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推實戰(zhàn)心得體會(五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2-03 15:21:37
培推實戰(zhàn)心得體會(五篇)
時間:2023-02-03 15:21:37     小編:zdfb

學習中的快樂,產生于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歡學習的,只是學習的方法和內容不同而已。心得體會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我?guī)痛蠹艺淼淖钚滦牡皿w會范文大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培推實戰(zhàn)心得體會篇一

1通過深入各實習崗位進行綜合性的實習,將所學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運用于實踐之中,將所學的知識轉化為能力,培養(yǎng)實際工作能力、科研能力。

2掌握現代生物技術手段與運用能力,訓練實際操作技能。

3了解校外科研機構的實際工作情況,尤其是與所學專業(yè)相關的學科如生物學、化學、醫(yī)學、藥學等學科的研究情況和前沿狀況。

4從實際出發(fā),檢驗自己在態(tài)度、知識、能力、技能等四項指標方面所達到的程度。

[實習時間]

20_

[實習地點]

中國科學院_植物研究所

[實習內容]

1、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組培室

2、標本的采集、制作、鑒定、保藏技術---------標本館內

3、植物分類、引種、栽培、鑒定、管理---------植物園內的苗圃基地

4、植物化學方面的研究-------------植物化學實驗室

5、專業(yè)講座、科普訓練、學術報告----------專家指導

[實習人員]

___化學與生物技術學院05級生物技術專業(yè)

[實習方式]

1以小組為單位輪轉到各個點實習,根據指導教師的安排及要求完成各項實習任務。

2積極主動,充分發(fā)揮個人能動性和團隊合作精神。

[正文]

實習,是一種期待,是對自己成長的期待,是對自己角色開始轉換的期待,更是對自己夢想的期待;實習,也有一份惶恐,有對自己缺乏信心的不安,有對自己無法適應新環(huán)境的擔憂,更有怕自己會無所適從的焦慮.

帶著一份希望和一份茫然來到了來到隸屬中國科學院的昆明植物研究所,開始我的實習生涯。為期一個月的時間我們先后在植物所的苗圃、標本管、植化室、組培室進行了實習。這次實習讓我見識了許多,也收獲了許多,不僅僅感受在這的那份自豪與優(yōu)越,而是感染他們的那份敬業(yè)、求實與無私精神以及實習給我?guī)淼姆N.種思考。

一:苗圃

苗圃主要負責花卉的培育,植物園的花都是在苗圃先培養(yǎng)到一定程度后,再拿到園內供游客觀賞,如秋海棠、千日紅、石榴花、一串紅等等,都是在苗圃先通過各種方法培養(yǎng)。一般的步驟有:播種、移植、育苗。播種方法基本上都是相通的,無非是土,水,光照,溫度的管理,根據種子的大小,還有自己的設施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

(一)播種

花卉播種一般在保護地區(qū)進行,至少應遮雨或適當遮光降溫等基礎設施,才能達到各種品種出芽所需要的條件,保證其出芽率。選擇疏松透氣的土壤(一般選用細粒的泥炭,草炭或腐葉土).裝入花盆或播種盤里。將土壤澆透水(水里配點多菌靈或托布津或百菌清達到土壤消毒的目的,往往配八百倍液),把種子均勻的灑在土層上。細粒種子(如百里香,矮牽牛,瓜葉菊,海棠種子等)播種,不需要蓋土,但要注意保持土壤濕度.用細嘴噴壺噴霧狀水來保濕.大水流的話易把種子沖走或者沖到土層深處,細小種子不易頂土出芽.大粒種子則要蓋土厚度為種子大小的2-3倍。另外,覆土的多少,還跟種子出芽的好光性與嫌光性有關,如矮牽牛屬好光性種子,播后可不覆土.而三色堇等嫌光性種子,播后必須覆土并不得露出種子.如果種子在未發(fā)芽之前,因其它原因,露出土面,則還要補土,直到看不到種子.花種播種后,必須保持土壤潮濕,但不要漬水,在出芽之前不得干水,這對于細粒種子尤其重要。

大多數種子的發(fā)芽適溫在20-25度.需要注意的是,有的種子必須在低溫條件下才能發(fā)芽.如花毛茛,飛燕草.大多數香草和秋冬播的種子,溫度不要高于 25度.春夏播種子不要低于20度,如果達不到溫度,用保鮮膜提高溫度,保鮮膜同時還具有保濕作用.夏季的時候,所有的種子都要放在陰涼的地方,要遮陰遮雨.冬季則要注意保暖與防霜凍.種子發(fā)芽前還沒有長根,需要人為補充水分來維持生命,土壤要保持濕度,但不能漬水。如果蓋有保鮮膜,待種子發(fā)芽后,要及時去掉,及時將花盆搬到有散射光的地方見光。并且,種子發(fā)芽后要及時施一些液肥,比如磷酸二氫鉀,肥的濃度在200倍左右,濃度不要太高.等長大些后根據植物的生長狀況施肥。

等種子長到2-3片葉時,可以移栽.5-6片葉時及時定植.定植前盆度放一點緩釋顆粒肥(比如復合肥)和腐熟的有機肥。如果想植株將來豐滿一些,可以打尖或摘心,同時也起到矮化的作用.但雞冠花不能打尖。

播種后要注意水分、溫度、濕度的管理,只有各項工作都做到位,才能保證植物的完好發(fā)育。

扦插

扦插也稱插條,是一種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梢约羧∧承┦苣芰χ参锏那o、葉、根、芽等(在園藝上稱插穗),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種,使之成為獨立的新植株。在農林業(yè)生產中,不同植物扦插時對條件有不同需求。了解和順應它們的需求,才能獲得更高的繁殖成功率。

嫩枝插是在植物的生長期間(以雨季最適宜)所進行的帶葉扦插。選擇當年生發(fā)育充實的半成熟枝條作插穗,長度一般為10 cm左右,保證每個插穗帶兩到三個葉片,以便它們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養(yǎng)料,促進生根。如葉片較大,可只留一片或將葉片剪去一部分,以減少蒸發(fā)量。草本植物的嫩枝插選取枝梢部分,可大大提高成活率,且能迅速獲得理想株形。紫背大葵的扦插就屬于嫩枝插。在這次實習過程中我們學習了石榴花的扦插

水插,即把插穗基部先浸泡在水中,定期換水,等生根后再移植到土中。豆瓣綠的莖和葉都可以水插。

為了保證扦插的成活,必須注意以下幾個關鍵性的問題:

1.插穗的選擇和處理。要選擇生長健壯沒有病蟲害的枝條作插穗。選好插穗后要精心處理。嫩枝插的插穗采后應立即扦插,以防萎蔫影響成活。多漿植物(如仙人掌等),剪取后應放在通風處晾幾天,等切口略有干縮再扦插;或用微火略燒烤下面切口,以防止腐爛。一般植物插穗的下面切口如沾一些剛燒完的草木灰,也有防止腐爛的作用。

2.溫度。一般植物的扦插以保持20~25 ℃c生根最快。溫度過低生根慢,過高則易引起插穗切口腐爛。所以,如果人為控制溫度的條件,一年四季均可扦插。自然條件下,則以春秋兩季溫度為宜。

3.濕度。扦插后要切實注意使扦插基質保持濕潤狀態(tài),但也不可使之過濕,否則引起腐爛。同時,還應注意空氣的濕度,可用覆蓋塑料薄膜的方法保持濕度,但要注意在一定時間內通氣。

嫁接

嫁接是將優(yōu)良品種的芽或枝移接到另一個生長健壯、對當地自然條件適應性強的植株上,使之成為一個新的優(yōu)良品種植株的方法。

在嫁接方法中,取用的枝或芽稱為接穗,承受接穗的植株稱為砧木。砧木的強大根系吸收水分和無機鹽,接穗的葉子制造有機物;接穗的枝上生長接穗那個品種的果實。接穗受到野生砧木強大生活力的影響,使它發(fā)育得更良好。如栽培“紅玉”蘋果是用“紅玉”樹上的枝作接穗,而用山荊子或海棠作砧木;栽培柑桔,常以柑桔作接穗,而用枳作砧木。

嫁接能否成活,關鍵在于砧木和接穗間的親和力強弱。一般親緣關系越近,親和力越強,嫁接越易成活。如同種間、同品種間進行嫁接,較易成活。另外,還要注意嫁接時的季節(jié),落葉樹在春季枝條發(fā)芽前嫁接最適當;常綠樹在發(fā)芽后的生長旺盛時嫁接最適當。

嫁接的優(yōu)點是能保持花卉、果樹的優(yōu)良品質。通過嫁接花卉可提早開花,果樹可提前接果;通過嫁接可以增進植物的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蟲害的能力和改良果實的品質等。如我國北方地區(qū)通過矮生砧木的嫁接,改良蘋果的品質,使果樹植株矮化,便于管理和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對胡桃及棗樹也通過嫁接改良品質,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嫁接尤其對不產生種子的果木,如無核葡萄、無核蜜桔的繁殖有著重大的意義。

嫁接法已成為繁殖果樹、花卉最普遍的一種方法。嫁接的方法很多,有切接法、劈接法、舌接法、皮接法、芽接法、根接法等等。

二:標本管

標本館的工作是枯燥而單一的,每天重復著同樣的工作,我從最初的興奮歸于平靜。在這里我們學習了解標本的制作過程,將標本貼上標簽分類保存以及采集、制作、鑒定、保藏技術。讓我們認識到了許多植物的同時還了解到了它們的產地生長環(huán)境以及各種植物標本的分類方法和整理方法。從我學到的和與老師的接觸中,我對他們產生深深的敬意,這一份份保留如此完整的標本,是對前輩們不辭辛苦,跋山涉水的詮釋。

(一)消防安全,重中之重。標本的保藏要求是非常嚴格,因此對標本館來說,防火、防潮、

防蟲尤為重要。指導教師的多次強調,讓我認識到這些標本的來之不易及它們的重要。

(二)分類整理,耐心恒心。在幾天的分類整理中讓我充分體驗到植物王國的豐富多彩。植物分類鑒定是需要有足夠的知識積累才能進行,我們還沒有那種能力,望而興嘆形容的就是此時的情形了。指導教師給我們講解了植物分類的基本知識,讓我們在腦海中形成一個大概思維,便于后面工作。在老師指導下,我們學習分類(包括標本取放、查看翻閱、鑒別歸類、保存等),并學會了根據《中國植物志》、《云南植物志》進行簡單的鑒別。

(三)標本裝訂,粗中有細。學習標本裝訂雖時間極短,卻意義非凡。一個標本制成是一項繁

瑣而細致的工作:標本采集——>干燥——>篩選(正、副本)——>裝訂——>定型——>低溫處理——>鑒定——>保藏。這只是標本制作的大概流程,當中還有很多細致的地方如用針線還是紙條固定或對標本脫落部分處理,都是需要我加強的地方。

三:植化室

在植物化學實驗室學習天然化學成分的提取等知識。主要是協助老師從天然植物中提取活性成分,涉及到的操作就是用分離柱分離然后進行蒸餾純化。操作很簡單但需要的時間很長所以需要很有耐心,每天要重復一個實驗很多次有時會讓人覺得枯燥乏味。

植化室學習,我總結了前面的經驗,充分發(fā)揮學以致問的精神,向老師學習實驗精神,不懂就問,在協助老師完成實驗過程中,能自我發(fā)現問題并及時解決,當中雖有犯錯但也從中積累了寶貴的財富。

在這里我做的部分只是實驗當中少少的一點,仍是一種寶貴的體驗。老師們在長期的實驗過程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遇到問題該怎樣入手,如何解決,他們都能運籌帷幄,簡單的分離點板分析蘊藏著深厚的功底。徹夜實驗是家常便飯,“唯識求真,協力創(chuàng)新”是他們的真實寫照,而這些都是我最缺少,也是該學習的科研精神。

四:組培室

組培室是個孕育生命的地方,在這我學會了組織培養(yǎng)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常識:配制、滅菌,消毒、培養(yǎng)、提高成活率等。

第一階段:準備工作。作為組織培養(yǎng)的強大后盾,準備工作的充分與否至關重要,從培養(yǎng)基的配制開始,灌瓶,包扎,滅菌,都不得馬虎;連簡單的洗瓶都藏有大學問,而這些檢驗了我們在學校中的學習成果。

第二階段:組培移苗。石斛是一種既有觀賞價值又有藥用功效的植物。石斛組織培養(yǎng)的技術發(fā)展已經很成熟。對我們這些新手來說,在移苗擴大培養(yǎng)中最重要的就是總結經驗,如何減少污染,怎樣做苗的成活率才高將會是一門大學問。

培推實戰(zhàn)心得體會篇二

一、前言

(1)植物組織培養(yǎng)是指在無菌和人工控制的環(huán)境條件下,利用適當的培養(yǎng)基,對離體的植物器官、組織、細胞及原生質體進行培養(yǎng),使其再生細胞或完整植株的技術。該技術能應用于植物離體快繁、無病毒苗木培育、培育新品種或創(chuàng)制新物種、次生代謝產物生產、植物種質資源的離體保存、人工種子等。而組織培養(yǎng)的實習能夠將課本中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開拓我們的視野,擴大我們的知識面,對于提高我們的探究意識和創(chuàng)新、動手操作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2)植物細胞全能性是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理論基礎,是指每一個植物細胞帶有該植物的全部遺傳信息,在適當的條件下可表達出該細胞的所有遺傳信息,分化出植物有機體所有不同類型的細胞,形成不同類型的器官甚至胚狀體,直至形成完整再生植株。

(3)茅膏菜具有較大的藥用價值和研究價值但種子萌發(fā)率低,因此可利用種子繁殖獲得無菌苗后在進行快繁。

二、實習項目

茅膏菜的組織培養(yǎng)

三、實習目的

(1)復習、鞏固和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同時進一步豐富所學知識;

(2)了解茅膏菜的形態(tài)、習性、種類、用途的多樣性以及它們與環(huán)境的關系,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

(3)理論聯系實際,通過自主學習和研究性學習培養(yǎng)獨立工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4)重點掌握茅膏菜組織培養(yǎng)的基本操作技術及方法;

四、實習時間安排:

(1)20_-11-18、20_-11-24、20_-11-25在圖書館查閱茅膏菜及組織培養(yǎng)的相關資料;

(2)20_-12-1至20_-12-2去奇正藏藥廠藥材種植基地參觀,采集茅膏菜種子;

(3)20_-12-8至20_-12-13在植物組織培養(yǎng)實驗室進行茅膏菜的快速繁殖實驗;

(4)20_-12-14至20_-12-16撰寫實習報告;

五、實習地點

(1)西藏農牧學院圖書館、電子閱覽室

(2)奇正藏藥廠藥材種植基地(奇正藏藥廠藥材種植基地位于西藏林芝地區(qū),全地區(qū)海拔500至7800多米,特殊的地形和氣候,使這里各種物種資源十分豐富,而且沒有受過污染。該種植基地目前已成功種植西藏高山紅牡丹、茅膏菜、波棱瓜、翼首草、獨一味、藏麻黃等多種藥用植物)

(3)西藏農牧學院植物組織培養(yǎng)實驗室(植物組織培養(yǎng)實驗室具有進行該項技術的完整設備和條件 ,便于進行茅膏菜的組織培養(yǎng))

六、實習材料及工具:自封袋 、采集箱 、三角紙袋 、高壓滅菌鍋、超凈工作臺、燒杯、鑷子、剪刀、培養(yǎng)皿、三角瓶、酒精燈 、醫(yī)用

脫脂棉、培養(yǎng)架、醫(yī)用小推車、蛭石、河沙、園土、泥炭土、育苗盤、噴霧器、配制ms培養(yǎng)基所需母液、75%酒精、70%酒精、0.1%升汞、naa、6-ba、甲醛、高錳酸鉀、0.1%多菌靈、活性炭、茅膏菜種子

七、實習內容

(1)查閱資料

借助圖書館,電子閱覽室查閱關于茅膏菜的生長習性,和其組織培養(yǎng)相關知識為實習提供技術支撐。

茅膏菜:【別名】石龍芽草、山胡椒、胡椒草、夏無蹤、白花葉、黃金絲、滴水不干、山地皮、捕蟲草、食蟲草、柔魚草、蒼蠅草、捕蠅草、蒼蠅網、珍珠草、露珠草、無風自動草。為茅膏菜科植物茅膏菜或光萼茅膏菜的全草。多年生草本,直立或有時呈攀援狀,高9-32cm,有紫紅色汁液。鱗莖狀球莖紫色,直徑約6mm?;~密集成近一輪或最上幾片著生于節(jié)間伸長的莖上;退化基生葉線狀鉆形,長約2mm;不退化基生葉圓形或扁圓形,花時枯凋;莖生葉互生,盾狀,半月形或半圓形,長2-3mm,邊緣或葉上面有多數頭狀腺毛,分泌粘液,形成露珠狀。茅膏菜屬植物葉面密被分泌黏液的腺毛,當昆蟲停落在葉面時,即被黏液粘住,而腺毛又極敏感,有物觸及,便會向內和向下運動,將昆蟲緊壓于葉面。當昆蟲逐漸被腺毛分泌的蛋白質分解酶所消化后,腺毛重新張開再次分泌黏液,故能常在葉片上見到昆蟲的軀殼。這類植物本身有葉綠素,可以進行光合作用,但根系極不發(fā)達,因此靠捕食昆蟲就能彌補其氮素養(yǎng)分的不足。

該植物全草含磯松素、茅膏醌、羥萘醌、氫化萘醌等多種醌類成分。腺毛分泌物含類似胰酶的蛋白酶??捎糜谥委煰彾?、瘰病。治胃痛,赤白痢,小兒疳積,跌打損傷。

生態(tài)環(huán)境:1.生于海拔1200-3650m的山坡潮濕地的松林下、草叢中或溪溝邊。⒉生于山坡、溪邊草叢、灌叢和疏林下。 分布:⒈分布于四川、貴州、云南和西藏。⒉分布于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茅膏菜萌發(fā)培養(yǎng)基為:1/2ms培養(yǎng)基(ph=5.8),增殖培養(yǎng)基為1/2ms+6-ba0.1+naa0.1,生根培養(yǎng)基為1/2ms+活性炭0.5g/l+naa0.2

(2)采集茅膏菜種子

采集地點:奇正藏藥廠藥材種植基地

采集時間:20_-12-1上午

(3)培養(yǎng)基的配制

按照ms培養(yǎng)基的擴大倍數配制所需培養(yǎng)基,待完全溶解后導入三角瓶中,用封口膜封好,放入高壓滅菌鍋中121℃,滅菌20min后取出培養(yǎng)基冷卻至凝固。

(4)茅膏菜無菌苗的獲得

先打開超凈工作臺上的紫外燈,用紫外線滅菌30min,然后將其關閉。

第一步:用濾紙將茅膏菜的種子包好,并用繩子進行捆扎。 第二步:先打開超凈工作臺上的紫外燈,用紫外線滅菌30min,

然后將其關閉。 第三步:用自來水清洗雙手后,在超凈工作臺上點燃酒精燈后將雙手及小臂用75%酒精擦拭。將捆扎好的種子用70%酒精消毒30s,然后用無菌水沖洗2-3次。

第四步:用0.1%的升汞將種子消毒12min,然后用無菌水沖洗5-6次。 第五步:用鑷子將繩子解開,將種子放入墊有濾紙的培養(yǎng)皿中吸取種子表面的液體。然后將種子點接在1/2ms培養(yǎng)基(ph=5.8)表面。 第六步:將接種好的種子封好,放置在培養(yǎng)架上光照3000-4000l_,室溫培養(yǎng),30d。

(2)茅膏菜的增殖培養(yǎng)

將茅膏菜萌發(fā)出的無菌苗在超凈工作臺上剪去根,接種到增殖培養(yǎng)基1/2ms+6-ba0.1+naa0.1,放置培養(yǎng)架上室溫,光照3000-4000l_培養(yǎng)40d。

(5)茅膏菜的生根培養(yǎng)

增殖40d后,把茅膏菜適當高度的芽(3-4cm)在超凈工作臺上接種到1/2ms+活性炭0.5g/l+naa0.2,進行生根培養(yǎng),并觀察記錄生根率。結果:生根率為85%。

(6)生根苗的馴化

將培養(yǎng)瓶放在溫室自然光照下培養(yǎng),同時晝夜有明顯溫差,5-7d后再打開封口膜使瓶中溫度降低,通氣加強,2-3d后可移苗。

(7)生根苗的移栽

第一步:移栽基質的準備。將河沙:園土:泥炭土:(1:1:2)

和蛭石攪拌均勻。用甲醛和高錳酸鉀進行熏蒸消毒并密封,3d后打開取出基質在陽光下暴曬,再裝入育苗盤中。

第二步:幼苗出瓶后,先洗去粘附的培養(yǎng)基,用0.1%多菌靈溶液浸泡后移栽于基質中,種植密度為2-3cm×4-6cm。移栽完后一次性澆透水,并用0.1%多菌靈噴霧。當葉表面水珠消失后蓋好保溫薄膜,保持溫度15-25℃,濕度在85%以上,同時注意通風,控制光照50%左右,每7-10d噴一次殺菌劑。

第三步:待小苗成活并長新,稍后可施稀薄的ms培養(yǎng)液作追肥,逐漸增強通風直至約2周后打開保濕薄膜即可,并統(tǒng)計移栽成活率。結果:移栽成活率為30%。

由此看出,茅膏菜移栽成活率較低,其原因分析有以下幾點:(1)當前溫度較低不利于茅膏菜的移栽(2)幼苗水分供需不平衡(3)試管苗老化(4)移栽過程中微生物感染(4)試管苗的健壯性差(5)過渡培養(yǎng)的環(huán)境條件不利于試管苗的生長

八、實習心得

(1)通過本次實習讓我了解了更多關于茅膏菜的知識,基本掌握了進行茅膏菜組織培養(yǎng)的內容、步驟以及應該注意的問題,開拓了我的視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的動手實踐能力和操作技能。同時也讓我對課本專業(yè)知識理解的更加深刻。

(2)實習中我也掌握了超凈工作臺、高壓滅菌鍋等儀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項,同時也掌握了配制培養(yǎng)基的方法。

(3)通過去奇正藏藥廠藥材種植基地采集種子和管理員的介紹我學

到了關于獨一味、翼首草、藏麻黃等藏藥材知識,豐富了我的知識面,增進了我對藏藥材的理解,提高了我對本專業(yè)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意識。

(4)這次實習也增進了我們班級同學之間的了解,加強了我們同學和老師之間的友誼,增強了班級的團結力和凝聚力 。

(5)本次實習給了我們一次接近大自然的機會讓我感受到自然之偉大,她留給我們如此多的寶貴財富,等待我們去發(fā)掘,去保護,去利用,我們再開發(fā)其研究價值的同時更應該懂得怎樣以小代價換取大創(chuàng)造。

培推實戰(zhàn)心得體會篇三

[實習目的]

1通過深入各實習崗位進行綜合性的實習,將所學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運用于實踐之中,將所學的知識轉化為能力,培養(yǎng)實際工作能力、科研能力。

2掌握現代生物技術手段與運用能力,訓練實際操作技能。

3了解校外科研機構的實際工作情況,尤其是與所學專業(yè)相關的學科如生物學、化學、醫(yī)學、藥學等學科的研究情況和前沿狀況。

4從實際出發(fā),檢驗自己在態(tài)度、知識、能力、技能等四項指標方面所達到的程度。

[實習時間]

[實習地點]

中國科學院_植物研究所

[實習內容]

1、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組培室

2、標本的采集、制作、鑒定、保藏技術---------標本館內

3、植物分類、引種、栽培、鑒定、管理---------植物園內的苗圃基地

4、植物化學方面的研究-------------植物化學實驗室

5、專業(yè)講座、科普訓練、學術報告----------專家指導

[實習人員]

[___][___]化學與生物技術學院_級生物技術專業(yè)

[實習方式]

1以小組為單位輪轉到各個點實習,根據指導教師的安排及要求完成各項實習任務。

2積極主動,充分發(fā)揮個人能動性和團隊合作精神。

[正文]

實習,是一種期待,是對自己成長的期待,是對自己角色開始轉換的期待,更是對自己夢想的期待;實習,也有一份惶恐,有對自己缺乏信心的不安,有對自己無法適應新環(huán)境的擔憂,更有怕自己會無所適從的焦慮.

帶著一份希望和一份茫然來到了來到隸屬中國科學院的昆明植物研究所,開始我的實習生涯。為期一個月的時間我們先后在植物所的苗圃、標本管、植化室、組培室進行了實習。這次實習讓我見識了許多,也收獲了許多,不僅僅感受在這的那份自豪與優(yōu)越,而是感染他們的那份敬業(yè)、求實與無私精神以及實習給我?guī)淼姆N.種思考。

一:苗圃

苗圃主要負責花卉的培育,植物園的花都是在苗圃先培養(yǎng)到一定程度后,再拿到園內供游客觀賞,如秋海棠、千日紅、石榴花、一串紅等等,都是在苗圃先通過各種方法培養(yǎng)。一般的步驟有:播種、移植、育苗。播種方法基本上都是相通的,無非是土,水,光照,溫度的管理,根據種子的大小,還有自己的設施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

(一)播種

花卉播種一般在保護地區(qū)進行,至少應遮雨或適當遮光降溫等基礎設施,才能達到各種品種出芽所需要的條件,保證其出芽率。選擇疏松透氣的土壤(一般選用細粒的泥炭,草炭或腐葉土).裝入花盆或播種盤里。將土壤澆透水(水里配點多菌靈或托布津或百菌清達到土壤消毒的目的,往往配八百倍液),把種子均勻的灑在土層上。細粒種子(如百里香,矮牽牛,瓜葉菊,海棠種子等)播種,不需要蓋土,但要注意保持土壤濕度.用細嘴噴壺噴霧狀水來保濕.大水流的話易把種子沖走或者沖到土層深處,細小種子不易頂土出芽.大粒種子則要蓋土厚度為種子大小的2-3倍。

另外,覆土的多少,還跟種子出芽的好光性與嫌光性有關,如矮牽牛屬好光性種子,播后可不覆土.而三色堇等嫌光性種子,播后必須覆土并不得露出種子.如果種子在未發(fā)芽之前,因其它原因,露出土面,則還要補土,直到看不到種子.花種播種后,必須保持土壤潮濕,但不要漬水,在出芽之前不得干水,這對于細粒種子尤其重要。

大多數種子的發(fā)芽適溫在20-25度.需要注意的是,有的種子必須在低溫條件下才能發(fā)芽.如花毛茛,飛燕草.大多數香草和秋冬播的種子,溫度不要高于25度.春夏播種子不要低于20度,如果達不到溫度,用保鮮膜提高溫度,保鮮膜同時還具有保濕作用.夏季的時候,所有的種子都要放在陰涼的地方,要遮陰遮雨.冬季則要注意保暖與防霜凍.種子發(fā)芽前還沒有長根,需要人為補充水分來維持生命,土壤要保持濕度,但不能漬水。如果蓋有保鮮膜,待種子發(fā)芽后,要及時去掉,及時將花盆搬到有散射光的地方見光。并且,種子發(fā)芽后要及時施一些液肥,比如磷酸二氫鉀,肥的濃度在200倍左右,濃度不要太高.等長大些后根據植物的生長狀況施肥。

等種子長到2-3片葉時,可以移栽.5-6片葉時及時定植.定植前盆度放一點緩釋顆粒肥(比如復合肥)和腐熟的有機肥。如果想植株將來豐滿一些,可以打尖或摘心,同時也起到矮化的作用.但雞冠花不能打尖。

播種后要注意水分、溫度、濕度的管理,只有各項工作都做到位,才能保證植物的完好發(fā)育。

扦插也稱插條,是一種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可以剪取某些受能力植物的莖、葉、根、芽等(在園藝上稱插穗),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種,使之成為獨立的新植株。在農林業(yè)生產中,不同植物扦插時對條件有不同需求。了解和順應它們的需求,才能獲得更高的繁殖成功率。

嫩枝插是在植物的生長期間(以雨季最適宜)所進行的帶葉扦插。選擇當年生發(fā)育充實的半成熟枝條作插穗,長度一般為10cm左右,保證每個插穗帶兩到三個葉片,以便它們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養(yǎng)料,促進生根。如葉片較大,可只留一片或將葉片剪去一部分,以減少蒸發(fā)量。草本植物的嫩枝插選取枝梢部分,可大大提高成活率,且能迅速獲得理想株形。紫背大葵的扦插就屬于嫩枝插。在這次實習過程中我們學習了石榴花的扦插

水插,即把插穗基部先浸泡在水中,定期換水,等生根后再移植到土中。豆瓣綠的莖和葉都可以水插。

為了保證扦插的成活,必須注意以下幾個關鍵性的問題:

1.插穗的選擇和處理。要選擇生長健壯沒有病蟲害的枝條作插穗。選好插穗后要精心處理。嫩枝插的插穗采后應立即扦插,以防萎蔫影響成活。多漿植物(如仙人掌等),剪取后應放在通風處晾幾天,等切口略有干縮再扦插;或用微火略燒烤下面切口,以防止腐爛。一般植物插穗的下面切口如沾一些剛燒完的草木灰,也有防止腐爛的作用。

2.溫度。一般植物的扦插以保持20~25℃c生根最快。溫度過低生根慢,過高則易引起插穗切口腐爛。所以,如果人為控制溫度的條件,一年四季均可扦插。自然條件下,則以春秋兩季溫度為宜。

3.濕度。扦插后要切實注意使扦插基質保持濕潤狀態(tài),但也不可使之過濕,否則引起腐爛。同時,還應注意空氣的濕度,可用覆蓋塑料薄膜的方法保持濕度,但要注意在一定時間內通氣。

嫁接是將優(yōu)良品種的芽或枝移接到另一個生長健壯、對當地自然條件適應性強的植株上,使之成為一個新的優(yōu)良品種植株的方法。

在嫁接方法中,取用的枝或芽稱為接穗,承受接穗的植株稱為砧木。砧木的強大根系吸收水分和無機鹽,接穗的葉子制造有機物;接穗的枝上生長接穗那個品種的果實。接穗受到野生砧木強大生活力的影響,使它發(fā)育得更良好。如栽培“紅玉”蘋果是用“紅玉”樹上的枝作接穗,而用山荊子或海棠作砧木;栽培柑桔,常以柑桔作接穗,而用枳作砧木。

嫁接能否成活,關鍵在于砧木和接穗間的親和力強弱。一般親緣關系越近,親和力越強,嫁接越易成活。如同種間、同品種間進行嫁接,較易成活。另外,還要注意嫁接時的季節(jié),落葉樹在春季枝條發(fā)芽前嫁接最適當;常綠樹在發(fā)芽后的生長旺盛時嫁接最適當。

嫁接的優(yōu)點是能保持花卉、果樹的優(yōu)良品質。通過嫁接花卉可提早開花,果樹可提前接果;通過嫁接可以增進植物的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蟲害的能力和改良果實的品質等。如我國北方地區(qū)通過矮生砧木的嫁接,改良蘋果的品質,使果樹植株矮化,便于管理和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對胡桃及棗樹也通過嫁接改良品質,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嫁接尤其對不產生種子的果木,如無核葡萄、無核蜜桔的繁殖有著重大的意義。

嫁接法已成為繁殖果樹、花卉最普遍的一種方法。嫁接的方法很多,有切接法、劈接法、舌接法、皮接法、芽接法、根接法等等。

培推實戰(zhàn)心得體會篇四

20_年_月開始,我進行了本專業(yè)的畢業(yè)實習。我的實習單位是_省農科院生物所??梢哉f,畢業(yè)實習是大學階段必須要經歷的一次磨練。它是我們由在校學習到進入社會的一個過渡階段,它也是我們鞏固知識、強化理論和掌握基本技能的一個重要階段。所以,從實習的第一天起,我就抱著刻苦認真的態(tài)度去面對這次畢業(yè)實習。下面的實習報告,我將從兩個部分來進行簡單的總結,總結我在生產實習和參觀實習的一些所見所聞。

一、實習目的

通過在實習基地的實習,學習工作中的團隊協作,艱苦拼搏,把實驗中的科學嚴謹,認真專注的態(tài)度應用在生產工作上面,并且把理論知識有機運用到實踐中去,把實習看作創(chuàng)造社會價值的一次來之不易的機會。

二、實習單位介紹

_省農業(yè)科學院農業(yè)生物技術研究所,_年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包含了食品工程、農產品加工、生物技術、微生物、發(fā)酵工程、農學、醫(yī)藥等多個專業(yè)。建有“農業(yè)部功能食品重點開放實驗室”、“國家農產品加工研發(fā)中心熱帶_帶水果加工技術專業(yè)分中心”、“國家農產品加工研發(fā)中心南方特色稻米精深加工技術研究專業(yè)分中心”、“國家東桑西移工程蠶桑資源綜合利用創(chuàng)新中心”、“_省教育部產學研結合示范基地農產品加工保鮮創(chuàng)新研發(fā)中心”、“教育部果蔬加工工程研究中心廣東分中心”、“_省農產品加工公共實驗室”、“_省功能食品研究重點實驗室”、“_省果蔬深加工重點實驗室”、“_市農產品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技創(chuàng)新平臺、“功能食品開發(fā)中心”、“_園(花都)新生態(tài)農業(yè)示范基地”及“微生物制劑生產車間”等成果轉化和示范基地,配備有一大批先進的科研及中試儀器設備。主要從事農業(yè)資源綜合利用、糧油加工、果蔬深加工、功能食品與食品安全、農業(yè)微生物利用等研究和新產品開發(fā),近三年來,承擔科研項目37項,獲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勵4項,獲授權專利15項,發(fā)表論文69篇。利用自有核心技術開發(fā)的科技產品在國內外銷售或推廣應用,產生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

三、實習內容及過程

在實習期間,我參與了研究所的日常工作,分別有:微生物的培養(yǎng)與檢測、sds-page電泳、桑葉生產性能、桑葉水分、桑葉粗蛋白等基本生理指標測定;在此期間,也完成了《乳酸菌對羅非魚生長、免疫和腸道結構及微生物菌群組成的影響》的科研項目。

在《乳酸菌對羅非魚生長、免疫和腸道結構及微生物菌群組成的影響》項目中,實驗羅非魚由廣東省農科院畜牧所提供并放置喂養(yǎng),選擇720尾健康活潑的羅非魚隨機分為6組,每組4個重復,每個重復30尾魚,分別投喂由不同濃度

乳酸菌配制的飼料喂養(yǎng)6周。實驗結束時,取得魚樣品。我和另外兩名同學合作,分別進行了一下實驗:

1.對飼料中添加不同濃度乳酸菌的羅非魚生長性能進行測定,這其中包括增重率、體型指標和臟器指數等基本生產性能指標;

2.對飼料中添加不同濃度乳酸菌的羅非魚的血液生化和免疫指標進行測定,例如有白細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堿性磷酸酶、總蛋白等指標;

3.對飼料中添加不同濃度乳酸菌的羅非魚的腸道結構進行鏡檢;

4.對飼料中添加不同濃度乳酸菌的羅非魚的腸道菌群測定,其中包括有益菌群:乳酸菌、雙歧桿菌,有害菌群:大腸桿菌等

5.攻毒試驗。

四、實習總結和體會

時不等我,很快我們就要告別大學生活了,離開大學的懷抱奔向社會了。對于一直在學校學歷理論知識的大學生來說,最缺乏的是一次真真正正的實踐的機會,而這次實習,讓我如愿以償。雖然實習的日子是艱苦的,但是,正是這樣的條件才能讓我們走向成熟,以越來越成熟的姿勢面向社會。通過這一次的實習,我由第一天的拘謹,對新環(huán)境的好奇,轉變成適應了這樣的工作環(huán)境,做事情越發(fā)成熟,循序漸進。這次實習的機會,使我了解到科研單位的日常工作,在完成科研項目的過程中,更加令我深深地體會到作為一個科研人的艱辛,常言說得沒錯,成功之前是寂寞孤獨的,如果你能夠在這樣艱辛的環(huán)境堅持下來,那離成功也就不遠了。在實習期間,也讓我明白到學歷固然重要,然而這只是一塊敲門磚,培養(yǎng)自己的主動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變能力才是最重要的,現代大學生必須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不斷成長。經過這段時間的實習,我主要有以下幾點感想:對待工作要堅持不懈;要勤奮勤勞;要虛心學習,不懂就問;要明確自己的目標端正工作態(tài)度。

培推實戰(zhàn)心得體會篇五

這個暑假,學校給我們布置了一項任務,就是參加一次專業(yè)社會實踐,我們觀賞園藝專業(yè)的實踐內容就是到當地園林部門進行了解、訪問、索取材料,以及到園藝企事業(yè)部門參加社會實踐,其中包括調查本行業(yè)生產狀況和發(fā)展前景;了解行業(yè)對園藝人才的需求(數量、素質、業(yè)務能力等),時間不少于2周。當得知這次暑假要進行社會實踐時,我的心情很是興奮,因為想到暑假過后,我就即將成為一名大三的學生了,為了能夠在不久的將來從容地走上工作崗位,我決定要好好借這次實踐的機會,多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和充實自己的基本專業(yè)知識。

通過聯系,我有幸來到了廈門市園林植物園進行社會實踐。廈門植物園是以園林風景區(qū)建設為主體,具有植物科研科普、旅游服務、園林工程和綠化苗木生產等多功能的綜合性植物園,以植物引種馴化、種質資源保護和開發(fā)利用為主要研究內容;是植物多樣性保護和引種馴化的重要基地,植物學現場教學的理想場地。也是進行科學普及教育、提高民眾文化素養(yǎng),以及旅游和休憩的場所。

植物園已建成的專類園(區(qū))有13個,較有特色和優(yōu)勢的專類園(區(qū))是:沙生植物區(qū)、棕櫚植物區(qū)、藤本植物區(qū)、三角梅(市花)園、南洋杉植物區(qū)、蘇鐵植物區(qū)、竹類植物區(qū)、雨林植物區(qū)等。實習一開始,在植物園一位見多識廣的分類專家?guī)ьI下,我與其他幾位來自不同學校的實習生一同參觀了每一個專類園,在這個匯集了6000多種形態(tài)各異植物的植物王國里,我們邊走邊認,一天下來,便認識了許多以前沒有接觸過的植物,有以觀賞為目的的:如觀花的美蕊花、紫蟬、薔薇等;觀葉的旅人蕉、變葉木、花葉良姜等;觀果的吊瓜樹、臘腸樹等;還有松杉園中姿態(tài)各異的金錢松、雪松、落羽杉、活化石銀杏等裸子植物;竹徑中高低錯落、婀娜多姿的毛竹、斑竹、佛肚竹等竹類植物;棕櫚島中充滿南國風情的大王椰子、短葉魚尾葵、加納里海棗等棕櫚科植物;百花廳中清新美麗的王蓮、荷花、睡蓮等水生植物;以保護和展示為目的的辣木、苦楝等鄉(xiāng)土樹種;以及可以作為經濟作物的如糖棕、油棕、伊拉克蜜棗等植物……種類多到令我的眼睛目不暇接,感覺就像是好好地上了一堂觀賞植物認種課,真可謂獲益良多。

經過了一整天的參觀,我們都對廈門植物園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徜徉其中,秀麗的自然景觀;薈萃的人文景觀;優(yōu)越的區(qū)位交通均兼而有之,所以在福建省及海內外都名聞遐邇,游客絡繹不絕。

參觀過后,我們就開始進行專業(yè)實習了,在接下來的兩周時間里,我和其他幾位實習生在單位的安排下,分別在引種馴化區(qū)、園林設計室、沙生植物區(qū)以及組織培養(yǎng)實驗室進行了學習和一定的實踐活動。以下我就對自己在這幾個地方實習的內容和所見所感進行總結。

首先是引種馴化區(qū),這也是我進行實踐時間最長的一個部門,據該區(qū)班長向我們介紹,植物的引種馴化是植物園的基本任務之一,尤其在特色植物的引種馴化與開發(fā)應用方面,在我國地方植物園中具有鮮明的特性。廈門植物園建園引種栽培熱帶、亞熱帶植物為主,其中蘇鐵科、南洋杉科、棕櫚科、仙人掌與多肉植物、鳳梨科、旅人蕉科、天南星科、露兜樹科、竹芋科植物及三角梅品種等,在國內植物園中均占有一席之地或名列前茅。我在實習期間,也看到了許多以前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奇花異草,其中有不少竟然都是稀有、珍貴和瀕危的種類,對于這些植物,我都一一向精通它們生長習性和栽培要點的班長進行了請教,班長是一位資深的老園藝工作者,在植物園工作時間將近30年,跟上千種植物打過交道,經驗十分豐富。她說,建園以來,他們就廣泛收集國內外植物資源,并應用生物的變異規(guī)律和各種不同地理氣候條件的適應性,經過人工選擇,栽培馴化,使之成為本地區(qū)新的栽培種類。通過引種馴化的手段來達到豐富本地區(qū)的植物資源,為農業(yè)生產、園林綠化、改善本地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服務?,F已在國內植物園界占有一席之地,逐漸形成了廈門植物園植物引種馴化的特色,經推廣應用后,已產生了較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據現有資料統(tǒng)計,共引種栽培植物266科1494屬5160種,這可真是一個令我難以想象的數字,我想,如果要把這些植物一一認熟,就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了吧,更何況要熟悉它們的生長習性和栽培方法,懂得種它們,還要把它們種得健康,種得漂亮,那可真的是一門大學問,而我的園藝學習之路,還正剛剛起步,以后我還要在專業(yè)知識的學習上下苦工夫,爭取以后也能和班長一樣,在引種馴化這個工作上獲得一定的收獲。在實習的這段時間里,由于處于炎夏,不少植物在休眠,因此工作相對輕松,我與另幾位實習生在班長的安排與指導下,做一些簡單的扦插、修剪、施肥和除草、清理殘落葉等工作,班長很照顧我們,我們每天工作的時間不長,總是一邊工作一邊與班長還有其他員工聊著學校的趣事,大家都相處的十分融洽,感覺每天都過得很開心,工作的同時,我也向班長她們請教了許多有關園藝方面的知識,現學現用,也感到比較鞏固,和班長她們比起來,我真有點像一個初出茅廬,很多東西都不懂得的小丫頭,我暗暗下了決心,回學校以后一定要多看點書,好好的充實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因為這些知識,對于以后的工作就業(yè),都是十分有幫助的。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247093.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