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讀完一本書以后產生的對書中內容的心理反應和個人感受的一種書面表達形式。通過寫讀后感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書中的思想,凝練主題,加深對作品的感悟。讀后感具有一定的主觀性,但是也需要具備客觀性,可以通過個人情感、思考和評價等來表達自己的觀點。讀后感既可以是感動的回憶,也可以是思考的啟示,對個人的心靈深處有一種探討和震撼的效果,每次寫讀后感都是一次思維的體現(xiàn),對提升寫作能力和思維能力有重要作用。讀后感的撰寫可以從不同角度對書中的人物形象進行評價和分析。接下來是一些著名作家的讀后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的觀點和見解。
三體讀后感篇一
關于《三體》,第一次看到是20xx年冬,汪小糖拿了厚厚的三本書,說這是她的假期計劃,科幻小說?。。ㄎ倚南肱笥涯懵窗。缓湍銚專?。
17年10月份,我計劃看不同類型的書,看到《三體》,入手。書是買回來了,什么時候打開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12月份的時候,mr黃偶然給我們講了《三體》,離地球最近的是4光年之外的半人馬座、降維攻擊……突然來了興致。在看書之前,我又先聽了一下《曉說》里高曉松的解讀,哇哦,超級酷!(有限的詞匯量,也是夠了)。
聽完之后,打開了一本被稱為偉大文學的書。作為物理化一直拖后腿的文科女,科幻我是看不懂,可小說沒問題啊,原諒我的膚淺。除了小說情節(jié),我還是被那一串串腦洞、一個接一個神奇的硬科技征服,竟有人視宇宙、太陽系如一盤棋局,將筆下的星球一遍遍地毀滅,又一遍遍地重塑!他就是劉慈欣,一個小鎮(zhèn)青年,也是雨果獎的亞洲第一人。他的思想里裝的是宇宙星辰、古往今來,何許人也!
《三體》三部曲,分別是《地球往事》、《黑暗森林》、《死神永生》,第一次全篇通讀,博大精深悟不透,也就看看熱鬧,一場有關宇宙時空、地球人類的宏大的、爆炸性的熱鬧。
熱鬧好看,怕的是曲終萬物散,宇宙寂滅……那時,何往?
三體讀后感篇二
最近在讀一本比較流行的科幻小說《三體》,最開始聽到這個書名是語文教研員談到自己兒子有閱讀這本書,她沒讀懂,后來自己的學生也有看,我覺得作為教師應該多讀書,還要多和學生交流,于是自己也從網(wǎng)上找出來看?,F(xiàn)在,剛剛看完第一本,后面還有兩本。估計如果還有繼續(xù)在家宅著,多給我一些時間,也就看完了。這次讀《三體》給我?guī)砹艘环N久違的激動。
但是最開始前50頁吧我并不覺得寫得有多精彩,可是讀過之后再會思索,到目前為止,《三體》給我的最大感受是深邃。首先,三體問題本身就是一個深邃難懂的天體物理學問題,尤其對我這樣一個文科生而言。由這樣一個問題引出的一個全新的世界,這樣的世界會產生一種什么樣的文明,這本身就充滿了吸引力。第二,科學的發(fā)展是否有上限,人類對世界的探索和旅行能否突破太陽系的范圍?小說的內容讓讀者對這樣問題產生思考,作者的對科技的發(fā)展充滿幻想,并非完全的胡說八道,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第三,我們的頭頂就是星空,恒星之間漫長的距離以光年為單位。天體的誕生與毀滅以億萬斯年為記錄。至今為止,我們所知道的,擁有生命的星球只有地球,而地球上擁有生命的時間也不過短短的數(shù)億年而已。人類是否是宇宙的唯一寵兒,宇宙是否還有其他生命的存在?這種具有大眾趣味的問題,也是吸引我的另一個原因。作者很大膽,真的配得上單槍匹馬為科幻小說在文壇上贏得一席之地。
合上書本,當我偶爾抬頭仰望星空時,遙想到宇宙的漫漫無際和時間的漫長,相對于人類生命的短暫和渺小,內心中多少有些莫名的恐慌。它有時讓我感覺,人類僅僅是宇宙的一個偶然現(xiàn)象,人類的存在相對于整個宇宙,并不比一個細菌更渺小。人類的生活空間仍只局限于地球的某些角落,對整個地球尚且不能完全了解。相對于茫茫宇宙,類似地球的星球數(shù)以億計,幾乎所有的都是荒涼冷漠的世界,或許這才是世界的本來面目,地球遲早也將如此。
《三體》除了科幻之外,還有對人性的反思和形而上的思考。比如文革中紅衛(wèi)兵的無知和殘暴、人類對自然的破壞以及人類對人類未來的絕望,遠遠超出了某些哲學或者社會學大師的思考。
三體是一個文明,地球也是一個文明,在《三體》一書中,這兩個文明解答了以上問題。人是自私的,也是狂妄的,當?shù)厍蛭拿魑恢帽┞叮w艦隊來襲時,逃跑主義誕生,這違反了人類的道德,這種主義被封殺了,原因也是人類的私心:我不能生存,你們也別想獨活。
書中一次次的事例說明,當一個文明的位置暴露之后,那么這個文明就快滅亡了,其他文明會來消滅它。在一片黑暗的森林里,每個文明都是一個帶槍的獵人,任何不幸暴露的文明,都會被其他文明視為一種威脅而消滅,這便是黑暗森林法則。時間是殘酷的,任何文明都會在時光中逝去,而最后唯一能保留文明的痕跡的方法卻只能是原始人的做法,把名字刻在石頭上。
三體讀后感篇三
三體三部曲以個人的理解來講就是從三個空間范圍開始上演的一部人類探索太空而發(fā)生的一系列事件,分別是社會地球和宇宙,第一部講述了人類社會上的大事件,對社會科學造成的打擊和對科學家的殘忍殺害,并開始封鎖科技發(fā)展方向。第二部講述了由于對人類社會暴政的不滿和失望,人類開始向外星文明求助,并且得到了回應,從而建立了相互通信的組織,幫助外星人快速發(fā)展文明,以便得到他們的幫助,從而拯救地球。第三部講述了外星文明通過不斷的發(fā)展,經(jīng)過幾十光年的時間,已經(jīng)接近地球并發(fā)出了探測器,當所有人都以為是和平使者到來的時候,實則是外星文明攻擊地球的開始。進而上升到宇宙空間的科技大戰(zhàn)。
書中講到了外星文明的特質和生存環(huán)境背景,以及想要占領地球的原因,而人類劣性的種種狂妄和傲慢,最終使得地球走上滅亡之路。三部曲里面的所有角色都是現(xiàn)今人類的代表,正因為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不管重新選擇幾次,作出多大的努力,人類還是會屈服于自己的內心信仰,把地球推向死路。
人類犧牲自我精神已經(jīng)遠遠離我們而去了,不會再有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思想覺悟,每個人都心懷揣測的試探敵對的位置,選擇沉默或者開槍,黑暗森林法則小到人與人之間,大到宇宙之間,無論發(fā)展到多么強大的文明,總會有無限大的文明對其造成著潛在的危險,無論暴露與不暴露都會面臨滅頂之災,正所謂“消滅你,與你何干”。
劉慈欣強大的腦洞模擬著人類社會將會面臨的宇宙級災難,又預演了人類最后的結局,更像是一種提醒,沉睡的人類,是時候該覺醒了,不要在深度的虛幻生活中嗜睡了。就像是我偶然間看到一個評論“20xx年了,竟然還相信有外星人”下面回復道“20xx年了,你竟然還不相信有外星人”。
如果我們都相信有外星人存在,那么現(xiàn)在社會乃至世界的格局都將會大不一樣,我們也許會再一次技術性爆炸,也會消去猜疑鏈,我們有了共同的敵人,從而快速發(fā)展文明,更好的保護自己文明的延續(xù)。這大概是每個種族生存的意義。當然我更希望的是像千星之城那樣的宇宙格局。我們從國與國之間的牽制到宇宙之間的相互制約,繼續(xù)維護著相對平衡的生存環(huán)境。以便綜合實力面對更大的星際格局的生存資本。
人類現(xiàn)有的科技發(fā)展從最小單位夸克到星系。
夸克是現(xiàn)如今量子力學研究領域最需要的基本粒子,而星系是我們探測到的離地球最遠的距離。高級文明是否真的存在,我們又何時走出地球,我相信這些都不會離我們太遙遠了,無論生存和毀滅,我們終將會面臨那個未知世界的到來,是恐懼還是淡然,基于我們對科學的態(tài)度而已。如果我們大腦之中早已構建了這個宏觀世界,那么你的心臟也會更加堅強。
三體讀后感篇四
作為一名女生,我一直以為對科幻類別的小說不感興趣,但《三體》這本小說完全改變了我這樣的看法。
作者劉慈欣在當前的科技基礎之上,向讀者們構造了一個架空的科幻世界,故事基調宏達、神秘而又悲壯。在故事當中我遇見了很多物理學的名詞,比如宇宙背景輻射,哈勃紅移,為了搞清楚故事的發(fā)展,我也隨時準備著百度百科,遇到不懂得名詞就查。
故事假設在銀河系之外的一個天狼座中有另一個可適宜生物居住的星球,名為三體。一次偶然的機會,三體文明和地球文明相互知道了對方的存在,于是雙方陷入了一種思考。
而地球上,知道對方的存在的人類很少但基本是居于社會高層當中,由于知識背景的差異,他們對三體文明的看法相互之間存在著很大的等分歧,有些人希望三體人能夠在地球上生存使地球上的丑惡消失,而有些人希望三體人永遠都不要登陸地球,因為三體人能夠給地球帶來的'未必是福音等等。
盡管地球人對三體人的態(tài)度褒貶不一,但是三體人卻將地球人當做一個敵人。盡管就科技水平而言,三體文明要大大高于地球文明,但三體人要成功登陸地球需4.5個世紀,從中地球可以發(fā)生很多次科技革命,大大提升其科研水準,而這對未來的三體人而言是一個大大的威脅。
這就是《三體》小說的總基調。同時這樣的基調也讓我陷入了一個思考,即兩個之前沒有任何接觸的文明碰撞時帶來的到底是和平還是戰(zhàn)爭。
顯然,就歷史看,這個結論可能并不是那么樂觀。當年哥倫布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后,歐洲文明大肆的入侵美洲,掠奪財產,殺燒擄掠,使得美洲的原始文明永劫不復,最終被歐洲人統(tǒng)治且殖民。
我想,這是因為每個文明體都像一個個體一樣,如果讓其走入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當中時,他們便缺乏安全感,而這樣的不安全感很可能導致一些殘酷的后果。歷史中的印第安人或許就是這樣的一個犧牲品。
而《三體》小說中也是這樣,盡管三體文明比地球文明先進很多,隨著時間過渡,未來有非常多的不確定性,或許過了三四百年地球文明就會趕超三體文明,到了那個時候三體文明能不能保全自我也是一個問題了。所以作為地球人和三體人而言,最為理智的做法可能就是盡最大的努力保全自我,同時消滅對方。
或許這樣的一個結論讓很多人感到悲觀,但這卻是一種最為現(xiàn)實的結果,尤其是生活在我們現(xiàn)實的社會當中,可能會常常遇到于此類似的情形或者作出于此類似的選擇。
但是就作為一個個體的我們,我還是希望不同的民族、種族、宗教、國家等能夠引以為界,找到一條超出武力威脅的和平之路從而相互理解相互認可,共同構建更加美好的將來。
三體讀后感篇五
三體星球是一顆被三顆太陽圍繞的行星,當天上只有一顆太陽定時升級落下時,三體人經(jīng)歷的事痕跡元,而其余時間。三顆太陽沒有任何規(guī)律應行,有時三個太陽飛的遠遠的,星球天寒地凍,有時雙星匯聚,熱如地獄。最可怕的是,三顆太陽一起出現(xiàn),星球上的生命漸漸被大火吞噬。為了生存,三體人貪婪地將手伸向地球,而地球人還不知道,末日已經(jīng)悄然到來。
三體人用智子封鎖了人類的尖端物理學,阻止人類科技的飛速前進,同時間是人類的一舉一動,這時人類文明像一只蟲子,被三體人僅攥在手中。下一秒似乎就會被掐死,人類意識到了危機,啟動了面壁計劃,利用計謀對抗三體人,而三體人在地球的信任者eto也開始了破壁計劃,揭破面壁者的陰謀。羅輯,是面壁者中最沒有希望的一員,他沒有突出的作品和研究,甚至對人類命運不抱有希望。誰知道最后竟是他依靠黑暗森林理論拯救了地球。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于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fā)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fā)現(xiàn)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恒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的生命都會很快被消除?!?/p>
這就是黑暗森林理論,那些入侵地球的三體人固然可恨,但他們也是為了自己的責任考慮,為自己的文明考慮。地球人也很可憐,但他們對地球所做的一切,對同類做的一些事,讓人生恨。沒有絕對的正確和錯誤,每個文明都是以自身的角度出發(fā),只做對自己好的事,而不去考慮他人。
但愛的種子終會在某些文明的角落里悄悄發(fā)芽,頑強的抵抗風雨開花結果,可能過程很漫長,但果實的香味足以在整個宇宙飄蕩,就像那位像地球發(fā)出警告的監(jiān)聽員所說,也許愛的萌芽在宇宙的其他地方也存在,我們應該到處鼓勵它的萌發(fā)和成長,也許有一天燦爛的陽光也能照進黑暗森林。
三體讀后感篇六
把書蓋上,總結一下。
其一,善戰(zhàn)者無赫赫之功。
這是一個喜劇嗎?好像是的。文尾羅輯利用同歸于盡的手段脅迫三體文明放棄了入侵,其實我覺得很可笑,當整個太陽系籠罩于三體人的目光中,他們沒有理由發(fā)現(xiàn)不了羅輯潛藏著的戰(zhàn)略意圖。我不敢妄自揣測三體文明的人工智能達到了何等高度,但想必在那幾個世紀里他們的目光都在注視著太陽系,他們的人工智能的主要工作,自然也是在分析地球人的戰(zhàn)略意圖,尤其是三體人對于太陽系是如此的志在必得,他們就更沒有理由忽略羅輯在他們眼皮底下搞的動作。即使退一萬步說,他們因為不通謀略的緣故而忽略了羅輯的作為,但是我卻不能相信他們的人工智能竟然會忽略這樣巨大的潛在危機。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我對于人工智能的未來將萬念俱灰,因為科學技術即使達到了三體文明這樣的高度,竟然也能被小小的地球蒙蔽。也許這本書最大的硬傷就在于地球居然戰(zhàn)勝了三體文明。
其二,目光短淺的我們如何能夠揣測浩渺的星空。
費米悖論:從理論上講,人類能用100萬年的時間飛往銀河系的各個星球,那么,外星人只要比人類早進化100萬年,現(xiàn)在就應該來到地球了。換言之,“費米悖論”表明了這樣的邏輯悖理:a.外星人是存在的——科學推論可以證明,外星人的進化要遠遠早于人類,他們應該已經(jīng)來到地球并存在于某處了;b.外星人是不存在的——迄今為止,人類并未發(fā)現(xiàn)任何有關外星人存在的蛛絲馬跡。
書中用“黑暗森林”的假說解釋了“費米悖論”,這是本書最大的亮點。在讀本書之前,我也模模糊糊看到過“費米悖論”,并未細想,但也很奇怪,為什么沒有外星文明訪問地球,并留下正式的官方文檔。“黑暗森林”假說恰能解釋我的部分疑惑,并且主角也是利用這個結論來制勝三體文明。然而這樣的假說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自圓其說,但我覺得卻未免小看了文明二字?!安乱涉湣奔訌娏恕昂诎瞪帧钡恼f服力,但是仍然說服不了我。“黑暗森林”+“猜疑鏈”的假說是建立在文明的自私性基因基礎之上的,一個文明為了保存自己和維持自身的發(fā)展,勢必要消滅任何一個現(xiàn)在的或者是潛在的敵人,這樣的文明我們見過一個,就是地球文明。然而也僅僅見過一個而已,焉知宇宙中沒有以利他基因為基礎的文明呢?好吧,讓我們再次退一萬步說話,假使宇宙中的文明都是自私基因的產物,但卻也無法排除另一種可能性。在地球的洪荒時代,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生物都處于物競天擇,弱肉強食的蒙昧狀態(tài),然而現(xiàn)在,地球上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人類的龐大集團,這個集團里又分裂成數(shù)個小團體,經(jīng)歷數(shù)百萬年的演變和磨合,達到一種動態(tài)的平衡。茫茫宇宙里,你又怎么知道沒有這樣的情況產生?也許“黑暗森林”假說的另一個隱含的意思是,宇宙正處于洪荒時代,每一個文明都是獵人,也是他人的獵物。
暫時碼到這里,這一塊磚頭,希望能引來大家的和氏璧玉,假如有錯誤,還請不吝指正。
無論如何,《三體2黑暗森林》是一本難得的好書,期待《三體3》的到來。
三體讀后感篇七
我們都是陰溝里的蟲子,但總得有人仰望星空。
——題記。
作為一部科幻小說,它帶給我的是對宇宙深深的震撼和敬畏。
我們都有過仰望星空的經(jīng)歷,卻從未想過光年之外的世界,是否還有與我們一樣有智慧的生命體。好吧,我相信一定有的。
給歲月以文明,給時光以生命。
《三體》講述的,是在文革時期一位對人類絕望的物理學家向宇宙發(fā)射信號,最終導致三體人大規(guī)模侵略地球,人類面臨末日的局面。
在“古箏行動”中,聯(lián)合國得知人類在幾個世紀后面臨末日。于是展開了神秘莫測的面壁計劃,四個面壁者的計劃將人類在危機時刻所體現(xiàn)的智慧表現(xiàn)得淋漓致盡。不過比較極端的是,或控制思想,或奪去生命,或同歸于盡。他們費盡心機,只不過能求人類有尊嚴地死去。。
當三體入侵,幾十萬人被迫移民澳大利亞時,人類或許可以背水一戰(zhàn),與地球共存亡。
當歌者把小紙條拋向太陽系后,太陽系淪陷二維化時,所有的一切都消失了。人類,生命,地球,都變成了古老的傳說在宇宙回蕩,變成了梵高手下的《星空》。人類是如此的渺小,生命是如此的短暫,命運是如此的……變化多端。
然而命運何種模樣,毋虛想,終會隨時間盡歸于滄桑。
人類在末日的考驗中,是血和淚洗盡了脆弱。文明的音響,在迷離之中斑駁凄涼。
三體讀后感篇八
個人的水平有限,所以也不敢妄評這本書怎么樣,今天就簡單分享一下我的腦洞吧!
書中描寫三體人的交流方式是腦電波交流,類似于心靈感應,彼此之間的思想透明,可謂是真正的“坦誠”了。這一點也頗為三體人在地球的擁護者所擔憂,而在漫長的歲月中,在人類文明的浸染之下,三體人也最終成長。
對三體人這種交流方式效率極高,當下我還十分羨慕,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不再是口不對心,不會再出現(xiàn)所謂誤會。感覺這就是哈貝馬斯所描述的烏托邦式的交流,然而這種理想竟是在科幻小說里,也不失為一種諷刺了。
人類的交流方法,用效率來評價是不恰當?shù)摹N矣X得人類的交流方法更適合用“浪漫”來描述。存在欺騙、存在隱瞞、存在誤會,但同時也存在“只可意會不可言說”的神秘、存在“高深流水”的默契。正因編碼與解碼所顯示的“不坦誠”,才讓知己相遇成為自古以來為人贊頌的美談。
作者在描述地球與三體文明達成暫時的和平,并且在三體的幫助下,地球的科技迅速發(fā)展,安逸的生活讓地球的社會崇尚女性的美,男子不再身強體壯,而是長發(fā)飄飄身材修長。
在看完這本書不久之后,恰好趕上一波新綜藝的大火,綜藝出道的選手們非常好看了,好看到可以說是雌雄莫辨了。我仿佛看到了書中描述的場景。讀后感網(wǎng)絡上有很多對于這種現(xiàn)象的批判。我們跳脫出這種個人喜好和這些公眾人物業(yè)務能力的問題上,這種批判顯示出一種對于性別的刻板印象,要求男人必須陽剛健碩,要求男性線條明朗。當一個人的性格與這種刻板印象不夠相符時,遭受非議甚至是暴力。不過我們的包容力和理解能力,讓我們對刻板印象的消解可以抱有一些希望。
書中構建的生存道德和人性道德被推到了宇宙的層面上,在極端的條件展現(xiàn)了兩種道德的不可調和性。三體與地球、程心和羅輯、維德都體現(xiàn)了這兩種道德的沖突。這是非常難以比較的,這種道德類型的沖突,在一個社會里是會同時出現(xiàn)的。太多人因為生存而無法善良,也有很多人因為善良貧苦一生。我們都不是偉人,無法要求一個基本生存受到嚴峻挑戰(zhàn)的人去把“同情”“博愛”“奉獻”當做人生的底線信條;同時也無法接受一個人因此而去傷害其他人?!笆ツ告弧痹谶@個時代被懟的無立錐之地,影視劇里有仇必報的主角比傻白甜更受歡迎。。。。。。我們比以往的任何時候都更能意識到善良也是需要條件的。
讀書有時候未必要學會些什么,享受才重要。
三體讀后感篇九
前段時間,剛讀完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全集,隨即看到《三體》獲得20xx年雨果獎的新聞。雨果獎素有"科幻界的諾貝爾獎"之稱,劉慈欣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亞洲人?!度w》講述了一名中國科學家偶然發(fā)現(xiàn)了外星文明"三體人"的存在后,地球文明在幾百年間與三體人的博弈斗爭史,以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存亡歷程,書中對社會學、哲學、宗教、人性以及愛情利用故事模式展示的淋漓盡致。
在《三體》中,人類的科技水平遠遠落后于三體文明,但是在一段歷史時期內,人類卻沉醉于取得的一點小成就中洋洋得意,結果在戰(zhàn)爭爆發(fā)時被三體人以絕對壓倒性的力量殲滅了幾乎全部軍事力量。人類的慘敗正是因為在春風得意之時忽視了危機的存在,即沒有做到居安思危。
《左傳》有云:"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這樣豐富的哲理,大到對國家,小到對個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警示和指導意義。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也不例外,必須要有一定的憂患意識,因為企業(yè)無論發(fā)展到什么階段都要對未來發(fā)展有風險意識的存在。反之,一個企業(yè)如果一味的沉溺于過去的成績和現(xiàn)在的繁榮之中,沒有憂患意識,對危機的逐漸形成麻木不仁,最后就會像"溫水煮青蛙"一樣,在安逸中死去。"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柯達公司的破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膠片年代,柯達公司達到了最鼎盛的發(fā)展期,全世界各個地方幾乎都有柯達洗印店,可是就因為公司的決策層對未來沒有前瞻性的思考,沒有憂患意識,認為數(shù)碼時代離我們很遠,沒有對企業(yè)進行變革和創(chuàng)新,結果一個昔日的商業(yè)帝國在瞬間就倒掉了。
危機管理并非只是企業(yè)最高管理層或某些職能部門,如安全部門、公關部門的事情,也應成為每個職能部門和每位員工共同面臨的課題。在最高管理層具備危機意識的基礎上,企業(yè)要善于將這種危機意識向所有的員工灌輸,使每位員工都具備居安思危的思想,提高員工對危機發(fā)生的警惕性。將危機管理落實到每位員工的實際行動中,企業(yè)才會做到防微杜漸、臨危不亂。華為總裁任正非在華為大發(fā)展時期卻寫出了著名的《華為的冬天》一文,"華為總會有冬天,準備好棉衣,比不準備好",用憂慮的口氣來告誡他的員工,華為可能馬上要進入冬天,以此來增加企業(yè)和員工的憂患意識。正是任正非居安思危的管理理念,才使華為度過了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成為了真正國際化的通信供應商。
在日常的工作中,當你想偷懶時或者正在偷懶時,當你把本該今天做完的事情拖到明天來做,當你有本該兌現(xiàn)的承諾卻假裝忘記或者不予理會,那么,你的危機也將會在這時悄悄的到來,這就是別人對你不信任的危機,對你不珍惜時間的行為的厭棄。一個人沒有危機感那就缺乏壓力,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沒有動力就離成功非常遙遠。危機感是前進的驅動器,是一個有進取心的人的動力源泉,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風向標。
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是國家發(fā)展、社會進步、企業(yè)繁榮、個人成長的一個重要的條件。居安思危,則昌則盛;反之,則衰則亡。能居安而思的人,是對生活有著深刻認識的智者,必然永遠走在時代前列,永遠是生活中的強者。
三體讀后感篇十
這個寒假里,我無意中讀到了一本名叫《三體》的科幻小說。從翻開的那一刻起,我就深深地感受到它的無窮魅力。
在《三體》中,我了解到“面壁者的計劃”、“破壁者的能力”、可展開到九維的質子、可讓人穿越時空的三體游戲、能秒殺100架宇宙飛船的水滴……每次看到這些不同于我平日里接觸的事物時,我都情不自禁地贊嘆,正是作者劉慈欣伯伯那寬廣的知識面、嚴謹?shù)目茖W理論基礎和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才使我這樣的小學生讀起這本《三體》來,也不會覺得枯燥乏味,反而妙趣橫生,攝人心魄。
聽說這本書是亞洲人首次獲得雨果獎的作品,這真是太了不起了!它講述了在我們地球上一個特殊的年代里,我國科技人員葉文潔一段悲涼的人生經(jīng)歷,使她心中一直存在著人性的“惡”,也使她對人類的本質徹底地失望。當她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外星信號后,她希望那個遙遠的“三體世界”可以來消滅掉地球上的“惡”,給地球帶來更好的文明。她本來堅信地球必須要等更強大的文明來拯救,可是當“三體世界”真正地來到地球后,帶來的卻只是毀滅和災難,這也給葉文潔帶來了一生的悔恨——原來在宇宙法則面前,人類是如此的脆弱渺小,然而即使是渺小的人類,依然千方百計地努力尋找能在宇宙里活下來的方法。
讀完《三體》,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應該始終謙虛謹慎,努力學習,發(fā)展自身,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如果發(fā)揚真善美,惡就會無隙可趁。萬一哪天,真有三體這樣的高級文明降臨,我們人類也不會惶恐無助,正如書中史強所說:“你看,那蝗蟲雖然不斷被人類消滅,但卻從不會真正消失”。
誰說不是呢?有限的生命盡頭是無限的宇宙。宇宙如此之大,未知的東西太多,即使渺小如我們,只要愿意,也可以探索出一個無限偉大的世界。
三體讀后感篇十一
接著前次看了《朝聞道》后,把劉慈欣在網(wǎng)上能找到的科幻小說都看了一次,《三體》也必然在其中了。
不用我來評論,《三體》真?zhèn)€世界觀設定的宏大與壯闊。從來沒想過,宇宙能如文章里所描述那般黑暗,又那般充滿了生命的生機。感覺,自己想象的界限,如同高中初次接觸科幻小說那時一般,被提升了很多。到處充滿了文明的宇宙,到處都在競爭的宇宙,到處都在算計的宇宙,象極了人類社會。只是,把人類競爭的舞臺擺到了整個宇宙,把國家或者人之間的距離也擴展到了幾十光年、甚至不同空間維度,把人類對地球的破環(huán)擴展了到了所有文明對宇宙資源的掠奪和破環(huán)。也許,結局里,那個宇宙十之八九的死亡,也會降臨在現(xiàn)實中的地球上吧。
所以,《三體》和劉慈欣以前的文章給我最大的不同,便是,在整整3冊書里,都能切實感受到人類對環(huán)境迫害的罪行,這些到都符合我一直都有的反人類的思想。
只是,即使描寫到了宇宙的終結,但在《朝聞道》里的問題,“宇宙的目的是什么?”,還是無法得到任何的提示。不過,對于每個人,答案也許都各不相同吧。只是,如果那么森黑的宇宙的話,總覺得,存在的沒有任何意義。
三體讀后感篇十二
第一部中人組成的計算機令人興奮,這之前我看了《編碼的奧秘》和一個《計算機組成原理》的公開課,覺得用人來實現(xiàn)基本電路太浪費了吧,但當有足夠數(shù)量的由人組成的部件后,整體產生的計算能力超出個體的簡單組合。查作者資料發(fā)現(xiàn)他原本是個電腦工程師,那這個念頭可能早扎在腦海了。
人類對于外太空滿懷好奇,希望在孤獨的宇宙中找到可交流的生命,而霍金曾警告不要去尋找外星人。《三體》中有一個黑森林理論,由兩個基本定理推得,宇宙像一個黑森林,不同的文明是提著槍的獵手,誰暴露了位置誰就被消滅。和霍金的警告雷同,不要去尋找外星人,暴露了地球的位置迎來的只會是災難。
三體人的技術水平能夠實現(xiàn)自身的脫水,以低耗度過不適合生存的時間。而后來的人類則可以依靠休眠系統(tǒng),沉睡百年后再醒來繼續(xù)生命。它們都給人很多想像,是另一種形式的時間旅行。
大腦被送進茫茫太空的云天明給了程心一顆星星和一個小宇宙,幾乎一生都獻給人類的面壁者羅輯最幸福時光是在小屋。在平均年齡150歲且可休眠的年代,生命是需要被重新定義的。不能說活的越長越好,得到的越多越好,一些東西恰是因為易逝易失而珍貴。
羅輯在后來的人類時代,被指責為魔鬼,因為他毀滅了一個星球和星球上可能存在的生命。在危機前,自顧不及,沒人怪他沒人提出異議。危機過后,開始譴責??傆X的劉慈欣是在隱射什么,但我舉不出事例。
威懾紀元,人類來到了偽娘時代,“男色”流行。這一段有點突兀,是一個突兀的預言么?哈哈,春哥在,這不會成真。
三體讀后感篇十三
讀了《三體》之后,我特震撼。無疑這是一本非常好的小說,從地球的危機寫起,讓人們從中感悟深思與獲得哲理。
三部《三體》都呈現(xiàn)出一些老套的結構。比如說,人類遇到了種.種危機。從最開始的發(fā)現(xiàn)三體人到最后太陽系二維化,宇宙歸零。但這些老套中卻含著不少新穎,蘊含種.種不稱心如意的事,人類只剩下最終兩人。這種.種跡象給讀者帶來一種錯覺,這不是小說而是事實。我的心總會隨著這些突如其來的變化和本該按套路發(fā)生的事發(fā)生巨大改變而跌宕起伏。
下面我就給諸君介紹一下整部《三體》。
《三體》講述的是,一個物理學家。不僅發(fā)現(xiàn)了三體人,還向他們發(fā)射信號,導致三體人大規(guī)模入侵地球。然而人們卻被蒙蔽在鼓里,直至21世紀才被人類發(fā)現(xiàn)。但知道真相的汪淼博士并不泄氣,還開懷大笑,為了人類文明更加努力研究新科技。
幾百年后,人類即將面臨世界末日。于是,啟動了神妙莫測的面壁計劃,以挽救人類未來。不過許多計劃過于極端:逃跑主義、同歸余盡、控制思想。等等。他們費盡心機,只不過希望人類在三體人面前有尊嚴地死去和為了人類文明種子的延續(xù)。
一百多年后決裁者移位,新任決裁者程心因母性的善良沒有啟用在黑暗深林中暴露位置的方法抗擊三體人,從而使三體人入侵地球獲得成功。在此之后,原本因和善而擔任決裁者的程心被世人罵作優(yōu)柔寡斷。
還有之前的自然選擇號為了人類文明有足夠燃料到達目的地,而殺害了周圍其他飛船。邏輯為了拯救人類,創(chuàng)造了在暗黑深林中暴露位置的方法,但因該方法過于殘忍,本人也受到人類審判。
在暗黑森林,人類是何等渺小,歌者的一張小紙片,就被太陽系兩維化,變成一個梵高手下的《星空》。
我想這本書的作者是想讓我們明白生存的重要性,更是要讓我們擁有時代憂患意識。
我們都是陰溝里的蟲子,但總得有人仰望星空。
有人說這篇小說過于單調,就像一條直線。我卻認為很好,這種單調充滿了科技化和神秘感。
老套的危機起伏有老套的好處,沒有經(jīng)歷困難與磨難又怎么成長。
給歲月以文明,給時光以生命。
讀到這里,我情不自禁感嘆起汪博士的樂觀執(zhí)著和對他的崇高敬意。面對如此大的'危機,卻臨危不亂,值得我們學習。
最終,邏輯使用在黑暗深林中暴露位置的方法,以暗黑森林威脅迫使三體人撤退。
我在此悄然感嘆,人類的自私自利。
這也引發(fā)了我的深思,我想這就是不同時代,所產生的不同思想與價值觀。
生存本身就沒有對錯,只要能活下來,便是真理。我們的祖先從食物鏈中脫穎而出,不是為了讓我們安逸的享受,而是創(chuàng)造出許多有利條件讓我們更好地生存。
三體讀后感篇十四
三體iii中的人物,最主要的有三個:救世者云天明,滅世者程心,悲劇男維德。三體人智子和面壁者執(zhí)劍人羅輯也很重要,但對于劇情的推動其實助力不大,aa和關一帆相對來說更次要一點。
救世者云天明雖然出場不多,但卻讓人印象深刻。
最初的白血病患者,靠著自己的洞見幫助同學發(fā)財,然后得到回報,并且送給程心一顆星星。這樣的開場是極其驚艷的。而后,當人類失去希望的時候,云天明又以自己的智慧送來希望。并在最后,送給程心一個宇宙。如果沒有云天明,就不會有程心后來的一切,人類的歷史也將發(fā)生重大的變化——而云天明為程心所作的一切的出發(fā)點,就是他愛程心。而同樣是愛,在滅世者程心這里,卻遭遇了截然不同的命運。程心的思路歷程其實很有意思。
在pia的時候,程心只是出于要完成任務,選擇了云天明(的腦子)來進行解體計劃,這個時候的程心心中并沒有那些愛——沒有對云天明的小愛,也沒有對人類的那種大愛。如果她當時就有的話,維德的計劃當時就被她否決了,雖然她沒有能力去阻止維德。
可見,就是因為她發(fā)現(xiàn)了云天明對她的愛,以及發(fā)現(xiàn)了維德的不擇手段導致云天明只剩一個腦子的生存方式,激發(fā)了她對云天明的小艾和對人類的大愛——后者就是一切災難的根源。
在被激發(fā)出那種大愛以后,程心在面對剩下幾名執(zhí)劍人候選人的時候,決定要和他們走不一樣的路,要用慈母一般的愛來愛這個世界。但,在殘酷的宇宙和現(xiàn)實面前,這種童話一般的大愛卻只能導致毀滅,而且兩次都導致了毀滅。
正的希望,但最后還是因為程心而破滅了——這里,我甚至猜測維德其實早就知道了結果,但還是堅持研究曲率引擎,因為這樣才能有希望,在程心的破壞下繼續(xù)留有希望。
維德的一句話可以說是整部書絕大部分內容的概括: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野性,失去一切。
而智子的話就是對這句話的補充:
宇宙不是童話。
三體人智子,后半段只是一個信息提供者,前半段則告訴人們:人要有尊嚴得活著,以及,宇宙不是童話。
羅輯,在后半段也是一個信息提供者,前半段的形象則和程心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aa,其實主要就是個輔助。而且作為學生的aa,在一開始的形象都是一個大孩子(一直到行星防御理事會云天明的信息的時候也依然很孩子氣),但到了假警報的時候卻突然變了個樣子,果敢狠心,而且居然還會狙擊……這個變化有點突兀。
關一帆,純粹是提供情報來的。
除了三位主要認為,劉慈欣筆下的人類社會也很有意思。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xiàn)象,那就是威懾紀元以前,人類還是有男有女的,雖然走過了恐慌和自傲,但依然保持著野性;而到了威懾紀元,也許是因為三體人乖乖地授予科技,人類生活極度美好,簡直就是烏托邦,導致這個時期的人類社會普遍沒有了野性,而且此時沒有男女分別;直到最后的掩體紀元,男人才重新出現(xiàn)。
這個過程讓我想到了這么一個生物現(xiàn)象:許多微生物(包括一些動物,比如某些青蛙)都是單性的,通過孢子等手段繁衍后代;而當它們所生存的環(huán)境惡劣到一定程度時候,才會出現(xiàn)雄性,此時整個種群才會充滿活性,同時充滿斗爭和殺戮。
這像極了上述小說中的人類社會,或者說,小說中的人類社會像極了這些微生物。
安逸之下,男性會消失,更重要的是,種群的活力與斗爭心會消失。想到當下的四個現(xiàn)代化:男性女性化,女性寵物話,寵物貴族化,貴族沒文化。這是在讓人感到擔憂。
同時,文中人類社會在大移民、假警報、二維化這三件大事情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種種劣根性,其實很發(fā)人深思——事實上,這比小說的終極命題更加讓人深思。畢竟,后者是一千個人一千個哈姆雷特,劉慈欣的想法不見得就更有道理(我自己去年五月份寫畢業(yè)論文的空閑時寫的科幻小說里更加變態(tài)),而且這種虛無縹緲的宇宙終極思考除了能讓人在賣弄風騷的時候顯得更騷一點以外,沒有什么實際的思考價值,但前者卻是實實在在的。所以,對于整本小說里人類社會的描寫,其實最讓我感興趣。
再來一個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三體人對地球文化的崇拜。這在我看來,如果不是三體人有意麻痹地球人,那就是不合理的。
事實上,深入一點,三體世界是充滿了隨機的災難、對大自然狂暴力量的完全逆來順受、對美好自然環(huán)境的迫切渴望這三大元素的,而我們知道,文化的形成從最根源的源頭出發(fā),就是自然崇拜。在文明進程中,自然崇拜會被拋棄,但是以自然崇拜為起源的文明與文化中必然會留下自然的烙印。所以三體世界的審美標準應該會比地球更極端,因為他們的生存環(huán)境更極端。而且,就好比人類的文化中所推崇的普世價值,三體也會有他們的普世價值,這普世價值很明顯會和地球不同。地球的自然資源相對來說是充沛的(整體上說直到近代才開始顯示出一定程度的捉襟見肘),離開一個社會體系以后,依然會有足夠的土地、生物資源來進行一定程度的自給自足(當然,這點并不和文明進程中的多種文明為了資源而沖突導致相互廝殺矛盾),所以才會提倡自由、民主、公正(事實上這也是對前面所述的廝殺的一種反思,以及源自這種反思的一種渴望)。在三體世界,資源如此缺乏,環(huán)境如此惡劣,無法想象自由、民主、公正這種普世價值會在他們的土地上得到追捧與信仰。
雖然,你可以說他們這么缺少資源,所以才更渴望我們的普世價值,但這個結論的得出是站在地球人的角度得到的。從三體人出發(fā)來考慮的話,他們根本不會認為我們的普世價值是對的而他們的價值觀是錯的——相反,他們反而會認為為什么要民主為什么要自由?這不是對資源利用以及能力開發(fā)的一種極大浪費嗎?他們不會認為他們的價值觀錯,而會認為我們的價值觀有問題。
兩種不同文明的普世價值的對與錯,不是我們可以說了算的。因而,說三體人會推崇我們的文化,是沒道理的。
可以看看印度的種姓制度,它的消失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2019年就搞定的。也可以參考在中國大陸上的發(fā)展與傳播,這也是一個世紀跨度的課題。
因而,無論從什么角度來看,認為三體人會推崇地球文化,而且還這么快就推崇,都是不合理的。
更何況,極端一點,如果在這2019年里面來一次需要全星球脫水的恒星災害,這種文化潮流立刻就會被打回原形。畢竟,三體本土文化才是三體人發(fā)展的土壤,換一盆土,結果基本就是一句中國老話:樹挪死,人挪活——而在文化對文明發(fā)展的問題上,顯然不存在“人”這種可能性。
三體讀后感篇十五
作為一個三體教教徒,我剛剛看《三體》的時候根本不能理解這些理論,像宇宙社會學公理啊,黑暗森林法則之類的,但就在我看到20xx年上半年的一條新聞時恍然大悟:地球收到了來自天鵝座的一條消息。我突然想起來大劉提出的黑暗森林法則: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于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fā)出一點兒聲音。他必須小心,因為森林中到處都有和他一樣帶槍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fā)現(xiàn)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情——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恒的威脅,所有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我給你們解釋一下,這段話意思就是說宇宙廣袤無垠,到處都是危機四伏,每一處都可能藏著一個殺手,你們要做好隨時戰(zhàn)斗的準備,如果你被人發(fā)現(xiàn)或者你發(fā)現(xiàn)了別人,你只能做一件事情,不是和他去交流,而是殺了他,這片森林中沒有朋友伙伴可言,只有赤裸裸的生存關系,就像《全球高考》中寫的:及格就是活命。
人類的貪婪是無止境的,所以地球很快會枯竭,人類醒悟得太晚了,20xx年的夏季最高溫在非洲的死亡谷有81℃,就連在北半球中緯度的加拿大最高溫也有42℃,這代表著什么,溫室效應,冰川將會融化,人類遲早會死于全球性的海嘯,因為冰川融化成水,海平面上升了,多余的水往哪去呢?肯定只能上岸了。
《三體》中還有一段話很有名:把海弄干的魚不在,把海弄干的魚在海干前上了陸地,從一個黑暗森林奔向另一個黑暗森林,魚上了岸,也就不再是魚。這段話把地球比作海,把讓地球資源枯竭的人類比作魚,海干了,魚在海干前去了別的海,從一個星球到另外的星球,他們尋找著能夠生存的家園,人類離開了地球,也就不再是人類,叫“非人”。
但離開了地球就意味著離開了黑暗森林了嗎?不,我們永遠逃不出這片黑暗森林,我們必須直面死亡,死亡是一座永遠亮著的燈塔,無論我們向哪,最終都會向它的方向前進,一切都會逝去,只有死神永生。黑暗森林法則一直存在,我們必須直面死亡。
三體讀后感篇十六
看過《三體》的朋友都知道小說中有一群反人類的三體粉絲們成立了地球三體組織(eto),并將總部設置在一艘名為“審判日”號的大船上。但是后來這艘船在“古箏行動”中被聯(lián)合國部隊摧毀,頭領伊文斯與船同沒。
那么就讓小新在這為您傳到授業(yè)解惑一下……。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羅輯悟出的黑暗森林法則,是受到了葉文潔的啟發(fā),最基本的公理部分和最關鍵的兩個概念“技術爆炸”和“猜疑鏈”都是葉文潔告訴羅輯的。能迅速的說出整個黑暗森林法則的理論基礎,說明葉文潔是把整件事想清楚了的。
三體讀后感篇十七
就這樣完了,戛然而止,意猶未盡,不知道人類未來的文明會遭遇到什么,未知才會無畏嘛,怕什么呢?很少看科幻小說,一看到偏理論的就想棄了,看著實在有些艱澀,好在后來小說情節(jié)到了高潮,興致上來,還是讀下去了。
這本書給了我太多的震撼。
“生存是其他一切的前提”這就是文明的游戲規(guī)則,首先要保證的是人類生存和他們舒適的生活,其余都是第二位的。為了保證自己的生存,就得迅速消滅潛在敵人,你必須時刻警惕別人的野心,隱蔽自己,消滅對手,誰暴露了,誰就是獵物。所以與美好的愿望相反,先進的外星文明,不一定具備與之相匹配的道德準則,面對人類自身文明的內部矛盾,奢求外星文明解決是治標不治本的,人類不可能作為一個整體與外星文明接觸,在后來三體文明也說明了自身文化的短板,總之解鈴還須系鈴人啊。
人性終究沒有變化,無論在何處地球和其他恒行星以及宇宙,關于極端主義和責任感以及愛……永遠是存在的。僅以讀者角度來看,我們并不能真實的知道自己在同樣的情況下,會做出哪種決定,尊重你也尊重自身。
還有很多瞬間的感受未來得及記下就消散了,如夢初醒,煙消云散,留下不少驚嘆。
三體讀后感篇十八
他說,這是個好時光,很適合回憶。
看科幻的同學很幸福,因為有人帶著你讓你看見了看不到的東西。我們的想象就在星空宇宙間穿行,而大劉絕對是個中好手。我個人偏愛太空歌劇,所以喜歡大劉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宏大敘事給心靈帶來的震撼感可以讓人暫時放下周圍那些困擾你的雜事,讓想象飛一會兒。我還記得好多年前看完克拉克的《童年的終結》時心里巨大的滿足和震撼,抬起頭來仰望蒼穹,覺得不再茫然。雖然這個效應不能維持特別久,但是你總歸知道,這世界是那么廣博,有那么多有趣的事情。
大劉的人物一向被人詬病,這次的程心不喜歡的也很多。但這絕對是大劉塑造的讓人印象最深刻的人物,以前的那些故事,宏大的點子吸引了全部的注意力,人物往往不那么引人注目,除了鐵打的丁儀由于出鏡率讓人記住,更多的人只是一張臉譜。而看完三體3之后會忘記云天明和程心的估計很少吧。三體2有好幾年了,黑暗森林這個故事盤繞在腦海里揮散不去,但是羅輯和章北海干了些什么我真不太記得了。莊顏倒是記得,因為她太假了……而程心,喜歡也好討厭也好,你不會忘記她。而大劉的意圖本身,似乎是想批評這種惹人生厭的母性和愛的光輝的……作為技術理性派,很多時候利益最大化是自然而然的選擇。既然宇宙本身這么黑暗,為什么還要用蒼白的愛來對待。
程心這個人有意思,她是理工科女博士,按說科學和技術的理性系統(tǒng)訓練不至于讓她做出這么圣母的行為。很多時候她不是想不通,她是不愿意去想。擺出了驕傲的姿態(tài)占據(jù)了道德的制高點,然后把責任都撂在了別人的肩上。而她的選擇就是冬眠。不管她用怎樣殘酷的方法(繼續(xù)活下去)懲罰自己,似乎都消滅不了讀者的怨氣?;钕氯ビ衷趺词菓土P,她經(jīng)歷這這么多,跨越了那么久遠的年代,看見了所有人看不見的東西,跟這些相比,心靈遭受折磨也值得啊。誰沒有折磨,但不是人人都有她這么幸運。
可以看出大劉是比較傾向精英化,對民意的解讀很有趣,并且毫不意外的,很真實,這是書中的黑色幽默。
而三體3最偉大的那兩萬字,由于我看之前期待過高,反而沒有取得預期的巨大高潮。high當然是一定的,但是沒有到達頂峰。我想我們看科幻這么多年,所有的鋪墊都有了,對于宇宙定律的玩弄的戰(zhàn)爭,不至于讓我太過驚訝。我的腦海中一遍遍浮現(xiàn)這所有的空間2維化得場景,這就是太陽系最后壯麗的悲歌。這種死法慘烈而艷麗又充滿了藝術感,也許對太陽系未必不是好結局。我以前一直以為,文明進化后,會是思維抽象化去實體化,整體合一,就看見思維游蕩在宇宙間,而三體系列說出了殘忍的事實,物質有限,總量一定,所以一定會有戰(zhàn)爭。那黑暗森林就是看起來如此真實的法則。那么就在這些爭斗中,看著宇宙一維一維的塌落,再牛逼再廣博的空間,是不是還是逃不出黑暗?生存是太迫切的需求了,沒有任何人性可以繞開這一點。
感謝大劉,讓我的腦子暫時又開放了一會兒。我常常想,有著這么宏大的想象,這么磅礴的理想,為什么生活還是顯得如此苦逼?在宇宙面前,在時空面前,我們都是螻蟻。不管怎么樣,你總有時間抬頭看看星星。
三體讀后感篇十九
這是一個系列的書,但我只看過其中兩本,下文就簡單寫成是一本書吧。
這是一本基石系列的科幻小說,在看這本書以前,科幻系列的作品給我的感覺一直很糟糕。我對它的印象即是激光槍,離子炮,星際飛船的堆積,某種意義上,就是一個過時想象力的垃圾箱。但是,這一本書改變了我的看法。
我看這本書本是因為“大眾輿論”,在大家的一致認可下,它是一本極其牛叉的書,我翻開了這本書,并立刻就為之著迷,看完之后,果然所言不虛。
不同于一般小說的主角鮮明,而主角的性格也是明確的。這本書的它雖然刻畫人物具體入微,但是這本書凸顯的卻并不是主角,更加令人驚詫的是,第一部中的主角更大意義上只是一個線索,用以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而相對的,這本書中許多人物卻又享受了主角的待遇,反應了作者的思考以及對人性的推敲。葉文潔以及傾向三體文明的人代表對人的思考,羅輯代表了人的成長,另外三個面壁者代表著人的掙扎,會議參與者代表著人的矛盾,那些民眾則代表著人的愚蠢。這是一本小說,它不可能像哲學書一樣代替你去思考,但它卻能引領你去思考,思考人性的最深處。一如第二部中對一部偉大作品的說明,這本書的人物與其說是作者構建的,不如說是作者養(yǎng)育的,最終他們在故事中活了出來,演繹了自己的精彩,這是它的魅力之一。
而另一大魅力則在于這本書的底蘊,就表面上,就能把它與一般的科幻小說分離開。它里面有著真實不虛的知識。例如,農場主理論,粒子的多維度展開,分子間強作用力的利用,有的是人類已經(jīng)知曉的理論知識,有些是暫時停留于理論但有其根據(jù)的想法。從其中,我們可以了解到一些知識。而更為重要的是,這些知識填充了這本書,更增添了它的真實性,就像,作者從不遠的未來走來,為我們繪制了這一人類奮斗的史詩。
同樣的,這本書的結構也可圈可點,它描繪的是兩個文明的斗爭,在這樣宏偉的藍圖下,它極大的筆墨卻都用于描繪那樣幾個人,在深入人性思考的同時,它又將這樣一個史詩展現(xiàn)在了人們的面前,令人不得不稱贊作者的能力。
而作為一個小說,最重要最吸引人的地方,無疑是它的故事了。三體文化,智子封鎖,黑暗森林,面壁計劃,一個個都在向我們展現(xiàn)作者豐富的想象力。作者在將作品基調放在科幻上,而又努力將這一個故事如此真實化的同時,竟能有如此的精妙絕倫的聯(lián)想,實在令嘆為觀止。
而這本書最終又回到了人類最大的母題上,即是愛。一如三體文明信號的接收員和羅輯在結尾處的對話。宇宙即使一個巨大的黑暗森林,暗暗的天幕,無窮無盡的夜,以及風中血腥的氣息。這個森林中唯一的希望即是愛,它是刺破天穹的光,它是燎原的火心,它是上帝的福音。這本書直到最后,人性回歸,愛才突顯,但這并不影響對讀者的震撼效果。相較之《簡愛》《傲慢與偏見》中的男女之情,相較之歷史中岳飛,文天祥,于謙的國家大愛。這愛要更為宏大,也更加具有力量。它反應的是生靈的大愛,體現(xiàn)的是拯救世界的力量。
如果有時間,請看一下這一本書,如果沒時間,請抽出時間看這一本書。believeitornot,作為中國的科幻巨制,這本書值得一讀。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2254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