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xù)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當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讀后感的時候卻不知道該怎么下筆嗎?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朝花夕拾》讀后感1000篇一
在書中,我了解到許多魯迅童年的事情。魯迅的家里豐衣足食,不被生活瑣事所困擾,所以他的童年是很幸福的。他可以進入三味書屋里讀書,他還可以和同伴們一起在那里玩耍,一切都那樣美好。但是在魯迅的家中突然發(fā)生了一場決定他命運的風暴,魯迅也因此四處漂泊。但是魯迅并沒有被這次的災(zāi)難所擊倒,他開始四處求學(xué)。在這篇文章中就有很多表現(xiàn)出魯迅的情感的文章。
《朝花夕拾》中有許多魯迅親身經(jīng)歷過的事情,比如《二十四孝圖》中魯迅就以自己來刻畫了人物的形象。因為魯迅童年時酷愛畫畫,當收到長輩送給他的《二十四孝圖》時,本來高興極了,接著就是掃興和反感,所以他也借著這篇文章寫出了自己的反感和厭惡的事。文中還有的是以講故事的方式來說出自己想說的事,比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狗,貓,鼠》就用辛辣的筆調(diào)諷刺了“現(xiàn)代評論派”的“媚態(tài)的貓”式的嘴臉?!稄陌俨輬@到三味書屋》里既寫了百草園里景色的優(yōu)美,也寫出了在美好的景物的背后的丑惡的嘴臉。總之,《朝花夕拾》是一本內(nèi)容豐富的散文集,作者在以兒童的眼光追憶往昔的同時,又以成年人的眼光來做出新的評論。
《朝花夕拾》中還附有《吶喊》的幾篇文章?!秴群啊分嘘U述了舊社會的種種事件?!犊袢巳沼洝分袑懥艘粋€狂人收到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束縛和壓迫,造成了對社會的恐怖心理。他認定現(xiàn)實是一個吃人的世界,所有的人都用異樣的眼光看著他,深知,他覺得自己的哥哥要吃掉自己。小說揭露了封建禮教在仁義道德下掩蓋的吃人本質(zhì),諷刺了封建制度的腐敗。
魯迅的小說,令人耳目一新,給我們多方面的藝術(shù)享受,令人常讀常新。他的語言純凈,簡潔,生動,富有藝術(shù)表現(xiàn)力,我希望以后還可以多讀一些他的作品。
《朝花夕拾》讀后感1000篇二
我此時正拿著《朝花夕拾》這本書回味著,它依稀帶我回到了民國時代。我站在喧鬧的街上,突然一輛馬車從我身邊飛馳而過,泥水濺了我一身。哎!那不是陳蓮河先生嗎?滿臉的“義正詞嚴”,聽說現(xiàn)在正與西醫(yī)搏斗呢!看到他的人,臉色卻各自不同。有的充滿敬畏,有的懷恨在心,有的卻羨慕他的名利與地位。
繼續(xù)往前走,看到了那“精明”的衍太太,她已是祖母了,看著小孫兒和人家孩子比賽打旋子,眼看要輸,衍太太一記“繡花腿”把別人家孩子的旋子給鉤倒了。由于沒法分辨,只好平局。衍太太太好強了,要她的孫兒輸,她總是不肯的。
到了一家酒店。我準備歇歇腳,卻發(fā)現(xiàn)了孔乙己正在店里喝酒,身上仍舊穿著破舊不堪的長衫。掌柜和“短衫”都在笑他,他正紅著臉,說著一堆讓人聽不懂的話為自己辯解??滓壹哼€沒為自己辯解完,孩童們便一擁纏上了他,爭著要吃茴香豆。他只得給了幾顆,又怕自己喝酒時不夠,顯得好無奈。
繼續(xù)前行,終于到達了目的地——三味書屋。我悄悄走進去看,壽鏡吾正捧著古書搖頭晃腦地讀得如醉如癡。孩子們卻在描圖畫,玩捉來的螞蚱,弄得課堂好不熱鬧。孩子們的吵鬧聲終于打斷了先生讀書,先生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學(xué)生竟然在課堂上調(diào)皮搗蛋而不好好讀圣賢書,他怒斥著吹須瞪眼,調(diào)皮的孩子們這才回到座位上裝模作樣開始讀書……
《朝花夕拾》這本書帶我遨游了魯迅先生整個的精神世界。讓我看到了許多從清朝到民國期間的事情。猶如親眼目睹了社會的各種黑暗:邪惡勢力壓迫“低等人”,還有因千年封建思想的熏染而被禁錮的人們,也看到了知識分子為中國的存亡而做出的貢獻和犧牲。我深深感受到了近代人民的痛苦和自己生活的幸福。這使我深刻意識到只有祖國富強了,人民才能有安定的幸福生活。
魯迅先生的這本書同時激勵我們:一定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只有這樣才能讓祖國富有強大,祖國才能永遠在世界之林屹立于不敗之地!
《朝花夕拾》讀后感1000篇三
暑假期間,我讀了魯迅的文章《朝花夕拾》,似乎我又回到了童年。
我簡單介紹一下魯迅,魯迅(1881—1936),是偉大的文學(xué)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魯迅一生寫了大量的文章,如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孔已己》《藥》《阿q正傳》等,并撰寫了大量的雜文和散文,批判舊思想,舊道德,成為新文化運動的倡導(dǎo)者之一。
《朝花夕拾》是魯迅1926年所作的回憶散文集,全書共十篇文章,前七篇記述了魯迅兒時在故鄉(xiāng)的生活片段,也讓我們了解少年時的魯迅,后三篇是描寫魯迅離開家鄉(xiāng)到南京和日本求學(xué)的一段經(jīng)歷,描寫了一些另人難忘的人和事,反映了社會斗爭痕跡。語言清新樸實,而且親切感人,是現(xiàn)代回憶散文的典范之作。
讀 著讀著,我們仿佛看見了幼年的魯迅趁大人不注意鉆進了百草園,與昆蟲為伴,讀著讀著,仿佛聽見保姆阿長在講故事,因而非常害怕百草園中的那條赤練蛇。一切的感受都是那么天真浪漫,令人回味,也許是引起了我的共鳴吧!真不懂自己怎么會那么喜歡《朝花夕拾》,也許是因為作者是以一個孩子的眼光在看世界吧!
魯迅在文章中熱愛自然,向往自由的那股熱情,希望能夠自由自由在的生活,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不希望整日被父母,家奴管束著,這正是兒時所持有的,曾幾何時,我已離童年很遠了,進入了青春期。每天都在忙忙碌碌的學(xué)習(xí)中,學(xué)習(xí)的壓力,父母的嘮叨,生活似乎沒有了樂趣,但是,當自己靜下心來的時候,就會回憶起童年的快樂生活:與伙伴們光著腳丫在雨水中嬉戲,和小朋友們在操場上玩老鷹捉小雞,假日里和父母在公園里放風箏······
童年生活漸漸遠去,留下的只是些散瑣記憶,到不如去讀讀魯迅的《朝花夕拾》,去體會那個不同年代的童年,同學(xué)們讓我們一起為了自由去放飛理想吧!
《朝花夕拾》讀后感1000篇四
課本里經(jīng)常出現(xiàn)魯迅先生的文章,它們都出自《朝花夕拾》這本散文集,所以這個暑假我讀了這本書。
《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就是作者追懷青年時代的往事的收錄。既描述了他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和對師友的懷念,又真實地書寫了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前后作者從農(nóng)村到城鎮(zhèn)、從家庭到社會、從國內(nèi)到國外所經(jīng)歷的種種生活。也寫了許多關(guān)于兒童時代的趣事。魯迅先生小時候的生活,仿佛與我們此刻的生活有些不一樣。魯迅在自家的百草園中與昆蟲做伴,上學(xué)后在書塾的后院里嬉戲,這讓我們也能從中體會到當時生活的歡樂
《朝花夕拾》中,給我影響很深的是《阿長與〈山海經(jīng)〉》這篇文章。阿長是魯迅家給他請的保姆,這個鄉(xiāng)下人的要求很多,生活很不檢點:總之在私底下對別人指指點點;給魯迅講長毛的故事來嚇唬他;還害死了魯迅的隱鼠;睡覺擺人字形,差不多要要霸占整張床鋪……但就是這樣的阿長卻給魯迅買了他最想要的《山海經(jīng)》,滿足了他的愿望。
這本書她甚至不認得是什么名字,卻趁回家的時候買了。這使魯迅對她的不滿全都消除了。因為長媽媽這顆未被舊道德泯滅的愛心,使作者憶起她,追念她,委實不易。魯迅寫了這篇文章,表達出自我對阿長的感激與懷念。
一個孩子因為一本書就滿足了,他的這份童心與天真在此刻可能很少見了。此刻的孩子們不知什么時候變得很成熟,成人的世界吞噬了他們。父母的職位,家庭的富裕程度成了他們炫耀的資本??吹絼e人有好東西而自我沒有,就會向父母伸手要,好與別人攀比。每周的零花錢一個比一個多,花起錢來絕不遲疑……這些孩子們卻沒有想過父母賺錢是多么的不容易,每周的零花錢是父母在崗位上辛苦工作的來的。我們要做的是關(guān)心父母,而不是向他們索要東西。當我們換位思考時,會發(fā)現(xiàn)自我做了多么不該做的事啊。
所以我們還是保留一份童真,不與別人攀比,做好自我該做的事,我們童年的回憶將會是完美歡樂的。
《朝花夕拾》讀后感1000篇五
翻開《朝花夕拾》這本書的目錄時,使我產(chǎn)生聯(lián)想的并不是狗·貓·鼠這個小說的題目,而是一個非常樸實的名字——阿長,我對她產(chǎn)生了的興趣。在沒翻開故事前,我覺得這個名字的主人應(yīng)該是一位溫柔、賢惠且是小鳥依人的女孩,可是,讀了這篇文章,卻是一個嘮嘮叨叨,有著古怪禮節(jié),招人煩的老媽媽。
這篇文章講的是魯迅對兒時保姆的回憶。作者煩厭長媽媽,然后敬重長媽媽。她是一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但是在故事的最后,魯迅卻對她產(chǎn)生了敬意,因為阿長幫他買到了《山海經(jīng)》,魯迅便不計前嫌,且因此十分感動呢。
我覺得長媽媽是一個好人,雖然她的睡相很難看喜歡切切察察。在文中給我的初印象:長媽媽是一位粗人,沒有文化。但是在故事后面,她卻送了魯迅4本他夢寐以求的繪圖的《山海經(jīng)》,畫著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三腳的鳥,生著翅膀的人,沒有頭而以兩乳當作眼睛的怪物……長媽媽是一位心地善良,十分愛孩子的人,希望給予魯迅快樂,給他講故事。長媽媽講到她們一排女人脫了褲子,竟能阻止“外面的大炮”“放不出來”時,“我”“不能不驚異”,“不料她還有這樣偉大的神力”。因為長媽媽具有“偉大的神力”而對長媽媽產(chǎn)生“空前的敬意”。
隱鼠是魯迅小時侯非常喜歡的一種小老鼠,一天,他發(fā)現(xiàn)隱鼠不見了,長媽媽告訴他,“隱鼠是昨天晚上被貓吃去了!”于是,“我”就從此痛恨起貓來,后來,“我”竟偶然得到一個意外的消息:那隱鼠其實并非被貓所害,倒是它緣著長媽媽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腳踏死了。從此“我”就特別記恨長媽媽,對長媽媽的所言所為也就特別厭煩。
這一篇散文里,魯迅曾懷著真摯的感情為長媽媽呼喚:“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懷里永安他的魂靈!”顯露了魯迅這種深深的懷念、尊敬之情。
《朝花夕拾》讀后感1000篇六
有一位作家在中國歷史最黑暗,思想最愚昧的時候用他的一支筆喚醒無數(shù)人,奠定了中國白話文文學(xué)的基礎(chǔ)。他就是被稱為民族魂的魯迅。
他之所以被稱為民族魂不單單是因為他引領(lǐng)無數(shù)中國人走出愚昧,喚醒他們的意識,也因為他的精神,品質(zhì)被后人稱道。所以有一位詩人說過“有些人死了,可他還活著”。從他的文章里可以看到當時社會的動蕩,思想的封閉。
在《二十四孝圖》這篇文章中不難看出,里面有關(guān)于一些孝道故事,作者用小時候的視角批判了這種違背人性的孝道故事毒害兒童的后果。作者著重分析了“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故事,寫法上也詳略得當。從《貓鼠狗》中也可以看到作者表面上寫自己討厭貓的原因,實際上是寫像貓一樣的人,作者諷刺,批判他們的行為,從中也可以看到當時的歷史背景。所以也有人評價《朝花夕拾》是一部當時的歷史百科。
還有很多故事,如:《瑣記》衍太太心術(shù)不正,慫恿魯迅干壞事,事后裝好人到處亂說話,《五猖會》中魯迅興高采烈地去看戲,卻被父親叫來背書,還有《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魯迅兒時在家門后園觀察生物再到壽鏡吾先生的私塾就讀。這些都是魯迅童年所經(jīng)歷的一些事。還有《父親的病》,《藤野先生》,《范愛農(nóng)》,都是魯迅以青年的視角寫的:《父親的病》中作者壓抑住內(nèi)心的憤怒,用諷刺的寫法批評當時的江湖騙子,騙錢而忽視人命,《藤野先生》中作者在日本學(xué)醫(yī)卻遭到歧視,文中寫了作者棄醫(yī)從文的原因和贊美藤野先生沒有民族偏見的品質(zhì)。這些文章中有批評有贊美,展現(xiàn)出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葉圣陶曾說過:“與其說魯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說魯迅先生的精神正在發(fā)芽滋長?!?/p>
《朝花夕拾》是魯迅回憶一些往事的散文集,里面內(nèi)容豐富,不僅有一些魯迅的往事回憶,也有他對當時社會的不滿。這就是我對《朝花夕拾》的一些感受,希望你們也喜歡這本書。
《朝花夕拾》讀后感1000篇七
在看了《朝花夕拾》之后,我對當時的舊社會有了新的認識,我也認識了一個真魯迅。
魯迅,他棄醫(yī)從文,因為他知道,學(xué)醫(yī)只能治好他們身體上的病,不能改變舊社會的人的落后,迷信的思想,所以他選擇了從文,《朝花夕拾》便是魯迅的代表作之一。
在《朝花夕拾》一書中,衍太太這個人物也多次出現(xiàn)?!冬嵱洝芬晃闹杏羞@樣幾句話:“假如頭上碰得腫了一大塊的時候,去尋母親罷,好的是罵一通,再給擦一點藥;壞的是沒有藥擦,還添幾個栗鑿和一通罵。衍太太卻決不埋怨,立刻給你燒酒調(diào)了水粉,搽在疙瘩上,說這不但止痛,將來還沒有瘢痕。”衍太太看似十分好心,可燒酒是烈性的,不但不能治傷,還會使傷更重。衍太太還教小魯迅偷東西來賣錢:“也許你沒有留心。到大廚的抽屜里,角角落落去尋去,總可以尋出一點珠子這類東西……”
與衍太太形成對比的人物,正是魯迅的保姆——長媽媽。當小魯迅想要一本《山海經(jīng)》時,長媽媽看似不在乎,卻已經(jīng)牢記于心了。過了十天或一個月。長媽媽便把《山海經(jīng)》買來了。你可能會認為沒什么大不了的??墒情L媽媽不識字,把《山海經(jīng)》讀成了“三哼經(jīng)”,這肯定會造成一定的麻煩。而且,當時正值過年,店鋪都關(guān)門了,想要去買“三哼經(jīng)”,必須要敲一敲書店的門……可見長媽媽是多么疼愛小魯迅??!
但在書中,魯迅本人并沒有直接寫出衍太太與長媽媽的性格特點,還用了相反的語句來描寫她們。在描寫衍太太時,作者魯迅先生仿佛在贊揚衍太太的好,實際上他卻用了諷刺的手法,寫出了衍太太的自私、虛偽。而在寫長媽媽,看似在寫她的不好:睡覺擺成“大”字形,迷信……實際上,作者通過描寫,長媽媽的“不好”,寫出了長媽媽對自己的照顧,這也是本書的亮點之一。
魯迅筆下的《朝花夕拾》讓我仿佛回到了那個年代,看到了他身旁的善與惡……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231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