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七擒孟獲讀后感(熱門1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7 13:13:11
三國演義七擒孟獲讀后感(熱門13篇)
時間:2023-11-17 13:13:11     小編:影墨

讀后感是我們對書籍中的情節(jié)、人物、主題等方面的把握和思考。在寫讀后感時,我們可以結(jié)合自己的經(jīng)歷和觀點,給予作品更加深入和獨特的解讀。通過閱讀這篇讀后感,或許能夠?qū)ψ髌返闹黝}和思想產(chǎn)生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感悟。

三國演義七擒孟獲讀后感篇一

我喜歡《三國演義》中七擒孟獲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諸葛亮和孟獲。南中蠻王孟獲起兵反叛,諸葛亮率兵平叛。第一次孟獲是因為驕傲被諸葛亮生擒。第二次他還是因為驕傲被生擒。后來諸葛亮使用計策,一次又一次生擒孟獲。第七次諸葛亮捉住孟獲后說:“再放孟獲一次?!泵汐@痛哭著說:“丞相七擒七縱,從古至今,也沒有這樣的事情。要是我再不感恩戴德,那不就是無情無義的人了嗎?”。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諸葛亮七擒七縱的足智多謀,還有他做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從這個故事里我學(xué)到了做事情要用頭腦,事前要想周全,要不然就會前功盡棄。就像孟獲的藤甲軍那樣被全部燒死。

我還學(xué)到了做事情要有恒心和毅力,才能做好。就像俗語“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講的道理那樣。

我還學(xué)到了做事情不能驕傲,要不然一定會失敗的。所以無論是學(xué)習(xí)還是做事都要虛心,多學(xué)多問,增長知識。

我非常喜歡《三國演義》這本書,它教我很多做事做人的道理。

三國演義七擒孟獲讀后感篇二

在三國演義中,經(jīng)典戰(zhàn)役不少:官渡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彝陵之戰(zhàn)、六出祁山等,但我認(rèn)為,其中最精彩的、最扣人心弦、最值得回味的,當(dāng)數(shù)七擒孟獲是也。

公元220xx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為了鞏固后方,率領(lǐng)軍隊南征,正當(dāng)大功告成準(zhǔn)備撤軍的時候,南方彝族某部落的首領(lǐng)孟獲糾集了被打敗的散兵來進(jìn)攻蜀軍。諸葛亮從手下那里了解到孟獲不僅作戰(zhàn)勇敢、意志堅強(qiáng),而且豪爽仗義,在彝族中深得人心,所以想把他爭取過來,為自己日后“平定中原,興復(fù)漢室”掃清障礙。

孟獲雖然很勇敢,但不擅用兵。第一次上陣,見蜀軍敵不過自己,就不顧一切沖上去,結(jié)果闖進(jìn)埋伏圈被俘。孟獲本以為會被諸葛亮處死,沒想到諸葛亮不但給他松了綁,還把他放了。但孟獲并不服氣,當(dāng)夜,他組織500名刀斧手偷襲蜀軍兵營,不料伏兵四起,孟獲再次被俘,但孟獲還是表示不服,要求給他機(jī)會再戰(zhàn),雖然蜀軍將領(lǐng)們都認(rèn)為不如把死不悔改的孟獲殺了算了,但諸葛亮力排眾議,微笑著又把他放了。就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直到第七次被擒,孟獲不得不對用兵如神、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心服口服,遂心甘情愿率部眾歸順了蜀漢政權(quán)。

在這場戰(zhàn)役中,《三國演義》將諸葛亮和孟獲的性格特點也可以說刻畫得栩栩如生。諸葛亮的老謀深算、深藏不露與孟獲的淺薄無知、魯莽無禮形成鮮明對比。比如說,在孟獲第一次被放回去前,諸葛亮帶孟獲參觀了蜀軍兵營,兵營里全都是些老弱殘兵(大軍已埋伏起來),諸葛亮富有深意地笑了笑,特意問孟獲:“這兵營布置得怎么樣?”這足以看出諸葛亮很有謀略和心計,而孟獲卻不以為然,輕率地說:“如果你的兵營是這樣子,要贏你并不難!”這可以看出孟獲雖勇敢,但很輕敵,不知是詐,缺乏謀略。果不其然,當(dāng)孟獲為晚上偷襲蜀軍軍營的計劃洋洋得意時,卻不知蜀軍早已做好準(zhǔn)備。晚上孟獲一來,蜀軍伏兵四起,孟獲再次被擒。

而且,除了這場戰(zhàn)役外,《三國演義》里幾乎沒有其他的戰(zhàn)役能擒縱如此多的次數(shù)。我認(rèn)為,這已經(jīng)不是一場戰(zhàn)役,更是對首領(lǐng)膽識的考驗、心理的考驗。諸葛亮的非凡膽魄和寬廣的胸懷使我不禁肅然起敬;而孟獲作為一個失敗者,他那種屢敗屢戰(zhàn)的精神和豪爽仗義的品質(zhì)也是令人佩服的。

這場戰(zhàn)役最精彩的地方還是在諸葛亮運用的策略上。首先帶孟獲看兵營,讓他掉以輕心,然后等著他中埋伏,真可謂欲擒故縱,實為上策啊!還有,在孟獲營里快斷糧之時,諸葛亮又答應(yīng)借孟獲糧食,但需要孟獲親自出來,和蜀軍將領(lǐng)一對一比武,結(jié)果一連幾場蜀將都敗下陣來。蜀將當(dāng)即傳達(dá)諸葛亮的命令,讓盂獲回去,并把糧食搬走。這既給足了孟獲面子,又使孟獲為諸葛亮的寬容大度所感動,一箭雙雕,真不愧為諸葛孔明是也。

諸葛亮五擒五縱孟獲之后,攻克三江城,直抵良都洞、銀坑山,孟之妻祝融夫人見情況危急,在銀坑山前與蜀軍交鋒,蜀軍失利,蜀軍張飛、馬忠兩位大將被擒,趙云主動請戰(zhàn),定要生擒祝融夫人,諸葛亮認(rèn)為不可,硬拼不行,必須智取。諸葛亮略施小計,一舉擒獲祝融夫人。諸葛亮為感化夫人,親自給夫人松綁,并設(shè)宴款待,放了祝融夫人。祝融夫人回去后,孟獲借木鹿大王的力量與蜀軍對壘,蜀軍未見識過木鹿大王的青獸陣法,只好退兵回營,向諸葛亮報告,諸葛亮安慰眾將,此次失利,只因青獸陣法特殊,諸葛亮心中早有破陣之法。次日,諸葛亮親自上陣指揮,孟獲大敗,無家可歸,祝融夫人勸孟獲投奔烏克國王,孟優(yōu)建議投奔蜀軍,孟獲堅決反對。帶來洞主獻(xiàn)策假降,身藏暗器,趁機(jī)刺殺諸葛亮。陰謀沒有得逞,被諸葛亮識破了他們的詭計,將他們一舉擒獲,孟獲不服,諸葛亮?xí)灾岳?。孟獲說:“這次是我自己來送死,所以不算?!敝T葛亮說:“我已六次擒你,這次不可再放你走了!”孟獲說:“兩川之地,原本夷人所有,你主恃強(qiáng)奪之,今又犯我南邦,實屬貪得無厭,我世居此地,豈能將大好河山拱手送人?!敝T葛亮憤怒的說:“強(qiáng)詞奪理,一派胡言,向來天下以得人心者得之,當(dāng)年割據(jù)紛爭,黎明涂炭,是先帝一統(tǒng)西蜀,恩澤兩川,爾等卻興兵鬧事,殺戮朝廷命官,滋擾地方百姓,屢犯邊庭。義師南進(jìn)以來,你又屢次自言其語,窮兵黷武,使狼煙遍燃沃土,陷夷民于水火之中!罪孽深重、天下共怒!再不歸順,你將有何面目見南邦父老?!”孟獲雖有感動,但內(nèi)心仍有不服,說:“孟獲仍有良策,可破蜀軍。如若再敗、不服,當(dāng)斬孟獲全家。”諸葛亮說:“既然不服,我再放你回去,忍看硝煙之地重生煙火,痛惜負(fù)傷之兵再舉刀槍。此皆你之罪也!諸葛亮為使孟獲心悅沉服,歸順蜀國,竟然給孟獲松綁,全數(shù)釋放。孟獲重整旗鼓,并請烏克國王在桃花寨擺開戰(zhàn)場。諸葛亮指揮各路將士,奮勇破敵,盡管孟獲請來藤甲兵,諸葛亮巧用火攻,孟獲以慘敗告終。第七次被擒,在諸葛亮一再教化下,終于歸順蜀國,從此南中太平。

諸葛亮奇才也,他上懂天文,下知地理,兵法嫻熟,用兵如神,有安幫治國的雄才大略。他平定南中后,揮師北伐,與吳國孫權(quán)休好結(jié)盟,共討魏國曹丕,匡扶漢室,以投實現(xiàn)先帝劉備的遺愿。諸葛亮的才能來自于勤奮、刻苦學(xué)習(xí),深入實際,調(diào)查研究。我要向諸葛亮學(xué)習(xí),多讀書,讀好書,牢記“書山有路勤為徑,學(xué)海無涯苦作舟”,立志長大后成為國家有用之材,報效祖國。

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對別人,有時并不一定要用武力去征服而是可以先獲得他們的心……這是我對《七擒孟獲》的感悟。

劉備死后,劉禪接位,諸葛亮為了平定南蠻,便點兵南征,不費吹灰之力就抓住了南蠻王孟獲。孟獲不服,諸葛亮便放了他,還好酒好肉的招待他。后來,一次又一次……最后在第七次,孟獲他感動了,便歸順了諸葛亮,從此諸葛亮便平定了南蠻。三國的歷史又翻開了新的一頁。

其實,諸葛亮最厲害的并不是他的兵法而是他那一顆能包容萬物的心,讓大家都臣服于他的麾下,怪不得大家都佩服他!!

讀了《七擒孟獲》之后,我非常佩服諸葛亮,我以后要向他多多學(xué)習(xí),他的智慧能讓我在生活中受到更多啟發(fā)!

三國演義七擒孟獲讀后感篇三

今天我看了《三國演義》這本書的第二十八章節(jié)《七擒孟獲》讀完以后我深深地佩服諸葛亮那種寬容的胸懷、聰明的頭腦。故事主要講諸葛亮在成都把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但南方蠻王跟雍闿等,起兵謀反。而諸葛亮就第六次放了他。孟獲已經(jīng)加破兵敗,就只好從鄰國借來三萬騰甲兵攻打諸葛亮。諸葛亮沒動一槍一刀就一場火把騰甲兵燒了精光,然后七次擒住他,這時孟獲對諸葛亮佩服得五體投地,便跪地投降并表示以后再也不謀反。

我覺得故事中得諸葛亮非常聰明,能七次擒孟獲讓孟獲心服口服,并跪地投降。而書中的孟獲非常蠻橫用十萬蠻兵橫沖直撞攻城可太輕敵結(jié)果被諸葛亮偷襲。途中逃跑又被攔冰殺個光最后想抓諸葛亮結(jié)果中了陷阱又被活捉。我在生活中有時也像孟獲一樣只會用蠻力解決問題。

上次,下課了因為唐明軒沒事找事把我說成“蘿卜絲”,然后用手做成“猜到”在我身上狂切。我怒火中燒,隨手抓起唐明軒的水壺丟了。然后他又?jǐn)D水放我身上。我抓住他得衣領(lǐng),就把他壓在地上,掄起鐵一般大小的拳頭使出平生吃奶的勁往他身上瘋打。最后我還是被老是罰了,要是當(dāng)時我有諸葛亮那樣寬容的胸懷、冷靜思考,就不會對同學(xué)大打出手,給老是添麻煩。

我從書本中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凡事都要冷靜思考,再做出決定,不能蠻橫不講理,不然的話就會造成更大的錯誤。

三國演義七擒孟獲讀后感篇四

縱觀巜三國演義》里面內(nèi)容精彩不斷,《桃園三結(jié)義》《三英戰(zhàn)呂布》巜空城計》等,但我還是比較喜歡諸葛亮的《七擒孟獲》。

《七擒孟獲》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南方蠻王,孟獲經(jīng)常帶兵侵入諸葛亮的南部邊界,于是諸葛亮就帶兵去討伐孟獲。諸葛亮見孟獲有勇無謀,決定生擒感化他,讓他心服口服投降。諸葛亮七擒又七放孟獲,最后孟獲真心投降蜀國。諸葛亮用攻心為上,攻城為下成功感化了孟獲。就連我們的偉人毛澤東對諸葛亮的理政和品德都非常推崇。

在古代社會得人心者得天下,在當(dāng)今社會仍是這樣。這使我想起最近新型肺炎病毒的事情,病毒剛在中國蔓延時,中國政府號召國人不聚會,少出門,每天量體溫,出門要戴口罩的,把病毒悶死在家里,并且很快控制了病情的蔓延??蓺W美諸國對中國政府的觀點指指點點說我們限制人們自由,違法人權(quán),并對中國政府橫加指責(zé)。當(dāng)病毒剛開始在歐美蔓延時,他們的民眾不戴口罩,出門也不戴口罩。當(dāng)病情大面積蔓延時,他們這才慌了,才想起中國抗疫寶貴的經(jīng)驗,并要求中國分享抗疫經(jīng)驗??晌覀冎袊挥嬊跋哟蠖葘λ麄冞M(jìn)行口罩,呼吸機(jī)等醫(yī)療物資的援助。當(dāng)其他國家得到援助時,就對中國充滿了感激之心,并表示與中國建立友好互助關(guān)系。

通過《七擒孟獲》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遇到困難要動腦,不能用武力去解決,只有用智取勝,以德服人,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尤其是在生活中與同學(xué)或朋友發(fā)生問題沖突時更是要這樣,希望大家以后都能學(xué)會用這種方法解決遇到的困難。

三國演義七擒孟獲讀后感篇五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名字是《三國演義》之《諸葛亮七擒孟獲》,我特別崇拜諸葛亮,他是這么的聰明和有能耐。

這個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是:諸葛亮起兵征討蠻王孟獲。蜀將王平去迎戰(zhàn),佯裝敗陣,把孟獲引入了深山峽谷,埋伏在山谷的士兵把孟獲擒住。孟獲不服,要整頓人馬再戰(zhàn),諸葛亮放走了他。第二次因失糧草,孟獲自家人鬧矛盾,把他捉來獻(xiàn)給諸葛亮,他同樣不服,諸葛亮再次放了他。第三次因孟獲弟貪酒誤事,讓諸葛亮反計捉獲孟獲,他同樣不服,是天敗不是無能,諸葛亮同樣放了他。第四次孟獲借兵沖來,諸葛亮出奇兵,孟獲大敗并踏入陷阱,他不服諸葛亮出計謀,諸葛亮同樣笑著放走了他。后來雖然也有捉獲孟獲,但因是外在原因并不是孟獲無能,均不服,第六次的擒獲孟獲,他對諸葛亮說若能擒他七次,他必服。在第七次諸葛亮不用一槍一箭,只用了一場火攻,就把孟獲借來的三十多萬藤甲兵***得精光。這次孟獲羞慚不已,心服口服,永不叛諸葛亮。

看了這故事我的感想挺多,諸葛亮成為了我學(xué)習(xí)上的楷模,他的聰明機(jī)智,他的寬宏大量的心胸,都是我要學(xué)習(xí)的東西。無論發(fā)生什么事他都可以用平靜的心態(tài)去對待,勇于接受挑戰(zhàn)。我在暑假里去參加了跆拳道,它的精神是:禮儀、廉恥、忍耐、克己、百折不挫。在學(xué)習(xí)的過程中,我也有過放棄的念頭,但看了這個故事,我要向諸葛亮學(xué)習(xí),一點點的說服自己和努力,克服學(xué)習(xí)中的辛苦,堅持下來,我從白帶升級到黃帶了,實現(xiàn)了我的目標(biāo)。

三國演義七擒孟獲讀后感篇六

相信大家都讀過四大名著吧?那想必對其中的《三國演義》也有所了解了吧?無論是從整體的架構(gòu)還是各個細(xì)節(jié)的寫法都能引人注目,尤其是其中那些耳熟能詳?shù)墓适?,更是讓我們印象深刻。但是你們可能知道的不是很詳?xì),那么今天就由我來告訴你們,在‘七擒孟獲’這個成語故事里有哪些引人入勝的情節(jié)吧!

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分天下。蜀丞相諸葛亮受昭烈帝劉備托孤遺詔,立志北伐,以重興漢室??删驮谶@時,偏偏蜀南方之南蠻又來犯蜀,諸葛亮當(dāng)即點兵南征。

到了南蠻之地,雙方交戰(zhàn),諸葛亮大獲全勝,擒獲了南蠻的首領(lǐng)孟獲。但孟獲說什么也不服氣,說什么勝敗乃兵家常事,就算抓到了他也不能說明諸葛亮有多大的本事??酌鞯弥恍?,下令放了孟獲。放走孟獲后,孔明找來他的副將,故意說孟獲將此次叛亂的罪名都推到了他的頭上。副將聽了十分生氣,大聲喊冤,于是孔明將他也放了回去。副將回營后,心里一直憤憤不平。一天,他將孟獲請入自己帳內(nèi),將孟獲捆綁后送至了漢營??酌饔糜嫸吻塬@了孟獲。

孟獲卻還是不服,諸葛亮便又放了他。這次,漢營大將們都有些想不通,他們認(rèn)為大家遠(yuǎn)涉而來,這么輕易地放走敵人簡直是開玩笑一樣??煽酌鲄s自有他的道理:只有以德服人才能真的讓人心服口服;以只以武力服人將必有后患。孟獲再次回到營中,他的弟弟孟優(yōu)給他獻(xiàn)了個計謀。半夜十分,孟優(yōu)帶人來到漢營詐降,孔明一眼就識破了他的.陰謀。于是將計就計,下令賞了大量的美酒給南蠻士兵,使孟優(yōu)帶來的人喝的酩酊大醉,毫無戰(zhàn)斗能力。這時,孟獲按先前的計劃前來劫營,哪知事出有變,本想反戈一擊,卻不料自投羅網(wǎng),被再次擒獲。

這回孟獲卻仍是不甘心,孔明便第三次放虎歸山。孟獲回到大營,立即著手整頓部隊,伺機(jī)待發(fā)。一天,突然探子來報:孔明正獨自一人在陣前查看地形。孟獲聽后大喜,立即帶了人趕去捉拿諸葛亮。不料這次他又中了諸葛亮的圈套,第四次成了甕中之鱉。

孔明知他這次肯定還是不服氣,再次放了他。孟獲帶兵回到營中,沒想到他的手下楊峰,因隨孟獲數(shù)次被擒數(shù)次被救,早已對諸葛亮崇拜的五體投地,起了歸順之念。于是,他與夫人一起將孟獲灌醉后押到漢營。

孟獲五次被擒后仍是不服,大呼是內(nèi)賊陷害,才淪為敗將,于是孔明便第五次放了他,命他擇日再來戰(zhàn)。這次,孟獲回去后不敢再大意,他去投奔了木鹿大王。這木鹿大王之營極為偏僻,孔明帶兵前往,一路歷盡艱險,加上蠻兵使用了野獸入戰(zhàn),使?jié)h兵敗下陣來。這之后漢兵又碰上了幾處毒泉,使情況變得更為不妙。幸虧不久孔明得到伏波將軍及孟獲兄長孟節(jié)指點,他們才安全回到大營。回營后,孔明造了大于真獸幾倍的假獸。當(dāng)他們再次與木鹿大王交戰(zhàn)時,木鹿的人馬見了假獸十分害怕不戰(zhàn)自退了。

這次,孟獲心里雖仍有不服,但再也沒有理由開口了,孔明看出了他的心思,仍舊放了他。孟獲被釋后又去投奔了烏戈國。這烏戈國國王兀突骨擁有一支英勇善戰(zhàn)的藤甲兵。不僅戰(zhàn)斗力強(qiáng)悍,而且所裝備的藤甲更是刀槍不入。孔明早已想好對策,他以火克藤,利用火攻將烏戈國兵士盡數(shù)燒死于一山谷中。孟獲第七次被擒,孔明故意說要放了他。孟獲忙跪下起誓:以后決不再謀反。孔明見他已心悅誠服,覺得可以利用,于是便委派他掌管南蠻之地。經(jīng)過這七次的經(jīng)歷,孟獲徹底被諸葛亮的智慧征服,從此一心輔佐孔明。而孔明可以不再為南蠻擔(dān)心,專心去對付魏國了。

怎么樣?聽了這個故事,是不是覺得原本十分簡單的故事竟有這么多妙趣橫生的細(xì)節(jié)?其實,這些故事若細(xì)細(xì)品來都非常有意思。只要你是一個有心人,就可以發(fā)現(xiàn)其中很多的奧妙。

三國演義七擒孟獲讀后感篇七

這本書我從頭到尾讀捕捉孟獲“七這本書,有一個小故事,我感覺很好。

三國時,一旦劉備知道關(guān)羽睡著了,他把憤怒,張飛一起在率討伐孫權(quán)的士兵。諸葛亮但時間不會做一筆交易。張飛,不要分散,不想獨自帶領(lǐng)軍隊整裝待命。他派了三天的白色旗幟、服裝。兩只手沒能完成,所以張飛沒吃飯。兩人總是記恨于心,張飛死于一場夢。

讀過這個故事,我知道不只是為了一個小小時打別人,最后總是對他自己的。也會斤斤計較,應(yīng)該是太過樂觀了。

三國演義七擒孟獲讀后感篇八

書,是一位無聲的老師,它默默地教會了我一個又一個道理?!渡舷挛迩辍肥俏覀儽刈x的一本書,當(dāng)我讀完了《諸葛亮七擒孟獲》這個故事后,深有感觸。

故事中的孟獲被諸葛亮捉住了七次。孟獲是個有勇無謀的人,那里是諸葛亮的對手?可他還是不服氣,諸葛亮卻一次又一次的把孟獲放了。當(dāng)孟獲第七次被諸葛亮捉住和時候,諸葛亮還要放。但獲孟獲卻流著淚說:“丞相七擒七縱,待我可說是仁之義盡了。我打心眼里佩服。從今以后,不敢再反了?!本瓦@樣,諸葛亮用寬容感動了孟獲。

讀到這里,一股敬佩之情在我心中油然而生。我佩服諸葛亮的聰明才智,更佩服他豁達(dá)大度的品質(zhì)。寬容是一種非凡的氣度,博大的胸懷是對別人的釋懷,也是對自己的善待??上ВF(xiàn)實生活中像諸葛亮那樣心胸寬闊的人卻不多。

“比陸地大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大的是人的心靈?!边@是我讀了這個故事最深的感受。我發(fā)現(xiàn),我的心靈遠(yuǎn)遠(yuǎn)不如諸葛亮的寬闊。

記得有一次,舅舅家的小弟弟來我家玩。他來到我房間,在我的床上又蹦又跳,又喊又叫,突然,我桌上的一個水晶球吸引住可他的眼球。弟弟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拿起水晶球左瞧右看,愛不釋手。我發(fā)現(xiàn)了,大叫一聲,把他嚇了一大跳,水晶球“啪”的掉到了地上,摔碎了,里面的水流了出來。弟弟不知所措的望著我。我頓時火冒三丈,對他大吼:“誰讓你亂動我的東西的?!以后再也不許你到我的房間來!”說著,就把弟弟猛地推出了房間。弟弟摔倒了,大哭了起來,我卻沒理他。

現(xiàn)在想想,臉一陣陣的火辣,真是太慚愧了!下次去舅舅家家,一定要向弟弟道個歉,做一個像諸葛亮一樣心胸寬闊的人。

看到同學(xué)學(xué)習(xí)成績好,有些人就心懷嫉妒,甚至在背地里說人家的壞話,搞得同學(xué)們之間不能和睦相處。有時候,同學(xué)之間發(fā)生一些矛盾,那是很正常的,但有些同學(xué)就是斤斤計較,得理不饒人。唉,比起諸葛亮,我們真應(yīng)該自慚形穢呀!

讀書讓人明理。讀了這個故事后不僅讓我感受到了諸葛亮的“宰相肚里能撐船”,也發(fā)現(xiàn)了自己以前的斤斤計較,更讓我明白了:寬容是一種高貴的品質(zhì),崇高的境界,寬容是一種美德,一種善良。

三國演義七擒孟獲讀后感篇九

劉備死后,蠻王孟獲起蠻兵十萬,侵犯邊境。諸葛亮聞報,對劉禪說:“依臣之見,應(yīng)該先平定他們?!眲⒍U同意了。當(dāng)年三月諸葛亮率領(lǐng)大軍向南進(jìn)發(fā),節(jié)節(jié)勝利。四個郡的叛亂很快平定。但孟獲收集了散兵,繼續(xù)反抗。于是諸葛亮下了一道命令:只許活捉,不能傷害。所以諸葛亮一次次用計捉住蠻王孟獲,又一次次放了他,等到第七次孟獲被捉時,終于投降了。

諸葛亮可真是一個神機(jī)妙算、料事如神的曠世奇才呀!

三國演義七擒孟獲讀后感篇十

假期,我在區(qū)圖書室借了一本《三國演義》,以前也只是多少看過電視劇,但從沒有真正的認(rèn)認(rèn)真真看完一整部。讀完厚厚的一本三國演義,不禁感嘆歷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感覺從中受益非淺,也是說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biāo),只要踏踏實實,仔仔細(xì)細(xì)的走好追求成功過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會不遠(yuǎn)的。

三國演義乃是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里面一個個娓娓動聽的故事,通過描寫了許多不可能為可能故事,比如說曹操的草船借箭。并且這些小故事把人物的個性特點描述得淋漓盡致,把一個個場面描繪得更是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使我過目不忘,深入我心。三國演義中的一些人物,也給我許多啟示。那些貪財,貪色的人,最終一定不會有好結(jié)果。董卓與呂布之所以會兵刃,還不是讓一個小女子貂嬋在中間挑撥離間,所以董卓便是敗在了自己的好色上。曹操也有點好色,張繡投降后,曹操在營中尋樂,便找了張繡老婆來玩弄,后來張繡當(dāng)然惱火,便暗算曹操,曹操幸虧命大,否則也被張繡結(jié)果了。三國演義中,還可以學(xué)到許許多多的東西,比如研究歷史的規(guī)律,分析人物性格,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成敗原因。毛澤東就曾經(jīng)讀了五次三國演義,原因大致也在這吧。還有我們村里有一句流傳的話語“老不看三國,少不看西游”可能說的是人看過三國后頭腦會比以前變得聰明的意思!名著是經(jīng)得起反復(fù)閱讀,反復(fù)推敲的,好的名著伴人一生成長.

什么“青龍偃月刀,過五關(guān)斬六將”的關(guān)羽;以及“粗中有細(xì)勇猛善戰(zhàn)”的張飛;“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足智多謀”的忠臣諸葛亮;還有心胸狹隘的周逾,長厚的魯肅等人交織在一起,引發(fā)了一連串驚心動魄,扣人心弦的故事。如草船借箭,連環(huán)計,空城計等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細(xì)細(xì)思量,我們的學(xué)習(xí)不也一樣嗎?也應(yīng)講究方法,注意適當(dāng)休息,勞逸結(jié)合,讓自己的大腦得到調(diào)節(jié),為下一節(jié)課積蓄精力,就能提高學(xué)習(xí)效率。

學(xué)習(xí)是這樣,生活也如此。記得高中放假回家的時候有一次家里來客人,媽媽讓我給客人沏點茶水,沏茶就要燒開水,清洗杯子,以及分放茶葉。燒開水約十多分鐘,洗杯子約要五分鐘,分放茶葉約三分鐘,這樣一來,就要共花將近二十多分鐘的時間??晌异`機(jī)一動想出了一條妙法:在燒開水的同時,就洗杯子,分放茶葉,等水燒開后,其余兩項工作早已完成了。這樣一來,我不僅節(jié)約了時間去做其它事情,還讓客人在短時間里感受到了主人的熱情。做事情不僅要有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的“識”,用我們的話說要有“頭腦”,還要有“單匹救主”的趙云的“膽”。

三國演義七擒孟獲讀后感篇十一

我在讀《中外歷史故事》的“諸葛亮七擒孟獲”中深有感觸。故事的內(nèi)容是這樣的:

劉備去世后,要諸葛亮輔佐劉禪治理蜀國。然而在其中,南中地區(qū)發(fā)生叛亂。叛亂的首領(lǐng)是孟獲,他在當(dāng)?shù)睾苡型@給蜀國統(tǒng)一中國帶來了很大的威脅。于是,丞相諸葛亮要去南中平定叛亂,本來他是可以很輕松的平定這次叛亂的,但為了收服當(dāng)?shù)孛裥?,諸葛亮打算用攻心策略。公元225年3月,蜀軍大舉南征,輕松地生擒叛亂首領(lǐng)孟獲,孟獲不服,諸葛亮放了他。但沒過多久,孟獲又被擒住,還是不服,又被諸葛亮放了。就這樣,孟獲被捉了放,放了又捉,前前后后共計七次,最后終于心服諸葛亮,誓不再反。

這是我的看法。你呢?

三國演義七擒孟獲讀后感篇十二

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分天下。蜀丞相諸葛亮受昭烈帝劉備托孤遺詔,立志北伐,以重興漢室。就在這時,蜀南方之南蠻又來犯蜀,諸葛亮當(dāng)即點兵南征。到了南蠻之地,雙方首戰(zhàn)諸葛亮就大獲全勝,擒住了南蠻的首領(lǐng)孟獲。但孟獲卻不服氣,說什么勝敗乃兵家常事。孔明得知一笑下令放了孟獲。放走孟獲后,孔明找來他的副將,故意說孟獲將此次叛亂的罪名都推到了他的頭上。副將聽了十分生氣,大聲喊冤,于是孔明將他也放了回去。副將回營后,心里一直憤憤不平。一天,他將孟獲請入自己帳內(nèi),將孟獲捆綁后送至了漢營??酌饔糜嫸吻塬@了孟獲,孟獲卻還是不服,諸葛亮便又放了他。這次,漢營大將們都有些想不通。他們認(rèn)為大家遠(yuǎn)涉而來,這么輕易地放走敵人簡直是像開玩笑一樣。孔明卻自有道理:只有以德服人才能真的讓人心服;以力服人將必有后患。孟獲再次回到洞中,他的弟弟孟優(yōu)給他獻(xiàn)了個計謀。半夜時分,孟優(yōu)帶人來到漢營詐降,孔明一眼就識破了他,于是下令賞了大量的美酒給南蠻之兵,使孟優(yōu)帶來的人喝得酩酊大醉。這時孟獲按計劃前來劫營,卻不料自投羅網(wǎng),被再次擒獲。這回孟獲卻仍是不甘心,孔明便第三次放虎歸山。孟獲回到大營,立即著手整頓軍隊,待機(jī)而發(fā)。一天,忽有探子來報:孔明正獨自在陣前察看地形。孟獲聽后大喜,立即帶了人趕去捉拿諸葛亮。不料這次他又中了諸葛亮的圈套,第四次成了甕中之鱉。孔明知他這次肯定還是不會服氣,再次放了他。孟獲帶兵回到營中。他營中一員大將帶來洞主楊峰,因跟隨孟獲亦數(shù)次被擒數(shù)次被放,心里十分感激諸葛亮。為了報恩,他與夫人一起將孟獲灌醉后押到漢營。孟獲五次被擒仍是不服,大呼是內(nèi)賊陷害??酌鞅愕谖宕畏帕怂賮響?zhàn)。這次,孟獲回去后不敢大意,蜀軍大舉南征,孔明用計挑撥離間,使高定殺了雍闿、朱褒,提著兩人首級來降,永昌之危遂解。太守王伉迎孔明入城,守將呂伉獻(xiàn)上“平蠻指掌圖”,孔明大喜,以呂凱為向?qū)Ч伲钊胄U境。正待出兵,忽報天子差使者前來犒軍,乃為馬謖。

孔明問馬謖怎樣才能平定南蠻造反。馬謖說蠻人反復(fù)無常,必須令其心服才行??酌饔X得這話很有道理。

孔明大敗南蠻的三洞元帥后,又布下伏兵,讓王平、關(guān)索誘敵。二人假裝戰(zhàn)敗,引南蠻王孟獲入峽谷,再由張嶷、張翼兩路追趕,王平、關(guān)索回馬夾攻。孟獲抵擋不住,被魏延生擒活捉。

孟獲不服,要與孔明再戰(zhàn),若再被擒才服??酌鞅惴潘厝ァ?/p>

孟獲在瀘水扎寨,請兩洞元帥相助,他怕中孔明計謀,只守不戰(zhàn),要等天熱后讓蜀軍自行退兵。

孔明令軍士在樹林中扎寨以避暑熱,又令馬岱領(lǐng)三千兵從沙河口渡河,繞到蠻兵后方,斷蠻兵糧草,還招降了兩洞元帥作為內(nèi)應(yīng)。

孟獲堅守瀘江天險,以為萬無一失,每天飲酒取樂。蜀將馬岱半夜渡瀘水,奪了元帥董荼那的糧草,絕斷了夾山糧道,孟獲得報大怒,令武士重打董荼那一百大棍,免其一死。

董荼那心懷怨恨,趁孟獲大醉,糾集手下將孟獲綁了見孔明。孟獲仍是不服,孔明讓孟獲看過蜀營的精兵糧草后,孟獲仍是不服,便又將他釋回。

孟獲對弟弟孟優(yōu)說,我們已知蜀軍軍情,你領(lǐng)百余精兵去向孔明獻(xiàn)寶,藉機(jī)殺了孔明。

孔明問馬謖是否知道孟獲的陰謀,馬謖笑著將孟獲的陰謀寫于紙上??酌骺春蟠笮Γ嗽诰苾?nèi)下藥,讓孟優(yōu)等蠻人吃喝。

當(dāng)夜,孟獲帶三萬兵沖入軍中要捉孔明,進(jìn)帳才知上當(dāng),孟優(yōu)等蠻兵全部爛醉如泥。魏延、王平、趙云又分兵三路殺來,蠻兵大敗,孟獲一人逃往瀘水。

孟獲在瀘水被馬岱扮成蠻兵的士兵截獲,押見孔明。孟獲說這次是弟弟孟優(yōu)飲酒誤事,仍不服氣。于是孔明第三次放了他。

孟獲為了報仇,借了十萬牌刀獠丁軍,來戰(zhàn)蜀兵。孟獲穿犀皮甲,騎赤毛牛。牌丁兵赤身裸體,涂著鬼臉,披頭散發(fā),像野人般朝蜀營撲來??酌鲄s下令關(guān)閉寨門不戰(zhàn),等待時機(jī)。

等到蠻兵威勢已減,孔明出奇兵夾擊,孟獲大敗,逃到一棵樹下,見孔明坐在車上,沖過去便要捉拿,不料卻掉入陷坑里反被擒獲。孟獲仍然不服,孔明又一次放他回去。

孟獲躲入禿龍洞求援,銀冶洞洞主楊鋒感激日前孔明不殺其族人之恩,在禿龍洞捉了孟獲,送給孔明。孟獲當(dāng)然不服,要再與孔明于銀坑洞決戰(zhàn),孔明又放了他。

孟獲在銀坑洞召集千余人,又叫妻弟去請能驅(qū)趕毒蛇猛獸的木鹿大王助戰(zhàn),正在安排要與蜀軍決戰(zhàn)之時,蜀軍已到洞前。孟獲大驚,妻子祝融氏便領(lǐng)兵出戰(zhàn)。

祝融氏用飛刀傷了蜀將張嶷,活捉了去,又用絆馬索絆倒馬忠一起捉了去。第二天,孔明也用計捉了祝融氏,用她換回了張嶷、馬忠二將。

孟獲要木鹿大王出戰(zhàn)。木鹿騎著白象,口念咒語,手里搖著鈴鐺,趕著一群毒蛇猛獸向蜀軍走去。

孔明取出早已準(zhǔn)備好的木制巨獸,口里噴火,鼻里冒煙,嚇退了蠻兵的怪獸,占了孟獲的銀坑洞。

第二天,孔明正要分兵緝擒孟獲忽得報,說孟獲的妻弟將孟獲,帶往孔明寨中投降,孔明知道是假降,一聲令下全部拿下,并搜出每人身上的兵器。孟獲不服,說假如能擒他七次,他才真服??酌饔谑怯址帕怂?/p>

孟獲又請來烏戈國的藤甲軍,與孔明決戰(zhàn)??酌饔糜蛙嚮鹚師懒藷o數(shù)蠻兵,孟獲第七次被擒,才真心投降。

孔明見蠻地已平,班師回國。行至瀘水,狂風(fēng)暴雨大作,兵馬不能過河。當(dāng)?shù)赝寥苏f是鬼怪冤魂作怪??酌髟跒o水邊祭祀亡靈,放聲大哭。瀘水才變得平靜,大軍方能渡河而回。

大軍回到成都,后主劉禪出城三十里迎接。劉禪與孔明并車而行,設(shè)太平筵,重賞三軍。從此每年有三百多個鄰邦向蜀國進(jìn)貢。

三國演義七擒孟獲讀后感篇十三

攻心為上,攻城為下。是呀!要想別人服你,就要讓他得心先服你。因為蠻力不能解決一切,而智慧卻是萬能的。不是嗎?這一點小小的收獲都來自于《七擒孟獲》。

《七擒孟獲》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劉備死后,蠻王孟獲,大起蠻兵十萬,犯境侵掠??酌鳛槠蕉ㄋ姆?,決定親自征伐蠻王。孔明共擒孟獲七次,為令他心服口服??酌鞯谝淮闻哨w云等人殺了金環(huán)三結(jié),董荼那、阿會喃也被張嶷、張翼所擒。孟獲不服,孔明放虎歸山。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孟獲不是詐降,就是因手下自相殘殺而戰(zhàn)敗。第七次孟獲決定用藤甲兵戰(zhàn)孔明,那兵雖強(qiáng),但既是用草本植物做得戰(zhàn)袍,用火攻自然可破??酌鞯弥螅没鸸?zhàn)勝孟獲,7戰(zhàn)7敗,使孟獲輸?shù)眯姆诜瑳Q定永不再戰(zhàn)。

這個故事雖短,卻令人記憶深刻。區(qū)區(qū)一蠻王,為何驚動得孔明?只因孔明懂得只有不讓后院著火,才能全心全意對付魏、吳兩國??酌髦阅軕?zhàn)勝頑強(qiáng)抵抗的孟獲,不就是因為智慧遠(yuǎn)遠(yuǎn)比蠻力更重要嗎?孟獲雖會用計,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諸葛亮用計已到出神入化的程度了,那孟獲怎能不敗?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智慧永遠(yuǎn)比蠻力更為重要。輸贏并不重要,若想讓別人服你,你就得讓他的心先服你。這樣的勝利才是真正的勝利,不是嗎?《七擒孟獲》中孔明并非有意殺孟獲,他明白戰(zhàn)爭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不再戰(zhàn)爭。

這些收獲讓我受益匪淺,從中讓我聯(lián)想到了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例如:《貓和老鼠》中那機(jī)靈的小老鼠,為何它能屢次從貓口逃生?也就是因為智慧的力量大于蠻力。還有一次,我與外公下棋。我與他大戰(zhàn)8盤,但我屢戰(zhàn)屢敗,8盤竟輸?shù)袅?盤。前7盤,我心中不服,直到第8盤我才心服口服。心想:看來我真的是輸了呀?,F(xiàn)在回想起來,外公的戰(zhàn)爭基調(diào)不就是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嗎?外公真可謂是“孔明二代”啊!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2764946.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