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是實現目標和夢想的關鍵,只有堅持不懈,才能收獲成功。寫總結時,我們要注意言之有物、思路清晰,以便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大家可以通過閱讀范文,了解總結的基本要素和結構,提高自己的總結能力和水平。
財經類學生的雙證書培養(yǎng)論文篇一
摘要:在現實生活中,人們談話多從自我出發(fā),能靜下心來傾聽的不多,學生更是如此。要讓學生學會傾聽,就要先有傾聽的意識,接著再教給傾聽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加強傾聽訓練,這樣,學生才能慢慢養(yǎng)成傾聽的習慣。
關鍵詞:傾聽;意識;方法;訓練。
1聽與傾聽之區(qū)別。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到“語文學習應注重聽說讀寫的相互聯(lián)系”,同時也提出“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奥牎迸c“傾聽”的區(qū)別是什么?[1]“聽”與“傾聽”,相互關聯(lián)而又有區(qū)別:“聽”是人體聽覺器官對聲音的接受和捕捉,是人對聲音的生理反應,是人的本能,是被動的;而“傾聽”是將聲音轉換為意義的過程,它包括感知、理解、評價和反應四個階段,需要利用邏輯思維和原有知識對信息進行加工分析,是一個主動參與的過程。由此看來,“傾聽”不是簡單地用耳朵來聽,它需要一個人全身心地去感受對方談話過程中所表達的言語和非言語信息。傾聽也是一門藝術。
2學生傾聽之現狀。
卡耐基曾說過:“一雙靈巧的耳朵勝過十張能說會道的嘴巴。”上帝創(chuàng)造人時給兩只耳朵一張嘴巴,就是要人少說多聽。在現實教學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些情況:老師在上面講話,學生在下面聊天、做小動作、發(fā)呆,沒興趣傾聽;老師提出問題,有的答非所問,有的答不到點上,不認真傾聽;別的學生回答問題,有人打斷,有人竊竊私語,沒耐心傾聽;在別人的觀點與自己不同時,隨便插話或立即否認,或沒興趣再聽,這除了耐心不夠外,還有先入為主,帶著成見在傾聽;還有一少部分學生,聽完讓其復述內容,他只能說一兩句或什么都說不出,這是只用耳朵不用心傾聽。
3阻礙傾聽之原因。
現在的學生獨生子女較多,是家中的太陽,自我意識強,為人處世多從自我出發(fā),很少顧及到他人的感受;表現欲強。小學階段尤為明顯,老師提出問題,爭著發(fā)言,沒被允許,就心生怨氣,不聽他人意見。家長和老師也大多只強調學生好好聽課,至于傾聽,傾聽的重要性,怎樣傾聽,談論不多,學生從小沒有養(yǎng)成傾聽的意識和習慣。再加上現實浮躁的環(huán)境,學生能靜下心來傾聽的較少。
在傳授方法之前,要先樹立“傾聽”的意識,要讓學生清楚“傾聽”的重要性。首先,要讓學生明白,傾聽是一種修養(yǎng)。一是反復告誡學生,會傾聽是有修養(yǎng)的表現。隨意打斷別人說話是不禮貌的行為。聽別人說是一種修養(yǎng),讓別人聽是一種藝術。二是家校聯(lián)合,聯(lián)系家長,告知教學計劃,讓家長也時時提醒。三是標語提示,可在教室張貼有關傾聽的標語,讓學生自己從名言中吸取力量,轉化修養(yǎng)。四是推薦優(yōu)秀書本,適當向學生推薦這方面的優(yōu)秀讀物,只要有一兩個學生讀,就會慢慢帶動其他人。其次,要讓學生明白,會傾聽是一種能力。傾聽能獲得信息,“一個隨時都在認真傾聽別人講話的人,可在閑談之中成為一個信息的富翁”。傾聽能發(fā)現問題,既可以發(fā)現別人身上的問題,也可以對照自己,發(fā)現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傾聽能改善人際關系,心理研究顯示:人們喜歡善聽者甚于善說者。傾聽遠比發(fā)言更重要。學會傾聽的人,才能關心欣賞別人,人際關系才會更加融洽。要讓學生明白:會傾聽的人才會學習,只有聽清了別人的觀點,才能集眾所長,成為最會學習的人。傾聽就是一種學習能力。
5傳授學生傾聽方法。
態(tài)度決定一切。要反復告訴學生,要想獲得別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別人。傾聽也是這樣,我們要尊重講話者,這是傾聽的第一步。人要學會換位思考,才能去理解每一個講話者的內容、情感,才能拋卻自己的成見,理解他人?!叭诵?,必有我?guī)熝伞薄C恳粋€人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因此我們應帶著虛心學習的心情去傾聽,傾聽別人的.優(yōu)點,也傾聽別人的不同點。只有用尊重、理解、虛心、學習的態(tài)度,你才能心平氣和地傾聽,你才能聽有所得。一是要專心,坐正身體,不東張西望,不交頭接耳,不身在曹營心在漢,要心無雜念,專心致志地傾聽。二是要有耐心,要耐心聽完,不隨便打斷,不急于表現。即使不贊同,也要等聽完再發(fā)言。三是要細心,細心傾聽發(fā)言者的內容、情感、語氣、語調,并結合人物體態(tài),揣摩發(fā)言者隱含在言語背后的信息(非言語信息)。四是要用心思考,發(fā)言者的主要內容我能否概括,發(fā)言者的觀點是什么,有無道理,好在哪里,錯在哪里,我還有什么補充等。同時,傾聽時還要注意一些細節(jié)問題,如坐正身體,不做與傾聽無關的事情,眼睛注視講話者,用微笑或點頭來回應等。傾聽的前提是安靜。只有在安靜的氛圍中,學生才能靜下心來專注傾聽。要讓學生靜下來,可采用:。
(1)播放輕音樂,讓學生在舒緩的音樂中慢慢靜下心來。
(2)提醒:教師提醒,注意不要急躁,要心平氣和,春風化雨似的善意提醒。也可讓學生之間互相提醒,有時不用聲音,將手放在嘴上,示意就好。
(3)交換角色,換位思考。讓喧鬧者當老師、當主持人,來體會吵鬧時的心情。教師要以身作則,樹立傾聽榜樣?!皼]有學會傾聽的老師,就沒有學會傾聽的學生?!币肱囵B(yǎng)學生的傾聽能力,老師首先要會傾聽。王尚文教授說過:“聽,是語文學習的精髓。”老師要努力營造傾聽的教室。
(1)專注耐心,暫忘教案?!岸鄶到處熤蛔⒁庾约航虒W的進度,并沒有去準確地‘接住’每個學生的發(fā)言,未能與那些傾心‘投球’的學生的想法產生共振?!钡拇_,在教學中老師更多地是關注每節(jié)課的進度,所以在傾聽學生發(fā)言之前,“對怎樣理解其發(fā)言,就已經胸有主見了”,“只想聽到學生的意見和自己的考慮是一致的”。也就是帶著答案在傾聽,如果學生的發(fā)言與答案不符,要么引導學生接近答案,要么不與評價。這種傾聽及反應,可能束縛學生的思維,限制學生發(fā)言的積極性,影響其他學生的傾聽意愿。所以老師在傾聽時要暫時忘掉教案,在傾聽學生發(fā)言時專注耐心,不要畏首畏尾,被教案死死捆?。?]。
(2)關注個體差異。教師要想聽到學生的不同心聲,就要關注到學生個體的差異。由于學生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各異,在發(fā)言時有的聲音哄亮,語速連貫,表達順暢;有的詞不達意,言之無物;有的聲音細小,吞吞吐吐;這時如果老師急著趕進度,打斷學生或表現出不耐煩情緒,或隨意給學生貼上標簽,就會給其他學生做出不愿傾聽的榜樣。不管哪一種發(fā)言,老師都要耐心傾聽,好的多表揚,不好的多鼓勵,從而給學生樹立傾聽的模范。
6加強學生傾聽訓練。
要讓學生養(yǎng)成傾聽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老師和家長反復強調幾句就行的,它需要長期的訓練。一是培養(yǎng)學生傾聽的專注度和長效性。
(1)聽寫詞、句、段。聽寫詞語和句子是小學階段常用的,在初中仍然沿用,只不過聽寫時老師的提示只要一遍,目的是培養(yǎng)其專注度。聽寫段落時可先從一句一句開始,然后再整段。內容可由敘事類過渡到寫景類。
(2)聽文章,聽后概述。可先由教材中的課文開始,用錄音播放,學生閉眼靜聽,聽前講明要求,聽后讓其概述故事情節(jié)。課文內容可能有的學生事前已讀過,所以還可從網上下載錄音,內容也由敘事類漸增至說理類,播放量也可由兩遍過渡至一遍。
(3)聽寫作文。在作文教學中,也可選用優(yōu)秀的范文,老師朗讀或找學生朗讀,剛開始讀三遍,然后讓學生復述在作文本上,看誰復述得最完整,評出標兵。慢慢過渡到一遍,要求相應寬松:可以完整地復述,也可以在此基礎上改編。或者讀一篇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或者復述一篇文章的內容,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完整地寫一篇。這些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傾聽的專注度,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興趣。二是培養(yǎng)學生傾聽興趣?!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強化訓練的同時要注意提高學生參與的興趣。
(1)及時表揚、鼓勵。在每次傾聽完學生發(fā)言后,都要給以表揚或鼓勵,表揚要到位,不要含糊地說“你回答得很好”,可抓住其中一點,如“你回答得很完整”“你的觀點很新”“你能站起來發(fā)言就是勇氣”“能說這些說明你思考了”等。
(2)游戲比賽。如在第一階段中的聽寫活動中,可用比賽的方式,看誰在一分鐘內聽寫的最多,看誰聽寫得最完整,看誰復述故事最好,評出標兵,適當給以物質獎勵,一張獎狀、一本書、甚或一個蘋果一顆糖,都能使學生獲得自豪感幸福感。
(3)密切聯(lián)系家長。孩子的成長是由學校和家庭共同培養(yǎng)的。老師要密切聯(lián)系家長,把孩子的點滴進步匯報給家長,讓家長也鼓勵孩子,因為在鼓勵中成長的孩子才有自信。
(4)找朋友。讓學生學會傾聽,并讓他們把這種方法用到平時的為人處世中,看能否改善人際關系,看能否交到新的朋友。三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傾聽的能力。主動傾聽,應該說是帶著疑問去傾聽,對方表達的內容正確與否。對方的觀點和支撐有沒有問題,如果同意,有沒有更好更準確的表達?如果不同意,我如何表述?包括對方表達的技巧、用語、邏輯、順序、結構、風格等全方位的審視。這在讀書中叫“八面受敵”,傾聽也要“八面受敵”,在聽的過程中,拿起筆,在自己有感觸的地方做一個簡記。這就叫帶著問題傾聽。
(1)傾聽小故事,互相提問題。每周利用一節(jié)課十分鐘時間,讓兩個學生一組,兩人互講自己事先準備好的小故事,并提出一個問題,看誰聽得認真答得巧妙。
(2)聽文章,后評論??上扔蓴⑹骂愇恼麻_始,老師也可由學生朗讀一篇文章,在學生聽完后,可進行如下訓練:讓學生點評朗讀情況,讓學生發(fā)表自己對這篇文章的感想,讓學生評論其中的人物形象,甚或讓學生對這篇文章的寫法發(fā)表評論。這些訓練一段后,可找一些簡單的議論文,聽后讓學生找作者的觀點、對作者的觀點是否贊同,理由是什么。文章最好是學生自己查找,這樣才有興趣參與。
(3)聽新聞,后評論。每周一新聞熱點,讓學生輪流準備播報,在學生聽完之后,發(fā)表評論,每次可找5位學生談論自己的想法。觀點不能重復,可以補充。
(4)組織演講、辯論比賽。在比賽前,老師可播放一些演講辯論視頻,講解這方面的相關知識,讓學生清楚怎樣演講,怎樣辯論。然后讓學生自己挑選最感興趣的話題來演講或辯論。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佐藤學.靜悄悄的革命[m].李季湄,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
作者:劉素琴單位:廣東省中山市南朗云衢中學。
財經類學生的雙證書培養(yǎng)論文篇二
新課標指出:“充分發(fā)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呈現形式和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tài)度,使學生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yǎng)和學習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比欢趯嶋H教學中我們往往忽視了美術教學的重要作用,對美術學科認識過淺。加上各校美術資師嚴重缺乏,使美術教學受到一定的阻礙和限制。美術教學模式單一,內容單調,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美術素養(yǎng)可想而知。本人多年一直在一心進行美術教學的研究,認為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來激發(fā)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
一、充分利用好現有的教學條件進行直觀教學。
直觀教學手段多種多樣,如通過掛圖、范畫、電視電影和幻燈片等進行直觀教學。但由于農村初中學校辦學基礎薄弱,教學設備甚差,美術教具嚴重缺乏,一般都沒有教學掛圖、模具等。更談不上利用電視電影和幻燈片進行教學。在這種情況下,更為直觀的教學手段應該說范畫演示是首選內容了。范畫包括步驟范畫、隨堂范畫和老師作品。利用步驟范畫教學,能分解繪畫難度,使繪畫過程更直觀簡練,讓學生感到易學。利用隨堂演示范畫,能把枯燥的教學內容激活。例如,在人像速寫等繪畫教學內容中,我都以隨堂范畫為主。在課堂上請一位學生當模特,當堂示范寫生。在講中國畫――花卉的畫法時,就在課堂上鋪開宣紙,拿來毛筆、墨、顏料等工具材料作花卉示范畫,讓學生親眼看到老師的作畫過程,包括執(zhí)筆用筆方法、線條的運用、顏料的調配一目了然。加上簡單的講解,使學生把老師的作畫步驟、方法都記在腦子里,同時學生可以直接向老師提問題。這樣師生之間的課堂互動氣氛活躍了,許多難題也就解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提高了。
二、挖掘和豐富教學的趣味性。
一個美術課堂,如果只是局限于課本內容,老師照本宣科、枯燥無味,學生規(guī)規(guī)舉舉地聽,這種教學模式應該說是無效的教學。這樣的課堂氛圍學生很難提起精神來,更談不上有什么興趣,結果是老師在上面講學生會昏昏欲睡。只有不斷地增添教學的趣味性,才有可能把課堂激活。要增加教學的趣味性,首先是教師認識廣泛,不斷引入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知識,增強課堂教學內容的拓展性、開放性。讓學生感到美術有學不完的知識,從而產生學習的欲望。其次是要不斷提高教師教學語言的趣味,幽默、宏亮、富有音樂感和鼓動性強的語言,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又可以感受到老師的美言樂趣。這樣學生就會樂意去接受美術教學,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學習。再次是老師要結合農村當地的生活環(huán)境實際,利用自然環(huán)境資源及校園、社會生活資源選增一些更有趣味、更為實用的教學內容。另外,還可以把學習美術與學習音樂、語文、歷史、數學等學科聯(lián)系起來,拓展藝術空間,增強藝術趣味。
三、興趣的培養(yǎng)靠科學的指導。
對學生美術技能的培養(yǎng),是在學生對美術知識的理性認識之后,通過大量的練習實踐活動來獲得的。這個環(huán)節(jié)需要老師正確、科學地輔導。首先教師要正確地指導學生高質量地學習知識和進行技能訓練。其次是正確地輔導學生進行自學。美術課教學中,大部分時間讓學生進行作業(yè)練習或自學,在這個時間內,教師應根據不同的課業(yè)內容、教學形式和不同的學生而采用不同的輔導方法以及選擇不同的輔導重點。在輔導方式上,一是輔導好全體學生的學習和訓練;二是根據教學內容輔導好各課業(yè)的學習和訓練;三是較好地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要求。只要老師能進行科學的輔導,學生就易于接受、易于掌握美術技法。學生學美術難的心理障礙排除了,便體會到學習美術的輕快感,就會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了。
四、為學生搭建展示平臺。
通過課堂系統(tǒng)的學習之后,學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收獲,他們都想把學到的知識與技能表現出來。組織美術課外校外活動使他們有了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一方面老師要制訂好活動計劃,組織課外美術興趣小組,讓具有美術愛好與特長的學生在老師的具體組織和指導下,利用課外時間進行強化訓練。老師還可以訂一些美術報刊雜志,供學生閱讀參考,以點帶面,相互影響。另一方面結合學校實際,按計劃舉行全校性的美術習作評比與展覽、版報制作比賽、校園美化設計等。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成績,在廣大師生的肯定和贊揚聲中不斷提高自己的美術技能。還可以輔導學生參加全國各類中小學生的美術作品評比等活動。這樣才能使學生信心百倍,學習起來就更主動、更積極些。
五、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使美術課堂更加生動有趣。
農村初中學生由于條件差,許多現代化教學設備對他們來說十分稀奇。有條件的學??梢試L試應用計算機網絡教學,讓學生能運用計算機設計、制作。利用網絡資源,拓寬美術信息,開闊視野。沒條件的學校盡量利用電視、影碟機播放相關美術知識的片子??梢允钱嫾医榻B、技法講座、作品欣賞等。另外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觀、聽故事、賞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力與想象力。教學手段先進而生動有趣,喚起更多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對學生作業(yè)的評價方面,超越于以分數評判作為標準的界線。激勵性的口語、微笑、眼神、撫摸等體態(tài)語言;獎勵式和展示作品等均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以上手段來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興趣,并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tài)度,使學生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yǎng)和學習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我知道,執(zhí)教的道路中有很多客觀的困難,但我也相信,只要我們努力就一定能做得更好。
財經類學生的雙證書培養(yǎng)論文篇三
反思是指對學過的知識或經過的事件進行回顧和思考的一個心理活動過程。杜威認為反思活動是“一種得以產生思維活動的懷疑、猶豫、困惑、心靈困難的狀態(tài),是一種為了發(fā)現解決這種懷疑、消除和清除這種困惑而進行的探索、搜索和探究的行為?!彼€提出了反思五步法,即暗示、產生問題、假設、推演假設、檢驗假設。我國古代的教育家早就提出反思理念,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可以這么說,中西方的教育家都強調學與思的統(tǒng)一,注重學習之后的反思。
許多學生在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時,很少意識到自己的思維過程,缺乏反思意識和反思能力,也就無法認識自己思維過程的正確與否,經常是在教師提醒或分析下,才有反思意識,這就造成了思維活動與反思的嚴重脫節(jié),從而造成了學生在學習化學時效率差。在化學學習中,反思是發(fā)現的源泉,是訓練思維、優(yōu)化思維品質的極好方法,是促進知識同化和遷移的可靠途徑。反思能促使學生從不同方面和角度去思考問題、質疑問題。反思能使學生不滿足于常規(guī)方法,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因此在化學學習中,應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意識和反思能力。
1.主體性原則。
眾所周知,學生在教學中處于主體地位,這是教學取得高效率的根本要求。在反思能力培養(yǎng)中,這一原則極其重要,因為反思能力的培養(yǎng)對象是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yǎng)實施,必須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所以教師除了告訴學生反思意義外,還必須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意識。
2.漸進性原則。
與認知活動規(guī)律一樣,反思活動也是漸進的,教師在訓練學生時,要循序漸進,分階段逐步實施。通過教師有目的、有系統(tǒng)地反復訓練學生,使學生的反思意識逐漸加強,最終轉化為反思能力,并在新的教學情景中,靈活、合理地運用。
3.反饋性原則。
反饋是培養(yǎng)學生反思能力的重要保證,有反饋才有培養(yǎng)方法的改善,才有反思能力的提高。教師應及時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反思活動做出評價,在評價中促使學生反思學習的過程、方法以及結果,并據此進行調整和改進學習方法策略,并最終形成自我反饋能力。
在化學教學中,我們可以應用元認知理論,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能力。元認知理論就是對認知的認知,是個體在認知的活動中,將自己正在進行的認知活動作為意識對象,積極地對其進行監(jiān)視、控制和調節(jié),以迅速達到預定目標,其實質是人對認知活動的自我意識和自我控制。因此從元認知理論角度出發(fā)來考慮,學生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思維過程,使反思成為一種可操作的實踐行為。
在學生的作業(yè)和試卷中,經常有許多錯解題,教師在講評時,如果把正確的解題方法演示一遍,許多學生不會對自己的錯誤解法進行反思,這就失去了對學生進行反思能力培養(yǎng)的機會。教師可以把這些錯誤羅列出來,然后讓學生來分析、反思錯誤之處,不僅分析自己的錯誤,還可以分析其他學生的,教師在學生遇到困難時,可以稍加啟發(fā)、點撥或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
錯誤解法(大多數學生):。
對于學生的這種錯誤解法,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即。
通過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學生就會明白當br被氧化50%時,fe2+已全部被氧化,從而得出正確結果。
通過糾錯,可以引發(fā)學生反思的意識,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
在化學教學中,要提倡“一題多解、多題一解、一題多變”形式的訓練,特別是當一個問題解決時,再將問題中的一些特殊條件一般化,從而得到更為普遍的結論,使得問題得到推廣,從而在比較中使學生進行反思訓練。所以設計一個由淺入深,逐漸深入的問題情景,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學生從不同層面了解問題的本質,從根本上掌握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根據這組變式題,學生必定會對它進行比較、分析,雖然陰極都是析出氫氣amol,由于陽極材料的不同將使陽極的電極反應發(fā)生變化,從而造成電解消耗的水不相等。通過對這組變式題的反思,將使學生對電解原理有更深刻的理解。
課堂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反思能力的主戰(zhàn)場。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討論題,讓學生討論,通過相互交流、互相質疑,讓對方反思自己的思維過程,從而營造一種反思氛圍。
例如,這堂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哪些知識,這堂課的重點內容是什么等,這些措施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掌握這堂課的知識,同時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反思意識。教師還可以通過教材中的選學內容和資料對學生進行反思能力的培養(yǎng)。例如,讓學生閱讀選學內容“乙醇的分子間脫水”并與已學內容進行對比、反思,深刻領會在有機化學中反應條件的不同,就有可能造成產物不同,這更有利于學生掌握乙醇的消去反應。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教師應站在如何達到實驗教學目的的角度上,對實驗原理、內容進行問題分析和方法設計,讓學生進行動手、思考,從現象中進行反思,從而達到實驗教學的目的。
例如,在進行銅鋅原電池實驗時,銅片上產生氣泡,鋅片上也會產生少量氣泡。此時教師不應回避這一現象,可以讓學生思考為什么鋅片上也會有少量氣泡?實際上金屬鋅還是能與溶液中的氫離子反應生成氫氣,及鋅片不純產生許多微電池,也能使鋅片表面產生氣泡。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質疑、反思,不僅能加深學生對原電池的理解,還能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總之,新課程理念需要學生具有積極主動地反思活動。在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意識和反思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
財經類學生的雙證書培養(yǎng)論文篇四
摘要:工程管理專業(yè)是一個多學科融合性的專業(yè),隨著中國國民經濟持續(xù)快速的發(fā)展,國內對工程管理專業(yè)人才的需求也快速增長。以財經類院校為例,分析了工程管理專業(yè)的學科屬性、培養(yǎng)目標和課程體系設置,提出了逐步完善工程管理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工程管理;房地產;培養(yǎng)方案。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經濟保持了持續(xù)快速的發(fā)展。隨著工業(yè)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中國建筑業(yè)的規(guī)模和從業(yè)人員數量也在不斷擴大,工程管理方面的專業(yè)技術人才也越來越緊缺,從而對高校工程管理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過對財經類院校工程管理專業(yè)本科教學培養(yǎng)方案的分析,探討現階段培養(yǎng)方案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進的建議,提高工程管理專業(yè)畢業(yè)生的市場競爭力。
一、國內工程管理專業(yè)概況。
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yè)目錄》,將“管理科學與工程”設為管理學門類下的一級學科,并下設八個二級學科:工程管理、工業(yè)管理、管理科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房地產經營管理、項目管理、產品質量工程和工程造價(八個本科專業(yè))。將工程管理專業(yè)設在管理學門類下面,即強調了其管理類學科屬性,這與國際上多數國家將其歸屬在土木工程類專業(yè)的做法有所不同。因此,中國的工程管理專業(yè)偏重于管理類。目前,國內共有三百多所所高校開設了工程管理本科專業(yè),主要分布在各綜合性大學、建工類、礦業(yè)類、電力水利類、財經類等高校。中國工程管理專業(yè)目前還處于研究、探索和發(fā)展階段。從全國開設工程管理專業(yè)的高校來看,基本上都是以管理學、土木工程等為主干學科,下設有工程項目管理、房地產經營管理、投資與造價管理、國際工程管理和物業(yè)管理等五個專業(yè)方向。不同高校培養(yǎng)的側重點不一樣,但都是培養(yǎng)具備工程技術、管理學、經濟學及法律知識,能運用現代管理理論方法,在國內國際工程建設領域中,從事投資決策、工程項目建設管理、工程項目咨詢、工程項目監(jiān)理、政府部門宏觀調控管理等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二、安徽財經大學工程管理專業(yè)課程的設置與教學內容。
安徽財經大學是一所以經管法為主的多科性財經類院校,工程管理專業(yè)設置在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專業(yè)方向為房地產經營與管理方向。
1.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具備管理學、經濟學和房地產經營與管理的基本知識,掌握現代管理科學理論、方法和手段,接受房地產經營管理、工程項目管理基本訓練,具備從事房地產經營管理專業(yè)技能與工程項目管理能力,適宜在企事業(yè)單位和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從事房地產和工程項目管理相關業(yè)務,以及在相關教學科研單位從事該領域教學、科研工作的高級復合型專門人才。從培養(yǎng)目標可以看出,由于學校的財經類屬性,專業(yè)的設置偏向經濟管理類。
2.專業(yè)特色與培養(yǎng)要求:本專業(yè)畢業(yè)生應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
(2)具有綜合運用本專業(yè)知識從事工程管理的基本能力;
(4)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
(6)了解本專業(yè)理論前沿和發(fā)展動態(tài),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教學、科研和實際工作能力。
3.課程設置。課程設置主要包括學科基礎課、專業(yè)必修課和專業(yè)選修課等。學科基礎課包括西方經濟學、管理學原理、會計學、統(tǒng)計學、市場營銷學、財務管理與財務報告分析、運籌學、管理信息系統(tǒng)、經濟法、工程制圖等。專業(yè)必修課包括房地產經濟學、房地產金融學、房地產政策與法規(guī)、房地產開發(fā)與管理、工程概預算、工程項目管理、房地產估價、物業(yè)管理等。專業(yè)選修課包括工程技術監(jiān)理、建筑材料、建筑技術、工程招投標管理、工程項目管理等。學制四年,學生學完培養(yǎng)方案規(guī)定的課程,修滿學分,經考核成績全部合格,發(fā)給本科畢業(yè)證書。符合《安徽財經大學普通學科學生學位授予辦法(學分制)》規(guī)定的,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三、工程管理專業(yè)主要課程教學內容。
工程制圖:制圖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正投影原理:點、線、面、平面立體、曲面立體的投影;常用建筑曲面體的形成及畫法;投影制圖:三視圖、六面基本視圖、輔助視圖;組合體視圖的閱讀、繪制及尺寸標注;各種剖視圖;土木建筑工程專業(yè)圖:房屋建筑及房屋結構施工圖;鋼筋混凝土及鋼結構構件圖;室內給水排水工程圖;計算機繪圖軟件的應用。
房屋建筑學:房屋建筑學課程分為民用建筑和工業(yè)建筑兩部分,每一部分又包括建筑構造和建筑設計原理。學習這門課程的目的是為了使學生掌握房屋構造的基本理論;初步掌握建筑的一般構造做法和構造詳圖的繪制方法,能識讀一般的工業(yè)與民用建筑施工圖;了解一般房屋建筑設計原理,具有建筑設計的基本知識,正確理解設計意圖。
房地產開發(fā)與管理:本課程以房地產開發(fā)與管理的全過程為主線,以加強對房地產開發(fā)與管理活動的全面理解為目的,結合中國房地產開發(fā)與管理的實際,對房地產開發(fā)與管理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實踐要求加以介紹。主要內容包括:房地產開發(fā)與管理的基本概念、房地產的基本法律制度、房地產市場調查與預測、房地產項目的開發(fā)管理、市場營銷策劃、房地產交易的類型以及特點等。
工程項目管理:本課程是一門緊密聯(lián)系工程建設管理實踐的重要課程,它以工程項目為對象提出工程項目管理的概念和系統(tǒng),從施工項目管理者或承包商的角度講授項目組織與管理的理論和方法,強調管理的應用。其研究范圍涵蓋著工程項目投資前期,投資建設期直至項目投產的整個過程;研究內容包括決策、計劃、組織、指揮、控制及協(xié)調的理論,方法與手段;研究目的.是使工程項目管理在投資、工期、質量三大目標及其他方面均取得最佳效果,盡快發(fā)揮效益,最終收回投資并達到投資增值的目的。
房地產政策與法規(guī):本課程以中國土地管理法和房地產法律制度以及房地產開發(fā)、經營與管理活動的法律規(guī)范為主要內容。具體涉及房地產法律的基本范疇、特點和制度演進;城市規(guī)劃、房地產交易、轉讓、抵押、租賃等相關的法律規(guī)定;房屋拆遷的安置與補償、市場管理、物業(yè)管理等相關的法律規(guī)定。
城市規(guī)劃與管理:本課程主要包括城市規(guī)劃的基本原理與方法,城市規(guī)劃的基本程序,城市規(guī)劃對城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過程的影響和作用,城市規(guī)劃與工程建設項目之間的關系,具備城市、城鎮(zhèn)和居住小區(qū)規(guī)劃的基本知識,以及分析與解決城市、城鎮(zhèn)和居住小區(qū)規(guī)劃相關問題的解決思路和規(guī)劃方法等。
房地產估價:本課程以房地產估價工作所必備的理論基礎和基本知識為主線,結合中外房地產評估行業(yè)發(fā)展的現狀,主要介紹了房地產估價的程序以及在熟練掌握房地產估價基本理淪知識的基礎上,對不同房地產類型、在不同評估目的條件下進行房地產估價時能夠選擇運用房地產估價中的成本法、市場比較法、收益法等合適的估價技術來求取估價對象客觀合理的價格或價值。
四、完善工程管理專業(yè)本科教學培養(yǎng)方案的建議。
工程管理專業(yè)是管理類門類中重要的專業(yè)科目之一,隨著房地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社會對房地產專業(yè)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中國必須逐步建立起滿足市場需要的、與國外高?;疽恢碌姆康禺a人才培養(yǎng)模式。為此應進一步完善工程管理專業(yè)本科教學培養(yǎng)方案。
1.由于財經類高校的特點,工程管理專業(yè)課程設置偏向經、管、法,而工程管理學科的研究方法是工程技術與管理理論的結合,必須具備一定的建筑行業(yè)背景知識。對于工程管理專業(yè)教育來說,在保留經濟、管理以及法律平臺現有課程的基礎上,加強工程技術類課程的設置力度,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2.推動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的開展。在工程管理專業(yè)本科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的開展過程中,普遍存在著學生經驗不足、動手能力不強等問題,從而影響了工程管理專業(yè)生產實踐環(huán)節(jié)、畢業(yè)實踐環(huán)節(jié)活動的開展。因此,要逐步加強學校和相關企業(yè)的聯(lián)系與合作,推動產學研的發(fā)展,完善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
參考文獻:
[1]余渝娟,祝亞輝.關于工程管理專業(yè)建設的思考[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08,(4).
[2]董肇君.工程管理專業(yè)課程整體化教學改革研究[j].天津城市建設學院學報,2008,(1).
[3]李前進,李明,等.新型工程管理人才培養(yǎng)教學方案探討[j].教師,,(8).
財經類學生的雙證書培養(yǎng)論文篇五
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英國詩人雪萊說:“想象是創(chuàng)造力”,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智力結構中一個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因素,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關鍵點。語文是一門想象時空極大的學科,在教學中更應抓住各種契機,采取各種手段,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那么,怎樣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呢?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
一、根據課文材料,運用描寫的方式,結合造句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接著,老師要求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對文中的“桃林”、“土地”、“屋舍”、“桑竹”等景物進行創(chuàng)造性描寫;然后分學習小組進行討論交流,并推選出描寫得比較成功的學生參加全班交流。在整個創(chuàng)作和交流過程中,學生意興盎然,情緒高漲,學生的發(fā)言非常精彩。由此筆者強烈感受到:根據課文中的材料,進行描寫性的造句訓練,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都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二、順著作者的思路,運用續(xù)寫的方式,推想課文情節(jié)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美國心理學家蓋茨爾斯和杰克遜根據吉爾福特的創(chuàng)造力更多地和發(fā)散性思維相聯(lián)系的思想,設計了一套創(chuàng)造力測驗方法,其中第四種方法就是寓言解釋測驗法。具體做法是,給被試者幾個沒有結尾的寓言,要求他們對每個寓言都作出三種不同的結尾,然后根據其結尾的數目、恰當性和獨創(chuàng)性給分。這樣的'測試,說到底,就是在測試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語文課上,如果我們對課內外那些結尾含蓄、耐人尋味的文章也采用這種方式進行教學,那么,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得到極大的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也將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在這一方面,全國著名的特級教師于漪老師就有很多成功的教例。例如在教學老舍的《小麻雀》一文過程中,于老師發(fā)現,這篇課文的結尾沒有明寫小麻雀的結局,而學生從上文了解小麻雀的悲慘遭遇后,感情上有所觸動,對小麻雀的關心和同情促使他們很想知道小麻雀的結局如何,于老師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要求學生開展想象,順著文路推想小麻雀的結局,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漲,紛紛張開了想象的翅膀,有的認為小麻雀最后死了,因為它身上有傷,“頭掛得更低”,而作者也“不知道怎樣才好”,無法拯救它;有的認為小麻雀最終還是活下來了,因為“它確實是沒有受多大的傷”,而且,原來卷成一團的身子也“長出來一些”,同時,它明白世上有侮辱損害它的壞人,也有關心同情它的好人。盡管學生對小麻雀的結局的想象各不相同,但他們的推想都有了一定的道理,正是在這樣的推想中,學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很好的培養(yǎng)。有些課文,雖然原來已經有了結尾,但仍然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調換結尾”的訓練,尤其是課文中的那些寓言故事,因為這類故事的結尾本身就具有多樣性。這樣的訓練對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確實能起到重要作用。在教學調研中,筆者就聽到這樣一節(jié)課,老師在教完《愚公移山》一文后,組織學生在課堂上展開豐富的想象,給該則寓言改寫結尾,并且提出,結尾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結果發(fā)現,不少學生運用看過的一些神話傳說,將結尾演繹得豐富多彩。一位叫曹琳的同學這樣寫道:愚公和他的子孫就這樣挖呀鏟呀,連心如冰石的二郎神也被打動了,于是便派二郎神犬在夜間下凡,把這兩座大山給吞了。()于是,一夜之間,這里就消失了兩座山,變成了一片平地,不過地上還有一些小碎石,那是因為二郎神犬吞得太快而掉下來的殘渣。另一位叫許力虎的同學這樣寫道:話說唐僧師徒四人路過此地,正好看見愚公在挖山,孫悟空便走過去問:“老頭,你在干什么?”愚公見悟空,嚇了一大跳,回轉身就想逃。孫悟空拉住他,叫他不必怕。愚公只得抖抖顫顫地說:“我們在挖山?!睂O悟空傻笑起來,說:“老頭,你挖到何年何月才能挖平呢?”愚公像受到了什么刺激似的,突然壯著膽反駁道:“子孫是無窮的,而山卻不會增高,還怕挖不平?”唐僧下馬道:“悟空,出家人慈悲為懷,你就行行善,幫這位老人家把山搬走吧?!睂O悟空答應了,便使了個移山法,把山移到了別處,從此,這里暢通無阻。愚公在這里建了一座廟,里面放上了唐僧、孫悟空的塑像,廟里香火不斷,人們都十分感激他們。盡管這些結尾還顯得有些稚嫩,但都較好地體現出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潛在的創(chuàng)造力。
三、通過形式訓練,提高想象力。
1.采用“改寫”的方式進行詩歌教學。
在教學調研中,我們還發(fā)現:一位對話劇有所研究的語文老師,則采用集體改編的方式,把班上一些愛好文學的同學組織起來,集中大家的智慧,發(fā)揮眾人的想象,將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演繹成了課本劇。劇本編出以后,老師從班上挑選學生,進行認真的排練,并在班上作了精彩的表演。排練過程中,小演員又一次次展開豐富的想象,在劇情、臺詞和導具等方面一次次進行了修改和完善,從而使演出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轟動效果。
正如魯迅所說:“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處,想到昆蟲的言語;他想飛上天空,他想潛入蟻穴?”每個學生的頭腦里都有一個晶瑩璀璨的世界,作為語文老師我們應通過多種方式,打開通向這個世界的大門,讓學生蘊藏身上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發(fā)揮。
財經類學生的雙證書培養(yǎng)論文篇六
摘要:傾聽是學生在課堂中獲取有效信息的途徑和必不可少的能力,學生只有形成良好的傾聽習慣,才能更好地進行學習。在體育課堂中,教師可通過闡述教學目標、解讀動作要領、布設訓練任務等途徑,讓學生想傾聽、會傾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活動,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體育課堂;傾聽;培養(yǎng);
小學階段是學生各項能力形成的關鍵時期,傾聽作為一項基本的技能,是學生學好知識的前提。體育課程是最受學生歡迎的學科,但學生喜歡的是自由的氛圍,往往只顧玩,而忽略了教師強調的動作要領、注意事項、活動規(guī)則等,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因此,為提升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確保學生有所獲,教師應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如闡述教學目標、解讀動作要領、布設訓練任務等,引導學生明確傾聽目標,教會學生傾聽的方法,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受益終身。
一、闡述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傾聽。
體育教學活動常常在戶外進行,場地空間比較大,小學生由于自控能力不足,且沒有明確的傾聽目標,往往表現比較活躍,出現一些不良的傾聽現象,如隨意插嘴、做小動作、注意力不集中等,導致學習效果不佳。因此,教師應針對這些問題找出原因,闡述課堂教學目標,如這節(jié)課需要學什么、達到什么目標、運動達到什么程度等,在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問題、提示、規(guī)則要求中,引導學生傾聽。
例如,教學《立定跳遠》時,該內容是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是發(fā)展學生腿部力量和彈跳力的重要手段,對促進學生身體的跳躍能力以及下肢、身體器官系統(tǒng)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上課伊始,體育委員清點班級人數,此刻的學生相對較安靜,注意力比較集中。教師把學生分成八組,并確定組長,明確小組位置,然后闡述本節(jié)課的教學安排。師生先一起學習立定跳遠的技巧,教師強調學生要注意觀察動作要領以及下肢發(fā)力的時機,隨后進行*蛙跳游戲和小組對抗賽,并說明哪個小組最后獲勝有特殊驚喜。學生聽后熱情高漲,急切盼望教學活動的展開。教師順勢示范立定跳遠的動作,學生認真聽并悄悄模仿,遵循課堂的預設,有序開展活動。在小組對抗賽環(huán)節(jié),教師強調活動規(guī)則時提問:“假設有一個同學在比賽立定跳遠中跳的不規(guī)范,應該怎么辦?”有的學生說:“從起點重新跳?!庇械膶W生說:“應該取消參賽資格?!痹谟懻撝?,學生認識到比賽規(guī)則的重要性。這里,教師利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傾聽。
上述教學,教師利用提問等方式,引導學生傾聽,使學生更加專注學習,課堂教學效果較好。
二、解讀動作要領,激勵學生傾聽。
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的必修課程。體育課堂教學中,學生需要學習基本的運動知識和體育技能,但在教師講解示范動作要點時,學生經常出現走神、小動作不斷的現象,導致體育活動低效進行。因此,教師需要利用幽默風趣的語言、豐富多樣的游戲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
例如,教學《廣播操》時,教師為學生重復示范廣播操的不同姿勢,很顯然,學生的興趣不高。教師可預設多變的內容,讓學生感到新鮮,如利用生活中學生經常做的動作提問,詢問學生會不會伸懶腰。這樣學生就開始展示,教師由此過渡到廣播體操中的伸展運動,并在學生演示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標準動作。講解時,教師注意語言的指向性,故意升高或者降低音調,以此激勵學生傾聽,使學生想聽明白伸展運動和平時伸懶腰的動作有什么區(qū)別。
上述教學,教師使用幽默的語言,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并用嚴謹、貼切、變化的語言講解動作要領,使學生樂于接受,注意傾聽。
三、布設訓練任務,教會學生傾聽。
體育課堂教學氛圍相對輕松、自由。為教會學生傾聽,教師可設置有趣的傾聽任務,比如“有趣的蘿卜蹲”“傳話游戲”“猜猜我是誰”等,有意識地教會學生傾聽。這樣學生非常期待,主動完成布設的任務,認識到集中精力、捕捉要點、迅速反映的重要性,逐漸領悟傾聽的技巧。
例如,教學《蹲踞式跳遠》時,蹲踞式跳遠的完整技術包括助跑、起跳、騰空、落地四個部分,有助于促進學生下肢力量的發(fā)展,對學生的跳躍能力和動作的協(xié)調性、靈敏性提出挑戰(zhàn)。小學生年齡比較小,課堂教學離不開教師的講解和指導。為訓練學生的傾聽能力,教師引入“蘿卜蹲”的游戲,讓一組一組學生展開游戲,從而調動起學生對關鍵詞傾聽的敏感性。
上述教學,教師利用布設的一些小游戲滲透傾聽技巧,使學生在玩中獲得較快成長,漸漸養(yǎng)成好的傾聽習慣。
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才能更好地聆聽,才能抓住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信息,才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在體育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習慣,教師要善于捕捉課堂教學契機,適時引導,逐漸使學生養(yǎng)成主動傾聽、會傾聽的習慣。這樣學生能夠把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中,聽清楚教師強調的運動技巧,自覺地進入樂學狀態(tài),順利實現課堂教學目標,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財經類學生的雙證書培養(yǎng)論文篇七
優(yōu)秀的幼兒園教師應該能夠將自己在高校中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的教學情況相結合,將自己的專業(yè)理論知識配合幼兒園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實踐。但是目前的學前教育高校的教學方式仍然只是讓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或是讓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并沒有讓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行教學。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學生在實際的工作中也就不能夠將自己的專業(yè)理論知識付諸實踐。由于在實際的工作中無法很好地利用自己在學校中學習到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對幼兒園學生的教育方法也就無法很好地符合他們的具體情況。
二、如何加強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培養(yǎng)的實效性。
1.對學前教育專業(yè)的課程設置的改進方法。
為了保證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實效性,首先應該對學生的教育計劃進行優(yōu)化,即優(yōu)化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課程設置。在具體的課程設置上,可以將專業(yè)可分為三個大類:專業(yè)實訓課程、專業(yè)理論課程、專業(yè)應用課程。在專業(yè)實訓課程方面,不應該使用原有的教學方法,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層次以及不同的學年度,從而能夠進行有針對性的專業(yè)實訓課程,讓學生可以更好地對幼兒園的教學工作進行初步的認識以及對在幼兒園日常教學中會出現的一些問題形成簡單的印象,從而更好地學習學前教育的專業(yè)知識。在專業(yè)理論課程方面,最好將理論課程按照學年進行設置??梢栽诘谝?、第二學年設置一些幼兒教學發(fā)展史、兒童發(fā)展、教育哲學等專業(yè)理論課程,讓學生可以在學習初期形成較為先進的教學理念以及正確的兒童發(fā)展觀。對于專業(yè)應用課程方面,可以在第三、第四學年為學生設置一些涉及幼兒園管理、幼兒園游戲等課程。這些課程可以讓學生進一步地對幼兒園的日常工作進行學習以及了解。在這樣的專業(yè)課程設置下,學生能夠循序漸進地進行學習,并且也可以通過實訓教學來對日后的實際教學形成初步了解,為實際的教學工作做好準備,從而提高學前教育專業(yè)的日常教學的實效性。
2.對藝術類課程的改進方法。
藝術類課程是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在日后在幼兒園教學中激發(fā)幼兒興趣的前提條件。對于幼兒園的學生而言,最好的`激發(fā)興趣的方法就是通過教師的歌唱、舞蹈等方式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在這一方面,就需要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注重對藝術類課程的學習。在藝術類課程的安排上,需要注意為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安排藝術基礎類課程以及應用類課程。在藝術基礎類課程上,可以為學生安排諸如音樂欣賞、繪畫基礎知識等課程的學習。在藝術應用類的課程上,就需要為學上安排簡筆畫的繪畫、音樂伴奏、折紙、舞蹈等課程。通過將基礎與應用類課程進行分類教學,可以讓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更有效率地進行藝術類課程的學習。
3.對實踐教學的改進方法。
在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實踐教學方面,高校需要為學生安排不同層次的實觀看實際的學前教學過程。第二個層次為項目訓練,旨在讓學生對學前教育的日常工作中的一些環(huán)節(jié)進行實踐,讓學生可以認識到真實的教學過程是如何進行的。第三個層次為校內實訓,讓學生在幼兒園內進行實習性的教學活動。通過這樣的實踐教學,可以讓學生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發(fā)現自己的問題,從而及時解決。而這樣的實踐教學方法也避免了學生對完成理論知識的學習后立即進行實踐而感到束手無策的情況,進一步地提高了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培養(yǎng)的實效性。
三、結語。
目前,在我國的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培養(yǎng)中,效率較低、學生不能很好地運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仍然是學前教育高校面臨的大問題。因此,需要在學前教育專業(yè)的課程中進行研究,改進教學的方法,提高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培養(yǎng)的實效性。爭取早日改變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知識技能欠缺,理論與實際脫節(jié)的現狀,為我國教育事業(yè)作貢獻。
財經類學生的雙證書培養(yǎng)論文篇八
大學時期是人生道德意識形成、發(fā)展和成熟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個時期形成的道德觀念對我們大學生影像很大。所以我們要做一個知榮辱、講道理的人,這不僅是社會的殷切期望,也是我們大學生自身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我們要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自覺恪守公民道德的基本規(guī)范,努力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與規(guī)范。道德往往代表著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起判斷行為正當與否的作用。道德也可意為風俗習慣。道德由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所決定,并為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服務。不同的時代,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觀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視的道德元素和道德標準也常常有所差異。
道德是引導我們追求至善的良師。它教導我們認識自己,對家庭、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應負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教導人們正確地認識社會道德生活的規(guī)律和原則,從而正確地選擇自己的行為和生活道路。
道德是社會矛盾的調節(jié)器。人生活在社會中總要和他人發(fā)生這樣那樣的關系。因此,不可避免地要發(fā)生各種矛盾,這就需要通過社會輿論、風俗習慣、內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以自己的善惡標準去調節(jié)社會上人們的行為,指導和糾正人們的行為,使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關系臻于完善與和諧。
道德是讓人積極向上的引路人。它培養(yǎng)人們良好的道德意識、品質和行為,樹立正確的義務、榮譽、正義和幸福等觀念,使受教育者成為道德純潔、理想高尚的人。道德也是公正的法官。道德評價是一種巨大的社會力量和人們內在的意志力量。道德是人以評價來把握現實的一種方式,它是通過把周圍社會現象判斷為“善”與“惡”而實現。
既然道德這么的重要,我們大學生如何加強自身的道德水平,我認為這需要我們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加強自我修養(yǎng),培養(yǎng)高尚人格,將道德融入他們的生活習慣中,堅持“八榮八恥”等榮辱觀,修身律已,自覺想勞動模范學習,從他們身上學到他們優(yōu)秀的道德觀念。重視自我修養(yǎng),自我修養(yǎng)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極為重要的傳統(tǒng)美德。在現代社會中,自我修養(yǎng)在培養(yǎng)大學生自強不息精神,增強心理承受力,提高思想道德境界方面依然具有重要的意義。當代大學生應追求高尚人格、不斷攀登人生高境界。雖然大學時期的我們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發(fā)展,但總的來說,社會生活經驗還不夠豐富,思想還不夠成熟,還存在有明顯的知行脫節(jié)的現象。比如在成才問題上,一方面具有強烈的成才愿望,另一方面又缺乏勤奮刻苦、勇攀科技高峰、耐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的決心和恒心。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學習,加強思想道德修養(yǎng),完善自己。
(二)從我們大學生所處的環(huán)境看,我們長期生活在校園里,社會實踐非常缺乏,不能真真切切地體驗社會現實的方方面面。因此,容易出現思想方法脫離實際、價值觀抽象等問題,以至進入社會處理問題缺乏思想準備和實際能力。因此,要盡量通過各種有效的方式鍛煉和培養(yǎng)他們的實踐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首先要從教育者著手,教師要有豐富的全面的專業(yè)知識和高尚的道德水平。這樣學生才可以從老師身上不僅學到知識,還可以學到課本外的東西,這也可以是我們進入社會前學到的“社會經驗”。我們正處在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的歷史條件下,目前社會上出現的拜金主義、個人主義等腐朽思想及各種社會丑惡現象對我們的健康成長帶來許多負面影響。特別是在網絡信息廣泛覆蓋的今天,一些錯誤的思想觀念以網絡為載體,快速傳播,對我們影響極大,但我們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這時社會不僅要從治理社會大環(huán)境入手,為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而且,要從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對大學生進行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愛國主義、中華民族優(yōu)秀道德傳統(tǒng),艱苦奮斗創(chuàng)業(yè)精神等方面的教育。我相信這應該是一個有效的措施。它對于引導我們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蝕,有非同一般的作用,也有利于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培養(yǎng)所需要的高級專門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我們一方面是聯(lián)系社會實際,一方面是聯(lián)系自己的思想實際。在比較與鑒別中學習,我們大學生要學會運用課堂所講授的理論去分析和認識現實社會生活中紛繁復雜的政治、經濟、文化、道德等現象,去比較和評價各種社會思潮和價值觀念,并在分析與比較中選擇和確立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要注重知行統(tǒng)一,在實踐中學習?!安恍胁粸檎嬷?。堅持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邊獲知邊實踐,在實踐中進一步加深對“知”的理解和認識,真正做到知行統(tǒng)一,從而不斷提高思想道德境界,達到完善自身的目的。
總之,只有我們的道德觀念和水平提高了,我們才能成為一名有知識有內涵的大學生,這要我們養(yǎng)成一日三省的習慣,自省自警,自珍自愛,知榮求善,知恥改過,讓社會主義榮辱觀轉化自己內在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成為自己生存發(fā)展的內在需要和為人處世的基本準則,只有做到以上我們大學生的道德水平才能進一步提高。
財經類學生的雙證書培養(yǎng)論文篇九
摘要:隨著就業(yè)市場的逐漸規(guī)范,隨著人才競爭的進一步加劇,雙證書已經成為用人單位考核人才的重要條件。如何使高校培養(yǎng)的畢業(yè)生在就業(yè)中占有一定的競爭優(yōu)勢,是目前高校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以就業(yè)為導向,雙證書培養(yǎng)成為目前解決成功就業(yè)問題的有效途徑。
一、金融會計類畢業(yè)生就業(yè)前景展望。
以來,對于金融會計類學生來說就業(yè)形勢應該是非??春玫狞S金時期。因為自中國加入wto以來,銀行、證券、保險等行業(yè)為了適應即將全面開放的金融市場,急需高素質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強的人員,為我國目前的金融行業(yè)補充新鮮的血液。
二、畢業(yè)生就業(yè)命中率低的問題分析。
盡管每年從中央到地方,從企業(yè)到高校,為畢業(yè)生舉辦了許多場招聘會,包括不定期和定期的招聘會。然而,許多畢業(yè)生通過參加招聘會直接與人才需求方簽訂就業(yè)合同的并不多。其原因主要有二:
1.高校畢業(yè)生普遍缺少職業(yè)規(guī)劃,求職行為盲目。
很多學生考入大學后就放松下來,在校的前兩年正是大量學習專業(yè)知識,提高自己的最佳時期,可是,有大部分學生隨波逐流,不能好好把握大學的珍貴的學習時間,等到即將畢業(yè)時,為時已晚。實際上,高校畢業(yè)生應該對自己的就業(yè)方向早作規(guī)劃,在學習期間就應該在消化吸收學校知識的同時,盡可能多參加一些社會實踐的活動,通過實踐了解社會的需求,對于人才的要求等信息,隨時根據社會的需要補充自己的專業(yè)知識。
2.高校畢業(yè)生對于職業(yè)技術資格證書重要性意識不足。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對于人才的要求不再僅僅滿足于成績單上的成績是否為優(yōu)秀,更需要大批既具有較高的理論知識,具有較強的解決行業(yè)現場問題的實際操作能力的技能型、復合型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然而由于我國高校的傳統(tǒng)的重理論輕實踐,理論脫離實際的培養(yǎng)模式,造成了多數畢業(yè)生與社會需求不相符。甚至有些學生對于本專業(yè)的資格證書是什么根本就不知道,或者不想知道的麻木態(tài)度。
要改變目前這種現狀,就必須改革現有的培養(yǎng)模式,大膽嘗試新的做法,進行有益的探索。而學校義不容辭地應該充當改革的先鋒。在高校中積極推行“雙證制”,鼓勵高校學生參加職業(yè)技能培訓,已經是未來發(fā)展的趨勢。
為了適應就業(yè)對于畢業(yè)生的要求,應該重視“雙證書”培養(yǎng)模式,擴展財經類學生的培訓空間,不單單局限在某一個具體工作流程上,而是應向綜合性的專業(yè)技能訓練與鑒定方向發(fā)展。對于財經類學生來說,雙證書主要指畢業(yè)證和其他的社會上認可的有利于就業(yè)的其他證書。比如說,對于會計專業(yè)學生來說的`會計上崗證,對于有能力的學生,可以鼓勵他們參加會計助理和中級會計師考試,如果學校有一定的精通雙語教學,且專業(yè)知識較強的人員儲備的話,可以開設國際上公任的國際會計技師證書(cat)培訓、國際會計師資格(acca)培訓、國際注冊管理會計師(cima)的培訓;對于金融類學生來說,劍橋的金融英語證書(fect)、金融業(yè)的“特許金融分析師”(cfa)、保險業(yè)的“北美精算師”(fsa)。通過與世界接軌,使培養(yǎng)出的金融會計類學生在畢業(yè)時更具有競爭力,賦予畢業(yè)生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1.建立起高校的人才儲備庫。
21世紀是人才競爭的時代,高校也不例外。高校應該隨時關注社會對于畢業(yè)生要求的變化,相應配備專業(yè)的人才。高校應該對于社會的變化有足夠的洞察力,事先做好各學科教學崗位學術帶頭人、候選人的規(guī)劃、招聘、培訓、晉升和考核,并配以相關的制度安排和后勤建設的全局思考及預見性的謀劃,實現科學的留才、育才、用才的觀念,使高校人力資源戰(zhàn)略與學校的發(fā)展戰(zhàn)略同步、穩(wěn)定、協(xié)調的運作。
人才儲備庫的建立可以通過內部和外部兩種方式進行。立足于本學校內部在職的教師,挖掘在職教師的教學潛力,鼓勵在職教師從事不熟悉領域的研究,勇于承擔具有挑戰(zhàn)性的培訓課程的授課任務,鼓勵他們進行本領域的創(chuàng)新研究,給予他們適當的帶薪培訓的機會并給予一定的經濟鼓勵和支持。對于奇缺的人才可以通過外部的人才引進方式,補充新鮮的血液。外部招聘人才,有利于高校解決人才短缺特別是高層次的技術、管理人才短缺的燃眉之急,有利于新的經營理念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產生。
2.根據學生不同興趣和能力,開展不同層次的培訓。
目前,高校的學生層次比較復雜,有大學本科生也有專科生、高職生,還有中專生。他們的知識面及深度不同,因此,針對這種情況,高等院校的技能培訓工作可以在不同層面上展開。對于中專層次的財經類學生,發(fā)掘他們的自信心,把他們的注意力引到上崗證等資格證書的培訓上來,并相應增加培訓的時間。保證大多數學生都能通過必要的努力,獲得好成績,以增加他們的就業(yè)競爭力;對于本科生和學習自覺性很強的??粕梢怨膭钏麄儏⒓又械入y度的培訓和考試,并指明他們考取后的就業(yè)前景;對于英語程度較高,且立志于更高要求的學生,應該鼓勵他們參加涉外課程的培訓和考試。
3.將技能培訓資格證書的獲得納入學分制。
金融會計類學校在畢業(yè)前半年都要進行真實環(huán)境下的實戰(zhàn)學習,通過這種方式,以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在實戰(zhàn)中提升自己。但是,很多財經類學校目前并沒有將技能培訓納入學分制。將技能培訓納入學分制的優(yōu)點在于:首先,可以從思想上使學生意識到技能資格證書的重要性,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校的學生普遍存在著一種重必修課輕選修課的不良現象,對于這種資格證書的培訓更是認識不足。為了強化學生對于資格證書的重要性的認識,可以將資格證書的培訓與通過納入到學分制中來。其次,可以名正言順申請到資金等經濟支持。納入到學分制以后,學校就必須要配備專業(yè)的教師,同時,可以申請到必要的來自于國家的資金支持,從資金上保證技能培訓的順利進行。最后,可以提高學校的知名度。目前,學生和家長都很關注于學校的就業(yè)率,將技能培訓資格證書納入學分制,會得到更多的學生和家長的支持,從而獲得更多的生源,提升學校的知名度。
4.建立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支持系統(tǒng),積極聯(lián)系用人單位,提供相應人才。
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就是實現高層次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從政府角度講,是指以國家發(fā)展的全局為重,與國家的發(fā)展規(guī)劃相協(xié)調,達到“人盡其才”、“人得其才”的人力資源配置狀態(tài);從個人角度講,是指最大限度地實現個人發(fā)展目標。達到這個目標,高校就業(yè)支持系統(tǒng)的完善是關鍵性因素。高校就業(yè)支持系統(tǒng)是通過高校及社會各方面協(xié)調努力,使高校畢業(yè)生從“待用之才”轉變成“有用之才”,實現“人盡其才”的高層人力資源優(yōu)化配置的體系。學校的學生處與招生就業(yè)處應該保持緊密的聯(lián)系,學生處應該對本校畢業(yè)生的能力有很深的了解;招生就業(yè)處也應該根據本校畢業(yè)生的素質聯(lián)系用人單位,并提供可以勝任的畢業(yè)生。
四、總結。
“雙證書制”是近幾年我國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所提倡的,在全社會實行學業(yè)證書和職業(yè)資格證書并重的制度。對于高等院校即將畢業(yè)的學生進行職業(yè)技能培訓,鼓勵參加培訓的學生獲得初級或中級程度的職業(yè)資格證書,是近幾年來在實踐教學中逐步嘗試的新課題,其目的就是適應世界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搶抓機遇,使我國在世界金融領域真正能夠占有應有的份額。為此,我們要不斷地探索、大膽地實踐,將這一新事物發(fā)展起來,通過建立相應的機制,從制度上、財力支持上保證它的發(fā)展并逐步完善。實踐證明,推行“雙證書制”對于提高學生職業(yè)素質和就業(yè)競爭力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國務院研究室綜合研究司、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就業(yè)司編.就業(yè)指南[m].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
[2]孫祥,趙金華.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支持系統(tǒng)辨識模型研究[j].中國大學生就業(yè),,(2).
財經類學生的雙證書培養(yǎng)論文篇十
朗讀能力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過程中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良好的朗讀能力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語文知識,而且也是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直接體現。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確立明確的朗讀能力培養(yǎng)目標;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有效提升學生朗讀能力;制訂科學合理的朗讀能力培養(yǎng)規(guī)劃。
(一)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知識的趣味性與學生接受程度成正比,也就是說,新知識點的趣味性越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會越高,接受和理解的程度也會越好。[2]但是,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不利因素的影響,教師的教學枯燥無味、教學手段單一,因此,學生非常容易產生一定的厭學情緒,這不利于教師有效地開展后續(xù)教學。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在充分關注教學趣味性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課文,學生能借助詞典理解詞語的意義,能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理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并體會表達效果。學生能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學生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斷。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彌補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的缺陷,幫助學生消除厭學情緒,從而達到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符合教育發(fā)展趨勢的整體要求。
在當前的教育發(fā)展趨勢下,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給傳統(tǒng)教學形式帶來了全新的發(fā)展契機,素質教育觀念逐漸深入人心。為了跟隨教育形式發(fā)展的主流趨勢,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教學形式的創(chuàng)新和變革勢在必行。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形式逐漸暴露出了較多的不和諧因素,如應試教育觀念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難實現自主學習,思維能力也受到了較大的局限,這顯然不符合當前教育的主流趨勢。[3]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可以讓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突破能力提升的瓶頸并逐漸形成自己的獨立思維能力,這突出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符合當前教育發(fā)展的整體要求。
(三)對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提升教學質量具有重要作用。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參與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為了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教學的實際作用,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索新知識,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但是,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由于教師的講解占據課堂的大部分時間,學生普遍缺乏學習信心,長此以往,嚴重影響教學效率。[4]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可以改變這種低效率的教學形式,有效挖掘學生的潛力,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欲望,使學生逐漸樹立起良好的主體意識,從而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此外,教師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消除對新知識的恐懼心理從而不斷提升綜合素質。
當前,培養(yǎng)小學生朗讀能力的教學目標不明確是影響學生朗讀能力培養(yǎng)質量的主要問題之一,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在教學前應該樹立明確的朗讀能力培養(yǎng)目標。[5]具體來說,教師應該以小學語文教學大綱為指導,在符合小學語文教學標準的前提下,深入了解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然后結合課程標準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教師應摒棄以往按照自己的意志隨意安排課時的錯誤教學方式,帶領學生復習學過的知識,讓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既能溫故也能知新,如此一來,可以形成一個良性的教學循環(huán),從而逐漸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朗讀能力,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二)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有效提升學生朗讀能力。
學習環(huán)境對學生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時,應該重點關注教學環(huán)境。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教師應該積極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方式,給學生創(chuàng)造最適合學習的教學環(huán)境,以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6]隨著教學方式的優(yōu)化升級,各種全新的教學形式不斷出現,這些教學形式對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提升教學的整體質量都具有十分明顯的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以多媒體技術為主要載體積極開展朗讀能力活動,這既能消除傳統(tǒng)教學形式的枯燥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活躍課堂教學氛圍,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進而提升教學質量。比如,教師在教《觸摸春天》一文中“在春天的深處,安靜細細地感受著春光”一段時,可以播放小提琴曲《沉思》。教師先讓朗讀較好的學生示范朗讀,再讓學生配樂朗讀。寧靜悠遠的樂曲令學生如臨其境,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能夠體會文章描述的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形象。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時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引導學生的朗讀欣賞能力,可以使學生體會到朗讀的音韻美、節(jié)奏美。學生體會到朗讀的美妙之后,就會從內心深處激發(fā)朗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因此,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應該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教師應該在深入了解學生學習特點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成長和心智發(fā)展特點制訂教學計劃。此外,教師應該在制訂教學計劃的過程中考慮學生學習的個性和共性,明確合理的朗讀能力培養(yǎng)目標并且根據教學計劃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合理安排課時進度,及時解決其中存在的問題,以確保學生在充分學習和理解新知識的情況下體驗學習的成就感。這有助于實現語文教學與能力發(fā)展、情感態(tài)度養(yǎng)成的有機結合,切實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綜上所述,朗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予以重點關注的問題。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對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給予足夠的重視,不斷創(chuàng)新和改進朗讀能力培養(yǎng)形式,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從而不斷提升小學生的朗讀能力。
財經類學生的雙證書培養(yǎng)論文篇十一
摘要:
關鍵詞:
信息技術教育的飛快發(fā)展,使得計算機網絡成為人們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然而,計算機網絡也像其它事物一樣,都是一個矛盾的結合體。在產生積極影響的同時,也可能會產生一些消極的效應。特別是對于小學生而言,當他們面對這些多彩的信息時,由于年齡較小,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很容易受其中一些不良信息的影響。因而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開展相應的網絡道德教育,讓學生明確是非觀念、規(guī)范行為,是一項重要而迫切的任務。
一、正確引導。
計算機是學習和工作的工具同時,也是一種娛樂工具。目前學生對計算機課的興趣往往不是來源于計算機知識本身,而是來源于對電腦游戲的熱衷。雖然有益的電腦游戲對訓練學生的反應能力、手的協(xié)調能力有一定的幫助,況且愛玩是人的天性,但如果把電腦游戲看作是應用計算機的全部,則只會對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有百害而無一益,同時許多游戲并不適合小學生玩,因此如何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網絡游戲問題,引發(fā)正確的學習動機就顯得十分重要。
學生們在接觸游戲時,往往是被刺激的效果、精美的畫面所吸引,而對其中的真正意義缺乏正確的認識。目前社會上的許多游戲實際上開發(fā)時并未考慮到小學生的天真、幼稚,其中的許多暴力甚至色情的場面對他們是有害的。這時,我們要教育學生,現在是處于學習知識的重要階段,應把計算機作為我們學習的好幫手,而不是作為游戲機。另外,一些游戲的內容要么把中國丑化,或者美化侵略戰(zhàn)爭,而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很少有注意其中的是非觀。這時,應當使他們分清其中的是非曲直,讓其能從游戲中認識正確的`世界觀,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同時還可以向學生介紹有益的游戲,如《抗美援朝》等游戲,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發(fā)展。另外,還可以鼓勵那些喜歡玩游戲的同學,如果你想讓別人在不久的將來也玩上你編的游戲,現在開始就要努力學習計算機知識,將來努力成為一個出色的軟件設計師。從而激發(fā)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引發(fā)向上的心理動機。
二、取精華,棄糟泊。
互聯(lián)網的地位之所以居高不下,在于它強大的知識傳播功能。很多家長都是看重這一點,想讓其孩子在互聯(lián)網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其實,知識傳播僅是互聯(lián)網的功能之一,對兒童和青少年來說,更重要的是學習信息處理方法,培養(yǎng)交流能力和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而不僅僅是掌握了多少信息。通過互聯(lián)網絡,孩子可以學習如何檢索、核對、判斷、選擇和處理信息,以達到對信息的有效利用。這種能力在未來的社會中更為重要。但是,如果放任學生在網絡世界中馳聘,缺乏正確的引導,他們就會在網絡中“迷航”。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善用網絡資源,并教會他們如何分辨其中有害信息的內容。例如,有的學生分不清網絡中的真實與虛假,把一些未經證實的消息到處傳播;有的學生沉迷于網絡的反動、暴力甚至色情的內容等。這時,教師要教育學生不僅要學會提取信息,還要學會用正確的觀點去分析信息,辨別是非,去偽存真,分清精華與糟泊,才能更好地利用網絡信息。經過教育,他們認識到自己在使用網絡中的偏差,開始思考“為何用?用什么?怎樣用?”的問題了。為了幫助大家正確使用網絡信息,教師可以搜集一些與小學生學習生活有關的網址,并介紹他們上一些專開放給小學生使用,具有一定學習價值的網站,讓上網的同學學會如何運用網絡去實現自主學習。
三、規(guī)范行為。
由于學生處在全新的網絡環(huán)境中,隨時都可以操作計算機網絡,信息的交流及對事物處理和評價的方法、模式等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原有的道德準則和規(guī)范已經不足以約束學生的網絡行為。因此,經常會發(fā)現學生在網絡上的“不正常”行為。例如一些同學自恃計算機水平高,他們通過網絡強行控制別人的計算機;隨意打開、刪除別人的軟件及作品,破壞別人的工作和學習。又如評選網絡優(yōu)秀作品或文章時,傳統(tǒng)環(huán)境下的評選,可以正確反映出大部分投票者的意愿;若通過網絡投票,有些同學不遵守規(guī)則,一票多投或多票一投,這樣就未必能真實反映出廣大同學的意愿。對于這些“不正常”行為,我們要認識到它的潛在危害很大。學生正處在世界觀形成的階段,一旦不正常的行為養(yǎng)成習慣,步入社會后,將很難改變。今天可能只是到別人的電腦里取一些作業(yè)的答案,明天可能就是到別人的銀行帳戶里取一筆金錢;今天可能只是隨便弄著玩玩,搞個小的惡作劇,刪掉一段文字或一幅圖畫,明天可能就是真做實干,到別的企業(yè)里毀掉一批數據或資料。對于以上這些行為,我們應當盡早建立網絡環(huán)境中的行為道德規(guī)范,幫助廣大學生增強網絡法制和網絡倫理道德觀念,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使其網上的行為符合法律法規(guī)和社會公德的要求。
正如不能因為有交通事故就不再乘坐汽車一樣,不能因為網絡的負面影響而不讓學生上網。如何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和利用網絡知識,幫助學生盡早建立和適應正確的網絡道德規(guī)范,減少學生在網絡上的“不明事非”和“不正常行為”所帶來的危害,是保證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應當引起我們的充分重視。
財經類學生的雙證書培養(yǎng)論文篇十二
《新課程標準》對一二年級學生提出的寫話要求是: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和感嘆號。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在教學中做了如下嘗試。
每次把學生的小。
作文。
收上來,我總是認真閱讀,只要有閃光點,就用紅筆勾圈。并在旁邊寫上鼓勵贊賞的批語,哪怕是一個用得好的語氣詞,一個正確的標點符號,一個優(yōu)美的詞語,都及時給予肯定,如獎勵一朵閃光的五角星,一朵溫馨的小花,從中讓學生品嘗寫話帶來的成功喜悅。對于認真的學生,還要給他們扣上“你真棒”“棒極了”的小戳。每次小筆頭發(fā)下來時,學生都很期待,有的學生還會認真地數一數,看看自己一共得了多少個小戳。對于特別優(yōu)秀的文章,利用多媒體展臺,把學生的作文讀給全班同學聽,看著學生喜滋滋的表情,相信他們正享受著習作成功的快樂,同時也孕育著寫作的激情。
低年級教材特點之一是圖文并茂。一張張精美的圖畫,給了學生想象的翅膀,也給了學生充分表達的平臺。還有多媒體。
課件。
上的圖畫更加精美,看圖說話時,學生樂于說,搶著說?!拔铱吹搅似俨??!薄皥D上畫了山峰?!薄拔疫€看到了詩人李白?!薄谶@樣說的基礎上,我鼓勵孩子們用“瀑布、山峰、詩人”等詞語“學說一句話”,把“圖上、我“這樣的詞去掉。明白了我的意思后,有的學生在思考,有的學生在悄悄地說。一會兒,一句句富有童真童趣的佳句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捌俨紡纳巾斄髁讼聛?,好像天上的銀河一樣,真有趣呀!“高高的山峰上,到處綠油油的,真美麗呀!”大詩人李白站在一塊巨石上,正望著遠方……”低年級的孩子們特別喜歡畫畫,我就鼓勵他們?yōu)樽约旱淖魑呐洚?,學生邊寫邊畫,寫話也成了件樂事,而看著學生創(chuàng)作的一幅幅童趣盎然的插圖,我覺得為他們批改作文是一件賞心悅目的樂事。學習古詩時,在弄懂了詩意之后,鼓勵孩子們?yōu)楣旁娕洳鍒D,同時寫自己的理解,寫寫自己的想象,一首首古詩被孩子們改編成了一篇篇充滿童趣的小文章。
語文教科書中所選課文富有鮮明的時代氣息,蘊涵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貼近兒童的生活,我便充分利用教材創(chuàng)設寫的情境。在指導學生進行寫話訓練時,除了運用連詞成段這一訓練模式外,我還采用了仿寫的形式。在學習《水鄉(xiāng)歌》時,學生這樣寫道:“承德什么多?山多。棒槌山、天橋山、羅漢山、雙塔山、奇山怪石真有趣。承德什么多?樹多。千棵松,萬棵柏,大樹一棵又一棵,綠遍山原綠滿坡?!边@樣的寫作訓練扎實有效,特別是對于一些學困生,提高更快。
我除了憑借教材,還充分地利用現實生活中蘊藏著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語文教學資源進行寫話訓練。如隨著四季的更換,寫出生機勃勃、百花盛開、碩果累累、白雪皚皚的四季景色;又如各種節(jié)日的度過也是寫話的資源,如怎樣過“六一”兒童節(jié)的、在“三八”婦女節(jié)你為媽媽做了點什么、春節(jié)有趣嗎?有趣的親子活動等,讓學生在歡慶節(jié)日的同時也完成了寫話訓練;還有各種各樣的水果,一幅幅充滿想象力的葉畫,親手制作的手工作品……多種多樣的寫話內容,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
低年級進行寫作啟蒙是一項極具挑戰(zhàn)性的基礎工程,希望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經過扎扎實實的訓練,能寫出自己的真心話、實話、心里話。
財經類學生的雙證書培養(yǎng)論文篇十三
【論文關鍵詞】高中生;道德;培養(yǎng)策略。
【論文摘要】現代索質教育日益強調學生的道德的培養(yǎng),本文從高中學生的認知特點出發(fā),就培養(yǎng)高中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的重要性、實踐策略和途徑等方面進行了初步的探討。
所謂道德,是指人們關于善與惡,正義與非正義,光榮與恥辱,公正與偏私等觀念,原則和規(guī)范的總和。從哲學的角度來講它屬于人們的世界觀。而未成年人則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接班人,他們的健康成長,關系到國家的前途,民族的興衰和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成敗,為了把他們培養(yǎng)成現代化建設的接辦人,就必須加強對他們的思想道德教育。
一、道德問題的提出。
(一)讓學生學會做人是學生自我發(fā)展的需要。
長期以來我們對于學生的.教育一直停留在了填鴨式的教育模式之下,往往重視成績,忽視德育教育。這種狀況不僅嚴重損害著學生的身心健康,而且也背離了基礎教育的性質和任務,機械的教育教學,極大的傷害了學生人格的豐富性。同時,在師長們過度地呵護下成長起來的獨生子女,又缺乏對真正的學習與生活意義的理解,滋長著各種“自我為中心”、“金錢至上”的價值觀念和不良行為。其中還有一些人,甚至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和精神疾患。
因此,在現代素質教育的德育教育中,我們必須注重對學生道德素質的培養(yǎng)策略,要切合學生的實際,充分讓每一個學生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得到同等的發(fā)展機遇和共同發(fā)展的可能。讓學生獲得一種基本的觀念、方法和能力,使其在今后的學生生活中能夠去運用和適應。以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德育理念。
(二)讓學生學會做人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二、讓學生學會做人的策略。
根據本人長期的班主任工作經驗,我以為對于高中學生來講關鍵是要做到,樹立兩個意識、培養(yǎng)兩種精神。
(一)在誠實守信的規(guī)范要求下,開設各種活動,逐步。
使學生樹立愛的意識和合作意識班主任應對學生輸以愛的教育,實際上就是情感教育、心志教育。愛父母、愛家庭、愛師長、愛祖國。比如對于愛情班主任可以告訴他們愛情是人類獨具的、最美好的情感,一個人的青春只有一次,只有抓住機會,成就一番事業(yè),才是對所愛人的最好的交代,再實現人生價值的同時,也為社會創(chuàng)造了財富,當然也收獲了最珍貴的情感。
愛和合作是相輔相成的,合作與愛相輔相成。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愛的意識的同時,必須同時注重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在工作中我著手從以下幾方面實踐:首先,以創(chuàng)建優(yōu)秀集體為目標。因為優(yōu)秀集體的顯著特征就是學會共處,從嚴格意義上講,愛與合作相伴成長。幫助學生學會接納他人和學會為別人著想,共同承擔責任,共同克服困難,解決矛盾,“以不給別人添麻煩”為口號,最終達到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經過全班同學的努力,我們三(2)班連續(xù)被評為?!肮芾硎痉栋唷?,本學期又被評為市級“優(yōu)秀班集體”。而優(yōu)秀班集體形成,也使學生體驗到了善于合作的價值和快感。其次,創(chuàng)設多樣的活動場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如以小組為單位開展了社會實踐的爭優(yōu)活動。要求小組的每一個人都共同承擔相應的任務,組織一次活動,有人負責策劃,有人負責節(jié)目編排,有人負責環(huán)境布置,也有人負責宣傳和邀請嘉賓等。通過這樣的形式,合作意識和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
(二)培養(yǎng)學生具有“自信”、“自律”的精神,這是學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質學會做人的基本要求一個沒有信心的人,可能永遠不會踏進事業(yè)的門檻。
那么作為教師應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呢?
1、培養(yǎng)學生的專長。
作為教師一定要注意學生的專長,一旦發(fā)現他的某種特長潛能,運用肯定、鼓勵以及創(chuàng)設條件等手段強化它、發(fā)展它。當學生意識到自己在某方面比別人強,自己并非事事不如人時,自信和勇氣就油然而生,并逐步走向成功。
2、對學生要多作肯定性評價與鼓勵。
上邊已經談到了這一點,學生判斷能力較弱,老師的評價是他們形成自我評價的重要來源,如果你在寫素質報告冊時,能評價他聰明,能干。寫些激勵性語言,他就認為自己確實是這樣,遇事敢于自己動手去做;如果你平時老是講他沒出息等有損自尊的語言,他就覺得自己真的不行,失去自己動手去做的信心。這樣的事情尤其在高三的這一年當中會體現的相當突出,比如我所教過的一個叫穆小蕊的學生,她在應屆的時候高考就是因為缺乏信心才導致了僅僅考了440分,而在復課的時候我們專門的針對信心進行調節(jié)結果高考上了重點達到了560分。
發(fā)揮“內因”的作用,使學生達到行為的自律。當然說自律是與自主密切相連的。要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和整體修養(yǎng),關鍵在于發(fā)揮“內因”作用,而強化以白控為目標,達到行為自律。真正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促進學生形成穩(wěn)步向前發(fā)展的道德觀和世界觀。自省過程也是學生對自我行為評價和反思的過程,是個性社會化的過程,意味著學生對自己的各種素質發(fā)展有了一個自我評價和反思的積極要求,通過學校的道德品質考核和班級的行為規(guī)范量化考核記載,建立學生的自評考核制度,這樣不斷自省內察在行為自律的導向上是積極有效的。從學生身邊發(fā)生的小事人手,使學生學會自控,以達到身心修養(yǎng)的成熟。這對于學生今后學習和生活有著事關重要的作用。
通過以上的策略,最終的目標就是要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質,也就是要讓學生學會做人。
財經類學生的雙證書培養(yǎng)論文篇十四
[摘要]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加強中學生道德人格的教育越來越重要。文章針對當前大學生道德人格存在的問題及原因,結合古今中外一些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實踐,提出了培養(yǎng)高尚道德人格的基本途徑。
一、高揚人文精神的教育理念。
21世紀,人們將追求人與社會的協(xié)調。在世界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教育的民主化、平等性,全民教育、終身教育等現代教育觀念逐漸深化,道德人格教育正體現了這樣的現代教育理念。教育工作者在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時,確立人文主義的教育價值取向是非常重要的。這要求我們的教育要做到:
1.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所謂人文主義的教育理念,是指以人文精神作為自己的思想和理想,強調教育對學生人文精神的提升和對靈魂的塑造以及引導他們對智慧的追求。反對教育中的科學主義傾向和對功利目的的追求,主張教育要關注人的生命、生活,尊重人的價值,引導學生去認識自己、理解生命、追求價值、活出人的意義來。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當意識到,要想使教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精神內涵,就必須以人文主義的理念作為指導。即教育要以人為本,把人作為當代工作的核心,自覺反對科學主義思潮、功利化追求在教育中的泛濫,充分發(fā)揮馬克思主義的人道主義精神,真正把人作為“目的”而不是“手段”,一切從人出發(fā),一切為了人,一切服務于人,一切服從于人的需要與完善,切實確立起“人”在當代中國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只有這樣,教育改革才有明確的方向,才有精神動力,才有自己的靈魂和精神家園。
2.恪守教育的“全人教育”使命。日本教育家小原國芳在其全人教育論中明確指出:“全我的中心點和統(tǒng)一點,就是自己的良心,是神,是生命。”小原國芳在這里所強調的良知、神以及生命就是指人所特有的人文精神,即精神、理想、信仰、價值等?!叭私逃钡恼嬲康脑谟趲椭鷮W生提升自己的精神,享受真正的生活,全面發(fā)揮自己各方面的潛能,關懷學生對終極意義的追求與滿足,以達到學生身、心、靈各方面的平衡與發(fā)展。臺灣中原大學的王惠芝先生在談到“全人教育”時指出:“全人教育的主要宗旨之一便在訓練出身、心、靈都平衡而又能健全發(fā)展的學生。一個受過健全教育的學生終其一生,在道德選擇上有清楚的明辨能力,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能忠實盡責,完成生命意義的實現?!彼?,真正的教育應當包含智慧之愛,應當引導學生追求真、善、美,應當培養(yǎng)學生美好的理想,應當讓學生具有公正、自由、民主的信念,應當使學生理解人的生命、尊嚴與價值。如果一種教育未能觸及人的靈魂,未能引起人的靈魂深處的變革,它就不稱其為教育。真正的教育應當引導學生追求智慧、關注生命、理解價值、提升精神、培養(yǎng)信仰,從而養(yǎng)成一種人之為人的人文精神。
3.重視教育對學生生命的人文關懷。教育不應當只成為我們追求功利的一個手段,而應當回歸到它的本質意義――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人的價值、人的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義,形成學生的人文精神,培養(yǎng)學生對終極信仰的追求,養(yǎng)成學生的關愛情懷,使他們學會過現代文明生活。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做到在工作中盡量體現和突出人性。師生間要建立親密的人性關系,教學中要突出知識的人性內容或人性的意義,最重要的是要喚醒學生通過教育自我完善的意識。教師的確不能改變課程的日趨專業(yè)化和破碎化,也不能改變社會觀念對學校的巨大影響,但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教學和為人使學生意識到,最光榮偉大的事業(yè)莫過于怎樣做一個人。
二、注重科學的“灌輸”方法與學生主體性發(fā)揮的統(tǒng)一。
1.主體性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主體性道德教育是指在德育過程中,一方面要尊重教育對象的主體性,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都應該充分考慮教育對象的.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所有德育活動都應在教育對象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基礎上進行;另一方面,要激勵、發(fā)揮其主體價值,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調動其全部心理機能去感知、想象、體驗和理解相應的社會意識與道德規(guī)范。這樣的教育不僅有利于學生道德素質的提高,也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形成。
2.科學“灌輸”的實質與存在的必然性。人類進入21世紀,知識經濟已初見端倪,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人們獲得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但由教師直接傳授卻仍不失為一條捷徑?!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但“授人以漁”先于“授人以魚”也是很必要的,因為在大學生的立場、觀點、方法尚未形成和完善之際,加強科學理論的灌輸,幫助他們確立正確的政治立場,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僅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也是大學生自身素質完善的客觀要求。當然,這里說的直接傳授是指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規(guī)律和中學生思想發(fā)展的規(guī)律上的科學灌輸,不是那種無視學生主體,只強調服從的填鴨式的灌輸。
3.主體性有效發(fā)揮與科學“灌輸”的結合。強調灌輸并不是目的,而是為了把灌輸的內容內化并外化為行為,灌輸作為道德教育的方法,其價值在于有效性,提高有效性離不開主體能動性的發(fā)揮。以往教育的缺陷并不在于灌輸,而是在于沒有將灌輸與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有效結合起來,形成科學的灌輸。道德教育的最佳境界,在于形成知、情、意、行的高層次、高水平的協(xié)調,從而構成系統(tǒng)的內在道德自律體系。機械而簡單的德育方法是完不成此任務的,必須通過多種途徑,將科學的灌輸與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相結合并進一步落實到中學生的知、情、意相統(tǒng)一的道德品質形成過程上。
三、培育大學生自我建構高尚道德人格的自覺意識。
1.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自我意識。自我意識是人對自己身體、思想、行為的活動狀況的意識,是對自己在社會、在他人心目中地位的一種全面認識和評價。大學階段,學生的自我意識已經發(fā)生了質的變化,自我意識開始指向內心世界,是獨立自主、尊重自信、自我調節(jié)與控制等心理品質養(yǎng)成的最佳時期,但由于自身的局限,他們還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評價自己,需要教師和家長的耐心幫助與指導。學校內的師生關系、生生關系是影響學生自我意識形成與發(fā)展的重要途徑。
2.提高學生自我發(fā)展的自覺性。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引導者,學生發(fā)展的領路人,而學生本人才是發(fā)展的主體。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自我意識發(fā)展最快的時期,期間,個體的獨立性、自主性日益增強,教育者必須充分尊重和調動受教育者的主體能動性,想方設法促使受教育者成為道德人格建設的主人。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林斯說過:“促進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苯處煴仨毩私庾晕医逃囊饬x、規(guī)律和方法,在道德人格教育實踐中,指導學生對自己行為的目的有正確而深刻的認識,養(yǎng)成探究行為的目的、意義和途徑的良好習慣,從而提高自我發(fā)展、主動發(fā)展的自覺性和堅持性,只有當教師的要求轉化為學生的自我要求時,教育才會有效,所以,教師應明確地對學生提出任務、目標、要求,激發(fā)其道德人格建設的意向,依靠受教育者道德人格自我建設積極性的發(fā)揮,喚起受教育者自我教育意識的高度覺醒,以培養(yǎng)其主動探索、主動發(fā)展的精神,提高自我認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發(fā)展其控制和支配行為的能力,使其成長為能夠對自己行為負責的人。
四、營造培養(yǎng)中學生高尚道德人格的良好校園氛圍。
1.優(yōu)化校園文化環(huán)境。校園文化是生長、發(fā)展在學校教育環(huán)境中的,具有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德育工作者應注重內部的校園文化的建設和管理,優(yōu)化學校文化環(huán)境,把它變成一種由教育者有意識地控制和設計的隱性課程,以增強育人效果,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校園精神。校園文化是整合的概念,各部分之間存在著相輔相成的關系,應重視它們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以充分發(fā)揮校園文化中隱性教育因素的功能和整體育人效應。2.加強班集體建設。集體并不是通過關于集體主義的談論來建立的。建立和培養(yǎng)學生班集體,必須以這樣的兩點作為基礎:第一,要吸引全體學生參加多種多樣的內容豐富的集體活動;第二,集體活動的組織必須有助于學生相互了解、建立友誼,以及集體責任感和榮譽感的激發(fā),使他們結成友好的和有工作能力的集體,使班集體在道德人格的培養(yǎng)中發(fā)揮重大的作用。
道德教育的最終目的不僅是讓學生掌握有關的道德規(guī)范、原則和價值觀,而且要養(yǎng)成相應的行為習慣。因此,它更強調在實踐中通過活動和交往來獲得相應的價值、觀念,并養(yǎng)成相關的行為習慣。英國的哲學家、教育家洛克曾指出,德育最重要的是要多做,反復地做,直到做好。杜威認為,應當讓兒童在社會生活中受到應有的道德訓練,學校生活不能和社會生活相脫節(jié),知和行要統(tǒng)一。杜威認為學校對兒童應該給予多方面的道德訓練,僅把兒童訓練成為一個會投票的選民、一個守法的公民是遠遠不夠的……而且道德教育應該從兒童參加社會生活出發(fā),“離開了參與社會生活,學校就沒有道德目標,也沒有什么目的”。所以,德育一定要讓學生走出課堂,進入廣闊的社會生活中去,讓他們在其中感受道德,踐履道德,選擇行為方式,在活動中發(fā)展品德。
1.樹立道德榜樣,開展向先進模范學習的活動。要充分利用中國歷史上著名愛國者、民族英雄、杰出人物,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涌現出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先進事跡進行道德教育。要樹立一批可敬、可親、可信、可學的青少年身邊的道德楷模,開展扎實深入的向模范學習的活動,讓我們的青少年學有榜樣、趕有目標、見賢思齊,從先進典型的感人事跡和優(yōu)秀道德品質中受到鼓舞,吸取力量。
2.開展必要的禮儀、禮節(jié)、禮貌活動。要廣泛開展18歲成人儀式教育活動,通過公民教育、成人預備期志愿服務和18歲成人宣誓儀式,增強青少年對國家、社會和家庭的責任感。開展應有的禮儀教育活動,倡導和推廣公民道德要求,探索行之有效的禮儀教育形式,充分發(fā)揮禮儀教育在青少年道德人格培養(yǎng)中的重要作用。要廣泛開展生動活潑的講文明、講禮貌活動,倡導文明言行,推廣文明禮節(jié),使重禮節(jié)、講禮貌融入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之中。
3.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在青年志愿者行動中,要進一步突出公民道德教育的內容,加強對青少年的傳統(tǒng)美德和時代精神教育,引導青少年在志愿服務實踐中提高道德素質。要繼續(xù)深化希望工程,充分發(fā)揮希望工程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的積極作用。要通過青年文明社區(qū)服務活動,引導青少年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要在保護母親河的活動中,引導青少年從愛護身邊的環(huán)境做起,幫助他們樹立綠色文明意識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意識。為使道德踐行能順利進行,必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要讓他們真正地活動起來,真正地看,真正地想,只有使學生真正受到感動,才能培養(yǎng)出學生健全而完善的道德人格。
[參考文獻]。
財經類學生的雙證書培養(yǎng)論文篇十五
在培養(yǎng)孩子對學習興趣時,父母和孩子良好的溝通是非常關鍵的,如果動不動就責罵孩子,那孩子肯定非常怕你,就算在你的威逼下進行長時間的學習,那也是應付式的,學習效率會很差。
故事激勵。
可以根據孩子喜歡聽故事這一點對孩子進行有效的引導,可以買相關方面的漫畫故事書給孩子看,父母也可以給孩子講這方面的故事,讓孩子從故事中產生興趣。
讓孩子當眾表演。
可以讓孩子在親戚朋友面前,或者在其他小朋友面前,表演自己最擅長的方面,通過這種方式鍛煉孩子的膽量,而且不管孩子表演的怎樣,都要讓大家給孩子鼓掌和鼓勵,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
參加權威講座。
有時間的話,可以帶孩子去參加相應的講座,現在不管哪門學科,時不時都會有很多相關的講座,有些是免費,有些是需要買票的,不管免費還是收費也好,只要對孩子有幫助,身為父母的我們都應該帶孩子過去聽聽和看看。
經常鼓勵。
要常鼓勵孩子,不管是學習也好,還是孩子在做其他事情,都一定要善于發(fā)現孩子的閃光點,然后借助這個閃光點對孩子大加贊賞,當然孩子有做的不足的,也可以通過其他委婉的方式指出來,讓孩子明白,自己哪些做的是對的,哪些是不對的,早早確定自己的是非觀和獨立思考能力。
生活例子教育。
孩子除了學習之外,還會對生活上的其他事情產生興趣,有時也會不停的問父母,這時候不要嫌孩子啰嗦,一定要耐心的給孩子一一講解,也可以在給孩子解答的同時進行有效引導和教育,逐漸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
財經類學生的雙證書培養(yǎng)論文篇十六
論文摘要:道德情感是人類維系道德的重要手段,也是行為個體道德生活的基礎。本文分析了道德情感在大學生道德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論述了優(yōu)化大學生道德情感的培養(yǎng)機制,闡明了培養(yǎng)大學生正確健康的道德情感的重要意義。
道德情感是人們基于一定的道德認識而對現實的道德關系和道德行為產生的一種愛憎好惡的情緒體驗和態(tài)度傾向,表現為個體品德構成中的一種穩(wěn)定而持久的情感定勢。
大學時期,正是道德情感迅速發(fā)展和日趨成熟的時期,是大學生開始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準備走向獨立生活的時期。他們渴望發(fā)展自身、塑造自我、實現自我,有著較高的自我意識能力和較強的道德需要。系統(tǒng)的學校教育使大學生具有一定的道德認識水平,社會交往的日益擴大和實踐經驗的不斷豐富又使其對人生、社會有了更深的感受。由此使大學生在道德情感上具有穩(wěn)定性、理智性和復雜性等特點。如大學生的各種道德情感像愛國主義情感、集體感、義務感、責任感、正義感等已充分發(fā)展并基本得到鞏固,他們較少受具體道德情境左右,在行為上能保持堅定性、一貫性。但是大學生雖然在生理上達到成熟,在心理上特別在社會性方面則還遠沒有成熟,因此他們在確立正確的道德情感時,往往也有些消極、不健康的道德情感。如自私、貪欲、冷漠、麻木等。而這些不健康的道德情感一旦確立,就會對大學生身心的發(fā)展產生極大障礙,不僅危害個人。也影響社會。為此,必須培養(yǎng)大學生正確健康的道德情感。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了解道德情感在大學生道德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
道德情感是形成學生品德的重要方面,它在道德由一種外在的社會要求轉化為個人的內心需求并進而轉變?yōu)閭€人的具體行動中起著“樞紐”和“契機”的作用。沒有道德情感的認可,道德要求不可能為人們內心接受,更不可能自覺自愿履行,道德上的主動性、積極性就無法體現。具體說,道德情感對大學生道德活動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其一,道德情感對大學生道德活動起誘發(fā)和定向作用。道德情感因其具有的動機功能而成為大學生道德活動的直接動因。正像列寧所言:“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列寧全集第20卷,第255頁)。積極向上的道德情感使人保持一腔熱情去追求善,去吸收并實踐那些有利于自身完善和社會發(fā)展的道德準則。而且道德情感所進發(fā)的精神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使人不顧一切、毫不猶豫地去選擇情感指向的道德行為,甚至不惜犧牲生命。愛憎好惡之情,使人的'道德活動表現出明顯的傾向性,本能的同情心、義務感和良心的呼喚往往是我們采取道德行為最強大、最直接的推動力量。
其二,道德情感對大學生道德活動起固化和調節(jié)作用。道德活動是自覺自愿的過程。實現這一過程的主要力量是道德情感。外力的強迫盡管也會使人趨善避惡,但這種表里不一,動機與效果分離的行為,非但不能體現道德活動的高尚性,反而能使人變得虛偽、麻木。一旦失去外力的強制,行為者可能馬上將道德律令棄之一旁。而帶著熱情,自愿地去履行道德義務,就會充分體驗到它所帶來的精神歡愉,從而促使人們不斷地在道德實踐中用自己的善行來滿足自己的幸福感和自豪感等等。對道德現象重復出現的道德情感體驗,必然強化對這一現象的認識,鞏固行為的成果,最終使人們達到行為上的堅定性、一貫性。這樣,不管遇到什么情況,人們都會以道義為首位。在面臨道德沖突時,寧可放棄個人利益,以此換得精神的滿足,實現道德的神圣性和高尚性。
其三,道德情感對大學生的道德活動起裁判和激勵的作用。任何一種道德行為的完成都會收到來自社會、他人或自身對這一行為的信息反饋,即對這一行為的道德評價。道德評價盡管要以社會道德準則作為衡量尺度,但卻是通過道德情感表現出來??隙ɑ蚍穸ǖ那楦畜w驗表明了人們對某一行為的不同態(tài)度。如果行為符合道德要求,對該行為產生欽佩、贊賞、滿意的肯定性情感體驗;如果行為不符合道德要求,則對該行為產生憤恨、蔑視、譴責的否定情感。由于人們對一些道德現象往往表現出相同的態(tài)度、立場和情感反應。加之眾人普遍存在的“摹仿”、“認同”的心理傾向,當某一行為公眾大加稱贊時,情感的力量會驅使人們去效仿這種行為,激勵人們不斷去追求高尚的道德活動,以此來達到自身的充實與完善。
第一,強化大學生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作為對道德現象愛憎好惡的情感體驗,必須依賴于所掌握的道德認識和以往的道德經驗。即如康德指出的:“必須先體驗到你們所謂職責的重要,道德法則的尊嚴,以及當事人因遵守法則之故跟里所見到的直接價值,然后才能對自己契合法則一事的意識感到滿意,并在自責違反法則時感到慘痛”(康德實踐理性批判,商務印書館,1960年版,第39―40頁)。有所知,才能有所感;知之越深,感之越切。沒有對道德法則的充分認識,不具備一定的評價、判斷能力,就不可能對道德現象產生相應的態(tài)度傾向和情感體驗。一個缺乏道德認識的人,面對高尚道德行為可能毫不動情,對敗壞道德的現象無動于衷;也可能視自己的不道德行為為常態(tài)而心安理得。這種人必然缺乏生活的熱情和積極性,終將變得冷漠、麻木。
應該說,大學生具備了一定的道德認識水平,具有一定的判斷是非、善惡標準的能力。但不可否認,少數學生由于主客觀各種原因,的確缺乏一定的道德觀念和善惡評價能力,以丑為美,以惡為善。如在圖書館看到自己喜歡的內容,隨手撕下,甚至整書拿走,據為己有;考試時想方設法欺騙老師以達到作弊之目的;戀愛中的同學無論在教室、圖書館還是其他公共場合如此“親密無間”,令人“目不忍睹”。種種所做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者大有人在。據此,學校應該首先向學生反復灌輸正確的道德觀念,使學生明了社會的道德準則和學校的道德要求,讓學生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是真正的惡;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通過傳授道德知識讓學生認識到,講道德體現了大學生自身的修養(yǎng)和文明程度,不講道德只能證明你的愚昧、無知,沒有修養(yǎng),與大學生身份不相符。當然在給學生傳授道德知識時,教師不應僅僅照本宣科,進行空洞的道德說教,因為這往往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而應該把學生的道德知識與一定的情感體驗結合起來。這要求教師要愛憎分明,嚴于律己,對學生本著熱情關懷、真誠信任的情感態(tài)度。以感情向學生傳遞道德信息,從而引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這樣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如教師在講述集體利益的行為時。從積極肯定的態(tài)度出發(fā),使用贊賞的詞句,使學生意識到這種行為會給集體、個人帶來的榮譽,從而產生羨慕、向往的愉快的情緒,反之,則從否定的態(tài)度出發(fā),強烈指責、批評那些不守紀律、破壞集體利益的行為,使學生把這種惡劣行為與羞恥、憤慨等不愉快的情緒聯(lián)結起來。這種人情人理、以情動人的道德認識教育,既向學生傳授了道德知識,又使學生在反復激起的情感體驗中去認可并接受這些道德認識,在潛移默化中確立起正確的道德觀念,最終凝聚為道德信念,學生就不僅僅停留在知道“是什么”、“應該如何”這種低層次的道德認識上,而是對道德準則的正確性真誠信服并懷有強烈的責任感,自覺自愿并始終如一地去履行道德義務。所以,強化道德認識是培養(yǎng)大學生道德情感的前提條件。
第二,組織、引導大學生參加道德實踐活動。道德的顯著特點之一在于它的踐履性。道德的高尚性只有通過具體實踐活動才能得以體現和證實,也只有在道德活動中,才能切實體驗列從事道德活動所帶來的精神快樂,感受到旁觀者無法感受的心靈的滿足。因此,參加道德實踐活動是培養(yǎng)大學生道德情感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
學校應該經常性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愛心奉獻”活動。如組織“學雷鋒小組”、“便民服務小組”等義務性活動,讓大學生把所學知識回報社會,使大學生的道德知識在實踐中鞏固、深化和升華。實踐證明“愛心服務”是解決當今社會人情冷漠、自私空虛等現代病的良藥?,F代西方許多國家為解決伴隨著科學技術和物質財富的高速發(fā)展所帶來的冷漠、空虛、麻木不仁、失落等各種精神疾病和情感障礙,紛紛興起“社會自助運動”,組織互助小組。開展“愛心服務”。把一些喪失生活信心、情感麻木的人組成小組去參加各種社會服務活動,使之通過為他人服務,與他人真誠的交往,體驗到社會、他人對自身價值的認可和尊重,由此感受到人生的意義并熱愛人生。
在大學生中廣泛開展“愛心奉獻”活動,讓大學生走出校園,親自去發(fā)現、去感受人間真情。當大學生在為他人服務時,所獲得的贊揚和精神的快慰,會使他從內心深處感受道德那震撼人心的力量,并洗滌心靈,凈化靈魂。在道德實踐中,課堂上所接受的抽象道德概念被賦予濃厚的情感色彩,被注人血和肉,鑲嵌進記憶的深處。
學校還可有計劃地組織各種參觀訪問活動。如組織學生深人貧困地區(qū),體察國情民情,使學生意識到自身肩負的歷史使命,以此喚起學生的同情心、責任心、憂慮感和義務感,并以之作為刻苦學習、勵精圖治的動力和養(yǎng)成節(jié)儉、樸素美德的內在動機。再如組織學生參觀先進單位,訪問模范人物。運用典型示范,激發(fā)大學生的自豪感、榮譽感和正義感。因為典型形象本身是作為社會道德規(guī)范的體現者而存在的,而且典型形象本身具有生動性和感染性,易引起大學生感情的共鳴。雷鋒、張海迪、孔繁森的形象就不知感染、教育了多少人。這種“榜樣的力量”,必然會喚起大學生的良好動機,使之積極地去學習、仿效典型人物的行為.由此提高并擴大自身的精神境界。廣泛的道德實踐活動,既強化了大學生的道德情感,也為形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和高尚的道德品質提供了“用武之地”。
第三,優(yōu)化學校的道德環(huán)境。大學生主要生活在大學校園這個特定環(huán)境中,因此,學校必須造就一種揚善抑惡的道德氛圍。學校的道德環(huán)境對大學生的道德活動起著導向、定向和矯正的作用。健康和諧的道德氣氛和良好的道德風尚會促使學生道德活動的開展。使積極的道德成果得以鞏固和發(fā)揚。反之,則會助長不良行為,導致惡行蔓延。因此,學校必須樹立正氣,抵制邪氣,大張旗鼓宣揚好人好事,態(tài)度鮮明地反對不良行為,充分利用輿論的評價作用,烘托學校的道德氣氛,使生活在校園中的大學生處處感受到道德的威力。如果學校缺乏一種揚善抑惡的道德氣氛,對不道德的行為聽之任之,那不僅縱容和助長了行為者的惡習,而且也直接打擊了從事道德活動的同學的熱情,因他們的善行得不到學校輿論的贊賞和認可,而做壞事者卻心安理得,仍我行我素,由此必然造成先進學生的心理不平衡,精神不愉快。久之,就會喪失道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日趨冷漠、麻木。為此,學校必須充分利用宣傳輿論的作用。弘揚道德威力,多方位、多層次地對大學生施加道德影響。
學校還應建立配套的獎罰措施,宣傳教育、輿論譴責雖然對大學生有一定的強制性,但因不觸動切身利益,少數學生仍對此不以為然。要使學生真正感到道德威力,除了以理服人、以情動人、以境育人外,還須輔以各種獎罰措施作為后盾,把道德活動與學生切身利益結合起來。對于積極從事道德活動,一貫做好事的同學,學校在大力宣傳、給予精神鼓勵的同時,還需從物質上予以獎勵,以此激發(fā)廣大同學的更大的道德熱情,而對做壞事、道德敗壞的學生,則應采取嚴格的懲罰措施,或行政處分,或經濟罰款,讓不道德學生體驗到不遵守道德法則對自身造成的直接危害。真正做到獎善罰惡,不僅對行為者產生重大影響,而且可以影響、帶動大批同學,使之擇善而行。宣傳輿論的力量加之行之有效的獎罰措施,相互作用,必將創(chuàng)造出一種健康和諧、鼓舞人進取向上的道德氣氛。在這種道德環(huán)境的熏陶下,大學生們終會養(yǎng)成高尚的道德情感和良好的道德習慣。
財經類學生的雙證書培養(yǎng)論文篇十七
論文摘要: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其社會道德能力的培養(yǎng)事關國家未來。而我們面對的是大學生對社會道德認知不足,社會道德感情缺陷和社會道德意志薄弱等問題顯得愈加嚴重。因此,對大學生進行社會道德能力培養(yǎng),必須堅持在以人為本,內功培養(yǎng)與外功訓練相結合。注重實踐三條原則的指導下,著力構建大學生社會道德能力培養(yǎng)的社會綜合體系,創(chuàng)新大學生社會道德能力培養(yǎng)的機制,強化社會道德能力養(yǎng)成的實踐環(huán)節(jié)。
在信息化、全球化的條件下,隨著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社會生活領域中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也將隨著發(fā)生變化,東西方在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相互交流和交融日益增多,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必將隨之轉變,以適應社會生活的不斷變化。大學生是青少年中的重要群體,是青少年中接受和處理各種信息量最大,思想觀念最為活躍的部分,其道德素質的形成和提高,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而其狀況如何,對整個民族的影響又尤為深遠。通過對培養(yǎng)大學生社會道德能力的研究,進一步揭示青少年社會道德能力形成的規(guī)律和培養(yǎng)途徑,著重探討我國當前情況下,高校如何更有效地培養(yǎng)大學生的社會道德能力,以促進學校、家庭、社會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yǎng)和提高大學生社會道德能力,這對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社會風尚,提高全社會道德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一、社會道德能力的培養(yǎng)是大學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標。
社會道德能力是指道德主體在面臨社會道德問題時能夠鑒別是非善惡,作出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道德選擇并付諸行動的能力,也就是在社會生活中遵循社會價值觀或原則處理社會道德問題的能力。社會道德能力是人的一種本質能力,又是人成功地完成社會道德行為所必需的心理特征。社會道德能力的基本要素包括社會道德認知、道德感情、道德意志等。社會道德認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三種因素相互聯(lián)系、相互依賴、相互作用和相互補充。社會道德能力是人的生存能力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
社會道德能力培養(yǎng)的特征,就是將外在的知識,包括社會道德知識、社會道德觀念通過受教育者的社會道德認知,內化為道德信念,經過社會道德實踐再將內在道德信念轉化為穩(wěn)定的社會道德判斷能力、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社會道德能力培養(yǎng)以社會道德知識為重點,同時十分注意其他科學知識對社會道德能力的影響和作用,把社會道德知識與其他科學知識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進行教育,從而從更高的水平上提高道德素質。社會道德能力培養(yǎng)要十分注重社會道德實踐,注重在社會實踐中培養(yǎng)分辨社會道德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深厚的道德感情、磨練頑強的道德意志、養(yǎng)成正確的社會道德行為。社會道德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是一種終身教育過程,是一種呈螺旋式上升的教育與再教育過程,是一種在不斷地由社會認知一社會踐行一自我反思的循環(huán)中從量變到質變的教育過程。
中國大學生是中國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未來各項事業(yè)的重要骨干和接班人,代表著中華民族的未來。培養(yǎng)大學生的社會道德能力,不僅是大學生個人全面發(fā)展的需要,而且是提高全民族社會道德水平的需要,是國家和民族應對社會道德新挑戰(zhàn)的需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對大學生進行有效的社會道德能力培養(yǎng)過程應該是一個需要學生理性和思維參與的過程,借助學生自己的智慧作出自主判斷和決策的過程。要提高大學生的社會道德能力,必須著力培養(yǎng)他們的社會道德思維能力、社會道德判斷推理能力、社會道德決策能力、社會道德選擇能力等,從而使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道德思維方式,能夠自覺地運用已知去對付未知,處理生活中面臨的具體社會道德問題。
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培養(yǎng)大學生的社會道德能力,面臨著科技和社會發(fā)展帶來的'重要挑戰(zhàn)。首先是網絡文化的挑戰(zhàn),包括信息傳播方式轉變形成的挑戰(zhàn)、教育方式改變的挑戰(zhàn)。其次是市場經濟的挑戰(zhàn),包括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發(fā)生的價值觀沖突、價值觀的困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價值觀的調整。再次是知識經濟的挑戰(zhàn),包括知識經濟對教育主體的影響、對教育客體的影響、對教育介體(教育目的、內容、方法和組織形式)的影響、對教育環(huán)體(社會組織和社會活動)的影響等。第四是對外開放的挑戰(zhàn),包括道德文化復雜和多元性的挑戰(zhàn)、道德文化變動和異化性的挑戰(zhàn)、道德文化虛浮與躁動性的挑戰(zhàn)、道德文化世俗與實用性的挑戰(zhàn)等。只有成功應對這些挑戰(zhàn),大學生的社會道德培養(yǎng)才可能取得實際的成效。
(一)當前大學生社會道德能力上存在的主要問題有:1.社會道德認知的不足。這表現為認知上的自我中心觀,即在個體與他人或社會的關系上往往只從自我的立場出發(fā),而不能從他人或社會位置去思考問題或處理問題的認知方式。這是導致不少大學生出現社會道德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道德認知能力的缺乏導致了嚴重的道德問題。2.社會道德感情的缺陷。道德感情既表現為對人的感情,也表現為對有關道德問題產生的道德焦慮。對人感情的淡薄和道德焦慮的缺失致使部份大學生發(fā)生較嚴重的道德失范行為。3.社會道德意志的薄弱。道德意志薄弱也是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問題。從大學生中發(fā)生的一些非道德行為看,對一些簡單的道理他們并非不懂,但卻愿意采取對個人較有利、個人感到更舒服、更痛快的方式而作出了放棄遵從道德規(guī)范的選擇。比如一些學生并非蓄意影響他人的利益,更不愿損害他人的利益,但在個人的愉悅需要和特定環(huán)境的作用下,也作出了放棄遵從道德規(guī)范的選擇。
(二)大學生社會道德能力缺陷產生的原因來自以下幾個方面:1.學校道德教育影響。學校教育以智育為主,與德育分離,突出智育而忽視德育,忽視認知能力的提高;注重知的培養(yǎng),忽略行的訓練。2.社會環(huán)境和家庭的影響。現實生活中人們道德失范與講道德吃虧的現象強烈地刺激著這一代大學生,復雜的道德環(huán)境使不少大學生產生了道德困惑,道德信念發(fā)生了動搖。某些自身道德素質不高的家長,以其不健康的言行,在子女道德素質形成的過程中形成了消極的影響。即使是道德素質較高,但忽視道德教育、或道德教育的條件受到家庭具體情況限制的家庭,對大學生道德能力的提高也會形成不利的影響。3.個人成長特征的影響。今天的大學生,很多都離不開家長的呵護,性格較為脆弱、懷疑、孤獨、自我封閉。這種特定的情況很容易引起學生自我意識的混亂,從而引起一系列的道德問題。
中國是一個道德文化非常深厚的國家,在培養(yǎng)道德能力方面,積累了很多成功的經驗。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必須在繼承已有傳統(tǒng)方法的同時進行創(chuàng)新,賦予大學生社會道德能力培養(yǎng)新的時代內容,才可能取得好的成效,達到預期的目的。
當前對大學生進行社會道德能力培養(yǎng),要確立以下幾個基本原則:第一,以人為本的原則。人不是機械接受道德原則和道德規(guī)范的被動客體,而是作為道德活動的創(chuàng)造者和體現者的主體。培育大學生的社會道德能力,最根本的,是要確立大學生在社會道德生活中的主體地位。必須尊重大學生的主體意識,弘揚大學生的主體性,發(fā)揮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第二,內功培養(yǎng)與外功訓練相結合的原則。像其他能力一樣,大學生社會道德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離不開理知識,同時還必須引導大學生把握用價值原則來解決道德問題的方式。第三,注重實踐的原則。必須從道德認知做起,教育大學生以道德意識指導道德實踐,使道德實踐為道德意識的升華提供豐富的養(yǎng)料,持續(xù)不斷地將道德實踐內化為人的道德意識、把道德意識外化為道德行為。
對大學生進行社會道德能力培養(yǎng),必須著力構建大學生社會道德能力培養(yǎng)的社會綜合體系,創(chuàng)新大學生社會道德能力培養(yǎng)的機制,強化社會道德能力養(yǎng)成的實踐環(huán)節(jié)。
(一)構建大學生社會道德能力培養(yǎng)的社會綜合體系。一是構建有利于大學生社會道德能力培養(yǎng)的社會體系。發(fā)揮學校主渠道和主陣地的作用,既管課堂內外,又管校園內外,使社會道德教育與社會生活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隨著社會日益走向信息時代,大眾傳播媒介的道德教育作用越來越占據重要地位,對此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二是構建有利于大學生社會道德能力培養(yǎng)的學校教育體系。建立良好的教師和教師,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關系,良好的班集體、師生之間的關系等等,以不斷地影響和引領大學生個體道德品質和道德人格的形成和發(fā)展。三是構建有利于大學生社會道德能力培養(yǎng)的家庭。努力喚醒父母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影響意識,幫助父母掌握道德能力培養(yǎng)的原則和方法,通過父母的言傳身教及良好的家風對大學生社會道德能力的形成和提高發(fā)揮積極作用。
(二)創(chuàng)新大學生社會道德能力培養(yǎng)機制。一是要優(yōu)化大學生道德教育的內容,突出社會道德能力培養(yǎng)的時代性。要把大學生道德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把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發(fā)揚愛國主義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創(chuàng)新的時代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大學生道德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二是要有一支適應新形勢的道德教育工作隊伍。這支隊伍的成員除了具備道德教育工作的一般要求之外,還應該有新的觀念、新的素質,具有網絡的資源意識、技術意識、國際意識、服務意識和方法意識,能夠運用新的資源和技術手段開展道德教育。三是要充分發(fā)揮互聯(lián)網的作用。要高度重視校園網絡工作,提高對道德教育工作進網絡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加強校園網站的建設和網絡管理,加快網絡法規(guī)建設、加強網絡法制教育、加強網絡道德宣傳教育,使整個網絡活動有章可循、活而不亂、嚴而不死。建立信息庫,努力提高網上宣傳教育工作的信息流量,使其內容新鮮豐富、特色鮮明。組織網上專題講座以使學生相互交流,自我教育,邀請事業(yè)有成的教師、教授、校友或海外歸來的專家談自己的經歷、體會,用動人的事跡感召青年學生,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積極介紹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和國外優(yōu)秀文藝作品,以提高大學生的文化素質和鑒賞能力。開展融思想性、知識性、娛樂性和趣味性于一體的校園網上文化活動。發(fā)揮校園網的媒體整合作用,將校報、閉路電視和戶外宣傳等媒體通過數字化處理后移植到網上,實現道德教育與多種傳媒的有機結合,達到優(yōu)勢互補,增強輻射力和吸引力,形成網上網下聯(lián)動、全員關注、全程覆蓋的立體交叉式的網絡道德教育模式。積極開發(fā)和研制網絡道德教育軟件,形成網上道德教育的主陣地。四是實現道德教學的知識教育與提高道德認知能力緊密結合。高等學校的道德教育應以成才教育為切人點,教育大學生明確成才過程是德、識、才、學、體諸要素全面發(fā)展的過程,使大學生充分認識道德品質在人才成長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大學生道德修養(yǎng)的自覺性。五是創(chuàng)建道德認知教育與提高道德意志品質緊密結合的德育教學體制。在道德教育中遵循由淺人深、由低到高、循序漸進的過程,同時注重不失時機地抓住隨時發(fā)生的各種事件、事故開展深人淺出的教育活動,引導學生解決道德問題,形成正確的道德行為,在不斷提高道德認知能力的同時,不斷提高道德意志品質。
(三)強化大學生社會道德能力培養(yǎng)的實踐環(huán)節(jié)。道德本身是人的一種實踐理性,人在道德認知教育中獲得的“道德心靈之花”,不僅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結出客觀的道德之果,而且也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獲得檢驗、確證、鞏固和完善。社會道德能力教育要十分注重社會道德實踐,注重在社會實踐中培養(yǎng)分辨社會道德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深厚的道德感情、磨練頑強的道德意志、養(yǎng)成正確的社會道德行為。要提高大學生的社會道德水平,必須在學校、社會、家庭的道德教育過程中,結合社會實踐培養(yǎng)他們的社會道德思維能力、社會道德判斷推理能力、社會道德決策能力、社會道德選擇能力。強調社會道德能力培養(yǎng)的實踐性,就是要“寓教于做”,在“做”中培養(yǎng)。要使大學生長期置身于一定的生活實踐,對文明道德規(guī)范反復實踐,使他們形成相應的道德品質。通過社會道德實踐,使大學生實現由他律轉化為自律的過程,對道德文明要求由不習慣做到習慣做、由不自覺做(或被迫做)到自覺自愿去做的過程,把外在要求轉化為自我約束機制的過程,達到知而行之。要通過實踐活動,不斷提高大學生的道德認知能力、培養(yǎng)大學生的道德感情、提高大學生的道德意志品質、提高大學生的道德行為自覺。要重視營造道德實踐環(huán)境,注重道德行為引導,包括示范式行為引導、律令式行為引導、激勵式行為引導。閉要重視創(chuàng)造道德實踐機會,強化道德行為訓練,把道德行為訓練寓于學校公益活動之中、寓于校園文化活動之中、寓于社會實踐活動中。通過社會實踐把大學與社會結合起來,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從而有效地提高大學生的社會道德能力。各級主管部門和高校應該有計劃地安排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并要加強指導,精心組織。要有計劃地安排或引導學生走進社區(qū)、深人農村、走向社會,參與健康向上的社會實踐活動,從而增強他們的社會文明意識和社會實踐能力,讓他們更加廣泛和深刻地了解市場經濟,認識社會發(fā)展,豐富人生成長經歷,培養(yǎng)適應能力、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財經類學生的雙證書培養(yǎng)論文篇十八
論文摘要: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向來重視對大學生的道德培養(yǎng)。目前道德教育理論實現了教育學、倫理學與心理學和社會學的結合。因此,高校德育教育應著重從學生的道德認識、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三個方面的培養(yǎng)入手。
我國古代思想家非常重視道德認識對一個人的道德行為所起的作用??鬃诱J為,有了認識才會有堅定的信念,所謂“知者不惑”(《論語?子罕》)。認識乃是人的道德行為的前提條件,即其所云:“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論語?述而》)。茍子認為,只有以理“識道”,才能提高道德的自覺性。只有“知明”,才能保證“行無過”(《茍子?勸學篇》)。
西方道德教育理論中的第三條道路是注重道德認知能力的培養(yǎng)。這一理論的積極意義在于它意識到了如果忽略受教育者認知理性的發(fā)展,只要求他們接受現成的道德內容、觀點,必然無法適應這個多變的世界。
當代大學生的道德,首先要認識道德,知道什么樣的行為才是道德行為,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認識能和識別能力。學生的道德形成和發(fā)展,必須以其社會認知為前提,由于其在社會和社會合作過程中需要承擔和扮演各種社會角色,需要協(xié)調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的各種關系,這就使他們不得不去習得某些社會公認的道德規(guī)范。在復雜的道德情境中學會對是非善惡做出判斷推理,形成對自己、對他人、對集體乃至對世界的認識。個體正是通過不斷整合自己的道德認識,通過不斷重建自己與他人、集體、世界的社會認知的經驗,通過對這些認識和經驗的不斷反思與自我批評,才逐漸形成和發(fā)展自己的道德觀念和價值標準,從而臻于道德上的成熟。
意志在道德認識轉化為道德行動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當代大學生的道德意志鍛煉不是要使學生養(yǎng)成控制和調節(jié)自己行動的行為習慣,而要以自己的道德意志克服內外干擾。一種比較穩(wěn)定的道德意志一經確定之后,人們往往不以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為轉移,而以內部的道德意志來調節(jié)自己的行為。教師在訓練學生的道德意志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主動性和獨立性。
意志的主動性和獨立性,是善于自覺地調節(jié),控制自己的行為,使它服從于一定的目的',而不是只靠外力的推動。具有這種意志品德的學生,他不去等待別人的暗示、指示,也從不屈從于周圍人的壓力。而是在一定情況下,從科學的信念、知識的觀念出發(fā)。規(guī)定自己的舉止。他相信自己所作決定的正確性,不向不正確的事物投降,同時又善于以自我批評的態(tài)度來對待自己的行動;而與主動性、獨立性相反的意志品質是易受暗示和獨斷性。相反,不管自己的目的是否合理而一味地堅持己見,不接受別人的建議,固執(zhí)地按照自己的決定就是獨斷性。
2.堅持性。
自制力是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動的能力,是在意志行動中必要時善于抑制自己的情緒,不會不經過深思熟慮而發(fā)生一時的沖動,表現出應有的忍耐性,又能迫使自己排除干擾,堅定地執(zhí)行決定人們如果沒有這種品質,任何創(chuàng)造性勞動都是不可能實現。教師要培養(yǎng)、教育學生,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應有輕率的舉動。當同學之間發(fā)生矛盾時,要控制自己,堅持說理,不和對方爭吵,更不能使用暴力。另外,還要教育學生,在內外困難面前,不要失去自制力。
4.果斷性。
果斷性指善于及時地采取決斷的能力。果斷性是迅速而又經過深思熟慮地選擇目的和確定方法所表現出來的意志品質。及時地采取決斷,需要機智和無畏,具有這種品質的人,當情況不需要立刻執(zhí)行時,他肯于從容考慮,深思熟慮,使決定的行動更趨于完善;而當情況不允許遲延時,他能以高度的機智對事情進行分析和判斷,立即做出行動的決定。
道德行為是人在一定的道德認識指引下,在一定的道德情感激勵下,表現出來的對他人或社會所履行的具有道德意義的一系列具體行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評價一個人的道德面貌,不只是看他已經達到了怎樣的道德認識水平,也不只是看他具有怎樣的道德情感表現,更重要的是看他有沒有履行道德的實際行動,以及履行了怎樣的道德行動同樣,學校道德教育應該使學生形成和發(fā)展應有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和道德價值取向。要求學生把他們習得的道德認識、情感和價值取向見之于行動。因此,教師對學生的道德行為培養(yǎng)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1.生動具體、形象鮮明地講解道德概念。
學生對道德知識的掌握,常常是以道德概念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它是道德認識的理性階段。道德概念的掌握,在品德形成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道德概念是品德形成的基礎,善惡是非準則不清,行動會搖擺;學生掌握了道德概念,就能夠根據道德概念去行動,并以一定的道德準則去評價自己或他人行動的是非、善惡。學生掌握了道德概念,就能夠概括地認識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分清善與惡、美與丑、是與非、公正與偏私、誠實與虛偽、勇敢與冒險、正義與非正義的界限;能辨明道德的善果與不道德的惡果,從而知道應該怎樣在自己的行動中實行道德的準則。教師應重視對學生進行道德概念的教育。在講解道德概念時要生動具體,形象鮮明。例如,在講解“禮貌”時,不能停留在禮貌是一個人的語言、動作所表現出來的謙虛和恭敬的概念上,還必須生動具體和形象化。
2.激發(fā)和培養(yǎng)道德情感。
品德的形成必須要有道德情感的參與,在學校教育中,不是任何一種道德認識都能轉化為道德行為。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積極的道德情感。在道德認識上,滲透情感因素,有情感,認識才能深刻、持久。學生有了一定的道德情感,才可能產生一定的道德行動。教師在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情感方面應注重:
(1)創(chuàng)造一種良好的情境。教師要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學生,比如歌頌英雄人物忘我勞動時,教師有感情,才能激發(fā)學生的感情。
(2)培養(yǎng)學生自控能力。教師培養(yǎng)學生用理智戰(zhàn)勝情感,不要讓情感支配理智的能力。
(3)開展有意義的教育活動。活動是產生多種多樣情感的重要途徑,也是鞏固學生新的情感的重要方式,在活動中可以消除某些消極的,甚至有害的情感。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4236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