法來讀懂課文,體會西部建設者的博大胸襟。

我認為鉆研教材,研究教法與學法是搞好教學的前提和基礎,而合理的安排教學程序卻是教學成功的關鍵一環(huán)。根據課文內容可以把課文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從開頭到第三自然段,主要講列車在茫茫的戈壁上行駛,車窗外不時閃過白楊的身影。第二部分從第四自然段到第十四自然段,主要講爸爸介紹白楊樹的特點。第三部分從第十五自然段到第十七自然段,講爸爸借白楊表白自己的心。第四部分最后一個自然段,講爸爸希望孩子們像小白楊一樣在邊疆茁壯成長,成為祖國有用之材。課文重點是二、三、四段,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課文內容,體會中心思想,培養(yǎng)自我學習能力,我計劃兩課時授完本課。第一課時主要讓學生初步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容,并學習第一部分內容,了解大戈壁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第二課時重點精讀課文,讓學生在朗讀中,在不停的設疑、釋疑中,了解白楊的特點以及爸爸表白了什么樣的心,從而激發(fā)學生對西部工作者無私奉獻精神的崇敬之情,培養(yǎng)學生從小要樹立個人要服從祖國需要的人生觀、價值觀?,F在我單講第二課時的教學程序。

(一)復習新詞:導入新課,直奔重點。

一上課我將投影出以下詞語:“戈壁、界限、介紹、新疆、渾黃一體、高大挺秀”,然后提問哪個詞最能概括大戈壁的景象?

(渾黃一體)此時在屏幕上展示茫茫的大戈壁景象,車窗外閃過一棵棵高大挺秀的白楊樹,并配上兄妹倆的爭論錄音。

(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疑。

學要有疑,疑是思之始,學之端。我先讓學生自由朗讀二至四部分的內容,琢磨出該用怎樣的語氣讀,接著分角色朗讀。讀完后,讓學生談談他們從朗讀中知道些什么,不理解的是什么?我再把他們有價值的問題歸納出來,估計有:①白楊有什么特點?②爸爸和白楊有什么相似之處,爸爸借白楊表白什么樣的心?③孩子們知道些什么,不知道些什么?④爸爸沉思些什么,為什么最后嘴角會露出微笑?

(三)討論、釋疑。

釋疑的過程是學生深入學習的過程。通過反復朗讀,學生大至可以明白每部分內容大概講的是什么,接著我重點組織引導他們逐步釋疑,深入地學習課文,體會西部工作者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

(1)我重點讓學生朗讀爸爸向孩子介紹白楊的話,提示:讀時要體現爸爸嚴肅中不失親切和語重心長的語氣。然后請他們討論爸爸的三句話說出了白楊的什么特點,根據他們的回答,板書:高大直立、生命力強、堅強不屈。接著屏幕展示出白楊與風沙、雨雪搏斗的情景,觸景生情,老師引導全班齊讀這些話,讀出對白楊的贊美之情。

(2)學生了解了白楊的特點,由樹及人,逐步加深,讓他們自學第15至17小節(jié),比較一下白楊和爸爸有什么共同之處。

完成練習:

①白楊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爸爸在邊疆不管遇到,還是,他總是那么,,也。

②大戈壁需要白楊樹,白楊樹就在這里扎根。邊疆需要,就在這里扎根。

完成練習后,我再讓學生回顧課文,思考:孩子們知道些什么,不知道些什么,爸爸想讓他們知道什么?根據學生回答,老師相機板書:扎根邊疆、建設邊疆,并點評:爸爸贊美白楊樹,實際也是在贊美千千萬萬像白楊一樣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工作者。

(3)學生領悟到作者借人物喻人的寫法,就不難明白最后一小節(jié)中,大白楊是指爸爸,小白楊是指孩子們。然后重點討論,課文中爸爸兩次沉思,思些什么,最后為什么會露出微笑?

學生明白了爸爸是因為相信孩子們在父輩的影響教育下,也能像小白楊一樣在邊疆茁壯成長,成為祖國有用之材而感到欣慰,發(fā)出心底的微笑。這時我深情地轉述在邊疆建設者中流傳的一句話:“獻了青春獻終生,獻了終生獻兒孫”提問這是一種什么樣的精神?板書(無私奉獻)。

(四)總結課文,激發(fā)情感,教育學生。

同學們,在茫茫的大戈壁到處留下白楊高大挺秀,堅強不屈的身影,使人為之憾動,而在這惡劣的環(huán)境中那千千萬萬的邊疆建設者,為了改變邊疆的落后面貌,他們扎根邊疆,建設邊疆,奉獻自己的光和熱,更使人敬佩。在那里的兩棵“小白楊”在父輩的言傳身教下,一定會茁壯成長。老師也相信,這兒的幾十棵“小白楊”也會茁壯成長,成為有用之材,到祖國需要他的地方去,建設祖國。在《小白楊》的歌聲中,結束本課教學。

板書是體現文章脈落的載體,通過板書人們可以一目了然地弄清文章的內容,領會文章的中心。板書設計(略)

白楊的說課稿 白楊禮贊說課稿篇九

1、地位作用:《白楊禮贊》是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本單元主題是“詠物抒懷”,是一組描寫大自然動植物的文章。與第二單元“道德修養(yǎng)”、第五單元“人生體驗”、第六單元“精彩演講”共同組成了人文色彩濃郁的八年級下冊語文課本。本單元可以說是進行學生人文熏陶的基礎,在本單元學習結束時,學生對“借物抒情”這種表現手法要能做到靈活運用。蘇教版語文課本的一個共同點就是人文性強,語文工具性的強調相對較少,所以要求我們在教學時應靈活一些,也不可忽視語文的工具性。

2、教學內容:《白楊禮贊》是茅盾散文的代表作,寫于1941年3?月,當時抗日戰(zhàn)爭正進入最艱苦的時期,北方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堅強不屈,團結抗戰(zhàn),建立了強大的抗日根據地,給敵人以沉重的打擊。茅盾以這篇散文歌頌了北方軍民團結抗戰(zhàn)、奮發(fā)向上的精神品質,進而歌頌了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品質。在散文中主要運用了象征手法和托物言志的手法,在表達方式上還運用了抒情和議論。

1、心理學告訴我們:初中階段的學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點,有一定的抽象思維,但以具體形象作支柱,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發(fā)展,有較強的表現欲。因此我們通過多種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各方面的認知的發(fā)展。

2、學生有一定的學習習慣,如能主動預習課文、課后復習課文等。已經學習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學生對分析修辭方法的作用有一定的基礎。

本文的設計,遵循以下幾個思想原則:

1、力求突出“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特征,把發(fā)現、體驗、感悟、交流的權利還給學生。

2、通過精心設計思維訓練和語言訓練,以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整體的感受和把握。

3、“美文需要美教”,通過朗讀、賞析,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主動感知,探索求真,展現自我。

《九年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培養(yǎng)學生具有一定的語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因此我將教學目標界定為以下三條:

1、自習生字,品味文章用詞的準確性,積極發(fā)展學生的形象思維。

2、準確而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在朗讀的基礎上品味課文準確、優(yōu)美、富有感情的語言。

3、學習該文的象征手法,理解白楊樹所象征的革命品質,感受中華兒女的奮發(fā)向上的精神。第1、2條作為能力訓練目標,第3條作為德育訓練目標。

這篇文章成功地運用了象征手法,由物及人,托物言志,意蘊深遠。因此我把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定為理解象征手法的運用,并由此入手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但初中生還是第一次遇到運用象征手法的散文,因此它又是本節(jié)課的一個難點。

根據設定的教學目標,這節(jié)課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有:

1、誦讀法對于初中生來說,怎樣把實際與作品內容結合起來,是比較困難的,因此我采用誦讀法,主要有錄音范讀和學生自由朗讀等形式。

2、發(fā)現點拔教學法對于形象思維,通過精心設計問題,逐步引導學生把握主要形象,并理解主要形象的精神內涵。

3、練習法練習能夠及時反饋課堂教學的效果,采用仿說練習的方式,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

4、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學生對白楊樹也不了解,本課可以嘗試利用多媒體制作cai課件,精心編輯文字、圖像、動畫、聲音、視頻等,創(chuàng)設一個優(yōu)美的畫面,輕松活潑的學習散文的良好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

學生在充分預習、熟悉課文的基礎上,必須掌握以下學法:自主學習法要求學生必須學會使用工具書,養(yǎng)成看課文注解,自學課文的好習慣,自主參與到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去,如課前預習、課上積極思考踴躍發(fā)言、課后及時復習鞏固等。誦讀品味法這一篇散文語言優(yōu)美,要求學生在自主學習,掃清文字障礙,初通文意后,能通過反復朗讀品味,還課堂以朗朗書聲。通過誦讀和品味達到對文章的`整體感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品味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培養(yǎng)學生對散文的閱讀欣賞愛好,對學生進行美的熏陶,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優(yōu)秀文化的精神。創(chuàng)造性學習法要求學生有豐富的想象力,大膽創(chuàng)新的精神,學會品味、感悟、遷移、轉換,才能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新的東西來,嘗到學習與創(chuàng)造的成功的喜悅。

教學過程由于教材規(guī)定的教學課時是一課時,所以要充分利用課前的預習和課后的練習,再進一步的緊扣教材,結合教學目標,妥善處理教學過程,完成教學目標。

1、利用工具書,把不認識的字詞注上音并識記字形、字義。

2、劃出自己喜歡的語句和不懂的地方,并思考為什么。

3、收集有關茅盾的介紹和白楊樹的圖片。培養(yǎng)學生自覺學習語文的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為課堂學習做準備。

第一塊:導入新課。出示白楊樹的圖片,簡要說一說畫中白楊樹的特點,并適當展開聯想,說說應用哪些詞形容白楊樹比較適合。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之上,自然地就過渡到茅盾先生在課文第五段對白楊樹外形描寫的學習,感受白楊樹的形態(tài)美,并指導朗讀。第二塊:整體誦讀。

1、錄音范讀。根據錄音的朗讀特點,思考該怎樣讀,為什么要這樣讀,同時體會文中不同的抒情方式。

2、學生自由朗讀,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理出形象,并思考:作者對白楊樹還做了哪些描寫?然后分析問題,小組討論。第三塊:問題點撥。

1、要求學生將第七段中四句反問句改成陳述句,能否調換位置,并比較、朗讀、感受白楊樹的內在美。并歸納出白楊樹的象征意義。教師要介紹什么是象征,象征與比喻的區(qū)別。再提問:文章第5節(jié)描寫白楊樹的外形特征與象征意義有無聯系?學生自由朗讀、體會。明確,這是象征的基礎。并進一步追問這外形的具體象征意義。讓學生體會文章的層次美和象征美。

2、請學生用上節(jié)課所學《海燕》的知識來解決問題:文章開頭對黃土高原的描寫以及最后對貴族化的楠木的描寫有何作用? 并體會白楊樹的生活的環(huán)境美。

3、文章的題目是《白楊禮贊》,這里卻寫了其他內容,是不是離題了。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這是托物言志的寫法。第四塊:品讀賞析。再次自由朗讀課文,采用“刪一刪”、“換一換”等方法加以體會。用詞美: 偉岸 ,正直,樸質,嚴肅;溫和;堅強不屈,挺拔。句式美:難道a;難道b;難道c; 難道d。段式美:抑;揚。情感美: 淺;深。象征美:物;人;神。第五塊:拓展延伸。結合課文,仿寫抒情句:

1、當你在茫茫的竹林(深林,雪原,高原…)走過,難道……難道……難道……難道……

2、讓那些 人們去贊美 的牡丹,去鄙視這 的蓮花 我要高聲贊美蓮花!

1、選擇課文中喜歡的語段熟讀并背誦。

2、課外閱讀茅盾的《風景談》。

3、就生活中的某種植物,學用象征手法學寫一段話。

本節(jié)課的內容較多,有些問題學生可能較難把握,教師不必強求學生面面俱到,而是以點及面,理清學生容易接受的路子。重點放在學生的品味精彩的語句和對全文主旨的理解上,品味這篇散文的語段層次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做到一學一得。在老師的點撥之下,同時鼓勵學生去“發(fā)現”文章的特色。發(fā)現的,可以是疑問,也可以是心得;可以是內容的把握也可以是詞句的揣摩?!鞍l(fā)現”既沒有限制,又沒有止境。教師只作適當的點拔,讓學生真正成為閱讀的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切身體會去感悟,從而加深對主旨的認識。

白楊的說課稿 白楊禮贊說課稿篇十

3.白楊(第二課時)

《白楊 》說課結構

包括七個方面:

●一、說教材

●二、說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重難點

●四、說教法和學法

●五、說教具準備

●六、說教學過程

●七、說板書

一、說教材

●《白楊》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第一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主要“走進西部”引導學生通過學習了解西部,激發(fā)熱愛西部的情感。

● 《白楊》是一篇借物喻人的課文。借白楊的特點來比喻邊疆建設者的高尚品格。文章通過一位邊疆建設者中向子女介紹白楊樹這件事,贊揚了邊疆建設者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遠大志向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同時也表達了爸爸對孩子的期望和信任。

●學會“疆、晰”等6個生字、新詞。

運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抓住重點詞,并通過朗讀感悟其深刻的含義。完成課后習題。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白楊特點,學習本課借 物 喻人的寫法,引導學生正確地理解爸爸話的深意。

●引導學生正確地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借白楊贊美新疆建設者的無私奉獻精神的中心思想。

教育學生學習建設者那種熱愛邊疆、扎根邊疆的志向和不畏艱難困苦的精神。

二、說 教 學 目 標

通過學習課文,了解白楊的特點,掌握父親話的真正含義,學習本課借物喻人的寫法,把握文章借白楊贊美新疆建設者的無私奉獻精神的中心思想。教育學生學習他們不畏艱難困苦的精神。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四、說教法和學法

(一)、創(chuàng)設情境,圖文結合,激發(fā)興趣

(二)、讀中悟情,讀中加深理解與體會

(三)、合作、交流、探究中學習領會

(四)、一問一答,發(fā)散思維,活力課堂

五、說教具準備:

●(一)、多媒體課件。

本節(jié)課,我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以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把學生帶入到課文的.情境之中。

● (二)、搜集白楊及新疆的圖片和資料。

六、說教學過程

(一)、復習、談話引入;

(二)、研讀賞析;

(三)、互動質疑;

(四)、擴展延伸;

(五)、布置作業(yè)。

(一)、復習、談話引入(3分鐘)

1.聽寫生字詞:

清晰、介紹、撫摸、陷入、新疆

2.上節(jié)課通過學習我們認識了白楊的特點,主要有哪些呢?

今天我們繼續(xù)深入了解《白楊》。

(二)研讀賞析 (25分鐘)

(二)1.(1)創(chuàng)設情境,觀看白楊及其生長環(huán)境圖片

(2)目睹白楊的風采后你有什么感受?

(二) 2. 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fā)芽,長出粗壯的枝干。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p>

造句:

哪兒……哪兒…… 不管…… 不管……總是……

(二)3.“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而這,孩子們現在還不能理解?!?/p>

(1)表白:對人解釋 說明自己

(2)設問句。

(3)爸爸表達的是怎樣的心?孩子們不理解什么?你理解嗎?

(二) 4. “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許許多多白楊樹。這兒需要它們,它們就在這兒生根了?!?/p>

(1)聯系上文,思考:它與同在邊疆工作的爸爸有什么相似嗎?

小結:爸爸看到戈壁灘上高大的白楊樹,觸景生情,以白楊自勉,托物言志,勉勵自己要像白楊一樣扎根邊疆,建設邊疆,不軟弱,不動搖。

(二) 5. 爸爸摟著孩子,望著窗外閃過去的白楊樹,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那是因為他看見火車前進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

設計拓展練習:

(三)、互動質疑 (3分鐘)

(四)、拓展延伸 (5分鐘)

(四)1.了解西部新疆

(四)2.看新疆的變化

(六)布置作業(yè)

●把父親介紹白楊的那段話以及喜歡的段落句子讀讀背背。

●課外查閱有關新疆及祖國西部的更多知識,同朋友同學交流宣傳或整理辦一期關于這方面的小報。

●收集借物喻人的詩歌文章等。

寫句子,用上“哪兒……哪兒……”“不管……不管……總是……“等詞語

從視覺上強化對學生的刺激,

有利于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課文內容。

八、說板書

3.白楊

白楊 爸爸(邊疆建設者)

高大挺直 表白心愿

適應性強 扎根邊疆

抵御災害 建設新疆

借( 物 ) 喻 ( 人 )

謝謝大家!

白楊的說課稿 白楊禮贊說課稿篇十一

1.重、難點確定的依據。

(1)從編者的編排意圖上看,九冊第六組導讀中明確指出,訓練的重點是“練習概括中心思想”,并且強調要在“從內容中體會思想”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

(2)從前后知識的貫通上看,初中第三冊編排了《白楊禮贊》,訓練重點為“初步理解托物言志,體會白楊的象征意義”??梢姡诒菊n教學中,讓學生對文章的主要表現手法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就可以了。這樣可以保證他們具備合理的認知基礎,進一步系統(tǒng)深入地學習。

(3)從課文內容和結構上看,文章既寫了孩子的天真,又寫了父親的深情;既寫了高大挺秀的戈壁衛(wèi)士白楊,又寫了無私奉獻的邊疆衛(wèi)士建設者。學生難于理解作者對爸爸神情的多處描寫和爸爸向子女介紹白楊的三句話的深刻含義,以及當年建設大軍開發(fā)荒原的情形。

2.重、難點的確立。

教學重點:體會爸爸借白楊表白自己的心的有關句子;練習概括中心思想。

教學難點:對邊疆建設者無怨無悔奉獻一切的精神的認同和理解。

1.課時劃分。

共分兩課時教學。第一課時:理解課文內容,領悟邊疆建設者無私奉獻的精神。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有關段落。第二課時:讀寫生字詞。練習概括中心思想。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一課時整個教學過程結束,雖然沒有進行中心思想的概括,但因為有大量、有效的訓練,已是水到渠成。

2.教學方法。

為突破重難點,采用多媒體課件,把北方特有的樹種——白楊的形象清晰地展現出來。又再現當年軍墾戰(zhàn)士墾荒的情形和他們的光輝形象。最后還采用今日新疆繁榮、美麗的景象的畫面。

為了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內容,全程參與學習活動,教師準備豐富的輔助材料,在課前提供給學生,使他們在課前、課中、課后都能有所收獲。

對文章主旨的挖掘則是采用層層剝筍法。先直奔到與文章的重點段有密切關系的第14自然段,然后以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深入的邏輯引導,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理解能力。同時,教師既和學生一起深入挖掘課文的深層主題,又不是以得到這個主題為目的,而是全力去展現這種挖掘過程,教給學生分析文章、歸納主題的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略讀課文,讓學生先從文章中抓取基本材料——爸爸的三句話,然后對它們作粗略分析,形成初步印象,獲得有關主旨的初步認識——介紹白楊,教會學生抓取重要材料的方法。

第二步,精讀三句話,作精細分析,然后以點帶面,聯系前文,抓重點詞、關聯詞,分析、討論、修正關于中心的認識——贊美白楊,教會學生抓重點詞品味,把握文章中心的方法。

第三步,抓住揭示文章主題的句子“爸爸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反溯前文,深入挖掘作者欲說還休又無不洋溢在字里行間的潛在主題——贊美建設者,從而第二次修正主題,真正把握中心。教會學生抓重點句理解、體會思想感情的方法。

第四步,對重點段(第16自然段)展開討論。先自己提出問題,繼而根據畫面、背景材料展示出的生動內容回答。在語言訓練中深化對中心的認識。教會學生多方面攝取信息,尤其利用背景材料解析文章的方法。

3.訓練設計。

在本課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大量的訓練機會、時間,多樣的形式,充分確立其主體地位。

(l)字的.學習。出示“疆”后,讓學生自己歸納寫“疆”字要注意什么?在充分肯定他們的想法基礎上滲透思想教育。

(2)詞的學習。學生經過討論得出結論:白楊的特點是“直和堅強”,教師請學生從文中再找一個詞把兩方面的特點都說上,并且放在具體的語境中讓學生品味理解。又設計填詞和關聯詞的練習,請學生動手獨立完成。

(3)句的學習。關鍵性的句子在反復誦讀中理解體會。

(4)段的學習。重點段要學生質疑,梳理后,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展開教學。并引導學生開展同桌伙伴學習、四人小組討論學習等方式進行說的訓練。還教給背誦方法,限時記憶。

(5)篇的學習。學生讀書時本著從整體—部分—整體的訓練原則,在經過逐段的學習后,圍繞爸爸的情感線:沉思—嚴肅—沉思—微笑,提綱契領再次回歸整體。

總之,能使學生輕松、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并且從中學到一些知識,掌握一些方法,形成一定的能力,是進行本課教學設計的宗旨。

白楊的說課稿 白楊禮贊說課稿篇十二

《白楊》是四年級下冊的一篇精讀課文,也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寫了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親回內地接將要上小學的兩個孩子,在返途中向子女介紹生長在戈壁灘上的白楊的特點;同時希望自己子女也能像白楊那樣,哪里需要,就哪里扎根、發(fā)芽、成長。課文白楊為明線,表面上寫白楊,實際上寫人,借白楊的特點來歌頌扎根西部的建設者博大的胸懷。

1、了解白楊的特點,體會爸爸服從祖國需要,扎根邊疆,建設新疆的.思想感情以及他對下一代的希望。

2、體會本文的寫作特點幷寫小練筆。

通過白楊樹的外在特點感悟其內在的品質。

四、說教學難點:

體會寫法,感悟樹的某些特點與人的某些品質之間的相通、相似之處。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課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本,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小組合作的方式討論交流,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在一種美好的境界中品味語言文字的魅力。

(一)激趣導入

學生了解白楊是一種極普通的樹。

(二)檢查預習

有小主持人檢查詞語及本課主要寫了什么?

(三)老師帶領學生學習課文

首先讓學生快速讀課文,找一找白楊有什么特點?抓住爸爸說的一段話: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fā)芽,長出粗壯的枝干。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通過讀,小組討論交流,匯報,總結出白楊有三大特點:直 、適應性強、不怕困難。然后引導學生簡單理解小白楊有沒有這樣的特點,出示句子: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學生總結概括。

然后重點理解爸爸是個怎樣的人,通過課文段落:他們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媽媽也在新疆工作。他們只知道爸爸這回到奶奶家來,接他們到新疆去念小學,將來再念中學。他們只知道新疆是個很遠很遠的地方,要坐幾天火車,還要坐幾天汽車。學生很容易看出孩子對爸爸了解甚少。接著讓學生匯報搜集的西部戰(zhàn)略資料,進一步了解,爸爸是個怎樣的人及當年像爸爸一樣的建設者,有著怎樣的品質??偨Y出:他們同樣像白楊一樣不擇環(huán)境、不講條件,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安家。體現出他們無私奉獻精神。

孩子能不能行,從哪里看出來?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這一句話就很容易看出來。

最后,學生通過看板書,深入了解白楊和爸爸有什么關系?學生回答完,老師總結,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緊接著出示小練筆,學生先交流然后練筆,最后一生說說自己的小練筆內容,學生評價,老師小結。

總結提升:同學們,讓我們共同記住白楊的特點,邊疆建設者的無私奉獻精神,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畏艱險,勇往直前。

白楊的說課稿 白楊禮贊說課稿篇十三

《白楊》是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標實驗教材第十冊第一單元“走進西部”這一主題中的一篇精讀課文,白楊說課稿。文章由樹及人,從孩子關于白楊的爭論開始,引出了爸爸對白楊特點的介紹,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然后寫爸爸借白楊表明了自己扎根邊疆的志向,以及希望孩子也能夠成為邊疆建設者的心愿。 第一單元的訓練重點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能聯系上下文體會優(yōu)美的語言和含義深刻的句子,并能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結合單元訓練重點、教材特點以及五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 學會6個生字,正確讀寫“戈壁、清晰”等詞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爸爸介紹白楊樹的那段話。

3、 抓住重點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白楊的特點和爸爸的心愿。

4、 體會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體會白楊的特點及爸爸的心愿。

難點:體會借物喻人的寫法。

(1)運用情境教學法,創(chuàng)設情境,幫助學生領會白楊的品格。(2)運用朗讀法。采用多種形式的讀,如范讀,引讀,品讀,分角色讀,齊讀,指名讀,自由讀等,以讀代講,以讀悟情,以讀達情。(3)運用討論法,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集體的智慧,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

以學生自學為主,指導學生運用勾畫圈點法,抓住關鍵詞句來理解課文的主旨;運用朗讀法、討論法,體會文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本課我安排兩課時完成教學任務,第一課時主要學習生字新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學習文章第一部分,了解大戈壁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第二課時重點研讀課文,了解白楊的特點以及爸爸的心愿,激發(fā)學生對西部工作者無私奉獻精神的崇敬之情。現在我重點講第二課時的教學程序。 一上課,首先播放閻維文演唱的歌曲《小白楊》,學生會唱的跟著一起唱。教師激情導入:“同學們,你覺得歌曲中的小白楊怎么樣?今天我們就伴隨著這動聽的歌聲,和文中的父子三人一起踏上開往新疆的專列,認識一下戈壁灘上的白楊樹,教案《白楊說課稿》?!毙蕾p歌曲,不僅使學生身心愉悅,而且為接下來的學習打下了情感的基礎。

1、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自由朗讀課文,思考:白楊樹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圈劃出來,用心品讀。在這里要給足學生自學的時間。

2、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全班交流。

第2——11自然段這一部分,學生交流時我打算這樣來處理:要求學生必須通過朗讀來展現自己的感悟,指導學生抓住“多高”“大傘”“多直”“這么直”“這么大”等詞語體會白楊樹的高大挺秀,然后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兄妹倆的話語。

第12自然段爸爸介紹白楊的那段話,我這樣來組織教學:

(1)課件出示爸爸的話語,學生自讀自悟。

(2)要求學生把自己的感悟通過朗讀傳達出來。

(3)說說從爸爸的話語中,你聽明白了什么?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歸納白楊樹的特點,板書:服從需要、扎根邊疆、堅強不屈。

(4)讓學生說一說祖國建設還有哪里需要白楊,然后教師激情引讀:

堤岸需要它護堤時,它就在那兒——

荒山需要它綠化時,它就在那兒——

戈壁需要它擋沙時,它就在那兒——

城市需要它美化時,它就在那兒——

通過反復吟誦,學生完全浸潤在了課文的語言之中,虛心涵詠,以讀見悟,熟讀成誦,白楊樹的品格深深地印在了學生的心靈深處。

(5)在讀悟的基礎上,我讓學生與文本對話,對白楊樹說幾句話,因為有了前面的鋪墊,學生此時定能有感而發(fā),真誠地贊美白楊。

爸爸只是在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呢?我讓學生輕聲朗讀課文的第14——16自然段,分小組討論,然后匯報交流。

在交流14自然段時,我引導學生聯系課文想想孩子們只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通過猜測、師生對讀了解爸爸的心愿,那就是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無私地將自己的青春與熱血奉獻給邊疆。(板書:無私奉獻。)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引導學生由“知道”推及到“不知道”,由表層體會到深層,加之師生對讀激起的情感共鳴,使學生逐步領悟了文章的深刻內含,使文、道得以統(tǒng)一。

文章的最后一段,我讓學生鉆研文本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學生提出的問題可能會有:1、爸爸為什么又陷入了沉思?2、為什么他又露出了微笑?3、那棵大白楊象征的是誰?小白楊又是誰?學生在討論釋疑的過程中再次體會了爸爸的內心,同時明白了文章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寫法,從而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我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后一段,然后說:“同學們,新疆有許多像爸爸一樣的‘白楊樹’,祖國各地也有許多像爸爸一樣的‘白楊樹’,他們在各自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工作著,無私地奉獻著,你知道他們都是誰嗎?”學生交流后,出示詩歌《帳篷》,讓學生讀一讀,說說讀懂了什么,發(fā)現了什么。然后寫幾句話夸夸像課文中爸爸那樣的祖國建設者或保衛(wèi)者,可以用上“哪兒……哪兒……”、“不管……不管……總是……”等詞語。

在整個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讓學生由讀到悟到寫,為他們搭建了一個歷練語言、宣泄情感的平臺。

同學們,新疆現在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課件出示今日的新疆面貌。告訴學生如今仍有一批批祖國的好兒女,源源不斷地奔赴新建,相信東西部的差距也一定會越來越小,祖國的明天會更加美好!問學生:讀了《白楊》一課,目睹了西部建設的輝煌成就,你想對自己說點什么?安排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想在學生心里種下服從需要、扎根邊疆、堅強不屈、無私奉獻的種苗,使工具性和人文性得以統(tǒng)一。

學生可以針對個人情況任意選擇

1、讀完課文,你肯定有很多感受,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寫下來。

2、續(xù)寫兄妹二人在新疆的生活和為新疆做出的貢獻。

3、閱讀矛盾的《白楊禮贊》,楊朔的《荔枝蜜》,陶鑄的《松樹的風格》等文章。

這樣的板書突顯了白楊和邊疆建設者共有的崇高品格,讓學生自然而然地領悟到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既突出了教學的重點,又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白楊的說課稿 白楊禮贊說課稿篇十四

《白楊》是人教課標版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一篇講讀課。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寫了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親回內地接將要上小學的兩個孩子,在返疆的火車上,向孩子們介紹戈壁灘上的白楊,以樹喻人,歌頌了扎根西部的建設者博大的胸懷和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

這篇課文,一、是激發(fā)學生對獻身于西部的建設者的崇敬之情,學習他們的無私奉獻精神。二、是培養(yǎng)學生認真閱讀、思考課文內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形成自己見解的能力,并能把自己的見解說出來。因此,我擬定了以下幾個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6個生字,正確讀寫戈壁、清晰、高大挺秀、介紹、新疆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從爸爸的微笑消失了到課文結束。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獻身祖國建設的崇高理想。

4、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能在理解的基礎上說出自己的見解。

課文重點、難點,是要了解白楊有哪些特點,體會爸爸借白楊表白了自己什么樣的心,領悟作者借物喻人的表達方法。

本文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寫法,表達含蓄,意義深刻。在課文里作者抓住了人物的神態(tài)變化描寫和人物對話描寫,突出了人物的不同個性特點。在教學中主要通過朗讀幫助理解,并適當地結合課文內容設計幻燈投影、放錄像等方法幫助學生從視覺上感知理解。

在指導朗讀時,可分角色朗讀,讀書時要把人物的心理活動揭示出來,如爸爸的神態(tài)變化;兩個孩子的對話要讀出天真和稚氣來,要注意哥哥和妹妹的不同個性特點;爸爸說的那段話,因為是對孩子說的,嚴肅中又不失親切和循循善誘。本文的教學以讀為主,通過朗讀一理解一朗讀,并結合多媒體等方法教學本課。而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自主學習能力,課堂上我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我做適當的提示或點評,讓學生當學習的主體,老師則起主導作用。

因為教是為學服務的,教的目的是為了不教,為了讓學生學會自己學習。為了讓學生能自己從閱讀中提出問題和見解,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表達自己見解的欲望,我著重引導學生運用朗讀、直觀、自己提問題,大家共同研究等方法來讀懂課文,體會西部建設者的博大胸襟。

我認為鉆研教材,研究教法與學法是搞好教學的前提和基礎,而合理的安排教學程序卻是教學成功的關鍵一環(huán)。根據課文內容可以把課文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從開頭到第三自然段,主要講列車在茫茫的戈壁上行駛,車窗外不時閃過白楊的身影。第二部分從第四自然段到第十二自然段,主要講爸爸介紹白楊樹的特點。第三部分從第十三自然段到第十五自然段,講爸爸借白楊表白自己的心。第四部分最后一個自然段,講爸爸希望孩子們像小白楊一樣在邊疆茁壯成長,成為祖國有用之材。課文重點是二、三、四段,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課文內容,體會中心思想,培養(yǎng)自我學習能力,我計劃兩課時授完本課。第一課時主要讓學生初步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容,并學習第一部分內容,了解大戈壁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第二課時重點精讀課文,讓學生在朗讀中,在不停的設疑、釋疑中,了解白楊的特點以及爸爸表白了什么樣的'心,從而激發(fā)學生對西部工作者無私奉獻精神的崇敬之情,培養(yǎng)學生從小要樹立個人要服從祖國需要的人生觀、價值觀?,F在我單講第二課時的教學程序。

1、復習新詞:

導入新課,直奔重點:

一上課我將投影出以下詞語:戈壁、界限、介紹、新疆、渾黃一體、高大挺秀,然后提問哪個詞最能概括大戈壁的景象?(渾黃一體)此時在屏幕上展示茫茫的大戈壁景象,車窗外閃過一棵棵高大挺秀的白楊樹,并配上兄妹倆的爭論錄音。

2、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疑:

學要有疑,疑是思之始,學之端。我先讓學生自由朗讀二至四部分的內容,琢磨出該用怎樣的語氣讀,接著分角色朗讀。讀完后,讓學生談談他們從朗讀中知道些什么,不理解的是什么?

我再把他們有價值的問題歸納出來,估計有:

⑴ 白楊有什么特點?

⑵ 爸爸和白楊有什么相似之處,爸爸借白楊表白什么樣的心?

⑶ 孩子們知道些什么,不知道些什么?

⑷ 爸爸沉思些什么,為什么最后嘴角會露出微笑?

3、討論、釋疑:

釋疑的過程是學生深入學習的過程。通過反復朗讀,學生大至可以明白每部分內容大概講的是什么,接著我重點組織引導他們逐步釋疑,深入地學習課文,體會西部工作者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

⑴ 我重點讓學生朗讀爸爸向孩子介紹白楊的話,提示:讀時要體現爸爸嚴肅中不失親切和語重心長的語氣。然后請他們討論爸爸的三句話說出了白楊的什么特點,根據他們的回答,板書:高大直立、生命力強、堅強不屈。接著屏幕展示出白楊與風沙、雨雪搏斗的情景,觸景生情,老師引導全班齊讀這些話,讀出對白楊的贊美之情。

⑵ 學生了解了白楊的特點,由樹及人,逐步加深,讓他們自學第13至15小節(jié),比較一下白楊和爸爸有什么共同之處。

完成練習:

① 白楊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爸爸在邊疆不管遇到( ),還是( ),他總是那么( ),( )也( )。

② 大戈壁需要白楊樹,白楊樹就在這里扎根。

邊疆需要( ),( )就在這里扎根。

完成練習后,我再讓學生回顧課文,思考:

孩子們知道些什么,不知道些什么,爸爸想讓他們知道什么?根據學生回答,老師相機板書:扎根邊疆、建設邊疆,并點評:爸爸贊美白楊樹,實際也是在贊美千千萬萬像白楊一樣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工作者。

⑶ 學生領悟到作者借人物喻人的寫法,就不難明白最后一小節(jié)中,大白楊是指爸爸,小白楊是指孩子們。然后重點討論,課文中爸爸兩次沉思,思些什么,最后為什么會露出微笑?

學生明白了爸爸是因為相信孩子們在父輩的影響教育下,也能像小白楊一樣在邊疆茁壯成長,成為祖國有用之材而感到欣慰,發(fā)出心底的微笑。這時我深情地轉述在邊疆建設者中流傳的一句話:獻了青春獻終生,獻了終生獻兒孫提問這是一種什么樣的精神?

4、總結課文,激發(fā)情感,教育學生:

同學們,在茫茫的大戈壁到處留下白楊高大挺秀,堅強不屈的身影,使人為之憾動,而在這惡劣的環(huán)境中那千千萬萬的邊疆建設者,為了改變邊疆的落后面貌,他們扎根邊疆,建設邊疆,奉獻自己的光和熱,更使人敬佩。在那里的兩棵小白楊在父輩的言傳身教下,一定會茁壯成長。老師也相信,這兒的幾十棵小白楊也會茁壯成長,成為有用之材,到祖國需要他的地方去,建設祖國。

在《小白楊》的歌聲中,結束本課教學。

板書是體現文章脈落的載體,通過板書人們可以一目了然地弄清文章的內容,領會文章的中心。

白楊的說課稿 白楊禮贊說課稿篇十五

《白楊》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的一篇講讀課文。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寫了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親回內地接將要上小學的兩個孩子,在返疆的火車上,向孩子們介紹戈壁灘上的白楊,以樹喻人,歌頌了扎根西部的建設者博大的胸懷和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

本篇課文,一是引發(fā)學生對獻身于西部的設置裝備部署者的崇拜之情,學習他們的無私奉獻精力。二是培養(yǎng)學生認真閱讀、思索課文內容,明白寄義深刻的句子,形本錢身看法的本領,并能把自己的見教學出來。因此,我制定了以下幾個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4個生字,準確讀寫“沙漠、清楚、高峻挺秀、先容、新疆”等詞語。

2、有情感地朗讀課文,背誦從“爸爸的微笑消散了”到課文結束。

3、開端培養(yǎng)學生準確的人生觀和代價觀以及獻身故國設置裝備部署的高貴抱負。

4、明白寄義深刻的句子,能在明白的底子上說出自己的看法。

課文重點、難點,是要相識白楊有哪些特點,領會爸爸借白楊表明了自己什么樣的心,意會作者借物喻人的表達要領。

本文接納了借物喻人的寫法,表達蘊藉,意義深刻。在課文里作者抓住了人物的樣子容貌形狀變革描寫和人物對話描寫,突出了人物的差別本性特點。在教學中重要通過朗讀資助明白,并得本地聯合課文內容設計幻燈投影、放錄像等要領資助學生從視覺上感知明白。

在引導朗讀時,可分腳色朗讀,念書時要把人物的生理運動展現出來,如爸爸的樣子容貌形狀變革;兩個孩子的對話要讀出靈活和稚氣來,要細致哥哥和妹妹的差別本性特點;爸爸說的那段話,由于是對孩子說的,嚴峻中又不失密切和諄諄教導。本文的教學以讀為主,通過朗讀一明白一朗讀,并聯合多媒體等要領教學本課。而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自主學習本領,課堂上我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提出題目,頒發(fā)自己的看法,我做得當的提示或點評,讓學生當學習的主體,老師則起主導作用。

由于教是為學辦事的,教的目標是為了不教,為了讓學生學會自己學習。為了讓學生能自己從閱讀中提出題目和看法,為了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表達自己看法的欲望,我偏重引導學生運用朗讀、直觀、自己提題目,大家配合研究等要領來讀懂課文,領會西部設置裝備部署者的博大胸襟。

我認為鉆研教材,研究教法與學法是搞好教學的前提和基礎,而合理的安排教學程序卻是教學成功的關鍵一環(huán)。根據課文內容可以把課文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從開頭到第三自然段,主要講列車在茫茫的戈壁上行駛,車窗外不時閃過白楊的身影。第二部分從第四自然段到第十四自然段,主要講爸爸介紹白楊樹的特點。第三部分從第十五自然段到第十七自然段,講爸爸借白楊表白自己的心。第四部分最后一個自然段,講爸爸希望孩子們像小白楊一樣在邊疆茁壯成長,成為祖國有用之材。課文重點是二、三、四段,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課文內容,體會中心思想,培養(yǎng)自我學習能力,我設計兩課時授完本課。第一課時主要讓學生初步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容,并學習第一部分內容,了解大戈壁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第二課時重點精讀課文,讓學生在朗讀中,在不停的設疑、釋疑中,了解白楊的特點以及爸爸表白了什么樣的心,從而激發(fā)學生對西部工作者無私奉獻精神的崇敬之情,培養(yǎng)學生從小要樹立個人要服從祖國需要的人生觀、價值觀?,F在我單講第二課時的教學程序。

(一)復習新詞:導入新課,直奔重點。

一上課我將投影出以下詞語:“戈壁、界限、介紹、新疆、渾黃一體、高大挺秀”,然后提問哪個詞最能概括大戈壁的景象?(渾黃一體)此時在屏幕上展示茫茫的大戈壁景象,車窗外閃過一棵棵高大挺秀的白楊樹,并配上兄妹倆的爭論錄音。

(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疑。

學要有疑,疑是思之始,學之端。我先讓學生自由朗讀二至四部分的內容,琢磨出該用怎樣的語氣讀,接著分角色朗讀。讀完后,讓學生談談他們從朗讀中知道些什么,不理解的是什么?我再把他們有價值的問題歸納出來,估計有:①白楊有什么特點?②爸爸和白楊有什么相似之處,爸爸借白楊表白什么樣的心?③孩子們知道些什么,不知道些什么?④爸爸沉思些什么,為什么最后嘴角會露出微笑?

(三)討論、釋疑。

釋疑的過程是學生深入學習的過程。通過反復朗讀,學生大至可以明白每部分內容大概講的是什么,接著我重點組織引導他們逐步釋疑,深入地學習課文,體會西部工作者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

(1)我重點讓學生朗讀爸爸向孩子介紹白楊的話,提示:讀時要體現爸爸嚴肅中不失親切和語重心長的語氣。然后請他們討論爸爸的三句話說出了白楊的什么特點,根據他們的回答,板書:高大直立、生命力強、堅強不屈。接著屏幕展示出白楊與風沙、雨雪搏斗的情景,觸景生情,老師引導全班齊讀這些話,讀出對白楊的贊美之情。

(2)學生了解了白楊的特點,由樹及人,逐步加深,讓他們自學第15至17小節(jié),比較一下白楊和爸爸有什么共同之處。

完成練習:

①白楊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爸爸在邊疆不管遇到,還是,他總是那么,,也。

②大戈壁需要白楊樹,白楊樹就在這里扎根。

邊疆需要,就在這里扎根。

完成訓練后,我再讓學生回首課文,思索:孩子們知道些什么,不知道些什么,爸爸想讓他們知道什么?憑據學生答復,老師相機板書:扎根邊疆、設置裝備部署邊疆,并點評:爸爸稱贊白楊樹,現實也是在稱贊千千萬萬像白楊一樣扎根邊疆,設置裝備部署邊疆的事情者。

(3)學生意會到作者借人物喻人的寫法,就不難懂的最后節(jié)中,明白楊是指爸爸,小白楊是指孩子們。然后重點討論,課文中爸爸兩次覃思,思些什么,末了為什么會暴露微笑?

學生明確了爸爸是由于信賴孩子們在父輩的影響教育下,也能像小白楊一樣在邊疆茁壯發(fā)展,成為故國有效之材而感觸欣慰,發(fā)出心底的微笑。這時我蜜意地轉述在邊疆設置裝備部署者中傳播的一句話:“獻了芳華獻終生,獻了終生獻兒孫”提問這是一種什么樣的精力?板書(無私奉獻)。

(四)總結課文,引發(fā)情緒,教育學生。

同硯們,在茫茫的大沙漠隨處留下白楊高峻挺秀,剛強不平的身影,使人為之憾動,而在這惡劣的情況中那千萬萬萬的邊疆設置裝備部署者,為了轉變邊疆的落伍面目,他們扎根邊疆,設置裝備部署邊疆,奉獻自己的光和熱,更使人敬佩。在那邊的兩棵“小白楊”在父輩的言傳身教下,肯定會茁壯發(fā)展。老師也信賴,這兒的幾十棵“小白楊”也會茁壯發(fā)展,成為有效之材,到故國必要他的地方去,設置裝備部署故國。

在《小白楊》的歌聲中,結束本課教學。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218126.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