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年級應用題教案范文(1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1 00:34:16
2023年三年級應用題教案范文(13篇)
時間:2023-11-21 00:34:16     小編:筆塵

教案涵蓋了課程目標、教學步驟、教學資源等方面的內(nèi)容。教案應當注重課后作業(yè)的設計,鞏固和拓展學生的學習效果。教案可以從多個方面評價,如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程度、課堂組織和教師的教學風格等。

三年級應用題教案篇一

教材簡析:這部分主要是鞏固前面兩段學習的內(nèi)容,幫助學生逐步形成相關的計算技能。

教學目的:

1、通過一些對比練習,進一步理清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計算算理;繼續(xù)加強估算教學,提高計算能力。

2、在解決一些具體的實際問題中,注意滲透一些簡單的數(shù)學思想(如p.4第4題)。

3、通過計算,滲透連除和除乘之間的關系,為后面的相關學習做準備。

教學過程:

1、先估計商是幾百多還是幾十多,再計算。

228÷3712÷6231÷5。

944÷8543÷2197÷4。

具體操作:先指名一道一道地說說自己的估算方法和估算結果。再指名學生板演,其他學生自己做題,時間到后,在檢查是否正確的前提下,比比誰做得更多。

在講評板演題的時候,注意發(fā)現(xiàn)并糾正學生的一些錯誤。

指出: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商有2種可能,或是三位數(shù)或是二位數(shù)。

2、練習:800÷2÷2900÷3÷3600÷3÷2。

800÷4900÷9600÷6。

先請學生觀察這組題目,你覺得上下兩題有什么特點?你猜它們的結果會有什么特點?

猜得是否正確呢?請大家算一算。

學生計算。

交流:猜對了嗎?誰能用自己的話來描述一下這上下兩題的規(guī)律?

(這個語言要求不必太高,主要還是在于要摸清學生的知識水平,老師適當引導,使他們初步感知一個數(shù)連續(xù)除以兩個數(shù),等于除以這兩個除數(shù)的積。)。

3、(p.4第4題)下面三個圖形的周長都是396毫米,每個圖形中各條邊的長度都相等。說出各圖形的名稱,并分別求出它們的邊長。

讀題后問:每個圖形中各條邊的長度都相等。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學生分別列式計算出每條邊的長度。

問:看來你算出的結果,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讓學生初步感知:同樣長的周長,平均分的份數(shù)越多,每份就越短。或者說:同樣的'數(shù),除的除數(shù)大,商就??;除的除數(shù)小,商就大。)。

要求學生對照圖理解文字內(nèi)容,并正確解答。

5、布置作業(yè):p.5第1題,p.4第5、6題。

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

教材簡析: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計算有兩種情況:一是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數(shù)的某一位不夠商1的要商0,用0來占位;二是0除以一個不是零的數(shù)商是0,這就要涉及到被除數(shù)是0的除法。所以這部分內(nèi)容分兩段安排:第一段先以采蘑菇和采桃為素材,引導學生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shù)都得0”。然后仍結合養(yǎng)雞場的情景,教學裝運用剛學到的知識計算商中間有0的除法。第二段教學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另一種情況。

三年級應用題教案篇二

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每位乘積不滿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主要內(nèi)容有:口算乘法、筆算乘法。

本單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兩項內(nèi)容,第一項內(nèi)容是整十、整百數(shù)乘整十數(shù)。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第二項內(nèi)容是估算,即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估算。它是在學生學過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礎上教學的??谒闶枪P算的基礎,也是估算的基礎。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擴大學生的口算范圍的同時,為學生學習新的估算和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筆算方法做好必要的準備。并且,在估算和筆算教學活動中,又可以進一步鞏固口算。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本單元的筆算乘法的內(nèi)容是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是在學習了筆算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的筆算乘法分兩個層次編排。先出現(xiàn)不進位的,突出乘的順序及部分積的書寫位置,幫助學生理解筆算的算理。接著,編排進位的,讓學生經(jīng)歷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需要進位的筆算過程,幫助學生掌握筆算乘法的方法。

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因為,學生掌握了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不僅可以解決與之有關的實際問題,還為學習多位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打下基礎。而且,為學生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因數(shù)是更多位數(shù)的乘法問題,奠定了基礎。

本單元加強了“解決問題”的教學。首先,把計算內(nèi)容都置于實際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報紙(送信)、估座位、購書等。讓學生在現(xiàn)實問題情境中理解計算的意義和作用,探討計算方法。然后,為學生提供生動有趣、有意義的、聯(lián)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讓學生運用所學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有利于學生體會計算的作用,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并且,對于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數(shù)感是十分有利的。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口算整十、整百數(shù)乘整十數(shù),會口算兩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數(shù)(每位乘積不滿十)。

2、使學生經(jīng)歷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計算過程,掌握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

3、使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乘法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4、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點難點:

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筆算。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58頁例1及做一做,練習十四第1~5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探索口算方法的過程,學會口算整十、整百數(shù)乘整十數(shù)及兩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數(shù)(每位乘積不滿十)。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正確計算的習慣,能正確、熟練地口算整十、整百數(shù)乘整十數(shù)及兩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數(shù)。

3、培養(yǎng)學生口算的能力和認真口算的習慣。

重點難點:

學會口算整十、整百數(shù)乘整十數(shù)及兩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數(shù)(每位乘積不滿十)。

教具準備:

課件、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1、口算下面各題。

30×4。

50×5。

30×4。

300×7。

200×8。

12×4。

43×2。

33×3。

23×3。

11×7。

2、說一說30×4、300×7、12×4的口算方法。

二、快樂體驗,探索新知。

1、教科書第58頁例題1的。

(1)運用掛圖呈現(xiàn)郵遞員送報紙、送信的情景。

(2)用自己的話描述畫面的內(nèi)容,想一想可以提什么問題。

2、研究口算的方法。

(1)請學生獨立思考并列出算式:300×10300×30。

(2)小組討論:怎樣想出得數(shù)?

(3)各組代表向全班匯報本組的各種口算方法。

小結:整百數(shù)乘整十數(shù),口算是采用把整百整十數(shù)0前面的數(shù)相乘,再看這兩個因數(shù)一共有幾個0,再在所得的積后面添上幾個0,這一種方法最為簡便。

學生獨立列式并口算出正確的結果,教師講評時要學生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小結:整十數(shù)乘整十數(shù),口算是采用把整十數(shù)0前面的數(shù)相乘,再看這兩個因數(shù)一共有幾個0,再在所得的積后面添上幾個0。

4、練一練:完成教科書第58頁的做一做。

先由學生獨立口算,然后集體訂正。

三、鞏固運用。

1、教材第69頁的練習十四第1題。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提問:你是怎樣算的,說一說口算的過程。

2、游戲。(完成教科書第60頁的練習十四第2題)貼出香蕉摘下來。最后,比一比哪一組摘的香蕉多。

3、教材第60頁的練習十四第3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在學生完成后,請幾位說一說這一道題解題過程和結果。

4、教材第60頁的練習十四第4題。

(1)讓學生獨立完成前一個問題。然后教師講評。

(2)第2個問題要我們求什么?要求這個問題我們必須知道郵遞員一天的工作時間。郵遞員每分鐘行100米,那2小時大約行多少千米?如何解答這一道題,請同學們以4人為一個小組討論一下。

四、課堂總結。

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五、課堂作業(yè)。

練習十四第5題。

三年級應用題教案篇三

理清數(shù)量間的關系,找出中間隱藏的條件.

多媒體課件:兩步應用題(一),每學生各準備一條紅、黃、紫色紙條.

2.根據(jù)提供的信息,學生編數(shù)學問題.可能出現(xiàn)以下問題.

(1)同學們做了黃花25朵,紫花18朵,做的紅花比黃花和紫花的總數(shù)少3朵.做了多少朵紅花?(即例1)

(2)同學們做了黃花25朵,紫花18朵,做的紅花比黃花和紫花的總數(shù)少3朵.三種花一共做了多少朵?(此題以后再研究)

1.學習例1.

(1) 學生讀題,讀后回答已知條件和問題分別是什么.

(2) 獨立試算,遇到問題小組內(nèi)討論解決.

(3)學生匯報交流,集體研討辯論,學生可能會用彩色紙條(或畫線段圖)的方法來分析這道題,也可能用語言敘述.具體的思維過程可能是:

使學生明確:做的紅花比黃花和紫花的總數(shù)少3朵,就是說紅花的朵數(shù)比黃花的25朵和紫花的18朵的總數(shù)少3朵,也就是紅花的朵數(shù)比黃花的25朵和紫花的18朵的和少3朵.要想求紅花多少朵,先求出黃花和紫花一共多少朵用25+18=43(朵),再用433=40(朵).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的含有三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教師板書課題)

(5)小組互相說一說分析思路.

1.改編例題,合作解答.

(1)把例1第三個已知條件改成做的紅花比黃花和紫花的總數(shù)多3朵,該怎么解答?

(2)把例1 第三個已知條件改成做的紅花是黃花和紫花總數(shù)的3倍,該怎么解答?

(小組討論分析思路,自己獨立解答.)

2.比較歸納,揭示規(guī)律.

(1)師問:觀察、思考、分析、比較例1與想一想中兩題的異同,看能發(fā)現(xiàn)些什么?(學生充分討論后悟出這三道應用題的結構及分析解答方法上的異同.)

(它們都是兩步計算的應用題,且第一步都是先求黃花與紫花的總數(shù),因為第三個已知條件所給出的數(shù)量關系都是與黃花和紫花的總數(shù)有關系,所以必須先求.也就是說根據(jù)題里的第三個已知條件確定解答這道題先求什么,要先求出來.再進行下一步解答.)

1.基本題(教科書第76頁做一做).

2.游戲:智力闖關【詳見探究活動】.

讓學生談談這節(jié)課的收獲及注意的問題.

三年級應用題教案篇四

在教學中,我是根據(jù)新舊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利用多媒體和直觀教具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以游戲的形式創(chuàng)設請境,采用啟發(fā)式提問,揭示矛盾,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積極性,為新課的學習做好了鋪墊,接著,又在嘗試操作的基礎上出示嘗試練習,抓住新舊知識的連接點,引導學生觀察、對比,運用類比推理,自己嘗試解題,主動獲取知識,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自覺性。再接著學生通過嘗試練習與課本例題解法對照,又改變例題中的某一條件,進行變式練習,既要求學生列式計算,又要求學生說明算理,促進了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發(fā)現(xiàn)解題規(guī)律,達到舉一反三,逐步形成技能,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

在整個教學中,根據(jù)三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及認知規(guī)律,精心組織,運用直觀演示,啟發(fā)誘導學生積極思維,展示思維活動過程。讓學生弄清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發(fā)現(xiàn)解題規(guī)律,自己總結出已知兩個條件的兩步應用題的.解題步驟和方法,同時引導學生閱讀課本,與自己的解法對照,及時強化驗證。學生不僅獲得了鞏固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同時也培養(yǎng)和發(fā)展了邏輯思維能力。課堂上既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課堂練習形式多樣,有講、有練,講中有練,練中有議,有研討,有游戲,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充分讓學生大膽嘗試,培養(yǎng)了學生勤于動腦,樂于動手,善于表述的好學風。通過課堂和課后的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兩個條件的兩步應用題的結構和解題方法。

本節(jié)課帶給我的不僅僅是這些收獲,還有關于教學不足的思考,比如:教學中我的普通話還不夠標準,在以后的教學中還要更加的練習普通話,另外,優(yōu)帶差的互幫互助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xiàn),練習的設計上考慮的還是有些不到位,在今后教學中,把問題考慮仔細一些。

三年級應用題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一)通過復習一位數(shù)乘整百整十數(shù)不進位的口算,學生理解并掌握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進位乘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口算.

(二)通過學生自己動手擺一擺,學生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掌握口算的方法,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口算.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用一位數(shù)乘的口算過程.

難點:理解并掌握滿十向前一位進“1”的算理.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投影出示口算題:

(用紙板覆蓋,一題一題出示)。

10×5。

14×2。

100×7。

130×2。

20×3。

34×2。

200×4。

210×3。

教師提問:14×2請你說一說口算過程.(學生回答10×2=20,4×2=8,20+8=28)。

教師追問:那么你能不能說一說140×2又是怎樣口算的呢?(同座位的'兩個小朋友互相說一說)然后請同學回答(把140看成14個十,先用10個十乘以2是20個十也就是200,4個十乘以2是8個十也就是80,200加上80等于280)。

教師揭示課題:(板書: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乘整百整十數(shù))。

(二)學習新課。

出示例1:板書:口算14×3.

想一想14×3的意義是什么?(3個14是多少)。

根據(jù)14×3的意義,用小棒擺出來.

想口算的順序,先拿出表示10×3=30,3個十的小棒是30,再拿出表示4×3=12,3個4的小棒是12,合起來是42,30+12=42.

板書:14×3=42.

比較14×3與14×2兩道口算的異同:

(同桌或四人小組的同學互相啟發(fā)進行討論)然后請同學回答:兩道題口算過程是一樣的都是先乘以被乘數(shù)的十位上的數(shù),再乘以個位上的數(shù),只是14乘以3,個位上的數(shù)相乘,滿了十,最后一步是整十加上兩位數(shù).

做一做。

投影出示:

16×2=。

26×3=。

25×2=。

要求同學在練習本上直接寫出結果.再把這幾道題分別寫在小黑板上,請幾個同學直接寫在小黑板上.待同學寫完后集體訂正.

分別請同學說出口算過程.

16×2:10乘以2等于20,6乘以2等于12,20加上12等于32.

26×3,25×2分別請同學互相說,集體說,個人說.反復敘述口算過程.

出示例2:板書:口算:140×3=。

集中起來說出不同的想法:

因為14×3=42,那么140×3只需在42后面添上一個0得420.

把140看成14個十,14個十乘3得42個十,即420.

3乘14得42,然后再在得數(shù)后面添上一個0.

以上這幾種算法,要給肯定,尤其第三種方法,給予表揚和鼓勵.

做一做。

投影出示:

130×5=。

380×2=。

150×6=。

每人在自己本上直接寫出結果.四人小組進行討論,能用幾種方法說出口算過程.

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數(shù)”,在學習這部分內(nèi)容時,要注意個位上、十位上滿十向前一位進“1”.

(三)鞏固反饋。

1.基本練習:投影出示。

首先看完題后,想一想這里是什么意思,然后填在書上,填完后同桌兩個同學互相說一說.最后集體訂正.

2.填空練習:投影出示。

明確題目要求后,在課本上填括號.

訂正時請同學說出口算過程,左面三道題,被乘數(shù)添一個0,再請同學說出結果,并說明口算過程.

3.找朋友游戲.

15×3。

18×2。

12×5。

14×4。

35×2。

220×4。

240×3。

25×4。

310×3。

32×3。

26×2。

160×6。

12×4。

16×5。

14×3。

36×2。

120×4。

160×5。

240×2。

260×2。

題目卡片貼在黑板上,(或在投影上一題一題出示)答案卡片發(fā)到同學手中,當題目出示后,答案就是它的朋友.

45。

36。

60。

56。

70。

880。

720。

100。

910。

96。

52。

960。

48。

90。

72。

42。

480。

900。

480。

520。

4.文字敘述題.

投影片出示,同學們在作業(yè)本上做.四個同學寫在小黑板上,訂正時用.

(1)乘數(shù)是7,被乘數(shù)是12,積是多少?

12×7=84。

(2)250的3倍是多少?

250×3=750。

三年級應用題教案篇六

練習二十三的`第5-16題。

教學目的。

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連除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和解題方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應用題的解題能力。

一、計算練習。

做練習二十三的第5、6、11題。

1、第6題,讓學生獨立口算,共同核對得數(shù)。

2、第6題,讓學生獨立筆算,填出得數(shù),集體訂正。

3、第6題,第一行指名板演,并要求學生說說怎樣估算,第二行全班學生在練習本上估算,指名口答得數(shù),共同訂正。

二、應用題解題練習。

練習二十三的第7-10題及第12、14、15題。

1、第七題,全班學生獨立在練習本上解答,教師巡視,分別指名將兩種不同的解法的綜合算式抄在黑板上:

7200÷12÷67200÷(12÷6)。

=600÷6=7200÷72。

=100(箱)。

三年級應用題教案篇七

教學目標:

1.使同學經(jīng)歷整十、整百數(shù)乘整十數(shù)的口算乘法的過程,能比較正確熟練地進行口算。

2.學會運用整十、整百數(shù)乘整十數(shù)的口算乘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同學的觀察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演繹推理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聽算后指名任選一道題說說口算方法。

20530647010053200。

3xxxx00310006232123。

2、搶答:

3、小結導入:以上的練習同學們回答的.都很好,今天,我們用這些知識做鋪墊,來學習新知識。板書:口算乘法。

二、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出示情景圖,引導同學觀察郵遞員叔叔每天工作的情況。

(1)同學們從圖中發(fā)現(xiàn)什么信息?

(2)你能根據(jù)圖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計算的問題嗎?

2、分小組討論交流。

3、學習例1。

(1)指名說說你從圖中獲得什么信息?提出什么問題?根據(jù)同學回答,教師整理板書如下:

問題a:郵遞員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報紙?要送多少封信?

(2)你會解決這些問題嗎?怎么解決?小組討論。

(3)生匯報交流:說說算式表示的意義,口算方法。

2、用你喜歡的方法解決第2個問題。

問題b:郵遞員叔叔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報紙?要送多少封信?

(1)同學獨立解答。

(2)小組討論后匯報口算方法:兩個因數(shù)末尾都有0的乘法,口算時只要先把0前面的數(shù)相乘,再看兩個因數(shù)的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三、實踐應用。

1、生完成第58頁“做一做”。

(1)看誰算的對又快。

(2)指名匯報口算結果。并任選一題說說你的口算過程。

2、獨立完成第60第3題,然后同桌交流。

3、開火車口算競賽:第60頁第1、2兩題。

四、全課總結。

1、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不明白的或需要提醒大家的嗎?

2、全課總結。

三年級應用題教案篇八

4、一張長方形紙的110涂紅色,310涂藍色,沒有涂色的部分只幾分之幾?

6、有12名學生,其中13是女生,23是男生。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7、學校飼養(yǎng)員養(yǎng)了15只兔子,其中13是黑兔,黑兔有多少只?

8、圖書角有45本圖書,其中25是故事書,故事書有多少本?

9、一個盤子中有15條魚,白貓吃了13,黑貓吃了。

15.誰吃得多?

11、小正方形的邊長是10厘米,離大正方距5厘米。大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

12、如圖,

都要留45厘米用來打結。捆這兩個盒子分別需要多長的彩帶?

三年級應用題教案篇九

30.商店賣出藍布的米數(shù)是花布的4倍。賣出花布93米,賣出藍布大約多少米?

32“小紅每小時走3000米,李老師每小時走5000米。李老師兩小時走多少米?”用“3×5”計算。

33.用“有10棵蘋果樹”,編一道求總產(chǎn)量的應用題,再解答出來。

34.用“6小時”,編一道求工作總量和一道求路程的應用題,再解答出來。

35.拖拉機每分鐘行300米,卡車每分鐘比拖拉機多行300米,卡車6分鐘多少米?

38.學校開運動會。16個班共有384名運動員,平均每個班有多少名運動員?

40.學校買來42包練習本,每包20本。每班分84本,能夠分給幾人班?

三年級應用題教案篇十

5、學校買來810本練習冊,一年級領走168本,二年級領走165本,還剩多少本?

7、一臺vcd要238元,一臺掃描儀要458元,爸爸帶了800元錢。夠不夠?

8、張大爺打了700斤魚,上午賣出523斤,下午比上午少賣出394斤。

1下午賣了多少斤?

2這一天一共賣了多少斤?

3還剩多少斤?

10、要給一幅長30厘米,寬26厘米的畫做畫框。畫框的周長至少是多少厘米?

三年級應用題教案篇十一

16、植樹隊有個小組,每個小組有人,要植棵樹,平均每人植多少棵?

18、 從里面連續(xù)減,減多少次差是?

22、 兩袋糖,一袋是粒,一袋是粒,每次從多的一袋里拿出粒糖放到少的一袋里去,拿幾次才能使兩袋糖的粒數(shù)同樣多。

23、 小強、小清、小玲、小紅四人中,小強不是最矮的`,小紅不是最高的,但比小強高,小玲不比大家高。請按從高到矮的順序,把名子寫出來。

24、 有把不同的鎖,開這把鎖的把鑰匙混在一起了,最多要試多少次,才能把這把鎖和鑰匙全部配對。

27、文具店有本練習本,賣出一些后,還剩包,每包本,賣出多少本?

三年級應用題教案篇十二

5.甲乙兩輛客車上午8時同時從兩個車站出發(fā),相向而行,經(jīng)過一段時間,兩車同時到達一條河的兩岸。由于河上的橋正在維修,車輛禁止通行,兩車需交換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發(fā)的車站,到站時已是下午2點。甲車每小時行40千米,乙車每小時行45千米,兩地相距多少千米?(交換乘客的時間略去不計)。

21.一桶油連桶重16千克,用去一半后,連桶重9千克,桶重多少千米?

22.一桶油連桶重10千克,倒出一半后,連桶還重5.5千克,原來有油多少千克?

三年級應用題教案篇十三

5.蘭蘭從7月15日去夏令營,到下個月的9日回來,夏令營共有多少天?

6、一個化肥廠每天生產(chǎn)化肥150千克,7至9月份共生產(chǎn)化肥多少千克?

8、副食店運來5箱色拉油共重150千克,每箱裝6桶油,平均每桶油重多少千克?

10、棉紡廠5天織布250千米,照這樣計算,16天一共能織布多少千米?

13、大米每袋25千克,面粉每袋25千克,糧店運來40袋,大米和20袋面粉,請根據(jù)有關信息提出兩步或兩步以上計算的實際問題,并解答出來。

問題:?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3877787.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