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一面鏡子,它能夠反映出我們的優(yōu)點和不足,讓我們更好地成長。如何通過觀看電影和電視劇來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這里是一些總結的規(guī)范和標準,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幫助。
人教版二年級音樂教學設計篇一
1、會認14個生字,會寫9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筍芽兒對春光的向往和奮發(fā)向上的精神。
3、愛讀科學故事,能從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學重點。
難點識字寫字,能用自己的方法記下生字。朗讀課文,感受筍芽兒積極向上的精神。
教具準備字卡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認識“筍”,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嗎?
2、那么,知道什么是“筍芽兒”嗎?
3、老師把“筍芽兒”介紹給大家。(出示圖片)。
二、初讀課文。
1、在讀的過程中將不認識的生字畫出來,反復讀,注意讀音。
2、學習生字,說說哪些字你已經(jīng)認識,怎么認識的?你能用什么辦法記住剩下的字?
3、指名讀課文,正音。
4、班級交流識字辦法。
5、出示詞語:
筍芽兒呼喚揉眼睛漆黑轟隆隆扭動鉆出來嘮叨長辮子愛撫滋潤山岡上自豪。
指名讀--開火車讀--抽讀。
誰能用這些詞語說說句子?
三、學習生字:岡、世、界、轟、筍、芽、喊、呼、喚。
師指導生書空齊讀生字。
四、作業(yè):識記生字并能夠組詞。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
1、猜謎語導入課題。(注:通過有趣的猜謎游戲能夠更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課文興趣,從而達到高效課堂的目的。)。
2、板書課題“筍芽兒”,教師邊寫邊指導字的記憶方法。學生齊讀。
3、生齊讀課文,教師提示讀書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讀后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你知道了些什么?(注:通過學生自己讀課文,帶問題讀課文從中學會總結課文內(nèi)容,用自己的話簡單敘述故事情節(jié)或故事中出現(xiàn)人物,有助于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4、出示課文人物卡片,排列順序。
5、出示課件學習第一段課文內(nèi)容。
師生分角色朗讀。(體會“低聲、喚醒”和春雨的細和揉)。
課件出示被喚醒的筍芽兒,復習生字,學生齊讀。
6、出示課件學習第二段內(nèi)容。
師生分角色朗讀。(體會動作詞語“揉了揉、伸了伸、看看”和“撒嬌”)。
7、出示課件學習第三段內(nèi)容。
師生分角色朗讀。(體會雷公公是怎樣呼喚筍芽兒的?)教師提醒語氣,和春雨姑娘不一樣。(春雨姑娘:低聲呼喚。雷公公:粗重的嗓音)。
8、出示課件學習第四段內(nèi)容。
師:筍芽兒聽了春雨姑娘和雷公公的呼喚后怎么做的?
提示注意動作:扭動著身子,生齊讀課文內(nèi)容感受筍芽向上鉆的情景。
師提示:筍芽兒在向上鉆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困難,它是怎樣做的呢?
生分小組討論,回答討論結果……。
(注:通過分組討論的方法,能夠讓學生學會團隊合作的精神,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高效課堂的目的。)。
教師總結:可能會有。
(1)蟲子把筍芽的衣服咬破了,但筍芽兒仍_______。
(2)石頭把筍芽兒的頭頂痛了,但筍芽兒扔_______。
(3)樹根、草根把她纏疼了,但筍芽兒扔________。
學生齊讀感受筍芽破土而出的不容易。
教師提問:這些都體現(xiàn)了筍芽兒的什么精神呢?學生思考并作答。(勇敢、堅強、刻苦、很努力、不怕困難)。
9、出示課件學習第五段內(nèi)容。
學生齊讀,教師提示竹媽媽對筍芽兒的嘮叨是對筍芽的關愛,那同學們的媽媽是怎么嘮叨你們的呢?學生回答感受媽媽的嘮叨也是對自己的關心愛護。
教師板書“嘮叨”解釋詞語意思。
教師提示:筍芽兒在雷公公的呼喚和媽媽的關懷下努力向上生長。
10、出示課件學習第六段內(nèi)容。
教師在文字間出示美麗世界圖片,學生齊讀感受桃花笑紅了臉,柳樹搖著綠色的長辮子,小燕子嘰嘰喳喳地叫著……的美麗景象。
教師提示短文后面的省略號代表著什么?
學生思考回答。
教師出示春光圖片:蝴蝶、杏花、小草、小朋友放風箏……感受春光美好。
課件出示課文內(nèi)容:“筍芽兒看看這,看看那……”學生齊讀。
教師提示課文描寫這么美好的春天的句子是什么讓我們再讀讀:“啊!多么明亮,多么美麗的世界呀!桃花……嘰嘰喳喳地叫著……”學生齊讀。
教師出示課件填空:筍芽兒睜開眼睛一看,啊!多么(),多么()的世界呀?。ǎǎ?,()……學生齊讀并填空。
教師總結課文這樣描寫是寫筍芽兒鉆出地面后興奮的心情。
11、出示課件學習第七段內(nèi)容。
學生齊讀。重點讀最后一句:自豪地喊著:“我長大啦!”
教師出示長成竹子的圖片,讓學生感受竹子長大后的高大挺拔。
(注:通過利用分角色朗讀、精讀、按故事人物語氣反復讀的方法,讓學生感覺身臨其境,更好的發(fā)揮想象力,對理解課文有很大的幫助,能更好的感受春天的美好和筍芽兒成長過程中遇到困難不屈不撓奮發(fā)向上的精神,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二、總結全文。
學生思考回答,教師總結:堅強、勇敢、不輕易放棄、奮發(fā)向上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三、課后作業(yè)。
摘抄并背誦課文第六自然段描寫春天美好的句子。
人教版二年級音樂教學設計篇二
教學內(nèi)容:
1、認讀走與跑的節(jié)奏,并用編創(chuàng)節(jié)奏說一句話。
2、表演歌曲《其多列》。
教學目標:
1、通過《其多列》的演唱的、感受哈尼族兒歌的風格特點,體驗哈尼族兒童的生活情趣。
2、通過組織學生學習歌曲,教育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勞動。
3、知道音有長短,讀出走與跑的長短,練習隨歌聲和樂曲進行節(jié)拍,初步做到均勻、正確。
教學重點與難點:
1、引導學生充分感受哈尼族兒童的風格特點,體驗音樂的情緒,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認識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正確打出歌曲的節(jié)奏。
3、為歌曲創(chuàng)編舞蹈和歌詞。
教具準備:
課件、電子琴。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創(chuàng)設情境師以提問的形式開始本節(jié)課。
2、通過短片讓學生認識一下各個民族。
3、請同學們認真記各民族名稱,讓同學們比一比誰是我們今天的記憶之王。
二、新課教學。
1、師出示哈尼族樂器并向同學作介紹。
3、生用自己語言來描述歌曲內(nèi)容。
4、師再次放音樂并帶領學生隨音樂做律動。
5、節(jié)奏創(chuàng)編練習:師板書兩個八分音符和一個四分音符,作講解后,讓學生用跑來代替八分音符用走來代替四分音符,然后根據(jù)老師給出的'節(jié)奏進行兒歌節(jié)奏創(chuàng)編。接著將《其多列》的歌詞按節(jié)奏讀出來。
6、師播放兒歌《其多列》生小聲跟唱。
7、隨老師的范唱學習二、三段詞,如學生記不下詞,可用動作輔助(老師可教幾個動作,也可讓學生即興創(chuàng)作)。
8、學生隨音樂完整、整齊的演唱歌曲。(老師隨時糾正學生在演唱中出現(xiàn)中出現(xiàn)的不同——尤其是姿勢及演唱方法)。
三、課堂拓展。
9、熟練的唱下之后,可進行小組及個人的表演,鼓勵學生不僅可以與大家一起整齊的歌唱,還能勇敢自信地進行獨唱。
10、舞蹈創(chuàng)作表演,讓學生自己根據(jù)兒歌進行編舞并上臺表演,師評選出舞蹈小明星。
四、課堂小結:
小結教學內(nèi)容與學習情況。
人教版二年級音樂教學設計篇三
《假如》是一首兒童詩,借助“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和殘疾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關愛。它從獨特的兒童視角展開,富有深厚的情感積淀,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二、學生分析。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一位兒童都是一名詩人?!蔽覀儜斂吹?,兒童與詩歌有著緊密的血緣關系。作為教師,應當積極引導,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的快樂。
三、學習目標分析。
1.知識與能力目標:會認“良”等九個字,會認會寫“尋”等八個字,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
2.過程和方法目標:通過自主、小組合作和游戲等識字方法,提高學生的識字水平;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使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并且在讀中有所感悟和生成。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有關愛他人、關愛環(huán)境、關愛生活的美好愿望,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四、學習重點分析。
1.識字和寫字。
2.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從而對課文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五、學習難點分析:讀悟結合,理解文意。
六、課前準備。
(1)教具:課件、字卡、詞卡。(2)學具:紅色心形卡片。
七、學習過程。
(一)故事導情,激趣入題。
1.講故事,奠定情感基礎:
a.播放課件中《神筆馬良》的故事。
(“神筆”可謂神來之筆,它既能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又可貫穿全文始終,因此,上課伊始,我便用《神筆馬良》的故事導入新課,這既為口語交際和朗讀做準備,又奠定了學生的情感基石。)。
2.揭示課題,板書齊讀。
a.引語:小朋友的愿望都那么純真而美好,今天讓我們一同去看看另一位同學的愿望,她寫了一首小詩,名字叫《假如》。
b.板書課題,齊讀。
(順勢而引,將文本自然呈現(xiàn)與學生的學習過程中。)。
(二)初讀感知,趣味識字。
1.配樂范讀,激趣讀文。(在優(yōu)美的音樂中,將學生帶入文本,并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2.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小組合作,利用撲克牌識字。(在玩中識字,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4.全班交流,游戲識字:
a.七巧板游戲:如果大家能把這些生詞都讀準了,那么,這些卡片會變成有趣的圖形來。
(課件出示帶拼音的詞語:縮著身子遙遠尋食哭泣健康操場開火車讀與齊讀相結合。)。
學習“遙”時,引導學生背誦學過的諺語“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p>
學習“健康”時,引導學生想想,你在哪個地方見過“健康”這個詞?
學習“泣”時,鼓勵學生思考,你有什么識字好辦法,向大家推薦一下?
b.出示心形生字卡,指名讀與齊讀相結合。學生讀一個字,就在黑板上貼一個字,并有意識地貼成一個大心形。
(在游戲識字過程中,學生參與積極的情感,并且愛學樂學,認真投入其中。)。
5.引導發(fā)現(xiàn),指導書寫:
a.課件出示“良”“食”,引導觀察,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b.老師要寫這兩個字了,誰來提醒我,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
c.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d.學生練寫:如果你覺得哪個字寫得好,就在旁邊畫上一顆五角星。(這是學生自評的學習過程。)。
e.練習給“良”組詞。(用“善良”這個詞自然過渡到課文的朗讀。)。
(三)指導朗讀,讀中感悟。
1.指讀正音,并思考:善良的小作者用馬良的神筆給誰畫了什么?
2.指名回答,出示課件:
a.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窗前的小樹畫一個紅紅的太陽。
b.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樹上的小鳥畫許多好吃的谷粒。
c.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一定給不幸的朋友西西畫一雙好腿,還他一個健康的身體。
3.創(chuàng)設情境讀,練讀第一小節(jié):。
a.出示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冬天來了,寒冷的北風呼呼地吹著,一棵小樹孤零零地站在窗外,被風吹得搖搖擺擺,凍得瑟瑟發(fā)抖。小樹在寒冷的北風里,縮著身子,輕輕嘆息。
b.老師相信,現(xiàn)在,你一定有自己的感受,那么,就帶著這種體會和感受有感情地讀這幾個詞。(出示詞卡:在寒冷的北風里縮著身子輕輕嘆息)。
d.帶著你的獨特感受練讀第一小節(jié),老師相信,這次你一定能讀得更好。(學生自由練讀。)。
e.誰來展示讀給大家聽一聽?(展示讀)。
你認為他哪兒讀得好?(評讀)。
你能比他讀得還要好嗎?(激讀,賽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因此,在本環(huán)節(jié)設計中,我力求體現(xiàn)這一理念,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讀、展示讀、評讀、激讀、賽讀的方式,鼓勵學生讀出自己的獨特感受,這樣的讀書過程也是張揚學生個性、激發(fā)學生靈性的過程。)。
4.同桌合作讀,讀中感悟第二節(jié):
a.激勵引讀:小朋友把第一小節(jié)讀得這么好,相信你們也一定會把第二小節(jié)讀得很好。請同位之間互相幫助,互相檢查,練讀第二小節(jié)。
b.同位展示讀。(可引導同位每人讀一句。)。
c.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d.聯(lián)系生活,引發(fā)情感共鳴:當你餓了的時候,在家等媽媽,你當時的心情怎么樣?小鳥的心情和你一樣,它只能呆在家里,干什么?(引讀“苦苦等待,餓得哭泣”,讀出感情。)。
e.小作者想到了小鳥的可憐,就給樹上的小鳥畫了許多好吃的谷粒。鳥媽媽再也不用到……(師生合作,接讀課文。)。
f.指名讀第二小節(jié)。
(學生的體驗來自生活,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因素,來感悟文本,這樣,讀書時的表達真實有感染力。)。
5.小組合作讀,讀出對西西的祝福。
a.小組合作練讀第三小節(jié)。
b.小組展示讀。
d.讓我們帶著自己的感受,齊讀第三小節(jié),共同為西西祝福吧!
(合作探究是有效的學習方式,通過互相交流、互相啟發(fā),共同探究,學生不僅有所發(fā)現(xiàn),而且,合作精神、協(xié)作能力都有所提高。)。
6.合作練讀,感悟全文:
a.男女生合作讀:男生讀每小節(jié)的第一句話,女生讀每小節(jié)的第二句話,最后一小節(jié),男女齊讀。
b.師生合作讀:教師讀“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學生接讀。最后一小節(jié),師生齊讀。
c.讀完全文,你明白了什么?
(結合板書中的心形,在兩種方式的合作朗讀中,引導學生對文本的感悟更加深刻。)。
(四)情感拓展,練習寫話。
1.教師激情總結:小作者極其渴望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他沒有給自己畫好玩的玩具,好看的衣服,而是幫助了小樹,小鳥,還有不幸的朋友西西,幫助了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多么善良,多么有愛心的人??!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所寫的也都會實現(xiàn),那么,你最想寫什么呢?拿出你手中的神筆,模仿詩中的格式,把你的想法盡情地表達出來。
2.課件出示: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______。
3.學生在心形卡片中寫話。
4.在音樂聲中,學生展示讀,并把寫話內(nèi)容貼到墻壁上的“愛心家園”中。
5.播放《愛的奉獻》,升華情感。
(將朗讀與寫話相結合,讓感悟的情感及時留于筆端,在美妙的音樂中,學生對生活的美好愿望自然流淌,此時,學生的情感得以升華。)。
(五)課外延展,布置作業(yè)。
把你美好的愿望用手中的畫筆畫出來,并給這幅畫起個名字。
(這種作業(yè)設計,使學生帶著美好的愿望,帶著自己獨特的讀書體驗走出課堂,走向?qū)掗煹男撵`牧場。)。
人教版二年級音樂教學設計篇四
課標要求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目標第一課時:1、識字、積累詞語。2、指導寫字。3、朗讀課文。
內(nèi)容分析這是一篇擬人體的童話散文,在作者筆下有稚嫩的筍芽兒,有溫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門的雷公公,還有慈愛的竹媽媽。課文形象生動,采用春雨姑娘對筍芽兒的引發(fā)力,竹媽媽對筍芽兒的束縛力,以及筍芽兒自身奮發(fā)力交錯的形式,繪聲繪色地敘述了筍芽兒的成長過程。
學情分析學生通過前面一年多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具有一定的識字、閱讀能力,對于含義深刻的詞語的理解已經(jīng)掌握了一些方法,學生具有好奇,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對童話故事興趣濃厚。所以在教學這一課時,要重視學生的個人閱讀感受,在閱讀過程中注意引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第一課時:識字、練習朗讀。
第二課時:筍芽兒出土之前與竹媽媽的對話,出土以后與小草弟弟的對話,以及她自己的自白。
教學難點第一課時:識字、積累詞語。
第二課時:讀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語氣,并從中體會到筍芽兒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的關心和愛護,學習筍芽兒奮發(fā)向上的精神。
學生課前需要做的準備工作生字卡片。
課前積累:春天的詩句:《春曉》《春日》《春夜喜雨》。
教學策略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突破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倡導自主嘗試,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在個體感悟的基礎上,實現(xiàn)優(yōu)質(zhì)資源的共享。創(chuàng)設情境,開展多層次、多視角的讀。
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國家的國寶是什么?(生答)大熊貓最愛吃什么?(生答)竹子長大了叫竹子,可它小時候不叫竹子,你知道它叫什么嗎?(生答)出示筍芽兒圖:這就是筍芽兒。出示竹子圖:這就是竹子。小筍芽是怎樣長成一株健壯的竹子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筍芽兒》一課。
看多媒體展示的圖片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提醒學生“筍芽兒”的讀法,學生練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把拼音注在生字的上面。
三、檢查自學生字。
1、同偏旁識記生字。2、生活識字漆黑轟隆隆自豪用自豪說話3、動作識記,揉一揉,扭動、向上鉆。4、多音字“和”、“撒”5、交流好的短語。
四、鞏固識字。
1.出示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詞,小組認讀,全班擴詞練習。
2.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流利,讀后小組說一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五、指導寫字。
指導寫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寫得太大。“喚”是新認識的字,可以重點指導,右邊第六筆“撇”,要上下貫通。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聽寫生詞:山岡世界轟隆筍芽呼喊呼喚。2指名開火車讀課文,想筍芽兒是怎樣長大的?
二、朗讀感悟,啟迪思考。.。
1、觀察插圖,激發(fā)興趣。
從圖中認識筍芽兒是什么樣兒的。筍芽是怎樣長大的?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相機板書。
3感情朗讀,角色表演。
學習第一段。
1)輕聲自由讀第一、二小節(jié)。想春雨姑娘是怎樣幫助筍芽?
2)分角色朗讀。
說說三個角色各要讀出什么樣的語氣?“撒嬌”、“央求”各是什么意思?
3)指導朗讀。(練讀、朗讀)。
學習第二段。
3)還有誰來幫助筍芽兒(竹媽媽)。
師當解說生做竹媽媽讀竹媽媽的話說說三個角色各要讀出什么樣的語氣?
“嘮叨”是什么意思?平時,媽媽總愛嘮叨說:“______?!崩蠋熆倗Z叨說。
四、總結全文,揭示意義。你喜歡筍芽兒嗎?為什么?從它的成長過程你體會到了什么?啟發(fā)學生由竹子的成長聯(lián)想到自己的成長:你們在成長過程中得到了哪些關心和愛護呢?寫成一篇小練筆?!薄W生練讀課題。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把拼音注在生字的上面。
開火車讀課文,糾正字音。
把生字讀給同桌聽,同桌檢查字音。
討論交流識字方法,全班交流。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1)、輕聲自由讀第三、四小節(jié)。
筍芽怎樣長大的?(雷公公呼喚)。
2)、同桌一人一段讀(雷公公粗重的急促、稍大)(筍芽可加上動作讀:扭動、鉆)。
激發(fā)學生了解筍芽生長過程的愿望。
教學目標達標檢測。
1.筍芽兒的生長過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她的生長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幫助。
2.筍芽兒由“瑟縮著身子”到“____”可看出筍芽兒____的精神。
個性化教學說一說,寫一寫。
筍芽兒終于鉆出了地面。
桃花紅著臉對筍芽兒說:“------------?!?/p>
小柳樹搖著辮子說:“------------?!?/p>
小燕子嘰嘰喳喳的叫著:“------------。
板書設計3筍芽兒。
春雨雷公公筍芽兒。
撒嬌扭動鉆我不怕我要趕快長大自豪。
教學反思。
為了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兩個方面。
一、注重學生的朗讀能力培養(yǎng),并努力做到評價準確到位。
培養(yǎng)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一直是新課改所提倡的。在本課教學過程中,我仍然采用配樂朗讀、自由讀、齊讀,默讀、范讀,分角色朗讀課文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如:為了讓學生領會課文中各種“人物”的感情和心理變化過程。課前讓學生聽課文配樂朗讀錄音,讓學生熟悉課文,并在富有感情色彩的課文朗讀聲中對課文出現(xiàn)的各種人物(春雨姑姑、筍芽兒、竹媽媽、雷公公、小草弟弟)在情感上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和把握。同時,在學生朗讀過程中,我及時激勵,且努力做到評價語言到位,具有針對性。如:“讀的很有感情,讀出了可愛的語氣,讀的很認真,聲音很輕柔,讀出了雷公公的氣勢……”。這些話語有利的激發(fā)了學生積極朗讀的愿望。
二、有效借助電教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啟迪學生的情感。
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我采用電教手段,讓學生觀看錄像,投影片,并運用所學的觀察方法,欣賞細雨蒙蒙,春雷轟轟,萬物復蘇的春景,觀察筍芽兒破土而出,最后長成蒼翠青竹的生動景象。使學生在了解筍芽兒的生長過程中,訓練了觀察能力,受到美的教育。在學文的過程中,體會和理解筍芽兒奮發(fā)進取的精神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通過電教媒體的直觀、形象的畫面,配以優(yōu)美的課件音樂,學生在筍芽兒前后的語言變化過程中,體會筍芽兒積極向上、努力進取的愿望。例如:“瑟縮著身子”與“一個勁兒地往上鉆”,“央求”與“自豪”,“不住嘴地說”與“急得大叫”等。
總的來說,在教學過程中,本節(jié)課力求落實新課程標準的理念,著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但也存在一些不盡之處,有待改進。
《筍芽兒》這篇童話散文采用擬人化的寫法繪聲繪色地描寫了筍芽兒成長的過程。文章語言精美,角色鮮明,富有童趣。稚嫩的筍芽兒,溫柔的春雨姑娘,大嗓門的雷公公和慈愛的竹媽媽,在作者的妙筆下活靈活現(xiàn)。由于孩子們對筍芽兒的知識了解不多,課前我搜集一些相關的音像和圖片資料,以彌補學習資源的不足。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時,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境激趣,使學生學習融入到情景之中,激發(fā)了學習興趣。
教學中我創(chuàng)設情境,以讀帶問,以情促思,利用情景表演,讓學生都來當小筍芽,體會他的語言,動作,表情等等,從而體會到課文所描寫的春景,事實證明,用這種辦法可以達到很好的學習效果,尤其是在本課中,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學習起來事半功倍?!墩Z文課程標準》對低年級的識字要求是:“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北竟?jié)課識字方式多樣化,注重識字方法的指導,還利用游戲識字,增強了識字興趣。
閱讀課文能以學定教,順學而導。閱讀形式多樣化,以讀為本,把讀貫穿教學全過程。教學中的自由讀、指名讀、表演讀等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讀書氛圍,調(diào)動了每一個學生的讀書積極性。
人教版二年級音樂教學設計篇五
設計理念:
這課解決問題是二年級下冊的第一單元第二課時的內(nèi)容,讓學生根據(jù)數(shù)學信息解決數(shù)學問題。但這是課解決問題與以前學的解決問題不同之處是,學生要根據(jù)三個信息,來解決一個問題,而以前都是兩個信息來解決一個問題。能根據(jù)解題思路,列出分步算式和綜合算式,并理解分步算式與綜合的算式的同異處,所以會列式解決問題不是本課的重點,重點是能理解題的意思,找到解題思路是本課的重點,并能根據(jù)算式說清解題方法。本課還出現(xiàn)了小括號,當要改變運算順序時,就必須要用到小括號,讓學生理解小括號的運用,能計算有小括號的算式的運算順序是本課要解決的內(nèi)容,并讓學生感悟到要用到小括號的必須性。根據(jù)以上理念,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結合現(xiàn)實生活的具體情境,使學生初步理解數(shù)學問題的基本含義,學會用兩步計算的方法解決問題。知道小括號的作用。
2、學習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初步培養(yǎng)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師:圣誕節(jié)到了,小朋友們要慶祝這個節(jié)日。(出示主題圖)瞧,小朋友紛紛到面包店去買面包來過節(jié)。在這幅圖中,你能找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呢?(書中呈現(xiàn)了三條信息:我一共做了54個面包,我們買了22個面包,我們買了8個面包。)。
2、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把三條信息稍做修改一一在黑板上用紙條展示出來:面包師傅一共做了54個面包,一隊買了22個面包,二隊買了8個面包。
3、師:根據(jù)這三條信息,你能提出一個怎樣的數(shù)學問題呢?
學生可能會根據(jù)兩條信息提一個問題,也可能會根據(jù)三條信息提一個數(shù)學,只要與解決最終問題有關的數(shù)學問題都一一呈現(xiàn)出來。(板書:還剩多少個?)。
師:我們一起把三條信息和一個問題連起來讀一遍。
二、探究新知,找到解決策略。
(一)學生自主探究新知。
1、師:“還剩多少個?”這個問題,你能解決嗎?請小朋友把你解題方法在練習本上寫一寫。寫好后,在四人小組里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2、學生自主探究解題,思路。
(二)展示解題策略多樣化。
1、師問:誰愿把你的方法來給我們展示一個?
預設有以下幾種方法,板書如下:
(1)54-22=32(個)(2)54-8=46(個)(3)8+22=30(個)。
32-8=24(個)46-22=24(個)54-30=24(個)。
(4)54-22-8=24(個)(5)54-8-22=24(個)。
2、師:小朋友真棒!想出了這么多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那誰來說說第一個方法你是怎樣想的?第一個算式,你想解決的是什么問題?(根據(jù)回答,板書:被一隊買走22個后,還剩多少個面包?)。
問:第二步解決的是什么問題?(板書:被兩個隊買走后,還剩下多少個?)。
師再問:是這樣想的小朋友請舉手,算式都是這樣的嗎?(列出第4種算式的小朋友可能會舉手說“我的算式和他不一樣?!保┳屇莻€學生說一說他的解決思路。(再叫幾個也是列出(4)號算式的學生說一說他們的解題思路,先解決什么問題,再解決什么問題)。
比較(1)和(4)和算式,說一說什么一樣?什么不一樣?(然后發(fā)現(xiàn)其實質(zhì)解題方法是一樣的,只是寫法上不一樣而已)。
師小結:他們的方法是先解決被一隊買走22個后,還剩下幾個?再解決被兩隊買走后,還剩下幾個?這樣的想法可以寫出兩種算式,我們把這樣的算式【指(1)號算式】稱為分步計算,把這樣的算式【指(4)號算式】稱為綜合算式。寫法不一樣,但是他們的解題方法是一樣的。(邊說邊板書大括號)。
師:這個綜合算式應該怎樣計算呢?誰來說一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說--齊說)。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先解決:被二隊買走8個后,還剩下幾個?再解決:被兩個隊買走后,還剩下幾個?)。
師小結:這樣想可以嗎?也可以。原來面包店有54個面包,先算被一隊買走了后還剩下幾個面包,也可以先算被二隊買走后還剩下幾個面包,最后都是解決被兩個隊買走后還剩下的面包。
說綜合算式的計算方法:我們一起來說一下這個綜合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重點理解(3)算式的解題思路。
師:這個算式誰來說一下,先解決的是什么問題,再解決什么問題?
(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先解決:兩隊一共買了多少個面包?再解決:被兩隊買走后,還剩下幾個面包?)。
師:這個方法與我們剛才的兩種方法都不同,他先解決的是兩隊一共買了多少個面包,再用總共的面包減去被買走的面包。這樣的方法可以嗎?(學生通過思索發(fā)現(xiàn)這樣的方法也能解決這個問題)。
(三)認識小括號運算規(guī)則。
1、認識小括號。
師:前面兩種方法,都是即有分步計算的算式,也有綜合性的算式,那這兩個算式能列成一個綜合算式嗎?請小朋友在自己的作業(yè)本上試一試,列出綜合算式后再算一算。
反饋:
可能會出現(xiàn)這些情況,板書:54-22+854-(22+8)。
師:小朋友想出這樣兩種算式,小朋友,你認為哪個算式對呢?在四人小組里討論一下,并說一說為什么?如果你認為不對,也說一說理由。
反饋:把剛才在小組討論的結果跟大家說一說。(經(jīng)過討論學生會發(fā)現(xiàn)第一個算式看起來對,可是一計算就有問題了,結果與原先的答案不一致,說明這樣的算式是不可行的,然后再來討論第二個算式小括號的作用。)。
(讓學生大膽猜測小括號的作用。)。
當學生猜對時,師:小朋友真聰明,加上小括號后,要先算小括號里面,再算小括號外面的部分。
師:那我們來看一下,第一個算式,沒有小括號,要先算什么?有了小括號要先算什么?
3、專項練習小括號運算規(guī)則。
要求:說一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再計算下面各題。
23-15+623-(15+6)。
43-12-743-(12-7)。
要求:你能給它加上小括號嗎?可以怎樣加,說一說加上小括號后先算什么。
48-23-9。
三、鞏固練習。
(一)嘗試練習。
出示書中練習一中第2小題。
1、找到數(shù)學信息和數(shù)學問題。
問:你能找到它的數(shù)學信息和數(shù)學問題嗎?
2、怎樣解決這個問題?自己做一做。
3、反饋:說一說解題思路,先解決什么問題,再解決什么問題。
4、運用小括號在解題中的作用。
學生運用小括號列出綜合算式,并說一說計算順序。
(二)專項練習,選擇題。
1、出示圖。
四個答案選擇:a、58-6-7=45(只)b、58-6=52(只)c、7-6=1。
52-7=48(只)58-1=57(只)。
可以選擇哪個答案,說一說為什么?
a、98-24+13=87(頁)b、24+13=37(頁)c、98-24-13=61(頁)。
98-37=61(頁)。
選擇哪個答案正確說一說為什么?
第一個答案不正確,怎樣改讓它變正確。
(三)綜合練習。
出示多個信息,請自主選擇三個數(shù)學信息,然后提出數(shù)學問題。
以動物世界的運動會圖,以這個為情境載體:
小兔說:“我們小兔隊總共有34名運動員來參加運動會?!?/p>
其中一只小兔說:“有12名小兔隊員去參加拔河比賽了?!?/p>
又一只灰兔說:“有9名小兔運動員去參加跑遠比賽了?!?/p>
一只小松鼠說:“我們隊原來有24名運動員,走了8名?!?/p>
一只小鳥說:“看,又來了15只小松鼠。”
要求:請你根據(jù)以上的信息,叢中選擇三個數(shù)學信息,然后提一個數(shù)學問題,并列式計算。
四、總結。
板書設計:解決問題。
還剩下幾個?
(1)54-22=32(個)(2)54-8=46(個)(3)8+22=30(個)。
32-8=24(個)46-22=24(個)54-30=24(個)。
(4)54-22-8=24(個)(5)54-8-22=24(個)54-(8+22)=24(個)。
先解決:被一隊買走了22個后。
還剩下幾個?
再解決:被兩隊買走后,
還剩下幾個?
先解決:被二隊買走了8個后。
還剩下幾個?
再解決:被兩隊買走后,
還剩下幾個?
先解決:兩隊一共買走了多少個?
再解決:被兩隊買走后,
還剩下幾個?
人教版二年級音樂教學設計篇六
教學目標一:通過歌曲的唱游活動,培養(yǎng)學生互相合作、協(xié)同表演的能力;通過唱和動兩者的有機結合,培養(yǎng)學生音樂和動作的協(xié)調(diào)能力、表現(xiàn)能力。
教學目標二:通過歌曲的學唱,復習鞏固“mi、sol、la”三音的手號和音準。
教學目標三:通過歌曲的唱游活動,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身體。
學情分析。
是一首活力十足的唱游歌曲。春天正是二年級學生活潑好動的時節(jié),本首歌寓音樂教學于游戲中,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游戲,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還鍛煉了身體。讓學生從游戲中學會歌唱,在歌唱中玩得愉快。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歌曲的學唱和鞏固“mi、sol、la”三音。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互相合作、協(xié)同表演的能力。
教學準備與地點。
教學準備:錄音放映機、毽子、獎品等。
教學地點:
體育場。
教學過程。
一、音樂導入。
1、聽音樂《踢毽子》進入體育場。
2、老師:同學們,你們聽到這首音樂,會想到什么游戲?
同學們:踢毽子。
3、老師:同學們真聰明,那我們就學唱歌曲《踢毽子》,并進行踢毽子比賽。
二、教學分析。
1、賞與介紹毽子。請學生帶個毽子進體育場,是自己做的,師生互相欣賞。詢問學生是否喜歡踢毽子,并介紹毽子的構造和來歷。
2、踢毽子。在歌曲《踢毽子》的背景音樂聲中進行一場踢毽子游戲,看誰的毽子飛得高,誰踢的個數(shù)多,誰踢的花樣新。
3、唱歌曲。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歌曲《踢毽子》。
(1)、聽錄音范唱。音樂完后,老師問: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情緒來演唱?學生:應該用歡快、喜悅的情緒唱。
(2)、讀歌詞,師讀上句,生讀下句。
(3)、跟錄音學唱,用聽唱法學習歌曲,讓學生能聽出一二小節(jié)是由“mi、sol、la”三音組成的,請學生打手號跟音樂唱一唱。
(4)、全班分三組,進行對接唱游比賽(邊唱邊踢毽子),看那一組做得好。
4、進行踢毽子比賽和歌唱比賽。
(1)、踢毽子比賽。歌曲聲中進行踢毽子比賽:兩人一組,一人踢毽子,一人當裁判為其數(shù)個數(shù),時間以歌曲的長短為限。最后老師當裁判長,看看誰能登上“班級踢毽子比賽”冠軍的寶座。
(2)、歌唱比賽。以今天所學的歌曲《踢毽子》為比賽曲目,看誰唱的好,決出冠軍。
5、結束。
最后,老師把學生排成廣播操隊列,播放音樂,讓學生邊唱歌邊踢毽子,在音樂中結束這一節(jié)課。
三、小結。
這節(jié)課中,我們不僅學會了唱《踢毽子》,還學會了踢毽子,不僅增強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還鍛煉了學生的身體。通過唱和動兩者的有機結合,培養(yǎng)學生音樂和動作的協(xié)調(diào)能力、表現(xiàn)能力。
人教版二年級音樂教學設計篇七
“拔苗助長”、“守株待兔”都是古人做的蠢事,但這樣的事今天仍然存在。違反規(guī)律,急于求成,這在我們的家庭教育中不是普遍存在著嗎?不努力做事,心存僥幸,這樣的人在我們的生活中不也普遍存在著嗎?因此本文仍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我們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不妨結合現(xiàn)實生活進行感悟。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小朋友,大家以前都聽過很多成語故事,今天我們就來再看兩個有趣的成語故事。
二、識字寫字。
1.識字指導。
(1)帶詞識字。在默讀時畫出生字和生字所帶的詞語,反復讀幾遍,然后可多組幾個新的詞語鞏固對字音與字義的認識。要提醒學生注意,本課要認的生字中,“喘、守、撞、樁、鋤”都是翹舌音,“竄、此”是平舌音。
(2)動作模擬識字。如,“喘”,作“喘氣”狀。
(3)結合生活經(jīng)驗識字。如,“撞”,下課了猛跑就容易“撞傷”人。
(4)熟字加偏旁識字。如,“樁、竄、鋤”。但要注意“竄”跟“串()”、“鋤()”跟“助()”讀音的區(qū)別。
2.寫字指導。
(1)寫正確。
“丟”字是上下結構的字,中間的豎不能與下邊的撇折合寫成一筆?!敖埂鄙系摹蚌浚ǎ弊质撬臋M,不能少寫一橫?!八恪弊种虚g是“目”,不是“日”,可以這樣提醒學生,計算要用眼睛。“費”字上面的“弗”要先寫“弓”字,再寫撇、豎。“望”字上面的“”是“亡”字的變形寫法,豎折改為豎提,右邊沒有點。
(2)寫美觀。
“守”字的寶蓋應大一點,下面“寸”字的橫不宜超出寶蓋的兩邊。而“丟、算”二字下面的橫卻要寫長,以突出主筆?!百M”字上邊的“弗”應盡量寫扁,給下邊的“貝”字留下空當。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二、朗讀感悟。
1.要繼續(xù)練習默讀課文,在默讀中感知課文內(nèi)容,并感悟一些詞句的意思。兩則寓言的教學都可以先讓學生默讀,然后引導學生按順序說說課文大意,以檢查默讀的效果。
2.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悟詞句和寓意。
(1)學習《拔苗助長》。第一自然段要把那個人巴望禾苗長高的焦急心理讀出來。在讀中可通過換詞比較法感悟“巴望”一詞,表現(xiàn)那個人非常盼望,非常急切的心情。對“焦急、轉(zhuǎn)來轉(zhuǎn)去、自言自語”等詞語,可聯(lián)系“巴望”一詞,在一邊讀一邊做動作中感悟。
第二自然段里的“終于”一詞,說明那個人想辦法想了很長時間?!耙豢靡豢猛呃锇危瑥闹形缫恢钡教柭渖?,弄得筋疲力盡。”說明那個人拔苗花了不少時間,人累得一點力氣也沒有了。朗讀這一段時要重點讀出“終于”與“筋疲力盡”的感覺。
讀第三自然段時,要把那個人又累又高興的樣子讀出來。
讀第四自然段,要讀出結果的意外,也可適當帶有嘲諷的語氣。
之后,教師要啟發(fā)學生思考討論:那個人為什么費了那么多力氣,但結果禾苗全都枯死了呢?(因為他不懂得禾苗生長靠自己力量的規(guī)律。他做事太急于求成了。)教師可在歸納學生認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悟出寓意。
(2)學習《守株待兔》。讀第一自然段,感知兔子撞死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要重點理解“竄”的意思。可通過“忽然”一詞表現(xiàn)出事情的意外。有條件的可通過演示兔子“竄”出來的動畫課件幫助學生理解。
讀第二自然段要揣摩那個種田人“白撿”到野兔后“樂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撿到野兔的心理,悟出他“不勞而獲,心存僥幸”的錯誤。
讀第三自然段可帶點嘲笑的口吻。對課后“泡泡”里的問題:“我想對種田的人說……”可用角色表演法落實。讓學生在表演中勸說種田人,在表演中自悟寓意,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積累運用。
1.建議在感悟的基礎上,積累寓言、拔苗助長、巴望、焦急、自言自語、筋疲力盡、喘氣、一大截、白費、守株待兔、樂滋滋、鋤頭、撞死、樹樁、從此等詞語。
2.課后“讀讀想想”的練習,是讓學生感悟句子表達的具體性與準確性。
三個句子去掉帶點的詞語后,意思和原來的句子不大一樣了。第一個句子去掉“好像”一詞后,就是肯定禾苗沒有長高的意思了,而原句表達的意思是說禾苗實際是在長的,只是由于長得慢,那個人感覺不到禾苗在長。第二個句子去掉“焦急地”以后,那個人在田邊怎樣地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就不具體了。就不能表達出他非常急切的心情。第三個句子里的“整天”是說種田人一天到晚地等著,可見他十分愚蠢。去掉這個詞后,種田人什么時間從在樹樁旁等著就不清楚了。
3.讓學生說說在學習上和生活中是否見到過類似“拔苗助長、守株待兔”這樣的事。
四、實踐活動。
1.課前課后,學生可以閱讀一些中國古代寓言,如,《自相矛盾》《鄭人買履》《南郭吹竽》。可以召天一次寓言故事會。
2.課后把這兩則寓言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教學反思。
語文教育要重視精神的熏陶感染。但熏陶感染不是強行灌輸,而是要喚醒、激勵和鼓舞學生去自信的學、自主的學、自覺的學。情要自己在讀中感,理要自己在讀中悟,法要自己在讀中明。作者的語言以及語言要傳遞的內(nèi)容,自會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積累和情感體驗。在學生與文本的對話過程中,學生通過讀書,與作者相逢于案前燈下,視通萬里,思接千載,對作者的認識、思想、情感、追求、人格、志趣、品位等,或認同,或發(fā)問,或共鳴,或陶醉,這都是生命與生命之間的平等交流。
人教版二年級音樂教學設計篇八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85--87頁。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并認識質(zhì)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通過操作、觀察,使學生知道如何使用秤,培養(yǎng)操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繼續(xù)培養(yǎng)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鼓勵個性化的學習意識。
3、關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息息相關,架設數(shù)學與生活的橋梁。
教學重點、難點: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觀念,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質(zhì)量的能力。
教學準備:
1、學生每組彈簧秤1臺,重1克物體若干,每個小組兩包鹽、1枚1角(新版)硬幣。
2、教師使用各種常見秤,天平1架,1角硬幣1個,實物若干。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看一看。
觀察兩瓶飲料,哪瓶重一些?
2、掂一掂。
觀察兩件物品哪個重一些,哪個輕一些呢?
生體驗說感受。
3、稱一稱。
秤就是用來稱出物體的重量的工具。
二、聯(lián)系實際,導出課題。
在日常生活中你都在哪里見到過什么樣的秤呢?
那么你們知道我們表示物體有多重是用什么做單位的嗎?
斤和公斤是我國比較常用的表示物體有多重的單位,可在國際上通常是用克和千克作為單位來表示物體的重量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重量單位:克和千克。(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操作感悟。
1、認識“克”
出示一枚一角的硬幣(新版),請同學們用手掂一掂。
簡介天平的用法。
師生合作稱量。
舉例:你能說出大約重1克的其他物品嗎?
2、認識千克。
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一袋的食鹽,掂量一下它有多重?
一袋鹽重500克,那兩袋加起來呢?
請同桌把兩袋鹽都放在老師為大家準備好的方便袋中,閉上眼輪流掂一掂這1000克重的鹽。
今天老師就為大家準備還了彈簧秤來稱這食鹽,誰知道彈簧秤的用法?
生介紹用法。
同桌合作稱量。
生匯報:兩袋食鹽的重量是1千克。(板書)。
總結出1000克等于1千克。
生掂一掂1千克左右的物體,相機檢驗。
三、看書質(zhì)疑。
下面請同學們把數(shù)學書翻開,認真閱讀85~86頁,看看有沒有不懂的地方。
同學們不但認識了各種各樣的秤,還學會了稱量物體的方法,下面我們就請兩名同學到前面來合作稱一稱剛才我們要比較的那袋大米和黃豆的重量。
四、鞏固練習,內(nèi)化新知。
1、讀出水果的重量。
2、寫出體重。
3、寫信。
五、小結。
今天我們通過看一看、猜一猜、做一做等方法認識了質(zhì)量單位克和千克,而且解決了很多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誰愿意說一說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今后我們要把學到的知識應用于生活中,解決生活中更多的實際問題。
人教版二年級音樂教學設計篇九
時間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要是學會了看鐘表的方法,我們就能更準確地掌握時間,合理安排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
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時間單位--時、分、秒。
二、簡單認識時、分、秒。
出示一個鐘面。
1.問:這是什么?(鐘)。
2.它有什么用呢?(能告訴我們時間)。
對!鐘表的作用是可以告訴我們時間。
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學習時間的有關知識。
(一).認識鐘面。
1.老師出示鐘面并引導學生觀察鐘面,先看一看,數(shù)一數(shù)。
回答問題:
(1)鐘面上一共有()個大格。
(2)每個大格分成()個小格。
(3)鐘面上一共有()個小格。
(分針走1小格就是1分鐘。分針走1大格就是5分鐘。如果是5大格呢?9大格呢?分針走一圈呢?如果是兩大格兩小格呢?)。
1.認識時、分、秒關系(進率)。
演示:分針走一小格是1分,時針走一大格是1時。
問:分針走一圈是幾格,即幾分?(60小格,60分)。
時針走幾格,即幾時?(1大格,1時)。
2.認識鐘表上的時間。
首先,把鐘面時針指在4上,分針指在12,問學生時間是多少?
然后,把鐘面時針指在2和3中間,分針指在6,問學生時間是多少?(看講義例1)讓學生試讀出。同時貼出后兩個鐘面。請兩位學生同時上前寫出。
看整數(shù)點小結小結:
現(xiàn)在分針都指著什么?再看時針,1時是時針指著幾,4時、6時、9時呢?也就是(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數(shù)幾,就是幾時)。
看幾時幾分小結分析:
現(xiàn)在鐘面上的時刻是2時又幾分呢?我們就要再看分針,分針從12走了幾個小格就是幾分。像現(xiàn)在,分針從12走到6是幾個小格?就是30分,這時鐘面上的時刻就是2時30分。(先看時針剛走過幾就是幾;再看分針,從12起走了幾個小格就是幾分幾秒。)。
貼出另外兩個鐘面,學生討論回答,(練習1)。
(二)提升練習。
例1.填上合適的時間單位。
(1)一節(jié)數(shù)學課上了40()。
(2)小紅上午在校時間為4()。
(3)小芳跳繩用了15()。
(4)課間休息了10()。
(5)晚間新聞聯(lián)播時間大約是30()。
例2.時、分、秒的換算。
1分=()秒。
300分=()分。
1分20秒=()秒。
2時12分=()分。
5分10秒=()秒。
(引導學生掌握時、分、秒之間的進率,例題依照1分=60秒;1時=60分;1時=3600秒)。
例3.比較大小。
3時()180分。
80秒()2分。
8分10秒()500秒。
400分()5時10分。
(和例2一樣,依據(jù)時、分、秒的換算進率)。
(三)“做一做”
分析:題中告訴我們奶奶今天早上6:30到的,比昨天提前了10分鐘,說明昨天比今天遲10分鐘。則:昨天的時間為今天的時間加上10分鐘。
解題過程:6時30分+10分=6時40分;
答:她昨天6時40分去鍛煉身體的。
例6.小高參加100米游泳比賽,前50米用時1分10秒,后50米用時110米。問:
(1)小高前50米和后50米哪段游的快?
(2)小高這100米一共用時多少秒?
分析:此題運用了分和秒的換算,看到這類型題,我們要想辦法換成全部是分或全部是秒。1分=60秒,所以前50米用時1分10秒,實際上就是70秒。然后再將70秒和110秒比較久可以了。
解題過程:
(1)1分10秒=70秒。
因為110秒大于70秒。
所以小高后50米游的快。
(2)由題(1)知道前50米用了70秒。
所以:70秒+110秒=180秒。
答:小高這100米共用了180秒。
學以致用:。
1.玩具廠的王師傅1小時可以做8個玩具,他從8時到11時共可以做幾個玩具?
分析:掌握這道題關鍵在8時到11時,共是幾個小時?
解題過程:8時到11時共是3個小時。
已知每個小時做8個玩具,則3個小時共做:
8×3=24(個)。
答:他從8時到11時共可以做幾個玩具?
2.小李參加200米跑步比賽,前100米用時150秒,后100米用時1分50秒,請問:
(1)小李前100米和后100米哪段跑得快?
(2)小李這200米一共用時多少秒?
(我們大家會發(fā)現(xiàn)這個題和例6大同小異,會用到分和秒的換算,我們要知道分和秒的進率。1分=60秒,所以后100米用時1分50秒,實際上就是110秒。然后再將150秒和110秒比較就可以了。
解題過程:(1)1分50秒=110秒。
因為150秒大于110秒。
所以小李前100米跑的快。
(2)由題(1)知道后100米用了110秒。
所以:150秒+110秒=260秒。
答:小李這200米共用了260秒。
解答此類型題,審題要仔細。注意觀察題中的分、秒、時。
挑戰(zhàn)極限:把下面用錯的時間單位圈出來,并改正:
卡莉婭早上7:00起床,用了3小時把衣服穿好,洗臉刷牙用了3秒鐘,,拿起媽媽準備好的一杯牛奶,只用了15分鐘就喝完了,然后她迅速背上書包,坐電梯從8樓到1樓用了30分鐘,到樓下坐公交車,正好在7:50到達學校。
(引導學生讀題,掌握時、分、秒的概念)。
分析:3小時穿衣服。
洗臉刷牙用了3秒鐘。
喝牛奶15分鐘。
坐電梯從8樓到1樓用了30分鐘。
(如何改:學生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
四、談收獲。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問學生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嗎?
人教版二年級音樂教學設計篇十
1.知識與能力:能熟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小烏龜飛上天》。
2.過程與方法:在聽聽、說說、唱唱、玩玩的過程中引教學生感知、理解歌詞內(nèi)容感受歌灰諧的情趣。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激發(fā)學生積極地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
教學重點。
學生能感知、理解歌詞內(nèi)容感受歌曲灰諧的情趣。
教學難點。
學生能感受體驗歌曲愉快的情緒是重點,唱好歌中的附點音符和休止符號是難點。
教具學具準備。
課本、多媒體、電子琴。
教學過程。
師生問好!
課前熱身律動。
導入新課。
新課教學。
一、分段欣賞歌曲。
(一)欣賞第一段歌詞。
1.師:這個故事講的是小烏龜在小河邊玩得很開心!可是有一天他仰著腦袋掉眼淚,哭得好傷心啊!你們想知道它為什么哭嗎?一起來聽聽吧?。ㄐ蕾p歌曲第一段)。
2.生聽完闡述故事情節(jié)。再次欣賞第一段。
(二)欣賞第二段歌詞。
師:原來小烏龜是想天上飛呢!可是它沒有翅膀怎么辦呢?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欣賞歌曲第二段)。
學生自由說說想出的辦法。誰看見小烏龜哭了?它是怎樣幫助小烏龜?shù)?呢?
再次欣賞第二段(結合圖片幫助學生理解歌詞)。
原來小烏龜是這樣飛上天的呀,我們也來學學。引教學生用動作表演聽音樂和同伴一起表演第二段歌曲。
(三)欣賞第三段歌詞。
師:小烏龜在大雁的幫助下,終于飛上了天,心里真是太高興了啊!沒想到這時卻發(fā)生了意外的事情......發(fā)生了什么意外呢?(欣賞歌曲第三段)。
小烏龜怎么會掉下水呢?它在唱什么?它為什么要唱歌?(再次欣賞一遍)。
二、完整欣賞歌曲。
完整欣賞《小烏龜飛上天》,出示課題。
三、學唱歌曲。
1.師有節(jié)奏的帶讀歌詞。
2.師范唱歌曲第一段。
3.學生用“l(fā)u”音模唱歌曲。
4.師唱旋律,生加歌詞自學歌唱歌曲第一段。
5.師生接龍唱(師領生齊,再交換)加以指導,唱準歌曲。
6.生自學跟唱第二三段歌詞。
7.完整歌唱歌曲。
四、歌表演。
1.為歌曲加表演動作進行練習。
2.學生跟唱歌曲進行表演。
提供胸飾:小烏龜、大雁姐姐、大雁妹妹讓學生自選胸飾聽歌曲進行表演,根據(jù)學生表演情況交換角色再次進行表演。
人教版二年級音樂教學設計篇十一
教學目標:
根據(jù)二年級學生特點和教材特色,本著“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激發(fā)學習興趣”這一宗旨,確定本課時的教學目標是:
1、情感目標:通過聆聽感受歌曲的旋律美、意境美,有感情地表現(xiàn)歌曲情緒,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2、認知目標:完整準確的演唱歌曲《音樂小屋》,了解重音記號和四分休止符(y)的作用并能在實際演唱中加以運用。
3、技能目標:創(chuàng)編符合歌曲意境的形體動作,運用各種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更好地表現(xiàn)歌曲。
教學重點:
通過多種形式的參與體驗,引導學生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情緒,進而用多種方式加以表現(xiàn)。
教學難點:歌曲演唱。
教具準備:電子琴、錄音機、cai課件、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歌:師:小朋友們:很高興見到大家,我們快樂的音樂課就要開始了,你們做好準備了嗎?請聽!
(二)歌表演:《表情歌》:
師:讓我們一起來表演一下《表情歌》,看看誰的表情最好?
(三)隨著音樂走一走:
師:小朋友們表演得真好!你們看把誰吸引來了?(出示手---小鴨子)是小鴨嘎嘎。瞧!他在向小朋友們打招呼呢!(小朋友們好!我叫嘎嘎,今天我?guī)Т蠹胰ゴ笊掷锲婷畹囊魳沸∥萑プ隹?,你們想去嗎?(想!)那讓我們跟著音樂出發(fā)吧!我們聽到的音樂會有強弱、快慢的變化:當聽到音樂強時,我們就像大象那樣腳步重重的走;當聽到音樂弱時,我們就像小貓那樣腳步輕輕的走;當聽到音樂慢時,我們就像烏龜那樣慢慢的走;當聽到音樂快時,就要像小兔那樣快快的走,大家聽明白了嗎?那我們合著音樂的節(jié)拍出發(fā)吧!
(四)聽動物樂曲片斷并進行模仿表演:(小鳥、蜜蜂、貓、獅子)。
師:瞧!美麗奇妙的音樂小屋到了?。ㄕn件出示)音樂小屋的小主人來迎接我們了,他告訴我們音樂小屋里還住著幾個動物朋友,可他們卻要和我們做捉迷藏的游戲,只要小朋友們能聽出這幾個動物朋友的音樂,他們就無處可藏了。你們能聽出來嗎?(播放課件)。
師:聽!……這第一個動物朋友是誰?第二個動物朋友又是誰呢?……(聆聽動物片斷音樂)。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把這些動物朋友全找了出來,讓我們一起來學學這些動物朋友的形象吧!(模仿表演動物形象)。
(五)認識四分休止符y和重音記號。
師:動物朋友見了大家可高興了,他們要帶我們?nèi)ヒ娨魳沸∥堇镒钍軇游锱笥炎鹁春拖矏鄣男茇埐┦?大家請看!(課件出示---熊貓)熊貓博士的知識可淵博了,他最喜歡給小動物們猜謎語了,這不,他立刻出了一個謎語要讓小朋友們猜,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謎面(課件出示---謎語“象三不是三,音符隊里站,見它就得停,時間是一拍?!毙茇埐┦扛嬖V我們這個記號在音樂中是表示停頓一拍的休止符。我們可以把它讀作“?!?。瞧!這個調(diào)皮的休止符已經(jīng)站在音符隊伍里在向我們招手呢!小朋友讓我們讀一讀吧!
課件出示:2/4xx|xxy|xxxx|xy|(第一遍讀,第二遍拍)。
師:小朋友們拍得真好!熊貓博士一看這個謎語沒有考住我們,就又給我們出了一道難題,讓我們來猜猜這是什么音樂記號?(課件出示---)瞧!它多像數(shù)學中學到的“大于號”。
師:熊貓博士的問題終于難倒了我們,不過沒有關系,他送給我們一首兒歌,讀了這首兒歌我們就知道了這個記號的名字和作用,讓我們來讀讀吧!
兒歌:“角兒尖尖口朝前,住在音符頭上邊,
有它聲音要唱強,重音記號記心間?!?/p>
(六)歌曲教學:
1、聆聽歌曲范唱:
師:通過了熊貓博士的考試,小動物們也為我們高興呢!他們要為我們舉行一個音樂小屋的聯(lián)歡會,并推選小鳥代表音樂小屋的每個成員為我們獻上一首歌,歌曲的名字叫《音樂小屋》,讓我們一同來欣賞吧!
2、學讀歌詞:
師:小鳥的歌聲多美??!它想邀請小朋友們一起來演唱這首歌曲,讓我們先來熟悉一下歌詞吧?。ㄕn件出示---歌單)。
(1)師帶領學生朗讀歌詞:
師:小朋友們,你在歌曲中有沒有注意到熊貓博士教給我們的音樂記號呢?(四分休止符和重音記號)我們在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兩個音樂記號。
(2)加動作朗讀歌詞:
師:讓我們加上動作來讀一遍吧!
(3)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讀:
師:小朋友們做得動作真好!你能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來試試嗎?
3、師范唱歌曲,生心里默唱:
4、用“沙”和“嘭”模唱歌曲旋律:
師:聽了小鳥和老師的歌聲,我們的沙錘樂器朋友和鈴鼓樂器朋友也想唱唱,咱們用它們的聲音唱一遍吧!
5、整體學唱歌詞:
師:小朋友的聲音真美,現(xiàn)在讓我們試著唱唱歌詞吧!
6、有表情的演唱歌曲:(琴伴奏)。
7、加上動作表演歌曲:(琴伴奏)。
師:從小朋友們的歌聲里我已聽出了快樂的心情,讓我們加上動作邊唱邊表演吧!
8、加入打擊樂器和動物朋友邊唱邊表演:
師:大家表演得這么投入都忘記了音樂小屋的'動物朋友和我們的嘎嘎導游了吧!讓我們把他們都請出來和我們一起表演好嗎?還有,老師還為大家準備了串鈴和響板做為打擊樂器,我們用這兩種樂器為我們的歌聲來伴奏。
(七)總結全課:
師:哦!時間不早了,讓我們騎著馬兒回家吧!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教版二年級音樂教學設計篇十二
歌曲《郊游》是一首曲調(diào)流暢、輕快從容的臺灣童謠。歌曲2/4拍,全曲分三個樂句,第一、三樂句節(jié)奏比較緊湊,生動地描述了小朋友郊游的欣喜之情。第二句節(jié)奏比較舒展,表現(xiàn)了美麗的大自然景色。本首歌短小有趣,形象鮮明,易于二年級學生演唱。
(二)教學目標。
根據(jù)新課標要求和設計理念,再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本課設計如下教學目標:
1、認識目標:指導學生用優(yōu)美、真摯的聲音歌唱。
2、能力目標:在感受音樂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觀察力和進行創(chuàng)造的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xiàn)力。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與大自然的感情。豐富其對音樂的感受。
(三)重難點的確定及分析。
重點:引導學生用悅耳動聽的歌聲和富有情感的動作去表現(xiàn)和感悟音樂的內(nèi)容。
教學難點:一字多音的音準問題。
(四)課時安排:1課時。
(五)教學準備:電子琴、錄音帶、多媒體課件。
二、說教法、學法。
(一)說教法。
為了讓學生得到生動活潑的發(fā)展,我將精心組織開放而有力的課堂教學,努力讓學生享受音樂、表現(xiàn)音樂、創(chuàng)造音樂,在教法上我綜合運用了創(chuàng)設情境,興趣引入法,視覺圖象法、談話法、體驗法、合作學習法、音樂表演法等誘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充分利用形象的教學語言和豐富多彩、形象直觀的課件,將音響效果與視覺形象結合起來。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創(chuàng)造為目的”的教學原則,發(fā)展學生的能力。在歌曲教學中,我還注重透過教材對學生進行德育、法治、安全等方面的教育,使學生綜合素質(zhì)提高,全面發(fā)展。
(二)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學習,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本節(jié)課,我引導學生用“欣賞、感受、探究、討論、表演、合作”等多種方式學習,讓學生去感知歌曲、演唱歌曲、表現(xiàn)歌曲,使他們在愛學、樂學的基礎上獲取知識、形成技能。
三、說教學思路: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蘇霍姆林基說過:“兒童是用色彩、形象、聲音來思維的”。針對這一特點,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向?qū)W生展示美麗的郊外景色,營造了和諧的學習氣氛,把他們帶入悠然自得,心曠神怡的審美情境之中,同時,激發(fā)他們用語言表達的愿望,導出本課歌詞,形成一種積極參與的精神狀態(tài),為新課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學唱歌曲、體會情趣。
1、聆聽歌曲、體驗感受。
教學要具有鮮明的形象性,從直觀入手。
12下一頁。
使學生如臨其境可見可聞產(chǎn)生真切感受我利用學生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將歌曲的內(nèi)容通過多媒體用課件呈現(xiàn)于學生眼前畫音結合使學生很快進入歌曲的審美情景中喚起他們學唱新歌的欲望。
當學生初步感知歌曲后,引導學生用輕聲哼唱,使學生再次獲得審美體驗,感受到旋律美,受到美的熏陶。
2、學習歌曲,難點教唱。
首先對學生的哼唱表示鼓勵、贊揚,樹立學生自信心,為突破難點奠定基礎。
然后,帶領學生節(jié)奏游戲,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歌曲節(jié)奏;接著隨琴用聽唱法學唱歌曲,了解歌曲相同的部分,找出難點,即一字多音的音準問題。
難點學習:
我利用多媒體課件,直觀、形象的將難點部分的節(jié)奏展示給學生,通過做聽辨游戲的方法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欲望,并且用反復教唱和畫旋律線相結合的方法對難點部分進行學習。
3、歌曲處理:教師設疑:“大家想一想,郊外的天空是怎樣的,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聲音來歌唱呢?”學生通過討論、共同探究、得出結論,并且由教師找出一兩名學生進行示范唱,加深情感體驗。
4、完整地歌唱全曲。
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我有兩個目的:
(1)歌曲學習的總結。完整的、準確的演唱歌曲,可以使學生有成就感。
(2)創(chuàng)編表演做過渡。
(三)音樂活動即興創(chuàng)編。
本環(huán)節(jié),我運用課件巧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表現(xiàn)欲、創(chuàng)造欲,鼓勵學生根據(jù)對音樂的理解,進行即興的創(chuàng)編表演。教師應做好組織工作,力求為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開放的空間,使活動愉快、有序的進行。
這一環(huán)節(jié),把歌唱、舞蹈、表演、游戲相互融合,讓學生在自由創(chuàng)編與即興表演中感受音樂的美,體會創(chuàng)作的快樂,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創(chuàng)新能力,并使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在群體中的協(xié)調(diào)能力得到發(fā)展。
(四)德育滲透自制樂器。
在歌曲中注重教材的引申,對學生進行德育、法治、安全等方面的教育,是我從教以來一直采用的教學方法,在本節(jié)課中我在環(huán)境保護方面對學生進行了德育滲透,并順勢引導學生利用‘郊游’活動中用過的飲料瓶、易拉罐來自制打擊樂器為歌曲即興伴奏,既鞏固了歌曲又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將課堂推向高潮。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教版二年級音樂教學設計篇十三
1.能用親切、甜美的聲音演唱歌曲《好娃娃》。
2.能大膽地嘗試表演歌曲中各種人物的動態(tài)及情感,積極與同學合作進行音樂戲劇表演。
3.知道要尊敬長輩,待人有禮貌,在家里應該怎樣對待爺爺、奶奶。
能用親切、甜美的聲音演唱歌曲《好娃娃》。
嘗試表演歌曲中各種人物的動態(tài)及情感,積極與同學合作進行音樂戲劇表演。
鋼琴、錄音機、課件。
1.學唱歌曲《好娃娃》。
選用談話法導人,讓學生談談各自在家里怎樣對待爺爺、奶奶等老人。通過談話,營造一個愉快、溫暖的“家”的氛圍,從中初步了解歌詞內(nèi)容。
歌曲教學采用聽唱法,以引導學生感受歌曲旋律,再根據(jù)歌詞內(nèi)容隨樂即興表演,為下面的音樂戲劇表演作好鋪墊。歌曲演唱要求自然親切,熱情括潑。
2.音樂戲劇表演《好娃娃》。
以五人小組為單位進行“分場景”、“分角色”的隨音樂表演活動以突出“家“的氛圍。
(1)分組,每組組成一個“家”。
(2)學生自由討論,設計表演動作。
(3)選擇道具,布置場景,分角色自由練習。
(4)創(chuàng)設情景,各個“家”分別邊唱邊表。
人教版二年級音樂教學設計篇十四
聽賞舒伯特和莫扎特作曲《搖籃曲》,感受搖籃曲平穩(wěn)、優(yōu)美、抒情的音樂形象。
聽辨兩首不同的《搖籃曲》,感受搖籃曲共同的音樂特點——旋律抒情恬美,節(jié)奏富有動蕩感。
磁帶、錄音機。
教學活動。
媒體使用。
教學說明。
1、導入:
(1)、請學生復習歌曲《閃爍的小星》。
(2)、請學生根據(jù)歌曲描繪得已經(jīng)搭出美麗的意境。
(3)、提問:在這美麗的夜晚你會唱些什么歌曲呢?
2、揭示課題。
3、聽賞音樂家舒伯特作曲的《搖籃曲》。
提問:說說樂曲給你帶來一種什么感覺?
4、教師簡單介紹音樂家舒伯特的生平及代表作品。
5、以同樣的方式聽賞莫扎特作曲的《搖籃曲》。
6、復聽兩首樂曲。
(1)、出示兩首歌曲的歌詞,請學生輕聲朗讀。
(2)、邊聽邊左右搖晃身體。
(3)、師生相互交流感受。
7、創(chuàng)設情景,學生自主表演。
要求:以小組為單位,即興表演搖搖籃或是紅寶寶睡覺的動作。
教師請學生集體聆聽我國著名音樂家汪玲作曲的《搖籃曲》和印度兒童歌曲《搖籃曲》。
播放《閃爍的小星》伴奏音樂。
播放音樂《搖籃曲》。
出示舒伯特圖像畫面。
出示兩首《搖籃曲》歌詞畫面及其音樂。
讓學生在自己搭的造型中發(fā)揮想象,為下面的聽賞埋下伏筆。
簡單了解著名音樂家舒伯特。
通過朗讀歌詞了解詞意。
感受樂曲節(jié)拍。
了解中外著名的搖籃曲,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
板書:
教后反思:這個單元主要是欣賞搖籃曲,但是一開始我請學生欣賞由莫扎特貝多芬兩位世界頂級音樂大師的力作時,學生都表顯出了排斥的態(tài)度,因為它是由美聲來加以表現(xiàn)的,欣賞名作固然是好,但是前萬不要抹煞了孩子的兒童心理,他希望聽到的是活潑的歌曲,所以我認為教材在兩年級編入此欣賞曲稍微有些不妥.
人教版二年級音樂教學設計篇十五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感受作者抒發(fā)的思想感情,并把感情讀出來。
3 .了解詩的結構,體會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
4 .理解詩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通過朗讀,感受作者抒發(fā)的思想感情。
一、課前導語
孩子是世界各國的未來和希望.成人應該對孩子關愛有加,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一個和平安寧、幸福自由的成長環(huán)境。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詩歌―拴球的孩子們,早上卿(板書課題)。看看作者在詩中對全世界的孩子們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和愿望。
二、自由讀文,初步感受
1 .打開書,把課文自由地讀一讀。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再把你認為難讀的語句和讀不恤的地方作上記號,多讀幾誼。
2 .把這首詩讀給旁邊的同學聽一聽,互相評議,把全詩讀通順、讀流利。
三、了解學生朗讀情況
1 .分小節(jié)來讀一下這首詩。(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按小節(jié)順序來讀。比一比,看誰讀得正確、流利)
2 .在剛才讀詩的課程中,同學們遇到了哪些含義深刻的句子?請先在小組里談一談你們的理解,然后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四、再讀全詩,理解詩的內(nèi)容及作者所抒發(fā)的思想感情
1.投影出示思考問題:
( l )全詩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悄?你是怎樣體會到的?
( 2 )作者主要用什么手法來表達他這種感情?
2 .小組討論交流。
3 .全斑交流。
4 .教師指導、歸納、明確。
(1)作者在詩中表達了他對全世界孩子的美好祝愿,祝愿他們能擁有一個和平安寧、自由美麗的成長環(huán)境,表現(xiàn)了他熱愛和平的感情,也體現(xiàn)了他善良、博愛的寬廣胸懷。詩中的“我愿”、“我要”、“我希望”這些詞語所領起的詩句.就是作者感情的直接表露。此外文中“信任”、“善良”、“和平”這些詞也是作者感情的表白。
( 2 )作者主要用比喻和擬人兩種修辭手法來表達這種感情。先把“我”的歌比做一群鳥兒飛到孩子身邊,接著又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抒寫了這支歌表達的種種愿望。
( 3 )作者希望全世界的孩子常能擁有一個美麗如花的環(huán)境,水遠不要發(fā)生戰(zhàn)爭。人類應致力于科學研究,使世界不斷向前發(fā)展。理解了“鮮花”、’‘子彈”、“衛(wèi)星”這些有代表性的事物的含義,就不難理解這幾句詩的含義。
五、激發(fā)想象,引起共鳴
1 .指導朗讀,激發(fā)想象力。在學生理解了詩的內(nèi)容、感悟到全詩思想感情的基礎上,采用指讀、組內(nèi)互讀、班內(nèi)朗讀比賽等形式,在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2 .朗讀體驗,升華情感。通過多次的朗讀體驗,使學生與詩人的感情產(chǎn)生共鳴,受到感染。
六、總結、拓展
1 .教師小結。作者用問候和祝愿的方式,親切而又深情地表達了熱愛和平、希望世界各國的兒童能擁有一個和平、安寧、美麗自由的成長環(huán)境的感情,體現(xiàn)了作者善良、博愛的寬廣胸懷。
2 .欣賞詩的共。可引導學生從作者所用的修辭手法、詩的節(jié)奏、韻律等多角度對詩進行品析,提高學生欣賞美、鑒賞美的能力。
3 .拓展。構建和諧社會是21 世紀的主題,你能對此提出幾點建議嗎?
人教版二年級音樂教學設計篇十六
小學四年級音樂教案:勞動的歌。
一、教學目標。
(一)能夠?qū)ξ覈鞯?、各民族的勞動號子和勞動歌曲感興趣,喜歡演唱、聆聽教材中的號子和勞動歌曲。積極參與結合學習號子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
(二)能夠演唱具有濃厚勞動氣息的《軍民大生產(chǎn)》和《翁嘿呀》兩首民歌,演唱時能夠表現(xiàn)出歌曲緊密結合勞動的特點。并表現(xiàn)出這兩首歌曲的民族和地區(qū)特色。
(三)通過學習、演唱《軍民大生產(chǎn)》、《翁嘿呀》和聆聽《哈腰掛》、《連連夯》、《船工號子》,體驗號子和勞動歌曲的特點與風格。
(四)知道勞動號子的音樂特點,初步了解勞動號子和創(chuàng)作勞動歌曲的關系。
二、教材分析。
(一)《軍民大生產(chǎn)》。
《軍民大生產(chǎn)》又名《邊區(qū)十唱》、《解放區(qū)十唱》。1945年作曲家張寒暉用隴東民歌《推炒面》的曲調(diào)填詞改編而成?!锻瞥疵妗肥菑V泛流行于甘肅東部的著名打夯號子。
內(nèi)容表現(xiàn)開荒、紡線、習武等勞動、戰(zhàn)斗生活,歌詞中還以“嗬咳”、“西里里里察拉拉拉”等富有勞動特色的襯詞,渲染了歌曲熱烈、歡騰氣氛,特別是第5段歌詞,增加了隊列口號聲,更顯威武、雄壯,表現(xiàn)邊區(qū)軍民們的樂觀精神?!盾娒翊笊a(chǎn)》為c商調(diào)式,由六聲音階寫成。演唱形式為領唱和齊唱,具有勞動號子“一領眾和”的特點。曲調(diào)健壯豪邁,多采用同音重復與跳進相結合進行,有很強的動力感。節(jié)奏堅定有力,主要由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組成,顯得緊張有力量。
全曲由兩個樂句構成一段體(單樂段)結構。第一樂句(第1~4小節(jié))分為兩個樂節(jié),第1、2小節(jié)采用重復主音的手法,第3、4小節(jié)強調(diào)“徵”音,形成模進。第二樂句(第5~9小節(jié))的前三小節(jié)為快速的切分節(jié)奏及連續(xù)的十六分音符節(jié)奏,與前面的節(jié)奏形成鮮明的對比,將歌曲情緒推向高潮。最后兩小節(jié)鏗鏘有力,是全曲的歸納和總結。
張寒暉(1902~1946)作曲家、戲劇家。河北定縣人。1922年入北京人藝戲劇專門學校學習戲劇表演,1925年入北京藝術專門學校戲劇系學習表演和編導。1929年畢業(yè)后在北京、西安等地從事中學教育、戲劇演出、民眾教育和報刊編輯等工作。1941年8月赴延安。先后擔任陜甘寧邊區(qū)文化協(xié)會秘書長、戲劇委員會委員等職。1946年在延安病逝。一生創(chuàng)作歌曲50余首,大多自己作詞。并作有配合革命斗爭文檔大全實用標準文案的秧歌劇。代表作品有:《松花江上》、《去當兵》、《游擊樂》、《軍民大生產(chǎn)》等。他創(chuàng)作的歌曲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樸素、洗煉,形象鮮明,語言生動。
(二)《翁嘿呀》。
《翁嘿呀》是吉林延邊朝鮮族的一首勞動歌曲,因歌中用了很有特色的襯詞“翁嘿呀”而得名。朝鮮族農(nóng)民在集體勞動中,合著勞動節(jié)奏,“一領眾和”地歌唱,有利于調(diào)節(jié)精神,統(tǒng)一意志。歌詞隨興而編,領唱者唱正詞,眾人唱襯詞。表現(xiàn)了豐收時節(jié)的打谷場上,人們載歌載舞、喜獲勞動果實的情景,呈現(xiàn)一派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歌曲具有濃郁的朝鮮族民歌特色。歌曲為c羽調(diào)式、由、1、2、3四個音編織而成。2/4拍子。
這首歌曲具有明顯的勞動歌曲特點,重音突出,節(jié)奏感強,唱腔短小,近似于自然勞動呼號,而且歌詞常常是即興而編的。
(三)《哈腰掛》。
《哈腰掛》是流行于我國東北林區(qū)的一種抬木號子。又稱“吆號子”,流傳較廣,遍及整個東北林區(qū)。屬于搬運號子類。1956年著名號子歌手趙希孟根據(jù)林區(qū)號子改編成男聲合唱《森林號子聯(lián)唱》,《哈腰掛》是其中一首,曾在全國音樂周上演出,得到好評。搬運木頭時,木頭兩側(cè)各站4個人,歌唱形式為一領眾和,當領唱者唱出“哈腰掛呀”時(預備開始的號令),大家一起彎腰(哈腰)把掛鉤掛在被抬的木頭上,當挺起腰來開始起步時,左側(cè)4人邁右腳,右側(cè)4人邁左腳,形成相對的腳步,邊走邊唱,隨著歌聲的節(jié)奏齊步向前邁進?!豆鼟臁犯璩啽?,氣勢雄渾,歌曲采用d宮調(diào)式。
肩負著幾百斤的重量,精神需要高度集中,行進速度不僅減慢,而且唱時不可避免地帶著粗重的自然呼喊聲,領唱與和唱在接腔時常形成聲部重疊。
(四)《連連夯》。
《連連夯》是一首在打夯時唱的勞動歌曲,屬于打夯號子類。多為一領眾和形式(也有少數(shù)是齊唱的)。領唱者往往就是集體勞動的指揮者。《連連夯》就是連續(xù)不停打夯時所唱的號夯。詞多即興編唱,有時也引用某些戲曲唱詞,唱詞內(nèi)容除與勞動相關外,也唱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之類的內(nèi)容。節(jié)奏鮮明、鏗鏘活躍、節(jié)拍工整,重音突出,音調(diào)質(zhì)樸開朗,雄壯熱烈,高亢有力,與勞動動作緊密配合,展現(xiàn)了一幅熱火朝天的勞動圖景。歌曲為2/4拍子,五聲徵調(diào)式。
色。
(五)《船工號子》。
《船工號子》是影片《旋渦里的歌》的一首插曲。歌曲吸收了四川民歌《川江船夫號子》的音樂素材和結構特點創(chuàng)作而成,是一首很有特色的、表現(xiàn)船工勞動的男聲獨唱曲。廖云、孑農(nóng)作詞,常蘇民、陶嘉舟作曲?!洞ń蛱栕印肥橇餍杏谒拇ň硟?nèi)長江流域的一種船工勞動號子,由8首不同特點的號子聯(lián)綴而成。
行船時,通過號工的領唱來指揮、協(xié)調(diào)大家的動作。領唱部分旋律婉轉(zhuǎn),裝飾音較多,常用遠距離音程,和唱部分節(jié)奏富于變化,常與領唱交織重疊,構成多聲部合唱。每種號子有不同曲調(diào),可以獨立唱,也可以聯(lián)唱。其中,有表現(xiàn)在平靜江面上航行時唱的悠揚動聽的《平水號子》和《下灘號子》;有發(fā)現(xiàn)險灘后,準備投入緊張戰(zhàn)斗時唱的、堅定有力、充滿信心的《見灘號子》;而在闖灘奪險與兇灘惡水搏斗時,唱近似吶喊的急促緊張、氣氛強烈的《上灘號子》與《拼命號子》。
式開始的第1小節(jié)是歌曲的引子,它把我們帶進一個寬闊江面的意境之中。接下來的5小節(jié),由慢板轉(zhuǎn)入中速,其曲調(diào)好似“平水號子”中“號工”的領唱,豪放而有氣勢,間奏好似“船工們”的呼應,堅定有力;第7小節(jié)至第10小節(jié)的曲調(diào)進行,好似《見灘號子》,它告訴我們,前面就是險灘,要做好與驚濤駭浪搏斗的準備,節(jié)奏緊湊,語氣剛毅;第11小節(jié)至14小節(jié)的曲調(diào)進行,好似《上灘號子》,3/4拍,歌聲與伴奏緊密呼應,隨著速度的加快,情緒逐漸高漲,氣氛越來越緊張。
第15小節(jié)至38小節(jié)的曲調(diào)進行,好似《拼命號子》,這是全曲最緊張的段落。表現(xiàn)船工們拼著性命與驚濤駭浪頑強搏斗的場景,造成全曲的高潮;第39小節(jié)至43小節(jié),速度漸慢,曲調(diào)的節(jié)奏拉長,表現(xiàn)戰(zhàn)勝了險灘,闖過了灘關后的勝利喜悅心情;接下來的兩小節(jié)的間奏,把我們帶入《下灘號子》意境之中,第46小節(jié)至62小節(jié)曲調(diào)進行流暢抒情,船工們唱起舒展、悠揚的歌,駕船在濤聲中平穩(wěn)地航行,曲調(diào)結束在宮調(diào)上,把我們帶進這美麗的江河景色中;第63小節(jié)至歌曲終了,是歌曲的尾聲,從這個樂句起,用移位的方法,重復幾次,最后停留在調(diào)式的徵音上,即:,而最后的這個在高音區(qū)的結束,表示船工們駕船遠去,留下人在畫中游的美好景象。
三、教學時間(2課時)文檔大全實用標準文案。
(一)演唱《軍民大生產(chǎn)》、《翁嘿呀》。
1.學唱歌曲前應引導學生完整地聆聽錄音或老師的范唱,以使學生對歌曲有整體性的感受,并激發(fā)其學唱歌曲的興趣。
2.《軍民大生產(chǎn)》和《翁嘿呀》都短小、易學??捎寐牫ㄖ苯訉W唱歌詞。例如:可直接整體模唱,也可分句、分段模唱,還可以跟隨錄音先唱襯詞、再唱全歌。學唱中應隨時注意激發(fā)學生的歌唱情緒、表現(xiàn)歌曲的情感。
3.演唱中可鼓勵學生設計演唱形式或參與表演。如:采用領唱、齊唱的形式演唱《軍民大生產(chǎn)》;用表演唱的形式演唱《軍民大生產(chǎn)》或《翁嘿呀》;為《翁嘿呀》編配朝鮮長鼓舞節(jié)奏,在演唱歌曲時作為伴奏。
4.在學唱歌曲的過程中,可適當引導學生學唱歌譜。如:在唱歌過程中,利用樂譜更好地表現(xiàn)歌曲情感或校正不準確的唱法;唱會歌詞后,返回來視唱曲譜等。
5.演唱歌曲時要指導學生正確地歌唱,防止大聲唱歌及喊唱的現(xiàn)象發(fā)生。
(二)聆聽《哈腰掛》、《連連夯》及《船工號子》。
1.要引導學生完整地聆聽作品,使學生感受、體驗、理解作品的藝術特征特別是勞動號子的特征。
2.條件允許的話,可用錄像、電影片段一類的媒介,使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這些作品與現(xiàn)實生活的直接聯(lián)系。
文檔大全實用標準文案。
3.聆聽過程中,注意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如:伴隨音樂做表演性或模仿性動作;參與討論、評價;搜集相關文字、圖片、音響、錄像資料等。
4.對本單元的音樂作品做綜合比較,進而認識勞動號子及勞動歌曲的基本特征,認識其風格上的異同。小學六年級音樂教案:
一、教材分析:
從教育理念上,強調(diào)“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以往的教材,往往從教師的“教”考慮較多,無論從教材內(nèi)容的構件、教學方法的思路等等都強調(diào)以教師為主,很少考慮學生的學。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學中心論”上,強調(diào)教師作為教育的主體,學生通過教師的教、傳授去獲取知識,因此學生往往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中學習?,F(xiàn)代教育的理念,強調(diào)學生的學,以學生為本,教材組成員們通過學習,認識到要從持續(xù)發(fā)展、終身教育的視角去考慮問題,所以不僅是以學生為本,還要強調(diào)其發(fā)展,所以定為“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理念。
二、學生知識能力分析:
者對音樂的多解性和個性化的演繹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三、教學任務。
1、演唱學習自然呼吸,不聳肩,養(yǎng)成良好習慣,注意咬字、吐字清晰準確,做到有表情唱歌。
2、聆聽欣賞優(yōu)秀兒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潑、雄壯、優(yōu)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樂器。
3、合唱學習多聲部歌曲,做到音準、和協(xié)、動聽。
4、識譜認識反復記號等以及練習多種節(jié)奏類型。
四、教學要求:
1、突出音樂學科特點,把德育教育與音樂教育相結合。
2、啟迪智慧,陶冶情操,培養(yǎng)審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發(fā)展。
3、使學生掌握淺顯音樂知識和簡單音樂技能,培養(yǎng)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
4、了解中外優(yōu)秀音樂作品,使學生具有初步感受音樂和表現(xiàn)音樂的能力。
五、教學重點:學唱歌曲聆聽音樂。
六、教材編寫的思路是: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加強實踐與創(chuàng)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于始終。
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樂審美能力。
2.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往音樂教材的視角往往單純從音樂到音樂,很少從文化的角度去思考。近年來國外的音樂教育,很重視從音樂文化上去開拓。我們通過學習,認識到作為普通中小學的音樂教育,應以普及藝術教育為內(nèi)容,把單純的音樂拓展為音樂文化是素質(zhì)教育的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內(nèi)容強調(diào)了音樂與人、音樂與社會、音樂與民族、音樂與大自然的聯(lián)系等等,把音樂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題組織教材。
3.以(音樂)學科為基點。
作為一門學科必然有它自身的體系,音樂學科也不例外。從音樂的諸要素的感性體驗到理性認識;從最基本時值“一拍”到各種音符時值;從單拍子到復拍子;從單一音色到復合音色;從基本的舞步到動作組合;從打擊樂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簡易樂器的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通過各單元由淺人深地步步展開,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逐步獲得學習音樂必須掌握的淺顯音樂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言,學生離開了演唱、演奏、創(chuàng)作、鑒賞等音樂實踐活動,就很難獲得直接經(jīng)驗;同樣,離開了直接經(jīng)驗,學生也很難做到進一步感受、體驗、理解、鑒賞音樂。因此,音樂教學活動要特別重視學生的參與和實踐,重視學生感受、體驗、表現(xiàn)音樂的情感,重視學生感受、體驗、表現(xiàn)、鑒賞音樂的美。
5.加強綜合與滲透。
音樂課的綜合性表現(xiàn)在三個不同的層次上。其一,音樂學科中不同教學領域間的相互綜合。其二,音樂藝術與姊妹藝術間的相互聯(lián)系。其三,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相關學科間的相互聯(lián)系。其目的是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發(fā)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以提高其綜合文化素質(zhì)。當然,這種綜合是以音樂為主的綜合,是貫穿于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綜合,而不是偶爾的、某個環(huán)節(jié)上的局部綜合。
6.把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于始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與音樂保持密切聯(lián)系、享受音樂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動力。因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形成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志趣,是促使學生學習音樂的重要保證。在組織音樂教學活動時,都應充分挖掘音樂作品的藝術內(nèi)容和情感內(nèi)涵,發(fā)揮音樂作品的藝術魅力,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以激發(fā)、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音樂興趣及愛好。
七、教學進度。
文檔大全實用標準文案。
第一周歌曲《愛的奉獻》欣賞《歡樂頌》2課時。
第二周歌曲《歌聲與微笑》欣賞《愛星滿天2課時。
第三周欣賞《重整河山待后生》欣賞2課時。
第四周歌曲《說拉彈唱》欣賞2課時。
第五周欣賞《梅花三弄》欣賞2課時。
第六周歌曲《陽關三疊》欣賞2課時。
第七周欣賞《嘎達梅林》2課時。
第八周歌曲《舉杯祝?!?課時。
第九周欣賞《上去高山望平川》歌曲2課時。
第十周欣賞《天邊有顆閃亮的星》欣賞2課時。
第十一周歌曲《什么結子高又高》欣賞2課時。
第十二周歌曲《捧一束鮮花獻給你》欣賞2課時。
第十三周欣賞《遠航序曲》2課時。
第十四周欣賞《街頭少年》2課時。
第十五周歌曲《同一首歌》2課時。
第十六周欣賞《告別時刻》1課時。
第十七周活動畢業(yè)聯(lián)歡會。
小學六年級音樂教案:青春放歌。
教學目標:
一、在演唱與欣賞活動中感受、體驗青春的氣息,激勵學生珍惜青春年華。
二、能夠依據(jù)《拉起手》的節(jié)奏、旋律特點,理解歌曲的情緒,并用熱情、歡快、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
文檔大全實用標準文案。
三、聆聽《行星組曲》中的《火星--戰(zhàn)爭之神》、《金星--和平之神》及《木星--歡樂之神》,感受、體驗樂曲的音樂情緒,記住主要的音樂主題,并為《歡樂頌歌》配詩、配畫。
四、聆聽合唱《飛來的花瓣》,感受其音樂情緒,并能夠為不同段落選擇適當?shù)男稳菰~來概括其音樂特點。
教學重、難點:
1、經(jīng)過討論、探究,理解音樂旋律特點。
2、在理解音樂主題的基礎上,為其配詩、配畫。
3、自己組織語言概括音樂特點。
教學時間:五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配合《拉起手》的音樂,播放一些有關世界和平的畫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緒。
二、再次聆聽歌曲,讓學生聽清楚歌曲里是怎樣要求我們從自己做起讓世界和平的。
三、學習歌曲第一聲部:
1、請學生跟著錄音視唱歌譜。
2、老師伴奏,帶著學生演唱歌譜。
3、完整的演唱歌譜。
4、自由朗讀歌詞。
文檔大全實用標準文案。
5、把歌詞帶進歌譜中試著演唱。
6、老師隨機糾錯,指導。
7、讓學生只有討論歌曲的演唱情緒(熱情、歡快、載歌載舞)。
四、音樂練習:在()中填寫出"do"音在鍵盤上的位置。
第二課時。
一、分別復習《拉起手》的高、低上聲部。
二、學習歌曲第二聲部:
1、讓學生帶著演唱第一聲部的情緒來學習地第二聲部的歌曲。
2、反復練習、糾錯。
3、給歌曲選擇合適的伴奏。
三、用和諧、統(tǒng)一的聲音兩聲部配合。
四、音樂活動:
1、請根據(jù)書上四幅演唱照片,在括號內(nèi)填出演唱形式。
2、以自己喜歡的演唱形式分組演唱《拉起手》。
第三課時。
一、以復習《拉起手》的形式開課。
二、對比聆聽《行星組曲》。
1、導入:你知道太陽系各大行星的名字嗎?至今人類都登上過地球之外的哪些星球?
2、聆聽《火星--戰(zhàn)爭之神》和《金星--和平之神》,比文檔大全實用標準文案。
較這兩首樂曲在節(jié)拍、節(jié)奏、旋律、速度、力度上有何不同?
3、讓學生自由表達。
4、可老師總結,也可以學生總結。
三、單獨聽《木星--歡樂頌歌》。
1、初步聆聽,想想它的主旋律你是否熟悉或聽過。
2、反復聆聽主題音樂。
3、試著唱一唱其旋律。
4、四人小組,自由選擇為音樂配詩或配畫。
四、老師小結。
第四課時。
一、開課。
1、談話導入:對于平時朝夕相處的老師,你們認為最能表達對老師敬意的是什么?
2、揭題:
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首表達對老師敬意的歌曲--《飛來的花瓣》。
二、聆聽歌曲。
1、初聽,感受歌曲的旋律和結構。
2、再次聆聽,想想歌曲分為幾個段落。
3、可跟著音樂試著哼唱。
4、試著為a段b段選擇形容詞。
三、布置作業(yè):9月10日是我國的教師節(jié),請你們設計文檔大全實用標準文案。
一組音樂節(jié)目,向老師送去你們的問候和祝福。
第五課時。
(隨堂小測驗)。
一、開課。
激情燃燒!青春放歌!通過對第一課《青春放歌》的學習,我們今天也以這個為主題,來一個與"幸運52"的親密接觸!
二、開展競猜游戲。
1、邀請好朋友配合演唱《拉起手》。
3、觀察題:請在琴上找出do的位置。
4、飛來的花瓣》歌曲分為幾個段落。
5、聆聽題:聽聽下面的主題是哪首樂曲的?
三、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
四、小結。
文檔大全。
人教版二年級音樂教學設計篇十七
曲《我是小音樂家》是一首曲調(diào)歡快活潑、歌詞簡練、富有童趣的美國兒童歌曲。歌曲生動地表達了孩子們一個美好的愿望和共同心聲“我是小小音樂家”。歌曲為2/4拍,一段體結構,弱起節(jié)拍貫穿全曲。第一樂句從弱起開始,四度跳進旋律上行,繼而下行,曲調(diào)流暢,情緒歡悅,即刻點明了主題“我是小小音樂家。第二樂句是第一樂句的變化重復,僅在節(jié)奏上作了緊縮的變化。第三樂句的五度跳進和附點節(jié)奏的連讀出現(xiàn),級進的旋律配以樂器演奏時發(fā)出的象聲詞使得歌曲的情緒歡快而又熱烈。第四樂句突出了“跳、唱”二字,讓孩子們盡情表現(xiàn)歌曲的歡快。歌曲的旋律輕松活潑、賦有感染力;在歌詞中又向?qū)W生介紹了英國——倫敦、德國——柏林、法國——巴黎,吉他——彈奏、提琴——拉奏、法國號——吹奏等知識。
1、初步認識吉他、小提琴和法國號。
2、聆聽《我是小音樂家》,感受歌曲輕松活潑情緒,激發(fā)學習興趣。
3、在輕松活潑的律動中學會歌曲。
在輕松活潑的律動中學會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正確演唱第四樂句,對比第四樂句與其他樂句的不同之處。
一、在律動中體會歌曲的情緒特點。
1、導語:今天我們要舉行快樂的音樂會,在這個快樂的音樂會上老師要帶給大家一首快樂的音樂,你們想聽么?(播放《我是小音樂家》的伴奏音樂,師做拍手表演)。
2、師:你們覺得這首歌曲的情緒如何???
師:那你們打算用什么方式把它表現(xiàn)出來呢?
(師鼓勵學生用多樣化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3、師:老師也想來表達快樂的心情,下面請你們來看看老師是怎么表演的。
(師根據(jù)樂句做不同的拍手動作)。
4、師:你們能發(fā)現(xiàn)老師的表演有什么特點么?拍手方式都一致么?
師告訴學生相同的樂句拍手動作一致的特點,并請學生根據(jù)音樂來模仿師的動作。
(設計意圖:從開頭就出現(xiàn)《我是小音樂家》的音樂,并通過簡單的律動來表現(xiàn)樂曲、感受樂曲,旨在創(chuàng)設一種輕松活潑的情緒,使學生在快樂輕松的氣氛中初步感受歌曲的特點,為后面學習歌曲作下鋪墊)。
二、初步認識吉他、小提琴和法國號。
師:你們知道剛才第一位小音樂家?guī)淼氖鞘裁礃菲髅矗?/p>
師:那你們知道吉他的故鄉(xiāng)在哪里么?(課件出示吉他的外形以及演奏的姿勢圖,師簡要介紹吉他的特點,并請學生聽它的音色)。
師:吉他的音樂好聽么?下面我們一起來學學書上表現(xiàn)吉他音色的樂句。(師彈琴請學生來唱)。
2、師:第二位小音樂家也迫不及待地想來展示了,你們看,她帶來了哪種樂器?
師:你們知道她帶來了哪種樂器么?
師:那你們知道小提琴的故鄉(xiāng)在哪里么?(課件出示小提琴的外形及演奏姿勢圖,師簡要介紹小提琴的特點,并請學生聽聽它的音色)。
師:小提琴的聲音好聽么?下面我們一起去學學書上表現(xiàn)小提琴音色的樂句。(師彈琴生唱)。
3、師:第三位小音樂家早已做好樂器表演的準備了,你們看,是什么樂器呢?(師用繩子表現(xiàn)圓號)。
師:知道是什么樂器么?
師:那圓號的故鄉(xiāng)在哪里知道么?(課件出示圓號的外形圖,師簡要介紹圓號的特點,并請學生聽聽它的音色)。
師:圓號的聲音好聽么?下面我們來學學圓號的音色吧?。◣熣埳页鰰媳憩F(xiàn)圓號音色的樂句,并彈琴請學生來唱。)。
(設計意圖:用課件介紹樂器,旨在讓學生更容易更直觀地了解三種樂器的特征,并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認識三種樂器;用先聽樂器的音色來學唱歌曲,旨在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歌曲的內(nèi)容,真正的用聆聽法來學唱歌曲。)。
三、學唱歌曲。
1、師:三位小音樂家要出場為我們演唱歌曲了,讓我們用歌聲來迎接小音樂家。(播放錄音范唱《我是小音樂家》)。
2、師:你們能來唱唱第一段么?下面請小朋友們跟著老師的琴來唱唱第一段。(師根據(jù)學生的演唱及時糾正唱得不好的地方)。
3、師:看到你們唱得這么開心,老師也想來唱唱,但是在老師唱的時候要交給你們一個任務,你們聽歌曲中連音與跳音的區(qū)別。(師提示連音與跳音的含義,并提示通過看師的動作來區(qū)別連音與跳音)。
(設計意圖:用動作來提示學生跳音與連音的區(qū)別,旨在使學生更容易更直觀的掌握歌曲中活潑與舒展的旋律的對比,同時很好的解決了難點,也能使學生在輕松活潑的氛圍中完成教學任務。)。
4、師:我們來加入動作表演吧?。◣煄ьI學生邊做動作邊演唱第一段)。
5、師:你們能用同樣的方法來唱唱第二段么?(師彈琴請生唱第二段)。
6、師:完成了前兩段,第三段是不是更容易演唱了呀?在第三段的演唱上老師要提出一個新的任務,你們看到“我吹起法國號”這個樂句了么?老師想在這個地方鍛煉一下你們的嘴皮子,看誰的嘴皮子最快。(師彈琴范唱,請生模仿,直到唱對為止。)。
7、師:你們?nèi)味紩嗣矗肯旅嫖覀円黄鸺由蟿幼靼讶瓮暾膩沓怀?,但老師有一個要求,在遇到樂器的樂句時,我們用演奏樂器的姿勢來完成。好,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表演吧!
(設計意圖:用與前面不同的動作來表演,旨在進一步加深對樂器的印象,很好的完成教學目標一)。
8、用多種形式來演唱,但樂器的音色的地方要求齊唱。
(設計意圖:用多種形式演唱,比如分角色唱、分小組唱、領唱與齊唱,旨在進一步鞏固歌曲的演唱,很好的完成教學目標二)。
四、小結下課。
師:小朋友真棒,一招一式都有音樂家的風范,老師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你們當中肯定能產(chǎn)生出一個音樂家,下面老師要把一首好聽的歌曲送給你們,愿你們的音樂夢想在歌聲中實現(xiàn)?。úシ鸥枨冻酥杪暤某岚颉冯x開教室)。
(設計意圖:在音樂中開始在音樂中結束,旨在增加課堂的音樂性,更好的調(diào)動學生的情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人教版二年級音樂教學設計篇十八
(一)聽音樂入教室同學們,今天鐘表店里鐘寶寶們正在進行狂歡節(jié)游行,讓我們一塊兒看看去。
(二)師生問好。
(三)律動聽一聽,鐘寶寶們正在歌唱呢!
(四)新授。
2.今天種寶寶們匯集在鐘表店里開party呢!下面我們就來聽賞德國作曲家阿圖爾-奧爾特的《在鐘表店里》(卡片)。
[揭示課題]。
小結:夜晚即將來臨,大鐘、小鐘、鬧鐘、秒鐘上好發(fā)條,對好時間開party,他們唱啊跳啊,玩的非常高興。
4.分段欣賞。
(1)欣賞第一段下面老師請你們分段欣賞a.邊聽邊思考,這段音樂主要描寫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樂曲情緒怎樣?(分組討論)。
b.小結:樂曲情緒歡快、活潑(卡片)大鐘的打點聲和小鐘的滴答走動聲,仿佛跟著音樂的節(jié)拍在跳舞。c.你怎么聽出有大鐘、小鐘的打點聲,比一比他們在音色、節(jié)奏上的不同?d.根據(jù)他們節(jié)奏的不同,我請一位同學上臺選擇一下適合大鐘、小鐘的節(jié)奏。
e.下面老師請你們分組討論一下,用不同的方式拍出此節(jié)奏。
f.下面老師請你用鈴鼓、響板模仿大鐘、小鐘的聲音為這段歡快、活潑的旋律伴奏。
(2)欣賞第二段。
a.邊聽邊思考,第二段音樂與第一段音樂在情緒、速度上有什么不同?
c.聽了這段音樂,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畫面?深夜,群星閃閃,月亮阿姨張開笑臉,此刻鐘寶寶們玩的太累了,躺下休息。
(3)欣賞第三段。
b.上節(jié)課我們已學了鐘寶寶跳舞的動作,我們一快兒跟著節(jié)奏分組做一下。
c.樂曲結尾是怎樣的?樂曲的結尾越來越輕,漸慢漸弱,表示晚會結束了。(貼卡片)。
5、下面魯老師請你們再次聽音樂,分角色完整的演繹一下故事情節(jié)。
五、總結同學們,今天我們通過欣賞《在鐘表店里》,懂得了音樂的表現(xiàn)力是豐富多采的,音樂可以通過高、低、快、慢、長、短,表達出歡快、活潑、優(yōu)美、抒情的情緒,也可以想象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4035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