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莊子心得讀后感(模板22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9 14:23:10
讀莊子心得讀后感(模板22篇)
時間:2023-11-19 14:23:10     小編:XY字客

通過寫讀后感,可以加深對書籍內(nèi)容的理解,培養(yǎng)思考和寫作能力。那么如何準確地把握書中的重點內(nèi)容,并結(jié)合自身經(jīng)歷和思考進行寫作呢?以下是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供大家欣賞和學習,希望對大家寫作有所幫助。

讀莊子心得讀后感篇一

中國古代思想家莊子是幾千年來的一大奇人,他給世人的是另類的思考面向,以及深層的哲學思維。莊子姓莊名周,“子”是尊稱。他于公元前396年生于宋國蒙地,逝于前286年,一生著有《養(yǎng)生主》等7篇著作。

《莊子》通過許多個莊周講述的短小精煉、意味深長的寓言故事及他的生平佚事詮釋著他對生命的理解及對社會的看法、對世俗的厭惡及對自由的追求。一個個故事雖看似有些荒謬,但細細品味,卻是內(nèi)涵深刻,讓人回味無窮。

“莊周夢蝶”講述了莊子一個變?yōu)楹膲?。在夢中,他在空中翩翩起舞,與蝴蝶渾然一體,甚至分不清他到底是蝴蝶還是莊周。這個故事雖然短小,但體現(xiàn)出了莊子對自由的向往,對自由生活的渴望,以及他對世俗的思考,而飛向遠方,不正是莊周的心解脫了塵世的束縛,飛向了世界那端完美的國度?一天,莊周在濮水河邊釣魚,兩個人勸他做官,可正是因為他喜歡自由自在安詳自得的性格,使他免受世俗的打擾,一輩子生活得無憂無慮,快快樂樂。否則,或許他也整天與世人一樣生活得緊張繁忙,在日常事務(wù)中掩埋像他這樣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了。而莊子最令我折服的莫過于他參透生死的從容。對于人的一生,固然會經(jīng)歷生、老、病、死,莊子面對妻子顏玉的死時顯得很從容,不但不哭,反而敲著瓦盆唱歌。原來,莊子認為顏玉本身是沒有生命,神氣與身體的,在似有若無之間,產(chǎn)生了最初的氣,氣是大自然的精華,飄浮不定,成為人的樣子?,F(xiàn)在他的妻子死了,只是身上的氣散開了,她又安靜地回到了大自然。莊周如此平靜的面對生死,參透生死,不得不說是令人驚嘆的!

莊子認為,生和死,只不過是一場夢罷了。如果生時一天天虛度光陰,那么死后,這一場夢就只能留下無盡的遺憾了。

讀莊子心得讀后感篇二

讀于丹《莊子》心得之《境界有大小》,于丹在里面寫道:“一個人,永遠不要去羨慕別人?!睘榇耍€專門列舉了《莊子——人世間》中的一個關(guān)于樹的例子:

一個姓石的木匠到齊國去,路上看到有一棵櫟樹。這棵櫟樹被這個地方的人奉為社神來祭祀。

這樹有多大???莊子的形容很夸張。他說,這棵樹的樹陰可以遮蔽幾千頭牛在這樹底下乘涼,量一量樹干可以達到百尺粗,跟山一樣高,很多丈高以上才生枝干。

這棵大樹吸引了好多人來觀賞,但石木匠看也不看一眼,就離開了。他的徒弟問師傅:“這么好的木材為什么看都不看呢?”

石木匠說:“這種樹木是沒有用的散木,木質(zhì)不好。用它做船,那船很快就沉;用它做棺材,這棺材很快就會腐爛;用它做器物,這個器物很快就會折斷;用它做門,這門就會流污漿;用它做柱子,會被蟲蛀。所以,這是‘不材之木’,做什么都不行。”

晚上,石木匠夢見這棵櫟樹來跟他說話。

那棵散木說,你看那些果樹和瓜果,那是大家所認為的有用之材,每年碩果累累,大家對它贊不絕口,結(jié)果是大枝條全被折斷了,小枝條都被拉下來,那上面結(jié)的果實,年年一熟,人們就來剝奪它。因為它們有用,所以傷害了自己,早早就死了。我就是沒用,所以才保全了自己。

莊子的故事講得似乎有些超現(xiàn)實,但也提醒我們不必去羨慕那些被世俗人所贊不絕口的人;因為他們的所謂有用背后,不知對自己做出了多少傷害?付出了多少的代價啊!

《莊子-——逍遙游》有一個最著名的故事:

北海有一種魚,叫做鯤。鯤十分巨大,不知道有幾千里長。它能化成一種叫鵬的鳥,也有幾千里。當它振翅而飛的時候,翅膀像遮蔽天日的云彩。鵬會在海運來臨的時候飛往南海。南海,也就是天池。當它飛往南海的時候,會擊起三千里高的浪花,乘著風直上九萬里的高空,而且這一飛就是六個月。

然而,蟬和斑鳩卻嘲笑說:“我們快速飛起,沖上榆樹和檀樹,但有時達不到目的地,就掉落到地面上,何必要飛到九萬里那么高呢?”麻雀也嘲笑說:“它究竟想要飛到哪兒去呢?我使勁的往上飛,也不過飛幾十丈那么高就得回來,在蓬蒿之間翱翔,已經(jīng)是飛翔的最高境界了。它究竟要飛到哪兒去呢?”

在這個故事中,人們往往會羨慕大鵬鳥的視野寬闊,氣魄宏大,會嘲諷蟬、斑鳩和麻雀在大鵬面前如小丑般的無知、可笑,它們鼠目寸光,即使盡力氣地翻飛騰躍,也不過蓬蒿之間,數(shù)丈而已,它們又有什么資格去嘲笑翱翔于天際的大鵬鳥呢!難怪連莊子也說“這幾個小蟲子又知道什么!”大有“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感覺。

然而,這只不過是從很世俗的、狹隘的角度得出的結(jié)論。而事實卻并不如此!

我們知道,宇宙(或道)是無限的,到底無限到何種程度呢?有一部電影描述得很好:在地球上,外星人與人類尋找一個決定雙方命運的宇宙,經(jīng)過雙方的'生死較量,這個宇宙最終被人類尋獲并奪得,你知道這個宇宙在哪里嗎?它在一只黑貓的脖子上掛著,只有玻璃彈珠那么大,但當你從外向里望時,里面卻是繁星密布,浩瀚無邊,的的確確的是一個宇宙。宇宙就只有那么大嗎?不是的!電影到結(jié)束時,鏡頭拉向遠方,我們偉大的地球慢慢地縮小,變成藍色的球,再縮小,在太陽系里變成一顆小星星發(fā)著微弱的光,再縮小,地球早已看不清了,太陽系在銀河系里縮成一小片,再縮小,銀河系已變成一小團霧,再縮小,銀河系在我們的宇宙里已看不見了,最后我們的宇宙變成一顆小小的彈珠在地上滾動,掉到一個小坑里,與另外一顆彈珠撞在一起。這時,一個外星人伸出一只長著柔軟大手的瘦長胳膊,用手抓起兩顆彈珠,放到一個布袋里,布袋里已有滿滿的一袋子呢!

相反,麻雀、斑鳩和蟬倒是很幸福的,它們的幸福正在于它們的無知和自己滿足!

現(xiàn)實生活中不也如此嗎。有一個朋友通過自己十來年的奮斗,已經(jīng)擁有上千萬的家產(chǎn),家中的住房已從鄉(xiāng)下的農(nóng)房換成了小別墅,后來他覺得小別墅也不好看,又想買三十畝地造個小園林,現(xiàn)在他已在付諸實踐了。有人對他說,怎么這么不知滿足呢?等你有一小園林后,就有會想,似乎家中少了一座山,你就又會不滿足了。

是??!到什么時候才能真正的滿足呢!這不是自尋煩惱嗎。不是很痛苦嗎。

所以,做一只無知、無用和自己滿足的小麻雀又有什么不好呢!

讀莊子心得讀后感篇三

第一次花這么長時間讀完的一本書(沒錯,光是這個星期就看了四十多個小時)。

第一次讀到的和歷史軌跡有所重合而且能經(jīng)得起推敲的一本書。

第一次不希望被拍成影視劇的一本書。

第一次讓我想好好了解那個時代的一本書……。

這本書得來純屬機緣巧合,而一開始打開它的我是看不下去的。看到女主是穿越的,但并不是光環(huán)加身一路開掛,而是過著平平凡凡沒事兒還捎帶驗個尸破個案的田園生活,我覺得和我想象的有點不一樣。后來火伴陸陸續(xù)續(xù)的出現(xiàn)讓我覺得有了看下去的動力。及至花木蘭“讀檔重來”,帶著三十多年的經(jīng)驗和一身怪力的升級作弊系統(tǒng),我好像和她一起重回黑山,一起經(jīng)歷了那段同火把臂同歡又共同患難的日子。很多人和事都和原來不同了,但歷史的基本軌跡并沒有改變,而木蘭這只蝴蝶好像把所有人都扇到了比原來更好的結(jié)局。

花木蘭教會了同火認清自己的價值,所以她得到了同火的情誼;花木蘭教會右軍尊重生命,所以她被三軍稱為“玄衣木蘭“;花木蘭勇猛過人而又謙遜有禮,所以她得到了陛下的信任和女子兒郎的仰慕。王猛將軍的細膩維護,阿單志奇的成熟周全,吐羅大蠻的魯莽直率,那羅渾的爭強好勝,若干人的精貴無賴,陳節(jié)的衷心耿耿,狄葉飛的敏感自強……還有鄭宗,素和君,赫連明珠,阿單卓,蓋吳,拓跋燾,拓跋晃,庫莫提……一個個熟悉的名字都有血有肉地活在屬于他們自己的世界里。

而我不希望被拍成影視劇是因為我覺得不會有那么一個人能擔得起木蘭這個角色,她的堅強,她的勇敢,她的隱忍,她的負責如果不能在影視里原原本本地表現(xiàn)出來,那么我寧愿沒有那個影視化的花木蘭。

本來想寫的詼諧一點的,奈何寫出來就由不得自己了總之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充滿了熱血,也不乏冷酷和幽默。盡管是理想化的歷史,但還是希望所有人能在這個理想里過得平安喜樂,有聲有色。

讀莊子心得讀后感篇四

暑假期間無意中讀了于丹的《莊子》心得,每天晚上認真地品嘗這本書、仔細地看了一頁又一頁,一章又一章。

全書的內(nèi)容分為十章。每一章都是與我們的生活、工作、身心健康等息息相關(guān)。認識了莊子是諸子百家中一個重要人物,他的故事氣勢磅礴,縱橫恣肆;他的思想深邃宏闊,籠蓋古今;他的寓言想象奇獨,寓意深遠;他的風格嘻笑怒罵,了無拘圍;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祿,甚至對于死亡,他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帶給我們的是一種無邊無際的奇思異想。

于丹這位教育家對于莊子的人物的確評價是綜合性的,也是很適合讓我們理解的。于丹說:我們有什么樣的眼睛,就有什么樣的生活。人們可以從不經(jīng)意的地方,從最小的細微處看出精妙的大道理。關(guān)鍵在于你是不是用心,是不是能夠從這些細節(jié)里面真正去獲得你自己需要的知識和感悟。

人生應(yīng)該怎么活?什么樣的人生才是成功的?這些問題時刻都會縈繞在我們耳邊,或是深入到內(nèi)心。生活在這樣一個信息時代,我們看到的世界是繁華的,忙碌的,這一切外在的東西恰恰左右了我們內(nèi)心那一份最純真的向往。過多地追求物質(zhì)世界,使我們失去了最寶貴的年華,失去了歡樂的時光和自由。終其一生,人們只為了兩個字:名利。我們的眼睛看世界太多,看內(nèi)心太少啊!正如書中所說,你可以了解世界,你可以了解他人,只有看見自己的心,才算是覺悟。為什么我們總覺得心中有無限愁苦?總覺得生活不眷戀我們?原因是我們太愛斤斤計較,有太多太多的癡迷,而沒有看得通透。每當我陷入孤獨總會感覺為什么別人都那么快樂,其實,寂寞也會帶給我們意想不到的境界。也許安靜的環(huán)境更利于人去思考,所以孤獨寂寞也并不愁苦。

時代的變遷使我們的思想也得以發(fā)展,但這種發(fā)展是否有利于我們呢?在當今這個時代,有各種大大小小的迷惑、困惑、誘惑、疑惑,當我們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的思想是否還會堅定從容呢?小惑易其方,大惑易其性,小迷惑改變?nèi)松姆较?,大迷惑改變的是人的本性。迷惑我們的有兩個障礙:一是物質(zhì),二是世俗。物質(zhì)往往是一種利益,可以迷惑我們的判斷;而世俗往往是一種言論,一種眼光,可以擾亂我們的價值觀?,F(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成為了物質(zhì)的奴隸,精神也像幽靈一般飄搖不定。那么,我們還能看清我們的內(nèi)心嗎?還能看清我們自己嗎?如果我們連自己還未看清怎么能看得清這個世界?心如明鏡,這需要我們釋放一切包袱,回歸原本的自我,回歸自然,這樣才能聆聽到我們內(nèi)心最美妙的樂曲。

人,生來,睡不過一床,食,不過一碗。短短數(shù)十年,一晃而過,為了今后的日子不后悔,現(xiàn)在的生活還是簡單樸素一點,保持單純的好。否則太多牽掛,太多焦慮,豈不左右了自己明智的判斷。記得動畫片忍者神鬼里面老師對達芬奇說:問問你的心。言下之意,不要勉強自己,問問你自己的心是否快樂。

讀莊子心得讀后感篇五

《莊子》是一本充滿哲理和想象力的書籍,被譽為中國古代經(jīng)典之一。于丹教授對《莊子》的解讀深入淺出,讓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書中的思想和智慧。

在閱讀《莊子》的過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莊子對自由、自然的向往和追求。莊子的想象力和對人生的思考讓我思考自己的生活和處境,更加珍惜眼前的自由和幸福。同時,我也被莊子的智慧所吸引,他通過寓言故事、比喻等方式讓人們明白許多深刻的道理,比如“無用之用是大用”、“真正的快樂在于心靈的自由”等等。

在莊子的筆下,萬物都有自己的價值和意義,天地萬物都是息息相關(guān)的,生命的價值在于能夠讓自己的生命融入到天地萬物中去。這種生命價值觀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命和價值,更加積極地去探索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總的來說,閱讀《莊子》是一次充滿啟示和感悟的過程,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也讓我更加珍惜和擁抱自由和自然。莊子的思想和智慧不僅是中國文化的瑰寶,也是全人類的文化遺產(chǎn),值得我們?nèi)ド钊胙芯亢蛡鞒小?/p>

讀莊子心得讀后感篇六

偶然的機會,從朋友的介紹中,初識了這本《于丹莊子心得》。細細咀嚼,慢慢品讀,在靜靜的夜晚輕輕的與心靈對話,感受到了生命寧靜中的顫動之姿,搖曳中的沉靜風骨。

《莊子》與我并不陌生,或許應(yīng)該說有些老莊思想以于不知不覺深入人心了。《于丹莊子心得》大部分篇幅通過解讀莊子中的寓言,從人對寓言的最直接的“覺”,結(jié)合現(xiàn)代社會的現(xiàn)象,引導我們用莊子的思想來指導人生,懂得用心生活,體會超越的“悟”。我認為人生有許多“覺”的過程,就像有些“屠夫”解牛的過程一樣,用刀亂砍筋骨而損壞刀,和超越外在的表現(xiàn),尋找內(nèi)心地慧眼游刃有余,所在之差就在于精神世界的悟!

“覺”與“悟”的聯(lián)系

故事是這樣展開闡述的:《庖丁解牛》,節(jié)選自《莊子·內(nèi)篇·養(yǎng)生主》,描述了庖丁在解牛時達到游刃有余的境界,而他的刀十九年還像新的一樣。庖丁解牛,如果引申一點,也可以說是一個人怎么達到對人生的掌控,庖丁解牛也是不斷進步的:先是目有全牛,三年后目無全牛,最后是神遇全牛而游刃有余。人生的掌控,最高境界不也是從有到無到游刃有余的過程嗎?先是規(guī)劃人生,但未免有點像站在山底去規(guī)劃登山的路徑,顯得路途遙遠,容易迷失方向,所以要有一種“無”的精神,能夠超越山的最高處,才能最終將“有”和“無”結(jié)合起來,達到“神”的境界,既能超脫一切而又能順應(yīng)一切,順其自然地將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合到無限的最樸素而且最本初的生命大道中去。

我聯(lián)想到了我們的職業(yè)崗位。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也是這樣,“覺”的事件和過程是隨處可見的:孩子們在學習中什么時候表現(xiàn)的最有興趣,他們是怎樣看待老師對他們的評價,當他們高舉著小手是在渴望著什么……而這時我們作為老師,作為引導者,囫圇吞棗,一筆帶過的結(jié)果便是“丟失”了“悟”。進而是丟失了一次“超越”的契機,升華的“境界”。如果,你注意到學生喜歡在游戲中學,那么你就會去有意的創(chuàng)設(shè)一個好的學習氛圍,更好的調(diào)動情緒的環(huán)節(jié);如果你理解老師的一句肯定會在他們的臉上澆開一朵花,那么你的課堂將是融洽的,富有吸引力的;如果,你從他們高舉的雙手中讀懂了交流的渴望,那么你的課堂就是充滿互動、靈動的……其中這或許便是悟的瞬間,它是基于積極的思考,經(jīng)驗的不斷累積而成的。

“覺”到“悟”的成長

《于丹莊子心得》還著重描述了內(nèi)心的力量,強調(diào)認識自己的重要性。認識自己是一個人生歷程,需要你不斷的傾聽自己的心聲,而不是讓你隨波浮沉,盲目仿效。面對現(xiàn)代物質(zhì)化愈來愈強的社會,它常讓我們在潮流的浪尖,迷失雙眼,終而腳步零亂的踏上膚淺,流行的'航船。失去品味、品質(zhì)的本質(zhì),我們要擺脫外在的標準和評價來判斷自己的能力。

本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大家都知道扁鵲的名字,是中國古代著名的醫(yī)生,成為中國名醫(yī)的代稱。扁鵲去見魏王。魏王說:“我聽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擅長醫(yī)術(shù),你跟我說說,你們?nèi)酥?,誰的醫(yī)術(shù)最高明啊?”扁鵲老老實實地回話:“我大哥醫(yī)術(shù)是最高的,我二哥其次,我的醫(yī)術(shù)最差?!蔽和躞@訝地問:“那為什么你天下聞名,而他們兩人卻默默無聞呢?”扁鵲說:“因為我大哥給人治病,總能夠做到防患于未然。這個人得病但還沒顯出征兆,他手到病除,把病根給消除了。這個病人就像沒得病一樣,所以有的人都不知道,他是給人除預先的病。我二哥治病是在病兆起初之時,他用藥就把病除了。大家總認為他能治的是小病,而不矢此病發(fā)展下去那會要命的大病啊!”

扁鵲能夠在自己名聲大揚之時說出此番事實,而不以別人的看法去認識自己,實屬不易。它再一次的告訴我們要時時刻刻去傾聽自己的心聲,不要受別人的觀點和束縛。教學是我們的生命線,汲取從一次次教學反思中認識自己的淺層表現(xiàn),挖掘其內(nèi)在的知識漏洞,用一雙從懂得傾聽到善于傾聽的升華!一次公開課的成功,往往會使我們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在別人的肯定中迷失自己的位置。其實細思中,我們只關(guān)注到別人眼中的自己,卻沒扣響迎向朝陽的那扇大門:及時地反思,挖掘內(nèi)在成功的寶藏,善于傾聽總結(jié),運用到更多的實踐教學中,這便是缺失了對現(xiàn)有位置的“悟”!

擺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擺正人生的方向。用一顆平常心去適應(yīng)生活帶給我們不同的恩賜,使得其所才是個人價值所在?!巴饣粌?nèi)化”這是獲得“游刃有余”人生境界的不二法門!從認識自己的“覺”中,品味出人生的大“悟”,懂得感悟這些有著厚重內(nèi)心價值的不鳴不已的平常人。

每個人都能擁有輝煌和成功的人生,只要懂得去“覺”,從覺中“悟”!

讀于丹《莊子》心得之《境界有大小》,于丹在里面寫道:“一個人,永遠不要去羨慕別人。”為此,她還專門列舉了《莊子——人世間》中的一個關(guān)于樹的例子:

一個姓石的木匠到齊國去,路上看到有一棵櫟樹。這棵櫟樹被這個地方的人奉為社神來祭祀。

這樹有多大啊?莊子的形容很夸張。他說,這棵樹的樹陰可以遮蔽幾千頭牛在這樹底下乘涼,量一量樹干可以達到百尺粗,跟山一樣高,很多丈高以上才生枝干。

這棵大樹吸引了好多人來觀賞,但石木匠看也不看一眼,就離開了。他的徒弟問師傅:“這么好的木材為什么看都不看呢?”

石木匠說:“這種樹木是沒有用的散木,木質(zhì)不好。用它做船,那船很快就沉;用它做棺材,這棺材很快就會腐爛;用它做器物,這個器物很快就會折斷;用它做門,這門就會流污漿;用它做柱子,會被蟲蛀。所以,這是‘不材之木’,做什么都不行?!?/p>

晚上,石木匠夢見這棵櫟樹來跟他說話。

那棵散木說,你看那些果樹和瓜果,那是大家所認為的有用之材,每年碩果累累,大家對它贊不絕口,結(jié)果是大枝條全被折斷了,小枝條都被拉下來,那上面結(jié)的果實,年年一熟,人們就來剝奪它。因為它們有用,所以傷害了自己,早早就死了。我就是沒用,所以才保全了自己。

莊子的故事講得似乎有些超現(xiàn)實,但也提醒我們不必去羨慕那些被世俗人所贊不絕口的人;因為他們的所謂有用背后,不知對自己做出了多少傷害?付出了多少的代價啊!

《莊子-——逍遙游》有一個最著名的故事:

北海有一種魚,叫做鯤。鯤十分巨大,不知道有幾千里長。它能化成一種叫鵬的鳥,也有幾千里。當它振翅而飛的時候,翅膀像遮蔽天日的云彩。鵬會在海運來臨的時候飛往南海。南海,也就是天池。當它飛往南海的時候,會擊起三千里高的浪花,乘著風直上九萬里的高空,而且這一飛就是六個月。

然而,蟬和斑鳩卻嘲笑說:“我們快速飛起,沖上榆樹和檀樹,但有時達不到目的地,就掉落到地面上,何必要飛到九萬里那么高呢?”麻雀也嘲笑說:“它究竟想要飛到哪兒去呢?我使勁的往上飛,也不過飛幾十丈那么高就得回來,在蓬蒿之間翱翔,已經(jīng)是飛翔的最高境界了。它究竟要飛到哪兒去呢?”

在這個故事中,人們往往會羨慕大鵬鳥的視野寬闊,氣魄宏大,會嘲諷蟬、斑鳩和麻雀在大鵬面前如小丑般的無知、可笑,它們鼠目寸光,即使盡力氣地翻飛騰躍,也不過蓬蒿之間,數(shù)丈而已,它們又有什么資格去嘲笑翱翔于天際的大鵬鳥呢!難怪連莊子也說“這幾個小蟲子又知道什么!”大有“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感覺。

然而,這只不過是從很世俗的、狹隘的角度得出的結(jié)論。而事實卻并不如此!

我們知道,宇宙(或道)是無限的,到底無限到何種程度呢?有一部電影描述得很好:在地球上,外星人與人類尋找一個決定雙方命運的宇宙,經(jīng)過雙方的生死較量,這個宇宙最終被人類尋獲并奪得,你知道這個宇宙在哪里嗎?它在一只黑貓的脖子上掛著,只有玻璃彈珠那么大,但當你從外向里望時,里面卻是繁星密布,浩瀚無邊,的的確確的是一個宇宙。宇宙就只有那么大嗎?不是的!電影到結(jié)束時,鏡頭拉向遠方,我們偉大的地球慢慢地縮小,變成藍色的球,再縮小,在太陽系里變成一顆小星星發(fā)著微弱的光,再縮小,地球早已看不清了,太陽系在銀河系里縮成一小片,再縮小,銀河系已變成一小團霧,再縮小,銀河系在我們的宇宙里已看不見了,最后我們的宇宙變成一顆小小的彈珠在地上滾動,掉到一個小坑里,與另外一顆彈珠撞在一起。這時,一個外星人伸出一只長著柔軟大手的瘦長胳膊,用手抓起兩顆彈珠,放到一個布袋里,布袋里已有滿滿的一袋子呢!

相反,麻雀、斑鳩和蟬倒是很幸福的,它們的幸福正在于它們的無知和自我滿足!

現(xiàn)實生活中不也如此嗎。有一個朋友通過自己十來年的奮斗,已經(jīng)擁有上千萬的家產(chǎn),家中的住房已從鄉(xiāng)下的農(nóng)房換成了小別墅,后來他覺得小別墅也不好看,又想買三十畝地造個小園林,現(xiàn)在他已在付諸實踐了。有人對他說,怎么這么不知滿足呢?等你有一小園林后,就有會想,似乎家中少了一座山,你就又會不滿足了。

是啊!到什么時候才能真正的滿足呢!這不是自尋煩惱嗎。不是很痛苦嗎。

所以,做一只無知、無用和自我滿足的小麻雀又有什么不好呢!

讀莊子心得讀后感篇七

莊子的《秋水》乃是莊子外篇中的.巨制,洋洋三千余字。在那個刀雕竹刻的時代可算是非常長篇的東西。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這句話引起了全文。河伯的自大也是有道理的,畢竟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了嘛,他有他驕傲的本錢。

但是,很快,這個河伯就知道自己錯了。因為他看見了大海,看見了不見水端的北海,他被嚇壞了。于是,河伯這個孺子開始接受教育。若便是他的老師。

其實,作為一個職業(yè)上接觸教育的人,我深深被若的態(tài)度所折服。現(xiàn)在的老師,往往是站在制高點上對學生灌輸各種的結(jié)論和觀點。其實,你的那些東西,學生未必就買賬。

要是學生不買賬而被迫地接受。這樣的教育我看存在很大問題。我看,假如可以像若那樣,讓自己的學生將自己的劣根性全部展示出來、暴露出來,這個時候適時地給學生看一點真理的外觀,讓他們被真理的宏大所折服。讓他們自己產(chǎn)生探索真理的沖動和欲望的時候,這個時候,老師才開始教育。我想,這樣的教育一定會效率更高。當然,這只是一家之言,對于規(guī)模化的教育,這個成與不成,我不好說。

讀莊子心得讀后感篇八

一直喜歡《百家講壇》這個欄目,于丹老師在《百家講壇》上對《論語》對《莊子心得》侃侃而談時,深深地吸引著我。她說中國的儒家思想,在社會這個尺度上,要求人坦蕩,道家的思想是在生命層面上要求人飛越。坦蕩是我們的一份社會責任,超越是我們的生命境界。對《論語》對《莊子》知之甚少的我由此產(chǎn)生興趣。再一次認真聆聽了于丹老師對道家的代表人物莊子思想的深刻解讀,在她瀟瀟灑灑、滔滔不絕的精辟闡述下,引領(lǐng)我走進莊子那無邊遼闊的精神世界遨游了一番,猶如給心靈洗了一個澡,頓覺神清氣爽。

以前讀莊子的文字,無知的我覺得深奧難懂,沒有讀出莊子超凡的思想,在于丹老師旁征博引、妙趣橫生的語言中,我才領(lǐng)悟到莊子蘊藏人生哲理的精神境界。于丹獨到的講解給了我新的啟迪與感悟,結(jié)合我的經(jīng)歷,對于人生我有了重新的認識與思考。于丹老師說:“莊子的人生哲學是淡薄為大,因為只有超越了所有的功名利祿之心,才能感悟到人生的最高境界,那就是莊子的逍遙游”。莊子所指的逍遙游我個人認為是從道家創(chuàng)史人老子提倡的“上善若水”基礎(chǔ)上演變而來,他有意無意有形無形中把水的豐厚內(nèi)涵融會貫通于生活中。

有時與女兒外出,經(jīng)常聽到不認識的人說“看不見好可憐”之類的話,世人認為失去光明后的我行動十分不便,猜想我一定在哀聲嘆氣中怨天尤人。他們不知,我是“賽翁失馬、焉知非?!?,我一直認為沒有絕對的幸與不幸,什么樣的心態(tài)決定什么樣的生活方式。站在常人的角度上看,在我失去工作的同時也看不到多彩的大千世界,但從莊子的逆向思維來看,我有更多的時間與自由,可以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做自己喜歡的事,他們不知我以書為友、以歌為伴、以琴為樂;他們不知我可以在書的海洋中盡情遨游、可以用不嫻熟的歌聲來寄托情懷、可以在不純熟的琴聲中放飛思緒、可以用稚嫩的文字記錄生活中的真善美,以此抒發(fā)我的真情實感,因此我活得真實而輕松;我有更多精力和時間陪孩子老人,享受天倫之樂。我不必為工資為獎金的高低而憤憤不平、不必為追逐名利而忙忙碌碌;不必為職務(wù)的升降而憂心沖沖;我眼里無外表美丑之分、無地位貴賤之分。我喜歡這淡泊平靜、與世無爭的生活。

有舍就有得,我雖身在蝸居,但我的靈魂可以象莊子那樣在天地之間自由逍遙,我得到了人格的升華與超越,豈不快哉!如今我用心靈代替眼睛來感知紛雜的世界,適應(yīng)并感謝上天賜我的這種生命方式,讓我有機會內(nèi)視反省自己,懂得內(nèi)斂于心而不張揚。書籍涵養(yǎng)孕育了我,讓我浮躁的心變得平和,它磨去了我的棱角,讓我用一顆感恩的心來看待我身邊的人和事。

“游”是一個沒有終點的歷程,在這個心靈歷程中我體會到莊子逍遙游的快樂與寧靜。如果我沒失明,物質(zhì)的利益會迷惑我的雙眸,有可能會在外界的誘惑下迷失心志、被恩怨情仇所牽絆、被無窮無盡的欲望所捆綁;或者會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斤斤計較、甚至參與賭博而遠離書籍。是異樣的人生讓我獲得一份清明的理性,讓我更善待父母、善待朋友、善待子女。所以我過得很自在、很充實。

正如于丹老師所言:我們需要一種歡欣的感性,這種感性之心使得我們觸目生春,我們所及之處充滿了歡樂。我的心與親人緊緊相連,想到他們我就感到無比溫暖。綿綿不絕的愛豐富了我的內(nèi)心世界,讓我有了精神寄托,它是我永不枯竭的快樂源泉。

莊子提倡的自由不是為所欲為的個人主義,于丹老師講自由要有一把尺子,要有公正,做人要有底線,這才能夠做到這個世界上行為的守則。是的,自由的原則就是以不妨礙別人的自由為前提,但本人還要具備光明磊落、堂堂正正的品質(zhì),擁有一顆高尚純潔的靈魂,那些貪贓枉法、作奸犯科等卑劣之人內(nèi)心有愧又怎能達到逍遙游的境界。

幸福不是目的而是體驗的過程,它不是實實在在的東西,而是內(nèi)心的一種感受,我把這種感受強化并不斷加以回味。失明恰恰成就了我的人生,不過我的逍遙是建立在衣食無憂、清閑悠哉的條件上,如沒有穩(wěn)定的經(jīng)濟與和睦的家庭做我有力的精神后盾,就沒有這份閑情逸致談逍遙了,因為我畢竟是俗人一個。而莊子有時吃了上頓沒下頓,但他在貧困交加之時,依然淡定從容、超然豁達。楚國大臣請他做丞相,他寧愿做一介農(nóng)夫也不追逐名利。但現(xiàn)在多少人處心積慮甚至不擇手段想升官發(fā)財,與之相比,莊子是何等胸襟何等氣度!一個人即使沒有糧食沒有金錢,但不能沒有思想沒有靈魂。

我滿足于目前的生活狀況,對于物質(zhì)我沒有過多的欲望,在我看來,簡單就是幸福、知足就是幸福、相夫教女就是幸福。哲學家周國平老師說:“成熟了,卻不世故,依然一顆童心;成功了,卻不虛榮,依然一顆平常心。兼此二心者,我稱之為慧心?!蔽蚁M畠洪L大后擁有一顆慧心,做到寵辱不驚,追求精神上的富足,過著飄逸恬淡的生活。

感謝于丹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讓我重新認識了莊子,感謝莊子,他教會我們?nèi)绾卧谀婢持幸廊槐3制匠P模瑹o論人生有何種境遇,都能樂觀坦然地面對,平庸的~我遠遠達不到逍遙游的境界,我還沒看破世間的是是非非、名利生死,那么就以莊子的逍遙游作為我的精神目標,超越自己,樂觀生活。

讀莊子心得讀后感篇九

莊子,作為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莊子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思想深深地影響了后人,尤其是于丹女士。于丹在她的《莊子心得》一書中,以獨特的視角和方法,將莊子思想與現(xiàn)代社會相結(jié)合,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解讀方式。

于丹在書中首先介紹了莊子的背景和思想,包括其生活背景、道家思想的主要觀點以及莊子思想中的“無為而治”等。然后,她通過生動的例子和深入的剖析,使讀者更好地理解莊子思想,例如“莊子的妻子死了,他敲著盆子唱歌”,這表現(xiàn)出莊子對于生命的達觀和超脫。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于丹對莊子思想的獨特理解和解讀。她將莊子思想中的“道”與現(xiàn)代社會的種種問題相結(jié)合,例如現(xiàn)代社會的焦慮和壓力,她用莊子思想來引導我們?nèi)绾蚊鎸@些問題。同時,她對莊子思想的解讀也讓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莊子這個人,以及他為何能夠?qū)懗鋈绱霜毺厍疑羁痰乃枷搿?/p>

在書中,于丹對于莊子思想的解讀,讓我對生活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莊子的思想中充滿了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洞察,他讓我們認識到,生活并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樣,生活本就是簡單的,快樂的,只要我們能夠放下心中的負擔,就能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總的來說,于丹的《莊子心得》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讀的書。她以獨特的視角和方法,將莊子思想與現(xiàn)代社會相結(jié)合,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解讀方式。同時,她也用自己的經(jīng)歷和思考,讓我們對莊子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認識。我認為,這本書對于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哲學書,更是一本生活的指導書。

最后,我想說的是,莊子思想中的“道”,即對于生活的理解和認識,是永恒的。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xiàn)代,莊子思想都能夠為我們提供有益的啟示。而于丹的《莊子心得》,則是一種將莊子思想與現(xiàn)代社會相結(jié)合的嘗試,它讓我們認識到,莊子思想并不過時,反而,它是一種能夠讓我們更好地理解和認識生活的方式。

讀莊子心得讀后感篇十

偶然的機會,從朋友的介紹中,初識了這本《于丹莊子心得》。細細咀嚼,慢慢品讀,在靜靜的夜晚輕輕的與心靈對話,感受到了生命寧靜中的顫動之姿,搖曳中的沉靜風骨。

《莊子》與我并不陌生,或許應(yīng)該說有些老莊思想以于不知不覺深入人心了?!队诘でf子心得》大部分篇幅通過解讀莊子中的寓言,從人對寓言的最直接的“覺”,結(jié)合現(xiàn)代社會的現(xiàn)象,引導我們用莊子的思想來指導人生,懂得用心生活,體會超越的“悟”。我認為人生有許多“覺”的過程,就像有些“屠夫”解牛的過程一樣,用刀亂砍筋骨而損壞刀,和超越外在的表現(xiàn),尋找內(nèi)心地慧眼游刃有余,所在之差就在于精神世界的悟!

“覺”與“悟”的聯(lián)系。

故事是這樣展開闡述的:《庖丁解?!?,節(jié)選自《莊子·內(nèi)篇·養(yǎng)生主》,描述了庖丁在解牛時達到游刃有余的境界,而他的刀十九年還像新的一樣。庖丁解牛,如果引申一點,也可以說是一個人怎么達到對人生的掌控,庖丁解牛也是不斷進步的:先是目有全牛,三年后目無全牛,最后是神遇全牛而游刃有余。

人生的掌控,最高境界不也是從有到無到游刃有余的過程嗎?先是規(guī)劃人生,但未免有點像站在山底去規(guī)劃登山的路徑,顯得路途遙遠,容易迷失方向,所以要有一種“無”的精神,能夠超越山的最高處,才能最終將“有”和“無”結(jié)合起來,達到“神”的境界,既能超脫一切而又能順應(yīng)一切,順其自然地將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合到無限的最樸素而且最本初的生命大道中去。

我聯(lián)想到了我們的職業(yè)崗位。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也是這樣,“覺”的事件和過程是隨處可見的:孩子們在學習中什么時候表現(xiàn)的最有興趣,他們是怎樣看待老師對他們的評價,當他們高舉著小手是在渴望著什么……而這時我們作為老師,作為引導者,囫圇吞棗,一筆帶過的結(jié)果便是“丟失”了“悟”。

進而是丟失了一次“超越”的契機,升華的“境界”。如果,你注意到學生喜歡在游戲中學,那么你就會去有意的創(chuàng)設(shè)一個好的學習氛圍,更好的調(diào)動情緒的環(huán)節(jié);如果你理解老師的一句肯定會在他們的臉上澆開一朵花,那么你的課堂將是融洽的,富有吸引力的;如果,你從他們高舉的雙手中讀懂了交流的渴望,那么你的課堂就是充滿互動、靈動的……其中這或許便是悟的瞬間,它是基于積極的思考,經(jīng)驗的不斷累積而成的。

“覺”到“悟”的成長。

《于丹莊子心得》還著重描述了內(nèi)心的力量,強調(diào)認識自己的重要性。認識自己是一個人生歷程,需要你不斷的傾聽自己的心聲,而不是讓你隨波浮沉,盲目仿效。面對現(xiàn)代物質(zhì)化愈來愈強的社會,它常讓我們在潮流的浪尖,迷失雙眼,終而腳步零亂的踏上膚淺,流行的航船。失去品味、品質(zhì)的本質(zhì),我們要擺脫外在的標準和評價來判斷自己的能力。

本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大家都知道扁鵲的名字,是中國古代著名的醫(yī)生,成為中國名醫(yī)的代稱。扁鵲去見魏王。魏王說:“我聽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擅長醫(yī)術(shù),你跟我說說,你們?nèi)酥?,誰的醫(yī)術(shù)最高明啊?”扁鵲老老實實地回話:“我大哥醫(yī)術(shù)是最高的,我二哥其次,我的醫(yī)術(shù)最差?!蔽和躞@訝地問:“那為什么你天下聞名,而他們兩人卻默默無聞呢?”扁鵲說:“因為我大哥給人治病,總能夠做到防患于未然。

這個人得病但還沒顯出征兆,他手到病除,把病根給消除了。這個病人就像沒得病一樣,所以有的人都不知道,他是給人除預先的病。我二哥治病是在病兆起初之時,他用藥就把病除了。大家總認為他能治的是小病,而不矢此病發(fā)展下去那會要命的大病啊!”

扁鵲能夠在自己名聲大揚之時說出此番事實,而不以別人的看法去認識自己,實屬不易。它再一次的告訴我們要時時刻刻去傾聽自己的心聲,不要受別人的觀點和束縛。教學是我們的生命線,汲取從一次次教學反思中認識自己的淺層表現(xiàn),挖掘其內(nèi)在的知識漏洞,用一雙從懂得傾聽到善于傾聽的升華!

一次公開課的成功,往往會使我們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在別人的肯定中迷失自己的位置。其實細思中,我們只關(guān)注到別人眼中的自己,卻沒扣響迎向朝陽的那扇大門:及時地反思,挖掘內(nèi)在成功的寶藏,善于傾聽總結(jié),運用到更多的實踐教學中,這便是缺失了對現(xiàn)有位置的“悟”!

擺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擺正人生的方向。用一顆平常心去適應(yīng)生活帶給我們不同的恩賜,使得其所才是個人價值所在?!巴饣粌?nèi)化”這是獲得“游刃有余”人生境界的不二法門!從認識自己的“覺”中,品味出人生的大“悟”,懂得感悟這些有著厚重內(nèi)心價值的不鳴不已的平常人。

每個人都能擁有輝煌和成功的人生,只要懂得去“覺”,從覺中“悟”!

讀后感范文匯總。

讀后感大全匯總。

四大名著讀后感匯總。

讀莊子心得讀后感篇十一

“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與天地精神溝通,再沒有什么能夠束縛思想,所謂隨心所欲了。

在于丹的《莊子心得》中,感觸較深的有兩個方面,一是內(nèi)方外圓,一是“一個人的境界決定了他的思維方式”。

莊子托孔子說,“古之人外化而內(nèi)不化,今之人內(nèi)化而外不化?!蓖饣鴥?nèi)不化,要隨著外界的變化而變化,而自己的內(nèi)心卻要一直堅持原則。這解決了一個問題,堅持原則和隨外部變化是相輔相成的融合關(guān)系,而不是相對關(guān)系。只有能隨外界變化而變化才能適應(yīng)環(huán)境,如果不能適應(yīng)環(huán)境,就會與環(huán)境沖突,而在無力瞬間改變環(huán)境的情況下,只能被環(huán)境慢慢侵蝕,被環(huán)境同化或者拋棄。而隨外界變化并不是無原則的`變化,而是在堅持內(nèi)心原則的變化,適應(yīng)環(huán)境才能更好的生活,即使要改變環(huán)境,也是體會到環(huán)境的基礎(chǔ)上再做出的改變,而不是盲目的改變。對內(nèi)堅持原則是不變的原則,否則就失去了自己。在堅持自己的基礎(chǔ)上主動適應(yīng)環(huán)境。

讀莊子心得讀后感篇十二

今日偶讀莊子之文不禁心有所動,僅書一文。

莊子曰:“生死修短,豈能強求?予惡乎知悅生之非惑邪?予惡乎知惡死之非弱喪而不知歸者邪?予惡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蘄生乎?”這四句話意思是說:“一個人壽命長短,是勉強不來的。我哪里知道,貪生并不是迷誤?我哪里知道,人之怕死,并不是像幼年流落在外面不知回歸故鄉(xiāng)呢?我哪里知道,死了的人不會懊悔他從前求生呢?”莊子是在闡明,生未必樂,死未必苦,生死其實沒甚么分別,一個人活著,不過是“做大夢”,死了,那是“醒大覺”,說不定死了之后,會覺得從前活著的時候多蠢,為甚么不早點死了?正如做了一個悲傷恐怖的惡夢之后,一覺醒來,懊惱這惡夢實在做得太長了。

生與死只記于一線,你不能選擇你的出生,但你可以選擇你的死亡,真正讓自己活的有意義,活的有價值,生未必樂,死未必苦,但要死的有價值,否則我們不配享受死亡。

讀莊子心得讀后感篇十三

莊子,可謂是我國古代的辯證法大師,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對老子的哲學思想進行了繼承和發(fā)展,是先秦莊子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不過,他的根本精神還是歸依于老子的哲學思想,因此后世將他與老子并稱為"老莊"。莊子善于用寓言來說明一些道理,由他所著的《莊子》,亦稱《南華經(jīng)》,是道家經(jīng)典之一。

《秋水》一文,出自《莊子·外篇》,《秋水》一文,洋洋三千余字。在那個刀雕竹刻的時代可算是非常長篇的東西。他用寓言的方式,以河神與海神之間的對話,引申出《齊物論》的觀點,極力論證萬物的大小、是非的無限相對性和人生貴賤、榮辱的極端無常性,因為莊子是道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所以,本文旨在要人返璞歸真,順其自然,不要為了追求名位、富貴等等,而傷害天然的本性。

莊子把事理的無窮性與人類認識的相對性,宇宙的無限性與具體失誤的局限性對照起來分析,顯示出他對于絕對與相對、無限與有限的辯證關(guān)系的理解有著高度的靈活性,這對于人們突破認識上的局限性,從而臨武到天地宇宙的無限廣大性,無疑是很有幫助的。,莊子流暢的文字下,所顯露出的不朽思想,顯然是只得我們從多個角度學習和思考的。

他用寓言這種活靈活現(xiàn)的方式,來告訴我們其中的許多道理,譬如其中的《秋水》,從"秋水時至,百川灌河。"到"不似爾向之自多于水乎?"就是以河神與海神之間的對話,來告訴我們,做人不能沾沾自喜,不能以偏概全,因為我們要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河神,會因為小成而沾沾自喜,河神尚且如此,何況我輩凡人呢?可是,許多人因不明白這個道理而因小失大。

從古至今,驕傲永遠都是成功的最大敵人,這是永恒不變的真理。只有謙虛謹慎,虛心求教,才是成功的最佳路徑。千萬不可以自滿于現(xiàn)狀。

讀莊子心得讀后感篇十四

二十一世紀什么最重要?電影《天下無賊》里葛優(yōu)演的黎叔回答得好,人才最重要。

新一屆局黨政領(lǐng)導對人才培養(yǎng)工作高度重視,通過組織干部培訓、開展文體活動等各種方式方法來搭建平臺,挖掘人才、激發(fā)潛力、鼓勵創(chuàng)新,希望達到為勞動保障事業(yè)培養(yǎng)好人才的目的。今年,局黨委又為每一位中層干部購買了書籍,以增強文學藝術(shù)修養(yǎng),培育人文精神。

內(nèi)心里十分感激局領(lǐng)導們的良苦用心,相信周圍的同事們和我一樣都正在積極努力,秉持著“滿腔熱情、腳踏實地、求真務(wù)實、開拓創(chuàng)新”的.勞動保障精神,不斷提高自己,辛勤耕耘,用自己的人生這支筆努力為閔行勞動保障事業(yè)增光添彩。

于丹寫的《莊子心得》是今年的熱銷書,在局里還沒為我們買這本書之前,就已經(jīng)因為喜歡它而買了一本,并且還象學生時代遇上喜歡的書時一樣,買回來就立刻為它包上了封皮。雖然社會上對于丹這位熱點人物的爭議至今還沒有個明確的論斷,但我覺得至少她之所以能夠成名,亮點就在于因其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現(xiàn)代社會忙碌的人們解讀莊子、孟子等這些名家的名著,而所談的人生道理又十分能打動人心。她通過這種方式既普及文學知識增強人們的古典修養(yǎng),又詮釋人生啟發(fā)人們的心智,有何不好?即使有解讀不到位或失誤的地方有“文化快餐”之嫌,但總體來說,我認為還是瑕不掩玉的。

讀莊子心得讀后感篇十五

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就想談一點:做人,一定要做坦坦蕩蕩的君子,不要做心胸狹窄的小人。因為君子講道義,小人講勢利;君子愛講正理,小人總說歪理;君子言行一致,小人陽奉陰違;君子追求和諧,小人存心搗亂;君子嚴責自己,小人暗算他人;君子總在明處,小人常在暗處;君子不記人過,小人與人交惡;君子唯理是求,小人拉幫結(jié)派;君子顧全大局,小人只顧已私;君子顧及臉面,小人不計影響;君子老實做事,小人弄虛做假;君子襟懷坦蕩,小人鼠肚雞腸;君子適可而止,小人揪住不放;君子溫和如三春暖風,小人陰險如冬日嚴霜。

寬容別人是君子之為。有位心理學家曾說:“人類要開拓健康之坦途,首先要學會寬容?!睂捄翊耍菁{非議,乃事業(yè)成功、家庭幸福美滿之道?!皩捜菔窃谇G棘叢中長出來的谷粒?!蹦芡艘徊剑斓刈匀粚?。

心胸狹窄、陷害別人是小人之為。他們不能接受身邊存在比自己強的人,有時候是因為比自己強的人會妨害自己的地位和利益,狹窄的心胸使他們不能吃一點點虧,會想方設(shè)法消滅對手。一個心胸狹窄的人就像是一株小草,微風拂過,也能讓他們前俯后仰,方寸大亂。對別人一些無心的舉動,一些隨意的言談,都很敏感,在心里形成揮之不去的陰影。所以很多時候他們對別人的報復是與別人的能力無關(guān)的,只是因為別人不經(jīng)意傷害了他們,他們卻無法釋懷。他們只想著怎樣讓別人也受到更大的傷害,只有別人受到的傷害遠勝于自己,他們才能感到一絲快感。和心胸狹窄的人在一起,會有一種防不勝防的感覺,因為你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得罪到他們,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會對你進行報復。太可怕了!

于丹告訴我們,一個人永遠不要去羨慕他人,我們要腳踏實地,用自己的汗水,收獲自己的成功,這份成功才會有意義。

當然,蕓蕓眾生,大千世界,有太多太多的不得已,不是我們能夠左右的。所以,看問題要多角度,學會換位思考。慢慢就會理解別人的處境,不會認為只有自己是對的。改變生活態(tài)度不是容易的事,如果有決心,就要與身邊樂觀開朗的人多交流,慢慢體會。另外,要了解任何事情都有好壞兩面,選擇積極的心態(tài)就會變得心胸開闊。每一個人境界的大小,決定了他的思維方式。順應(yīng)外界,與外界相處要通達,而內(nèi)心又要有所堅持,這樣才能在復雜社會中不迷失自己。道家提倡,活在當下。也就是說,盡可能地做好現(xiàn)在的事情,把每一個當下活得更好。

讓我們珍惜眼前的一切,從每一天中總結(jié)人生的意義,不斷地增強自己的能力;在人生之旅中不斷提高自身修養(yǎng),不斷培養(yǎng)寬容這種良好的品質(zhì)。

常用寬容的眼光看世界,用寬容的態(tài)度對待別人,自己就一定會幸福、快樂。

做人,一定要做君子,不要做小人!

全書的內(nèi)容分為十章。每一章都是與我們的生活、工作、身心健康等息息相關(guān)。認識了莊子是諸子百家中一個重要人物,他的故事氣勢磅礴,縱橫恣肆;他的思想深邃宏闊,籠蓋古今;他的寓言想象奇獨,寓意深遠;他的風格嘻笑怒罵,了無拘圍;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祿,甚至對于死亡,他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帶給我們的是一種無邊無際的奇思異想。

于丹這位教育家對于莊子的人物的確評價是綜合性的,也是很適合讓我們理解的。于丹說:“我們有什么樣的眼睛,就有什么樣的生活。人們可以從不經(jīng)意的地方,從最小的細微處看出精妙的大道理。關(guān)鍵在于你是不是用心,是不是能夠從這些細節(jié)里面真正去獲得你自己需要的知識和感悟。

人生應(yīng)該怎么活?什么樣的人生才是成功的?這些問題時刻都會縈繞在我們耳邊,或是深入到內(nèi)心。生活在這樣一個信息時代,我們看到的世界是繁華的,忙碌的,這一切外在的東西恰恰左右了我們內(nèi)心那一份最純真的向往。過多地追求物質(zhì)世界,使我們失去了最寶貴的年華,失去了歡樂的時光和自由。終其一生,人們只為了兩個字:名利。我們的眼睛看世界太多,看內(nèi)心太少啊!正如書中所說,你可以了解世界,你可以了解他人,只有看見自己的心,才算是覺悟。為什么我們總覺得心中有無限愁苦?總覺得生活不眷戀我們?原因是我們太愛斤斤計較,有太多太多的癡迷,而沒有看得通透。每當我陷入孤獨總會感覺為什么別人都那么快樂,其實,寂寞也會帶給我們意想不到的境界。也許安靜的環(huán)境更利于人去思考,所以孤獨寂寞也并不愁苦。

人,生來,睡不過一床,食,不過一碗。短短數(shù)十年,一晃而過,為了今后的日子不后悔,現(xiàn)在的生活還是簡單樸素一點,保持單純的好。否則太多牽掛,太多焦慮,豈不左右了自己明智的判斷。記得動畫片忍者神鬼里面老師對達芬奇說:問問你的心。言下之意,不要勉強自己,問問你自己的心是否快樂。

全書的內(nèi)容分為十章。每一章都是與我們的生活、工作、身心健康等息息相關(guān)。認識了莊子是諸子百家中一個重要人物,他的故事氣勢磅礴,縱橫恣肆;他的思想深邃宏闊,籠蓋古今;他的寓言想象奇獨,寓意深遠;他的風格嘻笑怒罵,了無拘圍;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祿,甚至對于死亡,他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帶給我們的是一種無邊無際的奇思異想。

于丹這位教育家對于莊子的人物的確評價是綜合性的,也是很適合讓我們理解的。于丹說:“我們有什么樣的眼睛,就有什么樣的生活。人們可以從不經(jīng)意的地方,從最小的細微處看出精妙的大道理。關(guān)鍵在于你是不是用心,是不是能夠從這些細節(jié)里面真正去獲得你自己需要的知識和感悟。

人生應(yīng)該怎么活?什么樣的人生才是成功的?這些問題時刻都會縈繞在我們耳邊,或是深入到內(nèi)心。生活在這樣一個信息時代,我們看到的世界是繁華的,忙碌的,這一切外在的東西恰恰左右了我們內(nèi)心那一份最純真的向往。過多地追求物質(zhì)世界,使我們失去了最寶貴的年華,失去了歡樂的時光和自由。終其一生,人們只為了兩個字:名利。我們的眼睛看世界太多,看內(nèi)心太少??!正如書中所說,你可以了解世界,你可以了解他人,只有看見自己的心,才算是覺悟。為什么我們總覺得心中有無限愁苦?總覺得生活不眷戀我們?原因是我們太愛斤斤計較,有太多太多的癡迷,而沒有看得通透。每當我陷入孤獨總會感覺為什么別人都那么快樂,其實,寂寞也會帶給我們意想不到的境界。也許安靜的環(huán)境更利于人去思考,所以孤獨寂寞也并不愁苦。

時代的變遷使我們的思想也得以發(fā)展,但這種發(fā)展是否有利于我們呢?在當今這個時代,有各種大大小小的迷惑、困惑、誘惑、疑惑,當我們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的思想是否還會堅定從容呢?“小惑易其方,大惑易其性”,小迷惑改變?nèi)松姆较?,大迷惑改變的是人的本性。迷惑我們的有兩個障礙:一是物質(zhì),二是世俗。物質(zhì)往往是一種利益,可以迷惑我們的判斷;而世俗往往是一種言論,一種眼光,可以擾亂我們的價值觀?,F(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成為了物質(zhì)的奴隸,精神也像幽靈一般飄搖不定。那么,我們還能看清我們的內(nèi)心嗎?還能看清我們自己嗎?如果我們連自己還未看清怎么能看得清這個世界?心如明鏡,這需要我們釋放一切包袱,回歸原本的自我,回歸自然,這樣才能聆聽到我們內(nèi)心最美妙的樂曲。

人,生來,睡不過一床,食,不過一碗。短短數(shù)十年,一晃而過,為了今后的日子不后悔,現(xiàn)在的生活還是簡單樸素一點,保持單純的好。否則太多牽掛,太多焦慮,豈不左右了自己明智的判斷。記得動畫片忍者神鬼里面老師對達芬奇說:問問你的心。言下之意,不要勉強自己,問問你自己的心是否快樂。

讀莊子心得讀后感篇十六

近來聽于丹對《莊子》的詮釋,更有一種賞心悅目,如沐春風的感覺。

莊子,名周,是殷商的保留地——宋國崛起的一位文學巨匠,他是我國古代的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

莊子的人生觀是一種逍遙的人生觀,似不食人間煙火,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寧靜的靈魂家園,以一種“無”的深層內(nèi)涵去泯滅塵世的一切權(quán)利、功祿。

雖然我也讀過《論語》、《孟子》等古典名著,而《莊子》給我也從中受益匪淺,聽著于丹教授的講解,別有一番感受。她個“以白話詮釋經(jīng)典,以經(jīng)典詮釋智慧,以智慧詮釋人生,以人生詮釋人性”,讓古典文化進入千家萬戶,讓經(jīng)典人文融入百姓的生活,在社會競爭愈來愈列的今天無疑給每一個人一劑提升自身修養(yǎng),緩解社會壓力的良藥。

在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的今天,莊子的無為而治提供更深的思考:人類應(yīng)是大自然系統(tǒng)的子系統(tǒng),服從于規(guī)律的安排,“人定勝天”是人類理想的豪邁,其實永遠不可能實現(xiàn)的,更需要有一種淡定的生活態(tài)度,一種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順其自然、無為而治、在不為中有為來提升我們的生活質(zhì)量,天下大同,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是孔子、孟子、莊子等圣人留給后代的不可磨滅的真諦。

欣賞“無欲則剛”的境界,向往一種精神的世外桃源,使自己每天都處于一種淡泊寧靜的幸福狀態(tài),真的很愜意!

讀莊子心得讀后感篇十七

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是幸福的,是有效率的。

只有真正清醒地認知了自己,才可能獲得成功的人生。而認識自己,卻是一件非常難做到的事。

為什么最難認識的是自己?我們又怎樣才能真正認識自己呢?

今天我們來說一個話題:認識你自己。

這是千古以來一個最難解決的命題。在西方的神話寓言體系里,這被表述為著名的斯芬克斯之謎。

獅身人面獸斯芬克斯每天都在問過往的行人一個問題:“有一種動物,它在早晨的時候四條腿,在中午的時候兩條腿,在晚上的時候三條腿,那么這個動物是什么呢?”過往的人答不上來,就被獅身人面獸吃掉了。

年輕的阿狄浦斯在路過的時候,說出了最終的答案:“這個動物就是人?!彼狗铱怂勾蠼辛艘宦?,就跑到懸崖邊跳下去了。

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呢?說明離我們最近的東西,往往是最難認知的。

在人生整個成長的經(jīng)驗過程中,我們可以不斷地認知天地萬物,增長經(jīng)驗,但惟獨難以認清我們自己。

因為人生的變化在不經(jīng)意之間經(jīng)過了很多階段。一個孩子,當他匍匐著四肢爬行的時候,這是在生命成長的初期。等到他可以站立起來了,可以走路了,可以奔跑了,在這個世界上,就有很多東西需要積累、需要建立,也因此有了很多內(nèi)心的惶惑和游離。到了晚年的時候,我們所積累的那些財富、聲名、情感,一切一切負累于心,蒼老了生命,讓我們?nèi)諠u疲憊,就要借助拐杖,就成為了人的第三條腿。

在這樣一個歷程中,哪一個階段是我們最快樂的呢?哪一個階段是我們對自己認識最清晰的呢?哪一個階段我們的心中是了無遺憾,而充滿了溫暖富足之感的呢?在這個過程中,中西文化體系在以不同的話語不斷地追問著。

《莊子》這本書,亦幻亦真,充滿了這樣的追問。莊子說,從前自己做夢,夢到自己是一只翩翩飛舞的大蝴蝶,但究竟是自己做夢化為蝴蝶了呢?還是蝴蝶做夢化為自己了呢?這是不清楚的。

很多時候,我們?nèi)耸且宰约旱臉藴嗜ネ茢嗥渌鼊游锏模笞匀恢杏泻芏嘁?guī)則是我們所不知道的。

莊子繼續(xù)追問說,人是吃肉的,鹿是吃草的,蜈蚣喜歡吃小蛇,貓頭鷹和烏鴉喜歡吃耗子,這四種口味你能說出哪種最符合標準呢?哪種更可口或者哪種更不可口呢?你也說不清楚。

這就是莊子在《齊物論》里面提出的觀點:世界的一切,以它自己的角度去觀察,永遠都有它自身的密碼。這個密碼是看不破的。

只有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內(nèi)心,才能夠在這個世界上找到最基本的出發(fā)點,才能夠去善待他人。

讀莊子心得讀后感篇十八

我一直渴望用我拙笨的筆頭來描摹一下這個先秦的哲人,但每每提筆,浮現(xiàn)眼前的,總是一個至玄至幻的影子。這個影子或隱沒于江湖,或委身于水田,或翩躚于夢幻,或混跡于鬧市,令我無從下筆,只得興嘆。

大多數(shù)人對于莊子,是迷惑不解的。那個烽火狼煙、豪杰并起的時代,賦予人的,是激情和斗志,是渴望輔佐君王、救黎民于水火的大丈夫情懷,而莊子,這個槁項黃須、聰明透頂?shù)娜?,卻棄自己的滿腔才情不用,或與水田曳尾的神龜游戲,或研究墻角蝸牛觸角上的彈丸小國,或臆造出不存在于世的大鵬、大鯤,甚至對送到眼前的楚國相位都安然不動……這太出乎人們意料了!

莊子就像一本書,讀前令人疑惑,讀后令人開朗。

讀莊子心得讀后感篇十九

合上《于丹莊子心得》這本書,心里久久不能平靜。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于丹用她獨特的講述,使我對莊子思想以至于對生命有了更深的認識。

“天地大道,法乎自然,莊子于虛靜中揮灑著他的放誕,于達觀中流露著些許狡黠?!鼻f子是諸子百家中一個“乘物以游心”,“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人。他追求豁達的境界,主張面對外在的世界要學會通達和順應(yīng),他可以毫不畏懼地站在生命的長河上笑談生死,用一個又一個尖酸卻又深刻的故事揭示“大道合乎自然”,借一個個外表丑陋近乎猙獰但卻活得坦然的怪人來表達自己的觀點:無論人生遇到什么情況,世界上總有路可走。

人的一生,是向自然借來一用的東西,它的價值就在于在這一生中我們怎樣去增加生命的高度,豐富生命的意義。面對生命,我們要有一種豁達的胸襟,面對生死,我們要有一種坦然的態(tài)度。“其實我們是可以在有生之年做到真正的樂生,做到順應(yīng),做到當下的快樂,活好每分每秒,真正到生死大限來臨之時,有一份微笑的坦然,可以面對死亡說,我死而無憾。”可是生命在它現(xiàn)有的形態(tài)上,怎樣達到它“九萬里”的高度呢?那就把一切缺陷和遺憾都接受下來,不要委屈,不要較勁,而想著怎樣去改良它,能讓自己更好。天下本沒有廢物,所謂廢物,只是放錯地方的財物,所以無論人生遇到什么情況,無論好壞、善惡、恩怨、愛恨、喜怒、成敗、得失,只要堅信自己的夢想,世上總有路可走。

于丹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始終讓我記憶憂新。有個人要釘一張畫,因為釘不上,就要找木楔子,于是還要找木頭,斧子,鋸,鋸條……等物品齊全后,他已經(jīng)忘記那張畫了。生活中何嘗不是這樣,最初的夢想總是美好的,可是當我們經(jīng)歷了人生百態(tài)后,早已忘記了為什么而出發(fā)。真正的“逍遙游”并不是荒廢此生的“無所待”精神,而是要求人們不要因為社會中一些名利、錢財、權(quán)勢而放棄自己生命中最本真的愿望。只有認清自己的向往,認清自己的目的,心無旁騖地去追尋生命的高度,才能理解真正的“逍遙游”。

融融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暉,我擁一縷最暖的;灼灼紅葉,我拾一片最熱的;漫漫人生,我擷生命最重要的——莊子思想。讓莊子思想的清菊伴著你欣賞生命的田園風光;讓莊子思想的靈魂帶你踏進生命的康莊之園;讓莊子思想的韻律攜你共享生命的天籟之音!

讀莊子心得讀后感篇二十

莊子心得讀后感,莊子,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下面為大家推薦

于丹莊子心得讀后感

,讀后感是很多同學都需要寫的文章,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推薦

文章讀后感怎么寫

哦!

聽說《莊子》是很難讀的書,其語言之空靈飄逸,思想之博大深遠,都使我心生向往卻望而卻步。偶然一個機會,我發(fā)現(xiàn)了南懷瑾先生講的《莊子諵譁》一書,對莊子內(nèi)七篇給予了詳實忠懇的講解。于是買來,決定細細地品讀。在讀的過程中,我意識到,莊子高遠的境界與智慧,以我現(xiàn)在的經(jīng)驗與修養(yǎng)是很難完全體會的,但又不可否認,這本書帶給我了一個全新的思想高度,與看待人間事情更寬廣的視野。我是非常感恩這本書的,是它讓我看到了人生更高的高度,也讓我見識到中華文明所擁有的胸襟與氣度。今天,我沉靜下來,寫一篇短小的讀后感,對我讀書時有感觸的地方稍稍總結(jié)。若有不妥之處,還望與各位多多切磋琢磨。

《老子》與《莊子》這兩本書在中國歷史上占的分量非常重,熟悉這兩部書的人也非常多??v觀中國歷史文明,《莊子》對后世文化的影響非常大,從文學到思想再到人們的行動坐臥,都可以看到《莊子》的影子。在讀書的過程中,我看到了后世文學中很多典故,論辯方法與思想皆出自莊子,包括禪宗,都受到了莊子很大的影響??辞f子就如同看到了中華文明的淵源,也看到了它永恒的生命力與博大精深的智慧。

《莊子》內(nèi)篇共七篇,《莊子諵譁》這一書就是對《莊子》內(nèi)篇七篇文章一句一句地進行講解。通過南懷瑾先生的講解,我們可以看到,內(nèi)篇七篇文章看似獨立,實際上是有一定的邏輯與內(nèi)在聯(lián)系的,其順序是不能夠改變的。若想學習莊子的思想,定不可只取其中一篇詳讀而忽略其他。但因篇幅有限,不能想南懷瑾先生做如此詳實的講解,我就挑選其中有感觸的幾點,與大家分享。

一、《逍遙游》逍遙的境界

“逍遙”一詞,從莊子《逍遙游》中而來,指的是空的,了無掛礙的境界。我這樣總結(jié)似乎太不嚴謹,可是若要用詞來描述,我似乎只能說這么多。

可見世間真正的高遠的智慧,是很難用語言來描述的,而描述出來,似乎已經(jīng)有點變了味道。也許這也是為什么莊子洋洋灑灑全篇,用盡譬喻來描述何為逍遙的真境界的原因吧??偨Y(jié)全篇,《逍遙游》全篇的內(nèi)涵,首先是人生要有高見。

一個人如果沒有遠見,見解,如果想成功一番事業(yè),或者完成一個美好的人生似乎是不大可能。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講,我們要真正了解人生,才能夠懂得如何做一個人。

莊子首先用北海的鯤魚變成大鵬鳥,由南極飛到北極的故事開始,講到人生的升華,再通過描寫世間生物對大鵬鳥的看法,看到了人生各種不同的境界,最后指出真正的解脫,是要歸到“無何有之鄉(xiāng)”的。在到達了真正的無何有,了無可得的時候,才能真正得逍遙??删烤谷绾巫龅剑腋杏X在這一篇里,莊子并沒有特別寫出來,更多的是讓我們具見。

二、《齊物論》中論辯與齊物的境界。

這一篇向來是研究《莊子》最頭疼的一篇,而莊子文章最“汪洋博大,惝恍迷離”的也是這一篇。說是“惝恍迷離”,卻也是有內(nèi)在條理在的。

《齊物論》,從題目上來看,宇宙萬有本來是不齊的,不平等的,一切現(xiàn)象,各自不同。莊子卻提出世界并無差別,本來是萬物平等的?!洱R物論》是講萬物皆齊,皆沒有差別。引用南懷瑾先生的見地,這一篇《齊物論》所講的是我們?nèi)巳绾螐奈锢硎澜绲氖`中解脫,而到達真正無差別,真平等的那個境界。開頭是講如何去求證,最后說明無差別里的差別道理,以及差別又是怎么來的。

在讀《齊物論》的過程中,我被莊子思辨與論辯的能力深深折服,而其中的邏輯也是非常嚴密。有意思的是,莊子在《齊物論》中大大批評了邏輯學說,可是他自己的整篇文章就是一個大大的邏輯,非常嚴密,讀來也很過癮。其中一句給我很大啟發(fā)。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謙,大勇不忮”

這一段是莊子對當時文化所流行的口頭禪,知識分子所號召的一個批評。

“大道不稱”是說,真正的道是沒有理由也沒有名稱的。比如我們講了幾千年的道,社會上卻充滿了各種各樣的道,都說自己有理,說其他的不對。拿莊子的觀念,真正懂得道的人,不會標榜自己得道,也不會說自己已經(jīng)得道,所以“大道不稱”。

“大辯不言”是說真正的思想到達最高處,是沒有話講的。是非越變越糟糕,所以“大辯不言”。

“大仁不仁”是說真正的仁,沒有仁與不仁的觀念。老子有句話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很多人以為這是老子在講宇宙非常殘忍。而實際上,老子卻是在說天地生萬物,是非常非常仁慈的。好的也生,壞的也生,包羅萬象。所以天地不像人一樣,有一個特定的觀念,什么是好,什么是壞。所以天地看待萬物都是平等的。莊子大仁不仁是說,真正的大仁,是普遍的,自然的,并沒有對某一點特別的仁。如果有心為善,有心求仁的話,這個人已經(jīng)不是大仁了。

“大廉不謙”,莊子認為,真正的廉潔是不謙讓的。也就是說真正的廉潔不是表面上的,而是心地上的純潔。清朝的袁子才,有一句詩,一句話就把這個“大廉不謙”的道理說明白了。他說“不談未必是清高”。這個錢字談都不談,未必是清高,因為心中還有錢的觀念,還是怕的。廉潔做到最高處,當然是不愛錢。而且廉潔就是人生“冰清玉潔”,任何的行為都做到一清二白,并不只是在錢的方面。一個人真正廉潔時候,也不所謂“謙”了,不是說他不謙虛,而是用不著標榜自己謙虛了。

讀莊子心得讀后感篇二十一

歷史上,孔子稱為圣人,莊子稱為神人。最初知道莊子是初中語文課本里的一首詩“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雖然理解的'不深刻,甚至到現(xiàn)在不太清楚什么意思。今年寒假讀了于丹莊子心得,知道了莊子最為著名的是《逍遙游》,這篇代表了莊子的最高境界,表達了對世俗功利的態(tài)度。

莊子留給我們最深的是充滿寓意和小故事的文章,以此來表達對那些追求小名小利的嘲諷,充滿了尖酸刻薄的諷刺和挖苦,令人瞠目結(jié)舌。

莊子是一個有智慧的人,他幽默而有涵養(yǎng),但是她并不是一個衣食無憂的人,他貧困到極點卻從不接受別人一點的施舍。

在這本書里面,我最喜歡的是“境界有大小”。一個人的境界的大小決定了對事物的判斷,也可以完全改變一個人的命運,站在大境界上,就會看到天生我才必有用,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無為。世間的大,遠超乎我們的想象,世間的小,同樣也超乎我們的想象,因為真正的大小不僅在眼界之中,還在人的心智之中。

比如一個太大的葫蘆,惠子因為“其堅不能自舉”皮太薄不能做容器,而認為它沒用。莊子卻認為其完整的它系在身上去遨游江海,有人將可以抗凍的家傳秘方用于使加人在寒冷的冬天不被凍傷,而世代漂洗衛(wèi)生,有人卻高價買了此秘方,使吳國兵士不被凍傷在向越過發(fā)起的水戰(zhàn)中大獲全勝,而裂地封侯身價倍增。

所以每一個境界的大小,決定了他的思維方式,人們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墨守成規(guī)的去判斷事物的價值,而只有大境界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正價值。

在大千世界,我們既要做到順應(yīng)外面的世界,做到與時俱進,又要有所堅持,秉承內(nèi)心最本質(zhì)和最純真的東西,只有這樣在大千世界里才不至于迷失我們自己。

讀莊子心得讀后感篇二十二

于丹在里面寫道:“一個人,永遠不要去羨慕別人?!睘榇?,她還專門列舉了《莊子——人世間》中的一個關(guān)于樹的例子:

一個姓石的木匠到齊國去,路上看到有一棵櫟樹。這棵櫟樹被這個地方的人奉為社神來祭祀。

這樹有多大啊?莊子的形容很夸張。他說,這棵樹的樹陰可以遮蔽幾千頭牛在這樹底下乘涼,量一量樹干可以達到百尺粗,跟山一樣高,很多丈高以上才生枝干。

這棵大樹吸引了好多人來觀賞,但石木匠看也不看一眼,就離開了。他的徒弟問師傅:“這么好的木材為什么看都不看呢?”

石木匠說:“這種樹木是沒有用的散木,木質(zhì)不好。用它做船,那船很快就沉;用它做棺材,這棺材很快就會腐爛;用它做器物,這個器物很快就會折斷;用它做門,這門就會流污漿;用它做柱子,會被蟲蛀。所以,這是‘不材之木’,做什么都不行。”

晚上,石木匠夢見這棵櫟樹來跟他說話。

那棵散木說,你看那些果樹和瓜果,那是大家所認為的有用之材,每年碩果累累,大家對它贊不絕口,結(jié)果是大枝條全被折斷了,小枝條都被拉下來,那上面結(jié)的果實,年年一熟,人們就來剝奪它。因為它們有用,所以傷害了自己,早早就死了。我就是沒用,所以才保全了自己。

莊子的故事講得似乎有些超現(xiàn)實,但也提醒我們不必去羨慕那些被世俗人所贊不絕口的人;因為他們的所謂有用背后,不知對自己做出了多少傷害?付出了多少的代價啊!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3364335.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