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是全球最受歡迎的運動之一。寫總結(jié)時要簡明扼要,語言簡練,避免冗余和重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各類總結(jié)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詩詞教學設(shè)計篇一
1.反復朗讀,理解詩意、詞意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古代詩詞的形式和遣詞造句的特點。
3.融入詩情畫意之中,探究詩詞的情趣和意趣。
走近作者。
一、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長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唐代著名詩人。其代表作顯示了唐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過程,被稱為“詩史”。有《杜工部集》,代表作有“三吏”、“三別”。
韋應(yīng)物(約737—約791),唐代詩人,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青年時以三衛(wèi)郎事唐玄宗,后做過滁州、江州、蘇州刺史,故稱韋江州、韋左司或韋蘇州。有《韋蘇州集》。
趙師秀(1170—1219),南宋詩人。字紫芝,號靈秀,永嘉(今浙江溫州)人。紹熙進士,曾任筠州推官。詩學唐代賈島、姚合一派,反對江西派的艱澀生硬。和徐照、徐璣、翁卷并稱“永嘉四靈”。
李清照(1084—1151),宋代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人。她是我國文學史上杰出的女作家,散文和詩歌都有成就。她的詞分為兩個時期,前期多寫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diào)感傷。著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F(xiàn)存的后人輯本有《漱玉詞》,今人輯本有《李清照集校注》。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他的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南宋上層統(tǒng)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進行了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詠祖國山河的作品。其作品藝術(shù)風格多樣,收集在《稼軒長短句》中。
二、作品信息。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選自《杜工部集》。寶應(yīng)元年(762)冬季,唐軍在洛陽附近打了一個大勝仗,收復了洛陽和鄭(鄭州)、汴(開封)等州,叛軍首領(lǐng)相繼投降。此時,逃亡到梓州(今四川三臺)過著漂泊生活的杜甫聽到這個消息,欣喜若狂,以飽含激情的筆墨,寫下了這篇膾炙人口的名作。
《滁州西澗》選自《韋蘇州集》,是韋應(yīng)物任滁州刺史時所作。
《約客》選自《清苑齋集》。約客,是希望客人如約而至,然而此詩寫的卻是客人沒有按時來,甚至沒有來。
《如夢令》選自《漱玉詞》。如夢令是詞牌名。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選自《稼軒長短句》,菩薩蠻是詞牌名。此詞寫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春。當時,作者任江西提點刑獄公事,住在贛州。造口,在江西萬安西南,和郁孤臺有相當遠的一段路。詩人把這首詞書在造口的石壁上,是赴任所書,還是后來游經(jīng)此處所書,不得而知。據(jù)載,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十月,金兵入侵江西,隆山勿太后(高宗的嬸母)從洪州(今南昌市)沿贛江南奔,先乘船至造口,再由陸路逃到贛州。當時金兵追太后至造口,老百姓被屠殺劫掠,情形極慘。四十多年后,作者來到這充滿血淚的地方寫下了這首詩。
融入文本。
一、整體解讀。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滁州西澗。
約?客。
如夢令。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此詩可分為兩層:前四句寫聞收復之喜,后四句寫急欲還鄉(xiāng)之情。
本詩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詩人得知安史之亂終于結(jié)束時喜極而泣的心情,刻畫出作者急欲歸鄉(xiāng),興奮欲狂的形象??梢娫娙说某嗾\的愛國之心。
本詩描寫了滁州西澗幽寂的風景,給人一種恬淡幽靜的意境。
本詩通過寫景,烘托出單調(diào)、寂寞的氛圍。
本詞以白描開頭,結(jié)句著色濃艷,表現(xiàn)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及其雅致的性格。
上闋由懷古到嘆今,四句話寫盡了近五十年來的慘痛的歷史和自己的無限悲憤,完全借山水來表達。
下闋緊承上闋,表達了軍民收復失地的決心。
二、問題研討。
1.“即從巴峽穿巫峽,使下襄陽向洛陽”描述了作者怎樣的心境?
這一聯(lián)包含了四個地名,即巴峽與巫峽、襄陽與洛陽,這四個地方之間有漫長的距離,而作者卻用“即從”、“穿”、“便下”、“向”貫穿起來,體現(xiàn)了詩人忽聞勝利后的驚喜之情。
2.反復誦讀《滁州西澗》,仔細體味該詩獨有的意境,并體會其高妙之處。
本詩作者通過平常、平靜之事,不動聲色地寫出了自己對恬淡幽靜意境的追求和向往。
3.反復誦讀《約客》,體會該詩反映了詩人怎樣的心境。
反映了詩人“約客”不至時的無奈和凄苦。
4.利用課余時間,多讀一些李清照的詞,并用你那漂亮有力的字把它們抄錄下來,然后,分析鑒賞一下李清照的詞的特點。
善用白描手法,語言清麗。論詞強調(diào)音律,崇尚典雅、情致,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詞慷慨,與其平常詞風不同。
5.仔細誦讀《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下闋,理解其表達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作者用“東流去”的贛江水喻軍民抗敵收復失地之心,這也是詩人的心志。“愁”是愁國破家亡,是憂國憂民。下闋內(nèi)容表達了作者哀嘆祖國山河破碎,人民受難,憤慨南宋統(tǒng)治者不抵抗侵略和自己報國志愿不能實現(xiàn)的真摯感情。
6.歸納這五首詩詞的作者、生活的朝代、詩歌的體裁、出處、主題和寫作特點。
題?目?作?者?朝代?體裁?出?處?主?題?寫作。
特點。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杜?甫?唐?七律?《杜工部集》?收復失地,
無比欣喜?爽朗、
明快。
滁州西澗?韋應(yīng)物?唐?七絕?《韋蘇州集》?恬靜幽邃,
淡淡感傷?烘托、
襯托。
約?客?趙師秀?南宋?七絕?《清苑齋集》?約客不至,
集慮不安?字簡、
意深。
如夢令?李清照?南宋?詞?《漱玉詞》?雨后花殘,
多愁傷感?婉約、
細膩。
書江西造口壁?辛棄疾?南宋?詞?《稼軒長短句》?北方淪陷,
極度哀愁?豪放、
慷慨。
三、名句鑒賞。
1.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這兩句詩描寫在戰(zhàn)亂中流離失所的人們,聽到政府軍隊打仗勝利,收復失地時的歡欣喜悅,意象極為明快、可愛。
2.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從“春潮”、“野渡”句中,我們可以領(lǐng)略到作者好像在急劇變化的潮水中尋求一種自由和安靜。作者不動聲色地把自己的心跡融于寫景之申,給人一種妙不可言之感。
3.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一個“敲”字,把主人約客久等不至的心境(急、氣、失落、無奈等)刻畫得極為生動,使本句成為揭示內(nèi)心世界的佳句。
4.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
作者描寫春日深閨的情趣,但從文字里也能感受到作者的寂寞,情思幽渺,感懷無限之情。
5.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這兩句詞,現(xiàn)今引用來比喻任何惡勢力都不能改變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同時也說明了正義之心是不可擋的。
四、靚點點擊。
1.《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語言自然流暢,沒有絲毫的修飾和矯情,出自胸臆,奔涌直瀉?!抖派倭昙斪ⅰ分幸跛玫脑捳f:“此詩句句有喜悅意,一氣流注,而曲折盡情,絕無裝點,愈樸愈真,他人決不能道?!焙蟠娬摷叶紭O為推崇此詩,贊其為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詩也”。
2.《如夢令》運用借代手法,以色(綠、紅)代物(葉、花),又用俗詞(肥瘦)形容,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體驗活動。
1.請閱讀辛棄疾報國有心、請纓無路、無限悲憤的《破陣子》,然后聯(lián)系《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研討一下辛棄疾詞的特點。
2.利用課余時間收集李清照早年和她四十四歲以后的詞,比較她前后兩個階段詞的特點,從而了解其思想及性格特點。
破陣子。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fā)生!
練習全解。
一、反復誦讀課文,簡要回答下列問題。
1.比較《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和《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說說它們分別表達了作者當時怎樣不同的心情,結(jié)合具體詩句加以說明。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表達的是杜甫在四川聽到平叛官軍打了大勝仗收復了薊北的喜悅心情,這從“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句可看出,高興得縱情飲酒放聲歌唱,想象著在春天和家人一起回故鄉(xiāng)。而《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則是辛棄疾在江西造口撫今追昔,想象著金人當年的殘酷,表達了自己忠于南來堅決抗金的決心,這從“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和“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等句可以看出。
2.想象《滁州西澗》描繪的畫面,并說說所配插圖和你的想象是否一致。
這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詩,寫的是安徽滁州西澗很平常的景色:隱蔽沉靜的野草生長在澗水邊,岸上茂密的樹林里有黃鶴啼鳴。傍晚帶雨的春潮流水更急,無人問津的野渡小舟自然擺橫。這給我們創(chuàng)設(shè)了一種恬淡幽靜的意境。詩的寄寓是作者對那些無聲息者抱有一絲同情,這從“獨憐”句可以看出;作者還似乎要在急劇變化的潮流中去尋求一點自由和安靜,這從“春潮”、“野渡”句可以看出。看似平常、平靜的寫景,卻不動聲色地蘊藉著自己的心跡。
3.《約客》和《如夢令》反映了詩人怎樣不同的心境?
《約客》反映了詩人“約客”不至時的無奈和凄苦;《如夢令》反映了詩人在少女時代對美好事物的關(guān)切,以及對閨中生活的懷念。
二、解釋下列詩句中的粗體字詞。
1.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歌:歌唱。青春:春天。
2.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憐:愛。
3.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
綠肥紅瘦:枝葉繁茂,花兒凋零。
4.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
可憐:可惜。
三、背誦課文。
本課編選了唐宋五位作者的作品,展示了不同的風格,同學們可以在背誦中多角度地領(lǐng)略唐宋詩詞的精粹,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
自主實踐。
一、語言實踐。
1.填空。
(1)白日放歌須縱酒,????????。??(2)春潮帶雨晚來急,????????。
(3)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4)有約不來過夜半,????????。
(5)知否?知否?????????。???(6)????????,畢竟東流去。
2.解釋下列詩句中粗體字詞。
(1)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2)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3)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
(4)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
3.想象一下《滁州西澗》描繪的畫面,并說說本詩所配的插圖和你的想象是否一致。
4.《約客》和《如夢令》反映了詩人怎樣的心境?
二、閱讀實踐。
(一)。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5.此詩選自????????????,作者是??????代的????????????。
6.解釋粗體字詞的含義。
(3)漫卷????????????。
7.本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二)永遇樂。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jié),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招,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風鬟霧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8.反復誦讀,說說本詞上、下闋各寫了什么內(nèi)容。
9.理解“染柳煙濃,吹梅笛怨”這一詩句的寫作特色。
參考答案。
2.(1)歌:歌唱。青春:春天。(2)憐:愛。(3)綠肥紅瘦:枝葉繁茂,花兒凋零。(4)可憐:可惜。
3.略。
4.《約客》反映了詩人“約客”不至時的無奈和凄苦;《如夢令》反映了少女對美好事物的關(guān)切,以及作者對閨中生活的懷念。
5.《杜工部集》?唐?杜甫。
6.(1)眼淚。(2)還、再。(3)隨便。
7.表達了作者在四川聽到平叛官軍打了勝仗收復了薊北的喜悅心情,這從“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句可以看出:高興得縱情飲酒放聲歌唱,想象著在春天和家人一起回故鄉(xiāng)。
8.上闋寫元宵佳節(jié)寓居異鄉(xiāng)的悲涼心情,著重對比客觀現(xiàn)實的歡快和她主觀心情的凄涼;下闋著重寫作者南渡前在汴梁過元宵佳節(jié)的歡樂心情,同當前的凄涼景象作對比。
9.點出時令是初春。上句從視覺著眼,寫早春時節(jié)初生細柳被淡煙籠罩,下句從聽覺落筆,通過笛聲傳來的哀怨曲調(diào),聯(lián)想到“砌下落梅如雪亂”的初春景色。
詩詞教學設(shè)計篇二
教學目標。
1、背誦五首詩詞曲,準確把握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體會詩歌所描繪的'意境。
教學重難點。
1.領(lǐng)會詩歌所抒發(fā)的作者思想感情及詩詞中所描繪的意境。
教學課時:3課時。
資料超市:
劉禹錫(772―846),字夢得。他曾參加王叔文領(lǐng)導的政治改革,失敗后,一再遭貶。曾寫《游玄都觀》詩諷刺朝中新貴。唐敬宗寶歷二年(826),劉禹錫被罷去和州刺史,北歸京師,途經(jīng)揚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自居易寫了《醉贈劉二十八使君》,對劉長期遭受貶謫表示同情。劉禹錫寫了這首詩答謝他。
白居易醉贈劉二十八使君》“為我行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磋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神宗時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職,任杭州通判。后以作詩“謗訕朝廷”罪貶黃州。與父洵弟轍,合稱“三蘇”。蘇軾才情奔放,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詩、詞、文、書、畫、文藝理論均有獨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在藝術(shù)表現(xiàn)方面獨具風格。其詞于風格、體制上皆有創(chuàng)變,清雄曠放之作尤新人耳目,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代很有影響。有《東坡樂府》。
張養(yǎng)浩(1270―1329),字希孟,號云莊,元代著名散曲家。自幼好學,上自儒家經(jīng)典,下至諸子百家,唐詩、宋詞、筆記小說,無所不讀,又詩賦、文章無所不能,尤長于散曲。他隱居濟南云莊8年期間,“寄傲山林,縱情詩酒”,創(chuàng)作了大量詩文散曲。
在中國古代文學中,宋朝不僅繼承了唐朝的詩而形成了宋詩獨具的特點,而且又有詞的興起。到了元代,另一種新興的體裁是曲。曲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戲曲,另一種是散曲。散曲沒有動作、說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套曲由若干曲子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為獨立單位。小令以一支為限,如果兩三支合為一個單位,叫做帶過曲。
教學過程。
[4][5][6]。
詩詞教學設(shè)計篇三
教學目標:
1、理解兩首詩歌的內(nèi)容,體會兩首詩歌所表達的感情。
2、初步掌握元曲的體裁常識]。
3、培養(yǎng)誦讀的習慣,訓練閱讀的能力。
教材分析。
重點:目標1。
難點:體會兩首詩歌所表達的感情。
教具: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2)。
抽二中等學生接力背《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二、導入新課,講解體裁(2)。
1、揭示課題:粗知曲是詩詞以外的另一種文學作品。
2、講解體裁:在中國古代文學中,宋朝不僅繼承了唐朝的詩而形成了宋詩獨具的特點,而且又有詞的興起。到了元代,另一種新興的體裁是曲。曲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戲曲,另一種是散曲。散曲沒有動作、說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散套由若干曲子組成,小令以一以曲子為獨立單位。小令以一支為限,如果兩三支合為一個單位,叫做帶過曲。課題的《天凈沙》《山坡羊》都是標有題目的小令。
三、學習《天凈沙秋思》。
1、聽錄音后學生齊讀(2)。
2、先獨立思考后分組討論下列問題(教師進行個別指導調(diào)控)(8)。
1)第一句的景物有什么特點?渲染了一種什么樣氣氛?
2)小橋流水人家與思鄉(xiāng)之情有什么關(guān)系?
3)旅人處在怎樣的環(huán)境中?
4)本曲用了哪九個景物來渲染悲涼氣氛的?
3、抽簽提問,其他小組不同意見者補充,教師評價,落實加分和扣分的'獎懲。(7)。
(1)枯藤點明秋天,老樹點明秋,昏鴉暗示傍晚。這句渲染了游人思鄉(xiāng)的寂寞悲涼的氣氛。
(2)看到別人的人家想起自己的家,卻回不了家,更添思鄉(xiāng)之情。
(3)這一道難度稍大,可請一口頭表達能力強的學生做一簡單描繪,以此來創(chuàng)設(shè)情境。
(4)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4.自由朗讀二三次,集體朗讀一次,后男女生對背(每人一句)(2)。
5、抽中二中下生背。(1)。
四、分析《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
1、教師范讀,學生自由散讀一次后齊讀,教師發(fā)現(xiàn)問題進行糾正(3)。
2、教師簡要講解:(1)。
作者這時正行進在潼關(guān)的路上,峰巒、波濤、都是親眼見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躊躇)的原因是:災難頻繁,百姓受苦。
3、獨立思考后個別提問:(8)。
(1)按寫景、抒情、議論給這首曲劃分成三個層次。本小首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結(jié)(2)這首曲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結(jié)合后兩句來理解)。
4、自讀兩次,抽若干人背。(2)。
五、課堂探討:(5)。
學生通讀全部課文后,提問:
你認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試說明理由。
此題為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只要說得合理就給予肯定和表揚,說得不合理的要指出。
例如:望弄清影怒聚等等。
六、堂上練習(2)。
《掌握語文》p135之4、p136之5。
七、布置作業(yè):(1)。
a、默寫五首詩詞。
a、完成《掌握語文》p135之達標自測。
詩詞教學設(shè)計篇四
1、認識2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洞庭、江南”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首古詩詞,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學習通過看注解,邊讀邊想象畫面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品味詩句,指導背誦,積累語言。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體會江南山水的特點,激發(fā)愛美的情趣。
以讀為主,理解成誦。
課文插圖,洞庭湖圖片,媒體資源:《獨坐敬亭山:李白》、《望洞庭:劉禹錫》、視頻《白居易簡介》。
三課時。
第一課時。
獨坐敬亭山。
一、激趣導入。
1、導語:
(詩圣、詩仙)。
2、揭題:
誰來背背李白的詩,會幾首就背幾首。
二、釋題,簡介背景。
結(jié)合課文插圖及媒體資源《獨坐敬亭山:李白》,完成下列教學步驟:
1、讀題,看注釋,結(jié)合插圖,介紹背景。
2、過渡:
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三、學生自學,初步理解。
自讀古詩,思考問題,并根據(jù)注釋,結(jié)合插圖,逐句說說詩意。
四、四人小組合作學習。
互讀古詩,交流詩意。
五、全班交流。
1、指名回答,評議交流。
2、老師點撥:
“閑”是悠閑的意思,在說句意時,要作詞序的調(diào)整。即“一片白云悠閑地飄去”?!皡挕钡淖⑨屖恰皾M足”。在說句意時要進行適當?shù)淖兺ā?/p>
3、學生質(zhì)疑。師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詩意的基礎(chǔ)上,想象一下“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是一幅怎樣的畫面??梢杂谜Z言描述,也可以用畫面表現(xiàn)。
六、指導朗讀。
1、《獨坐敬亭山》圍繞著“靜”來寫,朗讀時注意語調(diào)輕緩,節(jié)奏要緩慢;通過朗讀,表達詩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種輕松感。
2、多種形式讀詩:
指名讀、同位讀、小組讀、齊讀等。
七、吟讀,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1、自由吟讀。
2、討論:
詩句表明了詩人怎樣的心境?你最欣賞哪一句?
板書設(shè)計:略。
詩詞教學設(shè)計篇五
教學目標。
1.理解木蘭這一人物形象,學習木蘭的精神和品格,《古代詩詞三首》教學設(shè)計。
2.學習民歌的語言特色。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1.理解木蘭這一人物形象,學習木蘭的精神和品格。
2.學習民歌的語言特色。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
小黑板或課件。設(shè)計思路。
詩歌的學習一定要多讀,本節(jié)課引導學生朗讀,在讀的過程中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體會民歌的語言特色,了解木蘭的'形象。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教師導入。
學生聽豫劇《花木蘭》選段,讓學生自由談一下對木蘭這一人物及其故事的了解,初中一年級語文教案《古代詩詞三首》教學設(shè)計》。然后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2.文學知識介紹。
(1)讓學生進行介紹。
(2)明確:(出示幻燈片1,也可以用小黑板代替。)。
本詩是一首北朝民歌,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
二、自主學習。
師:這首詩記敘了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故事,表現(xiàn)了花木蘭勤勞、智慧、勇敢、堅強和不貪圖利祿的高貴品質(zhì),以及愛國愛家的崇高精神。
下面自學課文,注意以下問題:(出示幻燈片2。)。
1.認真讀課文,可以朗讀,可以默讀,可以同桌輪讀,選用你最喜歡的方式閱讀這首民歌,注意朗讀的節(jié)奏和重音。
2.畫出并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畫出你認為好的詞、句、段。
3.利用古漢語字典,就文章中一些字詞的音義、精彩詩句等內(nèi)容制作學習卡片,并試著翻譯課文。
4.本詩敘述情節(jié)詳略得當,請作簡要分析,并概括這首敘事詩的內(nèi)容。
5.本詩是一首民歌,分析其語言特色。
6.你覺得木蘭是一個怎樣的人?
7.找出自學中的疑難問題。三、合作學習‘。
1.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解答自學中存在的疑難問題。
[4][5]。
詩詞教學設(shè)計篇六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三首古詩詞,能默寫前兩首古詩。
3、通過誦讀、解讀、悟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體會古詩詞描述的景物和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對祖國詩詞的熱愛之情。
4、培養(yǎng)學生課外主動積累詩詞的習慣。
1、理解詩句的意思并想象描寫的畫面。
2、背誦古詩詞,默寫《鄉(xiāng)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
】
1、師生查閱有關(guān)詞的資料以及三位詩人的生平和創(chuàng)作情況。
2、指導學生收集描寫田園風光的古詩詞。
《鄉(xiāng)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
一、由題入手,弄清題意,了解詩人。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鄉(xiāng)村四月。
2、出示插圖,觀察感受:
師:仔細觀察插圖,圖上描繪一幅怎樣的生動畫面?
(學生仔細觀察后談感受,教師從“初夏美景”和“農(nóng)民繁忙”進行指導。)。
3、師生交流資料,了解詩人:翁卷,南京詩人,一生未做官,描寫了許多田園生活的詩篇。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弄懂詩意。
1、教師范讀,學生整體感知誦讀的節(jié)奏和詩的畫面。
2、學生自由練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握節(jié)奏,注意“蠶”“?!倍际瞧缴嘁?。
3、指名朗讀,相互學習,相互欣賞,相互評價。
4、小組合作,結(jié)合文中的插圖和注釋,利用工具書弄清句意。
5、小組交流,講講詩意。
三、全班交流,品評朗誦,感悟詩情。
1、自由誦讀,結(jié)合畫面想象古詩描繪的情景。
2、逐句品評,交流感受,誦讀升華。
師:前兩句詩描寫了那些景物?(綠原、白川、子規(guī)、煙雨)。
(3~5位同學描述)(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平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天空中煙雨蒙蒙,杜鵑聲聲,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師:這樣一幅美麗動人的鄉(xiāng)村風光,假如你是詩人,你的感受如何?
(喜愛、高興、贊美、欣賞)。
師:我們帶著自己的感受邊讀邊想象畫面。
師:誰來讀后兩句詩,要讀出自己的感受,說說為什么要這樣讀。
生1:我從“閑人少”體會到農(nóng)民都忙農(nóng)活去了。
生2:從“才……又”知道了農(nóng)民剛干完蠶桑又去忙插秧,說明勞動緊張而繁忙,也看得出農(nóng)民很辛苦。
生3:讀完了這兩句詩,我覺得勞動人民很偉大,我要贊美他們。
3、師小結(jié)全詩:前兩句著重寫景,主要寫了江南水鄉(xiāng)初夏時的景色。后兩句著重寫人,主要寫了勞動人民緊張繁忙的勞作,也同時體現(xiàn)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和贊美。
4、學生邊想象畫面,邊有感情地朗讀。
四、熟讀背誦,積累語言。
五、自學《四時田園雜興》。
1、按照學習《鄉(xiāng)村四月》的方法自學古詩,畫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想辦法解決。
2、小組內(nèi)交流,教師指導點撥。
3、全班交流自學成果。
4、背誦古詩。
六、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前兩首詩中出現(xiàn)的生字)。
蠶桑晝耘績。
1、“蠶、桑、晝”的讀音,書寫時上下結(jié)構(gòu)要勻稱。
2、“耘、績”書寫時要注意左窄又寬。
七、作業(yè)。
1、抄寫《鄉(xiāng)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
2、收集描寫田園風光古詩詞,選擇一兩首背下來。
詩詞教學設(shè)計篇七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2、《游園不值》。
宋?葉紹翁。
應(yīng)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3、《清平樂?村居》。
宋?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4、《浪淘沙》。
唐?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5、《春游湖》。
宋?徐俯。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渡,小舟撐出柳陰來。
6、《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7、《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8、《石灰吟》。
明?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9、《夏日絕句》。
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10、《一剪梅》。
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蕈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11、《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12、《牧童》。
唐?呂巖。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
13、《舟過安仁》。
宋?楊萬里。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14、《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15、《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詩詞教學設(shè)計篇八
1.學會本課7個生字,正確、流利朗讀、背誦古詩。
2.理解詞中字詞的意思以及整首詞的意思。
3.想象詞所描繪的情景,并在說的基礎(chǔ)上寫下來。
教學難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牧童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介紹詩人,激發(fā)興趣。
大家聽說過“八仙過?!钡墓适聠幔空l知道“八仙”是哪八個人?()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牧童》相傳就是八仙中的“呂洞賓”寫的。呂洞賓到底是不是神仙我們不知道,但歷史上確實有呂洞賓其人,他原名叫做“呂巖”,是唐代人。呂巖考過科舉,做過縣令。后來唐代暴發(fā)了黃巢領(lǐng)導的農(nóng)民起義,時局動蕩,呂洞賓就帶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傳說他已經(jīng)得道成了神仙。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古詩,讀通順,讀流利。
2.小組齊讀古詩、互評、互相正音。
(注意強調(diào)“蓑”字的讀音和寫法)。
3.再自由讀詩,把不理解的詞語勾畫出來。
4、學生反饋并質(zhì)疑。(師適時板書并回答學生的質(zhì)疑)。
鋪,鋪開。
弄,逗弄。
飽飯,吃飽了飯。
蓑衣:棕或草編織的外衣,用來遮風避雨。
臥月明:躺著觀看明亮的月亮。
(三)再讀古詩,交流學習。
1.再讀古詩,利用工具書和學習資料進行“小組學習”。
(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交流討論。)。
2.反饋:你讀懂了什么?
3.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適時小結(jié)出各詩句的意思:
青草像被誰鋪開在地上一樣,方圓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風中隱約傳來三四牧童聲悠揚的笛聲。
牧童放牧歸來,在吃飽晚飯后的黃昏時分。
他連蓑衣都沒脫,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齊讀此詩。
(四)想象畫面,體會情感。
1.教師配樂朗讀,學生閉目想象。
2.學生反饋,把所想象到的畫面說給大家聽。
3.學生配樂朗讀,邊讀邊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體會到什么,迅速寫下來,與小組同學交流。
5.全班交流所體會到的思想感情,教師加以引導:
(詩人向往寧靜淡泊,饑來即食,困來即眠,無牽無掛,自由自在的生活。)。
(五)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1.自由讀詩,帶著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思想感情朗讀。
2.比賽讀詩,單個比,小組比,男女生比。(教師適當點撥抑揚頓挫)。
3.伴樂,全班一起誦讀全詩。
第二課時(《舟過安仁》)。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2.理解詩句的意思。
3.想象詩中所描繪的情景。
4.用畫的方式自由表達所想象的詩沖情景。
教學難點。
以讀解意,以畫悟情。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一首寫兒童的詩,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學習另外一首寫兒童的詩。和前一首詩有所不同的是,前一首《牧童》只寫了一個小孩子,而這首詩中寫了兩個十分頑皮的小孩子。你們想知道他們怎樣頑皮嗎?想,那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楊萬里寫的《舟過安仁》(板書課題)。
(二)自讀感知,理解詩句。
1.自由朗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
(注意強調(diào)讀準字音:篙、棹)。
2.小組賽讀,看誰把這首詩讀得最準,最流利。
3.自讀理解,借助課后注釋或結(jié)合插圖理解詩句意思,劃出不理解的詞語、句子。
4.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讀懂的詩句、解決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巡回指導)。
篙:撐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桿。
棹:船槳。
怪生:怪不得。
遮頭:為頭部遮擋住風雨。
使風:借助風的力量。
5.匯報交流,小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詩的意思。
(一只小漁船里坐著兩個小孩子,他們收起了劃船用的篙和槳,而撐開了一把傘。難怪他們會在沒有下雨的時候打傘,原來是想借助風的力量來駛船。)。
(三)再讀感悟,以畫悟情。
1.自由讀詩,邊讀邊在腦海中想象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小組內(nèi)交流,互相說說你所想象的畫面。
3.請學生描述畫面,引導學生把想象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
4.請學生用彩色筆把想象的畫面畫出來,再把想對兩個頑皮的孩子說的話寫在下面。
(詩中兩個孩子的頑皮舉動,肯定會讓學生有話想說,把這些話寫下來,老師加以點撥就是思想感情)。
5.匯報展示:用投影儀展示部分學生的畫,并讓學生加以解說。
(以傘借風力讓船行駛,肯定是行不通的,但這種舉動卻反映了兩個孩子的聰明和頑皮,同時詩人對兩個頑皮孩子的喜愛和贊賞。)。
(四)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1.感情朗讀,帶著頑皮、喜愛的情感自由朗讀古詩。
2.通過賽讀、評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好這首詩。
3.誦讀古詩。
(五)拓展活動。
你還知道哪些描寫兒童的詩,請讀給大家聽聽。
第三課時(《清平樂·村居》)。
1.初步了解詞的有關(guān)知識。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3.理解這首詞的意思。
4.想象這首詞所描繪的田園生活的情景。
重點難點。
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美好,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過程。
(一)導入,解題。
1.板書課題,讀題。
2.解題:
“清平樂”是詞牌名,并不是題目。詞是詩歌的一個種類,因為句子長短不一,所以也稱“長短句”。古代的詞,都可以伴樂歌唱,詞的曲調(diào)名稱叫詞牌?!扒迤綐贰钡摹皹贰币x成“l(fā)ue”清平樂本來是一種音樂歌曲,后來才用來當做詞牌。
“村居”才是這首詞的題目,意思是“農(nóng)村閑居的人家”。《清平樂村居》這首詞是南宋愛國詩人辛棄疾的描寫農(nóng)村生活的著名作品。
(二)初讀,正音。
1.自由讀詞,注意讀準字音。
2.難字正音,引導學生讀準:茅、檐、相、媚、翁、媼、亡賴、剝。
3.全班齊讀,男女生賽讀,同桌互讀。
4.且讀且點評,讀出韻律節(jié)奏。
(三)再讀,解意。
1.自由讀文,自主理解詞語意思。
2.自由匯報自己第一次讀課文的收獲,老師引導學生解釋重點詞語:
茅檐:茅草搭的屋子。
醉里:喝了酒后,微微有點醉意。
吳音:吳地的方言。這里泛指南方方言。
相媚好:彼此之間很親密和睦的樣子。
翁媼:老翁、老婦人。
鋤豆:在豆田里鋤草。
無賴:音同“無賴”,這里指頑皮、可愛。
3.小組合作,結(jié)合插圖和注釋,疏通句子意思。
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長滿了茵茵綠草。一陣吳音,絮絮叨叨,還帶著幾分醉意,親切,美好!這是誰家,一對白發(fā)蒼蒼,公公,姥姥。
大兒子,在小溪東岸,豆地里鋤草。二兒子,正在編織雞籠,手藝可巧!小兒子,躺在溪邊剝蓮蓬,一個逗人喜愛的頑皮佬。
4.再讀全文,學生質(zhì)難問疑。
(營造民主課堂,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有爭議之處,還可以展開討論)。
(四)精讀、悟情。
1.教師配樂范讀,學生閉目想象畫面。
2.請學生自由談所“看到”的畫面。
3.學生配樂自由讀,邊讀邊悟。
4.請學生自由談所悟到的思想感情。
安寧、悠閑、快樂、恬靜、幸福的平淡農(nóng)村生活讓人陶醉使人向往。
(五)熟讀,成誦。
1.小組內(nèi)互讀,把所感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
2.全班朗讀,注意表達思想感情。
3.熟讀成誦。
詩詞教學設(shè)計篇九
年代:唐作者:常建。
雨歇楊林東渡頭,永和三日蕩輕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門前溪水流。
2.《瀟湘晚景圖》。
年代:清作者:譚嗣同。
裊裊簫聲裊裊風,
瀟湘水綠楚天空。
向人指點山深處,
家在蘭煙竹雨中。
我所思兮隔野煙,
畫中情緒最凄然。
懸知一葉扁舟上,
涼月滿湖秋夢圓。
3.《醒世恒言》。
年代:明作者:馮夢龍。
富貴本無根,
盡從勤里得。
請觀懶惰者,
面待饑寒色。
4.《憶游朱坡四韻》。
年代:唐作者:杜牧。
秋草樊川路,斜陽覆盎門。
獵逢韓嫣騎,樹識館陶園。
帶雨經(jīng)荷沼,盤煙下竹村。
如今歸不得,自戴望天盆。
5.《詠白海棠》。
年代:清作者:曹雪芹。
秋容淺淡映重門,
七節(jié)攢成雪滿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
捧心西子玉為魂。
曉風不散愁千點,
宿雨還添淚一痕。
獨倚畫欄如有意,
清砧怨笛送黃昏。
6.《采桑子·宜春苑外樓堪倚》。
年代:宋作者:晏幾道。
宜春苑外樓堪倚,
雪意方濃。
雁影冥濛,
正共銀屏小景同。
可無人解相思處,
昨夜東風。
梅蕊應(yīng)紅,
知在誰家錦字中。
7.《江陵遇元九李六二侍御紀事書情呈十二韻》。
年代:唐作者:竇鞏。
自見人相愛,如君愛我稀。好閑容問道,攻短每言非。
夢想何曾間,追歡未省違??椿☉z后到,避酒許先歸。
柳寺春堤遠,津橋曙月微。漁翁隨去處,禪客共因依。
蓬閣初疑義,霜臺晚畏威。學深通古字,心直觸危機。
肯滯荊州掾,猶香柏署衣。山連巫峽秀,田傍渚宮肥。
美玉方齊價,遷鶯尚怯飛。佇看霄漢上,連步侍彤闈。
8.《送太常李主簿歸覲省》。
年代:唐作者:盧綸。
粲粲美仍都,清閑一貴儒。定交分玉劍,發(fā)詠寫冰壺。
風景隨臺位,河山入障圖。上堂多慶樂,肯念谷中愚。
9.《送客之潞府》。
年代:唐作者:韓翃。
官柳青青匹馬嘶,回風暮雨入銅鞮。
佳期別在春山里,應(yīng)是人參五葉齊。
10.《思越人·酒醒情懷惡》。
年代:唐作者:馮延巳。
酒醒情懷惡,
金縷褪,
玉肌如削。
寒食過卻,
海棠零落。
乍倚遍闌干,
煙澹薄,
翠幕簾櫳籠畫閣。
春睡著,
覺來失秋千期約。
詩詞教學設(shè)計篇十
2、初步掌握元曲的體裁常識]。
3、培養(yǎng)誦讀的習慣,訓練閱讀的能力。
重點:目標1。
難點:體會兩首詩歌所表達的感情。
教具:教案。
一、檢查復習(2)。
抽二中等學生接力背《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二、導入新課,講解體裁(2)。
1、揭示課題:粗知曲是詩詞以外的另一種文學作品。
2、講解體裁:在中國古代文學中,宋朝不僅繼承了唐朝的詩而形成了宋詩獨具的特點,而且又有詞的興起。到了元代,另一種新興的體裁是曲。曲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戲曲,另一種是散曲。散曲沒有動作、說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散套由若干曲子組成,小令以一以曲子為獨立單位。小令以一支為限,如果兩三支合為一個單位,叫做帶過曲。課題的《天凈沙》《山坡羊》都是標有題目的小令。
三、學習《天凈沙秋思》。
1、聽錄音后學生齊讀(2)。
2、先獨立思考后分組討論下列問題(教師進行個別指導調(diào)控)(8)。
1)第一句的景物有什么特點?渲染了一種什么樣氣氛?
2)小橋流水人家與思鄉(xiāng)之情有什么關(guān)系?
3)旅人處在怎樣的環(huán)境中?
4)本曲用了哪九個景物來渲染悲涼氣氛的?
3、抽簽提問,其他小組不同意見者補充,教師評價,落實加分和扣分的獎懲。(7)。
(1)枯藤點明秋天,老樹點明秋,昏鴉暗示傍晚。這句渲染了游人思鄉(xiāng)的寂寞悲涼的氣氛。
(2)看到別人的人家想起自己的家,卻回不了家,更添思鄉(xiāng)之情。
(3)這一道難度稍大,可請一口頭表達能力強的學生做一簡單描繪,以此來創(chuàng)設(shè)情境。
(4)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4.自由朗讀二三次,集體朗讀一次,后男女生對背(每人一句)(2)。
5、抽中二中下生背。(1)。
四、分析《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
1、教師范讀,學生自由散讀一次后齊讀,教師發(fā)現(xiàn)問題進行糾正(3)。
2、教師簡要講解:(1)。
作者這時正行進在潼關(guān)的路上,峰巒、波濤、都是親眼見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躊躇)的原因是:災難頻繁,百姓受苦。
3、獨立思考后個別提問:(8)。
(1)按寫景、抒情、議論給這首曲劃分成三個層次。本小首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結(jié)(2)這首曲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結(jié)合后兩句來理解)。
4、自讀兩次,抽若干人背。(2)。
五、課堂探討:(5)。
學生通讀全部課文后,提問:
你認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試說明理由。
此題為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只要說得合理就給予肯定和表揚,說得不合理的要指出。
例如:望弄清影怒聚等等。
六、堂上練習(2)。
《掌握語文》p135之4、p136之5。
七、布置作業(yè):(1)。
a、默寫五首詩詞。
a、完成《掌握語文》p135之達標自測。
詩詞教學設(shè)計篇十一
【教學內(nèi)容】。
1.結(jié)合插圖、注釋,用自己的話說詩句的意思。2.背誦三首古詩詞。
3.誦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詩詞語言美、韻律美?!窘虒W重難點】。
一、學習《獨坐敬亭山》。
(一)導語。
出示《獨坐敬亭山》,全班齊讀。
這首古詩大家并不陌生,有的同學可能在想:一年級的時候我就會背了,還學什么呀?其實學習古詩可有學問啦!
(二)知詩題。
引語:李白獨自一人坐在敬亭山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三)明詩意。
1.指名讀正音,齊讀。
2.生自由讀文,根據(jù)注釋結(jié)合插圖,用自己的話逐句說說詩意。(盡:完。獨去閑:可以交換詞序解釋,悠閑地獨自離去了)3.匯報交流。
詩意(仰望天空,只見幾只鳥兒向遠處飛去,直到看不見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飄越遠,四周一片寂靜。我靜靜凝望著山,覺得山也在看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總是看不夠。此時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四)想詩境,悟詩情。
1.自由吟誦。
2.討論:詩句表明了詩人怎樣的心境?“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a.抓“相”“兩”二字同義重復,把詩人與敬亭山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b.抓“只有”二字是經(jīng)過提煉的,突出了詩人對敬亭山的喜愛。預設(shè):表達了作者覺得世上大概只有它愿意和自己為伴,難得一知己,表現(xiàn)出一種惜惜相連的感情。
(五)積累背誦。
二、學習《望洞庭》《憶江南》。
(一)小組合作學習。
1.自己借助注釋,用自己的話逐句說說詩句的意思。2.不懂的地方小組交流。3.背誦積累。
(二)匯報交流。
1.《望洞庭》哪句是作者奇特的想象?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p>
抓: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銀色的盤子”,將洞庭湖中的群山比喻成小小的“青螺”。
出示:《雨中登岳陽樓望群山》。
投荒萬死鬢毛斑,生出瞿塘滟滪關(guān)。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陽樓上對君山。滿川風雨獨憑欄,綰結(jié)湘娥十二鬟。可惜不當湖水面,銀山堆里看青山。引語:同學們,宋代黃庭堅的這首《雨中登岳陽樓望群山》中,“可惜不當湖水面,銀山堆里看青山?!北闶菑倪@兩句中脫化而出。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三、指導寫字。
攀泰兀浙桐簇。
詩詞教學設(shè)計篇十二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4個生字,會寫7個認識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賴”等詞語在詩句中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詞。默寫《牧童》,能用自己的話表達詩詞的意思。
3、想象詩詞描寫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說的基礎(chǔ)上改寫成短文。
教學重點:理解詩詞意思,體會詩詞意境,練習感情朗讀。教學難點:
課前準備:
1、了解詩人的生平。
2、收集有關(guān)宋詞的資料。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有人說,童年是一支支動聽的歌,是一幅幅美麗的畫,而我要說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詩,只要用心去讀,就能讀出歌,讀出畫,讀出許多美好的事。今天,咱就一起來試試。
二、初讀古詩,想象畫面。
1、自由朗讀兩首古詩。注意“蓑”、“遮”的讀音和寫法。
2、指名誦讀,讀出詩歌的節(jié)奏。全詩節(jié)奏可以這樣劃分:“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三、
品讀古詩,領(lǐng)悟詩意。
1、師提出自學要求,生自由組合,選擇其中的一首合作學習。進行品讀理解。
自學要求:
(1)借助課文注釋、工具書,或與組員探討,理解字詞,初步理解詩歌大意。
(3)練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4)把想象到的畫面用自己的語言形象、流暢地描述出來。
2、交流反饋。學習《牧童》。(1)理解字詞。
(2)精讀詩句,理解詩意,領(lǐng)略詩境,領(lǐng)悟詩情。
a、“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蹦愀惺艿搅耸裁矗扛惺艿胶⒆邮悄敲吹挠崎e自得、怡然而樂,感受到的是一種野趣。帶著自己的感受讀讀這兩句。b、“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闭f說詩句的意思和感受,然后感情朗讀。
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暢,他的生活是那么無憂無慮,非常愜意。
c、你的腦海中出現(xiàn)了一個怎樣的牧童呢?從哪里看出來的?是一個可愛、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小牧童。
(3)誦讀古詩,感受意境。
3、學習《舟過安仁》。
(1)理解字詞。
(2)品讀詩句,入情入境。
a、“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弊x了這兩句,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b、“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崩斫庠娋湟馑迹瑥闹心愀惺艿搅耸裁??
感受到兩個孩子淘氣可愛、天真頑皮。(從“張”、“使風”等動作中看出)。
c、你喜歡他們嗎?詩人喜歡嗎?為什么?
(3)帶著自己的體驗,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讀出孩子的調(diào)皮,感受那悠閑的畫面。
四、再讀古詩,陶冶情趣比較兩首詩,你有什么話想對誰說?
五、布置作業(yè),拓展延伸(1)有感情地背誦古詩。(2)默寫《牧童》。
(3)選擇其中一首古詩,可自創(chuàng)一幅圖畫,也可改編成一篇小短文。
第二課時清平樂·村居。
一、復習導入,引入新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牧童》和《舟過安仁》兩首詩,哪個孩子給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這節(jié)課,我們再來認識另外幾個男孩,走進他們的生活。
二、揭題解題,獲得知識。
1、引導學生觀察此課題與其他詩歌題目的區(qū)別。
2、了解“詞”的有關(guān)知識。
3、師小結(jié):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南宋著名愛國詩人辛棄疾寫的一首詞《清平樂?村居》。
4、初讀全文,讀準讀通。
三、品讀全文,獲得美感。
1、邊讀邊想象畫面,談?wù)動惺裁锤惺?,試著用一個詞語概括。
2、課文中,什么給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1)“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這句中的哪個字生動地寫出了他們的心情?(“醉”。)難道僅僅是酒使他們醉了嗎?說說你的體會。(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苯Y(jié)合圖畫,說說感受。
四、再讀全文,升華情感。
學生自由讀,邊讀邊悟情。
能用自己的語言把欣賞到的畫面描繪出來嗎?
配樂朗讀或背誦。
五、課外拓展,激發(fā)興趣。
1、背誦這首詞。
2、把這首詞改編成一篇優(yōu)美的短文。
3、改編歌曲,用自己喜歡的曲調(diào)唱《清平樂?村居》。
4、收集、背誦其他描寫童年趣事的古詩詞。
詩詞教學設(shè)計篇十三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三首古詩詞,能默寫前兩首古詩。
3、通過誦讀、解讀、悟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體會古詩詞描述的景物和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對祖國詩詞的熱愛之情。
4、培養(yǎng)學生課外主動積累詩詞的習慣。
【教學重點】。
1、理解詩句的意思并想象描寫的畫面。
2、背誦古詩詞,默寫《鄉(xiāng)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
【課前準備】。
1、師生查閱有關(guān)詞的資料以及三位詩人的生平和創(chuàng)作情況。
2、指導學生收集描寫田園風光的古詩詞。
《鄉(xiāng)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
一、由題入手,弄清題意,了解詩人。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鄉(xiāng)村四月。
2、出示插圖,觀察感受:
師:仔細觀察插圖,圖上描繪一幅怎樣的生動畫面?
(學生仔細觀察后談感受,教師從“初夏美景”和“農(nóng)民繁忙”進行指導。)。
3、師生交流資料,了解詩人:翁卷,南京詩人,一生未做官,描寫了許多田園生活的詩篇。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弄懂詩意。
1、教師范讀,學生整體感知誦讀的節(jié)奏和詩的畫面。
2、學生自由練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握節(jié)奏,注意“蠶”“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讀,相互學習,相互欣賞,相互評價。
4、小組合作,結(jié)合文中的插圖和注釋,利用工具書弄清句意。
5、小組交流,講講詩意。
三、全班交流,品評朗誦,感悟詩情。
1、自由誦讀,結(jié)合畫面想象古詩描繪的情景。
2、逐句品評,交流感受,誦讀升華。
師:前兩句詩描寫了那些景物?(綠原、白川、子規(guī)、煙雨)。
(3~5位同學描述)(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平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天空中煙雨蒙蒙,杜鵑聲聲,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師:這樣一幅美麗動人的鄉(xiāng)村風光,假如你是詩人,你的感受如何?
(喜愛、高興、贊美、欣賞)。
師:我們帶著自己的感受邊讀邊想象畫面。
師:誰來讀后兩句詩,要讀出自己的感受,說說為什么要這樣讀。
生1:我從“閑人少”體會到農(nóng)民都忙農(nóng)活去了。
生2:從“才……又”知道了農(nóng)民剛干完蠶桑又去忙插秧,說明勞動緊張而繁忙,也看得出農(nóng)民很辛苦。
生3:讀完了這兩句詩,我覺得勞動人民很偉大,我要贊美他們。
3、師小結(jié)全詩:前兩句著重寫景,主要寫了江南水鄉(xiāng)初夏時的景色。后兩句著重寫人,主要寫了勞動人民緊張繁忙的勞作,也同時體現(xiàn)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和贊美。
4、學生邊想象畫面,邊有感情地朗讀。
四、熟讀背誦,積累語言。
五、自學《四時田園雜興》。
1、按照學習《鄉(xiāng)村四月》的方法自學古詩,畫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想辦法解決。
2、小組內(nèi)交流,教師指導點撥。
3、全班交流自學成果。
4、背誦古詩。
六、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前兩首詩中出現(xiàn)的生字)。
蠶桑晝耘績。
1、“蠶、桑、晝”的讀音,書寫時上下結(jié)構(gòu)要勻稱。
2、“耘、績”書寫時要注意左窄又寬。
七、作業(yè)。
1、抄寫《鄉(xiāng)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
2、收集描寫田園風光古詩詞,選擇一兩首背下來。
【板書設(shè)計】略。
詩詞教學設(shè)計篇十四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三首古詩詞,能默寫前兩首古詩。
3.通過誦讀、解讀、悟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體會課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對祖國詩詞的熱愛之情。
1.查閱有關(guān)詞的資料以及三位詩人的生平和創(chuàng)作情況。
2.課文插圖。
《鄉(xiāng)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
1.板書課題。
2.自由讀題,說說題意。
“鄉(xiāng)村四月”是指江南農(nóng)村初夏的時節(jié)。
3.出示插圖,觀察感受。
4.簡介詩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詩人,一生未做官,描寫了許多田園生活的詩篇。
1.教師范讀,學生整體感知誦讀的節(jié)奏和詩的畫面。
2.學生自由練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握節(jié)奏,注意“蠶”“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讀,相互學習,相互欣賞。
4.組內(nèi)輪讀,試著利用工具書或文中注釋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講講詩意。
1.自由誦讀,邊讀邊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
2.逐句品評,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寫了江南水鄉(xiāng)初夏時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寫了勞動人民緊張繁忙的勞作,也同時體現(xiàn)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贊美?!吧佟薄安拧薄坝帧蓖怀隽藙谧鞯姆泵?。
3.想象畫面,有感情地朗讀。
自學《四時田園雜興》。
1.按照學習《鄉(xiāng)村四月》的方法自學,畫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組內(nèi)交流,教師指導點撥。
3.全班交流自學成果。
4.背誦。
詩詞教學設(shè)計篇十五
(1)認識并掌握課后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3)了解詩句意思。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朗讀理解詩意,感悟是詩歌的含義。
(2)通過背誦積累知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懂得在人生路上要不怕艱難,勇于開拓進取。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2.了解詩句的意思。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 生字卡片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時
一、導入
出示教學掛圖:說說圖上景物。
師:今天我們學一首對我們?nèi)松袉⑹镜墓旁姟队紊轿鞔濉贰0鍟婎}。
二、學習生字
1.自由朗讀,找出生字。
2.檢查生字
(1)出示帶生字的句子進行朗讀。
(2)出示生字卡片組詞
莫(莫非) 臘(臘月) 渾(渾身) 疑(懷疑)
(3)出示整首詩進行測試。
三、學習詩歌
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
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2.看注解,自由了解詩意。
(1)了解詞語意思。
臘酒渾:臘月里自家釀的酒很渾濁。
足雞豚:雞和豬很充足。
山重水復:走過一座座青山,經(jīng)過一條條溪水。
柳暗花明:柳色蔥郁鮮花明媚。
(2)了解詩句意思。(出示課件)
不要笑農(nóng)家臘酒渾濁,
豐收之年,他們以豐盛的菜肴招待留下來的客人。
走過一座座青山,經(jīng)過一條條溪水,
突然看見柳色蔥郁鮮花明媚,又是一個村莊。
(3)交流:這首詩的1、2句與3、4句各寫了什么?
1、2句:寫了淳樸的村民習俗。
3、4句:寫了秀麗的山村風光。
3、欣賞詩句,朗讀詩句。
(1)找出最喜歡的詩句讀一讀,并說說從中感悟到什么?
一生讀“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用課件出示)談感悟:這兩句詩寫出了主人的盛情留客,渲染出農(nóng)家豐收后的歡樂氣氛,為下面的出游寫景抒情作了有力鋪墊。(師總結(jié))
喜歡這兩句的一起來讀一讀。
師:喝著農(nóng)家的酒,吃著農(nóng)家的美味,此時,你若是詩人會說什么?吟一吟。
詩人吃好喝好之后又干什么去了?
(游歷去了)
師:請讀出相應(yīng)的詩句。(多媒體出示)
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師:喜歡這兩句的站起來讀一讀。
師:這兩句詩,大家欣賞什么,從中悟出了什么?
“疑”字用得好,一個“疑”字把陸游游山村時四周山巒重疊、流水縈繞的迷惑感覺,刻畫得形神畢現(xiàn)。
“又”字用得好,一個“又”字把鄉(xiāng)村處處繁花似錦的美景,描
繪的宛然在目。
談感悟:只要不懼困難、艱險,勇于開拓進取,就一定會達到光明與希望的嶄新境界。
師:你平時有沒有類似的經(jīng)歷,舉例說一說。
(2)朗讀詩句。
師:這么純樸的民風,這么優(yōu)美的景色,我們心中會油然而生什么之情?
(向往)
師:請大家?guī)е@份向往一起朗讀《游山西村》
(3)齊讀古詩
四、背誦古詩《游山西村》
五、課堂小結(jié):“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千古名句,常用來比喻遇到困難,勇于克服不畏艱險,就一定會達到光明與希望的嶄新境界。
六、布置作業(yè)
背、默寫古詩。
詩詞教學設(shè)計篇十六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并掌握課后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3)了解詩句意思。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朗讀理解詩意,感悟是詩歌的含義。
(2)通過背誦積累知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懂得在人生路上要不怕艱難,勇于開拓進取。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2.了解詩句的意思。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一課時。
一、導入。
出示教學掛圖:說說圖上景物。
師:今天我們學一首對我們?nèi)松袉⑹镜墓旁姟队紊轿鞔濉?。板書詩題。
二、學習生字。
1.自由朗讀,找出生字。
2.檢查生字。
(1)出示帶生字的句子進行朗讀。
(2)出示生字卡片組詞。
莫(莫非)臘(臘月)渾(渾身)疑(懷疑)。
(3)出示整首詩進行測試。
三、學習詩歌。
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
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2.看注解,自由了解詩意。
(1)了解詞語意思。
臘酒渾:臘月里自家釀的酒很渾濁。
足雞豚:雞和豬很充足。
山重水復:走過一座座青山,經(jīng)過一條條溪水。
柳暗花明:柳色蔥郁鮮花明媚。
(2)了解詩句意思。(出示課件)。
不要笑農(nóng)家臘酒渾濁,
豐收之年,他們以豐盛的菜肴招待留下來的客人。
走過一座座青山,經(jīng)過一條條溪水,
突然看見柳色蔥郁鮮花明媚,又是一個村莊。
(3)交流:這首詩的1、2句與3、4句各寫了什么?
1、2句:寫了淳樸的村民習俗。
3、4句:寫了秀麗的山村風光。
3、欣賞詩句,朗讀詩句。
(1)找出最喜歡的詩句讀一讀,并說說從中感悟到什么?
一生讀“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用課件出示)談感悟:這兩句詩寫出了主人的盛情留客,渲染出農(nóng)家豐收后的歡樂氣氛,為下面的出游寫景抒情作了有力鋪墊。(師總結(jié))。
喜歡這兩句的一起來讀一讀。
師:喝著農(nóng)家的酒,吃著農(nóng)家的美味,此時,你若是詩人會說什么?吟一吟。
詩人吃好喝好之后又干什么去了?
(游歷去了)。
師:請讀出相應(yīng)的詩句。(多媒體出示)。
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師:喜歡這兩句的站起來讀一讀。
師:這兩句詩,大家欣賞什么,從中悟出了什么?
“疑”字用得好,一個“疑”字把陸游游山村時四周山巒重疊、流水縈繞的迷惑感覺,刻畫得形神畢現(xiàn)。
“又”字用得好,一個“又”字把鄉(xiāng)村處處繁花似錦的美景,描。
繪的宛然在目。
談感悟:只要不懼困難、艱險,勇于開拓進取,就一定會達到光明與希望的嶄新境界。
師:你平時有沒有類似的經(jīng)歷,舉例說一說。
(2)朗讀詩句。
師:這么純樸的民風,這么優(yōu)美的景色,我們心中會油然而生什么之情?
(向往)。
師:請大家?guī)е@份向往一起朗讀《游山西村》。
(3)齊讀古詩。
四、背誦古詩《游山西村》。
五、課堂小結(jié):“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千古名句,常用來比喻遇到困難,勇于克服不畏艱險,就一定會達到光明與希望的嶄新境界。
六、布置作業(yè)。
背、默寫古詩。
詩詞教學設(shè)計篇十七
古詩詞是傳統(tǒng)文化的精粹,也是民族的瑰寶。其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斧神工、運化天成的偉大造就令人神往。
在《古詩詞背誦》中選擇了十首詩詞,分別從抒懷、景物、情誼、愛國進行背誦,其對應(yīng)的詩文如下:抒懷篇-《七步詩》《石灰吟》《竹石》《已亥雜詩》《浣溪沙》;景物篇-《鳥鳴澗》《江畔獨步尋花》;情誼篇-《芙蓉樓送辛漸》《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愛國篇-《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作為小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復習,雖然同步閱讀教材未有相關(guān)選編,但學生六年所積累的詩詞不勝枚舉,我國自古就有“詩教”的傳統(tǒng),但不可否認的是,古詩詞一直以來都是語文教學的難點:期待著古詩教學能從機械、瑣碎的經(jīng)院式講解中掙脫出來,而導向?qū)旁娨饩场?nèi)涵的解讀。這也是本設(shè)計所努力追求的一種境界。
以“單元整合群文閱讀”策略為指導,以知識樹為線,以詩詞的內(nèi)容為經(jīng),為一首具體詩詞的賞析為緯,實現(xiàn)教學內(nèi)容、教學時空、教學方法的全面開放,使學生在學習內(nèi)容,學習方法相互滲透,有機整合。感受詩詞獨特久遠的意境,斟詞酌句間獨特的魅力,進而感受到中華語言文字獨特的文化內(nèi)涵和人文內(nèi)涵。
2.《江畔獨步尋花》組詩七首,小學生必背古詩詞七十首、1-12冊教材所含詩文及學生自我積累詩文。
1.從詩詞的內(nèi)容上及具體方法上賞析古詩詞,感受詩詞獨特久遠的意境,斟詞酌句間獨特的魅力,進而感受到中華語言文字獨特的文化內(nèi)涵和人文內(nèi)涵。
3.分享孩子同步閱讀的學習內(nèi)容,學習方法等,為學生有效同步閱讀奠定基礎(chǔ)。
多媒體課件ppt
一、導入談話
親愛的孩子,當你還在牙牙學語的時候,在爸爸媽媽的教導下,就能稚聲稚氣地背誦出“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當你在幼兒園的愉快生活中,就能夠像模像樣地吟誦出“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當你剛跨進小學大門時,就能流暢地背誦出“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引導學生一起誦讀相關(guān)詩詞)。詩詞獨特的語言魅力與經(jīng)典博大的文化一定讓你流連忘返,魂牽夢縈。
這節(jié)課,讓我們一同“漫步詩詞”(板題),一起去感受詩詞獨特的意境和語言文字特有的文化魅力。我們將用畫知識樹的方法一起來漫步詩詞(出示課件)。相信通過我們精彩的閱讀展示,會對古詩詞有更深的感受,更會讓這棵詩詞之樹展示其獨特的魅力。
二、主題回顧
走進詩詞之中,我們的心也會染上文學的味道,走進詩詞之中,我們的心也會如詩詞般純凈動人,讓我們一起吟誦起這千古不朽的名篇吧!
(點擊課件出示詩詞圖片,引導學生誦讀,含個人與集體,視教學而定)具體操作方法:
1)依次出示:《七步詩》《石灰吟》《竹石》《已亥雜詩》《浣溪沙》
2)吟誦完畢,引導發(fā)現(xiàn),此類詩詞共同特點(相機出示課件)
3)余類別詩操作方法相同。
三、拓展分享
六年來,相信孩子們積累過不少的詩詞,請把你最最愛的詩詞與大家一同分享。(操作方式):
1) 學生自由誦讀;
2) 引導發(fā)現(xiàn):屬于哪一類詩。(此過程鼓勵學生有新的發(fā)現(xiàn),并嘗試進行大類別整合)
總結(jié):詩也好,詞也罷,當我們累積多了之后,可以從詩的屬性進行歸類,既便于我們對詩詞的吟誦,又便于我整合詩詞的資源。(結(jié)合課件):通過整合,我們會發(fā)現(xiàn),詩詞的內(nèi)容大多分為四類:抒懷篇,如《七步詩》《石灰吟》《竹石》《已亥雜詩》《浣溪沙》;景物篇,如《鳥鳴澗》《江畔獨步尋花》;情誼篇,如《芙蓉樓送辛漸》《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愛國篇,如《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四、精彩賞析
走進詩詞,我們都會感受到不同的意韻與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這緣于古人在詩詞的創(chuàng)作中的咬文嚼字,話說唐代有個著名的詩人叫賈島。一天,騎在驢上,忽然得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初擬用“推”字,又思改為“敲”字,在驢背上引手作推敲之勢……(故事背景1:“推敲”來歷的故事)。由此可見,古詩詞詩雖只有短短幾十個字,卻是字字推,句句敲,凝練著作者的心思與智慧?,F(xiàn)在,我們就一起走進一首詩,去感受詩詞古老的魅力。
(出示詩文:《江畔獨步尋花》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1)賞意向而知其蘊
自讀詩文,從詩中你看到了哪些景物。
交流景物,結(jié)合詩文與生活進行細致描摩其形、其色、其味、其音。——結(jié)合學生交流相機引導,一處處景物變得鮮活、其意蘊也在這樣的描述中一一展開。板書:賞意向而知其蘊)
2)品意象而識其精
師引:春暖花開之際,置身于天府之國的浣花溪畔建成草堂(音樂起:古箏背景音樂),在你的眼前浮現(xiàn)了怎樣的景象(生閉眼想,教師在古箏樂中誦讀《江畔獨步尋花》)。
生交流看到的畫面(引導學生描述連貫細致)。
如果此時你就置身其中,你會給你看到的畫面取怎樣的名字。生自由交流,并說明取名的理由。(板演所取名字)
師:置身其間,真讓人流連忘返,當品讀意象獨特的魅力之時,我們也就真正走進了詩文的精妙,走進了無與倫比的語言與想象的意境。(板書:品意象而識其精)
3)悟意境而感其情
現(xiàn)場采訪:置身于花的海洋,鶯鳴蝶舞的世界,你此時的心情怎樣?(學生自由交流)
交流后情感誦讀。
一切景語皆情語,在這樣曼妙的時節(jié),有此大好美景,誰人的心里不徜徉著歡愉呢?只有走進了詩詞的意境,才會感受到作者那份熾熱的情懷。
悟意境而感其情
詩詞教學設(shè)計篇十八
1.學會本課7個生字,正確、流利朗讀、背誦古詩。
2.理解詞中字詞的意思以及整首詞的意思。
3.想象詞所描繪的情景,并在說的基礎(chǔ)上寫下來。
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牧童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大家聽說過“八仙過?!钡墓适聠??誰知道“八仙”是哪八個人?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牧童》相傳就是八仙中的“呂洞賓”寫的。呂洞賓到底是不是神仙我們不知道,但歷史上確實有呂洞賓其人,他原名叫做“呂巖”,是唐代人。呂巖考過科舉,做過縣令。后來唐代暴發(fā)了黃巢領(lǐng)導的農(nóng)民起義,時局動蕩,呂洞賓就帶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傳說他已經(jīng)得道成了神仙。
1.自由讀古詩,讀通順,讀流利。
2.小組齊讀古詩、互評、互相正音。
(注意強調(diào)“蓑”字的讀音和寫法)。
3.再自由讀詩,把不理解的詞語勾畫出來。
4、學生反饋并質(zhì)疑。(師適時板書并回答學生的質(zhì)疑)。
鋪,鋪開。
弄,逗弄。
飽飯,吃飽了飯。
蓑衣:棕或草編織的外衣,用來遮風避雨。
臥月明:躺著觀看明亮的月亮。
1.再讀古詩,利用工具書和學習資料進行“小組學習”。
(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交流討論。)。
2.反饋:你讀懂了什么?
3.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適時小結(jié)出各詩句的意思:
青草像被誰鋪開在地上一樣,方圓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風中隱約傳來三四牧童聲悠揚的笛聲。
牧童放牧歸來,在吃飽晚飯后的黃昏時分。
他連蓑衣都沒脫,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齊讀此詩。
1.教師配樂朗讀,學生閉目想象。
2.學生反饋,把所想象到的畫面說給大家聽。
3.學生配樂朗讀,邊讀邊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體會到什么,迅速寫下來,與小組同學交流。
5.全班交流所體會到的思想感情,教師加以引導:
(詩人向往寧靜淡泊,饑來即食,困來即眠,無牽無掛,自由自在的生活。)。
1.自由讀詩,帶著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思想感情朗讀。
2.比賽讀詩,單個比,小組比,男女生比。(教師適當點撥抑揚頓挫)。
3.伴樂,全班一起誦讀全詩。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2.理解詩句的意思。
3.想象詩中所描繪的情景。
4.用畫的方式自由表達所想象的詩沖情景。
以讀解意,以畫悟情。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一首寫兒童的詩,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學習另外一首寫兒童的詩。和前一首詩有所不同的是,前一首《牧童》只寫了一個小孩子,而這首詩中寫了兩個十分頑皮的小孩子。你們想知道他們怎樣頑皮嗎?想,那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楊萬里寫的《舟過安仁》(板書課題)。
1.自由朗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
(注意強調(diào)讀準字音:篙、棹)。
2.小組賽讀,看誰把這首詩讀得最準,最流利。
3.自讀理解,借助課后注釋或結(jié)合插圖理解詩句意思,劃出不理解的詞語、句子。
4.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讀懂的詩句、解決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巡回指導)。
篙:撐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桿。
棹:船槳。
怪生:怪不得。
遮頭:為頭部遮擋住風雨。
使風:借助風的力量。
5.匯報交流,小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詩的意思。
(一只小漁船里坐著兩個小孩子,他們收起了劃船用的篙和槳,而撐開了一把傘。難怪他們會在沒有下雨的時候打傘,原來是想借助風的力量來駛船。)。
1.自由讀詩,邊讀邊在腦海中想象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小組內(nèi)交流,互相說說你所想象的畫面。
3.請學生描述畫面,引導學生把想象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
4.請學生用彩色筆把想象的畫面畫出來,再把想對兩個頑皮的孩子說的話寫在下面。
(詩中兩個孩子的頑皮舉動,肯定會讓學生有話想說,把這些話寫下來,老師加以點撥就是思想感情)。
5.匯報展示:用投影儀展示部分學生的畫,并讓學生加以解說。
(以傘借風力讓船行駛,肯定是行不通的,但這種舉動卻反映了兩個孩子的聰明和頑皮,同時詩人對兩個頑皮孩子的喜愛和贊賞。)。
1.感情朗讀,帶著頑皮、喜愛的情感自由朗讀古詩。
2.通過賽讀、評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好這首詩。
3.誦讀古詩。
你還知道哪些描寫兒童的詩,請讀給大家聽聽。
1.初步了解詞的有關(guān)知識。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3.理解這首詞的意思。
4.想象這首詞所描繪的田園生活的情景。
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美好,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1.板書課題,讀題。
2.解題:
“清平樂”是詞牌名,并不是題目。詞是詩歌的一個種類,因為句子長短不一,所以也稱“長短句”。古代的詞,都可以伴樂歌唱,詞的曲調(diào)名稱叫詞牌。“清平樂”的“樂”要讀成“l(fā)ue”清平樂本來是一種音樂歌曲,后來才用來當做詞牌。
“村居”才是這首詞的題目,意思是“農(nóng)村閑居的人家”?!肚迤綐反寰印愤@首詞是南宋愛國詩人辛棄疾的描寫農(nóng)村生活的著名作品。
1.自由讀詞,注意讀準字音。
2.難字正音,引導學生讀準:茅、檐、相、媚、翁、媼、亡賴、剝。
3.全班齊讀,男女生賽讀,同桌互讀。
4.且讀且點評,讀出韻律節(jié)奏。
1.自由讀文,自主理解詞語意思。
2.自由匯報自己第一次讀課文的收獲,老師引導學生解釋重點詞語:
茅檐:茅草搭的屋子。
醉里:喝了酒后,微微有點醉意。
吳音:吳地的方言。這里泛指南方方言。
相媚好:彼此之間很親密和睦的樣子。
翁媼:老翁、老婦人。
鋤豆:在豆田里鋤草。
無賴:音同“無賴”,這里指頑皮、可愛。
3.小組合作,結(jié)合插圖和注釋,疏通句子意思。
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長滿了茵茵綠草。一陣吳音,絮絮叨叨,還帶著幾分醉意,親切,美好!這是誰家,一對白發(fā)蒼蒼,公公,姥姥。
大兒子,在小溪東岸,豆地里鋤草。二兒子,正在編織雞籠,手藝可巧!小兒子,躺在溪邊剝蓮蓬,一個逗人喜愛的頑皮佬。
4.再讀全文,學生質(zhì)難問疑。
(營造民主課堂,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有爭議之處,還可以展開討論)。
1.教師配樂范讀,學生閉目想象畫面。
2.請學生自由談所“看到”的畫面。
3.學生配樂自由讀,邊讀邊悟。
4.請學生自由談所悟到的思想感情。
安寧、悠閑、快樂、恬靜、幸福的平淡農(nóng)村生活讓人陶醉使人向往。
1.小組內(nèi)互讀,把所感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
2.全班朗讀,注意表達思想感情。
3.熟讀成誦。
詩詞教學設(shè)計篇十九
1.學習鄭燮的《竹石》,理解詩中“咬定、青山、立根、原、破巖、千磨萬擊、堅勁、任爾”等詞。
2.能用自己的話解釋《竹石》,體會竹子立場堅定、決不動搖、不向困難低頭的品質(zhì)。
3.了解詩人鄭燮,聯(lián)系他的生平事跡體會詩中表露的詩人不向惡劣環(huán)境和世俗低頭,堅忍不拔、剛毅正直的胸襟。
重點體會竹子立場堅定、決不動搖、不向困難低頭的品質(zhì)。
難點體會詩中表露的詩人不向惡劣環(huán)境和世俗低頭,堅忍不拔、剛毅正直的胸襟。
知道鄭板橋嗎?學生交流,老師適時補充。
(1)江蘇興化人,揚州八大怪之一……。
(2)寫過“難得糊涂”(原意是“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3)他很喜歡竹子。故事:一天,鄭板橋聽說鎮(zhèn)江江心有座焦山,風景優(yōu)美,栽了許多竹子。于是他每天逛竹林,攤開紙作畫,畫上留下了許許多多竹的形象。那一竿竿墨竹翠莖蔥蔥,枝葉扶疏,配上一兩塊清奇古怪的石頭,題上幾句妙趣橫生的詩文,讓人耳目一新。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一首題寫在竹石圖上的詩。師吟詩,生讀讀古詩。
1.齊讀,把古詩讀正確。
2.再讀,讀出節(jié)奏感來,
3.再讀,讀出平仄的變化。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2.自讀,從文中找一找依據(jù),說明這首詩寫的到底是什么?
3.交流,在交流中展開學習。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2772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