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是對一項工作、研究或調查結果進行全面陳述和解釋的書面材料。在寫報告的過程中,我們應該使用簡明的語言和邏輯的組織來傳遞信息。這里匯集了一些經典的報告范文,供大家學習和參考。
科學實驗報告做篇一
實驗目的認識陽光的強弱和溫度的關系。
實驗器材溫度計1支,鏡子3面,膠布。
實驗步驟1、用膠布將溫度計固定在墻上。
2、用鏡子反光對著溫度計(一鏡反射或多鏡反射)。
實驗現(xiàn)象一次照射的溫度比多次照射光的溫度低。
實驗結論一次照射的溫度比多次照射光的溫度低。
備注。
儀器管理員簽字。
科學實驗報告做篇二
實驗目的植物的生長需要一定的環(huán)境。
實驗器材綠豆芽、水、紙巾。
實驗步驟1、在一個盤子里鋪上幾層吸水紙,把5粒剛發(fā)芽的綠豆并排放在吸水終上,保持吸水紙一端濕潤。
2、3----5天后觀察觀察。
實驗現(xiàn)象豆芽的根會向有水的方向生長。
實驗結論植物的生長需要一定的環(huán)境,當環(huán)境改變后它們會努力的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
儀器管理員簽字。
科學實驗報告做篇三
實驗器材溫度計、黑色紙袋。
實驗步驟1、把三個同樣的黑色紙袋分別按和地面水平、垂直、和太陽光垂直的方式擺放。
2、看哪個升溫快。
實驗現(xiàn)象和陽光接觸面集越大升溫越快。
實驗結論和陽光接觸面集越大升溫越快。
備注。
科學實驗報告做篇四
實驗地點室外。
實驗目的陽光直射、斜射與吸熱。
實驗器材溫度計、黑色紙袋。
實驗步驟1、把三個同樣的黑色紙袋分別按和地面水平、垂直、和太陽光垂直的.方式擺放。
2、看哪個升溫快。
實驗現(xiàn)象和陽光接觸面集越大升溫越快。
實驗結論和陽光接觸面集越大升溫越快。
備注。
科學實驗報告做篇五
實驗材料: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備用,制取一瓶澄清的石灰水備用、燒杯一個。
實驗過程:1)、將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燒杯中,觀察澄清的石灰水是什么樣子的,
2)、倒入裝有二氧化碳的瓶子,搖晃后觀察現(xiàn)象。
實驗結論: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實驗名稱:研究固體的熱脹冷縮。
實驗材料:固體體脹演示器、酒精燈、火柴、水槽、冷水。
實驗過程:
(1)銅球穿過鐵圈。
(2)、給銅球加熱,不能穿過鐵圈。
(3)把銅球放入冷水中,銅球又穿過鐵圈。
實驗結論;固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實驗名稱:研究液體的熱脹冷縮。
實驗材料:細管、膠塞、平底燒瓶、紅顏色的水、水槽、熱水。
實驗過程:
(1)細管插在膠塞中間,用膠塞塞住瓶口。
(2)、往瓶里加紅顏色的水。
(3)把瓶子放入水槽中,記下細管里水的位置。
(4)往水槽里加熱水,觀察細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變化。
實驗結論;液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實驗名稱:研究氣體的熱脹冷縮。
實驗材料:氣球、水槽2個、平底燒瓶、熱水、冷水。
實驗過程:
(1)把氣球套在平底燒瓶口。
(2)、把燒瓶放在熱水中,歡察現(xiàn)象。
(3)把燒瓶放在冷水中,歡察現(xiàn)象。
實驗結論:氣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實驗名稱:空氣的成分。
實驗材料:水槽、蠟燭、玻璃片、去掉底的飲料瓶、火柴。
實驗過程:
(1)把蠟燭放在水槽中點燃,罩上飲料瓶,擰緊瓶塞。觀察現(xiàn)象。
(2)、把水槽內的水加到飲料瓶里的高度。
(3)擰開瓶蓋,迅速將火柴插入瓶內,觀察現(xiàn)象。
實驗結論:空氣中至少有兩種氣體,一種氣體支持燃燒,另一種氣體不支持燃燒。
科學實驗報告做篇六
實驗室。
蚯蚓適宜的生活環(huán)境是什么樣的?
蚯蚓、泥土、水、盒子。
1、(1)把長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蓋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護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條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間,蓋好蓋子。
(4)5分鐘以后打開盒蓋,做好觀察和記錄。
(5)再做2次。
2、(1)在另外的盒子兩端分別鋪上同樣土質的泥土,不同的是一邊干燥,一邊濕潤。
(2)把10條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間,蓋好蓋子。
(3)5分鐘以后打開盒蓋觀察,記錄。
(4)再做2次。
實驗現(xiàn)象1、蚯蚓向黑暗的一方爬行。
2、蚯蚓向濕潤的一方爬行。
實驗結論1、蚯蚓喜歡黑暗的環(huán)境。
2、蚯蚓喜歡濕潤的環(huán)境。
備注。
儀器管理員簽字。
科學實驗報告做篇七
實驗器材白色紙、粉色紙、黑色紙、黑色蠟光紙、鋁箔紙對折做成的紙帶,溫度計。
實驗步驟1、把不同顏色的直對著做成袋狀。
2、分別插上溫度計放在陽光下。
實驗現(xiàn)象1、深色紙比淺色紙升溫快。
2、黑色蠟光紙比黑色無光紙升溫慢。
實驗結論物體的顏色與吸熱的本領有關,深色物體比淺色物體吸熱快備注。
科學實驗報告做篇八
實驗目的種子發(fā)芽的條件是水、空氣、溫度。
實驗步驟1、準備好6個水杯,每個水杯都放好紙巾(中間挖兩個洞)貼上標簽。
2、將種子放入洞中。
3、6個小盤中1號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適量的水。
4、用塑料紙將3號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號杯,用紙箱罩住6號杯。
5、將1號杯和2號杯,3號杯和4號杯,5號杯和6號杯進行對比。實驗現(xiàn)象。
種子發(fā)芽的必需條件是水、空氣、溫度。
實驗結論種子發(fā)芽的條件是水、空氣、溫度缺一不可。
儀器管理員簽字。
科學實驗報告做篇九
實驗器材蚯蚓、泥土、水、盒子。
1、
(1)把長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蓋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護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條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間,蓋好蓋子。
(4)5分鐘以后打開盒蓋,做好觀察和記錄。
(5)再做2次。
2、
(1)在另外的盒子兩端分別鋪上同樣土質的泥土,不同的是一邊干燥,一邊濕潤。
(2)把10條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間,蓋好蓋子。
(3)5分鐘以后打開盒蓋觀察,記錄。
(4)再做2次。
實驗現(xiàn)象。
1、蚯蚓向黑暗的一方爬行。
2、蚯蚓向濕潤的一方爬行。
實驗結論。
1、蚯蚓喜歡黑暗的環(huán)境。
2、蚯蚓喜歡濕潤的環(huán)境。
備注。
實驗人。
儀器管理員簽字。
科學實驗報告做篇十
實驗目的分析綠豆種子發(fā)芽需要的條件(陽光)。
實驗器材綠豆芽、實驗盒、
實驗步驟將種有相同綠豆芽的兩個花盆中的一盆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保持其他條件不變,過一段時間觀察。
實驗現(xiàn)象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的綠豆芽生長較好,放在黑暗的地方的綠豆芽生長的不好甚至死亡。
實驗結論綠豆芽生長需要陽光。
儀器管理員簽字。
科學實驗報告做篇十一
實驗目的認識光的反射及應用。
2、將夾橫立在桌上,并在桌面上放一頁有字的紙。
3、打開手電筒開關,對著卡紙,觀察文字。
實驗現(xiàn)象。
黑色反光弱,紅色反紅光,黃色反黃光,綠色反綠光,白色反光能力強。
實驗結論。
深色反光弱,淺色反光能力強。
實驗人。
試驗時間。
儀器管理員簽字。
科學實驗報告做篇十二
實驗時間:xx。
實驗名稱:讓癟乒乓球鼓起來。
實驗器材:燒杯、熱水、癟乒乓球。
我的猜測:球會鼓起來。
我這樣做:
1、將燒杯加入多半杯熱水。
2、把癟乒乓球放入杯中。
觀察到的現(xiàn)象或測量結果:癟乒乓球鼓起來了。
我認為:癟乒乓球受熱鼓起來;氣體受熱會膨脹。
授課教師:xx。
評定等級:xx。
注:
1.本表由學生在實驗課上根據實驗情況填寫送交實驗室存放。
2.本表每學期按年級每個實驗選樣例裝訂成冊存檔。
科學實驗報告做篇十三
x年級x班x組組長:
實驗時間:xx。
實驗名稱:讓小燈泡亮起來。
實驗目的自主認識小燈泡、電池、導線的構造。
所用器材:(裝置)電池、電池夾、開關、小燈泡、燈座、導線、回形針、紙片等。
1、用一根導線、一個燈泡、一節(jié)電池,連接好電路,讓小燈泡亮起來;
2、增加電池夾、小燈座、開關,讓小燈泡亮起來。
簡單電路由電源、用電器、開關和導線四個部分組成。
認識與結論:
燈泡要亮須有電源、導線、開關等。
科學實驗報告做篇十四
小組成員xx。
實驗名稱:測量不規(guī)則石塊的體積。
實驗器材:量杯、量筒、石塊、水槽、燒杯。
我的猜測:150克。
我這樣做:
1、用量杯取水倒進量筒里記下刻度;將石塊滑入量筒里,記下水面刻度;用現(xiàn)在的刻度減去原來記下的刻度就是不規(guī)則十塊的體積。
2、將燒杯裝滿水放在水槽里;將石塊滑入燒杯,水會溢出燒杯;用量筒量出溢出水的體積,就是石塊的體積。
觀察到的現(xiàn)象或測量結果:
180克。
我認為:溢出水的體積就是石塊的體積。
授課教師:xx。
評定等級:xx。
注:
1.本表由學生在實驗課上根據實驗情況填寫送交實驗室存放。
2.本表每學期按年級每個實驗選樣例裝訂成冊存檔。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2699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