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語文教學設(shè)計方案(精選1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2 12:36:05
長城語文教學設(shè)計方案(精選19篇)
時間:2023-11-22 12:36:05     小編:字海

一個好的方案應(yīng)該具備可行性和有效性,在實際操作中能夠產(chǎn)生預(yù)期的效果。方案實施過程中,應(yīng)建立反饋機制,及時收集意見和反饋,并進行調(diào)整和改進。通過學習和借鑒他人的方案經(jīng)驗,我們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方案制定能力。

長城語文教學設(shè)計方案篇一

本課設(shè)計的指導(dǎo)思想就是抓一條主線,兩個基本點。一條主線是指以學生發(fā)展為主線,兩個基本點是指在引導(dǎo)學生掌握各種知識和技能的同時,給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空間。通過創(chuàng)設(shè)情境等多種方式進行朗讀,引導(dǎo)學生在讀中感悟。感悟夏夜的美,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能力,在設(shè)計中力求體觀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1、知識目標:

(1)認識:“蓮、哭”等13個生字,會寫“她、他”等6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體會夏夜的美。

2、技能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識字能力,朗讀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使學生樹立自信,樂于交流,勇于探索。

3、情感目標:

(1)運用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2)對學生進行助人為樂的教育。

(3)培養(yǎng)學生喜歡童話的情感。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6個字。

2、有感情朗讀課文、體會夏夜的美。

自主、合作、探究法。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dǎo)入課題:

讓我們一起一去看看吧!

2、動畫欣賞,整體感知。

(1)課件出示根據(jù)課文插圖制作的動畫。

(2)故事中都出有哪些可愛的小動物?(教師在黑板貼小動物的圖片。)這些小動物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呢?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讀文。

自評:這一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形象而生動了感知課文,產(chǎn)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3、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同學們自由讀文,畫出文中的生字詞,然后小組之間互相讀一讀,學一學,要求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

(2)用課件出示帶有生字的句子,指名讀一讀,同桌讀一讀。

(3)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領(lǐng)讀(組詞)。

(4)搶讀,看誰讀得快。

4、朗讀感悟。

(2)把你喜歡的故事中的小動物說的話用筆畫出來,再讀讀。

5、課件出示小動物的對話。

(1)喜歡讀同一種小動物語言的同學齊讀。

(2)指名讀。

(3)評價誰讀得好?為什么?

6、同學們讀得很好,老師也想讀一讀,教師范讀后三個自然段。

自評:放手讓學生在積極主動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7、夏天的夜晚很美,文中小動物心靈也很美。我們同學畫的夏夜美不美,同學們一起來欣賞,(出示實物投影)。

自評:出示課前布置學生的作品,激發(fā)了學生的成就感,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長城語文教學設(shè)計方案篇二

1、學會10個字,認識6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邊讀邊想象句子所表達的情景,體會孩子們的快樂以及熱愛大海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大海給孩子們所帶來的快樂。

體會作者蘊藏在字里行間的情感,感受孩子們對大海的熱愛之情。

第一課時。

一、聽海尋聲,激趣導(dǎo)入。

1、cai播放大海聲音:聽,這是誰在說話呢?

2、學生猜測:大海。

3、cai再播放大海與孩子嬉戲的聲音:再仔細聽,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學生猜想:孩子們在大海邊嬉戲玩耍的場景。全班進行交流。

5、師引:聽!我們共同感受到了小孩與大海玩得很快樂,你們想去看看那快樂的場面嗎?那好,咱們一起去看看吧!

6、板書:小孩與大海。

二、海邊采風,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2、快速地瀏覽課文,找出課文中小孩與大海玩耍的場面。

3、全班進行交流:你采集到哪些畫面?

板書:踏浪、堆城堡、拾貝殼、看船遠航。

三、海灘掠影,品味感悟。

1、師引:小攝影師們,讓我們先一起去抓拍“踏浪”的畫面吧!

2、師配樂范讀,cai出示句子:

孩子們踩在軟軟的細沙上,叫著,跳著,笑著,奔向大海,留下一串串小腳印。

3、小組進行交流,全班反饋。

4、cai出示海邊孩子們踏浪的興奮場面。

5、指導(dǎo)學生個性化朗讀。

6、繼續(xù)抓拍精彩處,讀一讀后面這幾句話。

7、師導(dǎo):浪花真頑皮,逗得孩子們又笑又叫,孩子們在“踏浪”中享受到了大海給他們帶來的無限快樂。走,讓我們再去欣賞一下我們拍攝的照片吧!

8、齊讀第1自然段。

9、學生交流對大海的.印象。

10、師總結(jié):大海不僅給小孩們帶來了快樂,還給我們這些小攝影師們帶來了許多樂趣,相信下節(jié)課,我們會抓拍到更多精彩的作品!

1、讀生字,選擇喜歡的方式自由識記字形。

2、教師范寫難寫的生字。

3、學生書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fù)習提問,導(dǎo)入新課。

1、提問:請同學回顧一下,上節(jié)課,我們讀了第七課,你知道了什么。

2、師述: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進一步了解大海給孩子們帶來了哪些樂趣?

二、學習課文。

1自讀課文2—5自然段,邊讀邊想:大海給孩子們帶來了哪些樂趣?

2、畫出相關(guān)的句子。

3、小組交流。

4、全班交流。

(一)讀第二自然段。

(1)說說寫了什么?(孩子們玩沙堆城堡。)。

(2)拓展:他們還會堆些什么?說些什么呢?

(3)指導(dǎo)有感情朗讀。

(二)讀第三自然段。

(1)說說寫了什么?(孩子們撿貝殼)。

(2)拓展:他們撿到什么樣的貝殼?用貝殼做什么呢?

(3)指導(dǎo)有感情朗讀。

(三)讀第四、五自然段。

(1)說說寫了什么?(孩子們看船出海。)。

(2)指導(dǎo)感情朗讀。

三、總結(jié)全文,有感情朗讀課文。

1、朗讀課文,說說:大海給孩子帶來哪些樂趣?

2、感情朗讀課文,體會作者觀察能力和表現(xiàn)手法。

四、拓展學習。

收集描寫大海的句子,和同學們一起欣賞。

長城語文教學設(shè)計方案篇三

學習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抓住“巍峨豐碑”和“壯麗奇觀”等關(guān)鍵詞語,體會作者盛贊長城深廣的歷史、現(xiàn)實意義,從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在理解課文的基礎(chǔ)上,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觀察事物,并在觀察中展開聯(lián)想的寫作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介紹長城現(xiàn)狀的資料,說說保護長城的主意,增強學生的民族責任感。

教學過程:

會讀——讀懂——誦讀——積累。

一、會讀。

第一課時我們初讀了課文,了解到作者用對聯(lián)的形式贊美了長城。這節(jié)課,我們再跟隨作者的腳步,深入到字里行間,體會作者盛贊長城的真正意義,并學習作者描寫《長城贊》的方法。

誰再來把課文讀給大家聽聽。要求:字音正確,語句通順。

【出示幻燈】。

起春秋,歷秦漢,及遼金,至元明,上下兩千年。數(shù)不清將帥吏卒,黎庶百工,費盡移山心力,修筑此偉大工程。堅強毅力,聰明智慧,血汗辛勤,為中華留下巍峨豐碑。

跨峻嶺,穿荒原,橫瀚海,經(jīng)絕壁,縱橫十萬里。望不斷長龍烽垛,雄關(guān)隘口,猶如玉帶明珠,點綴成江山錦繡。起伏奔騰,飛舞盤旋,太空遙見,給世界增添壯麗奇觀。

1、指名朗讀,學生評價。

2、再指名朗讀,教師評價。

二、讀懂。

讀的真不錯,可謂瑯瑯上口,那么通過我們再一次朗讀這幅長聯(lián)你又有哪些新的感受呢?(學生回答,教師點撥。在理解含義的基礎(chǔ)上,指導(dǎo)有情朗讀。)。

重點匯總:

1、時間:介紹資料,這么長的時間,作者沒有泛泛去寫,而是用了幾個字就巧妙的將其鏈接起來,表達的效果卻非同一般。是哪幾個字?(起、歷、及、至、上下)齊讀這幾個字,放在這句話里,我們怎樣讀才能充分讓人感受出長城的歷史悠久呢?(重音、語速可根據(jù)感情表達的需要,適當調(diào)節(jié)。)指名朗讀(兩名)。

3、數(shù)不清將帥吏卒,黎庶百工,費盡移山心力,修筑此偉大工程。

數(shù)不清:比喻人員太多,難以數(shù)清。

將帥吏卒:軍隊的指揮官;地方的政府官員;普通的士兵。

黎庶百工:黎民百姓、手工業(yè)者。

移山之力:比喻修建長城的難度極高。

數(shù)不清,經(jīng)歷過此工程的人太多了,據(jù)歷史記載:【幻燈】。

萬里長城,這一偉大防御工程所經(jīng)行的地區(qū)情況十分復(fù)雜,既有巍峨群山,滔滔大河,又有浩瀚荒漠和茫茫草原,在這樣不同的地理環(huán)境下要把城墻以及關(guān)隘、戍樓、等防御設(shè)施修建起來,并連成一氣,綿延萬里,不說在古代,就是在現(xiàn)代技術(shù)已達到一定水平的今天,也是會遇到重重困難.同學們,打開你想象的閘門,將帥吏卒、黎庶百工在修筑長城的過程中會遇到什么困難呢?(學生個性回答,教師相機點評。)。

長城建起來了,而且建的是如此壯觀!所以作者發(fā)出了這樣的贊嘆:堅強毅力、聰明智慧,血汗辛勤,為中華留下巍峨豐碑。(齊讀)。

4、望不斷長龍烽垛,雄關(guān)隘口,猶如玉帶明珠,點綴成江山錦繡。

這里作者運用什么的修辭手法(比喻)寫出了,長城什么樣的特點(長、秀或美)。

對于“長龍烽垛?雄關(guān)隘口”你知道它是怎樣建造嗎??【幻燈5】出示圖畫進行理解。

相機板書:????????上聯(lián)。

時間——上下兩千年;

聯(lián)想——費移山之力;

贊美——巍峨的豐碑;

下聯(lián)。

空間——縱橫十萬里;

聯(lián)想——如玉帶明珠;

贊美——壯麗的奇觀。

我們應(yīng)該這樣做,因為這是我們的責任,一個中華兒女應(yīng)盡的責任!

三、誦讀。

有了新的體驗,了解到了許多長城背后的故事,這時候的你,肯定對這篇文章有了新的感悟,將你的理解帶到,文字當中,用聲音來表達你的感受吧。

學生練讀,指名讀——教師評價。

四、積累。

1、背誦(個人、齊背)。

2、寫作方法(按照一定順序觀察,合理想象,表達看法)——總結(jié)板書。

作者通過觀察,按照時間和空間的順序,又從觀察中展開合理的聯(lián)想,從而表達自己對長城的認識和贊美。

長城語文教學設(shè)計方案篇四

style="color:#125b86">篇四:高中語文教學案例

二、問題設(shè)計要形成問題流。

如《荷塘月色》可以這樣設(shè)計問題流:

2.文章中還有哪些直接抒情的句子?

三、問題設(shè)計的思維焦點是文本語言。

四、問題討論不能只注重形式,不能脫離語文。

長城語文教學設(shè)計方案篇五

教學目標:

1、紹長城的知識;

2、了解對聯(lián)的常識。

教學重點:

1、對聯(lián)的常識;

2、說明的順序。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yù)習情況:

1、找學生介紹長城的知識。

2、找學生說說對對聯(lián)的了解。

二、教師補充介紹有關(guān)長城和對聯(lián)的知識;簡介作者羅哲文。

三、出示目標。

四、學習新知:

1、師范讀對聯(lián)。

2、生自讀,師領(lǐng)讀。

3、生再讀,指生讀。

4、課文分析。

(1)這是一副對聯(lián),一副全面贊美長城的長聯(lián),是對聯(lián)中的珍品。

(2)上聯(lián)從時間起筆,點明長城是經(jīng)過幾千年的艱苦勞動而完成的。接著指出在修筑長城過程中將帥吏卒、黎庶百工所付出的`艱辛努力,最后盛贊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和堅強毅力及長城的深廣的歷史、現(xiàn)實意義。

(3)下聯(lián)從空間入筆,描繪長城的雄姿:蜿蜒盤旋,起伏奔騰,壯麗磅礴,如玉帶,似明珠,最后指出長城在世界在人類歷史上的豐碑式的地位。

(4)全聯(lián)句式整齊,對仗工整;音韻和諧,意境開闊;內(nèi)容博大,意義深遠;是對聯(lián)中的精品,能給長城增色生輝。

5、朗誦課文。

五、小結(jié):對聯(lián)常識。

六、作業(yè):背誦課文。

長城語文教學設(shè)計方案篇六

教學目標:1使學生了解信客風雨漂泊的一生,能夠概括信客的高貴品質(zhì)。

2使學生能夠比較這篇文章與《臺階》,《背影》塑造人物方法的不同。

3體味本篇優(yōu)美的語言風格。

教學重點:了解信客風雨漂泊的一生,概括信客的高貴品質(zhì)。

教學步驟:

“信”是由“人”和“言”組成,人言為信。信的原本意思是言語真實,后發(fā)展為講信用,在后來發(fā)展為信物,送信的人。在我國古代,一直存在送信人,被稱為信差,信使,信客。這一職業(yè)到20世紀初還沒有消失。作者的故鄉(xiāng)余姚離上海很近,很多人到上海謀生,因此,信客在這一地區(qū)還很活躍。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余秋雨的散文《信客》,看看信客是如何生活的。

余秋雨,1946年生,我國當代著名的藝術(shù)理論家、文化史學者、散文家,曾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教授,上海寫作學會會長。主要作品有《戲劇理論史稿》、《藝術(shù)創(chuàng)造工程》,文學作品有《文化苦旅》、《霜冷長河》、《文明的碎片》、《山居筆記》、《秋雨散文》等,其中《文化苦旅》獲得上海市文學藝術(shù)優(yōu)秀成果獎,臺灣聯(lián)合包讀書最佳書獎,金石堂最具影響力的書獎。這是他在研究寫作之余的散文佳作?!渡骄庸P記》多或少獲海外花文文學最高獎――臺灣聯(lián)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第一名。

第一部分:老信客因為一條紅綢,被人糟蹋了名譽,找到了年輕人當?shù)诙趴汀#ㄗ鲂趴偷木壠穑?/p>

明確:老信客因為一條紅綢,被人糟蹋了名譽,找到了年輕人,年輕的信客在老信客的感動下,做了信客。

2那么,在對老信客的敘述中,我們能夠知道信客這一職業(yè)有何特點呢?

明確:誠信無私,生活貧困,終年跋涉,非常辛苦。

3老信客以他崇高的責任感來物色新信客,他以他的.經(jīng)驗給新信客做詳細的介紹,而以他的教訓,對新信客諄諄教誨:做信客要誠信無私,潔身自好(學生找,下同)。這樣,可以使新信客迅速成長為可信賴的信客。

老信客一失足成千古恨,他寄希望于新信客,新信客帶著老信客的希望上路了。

第二部分:信客工作任勞任怨,善良厚道,但他有時還要受到無端的呵斥與猜疑。

1信客帶著老信客的叮嚀與囑托走上了征程,那么,信客又是怎樣作信客的呢?

明確;做本職工作——收發(fā)信、物。

做分外工作――充當死者的代理人。

明確:受人懷疑,遭人詰問。

但信客并沒有發(fā)脾氣,而是連連賠罪,任由別人懷疑詰問,這反映出信客任勞任怨,但他還干這檔子事,他盡了鄉(xiāng)鄰間的情誼,說明他有情有義。

第三部分:信客遭人誣陷,不在做了。但人們?nèi)韵肽钏埶k郵政業(yè)務(wù)。

明確:遭人誣陷,被送如警察局。

但他并沒有把這件事公布于眾,他要保存他老鄉(xiāng)的面子,說明他寬容,

從這件事中,信客深刻的體會到了做信客的兇險,他不干了。

明確:(1)當代理人(2)受誣陷

但是,信客并沒有何怨言,表明信客仁義熱心,任勞任怨,寬以待人,善良厚道。

最后,信客不干了,人們的通信成了問題,人們也就想起他的偉大。對信客來說,社會總體上還是有良知的,他生活一直很好。

第四部分:人們推舉信客當教師,他工作出色,還當校長,贏得了人們的敬愛與懷念。

1他為什么能當老師、校長呢?

明確:上過私塾,有文化;奔波一輩子,閱歷豐富;代人寫信,增長知識。

2為什么吊唁的人很多?

明確:他的工作得到了鄉(xiāng)親們的承認,人們懷念他。

3為什么他要求葬在老信客的墓旁?

明確:他通過多年的奔波、體會,他了解這一職業(yè),熱愛這一職業(yè),因而,他同情老信客,敬重老信客,感激老信客。

1三篇文章在塑造人物方面及語言特色的差別:提示:根據(jù)文體,寫作重點、作家風格等方面答題。

2寫墓志名:可概括信客的一生,概括他的職業(yè),他的品質(zhì),只要突出一方面即可。也可面面俱到,寫一篇文章。

長城語文教學設(shè)計方案篇七

教學目的:1、通讀課文,讀準字音,理解字詞。

2、初步掌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教學重點:理清條理,掌握內(nèi)容。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課題: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秀麗的山川,我們作為中華兒女為此感到驕傲。今天,我們就要跟隨著作者到長城去飽覽這一偉大的奇跡。板書課題《長城》。

二、初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

1、老師范讀課文,注意課文中的生字詞,老師朗讀的語氣語調(diào)和停頓。

2、你聽朗讀時注意了些什么?

3、學習生字詞。

(1)、出示.課件1,讀準字音,指生讀,開火車讀,齊讀。

4、齊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流利。

三、再讀課文,了解大意。

1、默讀全文,思考:課文大概講的`是什么?

2、細讀每個自然段,思考:每個自然段各講什么?

(1)、寫遠看長城的全貌,長城雄偉壯觀。

(2)、寫近看長城,長城高大堅固。

(3)、.寫作者由長城聯(lián)想到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

(4)、寫長城在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地位。

四、布置作業(yè)。

1、組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圖文對照,逐段學習。

1、觀察遠景圖。(見.課件)。

(1)、長城的遠景是什么樣子?

(2)、課文是怎樣具體寫長城的長?

(3)、課文寫“長”,突出了長城的什么特點?

2、看近圖,學第二節(jié)。

(1)讀后思考:課文的哪句話表現(xiàn)了作者的觀察點?

(2)這一節(jié)有幾句話?介紹了長城哪些建筑?

(3)圖文對照,指出它們各在什么地方。

(4)小結(jié)。

3綜觀兩圖,學第三節(jié)。

(1)人們?yōu)槭裁磿肫鸸糯拗L城的勞動人民來?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修筑長城的艱難?

(3)為什么說長城是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結(jié)成的?

長城語文教學設(shè)計方案篇八

電子郵件:szftlj@。

發(fā)布時間:-6。

本人教案:/gb/teacher/-04/15/。

教材簡析。

這篇看圖學文按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的順序介紹了長城氣勢雄偉的遠景和高大堅固的近景,使學生認識到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jié)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激發(fā)學生民族自豪感,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掌握本課生字、生詞,了解長城的概貌、構(gòu)造、歷史等。

2.智能目標:指導(dǎo)學生圖文對照,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方法,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良好的觀察習慣。

3.情感目標:通過讀文討論,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

主題學習的探究任務(wù)。

1、遠看長城是什么樣的?

2、長城的構(gòu)造是什么樣的?

3、為什么說“長城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偉大奇跡?

4、長城到底給中華民族帶來了什么?

學習方式指導(dǎo)。

1、自己和幾個興趣相同的同學一起,組成一個研究小組來共同來開展研究。由組長給小組成員明確分工,有的負責圖片的收集整理,有的負責歷史記載資料的收集整理,有的負責音像資料的收集等。

2、選定一個研究方面,收集學習資料??刹殚啎?,也可通過老師提供的鏈接,查閱關(guān)于長城的網(wǎng)站,或者在internet上自己用搜索引擎,收集資料,進行收集、整理。

3、分析、篩選資料,以一定的方式(例如:手抄報、演示文稿或網(wǎng)頁)設(shè)計完成小組的匯報講稿。

探究1。

遠看長城是什么樣的?

探究2。

長城的構(gòu)造是什么樣的?

探究3。

為什么說“長城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偉大奇跡?

探究4。

長城到底給中華民族帶來了什么?

長城語文教學設(shè)計方案篇九

1通過看圖和理解課文,體會長城是俺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jié)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激發(fā)同學的民族自豪感。

2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局部的觀察方法,學習在觀察中展開聯(lián)想。教學重點: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如何指導(dǎo)同學理解課文的觀察順序和寫作思路。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

1、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7課《長城》,首先我們來欣賞一下介紹長城的短片。(播放短片)。

3、出示: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二、精讀課文,剖析語言、加深認識。

(一)質(zhì)疑:

針對這個評價,你能提出什么問題供大家討論、學習?

過度:我們回憶一下其它的段落是從什么角度寫的長城(隨機板書:遠望、近觀、聯(lián)想)。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過渡:好,現(xiàn)在我們就先站得遠一點,高一點,看看遠看長城是什么樣子的?

1、這一自然段寫出了長城的什么特點?你是如何體會出來的?(學生抓住“長龍”“一萬三千多里”等詞語體會。)。

2、“蜿蜒盤旋”是什么意思?請同學們看看書上第一幅遠看長城圖,用手勢表示出來。

3、作者用什么方法寫出了長城的長?(打比方、列數(shù)字)。

4、指導(dǎo)朗讀:請同學們朗讀第一自然段,看看你能不能讀出長城的雄偉氣勢?(指名讀、男生讀、齊讀,給予學生鼓勵。)。

過渡:讓我們繼續(xù)隨著作者從更近的角度去認識長城。

(三)學習第二段。

1、請同學們自由讀第2自然段,看看長城又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從課文中找出一個詞來概括。(高大堅固)。

2、長城的高大堅固體現(xiàn)在哪兒?誰能用課文中的句子說一說。

生:這一段長城修筑在八達嶺上,高大堅固,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成的。生:城墻頂上鋪著方磚,十分平整,像很寬的馬路,五六匹馬可以并行。

(1)老師邊出示課件邊解釋垛口、嘹望口、射口。

(2)聽了老師說的后,你們試著用簡筆畫畫出長城的結(jié)構(gòu)圖:垛子、瞭望口、射口吧!

(同桌討論學習)。

b、讓我們一起讀一讀這句話,重新感受一下長城的巧妙設(shè)計和高大堅固。

3、現(xiàn)在,老師找個同學當小導(dǎo)游,邊看長城近景圖邊給大家介紹。聽了他的講述,我們對長城有了更深的了解。

(四)披文入情,傾情長城——學習第三自然段。

2、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畫出作者想到的句子。

出示:“單看這數(shù)不清的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那時候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著無數(shù)的肩膀無數(shù)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jié)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p>

a、想想古代勞動人民修長城會遇到哪些困難?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隨機指導(dǎo):(1)建長城的材料:一塊條石一塊就有兩三千斤:我想問一下,你們的體重是多少斤?(50斤)兩三千斤重的條石相當于多少個同學的重量?(60個)。

(2)建長城的工具:那時候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著無數(shù)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

(3)長城的長度:一萬三千里、或前不見頭,后不見尾。

現(xiàn)在你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了嗎?(多少:許許多多,無數(shù))能想象出當時勞動人民的艱辛了嗎?讓我們再把勞動人民的艱辛讀出來。

4、文中又說長城是勞動人民的“智慧”?智慧體現(xiàn)在哪里?(引導(dǎo)學生聯(lián)系上文,長城的長、高大堅固、設(shè)施齊全,能防御敵人又能進攻敵人。)。

5從“多少”“才”字體會到什么?()。

6、此刻你想對古代勞動人民說什么?讓我們把這千言萬語轉(zhuǎn)變成一種崇敬之情把這句話讀一讀。

三、整體把握全文,升華認識。

1、教師小結(jié):

2、假如這時你站在長城上,你想對古代勞動人民說些什么呢?

3、正是這雄偉的長城,正是這偉大的勞動人民,讓作者激動、感慨,發(fā)出這樣的贊嘆:

4、課文學到這里,你明白作者為什么說“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绷藛??(聯(lián)系前文,從長城的長、高大堅固、在科技落后的古代人們付出的血汗和智慧來談。)。

5、寫話寄情。

正是這樣的雄偉氣魄,正是這世界歷史上不容忽視的奇跡,吸引了全世界的人??矗@些名人在登完長城后留下了自己的題詞。

(1)、出示領(lǐng)導(dǎo)人的題詞。

(2)、此時此刻,我想,同學們一定有許多話要說。你也來學學這些名人,給長城寫幾句。

話。(學生寫,匯報)。

四、總結(jié)板書,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長城語文教學設(shè)計方案篇十

設(shè)計思想:

《長城》這篇課文是看圖學文,認識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jié)晶,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從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yǎng)他們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從不同觀察點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在觀察中展開想象。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從不同觀察點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在觀察中展開想象。

3、通過看圖和理解課文,認識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jié)晶,是世界歷史上偉大的奇跡,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朗讀感受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作者在聯(lián)想中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難點:

走進文字中體會作者在聯(lián)想中所表達的感情,激起民族自豪感,產(chǎn)生對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的興趣。

教學準備:

要求學生做好課前預(yù)習,搜集長城相關(guān)資料,教師準備長城的相關(guān)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dǎo)入新課。

多媒體演示:鳥巢、水立方、五棵松籃球館等圖片。

生:欣賞交流。

師:這些蘊涵高科技、環(huán)保、人文內(nèi)涵的現(xiàn)代化建筑讓中國人為之驕傲,現(xiàn)代人真了不起。

多媒體演示:北京故宮、天壇、頤和園、長城圖片。

生:欣賞交流。

師:古代勞動人民同樣了不起,他們創(chuàng)造了建筑史上的一個個奇跡。毛主席曾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今天我們就一同來游覽長城。

二、整體感知,心生贊嘆。

自讀課文交流長城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三、朗讀課文,體會特點。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出示長城遠景圖學生給圖起名(長龍、蜿蜒盤旋、氣勢雄偉……)。

引導(dǎo):借圖理解蜿蜒盤旋、崇山峻嶺。

學生:有感情朗讀第一句。

2、你從哪里體會到了長城的長?(學生抓住長龍,一萬三千多里等詞語體會)。

引導(dǎo):列數(shù)字的準確打比方的形象。

3、指導(dǎo)朗讀。

資料補充:據(jù)有幸登上月球的宇航員介紹,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看到的建筑物只有一座,那就是我國的萬里長城。

生:交流內(nèi)心升騰的情感。

4、滲透寫作方法:作者在這段描寫中,分別運用了打比方和例數(shù)字的方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長城長而壯觀的氣勢,這也是我們今后在習作中需要學習的把事物寫具體的寫作方法。

5、明確觀察點:這是在哪里看長城?(遠處)。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請同學們有感情的自由讀第2自然段,看看長城又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高大堅固)。

2、長城的高大堅固體現(xiàn)在哪兒?

適時引導(dǎo)學生抓住重點詞語理解朗讀。(兩米多高、五六匹馬并行)。

3、長城除了建的高大堅固,在構(gòu)造上還有什么特點?

生:(設(shè)計有方,設(shè)施齊全,在長城上有了望口和射口,垛口,城臺,城墻還很寬,便于奔跑)。

多媒體演示長城構(gòu)造。

4、這些構(gòu)造向我們傳達了什么訊息呢?

(意在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了解長城是古時候用來防御敵人進攻的城墻,了解20xx多年前秦始皇修筑長城)。

5、有感情的自由讀第2自然段。

交流:此時,你內(nèi)心又升起怎樣的情感?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墻上的條石,作者浮想聯(lián)翩,誰來讀第三自然段?(指名讀)。

2、僅三個字就拉近了我們與長城的距離。再讀“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墻上的條石?!?/p>

問:此時,你又會想些什么?

3、你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的辛苦和智慧?(教師適時引導(dǎo)學生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并且點名朗讀)。

“數(shù)不清的條石一塊就有兩三千斤重”“沒有火車汽車起重機”“要抬到高高的八達嶺上”

4、激情:此時,你眼前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

師點:長城與其說是由一塊塊磚石組成,不如說是由一個個勞動人民的血肉之軀筑成。難怪作者感嘆到:

(四)學習第4自然段。

1、出示最后一段文字。

學生朗讀:“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jié)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2、為什么說長城是個偉大的奇跡,你理解了么?(學生發(fā)表見解)。

長城語文教學設(shè)計方案篇十一

學會生字新詞,對照插圖,理解“崇山峻嶺”,“蜿蜒盤旋”,“陡峭”,“凝結(jié)”等字。

教學難點,重點。

1.指導(dǎo)看圖。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方法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事物的特點選取不同觀察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2.圖文對照,理解課文內(nèi)容,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的情感。

課前準備。

1.錄音機。

2.長城遠景和近景的彩色幻燈片。

教學方法: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自學為輔。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了解圖意。

1、介紹長城。

長城始建于春秋戰(zhàn)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時期,那時各諸侯國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己的境內(nèi)地勢險要的地方修筑長城。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以后,為防御北方匈奴貴族的入侵,將各個諸侯國的長城連接起來并將其延長,號稱萬里長城。以后各個朝代,都對長城進行拉修建。因此可以說長城是我國古代人民在兵器還不發(fā)達的情況下,為拉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軍事建筑。

2、觀察彩圖。(打出幻燈片)。

(1)這兩幅圖的觀察點有什麼不同?(上面一幅是遠景,下面一幅是近景。)。

(2)長城修筑在什麼地方?(崇山峻嶺之間)。

(3)從畫面上可以看出長城有什麼特點?(長和高大)。

(4)作者為什麼要選擇遠,近兩個觀察點?(不從遠處觀察,就看不出他的“長”這個雄偉的全貌;不從近處觀察,就看不出它高大堅固的構(gòu)造特點。只有從不同的觀察點介紹長城,才能更顯出其氣魄雄偉的特點)。

二.初讀課文,了解文意。

1.自學生字新詞。

2.想一想,課文各節(jié)分別講拉什麼內(nèi)容。

三.圖文結(jié)合,說一說。

1、說說生字新詞。

崇(chong)山峻(jun)嶺拍攝(she)嘉(jia)峪(yu)關(guān)扶(fu)智慧(hui)氣魄(po)。

2、理解字詞。

(1)教師講解。

山海關(guān):在河北省秦皇島市,是長城的起點,有“天下第一關(guān)”之稱。

嘉峪關(guān):明初的建筑物,再甘肅省嘉峪關(guān)市西,嘉峪山東南邊腳下,是長城的終點。

八達嶺:軍都山的一個山峰,在北京市的西北,是著名的游覽勝地,全國中點文物保護單位。

(2)看圖理解。

崇山峻嶺:指高而險峻的山嶺。

蜿蜒盤旋:指彎彎曲曲的延伸。

條石:長方形的石塊。

方磚:正方形的磚塊。

垛口:指墻外側(cè)向上突出的部分,是一種掩蔽物。

了望口:指用來了望的口子。了望:從高處監(jiān)視敵人。

射口:射擊用的口子。

城臺:城墻上一整塊平坦的方形建筑,是屯兵的堡壘。

互相呼應(yīng):本課指打仗時之間可以進行聯(lián)系,互相支援。

3、說說課文各節(jié)的內(nèi)容。(第一節(jié)講長城的長;第二節(jié)講長城的高大堅固;第三節(jié)講長城是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結(jié)晶;第四節(jié)講長城是世界歷史上的奇跡。)。

4、說說怎樣給各節(jié)編一小標題。

(啟發(fā)學生以課文內(nèi)容為線索定出小標題:(1)一條“龍”(2)“高大堅固”;(3)結(jié)晶;(4)奇跡?;騿l(fā)學生以課文結(jié)構(gòu)為線索列出小標題:總貌;構(gòu)造;聯(lián)想;地位)。

第二課時。

一、圖文對照,逐段學習。

1、觀察遠景圖。(打出幻燈。)。

(1).遠景怎樣?(像一條龍)。

(2).課文怎樣寫長城的(位置、宇航員所拍照片)。

(3).蜿蜒盤旋和長龍有什麼內(nèi)在聯(lián)系(前者為靜,后者為動,以動喻靜)。

(4).長字突出怎樣的特點。

2、看近景圖學第二節(jié)。

(1)讀后思考。

課文中的哪句話表現(xiàn)拉作者的觀察點(來到長城腳下)。

(2)這一節(jié)有幾句話?介紹長城的那些建筑?(六分別寫作者來到長城腳下;長城的高大堅固;城墻頂上;外側(cè)的垛子;城臺)。

(3)圖文對照,指出圖上垛子、射口、了望口、和城臺的樣子,理解課文的表達方法。

(4)小節(jié)這一節(jié)近看長城,先整體后部分,構(gòu)造科學,利于防守。

3、綜合兩圖第三節(jié)。

(1)人民為什麼會想起古代修長城的勞動人民?(圍繞站、踏、扶、自然)。

(2)從那里可以看出修筑長城的艱難?(條石多重)。

(3)為什麼說長城是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jié)晶?

(4)想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怎樣發(fā)揮自己的智慧完成的。

4、讀第四段。

(1)長城為什麼在世界上是一個奇跡(從長城的長和大想象到建筑的困難,表現(xiàn)拉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所以說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2)表達拉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喜愛、贊美)。

二、總結(jié)全文。

1.畫出最能表現(xiàn)中心思想的一句話。

2.總結(jié)談話:長城建筑規(guī)模宏偉,氣魄雄偉壯觀,在世界上是罕見的。它高大堅固,建筑結(jié)構(gòu)巧妙合理。它建筑在崇山峻嶺,施工環(huán)境艱難;它動用的材料重大、數(shù)量多;他建筑于兩千多年前的秦代。學習《長城》這一課,一種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一種愛國主義的情感在我們胸中回蕩。

板書設(shè)計。

長城。

遠景。

觀察長城。

近景。

血汗。

聯(lián)想人民。

智慧。

雄偉。

贊美工程奇跡。

作業(yè)設(shè)計。

一、看拼音寫詞語。

()()()()()。

二、把下列詞語補從充完整。

()山()嶺互相()應(yīng)。

蜿蜒()旋氣()雄偉。

三、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錯別字。

1、這一斷長城建筑在八達嶺上,高大艱固,是用具大的條石和城磚筑成的。()。

2、城墻上鋪著方磚,向很寬的馬路,五六匹馬可以并行。()。

長城語文教學設(shè)計方案篇十二

知識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盤旋、城磚、城墻、屯兵、堡壘、打仗、呼應(yīng)、肩膀、智慧、凝結(jié)、氣魄雄偉”等詞語。

2、理解“崇山峻嶺”,“蜿蜒盤旋”,“陡峭”,“凝結(jié)”等詞語。了解長城的概貌、構(gòu)造、歷史等。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能力目標:

1、讀懂課文,理解每段話的意思及段與段之間的聯(lián)系。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重點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指導(dǎo)學生圖文對照理解課文,結(jié)合理解課文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3、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方法,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良好的觀察習慣。

情感目標:

1、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2、通過看圖和理解課文,讀文討論,認識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jié)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激起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產(chǎn)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的興趣。

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理解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件、長城錄像。

:2課時。

2003年,我國航空飛天史上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中國首次載人飛船發(fā)射成功!從而我們認識了一位英雄,他是誰?那你們知道楊利偉叔叔在太空中看到的唯一的人工工程是什么嗎?對,是長城!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長城,去領(lǐng)略長城的風采!

播放錄像,誰來說說長城給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能用一句話來說一說嗎?

過渡:文中又是怎么評價長城的呢?請同學們大聲的朗讀課文,畫出那句話。課件出示:長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個偉大的奇跡。指導(dǎo)朗讀(齊讀,指名讀,再讀這句話的時候應(yīng)該重讀哪個詞?)。

提問:那么長城有什么過人之處說她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呢?自由的朗讀課文,找出相關(guān)的句子或者段落,并和同桌說說你的想法或感受。

1、分析第一段。

(1)遠看長城,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比喻)理解“蜿蜒盤旋”:彎彎曲曲的延伸。

觀察第一幅插圖。

(2)從東頭的山海關(guān)到西頭的嘉峪關(guān),全長有六千多千米。這句話用了什么手法具體的寫出了長城的長?列數(shù)字(課件出示長城路線圖)。

2、分析第二段。

出示課文第二幅插圖,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圖畫,你都可以看到長城的什么?課文的哪一段描述了這幅圖的內(nèi)容?(第二段)現(xiàn)在請同學們自由快速的朗讀第二段,結(jié)合插圖,想一想課文是從哪幾方面向我們介紹長城的?各有什么特點或者作用呢?結(jié)合圖片引導(dǎo)學生認識長城的結(jié)構(gòu),并了解各部分的作用。

根據(jù)課文的描述畫出長城的示意圖。

遠看長城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長,近看長城又給我們留下了什么感覺呢?(高大堅固)。

長城的長,長城的高大堅固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們感受到長城的確是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個偉大的奇跡。這是其中的一個原因,此外,長城被稱為世界建筑史上偉大的奇跡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你們想知道嗎?下節(jié)課我們再一起走進長城,去更深入的了解長城。

長城。

長:六千多千米。

氣勢雄偉。

高大堅固:平寬高。

長城語文教學設(shè)計方案篇十三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了解關(guān)于長城和運河的史實,理解她們的特點,激發(fā)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熱情.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詩歌.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準備:

把課文中的插圖制成幻燈片或課件。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程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復(fù)備。

一、導(dǎo)入激趣。

3.生齊讀課題)。

4.你們了解長城和運河嗎?(運用課件)。

二、自讀故事,初步感知。

1.自學課文.

(1)各自輕讀課文,畫出不理解,不認識的字詞,說說課文是以什么為主線。

(2)默讀課文,看看詩歌的兩部分都圍繞“奇跡”講了哪三個方面?

學生自瀆課文,勾畫、批注。

三、理清脈絡(luò),精讀感悟。

一、精讀課文第一部分。

1.導(dǎo)讀.作者為何要通過自己“駕駛著飛機航行”引起奇景呢?

2“穿行”能否改成“爬行”?(運用動畫)景象的奇異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

4“創(chuàng)造”分別跟前面的哪一個短語,跟后面的哪一個詞相照應(yīng)?

5“祖先”該怎么理解?

6最后兩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7.指導(dǎo)朗讀.

二.精讀第二部分。

1.導(dǎo)讀.

2.講讀.

(1)觀察書中插圖,填空并回答問題.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這句話是把比成它們之間存在之處,你能說說嗎?(相似之處在于:扁,柔,有光澤等)。

(2)比較:。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

像綢帶飄落到大地.

像綢帶飄向大地.

“動人”一詞可否換成“不朽”?

3.指導(dǎo)朗讀.

比較:。

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

我看見了一個奇異的景象.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比較:。

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

(1-4行)寫“奇跡”的出現(xiàn)和特點的句子怎么讀?(驚喜地)。

(5,6行)寫對“奇跡”抒情的句子怎樣讀?(贊美地)。

(7,8行)寫“奇跡”的創(chuàng)造者的句子又該怎樣讀?(敬佩并自豪地)。

1將第一部分三方面內(nèi)容分組讀.生評議.

2指名讀,生評議.

3齊讀.

聽錄音并跟著默讀第二部分,然后畫出作者感嘆的句子.

(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結(jié)構(gòu)上起什么作用?(過渡)。

1同學們不妨自己試著讀一讀.

2指名說說兩大部分讀法的區(qū)別.

3同座可分兩大部分互讀,互相糾正讀得不妥的地方.

4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眼體會,聽后糾正.

5師讀兩部分相同的前兩句,男生讀兩部分關(guān)于描寫特點的兩句,女生讀兩部分關(guān)于抒情的兩句,齊讀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兩句.

四,總結(jié)全文,拓展延伸。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讀懂了什么?我們祖國的美僅僅在于兩大奇跡嗎?

2.文章僅贊美了祖國嗎?

3.師總結(jié).

學生收集整理。

板書設(shè)計。

長城不朽詩篇。

15、長城和運河。

勞動人民的智慧。

運河動人詩篇。

課后反思。

長城語文教學設(shè)計方案篇十四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圖畫和理解課文,認識到長城使我國古代勞動人血汗和智慧的結(jié)晶,使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2、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從不同的觀察點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和觀察中展開聯(lián)想。

3、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重點詞句。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重點:

1、理解長城的氣勢宏偉和高大堅固。

2、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

三、難點:

理解長城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

四、教具準備:掛圖小黑板。

五、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圖畫和理解課文,初步認識到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jié)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

2、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觀察事物的方法。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理解長城的氣勢宏偉和高大堅固。

教具準備:掛圖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yù)習,質(zhì)疑問難。

1、導(dǎo)語: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國為了相互防御,各自在形勢險要的地方修筑長城。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將原先秦、趙、嚴三國北邊的長城予以修繕,并聯(lián)貫起來。明代為了防御,前后修筑長城達18次,土上的八達嶺長城就是明代修筑的。

(二)、揭題引讀,學生自悟。

1、朗讀課文第一段,課文是怎樣講長城的長的?

2、朗讀第二段,再次觀察長城的近景圖,感受的長城的高大堅固。

3、結(jié)合課文,具體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

4、朗讀第三段,看看作者想到了什么?

5、如果登上長城會想到什么?

6、學習第四段,理解長城的氣魄雄偉。

(三)教師點播。

1、站在長城上為什么會很自然的想起古代的勞動人民來?

長城雄偉堅固、結(jié)構(gòu)合理,誰來到長城也會睹物思人,想起勞動人民,是對他們發(fā)出的由衷的贊嘆。

2、多少勞動人民的心血和汗水,才凝結(jié)成這萬里長城?!安拧闭f明了什么?

長城建設(shè)的不容易,凝結(jié)了無數(shù)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充滿了對勞動人民的崇敬贊美。

(四)感情朗讀,深化理解。

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長城的高大堅固和建設(shè)的不容易,以及對勞動人民的崇敬和贊美。

(五)布置作業(yè)。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識記生字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理解課文,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圍繞重點,學習表達。

1、朗讀第二自然段,說說“城墻頂上,城墻外延,垛子,瞭望口和射口,方形城臺”的構(gòu)造和用途。

3、理清課文順序,指導(dǎo)背誦。

4、第一自然段:概括介紹長城。

5、第二自然段:觀察點由長城外移至長城腳下和長城上,觀察由遠及近,。先講站在長城腳下看長城,高大堅固;再講登上長城依次看路面、垛子、瞭望口和射口、城臺,結(jié)構(gòu)科學合理。

6、第三自然段:由眼前的長城想到古代的勞動人民。

7、第四自然段:總結(jié)全文,指出長城是偉大的奇跡。

二、綜合訓練,發(fā)展技能。

1、指導(dǎo)學習生字詞。

重點指導(dǎo):崇嘉瞭慧。

2、處理課后練習,拓展學生的能力。

三、布置作業(yè):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板書設(shè)計:

遠看:氣勢雄偉。

近看:頂:平、寬。

外看:垛子、瞭望口、射口。

教后記:

長城語文教學設(shè)計方案篇十五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2、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3、通過分析重點段落和詞句,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4、結(jié)合理解課文,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長城語文教學設(shè)計方案篇十六

生:個個全神貫注,洗耳恭聽。

師:你們對祖國名勝知道多少?

生:(搶答)故宮、天壇、西湖、東方明珠、長城……。

師:誰游覽過長城?談?wù)勛约旱母惺堋?/p>

生:(亮開嗓門,興奮地講述)……。

【賞析】新課伊始,教師用“祖國名勝知多少”一問,拉開了學生說話的閘門,為新課的學習活動,營造了最佳的情緒背景。

師:是啊,長城雄偉壯觀、高大堅固,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世界八大奇觀之一。今天,讓我們一起去領(lǐng)略長城之風光。(板書:長城)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播放多媒體課件(長城概貌及近景圖,并配有課文朗誦)。要求:觀長城形,聽配樂誦,思筑長城人。

【賞析】教師把形象直觀的多媒體課件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學生的情感隨著畫面的變化起伏而推進、延續(xù),與此產(chǎn)生共鳴,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與文本交流的興趣。

師:看完畫面,你們想說點什么?請談?wù)勛约邯毺氐母惺堋?/p>

生:長城氣魄雄偉,我從來沒見過那么大的方磚與條石。我多么想站在長城上,與小伙伴們互相呼應(yīng),體驗一下古代軍人打仗時的那種豪氣。

生:那么長的長城,勞動人民是怎么建造的呀?得花多少人力、物力、財力呀?

生:古代勞動人民為什么要修筑長城呀?

【賞析】學生通過看、聽、想產(chǎn)生了富有個性化的表象、體驗與疑問。

師:大家說出了自己獨特的感受,現(xiàn)在一定很想知道有關(guān)長城的情況,那么就請同學們展示一下自己搜集的有關(guān)資料(課前布置過的)。

生:我從課外讀物中發(fā)現(xiàn),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國為了互相防御,各在地勢險要的地方修筑長城。秦始皇滅六國統(tǒng)一中國后,于公元前214年將秦、趙、燕三國的北邊長城予以修繕,連貫起來,俗稱“萬里長城”。到了明代,又前后修筑長城達18次。明長城東起山海關(guān),西至嘉峪關(guān),有一萬三千多里。

生:我從網(wǎng)上查到,在我國的西北地區(qū),長城沿線的許多地方由于環(huán)境惡化,土地沙漠化嚴重,當?shù)剞r(nóng)民找不到可以用來蓋房、壘豬圈的黃土,竟然把長城的夯土挪為己用,這樣的情況在長城沿線常有發(fā)生。我真希望有關(guān)部門管一管。

師:走到前幾名發(fā)言的同學跟前,一一跟他們握手,并夸獎他們說:“你們真行,搜集了不少的資料,使我們弄清了許多問題。請你們再讀讀課文,看看從文中你又知道了什么?”

生自讀自悟,人人專注。

【賞析】課前布置搜集,課中注重展示,這樣更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

師:組織小組合作學習。要求:

1.談?wù)勛约鹤x文的收獲,把對自己感觸較深的段落、語句認真地讀一讀。

2.談?wù)勛约旱囊苫簏c,與小組成員探討、交流。

3.創(chuàng)造性地以“小小導(dǎo)游員”“小小播音員”“小小詩人”“小小歌唱家”“小小書畫家”的身份表演課文。(要求:導(dǎo)詞精煉、富有激情;歌聲清脆、悅耳動聽;詩文優(yōu)美,瑯瑯上口;繪畫簡明,幾筆構(gòu)成。)。

【賞析】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全員參與,個個興趣盎然,紛紛談、讀、釋,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了全體學生的發(fā)展,體現(xiàn)了生生之間、師生之間、師生與文本之間的有效交往,實現(xiàn)了教師角色的轉(zhuǎn)變。

師:組織小組展示學習成果??梢赃x擇以上五種形式的兩三種,在班上表演。注意:認真傾聽、觀看他人的展示,并作出評價。

班內(nèi)小畫家首先登臺,寥寥幾筆,勾勒出長城概貌圖與齒形墻圖。

著名小歌手,一邊唱著《長城謠》,一邊走到臺前,指揮大家一起唱。(眾生微笑著,拍手齊唱。)。

圖畫完啦,歌唱完啦,“語言大師”馬上登臺,以導(dǎo)游員的身份,將課文內(nèi)容濃縮,向游人富有激情地介紹長城的歷史故事及結(jié)構(gòu)特點。其余學生津津有味地聽著,那會意的神態(tài),流露出暢游長城的歡樂。

小小詩人更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拿起手中的筆,寫下了一首奇麗的小詩,放在實物投影儀上與同學們見面:

長城啊,長城!

你像一條巨龍,盤據(jù)在崇山峻嶺,

你如一座堡壘,為中原大地遮風,

你似一尊豐碑,炎黃子孫血汗凝成。

長城啊,長城!

我為你歌唱!

我為你自豪!

我為你列入“世界八大奇觀之一”驕傲!

師走到表演的同學面前,撫摸著他們的頭,激動地說:“同學們的精彩表演真讓老師感動,你們在自讀、自悟、自講、自唱、自吟、自畫等一系列活動中,理解了課文,增長了才干,陶冶了情操,受到了愛我中華的教育。”

下面,讓我們跟著美妙的音樂,唱起來,舞起來。播放vcd《長城長》。

學生全體起立,做做深呼吸,情不自禁地跟著音樂唱起來。

長城語文教學設(shè)計方案篇十七

1、學會10個字,認識6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邊讀邊想象句子所表達的情景,體會孩子們的快樂以及熱愛大海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大海給孩子們所帶來的快樂。

體會作者蘊藏在字里行間的情感,感受孩子們對大海的熱愛之情。

第一課時。

一、聽海尋聲,激趣導(dǎo)入。

1、cai播放大海聲音:聽,這是誰在說話呢?

2、學生猜測:大海。

3、cai再播放大海與孩子嬉戲的聲音:再仔細聽,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學生猜想:孩子們在大海邊嬉戲玩耍的場景。全班進行交流。

5、師引:聽!我們共同感受到了小孩與大海玩得很快樂,你們想去看看那快樂的場面嗎?那好,咱們一起去看看吧!

6、板書:小孩與大海。

二、海邊采風,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2、快速地瀏覽課文,找出課文中小孩與大海玩耍的場面。

3、全班進行交流:你采集到哪些畫面?

板書:踏浪、堆城堡、拾貝殼、看船遠航。

三、海灘掠影,品味感悟。

1、師引:小攝影師們,讓我們先一起去抓拍“踏浪”的畫面吧!

2、師配樂范讀,cai出示句子:

孩子們踩在軟軟的細沙上,叫著,跳著,笑著,奔向大海,留下一串串小腳印。

3、小組進行交流,全班反饋。

4、cai出示海邊孩子們踏浪的興奮場面。

5、指導(dǎo)學生個性化朗讀。

6、繼續(xù)抓拍精彩處,讀一讀后面這幾句話。

7、師導(dǎo):浪花真頑皮,逗得孩子們又笑又叫,孩子們在“踏浪”中享受到了大海給他們帶來的無限快樂。走,讓我們再去欣賞一下我們拍攝的照片吧!

8、齊讀第1自然段。

9、學生交流對大海的印象。

10、師總結(jié):大海不僅給小孩們帶來了快樂,還給我們這些小攝影師們帶來了許多樂趣,相信下節(jié)課,我們會抓拍到更多精彩的作品!

1、讀生字,選擇喜歡的`方式自由識記字形。

2、教師范寫難寫的生字。

3、學生書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fù)習提問,導(dǎo)入新課。

1、提問:請同學回顧一下,上節(jié)課,我們讀了第七課,你知道了什么。

2、師述: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進一步了解大海給孩子們帶來了哪些樂趣?

二、學習課文。

1自讀課文2—5自然段,邊讀邊想:大海給孩子們帶來了哪些樂趣?

2、畫出相關(guān)的句子。

3、小組交流。

4、全班交流。

(一)讀第二自然段。

(1)說說寫了什么?(孩子們玩沙堆城堡。)。

(2)拓展:他們還會堆些什么?說些什么呢?

(3)指導(dǎo)有感情朗讀。

(二)讀第三自然段。

(1)說說寫了什么?(孩子們撿貝殼)。

(2)拓展:他們撿到什么樣的貝殼?用貝殼做什么呢?

(3)指導(dǎo)有感情朗讀。

(三)讀第四、五自然段。

(1)說說寫了什么?(孩子們看船出海。)。

(2)指導(dǎo)感情朗讀。

三、總結(jié)全文,有感情朗讀課文。

1、朗讀課文,說說:大海給孩子帶來哪些樂趣?

2、感情朗讀課文,體會作者觀察能力和表現(xiàn)手法。

四、拓展學習。

收集描寫大海的句子,和同學們一起欣賞。

長城語文教學設(shè)計方案篇十八

1.感知課文內(nèi)容,體味平橋人淳樸真摯的感情.

2.體會小說景物描寫的作用.

二.課前準備。

布置學生預(yù)習,查字典疏通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

三.教學方法和手段。

1.小組互動探究。

2.多媒體.課件。

(一)導(dǎo)入新課,揭示目標。

(二)作者簡介,檢查字詞。

(三)感知課文,互動交流。

快速默讀課文,找出自己喜歡的情節(jié)。

小說的主要情節(jié):

1隨母歸省小住平橋村。

2釣蝦放牛的鄉(xiāng)間生活。

3看社戲前的波折。

4夜航去看社戲途中。

5趙莊看社戲。

6看社戲后歸航偷豆。

7六一公公送豆。

(四)感悟探究,精讀揣摩。

1.重點探究課文第11,12自然段。

四人學習小組互動交流集體交流。

從嗅覺、視覺、聽覺等入手,寫得有味,有色,有聲,更有情.作者還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寫出了江南水鄉(xiāng)的夜晚美景,烘托了“我”看社戲途中愉快的心情。寫行船之快,襯托了“我”急于想看到社戲的迫切心情。

2.自選探究。

1.讀——讀喜愛的語段。

2.說——說探究的內(nèi)容。

3.問——問不懂的.問題。

4.幫——幫助解決疑難。

5.選——選探究優(yōu)勝者。

四人學習小組互動交流集體交流。

教師強調(diào):“偷豆”的是與非?

(五)課文小結(jié),反饋拓展。

迅哥之意不在戲,在乎山水人和之間也,山水人和之樂,得之心而寓之戲也。

2.你在生活中有這樣的體會嗎?

長城語文教學設(shè)計方案篇十九

1、認識9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人與人之間應(yīng)該互相幫助,養(yǎng)成助人為樂的美德。

1、認識9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理解課文內(nèi)容,教育學生助人為樂的好思想好品德。

3課時。

生字卡片、課件等。

第二課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吞吞吐吐、皺著眉”等詞語。

2、懂得人與人之間應(yīng)該互相幫助,養(yǎng)成助人為樂的美德。

3、學習使用語氣詞:嗎、吧,說話。

一、朗讀感悟課文2——4自然段:

過渡語:上節(jié)課啊,小朋友都說不喜歡林園園,因為她舍不得把綠鉛筆借給李麗。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課文,看看哪些句子中你讀出了林園園的舍不得。

(一)學生自學2——4自然段:

要求:請小朋友認真讀課文2-4自然段,找找你從哪些句子中讀出了林園園舍不得借綠鉛筆,把這些句子劃出來。

(二)交流:

1、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這四句話。

2、學習第一句:

(1)林園園吞吞吐吐地說:“我還沒畫完呢?!?/p>

讀讀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

理解:“吞吞吐吐”的意思。(說話不爽快,很猶豫的樣子)從這個詞語,你看出了什么?林園園吞吞吐吐地,邊說邊想,可能在想什么呢?什么時候,你也會這樣吞吞吐吐的說話。

你還能從哪里發(fā)現(xiàn)林園園不愿意借?看圖1,先看林園園畫的樹葉,再想林園園說的話,說明什么?(不愿意借彩筆)。

你能把林園園的不愿意讀出來嗎?指名讀,齊讀。

(2)樹葉那么綠,真惹人愛。

(3)當時李麗想借綠鉛筆,她是怎么對林園園說的,讀第二段,找一找,讀讀李麗的話,你覺得她是用什么語氣說的?自己讀一讀,指名讀。

當時李麗想借綠鉛筆,她很有禮貌地向林園園借,我們也來學李麗用上“嗎”,有禮貌說一句話。指名說。

我們有禮貌地跟邊上的小朋友借借東西,好嗎?

小結(jié):短短的一句話竟然有這么神奇的力量,讓別人很樂意地答應(yīng)你的請求,只因為——我們有禮貌了,以后可得經(jīng)常用哦!

我們先一起來讀一讀第一句。

(4)齊讀這段話。

3、交流,隨機結(jié)合引導(dǎo):

導(dǎo)入:現(xiàn)在我們來讀讀林園園后來說的幾句話,請小朋友自由讀一讀這些話,挑一句,像我們剛才那樣,說說你體會到了什么?比如也可以找找從句子中哪些地方讀出了林園園舍不得借綠鉛筆,她是用什么語氣說的,猜猜林園園心里可能在想什么。

(1)林園園說:“我怕你把筆尖弄斷了。”

a、讀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我們來猜猜:其實林園園心里在說什么?所以,你覺得林園園會用什么樣的語氣說這句話,(不愿意借,又找不到借口,矛盾的心情)請你來讀一讀。指名讀,女生讀。

b、李麗說:“現(xiàn)在可以把你的鉛筆借給我了吧?!?/p>

當時,李麗是怎么跟林園園說的呢?出示第三自然段,我們來讀讀李麗的話,想想她是用什么樣的語氣說這句話的?指名讀,齊讀。

c、請2名同學與老師合作分角色讀第3自然段,把當時的情景讀出來。

(2)林園園從盒子里拿出綠鉛筆,說:你要注意,不要削,畫的.時候不要用力,不要畫得太多。

b、你能把她的不放心讀出來嗎?指名讀一讀,齊讀。

(3)林園園皺著眉頭說:還要畫小草?

“皺著眉頭”說明什么?猜猜林園園肚子沒有說出來的話是什么?來,我們也皺著眉頭,把她的不滿,出乎意料讀出來。

a、李麗看了看林園園,沒有接她的綠鉛筆。

你知道了什么?猜猜李麗當時心里在想什么?

b、男女生合作分角色有語氣地讀第4自然段。

師:林園園很舍不得借,可她為什么一直都沒有開口說不借呢?(體會她的矛盾心理:不愿意借,又不好意思開口說不借,很為難,就找了很多借口)。

一起再讀讀這些話,體會她的心情。

5、那么我們再來讀讀李麗的話,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或有什么體會呢?

李麗很有禮貌,很耐心地借,越來越著急,直到林園園的要求太高,她無法做到,生氣了,最后不要了。

二、學習第5自然段。

(1)指名讀。說說讀了這段話,你知道了什么?

(3)討論林園園為什么臉紅了?

(4)讀一讀這段話,體會李麗知道自己錯了,林園園認真地畫著的樣子。

試讀指名讀齊讀。

5、讀全文(分角色)機動。

拓展:你想對林園園或李麗說什么話呢?

三、完成課后習題:讀讀說說和作業(yè)本題2。

1、小結(jié):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小朋友認識了林園園和李麗兩個小朋友,知道了他們之間的故事,還明白了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真能干。我們還學會了一種本領(lǐng),那就是有禮貌地請求讓別人幫助自己,別人一定會很樂意地幫助我們。

2、打開作業(yè)本,完成作業(yè)題3,馬上寫一寫,寫完了就大聲讀一讀。

3、看課件:新本領(lǐng)也學會了,現(xiàn)在要來做一道挑戰(zhàn)題,你愿意嗎?完成作業(yè)題2,你可以選喜歡的詞語說話,一個或幾個都可以。準備后指名說。

【板書設(shè)計】。

19藍色的樹葉。

林園園李麗。

貼圖(綠樹葉)貼圖(藍樹葉)。

互相幫助。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4238869.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