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時代楷模黃詩燕的事跡(1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2-20 08:58:02
2023年時代楷模黃詩燕的事跡(10篇)
時間:2023-02-20 08:58:02     小編:zdfb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時代楷模黃詩燕的事跡篇一

注視黃詩燕的人生年輪,眼前會躍動“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大情大義,耳邊會縈繞“脫貧功成、務必在我”的誓言?!耙灰贵@憐絲吐盡,三鄉(xiāng)切盼燕歸來”,人們用它來表達對黃詩燕的深切悼念和無盡追思。是什么,令黨員干部肅然起敬,讓百姓群眾心心念念?

人們懷念他的赤子初心、忘我奉獻。他是共產黨員,如釘子般“釘”在脫貧攻堅的陣地?!扒嗌教幪幝裰夜牵雾汃R革裹尸還。”羅霄山脈,這片灑下無數英烈鮮血的英雄土地,如今又矗立起一位共產黨人的豐碑。黃詩燕雖倒在決勝全面小康的黎明時分,卻把莊嚴承諾鐫刻在百年夢想的征途上。

人們懷念他的實干有成、銳意創(chuàng)新。作為主政一方的縣委書記,黃詩燕耗盡最后一分心力,換來了炎陵大變樣。從市委大院到邊陲山區(qū),拿慣了筆桿子的溫潤書生,為富民興縣殫精竭慮:謀劃“四老四地”,布局綠色農業(yè)、生態(tài)工業(yè)、文化旅游,壯大黃桃產業(yè)……樁樁件件,都是打底子、夯基礎的“潛績”;點點滴滴,相伴著那個不知疲倦的身影。

人們懷念他的公仆情懷、俯仰無愧。他是農民之子,燕子銜泥般壘起老百姓的“幸福窩”。黃桃熟了,一句“為脫貧站臺,我怕什么”,彰顯這位書記的民本情懷;人心暖了,一首“大黃抓小黃,抓出金黃黃”的順口溜,是炎陵百姓對這位扶貧書記的最美頌揚。心中裝有人民,做事為了群眾,正因堅定這樣的信念,多大的苦都能撐著,多大的難都能闖過。

人們懷念他的簡單樸素、一身正氣。清白之人,自有一股清正之氣??h委書記任上,不接受任何私人宴請。身為干部,為人清廉,如江水般清澈;性格堅毅,如大山般沉穩(wěn)。家人心中,他善良有愛,亦如陽光般溫暖。修身又齊家,正己亦正人,黃詩燕不只濯清自我,更涵養(yǎng)著炎陵的政治生態(tài)。

政聲人去后,山花爛漫時。追憶黃詩燕,既是對他本人壯志無違的緬懷,也是致敬那些與黃詩燕一樣,用青春、熱血和生命踐行使命的扶貧干部。自脫貧攻堅戰(zhàn)打響以來,全國280萬扶貧干部奔赴戰(zhàn)場,其中700多人倒在沖鋒路上。在這份沉甸甸的名單中,有縣委書記、縣長、大學教授,也有鄉(xiāng)鎮(zhèn)干部、駐村第一書記、大學生村官、退伍老兵……

“有奮斗,就會有犧牲?!彪m說和平時期的犧牲誰也不愿發(fā)生,但英雄的脫貧攻堅將士,以自己的奮不顧身,鑄就了新時代共產黨人和中華健兒的精神豐碑。完勝脫貧攻堅戰(zhàn)之時,我們當奉上一杯慶功酒,以告慰他們的在天之靈。

羅霄山下,炎帝陵前,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奮斗精神,薪傳著永不熄滅的紅色“火種”。遠山巍巍,思念綿綿,由星星點點的微芒,聚合為燃燒生命的熊熊之光。山風習習,只爭朝夕的扶貧身影,閃耀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精神花火,凝結為決勝全面小康的不竭動力。

時代楷模黃詩燕的事跡篇二

7月20日,羅霄山深處,黃桃林層層疊疊、碩果壓枝。炎陵縣中村瑤族鄉(xiāng)平樂村貧困村民朱圣洪開始采摘黃桃。靠著400余棵黃桃,他家已連續(xù)4年年收入10萬元左右,順利脫貧,奔向小康。

“搭幫黃書記,是他改變了我的命運?!敝焓ズ檎f的“黃書記”,是炎陵縣委原書記黃詩燕。

黃詩燕任炎陵縣委書記期間,曾3次到朱圣洪家,動員他種桃奔小康。

“大黃抓小黃,抓出金黃黃?!比缃瘢琢昕h共種植“黃金果”8.9萬畝,全縣近60%的貧困群眾靠種黃桃實現(xiàn)穩(wěn)定脫貧。

脫貧攻堅勝利就在眼前,而“大黃”卻看不到了。去年11月29日,開完全縣扶貧調度會,黃詩燕突發(fā)心臟病,不幸殉職,生命定格在56歲。省委追授他為“湖南省優(yōu)秀共產黨員”。

“小黃”豐收在手,人們更加思念“大黃”。

一山黃桃出海去

20__年6月25日,炎陵縣迎來第30任縣委書記黃詩燕。

擺在他眼前的問題十分棘手:老、少、邊、窮縣,全縣貧困發(fā)生率達19.5%,農民人均純收入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

“脫貧功成,務必在我。”黃詩燕立下誓言,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

山多地少,出路在哪?黃詩燕果斷提出,靠山吃山,建設“一帶八基地”,即生態(tài)休閑農業(yè)風光帶以及特色水果、無公害蔬菜、炎陵白鵝、茶葉、油茶、筍竹林、藥材、花卉苗木基地。

上世紀80年代,炎陵縣從上海引種黃桃,一直不溫不火。學過農學專業(yè)的黃詩燕發(fā)現(xiàn),炎陵適合黃桃生長,種植黃桃是當地脫貧致富的突破口,但需要政府大力扶持。

“他對黃桃的了解超過了三分之二的果農。”炎陵縣黃桃協(xié)會會長鄧運成回憶,從20__年開始,黃詩燕主導成立黃桃產業(yè)辦、黃桃產業(yè)協(xié)會,將當地黃桃統(tǒng)一定名為“炎陵黃桃”,并請來專家指導黃桃種植、銷售,提升品質,打響品牌。

黃桃產量逐年遞增,銷售一度告急。黃詩燕不僅引入“互聯(lián)網+扶貧”電商銷售模式,還主張舉辦黃桃大會,主動站臺賣黃桃。有人提醒,縣委書記公開為產品代言怕引來非議。他坦然說:“為老百姓脫貧站臺,我怕什么!”

20__年,為讓炎陵黃桃走得更遠,黃詩燕發(fā)動征集廣告語。一天,他在洗衣時靈機一動,想到“炎陵黃桃,桃醉天下”。隨后,這句話成為推廣炎陵黃桃的“金句”。

8年育“桃”,終成品牌?!把琢挈S桃”先后獲評中國優(yōu)質黃桃之鄉(xiāng)、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湖南省十大農業(yè)品牌,出口新加坡、阿聯(lián)酋以及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qū)。

一片好景富老區(qū)

脫貧,單靠一個黃桃肯定不夠。

黃詩燕認為,除了綠色農業(yè),還要發(fā)展文化旅游和生態(tài)工業(yè),不斷增強“造血功能”。

黃詩燕帶領縣委班子廣泛調研,在20__年提出“守望兩座山”(守住綠水青山、望著金山銀山),充分利用炎陵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建設生態(tài)旅游強縣。

目前,炎陵已形成北有紅軍標語博物館、西有炎帝陵、東有神農谷、南有一批紅色革命舊址的旅游格局。今年1月,炎帝陵景區(qū)躋身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

為了發(fā)展產業(yè),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安心就業(yè),黃詩燕帶領黨員干部,相繼引進歐科藝、國聲聲學等規(guī)模以上企業(yè)99家,形成新材料、電子信息和智能家電、紡織服飾、新能源電動車等4大產業(yè)。在全省省級以上產業(yè)園區(qū)綜合評價中,炎陵縣工業(yè)集中區(qū)排名第20位,邁入全省園區(qū)第一方陣。

文旅富民、工業(yè)強縣,炎陵縣域經濟持續(xù)跨越發(fā)展。20__年,該縣實現(xiàn)gdp75.2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8882元,成功脫貧摘帽。

一腔赤誠為百姓

“為了讓我們住得安心,黃書記給每家配了60平方米菜地?!?月18日,在炎陵縣城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菜地上,貧困戶張連軍邊摘辣椒邊感慨。

20__年摸底發(fā)現(xiàn),炎陵縣有1.49萬戶村民的住房存在安全隱患,全部解決需投入6億元,而炎陵當年財政收入僅7億元。黃詩燕態(tài)度堅決:“砸鍋賣鐵,也要讓百姓住上新房!”

為了籌資,他帶頭省錢:老舊的縣委大院不裝修,掉漆的辦公桌不更換;整合縣里各項涉農資金,握指成拳。

難關終于闖過。全縣1250戶貧困戶易地搬遷住進新房,2543戶貧困戶實現(xiàn)安居,6122戶土坯房得到改造。

副縣長盤曉文記得,在設計易地扶貧搬遷住房時,黃詩燕提出,要給貧苦戶一塊菜地,一個小雜屋。以后生活好了,房子還會加層,要按兩層樓打地基,留樓梯。“去年政策才放開,可以為群眾留一些基本生活配套。炎陵的易地搬遷房如果不是黃書記堅持,老百姓就沒這么方便了?!北P曉文說。

20__年,鄰省一個市實現(xiàn)脫貧。有人認為,炎陵縣當年也可爭取脫貧摘帽。黃詩燕否決了這一方案,他說:“為了摘帽而摘帽,不能保證脫貧質量,無法向群眾交代,無法向中央交代,無法向歷史交代。”

后來,一些地方出現(xiàn)數字脫貧、形象脫貧等急功冒進現(xiàn)象,引起上級重視,開展專項整治。回想黃詩燕當時說的話,大家佩服他頭腦清醒,是真正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

時代楷模黃詩燕的事跡篇三

黃詩燕去世后,鹿原鎮(zhèn)黨委書記賀勇說,“好久都沒有勇氣走進縣委大院,這里到處都留著對黃書記的記憶,每次路過都是一種煎熬。”

黃詩燕喜歡晚飯后散步,習慣叫上幾個年輕同志,在縣委大院邊走邊聊,邊啟發(fā)教育大家。他博聞強識,古典詩詞信手拈來,《資治通鑒》等名著中的段落,能一字不差背下來,讓大家汗顏?!八较吕?,我們都叫他‘黃老師’”。賀勇說。

20__年3月,賀勇調任縣委辦常務副主任,負責文字綜合工作。第一天報到,他和黃詩燕在縣委大院散步交心:自己第一學歷只是中專,起點低。年齡也40歲了,不知道如何勝任新崗位新要求。

黃詩燕明白了賀勇內心的糾結,以一位“老辦公室”的身份開導他:辦公室工作以文輔政,最能鍛煉人,不要有畏難情緒。工作注意做到“四來”,“黃河之水天上來”,接通天線,掌握上級精神要求,領會領導意圖;“為有源頭活水來”,接通地線,深入基層群眾,了解情況吸取智慧聽取意見;“梅花香自苦寒來”,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謀事不圖名,奉獻不圖利;“不盡長江滾滾來”,身在兵位、心為帥謀,多出好思路,多想好點子。

散完步,賀勇的心,定了。

黃詩燕的工作報告,充滿激情,富有詩意?!奥犓鲌蟾妫且环N享受,我們愛聽?!贝笤创宕逯谱匀A說。

全縣脫貧攻堅動員會上,黃詩燕說,脫貧攻堅關鍵在驅貧、治窮、解困、擔責?!柏殹弊郑褪且环皱X還得掰開兩半來花,重點是發(fā)展產業(yè),讓老百姓增收;“窮”字,就是勞“力”趴在洞“穴”下,重點是解決好“兩不愁、三保障”的問題,讓老百姓心熱起來、手動起來;“困”字,就是苗木四面被束縛,始終無法長大,重點在解決房子、路子、身子、底子等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責”,就是用荊條抽打,逼迫歸還錢貝,貧困就是發(fā)展的欠賬,脫貧就是抽打我們的荊條。

報告形象生動,大家記憶猶新。

脫貧攻堅關鍵時候,各級干部上了“火線”。鄉(xiāng)村偏遠,生活枯燥,任務繁重,時間長了,有些干部唉聲嘆氣,對群眾沒了好臉色。

他看到了思想情緒變化,給大家打氣:“革命要有點詩情畫意。脫貧攻堅吃苦吃虧,是眼前的茍且。抓好人居環(huán)境整治實現(xiàn)鄉(xiāng)村振興,是詩和遠方。抓好隊伍建設,就是既然選擇了遠方,就只顧風雨兼程?!?/p>

大家的激情,又點燃了。

精彩的語言,來自持續(xù)地學習積累。他號召大家,“把學習作為一種追求、一種愛好、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通過學習增強底氣,提高執(zhí)政能力?!?/p>

他宿舍的床頭柜上,一直有本《唐宋詩詞鑒賞辭典》。這本翻閱了多年的舊書,陪伴他走完了最后的人生。

“我爸是賣黃桃的農民”

來回近五百公里,車程五六個小時,這是炎陵到株洲的路程,也是炎陵到黃詩燕家的距離。周五下班后往家趕,周日晚上回炎陵,每周這樣奔波,他堅持了近九年。

回到家,一身疲憊。女兒跑過來,捶背揉肩,陪他說笑,妻子抓緊時間在廚房忙活,這是一家人難得享受的親情時光。

有時,周五晚上回,周六又走。

“跑這么遠的路,在家只睡一晚,待在縣里別回來算了。”妻子體諒他。

“我不走,辦公室的工作人員都不好回啊。人家也有家,不要給人添麻煩?!彼f。

他去世的那周,妻子過55歲生日。一家人約定,趁著他周六在家,提前吃個生日飯。正巧,那天家里來了幾位親戚。擔心親戚們知道了會送禮,一家人都瞞著。

桌上,沒有蛋糕,沒有儀式,連一句“生日快樂”都沒有。一家人在心里默默祝福,吃了一餐心照不宣的生日飯。

意到濃時怎忍舍,情到深處無怨尤。

女兒記得,小時候看書,喜歡將書頁折起。他仔細展開、撫平,對女兒說,“爸爸小時候,窮,買不起書,家里點煤油燈,沒這么好的燈光,你要愛惜書,珍惜現(xiàn)在的好條件。”

女兒房里,掛著他送的一副銀鐲,上面吊著小鈴鐺。女兒小時戴著,一走,叮叮當當響。

“這是當農民的爺爺送給我的?!彼麑ε畠赫f。

“鈴鐺的叮當聲,仿佛爸爸在提醒:我們是農民的后代,不能忘本?!迸畠簩τ浾哒f。

低調的他,深深影響女兒。女兒上學,同學們都不知道她爸爸做什么工作。讀大學,同學們好奇地打聽,女兒自豪地回答:“我爸是炎陵種黃桃、賣黃桃的農民?!秉S詩燕去世之前,女兒單位的同事大多不知道她是縣委書記的女兒。

去年,大學畢業(yè)后,女兒通過自己努力,成為一家單位的合同工。他很高興,叮囑女兒好好工作。

去世前一個月,他特意抄下一段話寫在紙上贈給女兒:“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燕語呢喃。誰能想到,一位慈父對女兒的深情叮嚀,竟成了他留給女兒的人生遺言!

時代楷模黃詩燕的事跡篇四

每年的桃花節(jié)、黃桃大會,黃詩燕都出面“站臺”吆喝;北京、廣州等地的供銷對接會,黃詩燕現(xiàn)場促銷;央視推廣炎陵黃桃,黃詩燕琢磨出推廣語:“炎陵黃桃,'桃'醉天下”。每到黃桃成熟季節(jié),黃詩燕還會到路邊水果店轉一轉,要求有關部門兩天報告一次全縣黃桃銷售信息。

黃詩燕為炎陵黃桃的品牌推介不遺余力,有人好心提醒:“領導干部為產品站臺代言,不妥。你是縣委書記,更容易招來非議?!?/p>

“為老百姓脫貧站臺,我怕什么?”黃詩燕很坦然。

如今,炎陵黃桃迎來了自己的黃金時代?!把琢挈S桃”獲頒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出口新加坡、阿聯(lián)酋和香港、澳門。目前,炎陵全縣8000多戶種植黃桃8萬多畝,近6萬人進入黃桃產業(yè)鏈,近60%貧困人口通過種植黃桃穩(wěn)定脫貧。

“農業(yè)產業(yè)需要培育期。沒有當年黃書記花大氣力抓黃桃產業(yè),炎陵脫貧摘帽不見得有這么早?!毖琢昕h縣長文專文感嘆。

20__年11月11日,市農業(yè)科技特派員、已擔任炎陵縣黃桃產業(yè)辦副主任的譚忠誠在紅軍標語博物館最后一次見到黃詩燕。臨走時,黃詩燕叫住他:“老譚啊,炎陵黃桃發(fā)展進入了瓶頸期,你怎么看?我們找個時間探討探討”

“炎陵黃桃確實碰到了同質化競爭等新問題,他一直在思考黃桃的未來??上г僖膊荒芎忘S書記探討了?!弊T忠誠遺憾地說。

黃桃是炎陵老百姓脫貧的大功臣。但炎陵脫貧的舞臺上,單靠一個黃桃撐不起整臺戲。

如何增強脫貧攻堅的‘造血’功能,讓老百姓的錢袋子越來越鼓?以農為主的炎陵怎樣才有發(fā)展后勁?

黃詩燕對炎陵脫貧攻堅有著長遠的考量。

要實現(xiàn)高質量脫貧,關鍵是提升產業(yè)發(fā)展能力,增強“造血功能”。除了綠色農業(yè),發(fā)展文化旅游和生態(tài)工業(yè),也是黃詩燕緊緊抓住的大事。

目前,炎陵全縣已形成北有紅軍標語博物館、西有炎帝陵、東有神農谷、南有一批紅色革命舊址的旅游格局。20__年1月7日,國家文化和旅游部發(fā)布公告,炎帝陵景區(qū)確定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

“黃書記在天有靈,會為此欣慰。”炎陵縣炎帝陵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園平感慨。不久前,黃詩燕來炎帝陵考察時還對他說:老李,5a要抓緊,千萬不能功虧一簣啊。

為了引進一批優(yōu)質項目,讓老百姓可以在家門口安心就業(yè),黃詩燕下足了功夫。聽說企業(yè)老總來炎陵,他連夜從鳳凰趕回來。一家企業(yè)訴苦說招工難,他要求相關部門開著車,帶著招工信息直接進村入戶……

時代楷模黃詩燕的事跡篇五

新湖南報道“最美扶貧書記”黃詩燕的先進事跡,在湖南省各地基層干部中引發(fā)強烈反響。大家表示,要向黃詩燕同志學習,做疾風中的勁草,當烈火中的真金,堅守初心,砥礪前行,堅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偉大的戰(zhàn)役。

一曲蕩氣回腸的贊歌

“‘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須有我。但脫貧功成,務必在我?!@句話,黃書記經常對我們說。他還說,精準拔‘窮根’,必須在感情上真心實意、工作上真抓實干、投入上真金白銀?!毖琢昕h扶貧辦主任羅金亮說,“黃書記走了,但他的精神、他的工作方法留下了,他對群眾的熱愛深深影響著我們?!?/p>

“我們婁底市扶貧戰(zhàn)線很多同志到過炎陵縣,學習‘炎陵黃桃’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的先進經驗,引進種植和管理技術發(fā)展扶貧產業(yè)?!眾涞资蟹鲐氜k干部劉敏說,“黃詩燕去世的噩耗傳來,我們情不自禁流下了淚水。黃詩燕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來了貧困群眾的幸福指數,把心血汗水灑在脫貧攻堅戰(zhàn)場上,譜寫了一曲蕩氣回腸的新時代英雄贊歌。我們既為他惋惜,更為他驕傲!”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黃詩燕為扶貧燃燒自己,這種責任和擔當將永遠鞭策我們前行?!被ㄔh委駐十八洞村幫扶工作隊隊長石登高說,“作為‘精準扶貧’重要論述首倡地的扶貧干部,我們將時刻以黃詩燕同志為榜樣,爭取在脫貧攻堅偉大事業(yè)中作出更大的貢獻。”

新化縣楓林街道黨工委書記龔國旺說:“詩言志,燕銜泥,感天動地音容在,英魂不泯浩氣存。黃詩燕的事跡讓我感動、震撼。為改變農村貧困落后面貌,他用心用情,真抓實干,擔責于肩,履職于行,將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深深烙在了群眾心中?!?/p>

“黃詩燕心中只裝著群眾,唯獨沒有自己。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的本色,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背较h委宣傳部干部楊娟表示,作為一名基層宣傳工作者,要時刻牢記初心使命,向先進榜樣學習,把黨的聲音送到群眾心坎上,講好身邊鮮活生動的故事,為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凝心聚力。

一聲催人奮進的號角

20__年底,通道侗族自治縣雙江鎮(zhèn)羅武村脫貧出列。湖南省統(tǒng)計局駐該村幫扶工作隊隊長、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周志強表示,黃詩燕同志在脫貧攻堅決勝年即將到來之際離開人世,既是一曲催人淚下的悲歌,也是一聲催人奮進的號角,為廣大脫貧攻堅工作者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拔覀儗⒁渣S詩燕同志為榜樣,鞏固好、提升好脫貧成果,讓侗鄉(xiāng)人民生活越過越好?!敝苤緩娬f。

“黃詩燕書記50多歲了,還奮戰(zhàn)在扶貧一線。我才30多歲,有什么理由和借口松勁歇氣?”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老干部局派駐瀘溪縣洗溪鎮(zhèn)杜家寨村扶貧、擔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的覃占波是一位80后干部,已3次駐村扶貧并擔任村黨組織第一書記。他說:“年輕干部更要珍惜機會,做疾風中的勁草,當烈火中的真金?!?/p>

“黃詩燕在帶領全縣脫貧摘帽后,依舊奮斗在扶貧一線?!毙律劭h委宣傳部駐村扶貧干部楊衛(wèi)軍表示,在接下來的扶貧工作中,他要扎扎實實工作,更多傾聽百姓訴求,全力幫助群眾解決困難,帶領未脫貧的貧困戶早日脫貧,確保脫貧群眾不返貧、生活更富足。

隆回縣小沙江鎮(zhèn)黨委書記楊方且說,脫貧攻堅任重道遠,他們將以黃詩燕精神為指引,急百姓之所急,帶領全鎮(zhèn)百姓,發(fā)展產業(yè)、解決就業(yè),扎實推進金銀花、中藥材、生態(tài)旅游等扶貧產業(yè)發(fā)展,實實在在幫助老百姓增收致富。

作為一名在脫貧攻堅一線奮戰(zhàn)了4年的鄉(xiāng)鎮(zhèn)干部,麻陽苗族自治縣錦和鎮(zhèn)黨政辦主任滕月嬌說:“黃詩燕‘功名利祿全放下,一心只為千萬家’的使命擔當,激勵著我們越是艱險越向前。堅守初心,砥礪前行,我們一定能打贏脫貧攻堅這場偉大的戰(zhàn)役!”

時代楷模黃詩燕的事跡篇六

壁立千仞,群山合圍。翻幾座大山,盤過108道“之字拐”,重慶市巫山縣下莊村便映入眼簾。這里地處巫山深處,如“深井”一般,“井底”緩坡上,小樓星羅棋布,大片柑橘林連綿起伏。

毛相林是下莊村村委會主任,也是老村支書,當地人稱他當代“愚公”。

成為“愚公”,是被窮逼出來的?!版i”在深山里的下莊村,以前是巫山縣最窮的地方。村民外出只能徒步翻過絕壁,到縣城得花兩天時間。

不能讓大山“困”住下莊!1997年開始,“愚公”毛相林帶領鄉(xiāng)親們“移山”,用了整整7年時間,在絕壁上鑿出一條“天路”。

路通了,產業(yè)也活了。在毛相林帶動下,鄉(xiāng)親們種起了臍橙等水果,發(fā)展生態(tài)旅游。隨之,一棟棟新樓拔地而起,一輛輛小轎車來來往往,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

20__年,曾經最窮的下莊村在全縣率先實現(xiàn)整村脫貧。20__年,村民人均收入達12670元,是修路前的40倍。

“要自己動手,劈山開路!”

“下莊像口井,井有萬丈深?!毙r候,毛相林就常聽長輩們念叨。坐“井”觀天,村民們有時也開玩笑說要修路,可沒人敢下決心。

直到1997年的一天,38歲的毛相林去縣里開會,發(fā)現(xiàn)鄰村村民家里有電視機,還有車子來收購蔬菜?!皼]想到山里還能這么生活!”回到村里,毛相林馬上召集村民們商量修路的事。

“你看這山,鳥都飛不過去?!薄板X從哪里來?”“要不搬出去算了?”

大伙你一句我一句。村里有幾百畝地,鄉(xiāng)親們不想離開世世代代居住的土地,可想到修路之難也是特別打怵。

“不能坐等,要自己動手,劈山開路!”毛相林給村民們算了一筆賬:公路預計七八公里,計劃20年修完,每天修1米即可,全村將近400人,只要一起努力,修路是可行的。

不修路,沒出路!幾經周折,全村人終于下定決心。

男女老少齊上陣,冬去春來都不停。大家用最原始的辦法,一塊塊石頭鑿。絕壁上,一個個“空中飛人”綁著繩索鑿開炮眼、放上炸藥……鞋子磨破就赤腳,夜里不便回家就住山洞。

可是,壞消息還是傳來了。村民黃會元被巨石砸中,滾落下山,悲痛萬分的毛相林一度動搖了修路的決心……此時,黃會元的父親站出來說,“為了子孫后代,我兒子死得光榮!繼續(xù)修!”頓時,大家齊刷刷地舉手,擦掉眼淚,繼續(xù)走向工地……

終于,20__年春天,一條“玉帶”出現(xiàn)在山腰上,下莊人終于打通康莊大道!

時代楷模黃詩燕的事跡篇七

在全自動化碼頭立項之初,為了掌握第一手資料,“連鋼創(chuàng)新團隊”先后奔赴荷蘭、德國等國外自動化碼頭考察。但國外同行并不展示核心技術和關鍵數據,團隊成員只能走馬觀花地遠望。

當時,國外企業(yè)也曾提出規(guī)劃設計方案,但卻開出了天價,并且附帶有系統(tǒng)不開放等條款,拒絕提供核心技術,一旦接受,就會陷入國外企業(yè)的掣肘。

“真經”難求,核心技術買不來,成功只能依靠自己!“連鋼創(chuàng)新團隊”決定,自主設計建設全自動碼頭,給中國港口人爭口氣。

懷揣著為國爭光的情懷,團隊成員千方百計搜集信息,如饑似渴“惡補”相關專業(yè)知識,夜以繼日地苦干,不到兩年累計召開了3000多個專題分析論證會,每個專業(yè)都形成了上萬字的論證報告。

他們僅用了3年半時間,完成了國外碼頭近10年的研發(fā)建設任務,還先后攻克了10多項世界性技術難題,為全球自動化碼頭建設運營提供了“中國經驗”和“中國方案”。

如果沒有“連鋼創(chuàng)新團隊”咬緊牙關自主創(chuàng)新,突破技術封鎖,把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不會有青島港自動化碼頭走向全球領先。

我國一些關鍵產業(yè)近年遇到的瓶頸已充分說明,自力更生才不受制于人,自主創(chuàng)新才能真正掌握核心技術。各行業(yè)“卡脖子”技術的突破,需要各行各業(yè)不懈奮斗、勇攀高峰。

時代楷模黃詩燕的事跡篇八

20__年5月11日,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在青島港誕生,開港作業(yè)便達到單機效率26.1自然箱/小時,之后這個世界紀錄被6次刷新。2020__年底,單機效率已增至47.6自然箱/小時。

20__年11月,青島港自動化碼頭二期“全球首個5g智慧碼頭”開港運營,再次以“中國速度”震驚世界航運界。

“我們從零起步,靠的是做到極致的工匠精神和群策群力的團隊協(xié)作,每一次突破都值得銘記?!睆堖B鋼說:“世界紀錄不是任何人施舍給我們的,是全體隊員不斷超越自我、拼命干出來的!”

“僅流程測試案例就編寫了5000多個,反復測試十幾萬次。”“連鋼創(chuàng)新團隊”項目經理竇亮說。在一次測試中,他們發(fā)現(xiàn)某處系統(tǒng)功能出現(xiàn)異常,但疑點有數百個,大家按流程一點點回溯,連續(xù)一周每天干到凌晨,最終找到了問題點。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有段時間,agv(自動導引車)“死鎖”情況頻繁出現(xiàn),李永翠和同事們用了幾個月,分析了上萬條工作日志,從中歸納了十幾種“死鎖”類型,最終成功“解鎖”;負責操作的朱文峰、王吉升、隋曉等對100多個流程反復修改十幾稿;負責作業(yè)的李波、管廷敬、耿衛(wèi)寧等做了40多個閘口方案……

開港至今,“連鋼創(chuàng)新團隊”推出了一連串耀眼的“全球首創(chuàng)”:全球首次研制成功機器人自動拆裝集裝箱扭鎖;全球首次研制成功軌道吊防風“一鍵錨定”裝置;全球首創(chuàng)自動導引車循環(huán)充電技術;全球首個氫+5g智慧碼頭……而且,經過173次的動態(tài)優(yōu)化,自動化碼頭管控系統(tǒng)已經越來越“聰明”。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作業(yè)組負責人李波清楚地記得,自動化碼頭運行后不久,鹿特丹世界門戶碼頭的考察團來到青島港,提出要到自動化碼頭作業(yè)現(xiàn)場看看,并且要求拍照、錄像,很明顯就是想檢驗青島港自動化碼頭的“成色”。

“給他們拍,讓他們看!我們的技術,僅憑拍照和計算是學不走的?!崩畈ㄏ驈堖B鋼匯報后得到了這樣的答復,自動化碼頭行云流水般的作業(yè)征服了曾經世界第一大港的同行。

截至目前,青島港自動化碼頭已受理和授權專利124項,取得軟件著作權14項,發(fā)表論文70余篇,核心技術掌握在團隊自己手中,這就是張連鋼自信從容地讓國外同行隨意拍照的底氣所在。

20__年,從不邀請亞洲港口參加的全球自動化碼頭峰會主動邀請“連鋼創(chuàng)新團隊”分享建設經驗,青島港自動化碼頭同時獲評“全球自動化碼頭最佳效率獎”。自碼頭運營以來,已接待來自全球6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4萬余人次,成為展現(xiàn)中國智慧的亮麗名片。

時代楷模黃詩燕的事跡篇九

近日,錢海軍被評為“時代楷?!?。

平凡人能獲得如此榮譽,更令人敬佩。

錢海軍是浙江慈溪的一名普通電工師傅,他的名字卻在當地人盡皆知。

他說他就是普通人,幾十年如一日做普通的事。

他說的這些普通事,卻點亮了無數百姓的生活,溫暖了那些受他幫助人的心。

他的手機24小時開機,他是無數孤寡老人的“親人”,臺風中、暴雨中,總是有他奔波在風雨中的身影。

他守護著那些需要他的人。

簡單的換燈泡,對于獨居的老人來說也是一件大難事,錢海軍有求必應。

頂風冒雨,他都會為老人上門服務。

他知道這些老人有太多的不容易,他也想到自己老了以后,也希望能有一個人能在身邊。

他知道許多老人不方便用手機,制作了一疊卡片,上面寫著他的姓名、聯(lián)系方式,發(fā)給每一個家中沒有親人、孩子的老人。

本是為大家服務的電工,卻成了無數人的“義務”親人,這個親人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錢海軍不僅及時上門為居民修好電,還經常自掏腰包,幫助獨居老人換個水龍頭、買個小配件。

居委會總會收到大爺、大媽對錢海軍提出的“意見”,說他老是不收錢,連口水都不喝。

20__年,在他的推動下,“千戶萬燈”項目走進西藏仁布,錢海軍帶頭參加了志愿者服務隊。

嚴重的高原反應讓他痛苦萬般,甚至住進了醫(yī)院,病癥稍微減輕后,他又趕赴一線,為當地百姓送去亮光。

錢海軍在這里一果就是7年,他和團隊伙伴走過20多萬公里路,6000多戶百姓送去光亮。

看到百姓們看到燈光開心的樣子,錢海軍的心中也是萬分欣慰。

還有許多錢海軍和特殊親人之間的故事,他卻不值一提,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卻得到這么多人的贊許和認可。

把平凡的事做到極致,是錢海軍對工作的負責,是他善良和認真,贏了所有的人的喜愛和尊重。

5月,是勞動者的節(jié)日,平凡又熱情的人組成了社會這個大家庭。

這個家庭中的每個人,對生活有迷茫,也充滿了希望,對工作有困頓也富于它極大的熱情。

我們都是平凡人中的一員,卻用善良溫暖著人生,用奔跑刷新著目標。

錢海軍點亮了許許多多人的生活,他成了越來越多青年人心中向前的模樣。

他是平民英雄,讓我們看到向上的力量!

時代楷模黃詩燕的事跡篇十

20__年高考成績出爐后,張桂梅有些不滿意。

盡管,這所免費女子高中,已連續(xù)10年高考綜合上線率100%,1800多名貧困女孩從這里走出大山、走進大學。

“今年華坪女高的高考成績‘兩頭’比較突出,600分以上的相對歷屆較多,但今年達到??瞥煽兊膶W生也多,達9人之多,往年就兩三個?!睆埞鹈氛f。

作為在云南待了大半輩子的東北人,張桂梅對待學生成績時的“苛刻”,一如她一生的倔強和堅韌。

1974年10月,張桂梅響應黨的號召,隨姐姐從東北來到云南,支援邊疆建設,此后的時間里,她把全部身心獻給了祖國西南邊陲貧困山區(qū)的教育事業(yè)。

1996年,張桂梅的丈夫因胃癌去世,不久后張桂梅放棄了大理優(yōu)越的工作環(huán)境,申請調到深度貧困山區(qū)華坪縣。她放棄進入全縣條件最好的華坪一中,選擇在全縣師資最弱、條件最差的民族中學任教,并承擔起4個畢業(yè)班的語文和政治課教學任務。

1997年4月,張桂梅被查出患有子宮肌瘤,需立即住院治療。但為了不耽誤初三畢業(yè)班的教學進度,她偷偷把檢驗結果藏起來,直到7月份把學生送進中考考場后,才住院接受手術。

得知張桂梅身患重病,縣婦聯(lián)主席和工委女工委主任同時看望了她。幾天后的縣婦代會上,全體代表為這個“外來的姑娘”捐款。有人借錢捐款、有人把給孩子買衣服的錢捐了、有人捐了自己回家的路費……縣領導說:“張老師,你放心,我們再窮也要把你的病治好?!?/p>

手捧著這山鄉(xiāng)的情義,張桂梅的淚水奪眶而出:“華坪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想為華坪做些事?!边@一堅持,就是20多年。從那時起,張桂梅的生命就和華坪、和教育扶貧連在了一起。

丈夫去世后,張桂梅沒有再組建家庭,沒有親生兒女,全身心投入教育和慈善事業(yè)。20__年,她一邊在民族中學當老師,一邊兼任“兒童之家”院長,成了眾多孤兒的“媽媽”。20__年,維持“兒童之家”的資金面臨短缺。為緩解窘境,張桂梅到華坪各部門籌措資金,“求人很丟人,但如果孩子們生活得不好,我這個義務院長更丟人?!?/p>

20__年至20__年的寒暑假,張桂梅在昆明為孩子們籌措到兩萬多元。對此她說,一切辛苦都值了。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40311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