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腳跳活動教案(優(yōu)質1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1 01:38:16
雙腳跳活動教案(優(yōu)質15篇)
時間:2023-11-21 01:38:16     小編:ZS文王

教案是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為指導自己進行教學活動而編制的一種工具,它是教育教學的核心。教案的編寫不僅具有科學性、靈活性和可操作性,還應具有規(guī)范性和完整性,以確保教學內(nèi)容的有效傳達和學生的有效學習。教案的編寫需要合理設置教學活動和練習環(huán)節(jié)。下面是一份精心編寫的教案范例,供教師們參考。

雙腳跳活動教案篇一

1、引導幼兒學會雙腳跳。

2、能大膽勇敢地跳躍,身體平衡能力得到發(fā)展。

3、復習拋球、頂沙包等動作。繼續(xù)培養(yǎng)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4、鍛煉幼兒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正確對待輸贏,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1、紙編繩子若干,每根長50厘米,分別為紅、黃、綠、藍四種顏色。

2、果樹四棵,草莓、梨子、西瓜、桃子各10個。健身球、沙包、圈、飛盤各若干。

3、錄音機、小兔跳音游磁帶。

一、激發(fā)興趣,熱身運動。

1、小朋友們成四排站好,教師和幼兒交流:小朋友。幼兒:哎,教師:春天到了,森林里要開聯(lián)歡會,我們要去表演節(jié)目,現(xiàn)在快來做做活動前的熱身運動吧。

2、在《小兔跳》音樂伴奏下幼兒邊念兒歌邊做游戲。小兔子,蹦蹦跳,向前跳,向后跳,蹲下來,采蘑菇,站起來,采蘑菇。小兔子,蹦蹦跳,向左跳,向右跳,蹲下來,采菜花,站起來,采采花,肚子吃得飽飽的,真呀真高興。

二、雙腳跳動作練習。

2、讓幼兒試一試,怎么跳彩繩?勇敢的'小朋友們,你們來跳一跳吧。(幼兒自由跳跳彩繩)。請幾個幼兒上來個別跳一跳,你是怎么跳的?教師總結幼兒的經(jīng)驗,引導跳得好的幼兒大膽示范講解;雙膝微曲,雙腳用力蹬,輕輕跳過彩繩。

3、小朋友站在半圓線上自由跳幾遍。

4、游戲:摘果子。場地布置如圖。

(1)小朋友真棒!雙腳跳得很好,老師要獎勵你們什么呢?你們猜一猜,到果園里去摘好吃的果子,看看,都是什么果子?怎樣就能摘到草莓了呢?(請一個幼兒試試)引導幼兒知道用雙腳輕輕跳過彩繩摘一個水果貼在身上。教師鼓聲響起開始游戲。

紅1 1 1 1草莓

黃1 1 1 1梨子

綠1 1 1 1西瓜

藍1 1 1 1桃子

(2)你摘到什么了?還想摘什么?想摘什么就站到什么水果的那排。游戲再玩一次,不過,這次要看看誰能干,會連著雙腳跳,跳時還會做自己喜歡的動作。

三、幼兒站成兩排半圓,教師說:小朋友們摘到果子開心嗎?現(xiàn)在該去森林里參加聯(lián)歡會了,幼兒聽音樂手拉手走,前面是什么?過小橋要注意什么?,(不踩繩,不掉下河,注意安全)。幼兒邊走邊念兒歌。小小橋,彎又彎,排好隊伍向前走?,F(xiàn)在又碰到什么了?(小溝)小溝擋住我們了,怎么辦呢?看誰能看到小溝勇敢地跳過去。表揚合作跳的好的幼兒。

四、森林里到了,這兒有好多玩具,(飛盤、圈、健身球、沙包)你喜歡什么,就玩玩什么,表演什么。

五、放松活動;交流。

師:小朋友,幼兒:哎!聯(lián)歡會要結束了,我們來做做放松活動準備回去吧。

小手叉叉好,小腳踮踮高,小手抖抖抖,小手搖搖搖,拍拍手,拍拍手,拍拍肩,拍拍肩,扭扭腰,扭扭腰,拍拍腿,拍拍腿,爬上來,開大花。

拍拍手,拍拍手,拍拍肩,拍拍肩,扭扭腰,扭扭腰,拍拍腿,拍拍腿,坐下來,開小花。

搖搖頭,搖搖頭,動動肩,動動肩,伸出腿,伸出腿,轉轉腳,轉轉腳,一、二站起來,開大花。我們的身體真奇妙。

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跳的興趣,以及單、雙腳起跳和落地的動作要領。主題內(nèi)容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展他們的想象力和表現(xiàn)力。

雙腳跳活動教案篇二

授課人。

教材。

單、雙腳跳游戲:身體碰碰樂牽手接力跑。

目的。

1、能說出單、雙腳跳的方法。

2、能愉快的認真學習。

3、能說出哪些身體可以運用于游戲活動中。

4、能和同學共同合作學習和游戲。

5、能遵守游戲規(guī)則,并與同學討論正確的動作方法。

順序。

教學內(nèi)容。

場地。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數(shù)

情景。

導入。

1、課堂常規(guī)。

2、宣布本課內(nèi)容。

3、身體碰碰樂。

四路橫隊。

*****。

*****。

*****。

*****。

1、教師提出問題。

2、了解人體各部位。

師生同樂。

音樂伴奏。

1、說出身體各總體名稱。

2、注意聽教師講解的'方法。

二人一組,同教師一起聽音樂做。

8

情景。

展開。

1、單、雙腳跳。

2、身體碰碰樂。

分成六大組。

要求:

1、動作要規(guī)范。

2、注意安全。

3、各組要有創(chuàng)意。

自由散開。

音樂伴奏。

4、講解示范單、雙腳跳的動作。

5、講解分組要求。

6、巡視指導學生練習。

3、組織學生集中表演。

1教師講解方法。

2、聽到信號停止不動。

1、學生認真聽、看。

2、學生示范。

3、在組長帶領下分組自練(自創(chuàng)練習方法)。

4、分組評價。

5、各組選出最好的進行表演。

1、學生自由在操場采用單、雙腳跳的。

10。

10。

雙腳跳活動教案篇三

大班體育活動優(yōu)秀教案《玩皮筋》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體育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想出皮筋的不同玩法,讓幼兒的合作交往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在活動中得到發(fā)展,利用皮筋鞏固跑、跳、鉆爬等動作,學習助跑跨跳,發(fā)展動作的協(xié)調性和靈敏性,培養(yǎng)幼兒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體育活動優(yōu)秀《玩皮筋》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利用皮筋鞏固跑、跳、鉆爬等動作,學習助跑跨跳,發(fā)展動作的協(xié)調性和靈敏性。

2、想出皮筋的不同玩法,讓幼兒的合作交往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在活動中得到發(fā)展。

3、培養(yǎng)幼兒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

4、樂于參加體育活動,感受幫助有困難的人的快樂體驗。

【活動準備】。

皮筋人手一根、音樂、游戲材料(筐4個、雪花片積木若干、圈6個木樁10個)、椅子6把。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做熱身運動。

二、嘗試皮筋的不同玩法。

1、幼兒自由探索,師鼓勵辦法好的幼兒。

2、交流玩法:說說你是怎樣玩的?

3、幼兒嘗試合作玩,想出皮筋的不同組合花樣和玩法。

4、及時鼓勵合作好、花樣多的幼兒,引導幼兒模仿好的做法進行集體練習。

三、利用皮筋學習助跑跨跳。

1、出示一條用皮筋搭成的“水溝”,讓幼兒嘗試怎么樣能輕松的過去。

2、師示范助跑跨跳,“跑、跑、跑,一條腿跨過去”。

3、幼兒集體練習。

4、師創(chuàng)設高低不同的三種難度,通過闖關的形式集體練習。

四、游戲:采蘑菇。

五、放松動作,結束。

教學反思:

通過這一節(jié)教學活動,我充分認識到在體育課中,要在“引導幼兒探索動作、相互交流,掌握動作要領”上下功夫,讓孩子在探索中,互相學習中提高學習動作的積極性。能善于充分利用空間、大膽利用材料,教師的講解要精煉、透徹,把握好幼兒活動的密度和強度,一節(jié)體育活動才能真正的使幼兒體質逐漸增強、動作發(fā)展更完善。

本文擴展閱讀:皮筋多指橡皮筋、松緊帶等,是一種橡膠制的、有彈性的,供孩子娛樂的物品。

雙腳跳活動教案篇四

活動目的:1,發(fā)展左右腳,單雙腳跳的能力,培養(yǎng)方位知覺感,提高全身的'協(xié)調性和平衡性。

2,增強上下肢和腰腹部的力量,提高呼吸機能,強壯骨骼。

活動準備:無障礙的室外大場地,呼啦圈若干。

活動過程:

1,慢跑2~3圈

2,徒手熱身操

1,在場地一端畫一條起點線,幼兒每8人一組,排隊站在起點線后,在場地上分別將呼啦圈一個連一個地擺成兩條直線,教師發(fā)出口令后,每個小組的幼兒按先后順序,一個接一個地用右腳連續(xù)地從第一個呼啦圈跳到第十個,再用雙腳跳回來,回到起點等待。

2,當教師發(fā)出口令后,幼兒單雙腳交替的跳過擺放好的呼啦圈。

1,教師點評本堂課

2,師生問好下課

執(zhí)教老師:小托班班主任老師

雙腳跳活動教案篇五

1.學習原地雙腳向上跳,提高動作協(xié)調性。

2.發(fā)展腿部肌肉并鍛練幼兒的靈敏性。

3.喜歡且樂意參加活動。

練習雙腳向上跳的動作。

練習雙腳向上跳時幼兒雙腳起跳的技巧與協(xié)調性。

場地一大塊。

一、開始部分

1.放一段音樂,慢慢跑做熱身運動(2分)

教師:今天,天氣轉冷了,我們要加強鍛練,大家一起跑跑步這樣就沒有那么冷了。

2.自由站立,做熱身運動(1~2分)

教師:我們一起來做運動吧。

頭部運動2×8擴胸運動2×8

踝關節(jié)運動2×8腰部運動2×8

抬腳運動2×8踏步運動2×8

3.鋪墊讓幼兒在練習向上跳的同時手臂也應該往上擺的`動作練習(1分)

教師:我們玩?zhèn)€游戲,老師一吹哨你們做雙手的擺動的動作練習,比比誰最能干。

二、基本部分

1.學蛙跳(1~2分)

教師:哎,小朋友們,青蛙捉害蟲時是不是跳得又高又快呀,因此捉到的害蟲特別多,青蛙媽媽餓了,小青蛙寶寶們要幫蛙媽媽捉蟲了,看哪個寶寶捉到的蟲多且又快。

2.教師講解:雙腳并攏,膝蓋彎屈,雙手向上擺動(1分鐘)

教師:今天媽媽的這個游戲叫雙腳向上跳,看好羅,先雙腳并攏,膝蓋稍稍彎屈,手向上舉,腳往上跳一跳。

3.幼兒練習(2分鐘)

教師:按蛙媽媽的方式,青蛙寶寶也來試捉害蟲好不好呀?

4.教師講解:雙腳并攏,膝蓋彎屈,雙手盡量往上伸(1分鐘)

教師:剛才還有好多青蛙寶寶捉的蟲不夠多,我們怎樣才會捉到更多的蟲呢?

5.幼兒反復練習(3~4分鐘)

障礙慢慢增高。

教師:蛙寶寶再來試試。

6.寶寶們真能干,媽媽今天吃了好多蟲子吃得好飽呀,真高興呀!天快黑了,我們回家吧。

三、結束部分,聽放松游戲的音樂。(3分鐘)

雙腳跳活動教案篇六

練習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過障礙物,提高幼兒腿部肌肉的力量。

培養(yǎng)幼兒能與同伴一起友好地玩。

重點和難點。

1、重點:必須在助跑的基礎上進行跨跳。

2、難點:幼兒自由擺放的活動器械須隔開一定的距離放置,活動設能注意互不碰撞。

活動準備。

教師和幼兒一起把廢紙箱剪成寬窄不同的紙板,(30—60厘米)并用水彩顏料和彩紙飾成為小溝和小河。

小花鹿頭飾(與幼兒人數(shù)相同)青草若干。

足夠大的平整的活動場地。

設計思路。

幼兒平時在選擇跳的活動方式時,大多數(shù)情形下都采用單腳和雙腳跳的活動形式,故教師在導入新的活動形式時,既要通過幼兒和教師的示范講解把助跑跨跳的活動方式清楚明白地顯示出來,又要允許幼兒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

幼兒在進行助跑跨跳時,由于他們動作發(fā)展水平的差異性,每個幼兒能夠跨跳的距離肯定是不等同的。所以教師提供的教具和指導的要求必須和幼兒個體的發(fā)展水平相吻合。

此項練習,如果注意不當,容易扭傷腳脖子,活動前,要多作一些腳裸和腿部活動的準備練習。

教育流程。

扮演角色,活動身體。

(1)幼兒扮小花鹿,教師扮飼養(yǎng)員,四散地在場中央跑。

(2)念兒歌活動身體和腿部,腳裸處。

“小花鹿,長得高,跟著飼養(yǎng)員往外跑。東跑跑,西跑啊跑,跑到草地來做操。伸伸臂,伸伸臂,彎彎腰,彎彎腰,練練腿,練練腿,踩呀踩,踩呀踩,轉呀轉,轉呀轉,變短了,長高了,天天鍛煉身體好?!?/p>

2、幼兒探索練習,教師巡視觀察。

每位幼兒拿取一條30厘米寬的小溝,自由選擇場地擺放,嘗試跳過小溝的方法,活動方式不限。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幼兒擺放的位置的跳的方法,注意互不碰撞并觀察幼兒:那些人是用單腳或立定跳遠的方式跳過小溝的;那些人是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過小溝的;還有那些人什么方法也不會。

(1)個別幼兒示范,教師啟發(fā)引導。

教師請2至3位幼兒站在前面示范給全體幼兒看,從而導入新的活動方式“有幾只小花鹿他們跳過小溝的樣子和我們跳的不一樣,我們來看看:他們是怎么跳過小溝的?”

(2)教師示范,幼兒觀察討論。

“這幾只小花鹿,他們跳的方法和我們不一樣,飼養(yǎng)員也來學一學?!苯處熓痉吨v解,并請幼兒一起參與討論活動要求:“跑跑跑,一個腳用力跨過去”。

3、幼兒大面積練習,教師個別指導。

全體幼兒帶著教師的要求,嘗試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過小溝,其中既可以跳自己的小溝,也可跳別人的小溝,既可單獨跳,也可合作好了輪流跳。教師則重點輔導能力弱的幼兒。

(1)幼兒自由選擇練習目標,教師隨機指導。

教師再出示寬窄不同的小河(40-60厘米)引導孩子自由選擇跳?!靶』?,窄窄的小溝我們都跳過去了,那邊還有寬寬的'小河我們敢不敢去跳?!庇變杭瓤梢赃x擇原來的小溝跳,也可以選擇小河跳,教師深入到小組內(nèi)指導,也可請個別幼兒再來示范小組合作跳的方式。

(2)變化游戲情景,提高活動興趣,調節(jié)活動量。

教師演示指導:“這里有一條長長的溝和長長的河,我們小花鹿來把他們搭起來好嗎”。幼兒沿著教師指定的方向搭一條長長的小溝和一條長長的小河。教師繼續(xù)提示:“我們小花鹿的肚子有點餓了,我們跨過小溝和小河去對岸找找看,有沒有我們小花鹿喜歡吃的青草?!庇變悍峙邕^小溝小河,教師則幼兒的動作還是顯得笨拙,在以后的體鍛活動中繼續(xù)給予指導幫助。

活動結束。

放松身體。全體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跨過小溝和小河,找到青草吃個飽,四散回教室休息。

雙腳跳活動教案篇七

1、練習雙腳并攏向前跳。

2、分辨紅、黃、綠三種顏色。

3、體驗游戲的快樂。

4、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的'塑料袋,小兔胸飾,紅、黃、綠三種顏色的蘑菇,紅、黃、綠小房子3間。

1、扮演角色,活動身體。

教師扮演兔媽媽,幼兒扮演兔寶寶。

“我們一起來學學小兔是怎么走路的?!?/p>

2、提供材料自由探索:

(1)師:“兔寶寶們,你們最喜歡吃什么?”

(2)“草地上有很多好吃的蘑菇,我們想什么辦法把他們采回家?”

幼兒自由嘗試跳著去采蘑菇,并能跳著拿回家。

3、重點指導,難點練習:

兔媽媽請部分兔寶寶們演示雙腳并攏向前跳。

兔寶寶再次采蘑菇。

4、游戲練習,強化鞏固:

(1)出示房子:“采了這么多蘑菇,吃也吃不完,怎么辦呢?”

(2)“好朋友的家是什么顏色的?我們采的蘑菇是什么顏色的?把蘑菇送到和它顏色相同的房子里面?!?/p>

(3)相互檢查是否有送錯,發(fā)現(xiàn)錯誤及時糾正。

5、放松身體。

結束游戲:"兔媽媽帶領兔寶寶們唱唱跳跳,回自己的家了。"

1. 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樂于參與集體活動。

2. 幼兒能基本完成教師的口令要求,基本達到了活動目標要求。

3. 活動過程中個別幼兒不能掌握練習要領,教師沒有引導好,應加強教師之間的配合。

4. 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應加強幼兒的練習。

雙腳跳活動教案篇八

小班優(yōu)秀體育活動教案《雙腳跳》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體育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大膽勇敢地跳躍,身體平衡能力得到發(fā)展,引導幼兒學會雙腳跳,復習拋球、頂沙包等動作。繼續(xù)培養(yǎng)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優(yōu)秀體育活動《雙腳跳》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2、能大膽勇敢地跳躍,身體平衡能力得到發(fā)展。

3、復習拋球、頂沙包等動作。繼續(xù)培養(yǎng)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4、鍛煉幼兒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正確對待輸贏,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活動準備】。

1、紙編繩子若干,每根長50厘米,分別為紅、黃、綠、藍四種顏色。

2、果樹四棵,草莓、梨子、西瓜、桃子各10個。健身球、沙包、圈、飛盤各若干。

3、錄音機、小兔跳音游磁帶。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熱身運動。

1、小朋友們成四排站好,教師和幼兒交流:小朋友。幼兒:哎,教師:春天到了,森林里要開聯(lián)歡會,我們要去表演節(jié)目,現(xiàn)在快來做做活動前的熱身運動吧。”

2、在《小兔跳》音樂伴奏下幼兒邊念兒歌邊做游戲。小兔子,蹦蹦跳,向前跳,向后跳,蹲下來,采蘑菇,站起來,采蘑菇。小兔子,蹦蹦跳,向左跳,向右跳,蹲下來,采菜花,站起來,采采花,肚子吃得飽飽的,真呀真高興。

二、雙腳跳動作練習。

1、游戲過了,現(xiàn)在我們來討論,準備什么節(jié)目去參加聯(lián)歡會呢?告訴你旁邊的小朋友。(幼兒想到的節(jié)目,讓他們表演一下)。教師引導說“老師也想了一個節(jié)目,這兒有許多彩色的繩子,有紅繩、黃繩、綠繩、藍繩,我們來準備一個跳彩繩的節(jié)目好嗎?”

2、讓幼兒試一試,怎么跳彩繩?勇敢的小朋友們,你們來跳一跳吧。(幼兒自由跳跳彩繩)。請幾個幼兒上來個別跳一跳,你是怎么跳的?教師總結幼兒的經(jīng)驗,引導跳得好的幼兒大膽示范講解;雙膝微曲,雙腳用力蹬,輕輕跳過彩繩。

3、小朋友站在半圓線上自由跳幾遍。

4、游戲:摘果子。場地布置如圖。

(1)小朋友真棒!雙腳跳得很好,老師要獎勵你們什么呢?你們猜一猜,到果園里去摘好吃的果子,看看,都是什么果子?怎樣就能摘到草莓了呢?(請一個幼兒試試)引導幼兒知道用雙腳輕輕跳過彩繩摘一個水果貼在身上。教師鼓聲響起開始游戲。

紅1111草莓。

黃1111梨子。

綠1111西瓜。

藍1111桃子。

(2)你摘到什么了?還想摘什么?想摘什么就站到什么水果的那排。游戲再玩一次,不過,這次要看看誰能干,會連著雙腳跳,跳時還會做自己喜歡的動作。

三、幼兒站成兩排半圓,教師說:“小朋友們摘到果子開心嗎?現(xiàn)在該去森林里參加聯(lián)歡會了”,幼兒聽音樂手拉手走,前面是什么?過小橋要注意什么?,(不踩繩,不掉下河,注意安全)。幼兒邊走邊念兒歌?!靶⌒颍瑥澯謴?,排好隊伍向前走”。現(xiàn)在又碰到什么了?(小溝)小溝擋住我們了,怎么辦呢?看誰能看到小溝勇敢地跳過去。表揚合作跳的好的幼兒。

四、森林里到了,這兒有好多玩具,(飛盤、圈、健身球、沙包)你喜歡什么,就玩玩什么,表演什么。

五、放松活動;交流。

師:小朋友,幼兒:哎!聯(lián)歡會要結束了,我們來做做放松活動準備回去吧。

小手叉叉好,小腳踮踮高,小手抖抖抖,小手搖搖搖,拍拍手,拍拍手,拍拍肩,拍拍肩,扭扭腰,扭扭腰,拍拍腿,拍拍腿,爬上來,開大花。

拍拍手,拍拍手,拍拍肩,拍拍肩,扭扭腰,扭扭腰,拍拍腿,拍拍腿,坐下來,開小花。

搖搖頭,搖搖頭,動動肩,動動肩,伸出腿,伸出腿,轉轉腳,轉轉腳,一、二站起來,開大花。我們的身體真奇妙。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跳的興趣,以及單、雙腳起跳和落地的動作要領。主題內(nèi)容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展他們的想象力和表現(xiàn)力。

本文擴展閱讀:腳,人和某些動物身體最下部接觸地面的部分,是人體重要的負重器官和運動器官。

雙腳跳活動教案篇九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發(fā)展幼兒身體的協(xié)調性和動作的靈敏性及彈跳能力。

2、鼓勵幼兒主動、愉快地參與游戲,并能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了解我們傳統(tǒng)的民間器械-竹竿。

2、竹竿若干根。

活動過程:

一、激情引趣、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們前幾天老師給你們看了我們傳統(tǒng)民間游戲《竹竿舞》,他們是怎么跳竹竿舞的'呢?(有些人在地上敲竹竿,有些人在竹竿上跳來跳去)。

師:今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竹竿,你們想不想玩???(想)這個游戲可以三個或四個小朋友一起玩,其中兩個小朋友手拿竹竿面對面蹲下,用竹竿同時分合敲擊,另一個小朋友在中間看準竹竿的分合跳進或跳出。

1.教師講解、示范腳上動作以及合作分合竹竿的方法。

師:學竹竿舞,首先要學會怎么敲竹竿,有人說了,楊老師,敲竹竿最簡單了,剛剛楊老師說過了,敲竹竿啊,需要我們兩個小朋友一組,手拿竹竿對面蹲下,用竹竿同時分開、合攏有節(jié)奏的敲打。需要兩個小朋友相互配合。

師:看老師先示范一遍,(請小朋友幫忙)一二一二一二。

師:小朋友想不想試一試啊?(想)好,現(xiàn)在請你們找到自己的好朋友,4個人一組,每組2個小朋友先敲打,另外兩個觀看,然后再交換?(安排好練習的位置)師:好,我們一起來試試看,一二一二(好,現(xiàn)在請小朋友交換一下)。

師:好,真棒!請小朋友吧竹竿放在地上,手上功夫練好了,現(xiàn)在要請我們的小朋友來練習腳上的功夫類。教師示范跳竹竿的方法,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動作技巧,以及打竹竿和跳竹竿之間的關系。師:老師在跳竹竿的時候,你們覺得在打竹竿的人,和跳竹竿的人,之間有什么關系?(……)。

師:小朋友想不想試一試???(想)。

師:在跳的時候要注意你們之間合作,并注意安全?,F(xiàn)在請小朋友根據(jù)剛才找的好朋友,四個人一組,我們來試試看。(數(shù)著節(jié)奏,慢慢來,小手叉腰一二一二,交換)。

(一)討論手上動作,強調兩人合作:有節(jié)奏的擺放竹竿。討論腳上動作,幼兒跟節(jié)奏練習腳上跳的動作。幼兒自由組合,練習分合竹竿的本領請個別幼兒示范。

(二)幼兒四人一組進行跳竹竿的練習。

(三)教師巡回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

二、跳長竹干。

1、先請個別幼兒嘗試,然后分組,請幼兒排隊,并請一個幼兒和老師一起打竹竿,其余幼兒排隊一個跟著一個跳。

2、鼓勵幼兒大膽嘗試,進行表演。并鼓勵幼兒大膽邀請聽課老師一起參加表演。

三、教師小結。

今天你們知道跳竹竿好玩的地方了,明白小朋友之間的合作很重要,我們一起把這個好玩的游戲帶給其他班的小朋友。

雙腳跳活動教案篇十

《春光染綠我們雙腳》是一首輕快而又充滿激情的現(xiàn)代詩歌。它主要描繪了植樹活動給荒山帶來的巨變,表達了少年兒童以實際行動改造荒山野嶺的決心。

把讀貫穿課堂始終:朗讀讀中感悟;誦讀讀中生情;詩歌朗誦以誦立志。

1.知識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技能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用提供的詞語寫一段反映荒山植樹后美好景象的話。

3.情感目標:

(1)通過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作者綠化祖國、改造自然的壯志豪情;

(2)了解人與環(huán)境的關系,從而激起憂患意識,環(huán)保意識。

兩課時。

教學生字,練讀課文,理解題意,把握詩歌內(nèi)容。

一、談話導人。

冰雪融化,春天的腳步又近了。誰都向往春天,向往沾衣欲濕的杏花雨,向往吹面不寒的楊柳風。今天就來讀一首春風撲面的現(xiàn)代詩春光染綠我們雙腳。

誰來讀題。從他的聲音里你聽出什么?

還可以怎么讀?你為什么這么來讀。

(陶醉或發(fā)問)。

二、盡情朗讀詩文,讀出心情,讀出感受。

1、情緒渲染:詩歌是美的語言,詩歌是情的藝術。詩歌也是練習朗讀的好教材。今天我們就來盡情朗讀這首詩。讓我們看看誰朗讀得更投入,更專注,更有感情。

2、這一課中有許多生字,通過預習認識它們了嗎?

(1)出示本課生字(包括二類字)認讀。

(2)出示生字組成的詞語,讀讀說說自己的理解。

3、師:下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想一想怎樣讀能讀得出彩出色。

4、師:讀了以后知道這首詩歌寫的是什么嗎?

學生朗讀水平不一,是一種資源,可以充分利用,所以學生的朗讀過程可以這樣進行:

1、指名學生逐節(jié)朗讀。

2、群體評議高低,個體介紹朗讀理解。

3、再作新的朗讀體驗。

教師的.欣賞、評點、引導有機結合在其間。

三、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說說自己學會了哪些字?哪些字感覺較難寫難記?

2、重點指導下列生字。袍、裸:衣字旁,別寫成示字旁。鼠:筆畫較多,注意筆順、間架。(學生描紅、臨寫)。

品詩韻,賞語言,用情誦,立志行。

二、咀嚼詩歌韻味,探究表現(xiàn)特點。

1、師:同學們朗讀得都很盡興,很投入,朗讀中你體會到詩歌韻味了嗎?(板書暗示:語言情韻)。

2、師:請同學們先自己默讀,體會,將自己的感受、發(fā)現(xiàn)有書上注下來。然后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議一議,十分鐘后集體交流。

3、學生交流,教師相機作出評價或引導。

之一:植樹的場景。

結合生活經(jīng)驗,說說你的植樹經(jīng)歷。如言:提著水桶,扛著樹苗,走向曠野滿懷激情。挖坑,放苗,回土,澆水一臉歡笑。這樣的場景,這樣的情感作者表達出來了嗎?品賞體會:踏春風?意韻:春風是輕柔的,腳步是輕盈的。

之二:植樹的意義。

1、課文中寫了幾點?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荒山披綠裝動物有家園環(huán)境變美麗。

2、有哪些語言特別有味?

品賞:山巖結束了烈日的煎熬、寂寞多年的荒山、蕩漾的碧波輕撫河畔的小草。

之三、結尾段的色彩。

1、教師引讀第1.8節(jié)。

2、比較兩節(jié)有什么異同?兩段能交換嗎?(學生比較并說說理由)。

3、最后一個自然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呼應開頭,點明主題,深化中心)。

4、哪個詞呼應了開頭,寫出了荒山的變化,表現(xiàn)出植樹的意義之大?(劃出有關詞語)(板書:荒山野嶺青山碧嶺)。

三、作業(yè)。

1、在括號里填上既恰當又不重復的詞語。

()的家園。

()的樹葉。

()的秋天。

()的果園。

()的家園。

()的樹葉。

()的秋天。

()的果園。

2、完成課后第四題寫話練習:默讀課文,想象荒山植樹后的美好景象,寫一段話。

雙腳跳活動教案篇十一

1.知識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技能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用提供的詞語寫一段反映荒山植樹后美好景象的話。

3.情感目標:

(1)通過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作者綠化祖國、改造自然的壯志豪情;

(2)了解人與環(huán)境的關系,從而激起憂患意識,環(huán)保意識。

兩課時。

[課時目標]教學生字,練讀課文,理解題意,把握詩歌內(nèi)容。

冰雪融化,春天的腳步又近了。誰都向往春天,向往沾衣欲濕的杏花雨,向往吹面不寒的楊柳風。今天就來讀一首春風撲面的現(xiàn)代詩春光染綠我們雙腳。

誰來讀題。從他的聲音里你聽出什么?

還可以怎么讀?你為什么這么來讀。

(陶醉或發(fā)問)。

1、情緒渲染:詩歌是美的語言,詩歌是情的藝術。詩歌也是練習朗讀的好教材。今天我們就來盡情朗讀這首詩。讓我們看看誰朗讀得更投入,更專注,更有感情。

2、這一課中有許多生字,通過預習認識它們了嗎?

(1)出示本課生字(包括二類字)認讀。

(2)出示生字組成的詞語,讀讀說說自己的.理解。

3、師:下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想一想怎樣讀能讀得出彩出色。

4、師:讀了以后知道這首詩歌寫的是什么嗎?

學生朗讀水平不一,是一種資源,可以充分利用,所以學生的朗讀過程可以這樣進行:

1、指名學生逐節(jié)朗讀。

2、群體評議高低,個體介紹朗讀理解。

3、再作新的朗讀體驗。

1、出示生字,說說自己學會了哪些字?哪些字感覺較難寫難記?

2、重點指導下列生字。袍、裸:衣字旁,別寫成示字旁。鼠:筆畫較多,注意筆順、間架。(學生描紅、臨寫)。

雙腳跳活動教案篇十二

1、對于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在活動中體驗參與的樂趣,增進健康,并掌握一定的技能是主要任務。所以在活動時要充分考慮到幼兒的身體現(xiàn)狀和心理需要,讓幼兒在富有情景的環(huán)境中參加鍛煉。

2、健康活動應關注如何滿足幼兒發(fā)展的需求和情感的體驗,所以我在設計時,以幼兒為主體,讓幼兒在練習中有自我設計、自我展示、自我體驗的機會,以完成動作參與、身體健康、社會適應等各領域的教學目標。

3、突出“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為幼兒創(chuàng)設相對開放的環(huán)境。適當滲透自我保護的常識,有利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安全地參加活動,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讓幼兒初步感受到屈膝下蹲,雙腳同時用力能跳得遠的道理。

2、技能目標:學會雙腳跳的動作,能在生活和游戲中跳躍各種障礙,發(fā)展幼兒腿部協(xié)調性,促進幼兒身體技機能的發(fā)展。

3、情感目標:激發(fā)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4、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5、培養(yǎng)幼兒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掌握雙腳跳動作要領。

2、教學難點:能準確、協(xié)調、有節(jié)奏雙腳跳的動作。

活動準備。

皮筋、報紙團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huán)節(jié):

1、整隊。

2、師生問好。

3、宣布本節(jié)課內(nèi)容。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

(一)《看誰最合拍》。

方法:按著老師的手勢,幼兒跟著做相應的.動作。當手往上時雙腳用力起跳。往下時下蹲屈膝,同時兩手臂放松甩動,并發(fā)出“哈”聲。

規(guī)則:手上時起立,下時蹲下;下蹲時發(fā)出“哈”的聲音。

教師活動:

1、聽老師提示方法。

2、老師帶領幼兒一起練習,并評價。

3、評價幼兒的游戲情況,做得好的表揚,差的鼓勵。

幼兒活動:

1、聽老師講解方法。

2、在老師的帶領下一起練習;

3、聽老師對同伴或自己表現(xiàn)情況的評價。

要求:

1、起蹲有節(jié)奏。

2、下蹲動作協(xié)調。

(二)雙腳跳練習。

方法:自由散點練習。能用多種方式來練習雙腳跳。

教師活動:

1、老師示范講解雙腳跳的正確方法。

2、幼兒進行練習。

3、教師巡視幼兒練習情況,并及時給予評價。

幼兒活動:

1、仔細看老師的示范;

2、在老師的組織下開始練習;

3、聽老師對自己練習情況的評價;

要求:雙腳同時起跳,落地輕巧緩沖。

(三)雙腳跳障礙物。

方法:六路縱隊,每組的第一個幼兒把自己的球(即報紙團)放在自己能觸到的最遠處后,雙腳跳過該球,從旁邊跑回自己的隊伍,(。老師教案網(wǎng))第二個幼兒先雙腳跳過第一個球,后在按第一個幼兒的方法把球放好,跳過自己的球,回到隊伍中,依次類推。

教師活動:

1、講解示范。

2、組織幼兒練習。

3、提出要求,組織幼兒比賽,并請每組里的一個幼兒出來展示正確動作。

4、對每組的練習情況進行評價。

幼兒活動:

1、認真聽、仔細看教師的講解示范動作。

2、對于不明白的舉手發(fā)言。

3、積極投入練習中,并力求動作的正確性。

4、勇于展示,幼兒間互相幫助。

三、結束環(huán)節(jié):

1、放松活動。

2、閉眼猜線。

閉上眼睛,退五步,進五步,看是否還在原處。

四、拓展環(huán)節(jié):

游戲“調皮筋”。

規(guī)則:幼兒分成若干組,在同一時間內(nèi)看誰跳的個數(shù)多,要求雙腳跳。

教學反思。

在《快樂雙腳跳》教學活動中,我采用了情景教學,引導幼兒玩“雙腳跳障礙物”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得知識,感覺效果好不錯,幼兒也很有興趣。讓孩子們先是自己練,然后是小組互助合作學習,讓學得快的幼兒幫助學得慢的幼兒。孩子們在學習中不但自身的優(yōu)勢進一步得到了展示,而且樹立了堅韌的意志品質和良好的合作學習的態(tài)度。為了更好的發(fā)展幼兒跑、跳的靈活性和合作意識。我又設計了“調皮筋”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充分體驗到了集體活動快樂。

在這節(jié)課中還注意了教法的運用,注意了以幼兒學習為主體,注意了在練習中自己找尋方法與教師提示相結合。幼兒的意志品質、合作意識、自信心、身體的靈活性等方面都得到了鍛煉。這節(jié)課孩子們的收獲很大。

不過也存在不足,如:教學方法、游戲方法、訓練形式等都有一定的欠缺。

如果再讓我上這節(jié)課,我會在教學方法、游戲方法、訓練形式等方面加以改進,注意對孩子們做有針對性的指導,還要注意指導方法的多樣性。

雙腳跳活動教案篇十三

一、優(yōu)秀教案說明:

本課根據(jù)新課程規(guī)范,以促進同學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整體健康水平為目標,通過創(chuàng)設《小青蛙學身手》的教學情境,讓同學們在愉快的“郊游”過程中,既學會了各種方式單雙腳跳的動作要領,創(chuàng)編了許多新的方法,又培養(yǎng)了他們的主體意識和團結協(xié)作精神,整節(jié)課從同學的發(fā)展動身,通過小組學習、合作學習,充沛調動了同學的學習積極性,讓同學主動參與,提高了他們?nèi)穗H交往的能力。

二、教學分析。

1.教學內(nèi)容分析:本節(jié)課選取水平一階段跳躍局部的內(nèi)容,通過學習讓同學掌握各種方式的單雙腳跳,提高靈敏素質和彈跳能力,為同學以后的發(fā)展和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

2.教學對象分析:二年級的小同學活潑、好動、自制力較差,采用情境教學可以充沛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集中注意力。教學中,教師可以讓他們積極模仿、主動練習、開動腦筋,從而達到學會知識的目的。

3.以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為目標,培養(yǎng)同學主體意識、勇敢果斷和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團結協(xié)作的創(chuàng)新精神。

三、教學目標。

1.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同學體育活動興趣,培養(yǎng)同學主動參與活動的態(tài)度和行為。

2.引導同學初步體驗單雙腳跳的動作要領,發(fā)展跳躍能力,提高靈敏素質和協(xié)調能力。

3.通過游戲,培養(yǎng)同學主體意識,勇敢、果斷和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

4。讓同學在合作中獲得勝利的體驗。

四、教學重點、難點。

1.同學主動參與創(chuàng)想和表示力。

2.單腳或雙腳起跳并能雙腳輕巧落地。

五、教學過程設計。

本節(jié)課開始局部通過一個《拍手》的游戲,將同學帶入“郊游”的情境,通過老師描述情境和音樂結合教學,同學們裝扮成“小袋鼠”、“小蜻蜓”、“小青蛙”,作著采果子、翩翩起舞的動作,同學隨著教師的語言,邊聽邊展開想象,讓同學很快進入情境。用這樣的方法,調動起同學主動參與的意識。利用“荷葉”導入青蛙媽媽帶領小朋友們學身手,將同學們帶入各種方式的單雙腳跳的練習中,通過二人一組自由跳躍,再增加難度,5人一組合作探究,教師發(fā)現(xiàn)問題隨機指導,給同學充沛的自練時間、考慮時間。通過同學先嘗試、討論、互練,然后小組展示,相互評價、相互學習,體現(xiàn)“小群體合作學習”意識,來掌握動作要領,培養(yǎng)同學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合作能力與組織管理能力,讓同學感受個體在集體中的價值。又通過游戲“小青蛙捉害蟲”鞏固了學習目的。最后在輕松優(yōu)美的樂曲中師生共舞、放松,結束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

六、教學評價設計。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讓同學體驗自身在學習過程中學習情況,對自身、對他人進行評價,同時教師通過巡回指導給予同學一定的評價,這樣同學不只掌握了動作方法,而且在各方面都有了全面的體驗。

雙腳跳活動教案篇十四

1.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用正確的節(jié)奏朗讀詩歌,背誦課文。體會詩歌首尾照應的寫法,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理解“春光染綠我們雙腳”的意思。

3.引導孩子利用想象的方法,抓住典型體會詩歌的意境,了解對比描寫的妙處。

4.借助具體語言材料,通過朗讀、想象,感受植樹前后的巨大變化,體會植樹帶來的好處,以及作者綠化祖國、改造自然的壯志豪情。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美化環(huán)境的思想感情。

重點:借助具體語言材料,通過朗讀、想象,感受植樹前后的巨大變化,體會植樹帶來的好處,以及作者綠化祖國、改造自然的壯志豪情。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美化環(huán)境的思想感情。

難點:引導孩子利用想象的方法,抓住典型體會詩歌的意境,了解對比描寫的妙處。

1.在初讀感知環(huán)節(jié),通過字詞的檢查、自由讀、及指名讀等多種形式,了解學生尤其是學困生識寫生字詞及正確、流利讀書情況。

2.精讀感悟環(huán)節(jié),采取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圈畫,視頻圖片、感情朗讀等方式,想象詩歌描述的畫面,感受詩歌的句式特點。

3.借助小練筆,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對詩歌的感悟能力與鑒賞能力。

4.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關注學生自主合作交流情況,并及時做出評價。以及對課堂生成情況,利用評價做出精當?shù)囊龑А?/p>

學生:完成預習單。

教師:教學課件。

2課時。

第一課時。

環(huán)節(jié)一、整體感知——初讀感知,整體把握。

(一)導課。

1.春天來了,我們久封的心門也隨著這暖暖的春光被打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春風撲面的現(xiàn)代詩——春光染綠我們雙腳。

2.師板書課題,學生讀后,引導質疑。

(二)借助預習單,檢查預習。

1.檢查生字識、寫。

(1)出示預習單檢查學生對生字的認讀情況,對學生容易讀錯的字、詞重點指導,如:讀好“裸露”、“撐”等詞語。

(2)針對容易寫錯的字進行書寫指導。重點指導書寫"寞",中心對稱的字的寫法。

(3)學生練習自己寫錯或不滿意的字詞。

2.檢查詩歌的朗讀。

(1)這是一首詩歌,讀詩歌的要求是什么?引導學生明確詩歌除了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外,還要把詩歌的節(jié)奏讀出來。

(2)指名接讀課文。教師從詩歌的韻律,節(jié)奏方面給予評價,引導學生初步感受詩歌特點。

3.感知詩歌內(nèi)容。

(1)組織學生討論:全文可分幾部分?結構上有什么特點?

第一部分:(第1節(jié))寫“我們”踏著春風向荒山野嶺進軍。

第二部分:(第2-7節(jié))寫“我們”用雙手為荒山披上綠裝,使動物有了家園,讓環(huán)境變得美麗。

第三部分:(第8節(jié))“我們”要綠化祖國山山嶺嶺的決心。

(2)本文主要講了什么?引導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

環(huán)節(jié)二、部分理解——精讀感悟,重點突破。

(三)局部切入,感受變化。

1.學生分組讀第1段和第8段,讀后探究有什么發(fā)現(xiàn)。(第一、第八自然段結構相似,前后呼應,有點題的作用)。

2.聯(lián)想上學期學的《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再讀一讀,想想有不同的地方嗎?

3.從“荒山野嶺”到“青山碧嶺”,這僅僅是文字上的不同嗎?下節(jié)課我們接著學習。

環(huán)節(jié)三、部分理解——精讀感悟,重點突破。

(四)感受變化,想象畫面。

2.學生朗讀,組織交流,師相機點撥。

(1)“煎熬”

什么是煎熬?如果你是裸露的山巖,你來訴說自己的痛苦吧。

(2)“林濤”

什么像波濤一樣上下翻涌?你的腦海中出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把你感受到的通過你的朗讀表現(xiàn)出來。心中有圖畫,腦中放電影,你就能把這種感覺讀出來了。

(3)小鳥、松鼠、小兔、小猴。

我來問問你:“小鳥,你為什么到這里搭窩筑巢?”“小松鼠,你快活得叫什么呢?”“小兔、小猴你們呢?”誰來讀讀,把這種快樂、安全、衣食無憂的感覺讀出來,你們現(xiàn)在就是小鳥、松鼠、小兔、小猴的代言人。

(4)“渾濁”—“碧波”,“咆哮”—“輕撫”

讀一讀這兩對詞語,給你怎樣的感受?

(5)小組討論:你覺得哪些詩句寫得好?為什么?引導學生體會對偶、擬人等手法的運用,寫出了荒山換新顏的喜人景象,寫出了動物無憂無慮的情景,寫出了人們生活的歡樂、安寧。

3.引導學生進行多種方式個性朗讀,讀出植樹前面的變化,讀出自己的感受。

環(huán)節(jié)三、回歸整體——積累拓展,讀寫訓練。

(五)練習背誦。

1.引讀助背。

2.跟錄音輕聲背。

3.配樂齊誦。

(六)小練筆:默讀課文,想象荒山植樹后的美好景象,寫一段話。

枝繁葉茂青山碧嶺茂密樹叢。

搭窩筑巢陣陣林濤碧波蕩漾。

要求:

1.自擬題目。

2.層次清、語言美、盡量用上所提供的詞語。

作業(yè)設置:

1.課后收集有關環(huán)境保護的資料,并選擇好一個專題,以小組為單位制作手抄報,在班級內(nèi)展示。

2.寫出自己的“環(huán)保小詩”。

荒山野嶺———————青山碧嶺。

裸露、煎熬林濤、動物的家。

成功之處:

1.反復朗讀,想象畫面,把握內(nèi)容。

教學時,我讓學生自己反復朗讀,從整體上把握詩歌內(nèi)容。我用這樣的方法引導孩子去走進詩歌,邊讀邊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只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聯(lián)想與想象把學生帶入詩歌所描繪的意境中?!盎纳揭皫X”孩子們用“沒有……沒有……也沒有……”“看不到……聽不到……”來描繪畫面;“青山碧嶺”孩子們用“看到了……聽到了……聞到了……”的思路來陳述。勞動的場面,孩子們結合畫面進行描繪。漸漸地,畫面清晰了,內(nèi)容顯露出來了:我們?nèi)ブ矘?,勞動很歡樂,植樹綠化了環(huán)境,保護了動物,防洪固土,用植樹來改變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

2.用心品讀,品味語言,感受意象。

詩歌是一種含蓄的藝術,本詩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寫活畫面,流露情感。前后對比,使得詩歌創(chuàng)作目的躍然紙上。“詩道貴在悟”,所以教學中我以讀促品,指導學生通過想象和聯(lián)想深入感知詩歌描繪的意境?!岸6.敭敗薄皣W嘩流淌”分明就是孩子們勞動時愉悅的內(nèi)心;“小鳥”“小猴”“松鼠”“小兔”的描寫是動物安居樂業(yè)的縮影。這些詞句需要細品,但不需要老師生搬硬套句句落實,可以給予一點指引,多讓學生品味。在此基礎上,觸摸到作者創(chuàng)作的意圖:多植樹,綠化環(huán)境,保護地球。

3.拓展閱讀,深化主題,鼓勵創(chuàng)作。

都說孩子是天生的詩人,鼓勵孩子通過類主題詩歌的朗讀,寫出自己的詩歌則是更高的要求。為此我鼓勵學生寫出自己的“環(huán)保小詩”,捕捉智慧的靈光,收獲情感的微茫。學生的詩歌也許稚嫩,但用心所寫,那新鮮的詩句一定可貴,一定要放手讓他們寫。

不足之處:

在本課的課堂中,對于學生的評價不夠具體、明確,使教學效果打了折扣,學生在自讀感悟的過程中參與度不夠,全班仍有三分之一學生的積極性沒有調動起來。

教學建議:

詩歌是美妙的,其節(jié)奏感、跳躍性無不揭示著語言的“舞蹈美”,體會這種美是學習詩歌的要義之一;詩歌是精煉的,但給人留下了無限遐想的空間,細細品味,便可以還原成一幅幅美麗的圖畫;詩歌是含情的,字斟句酌便可體驗到蘊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世界。由于一直以來詩歌教學的重難點都放在了理解詩意,滲透思想教育上,對于詩的意境及詩的情趣的感悟卻幾乎不觸及。建議在教學詩歌時放手讓學生充分欣賞品味。引導學生將自己獨特的感受融入到詩歌的誦讀中,使詩歌的教學更添了色彩。

雙腳跳活動教案篇十五

1、學會本課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認識不寫。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通過領會詩句內(nèi)容,理解的意思,體會作者綠化祖國、改造自然的豪情壯志。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兩課時。

同學們,下星期學校要組織我們參加什么活動?(植樹節(jié)活動)。

我國人民歷來有在春天栽花種草、植樹造林的習慣,為此,專門設立了這個節(jié)日―植樹節(jié)、

今天,我們學習一首描寫少先隊員積極參加植樹活動的待歌,

出示課題:

(齊讀課題)。

我們的雙腳怎么會被春光染綠呢?一起聽課文錄音。

1、聽課文錄音。

2、自學生字詞。

(1)默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

(2)會讀會寫田字格中的牛字,會讀綠線中的生字。

(3)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晤的意思:

锨鎬彩翼荒山野嶺。

裸露咆哮枝繁葉茂。

3、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齊讀。

(2)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理解關鍵詞語的意思。

荒山野嶺:沒有人煙的山嶺。

锨鎬:指勞動工具。(結合課文插圖理解)。

裸露:沒有東西遮蓋,:

枝繁葉茂:指樹木長勢好;

咆哮:形容水奔騰轟鳴。

4、討論:

全文共幾節(jié)?各寫了什么意思?

全文可分幾部分?結構上有什么特點?

交流:第一部分(第1節(jié)):寫我們踏著春風向荒山野嶺進軍。

第二部分(第2—7節(jié)):寫我們用雙手為荒山披綠裝,使動物有家園,讓環(huán)境更美麗。

第二部分(第8節(jié)):寫們有綠化機國的決心和豪情。

文章首尾呼應:

鼠:筆畫較多,注意筆順、間架。

描紅、臨寫。

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1、出示第一部分。

(1)自由讀。

(2)討淪:你讀懂了什么?

(3)想象:同學們是怎樣來到荒山野嶺進行植樹活動的?

(4)這行詩句,你是怎么理解的?

(插放動畫,畫面思示:少先隊趴在荒山邊走邊植樹,所經(jīng)之處留下綠色一片。我們的到來,使荒山變得一片翠綠,使野嶺變得春光無限)。

(5)怎樣讀好這一節(jié)?自己試一試。

(讀出愉快、自豪的語氣)。

2、第二部分。

(1)自山讀第2~7節(jié),想一想:這部分寫了哪方面的內(nèi)容?

(熱鬧的植樹場面,美好的遐想)。

(2)指名讀第2節(jié),想象一下當時的場面。(熱火朝天)。

指導朗讀,表現(xiàn)出同學們勞動的干勁。

锨鎬/丁丁當當,

奏響了/植樹歌謠;

清水/嘩嘩流淌,

滋潤著/棵棵樹苗。

(3)演示水土流失實驗,簡要講解植樹造林與保持水土的關系。

(4)默讀第3~7節(jié),思考:

植樹活動給荒山野嶺帶來丁怎樣的變化?

交流(相機板書:荒山披綠裝動物有家園環(huán)境變美麗)。

(5)討論:

你覺得哪些詩句寫得好?為什么?

(引導學牛體會對偶、擬人等于法的運用,寫出了荒山換新顏的喜人景象、寫出了動物們牛活得無憂尤慮的情景,寫出了人們生活的美好、安寧。)。

(6)指導朗讀第3~7節(jié):

聽課文錄音。

自由練習。

開火車朗讀。

評議。

3、第三部分。

(1)齊讀。

(2)這節(jié)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呼應開頭,點明主題,深化中心)。

哪一個詞呼應了開頭,寫出了荒山的變化,表現(xiàn)出植樹意義之大?

(板書:青山碧嶺——荒山野嶺)。

指導感情朗讀,表現(xiàn)出勞動者的欣喜,體會勞動者的豪情。

1、引讀助背。

2、跟錄音輕聲背,

3、配樂齊誦。

默讀課文,想象荒山植樹后的美好景象,寫一段活。

枝繁葉茂青山碧嶺茂密樹叢。

搭窩筑巢陣陣林濤碧波蕩漾。

要求:

l白擬題日:

層次清、語言美,盡量用上所提供的詞語。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3896139.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